适合小学朗诵的古诗

适合小学朗诵的古诗
适合小学朗诵的古诗

适合小学朗诵的古诗

朗诵,指清清楚楚的高声诵读。下面是由为大家整理适合小学朗诵的著名古诗的有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 唯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一作:偏向) 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注释1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2达旦:到天亮。3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4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5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6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7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8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胜:承担、承受。9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10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11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12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13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14但:只。15千里共婵(chán )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

适合小学朗诵的著名古诗;;《把酒问月》把酒问月作者: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注释

①题下自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②丹阙,朱红色的宫门。绿烟,指遮蔽月光的浓重的云雾。

③但见,只看到。宁知,怎知。没,隐没。

④白兔捣药,是古代的神话传说,西晋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嫦娥,传说中后羿的妻子,她偷吃了羿的仙药,成为仙人,奔入月中。见《淮南子;览冥训》。

⑤当歌对酒时,在唱歌饮酒的时候。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金樽,精美的酒具。

翻译

明月万古如一,而人世间则世代更替,今人只能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可贵的生命倏忽即逝。古往今来的无数人们,都已流水般地相次逝去,面对着空中同一个永恒的明月,或许都曾有过相似的感慨吧!今晚月华如练人却千里,小女也只是有感于明月长存而人生短暂,希望自己能够珍惜今生的点滴光阴,在瞬间把握永恒,如此而已。

适合小学朗诵的著名古诗;;《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唐代: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相似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落月一作:落花)

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

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此二句写月光之清澈无边,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注释

(1)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2)芳甸(diàn):芳草丰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3)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在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5)汀(tīng):沙滩。

(6)纤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像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8)穷已:穷尽。

(9)江月年年只相似:另一种版本为“江月年年望相似”。

(10)但见:只见、仅见。

(11)悠悠:渺茫、深远。

(12)青枫浦上:青枫浦地名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暗用《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浦上:水边。《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因而此句隐含离别之意。

(13)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

(14)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15)月徘徊:指月光偏照闺楼,徘徊不去,令人不胜其相思之苦。

(16)离人:此处指思妇。

(17)妆镜台:梳妆台。

(18)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19)捣衣砧(zhēn ):捣衣石、捶布石。

(20)相闻:互通音信。

(21)逐:追随。

(22)月华:月光。

(23)文:同“纹”。

(24)闲潭:幽静的水潭。

(25)复西斜:此中“斜”应为押韵读作“xiá”(洛阳方言是当时的标准国语,斜在洛阳方言中就读作xiá)。

(26)潇湘:湘江与潇水。

(27)碣(jié)石、潇湘: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遥远,相聚无望。

(28)无限路:极言离人相距之远。

(29)乘月:趁着月光。

(30)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小学经典古诗词诵读活动方案

2017—2018学年度 经典古诗词诵读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华古诗文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是教育的基础工程。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总体目标 1.通过对大量经典作品、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2.建立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的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3.通过经典诵读工作的实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具体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经典古诗词诵读活动方案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4)每周利用星期一的朝读课进行赏析品诵,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时间进行评点。 (5)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亲子诵读)。 三、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内容:

逐一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80首》 三、具体实施方案 (一)诵读要求。 1、各班诵读力求做到: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位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通,交流情感。 2.古诗文背诵之"三要":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 3、做到情感诵读 4.每周一次集体诵读。 (二)具体做法。 1.充分利用晨读的读书演讲交流时间,采取语文教师辅导、学生汇报交流等形式解读和欣赏古诗。通过学校老师在小黑板上练粉笔字书写的古诗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文佳作佳句,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古诗文记忆。 2.班级举办诵诗会活动。 3.在语文教研组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把经典诵读、古诗吟诵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4.借助于家长的帮助,动员家长为孩子课外诵读经典、学古诗给予支持,让他们结合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把记忆中的诗还原生活也就是看到某种景色,或在某个生活细节,引导孩子说出与之相映的警句、诗句来。这样,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会更注重积累,并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所学的警句、诗句内化。 (三)诵读时间 1、利用每周早读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诵读。 2、周周背一首古诗:要求学生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诵读一首古典诗文;有余力的学生可增加年段背诵以外的古诗文。 3、各班每月抽出一节语文活动课,将本月所吟诵的古诗文全面复习,或在班级内举行古诗词吟诵表演。 4、在写字课时间,将当周所吟诵的古诗词,通过书写加强记忆。

《浅谈小学古诗朗读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古诗朗读教学 【摘要】古诗朗读教学一定要讲求方法,要给学生讲明为什么要朗读,朗读的技巧是什么,朗读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关键词】朗读;作用;语调;速度;停顿;想象力;诗境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诗歌有一定的格律,富有节奏感,富有音乐美,通过声音显示出音乐旋律的和谐美和语言的形式美,生动有力地再现诗歌的思想内容,体味古诗的情感,产生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小学阶段如何进行诗歌朗读教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朗读的作用 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古诗的重要手段,通过内部语言进行理解,把原文转化为自己的思想,从而理解和掌握原文。古诗朗读教学要抓准韵脚、节奏、语调等诸多要素,引导学生读好诗韵,读准诗意,读出诗境。 二、注意朗读的语调 所谓语调,就是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强调表达效果而在读音上所表现出来的高低、升降的变化。要朗诵好一首古诗,首先必须理解这首诗内容,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根据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语调。教学时,我先讲解古诗的涵义,再采取示范、教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读古诗。根据诗歌的情感表达确定哪句(部分)用升语调,哪句(部分)用降语调,分别用“↑”“↓”表示,注意诗句前后部分语调要相反或相对配置,如“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可作如下语调处理:明月何时↑照我↓还?读升语调时音量逐次加大,力度渐次加强,语尾音节上扬且拖长;读降语调时力度从强次减弱,语速平缓。而且就整首诗而言,上句与下句,前两句与后两句语调配置也要交错对应,以取得起伏跌宕、相应谐趣的效果。 三、讲究朗读的速度 朗读古诗要讲究朗读的速度,教学时,我一般先让学生试读后,教师加以评价,提醒学生注意读的速度。诗歌朗读是介于读和唱之间的形式?——?吟诵,为了更好地表现出诗的韵味,朗读时不能太短促,有的字音要适当拖长些,从整体上表现出古诗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音韵美。一般地说,紧急、热烈、愉快、兴奋的内容要用快速;平静庄重、沉郁、悲伤的内容要用慢速;说明、交代,感情没有突出变化的地方要用中速。如李白的《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开头两句是交代,感情没有突出变化,宜用中速;最后两句表达诗人途中遇赦的欢快心情,读时应加快速度,才能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四、突出朗读的停顿 朗读古诗要抑扬顿挫,才能体会其古诗的真正意境,阅读停顿是为了显示语法结构,有时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强调其特殊涵义,有时为了渲染某种思想感情或使情绪转化,有时为了表示作品的结构。教学时,我选择一些古诗,进行录音后放给学生听,再让学生跟读,了解语法停顿、逻辑停顿、感情停顿、结构停顿等,处理停顿上的差异,掌握好朗读停顿的要领,既可以给学生以思考回味的时间,又便于理解和接受,还可以增强朗读的节奏感和声

一年级经典诵读——古诗词

目录 1.一字诗 16.古朗月行 2.一去二三里 17. 画鸡 3.咏鹅 18. 竹里馆 4.风 19.村居 5.遗爱寺 20.早发白帝城 6.凉州词 21.悯农(一) 7.登鹳雀楼 22.悯农(二) 8.画 23.画眉鸟 9.小池 24.竹枝词 10.出塞 25.咏雪 11.暮春 26.所见 12.鹿柴 27.宿建德江 13.春晓 28.从军行 14.别董大 29.敕勒歌 15.静夜思 30. 江南

1.一字诗 (清)陈沆 yì fān yì jiǎng yì yú zhōu 一帆一桨一渔舟, yì gè yú wēng yí diào gōu 一个渔翁一钓钩。 yì fǔ yì yǎng yì chǎng xiào 一俯一仰一场笑, yì jiāng míng yuè yìjiāng qiū一江明月一江秋。 2.一去二三里 (宋)邵康节 yí qùèr sān lǐ 一去二三里, yān cūn sì wǔ jiā 烟村四五家。 tíng tái liù qī zuò 亭台六七座, bā jiǔ shí zhī huā 八九十枝花。 3.咏鹅 (唐)骆宾王

ééé 鹅,鹅,鹅, qū xiàng xiàng tiān gē 曲项向天歌。 bái máo fú lǜ shuǐ 白毛浮绿水, hóng zhǎng bō qīng bō 红掌拨清波。 4.风 (唐)李峤 jiě luò sān qiū yè 解落三秋叶, néng kāi èr yuè huā 能开二月花。 guò jiāng qiān chǐ làng 过江千尺浪,rù zhú wàn gān xié 入竹万竿斜。 5.遗爱寺 (唐)白居易 nòng shí lín xī zuò

小学班级经典诵读古诗词朗诵

古诗词趣谈 甲:好久不见最近忙什么呢? 乙:我最近正在研究古诗词。 甲:为什么突然间对古诗词有了兴趣呢? 乙:哎,别提啦!前几天几位同学聚会,一位朋友根据我的谈话说了两句古诗。 甲:什么古诗? 全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甲:就这么两句诗就激起了你对古诗词的兴趣。 乙:是啊,我不理解这两句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甲:这你都不懂还研究什么古诗词。 乙:那你说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甲:“两个黄鹂鸣翠柳”是不知所云,“一行白鹭上青天”是离题万里。隐含的意思就是说你说的话让人听不明白。 乙:高才呀,你这样一解释确实让我茅塞顿开。 甲:这都不懂,你研究的是古诗词哪一方面? 乙:太多啦! 甲:能说说吗? 乙:张口就来,问什么答什么。 甲:带数字的每个字来一句。 乙:没问题。 甲:带“一”的。全体:“碧玉妆成一树高。” 甲:带“二”的。全体:“二月春风似剪刀。” 甲:带“三”的。全体:“白发三千丈。” 甲:带“四”的。全体:“四面荷花三面柳。” 甲:带“五”的。全体:“五月人倍忙。” 甲:带“六”的。全体:“毕竟西湖六月中。” 甲:带“七”的。全体:“七月七日长生殿。” 甲:带“八”的。全体:“平林云鸟八窗秋。” 甲:带“九”的。全体:“疑是银河落九天。” 甲:带“十”的。全体:“十年生死两茫茫。” 甲:带“百”的。全体:“采得百花成蜜后。” 甲:带“千”的。全体:“千山鸟飞绝。” 甲:带“万”的。全体:“万里长征人未还。” 乙:怎么样(得意地点点头),满意吗。 甲:马马虎虎吧,用数字来一首完整的行吗?乙:太容易啦。 甲:真的?那你来说说看。 乙:“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全体:“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乙:这太多啦! 甲:不错,不错。一年有四季,每个季节来两句行吗? 全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甲:这是宋朝苏轼写的《惠崇春江晚景》。全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甲:这是宋朝辛弃疾写夏天的《西江月》。全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甲:这是唐朝刘禹锡写的《秋词》 全体:“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甲:这是唐朝柳宗元写冬的《江雪》。

浅谈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的内容

浅谈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的内容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在XX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简称新大纲中明指出小学阶段古诗词的教学目标是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低年级背诵古诗词是每学年30篇以上,中年级30篇左右,而高年级则为20篇以上。XX年试行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第一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为50篇(段),第三学段为60篇(段)。而且在其附录的“古诗词背诵推 荐篇目”就有70首。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肯定和提高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地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妇孺皆知、脍炙人口,都是古诗中的精品。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诵读这些古诗词呢? 一、初读诗文,了解作者 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诵读古诗方法很多,分自读、对读、群读,又可分为默读、声读等。多读,可以让学生把握诗词的内在节奏。节奏是古词的生命,读诗的过程也是欣赏诗歌的一种过程。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化为心中之本。 整体朗诵诗歌的过程中,由于现代文和古文之间的不同,首先要引导学生读准每个字,每个词的读音,例:《回乡偶

书》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现在“衰’’读“shuai,但古读音应该是“cui”,古读音更能押韵,更能体现古诗的韵律美;例如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古时应该读xia.,而现在用汉语拼音读xi4,就不和谐,不押韵了。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我就先让同学们自己读,多读几次,体会到古诗的押韵美,学生自然选择读古音了。 二、精读课文,了解诗意 读通古诗后,就要了解这首诗的意思,在语文课本中,古诗词都会有注释,将不太容易理解的字词翻译出来。这时,我多半希望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或个人言的方法,一句一句让让学生慢慢去自己探究,老师在旁适当点拨即可。还可以鼓励学生借助古汉语词典,去自己翻找。这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 三、研读诗文,体会情感 (1)了解背景: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它们作者不同,背景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就拿“送别主题来说,有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对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广陵》,写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这些都淋漓

小学一年级古诗词诵读

2018—2019学年上学期一年级古诗词诵读进度表

1、 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 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唐·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5、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7、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8、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9、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0、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1、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2、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3、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4、悯农·其一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5、悯农·其二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6、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7、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8、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9、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浅谈小学古诗词的教学

浅谈小学古诗词的教学 摘要: 古诗词的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定地位。新的课程标准进一步肯定和提高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地位,对小学生古诗词阅读材料不论从数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古诗词的特点与价值,怎样在教学中更好地体现出来,更好地让小学生接受和吸收?我总结了一些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教学方法,学习步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古诗词教学是个难点。对于古诗词篇目短小精悍的特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内容,轻意蕴,重传授,轻感悟,重背默,轻朗读等问题。学生学习到的古诗只是字面上的诗句,然而对于古诗的魅力还是一知半解。应该教学生到“诗”里去,走进诗的历史背景,走进诗人的心灵,品味诗人情感。寻找诗意,将高度浓缩的诗句舒展开来,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文字的灵性。我就古诗词教学提出以下方法: 学习古诗的步骤:知诗人——释诗题——明诗意——悟诗情——诵诗文——拓诗句。 一. 知诗人 首先,课前预习时先让学生查询知诗人,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为古诗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师指导学生要懂得搜集跟课文有关的,有

助于理解诗意的材料。这个课前预习既为下一步学习古诗打下了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和收集信息的能力。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已有资料了解诗人生平及其作品。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不要过细过全,选择与该古诗有密切关系的且有助于帮助理解诗意的内容,使学生了解诗的作者及生活的年代等即可。 二. 释诗题 初步了解了诗人后,我们要解释诗题。不要小看了解释诗题,往往诗题里包含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写作背景及写作目的。比如教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时,讲解题目时交代时代背景是在国家动乱不安时,通过作者不南宋统治者的屈辱求和以及偏安江南的无穷悲愤满的写作背景的介绍下,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诗人的写作目的:用这首诗概括地道出了自己一生的心事,对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热切向往和坚定的决心。从而更深切地揭示了诗的内涵。当然也要根据每首诗的特点各自做详略介绍。总之,释诗题是古诗教学的重要一步。 三. 明诗意 明诗意就是要让学生走进诗文,品味诗人的情感,解读诗人的心灵,寻找诗中的诗意,要将诗句舒展开来,细细品味每一句诗中包含的意境。明诗意是古诗教学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步。明诗意的教学也要“因材施教”。方法因人而异。 1.逐字逐句分析,理解诗意 古诗词语言精练,含蓄,优美,重点字词起点睛之用。在教学时,可以对重点字词重点分析,弄清重点字词的音形义。再引导学生将重

[精品]小学一年级古诗词诵读卡上册_

[精品]小学一年级古诗词诵读卡上册_ 5敕勒歌小学生古诗词诵读卡一年级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1咏鹅[唐]骆宾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鹅,鹅,鹅 天苍苍,野茫茫. 曲项向天歌, 风吹草低见牛羊.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6悯农[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 2春晓[唐]孟浩然 汗滴禾下土. 春眠不觉晓, 谁知盘中餐, 处处闻啼鸟, 粒粒皆辛苦.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7静夜思[唐]李白 3古朗月行[唐]李白床前明月光, 小时不识月, 疑是地上霜. 呼作白玉盘. 举头望明月, 又疑瑶台镜, 低头思故乡. 飞在青云端. 4登颧鹊楼[唐]王之涣 8江南白日依山尽, 汉乐府黄河入海流. 江南可采莲, 欲穷千里目, 莲叶何田田. 更上一层楼.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为有暗香来. 鱼戏莲叶北. 13牧童[唐]吕严

9绝句[唐]杜甫草铺横野六七里, 两个黄鹂鸣翠柳, 笛弄晚风三四声. 一行白 鹭上青天. 归来饭饱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4杂诗[唐]王维 10赠汪伦[唐]李白君自故乡来, 李白乘舟将欲行, 应知故 乡事. 来日绮窗前,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寒梅著花未. 不及汪伦送我情. 15鸟鸣涧[唐]王维 11春夜喜雨[唐]杜甫人闲桂花落,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夜静春山空.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月出惊山鸟, 野径云倶黑,江船火独明. 时鸣春涧中.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6长干行[唐]李白 郎骑竹马来, 12梅花[宋]王安石绕床弄青梅. 墙角数枝梅, 同居长干里, 凌 寒独自开. 两小无嫌猜. 遥知不是雪, 17长歌行 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 最是一年春好处, 何时复西归. 绝胜烟柳满皇都.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22安宁道中即事[清]王文治 夜来春雨润垂杨, 18绝句[唐]杜甫春水新生不满塘. 江碧鸟逾白, 日暮平原 风过处, 山青花欲燃. 菜花香杂豆花香.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23秋浦歌[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19遗爱寺[唐]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 不知明镜里, 寻花绕寺行. 何处得秋霜. 时时闻鸟鸣, 处处是泉声. 24画眉鸟[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小学生经典诵读篇目(古诗词)

经典诵读:《三字经》 必背古诗词篇目: 1、江南…………………………………………………………………………汉乐府 2、敕勒歌……………………………………………………………………北朝民歌 3、咏鹅…………………………………………………………………(唐)骆宾王 4、风……………………………………………………………………(唐)李峤 5、咏柳…………………………………………………………………(唐)贺知章 6、凉州词………………………………………………………………(唐)王之涣 7、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8、春晓…………………………………………………………………(唐)孟浩然 9、凉州词………………………………………………………………(唐)王翰 10、一去二三里…………………………………………………………(唐)王昌龄 11、题画…………………………………………………………………(清)袁枚 12、七步诗………………………………………………………………(三国)曹植 13、画眉鸟………………………………………………………………(宋)欧阳修 14、蝉……………………………………………………………………(唐)虞世南 15、雨晴…………………………………………………………………(唐)王驾 16、早春…………………………………………………………………(唐)韩愈 17、苔……………………………………………………………………(清)袁枚 18、山中…………………………………………………………………(唐)王勃 19、遗爱寺………………………………………………………………(唐)白居易 20、咏华山………………………………………………………………(宋)寇准

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的几点认识

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的几点认识 发表时间:2019-01-08T11:25:24.46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5期作者:钟焕文[导读] 自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师生及家长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都收获了一份份惊喜。 广东省兴宁市岗背中心小学514500 自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师生及家长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都收获了一份份惊喜。以下,就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谈几点认识与体会: 一、教学相长,提升素养 在诗词教学中,我们教师免不了要与学生一起谈古论今、激扬文字。要想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教师的身体力行是不行的。共同诵读经典是一个品味人生、修身养性的美妙时刻。“其身正,不令而行”,学生看到老师如此乐学,怎能不提起诵读兴趣呢? “人的发育史就是阅读史。”经典诵读,还有助于我们优化技能、净化心灵、升华情感,做一名有素养、有内涵的教师。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时候,要让学生“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荡起“诵读和感悟”的双桨,尽情遨游在诗海中,必将拾到许多美丽的珍珠。 学习诗歌,诵读是关键,更是感悟的基础。为了提高诵读效益,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作品的不同艺术特征,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可以听读、范读、领读,也可以齐读,但都要读准诗词的节奏,就是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做到停顿正确。因此,每教习一首新的古诗词,我一般都先让学生自己读读,感觉出它的停顿应该是在哪里。学生们掌握了正确的节奏,再加上古诗本身原有的那些押韵,反复地读,让这些节奏感极强的诗词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潜移默化,制造出浓郁的诵读的氛围,带领学生进入古诗词原有的音乐境界。他们进入了诗词的境界,就对古诗词越读越感兴趣,觉得怎么这么好听、这么有韵味,也就能较快地进入到赏析古诗的角色中。 “学而不思则惘”,学习诗歌也不例外。要提高学生初步欣赏诗歌的水平,光靠诵读是远远不够的,还得学会对诗词的感悟。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学会整体感悟呢?感悟是人的智慧和发展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感悟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结果。因此,我们要抓住诗人的情感主线,采用各种诵读的方式,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诗人、走进时代背景,去理解、感悟、体会内涵。众多的古诗以美为载体,以美为内容,以美为目标,那么,我们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掘诗中的美。 二、墙内开花,墙外飘香 经典诵读,需要广大家长的积极响应与参与,让他们与孩子一起诵读,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在这种自然的交流中,家长与孩子不仅是学习的交流,更多的是心灵的交流。这种跨越台阶的沟通,是构建学习型家庭的良好开端。记得一位家长曾经说过:“我们也要和儿女们一起诵读经典,不然该如何在儿女们面前立足,怎样去教育他们呢?通过和他们一起诵读经典,既可以提高自己,又可以打开孩子们的心灵之窗,何乐而不为。” 父母子女一起诵读经典,还能增进亲子感情,也是最好的亲子活动之一。有专家学者证明,在儿童阶段提倡读诵经典,是一个出力少、见效快、后劲足的教育方法。出力少——每天只需诵读20-30分钟即可,不用特意抽出大量时间来背诵,不需要多加解释,不增加家长负担;见效快——学生诵读2-3个月后就可发生明显改变;后劲足——在学生记忆力正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其记忆力会达到较高的顶峰,而且记下的东西包含了大量优秀的中外经典文化知识,个人一辈子也受用不尽、解读不完。 三、启迪心智,引领成长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经常反思:我们的教育缺失了些什么?——人文教育!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本应灵动的诗歌欣赏被教师的串讲、学生的死记硬背所取代,一首首意境隽永、文质兼美的小诗被“肢解”,本应充满生命张力的语文课变成了机械、枯燥的语言文字训练…… 在诗海里漫步,在经典中徜徉,我们可以引领学生和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杜甫唱《春夜喜雨》,到杨万里的《小池》玩赏,陪王之涣《登鹳雀楼》,与白居易一起《忆江南》,邀王安石诵《泊船瓜洲》,领悟“孟母三迁”的良苦用心,受到陆游至死不渝爱国热情的熏陶与感染……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到这种生命的跳动、感受到这种生命价值的升华,这才是经典诵读乃至我们文科教育的真正任务。 四、厚积薄发,做好铺垫 熟读并且背诵经典,其核心是要增加小学生的原始积累。心理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13岁前后,人的记忆力即可达到顶点。一旦错过了,就不能形成知识、情感与经验的丰厚积累,那将会给他的一生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小学生的记忆力正处于训练、养成阶段,最合适“熟读”成诵。日积月累,方能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积累多了,将来理解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许多原来理解不深的东西自然能做到“无师自通”。就如“小时候读书、背书,犹如在天空布云彩,云彩积厚了,自然就会落雨”。 阅读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小学生正处于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读得多,背得多,文化底蕴自然就能厚实。开展儿童经典诵读是激发潜能、学习语言、增强人文底蕴、开启智慧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孩子高尚的情操和人文关怀,让孩子变得胸怀博大、知书达理、善良聪慧、乐观坚定,同时能为他们的中学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以千年文化为伴,与中华经典同行”,作为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身体力行、不断探索,让经典渗融于学生们的血液之中,让经典伴随孩子健康成长。

浅谈小学古诗朗读教学

浅谈小学古诗诵读教学 相公中心小学高文静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诗歌有一定的格律,富有节奏感,富有音乐美,通过声音显示出音乐旋律的和谐美和语言的形式美,生动有力地再现诗歌的思想内容,体味古诗的情感,产生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小学阶段如何进行诗歌朗读教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朗读的作用 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古诗的重要手段,通过内部语言进行理解,把原文转化为自己的思想,从而理解和掌握原文。古诗朗读教学要抓准韵脚、节奏、语调等诸多要素,引导学生读好诗韵,读准诗意,读出诗境。 二、注意朗读的语调 所谓语调,就是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强调表达效果而在读音上所表现出来的高低、升降的变化。要朗诵好一首古诗,首先必须理解这首诗内容,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根据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语调。教学时,我先讲解古诗的涵义,再采取示范、教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读古诗。根据诗歌的情感表达确定哪句(部

分)用升语调,哪句(部分)用降语调,分别用“↑”“↓”表示,注意诗句前后部分语调要相反或相对配置,如“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可作如下语调处理:明月何时↑照我↓还?读升语调时音量逐次加大,力度渐次加强,语尾音节上扬且拖长;读降语调时力度从强次减弱,语速平缓。而且就整首诗而言,上句与下句,前两句与后两句语调配置也要交错对应,以取得起伏跌宕、相应谐趣的效果。 三、讲究朗读的速度 朗读古诗要讲究朗读的速度,教学时,我一般先让学生试读后,教师加以评价,提醒学生注意读的速度。诗歌朗读是介于读和唱之间的形式?吟诵,为了更好地表现出诗的韵味,朗读时不能太短促,有的字音要适当拖长些,从整体上表现出古诗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音韵美。一般地说,紧急、热烈、愉快、兴奋的内容要用快速;平静庄重、沉郁、悲伤的内容要用慢速;说明、交代,感情没有突出变化的地方要用中速。如李白的《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开头两句是交代,感情没有突出变化,宜用中速;最后两句表达诗人途中遇赦的欢快心情,读时应加快速度,才能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四、突出朗读的停顿 朗读古诗要抑扬顿挫,才能体会其古诗的真正意境,阅读停顿是为了显示语法结构,有时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强调其特殊涵义,有时为了渲染某种思想感情或使情绪转化,有时为了表示作品的结构。教学时,我选择一些古诗,进行录音后放给学生听,再让学生跟读,

2021学年一年级诵读(带古诗内容)

一年级(上) 经典古诗词 1.《咏鹅》(唐)骆宾王 2.《一去二三里》(唐)无名氏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3.《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4.《长歌行》汉乐府民歌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花非花》(唐)白居易 6.《相思》(唐)王维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7.《古朗月行》(唐)李白 8.《蜂》(唐)罗隐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10.《咏雪》(唐)张打油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9.《池上》(唐)白居易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名言佳句 1.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 2. 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3.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5.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南宋·朱熹 6. 开卷有益。——宋·王辟之

7.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yǎn)传》 8.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战国·屈原 9. 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 10.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11.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12.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汉·刘向《说苑·政理》 13.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增广贤文》 14.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 1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一年级(下) 经典古诗词 1.《春晓》(唐)孟浩然 2.《村居》(清)高鼎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咏华山》(北宋)寇准 4.《静夜思》(唐)李白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悯农》((唐)李绅 6.《赞画》(唐)王维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7.《画鸡》(明)唐寅 8.《游春曲》(唐)王涯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上苑何穷树,花间次第新。 香车与丝骑,风静亦生尘。 9.《京中正月七日立春》(唐)罗隐 10.《山亭夏日》(唐)高骈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浅谈小学古诗朗读教学

浅谈小学古诗朗读教学 发表时间:2010-02-25T15:38:31.263Z 来源:《学问》2009年第20期供稿作者:吴敏[导读] 所谓语调,就是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强调表达效果而在读音上所表现出来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吴敏(四川广安市广安区大安镇第一小学校四川广安638014) 【摘要】古诗朗读教学一定要讲求方法,要给学生讲明为什么要朗读,朗读的技巧是什么,朗读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关键词】朗读;作用;语调;速度;停顿;想象力;诗境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诗歌有一定的格律,富有节奏感,富有音乐美,通过声音显示出音乐旋律的和谐美和语言的形式美,生动有力地再现诗歌的思想内容,体味古诗的情感,产生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小学阶段如何进行诗歌朗读教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朗读的作用 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古诗的重要手段,通过内部语言进行理解,把原文转化为自己的思想,从而理解和掌握原文。古诗朗读教学要抓准韵脚、节奏、语调等诸多要素,引导学生读好诗韵,读准诗意,读出诗境。 二、注意朗读的语调 所谓语调,就是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强调表达效果而在读音上所表现出来的高低、升降的变化。要朗诵好一首古诗,首先必须理解这首诗内容,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根据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语调。教学时,我先讲解古诗的涵义,再采取示范、教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读古诗。根据诗歌的情感表达确定哪句(部分)用升语调,哪句(部分)用降语调,分别用“↑”“↓”表示,注意诗句前后部分语调要相反或相对配置,如“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可作如下语调处理:明月何时↑照我↓还?读升语调时音量逐次加大,力度渐次加强,语尾音节上扬且拖长;读降语调时力度从强次减弱,语速平缓。而且就整首诗而言,上句与下句,前两句与后两句语调配置也要交错对应,以取得起伏跌宕、相应谐趣的效果。 三、讲究朗读的速度 朗读古诗要讲究朗读的速度,教学时,我一般先让学生试读后,教师加以评价,提醒学生注意读的速度。诗歌朗读是介于读和唱之间的形式?——?吟诵,为了更好地表现出诗的韵味,朗读时不能太短促,有的字音要适当拖长些,从整体上表现出古诗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音韵美。一般地说,紧急、热烈、愉快、兴奋的内容要用快速;平静庄重、沉郁、悲伤的内容要用慢速;说明、交代,感情没有突出变化的地方要用中速。如李白的《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开头两句是交代,感情没有突出变化,宜用中速;最后两句表达诗人途中遇赦的欢快心情,读时应加快速度,才能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四、突出朗读的停顿 朗读古诗要抑扬顿挫,才能体会其古诗的真正意境,阅读停顿是为了显示语法结构,有时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强调其特殊涵义,有时为了渲染某种思想感情或使情绪转化,有时为了表示作品的结构。教学时,我选择一些古诗,进行录音后放给学生听,再让学生跟读,了解语法停顿、逻辑停顿、感情停顿、结构停顿等,处理停顿上的差异,掌握好朗读停顿的要领,既可以给学生以思考回味的时间,又便于理解和接受,还可以增强朗读的节奏感和声音美,准确表达诗歌的思想感情。例如,《春晓》教学,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每行诗句都可以处理为三处停顿,略带吟诵的味道,使听众能感觉出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当然,朗读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作出自己认为更妥当的停顿。 五、分辨朗读时的重音 所谓重音,即根据诗歌的内容,有些诗和诗句必须重读、加以强调。在诗歌中,凡是内容上要求需要突出的词语或在感情上起重要作用的词语,一般都要重读。朗读时对韵脚要恰当重读,非韵脚音读得轻佻一点儿,使上下句音节谐和对应,这样才能产生沁心感怀的韵味效果。当然,对韵脚重读不是一成不变的。诗句的意思和情感的表达是依靠情感语气来实现的,其中语音轻重是关键。因此必须根据诗歌的表达重点,确定少而精的词语加以重读处理,并用着重号“·”标示。例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加点的词语,是诗人所强调的内容,在感情又起重要作用,因此应读重音。 六、展开想象,读出诗境 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古诗朗读也不例外。因此在学生读出诗韵、读准诗意的基础上,应诱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诗歌的思想情感。要引导学生读出诗境,首先应帮助学生获取更多有关诗歌的背景资料,这才可能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其次要引导学生想象入境。诗文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不离画,画可赋诗。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等。一首诗本身就是一幅画。根据诗的内容去画画,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总之,我们在平时的诗歌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动手、多体会、多积累。诗歌教学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掌握朗读诗歌的技巧,逐步形成学生的一种技能。我们只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学生一定能逐渐从朗读中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语言美和形式美。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祖国古代文化的优美并爱上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小学古诗词朗诵稿

春夏秋冬 男甲:敬爱的老师 女甲: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男乙:读千古美文,同经典相伴。 女乙:诵中华经典,与圣贤同行。 四人合:清华教育荷叶伞校区经典古诗文朗诵——现在开始! 甲男:春天孕育着生命与希望,春天给人以鼓舞和信心,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赞美它,歌颂它。。 甲女:可春天到底在哪里呢? 乙男:早春的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像用碧玉装扮无比美妙。这纤细婀娜的柳叶是谁剪裁出来的呢? (女齐)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乙女:生机勃勃的春天,满园春色却难以关住,你看一枝红杏探出墙头,不正在向人们炫耀着春天的美丽吗? (男齐)游园不值 南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甲男:春,暖人心脾:(男齐)“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甲女:春,沁凉润透:(女齐)“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乙男:春,酒里飘香:(男齐)“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乙女:春,稍纵即逝。(女齐):“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乙女:莲花,乃花中之君子也。 乙男:莲花,美丽、纯洁、高尚,引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对它的赞美.

甲女:江南盛夏,小船轻飘,莲叶田田,浆声应和着采莲姑娘的歌声,构成江南采莲曲。 (女齐)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甲男:西湖边,送友人,看到是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画面, (男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乙男:从古至今,多少诗人望月抒怀,借月咏怀之作,世代不绝。 齐颂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乙女:看,梅花开了!面对如絮飘舞的白雪,她含笑绽放;面对凛冽刺骨的寒风,她坚贞不屈。 (男齐)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女齐)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结束语 甲男: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甲女: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乙男: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乙女: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让我们——(全体合):把经典诵读融入每一天,展翅高歌,飞向未来!

浅谈小学古诗词朗读的方法指导

浅谈小学语文诗词朗读的方法指导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语文技能。朗读是用形象化的口语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艺术手段。其一,通过语言技巧的运用和语音的多种变化,把文章中的人、事、意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趣味,绘声绘色的表达出来,也能使字里行间潜在的含义溢于言表,还可以把书面文字难以表达或者根本无法表达的隐情妙趣抒发出来。其二是有助于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朗读是把握教材内容的一种手段,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其三通过朗读可以看到作者的神思匠心及文章的要义,对于文章的妙处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到,对于各种语文知识、技能的获得也只有靠反复的朗读,在不断的语言感受中领悟。反复朗读便于记忆。记忆、背诵是向大脑输入信息,储存知识财富,这是学语文的基础。其余的语文活动,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没有基础,一切都成了空中楼阁。而我们语文教学中对古诗文的朗读缺乏方法和指导。现实中,很少有老师真正把小学经典古诗文朗读当作一个教学目标去加以实施,尤其是学习能力大大提升的中段,依旧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由于教师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品读经典,甚至有部分教师认为,诵读就是死记硬背,一点儿都不适合学生,还是理解最重要。我们承担了关于古诗教学的实践研究以来,针对课例中古诗朗读的现状发现如下问题:(1)字音不正确。例如《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兴”字应读四声,还有“知有儿童挑促织”中的“挑”应读三声,在教学中我们的语文老师就读错了,学生读错也不纠正。学生和老师往往忽视字音的准确性。(2)朗读时节奏和停顿不明确。例如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和《题西林壁》这两首诗时,孩子们读诗题时的停顿都是错误的。还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题西/林壁”、“送/元二使安西”等。(3)速度和语调不恰当。学生在朗读古诗时往往不重视节奏,一口气的读下来,没有节奏速度较快,语调也没有变化。古诗朗读要讲究节奏。针对以上在诗

一年级语文特色课 古诗词诵读活动总结

一年级语文特色课——古诗词诵读活动总结 一、指导思想: 中华古诗文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的一种特殊感悟和认知,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很多卓有成就的学者,在回忆自己成长历程时,都感慨得益于早年的启蒙教育,尤其是古诗文的诵读。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影响了他们的修身与治学。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二、实施目标: 1、通过经典诵读工作的实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2、建立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的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3、通过对大量经典作品、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三、古诗诵读内容及安排 在一年级学生中开展诵读活动,各班级统一诵读编订好的三十余

首古诗词。 (一)时间安排: 1、利用每天早读、午读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提倡各班制定恰当的周背诵量小目标。 2、各班每周抽出一节语文特色课,用于对本班古诗词背诵进行辅导。定期在班级内举行古诗词吟诵表演赛。 3、每天回家复习10分钟,和家长一起读,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4、在诵读时间上,各班灵活安排,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古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古诗文诵读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二)诵读要求 1.经典诵读应遵循以下原则: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2.各班诵读力求做到: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位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通,交流情感。 3.古诗文背诵之“三要”: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 三、主要措施: 2.适度讲解,交流体会。古诗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既有诗人对宇宙万物关怀的感情,也表现了诗人的品格、修养和抱负,教师可通过适当的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文,之后再进行诵读,就能读得声情并茂了。 3.展开想象,悟意明理。教师可根据古诗文的内容,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