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试土壤和固体废物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试土壤和固体废物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试土壤和固体废物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试土壤和固体废物

分类方法名称及标准号备注章

节页

SS1

采样与制样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 通卷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20-1998)

固体废物浸出性毒性浸出方法翻转法(GB/

丁5086.1-1997) 四

固体废物浸出性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

(佃仃5086.2-1997)

四一

城市生活垃圾采样和物理分析方法(CJ/T

3095-1995)

四一 32

2

煤样的制备方法(GB/T474-1996) 四一

土壤的分解《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四一

底质采样《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 四一

底质样品的预处理《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

四一

底质样品的分解与浸提《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

四一,

SS2 电化学法 SS2-0基础

知识

试题同

W4-0 四

SS2-1

pH(腐蚀性)

森林土壤pH值的测定(LY/T1239-1999) 此处为前

处理试

题,测试方

法参见

四二 32

8

W4-3

城市生活垃圾pH的测定玻璃电极法(CJ/

T99-1999)

四二

固体废物腐蚀性测定玻璃电极法(GB/

T15555.12-1995)

四二

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

法》

四二

SS2-2

氟化物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土壤元素的近代

分析方法》

此处为前

处理试

题,测试方

法参见

W4-1

二 33

0 固体废物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GB四二

/T15555.11-1995)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GB

/T 5086.2-1997) 四

SS3

容量法 SS3-0 基础

知识

试题同

W5-0

四三33

2 SS3—1

总铬、六价

固体废物总铬的测定硫酸亚铁铵滴定法(GB

/T15555.8-1995)

四三 33

2 固体废物六价铬的测定硫酸亚铁铵滴定法

(GB/T15555.7-1995)

四三

SS3-2有机

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NY/Tll21.6-2006)

四三 33

5

分类方法名称及标准号备注章节页

SS4 分光光度法 SS4-0 基础

知识

试题同

W6-0

四四33

7 SS4-1

总铬、六价铬

固体废物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

度(GBT15555.4-1995)

此处为前

处理试

题,测试方

法参见

W6-16

四四33

8

固体废物总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

法(GB/T15555.5-1995)

四四

城市生活垃圾总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

(CJ/T97-1999)

四四

SS4-2 土壤质量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此处为前四四

砷分光光度法(GB/T 17134-1997) 处理试

题,测试方

法参见

W6-14

土壤质量总砷的测定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GB/T17135—1997) 四四34

1

固体废物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

光光度法(GB/T 15555.3-1995)

四四

城市生活垃圾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CJ/T 102-1999) 四

SS4-3

镍固体废物镍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GB

/T15555.10-1995)

此处为前

处理试

题,测试方

四四

34

4

法参见W6-17

SS4-4

全氮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NY/T 53—

1987)

此处为前

处理试

题,测试方

法参见

W6-4

四四

34

6

森林土壤全氮的测定(LY/T1228--1999) 四四

城市生活垃圾全氮的测定半微量开氏法(CJ/

T103—1999)

四四

SS4-5

全磷土壤全磷测定法(NY/T 88—1988) 此处为前

处理试

题,测试方

四四34

9

法参见

W6-9

森林土壤全磷的测定(LY/T232—1999) 四四城市生活垃圾全磷的测定偏钼酸铵分光光度

法(CJ/Tl04-1999)

四四

SS5

冷原子荧光法测定汞土壤、底质中汞冷原子荧光法《土壤元素的近

代分析方法》

此处为前

处理试

题,测试方

法参见

W8-1

四五35

1

SS6氢化物-非色散原子荧光法测定砷土壤中砷氢化物-非色散原子荧光法《土壤元素

的近代分析方法》

四六35

3

分类方法名称及标准号备注章节页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田土壤环境监测的布点采样、分析方法、质控措施、数理统计、成果表达与资料整编等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农田土壤环境监测。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 GB/T 14550—1993 土壤质量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7134,—1997 土壤质量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5—1997 土壤质量总砷的测定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6—1997 土壤质量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7—1997 土壤质量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8—1997 土壤质量铜、锌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9—1997 土壤质量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40—1997 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 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41—1997 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NY/T 52—1987 土壤水分测定法(原GB 7172—1987) NY/T 53—1987 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 (原GB 7173—1987) NY/T 85—1988 土壤有机质测定法(原GB 9834—1988) NY/T 88—1988 土壤全磷测定法(原GB 9837—1988) NY/T 148—1990 土壤有效硼测定方法(原GB 12298—1990) NY/T 149,一1990 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原GB 12297一1990)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农田土壤 用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纤维和糖料作物、油料作物及农区森林、花卉、药材、草料等作物的农业用地土壤。 3.2 区域土壤背景点 在调查区域内或附近,相对未受污染,而母质、土壤类型及农作历史与调查区域土壤相似的±壤样点。 3,3 农田土壤监测点 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累积到一定程度引起或怀疑引起土壤环境质量恶化的±壤样点。 3.4 农田土壤剖面样品 按土壤发生学的主要特征,担整个剖面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在各层中部位多点取样,等量混均后的A、B、C层或A、C等层的土壤样品。 3.5 农田土壤混合样 在耕作层采样点的周围采集若干点的耕层土壤、经均匀混合后的土壤样品,组成混合样的分点数要在5~20个。 4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采样技术 4.1 采样前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 4.1.1 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水文、气象、地形地貌、植被、自然灾害等。 4.1.2 农业生产土地利用状况:农作物种类、布局、面积、产量、耕作制度等。 4.1.3 区域土壤地力状况: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层次特点、质地、pH、Eh、代换量、盐基饱和度、±壤肥力等。 4.1.4 土壤环境污染状况:工业污染源种类及分布、污染物种类及排放途径和排放量、农灌水污染状况、大气污染状况、农业固体废弃物投入、农业化学物质投入情况、自然污染源情况等。 4.1.5 土壤生态环境状况:水土流失现状、土壤侵蚀类型、分布面积、侵蚀模数、沼泽化、潜育化、盐渍化、酸化等。 4.1.6 土壤环境背景资料:区域土壤元素背景值、农业土壤元素背景值。 4.1.7 其他相关资料和图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资源调查规划、行政区划图、土壤类型图、土壤环境质量图等。 4.2 监测单元的划分 农田土壤监测单元按土壤接纳污染物的途径划分为基本单元,结合参考土壤举型、农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商品生产基地、保护区类别、行政区划等要素,由当地农业环境监测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定。同一单元的差别应尽可能缩小。 4.2.1 大气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挥发酚

(二十一)挥发酚 分类号:W6-20 一、填空题 1?酚类化合物由苯酚及其一系列酚的衍生物构成。因其沸点不同,根据酚类能否与水蒸气一起蒸出,分为挥发 性酚和不挥发性酚,挥发性酚多指沸点在_____________ C下的酚类,通常属一元酚。 答案:230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 —1996)中的挥发酚是指能与水蒸气一并蒸出的酚类化合物。定义 为______ 类污染物。在排污单位排出口取样,一级标准挥发酚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mg / L。 答案:二 3?酚类化合物在水样中很不稳定,尤其是低浓度样品,其主要影响因素为____________ 和_______ ,使其被氧化或分解。 答案:水中微生物氧 4.含酚水样若不能及时分析可采取的保存方法为:加入磷酸使水样pH值在__________ 之间,并加入适 量__________ ,保存在5?10C,贮存于玻璃瓶中。 答案:?CuSO4 5?《水质挥发酚的测定4 —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503 —2009)建议: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和工业废 水中挥发酚的测定宜采用_______ (方法)测定;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宜采用 __________ (方法)测定。 答案:萃取分光光度法直接分光光度法 6 .《水质挥发酚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503 —2009)中萃取分光光度法的检出限 为mg / L,测定上限为mg / L。 答案: 7.根据《水质挥发酚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503 —2009),采用萃取分光光度法在_______ nm测定吸光度,采用直接分光光度法nm 测定吸光度。 答案:460 510 8.根据《水质挥发酚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503 —2009),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 用__________ 作参比,采用直接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用_____________ 作参比。 答案:三氯甲烷纯水二、判断题 1.根据《水质挥发酚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共存有芳香胺类物质,可在pH<的介质中蒸馏,以减小其干扰。 答案:正确 2.根据《水质挥发酚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503 —2009)测定水中挥发酚时,如果试样中(HJ503 —2009)测定水中挥发酚时,如果水样中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环发[2006]114号)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做好环境监测人员上岗合格证(以下简称合格证)考核(以下简称持证上岗考核)工作,保证考核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环境保护系统各级环境监测中心(站)和辐射环境监测机构(以下统称环境监测机构)中一切为环境管理和社会提供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的监测、数据分析和评价、质量管理以及与监测活动相关的人员(以下统称监测人员)的持证上岗考核。持有合格证的人员(以下简称持证人员),方能从事相应的监测工作;未取得合格证者,只能在持证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监测质量由持证人员负责。 第二章职责 第三条持证上岗考核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国家级和省级环境监测机构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的管理工作,其中国家级环境监测机构监测人员的考核工作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实施,省级环境监测中心(站)和辐射环境监测机构监测人员的考核工作由国家环境

保护总局委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组织实施。省级环境保护局(厅)负责辖区内环境监测机构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的管理工作,省级环境监测机构在省级环境保护局(厅)的指导下组织实施。 第四条各环境监测机构负责组织本机构环境监测人员的岗前技术培训,保证监测人员具有相应的工作能力。 第五条申请持证上岗考核的单位(以下简称被考核单位)向负责对其进行考核的单位(以下简称主考单位)提出考核申请,并填报《持证上岗考核申请表》。被考核单位在持证上岗考核组(以下简称考核组)进入现场考核之前,按照考核组的要求,做好考核准备,提供必需的工作条件。 第六条主考单位根据被考核单位的申请制定考核计划,组建考核组,负责指导和监督考核组按计划实施考核,审核考核方案和《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报告》(以下简称考核报告),并负责将考核结果上报合格证颁发部门审批。 第七条考核组负责考核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命题及制定参考答案、确定被考人员的考核项目和考核方式、实施考核及阅卷和评分、向主考单位提交考核报告。考核组工作由考核组组长负责。 第三章考核内容与考核方法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卷试题集完整卷子.doc

第一部分填空题(41分) 1.背景值检测井和区域性控制的孔隙承压水井每年______ 采样一次;污染控制检测井逢单月采样一次, 全年 6 次;作为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的地下水监测井,_______ 采样一次。 2. 沉积物采样点位通常为水质采样垂线的,沉积物采样点应避开、沉积物沉积不稳定及 水草茂盛、之处。 3. 比例采样器是一种专用的自动水质采样器,采集的水样量随与成一定比例,使其在任一时 段所采集的混合水样的污染物浓度反映该时段的平均浓度。 4 废水样品采集时,在某一时间段,同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采等体积谁养的混合水样,称为_______ 。此废水流量变化应______ % 。 5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检测的检测的采样点设置必须能够满足__________ 的要求,当污水排放量大于 1000t\d 时,还应满足_________ 的要求。 6. 采集湖泊和水库样品所用的闭管式采样器应装有_______ 装置,以采集到不与管内寄存空气混合的 水样,在靠近底部采样时,注意不要搅动__________ 的界面。 7.水样的生物作用会对样品中的一些待测项目如______ ,______ , ________ 的含量及浓度产生影响。 8. 湖泊和水库采样时,反映水质特性采样点的标志要明显,采样标志可采用法、法、岸标法或无线电导航定位等来确定。 9 根据不同的水质采样目的,采样网络可以是_____ 也可以扩展到 ________ 。 10 水体沉积物可用 _________ , _________ 或钻探装置采集。 11. 重铬酸钾法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若水样中氯离子含量较多而干扰测定时刻加入_____ 去除。 12 为化学分析而收集降水样品时,采样点应位于__ 的地方。 13 滴定管在装入滴定液之前,应该用滴定液洗涤滴定管 3 次,其目的是为了,以确保滴定液。 14. 一般来说,水中溶解氧的浓度随着大气压的增加而__ ,随着气温的升高而__ 。15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 一定要充分洗涤。可用__刷洗,或用__浸泡。 16.根据《水质氨氮测定钠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时钠氏试剂是由__. ,__ 和 KOH试剂配制而成。 17标准溶液从滴定管滴入被测溶液中,二者达到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关系时的点,叫 做,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正好发生颜色变化的转变点,叫做。 18. 烟气测试中,采样时间视待测污染物浓度而定,每个样品采样时间一般不少于_____ min 。 19. 噪声污染源主要有:工业噪声污染源,交通噪声污染源,噪声污染源和噪声污染源。 20. 电导率仪法测定水中的电导率时,通常规定_____ ℃为测定电导率的标准浓度。 21 在缺氧环境中,水中存在的亚硝酸盐受微生物作用,被还原为;在富氧环境中,水中的氨 转变为甚至转变为。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和持证上岗制度

关于印发《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和《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规范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我局制定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和《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 2.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 二○○六年七月二十八日主题词:环保监测质量管理规定通知 抄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保总局核与辐射安全中心,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北方、四川、上海、广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监测中心(站)、辐射环境监督(测)管理站(所) 附件一: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规范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监测数据和信息的准确可靠,为环境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准确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环境保护系统各级环境监测中心(站)和辐射环境监测机构(以下统称环境监测机构)。

第三条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是指在环境监测的全过程中为保证监测数据 和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所实施的全部活动和措施,包括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和质量监督等内容。 第四条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于监测工 作的全过程。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实施统一管理。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具有领导和管理职责。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在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对下级环境监测机构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第六条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应对本机构出具的监测数据负责。应主动接受上级 环境监测机构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并积极参加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研究、监测资质认证、持证上岗考核、质量管理评比评审、信息交流和人员培训等工作,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质量。 第七条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应有质量管理机构或质量管理人员,明确其职责, 并具备必要的专用实验条件。 质量管理机构(或人员)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监督管理本环境监测机构各类监测活动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切实保证环境监测工作质量; (二)组织和开展质控考核、能力验证、比对、方法验证、质量监督、量值溯源及量值传递等质量管理工作,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价; (三)负责本环境监测机构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的申报与日常管理,国家级和省级环境监测机构组织和实施对下级环境监测机构人员的持证上岗考核工作; (四)建立环境监测标准、技术规范和规定、质量管理工作的动态信息库; (五)组织和实施环境监测技术及质量管理的技术培训和交流; (六)组织开展对下级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质量、质量管理的监督与检查;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 氨氮、总氮

(五)氨氮 分类号:W6-4 一、填空题 1.根据《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2009)测定水中氨氮时,为除去水样色度和浊度,可采用法和法。① 答案:絮凝沉淀蒸馏 2.根据《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2009)测定水中氨氮时,纳氏试剂是用、和KOH试剂配制而成,且两者的比例对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影响较大。① 答案:KI HgCl2(或HgI2) 3.根据《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2009)测定水中氨氮的方法原理是:氨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色胶态化合物,此颜色在较宽的波长内具强烈吸收,通常在410~425nm下进行测定。① 答案:淡红棕 4.测定水中凯氏氮或有机氮,主要是为了了解水体受状况,尤其是评价湖泊和水库的时,是一个有意义的重要指标。①②③④ 答案:污染富营养化 5.总氮测定方法通常采用过硫酸钾氧化,使水中和转变为硝酸盐,然后再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偶氮比色法、离子色谱法或气相分子吸收法进行测定。③ 答案:有机氮无机氮(化合物) 6.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时,对于悬浮物较多的水样,过硫酸钾氧化后可能出现,遇此情况,可取进行测定。③ 答案:沉淀上清液 7.《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T 11894—1989)方法的检出下限 为mg/L,测定上限为mg/L。③ 答案:0.05 4 二、判断题 1.水中存在的游离氨(NH3)和铵盐(NH4+)的组成比取决于水的pH值。当pH值偏高时,游离氨的比例较高;反之,则铵盐的比例高。( )①②③④ 答案:正确 2.水中氨氮是指以游离(NH3)或有机氨化合物形式存在的氮。( )①②③④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水中氨氮是指以游离氨(NH3)或铵盐(NH4+)形式存在的氮。 3.根据《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2009)测定氨氮时,当水样体积为50ml,使用20mm的比色皿时,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是0.01mg/L。( )①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方法的检出限为0.025mg/L。 4.水中非离子氨是指存在于水体中的游离态氨。( )①②③④ 答案:正确 5.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时,硫酸盐及氯化物对测定有影响。( )③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硫酸盐及氯化物对测定无影响。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下册)

第一章环境空气和废气 第一节环境空气采样 分类号:G1 一、填空题 1.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μm的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PM⒑)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μm的颗粒物。② 答案:100 10 2.氮氧化物是指空气中主要以和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的总称.② 答案: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3.从环境空气监测仪器采样口或监测光束到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出采样口或监测光束距离的倍以上。③ 答案:两 4.气态污染物的直接采样法包括采样、采样和采样③答案:注射器采气袋固定容器法 5.气态污染物的有动力采样法包括:法和法. ③答案:溶液吸收填充柱采样低温冷凝浓缩 6.影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和存在形态的气象参数主要有、、、湿度、压力、降水以及太阳辐射等。③答案:风速风向温度 7.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采样方法主要有:法和法。③ 答案:滤料自然沉降 8.在环境空气采样期间,应记录采样、、气样温度和压力等参数。①

答案:流量时间 9.在环境空气颗粒物采样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和,滤膜的毛面向上;采样后应检查确定滤膜无,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清晰,否则该样品膜作废,需要重新采样。① 答案:针孔破损破裂 10.使用吸附采样管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采样前应做试验,以保证吸收效率或避免样品损失。① 答案:气样中污染物穿透 11.环境空气24h连续采样时,采样总管气样入口处到采样支管气样入口处之间的长度不得超过m,采样支管的长度应尽可能短,一般不超过m。① 答案:3 0.5 12.在地球表面上约km的空间为均匀混合的空气层,称为大气层。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地球表面上空km范围,叫对流层,特别是地球表面上空2km的大气层受人类活动及地形影响很大。③ 答案:80 12 13.一般用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采样的多孔玻板吸收瓶(管)的阻力应为±kPa。要求玻板2/3面积上发泡微细而且均匀,边缘。 ③ 答案:6.0 0.6 无气泡逸出 14.短时间采集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样品时,U形玻板吸收管内装10ml吸收液,以L/min的流量采样;24 h连续采样时,多孔玻板吸收管内装50 ml 吸收液,以L/min的流量采样,连续采样24 h。③ 答案:0.5 0.2~0.3 15.短时间采集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样品时,取两支内装10.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和一支内装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瓶(液柱不低于 80 mm),以L/min的流量采气L。③ 答案:5~10 0.4 4~24 16.用大流量采样器采集空气中的颗粒物,每次称空白滤膜或尘滤膜的同时,称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方案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包括土壤环境监测的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方法、结果表征、资料统计和质量评价等技术内容。 一、准备工作 主要准备工具,器材,用具等。 二、布点采样 样品由随机采集的一些个体所组成,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为了达到采集的监测样品具有好的代表性,必须避免一切主观因素,使组成总体的个体有同样的机会被选入样品,即组成样品的个体应当是随机地取自总体。另一方面,在一组需要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的样品应当有同样的个体组成,否则样本大的个体所组成的样品,其代表性会大于样本少的个体组成的样品。所以“随机”和“等量”是决定样品具有同等代表性的重要条件。 1.布点方法 1)简单随机 将监测单元分成网格,每个网格编上号码,决定采样点样品数后,随机抽取规定的样品数的样品,其样本号码对应的网格号,即为采样点。随机数 的获得可以利用掷骰子、抽签、查随机数表的方法。关于随机数骰子的使用 方法可见GB10111《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办法》。简单随机布点 是一种完全不带主观限制条件的布点方法。 2)分块随机 根据收集的资料,如果监测区域内的土壤有明显的几种类型,则可将区域分成几块,每块内污染物较均匀,块间的差异较明显。将每块作为一个监 测单元,在每个监测单元内再随机布点。在正确分块的前提下,分块布点的 代表性比简单随机布点好,如果分块不正确,分块布点的效果可能会适得其 反。 3)系统随机 将监测区域分成面积相等的几部分(网格划分),每网格内布设一采样点,这种布点称为系统随机布点。如果区域内土壤污染物含量变化较大,系

统随机布点比简单随机布点所采样品的代表性要好。 2.基础样品数量 1)由均方差和绝对偏差计算样品数 用下列公式可计算所需的样品数: N=t2s2/D2 式中:N 为样品数; t 为选定置信水平(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选定为95%)一定自由度下的t 值(附录A); s2 为均方差,可从先前的其它研究或者从极差R(s2=(R/4)2)估计; D 为可接受的绝对偏差。 2)由变异系数和相对偏差计算样品数 N=t2s2/D2 可变为:N=t2CV2/m2 式中:N 为样品数; t 为选定置信水平(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选定为95%)一定自由度下的t 值(附录A); CV 为变异系数(%),可从先前的其它研究资料中估计; m 为可接受的相对偏差(%),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限定为20%~30% 。 没有历史资料的地区、土壤变异程度不太大的地区,一般CV 可用10%~30%粗略估计,有效磷和有效钾变异系数CV 可取50%。 3.布点数量 土壤监测的布点数量要满足样本容量的基本要求,即上述由均方差和绝对偏差、变异系数和相对偏差计算样品数是样品数的下限数值,实际工作中土壤布点数量还要根据调查目的、调查精度和调查区域环境状况等因素确定。 一般要求每个监测单元最少设3 个点。 区域土壤环境调查按调查的精度不同可从2.5km、5km、10km、20km、40km 中选择网距网格布点,区域内的网格结点数即为土壤采样点数量。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及答案水和废水(二)酸度、碱度

一、填空题 1.测定酸度、碱度的水样应采集于或(材质)的容器中贮存。①② 答案:聚乙烯硅硼玻璃 2.滴定法测定水中酸度中,在滴定时,含有硫酸铝的水样应后滴定。①②答案:加热 3.酸碱指示剂滴定法测定水中酸度时,总酸度是指采用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为时的酸度。① 答案:酚酞8.3 4.酸碱指示剂滴定法测定水中碱度时,用标准酸溶液滴定至甲基橙指示剂由橘黄色变成橘红色时,溶液的pH为。① 答案:4.4~4.5 5.一碱性水样可能含有OH-、C032-、HC03-或其混合溶液,现用盐酸标准溶液对其进行滴定,若以酚酞作指示剂消耗盐酸溶液V1ml,若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消耗盐酸溶液V2m1,则:当V1>V2时,水样中含有。当V1

3.污水中的总碱度包含水中氢氧化物、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的总量。( )①②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还含有有机碱类和金属水解性盐类等。 4.测定水样中酸碱度时,如水样浊度较高,应过滤后测定。( )①②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不能过滤,应选用电位滴定法测定。 5.采用酸碱指示剂滴定法测定水中酸碱度时,水样的色度和浊度均干扰测定。( )①答案:正确 6.碳酸盐碱度,只有在酚酞碱度不是零、但小于总碱度时才存在。( )①②答案:正确 7.电位滴定法测定水样中酸度和碱度时,所用的指示电极不同。( )②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都是采用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 8.电位滴定法测定水样酸碱度时,油状物质覆盖于玻璃电极表面致使响应迟缓,可通气搅拌()②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不能通气搅拌,应减慢滴定速度或延长滴定间歇时间。 9.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水中酸碱度时,若电位滴定仪没有温度补偿功能,则滴定温度应保持20℃±2℃。( )②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应保持25℃±2℃。 10.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水的碱度时,对于工业废水或含复杂组分的水样,可以pH4.4~4.5指示总碱度的滴定终点。( )②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应该以pH3.7指示总碱度的滴定终点。 三、选择题 1.测定水中酸度和碱度时的实验用水应为。( )①② A无氨水B.无氧水C.无二氧化碳水 答案:C 2.测定水中酸度时,其酸度值一般用浓度计。( )①②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应用化学系《环境监测》试卷(含答案) (说明:考试时间110分钟) 一、填空(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我国环境标准中的“三级”指国家级、地方级、行业级; 2、水中氨氮是指以游离氨(NH3)或铵盐(NH4+)形式存在的氮。 3、误差的大小是衡量准确度高低的尺度。 4、对河流污染的监测,布设在进入城市、工业排污区的上游、不受该污染区域影响地点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5、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的COD时,所用催化剂为Ag2SO4。 6、测定水样的DO,消耗L的Na2S2O3,该水样的DO(O2,mg/L)为。 7、两份水样pH值的测定结果分别为和,这两份水样的氢离子活度相差1000倍。 8、I2+2S2O32-= 2I- + S4O62- 9、用容积为20L的配气瓶进行常压配气,如果原料气的纯度为50%(V/V),欲配制50ppm 的SO2标准气,需要加入2ml原料气。 10、将下列数值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正确答案) 1、采集废水样,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采样监测A类污染物,在总排污口采样 监测二类污染物。 A、一 B、四 C、三 D、二 2、用于采集总悬浮颗粒的滤膜在采样前、后应在A条件下称重。 A、恒温、恒湿 B、装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内干燥后 C、105 5℃烘箱内烘干 D、室内自然干燥 3、实验数据中对于可能会歪曲试验结果,但尚未经检验断定的测量数据称为B。 A、离群数据 B、可疑数据 C、正常数据 D、剔除数据 4、环境监测实行C监测原则。 A、总体 B、平均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证考试(卷七)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证考试 (卷七) (监测类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环境优先污染物 2、水体自净 3、控制断面 4、固体废物 5、水体污染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按监测目的可将监测分为____ __、___ ___、___ ___。 2、水样的颜色分为和两种,水的色度一般指。 3、水样采集之后要进行保存,保存方法中以冷藏和冷冻为主,这种方法的作用 是、、。 4、根据河流的污染程度,可划分为四个污染带、、 、。 5、对水样进行消解分为和湿式消解法,其中水样的湿式消解法的方法有、、等。(3种即可)。 6、水样的类型有瞬时水样、、。 7、测定水样中悬浮物时,所用烘干温度为_______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水质监测项目应现场测定的是() A、COD B、挥发酚 C、六价铬 D、pH 2.测定某化工厂的汞含量,其取样点应是() A、工厂总排污口 B、车间排污口 C、简易汞回收装置排污口 D、取样方便的地方3.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A、20Hz<f<20000Hz B、f<200Hz 或f>20000Hz C、f<200Hz 或f>2000Hz D、20Hz<f<2000Hz 4.测定大气中NO2时,需要在现场同时测定气温和气压,其目的是()

A、了解气象因素 B、换算标况体积 C、判断污染水平 D、以上都对 5.按照水质分析的要求,当采集水样测定金属和无机物时,应该选择容器。 A、聚乙烯瓶 B、普通玻璃瓶 C、棕色玻璃瓶 D、不锈钢瓶 6、测定溶解氧时,所用得硫代硫酸钠溶液需要天标定一次。 A.每天 B.二天 C.三天 D.四天 7、铬的毒性与其存在的状态有极大的关系,铬具有强烈的毒性。 A.二价 B.三价 C.六价 D.零价 8、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应在现场加入作保存剂。 A.磷酸 B.硝酸 C.氯化汞 D.MnS04和碱性碘化钾 9、COD是指示水体中的主要污染指标。 A.氧含量 B.含营养物质量 C.含有机物及还原性无机物量 D.无机物 10、BOD5的含义是。 A.五日生化需氧量 B.水中悬浮物 C.化学需氧量 D.溶解氧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的监测和控制并非是环境监测的重点。() 2.水的色度一般是指表色而言的。() 3.响度的单位是宋。() 4.当水样中氯离子含量较多时,会产生干扰,可加入HgS04去除。() 5.在重铬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回流过程中,若溶液颜色变绿,说明水样的化学需氧量适中,可以继续做实验。()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解释下列术语,说明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瞬时水样,混合水样,综合水样 2.说明测定水样BOD5的原理。 3、如何合理的布置某个河段的水质监测断面? 4、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时,如何采集和保存样品? 5、固体废物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六、计算题(10分) 已知某采样点的温度为25℃,大气压力为100kPa。现用溶液吸收法采样测定SO2的日平均浓

环境监测上岗考试试题集

本书按照要素或对象、手段和项目进行了分类,按要素或对象设章、按类设节,有关内容具体说明如下: 一、分类原则 按照要素或对象分为六大类,即水和废水、酸沉降、海水、噪声和振动、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和室内装修装饰材料中有害物质。 每大类中,结合监测程序(如采样和现场监测等)、监测手段(如重量法、容量法、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等)和监测项目进行分类,将技术上有共性的 监测项目合在一类,并按照监测手段设立了基础知识试题,各监测项目特定的技术要求包括在各自的专项试题中。 二、分类号 顾名思义,分类号是分类的编号。分类号由“英文字母+系列号”构成。 英文字母采用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的大写表示:水和废水用“W”(water)表示, 酸沉降用“P”(precipitation)表示,海水用“S”(seawater)表示,噪声、振动用“N”(noise)表示,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用“V”(vehicle)表示,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中有害物质用“M”(material)表示。 系列号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采用顺序数字表示,例如W1、W20等;另一种是包括基础知识的情况,系列号中包括两部分数字,中间用“-”分开,即为“XX-YY”形式,XX表示顺序数字,YY为“0”表示基础知识,其他数字表示各监测项目的专项知识,例如W3-0表示重量法的基础知识,W3—1表示重量法测定硫酸盐的专项知识,W3-0和W3—1一起构成重量法测定硫酸盐的试题。 基础知识试题是该类的公用基础知识试题,专项试题是除基础知识以外的、与具体监测项目相关的试题。 三、监测方法 每个分类号包括了一个或多个监测方法,以“主要内容”的形式列在各类试题之前。部分试题后面标注的顺序号(即①、②等),表示该试题与“主要内容”中具体监 测方法的对应关系,以便于了解试题内容的出处:试题后面没有标注顺序号的,表示该试题与“主要内容”中所有监测方法均有关。一道试题后面有多个顺序号标注的,表示该试题与多个监测方法相关,即多个监测方法都涉及该试题内容,属于一题多用。

环境监测持证上岗考核准备工作

环境监测持证上岗考核工作准备情况 1.制定工作计划 2016年3月制定持证上岗考核总体工作计划,明确各项工作的具体进度,成立持证上岗考核工作组,确定人员职责分工。 2.组织理论考试 分别于2016年5月和2017年5月2次参加环保厅组织的环境监测持证上岗理论考试,有15人通过了分析技术和现场监测理论考试,2人通过了分析技术理论考试。 3. 现场考核报名 2017年10月实验室技术负责人组织人员确认考核认定项目,填写《申请环境监测业务能力认定监测项目一览表》,涉及17人共计60个项目的现场考核项能力认定申请,并确定了自考认定方式和建议现场考核方式,形成申请总表。 3.人员培训与方法确认 2017年10月~12月根据申请表的具体内容准备方法标准受控文本,组织人员进行采样、分析等基本知识进行培训,同时分析人员对基本理论知识进行复习,包括分析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干扰物的消除、仪器的使用条件、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等;在实验室练习基本操作技能,准备有关试剂和装置,组织相应人员对实际样品和标准样品进行分析,开展方法确认工作。 4.自考认定 2017年12下旬,根据申请的项目采购准备相关标样,监测分析类人员针对自己报考的每个项目,采取实样测试、留样复测及加标样品测试等方式进行对每个方法进行100%自考认定,并将证明材料按人整理成册提交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质量科。 5.现场考核报名与准备工作 自2017年12月底提交自考认定材料后,及时考核专家组组长沟通联系,确定现场考核时间。协助准备现场考核工作用表。持证上岗考核申请表通过审核后,收到专家组长根据申请表制定考核计划后,及时把现场抽查内容和考核方式反馈给参与考试的分析人员,并按照考核组成员分别形成现场记录表,供现场考核记录用。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环境监测试卷试题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应用化学系 《环境监测》试卷 ( 含答案 ) (说明:考试时间 110 分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成绩 一、填空(本题共 10 分,每小题 1 分) 1 、我国环境标准中的“三级”指 国家级、地方级、行业级 ; 2 、水中氨氮是指以 游离氨( NH 3)或 铵盐( NH 4+ )形式存在的氮。 3 、 误差 的大小是衡量准确度高低的尺度。 4 、对河流污染的监测,布设在进入城市、工业排污区的上游、不受该污染区域影 响地点的断面称为 对照断面 。 5 、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的 COD 时,所用催化剂为 Ag 2 SO 4 。 6 、测定水样的 DO ,消耗 L 的 Na 2 S O 3 ,该水样的 DO(O 2 ,mg/L) 为 。 2 7 、两份水样 pH 值的测定结果分别为和,这两份水样的氢离子活度相差 1000 倍。 8 、I 2+2S 2O 3 2- = 2I - + S 4 O 62- 9 、用容积为 20L 的配气瓶进行常压配气,如果原料气的纯度为 50 %( V/V ), 欲配制 50ppm 的 SO 2 标准气,需要加入 2ml 原料气。 10 、将下列数值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 ; → 。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分,每小题 1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采集废水样,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采样监测 A 类污染物,在 总排污口采样监测二类污染物。 A 、一 B 、四 C 、三 D 、二 2 、用于采集总悬浮颗粒的滤膜在采样前、后应在 A 条件下称重。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考试题共8页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 考试题 一、填空题 1.《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是指用于种植各种粮食作蔬菜、水果、纤维和糖料作物、油料作物及农区森林、花卉、药材、草料等作物的农业用地土壤。 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中规定在农田耕作层采集若干点的等量耕作层土壤并经混合均匀后的土壤样品,组成混合样的分点数要在——个。 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规定了土壤采样工具主要包、、、、 以及适合特殊采样要求的工具等。 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规定了土壤样品运输过程中严防样品的、、 、对光敏感的样品应有避光外包装。 5.《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规定土壤样品风干时采用、放置。 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规定已制备合格土壤样品主要有、或三种包装容器,规格视量而定。 7.《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规定测试项目需要新鲜样品的土样,采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在℃以下避光保存,样品要充满容器。 第 1 页

8.《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中规定每批 土壤样品每个项目分析时均须做平行样品;当个样品以下时,平行样不少于1个。 9.《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中规定 是直接用土壤样品或模拟土壤样品制得的一种固体物质。 10.《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土壤环境监测的误差由、、三部分组成。 二、判断题 1.《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适用于全国区域土壤背景、农田土壤环境、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等类型的监测,但不适用于土壤污染事故监测。( ) 答案:( ) 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规定在风干室将土样放置于风干盘中,摊成2~3cm的薄层,适时地压碎、翻动,拣出碎石、砂砾、植物残体。( ) 答案:( ) 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规定土壤制样工具每处理一份样后抹(洗)干净,严防交叉污染。( ) 答案:( ) 4.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 规定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一般以单项污染指数主,指数小污染轻,指数大污染则重。( ) 答案:( ) 第 2 页

环境监测持证上岗考核程序

环境监测持证上岗考核程序 (一)申报 在考核系统里申报并提交,申请表参照模板填好给我;提交认定完整、认定方式正确的自认定材料给我们,申请总表参照模板填好给我。 用考核系统申报持证上岗的相关信息,报完提交后告知我一声。 1、持证上岗考核管理系统网址 http://182.254.130.64:8080/OnlineExam或直接访问 https://www.360docs.net/doc/5e7539747.html,/,都是一样的。使用ie9浏览器,或使用360浏览器兼容模式。 2、请您选择“报考单位报考人员”进入。 (1)用户名和密码 请向我站索要,不要修改,不要把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外泄。(2)申报方法数限定 每次考核、每个申报人申报方法不超过50个;信息和报考项目方法,核对确认后提交,因为系统稳定性原因,提交后如果无审核问题,原则上不返回。 (3)申报信息和步骤 申报过程中,请务必把单位基本情况认真填清楚,否则打印出来考核报告会信息不全。 申报步骤 步骤一:申报参加考核人员注册。不要在使用软件时改动任何密

码。 步骤二:考生报名,选择好要申报的项目和方法,上传正确的身份证号和电子照片。电子照片要正规证件照,大小不超过100K;请大家按照要求上传,传照片的时候图片名称写成这种格式pic+身份证号+.jpg。 (4)添加新方法 申报过程中,请仔细查找,只有本系统监测方法库中没有的方法,即下拉菜单中没有的方法,才能作为“新方法”填报,否则审核不能通过。碰到要添加新方法,请汇总列表发给我咨询确认后,再添加到系统。 (5)免考项目 三个自然年内,在目前单位通过能力验证项目,参与能力验证人员可免考该项目。如果满足条件要免考,申报时在备注时不要填写任何文字,直接单独列表提交给我们,并在现场提供相关整套资料证明。 (6)上岗证申报不受理内容 江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江西省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环境监测业务能力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赣环发〔2016〕2号,第十九条“从事辐射、机动车尾气和油气回收监测活动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不适用本办法。”(辐射、机动车尾气和油气回收)三类中的项目不受理。 (室内空气类)不受理。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实施细则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做好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工作,确保考核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环发[2006]114号)(以下简称《制度》),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以下简称总站)对各省级环境监测中心(站)(以下简称被考核单位)环境监测人员的考核。 第二章考核内容、方式和结果评定 第三条持证上岗考核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样品/样本分析三个方面(详见《制度》第八条)。根据被考核人员的工作性质和岗位分类确定具体考核内容,分为监测分析类(包括现场测试、采样、样品制备及实验室分析等)、质量管理类(包括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和综合技术类(包括数据管理、分析评价及报告编写、遥感解析和环境形势综合分析等)三类。 第四条监测分析类人员的考核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样品分析三个方面。基本理论以笔试的方式进行,基本技能和样品分析以现场考核的方式进行。

(一)所有人员均需进行基本理论考核,考核内容根据申请的持证项目(以下简称申请项目)而定,应涵盖申请项目的基本要求。 考核方式原则上采取闭卷形式进行。对男同志年满50周岁、女同志年满45周岁、且从事监测工作10年以上(含10年)的人员可开卷考试。 (二)现场考核采取基本技能和样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样品分析指对标准样品或实际样品的测定,有标准样品的项目,原则上进行标准样品的测定,没有标准样品的项目,采取实际样品测定、加标回收实验、留样复测等方式进行,样品分析后需提交检测报告。基本技能考核通过实际操作、查看报告和提问等方式进行。 现场考核项目在所申请的项目中抽考。考核项目的确定以具有代表性、尽量覆盖被考核人的实际能力为原则,抽考项目的数量一般不少于本人申请项目的30%,新持证项目的抽查比例应大于已持证项目。 参加国家级能力验证、实验室比对和质控考核且成绩合格或满意、参加标准样品定值且结果被采用的、计量认证现场考核(含获证评审、监督评审和复查评审)抽查项目合格的,三年内(按自然年计算)可以免去相应项目的现场考核,成绩按通过计。 (三)基本理论考核成绩达到试卷总分数的70%为合格,否则

环境监测上岗证试题--基础知识

环境上岗证考试题A 姓名:分数:审核: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工作范围为nm,在比色器中进行测定时,被测物质必须在仪器工作波长范围有。 2.、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3、采用PH计测定水样PH值时,通常采用作参比电极,作指示电极。 4、气相色谱仪主要由、、、 和等五个部分组成。 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和 四部分组成。 6、实验室中可以定量移取液体的常用仪器为、。 7、实验室中,不能在电热干燥箱中受热的常用玻璃仪器有、、、、 。 8、实验室中,、、在使用之前必须用待吸或滴定溶液润洗,而容量瓶、锥形瓶在使用前则不能用待盛液体润洗。 9、PH=7.00,表示其有效数字为位。 10、PH=7.0,表示其有效数字为位。 11、数字0.0530表示其有效数字为位。 12、水样保存时常采用、和的方法,抑制化学反应和生化作用。 13、误差根据来源分为、。 14、系统误差具有和。 15、误差可用误差和误差表示。 16、偏差可用偏差和偏差、偏差等表示。 17、准确度反映测定结果与的程度,精密度反映测定结果。 18、准确度由和决定,所以要获得很高的,则必须有很高的。 19、校准、做试验,做试验,对分析结果加以能减少系统误差。 20、同一水样,多做几次取平均值,可减少,一般要求平行测定次。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气相色谱分析中,把纯载气通过检测器时,给出信号的不稳定程度称为噪音。() 2、在装滴定液前,须将滴定管用去离子水润洗三次,再装入滴定液即可。() 3、用非分散红外法测定CO时,为确保仪器的灵敏度,应使样品气经硅胶干燥后再进入仪器。() 4、移液管在使用前,应预先洗净和高温烘烤。() 5、采样记录和分析测试原始记录不一定要归档。() 6、冷藏的作用是能抑制微生物的活动,减缓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的速度。() 7、气态污染物的样品采集和测定,可取靠近烟道中心的一点作为采样点。() 8、风罩用于减少风压对室外噪声测量的影响,户外测量应加戴风罩。() 9、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对实验室的质量保证。() 10、萃取的本质为络合物进入有机相的过程。()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7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