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突泥涌水应急处置预案

隧道突泥涌水应急处置预案
隧道突泥涌水应急处置预案

中铁隧道集团公司西成客专项目部防隧道突

泥(涌水)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为提高中铁隧道集团公司西成客专项目部应对隧道突泥涌水的处置能力,及时控制事态的扩大和发展,将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后果减少到最小。

1.2编制依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

(国发

[2005]11 号);中国中铁隧道集团《突发事件(事故)应急处置预案》(隧理事安质

[2007]10 号)。

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标段各个隧道突泥(涌水)突发事件,并指导本标段应对隧道突泥(涌水)突发事件处置工作。

1.4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同应对。2、隧道突泥涌水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2.1成立隧道突泥涌水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蒋肃

副组长:杨海阳云

李红军康伟良

何坤王长洪

陈恩宪

成员:曹正喜白银

温艳于海春

刘宗宝吴必荣

张虎周何山

杨湖平帅齐

应急救援值班室设在安质部,值班电话:各工区要成立以工区主任为首的应急抢险队,并受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

2.2职责

组长:全面领导项目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工作,统一指挥应急响应与准备工作,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全面、统一调配。

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组长因特殊情况不在场时行使组长的权力和职责,总体协调各部门在紧急应变中的分工合作,根据现场需要进行合理的统一指挥调度。

安质部:根据《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紧急应变预案,负责日常应急预防工作。参与紧急应变过程并作好紧急事故处理记录,对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防护、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等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正。

工程部:参与紧急救援工作,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要配合安质部制定可行的安全技术方案,以便控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计财部:参与紧急救援工作,根据领导安排或实际需要预留一定的救援

基金,及时调拨救灾款。

综合部:负责紧急处置及救援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接待好上级、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或新闻媒体的工作人员,并负责善后处理的有关事情。

工区:参与紧急处置及救援工作,根据领导安排进行人力资源的组织。

应急抢险队: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第一时间投入到抢险工作中。

3、隧道突泥涌水预防措施

3.1做好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

(1)根据隧道工程的要求,按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和《监测方案》的内容,及时开展现场监测工作,合理选择监测断面,适时埋设测点并采集数据。每日量测数据当天进行整理和分析;配备充足的仪器、设备,并保证测试所需仪器设备在标定有效期内,在仪器设备使用前进行检查,保证仪器能正常工作;要求监测人员每日对监测数据及时输入为电子文档并进行备份,防止因数据丢失造成的报告不及时。

(2)由于岩溶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隧道周边存在的隐伏岩溶和高承压水直接影响着施工安全,因此,岩溶隧道施工中需开展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周边岩溶探查等施工地质工作,并将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纳入富水、岩溶隧道的施工工序管理范畴中。

(3 )地质预报可采用开挖面地质素描、TSP203 地震反射法、HSP 水平声波反射法、地质雷达、红外探水和超前钻探等方法,对围岩的破碎和

富水程度进行预测和验证。及时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反馈,以调整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3.2隧道遇不良地质措施

(1)当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充填型溶洞等富水岩溶地段时,应采取注浆预加固、堵水等措施,以有效地改善隧道周边既有岩体的物理力学指

标、降低地下水的渗透系数,必要时采用长管棚等措施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特别应注意注浆效果的检查与评定,只有注浆达到预期加固效果时,才允许开挖。

(2)当隧道穿越地段虽地下水发育,但水压不高、围岩自稳能力较好时,可采用先开挖、后注浆的方式,以加快施工进度。

3.3隧道防、排水

(1)地下水发育的岩溶隧道,当采取“以排为主、排堵结合”的原则可能造成地下水大量流失、环境遭到破坏时,应采取“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设计原则。

(2)隧道结构应设有完备的防、排水系统,同时应尽可能地维持原有的地下水系统,破坏时,应采取工程措施(导流洞等)予以修复。

(3)根据两端线路坡度情况,采用较大的纵坡,并结合其内轮廓采用较大尺寸的水沟,以避免水淹道床,提高隧道工程运营质量。

3.4重视和提高辅助坑道的作用

控制工期的长大岩溶隧道宜优先考虑设置贯通的平行导坑:

(1)发挥其超前地质探洞的作用,为正洞施工提供更为准确的地质预报,规避施工风险,保障施工安全;

(2)可以超前正洞开辟工作面,加快施工进度;

(3)有利于施工通风和排水,改善掌子面的工作条件;

(4)有利于施工及运营期间的逃生及救援。

4 、运行机制

4.1预测与预警

预测预警系统:建立健全隧道灾害预测预警及救援系统,其主要目的是

当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时,保障现场人员能够安全撤离。各单位、各部门要综合分析、研究、判断可能发生隧道突泥涌水的预测预警信息并及时上报。

4.2隧道灾害预警及救援

(1)声光报警:根据工点的施工组织,采用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的手

动报警装置;在各掌子面、施工作业点等危险地段,设置报警联动装置。

(2)电视监控:洞内安设摄像头,洞外设显示屏,以利于洞外的指挥抢

险。

(3)应急通信:在洞口指挥中心设置电话总机,在有安全警戒人员处设

电话机,构成电话系统,解决指挥中心和洞内人员的通信。

(4)疏散标志:在疏散线路适当位置和疏散通道口顶部设置标志牌,以

便于人员疏散。

(5)应急照明:首先考虑分段供电:保证灾害前方施工照明断电后,灾

害后方能够保持照明。其次,在隧道内(平导内)每隔一定距离设自带蓄电池的应急照明灯具。

(6)供电保障部分:根据各工点的抽排水、报警装置、应急照明等需

要,设置供电设备,确保施工抢险的需要。

(7)逃生通道:完善施工通道,辟出专门的逃生通道,确保其畅通,必

要时增设正洞与平导之间逃生横通道,以利逃生。

(8)逃生设备:洞内备用逃生车辆,加快逃生速度;在洞内适当位置设置足够的皮筏艇、救生圈、救生衣。

4.3应急响应

4.3.1 应急处理

(1)发现有突泥涌水先兆,且极其危险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现场

值班领导、工班长或值班安全员,要立即组织人员、机械迅速撤离危险区域,若洞内部分无法迅速撤离的机械设备,则以人为主,先撤人,直至撤出洞外,保证人愿生命安全。同时做好安全防护,必要时在洞外设置沙袋,防止突泥涌水出洞外,对洞外机械设备造成损坏,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及财产不受损失。撤离危险场所(一般撤离至洞外)后,立即清点现场施工人员数量,查看有无人员未逃离现场,并立即上报有关情况给局指挥部领导。局指挥部领导接到通知后,应立即启动应急救灾程序,组织人力、物力全力抢险救灾,减少降低灾害损失。当发生人员伤亡时,按紧急抢险方案及时进行救援工作。在确保救援工作人员无生命安全威胁的情况下进行抢救工作,若自身无救援能力时,及时上报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进行救援,同时做好相关配合救援工作。当抢救出伤员时,根据伤员人数、受伤程度,由医务人员在现场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按照“先重后轻”的原则,及时将伤员送到医院进行抢救、治疗。现场采取安全警戒线或隔离措施,防止其他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避免灾害损失的扩大。

(2)工作面发生险情时:工作面人员迅速按逃生路线撤离,同时启动报警系统,发出警报信号。其他工作面人员听到报警后迅速撤出,对掌子面采用提前储备砂袋等物资材料进行封堵,减少泥水对其他工作面的破坏,如果涌水量较大,人员可利用救生圈、救生衣等进行逃生。根据发生险情的情况,及时上报地方政府或相关救助部门,请求紧急救援,并做好相关配合救援工作。

(3)发生突水突泥险情时可根据施工人员所在的位置,各班组负责人应带领自己的班组,就近选择逃生线路,向洞口方向撤离,进行避难,不允许有人员在非避难所停留,避免发生拥挤。现场最高管理者负责疏散撤离的指

挥工作,各级调度人员坚守岗位,保持通讯畅通,及时反馈人员撤离及险情出现情况等信息。待涌水突泥保持稳定后,利用潜水泵进行排水,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事故处理。涌水量较大,受害地段较长,可采用迂回导洞,避开受害地段施工与原隧道相接,然后处理受害隧洞。

(4)逃生线路为预防在出现不可预见情况下的人身安全,减少损失,在某一个工作面发生涌水时,洞内有规定的逃生路线,以便人员能够及时撤离。当遇到突发事故,如涌水涌泥时人员需要紧急撤离,能够安排人员根据确定路线有序的撤离工作面。施工过程中对进入隧洞内的作业人员进行紧急情况下的撤离训练,特别是在不良地质地段施工之前,使所有的作业人员了解和熟悉洞内的安全设备和紧急撤离规划,避免涌水时发生慌乱,使人员能在预期的撤离时间内能够安全撤离。

4.3.2突水事故应急处理

(1)在隧道横通道处设置安全门。

(2)突水段施工时,掌子面施工作业人员配备救生服,遇突水时,所有抢险人员必须穿救生服。

(3)当洞内出现突水时,突水量在于正常抽排水能力时,首先班组长组织指挥作业面施工人员撤离,并随时切断掌子面的电源,以保证撤离人员和抢险人员的安全,启动洞内涌水处的备用抽水设施,启动泵站备用水泵,以增大排水能力。

(4)当此时仍不能满足排水时,由工区启用洞外移动泵站进洞,再次增大排水能力。

(5)当洞内积水继续增长时,由项目部组织增设排水管路和移动泵站数

量,关闭小型水泵,采用泵站大扬程,大流量水泵直接抽排水。

(6)当出现人员伤亡时,启动“安全事故报告”程序。

(7)没有人员伤亡,当积水下降时,由地质工程师对积水浸泡段、隧道初期支护进行检查,由技术人员对有裂纹、松动处壁墙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初期支护因长时间浸泡软化产生脱落伤及作业人员。

4.3.3突泥事故应急处理

(1)作业时,必须进行超前钻探,做好预防突泥事件事故发生。

(2)当探明前方确实存在泥砂填充型溶腔,有涌泥的可能时,在掌子面后方40m 设置1.5m 高、2.0m 厚的砂袋挡墙,以减缓突泥时泥浆急速后涌的速度,为人员撤离留足更多时间。

(3)一旦发生突泥时,由班组长指挥,先撤离掌子面施工人员。

(4)出现人员伤亡时,启动“安全事故报告”程序。

(5)没有人员伤亡时,待洞内无险情时,再组织撤离机械设备。

(6)突泥能量释放后,再组织抢险人员进洞,用钢筋、钢管和型钢为骨架,用草袋、坑木进行封堵缺口,用喷射砼将其封闭,并将周围洞身加固。

(7)清除现场淤泥,采用直径Φ 50mm 或80mm 长6—8m 的无缝钢管,必要时两层、三层重叠。形成“套管”以增大其抵抗松散地层压力能力。

(8)由技术中心面附近设置监控测量点,收集围岩的收敛变化情况,待稳定后组织人员恢复生产。

(9)注意事项:①应急事故领导小组成员要求坚守岗位、不得脱岗,随时保持警惕状态,观察洞内情况要仔细,对危险地段更要密切关注。②应急事故领导小组成员要求心理素质好,能够临危不乱,遇到紧急情况要思路清晰、判断准确、指挥有力,并随时与洞外保持联系,以备发生紧急情况时能

够处理得当,迅速指挥施工人员撤离危险地段。③洞内施作人员要求临危不乱、组织有序、服从指挥。各工班长要起到带头作用,并清点、组织好本工班施工人员。④各救援组织、医院、上级机关和外部救援机构,必须建立起畅通的通信网络。⑤在发生突水突泥时,专职安全员应加强洞外视,隔离安全地带,未经公司统一组织不得放入任何人员。⑥应急领导小组有针对性定期不定期地向外界和内部如实地报道救援情况,向内报道主要是向项目部内部、公司、集团公司的报道等,外部报道主要是向业主、监理、设计、当地政府部门等单位的报道。

4.3.4应急响应程序

(1)施工过程中若发现突水突泥现象,立即报告应急组织领导同志,现场施工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迅速打随机排水孔,移动水泵站进行抽水,并及时喷锚进行围岩封闭。如果围岩破碎,可在初喷混凝土结束后迅速安置钢拱架,然后再进行复喷混凝土封闭围岩,加强支护。当发生突泥涌水突发事故时,现场值班领导、分队长、安全员、领工员或工班长应立即组织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区域,撤离危险场所(一般撤离至洞外)后,立即清点现场施工人员数量,同时立即将人员伤亡、失踪及现场突泥、涌水情况立即

电话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项目经理(常务副经理)和调度室。

(2)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接到报告后,根据事故情况立即通知调度室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并立即前往事故现场。

(3)调度室接到总指挥的通知后,立即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人员和各工作组立即到事故现场进行应急救援。

(4)设备物资组接到调度室的通知后,立即组织人员将救援机械、设备、物资在安全的前提下运送到事故现场。

(5)应急抢险组接到调度室的通知后,立即组织救援人员前往事故现场。

(6)医疗救护组接到调度室的通知后,立即携带急救医疗器材、药品、用具赶往事故现场。

(7)疏散警戒组接到调度室的通知后,立即赶往事故现场进行人员疏散和现场警戒工作。

4.4应急救援

(1)应急救援指挥部人员在查看现场事故情况后,立即明确紧急抢险方案,抢险组立即按照紧急抢险方案在确保救援工作人员安全的情况下,以

搜救被困人员为目标进行抽水、清淤等实施抢救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断层破碎段进行加固。

(2)当抢救出伤员时,根据伤员人数、受伤程度,由医务人员在现场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后,按照“先重后轻”的原则,及时将伤员送到和硕县人民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3)当事故情况比较严重时,现场救援能力不足时,总指挥立即通知调度室报告监理单位、业主单位、宁强县、勉县、汉中市人民政府和上级相关部门进行救援,同时做好相关救援配合工作。

(4)现场采取安全警戒线或隔离措施,对事故现场周围的居民和事故现场无关人员进行紧急疏散,与事故救援无关的人员禁止进入事故现场,避免

灾害损失的次生、扩大。

(5)后勤保障组负责抢险救援工作人员生活保障、食宿安排等后勤服务,提供必要的办公用品和交通、通讯(信)工具、器材。

(6)调度室负责按照总指挥的指令对外发布事故情况,并且为对外唯一发布信息机构。

4.5应急结束

事故险情得到有效控制,人员已全部被救或找到,财产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后,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结束。

4.6后期处置

(1)在应急救援结束后,由现场应急指挥部组织或协助上级、地方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取证工作。

(2)善后处理组通知伤亡人员并进行伤亡赔偿工作,同时做好对保险公司的理赔工作。

(3)事故处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管理权限进行事故处理。

(4)后期保障组做好各种接待、食宿安排及提供必要的办公用品等服务工作;

(5)由总指挥组织恢复施工现场生产。

5、应急保障

5.1组织保障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救援值班室,各工区相应成立应急救援小组。

5.2财力保障项目部建立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资金。

5.3物资保障各工区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管理工作,对应急储备物资要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

5.4医疗卫生保障各工区设立医务室或配备医用急救箱及医务人员,并定期对办公、生活、生产场所进行消毒。必要时,向当地医疗机构求助。

5.5交通运输保障各工区要加强施工便道管理,综合部要保证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工具的安排、调度,确保抢险救灾物资和人员能够及时、安全送达。必要时,

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

5.6通信保障

各单位、各部门要加强与当地气象部门、医疗机构、消防部门以及兄弟单位之间的信息传递,加强内部信息互通,确保及时掌握本标段公共安全动态。6、监督管理

6.1预案演练

各工区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相关预案演练。

项目部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和评审,针对施工的变化及预

案中暴露的缺陷,不断更新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

6.2宣传和培训

各单位要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并针对性的进行应急救援教育培训工作。

6.3责任与奖惩

隧道突泥涌水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实行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在隧道突泥涌水事故处置、抢救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隧道突泥涌水事故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处置、抢救工作中有其它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施工现场应急物资准备

附表1 、主要应急救援机械设备、物资数量表

附表 2、各隧道应急物资和警示标志设置点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资源信息资料:见附表

附表3 :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资源信息资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