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网络与通信

工业网络与通信
工业网络与通信

工业网络与通信

一工业网络通信基础

工业网络是指安装在工业生产环境中的一种全数字化、双向、多站的通信系统。具体有以下三种类型:

(1)专用、封闭型工业网络:该网络规范是由各公司自行研制,往往是针对某一特定应用领域而设,效率也是最高。但在相互连接时就显得各项指标参差不齐,推广与维护都难以协调。专用型工业网络有三个发展方向:①走向封闭系统,以保证市场占有率。②走向开放型,使它成为标准。③设计专用的Gateway与开放型网络连接。

(2)开放型工业网络:除了一些较简单的标准是无条件开放外,大部分是有条件开放,或仅对成员开放。生产商必须成为该组织的成员,产品需经过该组织的测试、认证,方可在该工业网络系统中使用。

(3)标准工业网络:符合国际标准IEC61158、IEC62026、ISO11519或欧洲标准EN50170的工业网络,它们都会遵循ISO/OSI7层参考模型。工业网络大都只使用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一般工业网络的制定是根据现有的通信界面,或是自己设计通信IC,然后再依据应用领域设定数据传输格式。例如,DeviceNet的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是以CANbus为基础,再增加适用于一般I/O点应用的应用层规范。

目前IEC61158认可的八种工业现场总线标准分别是:Fieldbus Type1、Profibus、ControlNet、P-NET、Foundation Fieldbus、SwiftNet、WorldFIP和Interbus。

1 工业数据通信的技术组成和系统组成

2 工业数据通信的传输过程

二工业网络物理机构

1 网络的传输媒介

有线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无线传输介质:无线电、微波、卫星、移动通信等各种通信介质。

2 工业通信网络的拓扑形式

工业网络中的拓扑形式就是节点的互连形式。常见的是:总线型、环形、星形和树形等。

(1)总线型:通过一条总线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各节点通过接口接入总线。是工业通信网络中最常用的一种拓扑形式。

(2)星形与树形:在星形拓扑中,每个节点通过点对点连接到中央节点,任何节点之间

的通信都通过中央节点进行。树形拓扑是星形拓扑的变种。常用于节点密集的地方,在商业和民用网络中使用较多。

(3)环形:通过网络节点点对点的链路的连接,构成一个环路。信号在环路上从一个设备到另一个设备单向传输,直到信号到达目的地为止。

3 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定义:在计算机网络中,不管是采用什么样的拓扑形式连接,传输介质总是作为各站点的共享资源的。将传输介质的频带有效地分配给网络上各站点的用户的方法称为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或协议。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对网络的响应时间、吞吐量和效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种局域网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用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1)多路复用技术

在实际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为了有效地利用通信电路,总是利用一个信道同时传输多路信号。多路复用技术就是把多路信号在单一的传输线路上用单一的传输设备进行传输的技术。在远距离传输时,多路复用技术可以大大节省电缆的安装和维护费用。

(2)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网络站点监听载波是否存在,即判断信道是否被占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它是一种争用协议。

原则:发前监听,空闲即发,忙时等待。

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该方式可以提高总线的利用率,这种协议的国际标准为IEC802.3就是以太网标准,已在局域网中广泛使用。

原则:发前先侦听,空闲即发送,边发边检测,冲突时退避。

(3)令牌环(Token Ring)介质访问方式:谁可以发送帧,是由一个沿着环旋转的称为“令牌”(TOKEN)的特殊帧来控制的。只有拿到令牌的站可以发送帧,而没有拿到令牌的站只能等待。拿到令牌的站将令牌转变成访问控制头,后面加挂上自己的数据进行发送。数据帧通过任何一个站点(除源站点外)时,该站点都要把帧的目的地址和本站地址相比较:如果地址相符合,则将帧拷贝到接收缓冲器,供高层软件处理,同时将帧送回环中;如果地址不符合,则直接将帧送回环中。数据循环一周后由发送站回收。

三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1 OSI参考模型

ISO为了更好的使网络应用更为普及,就推出了OSI参考模型。其含义就是推荐所有公司使用这个规范来控制网络。这样所有公司都有相同的规范,就能互联了。提供各种网络服务功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非常复杂的。根据分而治之的原则,ISO将整个通信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划分原则是:

(1)网路中各结点都有相同的层次;

(2)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

(3)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

(4)每一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5)不同结点的同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第1层物理层:处于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送比特流。

第2层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屏蔽物理层,为网络层提供一个数据链路的连接,在一条有可能出差错的物理连接上,进行几乎无差错的数据传输。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

第3层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为源端的运输层送来的分组,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节点,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传送给目的端的运输层。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

第4层传输层:—常规数据递送-面向连接或无连接。为会话层用户提供一个端到端的可靠、透明和优化的数据传输服务机制。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

第5层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为端系统的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了对话控制机制。此服务包括建立连接是以全双工还是以半双工的方式进行设置,尽管可以在层4中处理双工方式;

第6层表示层:主要用于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为上层用户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问题。它包括数据格式交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功能;

第7层应用层:OSI中的最高层。为特定类型的网络应用提供了访问OSI环境的手段。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应用层不仅要提供应用进程所需要的信息交换和远程操作,而且还要作为应用进程的用户代理,来完成一些为进行信息交换所必需的功能。它包括:文件传送访问和管理FTAM、虚拟终端VT、事务处理TP、远程数据库访问RDA、制造报文规范MMS、目录服务DS等协议;

数据发送时,从第七层传到第一层,接收数据则相反。

上三层总称应用层,用来控制软件方面。下四层总称数据流层,用来管理硬件。

数据在发至数据流层的时候将被拆分。

在传输层的数据叫段,网络层叫包,数据链路层叫帧,物理层叫比特流,这样的叫法叫PDU。

各层功能介绍

(1)物理层(Physical Layer)

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它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为此,该层定义了物理链路的建立、维护和拆除有关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

包括信号线的功能、“0”和“1”信号的电平表示、数据传输速率、物理连接器规格及其相关的属性等。物理层的作用是通过传输介质发送和接收二进制比特流。

(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数据链路层是为网络层提供服务的,解决两个相邻结点之间的通信问题,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帧。

数据帧中包含物理地址(又称MAC地址)、控制码、数据及校验码等信息。该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校验、确认和反馈重发等手段,将不可靠的物理链路转换成对网络层来说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此外,数据链路层还要协调收发双方的数据传输速率,即进行流量控制,以防止接收方因来不及处理发送方来的高速数据而导致缓冲器溢出及线路阻塞。

(3)网络层(Network Layer)

网络层是为传输层提供服务的,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包或分组。该层的主要作用是解决如何使数据包通过各结点传送的问题,即通过路径选择算法(路由)将数据包送到目的地。另外,为避免通信子网中出现过多的数据包而造成网络阻塞,需要对流入的数据包数量进行控制(拥塞控制)。当数据包要跨越多个通信子网才能到达目的地时,还要解决网际互连的问题。

(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传输层的作用是为上层协议提供端到端的可靠和透明的数据传输服务,包括处理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问题。该层向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使高层用户看到的只是在两个传输实体间的一条主机到主机的、可由用户控制和设定的、可靠的数据通路。

传输层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段或报文。

(5)会话层(Session Layer)

会话层主要功能是管理和协调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之间的通信(对话),即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会话层得名的原因是它很类似于两个实体间的会话概念。例如,一个交互的用户会话以登录到计算机开始,以注销结束。

(6)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表示层处理流经结点的数据编码的表示方式问题,以保证一个系统应用层发出的信息可被另一系统的应用层读出。如果必要,该层可提供一种标准表示形式,用于将计算机内部的多种数据表示格式转换成网络通信中采用的标准表示形式。数据压缩和加密也是表示层可提供的转换功能之一。

(7)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是用户与网络的接口。该层通过应用程序来完成网络用户的应用需求,如文件传输、收发电子邮件等。

2 网络互连

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

3 现场总线通信协议模型

物理

工业催化试卷及答案

工业催化试卷及答案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为催化剂提供有效的表面和适宜孔结构的是() A.活性组分B.载体 C.助剂 D.助催化剂 2.BET等温式属于五种吸附等温线中的类型() A.I B.II C.III D.IV 3.能给出质子的称为() A.B酸 B.B碱 C.L酸 D.L碱 4.工业上氧化乙烯制环氧乙烷的催化剂是() A.Cu/γ-Al 2O 3 B.Ag/α-Al 2 O 3 C.Ag/γ-Al 2O 3 D.Ni/γ-Al 2 O 3 5.所有金属催化剂几乎都是过渡金属,主要是因为它们______()A.易失去电子 B.易得到电子 C.易强烈吸附反应物D.有着d电子结构 6.X型分子筛最大孔径约为() A. B. C.D. 7.金属在载体上的细微程度用() A.分散度表示 B.单层分布表示 C.粒度表示 D.比表面表示 8.Ziegler-Natta催化属于() A.酸催化 B.金属催化 C.金属氧化物催化 D.络合催化 9.下面属于n型半导体的是() A.ZnO B.NiO C.Cu 2 O D.CuO 10.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装置称为() A.燃料电池 B.蓄电池 C.发电机 D.燃烧反应器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1.一种良好的工业实用催化剂,应该具有三方面的要求,即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12.能给出电子对的固体称为L碱。13.对固体表面酸的描述包括酸的类型、酸强度和酸量。 14.吸附的逆过程称为脱附。 15.在分子筛结构中,相邻的四面体由氧桥联结成环。 16.研究金属化学键的理论有能带理论、价键理论和配位场理论。 17.Cu的加入使Ni的d带空穴变少。 18.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中直接承担氧化功能的是晶格氧。 19.三效催化剂中Pt能有效的促进一氧化碳和HC的催化氧化。 20.催化剂的活性随时间的变化分为成熟期、稳定期和衰老期。 三、判断改错,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 改正。(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21.对于工业催化剂来说,活性越高越好。 (f) 22.有机物的乙酰化要用L酸位催化。( t ) 23.X型和Y型分子筛的结构是一样的。( f ) 24.择形催化是分子筛的主要特征。( t ) 25.金属的禁带宽度很大。( f )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26.催化剂 凡能加速化学反应趋向平衡,而在反应前后其化学组成和数量不发生变化的物质。 27.超强酸 是一种酸性比100%硫酸还强的酸。H。<- 28.结构敏感反应

2015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A及答案-最终

北京交通大学考试试题(A卷)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学年学期:2015—2016学年第1学期课程编号:90L124Q 开课学院:电气工程出题教师:网络课程组学生姓名:学号:任课教师: 学生学院:班级: 注意:请将所有试题都答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在局域网中,交换机与计算机使用()互联 A.直通线B.反转线C.交叉线D.以上均错 2.一个有n层协议的网络系统,应用层生成长度为x字节的报文,在每一层都加上 长为h字节的报头,那么,网络带宽中因传输各层报头而浪费的比例为()。 A.h/(h+x)B.x/(h+x) C.nh/(nh+x) D.x/(nh+x) 3.某信道如果采用 16元振幅调制则可以获得最高的数据率为16000 bps,根据奈 氏准则的限制,该信道的最高码元速率为()码元/秒。 A.1000 B.2000 C.4000 D.8000 4.下列媒体共享技术中,以太网采用的是() A.静态划分信道 B.随机接入 C.受控接入D.以上均可 5.有ABCD四个站进行码分多址CDMA通信,码片序列如下, A.(-1-1-1+1+1-1+1+1)B.(-1-1+1-1+1+1+1-1) C.(-1+1-1+1+1+1-1-1)D.(-1+1-1-1-1-1+1-1) 现收到码片序列为(-1+3-3+1-1-1-1-1),则发送0的站是:() 6.xDSL宽带接入技术是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 )进行改造。 A.模拟电话用户线 B.有线电视网 C.光纤网络D.以上都不是 7.网络适配器从网络中每收到一个数据帧就会先硬件检查() A.目的MAC地址B.源MAC地址 C.目的IP地址D.源IP地址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试题(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试题 一、判断题 1、WWW使用非线性网型结构来组织信息和浏览。它使用超文本和超媒体等技术,能将文本、图形、声音、图像和视频综合在一起,形成多媒体文档,提供多媒体服务。( 正确 ) 2、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软件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正确 ) 3、计算机软件结构设计中划分模块时,尽量做到高内聚、低耦合,保持模块相对独立性,并以些原则优化初始的软件结构。(正确) 4、双绞线是目前广域网上最常用的传输介质,目前使用的双绞线是五类或超五类线,它由4对线组成,其中每对由两根带绝缘层的导线以螺旋形绞合在一起,这两条线使用时作一条通信线路。( 错误 ) 5、当一台客户机需要另一台主机的IP地址时,一般它首先查询自己所在的DNS服务器,前提是这台服务器列在搜索次序的首位。( 正确) 6、计算机软件是组成计算机系统的两大部分之一,是能够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数据及与程序和数据相关的各种文档的统称。(正确) 7、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机制中加密是提供数据保密的基本方法,用加密方法和认证机制相结合,可提供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正确) 8、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鉴别交换是在通信进程中,以双方互换约定信息方式确认实体身份机制。(正确) 9、在FTP客户连接服务器的整个过程中,数据传输通道是一直保持连接的,而控制信道是临时建立的。( 错误 ) 10、SMTP协议是Internet上基于TCP/IP应用层协议,适用于主机之间电子邮件交换。(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2、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B ) A、PAN B、LAN C、MAN D、WAN 3、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C) A、硬件、软件、数据、通信信道 B、主机、外设、软件、通信信道 C、硬件、程序、数据、通信信道 D、主机、程序、数据、通信信道 4、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 C)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语法、语义、同步 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 5、采用专用线路通信时,可以省去的通信阶段是(B ) A、建立通信线路 B、建立数据传输链路 C、传送通信控制信号和数据 D、双方确认通信结束 6、通信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B ) A、终端、电缆、计算机 B、信号发生器、通信线路、信号接收设备 C、信源、通信媒体、信宿 D、终端、通信设施、接收设备 7、以下不正确的是(D )。 A.TCP/IP传输层协议有TCP和UDP B.IP协议位于TCP/IP网际层 C.UDP协议提供的是不可靠传输 D.IP协议提供的是可靠传输 10、当IEEE802.3MAC帧中的目的地址字段为全“1”时,表示( A) A.单个地址 B.组地址 C.广播地址 D.局部地址 11、“截获”是一种网络安全攻击形式,所攻击的目标是信息的(B ) A.可用性 B.保密性 C.完整性 D.安全性 12、ADSL标准允许达到的最大下行数据传输速率为( D) A.1Mbps B.2Mbps C.4Mbps D.8Mbps

(完整版)工业催化试卷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10 分) 1.为催化剂提供有效的表面和适宜孔结构的是( ) A .活性组分 B .载体 C .助剂 D .助催化剂 2 . BET 等温式属于五种吸附等温线中的类型( ) A . I B . II C . III 3.能给出质子的称为( ) A . B 酸 B . B 碱 C . L 酸 D . L 碱 4.工业上氧化乙烯制环氧乙烷的催化剂是( ) A . Cu/ Y AI 2O 3 B . Ag/ a Al 2O 3 C . Ag/ Y AI 2O 3 D . Ni/ 丫Al 2O 3 5.所有金属催化剂几乎都是过渡金属,主要是因为它们 ___________ () A .易失去电子 B .易得到电子 12 .能给出电子对的固体称为 L 碱。 13 .对固体表面酸的描述包括酸的类型、酸强度和酸量。 14 .吸附的逆过程称为 脱附。 15 .在分子筛结构中,相邻的四面体由氧 _____ 联结成环。 16 .研究金属化学键的理论有 能带理论 、价键理论和配位场理论。 17. Cu 的加入使 Ni 的d 带空穴 变少 。 18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中直接承担氧化功能的是 晶格氧 。 19 .三效催化剂中Pt 能有效的促进 一氧化碳 和HC 的催化氧化。 20 .催化剂的活性随时间的变化分为成熟期、稳定期和 衰老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 一种良好的工业实用催化剂,应该具有三方面的要求,即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26 .催化剂 凡能加速化学反应趋向平衡,而在反应前后其化学组成和数量不发生变化的物质。 C .易强烈吸附反应物 D .有着d 电子结构 6 . X 型分子筛最大孔径约为( ) A . 0.4 nm B . 0.6 nm C . 0.7 nm D . 0.8 nm 7.金属在载体上的细微程度用( ) A .分散度表示 B . 单层分布表示 C .粒度表示 D . 比表面表示 & Ziegler-Natta 催化属于( ) A .酸催化 B . 金属催化 C .金属氧化物催化 D . 络合催化 9.下面属于n 型半导体的是( ) A . ZnO B . NiO 纸 订 装 C . Cu 2O D . CuO 三、判断改错,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V” ,错误的打“x”并 改正。 (每小题2分,共10分) 21 .对于工业催化剂来说,活性越高越好。(f ) 22 .有机物的乙酰化要用 L 酸位催化。(t ) 23 . X 型和Y 型分子筛的结构是一样的。 (f ) 10.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装置称为( ) A .燃料电池 B .蓄电池 C .发电机 D .燃烧反应器 24 .择形催化是分子筛的主要特征。 (t ) 25 .金属的禁带宽度很大。 (f )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 4分,共20分)

网络与通信技术-答案

填空题: 1.模拟信号传输的基础是载波信号,对其进行调制的三种基本形式为幅移键控法、 _ 频移键控法______和 ___相移键控法______ 。 2.对模拟数据进行数字信号编码时采用脉冲编码调制技术,则当采样的模拟信号带宽为 4kHz 时,每秒钟至少采样 ___8000______ 次,若量化级别为256,则需要采用 ____8_____ 位二进制数码表示. 3.模拟信号传输的基础是载波信号,对其进行调制的三种基本形式为幅移键控法、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 4.局域网常用的拓外结构有总线、星形和____树形________三种。著名的以太网 (Ethernet)就是采用其中的____星形________结构。 5.PCM 编码过程包括 ___采样______ 、 ___量化______ 和编码. 6.有两种基本的差错控制编码,即检错码和 ____纠错码_____ ,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中 广泛采用的一种检错码为 ____冗余码_____ . 7.DNS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由域名服务器、域名空间和__地址转换请求程序 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有了DNS,凡域名空间中有定义的域名都可以有效地转换为 ____对应的IP地址________. 8.网络协议中的关键因素包括 ___语法______ 、语义和 ___同步______ . 9.常用的IP地址有A、B、C三类,128.11.3.31是一个____B________类IP地址,其网 络标识(netid)为__128.11.0.0__________,主机标识(hosted)为 ___0.0.3.31_________. 10.ISO建议网络管理应包含以下基本功能:故障管理,计费管理,配置管理,___性能管 理_________和___安全管理_________. 11.在OSI/RM中,_____网络层_____________位于通信子网的最高层,_____传输层 ___________位于资源子网的最低层. 12.千兆以太网的数据速率是10BASE-T的_100_____倍,其帧结构与标准以太网相同,最小 帧长为___64___字节. 13.在分组交换方式中,通信子网向端系统提供虚电路和_____数据报_______两类不同性质 的网络服务,其中___数据报_________是无连接的网络服务。 14.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被划分成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MAC)和媒体接入控制子层(LLC)两个功能子 层. 15.计算机网络按使用范围划分为公用网和专用 网两种. 16.ATM支持两级的连接层次:虚通道连接和虚通 路连接. 17.ATM 的信元长度是固定的 ___53______ 字节,其中信头长度 ____5_____ 字节.DNS 服务器的作用是提供 __域名_______ 和 __IP地址_______ 间的映射关系. 18.目前因特网中子网掩码同IP地址一样是一个___32___________比特的二进制数,只是 其主机标识部分全为“0”.判断两个IP地址是不是在同一个子网中,只要判断这两个 IP地址与子网掩码做逻辑_____与_________运算的结果是否相同,相同则说明在同一 个子网中. 19.因特网采用___文件传输协议FTP协议___________协议作为文件传输标准.运行 POP3协议进行存储和投递因特网电子邮件的电子邮局被称为___邮件服务器 ___________. 20.多路复用一般有两种基本形式:波分复用WDM和时分复用TDM . 21.以太网10Base-2,表示其传输速率为10Mbps,传输介质为__细同轴电缆_____,其物理 拓扑结构为__总线型_____. 22.常用的IP地址有A、B、C三类,128.11.3.31是一个_____B_______类IP地址,其网 络标识(netid)为_____128.11.0.0_______,主机标识(hosted)为 __0.0.3.31__________。

(完整版)现代通信系统与网络课后题答案(部分)

第一章 1.你对信息技术如何理解?信息时代的概念是什么? 答:信息技术是研究完成信息采集、加工、处理、传递、再生和控制的技术,是解放、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概念是信息技术为核心推动经济和社会形态发生重大变革。 2.NII GII的含义是什么? 答:NII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GII全球信息基础设施。 3.现代通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的核心是什么? 答:现代通信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核心是计算机技术。 4.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试举例说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服务,哪些是模拟通信,哪些是数字通信。 答:模拟信号的电信号在时间上、瞬时值上是连续的,模拟信号技术简单,成本低,缺点是干扰严重,频带不宽、频带利用率不高、信号处理难、不易集成和设备庞大等。数字信号在时间,瞬时值上是离散的,编为1或0的脉冲信号。 5.数字通信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数字通信便于存储、处理;数字信号便于交换和传输;数字信号便于组成多路通信系统;便于组成数字网;数字化技术便于通信设备小型化、微型化;数字通信抗干扰性强,噪声不积累。 6.为什么说数字通信抗干扰性强?噪声不积累? 答:在模拟通信中,由于传输的信号是模拟信号,因此

很难把噪声干扰分开而去掉,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信号的传输质量会越来越恶化。在数字通信中,传输的是脉冲信号,这些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也同样会有能量损失,受到噪声干扰,当信噪比还未恶化到一定程度时,可在适当距离或信号终端经过再生的方法,使之恢复原来的脉冲信号,消除干扰和噪声积累,就可以实现长距离高质量的通信。 7.你对网络全球化如何理解?它对人类生活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答:我认为网络全球化是以内特网为全球范围的公共网,用户数量与日俱增,全球各大网络公司抢占内特网网络资源,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投资研发的网络,全球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是即能实现各国国情的应用服务,又能实现突破地区、国家界限的世界服务,使世界越来越小。 8.什么是现代通信?它与信息网关系如何? 答:现代通信就是数字通信系统与计算机融合,实现信源到信宿之间完成数字信号处理、传输和交换全过程。 信息网是多种通信系统综合应用的产物,信息网源于通信系统,但高于通信系统,通信系统是各种网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通信系统可以独立地存在并组成网络,而通信网不可能离开系统而单独存在。 9.信息网的网络拓扑结构有哪几种类型,各自有何特点? 答:有星型网,以一中点向四周辐射,现在的程控交换局与其所在的各电话用户的连线就是这种结构。

工业催化试卷

工业催化参考试卷――1 一、填空 1. 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到达平衡的速率_____________而不改变反应的_ _反应的平衡位置 __________。 2. 多相催化剂通常由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3. 评价工业催化剂性能好坏的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 在多相催化反应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控制步骤。在连串反应中,控制步骤_______总过程速度。当过程处于_______时,催化剂内表面利用率最高。 5. 固体酸表面存在_______和______两类酸性中心;两者的转化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6. 催化剂表面能量分布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式。 7. Langmuir 吸附等温式用于_______,吸附量与压力的关系是_______。 8. 吸附热表征_______。催化活性与吸附热之间的关系_______。 9. 半导体的附加能级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N 型半导体的附加能级是_______能级,它使半导体的E f _______,电导率_______。 10. 络合物催化剂由_______和_______两部分组成。 11. 常用的工业催化剂制备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2. 造成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3. 催化剂上的吸附有_______ 和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H2 的吸附常采用_______ ,烯烃的吸附常采用_________。反应物在催化剂上的吸附态决定了催化反应的 _______。 14. 按照助剂的功能,它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两类。 15. d 轨道在四面体配位场中能级分裂为_______、_______两组;当电子成对能P<分裂能Δ 时,电子采取_______排布。 16. 影响过渡金属的催化剂活性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两方面,组成合金可以调节过渡金属催化剂的_______因素。 17. 分子筛催化剂的特点是_______。常用的分子筛催化剂有_______、_______等。 18. 均相催化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但其缺点是_______、_______等。 19. 选择性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画出[PtCl3(CH2=CH2)]―的空间构型及电子结构图,并指出CH2=CH2 活化的原因。 三、(二选一)1.写出CO+O2→CO2 在P 型半导体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2.试解释N 型半导体催化剂利于 加氢反应。 n—型半导体: 阳离子过剩,阴离子缺位。 例,ZnO中Zn2+ 离子过剩。 为保持电中性,过剩的离子,拉住一个电子形成eZn2+,在靠近导带附近形成一附加能级。温度升高时,此电子释放出来,成为自由电子,这是ZnO导电的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A及答案

北京交通大学 2011-2012学年 第一学期考试试题 注意:请将所有试题都答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在计算机原理体系结构中,运输层的功能是 。 A 两个主机之间的通信 B 两个主机进程之间的通信 C 两个相邻结点之间传送数据 D 透明传送比特流 2. xDSL 宽带接入技术是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 进行改造。 A 模拟电话用户线 B 有线电视网 C 光纤网络 D 以上都不是 3. 时分复用所有用户是在 占用 。 A 不同的时间 同样的频带宽度 B 相同的时间 不同的频带宽度 C 不同的时间 不同的频带宽度 D 相同的时间 同样的频带宽度 4. 某信道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码元/秒,如果采用16元调制则可以获得最高的数据率为 。 A 18000bps B 16000bps C 8000bps D 6000bps 5.数据链路层解决的基本问题不包括 。 A .封装成帧 B .透明传输 C .差错校验 D .路由选择 6.在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使用网桥,用网桥可连接 。 A 不同物理层的以太网 B 不同 MAC 子层的以太网 C 不同速率的以太网 D 以上都可以 7.在计算机网络中收发电子邮件时,一定不涉及的应用层协议为 。 A SNMP B SMTP C HTTP D POP3 8.网络中路由器D 的路由表中已存有路由信息的目的网络、跳数、下一跳路由器分别为N 2、2、X ,新收到从X 发来的路由信息中目的网络、跳数、下一跳路由器分别为N 2、5、Y ,则路由表D 中更新后关于N 2的路由信息为 。 A N 2、2、X B N 2、5、X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装 -------------------------------------------------------------------订--------------------------------------线-----------------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解答 1.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答:我们可以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运行下,以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为目标的系统。 1.2 试分析阐述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的异同点。答:计算机网络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实现资源的共享;分布式系统是在分布式计算机操作系统或应用系统的支持下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各计算机之间的并行工作,分布式系统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了透明的集成应用环境。所以,分布式系统和计算机网络之间的区别主要在软件系统。 1.3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种类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答:网络的拓扑(Topology)结构是指网络中各节点的互连构形,也就是连接布线的方式。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五种:星形、树形、总线形、环形和网络形,如图1.1 所

示。 星形结构的特点是存在一个中心节点,其他计算机与中心节点互连,系统的连通性与中心节点的可靠性有很大的关系。树形结构的特点是从根节点到叶子节点呈现层次性。总线形结构的特点是存在一条主干线,所有的计算机连接到主干线上。环形结构是将所有计算机连接到一个环形的线路,每两个计算机之间有两条线路相连。网络型是一种不规则的连接,事实上,目前的因特网就是这种拓扑结构。 1.4从逻辑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由哪些部分组成?各自的内涵是什么? 答:根据定义我们可以把一个计算机网络概括为一个由通信子网和终端系统组成的通信系统 终端系统:终端系统由计算机、终端控制器和计算机上所能提供共享的软件资源和数据源(如数据库和应用程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5082122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必修)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总课时数:32 学分:2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1.本课程是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必须课。该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网络的构成、拓扑结构、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几个重要的协议、着重了解TCP/IP协议和以太网(Ethernet) 及IEEE 802标准,是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构成和使用方法。 2.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课程,学习本课程需要先学习微机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计算机网路与通信课程是学习计算机网路应用设计的基础课程。 3.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网路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和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对局域网和广域网要有所了解,对几种高速局域网如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FDDI,ATM等有所了解。对常见的网络互联技术和设备,如集线器、网桥、路由器、网关等也有所了解。学会计算机网络操作和日常管理和维护的最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纲要 1.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概念较多,因此要强调基本概念,而不是过多的讲述具体的计算机网路中所使用的专用设备。本课程工程性较强,教学中应使理论联系实际和重视实验环节。熟悉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很热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用其分析、初步设计和解答与网络应用相关的问题,能够举一反三,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

2.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难点 第一章.绪论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路的产生和发展,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认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组成,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重点: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2.计算机网路的功能和组成。 难点:(无)。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对网络体系结构达到理解层次,开发系统互联参考模型要求达到认识层次,OSI各层概述要求达到认识层次,TCP/IP体系结构要求达到认识层次。 重点: 1.网络体系结构 2.开发系统互联参考模式 3.OSI各层概述 4.TCP/IP体系结构 难点:OSI各层概述、TCP/IP体系结构。 第三章.物理层中的数据传输 基本要求:

专科《工业催化》_试卷_答案

专科《工业催化》 一、(共50题,共100分) 1. 关于催化剂描述不正确的是 ( ) (2分) A.催化剂量与化学计量方程式无关 B.反应速度通常与催化剂量成正比 C.加速反应但不参加反应者也是催化剂 D.参加反应后催化剂会有变化但很微小 .标准答案:C 2. 工业上用于空气氧化乙烯制环氧乙烷的催化剂中和分别作为( ) (2分) A.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 B.主催化剂和载体 C.载体和主催化剂 D.助催化剂和主催化剂 .标准答案:B 3. MgO载体是( ) (2分) A.酸性载体 B.两性载体 C.中性载体 D.碱性载体 .标准答案:D 4. 在过渡金属中,下列哪种物质的化学吸附最弱( ) (2分) A.乙烷 B.乙烯 C.乙炔 D.苯 .标准答案:A 5. 孔半径范围在1.5~15nm的孔称为()(2分) A.微孔 B.中间孔 C.中大孔 D.大孔 .标准答案:B 6. 下列催化剂制备方法中,只能制备低含量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的是( ) (2分) A.沉淀法 B.机械混合法 C.离子交换法 D.浸渍法 .标准答案:C 7. B.E.T.方程式的导出是基于( ) (2分) A.化学吸附的多分子层理论,用Langmuir的理想表面吸附模型推导出来 B.物理吸附的多分子层理论,用Langmuir的理想表面吸附模型推导出来的 C.物理吸附的单分子层理论,用Langmuir的理想表面吸附模型推导出来的 D.物理吸附的多分子层理论,用Freundlich的非理想表面吸附模型推导出来的 .标准答案:B 8. 两种反应物参加的多相催化反应中( ) (2分) A.两种反应物都必须发生化学吸咐 B.至少一种反应物发生化学吸附 C.至少一种反应物发生物理吸附 D.以上都可以 .标准答案:B 9. 在催化剂的煅烧过程中,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 (2分) A.失去化学键合的水或二氧化碳 B.不改变孔径分布 C.形成活性相 D.稳定机械性质 .标准答案:B 10. 助催化剂()(2分) A.本身对某一反应有很好的活性 B.加入的量一般小于催化剂总量的10% C.对载体没有帮助 D.对催化活性组分无影响 .标准答案:B 11. 下列哪种制备方法是控制均匀沉淀的有效方法( ) (2分) A.在金属盐溶液中加NaOH作沉淀剂 B.在金属盐溶液中加尿素作沉淀剂并加热 C.在金属盐溶液中加Na2CO3作沉淀剂 D.在金属盐溶液中加醋酸作沉淀剂 .标准答案:B 12. 在用压汞法测孔结构时( ) (2分) A.样品孔半径越大,所需汞压越大 B.样品孔半径越小,所需汞压越小 C.样品孔半径越大,所需汞压越小 D.样品孔半径与所需汞压无关 .标准答案:C 13. 下列金属催化剂中,加氢反应活性最高的是( ) (2分) A.Pt B.Pd C.Ni D.Cu .标准答案:A 14. 在过渡金属催化加氢催化剂中,一般其“d带空穴”和“d特征百分数”范围在 ( ) (2分) A.0~2,40~50% B.2~4,40~50% C.0~2,80~90% D.2~4,80~90% .标准答案:A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第2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第2版) 陈伟刘会衡主编 杜谦王晟梁小宇付琴编 习题参考答案

目录 第1章概述 (1) 第2章数据通信技术基础 (5) 第3章数据链路控制 (21) 第4章多路复用与信道共享技术 (24) 第5章局域网 (29) 第6章城域网 (37) 第7章广域网 (41) 第8章网络互连 (46) 第9章互联网的应用 (54) 第10章无线网络技术 (58) 第11章 Ad hoc网络技术 (61) 第12章下一代网络 (65)

第1章概述 习题参考答案 1.1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的区别是什么?试举例加以说明,并比较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的优缺点。 解答: 模拟通信传输的是模拟信号,也即该信号的波形是连续的,可表示为时间的连续函数;数字通信传输的是数字信号,也即该信号的幅度不随时间作连续的变化,只能取有限个离散值(一般取两个离散值“0”和“1”)。比如固定的电话通信就属于模拟通信,GSM和CDMA 移动通信则属于数字通信。 模拟通信的优点是信道的利用率较高,缺点包括:抗干扰能力弱、保密性差、设备不易大规模集成及不适合计算机通信飞速发展的需要等。数字通信的优点包括:抗干扰性强,保密性好,设备易于集成,并且便于使用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处理等,它的主要缺点是所有的信道频带比模拟通信宽得多,因而降低了信道的利用率。但随着信道性能的改善,这一缺点会逐渐得到解决。 1.2 数据通信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数据通信网? 解答: 数据通信是指由信息源产生的数据,不管通过模拟传输还是数字传输的信道,按照一定通信协议,形成数据流传送到受信者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据通信可看成是数字通信的特例,并具有数字通信的一切优点。数据通信以数据传输为基础,但又不是单纯的数据传输,它包括数据传输和数据交换,以及在传输前后的数据处理过程。 由于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遥测、遥控、自控、雷达等领域都需要用到数据处理与传输,也就都离不开数据通信,因此,数据通信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及广阔的发展前景,研究数据通信网对通信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 什么是数据通信系统?从设备级举一例说明该系统的组成。 解答: 数据通信系统是指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控制处理设备将分布在各处的数据终端设备连接起来,执行数据传输功能的系统。它包括信源、信道和信宿三部分,比如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分布两地的计算机则属于信源和信宿,它的传输通道电话线路则属于信道,当然由于计算机处理的是数字信号,电话线传输的是模拟信号,中间还必须经调制解调器进行模数或数模的转换才能完成通信。

工业催化试卷答案整理

工业催化试卷答案整理 一,催化剂载体的功能?1.提供有效的表面和适宜的孔结构2增强催化剂的机械强度3改善催化剂的传导性4减少活性组分的含量5载体提供附加的活性中心6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溢流现象和强相互作用。 二,工业催化剂的一般要求是什么?1具有高活性和选择性2稳定性好3环境友好和自然界的相容性。 三,络合催化剂有几个关键的基元反应?1配位不饱和与氧化加成反应2穿插反应3,B—氢转移反应4配位体解离和配位体交换反应 四,工业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沉淀法,浸渍法,混捏法,离子交换法,熔融法等。 常用是沉淀法,浸渍法,混捏法。 五,酶催化的特征为: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⑴酶具有化学催化的一般特征①不变性,催化剂只能加速催化剂反应的进行,但在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保持不变②可逆性,催化剂能以相同的效果加速正逆反应的进行,即催化剂只能加速化学平衡的到达,但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常数,催化剂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以实现的反应③选择性,催化剂能有选择的加速某个反应,从而提高目的产物的收率。⑵酶与一般催化剂比较具有以下特点①催化活性极高,对同一反应酶催化比一般化学催化效率高10~6-10~13倍②极高的催化专一性,酶只能加速一种底物或一些

结构相似的底物的化学反应。③催化反应条件很温和。酶催化可在常温常压和中性PH介质环境下进行。 ㈠催化作用的定义及特征?催化作用: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它能够加速反应的速率而不改变该反应的标准Gibbs自由焓变化。这种作用称为催化作用。涉及催化剂的反应称为催化反应。催化作用的特征:①催化剂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而不能加速热力学上无法进行的反应,②催化剂只能加速反应趋于平衡,而不能改变平衡的位置③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④催化剂具有一定的寿命 ㈡催化助剂的种类?催化助剂是催化剂中具有提高催化剂活性、选择性、改善催化剂耐热性、抗毒性、机械强度和寿命等性能的组分。助催化剂本身并无催化活性,但只要在催化剂中添加少量的助催化剂即可显著改善催化剂的性能。 催化助剂有:结构助催化剂,电子助催化剂,晶格缺陷助催化剂,选择性助催化剂,扩散助催化剂等 (三)分子筛催化剂的择形催化特性?1.反应物的择形催化2.产物的择形催化3.过滤状态限制的择形催化4.分子交通控制的择形催化 (四)影响酶催化反应的因素是什么?一、温度对酶促的影响,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体现于两个方面1)与一般的化学反应相同,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酶促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一般每升高10度,反应速率提高1-2倍2)酶是蛋白质,

计算机网络与通讯

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期末考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总17分) 1、遵循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建成的网络称为第_三_代网络。 2、当全部信号的频率成分为某一频率的整数倍时,后者被称为_基本频率_或_基波。 3、任何数据链路层协议均可由_链路建立_、_数据传输_ 和_链路拆除_ 三部分组成。 4、线路交换网络的结构可用四个一般性的构件来描述,即:_用户分机_、_本地回路_、_交换机_和_主干线_。 5、一条通信线路是由两个物理实体之间的_物理介质_和用于__传输比特流_必需的设施以及物理层中的_中继设备_、_互联数据电路_而构成。 6、互联网中最简单的网络互联设备是_中继器_,它的作用是_放大电信号_,它工作在OSI模型的_物理层_。 二、选择题(每题2分,总60分) 1、调制解调器从网络或传输线上接收传来的模拟信号并将其转换成数字位串需用( D)。 A.信宿 B.发送器 C.传输系统 D.接收器 2、在ATM网络中数据交换的单位是(B )。 A.信宿 B.信元 C.信源 D.分组 3、窄带ISDN是基于(A )通道作为基本交换设备,且是基于线路交换技术。A.64Kbps B.128Kbps C.2Mbps D.100Mbps 4、某数字信号基波4MHz,采用二次正弦波叠加,问该信号带宽是多少(D )。A.1MHz B.2MHz C.4MHz D.8MHz 5、光纤传输过程如下图所示,请选择图中X、Y两处应采用的器件( D)。 A.LED,ILD B.PIN,APD C.PIN,LED D.LED,PIN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 A.单模光纤的带宽要高于多模光纤的带宽。B.屏蔽双绞线(STP)的数据传输率要高于非屏蔽双绞线(UTP)的数据传输率。C.同轴电缆一般应用于总线拓扑结构,双绞线一般应用于星型拓扑结构。 D.50Ω细同轴电缆的传输距离要高于50Ω粗同轴电缆的传输距离。 7、关于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A.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都属于同步方式 B.同步传输属于同步方法,异步传输属于异步方法 C.同

现代通信系统与网络课后题答案(部分)

第一章 1.你对信息技术如何理解信息时代的概念是什么 答:信息技术是研究完成信息采集、加工、处理、传递、再生和控制的技术,是解放、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概念是信息技术为核心推动经济和社会形态发生重大变革。 GII的含义是什么 答:NII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GII全球信息基础设施。 3.现代通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的核心是什么 答:现代通信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核心是计算机技术。 4.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试举例说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服务,哪些是模拟通信,哪些是数字通信。 答:模拟信号的电信号在时间上、瞬时值上是连续的,模拟信号技术简单,成本低,缺点是干扰严重,频带不宽、频带利用率不高、信号处理难、不易集成和设备庞大等。数字信号在时间,瞬时值上是离散的,编为1或0的脉冲信号。 5.数字通信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数字通信便于存储、处理;数字信号便于交换和传输;数字信号便于组成多路通信系统;便于组成数字网;数字化技术便于通信设备小型化、微型化;数字通信抗干扰性强,噪声不积累。 6.为什么说数字通信抗干扰性强噪声不积累 答:在模拟通信中,由于传输的信号是模拟信号,因此

很难把噪声干扰分开而去掉,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信号的传输质量会越来越恶化。在数字通信中,传输的是脉冲信号,这些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也同样会有能量损失,受到噪声干扰,当信噪比还未恶化到一定程度时,可在适当距离或信号终端经过再生的方法,使之恢复原来的脉冲信号,消除干扰和噪声积累,就可以实现长距离高质量的通信。 7.你对网络全球化如何理解它对人类生活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答:我认为网络全球化是以内特网为全球范围的公共网,用户数量与日俱增,全球各大网络公司抢占内特网网络资源,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投资研发的网络,全球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是即能实现各国国情的应用服务,又能实现突破地区、国家界限的世界服务,使世界越来越小。 8.什么是现代通信它与信息网关系如何 答:现代通信就是数字通信系统与计算机融合,实现信源到信宿之间完成数字信号处理、传输和交换全过程。 信息网是多种通信系统综合应用的产物,信息网源于通信系统,但高于通信系统,通信系统是各种网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通信系统可以独立地存在并组成网络,而通信网不可能离开系统而单独存在。 9.信息网的网络拓扑结构有哪几种类型,各自有何特点 答:有星型网,以一中点向四周辐射,现在的程控交换局与其所在的各电话用户的连线就是这种结构。 网型网:任意结点间都有线相连接,在实际通信中的大

工业催化试题答案

催化科学与技术八大领域: 1.多相催化科学与技术 2.均相催化科学与技术(包括负载络合催化, 均相过程多相化). 3.光、电催化科学与技术(光催化与电极催化过程). 4.酶催化科学与技术(酶的结构与性能,酶改性,酶浓集和固定化, 酶的分离和负载以及仿酶催化). 5.催化分离科学与技术(催化蒸馏,催化膜反应,催化萃取) 6.催化材料科学与技术 7.催化剂制造科学与技术(沉淀法,浸渍法,沉淀沉积法,溶胶凝胶 法,超临界反应法, 等离子体法,生物法制酶等). 8.催化剂性能表征和催化研究方法 ?特征:(1)催化剂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 (2)只能加速到达反应平衡的时间,不能改变化学平衡位置. (3)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 (4)催化剂活性有一定寿命 ?催化剂组成 ①活性组分:提供改变反应历程的组分,多为金属、氧化物、酸碱 ②载体组分:是或活性组分的分散剂、粘合剂、或支撑体。多数为硅和铝 的氧化物 ③助催化剂组分:催化剂的辅助组分,本身没有活性或者活性很低,用于 改善催化剂的各种性能 ?载体功能: ①提供适宜的比表面和孔结构 ②维持催化的形状和机械强度 ③改善催化剂热传导性 ④提高催化剂中活性组分分散度 ⑤提供附加活性中心 ⑥活性组分和载体的溢流现象和强相互作用 活性组分与载体的溢流现象(Spillover)和强相互作用 所谓溢流现象,是指固体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中心(原有的活性中心)经吸附产生出一种离子的或者自由基的活性物种,它们迁移到别的活性中心处(次级活性中心)的现象。它们可以化学吸附诱导出新的活性或进行某种化学反应。如果没有原有活性中心,这种次级活性中心不可能产生出有意义的活性物种,这就是溢流现象。它的发生至少两个必要的条件:(A)溢流物种发生的主源;(B)接受新物种的受体,它是次级活性中心。 ?工业催化剂的要求 1、催化剂的活性: 2、催化剂的选择性: 3、催化剂的稳定性 4、环境相容性 催化剂稳定性

新一代网络与通信

单选题 1.互联网的特点是()。(3.0分) A.面向连接、电路交换 B.面向连接、分组交换 C.无连接、电路交换 D.无连接、分组交换 我的答案:D?"答对 2.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问题是关键。( 3.0分) A.频率 B.带宽 C.技术 D.基站 3.下一代光通信最核心的技术是()。(3.0分) A.光的频分复用

B.光的波分复用 C.光的电路交换 D.光的分组交换 4.1993年,从()接了一条电路通到斯坦福大学,是中国第一条连接到国际互联网的通路。(3.0分) A.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B.中国科技大学过程工程研究所 C.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D.清华大学大气物理研究所 我的答案:C?"答对 5.目前,中国在()中,Ipv6应用规模最大。(3.0分) A.教育科研网 B.科学技术网 C.公用互联网 D.金桥信息网 我的答案:A?"答对

6.1999年,()的秘书长发了一封函,肯定了电信业未来会转向IP网络。(3.0 分) A.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B.麻省理工学院(MIT) C.国际电信联盟(ITU) D.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我的答案:C?"答对 7.现在的移动通信技术依靠的是(),需要有基站、频率和网络规划。(3.0分) A.模拟通信 B.蜂窝通信 C.互联网通信 D.码分多址通信 8.现阶段,公共互联网的性能改进主要依靠()方法来实现。(3.0分) A.演化法 B.重叠法 C.革命法

D.归纳法 我的答案:D?X答错 9.()的目的是发展移动多媒体通信。(3.0分) A.第一代移动通信 B.第二代移动通信 C.第三代移动通信 D.第四代移动通信 10.“ 360-QQ大战”侵犯的是()的权益。(3.0分) A.360.0 B.QQ C.360 和QQ D.消费者 我的答案:D?"答对 多选题 1.lpv6的优势体现在()。(4.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