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和谢灵运诗风的比较

陶渊明和谢灵运诗风的比较
陶渊明和谢灵运诗风的比较

陶渊明和谢灵运诗风的

比较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陶渊明和谢灵运诗风的比较

(一)首先是从写意到摹象。

在谢灵运之前,中国诗歌以写意为主,摹写物象只占从属的地位。陶渊明就是一位写意的能手。他的生活是诗化的,感情也是诗化的,写诗不过是自然的流露。因此他无意于模山范水,只是写与景物融合为一的心境。谢灵运则不同,山姿水态在他的诗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极貌以写物”(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和“尚巧似”(锺嵘《诗品》上)成为其主要的艺术追求。他尽量捕捉山水景物的客观美,不肯放过寓目的每一个细节,并不遗馀力地勾勒描绘,力图把它们一一真实地再现出来。如其《入彭蠡湖口》: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灵物吝珍怪,异人秘精魂。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体验十分细致,刻划也相当精妙,描摹动态的“回合”、“崩奔”、月下哀狖的悲鸣之声、“绿野秀”与“白云屯”那鲜丽的色彩搭配,无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其《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一诗,于山水景物的描摹更加细致入微:

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峰。舍舟眺迥渚,停策倚茂松。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俯视乔木杪,仰聆大壑灇。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海鸥戏春岸,天鸡弄和风。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

开阔的洲渚,茂密的松林,蜿蜓的蹊径,淙淙的流水,嫩绿的初篁,鲜紫的新蒲,自娱的群鸟,像是把景物公解成一个又一个镜头,向读者展示眼前的一切。诗中所描绘的景物,的确是清新自然的,然其刻划描摹之功,不经过一番苦心琢磨和精心锤炼是达不到的。

谢灵运的那些垂范后世的佳句,无不显示着高超的描摹技巧,如:“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晚出西射堂》);“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残红被径隧,初绿杂浅深”(《读书斋》);“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密林含馀清,远峰隐半规”(《游南亭》);“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 (《过白岸亭》)等等,语言工整精练,境界清新自然,犹如一幅幅鲜明的图画,从不同的角度向人们展示着大自然的美。尤其是“池塘生春草”更是意象清新,天然浑成,深得后人激赏。

谢诗不像陶诗那样以写意为主,注重物我合一,表现出整体的自然美,而是更注重山水景物的描摹刻划,这些山水景物又往往是独立于诗人性情之外的,因此他的诗歌也就很难达到陶诗那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境界。同时在结构上,谢灵运的山水诗也多是先叙出游,次写见闻,最后谈玄或发感喟,如

同一篇篇旅行日记,而又常常拖首一条玄言的尾巴。如其着名的《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又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这些都体现了谢诗典型的风格。

(二)其次是从启示性到写实性。

陶渊明的诗歌,十分注重言外的效果,发挥语言的启示性,以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去体会那些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陶诗中的物象描写,常采用白描的手法,虽然只是淡淡的几笔,但在平淡的外表下,却蕴含着炽热的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如他笔下的青松、秋菊、孤云、归鸟等意象,无不渗透着诗人的性情与人格,甚至成为诗人的化身和人格的象征。而谢灵运的诗歌语言,则更注重写实性。他充分发挥了语言的表现力,增强了语言描写实景实物的效果。他凭着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感受,运用准确的语言,对山水景物作精心细致的刻画,力求真实地再现自然美。因而他笔下的物象,就更多地带有独立性和客观性。他写风就是风,写月就是月,写山就要描尽山姿,写水就要描尽水态,而且写来也鲜丽清新、自然可爱。我们从以上所列举的其诸多名章佳句中,已可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文心雕龙·明诗》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尽管刘勰对此持批评态度,却正好概括了谢灵运诗歌语言的特点。

陶渊明对言不尽意的道理似乎深有体会,他常常遇到语言表达的苦恼,他说“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赠羊长史》);“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其五)。所以他采取的办法是以不辨为辨,启发读者自己去体会和补充。而谢灵运所采取的办法却不同。他作诗的态度本来就十分认真,又要尽量捕捉自然景物的客观美。也许由于语言自身的局限和不足,当他面对千姿百态、变化无穷的自然景物时,也同样有着语言表达的苦恼,所以他才有“空翠难强名” (《过白岸亭》)的概叹。但他还是要充分发挥语言的写实性,努力地探索新的表现方法,创造新的语汇,运用各种技巧去描摹或形容它们,并从不同的角度再现大自然的美,显示出其高度的驾驭语言能力。如果没有这种执着的探索与创新精神,他的诗也就不会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但由于过分追求新奇,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语多生撰,非注莫解其词,非疏莫通其义”(清吴淇《选诗定论》卷十四)之弊。清汪师韩《诗学纂闻·谢诗累句》(见《清诗话》)曾指摘谢诗中“不成句法”、“拙劣强凑”、“了无生气”之处达五十馀条。虽不免过分,但有些的确是符合实际的。然而尽管如此,谢灵运的诗正如锺嵘所说:“譬犹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尘沙,未足贬其高洁也。”(《诗品》卷上)谢灵运的诗,不仅在当时引起轰动,而且对后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唐释皎然誉之为“诗中之日月”,“上

蹑风骚,下超魏晋”(《诗式》卷一《不用事第一格·文章宗旨》),虽未免过誉,但谢灵运毕竟为山水诗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从陶渊明到谢灵运的诗风转变,正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如果说陶渊明是结束了一代诗风的集大成者的话,那么谢灵运就是开启了一代新诗风的首创者。在谢灵运大力创作山水诗的过程中,为了适应表现新的题材内容和新的审美情趣,出现了“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和“性情渐隐,声色大开”的新特征。这一新的特征乃是伴随着山水诗的发展而出现的创新现象。这新的特征成为“诗运转关”的关键因素,它深深地影响着南朝一代诗风,成为南朝诗风的主流。而且这种诗风对后来盛唐诗风的形成,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艺术比较

陶渊明的生活经历决定了他的诗歌的内容,同样也制约着他的创作风格。六朝的文坛弥漫着一股浓烈的虚浮华艳之风,崇尚骈丽、追求形式的唯美主义泛滥,以至“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陶渊明有着一般文人所未曾有过的田园农耕生活经历,和劳动人民有许多接触,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耕生活本身就是朴素而自然的。可以说,是生活给陶渊明以厚爱,使得他在一个玄学盛行,唯美主义支配整个文坛的时代里,形成了自己以清新自然、恬淡平和为基调的独特风格。江盈科云:“陶渊明超然尘外,独辟一家,盖人非六朝之人,故诗亦非六朝之诗。”特殊的生活经历,是陶渊明创作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很多人说陶诗平淡朴素,其实也不尽然。(《采菽堂古诗选》)黄文焕说,“以平淡概陶,陶不见得也。”宋人朱熹也曾说过:“陶渊明的诗,人皆说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的人如何说得出这样言语来?”这都指出了陶诗风格的多样

性。

正如一切伟大的作家那样,陶渊明具有自己独特多样的艺术风格。但自然、朴素始终是他作品艺术上最重要的特色,平平常常的事物一到他笔下就

充满了诗意: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归田园居》)

“鸟哢欢新节,泠风送馀善”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饮酒》)

景物描写融注着作者的一往情深,一切那么和谐。

“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和郭主薄》)

“凯风因时来,回飚开我襟” (《和郭主薄》)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归田园

居》)

感情多么真挚,叙述多么朴实。这类句子很多,这种风格的形成与诗人的生活道路、思想感情、艺术修养以及特有的性格都有关系,但主要是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田园居》〕。归田园后又长期在农村生活,劳动,对所描写的事物有过细致的观察。他的作品有充实而新鲜的生活内

容和真情实感。同时,清新的自然风光和简朴的农村生活也陶冶了诗人的性

情,促成了他的这种新颖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还创作了不少咏怀诗。主要有《饮酒》《杂诗》《咏贫士》《读山海经》等,这些诗中,贯穿着诗人对社会的认识和对人生的体会,表现了他对尘俗的厌恶,对腐朽的统治者的蔑视。在这些诗中,他以松菊、孤云自比,表现了孤芳自赏,守志不渝的耿介品格。但有些诗篇也流露出壮志未酬的若闷无奈和乐天安命的宿命思想。他还在一些借咏史而咏怀的作品。如《咏荆轲》等,借对古代人物的热烈歌颂和深挚的同情,抒发自己的满腔悲愤,寄托自己坚强不屈的意志,被鲁迅先生称为“金刚怒目”式的诗篇。

具体地说,他的诗歌艺术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1.写景不求物象的形似,叙事也不求情节的曲折。

透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够悟出之理;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物融而为一的,对人生了悟明彻的心境。他无意模山范水,只写出了自己胸中的一片天地。发乎事,源乎景,缘乎情。他笔下常常出现的奇松、秋菊、孤云、飞鸟等意象,都已不是寻常的事物,它们都真实地体现了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例如《饮酒》之五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寓情于理,融情入景,意到笔随,充满了情味理趣。

2.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前人往往用“平淡朴素”来概括陶渊明诗歌的风格,然而,陶诗不仅仅是平淡朴素,他的好处是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他诗中描写的对象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穷巷、荆扉,而且一切如实说来,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并且少用华丽的词藻,夸张的手法,只是白描,朴朴素素。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青松在东园”、“秋菊有佳色”、“悲风爱静夜”、“春秋多佳日”等都是明白如说话。他的这一语言风格并不是未经锤炼的只是不露痕迹,从而显得平淡自然而已。这种清新质朴的风格于南朝绚丽文风中独标高格,使魏晋诗歌在那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

峰。

用一句话来概括:陶诗合下自然,来可及处,在真在厚。正如无代评论家元好问所评说的那样:“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谢灵运的山水诗,淋漓尽致,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秀丽山河。他对山水自然美的感受极为敏锐,能够深刻细致地观察山川之美,并且有高超的艺术表现才能,能够形象地描绘客观自然的千姿百态,常令人拍案叫绝。他的诗歌不仅数量多,而且在艺术上也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形

成了自己精工富丽的独特风格。

谢灵运的诗歌艺术正如他高傲自若的人格一般,充分体现出了诗人的个性特征。汤惠休称其为:“如芙蓉出水”;钟嵘称其为“譬犹青松之拨灌木,白玉之映尘沙”;敖陶孙称其为“如东海扬帆,风日流丽”。这些名家均能从各个不同角度揭示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的某一侧面。他的山水诗也确实如古

人所赞许的那样:天质绮丽,富艳绝伦,妩媚可爱。他的山水诗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些散见在各篇中的名章迥句,如:“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等,都如鲍照所形容的那样:“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另一些佳句如:“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等,则是出于精心雕琢,表现出他高超的“极物写貌,穷力追新”的艺术技巧。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登池上楼》)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辉”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

这些诗句句句清新开朗,葩艳天然,让人回味不已绝。有许多人指责谢灵运的诗只是纯客观地模山写水,尽管刻画得繁复细腻,自然景物却并未能活起来,也有人指责他只将感情点缀在结尾抽象的辞语中,景与情并没有交融等等。其实,这只是一些评论者的臆断,只要深入他的山水诗中,你会发现不少景物描写都渗透了作者饱满的感情,如没有情感的渗透,是不可能创造出深厚淳美的艺术境界的。通读他的诗作,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加以概括:

1.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

对山水景物的刻画,方法多样,有时采用工笔,有时运用白描,皆能巧夺天工,极富奇趣。如:“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登江中孤屿》) 一诗中,交错使用工笔和白描。前两句白描,后两句细描,山水各有性情神韵,描绘山水只有运用不同的笔法,才能更好地表现山水的不同面目,避免现此山水和彼山水之间的重复。

2.生动逼真的意境描绘

善于生动逼真地描写动景,静景或抽象的意境,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

艺术经验。

“密林含馀清,远峰隐半规” (《游南亭》)

“远山映疏木,空翠难强名” (《过白岸亭》) 这是写静景。

“溯流触惊急,临圻阻参错” (《富春渚》)

“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过始宁墅》) 这是写动景。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入彭蠡湖口》) 表面上是静景,实则为动景,白云缭绕,神秘莫测,在很多山水诗中,动景与静景的描写往往是交替出现,相互衬托,使画面离奇变幻,五彩缤纷,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3.功力深厚讲究的标题

陈祚明评:“康乐最善命题,每有古趣”。比如:《游赤石,进帆海》点明了游览有顺序;《晚出西射堂》交待了浏览的时间;《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四溪石濑,茂林修竹》宛如诗前的小序,对诗中山水所处的地

理环境作了生动、形象的说明。在古代诗人中,在标题上如此苦心经营的人,谢灵运算是比较突出的一个,颇为难得。

也用一句话来概括:谢诗追琢而返于自然,不可及处,在新在俊。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篇》里评:“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

新”。

陶渊明的诗歌,十分注重言外的效果,发挥语言的启示性,以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去体会那些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陶诗中的物象描写,常采用白描的手法,虽然只是淡淡的几笔,但在平淡的外表下,却蕴含着炽热的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如他笔下的青松、秋菊、孤云、归鸟等意象,无不渗透着诗人的性情与人格,甚至成为诗人的化身和人格的象征。

谢灵运的诗歌语言,则更注重写实性。他充分发挥了语言的表现力,增强了语言描写实景实物的效果。他凭着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感受,运用准确的语言,对山水景物作精心细致的刻画,力求真实地再现自然美。因而他笔下的物象,就更多地带有独立性和客观性。他写风就是风,写月就是月,写山就要描尽山姿,写水就要描尽水态,而且写来也鲜丽清新、自然可爱。我们从以上所列举的其诸多名章佳句中,已可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文心雕龙·明诗序》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尽管刘勰对此持批评态度,却正好概括了谢灵运诗歌语言的特点。

陶渊明对言不尽意的道理似乎深有体会,尽量捕捉自然景物的客观美。也许由于语言自身的局限和不足,当他面所以他有“空翠难强名” (《过白岸亭》)的概叹。但他还是要充分发挥语言的写实性,努力地探索新的表现方法,创造新的语汇,运用各种技巧去描摹或形容它们,并从不同的角度再现大自然的美,显示出其高度的驾驭语言能力。如果没有这种执着的探索与创新精神,他的诗也就不会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谢灵运由于过分追求新奇,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语多生撰,非注莫解词,非疏莫通其义”(清吴淇《选诗定论》卷十四)之弊。清汪师韩《诗学纂闻·谢诗累句》(见《清诗话》)曾指摘谢诗中“不成句法”、“拙劣强凑”、“了无生气”之处达五十余条。虽不免过分,但有些的确是符合实际的。然而尽管如此,谢灵运的诗正如锺嵘所说:“譬犹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尘沙,未足贬其高洁也。”(《诗品》卷上)谢灵运的诗,不仅在当时引起轰动,而且对后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唐释皎然誉之为“诗中之日月”,“上蹑风骚,下超魏晋”(《诗式》卷一《不用事第一格·文章宗旨》),虽未免过誉,但谢灵运毕竟为山水诗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从陶渊明到谢灵运的诗风转变,正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如果说陶渊明是结束了一代诗风的集大成者的话,那么谢灵运就是开启了一代新诗风的首创者。在谢灵运大力创作山水诗的过程中,为了适应表现新的题材内容和新的审美情趣,出现了“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和“性情渐隐,声色大开”的新特征。这一新的特征乃是伴随着山水诗的发展而出现的创新现象。这新的特征成为“诗运转关”的关键因素,它深深地影响着南朝一代诗风,成为南朝诗风的主流。而且这种诗风对后来盛唐诗风的形成,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南朝是中国诗史上诗运转关的重要时期。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一转关也。”与魏晋诗人不同,南朝诗人更崇尚声色,追求艺术形式的完善与华美。梁萧子显所说“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南齐书·文学传论》),就是这种追求新变趋势的理论总结。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来,而且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鲍照的乐府诗,唱出了广大寒士的心声,他在诗歌艺术上的探索与创新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第一节谢灵运所开启的新风与山水诗的兴盛 从山水中寻找人生的哲理与趣味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从写意到摹象从启示性到写实性谢灵运的山水诗及其地 位山水诗在南朝的兴盛 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而且开启了南朝一代新的诗歌风貌。继陶渊明的田园诗之后,山水诗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标志着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产生。早在《诗经》和《楚辞》的时代,诗中就出现了山水景物,但那往往只是作为生活的衬景或比兴的媒介,而不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到了汉末建安时期,曹操的《观沧海》

才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西晋左思的《招隐诗》和郭璞的游仙诗都写到山水的清音和美貌。这类诗虽然数量不多,但它们毕竟在客观上为后来的山水诗提供了艺术经验。山水诗如同游仙诗和玄言诗一样,与魏晋之后隐逸之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士大夫的传统观念中,山水隐逸总是与社会仕途对立的。孔子所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的观念,对后来士大夫的影响相当深刻。自汉代以来,遁迹岩穴即被视为一种清高,同时也是通向仕途的捷径。到了魏晋,由于社会动乱、政治黑暗,隐逸之风大炽。士大夫阶层大都以山林为乐土,他们往往把自己理想的生活和山水之美结合起来。因此山水描写的成分在诗里就逐渐多了起来。晋宋时代,尤其是南渡之后,江南的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士族地主阶层的物质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他们大造别墅,在秀美的山水之间过着登临吟啸的悠闲生活。而作为生活环境的山水景物,也就很自然地反映在诗中。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山水诗的产生,与当时盛行的玄学和玄言诗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时的玄学把儒家提倡的“名教”与老庄提倡的“自然”结合在一起,引导士大夫从山水中寻求人生的哲理与趣味。真正的玄言家,是很懂得“山水以形媚道”(宗炳《画山水序》语,见《历代名画记》卷六)之理的。因此在玄学发展的过程中,山水审美的意识也渐增。借山水体玄,成为

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分析

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分析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田园诗人,而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人,两个人虽然生活在一个时代,其诗歌却截然是两个时代的代表。 在历史上,魏晋诗歌诗风的古朴在陶渊明那里达到高峰,而谢灵运为排遣政治上的失意,写下大量山水诗,开创了南朝的一代新风,追求声色。因为谢灵运代表了诗歌艺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他在生前身后,都获得了极大的赞誉和推崇。但他在诗歌的艺术成就上,显然不及陶渊明。后世对两位诗人的评价各有多极,但绝对的一点是,整个盛唐诗歌能达到艺术的高峰,主要源于汲取了两位诗人所代表的诗风的精华。 至于一个时代与另一个时代诗歌诗风的过渡,也体现在陶渊明、谢灵运两位诗人的诗歌中。在陶渊明之前,也包括陶渊明的大多诗人的诗歌主要是写意,就如陶渊明的田园诗歌,所写田园之景,所诉内心之情,都是充满诗意的,他在写诗的时候,从不追求名句,刻意雕琢某句,而是追求整篇诗歌的浑然一成,所有的情感都是自由流露。在陶渊明之前,所有诗人写山水、实景,但都没有成为真正的流行趋势,直到谢灵运,先前诗歌写意的趋势渐渐没落,而对诗歌句子斟酌,追求写实成为真正的诗歌发展趋势。

诗歌诗风,真正从写意风转为写实风。谢灵运所写的山水诗,放弃了浑然一体的整体结构,去追求字句匠心。在陶渊明的诗中,我们窥不见练字、修辞的踪迹,而是意象的加成、平淡无奇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率真自然的表现出来,很少有华丽的词藻,夸张的手法,奇特的想象。在谢灵运的诗歌中,没有了陶渊明那气象混沌、难以句摘的特点,他放弃浑然一体的诗歌特征,而是追求单个事物的临摹,讲究炼字,喜用骈句,注重色彩的对比和构图的和谐。就如《入彭蠡湖口》这首诗中的“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与“屯”的运用,绝非偶然,而是经过次次斟酌锤炼后决定的。在《游赤石进帆海》的“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中的“和”与“歇”也是如此。 两个人风格的不同,也是两个时代诗风转变的象征。陶渊明认为,简单的诗句是不能诉尽诗人内心的情意的,那他就致力于突破语言的局限性,强调言外之意,发挥语言的启示性。所以,在读陶渊明的许多诗歌时,我们会有一种诗句平淡、技巧一般的错觉,但其实,陶渊明诗句的平淡并非浅薄无味,也非摹影伤形,而是韵味隽永,意味深长,通过平淡的诗句,创造宁静、自然的意境,这种不漏痕迹的艺术手法,是更高的艺术境界。在这方面,谢灵运的艺术技巧,超越不了陶渊明,但在其他的方面,谢灵运自有自己作品的独特艺术。陶渊明的田园诗是自然的,谢灵运的山水诗,也是“自然”的。他的山水诗中的许多山水之景,都极为精巧细致,格外的鲜丽清新,自然可爱,这都是在谢灵运的精心雕琢下形成的,所以其中诗是“自然”之感浑然天

陶渊明和谢灵运诗风的比较

陶渊明和谢灵运诗风的比较 (一)首先是从写意到摹象。 在谢灵运之前,中国诗歌以写意为主,摹写物象只占从属的地位。陶渊明就是一位写意的能手。他的生活是诗化的,感情也是诗化的,写诗不过是自然的流露。因此他无意于模山范水,只是写与景物融合为一的心境。谢灵运则不同,山姿水态在他的诗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极貌以写物”(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和“尚巧似”(锺嵘《诗品》上)成为其主要的艺术追求。他尽量捕捉山水景物的客观美,不肯放过寓目的每一个细节,并不遗馀力地勾勒描绘,力图把它们一一真实地再现出来。如其《入彭蠡湖口》: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灵物吝珍怪,异人秘精魂。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体验十分细致,刻划也相当精妙,描摹动态的“回合”、“崩奔”、月下哀狖的悲鸣之声、“绿野秀”与“白云屯”那鲜丽的色彩搭配,无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其《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一诗,于山水景物的描摹更加细致入微: 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峰。舍舟眺迥渚,停策倚茂松。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俯视乔木杪,仰聆大壑灇。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海鸥戏春岸,天鸡弄和风。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 开阔的洲渚,茂密的松林,蜿蜓的蹊径,淙淙的流水,嫩绿的初篁,鲜紫的新蒲,自娱的群鸟,像是把景物公解成一个又一个镜头,向读者展示眼前的一切。诗中所描绘的景物,的确是清新自然的,然其刻划描摹之功,不经过一番苦心琢磨和精心锤炼是达不到的。 谢灵运的那些垂范后世的佳句,无不显示着高超的描摹技巧,如:“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晚出西射堂》);“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残红被径隧,初绿杂浅深”(《读书斋》);“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密林含馀清,远峰隐半规”(《游南亭》);“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 (《过白岸亭》)等等,语言工整精练,境界清新自然,犹如一幅幅鲜明的图画,从不同的角度向人们展示着大自然的美。尤其是“池塘生春草”更是意象清新,天然浑成,深得后人激赏。 谢诗不像陶诗那样以写意为主,注重物我合一,表现出整体的自然美,而是更注重山水景物的描摹刻划,这些山水景物又往往是独立于诗人性情之外的,因此他的诗歌也就很难达到陶诗那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境界。同时在结构上,谢灵运的山水诗也多是先叙出游,

陶渊明和谢灵运诗风的比较

陶渊明和谢灵运诗风的 比较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陶渊明和谢灵运诗风的比较 (一)首先是从写意到摹象。 在谢灵运之前,中国诗歌以写意为主,摹写物象只占从属的地位。陶渊明就是一位写意的能手。他的生活是诗化的,感情也是诗化的,写诗不过是自然的流露。因此他无意于模山范水,只是写与景物融合为一的心境。谢灵运则不同,山姿水态在他的诗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极貌以写物”(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和“尚巧似”(锺嵘《诗品》上)成为其主要的艺术追求。他尽量捕捉山水景物的客观美,不肯放过寓目的每一个细节,并不遗馀力地勾勒描绘,力图把它们一一真实地再现出来。如其《入彭蠡湖口》: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灵物吝珍怪,异人秘精魂。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体验十分细致,刻划也相当精妙,描摹动态的“回合”、“崩奔”、月下哀狖的悲鸣之声、“绿野秀”与“白云屯”那鲜丽的色彩搭配,无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其《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一诗,于山水景物的描摹更加细致入微: 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峰。舍舟眺迥渚,停策倚茂松。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俯视乔木杪,仰聆大壑灇。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海鸥戏春岸,天鸡弄和风。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开阔的洲渚,茂密的松林,蜿蜓的蹊径,淙淙的流水,嫩绿的初篁,鲜紫的新蒲,自娱的群鸟,像是把景物公解成一个又一个镜头,向读者展示眼前的一切。诗中所描绘的景物,的确是清新自然的,然其刻划描摹之功,不经过一番苦心琢磨和精心锤炼是达不到的。 谢灵运的那些垂范后世的佳句,无不显示着高超的描摹技巧,如:“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晚出西射堂》);“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残红被径隧,初绿杂浅深”(《读书斋》);“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密林含馀清,远峰隐半规”(《游南亭》);“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 (《过白岸亭》)等等,语言工整精练,境界清新自然,犹如一幅幅鲜明的图画,从不同的角度向人们展示着大自然的美。尤其是“池塘生春草”更是意象清新,天然浑成,深得后人激赏。 谢诗不像陶诗那样以写意为主,注重物我合一,表现出整体的自然美,而是更注重山水景物的描摹刻划,这些山水景物又往往是独立于诗人性情之外的,因此他的诗歌也就很难达到陶诗那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境界。同时在结构上,谢灵运的山水诗也多是先叙出游,次写见闻,最后谈玄或发感喟,如

临海介绍

臨海的古与今 临海平座古老的城市。位于浙江东南沿海,濒临东海。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1994年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临海古为章安郡,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置回浦县,自唐以后,历代均为台州府治。古城墙、古街区、古庙宇、古塔群,古风蔚然。传统儒、释、道文化影响深远,文脉犹存。临海

古迹,首推两座古城,一是临海古城,一是桃渚抗倭城。临海古城墙始建于晋,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山水城相依相绕,雄伟壮观,人称“江南长城”。古城内,人文景观星罗棋布,巾山塔影,东湖毓秀,唐代古刹,明清街衢,无不令人神往。另一座古城桃渚抗倭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戚继光曾在此屡败倭寇,是一座英雄城,也是东南沿海保存最完好的抗倭所城。桃渚千峰競秀、怪石雄奇,桃渚珊瑚岩群占地5平方公里,已由国家地矿部列入“浙东雁荡山─桃渚中生代火山地质自然保护区”,将建成国家级地质公园。 临海文教,始于汉晋,兴于唐,而盛于宋明,源远流长。自唐以降,临海即为台州文化中心,素有“小邹鲁”和“文化之邦”的美誉。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千年文脉,至今犹存。屈晃、谢灵运、顾况、骆宾王、郑虔、朱熹、尤袤、王士性,都为一代文宗。唐郑虔为广文馆博士,诗、书、画被唐玄宗誉为“郑虔三绝”,在临海设馆广授门徒,遂成台州文教始祖。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有骆临海之称,他的诗集称为《骆临海集》。朱熹在临海办学讲学,在东湖小瀛洲建上蔡书院,并手书书院匾额。明代杰出地理学家王士性,著述颇丰,在人文地理方面成就高于徐霞客。史载,仅宋一代临海中进士者二百十七人,在全国各县中居第五。

临海三百里奇山秀水,风景绝佳。宋代文天祥过临海,赋诗赞曰:“海上仙子国,邂逅寄孤篷,万象图画里,千岩玉界中”。清代冯赓雪赞之为“风景直冠东南”。武坑峰林、石柱桃江、龙湾海滨、牛头山湖、珊瑚岩奇观、永安溪漂流,以及浙东南第一高峰的括苍山,主客之景皆佳,四时之赏不绝,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临海盛产柑橘、茶叶,柑橘历史悠久,主要品种为无核橘,产量居全国首位;“临海蟠毫”为全国名茶之一。真丝绸衣、漆金木雕等传统手工艺品,闻名全国。 千年府城:它是横刀立马的戍边少帅,负一柄青霜宝剑沙场点兵;它是羽扇纶巾的江南文士,蘸一帘杏花烟雨挥洒丹青;它是歌声清亮的采莲女子,借一抹如黛远山画眉深浅。它美得荡气回肠。它的名字叫做临海。 临海,东海之滨的璀璨明珠,一座融千年古城深厚底蕴、江南名城秀丽山水、现代城市繁荣昌盛为一体的古城新市。位于浙江沿海中部,陆域面积220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819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14个镇,总人口116万。 临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人文荟萃,底蕴深厚;

陶渊明诗词10篇

陶渊明诗词10篇 陶渊明是中古时代的大思想家。他的文学思想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真的理解,既注重历史与生活的真实,更注重思想情感和襟怀抱负的真实,是较完美的艺术真实。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陶渊明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拟古其九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拟挽歌辞其三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和郭主簿其一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馀滋,旧谷犹储今。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和郭主簿其二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傑。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时运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其一 迈迈时运,穆穆良朝。 袭我春服,薄言东郊。 山涤馀霭,宇暧微霄。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其二 洋洋平潭,乃漱乃濯。 邈邈遐景,载欣载瞩。 人亦有言,称心易足。 挥兹一觞,陶然自乐。 其三 延目中流,悠想清沂。 童冠齐业,闲咏以归。 我爱其挣,寤寐交挥。 但恨殊世,邈不可追。 其四 斯晨斯夕,言息其庐。

陶渊明谢灵运谢眺比较

十、陶渊明的艺术境界、文学地位,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以及影响 (一)陶渊明诗歌的艺术境界: 1、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贡献,就是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他诗作的意境韵味,是一种平和淡泊,于世事无所争、无所求,是心与自然泯一的人生境界的自然流露,表现为宁静平淡的境界,是一种新的意境美的类型。最能代表陶渊明冲淡之美的诗,莫过于《饮酒》,它创造出一个宁静平和的精神境界。人、山川、空气、飞鸟原本只是一和谐之整体,原本无须区分。“悠然”见者,盖无可无不可、非有意为之,乃无意之间相遇。在此物我泯一的境界中,人生之种种真谛实以寓含其中,然亦不须说、又不必说,已经尽在意中。忘言者,正在不言中也。这样一个精神境界,留给人的是一种无尽的向往,这就是韵味。 2、陶诗的特点是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纯净之美。他不用夸张的铺排和绮艳的色彩,不用刻意雕琢的对仗和深僻的典故,他的诗句魅力在于内在感情力量,所以他选择的只能是这种纯净的去尽华饰的语言。但是,陶诗的语言又不是未经加工锤炼的粗糙平俗的民间口头语言,而是语言巨匠剥落浮华后高度凝练所达到的更高境界和水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样的名句如同口语,但其心与物会物我两融之境,又宛如目前。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一片生机,天真自然。 (二)诗歌的思想内容: 1、对污浊社会的憎恶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2、与下层文人和农民的交往,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3、参与劳动的感受,表现诗人对农业劳动的热爱 4、描写田园生活的贫困状况 5、表现和反映诗人高远的理想和志愿 (三)诗歌艺术成就、特色: 1、主体风格:平淡自然、亲切淳真 (1)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真切再现田园风光和日常生活。如《读山海经》第一首,完全用白描的手法,是得读者读来毫不吃力,只觉得接触到一片生活情景。 (2)朴素的语言、真率自然的抒写。语言自然精粹富有意境美的同时通俗易懂、用语朴质无华却包含着丰富的形象。 (3)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平淡中有深意蕴含着某种人生哲理。 2、富有意境美。陶诗使人接触到田园生活画面的同时,而引人到另一种境界去。如《归园田居》第一首,我们不只看到所呈现的物:几间草房、几

陶渊明的诗歌意境分析

陶渊明的诗歌意境分析 陶渊明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诗人,是我国田园诗词派的鼻祖。他自幼受儒家正统思想的熏陶,抱有“大济苍生,兼济天下”的壮志,曾几度出仕。但他同时也受到玄学和当时盛行的隐逸风气的影响,具有爱慕自然,企羡隐逸的思想。 由于儒家思想的盛行,中国古代的文人骚客大多抱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陶渊明也不例外。陶渊明一生主要接受了儒家“入世”和道家“出仕”两种思想。儒家的"入仕“思想指导着年轻的陶渊明选择他的人生目标,但这种目标并不固定长久,一个放荡不羁、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英才怎会甘心遁入世俗呢?时断时续的十三年官场生活就是最好的证明。当无法融入现实世界时,陶渊明性格中的道家“出仕”精神就逐渐显现,并且逐渐成为他思想中的主导方面。越到后来,这种思想特征越突出,他的这种性格也越成熟、越坚定。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出仕失意时的痛苦挣脱。 魏晋时期的六朝社会是一个杀夺而滥赏的社会。二十九岁的陶渊明怀着大济苍生之宏图大志兴致勃勃地冲入朝廷,开始想天下一般的士人一样'驰骋官场“,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等小官,四十一岁在出为澎湖令,但仕途的艰辛、官场的黑暗、同僚的矛盾等让他处处碰壁,很跨级就感受到了为官的烦恼与痛苦。于是他在《归去来兮辞》序中明确指出”性质自然,非矫励所得。即冻虽切,违已交病。《感士不遇赋》中他更从社会政治现实角度揭示了辞官之由:“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坛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虽怀琼而握兰,徒方杰而谁亮。在长期的官场生涯中,陶渊明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感到了政治不可为,认识到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从而产生了摆脱现有生活方式寻找鑫生活的想法。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何等平淡,何等自然。 似乎是诗人不经意地与你交谈,然而却包含着丰富的内涵,蕴含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喜爱;对安静田园的赞美以及对人境之喧、官场仕途的厌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偶一举首,心与山悠然相会,自身仿佛与南山融为一体了。那日夕的山气、归还的飞鸟,在自己心里构成一片美妙的风景,其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这种心与境的瞬间感应,以及通向无限的愉悦,言传声播,自然立现。通篇没有工巧的词句,而是寓理于情,融情入景,意到笔随,充满了情味、理趣。一句由虚入实,信手拈出诗人田园生活的一个最典型、最形象、最具有审美意义的场景,给予了最完美、最艺术而又最自然的表现。给读者的,不仅是艺术上的满足,而且有思想上的启迪。 陶渊明田园诗的语言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纯净之美。钟嵘说渊明“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就准确地指出了陶诗的语言简洁纯净。这是对他的田园诗的语言风格而言的。如《归园田居》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陶渊明在思想深处成己与成人的统一、超越儒与道的纠葛的结果,这也决定了他的诗词风格中的美感,正如梁启超所说:“最能领略自然之美,最能感觉人生的妙味。”所以从陶诗中最能品读人生,最能体悟乡村之美。

陶渊明“田园诗”与谢灵运“山水诗”的比较分析

目录 一、陶渊明与谢灵运生活背景及艺术成就 (2) (一)陶渊明的生活背景艺术成就 (2) (二)谢灵运的生活背景艺术成就 (2) 二、陶渊明“田园诗”与谢灵运“山水诗”艺术风格之成因浅析 (3) (一)不同的出身与生活经历促成了各自艺术风格的形成 (3) (二)不同的心境和出发点对各自艺术风格的影响 (4) (三)玄理的阐发对各自诗歌风格的影响 (4) 三、陶谢诗歌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5) (一)相同之处 (5) 1.陶谢两人都继承了玄言诗的特点,在诗里都谈玄。 (6) 2.陶谢诗作都有强烈的自我情感色彩。 (6) (二)不同之处 (6) 1.对玄言诗的继承和发展上 (6) 2.在变化创新方面 (7) 3.审美兴趣与结构特征的不同 (8) 4.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的艺术特征的不同 (9)

【摘要】:在诗歌史上,陶渊明和谢灵运往往被并举为晋宋诗坛两颗璀璨的明珠。陶渊明是魏晋诗风的集大成者,是文学史上大力创作田园诗歌的第一人。而谢灵运则开创了南朝一代新风。陶的“田园诗”和谢的“山水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后人将他们并称为山水田园诗。本文将从两人诗歌风格、用词等方面分析,陶谢诗歌的不同及形成原因。 【关键词】:玄言诗、词藻、兴趣、结构特征、家庭背景 一、陶渊明与谢灵运生活背景及艺术成就 (一)陶渊明的生活背景艺术成就 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的田园大诗人。曾在做过县令,因经常到东流种菊,留下千古佳话。他出身于世代官宦的家庭,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有所作为。企羡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气,在他身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也是抱着两种彼此矛盾的愿望走上人生道路。是他开创了新的审美领域和新的艺术境界。虽然一般的玄言诗人都注意到从审察自然来体会哲理,并由此产生了山水诗的萌芽,但没有人把目光投向平凡无奇的乡村。只是在陶渊明笔下,农村生活、田园风光才第一次被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由此为后人开辟了一片情味独特的天地。 (二)谢灵运的生活背景艺术成就 谢灵运是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原名谢公义。东晋末年的诗人。谢灵运出身名门,兼负才华,但仕途坎坷。为了摆脱自己的政治烦恼,谢灵运常常放游山水,探奇览胜。谢灵运的诗歌大部分描绘他所到之处的自然景物,山水名胜。从不同角度刻画自然景物,给人以美的享受。谢灵运的诗歌虽不乏名句,但通篇好的很少是他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从此山水诗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谢灵运的山水诗特点是,能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其中,但有些诗句过于雕琢,冗长。其诗意境新奇,辞章绚丽,影响深远。从不同角度刻画自然景物,给人以美的享受。谢灵运的诗文大都是一半写景,一半谈玄,仍带有玄言诗的尾巴。但尽管如此,谢灵运以他的创作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使山水

陶渊明诗风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M A S T E R1 摘 要:文化的传统张力是异常强烈的,可以穿越漫长的历史时间和纷繁复杂的社会时代变迁,以独特而顽强的精神内核传承并影响着后世。本文以陶渊明的诗风为切入点,通过对其整体风格的介绍,并佐以时代背景的阐述,探讨陶诗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陶渊明 诗歌 田园 影响 一、陶渊明诗作整体风格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界独树一帜的诗人,因为其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我国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其诗冲淡渺远,恬静自然,是其人超脱自然、任情豁达的人格体现。 (一)“真善美”的主题选择 田园诗就其所选的主题来讲,天然的与真善美契合。这也体现了陶渊明对这一主题的终极关怀,是陶诗风格的基本内核。中国诗人有一个比较独特的创作背景,那就是存在着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纠缠,而其中内在世界是具有支配力量的。因此,这个主题的选择,就自然而然的涉及到这两个世界的共有主题。 1.外在世界的真善美 陶渊明的田园诗从现实层面来看,普遍具备这种外在世界的真善美主题,也很好理解。如《归园田居》第一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因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恬淡宁谧的农村田园生活,首先在视觉逻辑上确立了真善美的主题要素。诗中提到的所有形象,几乎都以真善美的姿态在陈述。从所有形象之前的修饰语可以看出:“丘山”之前是“爱”,“榆柳”对仗“桃李”,“暧暧”的“村”,“依依”的烟。外在世界的真善美是诗人发现和选择的结果,更是赋予其灵魂的结果。 2.内在世界的真善美 前文提到,中国诗人对待外在世界的态度取决于他内在世界的结构和价值取向,即内心的真善美决定了现实的真善美。之所以能够开辟田园生活作为诗歌的陈述对象,就在于诗人内心对完美精神世界和完美人格的追求和塑造。陶渊明善于运用神思遐想以意造境,构筑理想的境界,他喜欢描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勾勒和睦舒畅、淳朴可亲的社会环境。如诗人笔下的《桃花源诗》,桃花源中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极其融洽,这正是农村中淳朴的人际关系的升华。这是陶渊明对现实世界不满的反映,也是他对农民理想和愿望的描画。尽管也有局限,但在他对这种境界的追求中,再现了他高尚的人格。中国诗人的理想情节浓重,内圣外王,主张构建内在的完美世界,修身为始,因此,理想中的真善美是诗人心中最终极的目标,而现实的真善美仅仅是理想中的真善美的外在形式和诗人的选择而已。 (二)朴实、生动、充满创造力的陈述方式 朴实无华,是陶诗的最明显的语言风格。在陶渊明的诗中找不到奇特的意象,瑰丽的辞藻,富艳的想象,他的田园诗中究竟潜藏着何样的魅力,令历代文人才士对其人其诗仰之若神,追摹怀想。元好问曾评:“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醇。”陶渊明诗真醇之所以不同平淡,缘其豪华褪去之底色。浑然天成,无需雕饰,是陶渊明所开创的田园诗以清新之风吹动东晋诗坛的原因。 生动真切,同样是陶诗的一大特色。六朝时期的文学创作倾向,总体以奢华浮躁为主,文多佶屈,诗多矫情,文人也以追求辞藻的华丽、形式的铺张和华而不实的语言技巧堆砌为己任,缺乏最直接、最基本的生活体验,大多无感而发,无病呻吟。而陶渊明的田园诗则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农业社会背景下优美宁谧的田园风景画:东篱,南山,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种真切的体验所带来的语言表述,是任何浮在虚空上面的陈词滥调所无法比拟的。陶渊明的田园诗甚至可以作为研究我国古代农业的产业结构特征和农村图景的重要文献。 创造力,表现为陶渊明作为一个诗人,却能够真正参与到农业生产中去,以事必躬亲的态度去切身体验农事生活,同时赋予了农事田园经济功能之外的审美功能。这种创造力是陶诗独步东晋文坛的根本原因。 二、陶渊明诗风形成的时代背景 诗人的风格,与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休息相关。而研究其时代背景,能够提取出最基本、最一般的规律,用以分析诗人对后世的影响的最普遍的方式。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东晋末年产生,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关。魏晋时期,地主庄园经济进一步发展。永嘉之乱后,南逃的士族地主在东晋政权的庇护下,广置田园,掠夺土地,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崇自然、尚清谈的玄学风气极盛,加上佛教的广泛传播,儒家经学暂时没落。当时的士族文人往往生活糜烂,意志颓废,精神上纷纷向“玄之又玄”的老庄道学寻求寄托,有的纵情山水,以隐居逃避现实,所以文学领域玄言诗、山水诗盛行一时。与此相反,一部分不满现实的文人士大夫,深感仕途黑暗,于是弃官归隐,躬耕自食,去探索人生的真谛,寻求个人安生立命的场所,渐渐与统治集团有了距离,因而 更接近于广大劳苦大众。陶渊明就是这些文人士大夫中的杰出代表。 三、陶渊明诗风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陶渊明与他开创的田园诗,对后世文学,尤其是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唐诗的影响可谓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对其风格的继承和创新,成为唐宋文人同类题材创作的内涵脉络。 (一)对唐诗的影响 陶渊明在中国诗歌界地位极高,始于唐代。也就是说,六朝时期那种形式主义奢靡文风仍然占主流,而陶渊明的淳朴清新的诗风则是以另类的身份存在的。陶渊明的诗风在六朝中受到的排斥远远盖过了他所受到的肯定。而正是在唐代,由于宽松的政治环境和大一统的文化氛围,使得陶诗脱颖而出,收到了唐代诗人的热捧。 1.奠定了初唐诗风褪尽浮华的大势 初唐诗风在继承六朝奢靡华丽的诗风的必然过渡阶段中,蕴含着变革的因素。由于陶渊明诗风的其中一部分源自他隐退官场的超脱之举,颇为迎合当时的文人追求,因此初 陶渊明诗风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杨晓

琦君简介

琦君简介 琦君简介(一): 琦君简介 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当代台湾女作家、散文家。作品多以儿童故事为主。1917年7月24日生于浙江温州市瓯海区瞿溪乡一个旧式家庭,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2006年6月7日凌晨4时45分病逝于和信医院,享年90岁。另外,成名作为《外婆的澎湖湾》的台湾民谣歌手潘安邦(1961-2013)是琦君的侄子。 琦君简介(二): 琦君简介 琦君(1917年7月24日-2006年6月7日)本名潘希珍,又名潘希真,浙江温州瓯海瞿溪镇,台湾当代文学作家。琦君的作品以散文为主,亦涵括小说、评论、翻译及儿童文学,其作品曾被翻译成英、日、韩等多国语言。其主要著作有《青灯有味似儿时》、《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万水千山师友情》、《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等。 琦君简介(三):

琦君生平简介 琦君(1918~2006),原名潘希真,出生于浙江永嘉。其父为官多年,喜欢收藏古籍、碑帖、字画,家中藏书丰富。由于家庭熏陶,她自幼酷爱文学,六岁时,父亲便为她请家庭教师讲授古典文学。在杭州弘道女子中学读书时,又阅读了超多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品,并开始文学创作。高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被保送之江大学中国文学系,成为词坛巨擘夏承焘的得意门生。琦君随夏先生研读古籍,咏诗填词,深受其学识、人格的影响,并在词学方面有了精深的造诣。大学毕业时,正值抗战爆发,她辗转于上海、永嘉等地,饱经忧患,深感国破家毁之痛。1949年到台湾,历任高检处纪录股长和司法行政部编审科长等职,1969年自司法部退休,任教于中央大学和中兴大学中文系,教授新旧文学。 自1953年出版第一本小说散文合集《琴心》,她陆续出版了散文、小说、儿童文学、诗词、评论等著作数十种。其中散文创作成就最高。主要散文集有《烟愁》《溪边琐语》《琦君小品》《红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灯景旧情怀》等。她的散文曾获台湾文艺协会散文

陶渊明与谢灵运

1、谢灵运主要成就是山水诗,而陶渊明是田园诗。 2、谢灵运山水诗明丽清新的艺术风格是显而易见的, 但这种自然的诗风却是通过精雕细刻得来的。他的诗雕琢过多、形容过多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繁冗堆砌、语言晦涩。而陶渊明的诗多取材田园风光、平常生活,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出,这就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情感真挚,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引导读者去体味其中悠然冲淡的情致,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他善于提炼日常生活口语入诗,沾染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也常用比喻、象征、寄托等手法,即使使用典故也是俗语化。 3、谢灵运山水诗非常重视对形式格局的精心推敲,表现手法惯用“叙事---- 写景---- 说理”的结构,对山水景物的声、光、色都有生动的描绘,他能注意到诗中描写之画面的色彩和谐与明暗对比。而陶诗较为随性,重视表达的流畅,直白。 4、谢灵运的山水诗是通过诗里的山水, 将虚寂的理融入生意盎然的景中, 用诉诸人们感官的景物去启示人们的悟道, 表现出“超以象化”的理, 具有一种玄趣。他的诗文大都是一半写景,一半谈玄。 陶渊明的诗歌意象看似平淡无奇,然却创造了高远拔俗的艺术境界。其诗的主旨在于写意,在于表达自己的心志、情趣和人生体悟,而写景、叙事只是为意造境。陶诗的许多作品达到了物我合—、主客融合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做到情、景、理的交融统一。 5、陶诗一般是把主观感情倾注到诗中去 , 因而他笔下的农村景色宁静、淡雅 , 以与官场的喧闹、污秽形成对照 , 这就蒙上了诗人热爱

田园和闲适情趣的感情色彩 , 实际上现实的农村不完全是那个样子。谢诗则多选取大自然中美的对象进行细致描写 , 力争形似逼真 , 以揭示大自然真正美的属性。从这个意义上讲 , 陶诗偏于写意 , 而谢诗则偏于写实。 陶谢诗歌艺术的比较 对于陶谢的诗歌艺术,既可作横向的比较,又可作纵向的比较。横向的比较,是把他们放到同一个层面上,静止地比较其艺术的异同。纵向的比较,是从文学史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考察从陶到谢诗歌艺术的变化及其意义。本文主要采用后一种方法。 论年龄,谢灵运比陶渊明只小二十岁。论诗歌艺术,他们却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时代。陶渊明结束了一个时代,谢灵运开启了一个时代。但是因为陶谢一向并称,这个区别反不被人注意了。 文学史上通常将魏晋南朝作为一整个时期来研究。其实,魏晋和南朝属于两个不同的时期,至少可以说是两个不同的阶段。魏晋诗歌上承汉诗,总的看来诗风是古朴的。南朝诗歌则一变魏晋的古朴,开始追求声色。而诗歌艺术的这种转变,就是从陶谢的差异开始的。陶渊明是魏晋古朴诗歌的集大成者,魏晋诗歌在他那里达到了高峰。谢灵运却另辟蹊径,开创了南朝的一代新风。正如明陆时雍所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谢康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镳乎。”①汪师韩曰:“何仲默谓:‘古诗之法亡于谢’,洵特

阮籍诗歌特点理解 陶渊明诗歌 谢朓 谢灵运

1.对阮籍诗歌特点的理解: 钟嵘说阮籍《咏怀》“颇多感慨之词,厥旨渊放,归趣难求”。造成阮诗“厥旨渊放,归趣难求”的原因,除了受魏晋时谈玄风气的影响,更在于当时的司马氏集团对不忠于本集团或不能被他们利用的名士采取残忍的逼迫手段。许多名士惨遭杀戮,甚至被夷三族。那么,其诗的“归趣”究竟何在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世事的忧愤 据《晋书·阮籍传》称,因天下多故,“籍由是不与世事。”事实上,我们从《咏怀》的不少诗句中都能看出阮籍对世事的关注。其中有些诗句揭示了魏统治者的荒淫腐朽。我们在《咏怀》中总能感受到诗人那种浓得化不开的忧愁和痛苦。其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诗人想借弹琴和赏月来排遣忧思,然而看到“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的情景,他的忧思更加深重了。 二、对儒与道的超越 儒学的核心“为孔孟仁爱忠恕的社会理想和道德原则,以及对最高理想人格汲汲不舍的追求精神。”也就是说,作为一名真正的儒士,始终具有一种仁爱精神和兼济天下的情怀,阮籍从小就深受儒学熏陶,曾有济世之志。然而魏晋统治者却在儒家礼仪道德的幌子下,进行卑鄙残忍的勾当,施行所谓“综核名实”,其名教不过是统治者用来钳制人民的工具,根本就违背了儒家礼制。阮籍看透了这点,《咏怀》中有许多诗句表现了籍对仙和道的仰慕与追求。 三、对生命的感悟及对自由的追求 阮籍有着深厚的哲学修养,对《易》《老》《庄》有精深的研究和深刻的理解,体现在他的《通易论》《达庄论》《通老论》等著作中,这使得他对生命的长短和价值看得异常透彻。他深深认识到个体生命的短暂及其荣损更替是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发出“自然有成理,生死道无常” 品读阮籍的《咏怀》诗,我们总能触摸到他忧愁愤慨的心情,倾听到他超凡不俗的心声,感受到他不为人知的孤独与痛苦的心灵。而其所谓狂放与旷达,不过是其避免迫害和掩饰痛苦的外衣,痛苦才是其真实的内幕。因其痛苦无处排遣,所以只好作“穷途之哭”。 《咏怀诗》中大量运用了我国传统的比兴象征、用典等易产生多义性的表现手法,从而就形成了阮诗隐晦又意旨深远的特点,即谓“阮嗣宗诗专以意胜”(张戎《岁寒堂古诗话》),籍长与寄托情志深远曲折,即所谓“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特别擅长表现虽局限于感情羁绊、悲怆欲绝仍对整个生命价值寻觅不止的潜蛟于渊的深长思绪。 阮籍诗的风格隐约曲折,“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求”(钟嵘《诗品》),这主要是由其时代与身世决定的。他同情曹魏,不满于司马氏,但身仕乱朝,常恐遭祸,故处世极为谨慎,“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晋书·阮籍传》)。作诗亦不敢直言,常常借比兴、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感情、寄托怀抱。或借古讽今,或借游仙讽刺世俗,或借写美人香草寓写怀抱。李善《文选注》分析这种情况说:“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但就诗歌精神而言,阮籍的《咏怀诗》与建安风骨仍是一脉相承的,如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说:“黄初以后,惟阮籍《咏怀》之作,极为高古,有建安风骨。”

陶渊明最经典的十首诗

陶渊明最经典的十首诗 陶渊明钟情自然,热爱自由,追求真善美,人格强健,魅力四射,对后世诗人影响深远。 陶渊明诗如其人,质朴纯真,妙句迭出,是无可争议的中国田园诗派开山鼻祖。 陶渊明不但诗名鼎盛,其散文成就也极高。《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均是千古名篇。 读陶渊明的诗,如饮醇酒,如沐春风,是一大人生享受。 尤其是诗中千古流传的佳句,言简意赅,细细咀嚼,回味无穷。 (一)移居二首 魏晋·陶渊明 (一)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二)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全文翻译: (一)从前想移居住到南村来,不是为了要挑什么好宅院; 听说这里住着许多纯朴的人,愿意同他们度过每一个早晚。

简朴的屋子何必求大,只要够摆床铺就能心安。 邻居朋友经常来我这里,谈谈过去的事情,人人畅所欲言; 见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 (二) 春秋两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经常同友人一起登高吟诵新篇。 经过门前互相招呼,聚在一起,有美酒,大家同饮共欢。 要干农活便各自归去,闲暇时则又互相思念。 思念的时候,大家就披衣相访,谈谈笑笑永不厌烦。 这种饮酒言笑的生活的确很美好,抛弃它实在无道理可言。 穿的吃的需要自己亲自去经营,躬耕的生活永不会将我欺骗。 (二)饮酒·结庐在人境 作者: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路,然而没有烦神去应酬车马的喧闹。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篱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无意中见到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归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里有人生的真义,已经无需多言。 (三)归园田居·其一 作者: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关于谢灵运的评价

关于谢灵运的评价 《南史·颜延之传》:(颜)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如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 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采镂金。”(《诗品》中引)钟嵘曰:宋临川太守谢灵运。其源出于陈思,杂有景阳之体,故尚巧似,而逸荡过之,颇以繁富为累。嵘谓其人兴多才高,寓目辄书,内无乏思,外无遗物,其繁富宜哉。然名章迥句,然名章迥句,处处间起;丽典新声,络绎奔发。譬犹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尘沙,未足贬其高洁也。初,钱塘杜明師夜梦东南有人来入其馆,是夕即灵运生於会稽。旬日,而谢安亡。其家以子孙难得,送灵运於杜治养之。十五方还都,故名“客兒”。——(《诗品》上) 白居易《读谢灵运诗》:吾闻达士道,穷通顺冥数。通用朝廷来,穷即江湖去。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壮志郁不用,须有所泄处。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大必笼天海,细不遗草树。岂惟玩景物,亦欲摅心素。往往即事中,未能忘兴谕。因知康乐作,不独在章句。(《白氏长庆集》卷七) 释皎然曰:康乐公早岁能文,性颖神澈。及通内典,心地更精,故所作诗,发皆造极。得非空王之道助邪?夫文章,天下之公器,安敢私焉?

曩者尝与诸公论康乐为文,直于情性,尚于作用,不顾词彩,而风流自然。彼清景当中,天地秋色,诗之量也,庆〔一作卿〕云从风,舒卷万状,诗之变也。不然,何以得其格高,其气正,其体贞,其貌古,其词深,其才婉,其德宏,其调逸,其声谐哉!至如述祖德一章,拟邺中八首。经庐陵王墓临池上楼,识度高明,盖诗中之日月也,安可攀援哉!惠休所评:谢诗如芙蓉出木,斯言颇近矣!故能上蹑风骚,下超魏晋。建安制作,其椎轮乎?(《诗式》) 敖器之曰:谢康乐如东海扬帆,风日流丽。(《敖陶孙诗评》) 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恒(温)、庾亮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先是郭景纯用隽上之才,变创其体,刘越石仗清刚之气,赞成厥美。然彼众我寡,未能动俗。逮义熙中,谢益表斐然继作。元嘉中,有谢灵运,才高词盛,富艳难踪,固以含跨刘、郭,凌轹潘、左。——《诗品序》 陈绎曾曰:谢灵运以险为主,以自然为工,李杜取深处,多取此。(《诗谱》) 王世贞曰:谢灵运天质奇丽,运思精凿,虽格体创亦,是潘陆之馀法也,其雅缛乃过之。“清晖能娱人,游子澹忘归”宁在“池塘春草”下耶?“挂席拾海月”,事俚而语雅。“天鸡弄和风”,景近而趣遥。(《艺苑卮言》) 钟惺曰:“灵运以丽情密藻,发其奇秀,字句时有滞处,即从彼法中来。

比较陶渊明与谢灵运的诗歌艺术

比较陶渊明与谢灵运的诗歌艺术 摘要:陶渊明的田园诗以写意为主,注重物我合一,展现整体的自然美;而与之相对的谢灵运的山水诗则更注重山水景物的描摹刻画,这些山水景物是独立于诗人性情之外的。两人虽有某些相似的人生经历,但诗歌风格迥异,本文将从诗歌艺术方面来比较。 关键字:陶渊明、田园诗、谢灵运、山水诗 “陶”“谢”千古并行,两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山水诗创作的缘故。田园诗与山水诗往往并称,但是却是两类不同的题材。田园诗会写到农村的风景,但是它的主体是写农村的生活、农夫和农耕,诗人更注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山水诗则主要写自然风景,写诗人主体对山水客观的审美,往往和旅行联系在一起。 陶渊明写得最多的是田园诗,为中国文学增添的一种新的题材,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并真切的写出躬耕之甘苦;谢灵运写的最多是山水诗,是继田园诗之后,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标志着新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的产生。 沈德潜在曾将谢诗与陶诗作比较:“陶诗合下自然,不可及处,在真在厚。谢诗经营而反于自然,不可及处,在新在俊。陶诗胜人在不排,谢诗胜人正在排。”○1从诗歌发展角度史的角度看,魏晋和南朝属于两个不同的阶段:魏晋诗歌上乘汉诗,总的诗风是古朴的;南朝诗歌则一变魏晋的古朴,开始追求声色。而诗歌艺术的这种转变,就是从陶谢的差异开始的。陶渊明是魏晋古朴诗歌的集大成者,谢灵运却另辟蹊径,开创了南朝的一代新风。具体来说,从陶到谢,诗歌艺术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从写意到摹象 中国诗歌一直以写意为主,摹写物象只占从属的地位。陶渊明就是一位写意的能手。他的生活是诗化的,感情也是诗化的,写诗不过是自然的流露。因此他无意于模山范水,只是写与景物融合为一的心境。如《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守拙与适俗,园田与尘网,两相对比之下,诗人归田后感到无比的愉悦。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鸡鸣、狗吠,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不惬意,这一切经过陶渊明点化也都诗情盎然了。他的诗不追求强烈的刺激,没有浓重的色彩,没有曲折的结构,纯是自然流露,注重物我合一,表现出整体的自然美,可以说“陶渊明是把自然融入到血肉气质中的人,真正达到了心物一体。纵浪大化中的人生境界。”○2 谢灵运则不同,山水姿态在他的诗歌中占据了主要地位,他尽量捕捉山水景物的客观美,不肯放过寓目的每一个细节,并不遗余力地勾勒描绘,力图把他们一一真实地再现出来。如:《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 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峰。舍舟眺迥渚,停策倚茂松。 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俯视乔木杪,仰聆大壑淙。 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