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有答案:《海底两万里》专题练习第十周第二部分第1-11章

10.有答案:《海底两万里》专题练习第十周第二部分第1-11章
10.有答案:《海底两万里》专题练习第十周第二部分第1-11章

海底两万里》名著分章节专题练习

第十周 第二部分 第 1-11 章

第一章 印度洋

一、 内容梗概

诺第留斯号在印度洋穿行, “我们 ”看到了基灵岛,看到了一艘大汽船的桅杆,看到了一 种软体动物 “船蛸 ”,看到在孟加拉湾漂浮着无数的尸体,还看到了一望无垠的 “牛奶海。

二、精题演练

1. 填空题

(1) 《海底两万里》第一部分写到

不信任 与愤懑,他的种种神奇的装备

也不只是为他那 来进行 “我”不知原

委的可怕的 __报复 __。 (2)

基灵岛是一座石珊瑚岛,岛上椰树遍布,非常美丽, 登上过该岛。 (3) 一月二十六日, “我们 ”从东经 82 度处穿过了 _赤道又回到了北半球。在这一整天里,一 群令人望而生畏的 ___角鲨_直紧随着 “我们 ”。

2. 读了本章,你知道 “牛奶海 ”是如何形成的吗 ?

这是水中为数众多的纤毛虫纲小动物所造成的。这些小动物会发光,胶质无色,细如发 丝,

长不足五分之一毫米。它们互相粘连在一起,有时甚至连绵好几里。所以就形成了 奶海”

第二章 尼摩船长的新建议 一、内容梗概

船长给 “我们”介绍原始的采珠法及采珠人悲惨的生活,邀请 “我们 ”参观锡兰岛的采珠 场,但 我”因害怕鲨鱼而犹豫不决,康塞尔和尼德

兰却对这次探险兴奋不已。

二、精题演练 1. __ 锡兰 __岛是印度半岛上的一颗明珠,是个以

_采珠业 __著称的地方。

2. 分析选段的语言表达效果。 如果有人邀请你到瑞士山区去猎熊,你也许会说: “好极了!我们明天要去猎熊了! ” 如果有人邀请你到非洲阿特拉斯平原去猎狮,或者印度的丛林去打虎,你会说:啊!啊! 看来我们要去打老虎或狮子了! ”可是,如果有人邀请你到大海中去捕杀鲨鱼,你在接受邀 请之前,恐怕就会考虑再三了 . 运用比较,突出在海底捕杀鲨鱼的危险。

第三章 一颗价值千万的珍珠 一、内容梗概

船长带 “我们 ”观看一颗大如椰子的珍珠。 一个采珠人正辛苦地采珠, 突然一头大鲨鱼向 他发起进攻,船长舍身相救,与巨鲨展开殊死搏斗。正当船长危在旦夕时,尼德,兰义刺 中鲨鱼要害。船长把采珠人救到小船上,并赠送一小袋珍珠。 二、精题演练

1.

在采珠场, “我们”与鲨鱼展开了搏斗,尼摩船长救下了 _采珠人_,捕鲸手 _尼德 尼摩船长。当 “我们 ”把采珠人救上小船后,尼摩船长送给了采珠人一袋 __珍珠 __。 2. 尼摩船长事先知道那个藏有巨大珍珠的砗磲存在吗 ?这次来到这里的目的是什么

知道,他并非第一次来这里。尼摩船长是想看看这只砗磲现在长得怎么样了。

3. 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珊瑚 墓地为止。船长对人类社会存有一种无法改变的 __自由 __的本性服务 ,很可能还想用

_达尔文 __先生和菲茨罗伊船长曾经 救了

“那个印度人,教授先生,是被压迫国家的居民,我是心向被压迫国家的人民的。只 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永远地站在被压迫国家的人民的一边! ”

(1)

这句话反映了尼摩船长的什么精神品格 ?

反抗压迫,同情弱者。 (2)

根据作者的前后叙述,你能揣测一下尼摩船长的国籍吗

?

也许是印度 第四章 红海 一、内容梗概 诺第留斯号在红海上劈波斩浪。尼摩船长跟 通往地中海的地下通道 “阿拉伯隧道 ”的经过。 二、精题演练

1. 红海的水都是红色的吗 ?红颜色的海水是怎么形成的呢 ? 不是,只有个别地方是。是由于某种极微小的海藻的存在造成的,那是一种红色的胶状 物质,是从一种俗称 “三瓣藻 ”的细弱胚芽中产生出来的, 它们极其微小, 一平方毫米的海水 中多达四万个。

2.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教授先生, ”他对我说道, “是靠博物学家的一个简单推理, 发现这个唯有我一个人知 晓的通道的。我曾经注意到,在红海和地中海里,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品种完全相同的鱼类, 诸如海蛇、车鱼、纪鱼、簇鱼、飞鱼等。我确定了这一点之后,便开始琢磨起来,这两个 海是否相通呢 ?如果是的话,地下的水流必然是从红海向地中海流,因为红海海面高于地中 海海面。于是,我便在苏伊士地区捕捞了不少的鱼,在鱼尾上给它们套上铜环,然后再把 它们放归大海。几个月之后,我在叙利亚海岸捕捉到了几条这种尾巴上戴着铜环的鱼。因 此,红海与地中海相通的猜想便得到了证实。 我便驾驶着 ‘诺第留斯 '号去寻我这条地下通道, 它终于被我找到了,于是,我便冒险进入到通道里去。教授先生,您很快就会穿越我这条 阿拉伯隧道了。 ”

通过阅读选文,你认为探索发现需要什么样的品质 ? 善于观察,勤于推理、实践,敢于冒险。

第六章 希腊群岛

一、内容梗概 尼摩船长把大量的黄金赠送给一个潜水员。诺第留斯号来到桑多林岛附近, 了海底火山喷发的壮观奇景。

二、精题演练 1. “我们 ”在希腊群岛海域航行时,看到了 _海底火山喷发 的壮观场景。

2. 回答问题。

(1)在希腊群岛, “我”发现一位深海 __潜水者 与尼摩船长联系。随后尼摩船长打开客厅的柜 子,把许多 __金条 _装入一只边上包着铁皮的箱子,箱盖上有一块铜牌,上有诺第留斯号的 标记, 以及那句格言—— “__动中之动 __“。尼摩船长在箱盖上写上地址, 写的是古代 __希腊 __文。箱子夜间被送了出去。

(2)你能猜出尼摩船长把装满金条的箱子送到哪儿去了吗 ? 送到了反抗专制统治的起义者那里,用来支持他们的斗争。

第七章 地中海上的四十八小时

我”介绍红海得名的原因和他发现从红海

第五章

一 、内容梗概

尼德 兰在红海上用捕鲸叉勇敢地击杀了庞大的儒艮。 摩船长亲自指挥,潜水艇顺利穿过苏伊土地峡。 二、精题演练 1. “我们 ”在红海上发现了一种奇特的人鱼目动物,康塞尔认为那是一条 __

儒艮 __。

2. 即将穿越阿拉伯隧道时, “我”受尼摩船长的邀请来到了诺第留斯号的 道

时,__ 尼摩船长 掌舵,穿越隧道用了不到 _二十_分钟。

阿拉伯隧道

因为穿过阿拉伯隧道不容易, 尼

美人鱼 ,其实它是 驾驶舱 ,穿越隧

我”目睹

一、内容梗概诺第留斯号在地中海底穿行,“我”看到许多遇难船只的残骸静卧在那里,惨不忍睹。

二、精题演练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因此,我在地中海海底所见到的景色,如同乘坐快速列车的乘客观看车窗外的景色一样,一闪而过,甚至比闪电还要快,看到的只是远处的天际,而非一闪而过的近景。虽然如此,我和康塞尔还是看到了地中海里的几种鱼,因为这些鱼的鳍强而有力,所以鱼能游得更快,使之能跟着高速航行的“诺第留斯”号游上这么小会儿。我们因此而待在客厅的舷窗前,记了一些笔记,使我现在可以根据这些笔记就地中海的鱼类补述几句。

1.尼摩船长为什么在地中海海域行驶那么快?

因为他不喜欢这个夹在陆地之间的大海,他感到憋气、不自在。这个地方如果不是令他回想起太多悔恨的话,就是令他有着太多的回忆。

2.此处船行飞快,为什么尼德兰气恼得不行?

因为他无法实施逃跑计划。

3.小说有很多地方都详细地介绍了海洋生物,你如何评价这种写法?

【示例一】我认为这种写法不好,使情节拖沓,阅读无趣,与小说的体裁不符。

【示例二】我认为这种写法可以。这本小说就是写海洋历险的,当然要介绍海洋生物,这样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第八章维哥湾

一、内容梗概

潜艇正沿着葡萄牙海岸行驶,尼德兰做好了潜逃的准备,敦促我”逃跑,我”心里很

矛盾,很不安。潜艇在维哥湾停了下来,船长给我讲述一七零二年西班牙船只被英国海军击败沉没的历史,他命令艇员潜水搬取当年沉船上数不尽的金银珍宝。

二、精题演练

1.填空题

(1)大西洋的两端,有着两个令航海者望而却步的海角_合恩角_和_风暴角(好望角)_。

(2)诺第留斯号在三个半月的时间里,行程近_一万_法里,相当于绕了地球一圈还要多。现

在它正劈波斩浪,在_大西_洋上驰骋。

(3)诺第留斯号在西班牙西北海岸_维哥湾_打捞沉船财宝。

2.尼摩船长打捞的沉船财宝用来做什么了?

接济穷苦人,给受到压迫的人提供反抗资金。

3.下面的选段描写出人物怎样的心理活动?

我待在自己的舱房里。我想躲着尼摩船长,不让他看出我内心的焦躁不安来。我就这

样地在熬着这一天,一会儿想着恢复自由,一会儿又因要离开这艘奇妙的诺第留斯号,使 得我的海底考察半途而废而感到遗憾。我还没有观察到大西洋海底,还没有像揭示印度洋 和太平洋那样把它的秘密揭示出来, 就这样离开这个我喜欢称之为 “我的大西洋 ”的海洋, 如 同小说刚看完上卷,却没了下卷,美梦中途被打断,就这么结束了,我真是不甘心呀!这 难熬的时光就这么逝去,时而想象着自己与同伴们一起安然无恙地回到陆地上去,时而又

希望出现某种意想不到的情况,使得尼德

兰的计划落空,我知道,自己的这种希望是很不

仗义的。

这段描写把 “我”既想回到离开已久的陆地,得到自由,又难以割舍在诺第留斯号上的考 察研究机会这一矛盾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第九章 失踪的大陆 一、内容梗概

潜艇背向欧洲驶去,离大陆越来越远, “我们 ”失去了一次逃跑的机会。尼摩船长带 在夜间到

三百米深的大西洋底去参观柏拉图笔下的大西洋城——亚特兰蒂斯 二、精题演练 1. 选择题。

(1) 在去参观沉入海底的城市之前,有人往 “我 ”手里塞了一根铁棍,因为 ( A )

A.路上很滑,还要爬山

B.预防鲨鱼袭击 C ?防止海底人偷袭

(2) 海底火山口喷出的是(B )

A.火焰

B.岩浆

C.蒸汽

2 .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1) 这儿简直就是一座煤矿,由深入海底的树根支撑着,而树的枝杈则像精巧的黑色剪 纸,清晰地映在水做的天花板上。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把死树林的景象描绘出来,使原本颓败暗沉的景象变 得美好、新颖。

(2) 我们脚步踏过,一群群的鱼儿,像受惊的鸟儿似的,一哄而起。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再现了海底静谧的世界被我们打乱后的景象,把海底的鱼儿 写得活灵活现。

3. 请你结合本章节内容,简单说说诺第留斯号独特的火山口避风港是怎样形成的。 这是一座因地壳发生剧烈运动,导致海水灌进火山内部形成的湖泊。被尼摩船长发现 后就成了诺第留斯号独特的避风港。

4. 尼摩船长在火山口烧煤生产钠的时候,为什么不会被人发现 ?

因为煤烟从火山口冒出去,外面的人看了,以为这儿是座活火山,不会怀疑。

我” 第十章 海底煤矿 一、内容梗概

潜艇来到一个已经熄灭了的火山当中取燃料,

过程中发现了峰巢、红隼、大鸨。

二、精题演练 1. 诺第留斯号停到了一个火山内部的湖泊里, 是

要取走一些储存的 __钠__。 2. 下面哪个事物不是在火山内发现的(

A.紫罗兰

B.峰巢

C.大鸨 我”和同伴出去游览了一通,在攀岩的

这里是一座天然 _煤矿 _。这次到这里, 艇长只 D )

D.海獭

第十一章 马尾藻海

一、内容梗概 潜艇来到马尾藻海,下潜到海底一万六千米的深度竟安然无恙。

二、精题演练

1. 据推测, _马尾藻 _海的海藻和墨角藻是经由墨西哥湾暖流带到这里来的, 伦布猜想

存在着一块新大陆的原因之一。 2. 选段中的 “他”指的是谁 ?为什么管风琴会发出忧郁哀怨的悲声来

? 有时候,在深夜里,在寂静的黑暗之中,当诺第留斯号在浩瀚寂静的海洋中沉睡时 我才能听到他满

怀激情地弹奏着他的那架管风琴,发出忧郁哀怨的悲声来。 尼摩船长。他或许是在思念家人、自己国度的人民和那些死去的船员;抑或是为那个 仍然充满战争、残忍、压迫、血泪的陆地而哀怨。

名著周测十 一、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10 分)

1. 《海底两万里》一书,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具有强烈的可读性,而且书中还包含了 大量的 _地理 、 __历史___、生物、 ___物理 _、地质、气象方面的知识,使读者在阅读引人 入胜的历险故事的同时,还能够轻松地获取科学知识。

2. 在潜艇上备有很多被称作 “海茴香 ”的珊瑚草,用其身上的珊瑚虫嫩肉,可以制成极其有 效的 _止咳糖浆 __。

3 热带地区时间短暂的黄昏来临之前, “我”就和康塞尔被一个奇妙的景象惊果了,我们看到 了一种可爱的动物 __船蛸 _,据说看到这种动物能带来好运。

4. _ 锡兰岛 _是印度半岛上的一颗明珠,是个以 __采珠业 _著称的地方

5. 《海底两万里》中的人物 ___尼德 兰— 在印度洋的采珠场和 _鲨鱼—展开过搏斗,在红海 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 __儒艮 __。

二、 选择题。 (每题 3 分,共 9 分 )

1. 尼摩船长认为红海和地中海中间会有一个隧道,他的理由是 ( D )

A.别人从隧道走过,然后告诉了尼摩船长

B.纯粹是尼摩船长的猜测

C 尼摩船长偶然发现的

D.尼摩船长根据一些生物学现象进行了推理,继而进行了试验,证实了隧道的存在

2. 在火山口湖泊,阿龙纳斯教授和两个伙伴在一簇茁壮的龙血树上发现了 ( B )

A.树洞 B 蜂巢 C 海獭 D.珊瑚虫

3. 在深夜寂静的黑暗之中,诺第留斯号上传来管风琴忧郁哀怨的悲声,它跟下列哪个人物 有关 ?( B )

A.康塞尔

B.尼摩船长 C 尼德兰 D.阿龙纳斯教授

三、 请将下面的地点按诺第留斯号到达的先后顺序排序 (只填序号 )。(6 分)

① 希腊群岛 ② 维哥湾 ③ 排序 :__ ④③①②⑥⑤ 四、 请将地点、事件连线。

1. 希腊群岛

2. 维哥湾

3. 亚特兰蒂斯

4. 海底煤矿

5. 马尾藻海

答案: 1—C 2—D

五、请简述 “采珠场斗鲨鱼 ”的情节。 (6 分) 在锡兰岛采珠场,一条鲨鱼攻击一位采珠人,尼摩船长挺身而出,救下采珠人;尼摩 用匕首刺伤了鲨鱼,鲨鱼反击尼摩,危在旦夕时,尼德兰勇敢出击,用捕鲸叉刺中鲨鱼的 要害,救下尼摩船长。

六、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14 分 ) 我待在自己的舱房里。我想躲着他,不让他看出我内心的焦躁不

这也正是促使哥

阿拉伯隧道 ④ 红海 ⑤ 马尾藻海 ⑥ 海底煤矿

o

(5) A. 艇员取走制好的钠 B. 拍了一张深海照片 C. 将箱子装满金条运走 D. 取走沉船宝藏 E. 参观沉入大海的城市遗址 3—E 4 —A 5--B

安来。我就这样地在熬着这一天,一会儿想着恢复自由,一会儿又因要离开这艘奇妙的诺第留斯号,使得我的海底考察半途而废而感到遗憾。我还没有观察到大西洋海底,还没有像揭示印度洋和太平洋那样把它的秘密揭示出来,就这样离开这个我喜欢称之为“我的大西洋”的海洋,如同小说刚看完上卷,却没了下卷,美梦中途被打断,就这么结束了,我真是不甘心呀!这难熬的时光就这么逝去,时而想象着自己与同伴们一起安然无恙地回到陆地上去,时而又希望出现某种意想不到的情况,使得尼德兰的计划落空,我知道,自己的这种希望是很不国仗义

的。

我们之所以留在他的身边,是环境所造成的形势使然,而非我们的承诺所致。而且,他公然要把我们永远囚在他的艇上的企图,也表明我们的逃跑愿望是合情合理的,无可厚非。

1.选段属于对人物的_心理_描写,文中的“我”和“他”分别是__阿龙纳斯教授__和_尼摩船长_(6 分)

2.“我”一方面想走,恢复自由,另一方面又感到遗憾。“我”为什么会感到遗憾?(4 分)因为“我”还没有观察到大西洋海底,还没有像揭示印度洋和太平洋那样把它的秘密揭示出来。离

开了,“我”就不能够完成海底研究,所以感到遗憾。

3.“他”为什么不让“我们”离开潜艇?(4 分)

“我们”登上潜艇就知道了他的秘密,他不想让自己的秘密被公之于世,所以一直囚我们在艇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