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员工的仪容仪表规范要求标准.doc

公司员工的仪容仪表规范要求标准.doc
公司员工的仪容仪表规范要求标准.doc

公司员工的仪容仪表规范要求标准

公司员工的仪容仪表规范要求

一、具体着装要求:

A衬衫:

a) 衬衫的所有钮扣都要系好;

b) 衬衫下摆要收好,要把下摆均匀地掖到裤腰里面。

B外衣:

a) 西装扣全部扣好;

b) 长裤:腰部不能别任何东西如:手机、打火机、饰品等;

c) 工服的上衣、裤子口袋内尽量不装任何物品,兜盖不得放入口袋内;

d) 任何时候都不可以将西装上衣的衣袖挽上去;

e) 衬衣内不要再穿其他任何衣物。

C领带:

a)领带结必须系端正标准小结;

b)领带必须与衬衫开襟在同一直线上;

c)领带长度以到腰带处为宜,西服下端不能露出领带头。

D工牌:

a)别放在左侧胸袋上端中间位置(即:有胸袋的,工牌上边与胸袋上口对齐)

b)应妥善保管,造成丢失或损坏应立即向公司申报补办;

E袜子、鞋:

a) 深色袜子;

b) 皮鞋必须保持光亮,洁净,无污,鞋带系好

F饰品、物品:

a) 上岗期间手上不要带任何饰品,即:戒指、手链、手镯;

b) 上岗期间不要佩带过于夸张的饰物;

c) 上岗期间不得带手机。

每天自行检查与抽查相结合

a)衣服污渍,衣领和袖口处尤其要注意整洁;

b)衣服不能有绽线的地方,更不能有破洞,扣子等配件应齐全,一经发现及时修补;

C)衣服是否平整;

D)下班后必须把工服按件整齐挂好。

二、发型仪容标准:

A发型发式标准

a)干净整洁,要注意经常修饰、修整,用啫哩打理整齐,以不遮盖耳朵为标准,长短适中;

b)头发要健康、有光泽,不能有头屑;

c)上岗前打理好头发;

d)整理发型所用发蜡、发泥等产品不要过油过香

B面部仪容要求:

男员工

a)每天要进行剃须修面以保持面部清洁;

b)脸上皮肤不能过于油腻;

c)嘴唇滋润、有光泽,不能干裂、脱皮;

d)要时刻保持口气清新,不能有异味;

e)手指甲不能参差不齐,决不允许指甲里面黑泥或者指头上有烟渍,必须保持双手清洁无异味;

女员工仪容要求:

a)每天淡妆上岗,饭后及时补妆;(尽量统一化妆)

b)上岗期间保持发型整齐;

c)嘴唇滋润、有光泽,不能干裂、脱皮;

d)涂无色或淡色指甲油

检查项目:

三、表情规范A目光凝视区域:

a)公务凝视区域:以两眼为底线、额中为顶角形成的三角区。

b)社交凝视区域:以两眼为上线、唇心为下顶角所形成的倒三角区。

B表情礼仪:

a)目光的运用:将目光柔和地照在别人的整个脸上,而不是聚焦于对方的眼睛。

b)当双方沉默不语时,应将目光移开。

目光运用中的忌讳:盯视、眯视、斜视。

C微笑:亲和力的笑容来自刻苦的训练!

a)先要放松自己的面部肌肉,然后使自己嘴角两边平均地、微笑地向上翘起,让嘴唇略呈弧形。

b)微笑时,目光应该柔和发亮,眉头自然舒展,眉毛微微向上扬起。

公司员工的行为举止规范

站姿规范

a)标准要求:挺胸、收腹、立腰,头正,眼睛平视前方,两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前,双手体前交叉,右手搭在左手上,以不露指尖为宜,面带微笑。

b)站位的要求:每天相对固定柜位。

站姿的禁忌

w 双手抱胸;

w 东倒西歪;

w 手插衣袋;

w 抖动双腿;

w 弓腰驼背

w 倚靠柜台

走姿规范

A基本标准:

a)头部、躯干:挺胸、收腹、立腰,头正,眼睛平视前方;

b)两肩相平不摇,两臂摆动自然角度30度至35度为宜;

c)两腿直而不僵,步幅适中均匀;

B礼遇顾客:

a)应相距约2米远时停步(立正),点头致意,问候对方。

C引领顾客:(包括去典当的顾客)

a)走在顾客左前方约1.5米处,随顾客步子轻松前进,遇到台阶或转弯时用手势示意并使用敬语。

b)两人并行,主陪居左,顾客居右。

c)超越顾客:走在顾客左后方约1.5处,致歉意对不起,打扰您了。

走姿的禁忌

w 八字脚;

w 摆臂幅度过大;

w 身体身心向后;

w 鞋拖着地走;

w 蹦蹦跳跳地走

鞠躬规范

鞠躬礼的要求:

a)侧放式站姿,以腰部为轴,上身前倾30度以内,15度左右为宜;

b)双目向下,目视脚前约1.5米处,以示谦恭,面带微笑。

鞠躬礼的忌讳:

a)边走边鞠躬;

b)鞠躬时双眼看向对方或看向两边。

员工礼仪对塑造企业形象的重要性

所谓企业形象,就是企业在社会民众心目中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企业形象已成为企业立足社会的必备条件。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礼仪是人际关系和谐的调节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礼仪能够调节人际关系,员工时时处处按礼仪规范去做,有助于加强人们之间互相尊重,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只要人们受到尊重、礼遇、赞同和帮助,就会产生吸引心理,形成友谊关系,反之就会产生抵触、反感、憎恶的情绪。

礼仪具有凝聚情感的强大作用。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如有不慎就会在平静中突发冲突,甚至采取极端行为。礼仪有利于促使冲突各方保持冷静,缓解已经激化的矛盾。如果人们都能按照礼仪规范约束自己,就会使人际感情得以沟通,建立起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进而有利于各种事业的发展。所以,只有人人都遵循礼仪,才能塑造好企业形象,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员工是企业形象的代言人。在现代企业中,每一位员工都要充分认识礼仪对对塑造企业形象的重要性,以个人形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那么,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员工礼仪的功能和作用。

第一,员工的衣着打扮和举止言行要符合礼仪的要求。员工与公众见面时,得体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往往形成照耀公关活动的光环,这种光环的亮度,则取决于各种礼仪的具体表现是否恰到好处。恰到好处的礼仪不仅令公众产生信任和好感,而且会使合作过程充满和谐与成功。日本著名实业家松下幸之助本来不修边幅。一次,他去理发室,理发师当场批评他不注重修饰自己的容貌:你是公司的代表,却如此不注意衣冠整洁,让别人怎么想?连老板都这样邋遢,你想他的公司还会好吗? 自此,松下幸之助便痛改前非,开始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和在公众面前

的仪表仪态。今天的松下产品驰名天下,这与它们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的表率作用和严格要求员工懂礼貌、讲仪表是分不开的。

相反,如果公关人员蓬头垢面,缺乏素养,公众便可能会联想到企业整体素质的低下,不会有坚强的经济和技术实力。20世纪90年代初,某县长出面接待一位考察投资制药厂的外商。途中两人谈话投机,外商深深为县长的宏论所倾倒。通过考察了解,这位外商决定在该县投资。但是,当外商在参观原制药厂时,县长忽然一口浓痰涌上喉咙,再也憋不住了,吐在了厂门口。这一行径,立即引起外商的厌恶,他马上反悔,提出收回投资承诺。事后,外商给县长写了一封语重心长的信:您作为一县之长都这样没有修养,很难想像您的臣民会是什么样子?建药厂是为了治病救人,而不讲卫生,则可能造成谋财害命的结果。

第二,员工礼仪可以规范内部公众的言行,使全体员工团结协作,提高工作效率,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进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反之,如果员工不能遵循公关礼仪,他们之间的冲突、矛盾就可能会增多,就不能很好地协作配合,遇事推诿扯皮,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而且会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甚至会危及企业的生存。有一家民营企业的经理经常在众人面前训斥员工,动不动大发雷霆。小王经常挨批,他对此耿耿于怀。一次,小王在车间明明发现生产线上有问题,可是他因心中有气,不想告诉相关人员。结果造成大批产品报废,使企业濒临破产。

第三,员工礼仪可以密切与外部公众的关系,形成和谐、融洽、合作的关系,获得外部公众对企业的认可和好评,从而创造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最佳环境。现代生产是社会化的大生产,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是封闭系统,它必然要与外界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企业与外部公众的交往活动中,礼仪起到调节相互关系的润滑剂作用,会给公众以温馨的、愉悦的、富有人情味的清新礼仪,从而赢得公众对企业的赞赏。它不仅可以巩固现有的公众关系,还可以广结良缘,拓展更多的新关系,得到更多的认同和帮助,创造出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环境。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一度处于大萧条中,全球旅馆

业倒闭了80%,希尔顿旅馆也负债50万美元。但这家老板没有灰心丧气,他教导员工,无论旅馆本身的命运如何,在接待旅客时千万不可愁云满面,希尔顿旅馆服务人员脸上的微笑永远是属于旅客的。自此,员工们的微笑服务使旅客对希尔顿旅馆充满了信心,在社会经济普遍不景气背景下,不仅挺过萧条,而且一枝独秀。

第四,员工礼仪是公共关系实务活动的一部分,也是企业形象的一种宣传。礼仪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必须与企业形象战略保持一致,通过礼仪活动向公众显示各方面的形象,以感召公众,使公众认同企业,产生信任和好感,提高企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声誉。只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才能实现公共关系目标和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如果每一个嘉源人都能够做到接人待物知书达礼,着装得体,举止文明,彬彬有礼,谈吐高雅,企业就会赢得社会的信赖,理解,支持。反之,如果言语粗鲁,衣冠不整,举止失度,接人待物冷若冰霜或傲慢无礼,就会有损企业形象,就会失去顾客,失去市场,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人们往往会从某一个职工、某一个小事情上,衡量一个企业的可信度,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所以,员工礼仪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窗口,必须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公司员工的仪容仪表规范要求标准(2)

公司员工的仪容仪表规范要求标准(2)

职场礼仪的重要性

礼仪是普通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的基础,而职场礼仪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比智慧和学识都重要。

我国历史悠久,享有礼仪之帮的美誉,可见礼仪对于人们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礼仪是普通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的基

础,同时也是一个领导者治理好国家、管理好公司或企业的基础。对于职场中,职场礼仪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比智慧和学识都重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竞争就是服务的竞争。怎样把客户服务放在首位,最大限度为客户提供规范化、人性化的服务,以满足客户需求,是现代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对于窗口行业的工作人员来说,如果做好服务工作,不仅需要职业技能,更需要懂得礼仪规范:热情周到的态度、敏锐的观察能力、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灵活、规范的事件处理能力。掌握必要的职业礼仪必定会让人在职场中更上一层楼。

我们生活在重形象、讲礼仪的商业时代,形象专业,是外秀,礼节得体,是内慧,仪礼并重,所谓: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商务的礼仪,从专业形象设计开始,它与身材和美貌无关,简单的修饰+得体的着装+优雅的仪态=专业的形象。现代商务礼仪体现个人职业素养,对现代职业人士而言,拥有丰富的礼仪知识,以及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应用不同的交际技巧,往往会令事业如鱼得水。但交际场合中事事合乎礼仪,处处表现得体着实不易。

心理学家指出,我们于别人心目中的印象,一般在15秒内形成。那么,那些15秒的礼仪你做到了吗?你在适当的时候微笑了吗?你的微笑是真诚的吗?的身体姿势适当吗?你是否注意不交叉双臂没有摆出防卫姿势?你是否注意将身体倾向讲话者而不是后仰了?你的声音是否充满了热情?你表示出对别人讲话的兴趣了吗?你是否做到在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里眼睛在看着讲话者?你有没有不停地转移视线或死死盯住讲话的人?你是否做到过一段时间就点点头或露出赞同的表情?

职场礼仪的重要性是对人际关系的调解。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在平静中会突然发生冲突,甚至采取极端行为。礼仪有利于促使冲突各方保持冷静,缓解已经激化的矛盾。如果人们都能够自觉主动地遵守礼仪规范,按照礼仪规范约束自己,就容易使人际间感情得以沟通,建立起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进而有利于各种事业的发展。

所以礼仪是企业形象、文化、员工修养素质的综合体现,我们只有做好应有的礼仪才能为企业在形象塑造、文化表达上提升到一个满意的地位。

关于礼仪的小故事

一、目光与人品

有位企业经理讲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回,我同某销售公司经理共进午餐。每当一位漂亮的女服务员走到我们桌子旁边,他总是目送她走出餐厅。我对此感到很气愤,我感到自己受到了侮辱。心里暗想,在他看来,女服务员的两条腿比我要对他讲的话更重要。他并没有听我讲话,他简直不把我放在眼里。

二、老太太与配偶

有位人口普查员填写人口登记表时问一位没有文化的老太太:您有配偶吗? 老太太愣了半天回答不上来。旁边有人解释说:他是问您有老伴吗? 老太太这才恍然大悟。

三、仅仅因为一口痰吗?

这是一场艰难的谈判。

一天下来,美国约瑟先生对于对手中国某医疗机械的范厂长,既恼火又钦佩。这个范厂长对即将引进的大输液管生产线行情非常熟悉。不仅对设备的技术指数要求高,而且价格压的很低。在中国,约瑟似乎没有遇到过这样难缠而有实力的谈判对手。他断定,今后和务实的范厂长合作,事业是能顺利的。于是信服地接受了范厂长那个偏低的报价。OK! 双方约定第二天正式签定协议。天色尚早,范厂长邀请约瑟到车间看一看。车间井然有序,约瑟边看边赞许的点头。走着走着,突然,范厂长觉得嗓子里有条小虫在爬,不由得咳了一声,便急急的向车间一角奔去。约瑟诧异地盯着范厂长,只见他在墙角吐了一口痰,然后用鞋底擦了擦,油漆的地面留下了一片痰渍。约瑟快步走出车间,不顾范厂长的竭力挽留,坚决要回宾馆。

第二天一早,翻译敲开范厂长的门,递给他一封约瑟的信:

尊敬的范先生,我十分钦佩您的才智与精明,但车间里你吐痰的一幕使我一夜难眠。恕我直言,一个厂长的卫生习惯,可以反映一个工厂的管理素质。况且,我们今后生产的是用来治病的输液管。贵国有句谚语:人命关天!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否则,上帝会惩罚我的

范厂长觉得头轰的一声,像要炸了。

四、老田鸡退二线

某局新任局长宴请退居二线的老局长。席间端上一盘油炸田鸡,老局长用筷子点点说:喂,老弟,青蛙是益虫,不能吃。新局长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不要紧,都是些老田鸡,已退居二线,不当事了。老局长闻听此言顿时脸色大变,连问:你说什么?你刚才说什么? 。新局长本想开个玩笑,不料说漏了嘴,触犯了老局长的自尊,顿觉尴尬万分。席上的友好气氛尽被破坏,幸亏秘书反应快,连忙接着说:老局长,他说你已退居二线,吃田鸡不当什么事。气氛才有点缓和。

五、这里没师傅,只有大夫

某高校一位大学生,用手捂着自己的左下腹跑到医务室,对坐诊的大夫说:师傅,我肚子疼。坐诊的医生说:这里只有大夫,没有师傅。找师傅请到学生食堂。学生的脸红到了耳根。

六、电话里的女高音

某杂技团计划于下月赴美国演出,该团团长刘明就此事向市文化局作请示,于是他拨通了文化局局长办公室的电话。

可是电话响了足足有半分多钟时间,不见有人接听。刘明正纳闷着,突然电话那端传来一个不耐烦的女高音:什么事啊? 刘明一愣,以为自己拨错了电话:请问是文化局吗? 废话,你不知道自己往哪儿打的电话啊? 哦,您好,我是市歌舞团的,请问王局长在吗? 你是谁啊? 对方没好气地盘问。刘明心里直犯嘀咕:我叫刘明,是杂技团的团长。

刘明?你跟我们局长什么关系?

关系? 刘明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和王局长没有私人关系,我只想请示一下我们团出国演出的事。出国演出?王局长不在,你改天再来电话吧。没等刘明再说什么,对方就啪地挂断了电话。

刘明感觉像是被人戏弄了一番,拿着电话半天没回过神来。

七、参观

南方某市五年前与国外的一座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值五周年之际,该市被邀请前去参观。为了此次出国参观能顺利进行,该市指派一位副市长专门负责组织这项参观活动。

这位副市长很有经验。他首先提出参观人员名单,并对全体参观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参观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他还对全体参观者进行了分工,把领队、接洽、翻译、食宿、安全等工作落实到个人,同时也把提问、记录、录音、拍照等任务分配到人。

最后,他还请礼仪专家给全体团员讲授出国参观的礼仪规范,对团员的着装、交际应酬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定。

该团出国参观结束后,外国朋友对团员在参观时的表现十分赞赏。

八、请向国徽敬礼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一名黑人少校军官和一名白人士兵在路上相遇,士兵见对方是黑人,就没有敬礼。当他掠身而过,忽然听到背后一个低沉而坚定的声音:请等一下。黑人军官对他说:士兵,你刚才拒绝向我敬礼,我并不介意。但你必须明白,我是美国总统任命的陆军少校,这顶军帽上的国徽代表着美国的光荣和伟大。你可以看低我,但必须尊敬它。现在我把帽子摘下来,请你向国徽敬礼。士兵终于向军官行了礼。这位黑人就是后来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黑人将军的本杰明戴维斯。

九、如此吃相

在与自己的同事一道外出参加一次宴会时,财政局干事姜克美因为举止有失检点,从而招致了大家的非议。

姜克美当时在宴会上为了吃得畅快,在开始用餐之后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减轻自己身上的负担。他先是松开自己的领带,接下来又解开领扣、松开腰带、卷起袖管,到了最后,竟然又悄悄地脱去自己的鞋子。尤其令人感到不快的是,姜克美在吃东西时,总爱有意无意地咂巴其滋味,吃得訇然做响,并且其响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浪高过一浪。

姜克美在宴会上的此番作为,不仅令他身边的人瞠目结舌,而且也叫他的同事们无地自容。大家就此纷纷指责姜克美:丢了自己的人,丢了单位的人,也丢了大家的人。

十、拜访

张林是市外办的一名干事,有一次,领导让他负责与来本市参观访问的某国代表团进行联络。为了表示对对方的敬意,张林决定专程前去对方下榻的饭店拜访对方。

为了避免出现得仓促,他先用电话与对方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并且告之自己将停留的时间长度。随后,他对自己的仪容、仪表进行了修饰,并准备了一些本市的风光明信片作为礼物。

届时,张林如约而至,进门后,他主动向对方问好并与对方握手为礼,随后做了简要的自我介绍,并双手递上自己的名片与礼品。简单寒暄后,他便直奔主题,表明自己的来意,详谈完后便握手告辞。

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张林上述表现符合拜会的常规礼仪,展示了他训练有素的交际风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