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导学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导学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导学案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

第1课时:数学广角-例1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12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是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探究就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学习难点:探究就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自主学习

1、说一说,你看过爸爸妈妈烙饼吗?怎样烙的?

2、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

3、从图中你了解到:一只平底锅每次只能烙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需要分钟,想一想,如果只烙一张饼,需要分钟。那么要烙两张饼,最快要几分钟呢?因为一个平底锅一次可以烙两张饼,所以来一张饼和烙两张饼的时间。

如果爸爸、妈妈和我一人要吃一张饼,要烙张饼?小组讨论:妈妈要怎样烙,才能让大家最快吃上饼?

烙饼次数饼1 饼2 饼3 耗时(分)总时间:

4、我们发现烙3张饼,最快只需要分钟。我们第一次先烙第1张和第2张的面,第二次烙第1张的面和第3张的面,第三次烙第张的面和第张的面。

二、探究烙饼的最优方法:

1、思考教材112页:如果要烙的是4张饼,5张饼、、、、、、10张饼呢?你发现了什么?

2、烙4张饼最快要分钟,烙5张要分钟,烙6、、、、、、10张要分钟。

3、我们发现:如果要烙的饼是双数,地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是单数,可以先地烙,最后的3张,就按照我么么前面探究出的方案去烙最节约时间。

三、实践应用:114页做一做1

1、从图中你了解到。

顾客1 顾客2 顾客3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过关检测:

1、用一口平底锅煎饼,假设煎一张饼需要4分钟。每一面需2分钟,每次可以煎2张。煎3张饼至少需要分钟。

2、想一想:一张饼烙()面,如果一面需要2分钟,烙一张需要()分钟。烙一张饼需要4分钟,一口平底锅每次可以烙3张饼,烙3张饼至少需要()分钟。煮一个鸡蛋需要8分钟,一口锅一次可以煮10个鸡蛋,那么煮10个鸡蛋至少需要()分钟。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第2课时:广角例2及做一做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113-114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

1、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尝试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增强合理解决生活钟的问题的意识。

一、课前预习

a) 在家里你都做过些什么家务。

b) 如果你的妈妈安排你烧水和扫地,你会怎样安排这两件事呢?

二、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

2、沏茶前要考虑什么,准备什么呢?

3、每道工序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4、要让客人最快的喝上茶,应该怎样安排这些工序才合理呢?

三、交流解惑

1、要烧水先要,。

2洗水壶→()→()→()→()→()

3我们设计的过程主要大步.

第一大步

第二大步

第三大步

第四大步

所以我们花的时间(算式)(分钟)

4用图式来表示:

5通过前面沏茶这一件事,我们觉得要合理安排一件事,应该考虑那些问题?

1、

2、

3、

6做一件事之前想好哪种方法安排合理,可以。

练习:1、114页做一做2题

我的安排是(用图式表示):

一共是(算式)

2、妈妈下班要回家做饭,淘米要3分钟,煮饭要30分钟,洗菜要8分钟,切菜要10分钟,如果煮饭和炒菜用不同的锅和炉子,妈妈将饭煮好至少要多少时间?

3老师要打电话天通知6个同学重要的事情,如果每打一个电话需要1分钟,下面老师的方法是最快的吗?你能设计一个更好的方法吗?

老师→A,老师→B,老师→C,老师→D,老师→E,老师→F

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2019年秋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全册导学案

第一课时三角形的边 一、新课导入 1、三角形是我们早已熟悉的图形,你能列举出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物体是三角形吗? 2、对于三角形,你了解了哪些方面的知识?你能画一个三角形吗? 二、学习目标 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用三边关系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三、研读课本 认真阅读课本的内容,完成以下练习。 (一)划出你认为重点的语句。 (二)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研读一、认真阅读课本(P63至P64“探究”前,时间:5分钟) 要求:知道三角形的定义;会用符号表示三角形,了解按边角关系对三角形进行分类。一边阅读一边完成检测一。 研读二、认真阅读课本( P64“探究”,时间:3分钟) 要求:思考“探究”中的问题,理解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游戏:用棍子摆三角形。 检测练习二、6、在三角形ABC中, AB+BC AC AC+BC AB AB+AC BC 7、假设一只小虫从点B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点C, 有路线。路线最近,根据是:,于是有: (得出的结论)。 8、下列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为什么? (1)3、4、8 (2)5、6、11 (3)5、6、10 研读三、认真阅读课本认真看课本( P64例题,时间:5分钟) 要求:(1)、注意例题的格式和步骤,思考(2)中为什么要分情况讨论。 (2)、对这例题的解法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 (3)、一边阅读例题一边完成检测练习三。 检测练习三、 9、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8cm.①已知腰长是底边长的3倍,求各边的长; ②已知其中一边的长为6cm,求其它两边的长.(要有完整的过程啊!) 解: (三)在研读的过程中,你认为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四、归纳小结 (一)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二)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五、强化训练 【A】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三角形按边分类课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3)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大于第三边 (4)三角形按角分类应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导学案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64、65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特征。 2、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全过程,掌握它们的特征。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特征。 学习难点:对平行四边形概念及特征的理解。 导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二、自主学习: 1、自学64页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找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_____________ ,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组对边平行。(用纸剪两个完成一样的任意形状的三角形,上课时用) 2、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________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________,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___________。 画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平行四边形有()条高。 3、长方形和正方形各画1个后,观察它们分别都有哪些边平行? (1)独立画图后,找出各自平行的对边。 (2)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否具备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吗?它们是否属于平行四边形? (3)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形。 三、合作探究: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征 1、平行四边形除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特征以外还有哪些特征呢?用刻度尺和量角器分别测量平行四边形的每一条边的长度和每个角的度数,标在图上。

通过测量我们发现: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_________并且________。平行四边形对角____________ 。 2、利用学具材料中的平行四边形框,学习例2。 3、思考并操作,完成65页做一做第1题。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确定了,它的形状能确定吗?答: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发现,平行四边形容易________,这种性质也叫做不稳定性。 四、过关检测: 1、完成课本第65页的做一做2。 2、完成课本67页第1题。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平行四边形。 3、完成课本第67页第2题。两个同学一组拼一拼。 4、判断 (1)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2)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平行四边形不易变形。() 5、一个平行四边形有几个角,如果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动手剪一剪,把示意图画下来。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分层练习合集(含答案)

11.1 与三角形有关线段 11.1.1 三角形边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三角形概念及其基本要素. 2.学会三角形表示及根据“是否有边相等”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3.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 阅读教材P2~4,完成预习内容. 知识探究 (一)三角形 1.定义:由不在____________三条线段首尾________所组成图形叫做三角形. 2.有关概念 如图,线段AB,BC,CA是三角形________,点A,B,C是三角形________,∠A,∠B,∠C是相邻两边组成角,叫做三角形________,简称三角形角. 3.表示方法:顶点是A,B,C三角形,记作“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 (1)三角形表示方法中“△”代表“三角形”,后边字母为三角形三个顶点,字母顺序可以自由安排,即△ABC,△ACB,△BAC,△BCA,△CAB,△CBA为同一个三角形. (二)三角形分类 1.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________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有两边________三角形,其中相等两条边叫做________,另一边叫做________,两腰夹角叫做________,腰和底边夹角叫做________. 3.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________三角形. 4.三角形按边相等关系分类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等腰三角形,即底边和腰相等等腰三 角形 . (三)三角形三边关系 1.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________第三边. 2.推论:由于a +b>c ,根据不等式性质,得c -b

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_(全册有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第一章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1.1我们身边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观察、感受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认识轴对称图形。 2、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3、理解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意义。 4、正确区分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 5、理解并能应用轴对称的有关性质。 教学重点: 1、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轴对称的有关性质。 难点: 1、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正确区分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图片:五角星、脸谱、正方形、禁行标志、山水倒映等。 学生欣赏,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二、探究新知 1、生活中有许多奇妙的对称,如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像;把手掌盖在 镜子上,镜子里的手与自己的手完全重合在一起;这些都是对称,你还能举出例子吗? 学生分组思考、讨论、交流,选代表发言。

教师巡回指导、点评。 2、动手做一做:用直尺和圆规在纸上作出一个梯形,并把纸上的梯 形剪下来,沿上底和下底的中点的连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吗? 学生活动:观察、小结特点。 3、教师给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问题: ⑴“完全重合”是什么意思? ⑵这条直线可能不经过这个图形本身吗? ⑶圆的直径是圆的对称轴吗? 学生分组思考、讨论、交流,选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⑴指形状相同,大小相等。 ⑵不能,因为这条直线必须把这个图形分成能充分重合的两部分,则必然经过这个图形的本身。 ⑶不是,因为圆的直径是线段,而不是直线,应说直径所在的直线或经过圆心的直线。 4、猜想归纳: 正三角形有几条对称轴?正方形呢?正五边形呢?正六边形呢?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5、你还能举出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例子吗? 6、教科书第五页图1-6⑴⑵两个图,问题:想一想,每组图形中,左 边图形沿虚线对折后与右边的图形有着怎样的关系? 7、教师给出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定义。 8、你还能举出生活中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例子吗? 思考: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有什么异同?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小结。 三、巩固反馈 1、26个英文大写字母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民族,在她灿烂的文化中,汉字是其中一朵瑰丽的奇葩,请写出几个是轴对称的汉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奥运会五环图案有下列各说法:①它不是轴对称图形;②它是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③它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修订版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集

11.1.1三角形的边 一、学习目标 1.认识三角形,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并把三角形分类. 2.知道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3.懂得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问题 二、重点:知道三角形三边不等关系. 难点: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 三、合作学习 (一)精讲 知识点一:三角形概念及分类 1、学生自学教科书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 (1)三角形概念: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顺次首尾连接所组成的图形 叫做三角形。如图,线段____、______、______ 是三角形的边; 点A 、B 、C 是三角形的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 是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 的角。图中三角形记作__________。 (2)三角形按角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角形按边分类可分为 _____________ (二)精练一: 1、如图.下列图形中是三角形的___________? 2、图3中有几个三角形?用符号表示这些三角形. 精讲 知识点二:知道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并判断三条线段 能否构成三角形 1、探究:请同学们画一个△ABC ,分别量出AB ,BC ,AC 的长,并比较下列各式的大小: AB+BC_____AC AB + AC _____ BC AC +BC _____ AB 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精练二: 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为什么? (1)3,4,8; (2)5,6,11; (3)5,6,10 2、有四根木条,长度分别是12cm 、10cm 、8cm 、4cm ,选其中三根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是_______个。 3、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5,那么第三边长可能是( ) A 、1 B 、9 C 、3 D 、10 4、阅读教科书例题,仿照例题解法完成下面这个问题: 5、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周长为20cm ,三角形的一边长6cm ,求其他两边长。 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5,则它的周长是( ) A 、7 B 、9 C 、12 D 、9或12 7、若三角形的周长是60cm ,且三条边的比为3:4:5,则三边长分别为 ___________. 8、(选做)若△ABC 的三边长都是整数,周长为11,且有一边长为4,则这个三角形可能的最大边长是___________. 9、已知线段3cm,5cm,xcm,x 为偶数,以3,5,x 为边能 组成______个三角形。 学习反思: A B C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数学导学案八年级备课组

课题11.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 (1) 一、 学习目标 1、掌握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相关概念和全等三角形性质。 2、理解“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3、熟练 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二、 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P2-3页,完成下列要求: 1、理解并背诵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2、注意全等中对应点位置的书写。 3、理解并记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4、自学后完成展示的容,20分钟后,进行展示。 三、展示容: 1、________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____。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____。 2、能够_____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3、一个图形经过__、__、__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____。 4、______叫做对应顶点。_______叫做对应边。_____叫做对应角。 5、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__。____相等。 6、课本P4练习1、2 7、如图1,△ABC ≌△DEF ,对应顶点是__________,对应角是____________,对应边是___________________。 8 7

8、如图2,△ABC≌△CDA,AB和CD,BC和DA是对应边,写出其他对应边及对应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如图3,△ABN≌△ACM,∠B=∠C,AC=AB,则BN=____,∠BAN=______,_____=AN,_____= ∠AMC. 10 9 10、如图,△ABC≌△DEC,CA和CD,CB和CE是对应边,∠ACD 和∠BCE相等吗?为什么? 课后反思: 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9单元 总复习 导学案

9 总复习 本单元复习的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分为四部分:大数的认识,乘法和除法,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旨在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向学生渗透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的魅力。 总复习的内容基本是按照前面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复习的,同时把有些分散学习的内容适当归并,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1.通过总复习,正确地读写多位数,熟练地对多位数进行改写和省略尾数。 2.通过总复习,正确、熟练地进行乘、除法的口算和笔算。 3.通过总复习,会画角、垂线和平行线,会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4.通过总复习,能看懂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会绘制条形统计图。 1.大数的认识。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4.角的度量。 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1.大数的改写。 2.周角的认识。

3.积和商的变化规律。 4.画垂线、平行线,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1)多位数的认识(1课时) (2)乘法和除法(1课时) (3)空间与图形(1课时) (4)统计与数学广角(1课时)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重视知识的融汇贯通,引导学生学会梳理知识,把握重、难点,帮助学生形成自我复习的能力。学生主动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系统,准确把握本学期所学知识。 第1课时多位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 2.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大数的改写和省略尾数的方法。 3.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复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4.渗透了解国情、热爱祖国的思想。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大数读、写的方法;数的改写和省略尾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有答案)

第一章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1.1我们身边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观察、感受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认识轴对称图形。 2、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3、理解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意义。 4、正确区分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 5、理解并能应用轴对称的有关性质。 教学重点: 1、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轴对称的有关性质。 难点: 1、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正确区分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图片:五角星、脸谱、正方形、禁行标志、山水倒映等。 学生欣赏,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二、探究新知 1、生活中有许多奇妙的对称,如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像;把手掌盖在镜子上,镜子里的手与自 己的手完全重合在一起;这些都是对称,你还能举出例子吗? 学生分组思考、讨论、交流,选代表发言。 教师巡回指导、点评。 2、动手做一做:用直尺和圆规在纸上作出一个梯形,并把纸上的梯形剪下来,沿上底和下底 的中点的连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吗? 学生活动:观察、小结特点。 3、教师给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问题: ⑴“完全重合”是什么意思? ⑵这条直线可能不经过这个图形本身吗? ⑶圆的直径是圆的对称轴吗? 学生分组思考、讨论、交流,选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⑴指形状相同,大小相等。 ⑵不能,因为这条直线必须把这个图形分成能充分重合的两部分,则必然经过这个图形的本身。 ⑶不是,因为圆的直径是线段,而不是直线,应说直径所在的直线或经过圆心的直线。 4、猜想归纳: 正三角形有几条对称轴?正方形呢?正五边形呢?正六边形呢?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5、你还能举出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例子吗? 6、教科书第五页图1-6⑴⑵两个图,问题:想一想,每组图形中,左边图形沿虚线对折后与 右边的图形有着怎样的关系? 7、教师给出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定义。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导学案(全册)

第十一章三角形 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1.1.1 三角形的边 学习目标: 1、明确三角形的相关概念;能正确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2、能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新课导学: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阅读课本第1至3页,回答以下问题: (1)三角形概念: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条线段连接所组成的图形。 (2)三角形的表示法(如图1)三角形ABC可表示为:; (3)ΔABC的顶点分别为A、、; (3)ΔABC的内角分别为∠ABC,,; (4)ΔABC的三条边分别为AB,,;或,、; (5)顶点A的对边是,顶点B的对边分别是,顶点C的对边分别是。 三角形的分类: (1)下图中,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各有什么特点? (2)下图中,每个三角形的三边各有什么特点? (3)结合以上图形你认为三角形可以如何分类?试一试 ①按角分类: ②按边分类: (4)在等腰三角形中,叫做腰,另外一边叫做,两

第1题 腰的夹角叫做 , 叫做底角。 (5)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即底边和腰 的等腰三角形。 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问题1:如图,现有三块地,问从A 地到B 地有几种走法,哪一种走法的距离最近?请将你的设计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3)阅读课本第3页,填写:三角形两边的和 (4)用式子表示:BC + AC AB (填上“> ”或“ < ” ) ① BC + AB AC (填上“> ”或“ < ” ) ② AB + AC BC (填上“> ”或“ < ” ) ③ 4、例题:用一条长为18cm 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如果腰长是底边的2倍,那么各边的长是多少? 解:设底边长为xcm ,则腰长是 cm 因为三角形的周长为 cm 所以: 所以x= cm 答: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是 、 、 课堂练习: A 组 1.①图中有 个三角形,分别为 ②△ABC 的三个顶点是 、 、 ; 三个内角是 、 、 ; 三条边是 、 、 ; 2、如图中有 个三角形,用符号表示 3.判断下列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B 地 A 地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第1单元四则运算 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学习内容:教材2、3页例1,练习一1~5题。 学习目标: 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及应用。 学习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导学流程 定向自学 1、复习铺垫:加减5分钟口算。 2、自学例1理解加法的意义。 尝试用线段图表示题意,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组内合作归纳加法的意义。 3、理解减法的意义。 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尝试用线段图表示题意,根据线段图写出减法算式,组内合作归纳减法的意义。 合作探究: 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1.观察以上三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小组讨论。个别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4.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观察算式,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和=()+()加数=()-()】 【被减数=()+()减数=()-()】 展示反馈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一1~5题拓展提升 猜猜我是几? 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学习内容:教科书5—6页例2、3与“做一做”,练习二第1-5题。 学习目标: 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推理、概括能力,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学习重点: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 学习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 导学流程 导入新课:我们已经知道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那么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又是怎样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定向自学 1、乘法的意义:结合例2插图和第(1)题写出乘法算式,组内合作归纳乘法的意义。 2、理解除法的意义 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并写出除法算式,组内合作归纳除法的意义。 合作探究: 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1.观察以上三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小组讨论。个别汇报) 我加上89得243。600减去我得309.。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学案(全册)

学校----- 班级---- -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亿以内数的认识 【学习目标】 1、通过拨计数器,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并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记数习惯,知道每四个数位为一级,并能熟练掌握“个级”和“万级”各个数位的顺序。 【学习重难点】 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法指导】 借助计数器认识较大的计数单位。 【自学互助】 (一)课前自学 1、我们已经学过计数单位有()、()、()、()、(),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2、数数: (1)从213一个一个的数到235。 (2)从320一十一十的数到440。 (3)从1500一百一百的数到2000。 3、5673中的5表示(),6表示(),7表示(),3表示()。 4、收集生活中哪些地方看见过较大数并记录下来。 (二)课中自学 1、小组合作在计数器上拨数(小精灵提示:计数器上哪一位上的珠子满10颗,就要向前一位进1。) (1)在计数器上分别表示出500和1000。 (2)一万一万地数, 10个一万是(),照这样继续数下去。10个十万是(),10个一百万是(),10个一千万是()。 2、独立阅读教材第3页,完成下题。 (1)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 (2)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都是()。

(3)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从右边起,每()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级,()位、()位、()位和()位是万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数级。 (4)75620003中的7在()位上,表示(),6在()位上,表示()。 【展示互导】 大家把自学互助的结果展示给小组同学或者全班同学。(可以交流这节课学到的新知识) 【质疑互究】 我的疑惑: 【检测互评】 1、完成第四页的“做一做”。 2、填空: (1)10个一万是();100个十万是();10个()是一亿。 (2)在整数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六位是()位,第八位是()位,第()位是亿位。*(3)65300060中从左边数的第一个“6”比第二个“6”多()。 【总结提升】 数位与计数单位的区别: 学校----- 班级---- -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亿以内数的读法 【学习目标】 1.掌握含两级的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大数,并体会,理解读数的规则。 2.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学习重难点】 含两级的数的读法;数位上出现0的读法。 【学法指导】 通过类比个级数的读法得出万级数的读法。两者的联系与区别: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自学互助】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学案(全册)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1.1.1 三角形的边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掌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2、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掌握三角形 三边之间的不等关系. 学习重点:三角形三边之间的不等关系. 学习难点:应用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不等关系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三角形是我们早已熟悉的图形,你能列举出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物体是三角形吗? 2.能从右图中找出4个不同的三角形吗? 二、探究新知: 1、你所知道的三角形的定义是什么? 问题:根据你的理解,下列的图形是三角形吗? 三角形的定义: 2、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①边: 。 ②角: 。 ③顶点: 。 问题:右图中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是 , 三条边分别是 , 三个内角分别是 。 3、三角形的表示: 如右图,以A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记作 ,读作 。 4、 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有 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A B C D E F G A B C a b c A B D C E

问题:那么等边三角形是否属于等腰三角形呢? 三角形的分类: ①按三个内角的大小分类:、和。 ②按边进行分类。 5、自主探究 (1)任意画一个△ABC,从点B出发,沿边到点C,有几条路线? (2)各条路线的长有什么关系?说明理由. 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 6.例题讲解 例:有一条长为18cm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1)如果腰长是底边长的2倍,那么各边的长是多少? (2)能围成有一边的长为4cm的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三、练习内容 1、课本练习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全册导学案集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数一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经历数较大数的过程,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2、借助方块图和计数器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建立计数单位的数学模型。 3、在认知活动中,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类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 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难点计数单位和数位之间的区别。 课前预习相关知识 数一数P2页上图中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教材助读 预习自测。 一、填空 1、从个位起第第五位是()位,与它相邻的两个数位是()位和()位。 2、一亿里面有10个(),十万里面有()个一万。 3、是()位数,最高位是()位,“6”在()位上,表示()个()。 4、一个七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计数单位是(),从右边数第()位的计数单位是千。 二、仔细观察,然后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997 () 999 ()

2、5080 5090 () ( ) 3、()() 8100 8200 4、()8000 9000 () 我的疑问: 课内探究 探究点一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 你能数一数P2页下图中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吗 1、找规律,数一数 2、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3、说一说: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一百万是多少() 10个一千万是多少() 探究点二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不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 因为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倍的关系,所以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不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几个间隔,进率就是几个() 探究点三根据P4页中表格,你是怎样认识十进制数位顺序表的 什么是数位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个数位是一级分别是:()、()、()…… 数位顺序表是由()、()和()三部分组成。 当堂检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套 课题: §11.1.1 三角形的边 活动一 认识三角形及相关概念 1. (1)什么叫三角形? 什么叫等腰三角形?什么叫等边三角形? (2)如图,三角形可记作 ,读作 ;图中线段 是三角形的边;点 是三角形的顶点; _____是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图中△ABC 的三边,也分别可用________表示.顶点A 的对边为 或_______,∠B 对边为 __ 或______;边AB 、AC 边的夹角为 ,∠A 、∠B 的夹边为 . 2. 如右图,图中三角形的个数有 ( ) A.4个 B.5个 C.6个 D.8个 活动二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1.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应满足什么条件? ① .② . 2.应用以上结论完成下列问题①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3cm ,5cm ,8cm B.8cm ,8cm ,18cm C.0.1cm ,0.1cm ,0.1cm D.3cm ,40cm ,8cm ② 如果线段a ,b ,c 能组成三角形,那么,它们的长度比可能是( ). A 、1∶2∶4 B 、1∶3∶4 C 、3∶4∶7 D 、2∶3∶4 ③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7和8,求其周长; 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求其周长. ④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 . c b C a A B

【检测反馈】 1.如图,图中有个三角形,在△ABE中,边AE所对的角是,∠ABE所对的边是;边AD在△ADE中,是的对边,在△ADC中,边DC是的对边. 2.如果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7和2,且它的周长为偶数,那么第三边的长为(). A.5 B.6 C.7 D.8 3.(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8cm,另一边等于6cm,求此三角形的周长;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5cm,另一边等于2cm,求此三角形的周长. 第1课时三角形的边 1.下列各组线段中,首尾相接不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3㎝,8㎝,10㎝ B.5㎝,5㎝,a㎝(0<a<10)C.a+1,a+2,a+3(a>0) D.三条线段的比为2∶3∶5 2.有四根木条,长度分别为6cm,5cm,4cm,2cm,选其中三根首尾相接构成三角形,则可选择的种数有() A.4种 B.3种 C.2种 D.1种 3.△ABC的三边a,b,c都是正整数,且满足a≤b≤c,且b=4,则这样的三角形的个数有() A.7个 B.8个 C.9个 D.10个 4.在△ABC中,AB=9,BC=2,并且AC为整数,那么△ABC的周长为.

北师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导学案

第一章勾股定理 第一课时探索勾股定理(1) 【学习目标】 1、经历用数格子的办法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力意 识,主动探究的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2、探索并理解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 简单的推理的意识及能力。 3、【学习重点】 了结勾股定理的由来,并能用它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学前准备】 1、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测量三边的长。 2、准备一张坐标纸 【自学探究】 阅读课本2-5页回答下列问题 1、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分别为a=3㎝,b=4㎝和a=6㎝,b=8㎝ ①请你量出斜边c的长度。 (1) (2) ②、进行有关的计算。(1)a2+b2= c2= (2) a2+b2= c2= ③、得出结论: 2 3cm 6cm 8cm

(图中每个小方格代表一个单位面积) (2)你能发现图1-1中三个正方形A,B,C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图1-2中的呢? (3)你能发现图1-1中三个正方形A,B,C围成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吗? (4)你能发现课本图1-3中三个正方形A,B,C围成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吗? (5)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1.6个单位长度和2.4个长度单位,上面所猜想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说明你的理由。 预习后你还有什么问题?最想和大家讨论交流的问题是什么? 【合作交流】 勾股定理 例题:P2引例

【随堂练习】 1、P3随堂练习1、2 【小结】 你学到了什么: 知识方面 方法 你还有什么问题: 【今日作业】 1. 求出下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度。 2、求斜边长17厘米、一条直角边长15厘米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巩固练习】 1.在△ABC中,∠C=90°,(l)若 a=5,b=12,则 c=(2)若c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课第1练 三角形的边 一、填空题 1.三角形按边分类可分为 三角形与 三角形,其中等腰三角形又可分为 三角形与 三角形、 2.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 大于 ,其推理的依据就是两点的所有连线中, 3.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与7,则它的周长为_____;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就是3与4,则它的周长为 _、 4.长为10、7、5、3的四跟木条,选其中三根组成三角形有___种选法。 5.若三角形的周长就是60cm,且三条边的比为3:4:5,则三边长分别为_______ 6.已知线段3cm,5cm,xcm,x 为偶数,以3,5,x 为边能组成______个三角形。 7.△ABC 中,如果AB=8cm,BC=5cm,那么AC 的取值范围就是________________、 8.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6,则它的底边长a 的取值范围就是________; 二、选择题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1)等边三角形就是等腰三角形。(2)三角形按边分类可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与不等边三角形。 (3)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大于第三边。(4)三角形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与钝角三角形。 A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10.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 与8cm ,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可能就是 ( ) A 、 4cm B 、 5cm C 、 6cm D 、 13cm 1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就是 ( ) A 、 1cm ,2cm ,3、5 cm B 、 4cm ,5cm ,9 cm C 、 5cm ,8cm ,15cm D 、 6cm ,8cm ,9cm 1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它的周长就是( ) A 、 17 B 、 22 C 、 17或22 D 、 13 13、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x ,2,3,那么x 的取值范围( ) A 、 32??x B 、 52??x C 、 2?x D 、 51??x

八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八年级数学导学稿第一章全等三角形 课题:1.1全等三角形(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以及对应的元素; 2、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3、能熟练地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4. 探究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重点: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的元素和性质; 难点:会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能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从同一张底片冲冼出来的两张尺寸相同的照片上的图形,放在一起也能够完全重合吗? 【创设情境】 1.观察下列图案(电脑显示不同的图案及教科书的图案),学生指出这些图案的形 状和大小是否相同?你能再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例子?你能再举出生活 中的一些实际例子吗? 【探索新知】 活动1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第4-5页,然后回答问题: 1. ,叫做全等形。 2.如果两个图形全等,那么他们的相同,相等。 活动2. 主体探究,合作交流,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关系 如果ΔABC≌ΔDEF,则AB的对应边是_____,AC的对应边是_____,∠C的对应角是_____,∠DEF的对应角是_____. 活动3. 观察、归纳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_____,对应角_____,

【巩固提升】 1.下列说法:①全等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③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④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分别相等,其中正确 的说法为()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 2.如下图,矩形ABCD沿AM折叠,使D点落在BC上的N点处, 如果AD=7Cm,DM=5Cm, ∠DAM=39°,则AN=___Cm, NM=___Cm, ∠NAB=___. 【课堂小结】 【达标检测】 1.观察你周围的一切,举出几个全等、相似图形的例子. 2. 如图1-2,已知△ABE≌△DCE,AE=2 cm,BE=1.5 cm,∠A=25°,∠B=48°; 那么DE=_____cm,EC=_____cm,∠C=_____°;∠D=_____°. 3.把大小为4*4的正方形方格纸,沿下图中的部分虚线分割,便得到两个全等形,请在右边的四幅图中,分别沿虚线用四种不同的方法,把正方形分割成两个全等形。 【我的反思】 八年级数学导学稿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导学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编写教师 授课 时间 总第 1课时审核人学习 内容 教材第2、3和4页。 学习目标认识记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及相邻记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及读数方法。 重点难点认识计数单位。 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学习流程 学案导案 一、复习导入 下面是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 北京:19612368人西藏:3002166人 四川:80418200人河南:94023567人 新疆:21813334人黑龙江:38312224人 我国总人口:1339724852人 这些数你会读吗? 二、合作学习 1. 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⑴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 千位满十要怎样? 10个一千是多少? 九万再加上一万是多少? 万位满十要怎样? 10个一万是多少? 九十万再加十万是多少? 十万位满十要怎样? 10个十万是多少? 九百万再加一百万是多少? 百万位满十要怎样?10个百万是多少? 九千万再加上一千万是多少?千万位满十要怎样? 10个千万是多少? ⑵思考: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2. 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⑴叫做数位。 ⑵根据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第二位是,…第五位是,…第九位 是。 一、创悦境 同学们,我们已经 学了万以内的数。 在日常生活和生 产中,我们还经常 用到比万大的数。 同学们这些数据 你会读吗?今天 我们一起来学习 亿以内数的读法, 同学们有信心 吗? 二、释悦疑 1. 同学们,拿出 你们的计数器一 起拨数,认识万、 十万、百万、千万、 亿等计数单位。 2. 两个相邻计数 单位之间的进率 都是10,即十进 关系。 3. 在用数字表示 数的时候,这些计 数单位要按照一 定的顺序排列起 来,它们所占的位 置叫做数位。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c a b A B C 八年级上册导学案 第十一章三角形 11.1.1 三角形的边 一、新课导入 1、三角形是我们早已熟悉的图形,你能列举出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物体是三角形吗? 2、对于三角形,你了解了哪些方面的知识?你能画一个三角形吗? 二、学习目标 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用三边关系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三、研读课本 认真阅读课本的内容,完成以下练习。 (一)划出你认为重点的语句。 (二)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研读一、认真阅读课本 要求:知道三角形的定义;会用符号表示三角形,了解按边角关系对三角形进行分类。一边阅读一边完成检测一。 检测练习一、 1、的图形叫三角形。 2、如图线段AB,BC,CA是三角形的, 点A,B,C是三角形的,∠ A、∠ B、∠ C是, 叫做,简称。 3、用符号语言表示上图的三角形。 顶点是的三角形,记作,读作:。 4、按照三个内角的大小,可以将三角形分为 5、三角形按边可分为 研读二、认真阅读课本 要求:思考“探究”中的问题,理解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游戏:用棍子摆三角形。 检测练习二、6、在三角形ABC中, AB+BC AC AC+BC AB AB+AC BC 7、假设一只小虫从点B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点C, 有路线。路线最近,根据是:,于是有: (得出的结论)。 8、下列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为什么?

(1)3、4、8 (2)5、6、11 (3)5、6、10 研读三、认真阅读课本认真看课本 要求:(1)、注意例题的格式和步骤,思考(2)中为什么要分情况讨论。 (2)、对这例题的解法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 (3)、一边阅读例题一边完成检测练习三。 检测练习三、 9、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8cm.①已知腰长是底边长的3倍,求各边的长; ②已知其中一边的长为6cm,求其它两边的长.(要有完整的过程啊!) 解: (三)在研读的过程中,你认为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四、归纳小结 (一)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二)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五、强化训练 【A】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三角形按边分类课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3)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大于第三边 (4)三角形按角分类应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一个不等边三角形有两边分别是 3、5另一边可能是() A、1 B、2 C、3 D、4 3、下列长度的各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3cm、12cm、8cm B、6cm、8cm、15cm 、3cm、5cm D、6.3cm、6.3cm、12cm 【B】组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另一边长等于9,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5、已知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cm,另一边长为3cm.则第三边的长取值范围是多少? 【C】组(共小1-2题) 6、已知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cm,另一边长为3cm.则第三边的长取值范围是。 小方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cm、8cm的游戏棒,他想再找一根,使这三根游戏棒首尾相连能搭成一个三角形. (1)你能帮小方想出第三根游戏棒的长度吗?(长度为正整数) (2)想一想:如果已知两边,则构成三角形的第三边的条件是什么? (3)如果第三边的长为偶数,那么第三条又有几种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