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人教文言文阅读单元测试

届人教文言文阅读单元测试
届人教文言文阅读单元测试

届人教版-文言文阅读-单元测试

————————————————————————————————作者:————————————————————————————————日期:

单元集训·8第2单元阅读浅易的文言文(4)

[共5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贾思伯,字士休,齐郡益都人也。世父元寿,高祖时中书侍郎,有学行,见称于时。思伯释褐奉朝请,太子步兵校尉、中书舍人,转中书侍郎。颇为高祖所知,常从征伐。

及世宗即位,以侍从之勤,转辅国将军。任城王澄之围钟离也,以思伯持.节.为其军司

..

。及澄失利,思伯为后殿。澄以思伯儒者,谓之必死焉。及至,大喜,曰:“仁者必有勇,常谓虚谈,今于军司见之矣。”思伯托以失道,不伐其功,时论称其长者。后为河内太守,不拜。寻除鸿胪少卿,以母忧免。服阕,征为荥阳太守,有政绩,因迁征虏将军、南青州刺史。初,思伯与弟思同师事北海阴凤授业,无资酬之,凤遂质其衣物。及思伯之部,送缣百匹遗凤,因具车马迎之,凤惭不往。时人称叹焉。寻以父忧免。后除征虏将军、光禄少卿,仍拜左将军、兖州刺史。

肃宗时,征为给事黄门侍郎。因请拜扫,还乡里。未拜,以风闻免。寻除右将军、凉州刺史。思伯以州边远,不乐外出,辞以男女未婚。灵太后不许,

舍人徐纥言之,得改授太尉长史。又除安东将军、廷尉卿。思伯自以儒素为业,不好法律,希言事。俄转卫尉卿。

于时议建明堂,多有同异。思伯上议曰:“……五室之理,谓为可按。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学者善其议。

又迁太常

..

卿,兼度支尚书,转正都官。时太保崔光疾甚,表荐思伯为侍讲,中书舍人冯元兴为侍读。思伯遂入授肃

宗《杜氏春秋》。思伯少虽明经

..

,从官废业,至是更延儒生夜讲昼授。性谦和,倾身礼士,虽在街途,停车下马,接诱恂恂,曾无倦色。客有谓思伯曰:“公今贵重,宁能不骄?”思伯曰:“衰至便骄,何常之有?”当世以为雅谈。为元义所宠,论者讥其趣势。孝昌元年卒。赠镇东将军、青州刺史,又赠尚书右仆射,谥曰文贞。

(节选自《魏书·卷七十二·列传第六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B.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C.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D.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1.B(语段的内容是讨论“明堂”的规格,即“方圆”“高方”。注意对称结构“……之言”“……之议”等。加上标点符号是: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持节是官名,汉末与魏晋南

北朝时,

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其权大小有别。

B.军司即军师,军职官名。晋为避司马师讳,改军师为军司,魏晋官品中有“诸军司”,为第五品。

C.太常,官名。其主要职责,是主管祭祀社稷、宗庙和朝会、丧葬等礼仪,祭祀时充当主祭人皇帝的助手。

D.明经,是选拔官员的考试科目之一,曾有明经、进士二科,以经义取者为明经,以诗赋取者为进士。

2.D(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这里的“明经”,应是本义,指明习经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思伯久经沙场。他经常跟随高祖征战讨伐。他曾经跟随任城王元澄进攻钟离,作战失利,奉命殿后且出色完成任务,从而改变了元澄对儒士的看法。

B.贾思伯不计前嫌,尊敬师长。他曾与弟弟一起师从阴凤。因无钱交纳学费,衣物被阴凤作为抵押品。贾思伯在南青州任上送给阴凤礼物,派马车迎接他来。

C.贾思伯仕途不顺。曾被征为给事黄门侍郎,还未拜官上任,就因为传闻而被弹劾免职。拒任凉州刺史却不被允许,幸亏徐纥从中说话,才得以改任。

D.贾思伯勤勉好学,礼贤下士。他少年时明习经典,做官后勤奋钻研。任侍讲时延请儒士夜读日授。他在街头碰到读书人,就停车下马,认真交谈。

3.D(“做官后勤奋钻研”错误,原文是“从官废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思伯托以失道,不伐其功,时论称其长者。

(2)于时议建明堂,多有同异。

(3)客有谓思伯曰:“公今贵重,宁能不骄?”

4.见“参考译文”画线处。〔(1)托以:以……为托词。伐:矜夸。称:称赞。(2)于:介词,在。议:议论。

同异:偏义复词,异,不一致。(3)谓……曰:对……说。宁:难道。〕

〖参考译文〗

贾思伯,字士休,是齐郡益都人。他的伯父元寿,是高祖时的中书侍郎,有学问和德行,被当时人所称颂。思伯由奉朝请步入仕途,任太子步兵校尉、中书舍人,调任中书侍郎。很受高祖的赏识,经常跟随高祖征战讨伐。

世宗即位后,因为侍从皇上的勤谨,改任辅国将军。任城王元澄围攻钟离时,派思伯持节去当他的军司。等到元澄作战失利,贾思伯带领军队在后面护卫。元澄以为思伯是个儒士,必死无疑。等到思伯率军返回后,元澄大喜,说:“仁人必定勇敢,我常认为这种说法是空谈,今天在军司身上却真的看到了。”思伯用迷失了道路侥幸成事为托词,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当时舆论称赞他有长者之风。后来授河内太守,不就任。接着任鸿胪少卿,因为给母亲守丧而免任。服丧期满后,起用他任荥阳太守,有政绩,于是升迁为征虏将军、南青州刺史。当初,思伯与弟弟思同师从北海人阴凤学习,无钱交纳谢师的费用,阴凤于是就抵押了他俩的衣物。等思伯去南青州上任后,送上一百匹缣给阴凤,派车马接阴凤来,阴凤惭愧不前往。当时人们很称道感叹这件事。不久因为给父亲服丧而免官。后来授予征虏将军、光禄少卿,接着拜左将军、兖州刺史。

肃宗在位期间,征用他为给事黄门侍郎。于是请求拜祭父母并给他们扫墓,回到了家乡。还未及上任,就因传闻之事受到弹劾而免职。不久授右将军、凉州刺史。思伯嫌凉州太偏远,不乐意外出就任,于是以儿女未婚嫁为辞而不赴任。灵太后不允许,经舍人徐纥从中说话,得以改授太尉长史。又授予安东将军、廷尉卿。思伯认为自己向来是名儒士,不喜欢法律,因此很少议论具体事务。不久调任卫尉卿。

在那期间讨论兴建明堂,观点多有不同。思伯上书论述道:“……五室的

道理,认为是能够成立的。它们的方圆和高宽,自可依时代不同而酌情计算度量。戴氏的九室之说,蔡氏的太庙学官论点,子干的灵台之论,裴逸的一屋观点,以及诸家的纷纭杂说,一概不可取。”学者们赞同他的说法。

又升任太常卿,兼度支尚书,转为正都官。当时太保崔光病危,上表推荐思伯为侍讲,中书舍人冯元兴为侍读。思伯于是进宫给肃宗讲授杜预撰注的《春秋》。思伯少年时虽然明习经典,但后来做官荒废了学业,于是就延请一些儒士夜里给他讲授,他白天就给肃宗讲授。性情谦和,礼贤下士,即使在街头,也要停车下马,接待交谈很认真投入,毫无倦色。有来客对思伯说:“大人现在已显贵位重,难道能不骄傲?”思伯说:“走下坡路的人也骄傲,哪有什么常规?”当时把这传为佳话。被元义所宠信,舆论讽刺他趋炎附势。孝昌元年去世。追赠为镇东将军、青州刺史,又追赠为尚书右仆射,谥号为文贞。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成州团练使

...

张锐,字子刚,以医知名,居郑州。政和中,蔡鲁公之孙妇有

娠,及期而病,国医皆以为阳证

..

伤寒,惧胎之堕,不敢投凉剂。鲁公密信邀锐来,锐曰:“儿处胞十月,将生矣,何药之能败!”如常法与药,且使倍服,半日儿生,病亦失去。明日,妇大泄不止,而喉痹不入食。众医交指其疵,且曰:“二疾如冰炭,又产蓐甫尔,虽扁鹊复生,无活理也。”锐曰无庸忧将使即日愈取药数十粒使吞之咽喉即平泄亦止逮满月鲁公开宴请锐为客公亲酌

酒为寿

..

曰:“君之术通神,吾不敢知。敢问一药而治两疾,何也?”锐曰:“此于经无所载,特以意处之。向者所用,乃附子理中圆也,裹以紫雪耳。方喉闭不通,非至寒药不为用,既已下咽,则消释无余;其得至腹中者,附子力也。故一服而两疾愈。”公大加叹异,尽敛席上金匕箸遗之。

慕容彦逢为起居舍人

....

时,母夫人

病,亦召锐于郑,至则死矣。时方暑,锐欲入视,慕容不忍,意其欲求钱,乃曰:“道路之费当悉奉偿,不烦入也。”锐曰:“伤寒法,有死一昼夜复生者,何惜一视?”不得已延入,锐揭面帛注视,呼仵匠语之曰:“若尝见夏月死者面色赤乎?”曰:“无。”“口开乎?”曰:“无。”“然则汗不出而蹶耳,不死也,无亟敛。”趋出取药,命以水二升煮,灌病者,戒曰:“善守之。”至夜半大泻,则活矣。锐舍于外馆。一家尽喜。敲门呼锐,锐应曰:“吾今日体困,不能起,然亦不必起,明日方可进药也。”天且明,径命驾归郑。慕容诣其室,但留平胃散一贴而已。母服之,数日良愈。盖锐忿求钱之疑,故不告而去。

绍兴中入蜀,王叔坚问之曰:“公之术,古所谓十全者几是欤?”曰:“未也,谨能七八耳。吾长子病,诊脉察色,皆为热极,命煮承气汤,欲饮之。且饮复疑,至于再三。将遂饮,有如掣吾肘者,姑持杯以待。儿忽发颤悸,覆绵衾至四五始稍定,汗下如洗,明日而脱然。使吾药入口,则死矣,安得为造妙?世之庸医,学方书未知万一,自以为足。吁,可惧哉!”

(节选自宋·洪迈《夷坚志》)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锐曰/无庸忧/将使即日愈/取药数十粒/使吞之咽喉/即平/泄亦止/逮满月/鲁公开宴/请锐为客/

B.锐曰/无庸忧/将使即日愈/取药数十粒使吞之咽喉/即平泄/亦止逮满月/鲁公开宴/请锐为客/

C.锐曰/无庸忧/将使/即日愈取药数十粒/使吞之咽喉/即平泄亦止/逮满月/鲁公开宴/请锐为客/

D.锐曰/无庸忧/将使即日愈/取药数十粒/使吞之/咽喉即平/泄亦止/逮满月/鲁公开宴/请锐为客/

1.D(联系上文可知,这段文字是讲述张锐用药治“泄”“喉闭”两

种病,以及鲁公谢恩。理清事理,即可断句。加上标点符号为:锐曰:“无庸忧,将使即日愈。”取药数十粒,使吞之,咽喉即平,泄亦止。逮满月,鲁公开宴,请锐为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团练使,官名。设置团练使始于唐肃宗时,大者领十州,有实权,负责地方军事方面的事务。在宋代只是一种虚衔,明代废除。

B.阳证,主要表现为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以及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

C.为寿,是祝颂之辞。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

D.起居舍人,是古代豪门贵族家里的管家,主要负责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

2.D(起居舍人,官名,主要担任记载皇帝言行的职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锐行医胆大过人。治疗生病的临产孕妇时,其他医生不敢用凉剂,张锐按照平常的方法用药,并且增加剂量,效果很好,被蔡鲁公誉为“医术通神”。

B.张锐观察细致入微。慕容彦逢认为母亲已经死去,张锐发现老人家面色赤红,并且口张开,判断病人只是不能出汗而昏迷,于是给药疗治,救活病人。

C.张锐敏感而有尊严。慕容彦逢误认为张锐要去看视死去的母夫人是为了求取钱财,张锐因此恼羞成怒,天还没有亮时,就留下药剂不辞而别。

D.张锐行医谨慎持重。他的长子生病时被诊断为热极,煮好了承气汤将给长子喝,但再三犹豫,端杯等待。后来症状逆转,幸亏没有让长子喝寒药,保住了儿子的性命。

3.C(“恼羞成怒”于文无据。张锐的应答言辞有分寸,不辞而别是含蓄地表达不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众医交指其疵,且曰:“二疾如冰炭,又产蓐甫尔,虽扁鹊复生,无活理也。”

(2)盖锐忿求钱之疑,故不告而去。

(3)使吾药入口,则死矣,安得为造妙?

4.见“参考译文”画线处。〔(1)交:一起,一齐。如“风雨交加”。疵:过失,缺点。甫尔:开始,刚刚。虽:即使。(2)盖:副词,表推测,大概。告:告辞。(3)使:假如。安得:哪里能够。造妙:臻于奇妙之境地。〕

〖参考译文〗

成州团练使张锐,字子刚,凭着高超医术而出名,居住在郑州。政和年间,蔡鲁公的孙媳妇身怀有孕,到产期时生病了,国医都认为是阳证、伤寒,担心胎儿流产,不敢使用凉药。鲁公秘密写下书信邀请张锐前来,张锐说:“婴儿在胞衣中长了十个月,快要出生了,有什么药能够伤害他呢!”按照平常的方法用药,并且使药剂增加一倍,半天后小孩子出生了,病情也消失了。第二天,产妇大泄不止,咽喉红肿疼痛不能进食。各位国医一齐指责张锐的过失,并且说:“这两种疾病就像冰块与炭火一样不能相容,又是刚刚分娩,即使扁鹊再生,也没有生还的道理了。”张锐说:“不用担心,我将让她在今天痊愈。”取出几十粒药丸,使产妇吞下去,咽喉的红肿立即消除,腹泄也停止了。等到满月,鲁公摆设宴席,宴请张锐。鲁公亲自斟酒给张锐祝寿,说:“您的医术通神,我不可能明白。冒昧地问一下用一副药来治两种疾病,是为什么呢?”张锐说:“这在医书上没有记载,只是按照我自己的想法来处置的。先前用的药,是附子理中丸,用紫雪包裹的。病人咽喉肿塞痹痛,不是至寒的药就没有效果,寒性的紫雪既已通过咽喉,咽喉肿痛自会消除;等药物到了病人腹中,附子的止泻药效会发生作用。因此一副药可以治好两种疾病。”鲁公大为赞叹称异,把筵席上的金匙、金箸全部收集起来,赠送给张锐。

慕容彦逢担任起居舍人时,母亲生

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智能特教Zhingnengtejiao 文言文阅读——口诀:务求甚解,又不求甚解 预备知识一:如何读懂选文 (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 (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 预备知识二:官位变迁及官吏行为词: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兼代的:兼(表兼任);领(兼代);权,行,假,署(代理); (8)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9)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10)知(典、主)视事用事下车(伊始)掾丞洗沐乞骸骨致仕 预备知识三:其它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 (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余吾予);第二人称(尔而女汝乃若);第三人称(之其彼渠厥)(2)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焉安奚恶 (3)谦敬词语:请谨窃忝辱敢幸 (4)修辞词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 (5)兼词:诸焉盍旃叵 如何答好每一道题 3.文言实词释义题: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大全

七年级上册 5 童趣(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mǎo)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jiāng)。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lì)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yā)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0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 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20山市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文言文原文 全部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山市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伤仲永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

高中文言文试题经典例题 百度文库

一、高中文言文试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论词 李清照 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隐姓名,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曰:“表弟愿与坐末。”众皆不顾。既酒行乐作,歌者进,时曹元谦、念奴为冠,歌罢,众皆咨嗟称赏。名士忽指李曰:“请表弟歌。”众皆哂,或有怒者。及转喉发声,歌一曲,众皆泣下。罗拜曰:“此李八郎也。” 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糜之变日烦。已有《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词,不可遍举。 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息。独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词。语虽甚奇,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 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有押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 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重典。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1)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先召李,使易服隐姓名易:改变 B. 众皆不顾顾:顾惜 C. 众皆哂,或有怒者哂:讥笑 D. 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葺:修饰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创作始于唐,到了五代的时候,《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曲调,开始流传。 B. 李清照在批评张先、宋祁等人作品时,指出这些人虽然时时有妙语传世,但却整篇破碎,不能称为名家。 C. 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词与诗的界限,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观点,她批评苏轼的词是“句读不萁之诗”。 D. 李清照认为诗只有较为简单粗疏的声律要求,而词则特别讲究音律、乐律之规则。(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

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归纳

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归纳 考点一:实词释义(含实词辨析)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这类题不仅要靠积累,还需掌握一定的推断技巧。技巧一:直接迁移法 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已学课文中有关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 如:“过而能知,可以为明”中的“过”字,如果能联想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人恒过,然后能改”的“过”的意思,就能理解该句中“过”的意思为“犯错”。 技巧二:语境推断法 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如:河北中考出现课外文言句“使者及门”的“及”,结合上下文语境可知“及”应为“到”的意思。 技巧三:组词推断法 将文言文中的词语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的词义。 如:“杂然而前陈者”中“陈”字的字义推断,大家可以把“陈”组成几个词语,从中作选择:陈列、陈旧……通过筛选不难找到“陈列”这个意思。 技巧四:成语印证法 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用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如河北2015年真题中“而己有饥色”中的“色”,可联系成语“面不改色”的“色”来理解,意思为“脸色”。 考点二:虚词意义及用法辨析 技巧一:代入筛选法 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答案。 如:“之”是最常见的文言虚词,其用法有: ①代词,可译为“他(她、它)”“这”“他(她、它)的”或自称等; ②结构助词,译作“的”; ③助词,不译; ④动词,译作“去”“往”“到”等。 然后一一代入相应句中进行理解和筛选。如昆明中考9题B项“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跪而拾之以归”,前一个“之”是助词,不译;后一个“之”是代词,指撕碎的奏牍。 技巧二:句意分析法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整理

文言文 整理 通假字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词性活用 句式 通假字 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强” (ji eng)通“僵”《童趣》 2、不亦说乎“说” (yu e)通“悦”《〈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女” (r u)同“汝”《〈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i)通“智”《〈论语〉十则》 5、路转溪头忽见“见”(xi cn)通“现”《西江月》 6、一切乌有“乌” (w功同“无”《山市》 7、裁如星点“裁” (c ci)同“才”《山市》 8、尊君在不“不” (f cu)通“否”《陈太丘与友期》 七年级(下册)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 (b 01)通“攀”《伤仲永》 10、贤于材人远矣“材” (c c i) 通“才” 《伤仲永》仆对镜帖花环“帖” (ti ?通“贴”《木兰诗》 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 (y c)通“耶”《孙权劝学》 13、孰为汝多知乎“知” (zh i) 通“智”《两小儿辩日》 14、满坐寂然“坐”(zu c)通“座”《口技》 15、止有剩骨“止”(zh !)通“只”《狼》 八年级(上册) 16、便要还家“要” (y o o)通“邀”《桃花源记》 17、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 (y cu)同“又”《核舟记》 18、诎右臂支船“诎” (q u)通“屈”《核舟记》 19、虞山王毅书远甫刻“甫”(f u) 通“父”《核舟记》 20、左手倚一衡木“衡”(h eng)同“横”《核舟记》 2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ji cn)通“拣”《核舟记》

22、选贤与能“与” (j u) 通“举” 《大道之行也》

23、矜、寡、孤、独“矜”(gu mg)通“鳏”《大道之行也》 24、荡胸生曾云“曾” (ceng)通“层”《望岳》 25、略无阙处“阙” (que)通“缺”《三峡》八年级(下册) 26、蝉则千转不穷“转”(zhu an)通“啭”《与朱元思书》 27、窥谷忘反“反” (f dn)通“返”《与朱元思书》 2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s 1)通“饲”《马说》 29、才美不外见“见”(xi cn)通“现”《马说》 30、食之不能尽其材“材” (c①通“才”《马说》 31、其真无马邪“邪” (y ?通“耶”《马说》 32、四支僵劲不能动“支” (zh i)通“肢”《送东阳马生序》 33、同舍生皆被绮绣“被”(p 1)通“披”《送东阳马生序》 34、百废具兴“具” (j讣通“俱”《岳阳楼记》 35、属予作文以记之“属”(zh?通“嘱”《岳阳楼记》 36、玉盘珍羞直万钱“羞” (xi ?同“馐”《行路难》 37、玉盘珍羞直万钱“直”(zh i)同“值”《行路难》九年级(上册) 38、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適”(zh e) 通“谪”《陈涉世家》 39、为天下唱“唱” (ch c ng) 通“倡”《陈涉世家》 40、固以怪之矣“以” (y !)通“已”《陈涉世家》 41、将军身被坚执锐“被”(p i) 通“披”《陈涉世家》 42、故不错意也“错”(cu ?通“措”《唐睢不辱使命》 43、仓鹰击于地上“仓” (ch aig)通“苍”《唐睢不辱使命》 44、欲信大义于天下“信”(x1n) 通“伸”《隆中对》 45、自董卓已来“已” (y i)通“以”《隆中对》 46、是以先帝简拔以“简”(ji a n) 通“拣”《出师表》 47、必能裨补阙漏“阙”(q ue)通“缺”《出师表》九年级(下册) 48、公输盘不说“说”(yu 通“悦”《公输》 49、子墨子九距之“距” (j功通“拒”《公输》 50、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 (y?通“御”《公输》 51、公输盘诎“诎” (q u) 通“屈”《公输》 52、亲戚畔之“畔” (p c n) 通“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3、曾益其所不能“曾”(c e ng) 通“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4、困于心,衡于虑“衡” (h eng)通“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5、入则无法家拂士“拂” (b 1通“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6、故患有所不辟也“辟” (b 1通“避”《鱼我所欲也》 5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 (bi C)通“辨” 《鱼我所欲也》 58、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得” (d ?通“德”《鱼我所欲也》 59、乡为身死而不受“乡”(xi aig)通“向”《鱼我所欲也》 60、小惠未徧“徧”(bi cn)通“遍”《曹刿论战》 61、始一反焉“反”(f an)通“返”《愚公移山》 62、汝之不惠“惠”(hu1) 通“慧”《愚公移山》 6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 (w?通“无”《愚公移山》

2019年高考备考: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16-20)

2019年高考备考: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16-20) 16.答苏迈书① 辱书勤恳千万②,观所自道③从学就仕,而知病之所在。窃窥公 学问之意甚美,顾既在官,则难得师友,又少读书之光阴,然人生竟 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三人行,必有我师",此居一州一县求师之法。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间耳。(宋·黄庭坚《山谷全集》) [注释]①答苏迈书:这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给苏迈的回信摘录。 苏迈是苏轼的长子。②辱书勤恳千万:意为你在来信中恳切地说了很 多求学的感受。③自道:自己所说。 [文言知识]说"顾"。"顾"解释为"看"、"回头看"、"拜访"等是比 较容易理解的。但它另外两个义项要特别注意:一、指"仅仅"、"但"。上文"顾既在官,则难得师友",意为仅仅自身已在官府,便难以得到 老师和朋友。又,《廉颇蔺相如列传》:"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 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又,《促织》:"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 上述两例中的"顾",也解释为"仅仅"。二、指"反而"、"却"。 《为学》:"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病________②窃________③学问 ________ 2.理解:"从学就仕"是分别指__________与__________ 3.理解:"取诸鞍乘之间耳"中的"鞍"与"乘"分别指__________与__________ 4. 翻译: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_______________ 5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__________》是________所说。 17.蒲松龄之妻 五十余犹不忘进取①。孺人②止之曰:"君勿须复尔!倘命应通显,今已台阁③矣。山林目有乐地,何必以肉鼓吹④为快哉!"松龄善其言。

文言文答题技巧(教师版)

文言文的答题技巧 第一步: 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要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题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材料的内容,从而帮助题目答题。 第二步: 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考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考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三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考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是典型的“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题目。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已经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4、开放性理解题的解题方法。 (1)第一类的解题方法——说说对文中人物的评价、观点或看法。解题时,首先应该读懂文章,弄清文章的人物究竟是怎样的人,作者对他的基本态度是什么,是肯定还是否定,是赞赏还是批评等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大全教学内容

文言文汇总 目录 七年级上册 5 《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10 《论语》十二则 20 虽有嘉肴《礼记》25 河中石兽 30 *寓言四则(选二)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七年级下册 伤仲永王安石 木兰诗 孙权劝学 口技林嗣环 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 共工怒触不周山 狼蒲松龄八年级上册 21 桃花源记陶渊明 22 短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23 *核舟记(魏学洢) 24 *大道之行也(《礼记》) 26 三峡(郦道元) 27.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28 *观潮 (周密) 29 *湖心亭看雪(张岱) 八年级下册 21 与朱元思书吴均 22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23 *马说韩愈 24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26 小石潭记柳宗元 27 岳阳楼记范仲淹 28 醉翁亭记欧阳修 29 *满井游记袁宏道 九年级上册 21 陈涉世家司马迁 22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 策》 23 *隆中对陈寿 24 *出师表诸葛亮 九年级下册 17 公输《墨子》 18 《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 鱼我所欲也《孟子》 20 *《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21 曹刿论战《左传》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 国策》 23 *愚公移山《列子》

七年级上册 《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文言文

七年级上 1、《论语》六则《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 (唐代)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虽有嘉肴 - 古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节选自《礼记学记》)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

高中经典文言文名句大全

高中经典文言文名句大全 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2.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3.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4.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5.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6.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7.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9.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0.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1.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13.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1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15.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2.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3.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5.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6.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9.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1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3.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1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1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5.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6.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7.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归纳

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归纳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这类题不仅要靠积累,还需掌握一定的推断技巧。 技巧一:直接迁移法 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已学课文中有关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 如:“过而能知,可以为明”中的“过”字,如果能联想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人恒过,然后能改”的“过”的意思,就能理解该句中“过”的意思为“犯错”。 技巧二:语境推断法 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如:河北中考出现课外文言句“使者及门”的“及”,结合上下文语境可知“及”应为“到”的意思。 技巧三:组词推断法 将文言文中的词语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的词义。 如:“杂然而前陈者”中“陈”字的字义推断,大家可以把“陈”组成几个词语,从中作选择:陈列、陈旧……通过筛选不难找到“陈列”这个意思。 技巧四:成语印证法 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用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如河北2015年真题中“而己有饥色”中的“色”,可联系成语“面不改色”的“色”来理解,意思为“脸色”。 技巧一:代入筛选法 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答案。 如:“之”是最常见的文言虚词,其用法有: ①代词,可译为“他(她、它)”“这”“他(她、它)的”或自称等; ②结构助词,译作“的”; ③助词,不译; ④动词,译作“去”“往”“到”等。 然后一一代入相应句中进行理解和筛选。如昆明中考9题B项“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跪而拾之以归”,前一个“之”是助词,不译;后一个“之”是代词,指撕碎的奏牍。

人教版初中课内文言文中考真题精选 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课内文言文中考真题精选【含答案】 七下5伤仲永 1、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 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矣 2、在课后“‘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合文意,谈谈“父之过”的理由。 因为仲永的父亲“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钱财(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而使方仲永失去后天学习的有利时机。(结合原文1分,说出理由1分,共2分) 3、请结合方仲永这一事例,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天资和后天学习的关系的认识。天资是人成材的基本条件;天资好,再加上后天努力,就一定能成材;天资好,但后天不努力,再好的天资也会泯灭(方仲永便如此)。天资不算好;后天又不努力,就根本不能成材;天资不算好,但后天勤奋学习,最终也能成材。(联系实际1分,二者关系2分,关系阐述清楚严谨者可酌加l一2分) 15孙权劝学 1、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用自己读书的切身体会来劝吕蒙学习的。 2、从文中找一个成语形容吕蒙的变化。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 成语:刮目相待启示:示例:学习的起步晚了,只要坚持不懈,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孙权劝学》的内容。 本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的故事。 20口技 1、文章结尾交代道具的简单是为了侧面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2、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

第一个场面:一家四口由睡而醒;第二个场面:一家四口由醒而睡;第三个:失火、救火。 3、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0狼 1、本文按照屠户、惧狼、御狼、杀狼的顺序叙事,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等行为和“,”的神情可以看出狼的狡猾,这个故事更表理了屠户的。 遇狼目似瞑,意暇甚机智勇敢 2、请谈谈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①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 ②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不能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八上21桃花源记 1、文中最后写剂子骥“规往”,“未果,寻病终”,后无人“问津”,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暗示桃花源只是一个虚构在当时条件下无法实现的理想社会。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2、在陶渊明的眼里,“桃花源”为什么是理想社会?用自己的话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说明。 ①环境优美②社会太平③生活安逸(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 渔人的行踪。逢桃林、访桃源、寻桃源。 4、诣太守,说如此。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发现桃花林的经过。村中的生活情状。归途中做记号。

(完整word版)最新人教版初中文言文(全本)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篇目汇总(7-9) 七上1《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七上2《论语》十则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七上3虽有佳肴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七上4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

高中文言文经典练习——《陶渊明传》一题多练(一篇搞定高中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经典练习——《陶渊明传》一题多 练(一篇搞定高中文言文) 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 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请曰:“ 应束带见之。” 渊明叹曰:“ 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命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攀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 潜不解音律,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潜弱年薄宦,不洁去就之迹,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所著文章,皆题其年月,义熙以前,则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唯云甲子而已。 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选自宋本《陶潜集》)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颖脱不群群:合群 B. 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聊:无聊 C. 于半道栗里要之要:邀请 D. 使一门生二儿攀篮舆舆:抬 答:B (聊:姑且)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博学,善属文属:读zhǔ,连接. B. 躬耕自资,遂抱羸疾躬:亲自. C. 妻子固请种粳固:顽固. D. 于半道栗里要之要:通“邀”。. 答:C (固:坚持) 3.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造:到. B. 曾不吝情去留曾:曾经. C. 征著作佐郎,不就就:接受

高考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总结文言文阅读

高考语文满分答题技 巧总结文言文阅读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考试大纲》对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考查内容及相应知识点作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 理解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分析综合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浅易既是对考生的要求,也是命题者选材的原则。指文言材料不出现艰涩、古奥的字词,不选择冷僻的题材。考生利用已学过的古文知识基本能读懂文段。 据高考实情,我们将《考试大纲》规定的上述7个考点编列为9个专题: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常见文言实词”,指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指文言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意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即《考试大纲》具体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意义”,即特定虚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唯一含义;“用法”,主要指其词性及所表示的词语之间或句子之间的关系等。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不同的句式”,主要指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等。 4.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 “不同的用法”,特指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5.筛选文中的信息。 根据试题的具体要求,从文中选取与试题具体指向吻合的信息,排除似是而非和错误的信息。 6.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内容要点”,涉及阅读材料的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如人物的言行举止、功德事迹,事件的发展过程,文章的论点论据等;“归纳”,就是对具体的、零散的、琐碎的材料分门别类。“中心意思”,可以指整体的思想内容,更多是指局部的思想内容;“概括”,就是把能体现中心意思的方方面面的特殊性排除,而将其共同性提取出来。 7.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观点态度”,指作者在文中显示的(记叙类文本)或者揭示的(论述类文本)观点、情感态度和思想倾向。“分析”,就是把整体分成一些“零部件”来考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汇总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目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5、《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第二单元10、《论语》十二章-------------------------------------------- 第三单元15、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湾)------------------------------------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第四单元20、虽有嘉肴《礼记》---------------------------------------第五单元25、河中石兽纪昀---------------------------------------第六单元30、寓言四则-----------------------------------------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第一单元 5、伤仲永(王安石)---------------------- 第二单元10、木兰诗---------------------------------------------------- 第三单元15、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第四单元20、口技(林嗣环)------------------------------------------- 第五单元25、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山海经》--------------------------------- 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 第六单元30、狼(蒲松龄)-----------------------------------------------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及答案

51.观第五泄记原文: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瀑见。石青削,不容寸肤,三面皆郛立。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 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 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 变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作何等语。时夜已午,魈呼虎之声,如在床几间。彼此谛观, 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译文:从庙门往右拐,有一个石头铺的小路。走几步听到很响的打雷声,心里感到害怕。 山上的和尚说:“这是瀑布的声音。”快步走去,迈过一块石头缝隙,就看见了瀑布。石头青 绿,陡峭如刀削,达不到寸肤的宽度,三面石头就像外城一样耸立。瀑布在青壁间落下,震 撼着山谷,就像直着向下喷出雪花一样,突兀的岩山横拦瀑布,激起水花,就像彩虹,拍到 岸边水浪突然卷起来然后才落回水中,水的气势更加雄壮,是游山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色了。 游人们或坐或靠着岩石向下望,拿自己的脸接住迸起的水沫,开始就像一丝凉线,空空的都像编织物的横线,到了飞雨泻崖,还留恋不想回去。傍晚回来,游人们各自写诗赞叹。所看 到的景色已经非常绮丽,回想起来更加变幻,恍惚就像牛鬼蛇神等各种怪诞形象,不知该怎么描述。这时已经半夜,山鬼呼唤老虎的声音,就像在床边一样。大家相互仔细看着对方, 胡子眉毛头发汗毛,全都树立起来了,就好像鬼一样。 52.郑牢论戒贪原文:广西总帅府一郑牢者,老隶也,性鲠直敢言。都督韩观威严不可 犯,亦知牢。观每醉后杀人,牢度有不可杀者,辄不杀,留俟其醒,白以不敢杀之故,以 是观尤德之。观卒,山忠毅公云继任,公固廉正贤者,下车首延高年耆德,询边事。有 以郑牢言者,云进之曰:“世谓为将者不讲贪,矧广西素尚货利,我亦可贪否?”牢曰:“人大初到,如一洁新白袍,有一沾污,如白袍点墨,终不可湔也。”公又曰:“人云土夷馈送,苟不纳之,彼必疑且忿,奈何?”牢言:“居官黩贷,则朝廷有重法,乃不畏朝廷,反畏蛮 子耶?”公亦笑纳之。公镇广西逾十年,廉操终始不渝,固不由牢,而牢亦可尚云。 译文:广西总帅府有一个叫郑牢的,是老差役了。性格耿直敢言。都督韩观威严不可侵犯,也赏识郑牢。每当韩观醉后想杀人时,郑牢便从中周旋,发现不该杀的,都设法留下不杀。 等到韩观酒醒,再告诉韩观不杀的原因。韩观知道郑牢能纠正自己的错误,因此对他十分敬重。韩观死后,都督同知山云继任广西总兵官。山云为人廉正贤德,一到广西,便宴请当 地德高望重之士,询问边事,于是有人就将郑牢介绍给他。山云将他请了来,说:“常言说,对于将军不顾及他是否贪利,只看他能不能打仗,况且广西的风气一向是看重财贷。我是否也可以贪呢?”郑牢说:“大人刚到此地,就象一件洁白的新袍子,有一点被沾上污秽,就 象白袍上染上了一点墨,总是洗不掉的!”山云又说:“人们说,土著人送的东西,如果不接受,他们必然怀疑而且怨恨自己,那该怎么办呢?”郑牢回答说:“为官这人贪财,朝廷有 非常严厉的处罚,那就是竟然不惧怕朝廷了,怎么还会害怕土著人呢?”山云于是笑着接纳 了他的观点。山云镇守广西超过十年,廉洁的操守始终不变,这本来并非郑牢之功,但郑牢 也是值得尊重的。 53.鞠咏为进士原文:鞠咏为进士,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及王公知杭州,咏擢第,释 褐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将之官,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 吏,得以文字相乐之意。王公不答。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鞠大失所望。于 是不复冀其相知,而专修吏干矣。其后,王公入为参知政事,首以咏荐。人或问其故,答 曰:“鞠咏之才,不患不达。所忧者气峻而骄,我故抑之,以成其德耳。”鞠闻之,始以王 公为真相知也。 译文:鞠咏参加考进士,他凭借文才得到王化基的赏识。等到王化基掌管杭州知府后。鞠 咏被提拔,被朝廷提封为大理评事,任为杭州仁和县的知县。鞠咏赴任前,先写了一封信和 一首诗寄给了王化基,以感谢王公过往对他的栽培奖进,这次在王公手下为官,能够以诗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