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是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它已经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发展战略的

亚要内容。因此,研究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和提出战略对策无疑有着童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改

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我国参与国际商业竞争的程度不断提高,我国企业的对外投

资和跨国经营迅速发展。但是,从中国这样大的国家的角度看,我国跨国经营的企业其数

量和规模都比较小,政策上我国也没有形成成熟的导向机制。而国际市场上,跨国公司的竞

争越来越激烈,口益成为全球性的普遍现象,中国企业如果不加快跨国经营的步伐,将会在

国际市场中处子干分不利的境地。当前,西方国家普遍支持与鼓励跨国公司对外扩张,原因

是国际贸易战的加剧与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它使争夺世界市场的手段由商品输出转为技术

和资本输出,由进出口贸易转为向国外直接投资,以绕过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阻

碍。在跨国公司扩张的同时,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趋势也更加显著,

它使国际市场的争

夺更趋激烈。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企业搞国际化经营,走向国际市场势在必行。本文拟就

跨国经营问题作一概略的分析。

一、九十年代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可能带来的机会是:

第一,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为我国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机遇。

从国际范围看,世界格局从两霸对峙转入多极化的转折时期,世界经济重新分化组合,

给我国以较大回旋余地。世界许多国家重新调整自己的市场战略。据日本经济新闻社不久前

对亚洲和美欧20。多家大企业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及东南亚国

家联盟,今后十年经济将高速增长,年均实际增长率约为6%,是美国的2.5倍。因此,日本企

业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明确日本企业在亚洲最重要的投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和中国。欧美

企业经济政策调整后,也把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韩国等作为重点投资对象。亚太地区

相对政治稳定,经济很有活力。不管人们把下一世纪称作“太平洋”世纪,还是“东亚世

纪”.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逐渐东移是一个明显的趋势。我国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持

续发展,目前是建国以来周边环境最好的时期。,而发达国家先后出现经济衰退,不能忽视中

国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外部条件十分有利。

从国内政治、经济状况看,经过治理整顿,社会稳定,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商品

供应丰富,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为我国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由于

经济环境比较宽松,这就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和广泛合作提供了机遇。

第二,世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变化,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会。

80年代后期,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方向转换。随着日本及亚洲“四小龙”产

业结构的升级,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传统产业也将逐步转换。这主要是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弓!起的。世界产业结构的这一变化,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机会。因为,发达国家这类产

业在衰落,正在向服务业倾斜,而发达国家丧失的比较优势正是我国的优势所在。我国的制造

业一些领域的国际竞争能力不断加强,如纺织、服装、制鞋业等.这一

机遇对我国在国际竞争中

获得优势,具有重要作用。我国企业应抓住转换契机,通过跨国经营活动,使我国的重要基础

产业以较低价格从发达国家购买我国适用的机器设备;更多地引进对中国传统工业适用的较

先进的技术,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通过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使我国原来较薄弱的产业发

展成为具有规模经济基础的国际合作与零配件、工艺加工业,成为国际分工网络中的参与者。

第三,跨国经营是为我国提供筹资的极好机会。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开办创业需要相当数量的资金。筹集外资时机的好坏,主要标志是

利率的高低。目前国际资本市场利率除德国和某些西欧国家提高外,其他发达国家利率不断

下降。1991年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贴现率连续下降5次,从6.5肠下降到3.5肠,为27年来最低

水平。6个月期的欧洲美元利率为4.4肠,10年期政府债券利率为5.6肠。从利率水平看,国

际利率是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时期。现在确实是利用国际资金的极好时机,我国可以通过中国

银行海外机构牵头组织国际银团贷款,把更多的企业推向国际市场。第四,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进一步放宽,经济体制改革和外贸体制改

革采取了逐步简政

放权的若干措施,宏观经营环境的改善,为跨国经营的企业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创造了条件。

我国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的重要原因就是市场调节作用发挥得不够。国家现在实行更优

惠的政策,鼓励企业去占领更多国家的市场,强调要更加重视和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这对

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企业跨国经营,特别是在市场机制完善和法制健全的

国家投资办厂,优良的运输条件,完善的通讯设施,兴旺的金融l扣心,能与国际投资配套的

条件完善等,这就为我国企业更充分地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市场以及充分施展才能创造了

条件。实践证明,凡是采取比较宽松的政策,将国家管理与市场机制作用恰当结合者,经济

都有明显起色。

综上所述,无论从国际、国内看,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机会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机

会与挑战从来是并行的。我国面临的严峻挑战是:

第一,90年代我国企业跨国经营面临众多的国家或地区的激烈竞争,这是我国大企业外

向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

利用世界经济结构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的机会,许多发展中国家群起争夺市

场,都在扩大市场占有率,以求在新的一轮国际分工中占据一席之地。以外向型经济为一导向

的亚洲“四小龙”90年代出口增长率仍保持在10帕以上。泰国将实施新五年计划,力争成为

亚洲第“五小龙”。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经济发展速度也很快,己超过世界

平均增长速度。随着国际纺织工业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西方发达国家目前除意大利

外,儿乎全部由出口大户转为进口大户。与此相反,当前东南亚五国和地区像中国、香港、

日本、韩国、台湾取代西方发达国家,已经逐渐成为世界纺织品仅次于酉欧的重要供应地,

出口量约占全球总供应量的3。肠。由于纺织工业技术含量低,利润成本收效快,近几年亚洲

又有一批新兴的纺织工业国与我国激烈竞争占据市场。巴基斯坦已取代我国成为世界棉纱第

~夫出口国,东盟诸国乃至印度、孟加拉、土耳其等也都纷纷把纺织品服装的出口作为振兴

本国经济的主要手段。另外,从东欧各国的经济基础看,90年代加入高技术型产业结构的国

家前景不大,当前仍是以现有的传统产业支撑经济发展。我国和这些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雷

同,9。年代跨国经营面临来自这些国家的激烈竞争,在开拓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我国并不是

“稳操胜券”的幸运者,相反,如果我们不付出比别国更为艰辛的努力,我们就难以避免被

淘汰出局”的命运。

第二,国际性的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强化,这对于中国90年代跨国经营是一

个严峻的挑战。

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是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欧共

体,这是排他性十分明显的经济合作体系;美加墨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亚洲的东南亚国家联

盟;非洲的8个优惠关税集团;中东的海湾合作委员会等等,目前全世界至少已有23个区域

贸易集团,有119个国家参加这个集团,区域性的贸易集团几乎遍及全球。’这种区域性国家

利益集团的形成和加强,无疑对非成员国产生排斥作用,对我国跨国经营企业造成重大影响。

第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跨国经营企业的规模优势差异对我国企

业产生制约力。

我国海外企业跨国经营进步较晚,在目前我国对外投资的主体构成中,中小型企业在数

量上占很大比重,跨国经营企业规模偏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竞争力。为了和较

强竟争对手较量,为了适应当地市场发展的需要,我国往往需要特殊的设备、工艺技术的投

入,这意味着较高的生产成本,而企业为了开拓市场又往往采用低价销售的市场策略。小规

模的跨国企业往往不能利用规模经济的好处,不能进行有效的研究开发,不能支持设计和销

售部门,不能采用先进设备等等,经济实力有限使企业形成小规模生产,较高生产成本,低

质量*低价格*较低市场占有率,更小规模制造的恶性循环。这对企业发展的制约作用是显

而易见的。实践证明,跨国经营企业能雄踞当今国际市场,靠的就是独特的企业集团所形成

的综合实力,靠的是企业集团化形成的规模优势,日本和韩国的经验已经给我们启示,跨国

经营企业规模大,企业具有较强的巩固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因为能够开发新技术,在竞争中

往往有多种选择,采用技术发展新战略保持其优势。

第四,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给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带来极大困难。西方国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将继续发展,而且保护的范围很广,如纺织品、鞋类、

皮制品、钢材、汽车以及电子产品等的进口都被列入保护之列,特别是对中国最重要的出口

产品一纺织品贸易限制最多。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一方面采取高额关税限制外国商品的进

口,另一方面用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繁琐的卫生安全质量标准以及规定苛刻的包装

装磺标准、环保、安全等方面的要求,用非关税壁垒的形式取代传统的关税壁垒方式。据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统计,目前资本主义国家所实行的非关税壁垒措施达850多种。

综上所述,上面各种不利因素将使我国企业跨国经营面临严峻考验。为了更好地抓住时

机,中国必须很好地进行对策研究。

二、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对策

为了拓展我国跨国企业的数量,面临挑战,我国应该采取相应的战略对策。

1.我国跨国经营企业应采取与东道国联营方戈不失为明智之举。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写当地企亚合并或购买当地企业,我国企业就可以在东道国当地生产、当地销售,使中国企

业打入共同市场或自由贸易区,获得成员国的国籍,变为东道国的企业。这样,我国跨国经营

企业不仅可以利用对方的先进技术和学会按国际惯例管理企业,而且可以利用对方的人力、

物力进行资源要素的最佳配置,以低廉的成本生产产品,获得更多的比较利益。同时,我国

对外直接投资与东道国联盟,可以绕开关税壁垒,开拓出口商品市场,又可以利用对方在国

内外市场的影响力和完善的营销网络系统降低和分散我国企业投资风险。例如:取道墨西哥

进军美国就是一条很好的思路。鉴于美加墨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吸引了美、日本、香港、台湾

资本的大量涌入。对于中国也同样有投资的机会。因为在墨美边境的客户工业区投资办厂,

一方面会获得墨西哥政府吸引外资的种种优惠;另一方面根据墨西哥法律,凡在墨西哥投资

办厂形成法人的企业,将一律被视为墨西哥企业,在贷款、税收等方面享受墨西哥本国企业

的同等待遇,在这一地区生产的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也比较容易。由于美墨两国有互惠待遇,

中国产品曲线打入美国市场尽管要受到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条款中排他性因素的影响,但仍有

市场空隙可钻。

2.大力扶植和培育企业集团,提高企业的国际竟争能力。国家必须有重点的选择和支

持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进行跨国经营,赋予企业更大的权力。根据我国生产力的实际水平,国

家应重点扶持国家级大型骨干企业,专业外贸公司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向海外直接投

资,组建融生产、科研、金融、贸易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改变我国跨国经营企业小型化

和素质不高的状况,以联合方式对外直接投资,增强我国跨国经营企业的整体实力。国际化

经营企业集团可以以贸为主,也可以是以工业企业为主导。欧美模式是以工业企业为主导的

跨国公司,日本韩国模式则是以贸易企业为主导的跨国公司。中国企业集团究竟采取何种模

式?笔者认为无论采取何种模式的联合。首先联合的双方要相互承认,充分肯定对方的特有

优势,从而产生联合的强烈愿望。通过联合把工贸双方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政府有关部门

可以在若干企业若干行业进行试点,探讨一两个大型工贸企业联合的现实可能性和可操作

性,以取得第一手资料和经验。总之,联合是上策,是发展趋势。

3.寻找优势,拓宽海外投资场所。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方向,必须根据我国企业的实

力,寻找优势来选择海外投资的国别与地区。必须结合我国国内产业成熟程度和产业发展的

实际需要合理地选择。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应立足于我国产业发展具有技术和设备意义,对

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起重要作用的产业。在发达国家投资,扩大市场占有率,我国跨国经营

企业会遇到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但是它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有效地跟踪和掌握当代最新最先

进的科学技术,关系到我国出口商品的前景,尽管争夺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对技术和资金

方面对我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但是发达国家的商品市场我国一定要抢占。

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应立足于我国国内经济发展所需资源,以及我国国内产业成熟度较

高,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开发业和加工制造业;对转口贸易地区的直接投资立足于旨在拓宽

我国出口商品市场的商品购销业和加工装配业;对吸收外资“热点”地区(如独联体,东欧国

家等)的投资,可以采取补偿贸易方式,因为双方都是外汇短缺的国家,用灵活的贸易方式换回

我国急需的钢材、化肥、先进的技术设备,这实际上是利用了国外以机器为载体的生产资本。

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对发展双边经济技术合作持积极态度,我国应抓住投资机会及早进入。

4.加强付非价格竞争能力的培养·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灼应变能力。企业跨国经营兴衰的根本是国际竞争能力的强弱。在国际竞争中,非价格决定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传统的

数量与价格竞争已经为质量、花色品种、款式、高科技性能、包装装瑛和销售服务等非价格

因素所取代。我国企业抓住这一变化,必须强化非价格竞争能力的培养,搞好售后服务,将

非价格因素置于重要地位,不断提高海外企业的竞争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要求新

求异,高档次,高质量,重信誉守合同,只有树立全面竞争的意识,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

才能从容对付,处变不惊。

5.采取锌技先导型经营战略。国际竞争最重要的竞争是技术竞争。跨国经营企业要最

大限度地吸收和应用先进技术,保持其技术优势,才能在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生产技术

上具有优势,它的结果是市场占有率的扩大。我国企业要以科技开发为先导,以开发,应用为

重点,因为广大企业科研开发是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的关键,企业应具有一支有创新能力的科

技开发队伍。但是我国目前是科、工相脱节。存在的问题是,西方发达国家大部分应用研

究和几乎全部开发研究都是在企业所属的科研机构,在工业实验室完成。我国科学研究是在

企业之外单搞一套,在科研院所里进行的,这使我国企业研究开发能力相当有限。国家应采

取措施,打通这条渠道,使科技成果从高校院所进入企业。应尽快建立健全为科技成果转向

企业提供全面服务的中介机构,这样工厂与高校院所科技联合,企业在技术上有优势就能出色

的开拓国外市场,壮大自己。国家还应当给予科技先导型企业一些优惠政策给予财力支持。

法国政府制定鼓励企业加强科研开发的政策有:对科研开支在4000万法郎以下的企业,允许

其实际科研开支的50肠从应纳税额中扣除;2000名以下的企业,可按其科研开支的50肠,或

按每个科技人员2万法郎的标准领取公共科技资助金。我国对一些致力于高新技术研制开发

的国际化经营企业,除了实行优惠政策外,还可建立科技开发风险基金,以支持和扶持重点

科技开发项目的开发和应用。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必要性

结合当前实际谈谈我们企业发展跨国经营的必要性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进行海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是当代生产社会化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必然趋势.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给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能否抓住机遇.选择合适的战略.迎接挑战,积极参与跨国经营.无疑成为令后我国能否跨入世界经济大国的重要一环. 一,国际政治经济的相对稳定为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了良好机遇. 80年代束期以来,世界各国都在采取措施发展经济,经济合作已成为各国首脑外交战略的首选目标.国际政治环境相对稳定,对我国的企业来说,是开展跨国经营最难得的机遇。 二,当代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新发展对我国企业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 种挑战. 1、世界经济的国际化,协作化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相互合作和相互竞争的局面已经形成.而各国许多高科技,高层次,大规模的贸易和投资活动几乎都将以跨国公司为主体进行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统计.89年世界投资总额为80000亿美元.其中跨国公司就占7以上.世界新技术开发投资的进出口总额的1/3被各国的跨国公司所垄断.1990年世界500家最大的跨国工业公司销售额为50000亿美元.相当于整个西方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 1/4左右.而我国跨国公司的数量和规模与人口大国很不相称如果不奋起直追, 在国际市场上将被"淘盘出局". 2、国际贸易区域化,集团化趋势对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具有一定的影响.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是区域化和集团化.如欧洲经济共同体,美加墨自由贸易区,亚洲的东南亚国家联盟,非洲的八个优惠关税集团,中东的海湾合作委员会等等目前全世界至少已有23个区域贸易集团,参加国达19个.这种区域性国家利益集团的形成和加强,无疑对非成员国产生排斥作用,但是一它也是外国投资的诱发因素.形势迫使我国企业集团应加紧向这些地区渗透.迅速打进国际市场并站稳脚跟. 3、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一个重要机会.目前,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表现在第三产业比重明显高于其他产业比重,

中国的和平崛起面临挑战及影响

浅议中国之和平崛起 近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稳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国际安全环境变得对我们更加有利,围绕中国和平崛起的话题越来越被世人关注。同时,在这一系列成绩与繁荣景象背后,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我国的国家安全带来的挑战。 我国安全环境面临六大挑战 挑战一:国家主权与领土安全 国家主权与领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首先,经济全球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我国的国家主权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其次,台湾问题是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重大不稳定因素。台湾问题本是中国的内政,但其产生和发展的进程中历来都有一些国际势力的幢幢怪影。再次,边界领土争端,尤其是海洋权益争端对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影响在增大。 挑战二:军事及周边地区安全 军事安全是一个国家受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军事力量制约的现实状态,是国家安全诸因素中的首要因素。目前的国际形势要求我们不能忽视军事安全的挑战。 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已经赫然成型了。我国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在增加。这些不稳定因素既表现为有些国家政局与社会不稳定,也表现为有些国家关系复杂多变,同时,一些地区热点问题的变数增多也是一种不稳定因素。我国周边地区面临越来越多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我国周边地区是民族分裂势力、恐怖主义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的聚集地。 挑战三:政治安全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前提。第一,经济全球化凸显政治因素。近年来,国际关系中经济政治化、政治经济化的趋势愈益明显。美国等西方国家正把经济全球化作为推动政治全球化和政治一体化的工具,企图以经济手段达到政治目的。第二,美国是影响我国政治安全的重要因素。第三,国际社会对我国和平崛起的矛盾心态也是影响我国政治安全的因素之一。许多国家对中国既想借助又充满疑虑,既想倚重又有防范牵制。 挑战四:文化安全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就是保障国家文化主权,捍卫国家文化主权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中国在文化安全领域面临的挑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后真相时代,新闻媒体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后真相时代 二、网络舆论为何反转? 1.媒体的报道错位 网络传播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呈现出开放性、匿名性、交互性、复杂性和主观性等特征,使得各类信息聚集,充斥在人们的视野中。根据CNNIC第42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统计,截至2018年6月,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占比分别为37.7%和25.1%;受过大专、大学本科以上教育的网民占比分别为10.0%和10.6%。网民的受教育程度偏低,在面对冗余的信息环境时,不具备良好的信息辨识能力。 微博@澎湃视频率先发布【疑因妻子被撞,水务局人员泳池内打男童】这一标题的新闻,避重就轻,突出安医生丈夫的公务员身份,使得舆论迅速聚焦于“水务局员工”这一话题,网民开始进行网络舆论大讨论。@澎湃视频作为微博上具有较多粉丝、影响力大的账号,通过议程设置,设置网民的舆论话题。从案例事件中可以发现,事件一经曝光,真相还不明确的情况下,一些自媒体大V便陆续登场,这些“意见领袖”制造出抓住网民情绪的推文巧妙设置了受众的议程,将焦点放在“公务员”身份上,激起网民情绪。 2.碎片化事实引发的全民脑补 互联网时代,使得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表达者,网民获得了表达意见的机会和能力,开始参与到网络传播的各个环节中。一方面,受众话语权力的提高有利于民意的表达,但另一方面也极易造成网络暴力。 在事件刚刚发生时,由于网络媒体的不实报道,网民纷纷指责安医生及其丈夫。而之后,男孩家长将视频片段发到网上,使得舆论影响进一步扩大。而视频中,并没有体现男孩“冒犯”安医生,只有安医生丈夫殴打孩子的一幕。但在新京报我们视频曝光当日全部监控录像后,网友开始一边倒地谴责13岁男生及其家长。“13岁的男孩已经不是小孩了”,“现在一条人命被你们活生生逼死了”。网络舆论发生了惊天大逆转。这种现象屡见不鲜。“无反转不新闻”、“坐等反转”成为一些人对待新闻报道的态度。 在事实不明,结论不清的情况下,很多网民便已经开始对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言辞激烈地对当事人进行大量舆论审判。当获知真相的成本越来越高,对事件带入自身情感的解读便成为首选,议论的焦点围绕着碎片化的信息展开。在互联网中,情绪化的言论拥有广阔的生存土壤,比起追问事实的真相,人们更迫切地想要宣泄自身的情绪。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问题、特点及发展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问题、特点及发展  王育红  国际经济合作,1999年11月 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中国的跨国经营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已在全世界14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5000多家境外企业,中方投资总额逾60亿美元,涉及贸易、资源开发、生产加工、交通运输、工程承包、医疗卫生等行业。据不完全统计,盈利或微利的境外投资企业占80%以上。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更要快马加鞭向世界市场迈进。依据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所走过的道路,本文试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特色及其改进和发展,探讨实现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特色道路。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初期的特点与问题 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始于我国的对外援助事业。这就使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必然具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些特点与问题: 第一,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基本上是从经营政府部门的对外援助项目开始的。 以建设项目在外,决策管理在内的模式运行。中国企业的海外经营是代表国家做事,国家信用就是企业信用,在海外市场上,国家是企业的代言人。企业本应有的经营利润效益观念被国家的政治信用观念所取代。为了保证国家的信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内要遵守国家办事的程序;对外要应付市场的运作规律。为了保证项目建设保质保量按期完工,有的企业不得不提前计划报批,或者不得不将援助的资金拿到国际市场上去进行采购。企业海外经营的亏损,全部由国家包赔包办。这些形成了我国企业早期跨国经营的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这一特点显示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对中国企业的海外经营的制约性。企业本身没有树立完善的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风险的意识。加之我国企业在海外经营的资金数额相对较小,比较分散,在国际市场上,企业的市场运作形象就不突出。 第二,中国企业早期的跨国经营难以摆脱两难境地。一是窗口式企业与政府计划的关系;二是窗口式外贸企业与生产企业的关系。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营海外业务的部门大部分是由国家授予海外经营权的窗口式企业。在政府的严格控制下,具有海外经营权的企业对经营海外业务具有明显的垄断地位。其它的企业要想获得海外经营的机会都要借用窗口式企业的海外经营权利为途径。因此,利用这一优势,窗口式外贸企业曾经以上亿美元的收益成为国家重要的创汇企业。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实际上,很多成绩是由其它的公司作出的。因而,窗口式企业自身的资产往往规模狭小,企业组织形式松散,企业没有实业的根基,实力不足。在政府部门统一控制海外需求信息的情况下,信息的利用相对集中于政府管辖的窗口式企业,这使企业外部竞争力变得极小,信息优势突出。企业按国家计划建设、生产和分配产品,企业本身无需过多考虑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状况。经营项目协议由政府商签,企业只要严格照章办事即可。在政府的严格控制下,窗口式企业不必过多关心国内外市场的情况,只需要忙于应付政府保障下各种海外市场信息,企业只需要重视内部的管理,重视海外建设给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所带来的影响,至于市场运行规律根本不会成为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由此造成企业的对外经营与国际市场运行规律相距甚远,风险意识不强,往往经营项目建成之后,才发现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并不充足,资金方面酿成巨大浪费。初期的跨国经营利用政府的保护,在没有国内实业根基的情况下,从多种商品贸易的窗口式经营起步,首先在国外建立实业。这与跨国经营的传统模式——从内向外的逐步扩张——恰恰形成相反的发展道路。这势必会造成难以集中

中国社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班级:10社工 学号:1012118 姓名:范敏珺 中国社区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面临的机遇: 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坚持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把服务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充分调动社区内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组织等一切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营造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 3、责权统一、管理有序。改革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区组织,明确社区组织的职责和权利,改进社区的管理与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坚持按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在社区内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突出地方特色,从居民群众迫切的要求解决和热切关注的问题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 6、经济发展加快转型为社区发展拓展了空间。在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变、产业结构大转型的形势下,围绕“十二五”发展的新思路,把社区发展置身于区位独特、功能多元、环境优美、资源聚集、活力充沛的上海CBD核心区域的大背景之中,抓住打造“环人民广场国际商务区”的区域发展重大机遇,从深度和广度上追求服务企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7、社会建设加快推进为社区建设增添了动力。“十二五”期间是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加快社会建设将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满足群众对公共服务的新需求;进一步激发社会创新活力,不断满足群众对社会管理的新愿望;进一步注入社会和谐元素,不断满足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新期待,推动社区建

我国全面发展面临的 挑战及对策

如何应对我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面临的新挑战? 姓名:胡攀 专业:14学前教育本科(1)班 【摘要】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新形势任务,要解决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的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新挑战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的任务,到2020年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任务。为此,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 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30多年来,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既高瞻远瞩又切实可行的总体设计和战略部署,但是这并不意味从此改革就可以一帆风顺,因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改革必然遇到多方面的阻力和障碍。第一,来自意识形态的障碍。现在仍有很多人遵奉苏联特色的社会主义为正宗,而且动辄以此作为衡量标准,批评中国改革。另外也要注意,有些人其实是打着意识形态的旗号来保护自己的特殊既得利益。所以,必须坚持来之不易的改革共识,大刀阔斧的推进全面改革。第二,来得特殊既得利益的阻力。有一类既得利益,不是从市场化改革得来,而是靠不改革和反改革得来的,靠手中的配置资源的行政权力发财致富。贪官污吏在不改革中获得了惊人的特殊既得利益,这些人当然会想方设法对全面深化改革设置各种障碍,或者极力扭曲改革措施。第三,现代市场经济是一个巨大而精致的体系,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系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中国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建立起现代市场经济体系,自然会发生知识准备不足等问题。第四,实现的社会经济困难。因为过去长时期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下,中国经济积累起来很多实际困难。现在要推进改革,就要直面这些现实困难,妥善加以处理,不可能“绕着红灯走”。

新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f7629027.html, 新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作者:张志春 来源:《新闻传播》2016年第15期 【摘要】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等新兴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在计算机网络,大数据以及智能手机的发展与冲击下,各种新媒介之间出现相互融合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着传统媒体的改良与完善,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传统媒体自身的一些局限性等问题,特别是在管理体制和发展理念与模式等方面,无法与新技术相互融合发展。本文结合目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交互关系,从当今传统媒体面临的局限和其自身的缺陷、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的研究对策与解决机制加以论述,对其作出相关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新媒介;传统媒体;面临挑战与对策 媒介,自古以来就是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载体和中介手段,它一方面是信息传播的载体,另一方面又是信息得以呈现、传播的媒介。传统的媒介一般包括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在属于它们的年代里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现如今,随着各种新兴产业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传统媒体作为社会支柱的大众传媒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介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刺激与推动作用,它丰富了我国的媒介矩阵,在各种新兴产业技术中融合发展,它不仅与传统媒体迥然不同,而且对整个媒介生存演化与发展历程产生着积极的推动力。 一、我国传统媒体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媒体传播信息最终的导向是形成舆论,任何媒介承载与传播的最终目标亦是如此。所有公共事务的公开与传播都需要依靠媒介作为支撑。其中,一个舆论的产生一般有以下几个过程,比如,政府的一些信息公开,一般是通过一些相应的渠道使信息予以公开,人们在接受到这些资讯信息后,就会结合自身的一些观点观念和利益关系产生相应的意见,当社会各阶层绝大多数人都做了相关了解后,人们会选择公开发表意见等各种形式进行表达,由于社会各界的立场不同,利害关系也不相同,所形成的观念也将截然不同。然后,人们的各种意见就会发生交互碰撞、协商融合,从而最终形成共识。 (一)传统媒体中社会舆论的形成模式和相关问题 1.用相关对策来对舆论进行引导 在我国传统媒体的舆论形成与传播模式导向中,一般有几个固化模式,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对社会中相关问题,大力宣传它的积极正面的思想立场和积极作用,积极去营造正面的社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问题和趋势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问题和趋势[内容摘要]当前,经济全球化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顺从趋势,不断发展。从改革开放的初期至今,我国海外企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规模。21世纪初始,随着我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的跨国经营进入了空前发展的新时期。我国进行跨国经营的企业数量逐年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不断提升,而且投资分布的地区日趋广泛,投资的主体也呈现多元化趋势。虽然我国对外投资的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规模日益壮大。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跨国经营;对外投资;国际经济合作 [ABSTRACT] At presen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the them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In the trend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China's transnational operations compliance trend of continuous development.Far from the early stage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overseas business from scratch and developed rapidly and formed a certain scale.In the start of 21 century, as China's "bringing in and going out"strategy, China's transnational operations into a new era of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Transnational companies operating in China has increased each year, and it have been expanding.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rising, and 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areas of distribution of a wide range of investment has diversified the main trend.Although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started late, bu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growing scale. I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KEY WORDS] transnational operations; Foreign Investment;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当前民族文化传承面临挑战及对策

土投入到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有人迷失了,有人忘记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时,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也以此为契机,推出以民族文化、民俗旅游为主要特色的旅游项目,在有的省份、有的地区更是将民族文化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但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满足游客好奇的心理,民族文化旅游往往忽视了民族文化的精髓,甚至有些项目与民族文化内涵背道而驰,从而导致民族文化失去了许多原滋原味的元素。 改革开放带来的挑战首先,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流行文化、都市文化进入民族地区,很多民族地区的年轻人对都市文化、流行文化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再加上近年来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近距离的接触流行文化、都市文化,淡化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这样的结果便是民族文化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不断流失,许多重要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面临失传。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急功近利的开发手段也加剧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破坏与流失。其次,文化体制改革既使文化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

承带来了生机,同时也带来极大的困难。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的绝大多数文化团体,在管理体制上进行了深度的改革,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打破大锅饭,有的自找发展门道,有的解体了,民族文化艺人自找活路,分散各方;年轻人对流行文化的关注度远远超过了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度,许多民间技艺无法传承。最后,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同化的步伐也在加快,主要表现:语言上,部分少数民族年轻人不会讲民族语言;建筑风格上,砖混结构的房子逐渐代替了原来具有民族特色的楼房;服饰上,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逐渐被汉族服饰所取代等。 上述表明,在现代化进程加快、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三大浪潮的冲击下,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面临及其严峻的挑战,如何迎接挑战,采取积极的应对举措是当务之急。 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对策在中国文化发展繁荣来临之际,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其重要内容。而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如果离开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将会残缺不全。因此,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文化的传承应该树立科学的文化传承观,建立家庭、社区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联动机制、共同推

浅谈新形势下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一)

浅谈新形势下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一) 一、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发展历程 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起步较晚,是在1979年改革开放方针确定以后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起步阶段(1979--1986年)。这一期间,只有个别企业开始对外投资,采取的方式是在主要国家的主要城市设立代表处、办事处,主要任务是代理国内公司向外推销产品,投资特点是金额小,业务功能简单;2.发展阶段(1987--1990年)。这一阶段对外投资出现热潮,许多企业懂得了走出国门做生意比坐在家里等客户效果更好,纷纷在自己产品的主要销售国家建立一系列的分支机构,扩大自己的经销点,慢慢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经销网络;3.扩大阶段(1991年以后)。这一阶段跨国经营活动出现了新的质变,不仅代表处、人事处、销售网络相继建立,而且许多企业在国外建立了自己的窗口,如商场、宾馆、展览中心等,更有一些生产企业在一些国家建立自己的生产、维修基地。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在130多个国家建立了6000多家企业,总投资达60多亿美元。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起,与国内吸引外资“合作”、“合资”经营一起,初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国际化经营格局。除初级产品外,1997年下半年以来许多工业制成品的价格也普见下跌。如1998年12月较上年5月,钢材价格平均约跌20.3%,机电产品价格约跌7.4%,化工品价格约跌30.5%,棉(坯)布和棉纱价格分别下跌16.9%和14.2%。总地说来,跌幅也约达11%。 二、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国际环境 90年代经济全球经济化浪潮推动着世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跨国公司不断扩大海外投资,1998年,尽管东亚和俄罗斯爆发了金融危机以及全球经济增速放慢,但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跨国公司在扩大海外经营活动方面的投资仍可达到4300至4400亿美元的水平;除此之外,强强企业购并不断,购并范围涉及传统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竞争激烈的金融服务业等,有些购并甚至改变了整个行业的格局。国际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在一些产业中的垄断作用不断加强,为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跨国经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目前国际形势下,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也具有一些有利因素。首先,进入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开始了又一轮结构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继续向资金技术密集型方向转换,这便为我国企业发挥优势、参与国际竞争、进行对外投资提供了机遇和可能;其次,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东南亚和韩国等东亚国家资产大幅度贬值,这也给中国企业进一步对外投资、购买外国资产、进行跨国经营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目前,东亚许多国家的资产价格普遍比危机爆发前降低60至80个百分点,远远低于其应有的市场价值。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很多美国企业挟着美元强势和经济景气之威,大举进军亚洲市场,放手收购工厂、电厂、电视台、电话系统、零售网络、金融结构等。连台湾当局也利用这一时机,在东南亚廉价资产收购战中先行一步。因而,我国企业也应抓住这次危机给我国对外投资带来的巨大机遇,在东南亚地区金融市场完全恢复之前,在这些国家尚未对外资进入某些行业进行限制之前,集中资金,尽快进入当地市场,兼并收购一些公司和企业,如资产管理型公司、经营原材料的企业以及一些与国内企业有上下供货关系的出口型企业,借此来实现国内企业生产经营的国际化,带动出口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 2.国内环境 从必要性或紧迫性来看。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遇到极大困难,再加上国内需求不足,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放缓,国有企业发展吃力。在这种国内形势下,一方面效益较好的企业要为剩余资金寻找出路,在国内需求不旺的情况下,对外输出资本是一条好的发展途径;另一方面,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入,调整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也要

乡镇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调研报告

乡镇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调研报告 当前的乡镇人大工作确实有了明显改进和加强,但在现实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研究解决。 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工作经费紧缺。近年来,代表活动经费由财政划拨,确保代表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但边疆县乡镇财政普遍困难,人代会经费紧缺,平时的经常性工作更是难以正常开展;二是工作重心不到位。除民族乡设主席、副主席各一人外,其他乡镇只设主席一人,主席团办公室没有设立专门的秘书岗位,秘书都是兼职。由于乡镇的中心工作多,人大主席要担负很多中心工作,没有精力从事人大工作;三是履职不充分。主要表现为:平时组织代表开展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工作缺乏计划,重点不突出,导致代表活动开展不正常。到年末也做不出几件有典型和有影响的工作;四是抓监督有一定难度。乡镇的中心工作多半是党委政府共同决策,乡镇人大主席不仅要参与决策又要抓落实,监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五是领导重视不到位。部份乡镇存在着党委对人大工作不够重视,没有把人大摆上应有的位置,对人大开展工作投入的精力、财力甚少,制约了乡镇人大作用的发挥;六是认识还不到位。有的乡镇

存在人大主席对人大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干部群众对人大工作重要性认识有偏差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大工作深入开展;七是主席团平时不主动与县人大常委会联系和交流工作,不利于县人大常委会对工作的联系、指导和法律监督;八是工作程序需加强规范。由于人大主席和副主席大多数是从党政岗位转岗过来,其思想、工作方法一时难以适应人大工作所特有的自身规律。尤其是对人大工作的程序意识比较淡薄,不大习惯按法律要求开展工作,在工作中凭经验办事,工作程序方面还有一些与法律法规不相符合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二、解决问题对策分析 就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人大工作实际,乡镇人大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正确处理好与同级党委的关系。乡镇人大作为最基层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工作中必须自觉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要及时向党委请示,将人大的各项工作自觉置于党委领导下,认真贯彻党委的重要决策,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把党委的意图与群众的意愿很好地结合起来。 (二)加大宣传。乡镇人大要定期不定期组织乡镇人大代表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知识,提高代表的法律水平和议政监督能力;积极宣传乡镇人大工作,树立乡镇人大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 摘要:自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面对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应当结合我国的国情和企业的发展状况,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跨国经营之路,创造出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名牌。 关键词: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将真正处于经济全球化得条件之下,而我国的企业开始真正面对更加复杂的、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中国企业必须寻求新的战略手段。走出去应成为当前中国产业与企业的战略选择之一,要跨出国门全面与跨国公司接触,是要敢于与跨国公司合作和竞争,并尽快成长起来,做大中国的跨国公司。 一、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因素分析 这里借用企业战略定位的SWOT框架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进行分析。SWOT 框架是把企业的内外环境所形成的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四个方面的情况,结合起来加以分析,寻找并制定适合企业的经营战略。 (一)潜在内部优势(S)分析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目前全球经济一片萎靡,而我国经济仍然在保持增长,企业实力逐步增强。人才水平方面,通过科教兴国的战略实施,目前我国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分布在各个行业。同时也使得我国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意识也在逐步增强,甚至在一般机电产品、重化工、航天、建材等领域已占据全球领先的地位。从规模经济来看,总体上仍落后于发达国家,但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则具有相对优势,并已形成了不少大的企业集团,如中国石化、中国移动通讯、中国建设银行、一汽集团等30多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充分展示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政府在国家政策方面,给予跨国经营大力支持。十六大报告上明确指出:“鼓励和支持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通过税收、资金安排等方面给予倾斜和优化,并大大简化了项目审报、审批的手续。 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吸引了全球跨国企业在中国进行生产,在向全世界提供产品的同时,由于制造技术的成熟,也为中国制造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良好条件。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成熟度、生产标准化水平、产业集中度、规模经济程度

现代生产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对策.doc

现代生产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基珀精益生产启动大会演讲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消费者从“粮票排队时代”到足不出户就能选购所需的商品,还能够为自己设计独特的产品特性。同时“中国制造”的概念开始响遍全球,令13亿中国人感到自豪,以致于开始让很多反华人士感到担忧,“中国威胁论”也一定程度上来自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反对者担忧大量优秀制造企业转入中国,影响本国的就业率和社会稳定。 21世纪是中国的舞台,我想所有中国人都有信心实现这个理想。但是,我们离此目标还差很远,我们现在最多只能说是制造大国,要变成制造强国,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这些年的工作经历当中,我接触到了很多企业,其中很多业绩良好的民营企业,在深入企业了解过程中让我惊讶和震惊。在我原来的概念中,这种企业属于那种基本没有生存能力的组织,但他们却活得很好。(很多人肯定问我,为什么呢?)那这些年,这些企业是如何发展壮大起来的呢?我总结国内很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靠产品(指产品本身拥有的广阔市场),二是强大的销售队伍和销售能力,三是廉价的劳动力。未来几年内这些优势都将失去,我们可以分别从这三方面来分析。一、靠一个产品发家致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八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大家可能经常听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只要够胆量去做,成功的机会很大,因为市场空缺大。现在已经进入买方市场,商品极为丰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进入“过剩”的阶段。虽然很多人积极在“红海”中想要发掘“蓝海”,但“蓝海”客观存在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了。二、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对销售产生了抵抗能力,如果你的产品没有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不管你多么强大的销售能力都将碰壁,强行推销的方式只能导致失败,很多企业库存积压和不能满足顾客交付的矛盾越来越严重。企业只有满足客户对产品性能的要求,对质量的要求,对交货期的要求,对服务的要求才能生存和发展。三、廉价劳动力一直是吸引外资和产品低价格的重要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为国内企业提供了低成本的竞争力。但这种优势也将逐渐失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于薪资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沿海甚至是内陆地区,即使工资在普遍上涨,人员招聘也越来越困难。大量人员的流失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薪资待遇问题。(其实,我们基珀也在面临这样的问题),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再则即使员工工资要求不提高,比中国落后的国家还很多,他们的劳动力可能更廉价,如果有一天他们搞开放了,我们是否也意味着将失去这种优势呢。 总之,前面三点赖于生存和发展的有利条件都将逐步尚失,那我们凭什么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舞台呢?中国企业应如何应对新形式下的激烈竞争?“中国制造”应如何打造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一、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这样的话题大家一听可能要失去兴趣,老掉牙了,但这对中国制造业来说可是至关重要。当然,要避免“口号主义”和“形式主义”,要真正地将科学管理落到实处,提升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口号”和“形式”一直是中国特色地两大误区,很多企业有很漂亮地使命、方针,但这紧紧停留地“口号”层次(比如:邮政服务的遭遇)。很多企业大厅里可以看到很多证书和奖状,比如很多企业通过ISO体系认证,但我们扪心自问,这些究竟改变了企业多少内涵,是不是仅停留在“形式”层面。

试论工作分析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论文.doc

试论工作分析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论文 一、如何应对动态的环境 为应对动态的环境,有较好管理基础的企业可以采用战略性的工作分析方法。战略性的工作分析把企业战略、环境因素、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纳入工作分析中,使工作分析在满足企业现阶段发展的同时兼顾未来发展的需要。在操作层面,战略性的工作分析提倡扩大信息来源,参与人员除了企业内部员工外,还包括企业战略规划者、所在行业的管理专家、技术专家等。信息来源的扩大使工作分析结果具有未来发展和实践应用导向,应用周期增长。 对于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应结合企业特点和工作特性选择适用的工作分析方法,注重对工作分析进行动态管理。在动态的环境下,工作分析的结果:工作描述和职位说明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标准,企业内外部不确定因素会促使企业进行相应的变革活动,但企业的变革活动与动态环境相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就要求企业应对工作分析进行动态管理,形成定期审核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并修正。

二、团队工作取向的增强 团队以其灵活、高效和问题解决的特定属性被广泛应用于解决企业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快速提升企业绩效的同时,团队中的成员通过自身能力的开发和团队建设的学习拓展自身能力,实现个体的迅速成长。但团队这种工作形式是对企业现状的打破,成员间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根据任务需要而随机变动,团队这种动态的工作方式对工作分析提出了挑战。 角色分析技术能充分把握团队成员职责静态性和任务动态性之间的关系,特别适用于团队工作分析。角色分析技术是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来明确成员在组织中的角色职责以及他人对该角色的期望,在成员参与的基础上确定角色职责的技术。运用角色分析技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角色陈述,成员对自身角色进行定位,陈述该角色的工作职责,同时说出对其他成员工作角色的期望。其次,角色讨论,成员对自身及团队中其他成员的角色职责发表意见和建议,对工作职责中的不一致之处进行充分讨论,分歧较大时可以引入团队外的第三方进行调解。最后,角色固化,总结讨论结果,以书面的形式界定团队中每个成员的职责。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五大挑战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五大挑战 李志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跨国公司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代表,是一个国家利益在全球存在的象征。毫无疑问,中国需要自己的强大跨国公司。从当前的情况看,中国需要将跨国经营的层面从对产品制造环节,转向全球的经营布局,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人才、技术、资金和自然资源,大大提升企业及整个国家的竞争力。 首先,中国需要通过企业的跨国经营,“以攻为守”地应对新的世界贸易格局。近年来,发达国家通过WTO,IMF,世界银行等采取了一系列的动作以及所谓的“华盛顿共识”的一系列政策,确立了新的世界贸易格局,大大加快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例如,1993年通过的GATT(世界关贸总协定,WTO的前身)的乌拉圭回合的谈判,将协定从单纯产品贸易转向涵盖了服务贸易,扩展了跨国投资者的权益,增强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削弱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建立贸易壁垒的能力。FDI(外国直接投资)在20世纪90年代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总量从1980年的5000亿美元增加到了2000年的6万亿美元。中国加入WTO,意味着必须接受这种新格局下的经济竞争规则,当前很多行业的企业都面临大批跨国公司进入的状况,必须考虑展开跨国经营来打开局面。 第二,中国应该抓住当前的战略机遇期推动企业跨国经营。日本的崛起充分利用了冷战对抗的机遇,韩国的冒升则起到了牵制日本对美国产业的冲击作用。中国面临类似的战略机遇期。20世纪末以来的世界经济竞争格局中,包括日本、欧洲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一定程度上都处在经济衰退之中。造成这种格局的重要原因是,这些国家处在美国和中国的两面夹击之中:创新不如美国,成本不如中国。从经济利益的角度看,仍然处于经济衰退调整期的美国当前非常需要中国的配合,保证经济衰退的调整相对温和,一方面中国廉价而质量不断提高的产品,保证了经济衰退中的一般美国国民的生活水平没有显著下降,另一方面中国对其他国家保持竞争压力,大大牵制甚至纾缓了其他国家对美国的竞争压力。 第三,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布局已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中国进出口总额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通过企业跨国经营能大大提高我们所享有的产品附加价值比例。一方面建立全球品牌和销售渠道,扩大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实现向产业价

当前民族文化传承面临挑战和对策

当前民族文化传承面临 挑战和对策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当前民族文化传承面临挑战及对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民族文化是指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各民族结合些文化是各民族生产和生活经验、技能以及习俗的总结,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的文化资源,既是民族多样性的重要标志,也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纽带和祖国统一的基础,对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探索民族文化传承有效途径是解决民族文化传承困境的出路。 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的挑战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人们对民族文化在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性的认识也在不断加强。进入21 世纪以来,民族文化进入少数民族地区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宏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视野,无论是“民族文化大省”战略,还是文化产业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不被当做出于“民族政策”或“政治稳定”不得不关注的对象,也不再被视为可有可无的点缀。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在机遇的背后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现代化进程加快给民族文化传承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现代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和趋势,拒绝现代化意味着民族的贫困。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进程。这一现代化进程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等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同时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摒弃传统文化,追求快速而直接的经济效益是大部分人的选择,即使有人在滚滚而来的现代化进程面前依然坚持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但是能坚持到最后的人寥寥无几。这样的结果便是民族语言濒危、某些民族口头流传的文学艺术濒临失传、很多精湛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日渐消失、曾经用来培养人类美德的日常生活风俗和礼仪逐渐被废止。冯骥才先生就在《紧急呼救》里说:“我国的民族文化遗产需要拨打110 紧急呼救” 民族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消亡将无法复制。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给民族文化传承提出新的挑战市场经济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也带来了我国文化的繁荣,民族文化也随之变化和发展。但是,市场经济也有阻碍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一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在于拥有金钱的多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很多少数民族青年离开本乡本土投入到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有人迷失了,有人忘记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时,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也以

浅议人大代表履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人大代表履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铁山区人大高德斌李霞阮建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代表着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与行使国家权力,包括参与对本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重大事项的决定,参与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等国家机关工作的监督,参与选举任免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员,参与对人民群众的各种权利和利益的保护等。无论在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还是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人大代表都要执行法律规定的代表职务。这些代表职务是各级人大及常委会得以行使权力的重要基础。也就是说,各级人大及常委会的权力行使都要通过代表执行代表职务来实现。各级人大代表,直接肩负着选民的重托,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在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人大代表更应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依法履行职责,积极参政议政,踊跃建言献策,投身科学发展建设大潮。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受担负的工作限制,他们参与代表活动的时间和精力受到一定的影响,有一些代表履行职务的情况与人民群众的愿望还有较大的差距,在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方面做得不够好,不仅影响了

人大机关的权威性和人大代表的代表性,而且导致了国家权力机关职能的弱化,这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一、人大代表履职存在的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有的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客观效果与代表法定的职责要求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 (一)履职意识不强。有少数代表未当代表前,抢着当代表,但当上代表后,又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的代表觉得自己是经选名差额选举选出来的,当上代表不容易,感到很光荣,具有光荣感,但缺乏使命感,忘却了其肩负责任,人民的期望——即代表广大人民群众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因此,把参加人代会和代表活动看作是“例行公事”,而不是责任,不注意联系选民,不及时反映民意,认为“人微言轻”,决策大事是领导干部的事,不敢对本区域重大事项的决策提出意见;只顾干自己的本职工作,对参政议政缺乏政治热情,成了“荣誉代表”;一年到头就是开开会、举举手、投投票,成了“会议代表”、“举手代表”;一届到头没在审议讨论会上发过言、没有向大会提交过一份较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甘当“哑巴代表”、“无为代表”;有的一年四季没有走访联系过选民,从不倾听群众呼声,不反映群众提出的困难和问题,也没有参加过代表小组活动或视察、评议、执法检查等活动,成了“挂名代表”。 (二)素质较差,履职能力不足。近年来,各级人大代表的整体素质虽有所提高,但从对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要求看,仍有不少代表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对国家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对党的方针、政策了解不多,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不强。加之,任职后学习培训不够,因而,履行职责的“底气”不足,开会讨论问题时东扯西拉,说不到点子上,抓不到要害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