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学困生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学困生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学困生

关注中等生的教育

我曾听说这样一件事,有一个班级的中等生对一个差生说:“我真羡慕你,虽然你的表现不好,起码你得到了老师不少关注。”这句话听了让人心疼,它道出了多少中等学生的心声!一个班级为数众多的不正是这样一批学生吗?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事事走到前面,在班级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受到特殊待遇,成为班级的重点培养对象;又不像性格异常或有不良习惯,处处给老师找麻烦的学生,成为老师教育的重点。中等生各方面表现得比较平衡,在班上沉默寡言,不惹人注意。老师也因为精力有限,而无暇顾及。我们常说“抓两头,带中间”就是说这个道理。中间学生只能“带带过”了,于是,中等生就给牺牲了。本人根据几年的工作发现中等生有不成熟、不稳定、意志薄弱,可塑性强的特点,在他们身上希望和危险共存,对这些学生如果听之任之,不能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做好工作,就可能使他们在关键时刻失去充分发展的机会。其实,这个群体更需要老师的关注。因为中等生是较容易转变的。他经过努力既可向优等生靠拢,又可能沦落为差生。正因为如此,教师也要重视对中等生的指导和教育。

我们知道,尖子生不大需要老师过分帮助,后进生的转化也并非易事,而中等生的转化难度往往较小,而且潜力很大,只要方法得当,有时在短时间内就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对于这类学生需要采取以下方式:

1、积极引导,激发他们奋发进取的内在动力。这类学生不想冒尖,也不甘落后,对自己的处境心安理得,认为我后面还有许多人呢!这时班主任要抓住他们不甘落后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对其加强理想前途教育。

2、注意发挥他们的特长。鼓励他们踊跃参加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发挥他们的特长,表现自己。在课外活动中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例如,利用他们的球技、牌技

等,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发挥中等生的特长,还能兼顾学生的个性潜能的差异,满足并发展个人的兴趣和特长,为发现和培养各类人才奠定基础。

3、加强学法指导。中等生的一个特点就是学习不得法,因此,在促进其转化觉得过程中就,还须重视学法指导。如预习、听课、复习等环节的指导。这里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必须加强“问”的指导。由于种种原因,如上课没有认真听讲,课后没有及时巩固,学习上存在的这样那样的漏洞,如果不及时补上就会造成知识上的断层,给学习带来困难。因此,必须鼓励他们丢掉爱面子的思想,对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理解上似是而非那不定的问题要大胆的去问。

4、严格要求,力争上游。针对这些学生甘居中游就的思想,教师不能迁就,必须对他们严格要求,决不姑息他们身上暴露出来的小毛病。尤其就是在他取得进步的时候,要防止他出现自满情绪,对他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心理学上讲,在学生享受成功体验时,师升心理相融性强,在这一时刻就提出目标,容易被学生接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