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台刻石》李斯

《琅琊台刻石》李斯
《琅琊台刻石》李斯

李斯《琅琊台刻石》介绍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後,曾多次巡视全国,立石刻,歌颂秦德。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有《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芝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会稽刻石》等七种。这些立石有政治意义,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始皇三十七年七月,秦始皇去世,二世元年,东行郡县,李斯随从,於始皇所立石旁刻大臣从者姓名,以彰始皇成功盛德,复刻招书於其旁。至宋代苏轼为高密太守时,始皇刻石已泯灭不存,仅存秦二世元年所加刻辞,世称二世诏文,也就是现在保存下来的《琅琊台刻石》。属于秦篆最精品。

石刻原在山东诸城东南百六十里山下,东南西三面环海,据《山左金石志》载:“乾隆间泰州官懋让知事见石裂,熔铁束之,得以不颓。”清道光中,铁束散,石碎。後毛澂知县事,筑亭覆之。光绪廿六年四月前後一次大雷雨,此石毁失。一九二一至一九二二年,王培裕前後两次列琅琊台搜寻,将散碎石块凑合,所幸伤损很少。後移置县署,并题识得石始末,有孟昭鸿、柯昌泗等刻跋。解放俊移置山东博物馆。一九五九年移置中国历史博物馆。

《琅琊台刻石》,高一二九厘米,宽六七·五厘米,厚三七厘米。今存原石本十三行,八十六字,并原空一行,计十四行。清初所传拓本,只二世诏十二行,凡八十四字。後阮元遣书佐至其地,剔秦篆於榛莽中,拓之多得首行“五夫”二字。凡十三行,八十六字。

《琅琊台刻石》是秦代传世最可信的石刻之一,笔划接近《石鼓文》,用笔既雄浑又秀丽,结体的圆转部分比《泰山刻石》圆活,确实为小篆第一代表作。所以一般研究篆书、篆刻学和学习小篆的人们都十分重视这个刻石。

传世秦代小篆刻石,除《泰山刻石》和《琅琊台刻石》外,余皆属覆刻。而《琅琊台刻石》存字独多,且字形较《泰山刻石》更为完美。孙过庭《书谱》说“篆尚婉而通”。李斯被人们视为“小篆极则”。王澍评其书法“笔法敦古,于简易中正有浑朴之气,不许人以轻心掉之。”清杨守敬跋《琅琊台刻石》说:“嬴秦之迹,惟此巍然,虽磨泐最甚,而古厚之气自在,信为无上神品。”故颇为世重。

琅邪台刻石

琅琊台刻石是最可信的秦代传世石刻之一。琅琊台刻石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记述秦始皇“器械一量,同书文字”与“功盖五帝,泽及牛马”的殊功。二世元年,秦二世东行郡县,于始皇所立石旁刻大臣从者姓名,以彰始皇成功盛德,复刻诏书于其旁。至宋代苏轼为高密太守时,始皇刻石已泯灭不存,仅存秦二世元年所加刻辞,世称二世诏文,也就是现在保存下来的琅琊台刻石。今存原石本13行,计86字,笔画接近石鼓文,用笔即雄浑又秀丽,结体的圆转部分比泰山刻石更圆活,确为杰出的小篆代表作。残石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名称:琅琊台刻石

类别:碑刻,书法。

作者:李斯

书体:篆书

年代:秦代

规格:刻石高129厘米,宽76.5厘米,厚37厘米。

琅琊台刻石-碑刻铭文

维二十六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圣智仁义,显白道理。东抚东土,以省卒士。事已大毕,乃临于海。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应时动事,是维皇帝。匡饬异俗,陵水经地。忧恤黔首,朝夕不懈。除疑定法,咸知所辟。方伯分职,诸治经易。举错必当,莫不如画。皇帝之明,临察四方。尊卑贵贱,不逾次行。奸邪不容,皆务贞良。细大尽力,莫敢怠荒。远迩辟隐,专务肃庄。端直敦忠,事业有常。皇帝之德,存定四极。诛乱除害,兴利致福。节事以时,诸产繁殖。黔首安宁,不用兵革。六亲相保,终无寇贼。欢欣奉教,尽知法式。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琅琊台刻石-书法赏析

《琅琊台刻石》是秦代传世最可信的石刻之一,笔划接近《石鼓文》,用笔既雄浑又秀丽,结体的圆转部分比《泰山刻石》圆活,确实为小篆第一代表作。所以一般研究篆书、篆刻学和学习小篆的人们都十分重视这个刻石。[1]唐张怀瓘《书断》列李斯的小篆为“神品”。其书法特点在于:用笔圆转,结体匀称,点画粗细均匀。明赵宦光说:“秦斯为古今宗匠,一点榘度不苟,聿遒聿转,冠冕浑成,藏奸猜于朴茂,寄权巧于端庄,乍密乍疏,或隐或显,负抱向背,俯仰承乘,任其所之,莫不中律。书法至此,无以加矣。”

今观《琅琊台刻石》书法,工整谨严而不失于板刻,圆润婉通而不失于轻滑,庄重典雅,不失为一代楷模。正如韦续所说:“先急回,后疾下,鹰望鹏逝,信之自然,不得重改;送脚如游鱼得水,舞笔如景山兴云,或卷或舒,乍轻乍重。”其结体平稳、端严、凝重,疏密匀停,一丝不苟。部分有纵长笔画且下无横画托底的字,密上疏下,稳定之中又见飘逸舒展。这种结字方法,至今仍为习小篆者沿用。

“琅邪台刻石”是秦代石刻文字,共残存八十四字(如连合文两字计为八十六字),与“泰山刻石”内含有的五十三字传为李斯书写。因年代久远水泐风化,字痕残烂模糊,许多笔画较难辨认。但仍可看出字体风格与“泰山刻石”有较大区别,与宋人翻刻的“绎山刻石”、“会稽刻石”笔画、结体呆板,更有天壤之别。字体较其他刻石高宽比略长,特别是笔画圆转,笔意婀娜,横画不少呈上拱笔势,撇捺舒张,而且可以看出笔意的粗细变化。

现以电脑整理和双钩重填等手段,对“琅邪台刻石”进行了整理,供同好们参考。由于某些刻痕过于残烂,只能按整编者的能力尽可能复原,不当之处,请有识之士指正。

庚寅冬黄大同识

评李斯谏逐客书

评李斯谏逐客书? 李斯是秦代公文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公文说理透辟,论事周详,富有文采。在他的公文写作中,《谏逐客书》是最优秀的一篇,堪称中国古代公文之最。 ????他的公文,散见于《史记·李斯列传》和《古文苑》。 ????《谏逐客书》写于秦王政十年(前237),当时由于秦国势力强大,外来客卿增多,影响秦国公室贵族的权势,他们就借韩国人郑国为秦修筑渠道、消耗财力,使秦无暇东征的事例,提出“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的建议。于是秦王下令逐客,李斯劝谏。他针对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心愿,以高远的立意,论述了逐客与统一天下的矛盾,并以此之利害关系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从而一语中的,打动了秦王,最后使秦王收回成命。 ????《谏逐客书》,就文种而言,属于“上书”。上书,或称“书”,是用来陈述自己的政治见解或主张的一种陈述性文书。大量应用于战国时期。 ????《文心雕龙·章表》上讲:“降及七国,未变古式,言事于主,皆称上书。”这里的“言事于主”,即包括上行文书,也包括一般游说文书。 ????《颜氏家训·省事篇》讲:“上书陈事,起自战国,逮于两汉,风流弥广,原其体度,攻人主之长短,谏诤之徒也;讦群臣之得失,讼诉之类也;陈国家之利害,对策之任也;带私情之与夺,游说之俦也。” ????上书,是在游说辞令的基础上形成的。刘勰在其《文心雕龙》的《论说篇》中说:“一人之辞,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刘勰的话,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在《平原君列传》中,司马迁记述了当时赵国游说之士毛遂的非凡事迹:“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可以骄傲地说,在战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知识价值与社会价值,发展到了顶峰。不少游说之士在国君面前,纵横陈词,无所顾忌,颇有一种“侠义之风”。这种“侠义之风”至秦汉以后,由于皇权的高压而逐渐消失了。 ????上书游说人主,陈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很高的智慧和技巧。韩非的《说难》对此专门进行了理论的阐述。文章分析了进说中会遭到的种种危害,指出要达到进说的成功,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迎合君主的心理和要求,获得君主的信任。法家进说的目的是“听用而振世”,但为获得事业的成功,又不惜鼓吹使用诡诈的手段。????如何使自己的主张能迎合君主的心理和要求呢?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说,关键是你的游说之辞要“顺情人机,动言中务。”也就是要顺着君主的感情思想,把事情引到关键问题上;所用的言辞,要符合主要任务的推行和解决。也就是说,要符合君主的根本利益。 ????下面,就《谏逐客书》这篇上书作一简要分析。 ????首先说一下文体。从公文角度看,这是一篇上书,在战国时期,属于上行文。如果从写作角度上看,它又是一篇论说文。 ????本篇有一个全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用白话说,就是:我听说官吏们议论驱逐客卿这件事,我认为驱逐客卿是错的。实际上是说,秦王驱逐客卿是错误的。这也就是公文写作中篇头撮要的写法。这里用了“臣闻吏议”和“窃”,是属于古代公文中常用的“避讳语”和“敬语”。 ????为了证明这一中心论点的正确性,下面用了历史的、现实的、对比的方法,从不同侧面加以论述,最后,又指出逐客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总结全文,并与开头相照应,从而结束全文。

谏逐客书原文与赏析

《谏逐客书》原文与赏析 《谏逐客书》 秦李斯 原文: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秦于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

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与,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官;而骏马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官,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追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声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致诸侯之术也。

李斯 谏逐客书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教案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七单元以史为鉴 李斯《谏逐客书》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李斯生平经历及思想主张; 2、了解掌握李斯写作《谏逐客书》的时代背景;

3、理解李斯反对“重物轻人”、主张“纳客无敌”的人才观及现实意义。 4、学习掌握《谏逐客书》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李斯其人的人生经历与思想主张 2、《谏逐客书》“广纳人才”的人才观及艺术特色 难点:写作议论性文章如何做到具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讲授、辩论 【教学内容】 1、李斯的生平经历及思想主张; 2、《谏逐客书》写作的时代背景及作用意义; 3、《谏逐客书》“层层推进,击中要害”、用“事实说话”、“正反并论,反复对比”及大量运用排比句式,使文章具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的艺术特色。 4、学习并运用李斯先进的人才观。 主要教学内容: 历史是迄今为止人类全部实践活动的总和,包蕴着人类的全部成功和失败、欢乐和痛苦、经验和教训。洞察历史,可以使人眼界开阔,见识深远;汲取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教训,让我们后来人少犯错误,使社会发展少走弯路。中华民族五千年悠悠岁月,难以数计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这是一笔极为难得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作家们以史为鉴,从中寻绎国家兴废的原因,探究朝代更替的缘由。旨在或针砭时弊,或警示危机,或为疗救现实提供良方猛药。历史的积淀是厚重的,一些反复出现的历史现象,实质上演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值得我们记取。另外,历史是厚重的也包括它所带来的顽疾遗毒,也不会轻易退出现实舞台。从这个角度来说,以史为鉴,也具有普遍而永恒的意义。 当今世界追求和而不同,建立和谐地球,更需要我们向祖先学习海纳百川的精神,共同发展。今天我们来学习李斯的这篇文章,意义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让我们来简要地了解李斯其人。 李斯的生平思想

谏逐客书原文及翻译

谏逐客书原文及翻译 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jian)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yan)、郢(yTng),东据成皋(gao)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ju),废穰(rang)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翻译: 我听说大臣们在建议赶走别国到秦国做官的人,我私下认为错了!从前秦穆公访求贤士,西面从西戎得到了由余,从戎族,向东面宛地得到了百里奚,从宋国请来了蹇叔,从晋国招来了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士,不出生在秦国,但秦穆公却任用了他们,兼并了二十个诸侯国,结果在西戎称霸。秦孝公采用了商鞅的新法,转移风俗,改变习惯,百姓因此殷实兴盛,国家因此富足强盛,百姓乐于为王效力,诸侯都归附听命,打败了楚国魏国的军队,占领了千里土地,直到现在国家安定强盛。秦惠王采用了张仪的计策,攻取了韩国三川—带地方,向西吞并了巴、蜀,向北占领了上郡,向南夺取了楚国的汉中,囊括了楚国境内的许多少数民族,控制了鄢(原楚国国都)郢(当时楚国国都),向东占据了成皋的天险,攻取了别国的肥沃的土地,

于是瓦解六国的合纵联盟,迫使他们面向西方来侍奉秦国,功绩一直延续到现在。秦昭襄王得到了范雎,废黜了穰侯,驱逐了华阳君,加强了王室的地位,遏制了贵族势力,像蚕吃桑叶那样吞食了诸侯的土地,使秦国成就了帝王的基业。这四位君王,都凭借客卿的功劳。从这些事实看来,客卿有什么地方对不起秦国呢!假使当初四位君王拒绝客卿而不接纳,疏远贤士而不任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雄厚富庶的实力,秦国也没有强大的威名了。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tuo)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jueti)不实外厩(jiu),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zan)、傅玑(ji)之珥(er)、阿缟(gao)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yaotiao),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weng)叩缶(f6u),弹筝搏髀(bi),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翻译: 现在陛下得到了昆山的美玉,拥有随侯珠、和氏璧这些珍宝,垂挂着光如明月的宝珠,佩带太阿宝剑,乘骑纤离(名马)之类骏马,竖起用翠羽做成凤鸟形状装饰的旗帜,陈设用鼍皮蒙的鼓:这几件宝物,秦国没出产—样啊,但陛下却喜爱它们,为什么呢如果必须是秦国所生产的东西然后方可以用,那么这夜光的璧,就不能装饰在朝廷上,用犀角用象牙做的器具,不会成为您玩赏喜爱的东西,郑国、卫国的美

谏逐客书作品赏析

《谏逐客书》是李斯给秦王的一个奏章。这件事是在秦王赢政十年。秦国宗室贵族借韩国派水工修灌溉渠,阴谋消耗秦的国力,谏秦皇下令驱逐一切客卿。秦王读了李斯这一奏章,取消了逐客令。可见本文说服力之强。 作者先谈历史,以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国君召士纳贤为例,强调重用客卿之重要。接着再谈现实,作者列举秦王的爱好,诸如昆山之玉,随和之宝,明月之珠,以及所佩太阿剑,所乘之纤离之马等等,都是来自诸侯各国。 实效性 首先是《谏逐客书》具有明显的实效性。实效,就是要讲求实用,注重效果,这就涉及到公文的目的及功能。公文不像艺文那样,优游浸渍,潜移默化,以美感人,公文乃是“政事之先务”,它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特定的公务,它的功能是可以解决实际的问题。从本质上说公文是一种实用性程式性的文书,以此区别于一般的文章或文学作品。公文所产生的客观效果是衡量公文实用性大小的一个重要尺度。所以公文撰制时必须事先预计效果,办理时讲究效率,客观上注重功效。徐望之《公牍通论》指出:“事前体察周详,令出务求实效。”这说的是下行公文。上行公文也要做到“下情不壅于上闻,谋事惟期其必达”。一篇公文,如果实用性不大,效果不显著,就很难说是上乘之作。因此,实效性显著,应是好公文的重要条件。以此看来《,谏逐客书》正是具有实效性显著的特点。这篇公文最成功之处就在于,该文一上秦王,就达到预期的目的,收到满意的效果。司马迁在《李斯列传》中曾这样叙述过李斯上书的前因后果:“秦王拜斯为客卿。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当时秦王的逐客令已下,李斯也在被逐之列,而凭此上书,竟能使秦王收回成命,由逐客变为留客、用客、重客,这就不能不承认《谏逐客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公文的实效性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论断典范 其次,《谏逐客书》在“对事的论断”方面堪称典范。笔者以为“对事的论断”应视为公文的一个重要特征。事是公文的内容,论断是对公文内容的表达方式。“对事的论断”体现了公文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显然,公文须有事,刘勰所说“言事于主”、“指事造实”,徐望之所说“谋事惟期其必达”、“尚实事不尚虚文”,都指出公文的内容就是事,因为公文就是办实事的。但是公文在表达事时,不必对其来龙去脉进行具体的叙述,往往是高度概括,或者点到为止。公文对于事,主要是用“论断”的方法。正如《公牍通论》所述,“陈言论事”、“公文本质,重论断”。论断是个合成词,包含论和断两个方面。断,判断、决断之谓,对事的是非、得失、功过等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对事的实施提出一定的办法。论是论事理,要受文者承办事务,必须把事理论说明白。简言之,断就是要办什么事,论就是办这事的理由。论是断的前提,如果不把事理论清说透,断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说服力。在古代公文中,由于文种不同,对事论断的情况也有差别,如下行的君命文种,比较偏重于断,凡戒敕、废立、告谕、政令等,都显示独断的至高权威,而上行文种的章、奏、表、议等则较侧重于论(当然也应有断),凡谏说、劝请、陈乞、弹劾、执异等,本身就需要有充分的理由,不论说何以达其目的。况且上奏文种面对的是国君这个特殊对象,更要情至理足。《谏逐客书》在这一点上,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全文的断就是开头一句话:“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希望通过这一判断成立,使秦王接受,并收回成命,不要逐。为此在下文展开了有力的论说。开头这一断语的 特点是,在客卿已被逐的紧急情势下(《史记集解·新序》:“斯在逐中,道上上谏书。”),用非常警醒而委婉的言辞开宗明义,起句发意振聋发聩。本文尤具特色的更在其论的部分,对事理的论说充分深刻,令人信服。这里有必要指出两点,其一是用重笔浓墨,铺张排比,列举事例。如文中铺排了四君用客的大量事实,铺陈了秦王所喜爱的大量生活享用,由于事例充实,铺垫充足,加强了与下文的对比,因而得出的结论极其有力。而这些事例都有所依傍,且经过精心选择,因而显得可靠典型。从铺排的技巧来说,排比句接踵联翩,文意饱满,文气流畅,文势充沛,极有感染力。其二,在论证上的特点是正反并反复对比,层层深化。如在论证的首层,四君用客(实笔)与“却客不内”(虚笔)的对比,首层四君用客与次层秦王轻客的对比,次层重物与轻人的对比,处处在对比之中显示逐客之谬误。全文在逻辑关系上是步步推进,层层深化。时间上由远到近,推移有序:先言古代,次论现实,再次言及未来。在言及逐客的危害时,程度上由轻到重,步步升级:先说如果没有客卿,秦国就不会“富利”和“强大”;接着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直接落到统一天下这个关键问题,比上层更切近要害;再说弃 黔首、却宾客,是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资助了敌人削弱了自己,对秦国的不利更严重些;最后指出“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不仅不能统一天下,而且有亡国的危险,把逐客的危害引申到极点。这种由轻到重、步步推进的说理过程,避免一开始就突兀冲撞,造成相反结果,

谏 逐 客 书

谏逐客书 李斯 一、作者简介 李斯(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08年),姓李,名斯,字通古。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 李斯年轻时,起初在乡村作管理文书的小官。看到公署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后来,李斯又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里,更不用担心人或狗的惊扰。斯慨然叹息道:“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于是,李斯就去跟荀子学习帝王治理天下的学问。学业完成后,李斯估量楚王是不值得侍奉的,而六国国事都已衰弱,不能实现自己的野心。便向西来到秦国,先在丞相吕不韦手下作门客,取得吕的信任后,当了秦王的侍卫。李斯利用能经常接近秦王的机会,给秦王上了《论统一书》,劝说秦王抓住“万世之一时”的良机灭诸侯成帝业,实现天下一统。秦王政欣然接受了李斯的建议,先任命他为长史,后又拜为客卿,命其制定吞并之国统一天下的策略和部署。秦能统一天下,李斯发挥了重要作用。秦朝建立后,李斯被任用为相,继续辅佐秦始皇,在巩固秦朝政权、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方面屡建奇功。始皇死后,李斯为保住自己岌岌可危的地位,附和赵高伪造遗诏,立少子胡亥为帝。赵高篡权后,又施展阴谋诬陷李斯谋反,将其腰斩于市,并夷灭三族。 《泰山刻石》的作者秦相李斯,可称得上是我国书法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书法家。《泰山刻石》的书体是秦统一后的标准字体—小篆。其结构特点,直接继承了《石鼓文》的特征,比《石鼓文》更加简化和方整,并呈长方形,线条圆润流畅,疏密匀停,给人以端庄稳重的感受。 李斯为人品格不高,一生贪官好禄达到不择手段的地步。事秦后,因为忌妒,便曾害死过自己的老同学韩非。秦统一天下后,他为政议帝号﹑刻金石﹑歌功颂德,不遗余力。对二世阿意取容,委曲求全,仍未能免祸。虽然如此,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无疑是杰出的。他在助秦一统天下、巩固秦朝政权、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方面建立了世人注目的丰功伟绩。这与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是密不可分的。而这一切,特别是他对用人问题的深刻理解,在《谏逐客书》一文中表现的尤为深入透彻。 李斯的文章,现存不多,除保留在《史记李斯列传》中的三篇实用文章(分别为《谏逐客书》《论督责书》《狱中上秦二世书》)外,就是一些刻石文章了。以司马迁看来《论

谏逐客书

谏逐客书 古代文化 1209 1313 谏逐客书 〔战国〕李斯 【小传】李斯(?前208),楚上蔡(今属河南)人。入秦,为秦相吕不韦舍人。说秦王(即后来的秦始皇)并六国,拜为客卿。佐秦王并六国,为丞相。定郡县制,建议焚毁诗书,变籀文为小篆。始皇死,与赵高定谋,矫诏杀始皇长子扶苏,立少子胡亥为帝。后赵高诬斯谋反,腰斩咸阳市。 【题解】本篇见于《史记·李斯列传》。战国末年,韩国怕秦国出兵来攻,派水工郑国到秦国去,建议秦国在泾阳县西北开凿渠道,引泾水东流入洛水,称郑国渠,想用它来阻碍秦国向韩国进军。事情发觉后,秦宗室大臣提出逐客的主张,李斯也在被逐之中,他因此写了这封《谏逐客书》。 刘勰《文心雕龙·论说》称:“李斯之止逐客”,“顺情入机,动言中务,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此上书之善说也。”当时赶走客卿的主张,已得到秦王同意。李斯反对赶走客卿,触犯秦王,所以称“批逆鳞”,却能“功成计合”,这跟“顺情入机,动言中务”有关。他开头提出“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把“逐客”说成是“吏议”,使秦皇容易听下去,这就是“顺情”。接下来历举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君任用客卿所收到的功效,这就“入机”,又以“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会怎样,作正反比较,逐客的错误就明显了。 转到秦王,另起波澜。从秦王爱好的色乐珠玉都不产于秦,然后反复推论,归结到重色乐珠玉而轻人民,“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这就是“动言中务”,正点到秦王要称霸的雄心。接下来又从“地广者粟多”等联系到泰山、河海的比喻,再转到“弃黔首以资敌国”的错误,归结到“今逐客以资敌国”的危殆。这样波澜起伏,正是“飞文敏以济辞”(刘勰语),终于打动了秦王。 【原文】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1)。昔穆公求士(2),西取由余于戎(3),东得百里奚于宛(4),迎蹇叔于宋(5),求丕豹、公孙支于晋(6)。此五人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7)。孝公用商鞅之法(8),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9),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10),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11);北收上郡(12);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13);东据成皋之险(14),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15),废穰侯,逐华阳(16),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17),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18),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19)。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

谏逐客书公开课教案

谏逐客书(第二学时教案) 李斯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开门见山立论,围绕中心选材,突出表现观点的方法。 2、学习本文运用铺陈、排比、比喻等手法增强文章感染力的方法。教学内容: 1、复习上一节课内容; 2、分析课文结构、论证方法; 3、分析本文艺术特色及学生写作借鉴要点。 教学重点: 分析课文结构、论证方法及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采用课件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一节课内容: 1、作者介绍:(见投影) 2、写作背景:(见投影) 3、古文用法:(见投影) 二、分析结构: 本文是一篇奏议,属议论文。 本文是一篇非常典范的议论文,文章内容丰富,结构严谨,论证

有力,是我们学写议论文的好教材。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论点、论据、论证)那么,请同学们找一找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对,开篇第一句话: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我们说议论文最好的开头是开门见山、开宗明义,秦王本就事务繁多,哪有闲工夫听你“拐弯抹角慢慢道来”,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让秦王一读就明白了你的观点,况且对于国家这一大政方针,你一个小小的客卿何以敢于反对?这也吸引秦王继续往下读。这是文章的第一个层次,也是这篇议论文的绪论部分。当然,对于秦王定下的逐客大计,李斯不便直接出言反对,所以干脆将过错推给秦国的“吏”们,这也避免了将矛头直指秦王,易于被君王接受。 作者提出了“逐客为过”的观点,看来下面就应该分析为什么逐客是错的,错在哪里? 这时候,李斯却荡开一笔,不谈逐客的错误性,而是援引秦王十分崇拜的历代先君对待客卿——外来人才的态度的历史事实。同学们来看看作者都引用了哪几位先代君王?(秦穆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王)他们对待客卿是什么样的态度?(用客)分别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霸西戎、至今治强、功施到今、成帝业)这样看来客卿对秦国曾做出过巨大贡献,有利而无害,为什么要驱逐客卿呢?进而提出诘问:“客何负于秦哉?”以驳倒“吏议”。然后又从反面做出推论:假如这四位君主不用客卿,秦国就不会有现在这么强大,文章在反驳论敌时,不是从分析韩国派水工佯装帮助秦修渠这一事例的真伪入手而是直接引用确凿事实驳斥对方谬论,反面文章正面做,从而将逐客

李斯《谏逐客书》

李斯《谏逐客书》

谏逐客书 李斯 [学习要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驱逐客卿是错误的。全文分五段,各段的论点都是紧紧围绕着这一中心展开的。 2.李斯抓住秦欲统一六国这一战略问题来剖析纳客之利、逐客之害,极有说服力。 3.掌握本文所运用的正面论说与反证推论相结合的说理方法,以及铺陈手法,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4.指明本文所采用的排比、对偶两种主要修辞手法。

[写作背景简介] 李斯是战国后期楚国上蔡人,后入秦国做官,在秦国统一天下、巩固中央集权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是我国秦汉之际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谏逐客书》是他写给秦王(即后来的秦始皇)的一个奏疏。由于这个奏疏使秦王撤销了“逐客”的成命,在历史的关键时刻,解决了一个关系重大的问题,因而被司马迁全文收录在《史记·李斯列传》中,并成为一篇流传千古的典范的议论文。客,就是客卿,指的是那些在秦国做官的别的诸侯国的人。谏逐客,就是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那么,秦王为什么要驱逐客卿呢?根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记载,秦王下逐客令是在公元前237年,距秦统一天下还有16年。时处战国末期,几个大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十分激烈。泰国最为强大,由它来统一天下的局势已相当明朗。其他诸侯国都惧怕秦国并吞自己,因而就千方百计

地遏制秦国向外扩张。就在这时,韩国利用秦国大力进行水利建设的机会,派了一个名叫郑国的水工到秦国去,劝说秦王修筑一条很长的灌溉渠,目的是想以浩大的工程,耗费秦国的人力、财力,使它难以对外用兵。可是不久,这一阴谋被发觉了。于是,秦国宗室的贵族大臣就联名上书,要求秦王下令逐客。李斯本来是楚国人,当然也在被逐之列。就在这种情况下,他挥笔写下了这个奏疏,并收拾行装出走。由于这个奏疏写得有理有力,因而使秦王立即撤销了逐客令,并派人把李斯从半路上追了回来。 [疑难词句解释] 1.臣闻吏议逐客“吏”在后代一般指低级的小官,但在先秦特别是春秋以前,大小官都可称“吏”。这里的“吏”宜理解为“大臣”。 2.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来:这里作使动用法,招来之意。 3.此五子者,不产于秦;此数宝者,

李斯谏逐客书

李斯谏逐客书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 斯乃上书曰:“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溪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至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为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马駚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斾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肌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者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帝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帝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怨于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秦王乃除逐客令,复李斯官。

李斯:谏逐客书

李斯:谏逐客书[1] (选自《史记〃李斯列传》) 原文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2]。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3]。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4]。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5]。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6]。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7]。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8]。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9]。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10]。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11]?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後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12]。所以饰後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

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13]。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14];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15]。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16]。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17];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18];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19]。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20]。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21]。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22];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23]。 语言要点:

李斯谏逐客书

《李斯谏逐客书》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於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 斯乃上书曰:“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东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求丕豹、公孙支於晋,此五子者,不产於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於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而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马抉提〖“抉提”二字俱应为“马”旁〗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於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於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①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②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於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仇,内自虚而外树怨於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 〖注释〗 ①搏髀〖音“必”〗:拍着大腿打拍子。髀,大腿。 ②黔首:秦时对百姓的称呼。黔,黑色。首,头。 秦国的王族、大臣都向秦王政进言:“诸侯各国的人来投效秦国,大多不过是为了替其君主在秦国游说离间罢了,请下令把一切外来的客卿统统驱逐出去。”当时,李斯也在提名被逐

《谏逐客书》原文译文赏析

谏逐客书 先秦: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私下里认为是错误的。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人,不生在秦国,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于是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下三川地区,西进兼并巴、蜀两国,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汉中,席卷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东面占据成皋天险,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朝西侍奉秦国,功烈延续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蚕食诸侯领土,使秦国成就帝王大业。这四

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倘若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而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陛下罗致昆山的美玉,宫中有随侯之珠,和氏之璧,衣饰上缀着光如明月的宝珠,身上佩带着太阿宝剑,乘坐的是名贵的纤离马,树立的是以翠凤羽毛为饰的旗子,陈设的是蒙着灵鼍之皮的好鼓。这些宝贵之物,没有一种是秦国产的,而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一定要是秦国出产的才许可采用,那么这种夜光宝玉,决不会成为秦廷的装饰;犀角、象牙雕成的器物,也不会成为陛下的玩好之物;郑、卫二地能歌善舞的女子,也不会填满陛下的后宫;北方的

李斯《谏逐客书》赏析教案

李斯《谏逐客书》 【教学目标】 1. 把握文章基本内容,明确中心论点和主要论据; 2. 学习本文的结构和主要论证方法; 3. 了解本文的铺陈手法与相关的语言知识。 【教学要点】 1. 理解中心论点; 2.把握主要论证方法和修辞艺术; 3.注意论证和说服的方法。 【教学用时】2课时 【教学进程】 一、作者与背景简介 《谏逐客书》:书指上书,奏章。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谏逐客书》是古代非常优秀的一篇公文,也是一篇议论文。李斯的议论文犀利深刻、论辨雄健,富有气势。 李斯(?—前208年)战国时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是秦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少时与韩非俱从荀况学帝王之术,成而入秦,得到秦王的器重,秦统一后官至丞相,积极主张废除诸侯,行郡县。统一文字和度量衡,改革典章制度。秦二世二年,宦者赵高诬其谋反,被腰斩于咸阳,灭三族。秦代因其所历时间很短,没有留下更多文章,而李斯却有《谏逐客书》及《泰山刻石文》、《琅琊台石刻》传世,所以以鲁迅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秦为统一中国,广揽人才,韩国为削弱秦国势力,趁秦国招揽人才之机,派水利专家郑国入秦,企图通过让秦国修灌渠来耗费财力,从而削弱秦国的军事实力。计谋败露之后,秦国大臣宗室污蔑客卿都不可靠,纷纷要求驱逐客卿。公元前237年,秦始皇下令逐客,李斯亦在被逐之列。在被勒令出境的途中,李斯写下了《谏逐客书》一文,指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劝阻秦始皇不要逐客。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收回了逐客令,并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二、课文解读 1、结构层次 本文是一篇奏议,是一篇非常典范的议论文,文章内容丰富,结构严谨,论证有力,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是我们学写议论文的好教材。 作者从秦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摆事实,讲道理,反复阐述驱逐客卿的利害得失, 劝说秦王收回逐客令,情辞恳切,理直气壮,说服了秦王,也为后人留下一篇情文 并茂的好文章。 议论文最好的开头是开门见山,本文正是如此:文章伊始,明确地提出了论点:吏 议逐客,窃以为过矣(第一自然段),这是文章的第一个层次,是本议论文的绪论 部分。 本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为第二个层次,从事实和理论两个方面论证逐客的利害 得失,是本论部分。 摆事实、讲道理,是论证的最基本方法,因为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道理是最能折 服人的。李斯先用历史和现时的事实,再用常理,来论证自己的论点,论证得确凿 可信,无可置疑。 这一层次从如下两个方面论证。 第一个方面,文章的第二段,第三段,先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论证。 第二段,从昔日先君之得着笔论证,以穆公、孝公、惠王、昭公四君任用客卿使秦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李斯《谏逐客书》原文及翻译

李斯《谏逐客书》原文及翻译 李斯 原文: 臣闻吏议逐客,窈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人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求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鸣鸣,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候,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问,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译文: 我听说宫员们在商议驱逐客卿的事,臣私下认为这样做错了。过去秦穆公求士,在西边从戎那里得到了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在宋国迎来蹇叔,在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个人,并不生长在秦国,可穆公重用他们,结果吞并了二十个小国,使秦称霸西戎。孝公推行商鞅的变法之策,改变了秦国落后的风俗,人民因此殷盛,国家因此富强,百姓甘心为国效力,诸侯各国归附听命;又大败楚、魏两国的军队,攻取了千里土地,至今还巩固地统治着。秦惠王采用张仪的连横之计,攻占了洛阳一带的地方;往西吞并了巴、蜀,往北获取了上郡,往南夺取了汉中,并吞了九夷的土地,控制住楚地鄢、郢;往东占据险要的虎牢,占领了肥沃的土地。于是瓦解了六国的合纵,使他们都向西事奉秦国,功效一直延续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废掉了穰侯,驱逐了华阳君,增强巩固王室的权力,堵塞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逐步侵吞诸侯,使秦国成就帝业。这四位国君,都是凭借任用客卿而获得成功的。由此看来,客卿们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假使这四位国君拒绝客卿、闭门不纳,疏远外来之土而不用,这就不会使秦得到富强,秦国也不会有强大的威名。 现在陛下罗致昆山的美玉,宫中有随侯之珠,和氏之璧,衣饰上缀着光如明月的宝珠,身上佩带着太阿宝剑,乘坐的是名贵的纤离马,树立的是以翠凤羽毛为饰的旗子,陈设的是蒙着灵鼍之皮的好鼓。这些宝贵之物,没有一种是秦国产的,而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

李斯-谏逐客书(含翻译)

原文】 斯乃上书曰:“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东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求丕豹、公孙支於晋,此五子者,不产於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於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而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马抉提〖“抉提”二字俱应为“马”旁〗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於

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於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①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②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於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仇,内自虚而外树怨於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