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可能性的大小(1)

第2课时 可能性的大小(1)
第2课时 可能性的大小(1)

第2课时可能性的大小(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5例2,完成教科书P47~48“练习十一”第5、7、8题。

?教学目标

1.能说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体验事件发生的随机性。

2.在游戏中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判断。

3.进一步培养动手操作、归纳和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在游戏中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判断。

?教学难点

体验事件发生的随机性。

?教学准备

课件、摸奖盒(红色棋子多、蓝色棋子少)、(学生4人为一组)每组照教科书P45例2准备学具盒和棋子、不透明的袋子若干个、不同颜色的球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通过游戏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各种各样的摸奖活动。今天我们也来做个摸奖游戏,摸奖盒里有红色和蓝色两种棋子,谁要是摸出蓝色的棋子,谁就是今天的幸运小明星。

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红色棋子多、蓝色棋子少的摸奖盒放在讲台上,请6名学生上台摸奖。每人摸一次,一次摸一个,摸出后记录完就放回盒子摇匀,下一个人再摸。

学生摸完奖统计好后,选出幸运小明星。

2.设问解疑,揭示课题。

师:为什么摸出红色棋子的人数多?看来这个盒子里还藏着秘密。大家猜一猜这个秘密是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我觉得这个盒子里的红色棋子多,蓝色棋子少。”

师:要想知道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该怎么办?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把盒子打开看一看。

(教师把盒子打开,验证学生的猜想)师:那么是不是无论怎么摸,结果都是摸出蓝色棋子的次数少,摸出红色棋子的次数多呢?

【学情预设】有些学生认为是,有些学生认为不是。

师追问:我们应该怎样验证自己的猜想呢?【教学提示】

在每一位学生摸棋子之前,教师都要让学生猜一猜:可能会摸到什么颜色的棋子?摸之前能确定吗?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动手试验。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和研究“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的大小

(1)]【设计意图】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强调的是事件发生的随机性,让学生在摸棋子活

动中充分体会“随机”:摸之前不能确定能摸到什么颜色的棋子,前面发生的结果并不

影响之后的结果,任意摸一次都有两种可能的结果。

二、实践验证,探索新知

1.体验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课件出示教科书P45例2相关图片)

(1)操作学具盒。

试验:将4个红色棋子、1个蓝色棋子放入学具盒。(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2)全班交流,各小组记录结果。

①说说你们每次摸棋子,都摸出了哪些颜色的棋子。

②观察各组的统计数据,每个小组的试验结果都一样吗?有什么共同点呢?

③想一想,为什么每个小组都是摸出红色棋子的次数多,摸出蓝色棋子的次数少?

(3)教师提问,归纳总结。

师:观察统计的结果,你能发现些什么?

【学情预设】摸出红色棋子的次数多。

师:那这样是不是可以说摸出红色棋子的可能性要大些?

师小结并板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师:为什么取出红色棋子的可能性大些?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因为这个盒子里的棋子红色的多,蓝色的少。

师小结:看来哪种颜色的棋子多,摸出这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就大。

【教学提示】

在学生摸之前,

让学生再次判断是不

是一定会摸出红色棋

子,让学生体验事件

发生的随机性。

师:如果继续摸下去,是不是一定会摸出红色棋子?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不一定,只是摸出红色棋子的可能性大,也可能摸出蓝色棋子。

请几名学生试摸,观察结果,发现两种颜色的棋子都有被摸出。

师:看来,在每次摸棋子的时候,每个棋子都有被摸出的可能。每次摸出的棋子的颜色是不确定的,可能摸出红色棋子,也可能摸出蓝色棋子。红色棋子的数量多,摸出红色棋子的可能性大;蓝色棋子的数量少,摸出蓝色棋子的可能性就小。

【设计意图】通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对比、观察每个小组的数据,让学生感受统计与概率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2.进行装球活动,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与参加的个体数量有关。

师:往袋子里装6个球,要求从中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蓝色球。该怎样装呢?

【学情预设】预设1:1个蓝色球,5个其他颜色的球。

预设2:2个蓝色球,4个其他颜色的球。

预设3:3个蓝色球,3个其他颜色的球。

预设4:4个蓝色球,2个其他颜色的球。

预设5:5个蓝色球,1个其他颜色的球。

师:这几种装法都可以吗?装法不同,为什么从中任意摸一个,都可能摸到蓝色球呢?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只要袋子里有蓝色球,就可能摸到蓝色球,只是摸到蓝色球的可能性大小不一样。

师:根据摸到蓝色球的可能性大小,给这些装法排排队。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教师再增加6个都是蓝色球的袋子及6个没有蓝色球的袋子,帮助学生理解“一定”“可能”“不可能”的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装球,进一步体会“可能”:只要6个球中的部分球是蓝色球,就有可能摸到蓝色球,只是摸到蓝色球的可能性大小不同。同时,通过增加全是蓝色球和没有蓝色球以及“排排队”,又理解了“一定”“可能”“不可能”的含义,渗透可能性最大便是“一定”,可能性小到极限便是“不可能”的观念。

三、回顾反思,链接生活

1.回顾反思。

师(拿出开课时的摸奖盒):回到我们最初的游戏,是不是无论怎么摸,结果大部分是摸出蓝色棋子的次数少,摸出红色棋子的次数多呢?为什么呢?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是的,因为摸奖盒里红色的棋子多,蓝色的棋子少。

师:这个摸奖盒就是利用可能性大小的原理制成的,可以利用它进行各种抽奖活动。

师:可能性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教学提示】

这5种情况可能不会全部出现,教师在巡视时,注意选择不同的装法即可。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可能性的大小与在总数中所占数量的多少有关,在总数中占

的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占的数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2.课件出示习题。说一说。

【学情预设】学生能很容易说出左边转盘中指针停在黄色区域的可能性大,右边转

盘中指针停在黄色区域的可能性小。而作为活动策划者或顾客去选择转盘,部分学生可

能存在困难,教师要适时予以指导。

【设计意图】生活中的这些简单的随机事件都是学生熟悉的。联系生活,让学生

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体验“可能性”在生活中的价值。

四、巩固练习,深化认知

1.完成教科书P47“练习十一”第5题。

(1)学生自主涂色。

(2)全班交流,集中评价,并要求学生说明自己这样涂色的原因。

2.完成教科书P48“练习十一”第7题。

(1)学生独立思考。

(2)2人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说明理由。

3.完成教科书P48“练习十一”第8题。

(1)学生独立思考。

(2)全班交流,说明理由。

五、总结全课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可能性的大小(1)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学反思

“装球”活动要求学生装6个球,可能摸到蓝色球。装法是不唯一的,把不同的装

法展示给大家看,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6个球中只要有一个是蓝色球,就有可能摸到蓝

【教学提示】

教师可根据学生

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

的要求,尽量让学生

根据题意通过认真观

察去直观判断,有困

难的学生可以通过试

验来帮助理解。

色球;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可能性大小的素材,让学生运用刚才的试验经验进行可能性大小的判断。值得一提的是:再把“一定摸到蓝色球”和“不可能摸到蓝色球”的情况与学生的不同装法结合起来,巧妙地揭示了“可能”“一定”“不可能”的关系,也渗透了可能性最大为“1”即“一定”,可能性最小为“0”即“不可能”的观念。?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作业P32第四题。

四、按要求在圆盘上涂上红、黄、绿三种颜色。

1.指针转动后,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大。

2.指针转动后,停在红色区域和黄色区域的可能性同样大。

参考答案

四、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