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导学案(贾继红)

《蜡烛》导学案(贾继红)
《蜡烛》导学案(贾继红)

科目:八年级语文课题:第3课《蜡烛》第一课时

序号:80103 编写:贾继红审核:审批:使用教师:

班级:组名:使用学生: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积累“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等词语,把握其读音、词义。

2.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3.把握记叙的要素,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反衬)及人物描写方法的选择。

【教学重点】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环境描写的作用及人物描写方法的综合运用。

【知识链接】

一、题目解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强盗肆意践踏人类文明,在纷飞的炮火中,一切有形的东西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毁灭,但不可摧毁的是反法西斯联盟钢铁般的意志。一支蜡烛照亮了战争的一角,“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二、走近作者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1942年加入共产党。代表作有剧本《我城一少年》长篇小说《日日夜夜》(均获斯大林文学奖)。

《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通讯是记叙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时效性),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注重故事性和生动性。

【自主学习】

1.给加粗字注音

偷袭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匍匐

2. 找出通讯的六要素。

3.为了更好地表现老妇人感人的形象,文章除了运用渲染的方法,更主要的是对人物的( )进行了详细的描写。

4.集中体现本文中心的段落是( )

【合作探究】

1.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

2、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地反复描写?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1 )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2)对蜡烛的六次描写:(3)对黑围巾的四次交代:(4)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三次写“爬”:三次写“跪”:

3、找出最令你感动的片段,并说说你感动的原因。

4、整个场面庄严肃穆,老妇人从始至终不说一句话,这样设计的用意何在?

【精讲精练】

阅读“拂晓前,契柯拉耶夫所属的那一连红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至“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1.选文中两次出现“这时候”,请说出具体指什么时候。

2.文中多次提到老妇人的黑色围巾,这有什么特殊意味?

3.第⑦段对蜡烛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4.画曲线的语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5.为什么在第(12)段不点出人物的姓名,而只说“南斯拉夫的母亲”和“苏联青年”?

【反思感悟】

【课后作业】

一、选择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偷袭(xí)手臂(bai)珍藏(cáng)B.附近(fǔ)埋葬(zàng)掩护(yǎn)C.间歇(jiàn)地窖(jiào)匍匐(pú)D.瓦砾(lì)腋窝(ya)僵硬(yang)二、解释下列词语及加粗字的意思

1.精疲力竭:

2.名副其实:

3.永垂不朽:

三、用“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等五个词写一段话,要求自然合理。

四.拓展阅读

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瘦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不加思虑地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偷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1、文段写老妇人多次重复数着“一、二、三??????”,其含意是指老妇人对_________ ___的痛苦诉说,也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文中对老妇人身体状况作了怎样的描写?这描写是为了揭示什么?(3分)

3、战时后备役老兵对那两位小姑娘所讲的话中,让她们不要再笑的原因是什么?(3分

4、文末“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句话怎么理解?(3分)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复述故事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

2..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把握蜡烛的特殊含义。

3.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揣摩语言,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教学难点】探究文章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的奥秘。

【自主学习】

1.对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老妇人育乞西本来住在那座房屋的第二层,这是她死了的男人——守桥的更夫留

给她的。(破折号表示解释)

B.走了不多几步,她马上找到她要的东西了:一个大的炮弹坑。(冒号表示解释)C.她双手捧起弹坑四周的浮土(浮土有这么多),一捧一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

(括号表示补充说明)

2.第二部分文中反复写到“炮火”,这是刻画人物时采用的一种( )的方法,突出了环境的危险,使老妇人( )的行为更加感人。

3.第三部分( )次写到老妇人的黑色打围巾,这是运用( )来渲染的方法,渲染了肃穆的气氛,表达了老妇人( )的心情。

4、文中的老妇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合作探究】

1、读了本文之后,谈谈文中蜡烛的深意?

2、文中老妇人对烈士的情感可概括为“敬爱”和“哀痛”,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3.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4.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的含义。

【精读精练】

课文“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至“那样永垂不朽。”

1.“这一支和坟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老妇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着,插在那老地方”,这一句与下文的相呼应。

2.“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一句中,“惟一”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文段⑤中的“火焰”有着丰富的内涵,请写出它的象征意义。

4.文段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现出来的。请从第①段中找出运用准确的两个动词;请从第②段中找出运用准确的两个形容词。

【反思感悟】

【课后作业】

阅读拓展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

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②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的搜查。

③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④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

⑤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下来了。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着。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⑥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⑦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粗词的词性。

(1)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2)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2.根据上下文,为文中括号处选填一个词语。

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的搜查。

A.严谨 B.严峻 C.严密 D.严厉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子三人为保护秘密情报的具体行动。

伯诺德夫人:大儿子杰克:小女儿杰奎琳:4.“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这两个分句,分别运用了________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伯诺德夫人此时既________又________的复杂心理。其中的比喻成分写出了德军的________。

5.第⑤段中“他知道,厄运即将来了”中的“厄运”指的是什么?

6.母子三人保护秘密情报的行为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照亮美国的蜡烛》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照亮美国的蜡烛 (1)17岁的埃利斯·塔克身体很强壮,浑身充满了力量。镇子上的人都说,他将来准是把 干活的好手。镇子挨着矿山,镇上许多人都在矿山上工作。 (2)埃利斯·塔克跟着母亲生活。他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死在了矿井下。母亲只能依 靠卖饭来养活塔克和自己。 (3)塔克高中毕业后,背着母亲独自去了矿山。他需要一份工作。矿主看了看他,用拳头 捶了几下他的胸膛,然后大笑着点头,让他签了合同。 (4)回家的路上,兴奋的塔克想着自己以后能够替母亲承担生活的重担,显得相当快乐。 他哼着歌,却忽视了矿山上那接得乱七八糟的高压电线。 (5)一道绚丽的电弧,高温让塔克惨叫一声昏倒在地,所幸的是,他被高压电线弹开,而 不是被吸在上面。直到夜幕降临,矿工们才发现了这个可怜的孩子。他的两条腿已经被高温烧得焦煳。 (6)大家急忙把塔克送到了距离镇子最近的医院。经过抢救,虽然塔克保住了生命,但失 去了双腿,他一辈子只能坐在轮椅上生活了。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埃利斯夫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祈祷着这一切都是一场噩梦,让自己早些醒来,可她等来的,却是塔克的委 靡不振。 (7)出院之后,他多次企图自杀。这让埃利斯夫人无法继续出去卖饭来维持生计。母子俩 人过得很惨淡。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埃利斯夫人仍旧坚持每天在花瓶里换上一束野花,想 以此来打动儿子,让他坚强地活下去。 (8)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让塔克终身难忘。因为飓风的肆虐,小镇上的电缆被风吹断了。 整个小镇都陷入了黑暗之中。埃利斯夫人一边喊着塔克的名字,一边寻找着火柴和蜡烛。 (9)翻遍了整个家里,埃利斯夫人只找到了一个约有一厘米高的蜡头,她把蜡头放在桌子 上,然后划亮了火柴。 (10)“哈,看看,我们只剩下这个了,继续活下去还有什么意思!”塔克阴阳怪气地说。 (11)埃利斯夫人颤抖着,把那根蜡烛点亮,大步朝儿子走过去,然后,狠狠地给了他一个 耳光。 (12)蜡烛柔和的光芒在房间里跳动着,屋子里顿时明亮了不少。埃利斯夫人严厉地说:“塔克,你这个不争气的家伙,你给我看着!就算是再短的蜡烛,也比你有用。它们一样可以发 出不逊色于整根蜡烛的光亮。”

八年级语文上册 3《蜡烛》学案新人教版

三蜡烛 【教学目标】 1、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2、作者简介: 西蒙诺夫(1915-1980),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西蒙诺夫的作品大多描写二战时期的苏联,在战时有很大影响。他曾多次在苏联的各项文学奖项中获奖,可以堪称苏联文学史上的一代宗师! 3、背景介绍: 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准备的德国士兵。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90000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虽然战争仍然持续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同年,苏联红军迫使德军退回边境,最后把他们逼到柏林。接着在1944年6月,随着同盟军度过地中海,攻入意大利,期待已久的“第二战场”终于开辟。 1945年5月,德国投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非常惨重。国民受到德军残酷对待,约有几百万平民伤亡。 【自主学习】 1.注音解释 拂晓xiǎo : 瓦wǎ砾 :

初中语文公开课教案蜡烛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公开课教案《蜡烛》教学设 计 《蜡烛》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体会南斯拉夫母亲的内心活动。 3、感悟本文真挚感人的人性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浏览下这篇课文,并给每段段落标上序号。) 二、介绍时代背景:(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 三、介绍作者及本文体裁: 四、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 2、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五、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深层体会人物

的思想感情 1.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学生齐读相关片断。 2.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要求学生展开想像,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3.要求学生谈谈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老妇人思想感情概括起来就是“敬爱”和“哀痛”。 六、分析文中的描写: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1.文章不断对炮火(11)、老妇人的黑色围巾(4)、老妇人的动作“跪”、“爬”(各3)、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6)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 ㈠.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 ㈡.对蜡烛的六次描写 ㈢.对黑围巾的四次交代 三次写“爬” 三次写“跪”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

①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更突出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同时也使我们为老妇人的行为而感动。 ②对“蜡烛”的多次描写,说明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③对“黑围巾”的多次描写,表现了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突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④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七、探究思考: 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八、揣摩语句,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

★★五年级阅读练习(含答案)

1、种辣椒 常识课上,老师对植物的讲解,把我带到植物世界里。听完课,我动了心,决心种点什么,仔细观察它的生长过程。 回到家,我找到了两个花盆,满心欢喜地种下了辣椒籽。下种后,我每天都要给它浇些水,盼望种子早些发芽。一天中午,弟弟告诉我花盆里出小苗了,我飞一样地跑到窗台前,只见一棵小嫩芽拱出土,又过了两天,好几棵小芽出来了。小芽越来越多,我给小辣椒间苗,把太密的小苗小心翼翼地拔掉了一些。 到了盛夏,每株辣椒已有半尺多高了,它们的茎上都缀满了欲放的花苞,几天后,一朵朵雪白的小花,先后开放了。大约又过了四五天,辣椒就开始结果了,出现了青绿的椭圆形的小辣椒,一个个缀在茎上,真惹人喜爱。 秋风吹进窗来,带进一股香气,辣椒开始由青变红,看上去更让人喜爱。一个个两寸多长的小辣椒挂在枝头对我微笑,感谢我对它们的辛勤培育。收获的时节到了,我满怀欣喜地把成熟的辣椒一个一个摘下,竟收了小半筐。 我看着筐里的辣椒,心想:这多有意思呀!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实 践又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找出文章中点明中心的句子,在下面画横线。 2.把文章分成三段,在段尾用“‖”表示,并写出段意。 3.读下面句子,在括号里写出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小辣椒挂在枝头对我微笑,感谢我对它们的辛勤培育。() ②我飞一样地跑到窗台前。()

2、蒙蒙的小雨 蒙蒙的小雨正落着,陈红骑着自行车悠然于柏油路上。她没有穿雨衣,因为她觉得在这样细雨中骑车很浪漫。她望着路两边来去匆匆的行人,心想:这些人真是的,干嘛要东躲西藏的。 忽然迎面一辆的士飞驰而来她猛地拐向路边但车把挂在树干上她摔 倒了小妹妹没事吧一个小伙子站在她身边问道陈红白了他一眼,没有理他。心想:谁是你的小妹妹?她一翻身想站起来,可左腿的剧痛却使她不得不重新坐在地上,她接连两次试图站起来,都没成功。最后,只好放弃了努力。小伙子一笑,“别逞强了,还是送你上医院吧。”接着,拉起陈红的车子,又扶陈红坐到车架上,推起车子向医院走去。温柔如丝的春雨淅淅沥沥地落着。陈红已不再潇洒,只感到沉重。她坐在车上,望着前面推车的小伙子,不知该说些什么。 她发现小伙子走路不太自然,仔细观察,只见小伙子左腿的袜端与裤腿之间不时地露出一段刺目的棕色。那是什么?啊,他装着一只假腿。陈红想问问他的腿,却不愿张嘴。这时,只听到小伙子自言自语地说:“三年前,我也喜欢在细雨中骑车,那的确很潇洒,可是我却重重地跌倒了,像你一样。不,还不如你。”“噢,你的左腿——?”停了一会 儿,小伙子说:“就在那次跌倒时被后面的汽车轧断了。”听了这话,陈红陷入了沉思??医院到了,小伙子搀着陈红进了急诊室。“我去通知你父母,你知道他们的电话吗?”陈红把号码告诉了他。不一会儿,陈红的父母风风火火地赶来了。见到女儿腿上雪白的绷带,忙问这问那。陈红把经过告诉了他们,又说,“要不是那位大哥哥,我真不知该怎么办好,哎,他呢?”这时,只听护土小姐说:“那个小伙子,看见你爸妈来后,他就 离开医院了。”陈红怔住了:“我还不知他叫什么呢!” 父亲背起陈红,母亲在旁边扶着,一家人走出医院的时候,他们多么希望在人流中再次寻到那小伙子的身影。 1.给第二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粗词的意思。 逞强—— 风风火火—— 3.用“~~~~”画出文中描写心理活动的一个句子。 4.在第二自然段中用“”画出比喻句,这句是用____比喻____。 5.写出第二、三自然段段意。 第二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6.为什么陈红一家希望在人流中再次寻到那个小伙子?

第3课《小青蛙》(导学案)

第3课《小青蛙》(导学案)

3.检查读文。教师相机正音。 4. 5.(二)随文识字。 6.★学习第一句。 7. 4.相机学习生字“清、晴、眼、睛”。 (1)指生领读生字。 预设一: “清、晴、睛”三个字的读音有点像,字形里面都有“青”字。 ①导学: 预设:“清”,清水的“清”。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导学:带“三点水旁”的字表示与水有关,谁还能说出带“三点水旁”的字。 师出示一杯清水和一杯浑水,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晴”:太阳出来就表示天气晴,所以是“日字旁”,表示与太阳有关。(出示晴天的图片) 导学:谁能给“晴”找个相对的朋友(出示阴天的图片) 扩词:雨过天晴、晴空万里。(练习说话) “睛”的部首是“目字旁”,表示与眼睛有关。我们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 ②导学:怎样区分“睛”和“晴”? ③想想还能给“青”加上什么部首,组成哪些字。(发现生字中的“请、情”) 预设二: “眼、睛”都是“目字旁”。 ①说说这两个字都和什么有关。 ②请眨眨你们的小眼睛。 5.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学习第二句。 1.指生读第二句。老师、问同桌、借助拼音,读完后,请把圈画出的生字、词读三遍。 1.指生读第一句。 2.2.指生评议朗读。 3.赛读。 (2)学生小组内观察;然后读读这几个字;最后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3)(3)汇报交流: 猜猜它们是什么意思。把它们放回课文里读一读,再看看图,

2.相机学习生字“保、护、害、事、情”。 3.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学习第三句。 3.赛读。 4.相机学习生字“请、让、病”。 (1)指生领读生字。 (2)引导学生交流如何识记这几个生字。 5.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2)小组比读第三句。 三、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青、清、气、晴、情、请、生”。 3.导学:这几个生字宝宝,你能给它们按结构分一下类吗? 上下结构:青 左右结构:清晴情请 独体字:气生 4.根据结构特点,重点指导:青、请、气。 (1)教师指导书写“青”。 ①导学:认真看一下:“青”字共几笔,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竖在竖中线上,下面“月”的“丿”变成“丨”,横折钩的横在横中线上。 ③学生书空跟写。 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⑥学生再写2个“青”字。 (2)教师指导书写“请”。 ①导学:想想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是什么。仔细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请”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3)教师指导书写“气”。重点强调第四笔的写法。(2)男女生赛读第一句。 (1)指生领读生字。 (2)(2)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流如何识记这几个生字。 (3)全班比读第二句。 1.指生读第三句。 2.2.指生评议朗读 3.学生读字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青”字 ⑥学生再写2个“青”字。 ③学生书空跟写。

蜡烛教学设计7

《蜡烛》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理清记叙的要素,品味语言,感悟文章意蕴。 3、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人物的思想感情,蜡烛的特殊含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型:课内自读 教学媒体:录音机、投影仪。 课前准备: 1、朗读课文,积累生字生词。 2、查阅资料,了解二战中苏联红军解放南斯拉夫的情况。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中俄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出示投影) 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

2、介绍二战解放南斯拉夫情况。(小组讨论候选代表发言) 三、整体感知 出示学习目标 教师(或学生)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投影思考题: ①复述课文情节,说说课文表现了什么主题。 ②结合主题,谈谈你对结尾两句话的理解。 教师导学: 记叙文的复述与整体把握要求大家在初读的过程中抓住文章中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在此基础上,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写作目的,主题自然也就清楚了。 最后两句话中说:火焰中凝聚着母亲的眼泪和儿子的英勇,母亲和儿子的称呼象征了谁和谁的一种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个别的吗?这种感情用眼泪和英勇甚至是生命凝结而成,应作何评价?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 预期达到: 本文讲述了一位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生命危险向母亲一样埋葬一位红军战士,并把自己珍藏45年的结婚喜烛点在战士的坟头的故事,歌颂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结尾两句话讴歌了南斯拉夫母亲对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他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生死攸关的烛光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生死攸关的烛光A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B ②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C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 “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 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灭。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③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一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④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抱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下来,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下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抱回一捆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光摇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 “司令官先生,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⑤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 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⑥正当她踏上最后的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1.下面这段文字是从文章中抽出来的,应把它放回文中A、B、C哪一处?请简要说明?理由。“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严密的搜查。”2.“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就会遭到破坏”,这两个“秘密”的用法相同吗?3.“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这两个句子,分别运用了和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了伯诺德夫人此时既又的复杂心理。其中的比喻句写出了德军的。4.根据情节发展,按顺序概括出母子三人为保护秘密情报所采取的具体行动。如:伯诺德夫人取出油灯,吹熄蜡烛。5.你觉得文章这样结尾好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1.B处。这段文字是写伯诺德夫人把情报藏在半截蜡烛里,骗过德军的搜查。这个交待引出了下文的故事,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2.第一个是名词,第二个是形容词。 3.夸张紧张仇恨残暴 4.大儿子杰克借口抱柴,拿起烛台往外走;小女儿杰奎琳推说睡觉,端走烛台。 5.好。这种结尾使文章在高潮中自然收束,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像空间。(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蜡烛导学稿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蜡烛导学稿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蜡烛》合作学习导学稿 课题《蜡烛》 合作学习目标1、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整体把握故事的内容。 2、通过分析老妇人的行动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把握老妇人的形象。 合作学习任务任务名称任务标准评价资源选择合作时间建议合作要求(记录、倾听、表达、检测等)整体把握故事的内容1、快速阅读课文。 2、概括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课文、导学稿、多媒体资料、网络、四色笔等 1、独立完成10分钟; 2、各自表述、思想交锋20分钟; 3、互帮互学10分。1、按照小组合作学习笔记本上的提示要求来进行; 2、同学间对知识点的补充批注在课本上; 通过分析老妇人的行动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把握老妇人的形象。1、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

2、说说通过这些片段你觉得文中的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老人?自己的体验,课本内容。 合作学习反思(结合14问) 合作学习检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瓦lì精疲力jié fú 晓揣在怀里颤巍巍鞠躬 2、下面两个句子中,填入空白处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①一枝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________ 着柔和的光芒。 ②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要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________ . A、闪耀闪烁 B.闪耀闪耀 C、闪烁闪烁 D.闪烁闪耀 3、这篇通讯写了一位饱受________ 之苦的老妇人, ________ 的动人事迹,赞美了________ ,讴歌了________ 的深厚感情。 4、文中对一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找一找,分析一下为何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反复的描写?(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5、文章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1999年上海市中考阅读《生死攸关的烛光》附答案

1999年上海市中考阅读《生死攸关的烛光》附答案 【1999年上海市】生死攸关的烛光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②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的搜查。 ③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④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 ⑤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说:“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下来了。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⑥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⑦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根据上下文选词填空。 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A.严谨B.严峻C.严密D.严厉)的搜查。 2.第⑤段中,“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加点的词“厄运”在文中具体是指: (1) (2) 。 3.“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保持原意,把这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文中用反问句而不用陈述句,是为了表现那个中尉的态度。 4.“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这两句句子分别运用了和比喻修辞手法,表现了伯诺德夫人此时既又的复杂心理。其中的比喻句写出了德军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 《蜡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3 课《蜡烛》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体裁,知道战地通讯也属于新闻 2、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品位文章语言,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社会的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 感悟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 老妇人为什么不顾生死去埋那个红军?从而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 投影仪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战地通讯,首先带领学生理解这种体裁,接着给学生讲解故事的背景,这次战争的原因和性质,然后围绕老妇人的一举一动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并从文中感受到的人生启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导语: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文章是一篇通讯,也是一篇关于战争题材的文章,也是新闻的一种。 课题含义: 一方面,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另一方面,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三方面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作者介绍: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背景介绍: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遭到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反击,受迫害的各国人民在残酷的压迫下,再也无法忍受了,就结合起来一起反对法西斯。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人民之间上演了一幕幕的感人的事迹,是一首首赞美诗,一曲曲颂歌,表现了他们之间同仇敌忾的深厚感情。 预习检查: 注音: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 解词:肃穆永垂不朽精疲力竭 整体感知:

蜡烛导学案 2

永和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案课型:新授课备课人:付娟姓名: 使用时间:审核人:刘永惠 课题:《蜡烛》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词。 2、理清记叙的要素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人物感情 学习重点:理清记叙的要素。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人物感情 课前导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强盗肆意践踏人类文明,在纷飞的炮火中,一切有形的东西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毁灭,但不可摧毁的是反法西斯联盟钢铁般的意志。一支蜡烛照亮了战争的一角,“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多媒体显示:一支蜡烛点燃到众多蜡烛燃亮了……呈现字样“蜡烛”。) (一)自主学习 1、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西蒙若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获斯大林奖金。1959年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 2、时代背景: 1944年9月中,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

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3、通讯常识:通讯是记叙文体中的又一实用文体。 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 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 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更系统。 通讯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常用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 4、给下列划线字词注音: 烧灼桥头堡地窖匍匐腋下拂晓 瓦砾颤巍巍育乞西契柯拉耶夫舀鞠躬 5、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烧灼: 精疲力竭: 名副其实: 颤巍巍: 肃穆: 永垂不朽: 瓦砾:

蜡烛和火柴阅读答案

蜡烛和火柴阅读答案 蜡烛和火柴 “看,我多美丽啊!我能给人们带来光明和幸福。”蜡烛对火柴说。 “是啊,你很美丽。可你知道是谁点着了你吗?”火柴拖着哭腔说,“为了点燃你,我的一个兄弟都牺牲了。” 哼别吹牛了你那么小能无私地献出自己的生命吗 蜡烛的话还没说完,一阵夜风吹来,蜡烛灭了。“我的火苗,我的火苗,我不能没有火苗!”它惊叫起来,转过头对火柴说,“火柴兄弟,把我点着吧!求求您,火柴兄弟……”“可你说我威力小,不能为你服务啊!”火柴漫不经心地说。“我不能没有火苗啊!”“你知道没有我这个坚强后盾,你不行吧!”“是,是的,我太小看您了。”“那好吧,我再牺牲一个兄弟,为你输送幸福和光明。”“哧”,火柴猛一使劲……蜡烛又亮了。 蜡烛看着自己脚下的火柴梗,不觉流下了眼泪。一滴,两滴,三滴…… 1.给短文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 2.用“√”给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光明(m0ng m0n) 使劲(j@n j@ng) 蜡烛(z* zh*) 火柴(c2i ch2i) 3.要查“坚强后盾”的“盾”,你准备用________查字法,字典上有这样几种解释: ①古代兵器,用来遮挡敌人刀箭的防护武器;②形状像盾的东西。“坚强后盾”的“盾”意思应选________。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写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阅读短文,想一想,蜡烛为什么流泪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 , ?” j@n zh* ch2i 4.蜡烛的话还没说完,一阵夜风吹来,把蜡烛吹灭了。 5.火柴梗虽小,却能前仆后继地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生命去点燃光明。 本文语文网,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语文网的QQ群315357333沟通交流。

《蜡烛的变化》导学案

---------------------------------------------------------------最新资料推荐------------------------------------------------------ 《蜡烛的变化》导学案 《蜡烛的变化》导学案班级 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习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上 3 单元第 1 课《蜡烛的变化》教材分析: 在备课过程中,我对教材是这样理解的,本课内容分为三大块: P30 借助工具研究物质的变化,通过工具进行蜡烛变化的实验,直观地从是否产生了新物质中找到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依据。 P31 通过物质变化前后的对比,仔细观察,寻找出证据,从中判断出属于哪类变化,另外把铁水变钢锭,改为铁水变铁锭,主要是铁和钢是不同的。 P32 有些物质在变化过程中,现象比较明显,通过实验,仔细观察现象,以此为依据,借助不完全归纳法得出属于哪类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进一步明确物质的变化有两类: 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能从蜡烛燃烧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搜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 1 / 5

的语言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 重点: 能从蜡烛一些变化现象中发现两种变化的主要特点;难点: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 学生活动活动一: 仔细观察蜡烛受热熔化、燃烧实验的过程,从选择的实验中完成实验记录单: 教师导学一、直接导入《蜡烛受热熔化》实验记录单(一) 选择材料蜡烛、金属勺子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变化种类 1、把蜡烛油放入金属勺子。 2、点燃蜡烛,把勺子放在上面加热。 3、熔化后把勺子放在石棉网上。 《蜡烛燃烧》实验记录单(二)选择材料蜡烛、 1 号烧杯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变化种类 1、点燃蜡烛。 2、把 1 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蜡烛燃烧》实验记录单(三)选择材料蜡烛、 2号烧杯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变化种类 1、点燃蜡烛。 2、把 2 号涂有澄清石灰水的1、老师了解到你们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变化》。 2、关于物质的变化,你都知道哪些知识?(预设:

《蜡烛》阅读答案台灯与蜡烛的阅读答案

《蜡烛》阅读答案台灯与蜡烛的阅读答 案 蜡烛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 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 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在桌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谦虚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好好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高傲呢?” 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 你强嘛!” 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 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 多么需要光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默默无闻的蜡 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 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明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 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 火熄灭,才悄悄离开人间。 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 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 做出贡献。”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谦虚── 黑暗── 2.在文中找出三个反映台灯很骄傲的词语,再找出三个蜡烛很谦虚 的词语。(6分) 台灯______ _______ ________ 蜡烛______ _______ ________ 3.将句子写完整。(6分) 蜡烛具备的精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把短文分成两段,并写出段意。(4分+6分

半截蜡烛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②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的搜查。 ③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 “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④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⑤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下来了。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着。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⑥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⑦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粗词的词性。(1)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2)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2.根据上下文,为文中括号处选填一个词语。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的搜查。A.严谨 B.严峻 C.严密 D.严厉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子三人为保护秘密情报的具体行动。伯诺德夫人:大儿子杰克:小女儿杰奎琳:4.“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这两个分句,分别运用了________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伯诺德夫人此时既________又________的复杂心理。其中的比喻成分写出了德军的________。5.第⑤段中“他知道,厄运即将来了”中的“厄运”指的是什么? 6.母子三人保护秘密情报的行为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优秀品质?【参考答案】(二)(1)名词(2)形容词2.C 3.伯诺德夫人:取出油灯,吹熄蜡烛;大儿子杰克:借口搬柴,端走烛台;小女儿杰奎琳:说要睡觉,拿走蜡烛。 4.夸张;紧张;憎恨;凶恶5.厄运指蜡烛的秘密被暴露,秘密情报站必遭破坏;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 6.机智、勇敢、镇定

【八年级】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第3课蜡烛导学案

【关键字】八年级 三蜡烛 【教学目标】 1、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2、作者简介: 西蒙诺夫(1915-1980),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西蒙诺夫的作品大多描写二战时期的苏联,在战时有很大影响。他曾多次在苏联的各项文学奖项中获奖,可以堪称苏联文学史上的一代宗师! 3、背景介绍: 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 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准备的德国士兵。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90000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虽然战争仍然持续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 同年,苏联红军迫使德军退回边境,最后把他们逼到柏林。接着在1944年6月,随着同盟军度过地中海,攻入意大利,期待已久的“第二战场”终于开辟。 1945年5月,德国投降。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导学案

第四单元 第三节化石燃料及其利用 1.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的可燃性; 2.了解爆炸产生的条件,会判断哪些物质在一起会产生爆炸。 3.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资源。 4.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能选择合适的燃料,树立环保意识。 1、阅读P89-90回答:家庭里的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如果泄露的话,可燃性气体在通风不良的厨房等内,遇到明火等发生,就有可能发生。在油库、化工厂、煤矿等场所,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或,一定要严禁烟火。可燃性气体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燃烧时,只有在爆炸极限内才会发生爆炸。 阅读课本P100-105页,完成2—5题 2、、、是埋藏在地下的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3、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组成的。这类物质燃烧时,碳原子和氢原子分别与氧原子结合,形成和。同时以光能和热能的形式释放能量。 4、煤、汽油、煤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燃料中,除了含有、元素外,还含有、 等元素。这些元素在燃烧时,会转化为和,造成环境污染。5、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煤油等属于变化。煤的气化、焦化、液化均属于变化。 6. 所以氢气可以用法或法收集。 阅读课本P89思考: 为什么刚开始氢气在导管的尖嘴处能够安静燃烧,而片刻后瓶内的氢气就发生爆炸呢? 1. 篝火晚会上时常要将燃烧的木柴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燃料架空的实质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 下列爆炸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汽车轮胎爆炸B.面粉爆炸C.火药爆炸D.煤气爆炸 3、遇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混合物是( )。 A.氢气和空气B.液化石油气和空气 C.散布有面粉尘的空气D.二氧化碳和空气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石油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它是混合物。 B、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它是纯净物。 C、将石油中的各成分分离出来的基本方法属于物理过程。

蜡烛教案

3. 蜡烛西蒙诺夫 目标定向: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 重点与难点: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材分析: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这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是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的,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坟堆是南斯拉夫老妇人育乞西为他堆的,她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士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老妇人对一个苏联青年情同母子,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国界,这是反法西斯同盟的军民用血肉凝结的情谊。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这种血肉凝结的情谊是如此深厚:老妇人置生死于度外,她是冒着炮火安葬红军烈士的;老妇人年老体弱,她是不顾艰难,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用双手把烈士遗体拖进弹坑,用双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坟堆的;老妇人摆正了烈士遗体,还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老妇人为悼念烈士,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的喜烛,点在坟上。 教学方法:自学、点拨、研讨、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入境生趣 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二、自学生疑 1.给加点字注音 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舀水腋窝揣在 2.学生介绍搜集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 三、学习释疑 1.速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是以何场战争为背景来加以描写的?请找出文章中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1944年,苏联红军进行战略反攻,分别从南北两侧驱逐法西斯德军。西蒙诺夫作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这则故事选自散文特写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句加以诠释。 2.根据课文内容,猜测作者是何种身份的人?说出相应的理由。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作者: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等职。1939年

蜡烛和台灯阅读答案

蜡烛和台灯阅读答案 _____________ ①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入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长得漂亮,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的,扔在桌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②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谦虚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好好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骄傲呢?”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③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它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明啊!是一点点,是珍贵的。主人把放在墙角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光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地离开了人世间。 ④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的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贡献。”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第③自然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意思的转折B.表示引起下文C.表示解释说明 3.在第①自然段和第③自然段的“”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4.在第①自然段中用“~~”画出描写台灯外形的语句。 5.把文中第②自然段画“____”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文中找出三个反映台灯很骄傲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文中找出三个反映蜡烛谦虚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联系上下文,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蜡烛和台灯 2.C 3.不但而且哪怕也 4.第一句。 5.你也有短处,不能这样骄傲。 6.高傲、炫耀、趾高气扬。 7.谦虚、惭愧、默默无闻。 8.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化为灰烬才停止流泪。比喻默默无闻为人类奉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