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理能力的重要性(1)

自理能力的重要性(1)
自理能力的重要性(1)

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美国教育家爱雷。马洛尼提出:培养孩子的要决之一,就是“及能够能够早让他们自立”。他说:“过分的保护只会防碍孩子从生活中通过自身实践去获得有效经验教训,从而影响其尽快成长。”要想自立必须自理。如何培养宝宝自理能力哪?

首先很重要得一点是引起家长的重视。有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健康、如何开发孩子的智力、如何让孩子更加聪明,但是提到让孩子学会自理家长就不爱听了,家长们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我从报纸上曾看这样一篇文章《13岁神童肄业回家》:某某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为了培养孩子妈妈包办了孩子的一切,只让孩子看书,终于孩子13 岁时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这让周围得人都感到非常的惊奇,并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关注。正在人们为母亲的伟大成功赞叹不已时,孩子肄业回家了。原因是无法生活自理、不懂得与人交往。这是一个悲哀的例子,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在我们幼儿园部分家长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比较忽视,认为孩子小,很多事情都替孩子干了。这是家长的一个误区,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从小做起,逐步培养。在美国规定一岁多的婴儿要学习自己吃饭、独睡自己的房间,三四岁的幼儿进行自理的教育,要求四五岁的孩子能把房间收拾整齐。在日本九岁就被送到一个荒岛上独立生活七天。因此家家长们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他可以的。在我们幼儿园有一个孩子在家全靠父母喂饭,父母说不喂孩子就不会吃因此给孩子养成了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在幼儿园我们注重对孩子自理能力方面的培养,孩子不仅会吃而且吃的很好。家长开放日时妈妈看到孩子自己能吃饭感到非常的惊讶,也意识自己教育孩子的不足。这样的例子很多,好多孩子在家不会扒鸡蛋、不会吃鱼而在幼儿园这些事情全部都能处理,所以请家长相信自己的孩子,给孩子一个成长的机会。

自理能力的培养在幼儿期是一个重要的开发期,所以我们不要忽视这段的培养,抓住这一关键期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观念端正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支持鼓励孩子自理的要求

幼儿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新奇的事往往都有探究的欲望。当他们有这种欲望时我们应该积极的支持和鼓励他们。同样在生活自理方面也是如此,当孩子看到父母刷牙、洗脸时可能会说:“我也刷牙”,这个时候请您支持孩子的欲望,不要担心孩子会弄湿衣服、弄洒水。

二、要激发幼儿生活自理的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开始。只有对某些事情产生了兴趣才能更加喜欢去做某些事情。我们可以利用讲故事、唱儿歌、作游戏等形式,使孩子懂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懂得利用自己的小手可以做许多的事情,从而激发孩子生活自理的兴趣。

三、教给孩子生活自理的技能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在不断的探索—学习—学习—探索中学会一切的,因此要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就应当教给孩子劳动的技能给以正确的引导,让他观察妈妈是怎样洗手绢的,爸爸是怎样刷呀的。从中掌握正确的方法。

四、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能力逐步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在大纲中要求教育孩子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要求。教育不能超越孩子的能力范围。把孩子不能完成的任务交给他们孩子没有成功的喜悦容易产生自卑感,从而失去信心。比如说洗衣服,如果开始就让孩子洗一件上衣,孩子尝试之后感觉非常困难,会对洗衣服产生厌烦和恐惧心理也许以后再也不愿洗衣服了。如果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孩子一块手帕,他也许会感觉很轻松的,再加上大人的表扬,孩子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孩子自我服务的兴趣。

五、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要持之以恒

一种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天天做,时时做持之以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更始如此。我们不能今天让孩子去自理,明天觉着孩子太辛苦或者太麻烦就一切代劳。这需要我们要有耐心,有恒心把教育孩子当成我们的事业。

六、家园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当前我们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是让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在超前理的指引下需要家长密切的配合,家园统一思想,统一教育,共同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孩子学会了自理,人生就成功了一半,就为以后进入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能够坚强的面对生活,坚强的自立于社会.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自理能力

各位老师,大家好!感谢大家来到今天的班主任沙龙。这一场班主任沙龙由我来为大家主讲,我演讲的主题是: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小学生到底应该具备哪些自理能力呢?《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二条是这样写的“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第九条规定“衣着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摆放整齐,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务劳动。”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可以看出,小学生的自理能力主要是指:自我服务性劳动,家庭生活服务性劳动。自我服务性劳动包括:梳头,洗脸,洗脚,洗澡,穿衣、裤,系红领巾,剪指甲,整理书包,刨铅笔,包书皮,铺床单,叠被子,折衣物等;家庭生活服务性劳动主要包括:扫地,拖地,擦桌、椅、柜,洗衣,洗锅、碗、盆,择菜、切菜,削果皮,烧开水,煮面,煮小菜、汤等。 现在家长很重视学生的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提高教育,也很努力地培养孩子们在各方面的兴趣。但往往忽视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目前,社会上大多家庭为独生子女。四位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孩子们都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家长们宠爱着,孩子们依赖着,他们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生活自理困难。许多孩子只想知道的是自己应该得到什么,不知道自己也有责任,没有良好的责任感,做事情的时候常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有的孩子经常出现自己的东西总是找不到……这就是自理能力的缺乏。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由于父母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劳动,只重视对孩子的智力投资,轻视了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幼儿园凡是孩子能做的事,老师都注意到了让孩子自己学做,培养孩子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常溺爱孩子,怕孩子自己吃不饱或太慢而急于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

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逐渐成为特殊教育领域关注的问题,促进学生社会化逐渐成为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让他们掌握参与社会的技能,能够自理自立,不仅是衡量特殊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而且是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是特殊教育的重要部分。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不但能减轻家庭的负担,还能减轻社会的负担。通过一定的强化训练,使智力障碍儿童在饮食、衣着、大小便、睡眠、个人卫生和安全方面掌握基本的知识,提高这些方面的自理能力。借助于在培智学校实习半年的机会,通过日常对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观察与思考,本人主要以对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为主题展开,介绍当前我国智障儿童的现状,智障儿童的介绍,提高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对策等展开讨论。 关键词: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一、智力障碍儿童的介绍 (一)儿童智力障碍的分级简介 按照智商分数和社会适应障碍程度两个基本指标将儿童智力障碍分为四个等级 1.轻度智力障碍 智商70~55分(以韦氏智力测验为例,下同),同时具有轻度的社会适应障碍。轻度智力障碍儿童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能承担简单的家务劳动。早期教育对他们的发展十分重要,他们可以进入幼儿园、学前班接受早期康复训练和学前特殊教育,在小学正常班级随班就读。他们在学科学习(如语文或数学等课程)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但大多数人能完成小学阶段的基本学习,具有一般日常生活所需的语言交往能力.具有简单的阅读和应用写作能力(如写留言条、请假条、简单的应用文书等),具有简单的计算能力;青少年期可以接受职业教育和职业训练,成年后可以从事简单的职业劳动,参与社区生活。他们在生活环境变化时需要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2.中度智力障碍 智商55~40分,同时具有中度的社会适应障碍。中度智力障碍儿童具有一

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能够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信心的增强,并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我们非常注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一、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弱的原因。 第一,家长过度爱护,许多应该孩子自己去做的事,家长习惯包办代替,亲历亲为。现在家中基本上只有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便成了全家的“唯一”和“中心”,许多大人围着孩子转,比如许多孩子吃饭要喂,有些爷爷奶奶为了哄好孩子一餐饭,要跟着走好多路,或边喂饭边让孩子看电视,给孩子穿脱衣服等。家长认为这是义不容辞的事,却不知处处包办代替,孩子的独立愿望会渐渐消失,养成依赖心理,导致了发展迟缓。 第二,认为孩子小、能力差。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孩子的这些请求:“我来洗,我来拿,我自己……等等”。但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行,你还小,不会做。”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小,不必急于让他们自己动手,等孩子长大了,便自然而然地就学会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这些事了。所以,这样的孩子在家里一切需要自己动手的事,几乎全由大人代替做,阻碍了孩子在各方面的发展,与同龄人会产生明显的差距。 第三,怕麻烦,嫌孩子动作慢。由于幼儿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自控能力差,手眼协调性还不够准确。所以常常出现孩子自己吃饭时,桌上地上都是掉的饭粒,自己洗手时,手没洗干净,还弄湿了衣服,自己穿衣服,结果衣服穿反了,还要重穿等现象,所以许多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做,不如自己做,既节省时间,又减少麻烦。其实,家长这种拒绝孩子动手做,包办代替的做法,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妨碍了自理能力和独立性的发展。

二、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必要性。 幼儿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通过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在学习、参与、训练的过程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有利于他们动作的发展,而良好的生活能力将会使其终身受益。 第一,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是适应集体生活的需要。 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置身到一个新的天地,新的面孔,新的环境,好玩的玩具,强烈地吸引着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对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充满向往。但不会洗手,不会吃饭,不会穿衣等生活自理上的问题,又会使他们不能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出现不愿意去幼儿园的抵触心理。 第二,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促进了幼儿的大小肌肉群和动作协调性的发展。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动作教育是日常生活练习的课程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其责任感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将促进孩子的大小肌肉群的发展,和动作协调能力的发展,如吃饭,发展了孩子的手指肌肉的灵活性及手眼协调性。所以孩子每学一项动作、能力,他的大小肌肉群、动作协调性也将得到相应的发展。 第三,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有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信,不依赖成人的性格。 在孩子学习自理能力技能过程中,老师给予适当的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在提高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勇于面对困难,敢于克服困难,去争取成功的抗挫能力及独立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这种坚强、独立、自信,正是适应未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的良好个性品质。

自理能力

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摘要生活自理,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好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对于培养幼儿独立性、责任感、处理问题的能力、动作协调性等方面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幼儿生活教育自理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的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我园结合课题《生活即教育在幼儿园实效性的创新应用研究》,注重培养幼儿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通过自理能力的培养,可以为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激发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更感受到集体活动带来的快乐。 一、利用幼儿的一日生活环节,随机进行培养 “一日生活皆教育”,是当前新课改要求我们应当树立的大课程意识。对幼儿来说,生活也是学习,学习在生活中自然进行,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比如:自由饮水、独立进餐、独立大小便、自己穿脱衣裤及鞋子并能叠放整齐、分清左右

脚、系鞋带、会洗手并擦干、会将玩具及物品分类归放整齐、保护自己身体器官等,这些方面应该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一些重要内容。这些能力源于生活,贯穿于生活。比如在盥洗环节中,我们对幼儿的要求是:首先,掌握基本盥洗的步骤,学会入厕、洗手等生活技能。其次,培养良好的盥洗行为习惯,教育幼儿节约用水。主班教师负责进行盥洗前教育,利用容易记的小儿歌,如“入厕前,先排队,有人在,要等待,入厕后,整好衣,有秩序,把手洗。”“洗小手,不拥挤,排好队,卷起袖,洗手时,搓香皂,洗完后,水关掉”,让幼儿注意有序入厕、洗手及注意的细节。生活老师则负责在盥洗室组织幼儿先入厕,后洗手,引导幼儿良好盥洗行为习惯,提醒幼儿正确的洗手六步法,教育幼儿节约用水,然后让先盥洗完的幼儿习惯安静等待。我们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儿歌、歌曲以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节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潜移默化的学会了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通过主题教学的形式,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中班和大班三个年级组,通过主题目标的定位、次主题的建立、环境的创设、区域活动的开展、以及家园的配合等方面与幼儿的自理能力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系列幼儿自理能力方面的园本课程。 小班幼儿处于身体迅速发展的时期,而动作发展又是其

托班宝宝自理能力的培养

托班宝宝自理能力的培养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和床铺,独立进餐和洗盥,自己洗脸、洗脚和洗小手帕等。孩子自理能力差,主要原因有: 1、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 在幼儿园凡是孩子能做的事,老师都注意培养孩子自己学做,从小养成孩子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常溺爱孩子,嫌孩子自己吃饭太慢或弄脏衣服而急于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 2、孩子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 孩子因年龄小,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爸爸妈妈不是教会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导致孩子不会自理。 3、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 孩子刚学会穿衣服时兴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励表扬。但学会后孩子便失去兴趣而不愿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练习的机会。 那么怎样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独立能力呢? 1.根据孩子生理发展特点,逐步提出要求,从易到难,从简到繁。 2-3岁的孩子可训练自我服务的各项本领,如吃饭、洗手、刷牙、包括自己上厕所 2、为孩子生活自理创设必要的、合理的条件。 如:最好有自己的小床、小被子;衣服要放置在低矮的橱里,便于孩子取放;洗脸盆要小而轻便,洗脸巾要短且薄等。 3、教会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方法和技能。 如:教孩子擦脸顺序是:用毛巾擦眼睛、脸部、鼻子、前额,然后擦耳朵、耳背,最后擦颈部等。 4、要持之以恒,反复训练。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在实践中不断巩固,从而养成自觉爱劳动的习惯。成人对孩子做得好的,要及时给予表扬,同时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作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我们要把这项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专家指出: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学前期。作为幼儿园,我们能否抓住这个关键阶段,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自理现状,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高低的关键。 一、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家长无条件的包办代替,使幼儿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父母会帮着干(要喝水了,父母会端水来;要起床了,父母会给穿衣服……),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如通过谈话“我是乖宝宝”、“我长大了”、“我学会了……”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

小学生如何培养自理能力

小学生如何培养自理水平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自理水平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阳”,从小娇生惯养。每天上学放学时,学校门口都挤满了接送孩子的家长,见到孩子的第一件事就是接过他们身上的书包,而孩子则大摇大摆地走在前面,或者在小摊边买些零食吃。轮到孩子值日时,年逾花甲的老人或家长会不辞辛苦地代替孩子扫地拖地,可谓“俯首甘为孺子牛”。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们宁可自己省吃简用,也要让孩子吃得好一点,穿得好一点,孩子们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也不让孩子干,只要孩子把学习成绩搞上去。孩子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种情况大大促使并强化了孩子们的依赖性和依附性。长此以往,“高分低能”的情况会越来越普遍。所以培养学生的自理水平便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简单的说,自理水平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的水平,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小学生生活自理水平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水平,对小学生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长远的影响。 今年我又一次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我有意识地增强了学生自治自理水平的培养和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治、自理水平呢? 一、整理学习用品,从小处入手,抓细节,积点滴,培养学生自理水平。

新学期开学不久,我发现有很多学生书包里乱七八糟,玩具、零食、水杯什么都有。有的学生根本就不会装书包,居然把所有的课本都装来了。找本书要费很长时间,作业本被塞得皱皱的。有时明明作业拿来的,可就是找不到,最大的原因就是不会整理书包。于是,我利用班队活动课组织学生为自己做一件事──整理书包。先教他们理解课程表,并告诉孩子们玩具和零食是不能带到学校里来的。然后给他们讲怎样清理书包才有条理,使课本不零乱,看谁整理得最整齐、最美观。话一说完,同学们就紧张地开始整理起自己的书包来,虽然刚开始同学们整理的书包并不是很美观,但经过几次练习,有一部分同学的书包已经整理的有模有样了。然后,我又找出几个整理得比较好的书包给同学们看。并教育学生养成每晚整理书包的好习惯。平时还要求学生尽量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如上学、放学自己背书包,要求小朋友学会跟家长说:我已经是小学生了,我会自己背书包,自己走进教室。这样家长也就不好意思再帮背书包了。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学会了自己整理书包,并且整理得井井有条。 二、学会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自治、自理水平。 现在很多的孩子在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家里的劳动更与他们无缘。在学校里实行劳动时,我发现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劳动意识,不会劳动,对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很缺乏,如扫地、拖地、擦窗台等。刚开学的一段时间里,教室里总是弄得很脏、很乱,没有人主动收拾。一个整洁的环境也是有教育作用的,而整洁的课堂环境要由学生自己来创造,这对培养他们的自理水平极为重要。于是

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自理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自己洗脸和屁股等。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面针对孩子自理能力差,说一下原因: 1、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由于父母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劳动,只重视对孩子的智力投资,轻视了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在幼儿园凡是孩子能做的事,老师都注意培养孩子自己学做,从小养成孩子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常溺爱孩子,怕孩子自己吃不饱或太慢而急于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 2、孩子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孩子因年龄小,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爸爸妈妈不是教会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导致孩子不会自理。 3、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孩子刚学会穿衣服时兴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励表扬。但学会后孩子便失去兴趣而不愿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练习的机会。 那么怎样训练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独立能力呢? 一、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家长无条件的包办代替,使幼儿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父母会帮着干(要喝水了,父母会端水来;要起床了,父母会给穿衣服……),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如通过谈话“我是乖宝宝”、“我长大了”、“我学会了……”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再如在语言活动(诗歌、故事、看图讲述等)中,帮助幼儿充分理解作品内涵,通过作品中角色的行为,使幼儿受到感染、教育。例如:我们班的王若彬小朋友不会穿脱、整理衣服,刚开始,老师帮助他完成,但是要让云云仔细的看,争取学会,会了方法,下次要让彬彬自己来做,好吗?老师知道云云最棒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增强云云的自信心,以提高他的动手能力。 2、通过分辨不同行为(能自理的与不能自理的),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我们可以为幼儿准备不同行为表现的各种图片等,让幼儿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行为的认识。老师适当的讲解图片,然后问幼儿哪个图片上的宝宝最棒,我们要向他学习这种好的行为,还可以举例用班上的小朋友作比较,来激发幼儿上进的意识。 二、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 要让幼儿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幼儿没学会系鞋带的方法,就谈不上系鞋带;幼儿不会洗脸,就谈不上把脸洗干净;幼儿不知把玩具放到哪里,就谈不上把玩具物归原处……也就是说,即使幼儿有了自理意识,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我们还要让幼儿学会具体的生活自理方法。 1、寓教于乐,让幼儿识得自理的方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儿歌、歌曲以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节等,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学习本领。如在教幼儿如何刷牙以防长蛀牙虫时,我们就教给了幼儿一首蛀牙虫的歌,时时提醒幼儿每天早晚刷牙,而且让张齐天阳小朋友亲自示范正确的刷牙方式,小朋友都认真仔细的看,表现的很棒。

20180312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2018年春季家长学校第一次授课 藁城区西四公小学孙蕾蕾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 我是咱们西四公小学的教师,也是我们藁城区家庭教育讲师团的讲师我叫孙蕾。在座的各位优秀的家长,因为家庭教育我们相聚在此,我们藁城的家庭教育从当初的萌芽起步到现在的全省领先,经历了一个又一个质的飞跃和发展!同时我们在座的家长们也是在一次次家长学校授课中学习成长为一名有理论有实践优秀的家长。希望今天我们可以在家长学校课程中有更多的收获。 幻灯片2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有两个: 一、我的手卷我来洗——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幻灯片3(引:情景剧:1.忙碌的早晨 2.放学时间) 在课程开始之前,我们来欣赏两段情景剧,表演者咱们班林默涵,马子涵和马子涵同学的家长。 第一段,忙碌的早晨,(解说词,这位母亲和在座的许多母亲一样有自己的工作,自从孩子上了小学以后,他的生活更加忙碌了,一大早他一边做早饭一边叫道...王菲菲接,情景剧开始)(5分钟) 第二段,乱糟糟的放学时间

铃铃铃...放学铃响了,放学啦,放学啦,孩子们收拾好书包,陆续走出教室,在门外等了一会儿,还不见自己孩子出来的家长,匆忙走进教室...(情景 剧开始3分钟) 情景剧看完了,我看到有的家长朋友笑了,很熟悉是不是?对,这就是我 们很多家长的亲身经历, 那么现在我们来调查一下,您在家里是不是也是这样,事事包办呢?答案是:是的,经常包办,请举手, 答案是偶尔代劳的,请举手, 答案是从不包办,一切,让孩子自己动手的,请举手, 从剧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家长的生活状态怎么样?是否生活的很轻松、很 惬意呢?大家说的对,很累。那么大家来说一说为什么会觉得她很累?(家长 回答,他事事包办,管的太多了,) 她之所以这样累,是因为替孩子承担了太多的责任,而孩子在这种面面俱到、无微不至的细心呵护下,自理能力自然消失了,变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 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形成了事事依赖家长的不良性格。 测:对照书上的自测题,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打分。 您的孩子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吗?请按照我们课桌上放的测试题,我们先来 了解一下孩子,符合孩子的行为,选,是;不符合孩子的行为,选否;每道题,选择是的,得一分,选择否的,不得分,得分越高,说明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六个生活自理的基础家庭训练项目

生活自理-六个生活自理的基础家庭训练项目 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生活自理能力是很基础也是很重要的环节,是孤独症儿童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独立生活所必须具备的技能。在这些必须发展的技能中最重要的领域是进餐、入厕、洗漱和穿着。当孤独症儿童不能自己具有这些必要的功能时,家长应在在家里和学校的日常生活中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干预训练。 一、起床____ 1、在孩子起床的过程中,你会和孩子说什么? (1)你会有意识地告诉他每天的时间吗(今天星期几,今天几月几日)?会告诉他起床的时间吗(现在几点钟)? (2)你会告诉他今天的天气吗?你会告诉他今天一天的计划吗?或者告诉他今天的主要活动吗?会告诉他起床以后马上要做的事情吗?你会孩子夜里做了什么梦吗? (3)孩子会主动和你说什么呢?孩子一般会问什么?你怎么回答?如果孩子这个时候的语言表达不当,你怎么引导他? 2、孩子怎样穿衣服? (1)起床以后,孩子是自己主动穿衣服吗?还是大人要求穿时他才穿? (2)孩子知道穿衣服的顺序吗?孩子穿衣服的过程连贯吗?中途需要大人提醒吗? (3)孩子能独立地穿衣服吗?需要辅助吗? 3、孩子选择自己的衣服吗? (1)孩子会表现出对自己衣服的喜欢和不喜欢吗?能说出理由吗? (2)孩子每天穿什么衣服是他自己选择还是大人替他选择呢?你让他自己选过吗? (3)孩子会和别人比较服装吗? 二、洗漱____ 1、孩子知道洗漱的意义吗? (1)洗漱完毕孩子会照镜子吗?引导过孩子比较洗漱前后的变化吗? (2)孩子明白洗漱与讲卫生的关系吗?知道洗漱和美观的关系吗? (3)让孩子观察过家人洗漱前后的变化吗? 2、孩子能独立完成洗漱吗?需要别人辅助吗? (1)洗漱过程孩子能独立做的事情有哪些? (2)还不能独立完成的事情有哪些? (3)不能独立完成的事情怎样辅助呢?(替孩子做,动作辅助,动作示范辅助,语言辅助)。 3、孩子的洗漱过程连贯吗? (1)不能连贯的原因是什么?注意转移,依赖辅助,没有能力(不会)。 (2)孩子明白洗漱的顺序吗?固定吗? (3)给孩子规定过完成洗漱的大概时间吗?

孩子的自理能力要从小培养

孩子的自理能力要从小培养 一次无意中检查几名学生的书包,发现学生的书包简直就是一个小小的垃圾箱,里面碎纸片、铅笔屑、食品包装袋、卫生纸、学具、玩具等都混在一起,有些纸片连颜色都看不出来了。二年级的学生了,连自己的书包都不会整理,可见孩子的自理能力还是需要好好培养的。 那么,家长应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呢? 1.鼓励孩子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只凭讲道理是绝对不行的。必须引导鼓励孩子亲自参加劳动。可以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家长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劳动,对孩子劳动的成果要予以肯定,让孩子在劳动中不仅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也要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就感。 2.家长做一半留一半,促使孩子动手 留个步骤让孩子主动配合,是逐步训练孩子自己洗衣服、整理书桌、收拾房间的最好办法。你做的那一半也为孩子做另一半作了示范。 3.用表扬和奖励,激励孩子养成劳动习惯 有些孩子在学校里很热爱劳动,在家里不热爱劳动。这只能说明家长在培养孩子劳动意识方面存在着误区。孩子可能是在学校的劳动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夸奖,在家里却没有人对他提出劳动方面的要求。 4.不要无意中挫伤了孩子劳动的积极性 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做得不好而表露出不满意或不放心,这样容易挫伤孩子劳动的积极性。也不要在乎孩子打碎一个盘子一个碗,与培养孩子的劳动精神相比,打碎一个盘子一个碗又算得了什么呢? 5.家长要做出示范 做家长的首先要乐于助人,热心为群众服务,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劳动,为孩子做出榜样。 譬如,每天早饭前,父亲打扫客厅和卫生间,母亲打扫卧室和厨房,天天把家里整理得整整齐齐、打扫得干干净净,定期打扫门外与邻居共有空间的公共卫生,同时也鼓励和督促孩子整理自己的卧室和书桌,这样对孩子会有积极的影响。相反,一些家长懒惰邋遢成性,家里总是一片狼藉,对楼道的公共卫生更是不闻不问,对邻里的困难和疾苦漠不关心,这些举止对孩子将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自理能力培养的好处案例 午睡后,幼儿园老师发给每位小朋友一个香蕉,绵绵却举着香蕉请老师帮忙剥开,老师问:“绵绵自己剥,好吗?”绵绵说:“每 次都是姥姥剥好了给我吃,我不会……”无独有偶,3岁半的果果穿衣服也请老师代劳,他不知道怎么系扣子,即便偶尔扣上 一个,却十有八九安错了地方,在家里,都是奶奶帮他穿脱衣服。 像绵绵、果果这样的孩子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他们习惯于在所有的事情上“动口不动手”。长此以往,孩子难以学会自 理,将会后患无穷。据社会心理学家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那些从小习惯于依赖父母的孩子,日后自理能力和独立性都比较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主要是针对病程较长的慢性衰退患 者进行的训练。这些患者往往表现行为退缩、情感淡漠、活动减少、生活懒散、仪表不整或不能自理生活。通过有效的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可以减少患者复发率和致残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项目主要着重于患者个人卫生、饮食、衣着、排便等方面,以住院患者的最大愿望为刺激手段,通过个别或小组活动形式,采取阳性强化方法,每日数次督促教导和训练,使病人重获日常生活技能,提升自我照顾能力。帮助病人重新适应社会投入家庭工作及生活角色。 (一)训练目标: 1、通过训练,改善患者仪表不整、行为退缩、情感淡漠、活动减少、生活懒散等症状。 2、通过训练,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使患者维持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的行为技能。 (二)适用对象: 1、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精神症状基本缓解,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2、慢性衰退、行为退缩的患者。 3、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三)训练内容及形式

重点培训患者个人卫生与生活自理能力,如整理床单元、洗漱、穿衣、饮食、睡眠、排便、衣着穿戴、管理个人物品等。采用示范、讲解、观摩、模仿练习、反复练习、阳性强化手段等多种形式。 (四)操作程序 1、康复护士评估适合的患者(精神症状、自理能力),拟定入组患者名单,填写康复治疗单。 2、向患者讲解始动性训练的目的、意义、具体做法及奖惩办法,以取得患者理解与合作。 3、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8人)设组长,以利于训练的开展和实施,每日由护士带领组长进行检查评比。 4、康复护士与患者共同拟定始动性训练的内容。 5、由护士先做正规示范,而后组织病人练习,如整理床铺、叠被子,先有护士示范,然后每组分别进行操作,护士给予指导,让每个病人都进行练习,好的给予奖励,不合规范的重新操作,直至合乎标准为止。 6、训练期间每天对患者进行评分。 7、观察、记录训练结果。 每日记录评分结果,同时俩组之间每周进行检查评比一次,优胜者挂流动红旗,并使用阳性强化手段给予物质奖励。

0-3岁宝宝的自理能力训练方案

0-3岁宝宝的自理能力 训练方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0-3岁宝宝的自理能力训练方案 很多新手妈妈在迎接孩子的到来时可以说是既兴奋又忐忑,厚学小编也不列外,基于很多新手麻麻孩子迷茫中摸索,厚学小编给各位新手麻麻整理了这篇0-3岁宝宝的自理能力训练方案,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6个月 1、家长要培养宝宝学习用勺子喝水,家长要使用勺子喂宝宝吃米糊、蛋黄。宝宝能张大口舔食,如果宝宝还不适应可以先喂一口,过一会再喂。家长不要过于着急,要给宝宝适应的时间。 2、家长还要培养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宝宝吃饱以后,家长可以轻轻地把宝宝放入摇篮或床上,然后给他放音乐,也可以轻轻地给他哼唱摇篮曲,如果宝宝哭闹,家长不要抱起来,可以轻拍宝宝,或经轻摇摇篮,培养宝宝独立睡觉。 7个月 家长要训练宝宝使用杯子喝水,妈妈可以先给宝宝使用学饮杯,然后逐渐过渡到使用普通的杯子。 训练宝宝将自己将饼干放入口中。 8个月 教宝宝学习拿勺子:在喂饭的时候,家长用一只勺子,让宝宝也拿一只勺子,允许他用勺子插入碗中。此时、宝宝分不清勺子的凹面和凸面,往往盛不上食物,但是让他拿勺子会使他对自己吃饭产生积极性,有利于学习自己吃饭,同时也促进了他手-眼-脑的协调发展。 随着宝宝牙齿的萌出,家长给宝宝准备的辅食要有变化,要从糊状逐渐向半固体、固体转变。平时可以给宝宝增加些饼干、馒头片等食物,在添加的时候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防止宝宝卡到。 给宝宝吃辅食的时候,妈妈可以把饼干、磨牙棒、馒头片等食物交给宝宝自己吃,如果宝宝不会,妈妈可以扶着宝宝的小手慢慢引导宝宝把食物放在嘴里。 9个月

自理能力的重要性(1)

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美国教育家爱雷。马洛尼提出:培养孩子的要决之一,就是“及能够能够早让他们自立”。他说:“过分的保护只会防碍孩子从生活中通过自身实践去获得有效经验教训,从而影响其尽快成长。”要想自立必须自理。如何培养宝宝自理能力哪? 首先很重要得一点是引起家长的重视。有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健康、如何开发孩子的智力、如何让孩子更加聪明,但是提到让孩子学会自理家长就不爱听了,家长们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我从报纸上曾看这样一篇文章《13岁神童肄业回家》:某某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为了培养孩子妈妈包办了孩子的一切,只让孩子看书,终于孩子13 岁时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这让周围得人都感到非常的惊奇,并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关注。正在人们为母亲的伟大成功赞叹不已时,孩子肄业回家了。原因是无法生活自理、不懂得与人交往。这是一个悲哀的例子,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在我们幼儿园部分家长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比较忽视,认为孩子小,很多事情都替孩子干了。这是家长的一个误区,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从小做起,逐步培养。在美国规定一岁多的婴儿要学习自己吃饭、独睡自己的房间,三四岁的幼儿进行自理的教育,要求四五岁的孩子能把房间收拾整齐。在日本九岁就被送到一个荒岛上独立生活七天。因此家家长们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他可以的。在我们幼儿园有一个孩子在家全靠父母喂饭,父母说不喂孩子就不会吃因此给孩子养成了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在幼儿园我们注重对孩子自理能力方面的培养,孩子不仅会吃而且吃的很好。家长开放日时妈妈看到孩子自己能吃饭感到非常的惊讶,也意识自己教育孩子的不足。这样的例子很多,好多孩子在家不会扒鸡蛋、不会吃鱼而在幼儿园这些事情全部都能处理,所以请家长相信自己的孩子,给孩子一个成长的机会。

小班健康教案-自理能力训练穿裤子

自理能力训练穿裤子 一、教学目标 1、能分辩冬季裤子与前后面,学习自己穿裤子(中低层次的目标);学会自己有序地、整齐地穿着裤子(高层次的目标)。 2、体会到自己穿裤子的乐趣。 3、继续发展身体和四肢动作的协调性。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分清不同款式裤子的前后面,用正确的方法穿裤子。 2、难点:男孩的裤前拉链的使用(易将里面内裤卡在拉链上),以及能整齐地穿上裤。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幼儿各自当天所穿的冬季外裤。 2、新奇角或活动区放置一些娃娃的各款裤子,供幼儿练习。 四、设计思路 这一内容包含二个方面要求:一是会分辩裤子的里外前后,二是穿 着裤子的正确方法和顺序。 幼儿已经学过穿秋天的单裤和初冬的裤子,也有一些分辩裤子前后 的经验。但是,由于假期中,春节期间又增添了不少新款的较厚的 冬季裤子,因此,可能会在分辩“前后”方面发生困难。另外,幼 儿在穿着两条以上裤子时,还须顾及里面裤腿的平脚,这对一部分 幼儿来说也尚有问题。据此,在设计活动中,一要注意引导幼儿运 用过去的经验来分辨冬季裤子的前后面;二要提醒幼儿在自下而上 的拉裤腰的过程中,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内裤裤腿卷缩。三要用一 则 来提示穿裤子的方法与步骤,并增添愉快的练习气氛。 五、活动流程 1、用开“聪明小火车”方式,引导幼儿依次描述自己裤子的前片上有什么。

说明1:这样有助于幼儿在平行影响中获得更多的分辨裤子前后片的方法:如看贴花、口袋、拉链、扣子等等。 说明2:幼儿讲完后,教师应稍稍加以归纳。 2、由1-2名幼儿示范穿裤子的方法与步骤;教师作适当的讲解。要点:(1)裤子的前片要向上(或向前方),双手拦住裤腰,坐在椅子上,逐一将腿伸入裤腿。穿上后站起将裤缝处拉正,并将内衣塞入裤腰内。有带、后、链者系上。(2)如有内裤,应塞入袜筒,以免向上卷缩。 3、幼儿边看教师念顺口溜(或自己念),边练习穿裤子:拉着裤腰儿,穿进裤腿儿,伸出腿丫儿,自己穿裤儿,真是乖孩儿。 说明1:幼儿穿裤子时,教师可重点指导使用门襟拉链有困难的男孩。 说明2:教师也可利用顺口溜的最后两句,对穿好裤子的幼儿作评价和鼓励。 4、活动的延伸: 幼儿在生活区为娃娃穿各种裤子。(或在家里自己尝试穿不同款式的裤子) 六、建议 1、此活动可根据幼儿穿裤子的能力分小组进行。 2、此活动宜在幼儿午睡起床时进行。

自理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是指完成生活活动的本领,如穿脱衣裤鞋袜、进餐、盥洗等能力,它是在生活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健康领域中把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列为重要目标,要求教师“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因此,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呢? 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庭背景、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孩子自理能力的水平也不尽相同。我认为导致幼儿自理能力差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家长忙于工作、忙于生计,疏于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了这些孩子自理能力尤其之差。 其次,有些家长和祖辈们十分溺爱自己的孩子,剥夺了孩子学习锻炼的机会,使孩子形成了依赖心理。 第三,有些家长缺少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他们在面对孩子需要鼓励帮助时,采取的是一种怪罪、批评的态度,有的甚至会采取暴力打骂的方法,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心,从而阻碍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 对幼儿说来,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家庭与幼儿园两方面的密切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利用生活活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在幼儿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就必须重视生活活动中的培养。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在引导幼儿解决洗手、穿衣、吃饭、午睡、排泄等具体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让幼儿掌握相应的行为,培养相应的生活自理能力。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引导形式,尽多的采用了示范、榜样教育等形式,让孩子在自己观察学习中掌握生活自理的技能。 其次,利用学习活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将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儿歌、歌曲以及设计成有趣味的情节等,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学习本领。最重要的是当孩子取得进步时,一定不要忘了鼓励幼儿。 第三,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寓教于玩、寓教于乐,通过游戏使幼儿自己组织并展开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在游戏中,幼儿既能操作各种材料,又能与同伴交往,其动作、言语、思维、想像、情感等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发挥家庭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优势 现代社会,孩子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判断、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努力为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创造环境与条件。《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庭是孩子永远眷恋且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且永不卸任”。所以每名幼儿在自理能力方面哪些地方是薄弱环节,老师都会和家长沟通,除了在幼儿园加强锻炼以外,在家也要多请家长监督、督促,只有老师与家长共同努力,才会将孩子培养得更优秀! 第一,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 第二,在生活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第三,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与幼儿园教育同步。 第四,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的推动作用 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与家庭教育方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资源,应把家庭教育的重点放在家庭教育中资源的创设及合理地使用这些有效的资源上,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亲密亲子关系,建立民主、平等、积极向上的家庭精神环境,以利于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幼儿期是儿童自理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个体社会性的发展与其将来社会性交往、行为、情感、人格、个性、社会适应性及事业成就、智力发展等密切相关。

幼儿自理能力小结

《如何提高月亮班幼儿的自理能力》前期总结 孩子们入中班已经有两个月的时间了,经常听到家长来倾诉孩子在家什么事都不做,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穿衣,自己的玩具不会整理等等。于是我们老师天天在学校鼓励孩子,你们是中班的哥哥姐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似乎这些话说多了也不怎么见效。通过语言《别说我小》这节活动课,孩子们慢慢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在家里从来不做事的“小宝贝“,开始慢慢学会了自己叠衣服、自己吃饭等等。 着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做!儿童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累。”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都已经意识到了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及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可是我们仍然经常在各种媒体上看到或听到现在的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卫生习惯越来越差了,5岁的小孩吃饭还要人喂,鞋带不会系;或者7岁的孩子上厕所不会擦屁股,垃圾随地丢……针对家长的一些反映,我们就把养成教育的重点定位在“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上。那么怎样训练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独立能力呢? 一、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家长无条件的包办代替,使幼儿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父母会帮着干(要喝水了,父母会端水来;要起床了,父母会给穿衣服……),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如通过谈话“我升中班了”、“我长大了”、“我学会了……”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再如在语言活动(诗歌、故事、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主要是针对病程较长的慢性衰退患者进行的训练。这些患者往往表现行为退缩、情感淡漠、活动减少、生活懒散、仪表不整或不能自理生活。通过有效的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可以减少患者复发率和致残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项目主要着重于患者个人卫生、饮食、衣着、排便等方面,以住院患者的最大愿望为刺激手段,通过个别或小组活动形式,采取阳性强化方法,每日数次督促教导和训练,使病人重获日常生活技能,提升自我照顾能力。帮助病人重新适应社会投入家庭工作及生活角色。 (一)训练目标: 1、通过训练,改善患者仪表不整、行为退缩、情感淡漠、活动减少、生活懒散等症状。 2、通过训练,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使患者维持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的行为技能。 (二)适用对象: 1、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精神症状基本缓解,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2、慢性衰退、行为退缩的患者。 3、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三)训练内容及形式 重点培训患者个人卫生与生活自理能力,如整理床单元、洗漱、穿衣、饮食、睡眠、排便、衣着穿戴、管理个人物品等。采用示范、讲解、观摩、模仿练习、反复练习、阳性强化手段等多种形式。

(四)操作程序 1、康复护士评估适合的患者(精神症状、自理能力),拟定入组患者名单,填写康复治疗单。 2、向患者讲解始动性训练的目的、意义、具体做法及奖惩办法,以取得患者理解与合作。 3、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8人)设组长,以利于训练的开展和实施,每日由护士带领组长进行检查评比。 4、康复护士与患者共同拟定始动性训练的内容。 5、由护士先做正规示范,而后组织病人练习,如整理床铺、叠被子,先有护士示范,然后每组分别进行操作,护士给予指导,让每个病人都进行练习,好的给予奖励,不合规范的重新操作,直至合乎标准为止。 6、训练期间每天对患者进行评分。 7、观察、记录训练结果。 每日记录评分结果,同时俩组之间每周进行检查评比一次,优胜者挂流动红旗,并使用阳性强化手段给予物质奖励。

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和好处

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和好处 1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孩子的自理能力,决定了他要一个人去独立的完成某一项任务,久而久之,就可以培养孩子单独完成一件事的能力,时间长了,孩子的独立意识就培养成了,对以后做大事情很有好处。 2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立习惯 自理能力,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对孩子自立习惯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孩子学会自理能力后,自己一个人做事的能力就会越来越长,做事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渐渐

的,就习惯自己一个人去完成某一件事,也就是自立。 3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格。 自理能力,基本的要求,就是独立完成任务,孩子如果从小就能够自己独立去完成任务,在性格上就会形成独立,这对孩子是很有好处的,对孩子以后的人生道路会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4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是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需要。 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置身到一个新的天地,扩大了生活圈,他们喜欢在幼儿园学习、生活。但不会吃饭,不会穿衣不会取放物品等生活自理上的问题,使他们不能很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5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能促进幼儿的大小肌肉群和动作协调性的发展。 著名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动作教育是日常生活练习的课程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其责任感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每学一项动作、能力,他的大小肌肉群、动作协调性也将得到相应的发展。

6 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信心,不依赖成人的性格。 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在提高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勇于面对困难,敢于克服困难,去争取成功的抗挫能力及独立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7

学会自理的第一步

学会自理的第一步 ——谈学做家务 江苏省常州市张萍名教师工作室张安娴(常州市正衡中学) 王中仙(常州西藏民族中学 (选自《初中主题教育36课》) 【设计背景】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上海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纲要》也进一步明确了初中阶段劳动教育目标:通过学生的自我服务、家务劳动、技能性劳动、校内外公益劳动,掌握一定的家政、生产工艺及社会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养成自觉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遵守劳动纪律的好习惯。不少学校也开始尝试将家务劳动教育引进课堂。 现在不少中学生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他们大多是家中的独生子女,父母的疼爱,祖辈的溺爱,使很多孩子失去了动手的能力,家中的家务劳动基本上都是父母包办,再加上相对大的学习压力,使更多的孩子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以致出现一些孩子到了大学,都不会洗衣、整理房间等问题。因此希望通过这节主题教育课让同学们能认识到学会生活自理,学做家务的必要性,并掌握一些做简单家务的技能,逐步学会生活自理。 【教育目标】 1.让学生明白学会做家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要从做家务开始,提升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2.掌握一些做家务的小技能。

【课前准备】 1.设计问卷调查,开展班内调查。 2.查找关于做家务方面的故事、名言。 3.编辑视频、制作课件。 【教育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今天,老师想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准大学生因不会做家务想退学》: 一个女生考上了南方一所名牌大学,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突然说要退学复读…… 这一切是因为她发现妈妈将不在身边照顾自己,她连袜子都洗不好,更不会照顾自己。她害怕了,想退学将来再考本地的大学。 她也讲述了自己的委屈。刚出生时父母工作忙,她是奶奶带大的,上小学后才回到家里,可能是父母觉得对她有点愧疚,使劲地“补偿”她,吃完饭连洗碗都不舍得让她干。高考估分时预计成绩不错,父母想让她报考本地大学,可她拒绝了,她的想法是摆脱父母的控制,于是报考了南方的一所大学。8月初,录取通知书到了,一家人都很高兴,可当天下午她的奶奶突然病了,爸爸、妈妈都赶到了医院。当天晚上她一个人在家,在楼下买了饭,吃完就把碗筷放在水池里,想洗碗却把碗打碎了,“收拾碗的时候把手指划破了,那一刻我突然想到我连袜子都洗不好,离开妈妈,我怎么生活啊,要是生病了怎么办……”她说着又哭了,她说她不知道怎么和同寝室的人相处,也不会照顾自己,所以她后悔了,不想去南方上学了。 这是一则真实的故事,同学们,你们听完这个故事有什么想法呢? (预设:学生回答,生活自理能力很重要,父母不能溺爱孩子,等等。) 师: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一个名牌大学的学生,未来国家的栋梁,却因为生活上的无能、低能,将失去在著名高等学府继续学习的机会。这样的孩子即使读完大学,也很难在社会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