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绍兴县“十一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的报告

关于绍兴县“十一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的报告
关于绍兴县“十一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的报告

关于绍兴县“十一五”规划实施

中期评估的报告

绍兴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邢玉清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政府委托,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绍兴县“十一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情况及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和下半年工作建议,请予审议,并请参加会议的其他同志提出意见。

一、绍兴县“十一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情况

《绍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于2006年2月由绍兴县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后颁布实施。规划实施两年半以来,绍兴县按照“坚持经济中心,推进率先发展”总体要求,围绕“保强创优、走在前列”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省政府“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全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十一五”规划实施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评估

1、预期性指标完成情况

各项预期性指标完成情况良好,除第三产次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指标有一定难度外,其它指标至2008年6月完成情况均达到或超过计划进度。

2007年全县GDP总量达到541.49亿元,增长16.2%,今年一季度GDP为122.93亿元,增长12.2%。“十一五”前两年年均增长15.1%,高于规划提出的年增长13%的目标。

“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5.63亿元,其中工业投资354.13亿元,分别完成“十一五”投资目标的63%和59%,进度明显快于预期。

“十一五”时期预期性指标完成情况

注:1、加粗数据为2007年数据,其它为2008年6月数据。

2、负责部门预测可以完成,但无法预计“十一五”末具体数据的指标标注为“可完成”。

2、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

绝大多数约束性指标增长较快,其中财政收入、人口规模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性指标进度超前较为明显。

2007年,我县实现财政总收入67.0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2.79亿元,“十一五”期间分别年均增长25.8%和27.6%,明显超过“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15%和16%的增长要求。

“十一五”时期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

注:1、加粗数据为2007年数据,其它为2008年6月数据。

2、部门预测可完成但无法预计“十一五”末具体数据的指标标注为“可完成”。

(二)规划主要任务完成情况评估

1、县域空间发展布局不断优化完善

城市发展格局更加成熟。完善“北工中城南闲”格局,切实加强北部新型工业区建设,一批重大工业项目落户滨海工业区二期,滨海现代化工业新城框架已初步形成;促进中部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通过“退二进三”、“腾笼换鸟”、市场改造升级,积

极推进柯北新城规划建设,加快实施“611”建设计划和“两湖”区域开发,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柯桥主城的城市面貌得到快速提升,07年底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大力推进南部环大城市旅游休闲长廊建设,柯南新区规划建设正式启动,鉴湖-柯岩旅游度假区和大香林风景区建设初具规模和知名度,其中柯岩风景区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稽山鉴水金柯桥”旅游品牌进一步打响。

主体开发功能更加明确。编制完成《绍兴县县域总体规划》,县域资源、生态和空间得到较全面整合,空间管制和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强化,“三区四线”控制范围和保护措施进一步明确。对重点开发区域和优化开发区域的用地和空间布局作了具体的分析和安排;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确定了具体的控制范围和控制要求。在规划的指引下,绍兴县域的主体功能区划基本得到确立,为不同区域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县域人口分布更加合理。截止2008年6月,全县户籍人口为71.2万人,暂住人口52.7万人,合计123.9万人,已转移农业人口2.4万人。预计到2008年底,总人口将达到126.1万人,到2010年底,总人口将达到133.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可以控制在规划要求的72万人,暂住人口数量将达到61.5万人,总常住人口总数将突破控制目标;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迁移,到2010年,全县可转移农业人口5万人,完成转移人口总数的83%,农业人口数将下降至40.3万人。

2、结构转型升级战略不断深入实施

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建成。按照“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要素集聚、合理错位发展”的方针,着重发展两大省级开发区、四个特色集聚区和镇(街道)工业集聚点的三级工业平台,按照高水平开发、高强度投入、高标准进入、高密度产出的要求认真做好平台的规划和扩容工作,纺织主业优势继续保持,在财政、土地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产业提升与品牌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形成了从原料到服装成品以及纺织机械和软件的较完整协作产业体

系,纺织业销售收入与出口额继续位居全国县(市)首位;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正式落地实施,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汽车汽配、新型建材等产业规模明显扩大,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纺织与新兴产业比重已调整到67.8:32.2。

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快建立。按照建设“国际纺织之都,现代商贸之城”的城市定位,确立了市场带动、产业联动、接轨推动、创新驱动、全民发动五大发展举措,现代服务业发展驶入快车道。2007年全县实现三产增加值170.6亿元,占GDP比重31.58%,比2006年提高0.3个百分点;轻纺城“二次创业”开局良好,目前已形成“南北中西”四大交易区与纺机、坯布、家纺等新兴业态市场,中国〃柯桥纺织指数成功发布,中国轻纺城的影响力与话语权与日俱增。“611”建设计划扎实推进,在规划、土地、招商政策推动下,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加快发展。到2008年6月,“611”建设计划已建成高层商务大楼28幢,在建39幢,待建28幢,总落实项目已达95幢;金融中介服务业稳健发展,中信银行、浙商银行、招商银行先后入驻我县,华夏、浦发等银行也计划在近期设立分支机构。

生态高效农业优势加快显现。2007年全县一产增加值达到20.12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9.5%,完成规划目标的91.45%;按照“稳粮油、扩经作、强优势、补短腿”的思路,“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块状农业经济已初步形成,农业现代化、生态化、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现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442家,2007年农业龙头企业完成产值72.12亿元,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产值42.86亿元,完成规划目标的85.72%,预计到2008年底可以提前两年完成规划目标。

3、城乡一体化步伐不断统筹协调

新县城建设高强度推进。以实施“611”建设计划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城市商贸、休闲、人居功能,切实提高了柯桥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充分利用“两湖”(瓜渚湖、大小坂湖)区域独特的资源优势,确立“水乡旅游区、都市休闲区、

科教文体区、生态居住区”目标定位,扎实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提升和“城中村”改造等工程,城市人居功能显著增强;城市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数字城管效率稳步提高,围绕“创建省级示范文明县城”目标,大力实施城市美化、绿化、亮化、序化、净化等“五化”工程。

新型镇街建设大力度开展。实施“强镇扩权,城镇带动”战略,先后确立钱清、平水等五个镇和柯岩街道等两个街道为新型镇街,授予开发区管理权限,建立“充分授权,权责统一”的管理体制。今年以来,强镇扩权工作向扩权强镇进一步深化,出台《关于深化完善强镇扩权工作,推进新型镇(街道)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意见》,完成建设分局和房管分局的授权授牌。马鞍、福全、兰亭三镇被市政府批准为市级重点培育中心镇,平水、杨汛桥两镇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第二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

农村新社区建设高标准实施。以“五新一化”为目标,突出镇村联动,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培育农村新社区。2006、2007两年全县各级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9.4亿元,共创建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20个。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努力培育新型农民,到2008年5月底共培训农民79675人。农村公共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到2008年6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1%,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98%,农村饮用安全自来水普及率达97.4%,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每千城乡居民拥有社区医生数为1.09人。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建设不断完善,已启动高速公路项目3只、主干公路项目6只;县内主次公路体系进一步完善,钱陶公路、柯袍线二期等改建工程均将在2010年前建成通车;截止2008年6月底,镇村公路建设已完成投资8000万元,提前实现全县乡道以上公路硬化率100%的目标;杭甬运河绍兴段改建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2.2亿元;供水安全性明显提高,区域内的汤浦水库、会稽湖等主要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与合理应用;能源供应保障稳定可靠,电力电网建设不断优化,太阳能、

天然气应用逐步推广。千里“清水河道”工程进展顺利,已整治河道336.5公里,砌坎365.7公里,清淤298万方,已建立河道养护长效机制,对防止水土流失、抵御地震等自然灾害发挥了明显的作用。绍兴县防洪排涝河道整治一期工程正在加紧实施。

4、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深化转变

致力于节约集约发展。大力倡导和激励节地节能降耗,全社会节地节能降耗意识普遍提高。2006年和2007年万元GDP综合能耗分别下降3.28%和4.62%,2008年以来继续保持稳步下降的良好势头。切实严格保护耕地,多渠道多途径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我县在全国率先倡导并实践“亩产论英雄”理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2007年,全县新增会审工业项目的平均投资强度达到206.4万元/亩,比上年提高了21.2%,全年盘活存量土地7290.5亩,是上年的2.6倍。亩产效益前30位企业的亩均税收和亩均销售平均达到20.47万元和639.89万元。变频节电、中水回用等节能技术在全县快速推广,太阳能路灯、沼气燃具成为农村新社区亮点。

大力推进循环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对接、经济循环式发展。滨海工业区等主要工业集聚区生态化建设成效明显。完成所有重点污染企业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污染排放得到有效监管;重点整治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污染物处理水平大幅提高。2008年全县平均日处理水量为51万吨/日,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正加快实施中(其中20万吨/日续建工程6月底已投入使用),20万吨/日钱塘江工程正在抓紧进行施工。从06年到08年上半年,柯桥城区每年环境空气质量符合二级标准的天数分别为68.1%、83.4%和83.6%,基本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持良好水平,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声环境质量良好,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稳定在优级。

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增强。科技投入成效显著,2006年、2007年县本级科技三项经费决算增长分别达36.2%和23.2%,企业投

入主体地位不断增强,200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达19.4亿元,增长29.2%;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建设和运作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六大研发中心和九大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展开;绍兴县科技创新大厦自2007年10月开工以来进展顺利;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目前全县已拥有1家国家级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家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30家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已由20家增加到28家。累计制(修)定国家标准49件。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累计分别达到31只和14只。

5、社会事业发展不断突破进步。

教育现代化扎实推进。高标准、高质量的十五年教育基本普及。2008年上半年,全县适龄人群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9.4%、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100%,高中教育普及率98.02%,已基本达到规划目标要求;创新发展成人教育。全县已拥有国家级重点职校2所,省重点1所,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在96%以上;终身教育体系日臻完善。目前全县已有成教机构20所,村级(社区)成人教育点530个,被列为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县。全县成教机构平均每年培训人员逾11万人,城区社区居民培训率达到80%。各项规模目标可以确保超额完成。

人力资源开发不断加强。以体制建设、载体创新、优化服务为抓手,人才工作大力加强,鼓励用人单位以技术入股、项目开发、客座咨询等形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全面推行人事代理,与国内170余所高校建立人力资源合作关系;实施“人才安居”工程,组织1083名各类人才成功择购人才住房1105套;对高级人才发放津贴,对在柯桥购房者给予安家补助,切实解决外来人才的后顾之忧,优化创业环境。“十一五”规划实施至今,全县净增各级各类人才2万人,年均引才增幅30.6%,其中中、高级人才年均增幅分别高达22.9%和30.4%。

文化全面繁荣逐步实现。文体设施面貌不断改变,以三馆一广场为代表的大型公益性文体设施的主阵地作用愈加明显。县文

化馆成为国家一级馆。人均文体设施面积从“十五”末的 1.51平方米增加到2008年6月的1.71平方米;文体活动内涵不断提升,文化“五进”活动活跃,成功举办鉴湖旅游节、农民文体节等系列文化活动;新农村文化大巴深受群众欢迎;“种文化”特色鲜明。全县上下涌现出大量群众文体队伍,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我县被授予“中国曲艺之乡”称号。

医疗卫生水平稳步提升。三级公共卫生管理体系不断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步推进,被授予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县称号。“十一五”以来,未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孕产妇死亡和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成功创建10个市级卫生强镇(街道),卫生安全保障水平切实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全县己建有1家省级示范中心、2家省级规范化中心,村卫生室规范化创建率达50%以上。成功创建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相关指标预计能如期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人口管理和服务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的计生、就学、劳动保险等工作得到全面加强。计生管理和服务持续优化,总生育率保持在1.5‰以内。高标准实施农村计生家庭的奖励扶助,出台落实长效节育措施奖励政策,发动民营企业认捐生育关怀公益金,总额已超过1000万元。建立完善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体系,预计到2010年底,人口信息将实现多部门共享,流动人口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

6、民生保障不断强化完善。

法制和治安环境切实改善。深入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法律宣传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活动扎实开展,全民法律素质稳步提高。进一步创新维稳机制,积极构建适合柯桥城市的现代警务机制,各类刑事案件发案率持续下降,涉毒和经济犯罪受到严历打击。继续应用和发展“导访制”等基层维稳成功经验。两年多来全县没有发生严重危害国家安全案件与带有政治色彩的群体性上访事件。坚持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隐患专项整治,2006年以来安全事

故发生数、死亡数、直接经济损失数等均呈下降趋势。

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健全。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制度衔接、覆盖城乡、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多层次、可持续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截至今年6月,我县各类社会保险累计参保人数比“十五”期末增加30万人次,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完成发展目标的107.8%、94.6%、110.2%、84.7%和127.4%。预计到2010年可充分实现社会保障方面的各项发展目标。

就业服务工作成效明显。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积极实施就业再就业促进政策,就业总量稳步上升,就业局势保持稳定。“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共净增就业岗位3.2万个,完成发展目标的64%,预计到2008年底新增就业岗位可完成规划目标的72%,到2010年底可充分实现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的发展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持在3.2%以内。

(三)“十一五”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十一五”规划实施两年多来的情况看,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实施措施有力,工作方法得当,效果明显,绝大多数规划目标均可按时或提前完成,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亟需引起重视。

1、产业结构调整仍然迫切

从三次产业结构看,服务业虽呈加快发展态势,但三产比重提高不快,2007年三产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仅提高0.3百分点,与规划目标距离较大。柯桥城市功能仍有欠缺,大型商业网点和娱乐、餐饮消费场所无法满足消费需求。海关、商检等部分县级管理服务机构缺失;从工业结构内部来看,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2007年传统产业产值占全县规模以上产值比重为65%,新兴产业比重提高幅度不大。多数行业仍以低成本竞争为主,整体利润率较低,影响市场经济秩序和区域后续发展能力。新兴产业发展缺少大项目带动,尚不足以改变县域经济结构。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仍是当务之急。

2、节能减排任务依然艰巨

我县是经济强县、工业大县,同时也是资源小县、能耗大县。2007年万元GDP综合能耗分别为全省和全国平均的1.9和1.4倍。按“十一五“规划要求,每年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5.6%,规划实施头两年,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率分别为 3.28%和4.62%,按此测算,如要实现下降25%的目标任务,后三年需年均下降6.7%,完成规划目标有一定难度。同时2006、2007两年柯桥县城河道水三个监测断面基本维持在Ⅴ~劣Ⅴ类水质,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分别为0%和5.6%,与达标有较大距离,水环境压力比较突出。

3、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尚需加强

从规划实施两年半的情况来看,我县的城乡统筹发展保持了较快的步伐,特别是随着新型城镇建设范围的不断扩大,以“新县城、新型镇(街道)、农村新社区”为主要内容的“三新”建设的不断深入,城乡二元结构已得到明显改善。但在农村社会事业硬件设施水平明显提高的同时,软件的提升速度尚不明显。教育、医疗、文化的资源分布仍然不均衡,特别是优质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基层延伸、辐射需进一步加大。

4、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资源匹配有待完善

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柯桥县城城市功能的日益齐全,人口的集聚速度明显加快。人口加快集聚对社会事业与公共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我们必须加快发展医疗、教育、居住、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以适应人口集聚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我们要更重视人口素质提升与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使我县特别是柯桥县城在吸引人口集聚的同时,更好的吸引人才、发展人才、留住人才。

(四)进一步推进“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建议

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坚持经济中心,推进率先发展”总体要求,针对“十一五”规划实施中存在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做好规划的实施工作。

1、正视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切实增强实现规划目标的信心。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际市场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美元持续贬值,石油和黄金价格持续上扬;国内宏观调控持续紧缩,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内外部形势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十一五”规划后半段的实施。对此我们要高度关注宏观形势变化,强化规划的管理与协调,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确保“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特别是根据“十一五”中期指标完成情况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万元GDP 综合能耗”两只指标需要在规划实施后期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完成“十一五”预期目标。

2、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切实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顺应集群化、信息化、生态化和国际化发展趋势,把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当作规划实施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一是要坚持把“创业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动力,进一步营造创业创新的氛围;二是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结构调整战略重点,从体制机制、招商服务、政策激励等方面,鼓励支持服务业发展,继续推进“611”建设计划实施,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三是要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着力培育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新型建材等新兴产业集群;四是要继续努力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积极引导内、外资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拓展,扩大高附加产品出口,切实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3、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将节能减排作为“十一五”规划实施后半程的工作重点,全力确保目标实现。一是牢固树立“亩产论英雄”理念,要把“亩产论英雄”作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重要手段;二是不断优化工业内部结构,积极发展能耗低、污染少的新兴产业,鼓励企业生产高端产品,积极优化产品结构,降低能耗消耗总量;三是进一步强化对各镇(街道)、开发区和重点能耗企业的考核力度。充分发挥企业在节能降耗中的主体地位,全

面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制度,广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大力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切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扎实推进“三新”建设,加快形成县城与农村互补、共荣的城乡一体化格局。一是统筹新县城建设和农村新社区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提升城市功能,更好地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建设,强化县城龙头核心作用;围绕经济发展、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建设目标,支持新型镇街率先发展,增强发展实力;二是统筹全民保障,积极推进“六个所有”民生计划,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让更多的普通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三是统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重视并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着力建设文化强县,促进文化繁荣;深化医疗机构改革,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等等。

二OO八年七月二十三日

中期评估方案

中期评估方案 (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中医药局)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卫办农卫发[2006]104号)精神,为认真做好我省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中期评估工作,圆满、顺利完成评估任务,制定本评估方案。 一、评估对象 卫生部对本次评估的样本量有两点要求,一是以省为单位抽取15%的县(市、区)参加评估;二是纳入评估的县(市、区)要兼顾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水平。我省现有97个县(市、区),按照15%的比例抽取,纳入评估范围的县(市、区)应为15个。考虑到我省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发展的客观差异,同时为了兼顾掌握各省辖市的工作情况,经研究决定在苏州、盐城两地各抽取2个县(市、区),其它省辖市各抽取1个县(市、区)参加评估。具体名单是:江宁区、江阴市、铜山县、武进区、昆山市、太仓市、海安县、赣榆县、楚州区、射阳县、建湖县、高邮市、丹阳市、泰兴市、宿豫区。 二、评估标准 评估工作执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2006年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中期评估指标”。该标准有24

项指标,其中21项是?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的指标。根据目前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增加了“乡镇卫生院上划县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使用率”3个新指标,“政府对预防保健的投入”指标被调整为“政府对农村卫生的财政投入”。 三、评估程序 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省辖市自评,各市卫生局根据本评估方案的要求,组织人员对相关县(市、区)的工作进行自评。第二阶段,在各市自评上报的基础上,省对自评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以及评估口径的一致性进行审核把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第三阶段,省自评情况上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接受国家抽样复核。 四、评估方法 (一)评估人员构成及分工 1、各市卫生局组成的评估组应由分管局长任组长,成员包括农村卫生、医政、中医、疾控、卫生监督、妇幼、爱卫、财务等方面的管理人员。 2、市评估组根据“2006年农村初保发展纲要中期评估指标及方法说明”,搜集资料,调查核实相关数据,填写?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中期评估县级基本情况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县级中期评估表?。 3、具体分工:农村卫生负责评估指标1、3、 4、7、20、

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完成情况

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完 成情况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 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快步走向繁荣富强的五年,也是中国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五年,在科学、理智、现实地制定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后,全校上下同心同德,通力合作,在规划实施的旅程上成功地迈出了坚实而可喜的步伐,现将我校“十一五”规划的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始终如一地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以及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遵照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以培养二十一世纪需要的合格人才为目标,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智并重、科研兴校、教学相长、双向成才,”的治校方略。以发展求生存,以质量求规模、以特色塑形。 二、有序达到各项目标的拓展、完成 1、新一轮课改全面实施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十一五重点工作之一,我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采取分批次逐步推进和方式,达到了在职老师的全员角色转变。新的课程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一个由新课程标准武装起来的教育教学队伍已经形成。学校领导和教师以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支撑,初步具备了创新力、战斗力和研究力;在工作中出新,在工作中积累,在工作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行。十一五期间我校获县级优秀课5节;市级优秀课12节;省级优秀课3节;国家级优秀课1节。完成教育局安排的城乡互动任务4次,累计送教 28节课,既锻炼了自己又发挥了辐射作用。全校教师在十一五期间获奖论文篇,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省级1篇、国家级2篇)。 为了全面提高教师实施新课改、把握新教材的能力、增强改革创新意识,进一步为老师提供开放的、可持续的教学发展空间。我校在2006年制定了教师“星级达标课方案”,将小学阶段9个学科均分成了低、中、高三个

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

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 (南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9年7月) 进入“十一五”以来,在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全市上下按照“依托江海、崛起苏中、融入苏南、接轨上海、走向世界、全面小康”的发展思路,抢抓沿江沿海开发等一系列历史性机遇,着力推进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实施情况总体良好。 一、《规划纲要》中期进展情况 《规划纲要》的战略定位、总体目标正在逐步实现。三年来,全市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处于江苏和长三角前列。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10.1亿元,比“十五”末增长70.5%,年均增幅19.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8个百分点,完成规划进度的70.5%,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排名位列第28位、地市级第7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040元,完成规划进度的83.8%;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59.6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21.7%,年均增幅30.4%,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超过年递增20%以上的规划目标。科学发展走在全省前列。三年来,三次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为7.9∶57∶35.1,二、三产业占比达到92.1%,超过92%的小康目标,比“十五”末提高3.1个百分点,快于全省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0.73吨标煤,提前实现规划目标;2008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十五”末减少4.3万吨,下降20.9%。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谐社会建设走在江苏乃至全国前列。城乡居民收入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8年分别达到18903元和7811元,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3元和454元,分别比“十五”末增长52.6%和42%,年均增幅15.1%和12.4%,完成规划进度的85.6%和77%;三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6.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10年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五城同创”圆满实现,在首届中国最安全城市评选中,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加快,省定全面小康社会的18项25个指标有20个达标,有望于今年在全省江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南通正向江海交汇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国内一流的宜居创业城市迈进。 (一)新型工业化提升到新水平,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 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2008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1201.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7.9%,比“十五”末提高2.1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占58.9%,比“十五”末提高8.7个百分点;船舶修造及配套、现代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化工医药、轻工食品、电力及能源等六大产业占89.5%,比“十五”末提高4.9个百分点。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844家,比“十五”末增加2371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工业企业达到1109家,比“十五”末增加640家,其中超20

体育总局青少司关于开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的通知

体育总局青少司关于开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 的通知 【法规类别】体育综合规定 【发布部门】国家体育总局 【发布日期】2018.05.03 【实施日期】2018.05.0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体育总局青少司关于开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青少处: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按照体育总局《关于做好“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的函》(体政字〔2018〕30号)文件部署,青少司组织开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相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青少司依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涉及体育总局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分工实施方案》分工,对评估内容进行了梳理,请各单位对照《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清单》(附件1),认真开展评估相关支撑材料和数据收集汇总。各省(区、市)在认真梳理“十三五”以来青少年体育工作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按《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中期执行情况评估报告建议提纲》(附件2)要求撰写评估报告(1500字以内)。请各省于5月11日前将评估报告和支撑材料纸质版(盖章)、电子版报体育

总局青少司。 请各省(区、市)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做好评估工作,确保文字材料及相关数据详实、准确,按时完成材料报送。 联系人:徐杰陈石 电话:(010)87182070 87182342(传真) 电子邮箱:794698383@https://www.360docs.net/doc/601922287.html, 附件:1、“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青少年体育相关内容)工作清单 2、“十三五”规划中期执行情况评估报告建议提纲 体育总局青少司 2018年5月3日

松江区公办幼儿园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实施方案完整版

松江区公办幼儿园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实施方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松江区公办幼儿园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一、指导思想 为了落实上海市、松江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贯彻2006年9月上海市学前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上海市托幼园所办学等级标准(试行)》(沪教委基【2003】62号)、《松江区教育局、松江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对松江区公办幼儿园实施“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松府督字【2008】5号)的精神,区教育督导室组织专业人员于2009年5月18日—6月26日对本区35所公办幼儿园发展规划进行中期评估。 二、评估原则 1、分类评估原则 从对象上看,把35所幼儿园分成市、区示范幼儿园,区特色以及区一级幼儿园,区二级幼儿园三类,有利于同类幼儿园的同步提升,同步发展,共同提高;有利于不同类型幼儿园的取长补短,层层辐射和引领,步步提升和发展。 2、重点评估原则 从内容上看,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具有良好发展条件的幼儿园予以免检,促进其更好更快发展,成为全区领头雁;对于具有一定基础的幼儿园,实施全面评估,促进其进一步全面提升,再上一个台阶;对于发展存在一定困难的幼儿园,实施重点指标重点评估,助推幼儿园在共性问题上有强化,在薄弱环节上有改善,促进幼儿园基础性指标均衡发展。 3、有效评估原则 从形式上看,强调常态评估和针对性评估,幼儿园规划中期评估采取三种形式:免检、全面评估和重点评估。根据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针对不同类型幼儿园采取不同形式,不强调资料堆积,有利于幼儿园超越目标、达到目标和明确目标。 4、科学评估原则

2019年林业局十一五完成情况及十二五规划和工作安排

20XX年林业局十一五完成情况及十二五规 划和工作安排 一、“十一五”完成情况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加强林业发展、维护生态安全,是我旗实现“两旗三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加快我旗林业发展,提高生态工程建设质量,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彻底改变全旗农牧业生产现状、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全旗“十五”林业生态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生态建设面积34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0万亩,封山育林14万亩。 经过五年的奋斗,截止到18年底,全旗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59.2182万亩(其中完成退耕地造林28.3177万亩,匹配“三荒”地造林30.9005万亩);完成沙源治理林业项目73.34万亩(其中完成人工造林33.64万亩,封山育林32.5万亩,飞播造林7.2万亩);18年国家下达我旗沙源工程7万亩,截止目前为止完成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5万亩,封山育林4.5万亩);“十一五”期间全旗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24.4万亩(其中完成退耕地还林1.5万亩,宜林“三荒”地还林5.5万亩),占计划目标20万亩的122%,完成封山育林面积20万亩,占计划面积14万亩的142.8%,森林覆盖率由“十五”期末的7.67%提高到18年的16.32%,每年增幅为1.44%。在近几年来工程建设中,由于我旗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按照“生态立市”的战略目标,全旗通过总体部署,

周密安排,加强领导,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使得全旗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基本上形成了东西北“三山”和黄旗海周边几块大的绿色生态屏障,生态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初步得到有效遏制,从根本上改善了群众生活环境和农牧业生产条件。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五年来我旗林业发展的重点工作 “十一五”期间全旗按照“分类经营,分区施策,做大做强、突出重点”的要求,大力推进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通过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全面提高造林绿化水平;搞好迹地更新,加快稀疏林、灌木林改造,提高林分质量;继续加强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维护生态和生物的多样性,构建全旗生态安全体系;通过城镇绿化,美化住宅小区,义务植树运动的开展扩大了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进一步改善了全旗的生态环境;生态公益林面积占林业用地比例达到37%。水土流失得到缓解、生态状况进一步改善。重点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 1、加快通道绿化,树立良好绿色窗口形象 近年来,在保质保量的完成国家下达的林业重点生态建设任务的基础上,旗委、政府通过多条通道绿化精品工程的建设,充分树立察右前旗良好的绿色窗口形象。各通道在绿化过程中,严格推行“公开招标、竞争承包、成活兑现、费用包干、限期绿化、一次成型”和“三三四”三年分期结算的方式,由专业造林队进行承包治理绿化。通过各种激励机制,使我旗通道绿化工作呈现出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标准全面

生态农业示范区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可编辑版】

生态农业示范区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生态农业示范区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一、“十一五”前三年规划实施情况 (一)主要目标完成情况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截止201X年12月,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11428万元,同比增长1 5.63%,占规划目标11800万元的9 6.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50元,占规划目标3300元的8 6.36%。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到201X年12月,全区发展潜力较大的有机茶、干果、蔬菜、中药材和畜牧业五大生态产业已初具规模,农业的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村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完成农业总产值19142万元,比201X年增长1 8.96%,占规划任务 1.7亿元的11 6%;粮食总产量达到 03万吨,占规划任务 1.8万吨的11 78%;油料产量达到305吨,占规划任务300吨的10 1.67%;水产品产量达到100.75吨,占规划任务200吨的 50.38%。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全区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个(红坪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年销售收入1280万元),已经完成规划目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达到27个,占规划目标20个的135%;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27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

4.11%,占规划任务50%的2 8.21%;农产品加工率为1 4.11%,占规划任务40%的3 5.26%;农产品优质率和农业综合商品率均达到了60%,已经完成规划目标。农产品出口创汇收入达到2万美元(201X年),占规划任务100万美元的2%。主要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和一体化经营正在逐渐实现。农业科技公益性服务顺利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每 年达到了4500人次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就业率达到81%,均完成了规划任务;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正在改革调整之中,“以钱养事” 机制正在规范健全;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占规划任务90%的10 5.56%,病虫草鼠害防治面积达到8万亩,每年有1万亩农田测土配方施肥,农村八大技术推广达到80%,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6940元劳,耕地产出率达到1000元亩,分别占规划指标的6 9.4%和100%;畜牧水产业发展迅速,生猪良种覆盖率98%,山羊良种覆盖率达到60%,水产品良种覆盖率达到40%,动物防疫密度、死亡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农业基地管理趋向规范,种植业产投比达到1: 4.5;农产品安全得到保证,农产品检疫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农业机械发展迅速,农机总动力逐年增加,小型农机推广数量达到10000台以上,以上指标均达到了规划目标。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正在建 立,农业信息网络村级覆盖率逐年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区森 林覆盖率已经达到88%,占规划任务89%的9 8.88%;水土流失治理率和土地退化治理率达到90%以上,空气、地面水、声环境质量全面达标。单位面积农药和化肥使用量以及农业

关于服务业发展“十三五” 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的报告

市**局: 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府〔2016〕24号)文件要求,我局结合本部门职能,积极贯彻落实,现将有关情况 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局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养老资源,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设立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工作服务点,使老人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提供家政、生活照料、心理疏导、康复护理等服务。自2006年起,我市先后在江城 区**、**市春城等城镇社区开展了城镇社区居家养老试点工作,并将逐步在全市推开。目前,全市共有农村幸福院、社区星光老年之家、居家养老服务点(站)、老人活动场所等800多个,全市90%以上的村(居)委会设有老人活动场所。 在高度重视公办养老机构建设的同时,我局也在不断通过宣传引导、政策扶持、资源整合、服务保障等举措,扎实推进我市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全面发展。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市共有养老机构66家,其 中公办社会养老机构3家,敬老院46家,综合性福利院3家,获得行政许可的民 办养老机构14家,另外还有2家正在筹办中,投入运营后将可以满足更多社会老 人入住养老机构养老的需求。 (一)引进社工服务,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功能。根据居家养老“以老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我市已在江城区**街道居家养老中心等部分养老机构引进社工服务,此举既可以让社会工作者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和爱心,参与社会福利工作,又可以提高为老年人服务的水准。社工服务的介入,可以帮助老年人解慰藉、抚情绪,让老年人有一个倾诉的对象,使老年人可以更好地缓解压抑情绪,继续向往新生活,找到属于自己的活动平台,安度晚年。 (二)建立机制,大力推进医养结合。自2015年起,我局大力推进建立住、养、医、康一体化医养结合机构发展,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服务,满足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目前,我市内设医疗机构或者和医疗机构合作的养老机构共有9家,分别是**市养老院和春辉医院合作;**市春蕾老人公寓、江城区**颐养院、北山养老院、金郊颐养院,**区东生颐养院、江华养老院,**市有福养老院、洲泰颐养院都内设医疗机构;江城区**养老院、海*区**颐养院、**区江华养护院和**东风养老院4家都属于在医疗机构内设立养老机构的,以上 13家设施完善,管理规范、可以提供医疗康复服务的护理型养老机构(护理院),深受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及其家属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全市所有敬老院与当地医疗卫生机构签订了服务协议,落实卫生部门上门巡诊制度,敬老院建立老人健康档案并定期上门体检,也与当地防疫部门或卫生服务机构签订了卫生防疫协议,并定期到敬老院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同时,我局会同卫计部门推行各

山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设计(4稿子)

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 工作方案 为做好我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评估目的 全面掌握我省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深入分析我省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情况、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各级规划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保障情况等,提出规划实施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有关建议,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科学化、规化水平。 二、评估原则 (一)全面评估,突出重点。系统回顾规划实施的总体情况,全面分析各项目标和任务的落实情况,重点分析各项约束性指标和重要预期性指标的实现程度,总结规划实施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二)立足规划,着眼未来。围绕规划核心容和主要指标,紧密结合以城镇化发展为引擎,“四化”同步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社会民生加快建设等新形势新要求,评估规划对未来发展需求的保障程度,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

(三)统一部署,典型剖析。在做好省级规划中期评估的同时,同步开展市、县两级规划的中期评估,深入了解地方各项规划目标任务的实现程度,对规划实施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剖析。 (四)专家领衔,多方参与。加强组织协调,充分发挥专家领衔作用,广泛吸收相关专家学者、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和公众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评估成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五)客观真实、统筹兼顾。各地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客观分析当前规划实施面临的突出问题,准确研判未来发展态势,实事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工作。采用权威部门发布的经济社会、土地利用等数据和资料,如实反映规划实施情况,保证评估过程和结论的客观性。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和建议,统筹兼顾,提出科学有效的实施措施。 三、评估时点围 本次评估期限为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评估围2012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行政区划实际管辖围。 四、评估任务 本次评估分为省级、市级、县级三个层面进行,各地可根据需要开展乡级规划中期评估工作。 (一)省级层面评估。 采用多种方法客观分析全省规划实施中的主要问题,预测规划实施的趋势,总结规划实施好的经验做法,提出解决

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完成情况

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 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快步走向繁荣富强的五年,也是中国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五年,在科学、理智、现实地制定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后,全校上下同心同德,通力合作,在规划实施的旅程上成功地迈出了坚实而可喜的步伐,现将我校“十一五”规划的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始终如一地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以及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遵照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以培养二十一世纪需要的合格人才为目标,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智并重、科研兴校、教学相长、双向成才,”的治校方略。以发展求生存,以质量求规模、以特色塑形。 二、有序达到各项目标的拓展、完成 1、新一轮课改全面实施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十一五重点工作之一,我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采取分批次逐步推进和方式,达到了在职老师的全员角色转变。新的课程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一个由新课程标准武装起来的教育教学队伍已经形成。学校领导和教师以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支撑,初步具备了创新力、战斗力和研究力;在工作中出新,在工作中积累,在工作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行。十一五期间我校获县级优秀课5节;市级优秀课12节;省级优

秀课3节;国家级优秀课1节。完成教育局安排的城乡互动任务4次,累计送教 28节课,既锻炼了自己又发挥了辐射作用。全校教师在十一五期间获奖论文篇,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省级1篇、国家级2篇)。 为了全面提高教师实施新课改、把握新教材的能力、增强改革创新意识,进一步为老师提供开放的、可持续的教学发展空间。我校在2006年制定了教师“星级达标课方案”,将小学阶段9个学科均分成了低、中、高三个达标段,教师每学期至少申报一个学科,达标后可变化年段,变化学科,迄今为止,已经开展到第十届。目前,有一名教师已经获得了“七星”,有1人获得“五星”,5人获得“四星”,8人获得“三星”,获得“二星”,2人获得“一星”。这一教学竞赛活动有效地、长久地激励教师教学探究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利地推动了教学改革实施。目前全体老师已经有效地融入新课改,正逐着课改的浪潮前行。 2、坚持德育为首,创设和谐的充人氛围 强有力地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首先建设的实施意见》八荣八耻内容的落实,以及有序的推进《弟子规》的消化,确立德育的首要地位。 (1)建立师德高尚的队伍:教师敬业爱生,无体罚侮辱学生现象,以奉献为荣;无一例收费补课,私订教材用书,搭车收费现象;精心研究教材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有效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 (2)全面落实“八荣八耻”:将八荣八耻细化,具体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每周一个小方面(如“以自觉保护环境为荣,以破坏环境为耻”)在逐条的落实中,有效促进学生行为习惯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期评估方案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期评估方案 一、中期评估原则 1.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实行“滚动支持、动态调整”的管理模式。项目实施两年左右进行一次中期评估,目的是进一步明确项目的研究计划和目标,调整和优化课题设置、经费和人员配置。中期评估工作分项目中期总结和项目中期评估两个阶段进行。 2.中期评估主要评估项目的工作状态和研究前景。 “工作状态”主要指研究任务的落实情况、承担单位支撑条件的落实情况、研究思路的创新性、研究队伍的开拓创新意识、学术交流情况、项目管理是否规范等。 “研究前景”主要指项目预期在引领科学和技术发展、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发挥的作用、研究工作的创新前景、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能性等。 3.中期评估要避免急功近利等浮躁现象,不要片面强调研究成果或论文数量。 4.中期评估工作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实施。 5.中期评估过程中,所有人员应遵守《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估评审行为准则与督查办法》。 二、项目中期总结 1.在项目中期评估前,项目首席科学家和项目专家组应会同项目依托部门进行项目中期总结。项目中期总结在课题总结基础上进行。课题负责人应在项目中期总结前向项目首席科学家提交课题中期总结报告(提纲及要求见附件1)。 2.项目中期总结一般应以会议方式进行。项目中期总结由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项目专家组成员参加,并邀请计划专家组责任专家、

项目外同行专家和项目依托部门管理专家参加, 鼓励邀请海外同行 专家参加。参加项目中期总结会议的专家在审阅课题中期总结报告、听取课题负责人汇报的基础上,对课题工作状态和研究前景进行讨论评议,填写中期总结课题评议表(见附件2)和中期总结课题评议意见表(见附件3)。 3.项目专家组在项目中期总结的基础上,对项目课题设置、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研究队伍等方面提出调整方案。 研究队伍的调整,应注意吸收项目外符合项目研究方向的优秀研究人员和研究小组;对于项目的核心课题、有突破前景的课题,应根据课题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强化支持,对于与项目研究主攻方向关系不密切、没有突破前景或水平不高的课题应进行调整或中止支持。课题提前结题或中止,应办理结题手续。 4.项目中期总结工作结束后,项目首席科学家应提交项目中期总结报告、课题中期总结报告、项目计划任务书调整方案及其他相关资料(提纲、格式及编写要求见附件1),经项目依托部门审核后(审核意见另附)报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 5.“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中期总结程序可适当简化,但应在项目交流总结(需邀请计划专家组责任专家)基础上,形成项目中期总结报告、项目计划任务书调整方案及其他相关资料(编写提纲及格式等参照相关附件,可略去中期总结课题评议表和意见表等内容)。 6.项目中期总结活动所需经费从项目经费中列支。 三、项目中期评估 1.项目中期评估由科技部委托中期评估专家组主持。项目中期评估专家组由11-15人组成,成员包括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和项目外同行专家及科技部有关管理人员。项目承担人员不得作为中期评估专家组成员。

浦江县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0714

浦江县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中期评估报告 浦江县环境保护局 二O O八年七月

目录 1、总论 (1) 1.1评估背景 (1) 1.2评估目的 (2) 1.2评估依据 (2) 1.3评估指标 (3) 2、规划实施中期总结 (5) 2.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生态县建设 (5) 2.2突出重点,主攻难点,全面开展省准重点监管区污染整治工作6 2.3以减排工作为重点,推进持续发展 (7) 2.4以污染物普查工作重点,全面摸清污染底细 (10) 2.5提高自身能力,加强环保监管水平建设 (10) 3、存在问题及下一阶段工作 (12) 3.1存在主要问题 (12) 3.2下一阶段工作安排 (13) 4、“十一五”期末各有关工作预测 (16)

1、总论 1.1评估背景 浦江县辖7镇5乡3街道,总人口38.06万。“十一五”以来,浦江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实施“工业强县、开放兴县、生态立县”战略,经济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浦江县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但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更好地协调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之间的关系,浦江县环保局于2005年12月制定了浦江县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规划基准年为2005年,规划期限至2010年。 建立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制度,是保障规划实施的重要环节。找出预测与实际发生的差距、做出科学和准确的判断、提供调整的依据和建议,是规划实施评估的主要任务。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规划实施评估,可以及时发现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规划,提高规划的科学性;通过规划评估,可以进一步明确在规划实施的不同阶段,不同的规划实施的重点、方向和任务,使下一阶段规划实施的措施更有针对性;通过规划实施评估,可以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相应的责任,加强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管理与督导;通过规划实施评估,可以进一步提高规划的指导性,强化规划的约束性,避免以往规划编制完成就束之高阁,以及规划与实施相脱节的情况发生。 2008年是浦江县“十一五”规划的第三年,也是新一轮“811”三年整治

“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评估自查情况

博州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评估自查情况 一、政策保障(16+10分) 1、制定有档案事业的发展规划 (1)制定本地区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并在规划主管部门备案得1分; (2)档案事业列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得1分; (3)本地区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经政府或规划主管部门批准的加1分。 2、领导重视档案工作 (1)当地党委政府有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得1分; (2)党委政府分管领导每年为档案工作解决1个实际问题得1分(未达到不得分);(3)超过5件,每增加一件加0.2分,2分封顶。 3、经费保障 (1)档案事业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得0.5分; (2)落实了档案事业经费1卷2元得1分,1卷3元得2分,超过3元加1分; (3)档案事业经费(除工资、办公费、水电费)逐年增长得1分; (4)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受补助的国家档案馆的同级财政按照1:1的资金配套得1分。 4、档案管库建设 (1)地、州、市档案馆面积按国家《档案建设标准》最低标准达到6600㎡得1分(面积不足的按比例得分),每增加500㎡加0.2分,1分封顶; (2)地、州、市档案馆“八防”措施齐全、有效得1分,否则不得分; (3)所属县、市、区新建档案馆依照批复按时开工得1分,有1个未开工不得分(2015年项目需完成自治区档案局图纸审核,否则视为未开工); (4)“十二五”以来有自筹资金建设档案馆的(若为2015年项目有立项文件即可),每个加0.5分,1分封顶; (5)“十二五”期间,建设新馆的综合档案馆配备消防系统、防盗监控系统、温湿度监测等设备得1分。 5、局馆组织建设 (1)本地区全部成立地、县两级档案局(馆)得1分。有馆无局的、有局无馆的,有1个不得分; (2)按编制数配齐了领导班子得0.5分;局(馆)人员编制、人员配备按规定随档案数量增加而增加得1分; (3)因工作成绩突出,地、州、市档案局(馆)受到国家表彰奖励1次得0.5分,受到自治区表彰奖励1次得0.2分,受到地、州、市党委政府表彰奖励1次得0.1分,1分封顶。 6、贯彻落实两办《实施意见》 (1)以当地党委、政府的名义制定下发了本地区《实施意见》的加2分; (2)档案工作列入本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绩效考核内容的各加0.5分,合计1分; (3)对自治区两办《实施意见》进行安排部署并具体解决了实际问题,每件加0.1分,1分封顶(《评估标准》中已列出的内容不得重复计分)。 二、综合管理(14.5+3.5分) 1、档案工作计划、检查、总结 (1)制定了本地区档案工作年度计划并通过会议、文件或其他形式部署了年度工作任务得0.5分;

PPP 项目中期评估以及绩效评价具体操作要求

PPP项目中期评估以及绩效评价具体操作要求 二〇一八年八月

绩效目标编制操作要求 一、绩效目标主要内容绩效目标主要内容通常包括: (一)预期产出目标,包括提供公共产品或者公共服务的数量、质量、时效目标,以及达到预期产出所需要的成本和资源等。 (二)预期效果目标,包括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 (三)衡量预期产出、预期效果和相关方满意程度方面的绩效评价指标等。 (四)为实现项目绩效目标所需要的保障制度、措施和工作计划,以及项目管理内容和相应目标要求等。 (五)其他。 二、绩效目标编制要求评估机构在开展 PPP 项目中期评估以及绩效评价时,明确项目在考核期间的绩效目标。如果项目在实施方案或者合同中缺少绩效目标、绩效目标不明确或者绩效目标有偏差,评估机构需要与委托方进行沟通,根据评价依据以及项目客观情况确定合理的绩效目标。 (一)绩效目标设置的基本原则项目绩效目标设置需要符合以下要求: 1.指向明确。绩效目标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门职能以及行业发展规划,并与相应的项目支出范围、方向、效果紧密相关。 2.具体细化。绩效目标从数量、质量、时效、成本等方面进行细化,尽量进行定量表述,不能以量化形式表述的,可以采用定性的分级分档形式进行表述。 3.合理可行。制定绩效目标要以结果为导向,要经过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符合客观实际;制定绩效目标要与编制项目预算有机结合,要结合项目管理的基本要素和相应要求,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4.物有所值。绩效目标的设置符合物有所值的理念。通过目标设置,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传统模式相比,能够科学考量社会资本的参与,有效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提高公共产品或者公共服务质量效率。 (二)绩效目标编制具体要求 1.目标依据的充分性 (1)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法规;项目是否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是否符合公共财政资金保障的范围和支持的方向。依据包括:项目申请、批准文件,项目实施方案,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PPP 项目合同以及项目涉及的相关政策、法规、规划等。 (2)项目是否符合规定条件和程序。依据包括:项目决策主体、实施主体、受益主体确认信息,项目确立需要经过的规定程序,确定项目范围所形成的规范性材料,以及相关实施标准和依据。项目是否按照财政部门对PPP 项目的程序要求开展各项工作。 (3)项目实施对预算部门(单位)战略目标的相关性。项目是否为促进基础设施或者公共服务发展所必需;项目是否真的达到物有所值。 2.目标设置的合理性 (1)绩效目标是否符合客观实际,项目预期产出效益和效果是否符合正常的业绩水平。 (2)项目产出目标(含产出所需要的成本资源)与项目效益目标的关联性、匹配性和逻辑性。 (3)依据绩效目标设定的绩效指标和目标值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

一“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基本完成

宝安区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 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 二○一○年九月

目录 一、规划背景 (一)高标准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与任务办学条件全面优化 教师队伍水平明显提高 教育改革取得新进展 素质教育成效显着 教育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二)“十二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总体目标 (三)主要目标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学位需求基本满足 户籍适龄儿童十五年教育高标准普及 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位居全市前列 居民素质和幸福指数显着提高 教师队伍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明显提升

财政性教育投入“两个提高”和“三个增长”确保实现三、主要任务 (一)高标准普及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 (二)积极促进民办学校规范优质发展 (三)努力探索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 (四)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规模 (五)强化政府对学前教育的主导 (六)不断改善特殊教育条件 (七)大力发展继续教育 (八)支持发展高等教育 四、重点工作 (一)推进和落实学校建设 加快新校建设步伐 积极推进老校改造 (二)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 推进教师管理制度创新

(三)深化素质教育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深化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取向的课程改革增强青少年生理心理素质 (四)加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 努力构建学校核心文化 整体规划学校特色建设 着力提升学校特色内涵 (五)加快教育国际化 坚持开放办学和国际理解教育 多渠道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 加强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 (六)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机制 创新教育公共服务与管理机制 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深化学校安全标准化、专业化管理 创新教育督导评估模式 五、组织实施

株洲市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可编辑版】

株洲市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株洲市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一、主体内容 现状与背景篇包括发展现状和发展环境两章,分析总结了十一五期间我市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经验和不足。成绩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又快又好;二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三是环境建设成效突出;四是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五是民生事业显著进步;六是综合改革大力推进。五条经验包括: 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一心一意谋发展;二是坚持项目带动,强化推进机制,凝聚合力求发展;三是坚持重点突破,运用战役方式,全力以赴抓发展;四是坚持民生为本,加强公共服务,统筹兼顾共同发展;五是坚持先行先试,改革体制机制,激发活力促发展。同时,也看到了我市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产业、产品结构还不够优,传统重化工业、中间产品比重较高;城乡二元化格局还没有大的改变,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农民增收瓶颈制约仍然存在;发展后劲还不够强,大项目好项目不够多,投融资无论在总量扩张还是结构优化上,还有待加强和改进;干部思想观念、现有的一些体制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要求。 根据《中共株洲市委关于制定株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株洲市政府组织编制了《株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是

株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和综合性规划,是201X-201X年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蓝图和总体规划。《纲要》共分为五个篇章,分别为现状与背景、思路与布局、主要任务、发展动力和规划实施。 本篇章指出我市的发展环境处于重大的全面转型时期。首先,全球步入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形势将发生深刻变化;其次,我国进入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期,发展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再次,我省经济增长将继续在中部处于靠前地位,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最后,我市发展进入内生集聚加速发展期,发展格局将出现较大改变。我市既面临大有作为的机遇,也面临可以预见和难以预料的挑战。面临的机遇主要有: 国家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实施的机遇;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发展的机遇;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机遇;全省实施四化两型战略的机遇;高铁快速发展的机遇。挑战主要包括: 发展竞争压力大;资源环境压力大;改革攻坚压力大。 思路与布局篇章包括总体思路和空间布局两个章节,本篇章对我市十二五时期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从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发展目标、政策导向三个方面进行总体思路的设计。同时,对主体功能区和区域功能、交通、城镇发展、产业进行了科学布局。 主要任务篇章提出了两型产业体系建设、统筹城乡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建设和管理、加强文化建设、信息化和智慧城市建设七大任务。其中,两型产业体系建设提出以突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淘汰落

2020年十一五计划执行情况报告范文

十一五计划执行情况报告范文 “十五”期间,全区大力实施“开放兴区、工贸强区”发展战略,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努力优化结构,积极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完成。 (一)国民经济较快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十五”期间,全区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41.6亿元增加到xx年的64.8亿元,年均增长8.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xx年达到25.7亿元,年均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16.6亿元,年均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2.5亿元,年均增长1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4564元增加到xx年的7612元,年均增长8.9%。一般预算收入xx年达到13538万元,剔除税因素,同口径比较年均增长11%。 (二)经济结构逐步优化,运行质量有所好转 全区一、二、三产业结构之比由2000年48.1:20.9:31.0调整到xx年的39.7:25.6:34.7,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不断提升,逐步发展成为带动全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xx年,农业总产值达到40.65亿元,年均增长5.84%,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优质稻种植面积达95万亩,珍珠养殖10万亩,杨树面积达到17万亩,涌现出一批种养业特色乡镇(村)。工业经济长足发展。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6.82亿元增加到xx年的12.35亿元,年均增长11.2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2000

年的8.37亿元增加到xx年的18.14亿元,年均增长15.6%。桥南工业园和灌溪工业园逐渐成长壮大,入园分别达到65家和23家,其中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4家,年产值过5000万元的企业4家。服务业发展领域不断拓宽。以桥南市场为龙头的商贸流通和网基本形成,新桥南工贸市场主体工程完工,为全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带来新希望;以花岩溪休闲为主导的旅游业蓬勃发展,花岩溪旅游度假区晋升为AAA 级风景区;以枫丹丽舍商居小区为标志,房地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运输、仓储、批零贸易、餐饮、及中介服务等行业较快发展,现代物流、信息咨询等服务业迅速兴起。xx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5亿元,是2000年的1.72倍。 (三)规模继续扩大,发展后劲得到增强 “十五”期间,全区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48亿元,年投资额由2000年的7.49亿元增加到xx年的18.60亿元,年均增长14.9%。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实施,五溪、跃进、超美、沧山、五里溪、金陵等6座中型水库完成除险加固,牛鼻滩、谈家河、沙河口等大中型电排及部分骨干小型电排得到更新改造,全省以工代赈标志性工程苏家吉排洪泵站顺利 “十五”期间,全区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48亿元,年投资额由2000年的7.49亿元增加到xx年的18.60亿元,年均增长14.9%。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实施,五溪、跃进、超美、沧山、五里溪、金陵等6座中型水库完成除险加固,牛鼻滩、谈家河、沙河口等大中型电排及部分骨干小型电排得到更新改造,全省以工代赈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