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铁的定义和分类

生铁的定义和分类
生铁的定义和分类

关于新能源的定义(精)

关于“新能源”的定义 中国能源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06345208.html,韩晓平 长期以来,在中国乃至世界对于“新能源”的定义比较含混,范围不够清晰,人们对于“新能源”的认识存在着一些争议,一些观点趋向过于狭义化。所谓“新能源”,确实包涵着狭义化和广义化的两个层面的定义,关键是“新”字的界定对象,这个“新”字是想区别于传统的“旧”能源利用方式及能源系统,还是想表述这仅仅是一个新的能源技术?我们认为这个“新”不仅区别于工业化时代的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利用形态,而且区别于旧式的只强调转换端效率,不注重能源需求侧的综合利用效率;只强调企业自身经济效益,不注重资源、环境代价的旧的传统能源利用思维模式。 目前对于新能源的狭义化定义,主要是将新能源局限在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中。客观的说,仅仅谈可再生能源,而不强调“新”与“旧”的本质区别,将会严重束缚我们的创造性和新能源自身的健康发展。严格地讲,可再生能源不是新的能源利用形式,在人类进入工业革命以前是没有大规模利用化石能源的。自我们的祖先开始利用火之后,数十万年以来,可再生能源一直支撑着人类的文明进程。它是最古老的能源利用方式,只是今天当人类无法承受工业化大规模利用化石能源所带来的环境和资源的巨额代价时,我们才重新赋予可再生能源以“新”的含义,它的新不在于它的形式,而在于它在今天对于环境和资源的新的意义。它是一系列新技术;也是一系列新思维、新观念、新哲学;更是新市场、新机制和新交易。最近,中国企业投资协会、高盛高华公司董事长方风雷提出:“新能源,新文化”,将开发、利用新能源与人类的文明进程相联系,从文化层面重新审视新能源的涵义。然而,对于环境和资源具有新意义的能源利用方式不仅仅局限在可再生能源技术。 要搞清什么是新能源,就需要搞清什么是传统的能源利用形式,特别是工业化时代的能源利用特点。由于技术的发展,对能流密度和能量强度的需求日益提高,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城市化建设都对能源系统规模化的要求日益强化。应对更强的能流密度需求,只得建造更大能流密度的能源供应系统来保障供需。 为了不断满足日益增强的能源需求,工业时代的基本法则是“规模效益”,生产形态同时强调社会分工的细化。在细化分工之后,要想提高能源的转换效率,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因为所有的效率评价体系仅仅基于单一产品的转换端,而不是从

浅谈专利分类体系

浅谈专利分类体系 随着技术发展和现代专利制度完善,业界对专利文献的检索成为常用的手段。本文将对目前主要的三种分类体系情况的发展、内容等出发,比较三种分类体系的异同,以期为技术人员、专利工作者使用专利分类号检索提供帮助。 标签:国际专利分类体系;联合专利分类体系;日本专利分类体系 1.引言 专利文献承载大量的发明创造内容,起传播发明創造,促进科技发展的作用。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讲,专利文献的检索,可启发发明创造思路、了解领域发展动态、避免重复研究,避免侵权等;对于知识产权工作者来讲,专利文献的检索,有助于了解现有技术以及专利挖掘、专利申请文件撰写等;基于上述理由,无论是科研工作者还是知识产权工作者常常需要开展专利文献检索。专利文献的检索,除了采用关键词检索外,还可以采用专利分类号进行检索。但由于对于专利分类体系不熟悉、不了解,如何通过分类号开展检索成为专利文献检索的一难点。本文将从世界主要专利分类体系人手,介绍这些分类体系的特点和异同,为分类号检索储备专利分类知识。 目前,现行的专利分类体系主要包括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理的国际专利分类体系、欧洲专利局和美国商标局共同管理的联合专利分类体系、日本特许厅管理的日本专利分类体系。 2.国际专利分类体系 2.1国际专利分类体系的发展 随着技术发展,特别是审查制的现代专利制度在多个国家实施,如何对多个国家的大量专利文献开展检索困扰着各国,也让很多国家认识到建立统一的专利分类体系的必要性。 2.2国际专利分类体系的概况 IPC提供了一种南独立于语言的符号构成的专利分级系统,用于根据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所涉不同技术领域,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进行分类。IPC分类号南公布专利文件的国家或地区T业产权局分配。IPC的修订工作由IPC专家委员会进行。新版IPC于每年1月1日生效。IPC分类表可通过如下链接下载: http://www.wipo.int/classifiCations/ipc/en/ IPC分类体系按照由高到低、逐级细化的结构设置,依次为部、大类、小类、大组、小组,部为最高等级。小组中还有一点小组、二点小组等,点数越多级别

危险废物的定义及分类(精)

危险废物的定义及分类 DATE:[2005-12-27] 对危险废物的定义,不同的国家和组织各有不同的表述,联合国环境署(UNEP)把危险废物定义为:“危险废物是指除放射性以外的那些废物(固体、污泥、液体和利用容器的气体),由于它的化学反应性、毒性、易爆性、腐蚀性和其他特性引起或可能引起对人体健康或环境的危害。不管它是单独的或与其他废物混在一起,不管是产生的或是被处置的或正在运输中的,在法律上都称危险废物。而世界卫生组织(WHO )的定义是:“危险废物是一种具有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的废物,需要特殊的管理与处置过程,以免引起健康危害或产生其他有害环境的作用”。美国在其《资源保护和回收法》中将危险废物的定义为:“危险废物是固体废物,由于不适当的处理、贮存、运输、处置或其他管理方面,它能引起或明显地影响各种疾病和死亡,或对人体健康或环境造成显著的威胁”。日本《废物处理法》将:“具有爆炸性、毒性或感染性及可能产生对人体健康或环境危害的物质。”定义为“特别管理废物”,相当于通称的“危险废物”。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将危险废物规定为:“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危险废物的通常特性主要指毒害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浸出毒性和传染疾病性等。因此,根据这些特性,世界各国都制定了各自的鉴别标准和危险废物名录。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中列出了“应加控制的废物类别”共45类,“须加特别考虑的废物类别”共2类,危险废物“危险特性的清单”共14种特性。我国《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危险废物共分47类,同时制定《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并规定“凡《名录》所列废物类别高于鉴别标准的属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管理范围;低于鉴别标准的,不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管理 危险废物处置的管理要求 1、基本建设要求 (1)企业事业单位对其产生的不能利用或者暂时不利用的危险废物,必须按规定建设存贮或者处置的设施、场所,且必须符合国家职业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标准。 (2)建设储存、处置危险废物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进行职业安全卫生预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并按照国家规定程序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能立项建设。 (3)必须坚持“三同时”的原则。即储存、处置危险废物的建设项目,其职业安全卫生及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并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一信号的定义及分类

第一章主要讲什么是信号,什么是系统。 首先来了解一下信号,我们平时见到的报道称为消息,消息中有意义的内容称为信息,信号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物理体现。简而言之,就是通过信号传递信息。我们平时见到的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就是一种光信号,我们常见的广告牌也可以说成文字、图像信号,电视机接收的信号是一种电信号,而我们主要讨论的就是电信号,简称信号。 电信号的基本形式是随时间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通常我们用描述信号,也可以用波形来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在这门课里,“信号”与“函数”两词常相互通用。 1、信号的分类方法很多,下面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信号分类: 2、按实际用途分类:电视信号,雷达信号,控制信号,通信信号,广播信号 3、按所具有的时间特性划分:确定信号和随机信号;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周期信号和非周 期信号;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因果信号与反因果信号;实信号与复信号等等。 下面从时间角度看一下各种信号的含义: 确定信号与随机信号:顾名思义,确定性信号就是信号可以用一个确定的时间函数表示。有便可推知,而随机信号指信号不能用一个确定的时间函数加以确定,它只能用统计方法进行描述,就像在相同条件下,随机信号不能准确的重现某一数值,只能得到某值得概率。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连续信号就是在连续时间都有定义的信号,至于值域可连续也可不连续,幅值连续为模拟信号(如图一中),否则为量化信号(如图一中)。离散时间信号是仅在一些离散的时间才有定义的信号,需要注意的是其余时间无定义(不是0)。幅值连续是取样信号(如图二),离散是数字信号(如图三)。 图一 图二图三 如图三的仅在一些离散时刻才有定义,间隔,取等间隔,离散信号:,简写为称为序列,k为序号。

专利文献、检索总结

专利文献 主要是指各国专利局的正式出版物。 作为公开出版物的专利文献主要有: ——各种发明专利说明书、实用新型说明书和工业品外观设计说明书; ——各种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工业品外观设计公报、文摘和索引; ——涉及发明和实用新型工业品外观设计的分类表等。 专利族 人们把至少有一个优先权相同的、在不同国家或国际专利组织多次申请、多次公布或批准的内容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组专利文献,称为专利族(Patent Family)。一件专利申请可能出现多个专利文献,不能以专利申请的数量来统计同族专利。应以专利文献数量计算。如12个专利文献可能源自9个专利申请,但同族专利数目为12。 同族专利 同一专利族中的每件专利文献被称作专利族成员(Patent Family Members),同一专利族中每件专利互为同族专利。 一次专利文献 一次专利文献泛指各种类型的专利说明书。包括授予发明专利、发明人证书、医药专利、植物专利、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实用证书、实用新型专利、补充专利或补充发明人证书、补充保护证书、补充实用证书的授权说明书及其相应的申请说明书。 二次专利文献 二次专利文献一般是指各工业产权局出版的专利公报、专利文摘出版物和专利索引。 专利分类资料

专利分类资料是按发明技术主题分类、用于检索专利文献的工具,即专利分类表及分类表索引等。 专利说明书组成部分 以发明专利说明书为例,目前各国出版的发明专利说明书组成部分基本包括:扉页、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有些国家出版的专利说明书还附有检索报告。 国别代码 CH 瑞士CN 中国 DE 德国EP 欧洲专利局 FR 法国GB 英国 JP 日本KR 韩国 RU 俄罗斯联邦US 美国 WO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检索报告 用一组字母表示对比文献与发明创造申请技术主题的相关程度 X——视为整体上否定发明申请创造性或新颖性的文献; Y——视为与其它类似文献结合否定发明申请创造性的文献,这种结合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A——一般现有技术水平文献,无特别相关性; E——PCT细则33.1(c)中确定的在先文献,但公布日在国际申请日的同时或之后。 专利文献编号 专利文献编号:包括申请号和文献号。 申请号(含义)构成:按年编号、连续编号 例如:CN85100463.6、JP特愿昭57-183216、US4632317 文献号(含义)构成:文献号仅由一组阿拉伯数字表示。国别代码和文献种类代码不构成文献号组成部

专利可以分为哪几类

如果生活中,一个人创造或者是发明了一些专属于自己的物件,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专利权,让专业的部门认证该物件属当事人所有。那么关于专利的分类有哪几种呢?专利分三类还是七类呢? 我国对专利法律关系的客体,即专利法保护对象统称之为发明创造,并在专利法中明确规定:“本法所称之为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1、发明 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1)发明是一项技术方案 所谓技术方案是指发明人利用自然规律为了解决某一个技术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因此,仅仅是提出课题或解决课题的方向性设想是不够的,必须提出解决课题的完整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技术方案,并非等同于技术,尽管两者都是利用自然规律,通过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和采用必要的物质条件作出的成果,但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技术更为具体,它是经过实践证明可以直接应用于产业的成果,而技术方案则达不到这种程度、“技术”当然可以作为发明得到专利保护,但从专利法的要求来说,“技术方案”就已经可以做为发明得到专利保护,就是说,对于申请专利的发明,不一定要求它是已经成熟的,已经达到了实践程度的“技术”,但一定要求它已构成“技术方案”,已具备成为“技术”的可能,一旦付诸实施,必能解决技术领域中的某个特定问题。 (2)发明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所谓新的技术方案,是指该技术方案是前所未有的,富有首创性的,并且这个前所未有的是以申请日为时间界限的,就是说,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在世界上被人们所公知,在国内被人们所公用。

(3)发明可分为产品发明、方法发明和产品或方法的改进发明 产品发明,是指经过人工制造的各种新产品,包括有一定形状和结构的物品以及固体、液体、气体之类的物质。完全在自然状态下的天然物,未经人工加工制造,就不是专利法规定的产品发明。 所谓方法发明,是指为解决某一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手段与步骤。方法发明可以是机械方法发明、化学方法发明、生物方法发明。 改进发明是指对已知产品或方法的改进,经过改进改善了已知产品的性能或已知方法的效果,使其获得新的特性或特征。 2、实用新型 专利法所称的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由这个定义可以看出: (1)实用新型专利只保护产品,而产品必须具备两个要素:第一,它是个物品;第二,它的产生必须经过一定的生产制造过程。 (2)实用新型保护的产品必须是具有确定的形状、构造,占据一定空间的实体。产品的形状是指产品具有的、可以从外部观察到的确定的空间形状。产品的构造可以是机械构造,也可以是线路构造。机械构造是指构成产品的零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联接关系和必要的机械配合关系等;线路构造是指构成产品的元器件之间的确定的连接关系、产品的微观结构特征。以摆放、堆积等方法获得的非确定的产品形状特征、或者生物的或自然形成的形状特征,不能作为实用新型产品的构造和形状的特征。 (3)实用新型必须是一种适于实用的技术方案。申请人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其结合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必须适于实用,即该产品必须能够在产业上制造,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4)实用新型必须是一项新的技术方案。所谓“新的技术方案”是指该技术方案,在申

1 信号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 信号的基本概念 §1.1信号的基本概念 1.信号的描述 时间特性:是时间t 的函数,信号的先后,大小、周期性上直观可见 频率特性:频率分量的大小,主频分量范围等等。 2.信号的分类 确定信号/随机信号/伪随机信号 连续时间信号/离散时间信号 连续信号、模拟信号x(t) 离散信号、数字信号x(n) 也称之为序列 周期信号/非周期信号 奇信号与偶信号: 功率信号与能量信号 §1.2基本的连续时间信号 1、正弦信号:x(t)=Acos(w 0t+?) A :振幅; w 0:角频率(基频); ?:初相位 周期:T=0 012f w =π;周期与基频成反比 2、复指数信号:ω+σ=∈=j s C s c e c t x st ,,,.)( ·实指数信号:σ=∈s R s c ,, ·周期复指数信号,即:S 为纯虚数的复指数信号:ωj s = t jSin t Cos e t x t j 000)(ωωω+== 其为周期信号:∵T j t j e e T t x 00)(ωω=+ 周期的复指数信号非常有用,信号与系统的大部分问题都与之有关,因为对其它信号来说,可以分解成复指数信号的组合,正弦信号与复指数信号的关系: )(21)(21jwt jwt jwt jwt jwt jwt e e t Cos e e j t Sin t jSin t Cos e t jSin t Cos e ---+=-= -=+=ωωωωωω 成谐波关系的复指数集 {},2,1,0,)(±±==k e t jk t k o ω?……

有共同的基波周期002ωπ =T ·一般复指数信号 3、奇异信号: (1)单位阶跃信号:u(t) 物理意义:接入特性 数学意义:单边特性 (2)单位冲激信号δ(t)时间极短,数值极大的函数模型) 性质: )()(/)()() ()()()()()0()0()()()()()0()()(1)(0)0()0(1)()()(1)(10000000t at dt t du t t u d t f dt t f t t f dt f t dt t f t t f t t f dt t t dt t t t dt t a t t t δδδττ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 ? ?? ? ? ∞-∞+∞ -∞+∞-∞+∞-+-+-+∞∞-+-,,, (3)冲激偶信号δ’(t) 定义:)()(t dt d t δ=δ 性质: 4、其它连续时间信号: (1)Sa(t)抽样信号:Sa(t)=Sint/t 偶函数 t t Sin t Sinc ππ=)( (2)高斯函数(钟形脉冲信号) 2)/()(i t e E t x -?= §1.3基本的离散时间信号: 1. 单位冲激序列和单位阶跃序列 (1)单位冲激序列δ[n] (2)单位阶跃序列u(n) 性质与关系:

同族专利的含义和分类

同族专利的含义和分类 同族专利,有不同的定义,当前最主流的定义是,同族专利是指基于同一优先权文件,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以及地区间专利组织多次申请、多次公布或批准的内容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组专利文献。有时候,有人也会将同族专利这个概念扩展为包括对同一技术提出的所有相关专利申请所产生的专利文献。 WIPO《工业产权信息与文献手册》将同族专利分为六种:简单专利族,复杂专利族,扩展专利族,本国专利族,内部专利族和人工专利族。 1.简单专利族 在同族专利中,专利族成员以共同的一个或共同的几个专利申请为优先权,这样的专利族为简单专利族。 2.复杂专利族 在同族专利中,专利族成员至少以一个共同的专利申请为优先权,这样的专利族为复杂专利族。 3.扩展专利族 在同族专利中,每个专利族成员与该组中的至少一个其他专利族成员至少共同以一个专利申请为优先权,他们所构成的专利族为扩展专利族。 4.本国专利族 本国专利族是指在同一个专利族中,每个专利族成员均为同一国家的专利文献,这些专利文献属于同一原始申请的增补专利、继续申请、部分继续申请、分案申请等,但不包括同一专利申请在不同审批阶段出版的专利文献。 5.内部专利族 内部专利族指仅由一个专利机构在不同审批程序中对同一原始申请出版的一组专利文献所构成的专利族。 6.人工专利族

人工专利族也称智能专利族、非常规专利族,即内容基本相同,但并非以共同的一个或几个专利申请为优先权,而是根据专利文献的技术内容,人为地进行归类,组成的一组由不同国家出版的专利文献构成的专利族,但实际上专利文献之间没有任何优先权联系。 同族专利的概念和分类以上已经大概为您解答,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可以到哲力知识产权咨询了解,哲力专注知识产权十五年,能为您实实在在帮助您做好知识产权规划工作。

第一章 信号的分类与基本特性

第一章 信号的分类与基本特性 【内容摘要】 本章主要介绍信号的基本概念、信号的分类、连续时间的基本信号、连续时间奇异信号、及特性、离散时间信号及特点和信号的基本运算。 1.1 信号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1.1.1 信号的基本概念 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人们会经常谈到信号,比如,交通路口的红绿灯信号,唱歌 和说话的声音信号,无线电发射台的电磁波信号等等。因此,从物理概念上,信号是标志着某种随时间变化的信息。从数学上,信号表示一个或多个自变量的函数。在信号与系统中,我们尤其关心的是电信号。 1.1.2 信号的分类 根据信号的性质可分为:确定信号与随机信号、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 一、确定信号与随机信号 对应于某一确定时刻,就有某一确定数值与其对应的信号,称为确定信号。如图1-1(a )为一个线性斜波信号,在1t 时刻,对应的数值为1y ,在2t 时刻,对应的数值为2y 。确定信号往往可以用函数解析式、图表和波形来表示。 如果一个信号事先无法预测它的变化趋势,也无法预先知道其变化规律,则该信号称为随机信号,如图1-1(b )所示。在实际工作中,系统总会受到各种干扰信号的影响,这些干扰信号不仅在不同时刻的信号值是互不相关的,而且在任一时刻信号的幅值和相位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绝大多数信号都是随机信号。只不过我们在研究信号与系统时,常常忽略一些次要的干扰信号,主要研究占统治地位的信号的性质和变化趋势。本教材主要研究确定信号。 y ) (a 1 2 y ) (b 图 1-1

二、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 对任意一个信号,如果在定义域内,除有限个间断点外均有定义,则称此信号为连续时间信号。连续时间信号的自变量是连续可变的,而函数值在值域内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跳变的。 如图1-1(a )中所示的斜坡信号,即是一个连续时间信号。 对任意一个信号,如果自变量仅在离散时间点上有定义,称为离散时间信号。离散时间信号相邻离散时间点的间隔可以是相等的,也可以是不相等的,在这些离散时间点之外,信号无定义。 如下例函数表示的信号为一个离散时间信号。其波形图如图1-2所示 ?? ?--===, 2,11 3 ,2,1)(n n n n y 定义在等间隔离散时间点上的离散时间信号,称为序列,序列可以表示成函数形式,也可以直接列出序列值或写成序列值的集合。 在工程应用中,常常将幅值连续可变的信号称为模拟信号,将幅值连续的信号,在固定时间点上取值得到的信号称为取样信号。将幅值只能取某些固定的值,而在时间上等间隔的离散时间信号称为数字信号。 四、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 1、 能量信号 将一个电压或电流信号( )f t 加到单位电阻上,则在该电阻上产生的瞬时功率为2()f t ,在一段时间)2 ,2(τ τ-内消耗一定的能量。把该能量对时间区域取平均,即得信号在 此区间内的平均功率。 定义: 若将时间区域无限扩展,信号满足条件 ∞<=?- ∞ →dt t f E 2 2 2 )(lim ττ τ (1-1-1) 称为能量信号。即如果一个信号在无限大时间区域内信号的能量为有限值,则称该信号为能量有限信号或能量信号。 能量信号的平均功率为零。 图 1-2

专利代理人-专利文献与专利分类

专利文献与专利分类 (总分:41.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41,分数:41.00) 1.利用上表,判断“液压型转向传动机构”应当属于下列哪一个分类号? (分数:1.00) A.B62D3/02 B.B62D3/12 C.B62D3/04 D.B62D3/14 √ 解析:[考点] 国际专利分类表 [详解] B62D3/00为大组号,B62D3/02为小组号,小组的类名明确表示可检索属于该大组范围之内的一个技术主题范围。正确答案为选项D。 2.图1中代码(32)后面的日期是指什么日期? (分数:1.00) 解析:[考点] 文献种类代码 [详解] 1973年各国专利局出版的专利文献开始标注WIPO规定使用的INID码,即著录项目数据识别代码。常用的INID码包括:文献号(11)、申请号(21)、申请日期(22)、优先申请号(31)、优先申请日期(32)、授权公告日(45)、国际专利分类或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分类(51)、发明名称(54)、申请人姓名(71)。正确答案为选项D。 3.下列哪些表达式正确地表示了国际专利分类表中的大组号? (分数:1.00) A.G01B1/00 √ B.G01B1 C.B1/00 D.1/00 解析:[考点] 国际专利分类表 [详解] 《国际专利分类表》分为:部、大类、小类、大组、小组。部的类号用A~H 8个英文字母表示,大类类号=“部的类号”+“两位数字”,小类类号=“大类类号”+“一个英文大写字母”,大组类号=“小类类号”+“一位到三位数字”+“/00”,小组类号=“小类类号”+“一位到三位数字”+“除‘00’以外的至少有两位的数字”。正确答案为A。 下表为分类表的部分节选,供解答下列题时使用。 B62D3/00转向传动机构(助力的或动力驱动的入5/00;转向拉杆系入7/00;用于不可偏转车轮的入11/00;一般传动装置入F16) B62D3/02·机械的 B62D3/04··蜗杆型的 B62D3/06···用螺杆和螺母的 B62D3/08····用中间球或类似件的 B62D3/10···用蜗杆啮合扇形齿轮或圆柱齿轮的

危险废物知识问答之概念、分类、特性篇

危险废物知识问答之概念、分类、特性篇 2018-08-29 14:51 什么是危险废物?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 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对危险废物的含义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1)危险废物是用名录来控制的,凡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种类都是危险废物,要有特殊的防治措施和管理办法。(2)虽没有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但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废物中某有害、有毒成分含量超过标准限值则认定为危险废物。 (3)危险废物的形态不限于固态,也有液态的,如废酸、废碱、废油等。 (4)废弃的放射性物质不归类为危险废物,应按照《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进行管理。 危险废物有哪些种类? 按照现行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 年施行版),共包括 49 大类 400 小类危险废物。其中: HW01-HW18 以及 HW48、HW49 是按危险废物产生来源进行分类的,HW19-HW47 是按危险废物含有的成分进行分类的。

危险废物有哪些特性?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废物主要有腐蚀性(Corrosivity)、毒性(Toxicity)、易燃性(Ignitability)、反应性(Reactivity,)和感染性(Infectivity)。 什么是危险废物的腐蚀性? 腐蚀性是指易于腐蚀或溶解组织、金属等物质,且具有酸或碱性的性质。 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 5085.1-2007)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固体废物,属于腐蚀性危险废物。(1)按照 GB/T15555.12-1995(固体废物腐蚀性测定玻璃电极法)的规定制备的浸出液,PH≥12.5,或者PH≤2.0; (2)在55℃条件下,对 GB/T 699(优质碳素结构钢)中规定的 20 号钢材的腐蚀速率≥6.35mm/a。常见的具有腐蚀性的危险废物有: 氯乙烯精制过程中使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含汞废水过程中产生 的废活性炭(废物代码:265-001-29);石油炼制过程产生的废酸及酸泥(废物代码:251-014-34);硫酸和亚硫酸、盐酸、氢氟酸、磷酸和亚磷酸、硝酸和亚硝酸等的生产、配制过程中产生的废酸液、固态酸及酸渣(废物代码:261-057-34)等。 什么是危险废物的毒性? 危险废物的毒性分为急性毒性和浸出毒性。

能源的概念和分类

一、能源的概念 1、能源是指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是物质的运动。 2、能源:是能量的来源或源泉。是可以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的具有能量的物质,如煤炭、石油、核燃料、水、风、生物体等;或从这些物质中再加工制造出的新物质,如焦炭、煤气、液化气、煤油、汽油、柴油、电、沼气等。因此可以说,能源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即能够产生机械能、热能、光能、电磁能、化学能等各种能量的资源。 3、我国的《能源百科全书》说:“能源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光、热、动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 确切而简单地说,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在当今世界,能源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能源的分类 能源种类繁多,而且经过人类不断的开发与研究,更多新型能源已经开始能够满足人类需求。根据不同的划分方式,能源也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分法。 (一)根据来源分为3类: 1、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除直接辐射外,并为风能、水能、生物能和矿物能源等的产生提供基础。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正是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下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也是由古代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它们实质上是由古代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此外,水能、风能、波浪能、海流能等也都是由太阳能转换来的。 2、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通常指与地球内部的热能有关的能源和与原子核反应有关的能源,如原子核能、地热能等。温泉和火山爆发喷出的岩浆就是地热的表现。 3、地球和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二)根据能源的产生方式分类 1、一次能源,即天然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的能源(直接来自自然界的未

专利信息检索(专利文献信息基础(2012版)试卷一)——64分

专利文献信息基础(2012版)试卷一 64分 (共16道题,共100分,限时:180分钟,还剩86分钟14秒) 多选题 1. 要检索“通用电气公司”在中国申请的有关“医用核磁共振成像”的技术主题,该技术主题对应的IPC类号为A61B5/055,应该()。 (5分) A. 在“分类号”中输入:A61B5/055,同时在“申请(专利权)人”中输入:通用电气 B. 在“优先权”中输入:医用and 核磁and共振成像,同时在“申请(专利权)人”中输入:通用电气 C. 在“主分类号”中输入:A61B5/055,同时在“申请(专利权)人”中输入:通用电气 D. 在“摘要”或“名称”中输入:医用and 核磁and共振成像,同时在“申请(专利权)人”中输入:通用电气 2. 要检索有关稀土荧光材料的国外专利信息,可通过以下哪些途径进行? (5分) A. 查找“稀土荧光材料”对应的英文主题词,用英文词在“espacenet”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B. 用“稀土荧光材料”的中文主题词查出一些中国专利文献,然后照出所对应的IPC分类号;用分类号在“espacenet”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C. 查找国外有关公司的名称,用公司的名称在“espacenet”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D. 查找“稀土荧光材料”对应的英文主题词,通过查阅科技文献。 3. 某公司的主要产品是稀土荧光材料,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该公司准备开发新型稀土荧光材料。在开发之前,公司欲进行专利信息的全面检索,以便为开发提供一些参考。此时该公司了解到国外某

公司甲有类似产品。请问该公司可通过以下哪些途径进行专利信息检索()。 (5分) A. 主题词——稀土荧光材料; B. 稀土荧光材料所对应的IPC分类号; C. 国外某公司甲的公司名称; D. 通过查阅科技文献。 4. 一种纤维素酶制备魔芋甘露寡糖的生产方法,该方法为:酶解、过滤、脱色、浓缩、干燥,其特征在于:按魔芋精粉1g∶80-120u酶活单位投入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混合物,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混合物中酶活比例为2.5-3.5∶1;酶解终止后依次采用离心过滤、膜过滤,得到甘露寡糖混合液和滤渣;离心过滤除掉粗渣,超滤膜过滤得到甘露寡糖混合液,去掉大分子;所用的过滤膜的孔径为2-10微米。该技术主题对应的IPC类号为C12P19/00,其类名为:含有糖残基的化合物的制备。请问检索与该技术主题“纤维素酶制备魔芋甘露寡糖”有关的专利信息,应该通过以下哪些检索策略进行最全面检索? (5分) A. 纤维素酶and 魔芋and 甘露寡糖; B. C12P19/00 and (甘露寡糖or魔芋or纤维素酶); C. 纤维素酶and 魔芋甘露寡糖; D. C12P19/00 and纤维素酶and 魔芋甘露寡糖。 5. GE公司在中国申请的专利CN95190062.5,它是()途径申请中国专利的。 (5分)

能源术语定义

质量管理体系 有关质量的术语 1、质量: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3、等级: 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或体系所做的分类或分级。示例: 飞机的舱级 和宾馆的等级分类。 4、顾客满意: 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5、能力:经证实的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本领。 有关管理的术语 1、体系(系统): 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2、质量管理体系: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3、质量方针: 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提出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4、质量目标: 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5、管理: 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6、最高管理者: 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7、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8、质量策划: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 目标。 9、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10、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11、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12、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13、有效性: 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 14、效率:达到的结果与所使用的资源之间的关系。 有关组织的术语 1、组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2、组织结构: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 3、基础设施: 组织运行所必需的设施、设备和服务的体系。 4、工作环境: 工作时所处的一组条件。 5、顾客: 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6、供方: 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7、相关方: 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8、合同: 有约束力的协议。 有关过程和产品的术语 1、产品:过程的结果。 2、程序: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有关特性的术语 3、可追溯性: 追溯所考虑对象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位置的能力。 有关合格(符合)的术语 1、合格(符合): 满足要求。 2、不合格(不符合): 未满足要求。 3、缺陷: 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 4、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5、纠正措施: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6、纠正: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有关文件的术语 1、文件: 信息及其承载媒体。 2、质量手册: 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 3、质量计划:对特定的项目、产品、过程或合同,规定由谁及何时应使用哪些程序和相关资源的文件。 4、记录: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 有关检查的术语 1、检验: 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或估测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2、试验:按照程序确定一个或多个特性。 3、验证: 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4、确认: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危险废物的定义解释

危险废物的定义解释 (一)危险废物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该定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危险废物属于固体废物的一部分(换言之,某种物质如果不属于固体废物,那么该物质肯定不属于危险废物);二是危险废物必须具有危险特性,危险废物的特性常见有五种,分别为毒性(包括浸出毒性、急性毒性、生物毒性等)、腐蚀性、易燃性、感染性、化学反应性,具有一种或几种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属于危险废物。 (二)危险废物的属性判别 危险废物的属性判别主要依据有两个: 一是根据危险废物的定义,将纳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版)中的废物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其次对于属性不确定的固体废物,则根据《固体废物鉴别导则》(2006年3月,原国家环保总局等五部委公告第11号)以及《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5085-2007)、《急性毒性初筛》、《浸出毒性鉴别》、《腐蚀性鉴别》、《反应性鉴别》、《易燃性鉴别》、《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2007)等国家已出台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方法,进行属性鉴别。

2017年国家修订出台的《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34330-2017),则上升为国家标准进行发布,在危险废物的属性判别方面,不仅具有强制效力,而且在管理层面上有了更强的可操作性。 重点领域的固体废物属性判别 (一)工业企业领域 1、矿山尾矿与矿山固废: 属于固体废物,不属于危险废物。依据:《固体废物排污申报登记指南》及《工业固体废物名录》第21项明确规定,尾矿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且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中的第I类,处理处置方式应优先选择采矿坑、塌陷区进行回填。 在新版《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34330-2017)第6部分明确提出,金属矿、非金属矿和煤炭采选过程中直接返回采空区的符合GB18599中第I类一般固体废物的采矿废石、尾矿和煤矸石,不作为固体废物管理,因此也就不属于危险废物。 矿山固废如果混入了其他危险废物的,其危险特性有时需要按照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开展属性判定;另一种情形,氰化提金采选(该工艺早已列入国家明令禁止与淘汰的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氰化尾渣、含氰污泥属于危险废物。 2、造纸白泥与电石渣: 属于固体废物,不属于危险废物。依据:《固体废物排污申报登记指南》及《工业固体废物名录》第3项明确规定,白泥与

工程师专利商标软著等知识产权详解

三、知识产权相关知识 (一)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二)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 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或法人等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对其从事智力创作或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知识产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又称为“智力成果权”、“无形财产权”,主要包括发明专利、商标以及工业品外观设计等方面组成的工业产权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摄影和电影摄影等方面的作品组成的版权(著作权)两部分。2.知识产权分类包括:工业产权和版权(在我国称为著作权)一共两部分。3。知识产权的利用方式及其注意事项。:△商标权是指商标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专有权。商标是用以区别商品和服务不同来源的商业性标志,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我国商标权的获得必须履行商标注册程序,而且实行申请在先原则。商标是产业活动中的一种识别标志,所以商标权的作用主要在于维护产业活动中的秩序,与专利权的作用主要在于促进产业的发展不同。 (三)了解知识产权法 知识产权法是指因调整知识产权的归属、行使、管理和保护等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知识产权法的综合性和技术性特征十分明显,在知识产权法中,既有私法规范,也有公法规范;既有实体法规范,也有程序法规范。但从法律部门的归属上讲,知识产权法仍属于民法,是民法的特别法。民法的基本原则、制度和法律规范大多适用于知识产权,并且知识产权法中的公法规范和程序法规范都是为确认和保护知识产权这一私权服务的,不占主导地位。 (四)了解专利权的定义与分类 专利的含义: 是受法律规范保护的发明创造,它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向国家审批机关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 专利权是一种专有权,这种权利具有独占的排他性。非专利权人要想使用他人的专利技术,必须依法征得专利权人的同意或许可。 一个国家依照其专利法授予的专利权,仅在该国法律的管辖的范围内有效,对其他国家没有任何约束力,外国对其专利权不承担保护的义务,如果一项发明创造只在我国取得专利权,那么专利权人只在我国享有独占权或专有权。 专利权的法律保护具有时间性,中国的发明专利权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专利(patent)一词来源于拉丁语Litterae patentes,意为公开的信件或公共文献,是中世纪的君主用来颁布某种特权的证明。对“专利”这一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其中较为人们接受并被我国专利教科书所普遍采用的一种说法是: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它是由专利机构依据发明申请所颁发的一种文件。这种文件叙述发明的内容,并且产生一种法律状态,即该获得专利的发明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得到专利所有人的许可才能利用(包括制造、使用、销售和进口等),专利的保护有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我国专利法将专利分为三种,即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新能源种类

一、新能源定义与种类 新能源(new energy sources)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它的各种形式大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深处所产生的热能(潮汐能例外),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 据此,1981年8月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之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把新能源分为以下三大类:大中型水电;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传统生物质能。 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特别是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很多新能源分布均匀,对于解决由能源引发的战争也有着重要意义。 1.风能——迅速崛起 风能是流动的空气所具有的能量。从广义太阳能的角度看,风能是由太阳能转化来的,因太阳照射而受热的情况不同,地球表面各处产生温差,从而产生气压差而形成空气的流动。风能资源决定于风能密度和可利用的风能年累计小时数(风能密度是单位迎风面积可获得的风的功率,与风速的3次方和空气密度成正比关系)。世界风能资源巨大,陆地上的风能总量可达100万GW(世界能源理事会WEC),即使只有1%的地区可以利用,并且风电厂的负载系数只有15%—40%,所生产的点也大致相当于全世界总的发电量。相关技术的进步使其成本不断降低,风能已成为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型能源。 风能的优势: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不会随着其本身的转化和人类的利用而日趋减少。风力资源储量大、分布广,与天然气、石油相比,风能不受价格的影响,也不存在枯竭的威胁;与煤相比,风能没有污染,是清洁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排放物。据统计,每装1台单机容量为1MW的风能发电机,每年可以少排2000t二氧化碳、10t二氧化硫、6t 二氧化氮。 风能可能或已经存在的问题:(1)风力发电对环境也有一定影响,如占据大片的土地,产生噪音,对周围无线电信号造成干扰,对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的生存产生影响等。(2)自身经济发展动力仍然不足,风电是一项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投入巨大,而风力具有间歇性导致风力发电的经济性不足,但最主要的因素是风力发电成本仍然较高,各国政府的补贴仍然是最近几年风电能够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3)风能分布问题,电力需求旺盛的地区多在东部沿海,而在这些大中型城市周边发展风能,风力资源往往欠丰富,故而风能的储存传输也成为一个较大问题。 风能发展展望:尽管风能的利用存在种种不利因素和障碍,但在具有各种优势条件,化石燃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风能的利用会继续呈上升趋势,有研究认为如果把外部成本考虑进去,风电已经足以同大多数发电技术相竞争。IEA预测风能将继续以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增长,IEA2008年能源技术远景项目研究表明,2030年风力发电可以占到全球电力供应的9%(约2700TWh),到2050年达到世界电力供应的12%(约5200TWh)。世界风能理事会预测:如果尽早采取有力措施,风电生产能够在2030年达到5200TWh,2050年达到7200TWh。 2.太阳能——未来之星 太阳内部不断进行由“氢”变“氦”的核聚变反应,其所产生的能量约为3.8*1023千瓦,其中二十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大气层,47%到达地球表面,其功率为800000亿千瓦,相当于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