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马鞍山市二模文科数学试卷

2020年马鞍山市二模文科数学试卷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范文.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范文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范文(一) 这次数学试卷检测的范围应该说内容是非常全面的,难易也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应证了平常我对学生说的那句话:“书本知识真正掌握了,试卷的85分就能拿下了,还有的15分来源于你的理解、分析、拓展能力了。”而从考试成绩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一、从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填空、判断、选择、口算、列竖式计算和画图以及操作题的检测。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应用实践题。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可以看出出卷老师的别具匠心的独到的眼光。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抽测每册的数学知识。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 二、学生的基本检测情况如下:总体来看,学生都能在检测中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合格率都在96%以上,优秀率在55%左右。 1、在基本知识中,填空的情况基本较好。应该说题目类型非常好,而且学生在先前也已练习过,因此正确较高,这也说明学生初步建立了数感,对数的领悟、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良好思维的培养就在于做像这样的数学题,改变以往的题目类型,让学生的思维很好的调动起来,而学生缺少的就是这个,以致失分严重。 2、此次计算题的考试,除了一贯有的口算、递等式计算以外,最要的是多了学生自主编题、用不同方法计算的题型,通过本次测验,我认识到学生的计算习惯真的要好好培养。 3、对于应用题,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很关键。自己读懂题意,分析题意在现在来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很多学生因为缺少这种能力而在自己明明会做的题上失了分,太可惜了。 4、还有平时应该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自己的操作中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这方面有一定的差距。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而且在高段数学的教学上要有意识地与初中数学接轨。 2、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编题等训练,让有的学生从“怕”应用题到喜欢应用题。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学生说题目的算理,也许不一定会错,但有时他们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想原因。这点可以从试卷上很清晰地反映出来。学生排除计算干扰的本领…… 4、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做一些与生活有关联的题目,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引向生活、引向社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关注过程,引导探究创新。>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020杨浦二模数学试卷

初三数学质量调研试卷—1— 杨浦区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质量调研 数 学 试 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20.5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含三个大题,共25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3.除第一、二大题外,其余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1.2020的相反数是 (A )2020; (B )2020-; (C ) 12020; (D )1 2020-. 2.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 )248a a a ?=; (B )34 7=a a (); (C )4 4=ab ab (); (D )633=a a a ÷. 3.如果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折成如图的形状,那么图中∠1与∠2的数量关系是 (A )∠1=2∠2; (B )∠1=3∠2; (C )∠1+∠2=180°; (D )∠1+2∠2=180°. 4.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2和5,如果这两圆内含,那么圆心距d 的取值范围是 (A )03d <<; (B )07d <<; (C )37d <<; (D )03d <≤. 5.如果正十边形的边长为a ,那么它的半径是 (A ) sin36a ?; (B )cos36a ?; (C )2sin18a ? ; (D )2cos18a ?. 6.已知在四边形ABCD 中,AB//CD ,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那么下列条件中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矩形的是 (A )AD =BC ,AC=BD ; (B )AC=BD ,∠BAD =∠BCD ; (C )AO=CO ,AB=BC ; (D )AO=OB ,AC=BD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请将结果直接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7.分解因式:2mx -6my = ▲ . 8.函数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 9.从1,2,3,4,5,6,7,这七个数中,任意抽取一个数,那么抽到素数的概率是 ▲ . 10.一组数据:2,2,5,5,6,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 第3题图 1 2

2017年4月宝山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答案)

2016学年宝山区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数学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7.4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1.5的相反数是( ) (A) 2; (B)﹣5; (C)5; (D) 5 1. 2.方程01232 =+-x x 实数根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3.下列函数中,满足y 的值随x 的值增大而增大的是( ) (A)x y 2-=; (B)3-=x y ; (C)x y 1= ; (D)2x y =. 4.某老师在试卷分析中说:参加这次考试的41位同学中,考121分的人数最多,虽然最高的同学获得了满分150分,但是十分遗憾最低的同学仍然只得了56分,其中分数居第21位的同学获得116分。这说明本次考试分数的中位数是( ) (A)21; (B)103; (C)116; (D)121. 5.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有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B) 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其相似比; (C) 同旁内角相等; (D)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如图1,△ABC 中,点D 、F 在边AB 上,点E 在边AC 上, 如果DE ∥BC ,EF ∥CD ,那么一定有( ) (A) AE AD DE ?=2 ; (B)AB AF AD ?=2 ; (C)AD AF AE ?=2; (D)AC AE AD ?=2 . 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7.计算:=÷- 3 165 . 8.计算:2 )2(b a -= . 9.计算:3 21 x x ?= . 10.方程0=+ x x 的解是 . B E 图1

2019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9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正确选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1.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A.B.C.D. 2.下列方程中,没有实数根的方程是() A.=1B.x2+x﹣1=0C.=D.=﹣x 3.已知直线y=kx+b经过第一、二、四象限,那么直线y=bx+k一定不经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4.下列各统计量中,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量是() A.平均数B.众数C.方差D.频数 5.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A.AD=BD B.BD=CD C.∠BAD=∠CAD D.∠B=∠C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点(3,4)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一定()A.与x轴和y轴都相交B.与x轴和y轴都相切 C.与x轴相交、与y轴相切D.与x轴相切、与y轴相交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7.计算:a2?a3=. 8.分解因式:x2﹣9x=. 9.已知函数f(x)=,那么f(﹣2)=. 10.方程的解为. 11.一元二次方程2x2﹣3x﹣4=0根的判别式的值等于. 12.已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2,﹣1),则k=. 13.从一副52张没有大小王的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一张牌,那么抽到A的概率是. 14.一射击运动员在一次射击练习中打出的成绩如表所示,那么这个射击运动员这次成绩的中位数

是. 15.如图,在△ABC中,点D在边AC上,且CD=2AD.设=,=,那么=.(结 果用向量、的式子表示) 16.如图,已知在⊙O中,半径OC垂直于弦AB,垂足为点D.如果CD=4,AB=16,那么OC=. 17.如图,斜坡AB的长为200米,其坡角为45°.现把它改成坡角为30°的斜坡AD,那么BD=米.(结果保留根号) 18.如图,在△ABC中,AB=AC=5,BC=2,D为边AC上一点(点D与点A、C不重合).将△ABD沿直线BD翻折,使点A落在点E处,连接CE.如果CE∥AB,那么AD:CD=.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满分78分)

2020数学二模试卷及答案

2020年初中中招适应性测试数学试题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计算-7+4的结果是( ) A .3 B .-3 C .11 D .-11 2. 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347x x x ?= B .65x x -= C .222()x y x y +=+ D .347x y xy += 3.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几何体是( ) A .立方体 B .四棱柱 C .圆锥 D .直三棱柱 4. 在攻击人类的病毒中,某类新型冠状病毒体积较大,直径约为0.000 000 125 米,含约3万个碱基,拥有RNA 病毒中最大的基因组,比艾滋病毒和丙型肝炎的基因组大三倍以上,比流感的基因组大两倍.0.000 000 12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61.2510-? B .71.2510-? C .61.2510? D .71.2510? 5. 将一副直角三角板ABC 和EDF 如图放置(其中∠A =60°,∠F =45°),使点E 落在AC 边上,且ED ∥BC ,则∠AEF 的度数为( ) A .145° B .155° C .165° D .170° 6. 某校八年级三班进行中国诗词知识竞赛,共有10组题目,该班得分情况如 下表: 全班40名同学的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76,78 B .76,76 C .80,78 D .76,80 人数 2 5 13 10 7 3 成绩(分) 50 65 76 80 92 100 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 A B C D E F

2014年郑州市高三二模理科数学试卷分析及建议

2014郑州市二模理科数学试卷分析及建议 2014年3月30日 I.总体评价 2014年郑州市二模理科数学遵循课程标准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各项要求,试题科学、规范。与去年的二模相比,在结构和难度上没有明显的变化,难度稍微简单点。主干知识在选择题中顺序改变。试卷在选修模块的考查更加突出定义理解,对新增内容的考查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试题类型趋于稳固,总体一句话小题不简单,大题不难。许多学生反映,以前不怎么重视的题都出现了,刺到了部分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学生的内心深处。导致小题做的很不好,大题还算ok。 一、注重全面考查 2014年郑州市二模试卷中各种知识点题型起点较高、较综合、不易入手,多数试题源于教材,但考查较深入,强调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又注重考查知识间的紧密联系,第(2)、(4)、(6)、(8)、(9)、(13)、(14)题分别对复数的模及计算、函数的奇偶性、线面的位置关系、三角函数图像的平移变换、线性规划、三角函数、排列组合的计算等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进行了考查。试卷注重考查通性通法,有效检测考生对数学知识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情况,第(5)题考查利用组合体的三视图求体积,许多学生都把上面那个图形当成了三棱锥而出现了错误;第(10)题考查圆锥曲线的性质求面积,但却与正余弦定理相结合;第(1)、(3)、(7)题分别考查了新课改中增加的全称命题、程序框图、线性相关,更加强调对新知识定义的理解,更加的贴近实际操作;;第(10)题考查圆锥曲线的性质求面积,但却与正余弦定理相结合;;第(11)题考查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有点难度;第(15)、(16)题考查了函数的知识,研究函数图象在解题中的巧妙作用,很难繁琐,技巧性很强;第(12)题考查了新定义下的曲线方程,很难有思路,有思路也没法下手。 解答题相对而言比较平淡,跟去年变化不大,第一题跟去年的二模一样,考的都是数列,难度相近,都是通解通法。第三题考查概率,是以今天的郑开马拉松为背景,题目很长,难度中等。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的考查较以往变化不大,但不易得满分。 二、强化思想方法 2014年郑州二模卷中试卷突出考查数学本质和考生基本的数学素养,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如第(3)、(5)、(6)、(7)、(9)、(15)题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第(7)、(9)、(12)、(15)、(16)、(21)、(24)题考查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第(10)、(15)、(16)、(21)、(23)题考查了转化与化归的思想;第(4)、(19)、(20)、(21)、(24)题考查了分类讨论与整合的思想。 三、重视知识联系 2014年郑州二模卷在知识的交汇处设计试题,考查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第(3)题在考查命题时同时考查了复数的概念和代数运算;第(7)题在考察相关关系的同时,与线性规划相结合;;第(16)题函数的性质和方程的知识相结合;第(21)题将函数、导数、方程和不等式融为一体。 四、突出能力立意 2014年郑州二模卷突出能力立意,综合考查考生的各种能力,如第(2)、(15)、(19)、(20)、(21)题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第(5)、(6)、(18)题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第(3)、(18)题考查了推理论证能力;第(19)题考查了数据处理能力;第(7)、(12)题考查了 1

数学试卷分析范文

这次数学试卷检测的范围应该说内容是非常全面的,难易也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从考试成绩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一、从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填空、判断、选择、口算、列竖式计算和画图以及操作题的检测,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应用实践题,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可以看出出卷老师的别具匠心的独到的眼光,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抽测每册的数学知识,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 二、学生的基本检测情况如下总体来看,学生都能在检测中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合格率都在96%以上,优秀率在55%左右:1、在基本知识中,填空的情况基本较好,应该说题目类型非常好,而且学生在先前也已练习过,因此正确较高,这也说明学生初步建立了数感,对数的领悟、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良好思维的培养就在于做像这样的数学题,改变以往的题目类型,让学生的思维很好的调动起来,而学生缺少的就是这个,以致失分严重; 2、此次计算题的考试,除了一贯有的口算、递等式计算以外,最要的是多了学生自主编题、用不同方法计算的题型,通过本次测验,我认识到学生的计算习惯真的要好好培养; 分析题意在现在来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很多学生因为缺少这种能力而在自己明明会做的题上失了分,太可惜了; 4、还有平时应该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自己的操作中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这方面有一定的差距。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

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二模数学试卷

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二模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共50分) 1. 已知全集,,则 A. B. C. D. 2. 把复数的共轭复数记作,若,为虚数单位,则 A. B. C. D. 3. 的展开式中含项的系数为 A. B. C. D. 4. 随机变量的取值为,,.若,,则 A. B. C. D. 5. 已知平面,和直线,,若,则“”是“,且”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 设,则函数的零点之和为 A. B. C. D. 7. 从,,,,这五个数字中选出三个不相同数组成一个三位数,则奇数位上必须是奇数的三 位数个数为 A. B. C. D. 8. 如图,,是椭圆与双曲线的公共焦点,,分别是,在第二、四象限的公共点, 若,且,则与离心率之和为 A. B. C. D. 9. 已知函数,则下列关于函数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 最大值为 B. 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C. 既是奇函数又是周期函数 D. 图象关于点中心对称

10. 如图,在二面角中,,均是以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取 中点,将沿翻折到,在的翻折过程中,下列不可能成立的是 A. 与平面内某直线平行 B. 平面 C. 与平面内某直线垂直 D. 二、填空题(共7小题;共35分) 11. 已知函数,则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振幅的 最小值为. 12.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体积 是. 13. 已知,是公差分别为,的等差数列,且,,若, ,则;若为等差数列,则. 14. 定义,已知函数,其中,, 若,则实数的范围为;若的最小值为,则. 15. 已知,,为坐标原点,若直线:与所围成区域(包含边 界)没有公共点,则的取值范围为. 16. 已知向量,满足,,若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 为. 17. 若,,则的最大值为. 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65分) 18. 在中,内角,,所对的边分别是,,,已知. (1)求的值;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精选范文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一) 该试卷考察除了考察初中数学相关内容之外,还考察了高中数学的相关知识,但是试卷总体来说题量不大,知识点考察的也不是很全面,只是对初中和高中数学中一些重要知识点的考察。不同的题型难度也不一样,总体来说都是对一些重要的概念及公式运用的考察,其中部分单选题和解答题的计算量稍微有点大,而填空题相对而言比较简单。 根据以上综合的了解,我们根据题型对卷子进行如下分析: 首先卷子总体上分为三个大部分: 2、填空题有5题,共20分,每题4分。填空题的第一题比较简单,考察的是抛物线的焦点坐标。第二题是**-**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高一下学期阶段性考试数学试题。该题也比较简单,考察的是复合函数的定义域。第三题是对完全平方公式的考察,该题难度也不大。第四题考察的是向量的坐标、向量积的坐标运算以及线性规划相关的知识,该题虽然比较简单,但是计算量不小。最后一题看似简单,但是由于要判断5个命题的真假,所以考察的知识点也比较多,需要逐一分析,分别考察了命题的否命题、函数的零点、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和充要条件及解不等式。填空题与选择题比较而言,填空题相对更简单,考察的是最基本的知识点,计算量也不是很大,因此只要考生平时认真复习,填空题的失分不会很多。

3、解答题4题,共40题,每题10分。解答题的第一题看似简单,但是计算量比较大,因此也容易丢分,考察的是向量积的坐标运算和函数单调性和周期性相关的知识。第二题考察的是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同样也是计算量比较大。第三题考察的是数列的知识,该题相对简单,最后一题考察的是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的内容,该题难度不是很大。总体来说,解答题考察的知识点不是很难,但是普遍存在计算量比较大的问题,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在复习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的知识点之外,还要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总之,这次数学考试题量不是很大,难度适中,知识点考察的也不是很多,但是数列、函数、向量等知识点在整个试卷中涉及的考题相对较多,尤其是函数的知识在选择题、填空题以及解答题中都有较多的涉猎。因此,考生在备考时需抓住重点,有针对的进行复习。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二) 这次考试是中考前的适应性训练与平时复习有效结合的载体,它的意义是:一方面为了检验学生在中考第一轮复习后所取得的阶段性成绩,从中找到自身的不足,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调整第二阶段复习的重点和目标;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应对**年中考中在分值、题型的数量与布局,难易比例设置以及首次使用机读卡等带来的多方面的变革,为下一步更有针对性的复习提供一些最新的思路和比较有价值的复习方向。从整张试卷反馈的各方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7年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2017年市浦东新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1.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为() A.3.14 B. C. D. 2.下列二次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 3.函数y=kx﹣1(常数k>0)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某幢楼10户家庭每月的用电量如下表所示: 用电量(度)140 160 180 200 户数 1 3 4 2 那么这10户家庭该月用电量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180,180 B.180,160 C.160,180 D.160,160 5.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1和5,圆心距为4,那么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A.外离 B.外切 C.相交 D.切 6.如图,已知△ABC和△DEF,点E在BC边上,点A在DE边上,边EF和边AC相交于点G.如果AE=EC,∠AEG=∠B,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DEF与△ABC一定相似的是()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请将结果直接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7.计算:a?a2= . 8.因式分解:x2﹣2x= . 9.方程=﹣x的根是. 10.函数f(x)=的定义域是. 11.如果方程x2﹣2x+m=0有两个实数根,那么m的取值围是.

12.计算:2+(+). 13.将抛物线y=x2+2x﹣1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所得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14.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3个白球、1个红球,这些球除了颜色外无其他的差异,从袋子中随机摸出1个球,恰好是白球的概率是. 15.正五边形的中心角的度数是. 16.如图,圆弧形桥拱的跨度AB=16米,拱高CD=4米,那么圆弧形桥拱所在圆的半径是米. 17.如果一个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的长与另两边中点的连线段的长相等,我们称这个三角形为“等线三角形”,这条边称为“等线边”.在等线三角形ABC中,AB为等线边,且AB=3,AC=2,那么BC= . 18.如图,矩形ABCD中,AB=4,AD=7,点E,F分别在边AD、BC上,且B、F关于过点E 的直线对称,如果以CD为直径的圆与EF相切,那么AE=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满分78分) 19.计算:|2﹣|﹣8+2﹣2+. 20.解不等式组:. 21.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B、C在第一象限,且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OC=2,sin∠AOC=,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C以及边AB 的中点D. 求:(1)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四边形OABC的面积. 22.某文具店有一种练习簿出售,每本的成本价为2元,在销售的过程中价格有些调整,按原来的价格每本8.25元,卖出36本;经过两次涨价,按第二次涨价后的价格卖出了25本.发现按原价格和第二次涨价后的价格销售,分别获得的销售利润恰好相等. (1)求第二次涨价后每本练习簿的价格; (2)在两次涨价过程中,假设每本练习簿平均获得利润的增长率完全相同,求这个增长率.(注:利润增长率=×100%) 23.已知: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C=90°,BC=CD,点E、F分别在边BC、

2020届江西省南昌市高考二模考试数学试卷分析及详解

2020届江西省南昌市二模考试数学试卷分析及详解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全国卷考试大纲和江西省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宽角度、多视点、有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分类与整合等数学思想方法都作了重点的考查,均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有效的区分度,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考潜能”的考试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限定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基本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这对基础不牢的学生影响较大。在重基础的同时,注重知识综合性的考查,如文理第1题把集合与函数的值域、单调性结合在一起;文理第5题把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与对数的变形放到一起考;文理第6题在框图中考查数列的求和;文理第17题考查三角的同时还涉及建系的思想方法;理科18题在分布列的题目中考查函数思想,题目不难,但难倒了不少学生。 综合来看,试卷的难度和考查范围接近近年来的高考真题,基本上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绩。 二.考点分布 1、文科

2、理科 知识点 复数、 集合、 命题 函数数列 向 量、 三角 不等式 立体几 何 推理、框 图、 统计、概 率 解析几 何、极坐 标与参数 方程 导数 分值15 10 10 17 10 22 22 37 17

三.试题及详解 文科试题

文科解析 1.【解析】:C 因为[]1sin 1,1,3x y x y ?? =∈-= ? ??为递减数列,算到()(]1,2,1,1B B C =-?=-所以A 选 2.【解析】:C 考察的是虚数的概念,对实数和纯虚数的区分, 3.【解析】:D 考察的是存在量词和全称量词的逆否命题,对任意的否定是存在。 4.【解析】:C 组距为5,5-10的频率=0.04*5=0.2,而10-15的频率为0.5,则15-20的频 率为1-0.2-0.5=0.3,频数=样本容量*频率=100*0.3=30 5.【解析】:D 考察函数的奇偶性和对数函数的基本公式,在比较大小的过程中,特别注意灵活运用1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括号里面的大小,再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函数在()0+∞, 单调 递减可得出答案. 6.【解析】:A 这是算法框图的问题,就跟路标一样,跟着走就不会走错回家的路了,错的同学不解释,你懂得 7.【解析】:两条直线异面,且这两条直线分别垂直两个面,当然这两个面会相交,但是当这个,但是如果反过来,如果两个面垂直相交,则两条线垂直。 8.【解析】:A 由三角函数图像可知半个周期为2π,W=1/2, =2 x π = 再把代入式子1, 4 π ??= 根据题目说的的范围,求出,得出解析式后可求。 9.【解析】:D 销售额先下降在上升,很明显这里只有C 和D 符合,又因为题目满足这样的关系,所以只有D 符合 10.【解析】:B 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利用数形结合向量的基本运算可得到答案。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范文备课讲稿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范 文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范文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范文(一) 这次数学试卷检测的范围应该说内容是非常全面的,难易也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应证了平常我对学生说的那句话:“书本知识真正掌握了,试卷的85分就能拿下了,还有的15分来源于你的理解、分析、拓展能力了。”而从考试成绩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一、从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填空、判断、选择、口算、列竖式计算和画图以及操作题的检测。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应用实践题。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可以看出出卷老师的别具匠心的独到的眼光。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抽测每册的数学知识。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 二、学生的基本检测情况如下:总体来看,学生都能在检测中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合格率都在96%以上,优秀率在55%左右。 1、在基本知识中,填空的情况基本较好。应该说题目类型非常好,而且学生在先前也已练习过,因此正确较高,这也说明学生初步建立了数感,对数的领悟、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良好思维的培养就在于做像这样的数学题,改变以往的题目类型,让学生的思维很好的调动起来,而学生缺少的就是这个,以致失分严重。 2、此次计算题的考试,除了一贯有的口算、递等式计算以外,最要的是多了学生自主编题、用不同方法计算的题型,通过本次测验,我认识到学生的计算习惯真的要好好培养。 3、对于应用题,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很关键。自己读懂题意,分析题意在现在来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很多学生因为缺少这种能力而在自己明明会做的题上失了分,太可惜了。 4、还有平时应该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自己的操作中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这方面有一定的差距。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而且在高段数学的教学上要有意识地与初中数学接轨。 2、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编题等训练,让有的学生从“怕”应用题到喜欢应用题。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学生说题目的算理,也许不一定会错,但有时他们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想原因。这点可以从试卷上很清晰地反映出来。学生排除计算干扰的本领…… 4、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做一些与生活有关联的题目,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引向生活、引向社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考数学二模试卷 带答案

2016年中考数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1.﹣8的立方根是() A.2 B.2C.﹣D.﹣2 2.统计显示,2013年底某市各类高中在校学生人数约是万人,将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A.×104B.×104C.×105D.×106 3.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2 B.x≥﹣2 C.x<2 D.x<﹣2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2+a2=2a4B.3a2b2÷a2b2=3ab C.(﹣a2)2=a4D.(﹣m3)2=m9 5.抛物线y=﹣6x2可以看作是由抛物线y=﹣6x2+5按下列何种变换得到() A.向上平移5个单位B.向下平移5个单位 C.向左平移5个单位D.向右平移5个单位

6.河堤横断面如图所示,堤高BC=6米,迎水坡AB的坡比为1:,则AB的长为() A.12米B.4米C.5米D.6米 7.如图,在△ABC中,BC=4,以点A为圆心,2为半径的⊙A与BC相切于点D,交AB于点E,交AC于点F,点P是⊙A上的一点,且∠EPF=45°,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4﹣πB.4﹣2πC.8+πD.8﹣2π 8.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其中第6个数为() A.B.C.D. 9.在一次体育达标测试中,九年级(3)班的15名男同学的引体向上成绩如下表所示:

成绩(个)8911121315 人数123432 这15名男同学引体向上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12,13 B.12,12 C.11,12 D.3,4 10.下列四个命题: ①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②,则m≥1; ③过弦的中点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④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⑤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个. A.1 B.2 C.3 D.4 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在第一象限内,边BC与x轴平行,A,B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3,1.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A,B 两点,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

九江市二模数学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彰显数学文化突出数学素养 九江市2017年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分析及教学建议 九江市第三中学李高飞 九江市2017年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卷的命制,贯彻了《2017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大纲》的要求,试卷在稳定中求创新,重视考查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全盘兼顾知识点、思想方法与能力的考查,关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凸显数学文化的考查,试卷从基础题、中等题到难题梯度明显,有良好的区分度.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限定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试卷从多视角、多维度、多层次地考查数学思维品质,考查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考查考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潜能。 一、试卷分析 1、引经据典,融史嵌名,彰显数学文化 “依托数学史料,嵌入数学名题,彰显数学文化”,是该卷的一大鲜明的特色。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领略古今中外数学思想和方法的魅力,应对今年高考对数学文化的要求。对数学文化的引入,

使得数学充满了人文气息。这些试题与经典名题有关,背景涉及古今中外。如文科的第5题理科第10题源于“黄金双曲线”,渗透数学的美学价值。文科第10题理科的第9题借用数字黑洞考查了框图的知识。理科第16题隐含着阿波罗尼圆的背景,考查了解三角形知识和坐标法求最值得思想和方法。文理科18题的立体几何题,以《九章算术》中研究立体几何所用的两个特殊锥体(鳖臑、刍甍)为背景,与以往对中国古代数学名着的题目不同,当能令考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理科第二十题解析几何解答题的背景,源于达芬奇的椭圆作图工具,由选修4—4课本中一道题改编而来。例1:(文10理9)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的n=(B) 解:n的初始值为54是3 运算如下:33 ++= 1891242 54189 +=;333 3333 81513 +=; +++=;33 124281 333 ++=,故选B. 513153 【点评】本题的命制背景为数字黑洞中的“水仙 花数”黑洞,除了0和1自然数中各位数字的立

数学试卷分析范文

数学试卷分析范文 这次数学试卷检测的范围应该说内容是非常全面的,难易也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从考试成绩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一、从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填空、判断、选择、口算、列竖式计算和画图以及操作题的检测,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应用实践题,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可以看出出卷老师的别具匠心的独到的眼光,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抽测每册的数学知识,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 二、学生的基本检测情况如下总体来看,学生都能在检测中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合格率都在96%以上,优秀率在55%左右: 1、在基本知识中,填空的情况基本较好,应该说题目类型非常好,而且学生在先前也已练习过,因此正确较高,这也说明学生初步建立了数感,对数的领悟、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良好思维的培养就在于做像这样的数学题,改变以往的题目类型,让学生的思维很好的调动起来,而学生缺少的就是这个,以致失分严重; 2、此次计算题的考试,除了一贯有的口算、递等式计算以外,最要的是多了学生自主编题、用不同方法计算的题型,通过本次测验,我认识到学生的计算习惯真的要好好培养; 3、对于应用题,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很关键,自己读懂题意。分析题意在现在来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很多学生因为缺少这种能力而在自己明明会做的题上失了分,太可惜了; 4、还有平时应该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自己的操作中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这方面有一定的差距。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2、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编题等训练,让有的学生从怕应用题到喜欢应用题;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学生说题目的算理。也许不一定会错,但有时他们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想原因这点可以从试卷上很清晰地反映出来,学生排除计算干扰的本领; 4、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做一些与生活有关联的题目,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引向生活、引向社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关注过程,引导探究创新,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探索的科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综观整体这次数学试卷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不断获得成功乐趣的同时,唤起对学习的兴趣和人生的自信。

2019年 初三数学二模试卷(含详细答案)

2019届初三二模数学试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共24分) 1. 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 3.14 B. 1 3 C. D. 2. 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3. 函数1y kx =-(常数0k >)的图像不经过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 某幢楼10户家庭某月的用电量如下表所示: 那么这10户家庭该月用电量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180、180 B. 180、160 C. 160、180 D. 160、160 5. 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1和5,圆心距为4,那么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外离 B. 外切 C. 相交 D. 内切 6. 如图,已知△ABC 和△DEF ,点E 在BC 边上,点A 在DE 边上,边EF 和边AC 交于点G ,如果AE EC =, AEG B ∠=∠.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DEF 与△ABC 一定相似的是( ) A. AB DE BC EF = B. AD GF AE GE = C. AG EG AC EF = D. ED EG EF EA = 二. 填空题 7. 计算:2a a ?= 8. 因式分解:22x x -= 9. x =-的根是 10. 函数3()2x f x x = +的定义域是 11. 如果关于x 的方程220x x m -+=有两个实数根,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12. 计算:12()3 a a b ++= 13. 将抛物线221y x x =+-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所得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14. 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3个白球、1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无其他的差异,从袋子

2017年江苏省南通市高考数学二模试卷

2017年江苏省南通市高考数学二模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5分)已知集合A={0,3,4},B={﹣1,0,2,3},则A∩B=.2.(5分)已知复数z=,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复数z的模是.3.(5分)根据如图所示的伪代码,可知输出的结果S是. 4.(5分)现有1000根某品种的棉花纤维,从中随机抽取50根,纤维长度(单位:mm)的数据分组及各组的频数如表,据此估计这1000根中纤维长度不小于37.5mm的根数是. 5.(5分)100张卡片上分别写有1,2,3,…,100,从中任取1张,则这张卡片上的数是6的倍数的概率是. 6.(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y2=4x上一点P到焦点的距离为3,则点P的横坐标是. 7.(5分)现有一个底面半径为3cm,母线长为5cm的圆锥实心铁器,将其高温融化后铸成一个实心铁球(不计损耗),则该铁球的半径是cm. 8.(5分)函数f(x)=的定义域是.

9.(5分)已知{a n}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S n是其前n项和,若a2a3=a4a5,S4=27,则a1的值是. 10.(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圆C1:(x﹣4)2+(y﹣8)2=1,圆C2:(x﹣6)2+(y+6)2=9.若圆心在x轴上的圆C同时平分圆C1和圆C2的圆周,则圆C的方程是. 11.(5分)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O为BD的中点,且OA=3,OC=5,若?=﹣7,则?的值是. 12.(5分)在△ABC中,已知AB=2,AC2﹣BC2=6,则tanC的最大值是.13.(5分)已知函数f(x)=其中m>0,若函数y=f(f(x))﹣1有3个不同的零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 14.(5分)已知对任意的x∈R,3a(sinx+cosx)+2bsin2x≤3(a,b∈R)恒成立,则当a+b取得最小值时,a的值是. 二、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计90分) 15.(14分)已知sin(α+)=,α∈(,π). 求:(1)cosα的值; (2)sin(2α﹣)的值. 16.(14分)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C,A1B与AB1交于点D,A1C与AC1交于点E. 求证:(1)DE∥平面B1BCC1; (2)平面A1BC⊥平面A1ACC1.

上海市奉贤区2020届高三二模数学试卷

上海市奉贤区2020届高三二模数学试卷 2020.05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1~6每题4分,7~12每题5分,共54分) 1. 若球的表面积为2cm 16,则球的体积为 3cm ; 2. 已知圆的参数方程为???=+=θθsin cos 26y x ,则此圆的半径是 ; 3. 设i 2021b z +=(i 为虚数单位),若22029=?z z ,则实数=b ; 4. 已知P 为双曲线112 4:2 2=+Γy x 上位于第一象限内的点,1F 、2F 分别为的两焦点,若21PF F ∠是直角,则点P 的坐标为 ; 5. 已知O 是坐标原点,点)1,1(-A ,若点),(y x M 为平面区域?? ???≤≤≥+212y x y x 上的一个动点,则 OA OM ?的取值范围为 ; 6. 从4男2女六名志愿者中任选三名参加某次公益活动,则选出的三名志愿者中既有男志愿者又有女志愿者的概率是 ;(结果用数值表示) 7. 在ABC △中,C B C B A sin sin sin sin sin 222-+≤,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8. 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各项不为零,且3a 、13a 、63a 成等比数列,则公比是 ; 9. 如图,在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M 、N 分别 是CD 、1C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M A 1与DN 所成角的 大小是 ; 10. 集合}04 222|{≤--=x x x A ,}2|||{≤-=a x x B ,若?=B A I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11. 三个同学对问题“已知+∈R n m ,,且1=+n m ,求 n m 11+的最小值”提出各自的解题思路: 甲:n m m n n n m m n m n m ++=+++=+211,可用基本不等式求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