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方案设计说明范本

住宅方案设计说明范本
住宅方案设计说明范本

XX市XXXXXXX项目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11年版);

(7)《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0)《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1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J50189-2005

(12)甲方提供的基地红线图

(13)《XX市城市规划管理设计规定》(版本号)

其它地方规范及标准

二、工程概况:

本项目是XXXXXXX有限公司开发的公租房项目,基地位于松江漕河泾工业园区东南角,东接中心路,南靠A8 高速150M绿化带,西临新二路,西南侧是四马塘,交通便捷,环境优美,也是园区唯一的住宅用地,基地周边是开发区成熟的产业用地,管理和技术人员众多,是漕河泾开发区开发建设公租房的理想地段。

总建设用地面积平方米, 综合容积率为,其中地下建筑面积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平方米。住宅产品类型均为高层,共2272户。小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为充分体现现代城市生活的居住区。

三、概念设计及设计原则

1、着重利用基地周围景观的优势来布局,与周边环境融合

2、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规划布局强调视线、日照、通风,并讲究建筑的序列与肌理,创造出清新、简约、精致的社区与建筑形象。

3、以人为本提供舒适弹性的精品居家生活空间。

4、集中的配套设施与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之间的联系与沟通的问题。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总用地面积:XXX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XXX平方米

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XXX平方米

建筑密度:XX%

容积率:XX

绿地率:XX%

第二章总平面设计

一、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居住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6)《XX市城市规划管理设计规定》(版本号)

(7)甲方提供的基地红线图二、总体布局

概述场地现状特点和周边环境情况及地质地貌特征,详尽阐述总体方案的构思意图和布局特点,以及在竖向设计、交通组织、防火设计、景观绿化、环境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例:

漕河泾公租房项目规划要求容积率小于,绿化率大于35%,建筑控高为60M,,总体概念定位“花园式邻里庭院”,以“轴,院,点,线”的渐进手法营造“合而不围,畅而不透”的院落空间,倾力打造出松江区公租房的样板工程,不仅仅在当前解决政府公租房的迫切需求,也在若干年后为市民,为松江区留下一片经典而优美的城市住宅区。

“一核二轴三院”的总图格局

基于“以入口广场为开放空间,以景观主轴为半开放空间,以花园庭院为私密空间”的“空间分级“理念,总图设计上取法欧州城市设计轴线构图的原则,结合中国文化取法自然的传统意向,将设计的理性与自由充分融合。

“一核”:以中心入口广场为核心,打造出具有中轴线的对称感,开阔的场所感,高人气的商业氛围,高水准的景观效果的星级入口景观样板区。

“二轴”:1.自中心入口广场的五星级社区大堂开始,垂直连接到A8公路150M绿化景观带的人行景观主轴,总长超过300M的中央公园式绿化轴线。2.自新二路次人行入口引入小区内部的人行景观次轴。两条景观绿化轴汇合成生态视觉走廊和森林氧吧,同时形成半开放空间将各个组团自然分隔,主轴结合水庭,喷泉,草坪,林荫道,营造出强烈对称感的欧洲庭园风格的设计主题,次轴以生态自然的现代中式庭园为主题,配合休闲步道和密植乔木,主次轴不同的设计风格交相辉映,体现出多元化景观人居场所文化。

“三院”:自入口步行进入小区,沿着两条景观轴的人行步道就可以经过组团大堂,进入三个各不相同的私密组团庭院,为公租房年轻人之间提供了交往的空间,也符合邻里交往的空间尺度感,与上海传统里弄居住文化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三院“在总体构思的大格局下,可以给每个组团注入各不相同个性化概念,也便于分期开发实施。

三、道路系统与停车

小区主人行入口设置在北边的规划四路上。主要车行出入口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中心路和新二路上。小区主要道路宽6米。项目设置地下停车库,共782辆,地面结合景观设计停车位,共411辆。

四、绿化

居住环境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其目的在于处理好人、建筑和环境三者的协调关系。人们在满足居住物质和生理需求的前提下,开始重视居住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居住环境“园林化”为居民放松、休憩、活动和交往提供了有益的空间。良好的居住环境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要素。

小区主要的车行道沿路均规划了一些开放与半开放的绿地,景观化的道路贯通整个小区。在小区中心部位规划了集中开放的绿地,与周边的河道的景观相互渗透,共同形成舒适怡人的居住环境。

五、场地排水

场地基本按平地设计,雨水排泄方式为从建筑坡向小区内道路,经场地排水口,盲沟及排水系统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排水系统。

六、日照分析

本工程基地位于XX市,属于X类建筑气候区,根据《XX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版本号)及《XX省住宅设计标准》版本号,高层住宅的中、小套有一个居住空间大套有二个居住空间不应低于冬至日连续满窗日照1小时标准,通过天正日照软件分析结果表明,本新建住宅均能获得上述日照标准。

第三章建筑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4)《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11年版);

(5)《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6)《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8)《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J50189-2005其它地方规范、标准

二、单体设计

1、阐述建筑方案的设计构思和特点

2、说明建筑群体和单体的空间处理、平面和竖向构成、立面造型和环境营造、环境分析(如日照、通风、采光)等

3、建筑的功能布局和各种出入口、垂直交通运输设施(包括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的布置;

4、建筑内部交通组织、防火和安全疏散设计;

5、关于无障碍和智能化设计方面的简要说明;

例:

完整和谐的整体格局与精心设计的建筑细节充分体现居住建筑在走向理性的同时,又注重对人性的全面关怀。设计中始终以“人居”为基准点,追求居住的舒适与品味,同时建立社区独特风格,将“以人为本,科学运动,健康生活”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

本小区为高层住宅。在设计中,通过合理的布局进行建筑平面设计,主要高层住宅单元户型有50平方米的一室一厅一卫、7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一卫、90平方米的两室两厅一卫。高层住宅为18层,每层层高米,每栋住宅均设残疾人坡道与电梯,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

配套公建

居委物业,活动场地,沿街精品商业,净菜超市,医疗服务中心,沿规划四路展开,满足公租房项目的配套要求,在基地的东南角设置有一所12班幼儿园。

二、建筑立面设计

说明立面风格、形式及主要材质、色彩等。

本方案立面采用简化的新古典主义风格。以艺术装饰风格为基调,加以提炼、创新,在强调体积感挺拔沉着的基础上,强调时代感和创新性。整个建筑群体高低错落,天际线变化有致立面上凹凸变化及窗的不同比例,表现了建筑外观变化和丰富的一面。

整体材料结合采用面砖、涂料,色彩以暖色调为基调,突出端庄、高雅的风范。入夜,顶部的天际线以泛光照明,形成优美的沿街夜景效果

第四章结构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由多栋18层住宅楼,2层沿街商业.1层地下汽车库等单体建筑组成。

二、设计依据

国家有关规范,规程

(1)《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

(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09-2001)(2006版)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5)《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修订版)(GB-50045-2006)

(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1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

(1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2009年版)

(15)《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

地方有关规范,规程

(16)《上海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03)

(17)《上海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

(18)《上海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G-TJ08-40-2010)

三、主要设计参数

1.设计基准期50年,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

2.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结构阻尼比为,多遇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

3.根据建筑结构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确定本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4.根据地基复杂程度,建筑物规模和功能特征以及由于地基和桩基问题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本工程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定为乙级,桩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5.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确定本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四、荷载取值

1.基本风压 W。=M2,地面粗糙度按B类

建筑物楼面及屋面各主要部位的使用活荷载的标准值:

附:上表中的荷载如小于甲方提供的荷载,以甲方提供的荷载为准。

五、设计说明

1.住宅为剪力墙结构;商业,地下车库等为框架结构。

2.住宅抗震等级为三级。

其余多层各单体抗震等级均为三级。

3.以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

4.设置抗震缝优化抗震性能,并通过合理设置后浇带或膨胀加强带来解决结构超长所带来的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以及高低层沉降差异的问题。

5.地下室底板、外墙的抗渗等级为P6.

6.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

7.基础形式根据当地情况初定为桩筏基础,具体基础形式及桩型待初步设计确定。基础埋深不小于1/18建筑物高度。基础形式最终应宜根据当地设计、施工经验,参考勘察报告建议采用。

六、材料

1.墙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块专用砂浆砌筑。

2.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3.受力钢筋采用HRB400钢筋,构造钢筋采用HPB300钢筋钢筋。

4.上部结构的环境类别为一类,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外墙为二(b)类,地下室顶板为二(a)类。

七、结构计算

上部结构计算程序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2010版),地震作用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中的参数进行主体结构分析计算,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并考虑耦联作用和双向地震作用。

第五章强电设计

一、工程概况:

1.建筑性质为住宅小区。

2.建筑面积:约2。

3.小区内含有高层住宅(24幢)、地下车库(782辆车位)、单元式商铺和配套公建等。

二、设计依据: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2.《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5.《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7.《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9.《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

1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1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13.《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7

14.《低压用户电气装置规程》-DGJ08-100-2003

15.《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规程》-DG/TJ08-2048-2008

16.业主提供的建设项目要求。

17.建筑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提供的资料。

三、负荷等级:

本小区主要电气负荷为三级负荷,高层住宅内公用应急照明、电梯、排污泵及弱电设备等按二级负荷考虑;安防中心、地下车库内消防设备、应急照明等按一级负荷考虑,生活水泵按二级负荷考虑。

四、设计范围及内容:

1.电业与本设计单位的分界点为住宅各单元、地下车库电源进线的电缆头,电缆头前端(包

括电缆头)由电业负责设计,电缆头后端由本设计单位负责设计。

2.凡涉及环境、特殊工艺与装修部分,本设计根据功能要求预留相关电源。

3.照明与电力配电系统。

4.防雷与接地系统。

五、负荷计算:

注:1,小区设备总容量为。

2,变压器容量为1000 kVAx6+800kVAx6。六、供电方案:

1.鉴于目前尚未与供电部门鉴定供电协议,故暂定本小区的电源由供电部门35/10kV配电

站或10kV电源环网供电,并在小区内设一座10kV-K型配电站(内设1000kVA变压器两台)及五座10kV-P型配电站(其中两座内各设1000kVA变压器两台,三座内各设800kVA 变压器两台)。高层住宅、配套公建、沿街商铺及地下车库等由K、P型配电站供电。

2.供电电压均为380V/220V。

3.整个小区供电方式均采用交联电缆以穿管埋地的敷设方式。

七、配电系统:

1.消防用电设备采用双电源在最末一级配电装置处自动切换后放射式的配电方式。

2.电梯等二级负荷采用双电源在在最末一级配电装置内自动切换后(或在适当的配电点自

动互投后)放射式的配电方式。

3.三级负荷以一路电源供电,放射式及树干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

4.各高层住宅地下室及地下车库设安置低压进线、计量及配电柜(PML1型)的配电间,电

源进线引自10kV-K型配电站内低配柜或就近箱变,采用交联电缆以穿管埋地的敷设方式,每路电源进线容量在 200kW~250kW之间。

5.住宅各单元内设强电竖井兼作楼层配电间,各层用户的电度表集中在该配电间内(一户

一表)。

6.各商铺用户电度表集中在高层住宅地下室的配电间内(一户一表)。

7.每户设住户配电箱。

8.在高层住宅各单元住户用电,由配电柜(PML1型)配出的交联电缆均在托盘式桥架内经

转接箱转换为预分支主交联电缆沿强电竖井引上敷设后由各层预分支分交联电缆穿金属软管至各层电度表箱。

9.高层住宅各单元公用照明用电,由公用照明自动切换箱配出的交联电缆,以放射式的配

电方式,引至楼层公用配电箱。

10.由电度表箱配至住户配电箱、公用配电箱和住户配电箱配至用电设备的管线均采用BV

-型聚氯乙烯绝缘铜芯电线穿阻燃型硬质聚氯乙烯管暗敷。

11.各住宅各单元地下室及地下车库的用电,由配电柜(PML1型)配出的交联电缆在桥架内

沿天棚敷设后转换穿钢管明敷或直接穿钢管暗敷至为用电设备所设的配电箱。

12.当一般回路电源与应急回路电源同敷在桥架或金属线槽内,需用隔板分隔。

八、照明系统:

1.照度标准:参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内民用建筑照明标准值等。

2.光源:

1)门厅、走廊、电梯厅、楼梯间等选用高效节能型荧光灯。

2)商铺采用T5型荧光灯、紧凑节能型荧光灯或金属卤化物灯。

3)办公室等以T5型荧光灯为主。

4)餐饮以暖光色紧凑节能型荧光灯为主。

5)水泵房等潮湿场所采用防潮型T5型荧光灯

6)盥洗室选用防水型高效节能型荧光灯

7)配电间、机房、辅助用房、地下车库等选用一般型T5型荧光灯等。

8)当灯具安装高度大于3m时采用节能型大功率灯。

3.应急照明:

1)配电间、弱电间、消防水泵房、排烟机房、安防中心、电信总机房均设备用照明灯。

2)人员密集场所、疏散楼梯间、疏散走道等场所均设疏散照明灯。

3)公共建筑疏散走道及公共出口均设疏散指示标志灯及安全出口指示灯,该灯附带蓄电池装置,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

4)应急照明电源采用双电源互投后供电。

4.每户的灯、开关、插座均按规范标准设置。

九、防雷与接地系统:

1.本工程防雷及接地采用联合接地的方式,利用地层底板及桩基内的主钢筋作为联合接地体(极),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2.本工程防雷接地按第二类防雷建筑设计,在屋面设避雷带(针),利用所有钢筋混凝土立柱内对角主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利用外轮廓圈梁内水平主钢筋形成均压环,其三者之间均须与联合接地体(板)联通。

3.本工程安全保护接地采用TT制。从联合接地体(极)引专用接地线,凡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如电气设备金属外壳、电缆金属包皮、各设备金属管道等等)均与专用接地线联通,并作总等电位联结,带沐浴卫生间作局部等电位联结。

4.本工程弱电接地,从联合接地体(极)引专用接地线(与防雷及安全保护接地系统的接地在主通道上相对分隔),凡弱电设备的接地均需与该接地线有可靠的电气联通。

5.本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按C级考虑,采用二级式电磁兼容保护装置。对弱电设备、控制设备等的订货时,应提出装设浪涌保护器。

弱电设计

一、设计依据: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7.《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8.《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7

9.《有线网络建设技术规范》DG/TJ08-2009-2006

10.《住宅建筑通信配套工程技术规范》DGTJ08-606-2011

11.上海市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2010版)

12.业主提供的建设项目要求。

13.建筑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提供的资料。

二、设计范围及内容

1.电信(电话及信息)系统。

2.有线电视系统。

3.安全防范系统。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5.可选系统。

6.本设计单位与专业承包商的分界点为住宅各单元的进出口,进口内为本设计单位负责设

计,出口外由业主委托专业承包商负责设计及施工。

三、总则:

1.本小区在配套公建一层设安防中心(45㎡)。

2.单体内各类弱电管线统一设计和敷设,住宅各单元每层设置竖井兼作弱电间,用于放置

楼层各分线箱。

四、电信(电话及信息)系统:

1.为满足用户对电话及数据通信的要求,既将信息传递至每家每户,又将信息汇入小区室

外光缆交接箱,通过该交接箱内的电信交换设备与市电话网及数据网通信。

2.本小区电信系统接入方式采用以太网无源光网络FTTH光纤到户方式,通过安装在用户

单元的内置设备为小区用户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和视频业务,用户光缆直接敷设到楼层,通过安装在楼层弱电竖井间内的光分路箱转接成皮芯光缆引入每个用户单元。

3.住户和单元式商铺电话终端按2门/户计,配套公建等电话终端按需设置,共计4670门。

住户和单元式商铺信息终端按1个/户计,配套公建等信息终端按需设置,共计2465个。

4.每户内设信息配线箱,通过该箱内交换器,按需扩展为多路,户内电话/信息终端按规

范标准设置。

5.在高层住宅各单元地下一层内设电信间(约6平方米),在每层竖井兼作楼层弱电间内

设光分路箱。

五、有线电视系统:

1.为满足用户既能收看有线电视,又可接收多功能信息,本系统采用860MHZ双向网络传

输技术,以分配分支的方式,既与市有线电视网联网又使用户电视终端的信号电平达68±3dBμv范围、图象质量不低于4级。

2.有线电视系统进线采用光缆进楼栋,并在电信间或相应楼层弱电竖井间内设置一个有线

电视进线设备箱。

3.住户及商铺电视终端按1个/户计,商业及会所等按需设置,共计2460个。

4.每户内设信息配线箱,通过该箱内分配分支器,按需扩展多路,户内电视终端按规范标

准设置。

六、安全防范系统:

1.为确保住宅小区的人身财产的安全,对小区的周界,重点部分、住宅室内等采取了安全

防范措施,并由安防中心统一管理。

2.访客对讲系统:

在住宅各单元入口处装置具有电控门锁的安全防盗门和对讲主机,每户设对讲分机,小区主要出入口设置门口机,小区安防中心设置管理机。

3.户内安防系统:

每户内设置紧急报警按钮及燃气体报警器。特别在一层、二层、顶层及与住宅相连,用于商铺、会所等功能的建筑物(包括裙房)顶层平台上一、二层的住户内增设了幕帘式红外探测器及磁控开关等。在电梯轿箱内设报警对讲电话或紧急呼叫按钮。一旦发生异常现象,通过该系统信号控制网络传递至安防中心及区域警署进行报警、实时记录及存贮,同时使保安人员即时奔赴现场处理,确保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不受损伤。

4.周界报警系统:

在小区周界围墙设置电子围栏系统,以便及时发现非法越界者。

5.闭路监控电视系统:

在小区出入口、停车库出入口、住宅楼出入口、电梯轿厢等重点部位设置摄像机,联网至安防中心,通过传输图像进行监视,并记录和存贮监视图像。

6.巡更系统:

在小区相应地点设置无线巡更信息点,巡更人员装备电子巡更器,按规定的线路进行值班巡查并记录。

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按本建筑物的性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等级为一级。

2.在商业、配套公建及地下车库按需设置感烟和感温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启动

按钮、输入输出模块、层显示器、声光报警器、紧急广播扬声器、消防对讲电话插孔等。

3.在高层住宅各单元内设置了消火栓启动按钮。

4.火灾报警集中控制器及消防联动控制柜、消防专线电话设在安防中心,其具有报警、显

示、记录、联动等功能,通过总线制传输方式构成一套完整的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5.一旦火灾发生时,安防中心内集中控制器接收到现场报警信号,经确认后,就联动控制

下列设备:

1)联动启动或直接强制手动启动消防泵或由消火栓按钮玻璃被敲而直接启动。

2)联动启动或直接强制手动启动喷淋泵或由湿式报警阀启动。

3)联动启动或直接强制手动启动排烟风机及正压送风机。

4)关闭疏散通道上处防火卷帘,感烟探测器动作后,卷帘下降至距地面,感温探测器动作

后,卷帘下降到底。

5)关闭防火分隔处防火卷帘,感烟探测器动作后,卷帘下降到底。

6)切断有关区域的非消防电源。

7)接通疏散照明。

8)开通声光报警。

9)开通紧急广播,及时指挥、疏导人员撤离火灾现场。

10)开通消防对讲电话,便于救火者互相联络。

11)接收所有联动控制设备工作状态的反馈信号。

12)通过安防中心与消防局联网的消防专线电话,使消防人员即时奔赴现场,将火灾造成的

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6.本系统报警信号传输总线、DC24电源线、消防联动控制线、消防直通对讲电话线、火灾

紧急广播线等,凡穿钢管暗敷时,均采用阻燃型铜芯绝缘导线;凡穿钢管明敷或在金属线槽内敷设时,均采用阻燃耐火型铜芯绝缘导线,并在钢管或金属线槽表面涂二道防火漆。

八、可增设系统:

1.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2.停车库管理系统。

3.背景音乐系统:与消防紧急广播兼用。

4.一卡通系统:集门禁、消费、停车库、考勤等一体化管理。

5.三表远传系统。

6.建筑设备监控管理系统。

7.物业管理及信息服务系统。

8.家庭智能化系统。

9.智能化系统集成。

第六章给排水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松江漕河泾工业园区东南角,东接中心路,南靠A8 高速150M绿化带,西临新二路,西南侧是四马塘,用地面积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为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为万平方米,为地下停车库。共分三个组团,主要为住宅,商业,社区医疗菜场及配套用房。

二.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2.建筑工种提供的小区总平面图、单体平面图。

3.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

1)建筑及其他相关工种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要求

2)业主提供的有关市政资料和设计要求。

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年版)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

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

6)《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7)《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7(2011年版)

8)《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

10)《民用建筑太阳能应用技术规程》(DGJ08-2004A-2006)

以及国内现行的设计规范、规定的有关章节及当地的一些标准及规程。

三.设计范围

本工程红线范围内的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

四.给水设计

1.水源

给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水压按考虑,拟从中心路DN400的市政管道及规划路市政管道引入两根DN250的给水管在基地内布置成环状管网,供基地室内外消防用水和生活用水。

综上,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1879m3/d,最高时生活用水量为h。

3.给水系统

2层(含2层)以下由市政直供(除住宅),2层以上采用水泵、水箱供水方式。18层住宅采用减压阀竖向分为3个区,1~8层为低区,9~16层为中区,17-18层为高区,局部增压。各分区水压控制在之内,水压超过时采用支管减压阀减压。

一梯三户每个单元屋顶设置吨生活水箱,一梯四户每个单元屋顶设置吨生活水箱。

在地下车库设置3个生活水泵房,经过地下连廊供水至各建筑。一期生活泵房供1-1#至1-8#号楼住宅生活用水,设置130吨低位不锈钢贮水箱,贮水箱均分成两格,对应设置四组加压水泵,一期生活给水泵:Q=18m3/h H=90m N=(四用四备);二期生活泵房供2-1#至2-8#号楼住宅生活用水,设置130吨低位不锈钢贮水箱,贮水箱均分成两格,对应设置四组加压水泵,二期生活给水泵:Q=18m3/h H=90m N=(四用四备);三期生活泵房供3-1#至3-8#号楼住宅生活用水,设置135吨低位不锈钢贮水箱,贮水箱均分成两格,对应设置四组加压水泵,三期生活给水泵:Q=18m3/h H=90m N=(四用四备)。

4、计量

住宅与其它的生活给水分开计量,各户分设水表,各用水点根据用途不同分别设水表单独计量。5、热水

住宅预留热水器接头;公共建筑有集中热水需求的部分设太阳能热水系统。

五.排水系统

1.排水体制:室内污、废水分流排放,室外雨、污水分流。生活污水经室外污水管网收集后,分别排入中心路及规划路路市政污水管网。最高日排水量:3/d。

2.社区医疗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再经消毒处理后,排入室外污水管网。

3.雨水和空调排水为有组织排水,汇集后经雨水管道向南排入四马塘。空调冷凝水及阳台雨水间接排水。

本工程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参照上海市暴雨强度公式:

P

P

t

P

P

q

lg

07

.0

82

.0

3.0

)

lg

7

10

(

lg

)

42

.0

(

5544

+

+

+

-

=

L/(ha·s)(数理统计法)

雨水量: Q =Ψ·q F

室外雨水重现期P=2年,室外汇水面积,室外雨水径流系数按设计,雨水量为1381L/s。

六.管材及其他

1.室内给水立管和横干管采用衬塑钢管,给水支管采用PPR管。室外给水和消防管道采用球墨铸铁管。

2.室内雨、污水管采用PVC-U排水塑料管;压力排水管采用镀锌钢管;室外雨、污水管采用HDPE双壁波纹排水管,室外排水采用塑料检查井。

第七章暖通设计

一.设计依据

1.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及要求:

2.建筑专业提供的图纸等资料;

3.设计规范:

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

2) 上海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205-2011)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4)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6)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7)《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8) 《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7(2011年版)

9)《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GJ08-88-2006

10)《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二、设计范围

空调、消防防排烟、地下汽车库及设备间的通风、卫生间通风。

三、设计参数

北纬:东经:

海拔高度:米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 m/s

夏季大气压力: kPa

夏季风向:SE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75 %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m/s

冬季大气压力: kPa

冬季风向: NW

2.室内空气设计参数

3.通风换气次数

1.商业等建筑和地下车库、及设备机房视具体条件采用自然或机械通风。

2.各类用房等采用机械通风系统时,换气次数及通风量如下

公共卫生间 n=10~15次/h 地下车库 n=5次/h (层高按3米计)

配电间 n=6次/h 水泵房 n=6次/h

自行车库 n=3次/h 电梯机房 n=10~15次/h

四、冷热源及供给系统

本工程中的商业、住宅、消控室、治安联防站、门卫、电梯机房等房间空调系统均采用分体空调。

分体空调外机设于各层室外机平台处,建筑预留放置空间。

五、通风

1.地下汽车库设置机械排风兼排烟系统,利用车道自然补风或进风竖井机械补风,排

风量按5次/h计算。

2.设备用房设置机械排风自然补风系统。

3.地下自行车库采用机械排风,自行车库入口自然补风。

4.住宅卫生间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补风系统

5.厨房设排油烟机(设备用户自理)排风,同一垂直方向的厨房合用一个竖风道并集中

到屋顶排放。

6.屋顶电梯机房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补风系统。

7.菜市场采用自然通风。

六、防排烟

1.本项为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的居住建筑,楼梯间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合用)前室不设置防烟系统。

2. 地下汽车库设置机械排风兼排烟系统,利用车道自然补风或进风竖井机械补风,排烟量按6次/h计算。

3. 地上>100m2的房间采用自然排烟,有效可开启开窗面积不小于建筑面积的2%。自然排烟窗与最远点距离不大于30m。

第八章燃气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市政资料和设计要求等。

2.建筑及其他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设计资料和条件

3.设计规范:

1)《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2)《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7

3)《城市煤气、天然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GJ08-10-2004〕

4)国家及地方现行的其他设计规范、标准及规程。

二、设计内容

住宅建筑室内燃气主管道设计。

(室外中压燃气管道、调压站、室外低压燃气干管等,均由燃气公司设计、施工。)

三、燃气管道设计

小区内住宅总户数Ni= 2272户。每户设一只双眼灶和一台10L燃气热水器。

本项目拟使用天然气,每户燃气计算流量qi= m3/h,同时工作系数KW=,设计煤气用量:Qj= KWNiqi=604 m3/h(天然气)

每户设煤气表一只,燃气计量表规格h。

燃气管道采用热浸镀锌无缝钢管,螺纹连接,明敷。

第九章消防设计专篇

建筑消防设计

一.设计依据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二.总平面布置

1.消防出入口:小区共有两个出入口可供消防车出入,主出入口位于XX路,次出入口位

于XX路。

2.消防道路:住宅周围设有环形车道,车道宽度大于6m,转弯半径符合消防车通行要求。

3.消防登高面:每栋高层建筑在主要扑救面均结合消防道路,设计了消防登高场地。

4.消防间距:各高层建筑之间的间距>13m;高层与多层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之间

的间距>9m;多层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之间的间距>6m。

5.小区物业管理用房内设置安保中心。

6.室外消火栓沿道路均匀布置,间距不超过120m。地上式消火栓均由基地内环网上接出。

考虑利用基地周边市政道路室外消火栓。

三.建筑单体消防设计

1.地下车库

本小区共设X个独立的地下停车库,划分为X个防火分区,共有车位XXX个。地下车库共设2条7m宽的双车道汽车坡道,每个防火分区间相互连通。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均不大于4000㎡的防火分区。上述地库每个防火分区设不少于2个出入口直通室外地面。上述地库均与住宅地下室相连,并用防火墙与甲级防火门隔开。

2.高层

住宅为18层及18层以下单元式住宅,为二类高层,耐火等级二级。每个单元设通向屋顶的防烟楼梯间一部,单元间的楼梯通过屋顶联通。每个单元设消防电梯一部。单元之间设防火墙,户门为乙级防火门。

给排水消防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水灭火系统设计规程》(DGJ08-94-2007) ;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 (2005年版) ;

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

4.《自动喷水灭火设计规范》(GB 50084-2001) (2005年版) ;

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6.建筑专业提供的条件图及相关资料。

二、水源

给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水压按考虑,拟从中心路及规划路市政管道引入两根DN250的给水管在基地内布置成环状管网,供基地室内外消防用水和生活用水。

三、设计参数

本工程按一类公建(超过50米商住楼)及地下车库等,设有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灭火器。

消防用水量

室外消防用水量30L/s,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40L/s,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

自动喷淋用水量28L/s,火灾延续时间为1小时。

地下车库按中危险级Ⅱ级外,其它场所按中危Ⅰ级。整个喷淋系统的设计参数按中危险级Ⅱ级考虑:设计喷水强度:8L/,作用面积:160 m2,系统喷淋用水量为28L/s。

四、消火栓系统

室外消火栓系统

水源由两路DN250市政管网提供供给,在基地内成环,供室内外消防用水,沿道路布置一定数量的室外消火栓,布置间距不超过120米。

室内消火栓系统

在一期地下车库设置一座消防水泵房,供一期室内消火栓及喷淋用水,一期消防泵:

Q=40L/s H=100m N=75Kw(一用一备); 1-7号楼屋顶设18 m3高位消防水箱。

在二期地下车库设置一座消防水泵房,供二期及三期室内消火栓及喷淋用水,二、三期消防泵:Q=40L/s H=100m N=75Kw(一用一备); 2-3号楼屋顶设18 m3高位消防水箱。

基地采用临时高压消火栓系统,系统设计流量40L/s,消火栓泵直接从室外消防环管吸水加压供水至室内消火栓环网。消防泵房内各设2台消火栓泵,一用一备,水泵带定时自检功能。

消火栓系统竖向不分区,栓口动压超过的消火栓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消防水枪充实水柱采用10米。

为保证管道维修,阀门的设置按关闭停用的竖管不超过一根设置。所有阀门均为开启状态,只有在局部检修时,才作临时关闭。

在一期及二期消火栓系统各设3套DN150消火栓水泵接合器。距离室外消火栓15-40米。

室内消火栓为带灭火器箱组合式消防柜,箱内配置SN65消火栓一个,DN65 L=25m麻质衬胶水带一条,19直流水枪一支,启泵按钮等设施。

管材:室内消火栓管道采用内外壁热浸镀锌钢管,DN≤80,丝扣连接;DN≥100法兰或卡箍式连接。

五、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本工程地下车库均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不做吊顶的场所,采用直立型喷头;吊顶下布置的喷头,采用吊顶型喷头。

采用临时高压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系统设计流量28L/S,一期1-7号楼及二期2-3号楼最高楼屋顶分别设18 m3高位消防水箱。一期及二、三期消防泵房各内设2台喷淋泵,喷淋泵:Q=30L/s H=60m N=30Kw(一用一备),水泵带定时自检功能。根据需要在水流指示器后设置减压孔板,保证喷淋配水管入口压力不大于。

喷淋系统由控制阀、湿式报警阀,系统检验装置、信号阀和水流指示器等组成。喷淋末端均设有检验用泄水装置。

在每个防火分区均设水流指示器和信号阀,每个报警阀所带的最不利喷头处,设末端试水装置,其它每个水流指示器所带的最不利喷头处,均设DN25的试水阀。

湿式报警阀设在泵房内,一期设三组湿式报警阀,二、三期设四组湿式报警阀,每个报警阀控制的喷头数不超过800个。高低配水管的高差不超过50m。

喷淋系统各设2套DN150喷淋水泵接合器。距离室外消火栓15-40米。

在住宅公共部位设简易喷淋系统。

管材:喷淋管道采用内外壁热浸镀锌钢管,DN≤80,丝扣连接;DN≥100法兰或卡箍式连接。

六、灭火器

为扑救初期火灾,减少损失,根据建筑物的危险等级和火灾类别,单体各层楼面按规定设置一定数量的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贮压式),分别设置于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

地下车库按B类中危险等级设置,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级别55B,最低配置基准 m2/B,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12m。

住宅按A类轻危险等级设置,其余按A类中危险等级设置,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级别2A,最低配置基准75 m2/A,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20m。

每个设置点配置灭火器不少于2具,设置在组合式消火栓柜或落地灭火器箱内。

七、消防排水

消防电梯底部附近均设置集水井及潜污泵排水,集水井有效容积≥2m3,井内设置潜水排污泵2台(1用1备),每台泵流量≥10L/s。

电气消防设计

1.本工程按高层住宅、地下车库及商业防火建筑设置消防电源。

2.所有消防用电设备(包括消防泵、喷淋泵、防排烟风机、备用照明、疏散照明、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等),均采用双电源在最末一级配电装置内自动切换后放射式的配电方式。

3.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均采用阻燃耐火型电缆或电线敷设。凡明敷时,所穿金属管或封闭式金属线槽应采取涂防火涂料等防火保护措施。

4.10kV-K、P型配电站、配电间、消防水泵房、排烟机房、安防中心、电信总机房均设置备用照明灯。人员密集场所、疏散楼梯间、疏散走道等场所均设设置疏散照明灯。公共建筑疏散走道及公共出口均设疏散指示标志灯及安全出口指示灯,该灯附带蓄电池装置,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备用照明及疏散照明电源采用双电源互投后供电。

5.在本地块住宅每单元各层上的消火栓箱内设置启动按钮,通过线缆穿管敷设至地下车库消防泵房控制箱。一旦发生火灾,启动消火栓箱内按钮,便能使消防泵直接启动,同时,将消防泵运行信号反馈至消火栓箱内。

6.本地块地下车库及商业建筑、配套公建按规范要求,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其保护等

级为一级,安防中心设在配套公建的一层。

7.火灾自动报警和联动控制系统

1)按本建筑物的性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等级为一级。

2)在地下车库及商业建筑、配套公建内按需设置感烟和感温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消火

栓启动按钮、输入输出模块、层显示器、声光报警器、紧急广播扬声器、消防对讲电话插孔等。

3)在高层住宅各单元内设置了消火栓启动按钮。

4)火灾报警集中控制器及消防联动控制柜、消防专线电话设在安防中心,其具有报警、显

示、记录、联动等功能,通过总线制传输方式构成一套完整的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5)一旦火灾发生时,安防中心内集中控制器接收到现场报警信号,经确认后,就联动控制

下列设备:

A.联动启动或直接强制手动启动消防泵或由消火栓按钮玻璃被敲而直接启动。

B.联动启动或直接强制手动启动喷淋泵或由湿式报警阀启动。

C.联动启动或直接强制手动启动排烟风机及正压送风机。

D.关闭疏散通道上处防火卷帘,感烟探测器动作后,卷帘下降至距地面,感温探测器动作

后,卷帘下降到底。

E.关闭防火分隔处防火卷帘,感烟探测器动作后,卷帘下降到底。

F.切断有关区域的非消防电源。

G.接通疏散照明。

H.开通声光报警。

I.开通紧急广播,及时指挥、疏导人员撤离火灾现场。

J.开通消防对讲电话,便于救火者互相联络。

K.接收所有联动控制设备工作状态的反馈信号。

L.通过安防中心与消防局联网的消防专线电话,使消防人员即时奔赴现场,将火灾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防排烟消防设计

1.本项为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的居住建筑,楼梯间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合用)前室不设置防烟系统。

2. 地下汽车库设置机械排风兼排烟系统,利用车道自然补风或进风竖井机械补风,排烟量按6次/h计算。

3. 地上>100m2的房间采用自然排烟,有效可开启开窗面积不小于建筑面积的2%。自然排烟窗与最远点距离不大于30m。

第十章

第十一章人防设计专篇

1. 本设计的人防部分考虑在地块的地下停车库内,平时为地下停车库,战时为6级人员掩蔽部。人防面积计算原则:高层按底层全面积计算,多层地下室埋深超过3米底层全面积计算,其他多层等按整楼2%面积计算,具体面积由人防主管部门核定。

2. 各地块按照核定的人防面积分别设置人防地下室。

3.人防部分设机械通风系统,设置新风机房和排风机房,并设置战时机械排风系统,通风换气次数为4次/时。排风由竖井在地面上排出。

4.人防战时通风包括清洁式、滤毒式、隔绝式通风。由活门及扩散室进风,由防爆超压排气阀超压排风。每人新风量标准:清洁式2-3m3/h,滤毒式5-7 m3/h。防毒通道通风换气次数30-40次/时。

人防设计由专业人防设计单位设计。

第十二章环保设计专篇

一.设计依据

1.《建筑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国环字(87)002号

2.《室外排水设计规定》GB50014-2006

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5-93

6.《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

二.设计原则

总体建筑结构必须充分考虑环保措施和设施的需要。

三.污染物治理措施

1.给排水设计

(1)排水系统为雨污分流:雨水经汇集排入四马塘、污水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由城市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污水不对环境产生污染。

(2)含油废水经隔油器处理后,纳入污水系统。

(3)生活及消防水泵均采用橡胶软接头,水泵底座均加减振器。

(4)生活泵采用低噪音不锈钢泵。

(5)卫生间洁具均采用节水型。

2.通风、空调

(1)选用采用环保冷媒(R134a、R407C等)的空调机组。

(2)所有新风口入口与排风口水平距离不小于10米,或垂直距离不小于3米。新风入口高出室外地面2米。排风口避开人行区域,含污染物的气体高空排放。

(3)采用高效率、低噪声的空调通风设备,设备与管道采用软管连接,必要时设置消声设备。

(4)所有的通风设备(除消防设备)均设橡胶隔振垫和减震吊架,减少固体传声。

3.废气治理

(6)废气来源:废气来自餐饮、住宅厨房油烟气,地下车库废气。

(7)治理措施:厨房产生的油烟气经脱排烟机净化,由垂直烟道至屋顶向室外高空排放,地下车库机动车尾气通过地下车库排风机房,离住宅建筑10米以外,地面米以上高空排放。

4.噪声

(5)噪声来源:水泵房、变电站、箱变。

(6)治理措施:水泵房远离住宅,高层合用水泵房,布置在地下车库内,水泵均设置减震装置。变电站、箱变设在小区绿化中,且四周用树木屏蔽隔噪。距住宅楼正面12米以上,侧面10米以上。对外界影响符合GB3096-93中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

5.固体废物

(1)固体废物来源:生活、公共活动垃圾。

(2)治理措施:生活垃圾采用分类,袋装化收集方式。道路旁设装饰垃圾筒,由物业管理人员定时运至小区外集中垃圾站,公共活动垃圾采用分类,袋装化收集方式,商办综合楼内垃圾收集站,再由环卫统一清运处置。

四.绿化

总体设计充分考虑绿化布置。在各道路旁都种植了绿化,居住地块的绿地率为XX%。

第十三章卫生防疫设计专篇

1.本工程建筑物楼距均符合XX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保证居住地块内、外住宅均满足

国家规定的日照要求。经专业日照分析软件的分析,居住地块的的所有住宅均满足冬至日1小时的日照要求。

2.住宅楼各单元均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主要卧室和起居室朝南,窗地比大于1/7,厨

房有直接通风采光,卫生间保证每户至少有一个直接采光通风窗,无外窗的卫生间设置了通风排气的竖井,厨房均设垂直烟道,并设热水器排气孔。卫生间通气管均伸至屋顶。

第十四章防盗安保设计专篇

一.建筑

1.本地块采用独立管理,日夜值班,夜间物业保安巡逻,保证社区的安全。

2.高层住宅各单元出入口均设防盗电控门附对讲系统,地下室楼梯间门设防盗电控门,单元内居民可独立控制防盗门开启,住宅分户门为防盗门。

二.电气

居住地块的系统由访客对讲系统、户内安防系统、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周界报警系统和巡更系统组成。

1.访客对讲系统:

在住宅各单元入口处装置具有电控门锁的安全防盗门和对讲主机,每户设对讲分机,防盗门内各个居民家都可独立控制防盗电控门的开启,小区主要出入口设置门口机,小区安防中心设置管理机。

2.户内安防系统:

每户内设置紧急报警按钮及燃气体报警器。特别在一层、二层、顶层及与住宅相连,用于商铺、会所等功能的建筑物(包括裙房)顶层平台上一、二层的住户内增设了幕帘式红外探测器及磁控开关等。在电梯轿箱内设报警对讲电话或紧急呼叫按钮。一旦发生异常现象,通过该系统信号控制网络传递至安防中心及区域警署进行报警、实时记录及存贮,同时使保安人员即时奔赴现场处理,确保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不受损伤。

3.周界报警系统:

在小区周界围墙设置电子围栏系统,以便及时发现非法越界者。

4.闭路监控电视系统:

在小区出入口、停车库出入口、住宅楼出入口、电梯轿厢等重点部位设置摄像机,联网至安防中心,通过传输图像进行监视,并记录和存贮监视图像。

5.巡更系统:

在小区相应地点设置无线巡更信息点,巡更人员装备电子巡更器,按规定的线路进行值班巡查并记录。

第十五章劳动安全卫生专篇

一、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50180-93)

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8-92)

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4.《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GB10070-88)

5.《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

6.《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7.《城市煤气管道工程技术规范》(DBJ08-10-92)

8.本院各有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二、建筑及场地布置

小区内的绿化率为XX%,给居民提供了优美的环境的新鲜空气,有利于防尘降噪。小区内污水可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住宅和公建采用中空玻璃以隔绝道路噪声。

住宅建筑退界距离适当放大,并用绿化来阻隔城市道路噪声,公用设施内重要设备选用低噪音型产品,并采取隔振措施和吸音处理,最大限度的减少噪声污染。

小区内能源主要采用天然气和电,减少对城市的污染。

三、职业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该小区主要为住宅,无有毒有害工业污水、气体产生,仅有生活污水、厨房油烟气及生活垃圾等产生。此外还有来自污水处理设备和变压器的噪声以及常规的电气安全、防火、防爆安全等卫生因素。

四、暖通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室内噪声;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对部分设备、设备用房等采取相应的消声隔音措施;

本工程住宅厨房烟气经垂直烟道高空排放;

本工程所有通风空调设备均设计选用高效节能低噪声型设备;

五、卫生设计措施

对水泵房、空调机房、热泵机组等辅助设施,分别采用设备隔振、机房噪声、吸声等措施,在设备选用上采用低噪声设备,以降低噪声对室内设施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建筑设计和室内装饰等方面均按有关规范和要求,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室内装饰使用环保型建材。

住宅厨房油烟经脱排油烟机送至室外排放。

六、电气设计

1.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采取妥善的接地措施,对有易燃流体流过的金属管道均采取防

静电接地措施,对裸露的传动设备设置安全防护罩及安全联锁装置。

2.为防止及减少漏触电事故的发生,本工程除消防设备外,所有插座回路均设置性能可靠

的漏电保护开关,并设专用接地线与联合接地体(极)联通。

3.变电所变压器设置IP40护罩,以防触电事故的发生。

4.所有配电线路金属管或塑料管保护,以防漏触电事故的发生。

5.消防设备及重要机房内设置事故照明

6.带沐浴卫生间等设局部等电位联结。

7.照明灯具采用I类灯具,,所有灯具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与PE线作可靠的电气连接。

8.电缆桥架外壳接地,电缆桥架水平敷设不低于,电缆垂直敷设时距地以下部分加金属

(管)保护。

第十六章节能设计专篇

一、设计依据

1.《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2004)

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

3.《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

4.《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5.《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公通字[2009]46号)

6.地方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7.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规程。

二、建筑部分

1.住宅

屋顶采用XX厚泡沫玻璃保温板,K值为XX W/,小于标准值XXW/。

外墙采用XX厚半硬质矿(岩)棉板,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平均传热系数Km值为XX W/,小于标准值XX W/。

分户墙为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传热系数Kp值为XX W/,小于标准值XX W/。

自行车库和机电设备用房,其与相邻功能房间的楼板及隔墙采用20厚无机保温砂浆,其传热系数为XX W/,小于标准值XX W/(㎡.K)。

住宅外窗采用铝型材单框(6mm透明+12空气+6mm透明),传热系数为XX W/(m2.K),自身遮阳系数为,可见光透射比为;南凸窗采用隔热铝型材单框(6mm高透光Low-E+12空气+6mm 透明),传热系数为 W/(m2.K),自身遮阳系数为,可见光透射比为。阳台窗采用铝型材单框(6mm透明),传热系数为(m2.K),自身遮阳系数为,可见光透射比为。外窗、凸窗和阳台窗气密性等级不低于6级<=q1<=3/,水密性等级不低于3级(250<=?P<=350帕),抗风压性能不低于4级<=P3<=千帕),同时满足隔声性能不低于3级,采光性能不低于3级。

户门采用双层金属门板中间填充15~18厚矿棉板,传热系数(m2.K)。

2.公建

屋顶采用85厚泡沫玻璃保温板,K值为XX W/,小于标准值XX W/。

外墙采用40厚半硬质矿(岩)棉板,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平均传热系数Km值为XX W/,小于标准值XX W/。

公建外窗采用隔热铝型材单框(6mm高透光Low-E+12空气+6mm透明),传热系数为XX W/(m2.K),自身遮阳系数为XX,可见光透射比为XX。外窗气密性等级不低于6级<=q1<=3/,水密性等级不低于3级(250<=?P<=350帕),抗风压性能不低于4级<=P3<=千帕),同时满足隔声性能不低于3级,采光性能不低于3级。

三、给排水部分

1.节水

1)所有洁具采用节水型,其中:

坐便器一次冲水量不超过6L;

公共卫生间洗手盆采用感应式龙头、小便斗采用感应式冲洗阀。

2)采用单把手陶瓷阀芯水嘴,密封性能好,能限制出流流速;

3)生活用水按不同的功能及要求,分别设置水表计量。

4)水箱均设液位报警装置,防止进水管阀门故障时,水箱长时间溢流排水。

2.节能

1)充分利用市政压力,室外生活给水(包括绿化等用水)、住宅底部商业网点的生活给水、人防及车库的生活给水,由市政压力直供。

2)通过分区供水方式控制各层用水点的流出水头。各分区最低点静水压不大于。

3)选用高效的、性能曲线平缓的水泵。

四、电气部分

1.本工程总安装容量为,本建筑物用电功率密度为75W/㎡。

2.变配电装置深入负荷中心,合理选择电缆、导线截面,减少线路损耗。

3.变压器采用低损耗型。在变压器低压侧设功率因数集中自动补偿装置,该装置以带滤波的电容器组自动循环投切方式,要求补偿后的高压侧功率因数不小于。提高变压器出力,减少电能损耗。

4.灯具采用T5型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或节能型大功率灯等作为高效低能光源,所配镇流器采用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电感镇流器(电容补偿),疏散指示及安全出口标志灯采用低功耗LED光源,灯具效率≥75%。

5.照明控制采用就地分散控制方式。对控制距离较长的场所照明,其两端设置双控开关。

6.室外照明采用光自控装置或时钟控制装置。

7.风机、水泵、空调等设备以集中或分散控制相结合的方式。

五、暖通部分

1.机电产品均采用高效节能型产品。

2. 普通机械通风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不大于.。。

3.分体空调采用国家规定的节能产品,能效比满足有相关规定要求。

第十七章无障碍设计专篇

1. 设计依据

1.XX市《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版本号

2.《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2. 设计内容

1.住宅楼每单元入口设1:12的残疾人坡道,净宽为1200;

2.住宅楼每单元入口平台宽度为2000;

3.住宅楼每单元设无障碍电梯;

4.住宅楼公共走道宽1200,并做无障碍设计;5.配套公建入口设无障碍出入口。

建筑设计说明范文

1.建筑设计说明 1.1工程概况 ⑴工程名称:第六中学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 ⑵总建筑面积:12029.78平方米 ⑶结构形式:本工程主体为框架结构 ⑷层数:主体建筑为5层(6层水箱间) ⑸耐火等级: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 1.2平面设计 1.2.1设计依据 ⑴建设主管部门对该项目的批复文件; ⑵建设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审查通过的设计方案; ⑶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⑷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⑸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⑹依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⑺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T1477-2006 J10923-2007]; ⑻依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⑼依据国家各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和《法规》及条文,辽宁省建筑标准设计《建筑构造图集》等国家及地方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1.2.2柱网尺寸 综合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受力等多方面因素,本建筑柱网采用:9000×7200、9000×3300、9000×5700。 1.2.3平面布置形式及变形缝的设置 本建筑主体采用矩形形式。建筑总长125.1m ,分别在6轴和7轴,14轴和15轴之间设有变形缝。 伸缩缝:伸缩缝也叫温度缝,是考虑温度变化时对建筑物的影响而设置的。气候的冷热变化会使建筑材料和构配件产生胀缩变形,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都会由于这种胀缩而出现墙体开裂甚至破坏。因此,把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设置伸缩缝分割成若干个区段,保证各段自由胀缩,从而避免墙体的开裂。伸缩缝缝宽()mm 30~20,内填弹性保温材料。 防震缝:防震缝是考虑地震对建筑的破坏而设置的。对于地震设防地区的多层砌体房屋,当房屋的立面高差在6米以上时,或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时,或房屋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时,地震中,房屋的相邻部分有可能相互碰撞而造成破坏,所以,需要设计防震缝把建筑物分割成若干个形体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以避免震害。防震缝的宽度一般为()mm 100~50。 1.2.4功能分区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2)人行流线: 项目人行流线结合中心景观绿化、入户小径形成一条相对安全的人行路线及休憩空间,考虑步行者的视觉感受,在植物、建筑的布局上营造步移景异的效果。(3)本项目为高层建筑群,小区内部沿高层建筑设置消防道路及回车场,消防车道宽≥4米,满足消防要求。 6.环境与绿化 小区景观系统延续了总平规划中心花园式结合绿化系统,结合建筑周边绿化布置,营造整体中心花园式内庭院景观,让每个组团的住户都有良好的景观朝向。7.公共配套服务 本项目规划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包括为小区服务的商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等。商业服务设施主要是沿街独立店面、超市、商业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为公共活动用房、物业管理等,满足小区配套服务设置要求。 8.人防设置 人防工程按相关人防要求设置在本项目的1号地下室范围内,并满足本项目的人防需求。 建筑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无障碍设计规范》(GB0763-201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88)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地下室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108-2008) 甲方的意见 2.建筑物使用功能: 1#楼为一梯四户一类单元式高层住宅楼,裙楼为两层商业用房;2#~5#楼均为一梯四户一类单元式高层住宅楼,裙楼为两层商业用房;6#楼一梯四户一类塔式高层住宅楼,首层为小区配套活动用房。地下室分为两个,1#楼底盘辐射范围区域为1层地下室,设置设备用房;2#~6#楼底盘辐射范围区域,主要功能为机动车停车库、非机动车车库、人防、局部设置设备用房。 3.建筑的功能分区及平面布局: (1)地下室共分为五个防火分区,其中四个作为机动车停车库,一个作为非机动车停车库。地下室区域战时设置人员掩蔽所。 (2)1#~5#楼均设计为一梯四户一类单元式高层住宅楼,竖向交通设计采用两部电梯(其中一部按担架电梯设计)加剪刀梯形式,更好的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竖向交通形式及现代居住人群多元化的居住需求,营造更好的居住环境。结构形式采用框

加油站方案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总说明 一、项目概况 xxxx民航大道加油站位于xxxx桔山办事处民航大道旁。该加油站所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车流量大,满足加油站建设所必须的条件,是加油站建设的理想地点。 主要功能包括:为过路的车辆加注汽柴油,便利店内商品出售,基本满足使用者和工作人员的活动功能需求。 二、设计依据 1、《关于新建中石油金沙火电厂等加油站的批复》(黔经贸贸易[2005]24号); 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2012 2014版);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规划用地面积(m2)5293.1 总建筑面积(m2)1415.3 绿地面积(m2)570.7 容积率0.267 绿地率15.0% 建筑密度13.98% 第二章加油站总平面布置 一、地理位置 xxxx民航大道加油站位于xxxx桔山办事处民航大道旁。 二、总平面布置

加油站面朝东南方向,项目场地西面为16m宽规划路(未建),约40m处为黔西南州海关大楼;南面紧邻民航大道,约200m处为黔西南州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东南面为新建村(约250户,1000人)。建设项目周围50m范围内无重要公共建筑物、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场所,在50m范围内无甲、乙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无甲、乙、丙类液体储罐;项目用地内无站外变压器,在1000m范围内无铁路通过,也无自然人文景观、旅游文化设施等。 站房面对道路,不仅方便对来往车辆进行监控,而且又远离了主干道,减轻了道路噪音的干扰,使员工工作、休息环境更加舒适。 罩棚设计为长方形,罩棚网架紧邻站房,可使客户在雨雪天气办理业务时不受影响。且与站房形成一个整体,构成了统一的视觉效果,与传统加油站设计的分离的站房和罩棚形式形成了对比。 埋地油罐设在加油站东北角,顶部现浇整体盖板,周围砌罐池并填入干沙,罐口操作井盖选用加油站专用承重复合井盖,安全、占地面积小、节约用地。 站区的绿化点主要分布在东侧、南侧及北侧靠近围墙处及站区进出口位置,用以改善和美化环境,丰富了立面视觉效果。 三、竖向设计 加油站排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雨水和含油污水排放。室内排水系统采用污废合流排水方式,污废水排入新建化粪池,经处理后排至站外排水沟;站内含油污水及场地冲洗水沿地面坡向经排水沟排至钢筋混凝土室外隔油池,经其处理后排至站外排水沟;罩棚雨水沿地面坡向排至站外排水沟。站区设计地面向道路方向倾斜1%,施工前须先核对接入点位置以及标高,确保污废水能够顺利排入至站外排水沟。 四、加油站主要工程量 加油站主要工程量一览表 序号工程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1占地面积m25293.1 2站房面积m23602层 罩棚面积m2560投影面积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案例)

柘城·万洋城方案设计说明 一建筑设计篇 一、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柘城·万洋城 选址: 项目位于柘城县,南面为学苑路,东面为九华山北路,西面为太行山路,北面为玄武湖路。整体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09809.2平方米(约164.7亩),实际用地面积97122.99平方米(约145.68亩)。 使用性质:商业用地 建设规模:建筑实际面积约为110840.39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根据甲方提供的用地现状图(含道路红线等规划要求) 2.《总图制图标准》(GB 50103-2010)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50763-2012 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9版)三、总体定位及规划 空间设计的新特点: 1.商业空间步行化 为减少机动车交通对购物活动产生的干扰,商业空间步行化,即将一定范围的商业空间辟为步行空间,禁止机动车通行,从而提高商业活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2.商业空间室内化 商业空间室内化是利用屋顶的覆盖功能,将步行商业活动引入室内,并通过人工环境控制,减少不良自然条件对步行活动的影响,从而创造舒适的购物环境。 3公共空间社会化 商业建筑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公共空间中加入更多的社会活动,可以增加商业空间的价值,整体打造双首层商业,通过东西轴线、南北轴线、中心广场、及区域广场的整体设计。整个市场流线四通八达、有场有市,更利于专业市场业态需求,形成柘城新的城市中心,商业地标。 本项目充分利用基地周边资源,采用因地制宜的布局方式和人性化的结构特征,打造优美的城市景观,为投资商、消费者等提供亲切宜人的空间感受。 通过对周边已形成的城市资源的研究,抓住与城市紧密衔接的切入点,是本设计规划结构的基础。交通、景观资源等元素的叠加、重组,构成了该设计的基本格局。人车分流,建立通畅安全的步行空间。 四、功能分区与平面组成 总平面布局围绕轴线、广场、街市展开,以提升广场的商业价值及营造良好的空

包装方案设计说明书书(最新版)

Q/ZT 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ZTZZ/GY01.03-2017 包装方案设计说明书 2017-03-16发布 2017-03-16实施 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为了实现众泰汽车制造公司(ZOTYE)包装管理的标准化,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和生产效率,能更好地使零件“准时”供应到众泰汽车制造公司各收货点,特制定符合供货要求的通用包装规则。 本标准由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工艺技术部负责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工艺技术部 本标准起草人:郑浩 本标准审核人:应杰 本标准标准化人:王伟绩 本标准审定人:吕憬 本标准批准人:郑映波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2017年3月16日 文件/制定及修改情况记录 版号修订内容编写/修订审核标准化审定批准

目录 1、目的 2、原则 3、木托盘标准 3.1木托盘规格及技术要求 3.2塑料托盘规格及技术要求 3.3托盘的构成 3.4托盘堆码标识要求 4、塑料箱标准 4.1选择原则 4.2一般要求 4.3塑料箱尺寸及相关标准 4.4塑料箱堆码高度规则 4.5塑料箱堆码规则 4.6塑料箱内衬设计要求 4.6.1防尘盖设计盖要求 4.6.2内衬设计要求 4.6.3内衬材料选用 4.6.4塑料箱标识要求 5、通用铁箱标准 5.1选择原则 5.2一般要求 5.3材料要求

5.4底部结构 5.5众泰汽车制作公司推荐标准通用铁箱尺寸 5.6通用铁箱标识要求 6、专用器具标准 6.1选择原则 6.2一般要求 6.3材料要求 6.4专用器具推荐适用尺寸 6.5专用器具堆跺脚标准 6.6专用器具标识标准 6.7专用器具内部结构 7、牵引装置标准 7.1牵引杆 7.2挂钩 7.3牵引杆和挂钩安装位置 8、通用铁箱和专用器具制作工艺及油漆标准8.1焊接 8.2公差要求 8.3油漆要求 9、脚轮标准 9.1脚轮要求 9.2减震脚轮技术参数 9.3减震脚轮选用标准

建筑设计说明模板

建筑设计说明模板 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余姚市规划局提供的肖朗路东侧,丰悦路南侧地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规划用地红线图 2、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设计任务书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4、《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5、《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2003年版)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9、《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10、《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12、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15-2003、J10310-2003 13、《公共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14、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 1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J114-2001 16、《民用建 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7、《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18、《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05 19、《宁波市城乡规划管理 技术规定》甬政发[2007]77号 20、其它规行的有关国家和余姚的法规、规范及规定 二、工程概况 1、余姚城西工业园一期安置房位于余姚经济开发区城西工业园。城西工业园区位于余姚市西侧,距离余姚市中心仅约5公里,交通便利,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 2、余姚城西工业园安置房一期(第一区块)新建工程西临城市主干路——肖朗路,北侧丰悦路为次干路,南侧的丰茹路路及东侧的河角路为城市支路。基地东侧与南侧地块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案例)

柘城?万洋城方案设计说明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9版) 一建筑设计篇 一、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柘城?万洋城 选址: 项目位于柘城县,南面为学苑路,东面为九华山北路,西面为太行山路,北面为玄武湖路。整体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09809.2 平方米(约164.7 亩),实际用地面积97122.99 平方米(约145.68 亩)。 使用性质:商业用地 建设规模:建筑实际面积约为110840.39 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 根据甲方提供的用地现状图(含道路红线等规划要求) 2. 《总图制图标准》(GB 50103-2010 ) 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4.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 ) 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7.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50763-2012 三、总体定位及规划空间设计的新特点: 1.商业空间步行化 为减少机动车交通对购物活动产生的干扰,商业空间步行化,即将一定范围的商业空间辟为步行空间,禁止机动车通行,从而提高商业活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2.商业空间室内化商业空间室内化是利用屋顶的覆盖功能,将步行商业活动引入室内,并通过人工环境控制,减少不良自然条件对步行活动的影响,从而创造舒适的购物环境。 3 公共空间社会化 商业建筑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公共空间中加入更多的社会活动,可以增加商业空间的价值,整体打造双首层商业,通过东西轴线、南北轴线、中心广场、及区域广场的整体设计。整个市场流线四通八达、有场有市,更利于专业市场业态需求,形成柘城新的城市中心,商业地标。 本项目充分利用基地周边资源,采用因地制宜的布局方式和人性化的结构特征,打造优美的城市景观,为投资商、消费者等提供亲切宜人的空间感受。 通过对周边已形成的城市资源的研究,抓住与城市紧密衔接的切入点,是本设计规划结构的基础。交通、景观资源等元素的叠加、重组,构成了该设计的基本格局。人车分流,建立通畅安全的步行空间。

方案设计说明范本(2012试行版)

XXXX方案设计说明 1. 规划依据与参照 1.1设计依据 1.1.1重庆市规划局有关本项目的批复文件; 1.1.2业主提供的设计任务 1.1.3业主提供的本项目CAD图; 1.1.4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及技术规定; 1.1.5国家及地方现行的设计规范、规定及标准; 1.1.6业主与我司签订的设计合同。 1.2气象资料 重庆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夏热冬冷,春秋多雨。平均气温18.30C,极端最高气温42.20C,极端最低气温-3.80C,最热月平均温度28.60C,最冷月平均气温70C。相对湿度:最热月平均77%,最冷月平均81%。 主导风向及频率:50年一遇基本风压为0.4KN/m2,风向为东南风,全年C33N13,夏季C31N10,冬季C36N15,夏季年均风速1.6米/秒,冬季平均风速1.3米/秒,最大风速27米/分(1961.08.04)。 降雨量:年总量1051.5毫米,最大量192.9毫米,一小时最大量65.2毫米,年雷暴日数40.1日,最大积雪深度30毫米,无冻土,日照时间及百分率:年总量1257.6小时,28%,夏季197.4小时,44.7%;冬季45.3小时,14.3%。 2.规划背景 2.1项目位置 XXXX小区位于大学城内,场地北临规划中的城市道路,南靠沙璧路,西侧

为廊桥水乡三组团,东侧为重大西路。 2.2项目概况 本基地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西部虎溪镇,重庆大学城西南角。基地东侧为通往重庆大学的重大西路,南、北、西三侧均为规划中市政道路。地块内部有一条虎溪河贯穿于基地之中。规划总用地面积141461m2,其中虎溪河西侧地块面积为112855㎡,东西长约380米,南北宽约410米;东侧地块面积28606㎡,东西长约120米,南北宽约375米。整个地块地势较为平缓,靠近河谷处地势低矮,其余局部高起,整体为西高东低走向,最大高差14m。 。 2.3基地自然条件 2.3.1 地形地貌 该规划区为地形较为平缓,北面城市道路为规划城市道路,相对地块标高较高,西面北高南低,南北总共四百多米,高差仅为7.4米。南面道路长513米,高差10米。一条虎溪河把该地块分成两部分,总体来说,场地内原始标高也没有太大的高差变化。 3设计内容和设计范围 3.1设计理念 以漂亮的虎溪河作为设计主线,串联起两岸的各个商业节点。西区主要以住宅和一些小商业为主;东区为综合商业和电影院,商业也以分零的小商业为主。滨河建筑以2层的小体量为主,犹如项链上点缀的颗颗璀璨珠宝。建筑风格现代简约,活泼精致,色彩丰富,局部点缀彩色玻璃和金属穿孔板,营造出丰富多姿的热闹商业气氛。 充分运用虎溪河的独特景观资源,将其打造成周边居民和学生使用的城市休闲客厅。在虎溪河岸布置木质甲板和休闲平台,吸引市民来此休闲运动、观景购物。虎溪河两岸分别设置亲水舞台和观演台阶,节假日里可举办露天演出和主题活动,进一步吸引周边人流。 利用虎溪河面同周边道路之间的高差,在B1层沿河布置亲水餐饮及精品零售,提供顾客独具匠心的滨水消费体验,同时也增加了地下车库使用的便捷性。 将水的元素引入河西侧的商业内街,在街道内部设置水池、瀑布、旱地喷泉

建筑方案说明模板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1.1.设计背景 同原鸿恩寺项目区位于渝北区大石坝街道长安厂一厂区B地块。第五期是同原鸿恩寺项目最后一块用地(J分区)。第五期位于同原鸿恩寺项目整个用地范围的西北角。第五期北面为城市主干道(红石路),东面为规划中的市政规划广场,广场东面是建设中的第三期(以商业办公为主)。南面为规划中的16米城市道路。西面为宽度16米的城市道路,路西面为江陵医院。北部片区现状人口密集,老工业企业众多(前卫仪表厂、江陵厂、长安厂、川东石油局等),属重点旧城改造区域。当前公共交通发达,18条公交线路直达主城各区,规划红岩村大桥、南北干道、轻轨5号线将使立体式交通系统得到进一步完善。整个五期用地呈狭长带状分布,整体用地规模较小。第五期地块南低北高,红石路与南面规划道路高差约13米。现场无坍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 1.2.设计要求 第五期总用地面积14845.57平米。由于地块是同原鸿恩寺项目的最后一期,第五期总建筑面积是整个项目容积率剩余面积。根据规划条件,整个同原鸿恩寺项目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为1000736.56平米。其中一期231806.91平米,二期126670.02平米,三期299634.96平米,四期246165.67平米,因此,根据计算,第五期建筑面积应为96458.17平米。第五期容积率为6.50。其中主要为住宅和商业。绿地率≥25%。建筑密度与整个项目各期相平衡。停车泊位居住按0.6个/100㎡、商业等公建按0.7个/100㎡。第五期无建筑高度限制。 1.3.设计依据 1.重庆市规划局核发的1:500红线地形图; 2.重庆市规划局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地字第建500105200900583 号)》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9.《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10.《商业建筑设计规范》JBJ48-88 11.《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2.1); 12.《小套型住宅设计规范》DBJ50-079-2008 13.《重庆市住宅项目配建体育设施规划管理暂行规定(试行)》(2010)

公寓房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百江镇百江村农民公寓房方案设计说明 一、概述 1.自然条件 百江镇是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辖镇。百江镇位于桐庐县西南部,总面积235.4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20134人,05省道穿境过,是千岛湖的必经之地,交通便利。镇人民政府驻地百江村。总面积235.4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2012年总人口20111人。 百江镇以发展规模效益农业而著称,板栗、茶叶、菜竹、杨梅已成为该镇 百江镇板栗四大龙头产业,特别是板栗面积已达15326亩,年产板栗744吨,产值689万元,已成为该镇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被授予“省级板栗之乡”称号;工业经济主要有制笔、木业、纺织、铸造等产业,2003年工业总产值3。5亿元,农业总产值689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051元。 2.项目地块状况 百江镇百江村农民公寓房位于百江镇西南面。用地面积3215.0平方米,基地地势平整规则,地块由东面临滨江路、西临罗溪,整个规划地块紧邻百江一桥,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规划内容 根据规划要求该地块为住宅用地。本次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为该项目地块的公寓、商业、广场的规划设计。 3.市场背景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的提高,带来了产业用地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同时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商业、住宅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房地产的潜在需求也将逐步释放出来。 二、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3.《建筑设计规范》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关于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及地形图、红线图等 6建设方关于该项目的设计要求 7.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程、规范等 三、规划设计原则 根据地块周边现状以及整个百江镇百江村现状,在设计时我们提出以下几点: 1.以人为本———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设计以满足人们对现代居住环境所要求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出发点。创造出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节能化的示范现代住宅区,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形成一种绿意盎然、自然和谐、高尚的生活环境。 2.注重品质———追求“新建筑主义”的主题风格 充分满足居民的舒适感。全方位营造高品质生活空间,妥善处理建筑与景观、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让建筑融于环境,使景观衬托建筑,满足人们的可参与性的要求。 3.环保健康———以创造安全、健康厂房为目的 以前期策划、地块选择、规划设计、建设设施、管理等一系列环节进行全过程、多环节、多方面的科学开发、以创造出新世纪的健康居住建筑。 4.人文融合———体现“融合自然生命、倾注人文关怀”的开发理念 讲求人与环境的融合,建筑与整体规划布局的融合,建筑与绿化、水环境的融合,并充分考虑考虑城市的社区的示范性建筑,使此地的人们有强烈的归属感与自豪感,建设出具有优雅环境、文化内涵、有品位的社区新亮点。 5.经济节能———体现“合理利用资源、地势、节约资源”的理念 本项目地块内地势平坦,在设计中结合场地原有的地势再创造,减少开发建设的前期工程量,同时运用新技术利用太阳能、中水系统等达到节约开发成本、

方案设计说明书

方案设计说明书 第一部分概述 第一节规划范围及内容 该设计主要是针对汤阴县县城道路交通系统的规划,规划其从2004年到2020年的道路与交通,通过对其道路、用地布局的规划来改善县城内部的交通,以方便人们快速、安全的出行。 该设计的内容主要有城市道路方案设计、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城市道路路段设计、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城市广场及公共停车设计。 第二节自然地理概况 1、地理区位 汤阴县位于河南北部太行山麓与华北平原的交界地带。范围介于北纬35°45′至3601、东经11413至11442之间,东西最大范围约3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约20公里,总面积645.86平方公里。 2、自然地理条件 (1)地貌与地形 汤阴县地势总体上西高东低。以京广线为界,大致可以分为西部太行山麓丘陵山区和东部山前洪积冲积的平原区两大部分。整个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海拔高程最低点54米,最高点186.4米,包括丘陵、平原和泊洼三种类型。 (2)地质与工程地质 汤阴县域范围处于华北的第二沉降带与第三沉降带之间,县境内分布着汤东断裂带与汤西断裂带。汤阴县城即位于这两条断裂带之间的汤阴地堑上。由于县城地质构造复杂,构造活动强烈,汤阴县及周边地区在历史上是一个地震多灾区。汤阴县城属于地震基本烈度8度地区,为河南省地震测报重点监控区之一。 3、气候 汤阴县处于暖温带,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地形条件的影响,汤阴县具有较明显的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地带的过渡性地方气候特征。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变化分明。 4、水文气象 汤阴县境内主要有汤河及其支流羑河和永通河三条河流,合称“三河”,属海河流域漳卫河水系。汤河上游建有总库容6200万立方米的汤河水库,控制面积162平方公里。 汤阴县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县域地下水赋存状况可分为平原区和丘陵区。丘陵区属于地下水量较少的平水区和贫水区,为第三纪风化岩石裂隙水。平原地区地下水量丰富,为第四纪散含水层,沿羑河、汤河两岸及淇河故道附近为富水区和极强富水区,其余平原及泊洼地基本上都属于一般富水层。目前,地下水是汤阴县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 汤阴县多年平均的年降雨水量为582.3㎜,全县多年平均的年径流量为0.47亿立方米,加上县城范围内泊洼和坑塘总计0.1亿立方米的蓄水量,汤阴县全年地表径流量为0.57亿立方米。 第三节现状分析 1、现状优势

建筑设计总说明模版

设计说明 一、规划设计说明 (2) 1.概况 (2) 2.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2) 3.规划设计目标 (2) 4.规划设计思想 (2) 5.地块总指标 (3) 二、建筑设计说明 (4) 1.设计依据 (4) 2.建筑标准 (4) 3.总平面设计 (4) 4.建筑单体设计 (6) 三、结构设计说明 (7) 1.设计依据 (7) 2.结构设计说明 (8) 四、给排水设计 (9) 1.给排水设计说明 (9) 2.消防设计说明 (10) 3.节能 (10) 4.环保设计 (10) 五、电气设计说明 (11) 1.设计依据 (11) 2.设计范围 (11) 3.供配电系统 (11) 4.变配电所 (12) 5.低压配电系统 (12) 6.照明 (12) 7.防雷接地系统 (12) 8.弱电 (12) 9.消防电气 (13) 10.电气节能 (14) 六、节能、节材、环保设计 (14) 1.建筑节能措施 (14) 2.节材措施 (15) 3.电气节能 (15) 4.环保设计 (15)

一、规划设计说明 1.概况 ①.工程简况 工程名称:XX市XX区XXX小区 建设单位:XX市XX区城市建设投资开发公司 设计单位:XX国际设计有限公司 用地面积:57232平方米适建用地面积:53704平方米 建筑层数:多层住宅为6层,联排为2-3层 ②.场地简况 本地块位于XX市XX区,东面,南面,西面均为规划道路,北面为田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规划建设村民安置房。 建设用地为较为规则的方形地块,中间有一条河流通过,将小区分成两个区域。场地东西向面宽约为450米,南北面宽约180米,地块现状为空地,地势平坦,环境较好,交通便捷。 2.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 业主提供的建设地块规划设计条件及设计要求 2.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 3. 《XX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4. 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和标准 3.规划设计目标 1.协调好本地块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使本安置小区成为城市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 2.充分利用地块及周围环境特点创造优美宜人的高品味人居环境; 3.功能分区合理,道路交通便捷,设施配套齐全; 4.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建筑造型,丰富城市形象; 5.根据村民安置房的特点,注重地块开发的经济性。 4.规划设计思想 ①.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建筑立面方案设计说明

建筑立面方案设计说明 建筑立面设计包括主要材料如幕墙、石材、涂料等示意 和注明,本文介绍建筑立面方案设计,为大家说明。 建筑立面设计的影响因素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形 体有时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所以也自然产生出不 同类型的建筑物。建筑的外部形象设计应尽量反映室内空间 的要求,并充分表现建筑物的不同性格特征,达到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 任何建筑都必定坐落在一定的基地环境之中,要处理得协调统一,与环境融合一体,就必须和环境保持密切的联系。所以建筑基地的地形、地质、气候、方位、朝向、形状、大 小、道路、绿化以及原有建筑群的关系等,都对建筑外部形象有极大影响。 建筑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品,它必须运用大量的材料并通 过一定的结构施工技术等手段才能建成。因此建筑体型及立 面设计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并反映出结构、材料和施工的特点。 建筑体型和立面构图中的美学原则,就是指建筑构图的一些基本规律,例如均衡与稳定,主从与重点,对比与协调,比例与尺度,韵律与节奏等等。要综合利用这些美学基本原 则来创造完美的建筑形象。 知识点 1.主从与重点

2.均衡与稳定 3.对比与微差 4.节奏与韵律 5.比例与尺度 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形体有时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两 个方面,所以也自然产生出不同类型的建筑物。 建筑的外部形象设计应尽量反映室内空间的要求,并充分表现建筑物的不同性格特征,达到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 在表现建筑性格特征时,也可以运用象征手法来表现艺 术构思,并以此突出建筑的性格特征。 应对策略实用功能 依附于建筑主体的建筑细部大多都是建筑的功能性构 件,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满足一定的使用要求,主要表 现在围护、排水、采光、通风、保温、防热、防噪等诸方面。墙体、屋盖——围护作用 大门——出入、室内外空间渗透 窗户——采光通风 阳台——接近自然 楼梯——垂直交通 审美价值 任何细部都体现形式的美感。 建筑细部参与和深化了建筑的造型过程,强化了建筑的

建筑设计说明范例

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一、规划设计概况 1、1区位条件: 建设基地位于安徽省安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安庆市郊区党校地块,地处新老城区结合部,距离 G50沪渝高速安庆大桥出入口约一公里。基地东临正在建设的东湖一品住宅小区,西临20米宽的裕庆 路及文采花园别墅区,南临40米宽的菱湖北路及广阔的大湖景观区,北面为景湖嘉苑住宅小区。该地 块距离安庆市各城区较近,公建配套完善,交通便捷。尤其南面正对约4、5平方公里的大湖风景区,其 中水面2、107平方公里、陆地2、389平方公里。视野开阔、环境十分优美,2011年,经国家旅游局评 定,安庆市大湖风景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地块用地面积为14652、96㎡,基地四界南至菱湖北路,西至裕庆路,东至规划道路,北至景湖嘉 苑小区。 1、2基地现状及周边城市要素条件 1、基地位于大湖风景区北岸,新老城区结合部,用地方正,地势大部分平坦,局部有1-2米的高差。 2、基地南侧大湖风景区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增强了基地周边的自然景观。 3、基地周边地块比较成熟,功能布局完善,办公、住宅、商业等公共设施配套完善。 二、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 4.《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 5.《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 6.《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7.业主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其她相关的技术资料 8.相关的现状资料以及其她相关技术规范 三.规划目标、原则、理念 3、1 规划目标 1、设计集中体现“生态、智能、宜居”的规划指导思想,妥善规划建筑布局,合理配置相关建筑功能及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 2、以相关规划条件为依据,结合本区域的环境条件,根据本项目的开发要求,协调住区内外部关系,确定小区功能布局、交通流线及环境设计。 3、坚持“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居住理念,顺应新世纪不断发展的居住要求,力争创造一个具有宜人环境、丰富文化内涵、鲜明个性的新时代与谐居住单元。 4、以前瞻与创新的设计理念处理建筑环境与建筑形象,最大化的利用周边的自然资源,让现代居住理念与居住生活不断更新与升华。 3、2 规划原则 3、2、1、整体性原则 用地位于安庆新老城区结合部,处在周边成熟密集居住区与政府办公区的核心位置,本项目规划设计必须充分体现城市的蓬勃发展趋势,又与周边的居住区与谐共生,为社区与整个城市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建筑功能由小部分的商业配套与居住两部分组成,居住用房由商品房与二十多套还建房组成。规划设计采取整体规划统一设计,使配套设施与各个类型的居住建筑形成有机与谐的整体,相得益彰。同时与周边社区形成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局面,共建与谐社区。体现规划设计的协调性、共生性。 3、2、2.适度超前,可持续发展原则 居住、商业各功能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基础上,不仅考虑目前市场发展的需要,还兼顾适度超前的规划理念,以突出规划及市场评估的预见性、先导性。 3、3、3.生态性原则 规划设计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宜人的原则,营造绿色生活环境,符合当今社会生态、绿色、低碳的主流价值观念。 3、3规划设计理念 人本---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兼顾城市特有的生活特点,强调居住的宜居性,与配套设施的便捷性。 将“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渗透至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 自然---从营造高效、生态的自然景观环境出发,尊重自然,合理改造、利用自然,通过空间的有效分隔与组合,充分利用外部的自然景观与塑造宜人的内部景观环境,力求创造出一个具有优雅环境、丰富文化内涵、社会效益显著与个性鲜明的花园式经典高尚居住空间。 文化---体现当地特有的文化底蕴,使之与现代生活进行充分融合。既体现当地文化的传承,又有现代开放的人文气息。 融合---讲求人与环境的融合、建筑与整体规划布局的融合、居住与商业、游憩行为的融合,建筑与绿化、城市空间环境的融合。 科技---强调高科技在建设、管理与生活中的运用,以科技为向导,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的合理规划,注重物业管理。 实际---适应土地开发与建设实际,面向住宅消费市场,正确把握超前性与操作性之间的关系。 安全---适度的人车分流,合理规划机动车停放场地,既消除人车混行的不安全因素,又避免由此造成的时段性消极空间,确保车行与步行系统的利用率。针对不同出行设置道路及出入口,避免交叉干扰。加强物业管理,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完整)

打铁关地块拆迁安置用房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杭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复的立项文件 2.杭州市规划局提供的数字化四线座标及现状地形图 3.杭州市规划局批复的建设项目意见书和勘设红线图 4.杭州市城市建设前期办公室提供的设计招标任务书 5.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书面意见 6.杭州市现行的《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2005版)、《杭州市建设项目日照分析技术管理规则(试行)》(2005版)及国家制定的有关规范 二、概述及现状分析 为响应杭州市政府要求三年建设三百万平方米拆迁安置房的目标,根据统一规划,分批实施,确定一批,实施一批的思路,拆迁的居民需要更快更好的被安置已成为急待解决的大事,打铁关地块拆迁安置用房规划设计正是顺应这一趋势而展开的。 本地块位于杭州市下城区打铁关,东至建国北路,南至规划二号路,西至规划中学,北至市电力局110KV东新变电所,现状地址即东新路与绍兴路交叉口西南角。本地块地理位置优越,周边配套完善,文化气息浓郁,商业发展成熟,这充分体现出市政府对拆迁市民的人文关怀。 本地块交通便捷,紧临两条双向八车道的市级道路,远期还将有地铁一号线艮山门出站口在地块东侧。周边配套完善,地块北侧为易初莲花、和平家私等商业中心,西北侧为朝晖现代城等成熟社区,根据详规,地块西侧将建设为中学和幼儿园,南侧将建设配套公建和农贸市场。四周自然环境优美,东西南侧均有河流分布。总用地面积22698m2,根据总体规划要求进行设计,该区块以小高层与高层相结合,辅以沿街商业用房及配套用房及地下停车库,容积率为1.94,绿化率为43%,建筑密度为23.2%,区块总建筑面积为53235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3970 m2,地下建筑面积9265m2。 三、设计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即以公众需要为本 人本主义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建设准则。体现一切以公众需要为本的原则,突出人文关怀的规划设计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环境为规划目标,努力创造一个经济适用、设施完善、交通便捷、布局合理、环境优雅、生活便利的现代化小区。

图书馆设计方案说明

张掖市三馆设计方案 ——图书馆设计方案说明 图书馆作为广大群众的知识殿堂和精神家园,对保障和提高全民素质起着十分严重的作用,而图书馆馆舍是进行服务全民学习的基础和保障,必须以全新的观念与模式营造优良的学习环境,设计将遵照“大气简约、定位确凿、功能齐全、特色突出”的设计原则和“实现馆舍设备现代化、馆藏特色化、服务多样化”的设计理念。 在设计的效果上,尊崇空间与环境的结合。在即定的空间中,以简短明净的现代形式与表现方式,将特有的精神文明面貌物化于展示,使读者身心畅享于含而不露的静谧之美。 优秀的阅览模式、引人入胜的图书内容和富有创造性的阅读环境设计都将成为本图书馆的亮点,一群群不分年龄、渴望求知、怀揣梦想的金张掖公民将在这里进入众多的知识海洋中畅游。 图书馆被看作是文明与自然、文化与传承的共生,要充分体现文化内涵的空间设计,其设计主线如下: 一、一层中心大厅 占地近300平米的临时展厅位于一层中心大厅,共同融合成为图书馆主大厅,在展馆中央圈起一片开放的公共区域,各种精彩的图书展览将在这里上演。蜚声世界的出名图书和图书文化宣传将成为这座展馆的主角,我们将荣幸为图书馆量身定做了一套创造性的内部设计方案。 从空间上此厅是整个图书馆的共享大厅,开放式、多用途的功能,应充分表现地域文化气息的感觉,气氛明净舒畅优美。 推开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幅美丽历史画卷浮雕和书本雕塑形式展现的形象墙,整体配有保持持续的形式和配置的光线,营造出空间的深刻感和厚重感,力求主题明确,主线清撤,很有震憾力!整个大厅空间文化气息顿时得以提升。

1,休闲区:温馨的色调与大厅融为一体,觉得尤为解放、松弛,营造出一个舒畅的休闲开放空间。 2,图书检索区:从功能上说,不仅是书刊信息的检索终端,更主要的作用是人流组织与缓冲的主要场所,是图书馆管理核心,和读者的主要交流区。所以,设计上具有很强流动感的古代书籍形式“竹签”的造型加以表现,富有韵律的空间与时间延伸。 二、借阅室 图书馆以藏为主转变为以阅为主,从而导致了馆舍建筑设计,藏与阅结合为一体的空间布局方式。所谓开放即是强调了人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一切为了读者”的服务功能,也打破了读者与图书的传统分隔,实现人书直接见面,形成“藏”中有“阅”,“阅”在“藏”中的新格局,于是设计上合理利用空间,营造一个集学习、藏书、研究为一体的共用空间,体现出明净简约舒畅的安静环境。 吊顶的造型上运用了比较现代的表现形式,采用了铝单板加银灰色铝条作以装饰。灯光是考虑到在自然光不够的条件下,灯管错综有序的排列形式,柔美淡雅,静中有动,使读者阅读不易困乏。 三、电子阅览室: 作为收集获取现代信息的主要场所,形式上有别于借阅室,柱子以抽象的叶子和书本的折叠造型修饰,精炼的手法结合自然纯静的色调,营造令人心境清静的淡雅空间,是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四、学术报告厅 作为会议、讲座、报告学术交流的空间,主席台是一个重点塑造的形象,造型现代、简约而颇有张力。吊顶和四周大量运用条形设计语言,整体美感统一,也能烘托出该厅举足轻重的地位。 五、综合性展厅 体现文化的沉淀,对书画作品、新书等活动的展示,达到学习、鉴赏、商业的目的。利用大墙体设展柜,重点突出严重作品的保护,配置图片资料等独

建筑设计说明范文

建筑设计说明

百色市右江区阳圩镇平圩民俗村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篇:建筑设计篇 总体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建筑用地红线及规划定点图 2.百色市右江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 8月20日) 3.建设方签订的设计合同。 4. 建设方提供的有关设计要求 5.国家各有关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及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 )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DB 45/T392-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67-89)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 64-89)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 )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2—90) 《百色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国家及地方现行的其它法律、法规

二、工程概况及现状 百色市右江区阳圩镇平圩民俗村建设场地位于百色市右江区阳圩镇平圩村右江南岸,平圩村为百色革命老区旅游特色名村,正大力实施“红城福地,壮乡水韵”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打造集“爱国教育、运动体验、休闲度假、宜居社区”为一体的旅游文化品牌。 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12867.62㎡,位于右江南岸,背山面水,风景秀丽。用地性质为旅游建设用地,其中A地块:餐饮、旅馆用地(游客服务中心);B地块:餐饮、旅馆用地(游客服务中心);C地块:餐饮、旅游配套广场用地(游客接待、演艺中心)。1.0≤容积率≤2.0,建筑密度≤48%,12819㎡≤建筑面积≤25638㎡。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旅游商业、餐饮、旅馆、停车、道路及室外地坪等配套工程。 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6955.40㎡,估算总投资为3474.03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用2969.23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339.37万元,预备费165.43万元。 用地现状均为民房及空地,场地基本平整。 三、设计等级 1、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2、耐火等级:二级 3、抗震设防烈度: 7度 4、屋面防水等级:Ⅱ级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12867.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