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答案仅供参考如有不对请自己加以思考)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一、习题

1.比特的传播时延与链路带宽的关系()。

A.没有关系 B. 反比关系

C. 正比关系

D. 无法确定

2.计算机网络中可以没有的是()。

A. 客服机

B. 操作系统

C. 服务器

D.无法确定

3.在OSI参考模型中,提供流量控制的层是第(1)层;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端到端连接的层是(2);为数据分组提供在网络中路由功能的是(3);传输层提供(4)的数据传送;为网络层实体提供数据发送和接收功能和过程的是(5)。

(1)A. 1、2、3 B. 2、3、4 C. 3、4、5 D. 4、5、6

(2)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会话层 D. 传输层

(3)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传输层

(4)A. 主机进程之间 B. 网络之间 C. 数据链路层 D. 物理线路层

(5)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会话层 D. 传输层

4.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网络所使用的传输技术;另一种是根据()。

A. 网络协议

B. 网络操作系统

C. 覆盖范围与规模

D. 网络服务器类型与规模

5.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分为()。

Ⅰ.资源子网Ⅱ.局域网Ⅲ.通信子网Ⅳ.广域网

A.Ⅱ、Ⅳ

B.Ⅰ、Ⅲ

B. Ⅰ、Ⅳ D. Ⅲ、Ⅳ

6. 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

Ⅰ. 流量控制Ⅱ.路由选择

Ⅲ. 分布式处理Ⅳ. 传输控制

A. Ⅰ、Ⅱ、Ⅳ

B.Ⅰ、Ⅲ、Ⅳ

C. Ⅰ、Ⅳ

D. Ⅲ、Ⅳ

7.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

A.ARPANET

B. 因特网

C. NSFnet

D. CERNET

8.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的传输单位(或PDU)分别是()。

Ⅰ.帧Ⅱ. 比特Ⅲ.报文段Ⅳ.数据报

A.Ⅰ、Ⅱ、Ⅳ、Ⅲ

B. Ⅱ、Ⅰ、Ⅳ、Ⅲ

C. Ⅰ、Ⅳ、Ⅱ、Ⅲ

D. Ⅲ、Ⅳ、Ⅱ、Ⅰ

9.设某段电路的传播时延是10ms,带宽为10Mbit/s,则该段电路的时延带宽积为()。

A.2×105 bit

B.4×105 bit

C.1×105 bit

D. 8×105 bit

10.在OSI参考模型中,第N层与它之上的第N+1层的关系是()。

A.第N层为N+1层提供服务

B.第N+1层将从第N层接收的报文添加一个报头

C.第N层使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

D.第N层使用第N+1层提供的协议

11.计算机网络可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下列属于通信子网的是()。

Ⅰ.网桥Ⅱ. 交换机Ⅲ.计算机软件Ⅳ.路由器

A.Ⅰ、Ⅱ、Ⅳ

B.Ⅱ、Ⅲ、Ⅳ

C.Ⅰ、Ⅲ、Ⅳ

D.Ⅰ、Ⅱ、Ⅲ

12.()是计算机网络中的OSI参考模型的3个主要概念。

A.服务、接口、协议

B.结构、模型、交换

C.子网、层次、端口

D.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

13.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主要取决于它的()、

A.资源子网

B.路由器

C.通信子网

D.交换机

14.TCP/IP模型一共有几层()。

A.3

B.4

C.5

D.7

15.TCP/IP模型中的网络接口层对应OSI参考模型()。

Ⅰ. 物理层Ⅱ. 数据链层Ⅲ. 网络层Ⅳ.传输层

A.Ⅰ、Ⅱ

B.Ⅱ、Ⅲ

C.Ⅰ、Ⅲ

D.Ⅱ、Ⅳ

16.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和分布系统中互相通信的(1)间交换信息时必须遵守的规则的集合。协议的关键成分中(2)是数据和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3)使用与协调和进行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同步是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1)A.相邻层实体 B.对等层实体 C.同一层实体 D.不同层实体

(2)A.语义实体 B.语法 C.服务 D.词法

(3)A.语义 B.差错控制 C.协议 D.协同控制

17.一般来说学校的网络按照空间分类属于()。

A.多机系统

B.局域网

C.城域网

D.广域网

18.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的差异是()。

A.所使用的传输介质不同

B.所覆盖的范围不同

C.所使用的协议不同 D.B和C

19.因特网采用的核心技术是()。

A.TCP/IP协议

B.局域网技术

C.远程通信技术

D.光纤技术

2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PDU的长度越大越好

B.PDU的长度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C.PDU的长度越小越好 D.PDU的长度没有限定,可以随便定

21.在n个结点的星形拓扑结构中,有()条物理链路。

A.n-1

B. n

C. n×(n-1)

D. n×(n+1)/2

22.关于广播式网络,说法错误的是()。

A.共享广播信道

B.不存在路由选择问题

C.可以不要网络

D.不需要服务访问点

23.当数据由主机A送传至主机B时,不参与数据封装工作的是()。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24.上下邻层实体之间的接口称为服务访问点,应用层的服务访问点也称为()。

A.用户界面

B.网卡接口

C.IP地址

D.MAC地址

25.考虑一个最大距离为2km的局域网,当带宽等于多大是传播时延(传播速度为2×108m/s)等于100B分组的发送延时?512分组结果又当如何?

26.有两个网络,它们都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一个提供可靠的字节流,另一个提供可靠的报文流。请问两者是否相同?为什么?

一、习题答案

1.解析:A.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而链路的带宽仅能衡量发送

时延(参考列1-1),所以说传播时延与链路带宽没有任何关系。

2.解析:D.从物理组成上看,计算机网络由硬件、软件和协议组成、客户机是用户访问网

络的出入口,是必不可少的硬件设备。服务器是提供服务、存储信息的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是在P2P模式下,服务器不一定是固定的某台机器,但在网络中一定存在充当服务器角色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是最基本的软件,肯定必不可少。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管理数据库,在一个网络上,可能没有数据库系统,所以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可以没有的。

3.解析:B、D、C、A、B。

流量控制是指使得发送数据不要太快,要使的接收端来的及接收。在OSI参考模型中,从数据链路层开始,以上各层具有流量控制功能,但是目前提供流量控制的主要是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现在只需知道流连控制的概念以及哪些有,至于怎么实现后续章节会进一步介绍)。

只有传输层才使用端口,所以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端到端连接的层是传输层。

路由功能就是为每一个分组选择最适当的路径传送,而网络层提供了这一功能。

传输层是主机进程之间的通话,而网络层是主机之间的通话(比如某人要将一件物品从A 栋楼送到B栋楼的某个人,那么主机之间的通信就好比要将该物品放到B栋楼就行,至于送个谁不管,而主机进程之间的通信就好比要将该物品送到该栋楼指定的某人手上,而这个人在这栋楼的房间号就是端口号),因为传输层用到了端口号,所以要送到指定的人才行,所以属于主机进程之间的通信。

下面为上面一层提供服务,而网络下一层是数据链路层,所以网络层实体提供数据发送和接收功能和过程的是数据链路层。

4.解析:C.计算机网络常采用的分类方法有两种。根据网络所使用的的传输技术分类:广播式网络(Broadcast Networks)和点对点网络(Point-to-Point Networks);根据网络覆盖范围与规模分类: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城域网(MAN)。

5.解析:B.这种题型变相的考了多项选择,是真题最喜欢考的一种,它全面考查了考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计算机网络组成的角度看,典型的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以分为两部分: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资源子网由主计算机系统、终端、终端控制器、连网外部设备、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等组成。资源子网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负责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通信子网(只有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由通信控

制处理机、通信线路由其他通信设备组成,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

6.解析:A.数据通信:它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包括连接控制、传输控制、差错控制、流量控制、路由控制、多路复用等子功能。可见Ⅰ、Ⅱ、Ⅳ都属于数据通信,即最基本的功能,而Ⅲ只是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不是最基本的功能。

7.解析:A.由于该题属于大纲类容,必须提示,只需记住即可(一般只需记住带有“第一”字眼的概念,一般出题人不可能问世界上第三个计算机网络是什么)。

8.解析:B.物理层传输单位为比特,数据链路层的传输单位为帧,网络层传输单位为IP数据报(或者数据报),传输层传输的单位是报文段(有人可能会考虑传输层不是有UDP数据报吗?难道UDP不是在传输层吗?确实是这样的,但是计算机不严谨的地方比较多,越到后面考生越能体会到。传输层准确的名称还是称为报文段比较准确,记住即可)。

9.解析:C.有公式可知时延带宽=传播时延×信道带宽,所以时延带宽积为=10×10 ×10×

10 bit=1×10 bit.

10.解析:A.协议与服务的区别:协议是对等实体(比如两栋7层的楼房,两栋楼房的相同层即为对等实体)之间进行逻辑通信而定义的规则或规约的集合,其关键要素是语法、语义和同步;而服务是指一个系统中的下曾向上层提供的功能。协议和服务的关系:一个协议包括两个方面,即对上层提供服务和对协议本身的实现。协议与服务的关系如图1-1所示,所以第N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

11.解析:A.参考第5题第解析可知网桥、交换机、路由器都属于通信子网,而只有计算机软件属于资源子网。

12.解析:A.计算机网络中要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就必须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原则,这些原则就是协议。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之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一层提供的服务,而提供服务就是交换信息,而要交换信息就需要通过接口(这里的接口和计算机组成的接口完全不同,不要混淆)去交换信息,所以说服务、接口、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的OSI参考模型的3个主要概念。

13.解析:C.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是通过网中结点(路由器、主机等)与通信线路(网线)之间的几何关系(如总线型、环形)表示的网络结构,而通信子网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而诸如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就是分别在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工作的,所以拓扑结构主要是指通信子网的拓扑结构。

14.解析:B.在考研大纲中,考到的有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不少同学会选5层,其实TCP/IP 模型只有4层,而现在研究5层仅仅是为了读者更清楚地了解TCP/IP 模型的工作原理,千万不要混淆。

15.解析:A.OSI 参考模型与TCP/IP 模型的对应关系如图1-2所示。

图1-2 OSI 参考模型与TCP/IP 模型的对应关系

16.解析:B 、B 、A 。本题是计算机网络中最基本的知识,一定要牢固掌握。网络协议是控制两个同等层实体(及不同结点的同一层)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而网络协议主要由3个要素组成。

语义:协议的语义是对构成协议的元素的含义的解释,即“讲什么”。

语法:数据和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即“怎么讲”。

同步:规定了事件的执行顺序。

17.解析:B.校园网在空间距离上划分应该属于局域网,参考表1-4。

表1-4 网络在空间上的划分

18.解析:D.广域网(W AN )和局域网(LAN )之间的差异是它们覆盖的范围不同(见17题解析),除此之外它们使用的协议也有差异。由于广域网通信线路长,信号可靠度不高,所以运用了一些列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手段。局域网由于其通信线路距离较短,信道质量较

高,所以局域网协议的目标主要是实现信道复用和提高速度,而局域网和广域网使用的传输介质可能是相同。

19.解析:A.在因特网上,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时必须要有一个共同遵守的约定,不然数据是没有办法传输的。而这种规定在因特网中被称为协议。当前因特网普遍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TCP/IP协议,它属于因特网的核心技术。

20.解析:B.一般来说,通信网络仅能接收一定数量的数据块,如ATM网络(考试大纲已经删除此知识点,这里仅仅是举列)限制为53B,以太网最多接收1518B,所以D肯定是错误的。PDU的长度太大,对接收方缓冲区的要求必然高,是延迟时间长,不利于通信设备的共享;而PDU长度太小,有效数据所占的比例也相应减小,可能需要多次传送,导致在接收方产生的中断也就增多,使处理PDU的时间增多。

综上所述,PDU长度的设定要权衡各方面的因素。

21.解析:A.星形拓扑结构是用一个节点作为中心节点,其他节点直接与中心节点项链构成的网络。中心节点可以是文件服务器,也可以是连接服务设备。常见的中心节点为集线器。所以,本题采用一个节点作为中心结点,其他n-1个结点都分别与其相连。

22.解析:D.广播式网络肯定是共享广播信道。另外,因为广播式网络属于共享广播信道,所以不存在路由选择的问题,所以可以不要网络层。由于广播式网络肯定需要数据链路层,而数据链路层需要通过接口(服务访问点)来获得物理层提供的服务,所以必须要服务访问点。

23.解析:A.知识点讲解中提到过,从上层往下层传输的时候,需要加上一个首部,数据链路层不仅要加首部还要加尾部。而数据链路层传输到物理层,仅仅是将数据链路层中的帧变成比特流的形式在传输介质中传输,不需要加首部,既不需数据封装。

24.解析:A.服务访问点(SAP)是一个层次系统的上下层之间进行通信接口,N层的SAP 就是N+1层可以访问N层服务的地方,针对网络层而言,其MAC地址就是服务访问点。

总结:服务访问点就是邻层实体之间的逻辑接口。从物理层开始,每一层都向上提拱服务访问点。一般而言,物理层的服务访问点就是网卡接口,数据链路层的服务访问点是MAC地址(网卡地址),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是IP地址(网络地址),传输层的服务访问点是端口号,应用层提供的服务访问点是用户界面。

25.解析:首先传播时延为:

2;×103m÷(2×108 m/s)=10 -5s=10us

(1)分组大小为100B:

假设带宽为x,要使的传播时延等于发送时延,所以带宽

X=100B;÷10us = 10MB/s=80Mbit/s

(2)分组大小为512B:

假设带宽为y,要使的传播时延等于发送时延,所以带宽

Y=512B÷10us=51.2MB/s=409.6Mbit/s

26.解析:不相同。在报文流中,网络保持对报文边界的跟踪;而在字节流中,网络不做这样的跟踪。例如,一个进程向一条连接写了1024B,稍后又写了1024B。那么接收方共读了2048B。对于报文流,接收方将得到两个报文,每个报文1024B。而对于字节流,报文边界不被识别,接收方将全部2048B当做一个整体,在此已经体现不出原先有两个不同报文的事实。

操作系统第一章作业讲解

第一章 习题 1、有3个作业A 、B 、C , A 是计算作业、 B 是检索磁带上数据的作业, C 是打印作业。3个作业单道运行时间分别为5分钟、15分钟和10分钟。假设可在15分钟内并行完成这3个作业。则各资源的利用率分别为多少? 单道CPU 利用率:5 /(5+15+10)= 5 / 30 = 1 / 6 磁带利用率:15 /(5+15+10)= 15 / 30 = 1 / 2 打印利用率:10 /(5+15+10)= 10 / 30 = 1 / 3 多道CPU 利用率:5 / 15 = 1 / 3 磁带利用率:15 / 15 = 1 打印利用率:10 / 15 = 2 / 3 2、在有一台CPU 和两台输入/输出设备磁盘和磁带的多道程序系统中,同时投入运行2个程序A 和B 。这2个程序对CPU 和磁盘和磁带的使用顺序和使用时间为: 程序A :磁带(30S )、CPU (10S )、磁盘(30S )、CPU (10S )、磁带(20S ) 程序B :磁盘(20S )、CPU (30S )、磁带(40S ) 假定:CPU 、磁盘和磁带都能并行工作,试问:在单道和多道两种方式下, 1)程序A 和B 从投入运行到运行完成所用的时间分别是多少? 2)CPU 、磁盘和磁带的利用率是多少? 答:在单道情况下,从投入到运行完成所用的时间A 为:100S ;B 为100S+90S=190S 在两道情况下,从投入到运行完成所用的时间A 为:120S ;B 为90S (非抢占式) 在两道情况下,从投入到运行完成所用的时间A 为:100S ;B 为120S (抢占式) 单道运行的时间关系图 计算 磁带 多道、非抢占式运行的时间关系图

珠算基础知识

第一章珠算基础知识 一、认识算盘 (一)算盘得结构 算盘呈长方形,由边(框),梁、档、珠四个基本部分组成。改进后得算盘又增加了清盘器、计位点与垫脚等装置。 (二)算盘得种类 二、记数与瞧数 (一)记数 算盘以算珠表示数码,靠梁算珠表示数字,离梁算珠表示零。上珠一颗当五,下珠一颗当一。以档表示数位,计算中各档表示得数位不同,高位在左,低位在右,每隔一档相差10位,选定个位档以后,向左分别为十位档、百位档、千位档……向右分别为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每差一档扩大或缩小10倍。某档下珠满五,需换用上珠表示,称为“五升”;某档算珠满十,需换用左档一颗算珠表示,称为“十进”。这种上下珠记数与进位方法称为“五升十进制”。作加减运算时,选定档位不得变化。乘除运算由于运算结果会使原档位发生变化,另有定位规定,将结合乘除运算加以说明。 算盘中全部算珠离梁靠边称为空盘,将数码拨入空盘,使算珠离边靠梁叫“置数”。 (二)瞧数 将数码置数于空盘,或将盘上得数字记录下来,都需要瞧数。要练习一眼能瞧几位数字,一般开始时分节瞧数,从左到右三位一节,熟练之后要能边瞧边打。不要瞧一个数码拨一次算珠,或瞧完一个数后再拨算珠。瞧数与拨珠要防止口中读出声音,应练成瞧反映快、记数牢而准得基本功。 三、握笔运算与清盘方法 (一)握笔方法 珠算运算需要用手拨珠,又要用手持笔书写计算结果,所以要求握笔方法正确:一就是用无名指与小指握住笔头部分,笔身横在拇指与食指间,使拇指、食指与中指能够灵活拨珠;二就是将笔夹在无名指与小指之间,笔头在小指方向,笔身横在拇指与食指间;三就是菱珠小型算盘握笔法,将笔身横在右手拇指与食指间,

操作系统 第一章习题(1)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是(C )、资源共享和操作的异步性。 A.多道程序设计 B. 中断处理 C.程序的并发执行 D. 实现分时与实时处 理 2、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 B)。 A.CPU的利用率不高 B.失去了交互性 C.不具备并行性 D.以上都不是 3、实时操作系统追求的目标是( C)。 A.高吞吐率 B.充分利用内存 C. 快速响应 D. 减少系统开销 4、系统调用的目的是( A)。 A.请求系统服务 B.终止系统服务 C.申请系统资源 D.释放系统资源 5.下列系统中,(A )是实时系统。 A 火炮的自动化系统 B 办公自动化系统 C 管理信息系统 D计算机集成 制造系统 6. 现代操作系统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C )和资源共享。 A.多道程序设计 B. 中断处理 C.程序的并发执行 D. 实现分时与实时处理 7.( D)不是分时操作系统的特征。 A 及时性 B 独占性 C交互性 D多样性 8. 为方便用户,操作系统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的( B )。 A.软件资源 B.硬件和软件资源 C.用户有用资源 D.硬件资源 二、填空题 1.方便性和___有效性____是设计操作系统时最重要的两个目标。 2.用户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使用计算机:__命令方式_____,__系统调用方式 _____,__图形窗口方式_____。 3.目前存在的基本的操作系统类型是: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 4.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____硬件___和__软件_____资源,合理 地对各类作业进行___调度____,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的____程序___的集合。 5.分时系统的特征: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 6.举例说明常用的微机操作系统:典型的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___ DOS或 CP/M ____,典型的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___ Windows XP ____,典型的多 用户多任务__ UNIX或LINUX _____。

操作系统(第三版)习题答案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 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 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OS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 (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 (2)方便用户; (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 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主要表现在:CPU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

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 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针对及时处理问题,应使所有的用户作业都直接进入内存,并且为每个作业分配一个时间片,允许作业只在自己的时间片内运行,这样在不长的时间内,能使每个作业都运行一次。 8.为什么要引入实时OS 答:实时操作系统是指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引入实时OS 是为了满足应用的需求,更好地满足实时控制领域和实时信息处理领域的需要。9.什么是硬实时任务和软实时任务试举例说明。 答:硬实时任务是指系统必须满足任务对截止时间的要求,否则可能出现难以预测的结果。举例来说,运载火箭的控制等。软实时任务是指它的截止时间并不严格,偶尔错过了任务的截止时间,对系统产生的影响不大。举例:网页内容的更新、火车售票系统。 10.在8位微机和16位微机中,占据了统治地位的是什么操作系统 答: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CP/M和MS-DOS. 11.试列出Windows OS 中五个主要版本,并说明它们分别较之前一个版本有何改进。 答: (1)Microsoft Windows 是微软公司在个人电脑上开发图形界面的首次尝试。(2)Windows 95是混合的16位/32位系统,第一个支持32位。带来了更强大、更稳定、更实用的桌面图形用户界面,结束了桌面操作系统间的竞争。

第1章操作系统笔记

操作系统的定义: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OS)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的首次扩充 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 在计算机系统上配置操作系统主要目标与计算机系统的规模和应用环境有关。 操作系统的目标 方便性 硬件只能识别机器代码(0、1) OS提供命令,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 有效性 使CPU、I/O保持忙碌,充分利用 使内存、外存数据存放有序,节省空间 合理组织工作流程,改善资源利用率,提高吞吐量可扩充性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硬件/体系结构/网络/Internet OS应采用层次化结构,便于扩充和修改功能层次和模块开放性 支持网络环境,兼容遵循OSI标准开发的硬件和软件操作系统的作用 1. 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命令方式 用户通过键盘输入联机命令(语言) 系统调用方式 用户程序通过系统调用,操纵计算机 图形、窗口方式 用户通过窗口、图标等图形界面操纵计算机 2.计算机系统资源管理者

4大类资源:处理机;存储器;I/O设备;信息(文件:程 序、数据) 3.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扩充机器) 裸机:只有硬件的计算机,难以使用 虚机器:在裸机增加软件(OS等),功能增强,使用方便 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 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利用率 早期计算机很昂贵,为提高资源利用率,产生了批处理系统 2.方便用户 为改善用户上机、调试程序时的条件,产生了分时系统 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OS随之更新换代,如:8位->16位->32位 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单处理机OS->多处理机OS->网络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无操作系统时代 OS尚未出现,人们如何使用计算机 人工操作方式 人工操作方式的缺点 用户独占全机 CPU等待人工操作 结果:资源利用率低下 脱机输入输出系统 低速设备

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习题一 1-1 存储程序式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存储程序:用户将解决的问题的步骤事先告诉计算机,成为程序; 2.程序控制:计算机所作的任何事情都是通过CPU执行程序来完成的。 1-2 批处理系统和分时系统各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分时系统的响应比较快? 答:批处理系统:先将程序加载到内存中然后再由CPU执行。 分时系统:分时系统是把处理机时间划分成很短的时间片(如几百毫秒)轮流地分配给各个联机作业使用,如果某个作业在分配的时间片用完之前还未完成计算,该作业就暂时中断。 分时系统由于是时间片轮转来运行程序,所以比多道处理系统响应更快。 1-3 实时系统的特点是什么?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和分时系统从外表看来很相似,它们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答:实时系统的特点是快速响应。 实时系统:实时系统是指计算机对于外来信息能够在被控制对象允许的截止期限内反应的系统。 分时系统:分时系统是把处理机时间划分成很短的时间片(如几百毫秒)轮流地分配给各个联机作业使用,如果某个作业在分配的时间片用完之前还未完成计算,该作业就暂时中断。 1-4 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试述多道程序运行的特征? 答: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是在计算机主存中同时存放几道相互独立的程序,使它们在管理程序控制之下,相互穿插地运行。 特征: 多道——计算机主存中同时存放几道相互独立的程序; 宏观上并行——同时进入系统的几道程序都处于运行过程中,即它们先后开始了各自的 运行,但都未运行完毕; 微观上串行——从微观上看,主存中的多道程序轮流或分时地占有处理机,交替执行。(注:基于现在系统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多核CPU,所以出现了在微观上可以并行的特征) 1-5 什么是操作系统?从资源管理的角度去分析操作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操作系统是一个大型的程序系统,它负责计算机系统软、硬件资源的分配和管理;控制和协调并发活动;提供用户借口,使用户获得良好的工作环境。 操作系统资源管理的目标是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和方便用户使用。 1-6 操作系统的主要特性是什么?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特性? 答:操作系统的主要特性有:并发、共享、不确定性。 为了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资源,一般采用多个同时性用户分用的策略。一顺序计算为基础的计算机系统要完成并行处理的功能,必将导致顺序计算模型与并行计算模型的矛盾,必须解决资源共享和多任务并发执行的问题。以多道程序设计为基础的操作系统具备的主要特征就是并发与共享。另外,由于操作系统要随时处理各种事件,所以它也不具备不确定性。

操作系统第1章练习地的题目

第1章操作系统引论 1.1 典型例题解析 【例1】试说明操作系统与硬件、其它系统软件以及用户之间的关系。 答:操作系统是覆盖在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它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并向用户提供良好的界面。操作系统与硬件紧密相关,它直接管理着硬件资源,为用户完成所有与硬件相关的操作,从而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对硬件资源的使用,并提高了硬件资源的利用率。操作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系统软件,其它系统软件与运行在操作系统地基础之上,可获得操作系统提供的大量服务,也就是说,操作系统是其它系统软件和硬件的接口。而一般用户使用计算机除了需要操作系统支持外,还需要用到大量的其它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以使其工作更加方便和高效。 【例2】操作系统具有哪些特征?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答:操作系统的特征有并发、共享、虚拟和异步性。它们的关系如下: (1)并发和共享是操作系统最基本的特征。为了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操作系统必然要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使多个程序共享系统的资源,并发的执行。 (2)并发和共享互为存在的条件。一方面,资源的共享以程序(进程)的并发执行为条件,若系统不允许程序并发执行,自然不存在资源的共享问题;另一方面,若系统不能对资源共享实施有效管理,协调好各个进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也必将影响到程序的并发执行,甚至根本无法并发执行。 (3)虚拟以并发和共享为前提条件。为了使并发进程能更方便、更有效地共享资源,

操作系统经常采用多种虚拟技术来在逻辑上增加CPU和设备的数量以及存储器的容量,从而解决众多并发进程对有限的系统资源的竞争问题。 (4)异步性是并发和共享的必然结果。操作系统允许多个并发进程共享资源、相互合作,使得每个进程的运行过程受到其他进程的制约,不再“一气呵成”,这必然导致异步性特征的产生。 【例3】简述并发与并行的区别。 答:并行性和并发性是既相似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并行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而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1.2 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操作系统是一种()。 A、应用软件 B、系统软件 C、通用软件 D、工具软件 2.操作系统是对()进行管理的软件。 A、软件 B、硬件 C、计算机资源 D、应用程序 3.操作系统的()管理部分负责对进程进行调度 A、存储器 B、设备 B、文件D、处理机

珠算基础知识

珠算有1700多年的历史 周总理:“不要把算盘丢掉” 原财政部部长王丙乾:“推广珠算,研究心算,弘扬国粹,开发智力” 思维: 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逻辑思维、辩证思维、 创新思维、灵感思维(钱学森) 珠算与心算的关系: 1.珠算是珠心算的前提和条件 2.珠心算是珠算的发展和升华 心算法有四大类 1.笔算式心算法 2.速算式心算法 3.指算式心算法 4.珠算式心算法 a.低速——高速——神速 b.静珠——动珠

珠心算涉及4个重要相关学科 1、数学 2、脑科学 3、心理学 4、教育学 4~6岁的儿童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启蒙期 6~8岁的儿童是儿童思维发展的敏感期 8~12岁的儿童是儿童思维发展的最佳期 4~13岁是发展儿童智力的最好时期 人的13岁以前的脑映像最突出 珠心算的作用: 1、有利于儿童大脑的发育(开发左右脑,即全脑) 2、有利于儿童早期智力开发 3、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注意力 4、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记忆力和想象力 5、有利于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 6、有利于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良好的意志品质,办事效率增强,抗干扰能力 克服困难的品质,良好的学习习惯 珠心算的功能:计算功能(基本);启智功能;教育功能

第一讲珠算基础知识 1、认识算盘 长方框里一条梁,珍珠跳上又跳下 串串珍珠里面藏,千变万化似魔方 算盘四周叫做框,串珠小棍叫做档 中间横着一道梁,小小算珠排成行 小小算盘细又长,框珠档珠来组成 天天带在我身旁,数档记清本领强 长方框里一条梁,小小竖棍排成行 串串算珠把歌唱,加减乘除他帮忙 2、认识算珠 你拍一,我拍一,一颗下珠表示一 你拍二,我拍二,二颗下珠表示二 你拍三,我拍三,三颗下珠表示三 你拍四,我拍四,四颗下珠表示四 你拍五,我拍五,一颗上珠表示五 你拍六,我拍六,一上一下表示六

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作者:佚名来源:网络 1、有一台计算机,具有IMB 内存,操作系统占用200KB ,每个用户进程各占200KB 。如果用户进程等待I/O 的时间为80 % ,若增加1MB 内存,则CPU 的利用率提高多少? 答:设每个进程等待I/O 的百分比为P ,则n 个进程同时等待刀O 的概率是Pn ,当n 个进程同时等待I/O 期间CPU 是空闲的,故CPU 的利用率为 1-Pn。由题意可知,除去操作系统,内存还能容纳4 个用户进程,由于每个用户进程等待I/O的时间为80 % , 故: CPU利用率=l-(80%)4 = 0.59 若再增加1MB 内存,系统中可同时运行9 个用户进程,此时:cPu 利用率=l-(1-80%)9 = 0.87 故增加IMB 内存使CPU 的利用率提高了47 % : 87 %/59 %=147 % 147 %-100 % = 47 % 2 一个计算机系统,有一台输入机和一台打印机,现有两道程序投入运行,且程序A 先开始做,程序B 后开始运行。程序A 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 、打印100ms 、再计算50ms 、打印100ms ,结束。程序B 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 、输入80ms 、再计算100ms ,结束。试说明(1 )两道程序运行时,CPU有无空闲等待?若有,在哪段时间内等待?为什么会等待?( 2 )程序A 、B 有无等待CPU 的情况?若有,指出发生等待的时刻。

答:画出两道程序并发执行图如下: (1)两道程序运行期间,CPU存在空闲等待,时间为100 至150ms 之间(见图中有色部分) (2)程序A 无等待现象,但程序B 有等待。程序B 有等待时间段为180rns 至200ms 间(见图中有色部分) 3 设有三道程序,按A 、B 、C优先次序运行,其内部计算和UO操作时间由图给出。 试画出按多道运行的时间关系图(忽略调度执行时间)。完成三道程序共花多少时间?比单道运行节省了多少时间?若处理器调度程序每次进行程序转换化时lms , 试画出各程序状态转换的时间关系图。 答: 1 )忽略调度执行时间,多道运行方式(抢占式):

珠算基础知识

珠算基础知识

第一章珠算基础知识 一、认识算盘 (一)算盘的结构 算盘呈长方形,由边(框),梁、档、珠四个基本部分组成。改进后的算盘又增加了清盘器、计位点和垫脚等装置。 (二)算盘的种类 二、记数与看数 (一)记数 算盘以算珠表示数码,靠梁算珠表示数字,离梁算珠表示零。上珠一颗当五,下珠一颗当一。以档表示数位,计算中各档表示的数位不同,高位在左,低位在右,每隔一档相差10位,选定个位档以后,向左分别 为十位档、百位档、千位档……向右分别为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 每差一档扩大或缩小10倍。某档下珠满五,需换用上珠表示,称为“五 升”;某档算珠满十,需换用左档一颗算珠表示,称为“十进”。这种上 下珠记数和进位方法称为“五升十进制”。作加减运算时,选定档位不得 变化。乘除运算由于运算结果会使原档位发生变化,另有定位规定,将 结合乘除运算加以说明。 算盘中全部算珠离梁靠边称为空盘,将数码拨入空盘,使算珠离边靠梁叫“置数”。 (二)看数 将数码置数于空盘,或将盘上的数字记录下来,都需要看数。要练习一眼能看几位数字,一般开始时分节看数,从左到右三位一节,熟练 之后要能边看边打。不要看一个数码拨一次算珠,或看完一个数后再拨 算珠。看数与拨珠要防止口中读出声音,应练成看反映快、记数牢而准 的基本功。 三、握笔运算与清盘方法 (一)握笔方法 珠算运算需要用手拨珠,又要用手持笔书写计算结果,所以要求握笔方法正确:一是用无名指和小指握住笔头部分,笔身横在拇指和食指

间,使拇指、食指和中指能够灵活拨珠;二是将笔夹在无名指和小指之间,笔头在小指方向,笔身横在拇指和食指间;三是菱珠小型算盘握笔法,将笔身横在右手拇指与食指间,笔杆上端伸出虎口,笔尖露在食指与中指之外。 (二)清盘方法 在每次运算之前,要使所有算珠都有离梁边,使盘面变为空盘,这个过程叫清盘。清盘的方法因所使用的算盘不同而有所不同。有清盘器的算盘,可直接利用清盘器清盘;无清盘器的算盘,其清盘方法是:将拇指和食指合拢,拇指在梁下,食指在梁上,顺着算盘的横梁由右向左迅速移动,利用手指对靠近横梁两这算珠的推弹力,使算珠离梁靠框。 使用此法,用力要自然均匀,切勿有意识地使两珠上下弹开,要一气呵成。 四、打算盘的姿势 打算盘的姿势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运算的准确程度。打算盘时,身要正,腰要直,脚放开,头稍低,眼向下,要求视线落在算盘下边与练习题交界处,运算时靠翻动眼皮看数拨珠,不要摇头。打算盘肘部摆动的幅度不宜过大,精力要高度集中。上身与桌沿的距离约10厘米。算盘放在离桌沿10—15厘米的位置,并与桌边基本平行。算盘的中央部分基本上要与身体中心一致。 五、拨珠方法 珠算拨珠法又称指法。 拨珠方法的合理、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计算的速度与准确度。 (一)三指拨珠法 联拨六大动作 拇指中指同 合 本档同一档上下珠同时靠梁,如算盘已有3,要加6或2+7或0+8等 左右两档左档下珠、右档上珠同时靠梁。如10+15、11+25、0+35等

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 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 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 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 (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 (2)方便用户; (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 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6.试说明推劢分时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 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 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臵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针对及时处理问题,应使所有的用户作业都直接进入内存,并且为每个作业分配一个时间片,允许作业只在自己的时间片内运行,这样在不长的时间内,能使每个作业都运行一次。 8.为什么要引入实时OS? 答:实时操作系统是指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引入实时OS 是为了满足应用的需求,更好地满足实时控制领域和实时信息处理领域的需要。9.什么是硬实时仸务和软实时仸务?试丼例说明。 答:硬实时任务是指系统必须满足任务对截止时间的要求,否则可能出现难以预测的结果。举例来说,运载火箭的控制等。软实时任务是指它的截止时间并不严格,偶尔错过了任务的截止时间,对系统产生的影响不大。举例:网页内

操作系统教程第版课后答案

操作系统教程第5版课后答案 费祥林、骆斌编着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 习题一 一、思考题 1.简述现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层次结构。 答:现代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组成。是硬件和软件相互交织形成的集合体,构成一个解决计算问题的工具。硬件层提供基本可计算的资源,包括处理器、寄存器、内存、外存及I/O设备。软件层由包括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其中系统软件是最靠近硬件的。 2、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可分成哪几类?试举例说明。 答:包括两大类,硬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硬件资源分为处理器、I/O设备、存储器等;信息资源分为程序和数据等。 3.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对各类作业进行调度,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主要起4个方面的作用。 (1)服务用户观点——操作系统提供用户接口和公共服务程序 (2)进程交互观点——操作系统是进程执行的控制者和协调者 (3)系统实现观点——操作系统作为扩展机或虚拟机 (4)资源管理观点——操作系统作为资源的管理者和控制者 4.操作系统如何实现计算与操作过程的自动化? 答:大致可以把操作系统分为以下几类: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其中批处理操作系统能按照用户预先规定好的步骤控制作业的执行,实现计算机操作的自动化。又可分为批处理单道系统和批处理多道系统。单道系统每次只有一个作业装入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储器运行,多个作业可自动、顺序地被装入运行。批处理多道系统则允许多个作业同时装入主存储器,中央处理器轮流地执行各个作业,各个作业可以同时使用各自所需的外围设备,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缩短作业时间,提高系统的吞吐率 5.操作系统要为用户提供哪些基本的和共性的服务? 答:(1)创建程序和执行程序;(2)数据I/O和信息存取;(3)通信服务;(4)差错检测和处理。为了保证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使得多个应用程序能够有效的共享系统资源,提高系统效率,操作系统还具备一些其他的功能:资源分配,统计,保护等。 6.试述操作系统所提供的各种用户接口。 答:操作系统通过程序接口和操作接口将其服务和功能提供给用户。程序接口由一组系统调用组成,在应用程序中使用“系统调用”可获得操作系统的低层服务,访问或使用系统管理的各种软硬件资源,是操作系统对外提供服务和功能

操作系统第一章

1.在计算机系统中配置操作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操作 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其中包括处理机、存储器以及文件和设备。这里的处理机管理主要是对进程进行管 2.操作系统有多种类型: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称为分时操作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将若干个作业提交给计算机系统集中处理的操作系统称为批处理操作系统;在实时操作系统的控制下,计算机系统能及时处理由过程控制反馈的数据,并做出响应;在IBM- PC机上的操作系统称为微机操作系统 3.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它负责为用户和用户程序完成所有与硬件相关 并与应用无关的工作,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不是操作系统关心的主要问题。 4.用户在程序设计过程中,可通过系统调用获得操作系统的服务。 5.在0S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有效地提高CPU,内存和I/O设备的利 用率,为实现多道程序设计需要有更大的内存。 6.推动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推动分时 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方便用户,推动微机OS发展的主要动力是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7.在设计分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交互性和响应时间,在设计批处 理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周转时间和系统吞吐量,在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实时性和可靠性 8.在多道批处理系统中,为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系统总是优先选择计算型 和I/O型均衡的多个作业投入运行,为了提高吞吐量,系统总是想方设法缩短用户作业的周转时间 9.从下面关于操作系统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1) (1)对批处理作业,必须提供相应的作业控制信息。 (2)对于分时系统,不一定全部提供人机交互功能。 (3)从响应角度看,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的要求相似。 (4)采用分时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中,用户可以独占计算机操作系统中 的文件系统。 (5)从交互角度看,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相似 10.分时系统的响应时间(及时性)主要是根据用户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确定 的,而实时系统的响应时间则是由控制对象所能接受的时延确定的。 11.在分时系统中,为使多个用户能够同时与系统交互,最关键的问题是能 在一较短的时间内,使所有用户程序都得到运行,当用户数100 时,为保证响应时间不超过2秒,此时的时间片最大应为20ms

操作系统第一章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一种()。 A.应用软件 B.系统软件 C.工具软件 D.字表处理软件 2.UNIX属于一种()操作系统。 A.分时系统 B.批处理系统 C.实时系统 D.分布式系统 3.操作系统是一组()程序。 A.文件管理 B.中断处理 C.资源管理 D.设备管理 4.下里四个操作系统中,是分时系统的为()。 A.CP/M B.MS-DOS C.UNIX D.WINDOWS NT 5.用户要在程序获得系统帮助,必须通过()。 A.进程调度 B.作业调度 C.键盘命令 D.系统调用 6.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 A.CPU的利用率不高 B.失去了交互性 C.不具备并行性 D.以上都不是 7.DOS操作系统主要功能是()。 A.文件管理程序 B.中断处理程序 C.作业管理程序 D.打印管理程序 8.在Pascal程序中调用的sin(x)是()。 A.系统调用 B.标准子程序 C.操作系统命令 D.进程 9.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是()。 A.把源程序代码转换为标准代码 B.实现计算机用户之间的相互交流 C.完成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转换 D.控制、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和程序的执行 10. 在分时系统中。时间片一定时,(),响应时间越长。 A.内存越多 B.用户数越多 C.内存越少 D.用户数越少 11.操作系统的()管理部分负责对进程进行调度。 A.主存储器 B.控制器 C.运算器 D.处理机

12.操作系统是对()进行管理的软件。 A.软件 B.硬件 C.计算机资源 D.应用程序 13.从用户的观点看,操作系统是()。 A.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B.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资源的软件 C.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的软件 D.由若干层次的程序按一定的结构组成的有机体 14.操作系统的功能是进行处理机管理()管理、设备管理及信息管理。 A.进程 B.存储器 C.硬件 D.软件 15.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提高CPU和外部设备的()。 A.利用率 B.可靠性 C.稳定性 D.兼容性 16.操作系统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为了提高计算机的( )和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而配备的一种系统软件。 A.CPU的利用率不高 B.失去了交互性 C.不具备并行性 D.以上都不是 17.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主要有()。 A.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及多任务系统 B.实时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及分时操作系统 C.单用户系统、多用户系统及批处理系统 D.实时系统、分时系统和多用户系统 18.所谓()是指将一个以上的作业放入主存,并且同时处于运行状态,这些作业共享处理机的时间和外围设备等其他资源。 A.多重处理 B.多道程序设计 C.实时处理 D.共行执行 19.多道批处理系统的硬件支持是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 A.RISC技术 B.通道和中断机构 C.集成电路 D.高速内存 20. 下面关于操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批处理作业必须具有作业控制信息 B.分时系统不一定都具有人机交互功能。 C.从响应时间的角度看,实时系统与分时系统差不多。 D.由于采用了分时技术,用户可以独占计算机的资源。 21.()操作系统允许在一台主机上同时连接多台终端,多个用户可以通过各自的终端同时交互地使用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答案 1.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的(③),其中包括处理机、内存、外围 设备和文件。 ①、程序;②、文件;③、资源;④、进程 2.(③)操作系统允许在一台主机上同时连接多台终端,多个用户可 以通过各自的终端同时交互的使用计算机。 ①、网络;②、分布式;③、分时;④、实时 3.操作系统的四大功能是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4.批处理系统主要解决吞吐量问题,分时系统主要解决 交互性问题。(华中理工大2001) 5.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并发、共享、虚拟、异步。 6.如果操作系统具有交互性强、可供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及响应较及时的特 点,则属于分时类型,如果操作系统可靠,响应及时但仅有简单的交互能力则属于实时类型,如果操作系统在用户提交作业后,不提供交互能力,它所追求的是计算机资源的高利用率,大吞吐量和作业流程的自动化,则属于批处理类型。 7.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接口主要分为 命令接口、图形接口、程序接口。 8.多道程序(multiprogramming)和多重处理(multiprocessing)有何区别答:多道程序是作业之间自动调度执行、共享系统资源,并不是真正的同时执行多个作业;而多重处理系统配置多个CPU,能真正同时执行多道程序。要有效使用多重处理,必须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而多道程序设计原则上不一定要求多重处理系统的支持。 9.设计操作系统与哪些硬件器件有关 答: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对硬件资源的管理,因此设计计算机操作系统时应考虑下述计算机硬件资源: ①CPU与指令的长度及执行方式; ②内存、缓存和高速缓存等存储装置;

③各类寄存器,包括各种通用寄存器、控制寄存器和状态寄存器等; ④中断机构; ⑤外部设备与I/O控制装置; ⑥内部总线与外部总线; ⑦对硬件进行操作的指令集。 10.多用户系统于网络操作系统有什么区别 答:网络操作系统的工作,用户必须知道网址,而多用户操作系统是面向用户的,可以不必知道计算机的详细确切地址,多用户技术的关键是在用户之间有保密安全措施,网络操作系统强调的是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以单机多用户系统为例,说明它与网络操作系统的比较。 11.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有何不同 答: 系统设计目标不同。分时系统于与实时系统中的信息处理系统相似,都能为多个用户服务,系统按分时原则为多个终端用户服务; 而实时系统则表现为经常对多路现场信息进行采集,以及对多个对象或多个执行机构进行控制。因此,分时系统的目标是提供一种通用性强的系统,而实时系统大多具有某种特殊用途,是一种专用系统。 响应时间要求不同。分时系统与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对象应时间的要求都是以人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来确定的。而实时控制系统的响应时间是以控制对象所能接受的时延来确定的,实时性要求更强。 交互性强弱不同。分时系统主要用于运行终端用户程序,因此具有较强

(完整版)珠心算基础知识

珠心算基础知识 珠心算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珠心算 简单的说:珠心算就是头脑里打算盘。 详细阐述:在熟练珠算的基础上,通过模拟拨珠、数珠互译等训练,过渡到大脑思维控珠的由操作技能转化为心智技能。 (二)学珠心算有什么好处 1、能开发儿童智力。 2、让孩子对数字比较敏感。 3、能适当提高计算能力。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锻练优秀的思维品质。 (三)怎样教好珠心算 1、与孩子有效沟通。 ①孩子喜欢老师才会喜欢珠心算。(具备童心和耐心) ②说孩子能听懂的话。(语言的逻辑性与简洁性) ③说孩子爱听的话。(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与儿化特性) 2、眼神交流。(眼神决定前程) ①老师的眼神让孩子感觉到平等、尊重、重视。 ②善于使用肢体语言。随意性安抚,不经意触碰,面带微笑。 (四)珠心算老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 1、会打算盘。

2、会判断题型。 3、会根据需要快速出题。 4、完全熟悉珠心算的内在联系与教学主线。 (五)认识算盘 1、算盘的主要结构:梁、档、算珠、计位点、清盘器、框。 虚盘:梁、算珠、档。 2、清盘器:左手中指清盘。 为什么用中指清盘?答:①中指的末稍神经很丰富。②有利于感觉器官充分的训练。 3、计位点儿歌:个十百千万,三位分一节,一节前千位,二节前百万,三节前十亿,好读又好记。 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有两种算珠颜色,分别是黑色和白色。而我们的橙色是特制的,市场上很少。 黑色:黑色算珠比较沉重,而大脑的皮质层是灰褐色的,属同一色系,导致算珠的图像形成比较慢,运算速度也就变得比较慢。 白色:白色算珠在快速拨珠时会反光,不断的剌激眼睛,可能导致近视。 橙色:选择橙色算珠时,做了一个实验,设定7种颜色的算珠,供68个孩子每人选择两种自己最喜欢的颜色的算珠,结果有48个选择了橙色算珠,说明孩子喜欢这种颜色的算珠。 (六)珠示数 儿歌:小朋友记清楚,上珠一颗表示5,下珠一颗表示1。 ※认识5比认识1更重要,原因是5还需与1、2、3、4组合成6、7、8、9。 ※让孩子快速认珠的方法:①岁数法②儿歌法③故事法④拳头法⑤秘密法 (七)怎样打算盘 1、横竖放算盘。 目的: ①培养团队精神。

操作系统第一章节总结+答案超详细

1.0 操作系统的定义 (1)能有效的组织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 (2)合理对各类作业进行调度和控制 (3)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1.1 操作系统的目标(4)习题1(1)方便性易于使用 (2)有效性利用率高,吞吐量大 (3)可扩充性微内核结构和C/S模式,增加新老交替功能,修改老功能和模块 (4)开放性方便实现互联 1.2 操作系统的作用(3)习题2 (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3) 命令方式 系统调用方式 图形窗口方式 (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处理器管理:分配和控制处理机 存储器管理:负责内存的分配与回收 I/0管理:负责输入输出设备分配与操纵 文件管理:用于实现对文件的存取共享和保护 (3)OS实现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为什么)习题3 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1.3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无->单-》多-》分时-》实时->微机) 脱机I/O联机I/O 习题5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①单道批处理 特征:自动性,顺序性,单道性 ②多道批处理 特征:多道性,无序性,调度性(作业调度,进程调度,内外存互换) 优缺点: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 解决的问题:处理机争用,内存分配和保护问题,输入输出设备分配问题,文件的组织和管理问题,作业管理问题,用户与系统接口问题。 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习题4答:主要动力来源于五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 (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 (2)方便用户; (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完整版)操作系统课后题答案

课本课后题部分答案 第一章 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 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13.OS有哪几大特征?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答: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四个基本特征;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性。14.处理机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它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处理机管理的主要功能是:进程管理、进程同步、进程通信和处理机调度; 进程管理:为作业创建进程,撤销已结束进程,控制进程在运行过程中的状态转换。进程同步:为多个进程(含线程)的运行进行协调。 通信:用来实现在相互合作的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 处理机调度: (1)作业调度。从后备队里按照一定的算法,选出若干个作业,为他们分配运行所需的资源(首选是分配内存)。 (2)进程调度:从进程的就绪队列中,按照一定算法选出一个进程,把处理机分配给它,并设置运行现场,使进程投入执行。 15.内存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3/48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参考答案余有明与计07和计G09的同学们编著 3/48 答:内存管理的主要功能有: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和内存扩充。 内存分配:为每道程序分配内存。 内存保护:确保每道用户程序都只在自己的内存空间运行,彼此互不干扰。 地址映射:将地址空间的逻辑地址转换为内存空间与对应的物理地址。 内存扩充:用于实现请求调用功能,置换功能等。 16.设备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主要功能有: 缓冲管理、设备分配和设备处理以及虚拟设备等。 主要任务: 完成用户提出的I/O 请求,为用户分配I/O 设备;提高CPU 和I/O 设 备的利用率;提高I/O速度;以及方便用户使用I/O设备. 17.文件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文件管理主要功能: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的读/写管理和保护。文件管理的主要任务:管理用户文件和系统文件,方便用户使用,保证文件安全性。 第二章 1.什么是前趋图?为什么要引入前趋图? 答:前趋图(Precedence Graph)是一个有向无循环图,记为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用于描述进程之间执行的前后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