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重点

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重点
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重点

中国现代文学史

名词解释

1、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沈雁

冰、许地山、叶绍钧、郑振铎等12人,以革新后由沈雁冰主持的《小说月报》为会刊。受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作是“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或写实主义的一派。

2、主观战斗精神:胡风在四十年代提出“一方面要求主观力量的坚强,坚强到

能够和血肉的对象搏斗,能够对血肉的对象进行批判”,“另一方面要求作家向感性的对象深入,深入到和对象的感性表现结为一体。”是针对客观主义思潮而提出的,是对当时左翼作家对现实主义的错误认识的批判,同时还提出精神奴役创伤说、世界进步文艺之流来支持主观战斗精神。

3、百花文学:1956年5月2日,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在“双百方针”的影响下,1956年以后文学界出现了突破僵化教条、类似于苏联文学的“解冻”,文学创作取得了一定丰收,形成了建国后十七年文学短暂的“百花时代”,在文学创作方面,有两类新颖的作品,一类是直面现实矛盾,大胆“干预生活“,突破了长期以来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禁区,如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一类是突破被长期封锁的人情、人性的禁区,把笔触伸向人物丰富复杂的情感世界,克服公式化、概念化的弊端,如宗璞的《红豆》等。

4、寻根小说:寻根小说于1985年前后形成,以知青族作家为主要创作主体,主

要作品有韩少功的《爸爸爸》、王安忆的《小鲍庄》、阿城的《棋王》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寻根文学主张是希望能立足于我国自己的民族土壤中,挖掘分析国民的劣质,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理想、价值标准,努力创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

5、杂文:杂文是用现代白话文写作,旨在及时展开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篇幅

短小、手法灵活的文章,是经由鲁迅的倡导和实践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散文体裁。了解中国国情和中国人国民性格,具有先锋性和个人性的文体创造,贯穿在鲁迅整个文学活动中的现实战斗精神和现代反抗意识,是杂文的灵魂。

了解中国国情和中国人国民性格,具有先锋性和个人性的文体创造

6、红色经典:红色经典是在文革结束后才出现的词汇,却蕴涵着与现实相连的

文革记忆。早在1980年代被用来指称文革中出现的样板戏;1990年代以后被泛化推广到用它来代表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导下创作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政治运动和普通工农兵生活的典范性作品。多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创作方法,代表作品有小说《红岩》、《红日》、《红旗谱》、等,戏剧《红灯记》、《沙家浜》等。

7、朦胧诗:所谓朦胧诗,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采用整体形象象征、

逐步意向感发的艺术策略和方式来隐示情思,从而使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为诗境模糊朦胧、主题多义莫明这样一些特征,在文学创作和创造思想上有新的突破,在诗歌的内涵上追求自我价值,以现代意识思考人的本质,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往往具有批判意识和忧思意识,表现出冷色调,注重主题的创造和个人内心感情的抒发,有强烈的现代意识。选择题

1、现代文学的开端、文学革命的起点:在《新青年》上胡适发表的《文学改良

刍议》和陈独秀发表的《文学革命论》。

2、五四时期影响最大的两个社团:文学研究会—为人生而艺术;创造社---为艺

术而艺术。

3、周作人提出“人的文学“这个观点。

4、鲁迅的作品中最具反抗、叛逆意识的作品是《狂人日记》。集神话、传说及史

实的演义的作品是《故事新编》。

5、许地山早期作品都是围绕异域色彩、宗教氛围的,《春桃》是他创作的转向,

摆脱了早期作品的风格。

6、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和闻一多。徐志摩以飞扬轻盈的风格为主。闻一多

的三美指: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

7、30年代,由中共共同成立的,对中国文学产生重大影响的社团是中国左翼作

家联盟,简称“左联”。

8、塑造人物形象上:矛盾塑造了民族资本家和时代新女性两种人物形象,老舍

的作品主要描写北京市民和底层平民两种人物形象。鲁迅的作品主要塑造了知识分子、农民的人物形象。

9、巴金的作品《家》中,在传统与现实摇摆不定的人物是高觉慧。

10、丁玲的代表作品是中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

11、在左翼小说中,同时从四川出生的作家是沙汀《淘金记》和艾芜《南行记》,一个带有讽刺意味,一个带有传奇色彩。

12、新感觉小说的代表人物:穆时英、刘呐鸥、施蛰存

13、通俗小说:30、40年代言情小说中成就最大的作家是张恨水,其中描写多角恋爱纠纷的作品是《啼笑因缘》。

14、30年代诗歌中,标志从新月向现代诗歌转型的作品是戴望舒的《我底记忆》。

15、30年代小品文的特点:闲适(周作人)、幽默(林语堂),专门刊载小品文的刊物有《论语》、《人间世》、《宇宙风》。

16、30年代戏剧中,曹禺的《雷雨》中最能体现雷雨般性格的人物是繁漪;对于《日出》的转型影响最大的作家是契诃夫。

17、40年代,胡风提出“主观战斗精神”和“精神奴役创伤说”。

18、钱钟书的作品《围城》中最后与方鸿渐组成家庭的是孙柔嘉。

19、张爱玲的作品《金锁记》的主人公是曹七巧,《倾城之恋》的主人公是白流苏。

20、武侠小说中北派五大家:还珠楼主(李寿民)、宫白羽、王度庐、郑证因、朱贞木,还珠楼主作品《蜀山剑侠传》,王度庐的作品《卧虎藏龙》。

21、40年代诗歌,对中国诗歌影响最大,对“七月”、“九叶”有重大影响的诗人是艾青。

22、新评书体小说:赵树理,代表作《小二黑结婚》;新章回体小说的代表作《新儿女英雄传》《吕梁英雄传》。

23、冯至,诗集《十四行集》、小说《伍子胥》、散文《山水》。

24、红色经典中三红指《红岩》、《红日》、《红旗谱》,借鉴言情、武侠元素的作品有曲波的《林海雪原》、欧阳山的《三家巷》。

25、建国以后,短篇小说中,作品带有清丽风格的代表作家有孙犁、茹志鹃。作品带有悲壮风格的代表作家有峻青、王愿坚。

26、解放以后,写爱情题材的女作家是宗璞,主要描写革命与爱情之间的冲突,代表作是《红豆》。

27、郭小川,抒情诗《望星空》,叙事诗《一个和八个》—因为此作而遭到批判。

28、60年代散文三大家:杨朔、秦牧、刘白羽

29、老舍的《茶馆》的特点是:多卷图轴、人像展览

30、文革时期戏剧的代表作:《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京剧样板戏

31、被称为台湾新文学之父的是赖和。

32、白先勇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孽子》

33、台湾乡土小说代表作家:陈映真

34、台湾三大现代诗派:现代派、蓝星诗社、创世纪

35、香港文学史上较重要的,与导演王家卫多次合作的作家是刘以鬯,主要作品有《酒徒》等。

36、金庸小说中反英雄反武侠气质的人物是韦小宝。

37、八十年代三个作家群体:五七族(王蒙)、知青族(史铁生)、新生代(王朔、于谦)

38、被称为东方意识流小说是王蒙的《春之声》

39、新生代小说作家莫言,其作品写出了“感觉”的世界,代表作有《红高粱》、《透明的红萝卜》、《丰乳肥臀》

40、新生代小说作家余华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活着》(转型后首部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艺术转型最终实现)

41、陈忠实《白鹿原》,作品通过两大家族之间的斗争暗喻国共两党的斗争。

42、寻根小说,知青族作家:韩少功《爸爸爸》、王安忆《小鲍庄》、阿城《棋王》

43、新写实小说作家:池莉《烦恼人生》、方方、刘恒《贫嘴张大明的幸福生活》、《狗日的粮食》、刘震云《一地鸡毛》

44、王小波《黄金时代》

45、90年代当代女性写作代表人物:林白《一个人的战争》、陈染《私人生活》

46、广西三剑客:鬼子(廖润柏)、东西(田代琳)、李冯《英雄》

47、朦胧诗:北岛、舒婷、顾城

48、后朦胧诗:韩冬《有关大雁塔》、于坚

49、200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高行健

50、贾平凹《废都》

51、擅长言情诗歌的台湾作家是席慕容

作品赏析

《纤夫》--阿垅

嘉陵江风,是一个绝望于街头的老人风,顽固地逆吹着伸出枯僵成生铁的老手随便拉住行人(不让再走了)

江水,狂荡地逆流着,要你听完那永不会完的破落的独白,

而那大木船江水,是一支生吃活人的卐字旗麾下的钢甲

衰弱而又懒惰军队

沉湎而又笨重,集中攻袭一个据点

而那纤夫们要给它尽兴的毁灭

正面着逆吹的风而不让它有一步的移动!

正面着逆流的江水但是纤夫们既逆着那

在三百尺远的一条纤绳之前逆吹的风

又大大地——跨出了一寸的脚步!……更逆着那逆流的江水。

【赏析】《纤夫》以纤夫最大的力和最后的力才“大大地----跨出一坟的脚步!”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儿女在逆境中顶着风浪艰难地“向历史走的深处的方向”行进

的精神;那古老的船载着“大地底第二次的春底胚胎、酵母”,正寄寓着中华民族再生的热望,整诗包含着深沉的民族意识和时代精神。都是诗人对于中国命运前景的展望。

《纤夫》最牵动人心之处就是诗人用他饱蘸激情的笔触,如雕刻地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纤夫的形象,他是古老、沉重、勤劳、勇敢、无畏的中国劳动人民的化身。在塑造纤夫形象时作者着重“力”和“神”的展示,着重表现纤夫与逆风、逆浪的拼搏,因而纤夫的形象具有深刻的哲理意蕴和丰富的历史内涵。诗歌形象地告诉我们:历史的发展——中国人民前进的脚步,总是在“动力与阻力之间”互相平行地向前迈进的。动力总是在不断地战胜阻力的过程中向前迈进的,除了外部阻力之外,最难克服的阻力就是纤夫们自身的“绝望”、“畏惧”和“冷淡”的情绪与心理。在向历史深远方向前进的过程中,最终阻力一定要会被动力战胜。

其中纤夫用来拉紧大木船的“纤绳”是纤夫形象的补充和深化,它象征中国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和信息的。它组织了力,组织了脚步,组织了群,给大船以应有的方向——确信而又满意的方向,这方向就是炊烟直起(没有逆风)的人类聚居、繁殖的地方,就是“那—轮赤赤地炽火飞爆的太阳升起的地方”。“纤绳”是纤夫形象的补充和深化,大木船是纤夫形象的衬托和铺垫。诗人在纤夫“出场”之前,花了一节的篇幅描写了大木船的历史、现状和特征等,这是中国沉重的社会现实和艰难的历史重担的象征物。

艺术特点:①提倡诗人主体性的高度张扬,倾心于生活深度的表现,反对亦步亦趋地描摹生活现象的本身,而主张凭借正确地把握了的历史力量,突入生活的底蕴,开掘出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的艺术形象。②强调力和美的统一。阿垅曾经说过:诗人只有两种,或者高唱着进行曲,或者唱着凯旋歌,把力和美的表现看作是诗的最高境界。《纤夫》全诗显然具有象征的意义,并因而取得了一种思辨的力量。③形式自由奔放,提倡散文美。这首诗形式十分自由,无定节,无定行,无定句,无定字,自然成章,一气呵成。

④哲理的意蕴和感情的抒发做到了有机的结合。诗中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大木船,纤绳,纤夫的象征意义丰厚。

穆旦的诗歌《春》赏析

春是一首现代诗歌,现代诗歌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诗歌内在的张力和戏剧性,往往将一系列充满对抗、冲突的词语和意象组织在一起,以形成错综、复杂而又强烈的抒情形式。在穆旦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发现三组不同色调的词语。其一是强烈而动感的:火焰、摇曳、渴求、拥抱、反抗、伸、推、点燃;其二是静态的:绿色、土地、看、归依;这是草与花朵的对立,春天内在的对立;也是"醒"与"蛊惑"的对立,是人生青春期燥动的欲望与诗人沉思形象的对立。"窗子"是一种媒介,它分隔又联系了"欲望"与"看",从而带来第三组体现着张力共存的词语:紧闭、卷曲、组合。这三组词汇相互交织,组构了诗歌的基本框架,也奠

定了诗歌沉挚、坚实、富有现代感的抒情基调;紧凑而充满张力的语言;以及饱满的节奏和集中的意象。

春草的蓬勃滋长被诗人视为是摇曳的绿色火焰,植物和火焰的内在的顽健的生命膂力从而在一个向度上彼此照亮,获得同一的内蕴。开头这四句诗为我们展开了一个特异的生命图景。春草和植物的生长勃发过程被超强度凝缩在瞬间完成,那咝咝作响的向上昂扬的姿态正如燃烧的震颤的火焰。这似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紧张和无奈——任何生命个体的过程都注定是短暂的,也许它曾经那么年轻富含旺盛的生命力。春天,这生命奔跑的狂欢季节。自然事物的释放的渴求,欲望的喷薄和生命的摇,都是诗人的主观感性和青春身体的本体意义上的深层表达和凸现。外界自然外物的生长和生命的敞开和“我们”年轻生命“紧闭的肉体”构成和弦的对话结构和矛盾的场阈。骚动不宁、欲望蓬勃的春天使为“永远的谜蛊惑”的生命内部的矛盾纠结更为剧烈。自然的春天和人类个体的青春构成如此强烈的反差和纠缠不已的尴尬情境。连弱小的花朵都在抗争,发泄欲望,而人呢?所谓的万物的灵长呢?生命在催生的时刻却要“紧闭”欲望,就像泥土做成的鸟,那翅膀怎能飞翔?那歌声如何表达?无望的生命徒有冲动而难以“快乐”只能是宿命般的“无处归依”。

但是诗人并非无望的宿命般的苦闷。“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在彷徨、苦闷、压抑的无望之地,诗人是要“痛苦”地“待”,等待真正生命喷薄的春天,这正是坚忍不拔的顽健的不懈抗争,是另一个意义层次上的生长的春天。这也是此诗的深层意蕴所在。

论述题

1、香港小说大师金庸的小说的传统文化内涵和现代意识?

答:金庸小说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最为引人注目。金庸的三部巨著《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笑傲江湖》正与这三家对应。儒家内求张扬主体精神,外求治国平天下,《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充分地体现了儒家文化精神。《笑傲江湖》鲜明地表现了道家思想,主人公令狐冲逍遥自在,不为虚名所迷,不为权势所左右,不拘泥于俗礼,如行云流水遨游江湖,他的言行正体现了道家文化精华.《天龙八部》则充溢着对苦难人生的怜悯之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几乎无一不悲,无一不苦。作者用佛教的大慈大悲来破孽化痴,开导人物,从而大大开拓了武侠小说的思想深度。此外,金庸还将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如琴、棋、书、画、医、相、卜、巫及山、水、花、草等等,一起融入作品中,构成和谐的艺术境界,提高了武侠小说的审美意识和文化层次。

金庸小说表现出鲜明的现代意识。金庸突破了狭隘的民族观念的束缚,肯定中华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有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天龙八部》不限写一个宋朝,而是以当时中国版图内的宋、辽、西夏、大理、吐蕃五个区域为背景,让段誉、乔峰、虚竹三位主角的足迹遍及中华全境,尤其是乔峰这一形象的塑造,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大中华观念。金庸的小说还渗透着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精神,如《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不单单是道家思想的代言人,他同时也是自由精神与个性主义思想的实践者与体现者。金庸小说还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武侠小说“快意恩仇”、任意杀戮的观念,反对睚眦以报和滥杀无辜,对于“复仇“这个主题,金庸常对此加以质疑。如《雪山飞狐》中的苗人凤的正义形象,金庸是报以肯定态度,而《笑傲江湖》中的林平之的反面形象,金庸很明显表现出厌恶,这正反两种形象都是金庸对于复仇的理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