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安排表【模板】

西华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安排表【模板】
西华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安排表【模板】

西华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安排表

说明:A:全校所有师范生B:本学院所有师范生C:全校所有文科师范生D:全校所有理科师范生

西华师范大学在读证明中英模板

在读证明 兹证明xxx,女,出生于xxxx年10月25日,学号xxxxxxx,于2013年9月进入西华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学习4年制本科课程,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现为大四在籍学生。已完成学期数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管理条例》的规定,如果学生所有科目合格,预计在2017年7月毕业,并获取学士学位证书和本科毕业证书。 特此证明! 西华师范大学教务处 2017年5月19日 Studying Certificate This is to certify that Student xxx, female, born on October 25, x xxx, student No. xxxxxxxx, entered the Computer School Of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in September 2013 studying 4-year under graduate courses. Her major is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 d is studying in the 4th academic year at our university. The number of completed semesters is 7.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Manageme nt Statute of P. R. China 》, if the courses that the student studied ar e qualified, she will graduate in July 2017 and will obtain the Gradua te Certificate and Bachelor Degree Certificate. This is the very certificate! Academic Affairs Office,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Date of Certification: May 19, 2017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在改革开放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无到有,由半独立走向独立,由非重点学科走向重点学科,由低层次走向高层次,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过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需要和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正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深刻分析和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是新形势下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一、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化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参照和借鉴哲学社会科学中相对成熟学科的学科建设经验,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既注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科学依据和核心内容,又注重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规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传播提供重要的依循,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学科建设经验,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孕育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化,首先在于它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和广泛的群众性,是区别于其他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特征。这一特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和教育的中心内容,以广大群众为主体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将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更富有时代特征。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符合我国的文化国情。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德治、讲礼仪,重伦理、讲道德,重理想、讲修养,重整体、讲和谐,重内在、讲人格的传统。正是这种文化传统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巨大作用提供了条件。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自创立以来,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逐步地丰富和完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遵循改革发展的路径,更以富有中国特色的面貌,融入世界的文化热潮,不仅在国内上下重视,而且声振海内外,成为我国的政治优势。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趋势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之思想政治教育

考研人大专业介绍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全国的重点大学,并且是教育部直属的,是一所国家的“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高校。中国人民大学在文、法、哲等比较偏文的多领域国内领先,下面看一下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之思想政治教育。 1、专业概况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于1984年。1986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所,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1990年,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合并,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二级学科,开始招收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其中博士点是全国第一家被批准招生的单位,也是1998年6月以前全国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业的博士点,由此培养出了全国第一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为后来全国同类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成立。1997年5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点被批准为本学科全国惟一一家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1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点在全国高校重点学科的评审中获得免答辩资格,直接进入重点学科行列。2003年,该学科博士点建设作为一项研究课题被列入中国人民大学“211工程”子项目。200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成为该一级学科下独立的二级学科。 2、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 ●研究方向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三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包括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研究方向四 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3、研究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规律、功能、内容、方法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与基本经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中外德育比较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新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规律与特点研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精神培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案例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干部与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4、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方法与教育对象的特点,把握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具有较强分析、解决人们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党政、群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定位与发展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定位与发展 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存在的问题剖析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来,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存在的问题,学术界一直十分关注,有学者将其症结大致归结为六点:“一是教育内容有点动荡化;二是工作内容失之泛化;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手段有些僵化;四是思想工作出现简单化趋势;五是有些人和地方弱化思想工作的阶级性,以纯学科建设来冲击本学科建设;六是思想政治工作有些化倾向。”有学者认为,这一学科建设中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地存在着“杂、散、疑、平、虚等问题。 应该说,立足于宏观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进行整体性研究,学界所列举的上述问题已经触及到了这一学科的某些症结,但当我们对这一学科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时,又会发现这些观点尚缺乏实质性的解释,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和深化。鉴于此,本着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我认为这一学科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1学科定位与归属认识混乱。过去在学科编排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归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但在现实中,却未取得一致认识,较难操作。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研究重心的人认为,此学科应改名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而主张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重点的人主张改名为思想教育学或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质上是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政治学学科和教育学学科交叉性的学科。应当正名为‘思想政治教育学’,至于划归哪一个门类,是还是教育学,可以讨论。将之划归教育学门类,它可以是一个一级学科,也可以是一个二级学科。” 1.2专业方向缺乏明确性、稳定性。与其它学科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方向相当繁杂,可谓“杂而泛”,既有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政治、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公民教育、科技进步与现代文明、舆论与宣传等研究方向。由于研究方向包罗万象,特色因此而消失,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把既非马克思主义又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硬挂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名义之下;二是研究方向虽与马克思主义或思想政治教育有关联,但到底研究什么,单从专业方向名称上不能判断;三是内容不实,研究范围之大不着边际;四是同一个人的两个研究方向差异较大,大到人类社会发展,小到具体个案研究;五是有的研究方向直接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科学社会主义研究,这与专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科社研究划分不明显。 1.3学科课程设置混乱。在部分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课程集中于马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11-10-27 访问次数: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30505) 一、培养目标 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遵纪守法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能够担负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实际工作,热忱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服务的21世纪的高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社会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宽广的哲学、社会科学和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善于识别各种社会思潮、正确理解和宣传党和国家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从事学校教学、科研和独立承担调查研究和组织管理的能力,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硕士学位水平。 3.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阅读国外思想政治教育

的专业书刊资料,并能用外文撰写论文摘要。 4.身体健康。 二、研究方向 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2.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公民道德发展研究 3.当代社会发展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三、修业年限 硕士生修业年限为2-4年,本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三年。毕业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最少要修满32学分,其中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的学分不少于25学分。 五、培养方式 1.体现一级学科的“大类培养”的研究生教育改革精神,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原则要求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的个性特点相结合,优化培养过程,提高培养效益。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特色的专门人才。 2.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关心国家和社会大事,了解国情,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锻炼,积极锻炼身体,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导师在专业指导的同时,应关心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倡

试论中学校园暴力的德育对策_黄菁

2016年4月第32卷第4期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科学) Journal of Jiangsu Second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 ) Apr.,2016Vol , 32No.4试论中学校园暴力的德育对策 黄 菁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摘 要]中学校园暴力一般呈现出低龄化、群体性以及隐蔽性等特点。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具有多方面 的原因,学校可实行德育导师制,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加强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家长应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最大限度地减少孩子 “成长中的烦恼”。[关键词]中学; 校园暴力; 德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96(2016)04-0088-03 世界健康组织对暴力作了如下定义 :“暴力是故意使用武力对自己,对他人或者对一个团体、社区进行威胁,或者采取实际行动,造成或有较高的可能造成身体的精神的伤害、死亡,发展为破坏或 抢夺的行为。 ”[1]对校园暴力概念的界定有争议。综合国内学者对校园暴力所作的界定,可以概括出两种代表性界定模式:以“校园”为中心的校园暴力界定模式和以“师生”为中心的校园暴力界定。姚建龙在《校园暴力:一个概念的界定》一文中,详细分析了校园暴力的概念问题,在此引用他得出的结论,即校园暴力界定为发生在中小学、幼儿园及其合理辐射地域,学生、教师或校外侵入人员故意侵害师生人身以及学校和师生财产,破坏学校教学管理秩序的行为。 [2] 一、中学校园暴力现状 目前我国中学校园主要存在以下几类暴力现 象:第一种是打架斗殴。打架斗殴是发生在中学生之间最多最常见的校园暴力。中学生特别注重“兄弟义气”,只要“我兄弟”被别人欺负了或者“看别人不爽”,就会发生群殴事件。中学生处于成长期,没有足够的理性,容易表现出冲动行事。第二种是恃强凌弱,学校中有各个年级层次的学生群体,有各种不同性格的学生,有的学生活泼外 向,有的学生内向害羞,恃强凌弱现象往往发生于高年级学生欺负低年级学生,性格内向害羞的同学被学校中的“大哥”欺负。第三种是性骚扰,近来网络中报道男教师对女学生进行性骚扰事件。中学生对性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被性骚扰后也不懂得维权。第四种是凶杀。凶杀这一校园暴力已经升级为刑事犯罪事件。“投毒”“枪杀”事件的发生都是最近几年发生的校园暴力。这一问题发生较少,但是一旦发生,对施暴者和受暴者以及双方的家庭都会带来很严重的伤害。第五种是敲诈勒索。敲诈勒索和恃强凌弱相似,一般都是发生在“强者”和“弱者”之间。 中学校园暴力一般呈现出低龄化、群体性以及隐蔽性等特点。中学生多处青春期,没有足够的自控力,活泼易冲动。在青春期这个躁动的年纪,一旦没有家庭和学校以及社会的正确引导,当有问题发生时,学生们难以理智地解决问题,容易误入歧途。不论男生还是女生,个人的力量比较弱,加之中学校园盛行“兄弟义气”,因此,他们习惯于请求身边的同学好友的帮助。所以一般打架都是群体活动。很多时候,他们会在放学后,在学校对面的巷子里群殴或者施行其他校园暴力。校园暴力发生后,受害学生很少会向家长或者老师提及,他们大多觉得向老师“告密”是一种可耻的 — 88—[收稿日期]2016-02-25[作者简介]黄 菁,女,江苏淮安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00448 学校管理学(答案)

西华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省考课《学校管理学》试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学校聘任制:是校长根据工作需要和职务要求,用签订合同和发放聘书的形式,聘用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在学校任教、任职的制度。 2、教学管理:是管理者依据学校教育目标,遵循教育规律,不断强化正确的教学、合理组织教学活动要素,使教学活动有序高效运转,从而提高教学效益的过程。 3、德育管理:是学校管理者依据学校德育学和管理学的科学原理和方法,从实际出发,通过一定方式和手段有效地组织、调控学校德育工作,以实现学校德育目标的的活动。 4、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用目标体系组合全体成员,以目标指导每个人的工作和行为的一种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5、教学质量管理:是指为保证培养目标而对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组织、协调、指导和控制的活动。它与教学工作质量共同构成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6、学校领导体制:是指学校内部的机构设置、领导权限划分和隶属关系的组织体系及其制度的总称。 7、学校规章制度: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成员在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或准则。它多以简明的文字条规或正式文件的形式由权力部门公之于众,成为相关人群共同遵守的规定、法规等。 8、学校管理过程:为实现以育人为中心的预期目标而循序展开的一系管理职能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基本程序。 9、教务行政管理:主要是指对组织协调教学活动、建立和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等教学事务方面的管理活动。它为教育学服务,是教学活动得以

正常运转的中枢。 10、校长负责制:是指学校工作由校长统一领导和全面负责,党支部(或总支)在学校的核心地位和监督保证,教代会民主参与管理的学校内部的根本组织制度。 二、简答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1、我们应树立哪些现代学校管理理念? (1)开放观念; (2)战略观念; (3)创新观念; (4)系统观念; (5)竞争观念; (6)素质教育观念。 12、学校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是什么? (1)精干效率原则; (2)统一指挥原则; (3)管理幅度原则; (4)职权责统一原则; (5)系统平衡原则。 13、简述学校管理过程的特点。 (1)以育人为本的教育性; (2)按阶段循序发展的稳定性和程序性; (3)目标成果形成的综合力和养成性; (4)目标控制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14、教学管理的任务是什么? (1)端正教学思想; (2)是健全教学组织; (3)完善管理制度; (4)稳定教学秩序;

(完整word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考博真题

武汉大学2008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博士考试试题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原著宣读 1、论述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30分) 2、论述“灌输”理论(30分) 3、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是什么?如何促进人的社会化?(40分)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1、如何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30分) 2、心理疏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30分) 3、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科学内涵和提升的措施。(40分) 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思政专业考博真题 《马克思主义学说史》 1.试论述马克思主义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试论恩格斯《反杜林论》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阐述。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观 2.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 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 《马克思主义学说史》 1.试论《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2.试论列宁关于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思想 3.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 2.试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相互关系 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 《马克思主义学说史》 1.试述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理论,并结合当前我国实际谈谈这一理论的现实意义 2.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2.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评析现实社会主义国家都犯了“原罪”,及还在 不具备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沙夫:《处在十字路口的共产主义运动》的观点。 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思政专业考博真题: 《马克思主义学说史》 1.试述列宁的社会主义一国胜利论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2.试论构建社会和谐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渊源.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2.试论社会主义在20世纪发展的历史贡献及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 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思政专业考博真题 《马克思主义学说史》 1.在评述马克思主义史上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态度的基础上,阐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 义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计划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计划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030404 专业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政治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熟悉青少年工作、具有现代管理素质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毕业生应具备一定文史基础,具有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能力强,能够在各级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专门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专业特色:该专业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研究和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规律研究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研究和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研究紧密结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国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研究紧密结合。 培养要求: 1、具有较广泛的知识面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富有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 2、具有较为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具有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的精神。 3、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史、艺术和科学素养。基本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检索、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4、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写、读能力。 5、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标准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3—8年内年毕业(含8年)。 学分要求:本专业毕业基本学分为160学分。 五、所属学科平台和学位授予: 所属学科平台:本专业属于人文学科平台。 学位授予:本专业毕业生修满规定学分,并达到《红河学院授予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管理条例》要求的,可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教育经济与管理排名

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 1、专业概况 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与教育管理或教育政策的领导者、管理者、政策分析者以及相关公共服务的专家型通才。 2、就业前景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一门在教育领域,偏重于管理的热门专业,毕业后多进入教育机关或部门从事教学在教育学中相对而言是比较好的专业。 3、研究方向 知识与人力资源管理,学校行政管理,教育政策研究。 4、主要课程 管理经济学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管理教育基本理论及前沿研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学大学制度与学术权力学术管理研究教育政策与法规、教师发展与教学专业、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测量与评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题研究、教育财政学、行政与组织理论组织变革、规划与发展、督导理共事业管理研究、行政法研究新公共管理研究、高等教育史、教育社会学、比较教育研究 5、推荐院校 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北京师范大学 A+ 2 北京大学A+ 3 华东师范大学A+ 4 华南师范大学A+ 5 华中科技大学 A 2008,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合格资格线

其中: *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B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C类考生:①报考地处三区招生单位的考生;或者②目前在三区就业且定向或委托培养回原单位一区系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1省(市);二区系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10省(市); 三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北京师范大学: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612134799.html,/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938 北京大学: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612134799.html,/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135 华东师范大学: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612134799.html,/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7472 华南师范大学: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612134799.html,/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9971 华中科技大学: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612134799.html,/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11834 有该专业的部分院校分数一览 2008年录取分数线:

德育原理

1、人类的德育历程大体经历了习俗性德育、古代德育和现代德育等几个阶段。 2、德育的现代化最主要的特征:第一,学校德育的民主化;第二,学校德育的世俗化;第三,学校德育的科学化。 3、德育理论的形态是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主要有四种:德育思想、德育论、德育学、德育科学或德育学科群(德育原理) 4、德育原理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主要课题:德育与德育原理的发展;现当代德育思想流派;德育的本质与功能;德育对象与德育主体;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与德育课程;德育过程与德育方法;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等等。 5、苏霍姆林斯基主要德育观点 1.首先,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承认和主张教育的社会政治目的性,公开主张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的统一。 2.他的第二个重要贡献是关于学校德育环境的营造、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辩证处理。他坚决主张政治信仰的确立和道德教育的进行都必须着眼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实现校园与社会生活的沟通。 3.苏霍姆林斯基虽然十分重视显性德育,但更重视通过环境进行渗透性质的隐性的教育,或者说在他的德育艺术中显性德育更多的隐性化了。 4.他特别强调德育活动的重要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还特别重视“奉献”活动。 5.他还对人的全面发展、集体教育理论等许多社会主义德育思想家关注的问题有十分深入的思考。 6、科尔伯格主要观点 1.科尔伯格最重要的贡献主要是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的研究。在道德发展的研究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道德教育方面,他提出了“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等。 2.他认为和一般认知发展一样,道德思维也具有结构的特质,是一种有组织的心理活动形式,个体道德发展处于不断的建构或结构的重建之中。 3.科尔伯格强调道德决定是因人而异的,但我们都有一些共同的基本价值。他提出了道德教育的三个基本原则:①.必须首先了解学生们道德发展水平、阶段。②.必须在儿童中引起真正的道德冲突和意见不一。③.要向儿童揭示出高于他已有发展程度一个阶段的道德思维方式。(三水平六阶段见12) 7、价值澄清理论 代表人物:拉思斯等人提出了价值澄清理论 主要观点:①价值澄清理论最大特点是强调个人价值选择的自由,因而将价值教育的重点从价值内容转移到澄清个人已有价值的过程上去。也就是说,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任务在帮助学生澄清他们自己的价值观而非讲教师认可的价值观传授给学生。②价值澄清理论关注的主要是价值观教育。有效的价值观形成过程必需的七个步骤是:自由地选择;从各种可能的选择中选择;认真思考每一种选择的后果再进行选择;赞同与珍视;确认;根据选择行动;重复。③价值澄清理论认为,教师应当特别留意“价值指示器”在日常教育生活中的存在,并适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帮助,使价值观念得以澄清,并以促进他们价值观念的形成。 8、关怀理论 代表人物:尼尔诺丁斯<教育哲学家、德育学家> 基本观点:1、关怀他人和被他人关怀都是人的基本需要,每个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得到人们的理解、接纳、尊重和认同2、关怀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关系,这种关怀双方在关怀关系中是平等互惠的,因此主张建立维持和增强关怀关系3、道德原则不足以产生道德动机,人们的道德行为大多是出于同情和关怀 是一种直觉的反应。因此主张道德教育首先培养道德感情。4、批判当前的教育

2019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2019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教育学院078401 教育技术学全日制106389078400014 曹昌源331 71.6 68.9 教育学院045118 学前教育全日制106389045101116 曾月341 68 68.1 教育学院040101 教育学原理全日制106389040100027 陈碧珍377 72.67 74.04 教育学院078401 教育技术学全日制106389078400010 陈丹335 76.2 71.6 西华师范大学2019年拟录取硕士研究生名单 教育学院0401Z2 心理健康教育全日制106359305039875 陈丽琼377 72.4 73.9 教育学院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全日制106389040100057 陈亮354 76.93 73.87 教育学院045116 心理健康教育全日制106389045101452 陈师师333 82.92 74.76 教育学院045118 学前教育全日制106359305065574 陈晓玲386 78 77.6 教育学院045115 小学教育全日制106389045101319 邓园383 77 76.8 教育学院040101 教育学原理全日制106389040100051 丁艺363 74.2 73.4 教育学院045114 现代教育技术全日制105119134416452 冯是乐339 85 76.4 教育学院047101 教育经济与管理全日制106389047100002 冯小桔336 74.5 70.85 教育学院045118 学前教育全日制106389045101139 高雪360 78.68 75.34 教育学院045116 心理健康教育全日制106389045101454 龚杰349 78.8 74.3 教育学院040105 学前教育学全日制106389040100143 韩莹344 74.77 71.79 教育学院045119 特殊教育全日制106389045101442 何沁352 77.63 74.02 教育学院040106 高等教育学全日制106389040100193 江萍340 76.37 72.19 教育学院078401 教育技术学全日制106389078400011 蒋学强359 76.8 74.3 教育学院078401 教育技术学全日制106389078400017 雷倩308 77.9 69.75 教育学院078401 教育技术学全日制106389078400021 黎祥琼385 70.6

(完整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试题2及参考答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试卷B 第二套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两个规律”,即人们()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的规律。 2、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他们的知、()、信、意()五个要素均衡发展的过程。 3、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大体经历了初创和形成时期;()时期;()时期;曲折发展和严重挫折时期;拨乱反正和发展新阶段等五个主要阶段。 4、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有:()规律;内化外化规律;()规律;自我教育规律等。 5、政治观教育的核心内容是() 6、中国共产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要实现()。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B、教育学基本理论 C、伦理学基本理论 D、政治学基本理论 2、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创者是() A、马克思恩格斯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3、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成熟的标志是() A、《古田会议决议》 B、《论持久战》 C、《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 D、党的“七大”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是() A、思想道德建设 B、民主政治 C、依法治国 D、科学文化建设 5、处于思想品德结构最高层次的是() A、人生观 B、道德观 C、政治观 D、世界观 6、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方法属于() A、教育主体 B、教育客体 C、教育介体 D、教育环体 7、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 A、儿童 B、少年 C、青年 D、领导干部 8、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 A、人生观 B、世界观 C、政治观 D、法制观 9、人生观的核心问题是是人生()问题 A、理想 B、目的 C、价值 D、态度 10、集体讨论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属于() A、理论教育法 B、实践锻炼法 C、榜样教育法 D、自我教育法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是() A、阶级性 B、实践性 C、综合性 D、广泛性 E、历史性 2、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可以从()等方面进行 A、目标导向 B、政策导向 C、舆论导向 D、自主导向 E、自由导向 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显著特点是() A、社会性 B、实践性 C、同时性 D、长期性 E、反复性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论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2301101 2.课程名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论 3.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fessio nal 4. 课程简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论是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设置的专业必修课,是该专业所有课程的绪论。通过本课程教学,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新生系统的、理性的、全面的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性质,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内涵、培养方案、能力结构、就业岗位等知识,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专业认知,坚定专业思想,为学好本专业打好思想基础。 二、课程说明 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教学,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新生系统的、理性的、全面的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性质,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内涵、培养方案、能力结构、就业岗位等知识,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专业认知,坚定专业思想,为学好本专业打好思想基础。 2.与相关课程衔接:后续课程:思政专业各门专业课程 3.学时:总学时16,周课时2 4.开课学期:第1学期 5.教学方法:专题讲座:具体采用讲授法,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6.考核方式:课程论文(主要说明开卷或闭卷、笔试或论文等其它考试类型、成绩组成等) 7.教材:无 8.教学参考资料: 1.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7。 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罗国杰主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郑永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2.8。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产生过程,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专业形成过程、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分工等知识,感知安康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情况,为学好本专业奠定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确立。 教学难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内涵解读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由来 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确立 3.安康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情况简介 第二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要求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毕业要求,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将来工作的岗位及能力要求,明确该专业的知识、能力、情感及价值观要求,为学好本专业做好铺垫工作。 教学重点:思政政治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2014年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 入学考试复试试题答案

2014年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入学考试复试试题 专业名称: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 考试科目名称:语文学科教学论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2题,总分60分) 1、有人认为:语文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 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 和完整”。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请表明你的观点并阐述。 2、结合你的观察和体会谈谈目前中小学语文科阅读教学存在哪些 问题?如何改革? 二、教学设计题(每小题40分,共1题,总分40分) 设计3个高中话题作文题目,并就其中一个题目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只写教学过程,200字以上),说明如何指导学生审题。 一、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2题,总分60分) 1、有人认为:语文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请表明你的观点并阐述。 答:我赞同此观点。 第一,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过分倚重知识的现象亟需纠正。重视知识教学,是现代语文教学的进步。但受应试教育和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大家把知识当作了语文学习的法宝,认为教好了知识,语文教学就万事大吉,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能自然而然地提高。正因为这样,语文课堂便成了“复制车间”,学生整天处在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中,他们生吞活剥地接受知识,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教育灌输着属于古旧范畴的传统知识,这种见解至今仍然十分流行。然而那种想在早年时期一劳永逸地获得终生有用的知识或技术的想法已经过时了。传统教育的这个根本准则正在崩溃。因此,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成了课改的一大目标。

西华师范大学本科学生管理规定

《西华师范大学本科学生管理规定(试行)》学习问答 《西华师范大学本科学生管理规定(试行)》学习问答 关于学习问答的说明: 1、在本问答中对《西华师范大学本科学生管理规定(试行)》表述为《规定》。 2、在本问答中对关于处分界限和幅度的以上或以下均包含本级在内。 1、问:我校《规定》是何时正式出台实施的? 答:我校《规定》正式出台实施的日期是2005年9月1日。 2、问:制定《规定》的宗旨和依据是什么? 答:制定《规定》的宗旨是为维护西华师范大学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规定》依据教育部2005年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 3、问:《规定》的适用对象有哪些? 答:《规定》适用于学校对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本科学生的管理。 4、问:《规定》中写明的学生在校期间享受的权利有哪些? 答:(一)参加学校按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二)参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及文娱体育等活动;(三)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贷款;(四)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五)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5、问:《规定》中写明的学生在校期间应履行的义务有哪些? 答:(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二)遵守学校管理制度;(三)努力学习,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四)按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时应当承担的相应义务;(五)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6、问:学校保障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形式有哪些? 答:学校将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通过各级学生会、学生代表提案、校长信箱等多种方式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 7、问:学生成立社团、参加社团活动有哪些要求? 答:学生可以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学生成立团体,必须按《西华师范大学学生团体管理章程》提出书面申请,报学校批准。学生团体应当在宪法、法律、法规和学校管理制度范围内活动,接受学校的领导和管理。 8、问:学校在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其形式有哪些? 答:对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或者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科技创造、锻炼身体、艺术活动及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表彰和奖励采取授予荣誉称号、颁发奖学金等多种形式。 9、问:学生退学的情况有哪些? 答:(一)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者在学校规定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的; (二)休学期满,在学校规定期限内未提出复学申请或者申请复学经复查不合格的; (三)经学校指定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者意外伤残无法继续在校学习的; (四)未请假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的; (五)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而又无正当事由的; (六)本人申请退学的。 10、问:学生办理退学应履行哪些手续? 答:学生因各种原因退学应向所在学院提出书面申请(属处理行为的也可由所属学院提交报告及相关材料),主管院长签署意见,送教务处审核,报请校长会议批准(自主退学的除外)。经批准退学的学生,须出具退学决定书并送交本人(因

四川跨校“专升本”“对口”接收学校一览表

附件1: 四川2009年度跨校“专升本”“对口”接收学校一览表 选送学校报考“对口”学校明细表举办“专升本”教育学校“对口”选送学校明细表选送学校接收学校接收学校选送学校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乐山师院、西昌学院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学院、四川省管理职业职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广安职院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四川管理职业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川北医学院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西华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四川航天职院、广安职院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理工学院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理工学院、西南石油大学、西华大学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理工学院、成都理工大学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理工学院、西昌学院、宜宾学院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理工学院、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理工学院、西昌学院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四川理工学院 西昌学院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理工学院、西华大学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理工学院、内江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天一学院、 1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考研排名

学科:法学 门类:政治学类 专业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能在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与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 4.了解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理论前沿、发展动态; 6.掌握文件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定的科学研究和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政治学、教育学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思想政治道德观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伦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专业实习、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如学生政治辅导员、少先队辅导员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或教育学学士 开设院校共237所院校 北京大学云南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武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郑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德州学院安徽大学济南大学新疆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江南大学广西大学兰州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 苏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吉林大学中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 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京晓庄学院 盐城师范学院苏州科技学院徐州师范大学江苏大学 扬州大学江西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上饶师范学院赣南师范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长江师范学院宜春学院井冈山大学重庆三峡学院石河子大学 鞍山师范学院渤海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昌吉学院宁波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西华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湖州师范学院 台州学院绍兴文理学院温州大学山西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