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复习课》教学设计

《三角形复习课》教学设计
《三角形复习课》教学设计

《三角形复习课》教学设计

复习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复习目标:

1.沟通有关三角形的知识,明晰各类三角形的概念、特征、特性,掌握画高技能,对各知识技能形成深层次的理解和牢固的掌握,逐步令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2.通过猜一猜、理一理、画一画等活动发展学生逻辑思维、思辨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

3.体验数学的快乐,学会复习的方法。

复习重点:

掌握各类三角形的特征及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掌握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和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按要求画三角形的高

复习难点:

理解各类三角形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复习过程

一、猜三角形,忆特征

1.猜一猜:这是什么图形?

①若讲到三角形,则追问:“什么是三角形?”

问:它可能是什么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②师:现在不可能是什么三角形了,为什么?

③师:现在谁不可能了?追问:一定会是什么三角形?

预设:直角三角形,因为有一个角是直角。

等腰三角形,因为另一个角也是45°,有两个角相等。

追问:你怎么知道它的度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④揭晓谜底

师:这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说说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点、角、边)并介绍腰、底、顶角、底角。

看到这个三角形,你能回忆起哪些与三角形有关的知识?

静静地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轻轻地告诉你的同桌。

2.汇报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有3条高。

3.揭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三角形的内容(板书:三角形的整理与复习)

二、梳理知识,沟通联系

(展示5个三角形)

过渡:①看到这么多三角形,你想到了什么?(分类)

②能不能根据老师提供的三角形,把这些零乱的知识整理起来呢?

四人一小组合作(请学生汇报)

1.分类

①按角分: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贴在“角”后面)

问:什么是锐角三角形?

(引导学生提问:什么是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小结:看来一个三角形里至少有两个锐角。

师:按角分,是不是只有这三类?能用集合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②按边分:分成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贴在“边”后面)

问:你们对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了解?

预设:两条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师:能用集合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追问:它应该放在哪里?(贴“角”的后面)

判断:用一条线段把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90°()

④每个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它跟边有关。(贴“边”后面)

判断: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4厘米、5厘米、9厘米()

⑤稳定性,它应该放在哪呢?(边)

追问:你是怎么理解稳定性的?(唯一性)

⑥问:什么是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就是三角形的底。)

师:这么多三角形中,谁的高最特殊?为什么?

追问:你会画高吗?

说一说:画高时需要注意什么?

3.查漏补缺

师:这么多知识,你觉得哪些知识特别容易出错?

三、巩固练习

(一)求内角

1.知道两个内角,你会求第三个角吗?

2.只知道一个角是30°,会求吗?(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3.如果我一个角都不知道,你还会求吗?(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

(二)求周长

1.知道三角形的三条边长3、5、6(单位:cm),周长是多少?

①有三根小棒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两根小棒的长分别是5厘米和11厘米,请问它的周长是多少?(联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②有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两根小棒的长分别是5厘米和11厘米,它的周长最长是()厘米,最短是()厘米。

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千金难买回头看,静静地回顾,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

2021幼儿乐高教学设计教案

幼儿乐高教学设计教案 乐高教育以为: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他们的身上有着自然的爱好和本能,而发挥其本能的学习就是让学生置身于布满趣味性、刺激性、挑战性的活动中,主动往探究知识的奥秘。以下是 ___精心的幼儿乐高教学设计教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班乐高活动:灵活的小车 执教者朱翔 活动目标: 1、掌握方向盘、操纵杆的概念,拼搭能灵活转弯的小车,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2、通过设计、改造小车,发展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及创造力。 活动准备: 乐高一盒,搭建好的小车,马路路线图一张,视频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入场 (放音乐《小汽车》)(幼儿在教师带领下,开小汽车形式入场,开到指定位置)“到站啦!我们找个位置站站好” “刚刚我们玩了开小车的游戏,正好前两天,我们也用乐高玩具也搭建了一辆小汽车呢,看,我们面前有一条宽宽的马路。让我们拿起小车,来玩一玩吧” (放音乐《小汽车》)(事先交代不同方向的小朋友往哪个方向开)(玩的过程中会发生碰撞) “把小车放在这里,请回到你们的位置上去吧”(幼儿在垫子上做好) 刚在我们玩得真开心,不过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你们有没有遇到问题啊?---撞车了,太挤了 很多小朋友的车挤在了一起,你们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当我们发现两车要相撞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某某小朋友你来试一试”(请小朋友来试一试,能不能避让开,提出要求,车轮不能离开地面。) “小车只能往前走,不能拐弯”“你们能想办法让我们的小车拐弯吗?” 二、出示小车,引入方向盘和操纵杆的概念 “我这有一辆车,你们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可以转动 “在这个小车里面藏着一个小小的秘密哦,想不想知道?”---想 “我们来看一看”(视频) “看明白没有?你们说说看”----方向盘转动,带动操纵杆车轮转动 “方向盘和车轮之间是什么连接的”---轴“这根轴就是操纵杆。” “这就是小车能够拐弯的秘密,老师的小车就是有了方向盘、操纵杆。当我转动方向盘的时候,车轮就跟着。。。” 三、展示PPT分解图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辛亥革命

八年级历史上册辛亥革命 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中华民族在20世纪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又委曲的道路,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是20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艰辛起步进程中的严重环节。它推翻了统泊中国几千年的开放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可以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看做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看做是它最终结出的硕果。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一次又一次革命的努力,最终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2、学情:学生对于辛亥革命了解比较少,但对孙中山通过影视剧有一定的认识,因此本节课以此为切入点,以孙中山的早期活动为主线,介绍辛亥革命的过程及意义,加深学生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掌握制作大事年表的基本技能。 ○2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精况,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一代伟人“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继承他“唤起民众”“振兴中华”的伟业,使自己具有胸怀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 教学难点:如何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深刻,如何通过史实总结出来,这需要运用分析归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这些能力对中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教学创意:①制作大事年表,了解孙中山进行的主要革命活动。 ②巧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查找有关材料,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方法:问题情景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归纳列表法 课后记: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5分钟) 复习:①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哪一事件?领导者是谁?(“公车上书”;康有为、梁启超)②谁在宣传维新运动的过程中起到严重作用?他的译著是?(严复;《天演论》)③宣布实行变法的清朝皇帝是?(光绪帝)④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因为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开放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而当时的整个国家大权正是掌握在他们手中。) 导入: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在他的领导下,革命党愈挫愈奋、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最终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这些武装起义基本上是革命党人在同盟会的纲领和旗帜下进行的,也正是由于武昌起义的胜利,中华民国才得以于1912年元旦成立。 【讲授新课】:(25分钟) xx早期的革命活动: 1、同盟会创立背景——创立兴中会: 首先,让学生利用课前查找的资料简单介绍一下孙中山,从而对他有一个最初的认识。孙中山,宏伟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家。字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学医。 一生致力于资产阶级革命,先后创立兴中会、同盟会;领导发动革命起义;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改组国民党;领导了“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

乐高教学设计

教会小朋友认识建筑房子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城南实验小学林水祺 活动目标: 1、发挥想象力进行搭建,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2、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使用材料:常规积木、造型积木、ppt。 活动准备:幼儿积累建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联系 1、出示小朋友,以参观他家的位置为由,导入教学活动。 师:我叫小明,今天我带你们去我家那附近看一看,有很多漂亮的建筑在哪,准备好了吗? 2、音乐游戏《钻山洞》,让幼儿一个个通过钻过拱门,出示小明家附近的建筑ppt。 师:我家到了,请大家跟我一起走一走,去看一看吧,看小朋友们认不认识这些新奇有趣的建筑。 1)请幼儿观察图片,你们发现有哪些建筑呢? 提问:大家看看,我家附近有哪些有趣的建筑呢? 2)和幼儿一起分享不同建筑物的外形特征。 提问:谁能说说这些建筑像什么呢?由哪些图形组合在一起构成的? 二、建构 1、让幼儿搭建自己喜欢的建筑。 师:现在请小朋友用乐高积木来搭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起建筑。

2、出示操作材料。 3、老师提出操作要求,让幼儿按操作要求进行活动,孩子自由选择积木搭建,老师观察指导。 三、反思 1、请幼儿介绍自己搭建的是什么起建筑。 师:现在请小朋友跟同伴交流一下,你搭建的是什么起建筑? 师:有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搭建的建筑?请个别搭建比较特别的幼儿出来示范讲解) 2、你搭的建筑物有什么特别之处,用来干什么的? 四、延续 1、分组合作,给小动物建一个动物园。 提问:我们搭建了这么多的建筑,把他们放在哪里好呢?幼儿回答。现在你们分成两组每组6人,每组搭建一个小区,把你们的建筑物放进小区里。 2、展示作品。 师:好了,现在你们的小区都搭建好了,可以把你们搭好的建筑物搬进去啦。

美丽中国教学设计

《美丽中国》合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让同学们在各种爱心故事、演唱、表演等活动中体验、感受:爱------ 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 2、在学习中,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注意保护啜子。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 2、能全身心投入各种表演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并积极参与活动 教学准备:歌词歌谱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具:钢琴 教学内容: (一)爱心故事导入 创设情景 1、展示四幅有关爱心的多媒体画面,教师在背景音乐《我爱你中国》的旋律中动情 2、师:这四幅画面共同说明了一个怎样的情感主题? 3、师小结,展示主题《美丽的中国》 (二)学唱歌曲《美丽中国》 1、展示多媒体画面介绍音乐人----郭峰并简单的介绍《让》作品。 2、播放MTV《让》学生欣赏 3、师提供三种学习新歌的方法让学生按自己学习习惯选择学习(A跟钢琴演唱歌词B跟钢琴演唱歌谱C跟钢琴哼唱旋律) 4、跟钢琴练习,要求找到自己感觉演唱比较困难的地方 5、请学生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帮助解决并提出OX节奏与X- - -在演唱时应如何把握。 6、再次跟钢琴练习,要求声音柔和、抒情,有感情地演唱

7、尝试用领唱、合唱的方法练唱。 要求:(1)声音统一气息通畅(2)节奏准确充满感情 (四)爱心感悟 1、分析讨论:四人一组合作分析表格曲名速度演唱形式表情风格内容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2、得出答案:曲名速度演唱形式表情风格内容主题《美丽中国》慢板领唱、合唱柔和、抒情现代流行 2、提问:通过分析你知道音乐情感与人的情感有什么联系?为什么? 3、出示多媒体,爱心感悟: A 音乐的情感来源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B 音乐形式千姿百态,爱------人类永恒的主题永不改变。 (五)爱心创作 1、展示多媒体:爱心小天使的爱心创作任务,画面上有四个爱心宝盒,请每个小组的小组长任意选择并点击其中一个爱心宝盒,爱心宝盒弹开并显示爱心创作的任务。A请你们小组成员群策群力做一个爱心礼物B 请你们小组成员按教师提供的道具编一段爱心情景剧,加油哦!C请你们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写一首爱心小诗,努力哦!D请你们小组成员在爱心演出中表演一段歌舞,你们一定很棒! 2、在音乐声中学生活动 3、展示各组爱心创作作品,各小组之间进行评价 (六)教师小结,在《美丽中国》的音乐声中结束课堂。

辛亥革命 优秀教案

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1.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和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的史实。 2.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 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 【教学难点】 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内容】 一、新课导入 导入1(图片式导入)每逢新中国的重大节日或隆重庆典,天安门广场都要摆放孙中山的巨幅画像。这幅高6.18米、宽5.24米、重约1吨的巨幅画像是依据孙中山20世纪20年代摄于上海的照片绘制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半个世纪,这一形式一直保持了下来,并且还将继续下去。孙中山最大的贡献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本课去探究这些问题。 导入2(情境式导入)多媒体展示中山陵风景图片。同学们知道这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在哪里吗?长眠于此的世纪伟人指的是谁?此景点为南京中山陵,伟人是孙中山。毛泽东称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何以赢得如此高的赞誉?那是因为在100多年前,一场震惊中外的革命——辛亥革命。什么是辛亥革命?它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让我们走进本课去探究这些内容。 二、课堂探究 板块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分组讨论:(1)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进行了哪些武装起义? (2)这些起义的后果如何?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1)1906年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举行萍浏醴起义。1907年光复会会员徐锡麟举行安庆起义;1907年,孙中山与黄兴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1910年,孙中山同黄兴、赵声等人在广州举行起义。1911年4月,黄兴领导黄花岗起义。 (2)这些起义都失败了。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过渡语:孙中山等人举行了一系列起义失败后,他们并没有就此一蹶不振,而是举行了更大规模的起义——武昌起义,这次起义的结果如何,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板块二:武昌起义 阅读材料: 材料一: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二:文学来源于生活。鲁迅小说《阿Q正传》里描述了辛亥革命时期一个可怜可悲的中国最底层的百姓形象,他想投靠革命,把自己的辫子绕起来用一根筷子别在头顶,最后却落得被处死的悲惨下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 (2)根据材料二,鲁迅眼里的辛亥革命成效如何? (3)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评价辛亥革命?你认为应如何评价历史事件? 答案:(1)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现状,或辛亥革命没有能够给中国百姓带来福音等。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推动历史的进步;但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中国百姓依旧在水深火热中挣扎。评价历史事件要多方寻找资料,力求全面,不能武断下结论,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 结束语:辛亥革命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辛亥革命的先辈们为之奋斗、为之献身的理想,今天已成为光辉的现实。辛亥革命的先辈们开创的伟大事业,正由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继续推向前进。 【板书设计】

乐高教学设计

乐高教学设计 ----《程序与程序设计》之旋转木马

马,调试程序,不断优 化。 学生分组活动和电机结构;常用测量工具准备。 Contemplate (引导学生评价和反思实践活动的成果) 思考与分析 通过让学生上台来讲解和演示所设计的机器人旋转木马,让学生自己反思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如何去寻求解决的方案,使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程序控制结构的理解;通过采取老师和同学提问,小组成员答辩的方式,培养学生善于反思和总结的科学精神,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资源及 环境师:同学们,布置给大家的任务都完成 了没有? 老师展示ppt 师:同学们,接下来请各个小组按照ppt 上面所列的问题,准备5分钟的发言, 待会儿依次上台来,讲解你们所设计的 系统,并演示旋转木马。 在学生讲解完后,老师给予掌声鼓励。 在学生演示完后,针对演示过程中,出 现的一些问题,老师进行提问。 在所有的小组完成了讲解和演示之后, 老师要进行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的任务,大家都完成 得非常出色! 生:都完成了! 学生分小组,依次上台 讲解,并演示旋转木马。 在学生讲解完后,其他 小组同学给予掌声鼓 励。 演示小组的同学共同回 答老师的疑问。 其他小组同学提问 演示小组的同学共同答 疑 学生鼓掌 通过设置小组 成员上台讲解 和演示的活动, 让学生进行充 分的反思和总 结。 通过设置老师 提问和学生提 问的环节,让师 生之间、生生之 间进行思维的 碰撞,进一步促 进学生的反思。 老师通过在课 堂上肯定学生 的表现,进一步 激发学生课后 自主开展学习 的热情。 学生通过填写 课堂评价表,完 成对自己,以及 组员的评价,对 整堂课的表现 进行量化评价。 制作好 ppt课 件 演示的 同学和 其他小 组同学 都围在 旋转木 马两 旁,营 造一个 良好的 互动氛 围。 提前设 计好学 生的量 化评价 表。

编钟教学设计(晒课)

《编钟》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创造出了最初的音乐,编钟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乐器,它最早可溯及殷商,而大盛于春秋战国时期。这篇略读课文就从编钟的由来说起,用明白浅显的文字为我们介绍了曾侯乙编钟这一中国音乐史上的珍贵文物,赞美了我们的先人制作乐器的聪明智慧和高超技艺。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可分为两个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简要讲述编钟的历史由来。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具体说明曾侯乙编钟的基本情况。从三个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第一方面(第2自然段):曾侯乙编钟的重要价值。第二方面(第3、4自然段):曾侯乙编钟的主要特点:一是造型设计精巧(第3自然段)。二是音乐性能良好(第4自然段)第三方面(第5、6自然段):曾侯乙编钟的演奏效果。课文编排有两幅插图。一幅是曾侯乙编钟全套六十五件及钟架图,另一幅是曾侯乙编钟出土现场情景图。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创造情境,调动学生人人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并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利用课文,提高学生从读学写的迁移、运用、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课文生字生词,概括出曾侯乙编钟的特点,理解它的重要价值,积累语言。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曾侯乙编钟的历史由来、基本情况和重要价值,学习抓住特点介绍事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体会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 教学重难点: 认识曾侯乙编钟的主要特点和重要价值,抓住编钟的主要特点体会古人超前的智慧。

(完整版)《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13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湖南省新化县第三中学秦爱叔 一、设计理念: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管理,加强师生互动,使之形成良好的自主、合作、探究之能力。另通过情境教学、角色扮演与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史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 关于辛亥革命,学生在初中已经有所知晓,这对我们开展教学较为有利,只是学生对辛亥革命史实的了解一般都停留在电影电视中有关描述辛亥革命的一些认知,这属于一种感性认识。我们要真实全面的掌握相关史实,还须进一步学习与挖掘。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它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中国近代史进程中的里程碑。本课在内容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还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2.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的背景与影响,《临时约法》 教学难点: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孙中山推举袁世凯为总统的原因。 四、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兴中会与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通过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阶级等角度完整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历史材料设置问题,循循善诱,促使学生思才问题,探究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辛亥革命进行中的复杂性与艰巨性,使学生认识到革命成果来之不易,应珍惜时间,勤奋学习。通过学习孙中山在革命时期的思想和表现,教育学生为实现祖国腾飞大业而努力学习。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导入]:一张近代服饰、发型的图片导入。教师阐述:从课件上这张图片,我们可看出是何政治事件造成了这种近代服饰、发型的变迁?这次政治事件发生的背景?当时有无具备条件? 2.新授(教学内容)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及条件: 投影:图一:中国被众多条约捆绑图。图二:外债剥削压榨得中国人民无法生活图。图三:列强瓜分中国图。 慈禧与她的上谕:“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投影:材料一: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资本总额达1亿多,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 材料二: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资…… 材料三:同盟会及三民主义。 材料四:清政府新政图及内容。 材料五:黄花岗起义图 材料六:四川保路运动图 [合作学习]:当时中国是否具备资产阶级革命的社会条件? [学生感悟]:通过分析处理,学生认识到经过革命党人的长期宣传与不懈努力,革命所爆发的经济、阶级、思想、组织与军事等基础以及外部有利时机都已具备,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已经一触即发。 [设计意图]:本环节提供了几则材料及图片,认真分析了当时中国爆发革命所应当具有的条件及背景,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组学习一个材料,提升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史学素养,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之能力。 (二)辛亥革命的过程: 投影:革命过程形势图 教师讲述: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短短三天占领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之后全国闻风响应,全国有十多个省份宣布独立。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建立,但建

高中音乐花城版音乐鉴赏(必修)第二单元第1节梅花三弄(编钟与乐队)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花城版音乐鉴赏(必修)第二单元第1节梅花三弄 (编钟与乐队)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理念 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当代学生音乐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而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充满诗情画意的标题和音乐意境,丰厚的文化底蕴,充分展示了民族音乐文化的精华。本节课的教学,我选择了《梅花三弄》这首古曲为教学内容,以编钟与乐队演奏的作品形式,结合视、听、朗诵,组织学生进行欣赏、评价、体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面向全体学生,以审美为核心的课程理念将学生引入到一个诗、乐为一体的艺术美的氛围中,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主动学习音乐,引导学生追求人类的高尚品性。 2学情分析 1、当代流行新事物对学生冲击较大,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更是是当代学生音乐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有待树立学生正确的音乐审美观; 2、高中阶段的学生,有了很好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并且在中学阶段掌握了音乐技能的学习,但他们还缺少音乐理论知识的深化,对音乐的美还初步局限于流行歌曲的“好听”和“不好听”,所以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来理解音乐的内涵,从感性欣赏上升到理性欣赏是本课的主旨; 3、学生自我创造、表演能力暂时较弱。本节课的教学,结合视、听、朗诵,组织学生进行欣赏、评价、体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面向全体学生,以审美为核心的课程理念将学生引入到一个诗、乐为一体的艺术美的氛围中,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兴趣。 3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欣赏《梅花三弄》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了解祖国悠久的音乐文化知识,培养同学们热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感情,懂得继承祖国悠久文化、弘扬优秀音乐文化的意义。

高中音乐《1华夏音乐之光》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华夏音乐之光》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播放一段音乐,请学生听辨这段音乐的国家、年代及乐器 《楚商》中国古代编钟、笛、埙等 讨论后,导入新课课题,开始授课。 二、新课 1、古代音乐产生原因及年代 劳动、驱赶野兽等生活中产生音乐;80 年代河南舞阳出土骨笛,距 今约8000 年。中国音乐起始时间在世界中属于最早的国家之一。介绍八音乐器分类法。 2、周代:礼乐制,音乐人才专门化;编钟等大型乐器的出现,可 以演奏钢琴上88 个琴键,是咱们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事情。 3、春秋战国:古琴的出现;《诗经》的传唱。 欣赏由几种古代乐器合奏的《诗经小雅鹿鸣》,这是周王的迎宾曲。 4、秦汉:音乐逐步走向民间,开始传唱乐府诗。 5、魏晋:古琴飞速发展,因有七根弦,也叫七弦琴。以阮籍为代表的“竹林七贤”,是当时的时尚主流“魏晋风尚”,一批文人想要改变国家的政局,奈何政府统治者及官府黑暗,无奈只能归隐田园,饮酒弹琴,释放人性、摆脱束缚,奏琴明志。司马昭邀请阮籍入朝为官,阮籍佯装酒醉,《酒狂》一曲由此而来。请同学们听辨曲中使用了

几拍子的节奏来描绘阮籍的醉酒之态。(3 拍子) 6、隋唐:繁盛时期。有曲子的出现,请同学朗诵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老师范唱,并让学生学唱《阳关三叠》,欣赏合唱曲,体会古时候人们送别的依依不舍之情;宫廷燕乐盛行,皇帝宴请群臣的大型歌舞;梨形琵琶传入中原,并在中国发扬光大。欣赏《十面埋伏》。是我国著名的十大琵琶曲之一,讲述项羽被汉军围困的紧张急迫时刻,是琵琶武曲的代表作。此曲将琵琶的演奏手法表现的淋漓尽致。 7、宋元:小令、元杂剧盛行,音乐完全的民间化。 8、明清:主要发展是在戏曲的表演上。 三、课堂小结 了解古代各朝代的历史文化发展,体会古代音乐对于中国现代、当代音乐甚至流行音乐的作用。作为年轻一代有必要发展和继承中国古代音乐文化。 下课

教案第9课辛亥革命

第9课辛亥革命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武昌起义;知道徐锡麟、秋瑾以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迹;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通过历史史料的解读与分析,培养学生解读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全面的认识和看待历史事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革命烈士英雄人物事迹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人为民族独立、解放而不屈努力的奋斗精神,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难点】 重点:广州起义、武昌起义。 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展现武昌起义情节的纪念性浮雕。作为国家级的的纪念碑为何选择武昌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呢?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历史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辛亥革命,去感受那段火红的革命时期。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 时间领导者起义1906 刘道一、蔡绍南萍浏醴起义1907 徐锡麟、秋瑾安庆起义 1907 孙中山、黄兴广西起义 2.教师强调: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极大提高了同盟会的声望。 3.教师展示图片:《黄兴绝命书》《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提问:上述两幅图片展现了什么精神?与哪一次革命起义有关? 学生回答:展现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精神。与黄花岗起义有关。 4.教师讲述:1911年4月,黄兴等发动起义,攻占两广总督衙门。革命党人同清军展开激烈巷战,最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目标导学二:武昌起义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问题:①武昌起义成功的有利条件?②武昌起义的简要过程? 学生回答:①有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得到了同盟会的帮助;湖北新军倾向革命。②简要过程:发动起义——夺取军械

《编钟》教案

《编钟》教案 《编钟》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课文内容,学习字词,积累语言。 2、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了解编钟的知识,学习抓住特点介绍事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提升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赞美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抓住编钟的主要特点体会古人超前的智慧。 教学准备: 查阅编钟资料及相关图片,制作教学课件,运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乐器入手,分别给学生出示现代和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乐器,例如:钢琴、小提琴、缶、古筝,让学生听音观形,从而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出读通读顺的要求,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然后,检查学生课

前预习的情况,解决疑难的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思考汇报 这一次仍然采用朗读地方法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流利,并把读懂的关于编钟的知识画出来,进行简单的汇报。 四、创设情境分析领悟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0xx年世界邮展要在洛阳举行,会迎来中外许多游客。假如有外国人看到了东周王城博物馆内陈列的编钟,他最想知道什么? 2、转换角色,设问采访 教师以记者身份采访学生,让学生站在一名不了解编钟和中国文化的外国人的角度说出最想知道的,趁机让学生以此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问题1、编钟是干什么用的? 问题2、编钟是用什么铸造的?它完整的构造是什么样的? 问题3、编钟最独特的地方是什么? 问题4、编钟演奏的音乐好听吗?能不能听一下? …… 3、熟读课文,回答问题 让学生针对问题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答案,并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为了满足外宾想听一听编钟演奏的愿望,让学生结合课文第5自然段制作一份曾侯乙编钟演奏音乐会的节目单,包括音乐会时间

高中历史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萨拉族自治县银川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 人民版教学设计:32辛亥革命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二节指的是辛亥革命,七核心内容是辛亥革命,理解它的关键是知道辛亥革命的大致经过,掌握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影响,教训以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学生在初中阶段以及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学习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本节课的内容还与政治学科联系紧密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在本册书内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影响和教训,解决重点的关键是结合近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的具体国情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分析。 二、教学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定位:知道辛亥革命,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掌握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影响及教训。 2、目标解析:知道辛亥革命,就是要知道辛亥革命的时间和大致的过程,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就是要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时间、具体的内容、性质和对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作用。掌握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影响及教训,就要通过对辛亥革命进行具体的分析掌握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和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影响以及革命失败给中国民主革命的教训。 三、教学问题与诊断分析 本课知识跨度大,学生不容易掌握,因此要让学生把握基本线索。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革命的过程与成就理解它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民主革命,是中国近代化的一座里程碑。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学生对这一节内容比较熟悉,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形象的展示教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一、武昌起义 设计意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和大致的概况。 师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思考回答问题;教师适当补充讲解。 问题1: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 问题2:武昌起义的概况。 例题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亥革命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 ) A.西方列强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B.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 C.民族资产阶级积极开辟独立发展的道路 D.清末新政的破产

小学美术《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珍爱国宝---- 古代的青铜艺术》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欣赏,评述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劳动, 热爱生活的情感。 2、知识目标: 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方法进行欣赏?评述活动,从青铜器的造型、纹样以及文字等方面来 了解青铜艺术的特点;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古代青铜艺术,陶冶艺术情操。 3、能力目标: 在欣赏青铜艺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认识中 国青铜艺术在人类文化上所作出的贡献,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从青铜艺术的造型、纹样以及文字的等方面来欣赏了解青铜器艺术的特点。 难点:在欣赏青铜器艺术的过程中,认识中国青铜器艺术在人类文化史上所作出的贡献,增强 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本节课在 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 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利用flash 软件制作美术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录相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形像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 生的创造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课件。 2、师生共同搜集青铜工艺。教科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这种乐器吗?刚刚我们所听到的这首音乐就是这种乐器演奏出来的,它 的名字叫编钟。这件是曾侯乙编钟,它距今已经有2400 多年的历史了,还可以演奏出这么优美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32辛亥革命精品教案

第2课辛亥革命 一、课标要求 (1)、简述辛亥革命的过程。 (2)、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二、教材分析 19世纪末,孙中山成立兴中会,首倡民主革命,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断发动武装起义,促使革命形势不断高涨,革命时机日益成熟。革命首先在武昌爆发,各省纷纷响应。在此基础上,中华民国成立。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利用革命派和清政府之间的矛盾和各自的弱点,逼迫清帝退位,并当选为中华民因伤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进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本课的主要知识有:兴中会与同盟会的成立;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帝退位;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活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阶级等角度完整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三民主义的评价,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讲述资产阶级在辛亥革命过程中革命性和软弱性的表现,培养学生学会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辛亥革命进行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使学生认识到、革命成果来之不易,应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2)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变。 (3)通过学习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和表现,教育学生为实现祖国腾飞大业而努力学习。 四、重点难点: 1.重点分析: 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辛亥革命中占据领导地位的表现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难点分析: 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和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革命中一方面体现出了真诚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但另一方面却寻求与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的妥协,而且不去发动人民群众。孙中山“一处世间就是革命”,性格很坚强,思想却很软弱,刚上高中的学生很难理解这种矛盾的现象。 五、教法:问题法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优质教案

第9课辛亥革命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革命志士的奋斗;武昌起义 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链接图片——辛亥革命博物馆图片)辛亥革命博物馆,是武汉市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首义广场南侧,北临彭刘杨路,南抵张之洞路,东邻楚善街,西靠体育街,是首义文化区的核心建筑,与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孙中山铜像、黄兴拜将台纪念碑、烈士祠牌坊等同处一条轴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辛亥革命。去感受那段火红的革命历史。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学生发言:阅读教材,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结果如何? 提示: 2.教师讲述:讲述黄花岗起义概况 3.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黄花岗起义 4.展示材料: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 5.教师提问:黄花岗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 提示: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6.图片展示:出示徐锡麟、秋瑾、黄兴等人的图片和林觉民的《与妻书》以及黄兴的绝命书 思考:这些革命党人有什么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 提示:追求真理、百折不挠,前赴后继、浴血奋斗 目标导学二:武昌起义 (一)武昌起义 1.图片展示:展示起义图片 2.材料引入:据此,则人数已多,乘此路潮鼓涌之时,尤易推广。盖鄂省军届久受压制,以表面上观之,似无主动之资格,然其中实蓄有反抗之潜力;而各同志尤愤外界之讥评,必欲一申素志,以洗其久不名誉之耻。似此人心愤发,倚为主动,实确有把握,诚为不可得之机会。若强为遏抑,或听其内部自发,吾人不为之指挥,恐有鱼烂之势,事诚可惜。 ——黄兴 3.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结合材料分析武昌起义的有利条件? 提示:保路运动兴起;有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革命基础好;湖北新军倾向革命等等。 4.图片展示:展示武昌起义形势图 5.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讲述武昌起义的简要过程。 提示:武昌新军工程营起义(10月10日)→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占领武昌城→攻占汉口、汉阳→成立湖北军政府(10月11日),黎元洪为都督→各省纷纷响应,一半以上宣布独立 6.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武昌起义(电影辛亥革命) 7.教师提问:请谈谈你对革命党人推举黎元洪为都督的看法? 提示:说明革命潜伏着危机。 (二)辛亥革命的意义 教师讲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

乐高教学设计案例

中小学乐高教育教学设计(小学案例) 基本信息 姓名林志仁 电子邮件 所教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名称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学校地址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东街二郎巷68号 邮政编码362000 联系电话 是否同意本教案用于乐高教育教学是√否 活动 设计概览 教学主题EV3小车的初步控制 涉及学科(领域)科学、数学、信息技术授课年级小学四年级 前需技能(学生在开本节课要求学生在课前对EV3编程软件中的移动槽和移动转 始此单元前必须掌握的向模块有所了解,有基本的电脑操作能力。 知识或技能) 课程概述(概括地描知识目标:认识LEGO MINDSTORMS Education EV3软件;编程 述使用乐高教具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架构,约500字) 关键词控制EV3 机器人; 技能目标:自主搭建EV3机器人 情感目标:学会团队沟通与合作 在前一节课,学生们学习了EV3套装,并会让小车实现行走功能,这节课是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通过移动槽和移动转向模块,实现小车按预定路线精确行驶,来体验移动槽和移动转向模块的具体运用。 课堂将通过“EV3小车的初步控制”这一主题活动,以分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利用乐高教育器材EV3套装中的主控和大型马达搭建小车,通过编写程序让电动机的转速随着行走路线的需要来改变,体验电动机的运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移动槽和移动转向模块的实际运用,能根据实际需要编写相应程序。并在做中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够大胆地想象,大胆地尝试,不断地探究;能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进行试验。科学EV3小车编程移动槽移动转向小组合作 教学或学习过程 乐高EV345544 Connect联系(联系学科内容和现实世界引入活动任务) 活动时 长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工具与资源通过视频和PPT展示工作任 务的由来和要求。学生的任务是 搭建好小车模型,然后编写程序观看视频 8分钟教学PPT 解决问题,并能根据实际需要,接受任务 灵活运用移动槽和移动转向模 块。 Construct建构(指导学生进行搭建作品、程序设计) 活动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工具与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辛亥革命 1.知道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志士发动的武装起义的名称、领导及影响。了解武昌起义的过程,分析归纳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中辛亥革命线索,整合教材内容,从“义旗高举,辛亥革命前奏”、“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材料解析,辛亥革命意义”、“追忆英雄,革命精神永存”四个篇章展开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和分析材料,从中获得有效历史信息,学会全面认识、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3.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上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展现武昌起义情节的纪念性浮雕。作为国家级的的纪念碑为何选择武昌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呢?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历史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辛亥革命,去感受那段火红的革命时期。 知识点1 革命志士的奋斗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 时间领导者起义 1906 刘道一、蔡绍南萍浏醴起义 1907 徐锡麟、秋瑾安庆起义 1907 孙中山、黄兴广西起义 2.教师强调: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极大提高了同盟会的声望。(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太平天国运动以后,中国南方爆发的一次范围较大的反清革命斗争,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因而成为辛亥革命的一次重大预演。安庆绍兴起义区别于同时代的革命起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皖浙两省的联合起义。广西起义的指挥机关设在越南河内。) (徐锡麟,浙江绍兴人,光复会会员,1907年夏,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明,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秋瑾,革命党人,曾在日本留学,在日本期间,她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她与革命党人徐锡麟约定,分头在浙江、安徽两省同时起义反清,1907年因起义事泄露被捕,秋瑾从容就义。) 3.教师展示图片:《黄兴绝命书》《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提问:上述两幅图片展现了什么精神?与哪一次革命起义有关? 学生回答:展现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精神。与黄花岗起义有关。(同盟会成立后,领导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为辛亥革命作了军事上的准备,其中规模较大的是1911年孙中山黄兴领导的广州黄花岗起义。) 4.教师讲述:1911年4月,黄兴等发动起义,攻占两广总督衙门。革命党人同清军展开激烈巷战,最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

最新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编钟》教学设计(精品)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编钟》教学设计 编钟是S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语文课文,下面是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编钟》教学设计,为大家提供参考。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学习者分析学生在学习完《故宫》、《青花》、《陆羽和茶经》、《敦煌壁画》之后,对中华文明已有一个点的认识,本文与前三篇课文一样,展现给学生一个点的认识。在前三篇课文的学习兴趣下,学生学习本文难度不大。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 2.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文明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1.抓住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曾侯乙编钟的历史由来、基本情况和重要价值。 2.小组交流,学习介绍事物的方法,引导学生从读到写的迁移。 三、知识与技能 1.学习课文生字生词,概括出曾侯乙编钟的特点,理解它的重要价值。 2.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生字生词,掌握课文内容。 2.抓住编钟的特点体会中华文明的博大。激发学生对中华文明的热爱之情。 教学资源 PPT课件、学习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1.导入新课:

师: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迄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勤劳的中华民族创造过许多辉煌,比如我们20课学过的“故宫”,21课学过的“青花”,22课学过的“茶艺”,23课学过的“敦煌壁画”,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种,它就是24课《编钟》。板书课题。[复习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 学习之前,我们来看个短片,让我们把时间翻回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庆祝晚会上[此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感受曾侯乙编钟气势的恢宏,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从而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播放视频。 师:在这场规模宏大的音乐会上,有一种乐器已经有二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就是--编钟。(课件展示编钟图片) 教学活动2 畅谈预习成果,启发求知。 、关于编钟,大家在预习时已经知道了什么?请大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与我们分享一下。[这一环节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编钟不是很熟悉,课前搜集一些资料还是很有必要的。既可以让学生去动手查阅,又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 、总结生字、生词,以及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得到的知识。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或者说还想知道什么课文以外的知识吗? 、学生自由提问,并相互解答交流。[给学生充分质疑的机会。] 、刚才我们通过交流,了解了一些关于编钟的初步知识,但有些凌乱,不够系统,下面我们通过读课文,认真梳理下课文思路,争取对课文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教学活动3 多形式读课文,边读边批。[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课文,鼓励学生自己去阅读,放手让学生去读,相信他们能够读懂。] 、小组合作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在小组朗读之后,每组选择一名学生站起来朗读课文。[将学习语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发挥以生带生的优势,给学生一个展示朗读能力的平台。] 、默读课文,边读边批注自己读的过程中的想法、体会。[课程的设计强调读有所悟,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写出自己有读的过程中的感悟。] 、同桌互读,找一找课文介绍了哪些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