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域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_梅权

空域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_梅权
空域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_梅权

空域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

梅 权1,2

,陈金良3

(1.空军工程大学信息与导航学院,西安710077;2.空军94940部队,江西九江332102;

3.空军工程大学空管领航学院,西安710051

)摘 要:为了更有效地开展空域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空域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成果,重点概述了空域安全风险因果模型、

空域安全风险人因可靠性分析、空域安全风险雷达模拟机验证法和碰撞风险模型四类空域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并对这四类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剖析了各模型的应用领域、解决的问题、优缺点、限制条件以及发展方向,以为空域安全风险评估研究与风险管理的深入开展和具体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空域安全;风险评估方法;风险管理;比较

中图分类号:X949;V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56(2013)02-0152-

04收稿日期:2012-09-19 修回日期:2012-10-

01作者简介:梅 权(1985—),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空中交通管理。E-mail:me_chain@1

63.comComparative Analy

sis on Methods of the RiskAssessment of Airspace Safety

MEI Quan1,

2,CHEN Jin-liang

(1.Information and Navigation Institute,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Xi’an710077,China;2.Air Force Unit 94940,Jiujiang332102,China;3.Air Traffic Control and Navig

ation Institute,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Xi’an710051,China)Abstract:For the purpose of more effectively developing the risk management of airspace safety,this papersummarizes current methods of the risk assessment of airspace safety and briefly 

introduces four types ofassessment methods:the causality model of airspace safety risk,human reliability analysis,the validationmethod of radar simulator and collision risk model.The paper also compares the four typ

es of assessmentmethods in detail and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field,problems,advantage,disadvantage and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each method.The results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risk assessment and risk management of airspace safety

.Key 

words:airspace safety;risk assessment method;risk management;comparison0 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持续发展和国防力量的逐步提升,

一方面随着民用航空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对空域的需求不断增加,空域使用方式逐渐呈现复杂化、多样化,空域结构调整、优化日益频繁,对空域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军队军事训练飞行对空域需求日益增加,国家对航空、空防安全的需要与日俱增。快速增长的民用飞行和军事飞行造成了空域使用上的拥挤,对空域安全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也使空域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在飞行活

动付诸实施前进行空域安全风险评估是非常必要的,它是确保空域方案安全合理、运行顺畅的有效手段。鉴于此,

本文对空域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以为空域安全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1 空域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针对空域运行实际,目前业界公认的空域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有四类:空域安全风险因果模型、空域安全风险人因可靠性分析、空域安全风险雷达模拟机验证法和碰撞风险模型。

第20卷 第2期2 0 1 3年 3月 安全与环境工程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Vol.20 No.2

Mar. 2013

1.1 空域安全风险因果模型

空域安全风险因果模型主要分析影响空域安全的致因因素及导致的结果,最常用的空域安全风险因果模型有事件树分析法(ETA)和事故树分析法(FTA)。

(1)事件树分析法(ETA)。ETA方法是一种按照时序逻辑,即从原因到结果的空域安全分析方法,即从一个初因事件开始,交替考虑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性,然后再以这两种可能性作为新的初因事件,如此继续分析下去,可以定性、定量地识别空域活动初始事件发展为飞行事故的各种过程及后果,并分析其严重程度,从而找出预防飞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方法[1]。

(2)事故树分析法(FTA)。FTA方法是一种演绎推理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即从发生飞行事故这一顶上事件开始,与导致发生飞行事故的各种原因建立逻辑关系,并以倒树状图形形象地表示飞行事故与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分析出发生飞行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潜在原因。

FTA方法和ETA方法都简便易用,但相比之下,FTA方法能更好地与数学方法混合应用,从而能更准确、深入地进行空域安全风险分析(见表1)。

表1 FTA方法与ETA方法的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between FTA and ETA

方法飞行事

故情况

飞行事

故概率

飞行事

故后果

危险

分级

适用对象

FTA可提供可提供不能

提供

可提供事故

频率分级

适合事后原因分析及

预防下一次飞行事故

ETA可提供可提供可提供

可提供

粗略分级

适合事前预测,

防止飞行事故

1.2 空域安全风险人因可靠性分析

人是航空系统中人、机、环境中最活跃、最易受到影响的主体,人因失误对空域安全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空管中的人为因素包括管制员、空管运行单位、监督单位、管理单位、空管设备供应商以及其他相关方面的人员等的一系列行为活动,这些因素对空域运行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如管制人员自身特点(生理、心理、训练情况、思想重视程度、责任心)、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婚恋、挫折、思想负担、情绪波动以及价值取向等会导致其监听监视不力、发布错误指令、违反规章制度、遗漏指令、陆空通话不规范、未正确使用进程单、高度层调配错误、管制班组协调默契程度差等人为差错。空域安全风险人因可靠性分析就是研究航空活动中人的表现对空域安全的影响,以分析、预测、减少与预防人的管制失误为目的,其分析模型主要有墨菲定律、四阶段行为模式、SHEL模型、Reason模型、DESIDE模型等。1.3 空域安全风险雷达模拟机验证法

随着计算机、雷达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推出了空中交通管理的雷达模拟机系统,发展了人-机结合的空域安全风险评估理论与技术。该系统包含航空器性能参数、机场参数、空域结构参数、通信性能参数、导航性能数据、监视参数、人-机-环境参数,在系统监视屏幕上能够直观显示空域运行状态,可以模拟大流量、高强度以及空中特殊情况下的空域运行状况,从而分析确定空域风险来源、危险程度以及风险消除或者缓解的措施,提出相关意见与建议,调整空域结构,优化空域配置、航路航线或者通信导航设施的分布等。如四川大学图像图形研究所和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于1996年自主研制了第一代空管雷达模拟机系统(DRS90和DRS93系统),该系统促进了包括空域在内的空管系统安全和高效的运行。随着航空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相关部门相继开发出了第二代、第三代雷达模拟机系统,并广泛应用于我国七大空中交通管理局、三大民航院校和二十多个省级航管中心。1.4 碰撞风险模型

碰撞风险模型主要是通过分析航空器与航空器之间的空间几何关系,利用概率理论进行碰撞建模和风险评价。空管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保证安全的飞行间隔,而碰撞风险模型能够对给定的飞行间隔进行碰撞风险计算,从而评价空域飞行是否安全。国外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对碰撞风险模型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已研究的碰撞风险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冲突几何模型。该模型是基于相邻飞机的空间几何位置,把飞机看作质点,计算理想飞行条件下的碰撞风险[2]。

(2)Reich模型。1966年,Reich针对大西洋上空平行航路建立了碰撞风险模型,该模型将安全间隔标准设置成临近层,按飞机A的三维尺寸设置成碰撞模板,根据飞机B进入临近层、碰撞模板的频率计算相应的冲突概率和碰撞概率[3~6](见图1)。

(3)基于冲突区域的碰撞风险模型。1981年,D.A.Hsu将Reich模型中的碰撞模板定义为圆柱体,建立了碰撞临界区域和冲突区域的概念,并建立了基于冲突区域的碰撞风险模型[7~9]。

(4)基于位置误差概率的碰撞风险模型。由于地面和机载导航设备存在一定的误差,随着时间的变化,相邻飞机之间的实际距离呈现出一定的波动,体现在两机碰撞风险的不断变化上,因此可以根据两机之间的实际距离建立基于位置误差概率的碰撞风险模型[10]。

(5)基于随机过程的碰撞风险模型。G.J.Bak-ker等[11]运用随机过程方法,通过求解偏微分方程

第2期 梅 权等:空域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

图1 Reich模型中的碰撞模板和临近层(单位为m)Fig.1 Conjoint layer and collision templet图中:2λx、2λy和2λz分别为飞机A的机身长、翼展和机身高;

2Sx、2Sy和2Sz分别为纵向、侧向和垂直方向上的间隔标准

的形式提出了基于随机过程的碰撞风险模型,随后他们运用混杂状态下的马尔科夫过程,在考虑管制员、飞行员、各种设备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情况下,从交汇概率的角度对碰撞风险进行了阐述[12]。

(6)基于事故树的碰撞风险分析模型。R.Shepherd等[13]提出了事故树和事件树相结合的方法;蔡明等[14]用三角模糊数处理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从侧向、纵向和尾流间隔三个角度研究了缩小间隔标准所导致的风险。

(7)基于事件的碰撞风险模型。P.Brooker[15]提出了Post-REICH模型,即基于事件的碰撞风险模型,该模型为飞机定义了一个碰撞盒和间隔层,对侧向间隔的碰撞风险进行了评估;孟祥伟等[16]在Reich模型基础上,考虑了航空器垂直方向上的相对运动,完善了基于事件的交叉航路航空器碰撞风险模型。

(8)基于通信、导航、监视性能的碰撞风险模型。在上述已有的碰撞风险研究中,往往只考虑了通信、导航、监视中一者或两者对碰撞风险的影响,而且目前国内对基于监视(CNS)性能环境下的碰撞风险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张兆宁等[17]研究了基于通信、导航、监视定位误差的侧向碰撞风险问题。

上述各种碰撞风险模型的优缺点及限制条件的对比分析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在飞行流量较少的区域,可采用冲突几何模型和基于位置误差概率的碰撞风险模型对碰撞风险进行实时评价;在终端区及飞行流量较大的航路航线上,可采用Reich模型、基于冲突区域的碰撞风险模型、基于事件的碰撞风险模型和基于事故树的碰撞风险分析模型对碰撞风险进行实时评价;目前国内基于通信、导航、监视性能的碰撞风险理论不成熟,还在进一步研究发展当中。

表2 8种碰撞风险模型的比较分析

Table 2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ight models

of collision risk

模型类别优点缺点限制条件冲突几何模型非常简便

条件理想,没

有考虑位置误

差和速度的变

航空器数量少

且没有管制员

干预

Reich模型

建模过程简

单,便于应用

只考虑了导航

误差

缺少误差样本

且没有管制员

干预基于冲突区域

的碰撞风险模

建模过程简

单,便于应用

没有考虑位置

误差

缺少误差样本

且没有飞行员

干预基于位置误差

概率的碰撞风

险模型

可知任意时刻

的碰撞风险

只考虑了位置

误差

航空器数量少

且没有人为干

基于随机过程

的碰撞风险模

结果精确

建模过程复

杂,实用性不

基于事故树的

碰撞风险分析

模型

灵活、适应性

基本事件概率

不确定

较少

基于事件的碰

撞风险模型

简化了Reich

模型,易于扩

结果比较保守较少

基于通信、导

航、监视性能

的碰撞风险模

全面、可靠理论不成熟

不同的方法有

不同的限制条

2 空域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

上述四类空域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各有其适用性,现比较分析如下:

(1)空域安全风险因果模型主要用于对空域方案及由空中原因导致的事故进行安全性评价。其中,事件树分析法是归纳法,主要用于空域方案的验证,以及空域活动之前进行空域规划设计、空域使用配置等方面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评估,以主动查找可能导致飞行事故的潜在空域原因,预防飞行事故;事故树分析法是演绎法,主要用于查找因空域规划、空域结构、空域配置、人为原因等导致的飞行事故原因,以明确事故责任,预防再次出现类似事故。事件树分析法和事故树分析法两种方法可互相补充,既可进行定性分析,也可进行定量评估,且简便易行,可交叉验证空域方案的合理性,排查空域事故隐患或原因,但得到的结果往往较为粗略,通常只能作为进一步分析空域安全问题的定性参考。空域安全风险因果模型同其他评估方法及计算机仿真技术相结合,可准确评判空域事件的概率,并可对空域方案进行综合评判,而如何得出准确的定量评估值将是空域安全风险因果模型的重要发展方向。

安全与环境工程 第20卷

(2)空域安全风险人因可靠性分析主要用于研究空中交通管理实践中人的行为表现对空域安全风险的影响。在实际的空中交通管理工作中,空域管理活动是否安全高效与空管人员的自身特点、业务素质、空管软硬件系统紧密相关,空域安全风险水平深受工作人员的情绪、思想态度、地空环境的感知、空域管理和控制活动、空管系统软硬件设备操作等因素的影响。有针对性的人因可靠性分析对于防止发布错误指令、遗漏指令、违反规章制度、地空通话不规范、未正确使用进程单、高度层调配错误、管制班组协调与移交默契程度、应急处置失当等人为差错将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管制员的生理心理、突然状况等原因导致的状况一般难以得到准确的估计,因此该模型更适合定性分析。充分挖掘历史数据的价值,寻找新的思路,建立可靠的定量空管安全风险人因指标,将成为人因可靠性分析的重要发展方向。

(3)空域安全风险雷达模拟机验证法是利用逼近现实空中交通管理活动的一套仿真程序,以人-机-环境结合的方式,在设定的飞行规则、管制程序和空域结构的情况下,人为模拟空域管理活动,实现对空域安全风险水平的评价。该方法可模拟在大流量、极端天气以及异常情况(如雷雨、大雾、大风、通讯失效、导航设备故障、雷达失效等)下的空域管理行为,呈现给定条件下的空域安全状态,能够充分验证空域内通信导航监视能力、航路航线设计的合理性,观察记录空域方案实施后空域容量数据、飞行流量数据、管制矛盾情况和飞行冲突的变化,从而客观全面地评估空域的安全性,提出优化配置空域资源、调整航路航线、飞行程序等方面的建议。这种基于雷达模拟机的空域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综合了人-机-环境的交互,是目前仿真程度最高、评估最为精确的方法,但是受硬件设备的限制,难以开展大范围空域运行或多席位联合评估。雷达模拟机验证法结合空域安全风险因果模型、人因可靠性分析和碰撞风险模型,开展大范围、多席位的人-机-空域联合交叉运行评估将是该方法发展的重要方向。

(4)碰撞风险模型着重研究航空器与航空器之间的接触问题,一般是通过分解航空器与航空器接触的过程,用几何或者概率论的方法建立碰撞风险模型,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求得航空器与航空器之间的安全间隔。我国平行航路航线的间隔设计仍然参考的是国际民航组织发布的Reich模型,以宁大勿小的原则确定航路航线的最小安全间隔;后来发展的碰撞风险模型为我国交叉航路航线、等待空域、放油区等空域的设计、终端区飞行程序和航空器飞行间隔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风险评估依据。2006年,Reich模

型成功地应用于京沪平行区域导航航路的安全评估上,证明京沪平行航段采用16nmile的侧向间隔是安全的。在目前航空器与航空器之间的间隔保持能力主要依赖导航系统的情况下,实践证明这些概率论方法和几何方法是可行的。但是,航空器保持规定的航迹、位置和高度飞行的能力除了导航性能以外,通信性能和监视性能对航空器的间隔保持能力也会产生影响,尤其是当航空器失去了安全间隔以后,通信性能和监视性能将能够体现出力挽狂澜的作用。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通信、导航、监视性能对碰撞风险的影响,建立基于通信、导航、监视性能的碰撞风险模型,是碰撞理论发展的方向之一。

综合以上分析,空域安全风险雷达模拟机验证法涵盖了关于空域安全的所有变量,与空域安全风险因果模型、空域安全风险人因可靠性分析和碰撞风险模型相比,它是最全面、准确、可靠和便于应用的空域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但是在短时间内雷达模拟机验证法还难以穷尽所有的风险事件和风险结果;空域安全风险因果模型常用于空域范围小、环境简单、较少的基本事件条件下定性的空域安全风险评估;空域安全风险人因可靠性分析、碰撞风险模型研究的对象是雷达模拟机验证法和因果模型中的重要变量,侧重于评估人对空域安全的影响和航空器对空域安全的贡献。因此,空域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的运用要根据评估对象、评估结果的准确程度和风险变量的多少,选择合适的评估模型或评估方法。

3 结 论

针对国内快速增长的飞行流量对空域安全提出的严苛要求,结合空域运行实际,分别概述了四类空域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并对比分析了各模型应用的领域、解决的问题、优缺点、限制条件以及发展趋势,从而为空域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知识框架。在此框架下我们仍需对各种模型的限制条件、合理性、适用性以及扩展性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验证,尤其是要大力开展人为因素研究,开发更加完善的雷达模拟机,进一步开展基于随机过程的碰撞风险、基于CNS性能的碰撞风险以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空域安全评估方法研究,从而使空域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以适应我国航空事业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艳芸.空管系统安全风险分析方法研究[D].天津:中国民航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下转第160页)

第2期 梅 权等:空域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

的沉降值相等,即等沉面高度为4.5m,等沉面高度与桩间距之比为4.5/3=1.5。可见,等沉面高度受桩间距影响较大,一般约为1.5~1.75倍的桩间距。

通过本实例数值模拟计算可知,等沉面高度与桩间距之比约为1.5~1.75。因此,在工程设计中,若路堤高度确定时,则可调整桩间距;当桩间距确定时,可调整路堤高度,以使路堤高度大于等沉面高度,这样可以避免路基面出现差异沉降。

3 结 论

数值模拟可以作为分析高速铁路列车动荷载作用下桩网结构路基沉降变形的一种手段。本文的数值模拟计算与分析表明:在桩体打穿软土层的情况下,桩土应力比主要由桩间距决定,且桩间距越大,桩土应力比也越大;桩间距越大,桩土差异沉降也越大,等沉面的高度约为桩间距的1.5~1.7倍。因此,在工程设计中,若路堤高度确定时,则可调整桩间距;当桩间距确定时,可调整路堤高度,以使路堤高度大于等沉面高度,这样可以避免路基面出现差异沉降,从而保证列车动荷载下路基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1]赵维录.无砟轨道桩网结构路基设计初探[J].建设监理,2010(10):76-78.

[2]代智光,张鹏飞,苗正伟,等.桩-网复合地基技术的研究进展[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61-64.[3]曹卫平.桩承式路堤平面土拱等沉面高度影响因素分析[J].路基工程,2009,(6):48-50.

[4]黄欢,滕伟福,方聚宝.软土路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方法探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8,15(4):111-113.

[5]曾超,肖锋,唐仲华.应用灰色模型(G,M)预测软土路基沉降量[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2,9(1):17-19.

[6]张勇,胡斌,李博,等.路基沉降的非等间隔时变离散灰色预测模型[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1,18(4):31-32.

[7]陈新国,冯晓腊,胡朝阳.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在加固软土路基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5,12(4):82-84.

[8]屈晓辉.客运专线铁路路基设计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9]Terzaghi,K.Stress distribution in dry and in saturated sand a-bove a yielding trap-door[A].In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C].Cambridge,Mass,1936:307-311.

[10]British Standard BS8006,Code of Practice for Strengthened/Reinforced Soils and other Fills[S].British Standard Institu-tion,1995.

[11]Nordic Geotechnical Society.Nordic Handbook ReinforcedSoils and Fills[M].Stockholm:Geotechnical Societies in theNordic Countries and Nordic Industrial Fund,

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

2002.

(上接第155页)

[2]曲玉玲,韩松臣.四维航迹同一进场航线碰撞风险模型[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42(5):601-606.

[3]Reich,P.G.Analysis of long-range air traffic systems:Separationstandards I[J].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Navigation,1966,19(1):88-98.

[4]Reich,P.G.Analysis of long-range air traffic systems:Separationstandards II[J].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Navigation,1966,19(2):169-186.

[5]Reich,P.G.Analysis of long-range air traffic systems:Separationstandards III[J].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Navigation,1966,19(3):331-347.

[6]张兆宁,张晓燕,李冬宾.基于VOR导航的平行航路侧向碰撞率计算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7,7(3):21-24.

[7]Hsu,D.A.The evaluation of aircraft collision probabilities at in-tersecting air routes[J].Journal of Navigation,1981,34(1):78-102.

[8]Anderson,D.,X.G.Lin.Collision risk model for a crossing trackseparation methodology[J].Journal of Navigation,1996,49(2):337-349.

[9]曲玉玲,韩松臣,张明.转弯航路碰撞风险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1,11(3):88-92.

[10]张兆宁,王莉莉,李冬宾.飞行间隔安全评估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1]Bakker,G.J.,H.A.P.Blom.Air traffic collision risk modeling[A].In Proceedings of the 32nd Conference on Decision andControl[C].San Antonio:IEEE,1993.

[12]Blom,H.A.P.,G.J.Bakker,P.J.G.Blanker,et al.Accidentrisk assessment for advanced ATM[A].In Proceedings of the2nd USA/Europe ATM R&D Seminar[C].Orlando:NationalAerospace Laboratory,1998.

[13]Shepherd,R.,R.Cassell,R.Thapa,et al.A Reduced AircraftSeparation Risk Assessment Model[EB/OL].http://www.air-scene.com/white_papers/A%20REDUCED%20AIRCRAFT%20SEPARATION%20RISK.pdf.1999.

[14]蔡明,张兆宁,王莉莉.基于模糊事故树分析法飞行碰撞风险研究[J].航空计算技术,.2011,41(3):22-30.

[15]Brooker,P.Lateral collision risk in air traffic systems:A‘Post-REICH’event model[J].Journal of Navigation,2003,56(3):399-409.

[16]孟祥伟,张平,王瑛.交叉航路航空器碰撞风险评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36(9):1 022-1 025.

[17]张兆宁,沈金炜,刘计民.基于CNS定位误差的侧向碰撞风险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9,9(6):110-113.

通讯作者:陈金良(1958—),男,教授,主要从事空中交通管理方面的研究。E-mail:13991888872@163.com

安全与环境工程 第20卷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概述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概述 在一个企业中,诱发安全事故的因素很多,“安全风险评估”能为全面有效落实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并评估出不同环境或不同时期的安全危险性的重点,加强安全管理,采取宣传教育、行政、技术及监督等措施和手段,推动各阶层员工做好每项安全工作。使企业每位员工都能真正重视安全工作,让其了解及掌握基本安全知识,这样,绝大多数安全事故均是可以避免的。这也是安全风险评估的价值所在。 当任何生产经营活动被鉴定为有安全事故危险性时,便应考虑怎样进行评估工作,以简化及减少风险评估的次数来提高效率。安全风险评估主要由以下3个步骤所组成:识别安全事故的危害、评估危害的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措施及管理。 第一个步骤:识别安全事故的危害 识别危害是安全风险评估的重要部分。若不能完全找出安全事故危害的所在,就没法对每个危害的风险作出评估,并对安全事故危害作出有效的控制。这里简单介绍如何识别安全事故的危害。 (1)危险材料识别——识别哪些东西是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材料,如易燃或爆炸性材料等,找出它们的所在位置和数量,处理的方法是否适当。

(2)危险工序识别——找出所有涉及高空或高温作业、使用或产生易燃材料等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工序,了解企业是否已经制定有关安全施工程序以控制这些存在安全危险的工序,并评估其成效。 (3)用电安全检查——电气安全事故是当今企业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安全隐患,对电气的检查是每一个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用电安全检查包括检查电气设备安装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插座插头是否严重超负荷、电线是否老化腐蚀、易燃工作场所是否有防静电措施、电器设备有无定期维修保养以避免散热不良产生热源等。 (4)工作场地整理——检查工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是否堆积大量的可燃杂物(如纸张、布碎、垃圾等),材料有否摆放错误,脚手架是否牢固等等。 (5)工作场所环境安全隐患识别——工作场所由设施、工具和人三者组成一个特定的互相衔接的有机组合的环境,往往因为三者之间的联系而可能将安全事故的危害性无限扩展。识别环境中的安全危险性十分重要,如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人员是否能立即撤离,电源是否能立即切断等等。 (6)安全事故警报——找出工作场所是否有安全事故警报装置或安排,并查究它们能否操作正常。 (7)其它——留意工作场所是否有其他机构的员工在施工,例如:当装修工程进行,装修工人所使用的工具或材料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从最开始接触风险评估理论到现在,已经有将近5个年头了,从最开始的膜拜捧为必杀技,然后是有一阵子怀疑甚至预弃之不用,到现在重拾之,尊之为做好安全的必备法宝,这么一段起起伏伏的心理历程。对风险的方法在一步步的加深,本文从风险评估工作最突出的问题:如何得到一致的、可比较的、可重复的风险评估结果,来加以分析讨论。 1. 风险评估的现状 风险理论也逐渐被广大信息安全专业人士所熟知,以风险驱动的方法去管理信息安全已经被大部分人所共知和接受,这几年国内等级保护的如火如荼的开展,风险评估工作是水涨船高,加之国内信息安全咨询和服务厂商和机构不遗余力的推动,风险评估实践也在不断的深入。当前的风险评估的方法主要参照两个标准,一个是国际标准《ISO13335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指南》和国内标准《GB/T 20984-2007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其本质上就是以信息资产为对象的定性的风险评估。基本方法是识别并评价组织/企业内部所要关注的信息系统、数据、人员、服务等保护对象,在参照当前流行的国际国内标准如ISO2700 2,COBIT,信息系统等级保护,识别出这些保护对象面临的威胁以及自身所存在的能被威胁利用的弱点,最后从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这两个方面来评价信息资产的风险,综合后得到企业所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这是大多数组织在做风险评估时使用的方法。当然也有少数的组织/企业开始在资产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在实践中摸索和开发出类似与流程风险评估等方法,补充完善了资产风险评估。 2. 风险评估的突出问题 信息安全领域的风险评估甚至风险管理的方法是借鉴了银行业成熟的风险管理方法,银行业业务风险管理的方法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地步,并且银行业也有非常丰富的基础数据支撑着风险分析方法的运用。但是,风险评估作为信息安全领域的新生事物,或者说舶来之物,尽管信息安全本身在国内开展也不过是10来年,风险评估作为先进思想也存在着类似“马列主义要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结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风险评估的定量评估方法缺少必要的土壤,没有基础的、统计数据做支撑,定量风险评估寸步难移;而定性的风险评估其方法的本质是定性,所谓定性,则意味着估计、大概,不准确,其本质的缺陷给实践带来无穷的问题,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投资回报问题,由于不能从财务的角度去评价一个/组风险所带来的可能损失,因此,也就没有办法得到投资回报率,尽管这是个问题,但是实践当中,一般大的企业都会有个基本的年度预算,IT/安全占企业年度预算的百分之多少,然后就是反正就这么些钱,按照风险从高到低或者再结合其他比如企业现有管理和技术水平,项目实施的难易度等情况综合考虑得到风险处理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排序,钱到哪花完,风险处理今年就处理到哪。这方法到也比较具有实际价值,操作起来也容易,预算多的企业也不怕钱花不完,预算少的企业也有其对付办法,你领导就给这么些钱,哪些不能处理的风险反正我已经告诉你啦,要是万一出了事情你也怪不得我,没有出事情,等明年有钱了再接着处理。

常用安全风险评估方式方法(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常用安全风险评估方式方 法(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276-90 常用安全风险评估方式方法(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定性评估法。也称经验评估法,是按生产系统或生产工艺过程,对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定性的分析、研究、评估,得出定性评估结论的评估方法。 本方法通常采用安全评估表,根据经验将需要检查评估的内容以列表的方式逐项列出,现场逐条对应评估。安全评估表内容还可根据项目危险程度,将评估项目内容划分为安全否决项(不可控危险)和可控项(中等或可控危险)两部分,存在否决项时,停止评估,向上一级管理层报告;不存在否决项时,对可控项进行赋值,得分不低于规定的临界值,定性为具备安全建设条件; 可控项得分低于临界值,停止作业,制定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再进行重新评估。

本方法适用于简单系统、大型装备,工作条件和环境相对稳定的区队开工和岗位的评估。 二、专业评估法。是指集体检查分析、专业综合评估或两者相结合的评估方式,依据现场条件、检测结果、临界指标,运用类比分析等方法,对系统运行环境、设备设施、工艺和人员技术能力、安全措施、制度、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的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复杂的系统、工艺、装置以及“四新”试验应用等方面的评估。 三、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是通过分析生产运行过程中工艺状态参数的变动和操作控制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以及这些变动与偏差对系统的影响及可能导致的后果,找出出现变动及偏差的原因,明确装置或系统内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并针对变动与偏差产生的后果提出应对安全措施的评估方法。 本方法主要分析步骤是: 1. 建立研究组,确定任务、研究对象。一是建立

安全风险评估办法(最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安全风险评估办法(最新版)

安全风险评估办法(最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在一个施工现场中,诱发安全事故的因素很多,“安全风险评估”能为全面有效落实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并评估出不同环境或不同时期的安全危险性的重点,加强安全管理,采取宣传教育、行政、技术及监督等措施和手段,推动各阶层员工做好每项安全工作。使施工现场每位员工都能真正重视安全工作,让其了解及掌握基本安全知识,这样,绝大多数安全事故均是可以避免的。这也是安全风险评估的价值所在。 当任何生产经营活动被鉴定为有安全事故危险性时,便应考虑怎样进行评估工作,以简化及减少风险评估的次数来提高效率。安全风险评估主要由以下3个步骤所组成:识别安全事故的危害、评估危害的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措施及管理。 第一个步骤:识别安全事故的危害 识别危害是安全风险评估的重要部分。若不能完全找出安全事故危害的所在,就没法对每个危害的风险作出评估,并对安全事故危害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案教程文件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 案

第一章网络安全现状与问题 1.1目前安全解决方案的盲目性 现在有很多公司提供各种各样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包括加密、身份认证、防病毒、防黑客等各个方面,每种解决方案都强调所论述方面面临威胁的严重性,自己在此方面的卓越性,但对于用户来说这些方面是否真正是自己的薄弱之处,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如何评估,投入多大可以满足要求,对应这些问题应该采取什麽措施,这些用户真正关心的问题却很少有人提及。 1.2网络安全规划上的滞后 网络在面对目前越来越复杂的非法入侵、内部犯罪、恶意代码、病毒威胁等行为时,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面对层出不穷的安全问题,疲于奔命,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安全产品与安全服务,使用户摸不着头脑,没有清晰的思路,其原因是由于没有一套完整的安全体系,不能从整体上有所把握。 在目前网络业务系统向交易手段模块化、经纪业务平台化与总部集中监控的趋势下,安全规划显然未跟上网络管理方式发展的趋势。 第二章网络动态安全防范体系 用户目前接受的安全策略建议普遍存在着“以偏盖全”的现象,它们过分强调了某个方面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安全构件(产品)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客户化的、可操作的安全策略基础上,需要构建一个具有全局观的、多层次的、组件化的安全防御体系。它应涉及网络边界、网络基础、核心业务和桌面等多个层面,涵盖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接入服务器、数据库、操作系统、DNS、WWW、MAIL及其它应用系统。 静态的安全产品不可能解决动态的安全问题,应该使之客户化、可定义、可管理。无论静态或动态(可管理)安全产品,简单的叠加并不是有效的防御措施,应该要求安全产品构件之间能够相互联动,以便实现安全资源的集中管理、统一审计、信息共享。 目前黑客攻击的方式具有高技巧性、分散性、随机性和局部持续性的特点,因此即使是多层面的安全防御体系,如果是静态的,也无法抵御来自外部

风险评估方法简介及分析模板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金尼法) 1 评价方法简介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金尼法)是作业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进行作业时的一种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它是美国格雷厄姆(K.J.Graham)和金尼(G.F.Kinney)提出的,他们认为影响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因素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用这三个因素分值的乘积D=L×E×C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D值越大,表明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越大。 2 评分步骤 1. 以类比作业条件比较为基础,由熟悉类比作业条件的人员组成专家组。 2. 由专家组成员按规定标准给L、E、C分别打分,取三组分值集的平均值作为L、E、C的计算分值,用计算的危险性分值(D)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等级。 3 赋分标准 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定性表达了事故发生概率。必然发生的事故的概率为1,规定对应的分值为10;绝对不发生的事故的概率为0,而生产作业中不存在绝对不发生的事故的情况,故规定实际上不可能发生事故的情况对应的分值为0.1;以此为基础规定其他情况相对应的分值,见附表2-3。 表2-3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值L 2.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人员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受到伤害的可能性越大,相应的危险性也越大。规定人员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分值为10,最小的分值为0.5,分值0表示人员根本不暴露危险环境中的情况没有实际意义。具体打分的标准见附表2-4。

附表2-4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值E 3.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 由于事故造成人员的伤害程度的范围很大,规定把需要治疗的轻伤对应分值为1,许多人同时死亡对应的分值为100,并可依据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应用插分法取值、赋分见附表2-5。 附表2-5 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C 4. 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经验,规定危险性分值在20以下为低危险性,比日常骑车上班的危险性略低;在70~160之间,有显著的危险性,需要采取措施整改;在160~320之间,有高度危险性,必须立即整改;大于320时,有异常危险性,应立即停止作业,彻底整改。按危险性分值划分危险性等级的标准见附表2-6。 附表2-6 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D值

1-风险评估方法及技巧

风险评估方法及技巧 本专题将从风险的定义、风险的分类、风险评估的发展历史、风险评估的分类、风险评估的常用方法、风险的处理、整改措施的分类、措施的执行。 举例电力行业的常见风险及改进措施。 一、风险的定义 风险是人们对未来行为的决策及客观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之间偏离的程度。 二、风险的三要素 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 1、风险因素 是指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或影响损失程度的条件。风险因素越多,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就越大。(1)物质风险因素(2)道德风险因素(3)心理风险因素。 2、风险事故 是指直接或间接造成损失发生的偶发事件,又称风险事件。是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或间接原因。 3、损失 是指由于风险事故的发生或风险因素的存在所导致的经济价值的意外丧失或减少。(1)损失是意外发生的,排除故意的、有计划的、预期的情况;(2)损失是经济价值的丧失或减少。 三、风险的分类 1、按损失对象分类 人身风险、财产风险、责任风险 2、按风险性质分类 纯粹风险、投机风险 3、按风险的来源分类 基本风险、特定风险 4、按生产风险的原因分类 静态风险、动态风险 5、按损失产生的原因 自然风险、人为风险(行为风险、经济风险、政治风险、技术风险) 6、按风险控制的程度分类 可控风险、不可控风险。 四、风险管理的发展历史 1、国际风险管理的发展 德国在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就为重建提出了风险管理。其强调风险的控制、分散、补偿、转嫁、防止、回避、抵消、比较完善。 美国开始对风险管理理解比较狭窄,他们是从费用管理为出发点,把风险管理作为经营合理化的手段提出。二战后,才过度到全面的风险管理。 法国和一些欧洲国家直到70年代中期才接受这一概念发展较晚。 日本的风险管理虽然起步较晚,但其研究的比较透彻和深入,基本继承了德国风险管理理论和观念。

常用风险评价方法

第一部分风险评价 新年伊始随着公司业务量越来越多,给公司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风险,对作业环境的风险评价和作业岗位的风险评价工作日显重要,目前从提交的安全管控方案等安全资料上看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此公司安全环保部原与大家共同学习第一部分风险识别与评价 什么是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价的工作。即,风险评价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从信息安全的角度来讲,风险评价是对(即某事件或事物所具有的信息集)所面临的威胁、存在的弱点、造成的影响,以及综合作用所带来风险的可能性的评价。 风险评价任务 风险评价的主要任务包括: 识别组织(或称项目)面临的各种风险 评价风险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确定组织(或称项目)承受风险的能力 确定风险消减和控制的优先等级

推荐风险消减对策 风险评价过程注意事项 在风险评价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问题需要考虑。 首先,要确定保护的对象(资产、人、其它)是什么?它的直接和间接价值如何? 其次,资产、人、其它面临哪些潜在威胁?导致威胁的问题所在?威胁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第三,资产、人、其它中存在哪里弱点可能会被威胁? 第四,一旦威胁事件发生,组织(或称项目)会遭受怎样的损失或者面临怎样的负面影响? 最后,组织(或称项目)应该采取怎样的安全措施才能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解决以上问题的过程,就是风险评价的过程。 进行风险评价时,有几个对应关系必须考虑: 每项资产可能面临多种威胁 威胁源(威胁代理)可能不止一个 每种威胁可能利用一个或多个弱点+ 风险评价的可行途径 在风险管理的前期准备阶段,组织(或称项目)已经根据安全目标确定了自己的安全战略,其中重要的就是对风险评价战略的考

风险评价方法(JHA)详细说明与举例

风险管理——评价方法说明 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1)定义: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2)特点: ①.是一种半定量评价方法。 ②简单易行,操作性强。 ③分解作业步骤,比较清晰。 ④有别于掌握每一步骤的危险情况,不仅能分析作业人员不规范的危害,而且能分析作业现场存在的潜在危害(客观条件)。 三、评价过程 1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及风险等级判定 1.1 工作危害分析(JHA) 1.1.1 工作危害分析流程

1.1.2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地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订控制措施。 1.1.3 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1.1.4 作业步骤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1.1.5 识别每一步骤可能发生的危害,对危害导致的事故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严重性也应识别。识别现有安全措施,进行风险评估,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1.1.6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很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1.1.7 对采用工作危害分析的评价单元,其每一步骤均需判定风险等级,控制措施首先针对风险等级最高的步骤加以控制。 1.1.8 频繁进行的类似作业,可事先制定标准的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 1.3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等级判定 风险度R=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S的评价法 1.评估危害及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福平铁路FPZQ-3标项目经理部一分部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福平铁路FPZQ-3标一分部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项目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充分辨识出项目的潜在危险,完善风险控制措施,使风险评估更具实际指导意义。依据《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办法》(铁建设【2010】162号)文件规定,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福平铁路FPZQ-3标一分部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贯穿施工全过程,项目风险评估与管理,各相关单位应主动、及时、动态地进行,以保证风险评估全面、可靠,风险处理合理、有效,风险监测准确,反馈及时。 第三条各阶段风险评估与管理,应根据施工技术特点,针对安全、环境、质量、投资、工期及第三方等风险,以安全风险为风险评估与管理重点,高度重视具有突发性和灾难性的风险。对安全风险等级评定为极高的,应予以规避。 第四条福平铁路FPZQ-3标一分部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将根据不同建设阶段的任务、目的和要求,针对施工技术特点,确定评估与管理对象、目标和方法。 第二章风险评估管理目标 第五条风险评估管理目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施工措施,注重施工管理、措施评价和落实,保证施工安全和减少损失。 安全目标:杜绝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 环境目标:满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总体目标,专项验收一次通过

工期目标:满足施工合同工期要求 投资目标:控制在铁路总公司批复的初步设计概算以内 第三章风险评估管理机构 第六条为推进福平铁路FPZQ-3标一分部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成立风险评估与管理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常务副经理 副组长:总工程师、常务副总工、各工区经理 组员:副书记、副总工、各部门负责人 项目风险评估工作主要由由安质环保部负责。 第四章管理职责 第七条各工区应分别建立风险评估与管理领导小组。 第八条各相关单位应积极参与风险评估与管理,通过风险计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处理和风险监测,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工程实施动态、有效的风险控制和跟踪处理。 第九条一分部评估小组主要职责: 1、积极参与项目的风险评估工作。 2、严格按照风险评估管理工作实施。 3、对参与风险管理的作业人员上岗前进行培训。 第五章风险评估 第十条风险评估组织工作的基本规定 1、风险评估工作,应结合各施工阶段工作特点和内容,确定风险评估对象和目标,进行评估工作,提出相应的风险处理措施。当风

安全风险评估办法

安全风险评估办法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提高梅苑小区高层住宅楼的安全管理水平,在工程施工中杜绝安全事故、消灭安全隐患,控制危险源的状态,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公司规定,结合本项目部工程施工实际状况,制定本安全风险评估办法。 1、开工前安全风险评估 (1)单位工程开工前,项目部经理应组织项目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工程师、相关技术人员,对单位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消除风险的管理方法及代价进行评估,确定施工中的危险源,并对危险源进行动态管理。 (2)风险评估和危险源管理是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风险评估的主要目标就是已知某种危险的存在而研究制定相关的管理、控制措施,提高项目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危险源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的状态,通过制订相关的管理、技术措施以保证危险源运行在一个可控、可预见的范围内,进行安全生产。 (3)项目部风险评估和危险源管理主要采取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评估的方法: 一是落实政府及相关部门颁布的各项安全法规、标准、公司制订的安全管理办法。项目部是施工安全生产的主体,是落实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 二是强制实施许可证办法。劳务队伍必须具有安全生产

许可证,项目经理、项目部主要领导具有安全培训证,安全工程师、安全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具有资质证,特种作业人员持证培训上岗等。 三是执行多方位的安全培训办法。作业人员进场施工前必须进行安全操作培训并考试合格,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定期培训,工程技术人员与领导干部必须参加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培训等。 四是定期对单位工程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价。这是危险源管理的工作重点,在对各施工工点、环境、设备等进行全面辨识与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危险源评价,制订出各项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五是使用监控系统进行现场监测与控制。利用软件、硬件技术对重点危险源进行实时监控,做好事故的全面预防工作。 六是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根据可能发生的同类事故案例及预先事故评估模拟结果制订出预防事故、控制事故、展开救援的方案,为后续的事故控制与处理提供技术支持。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根据制订的应急救援预案,成立并指挥救援队伍快速有效地控制事故、对受伤人员进行有效的医疗处理、组织涉险人员疏散、事故灾后的清理与恢复生产等。最后根据“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逐项进行处理,并通过反馈机制加强和完善事故的事前预防措施。 2、施工中安全风险评估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案

第一章网络安全现状与问题 目前安全解决方案的盲目性 现在有很多公司提供各种各样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包括加密、身份认证、防病毒、防黑客等各个方面,每种解决方案都强调所论述方面面临威胁的严重性,自己在此方面的卓越性,但对于用户来说这些方面是否真正是自己的薄弱之处,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如何评估,投入多大可以满足要求,对应这些问题应该采取什麽措施,这些用户真正关心的问题却很少有人提及。 网络安全规划上的滞后 网络在面对目前越来越复杂的非法入侵、内部犯罪、恶意代码、病毒威胁等行为时,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面对层出不穷的安全问题,疲于奔命,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安全产品与安全服务,使用户摸不着头脑,没有清晰的思路,其原因是由于没有一套完整的安全体系,不能从整体上有所把握。 在目前网络业务系统向交易手段模块化、经纪业务平台化与总部集中监控的趋势下,安全规划显然未跟上网络管理方式发展的趋势。 第二章网络动态安全防范体系 用户目前接受的安全策略建议普遍存在着“以偏盖全”的现象,它们过分强调了某个方面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安全构件(产品)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客户化的、可操作的安全策略基础上,需要构建一个具有全局观的、多层次的、组件化的安全防御体系。它应涉及网络边界、网络基础、核心业务和桌面等多个层面,涵盖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接入服务器、数据库、操作系统、DNS、WWW、MAIL及其它应用系统。 静态的安全产品不可能解决动态的安全问题,应该使之客户化、可定义、可管理。无论静态或动态(可管理)安全产品,简单的叠加并不是有效的防御措施,应该要求安全产品构件之间能够相互联动,以便实现安全资源的集中管理、统一审计、信息共享。 目前黑客攻击的方式具有高技巧性、分散性、随机性和局部持续性的特点,因此即使是多层面的安全防御体系,如果是静态的,也无法抵御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攻击,只有将众多的攻击手法进行搜集、归类、分析、消化、综合,将其体系化,才有可能使防御系统与之相匹配、相耦合,以自动适应攻击的变化,从而

风险评估的基本内容

风险评估的基本内容 风险评估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危害识别,危害描述,暴露评估,以及风险描述。危害识别采用的是定性方法,其余三步可以采用定性方法,但最好采用定量方法。相对于微生物危害而言,这一方法更适用于化学危害,这主要是因为考虑许多混淆因素比较困难。因此,对微生物危害来说,这一方法仍停留在概念应用阶段。 风险评估是一种系统地组织科学技术信息及其不确定度的方法,用以回答有关健康风险的特定问题。它要求对相关信息进行评价,并且选择模型根据信息作出推论。风险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自资料和选择模型两个方面,前者源于可获得资料的有限性以及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究实际资料的评价和解释;后者是当试图采用某一特定条件下发生的具体事件的资料来估计或预测另外一种条件下类似事件的发生时产生的。风险评估的毒理学试验应采用标准化规程,并且具备有关权威组织认可的最少数据量。有时,为了克服知识和资料的不足,在风险评估中可以使用合理的假设。 简单来说,对于化学因素(包括食品添加剂、农药和兽药残留、污染物和天然毒素)而言,危害识别主要是指要确定某种物质的毒性(即产生的不良效果),在可能时对这种物质导致不良效果的固有性质进行鉴定。由于资料往往不足,因此最好采用所谓的“证据力”(weight-of-evidence)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对从适当的数据库、同行评审的文献以及可获得的其它来源(如企业界)未发表的研究中得到的科学信息进行充分的评议。通常按照下列顺序对不同的研究给予不同的重视:流行病学研究、动物毒理学研究、体外试验和定量的结构-活性关系。阳性的流行病资料以及临床资料对于危害的识别十分有用,但是由于流行病学研究的费用较高,对于大多数危害的研究而言提供的数据有限,因此实际工作中,危害识别一般采用动物和体外试验的资料作为依据。动物试验包括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它们必须遵循广泛接受的标准化试验程序,同时必须实施良好实验室规范(GLP)和标准化的质量保证/质量控制(QA/QC)程序。最少数据量应当包含规定的品系数量、两种性别、适当的剂量选择、暴露途径和足够的样本量。动物试验的主要目的在于确定无可见作用剂量水平(NOEL)、无可见不良作用剂量水平(NOAEL)或者临界剂量。通过体外试验可以增加对危害作用机制的了解。通过定量的结构-活性关系研究,对于同一类化学物质(如多环芳烃、多氯联苯、二恶英),可以根据一种或多种化合物已知的毒理学资料,采用毒物当量的方法来预测其它化合物的危害。 简单来说,危害描述一般是由毒理学试验获得的数据外推到人,计算人体的每日容许摄入量(ADI值)(严格来说,对于食品添加剂、农药和兽药残留,为制定ADI值;对于污染物,为制定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 值,针对蓄积性污染物如铅、镉、汞)或暂定每日耐受摄入量(PTDI值,针对非蓄积性污染物如砷);对于营养素,为制定每日推荐摄入量(RDI值)。目前,国际上由JECFA制定食品添加剂和兽药残留的ADI值以及污染物的PTWI/PTDI值,由JMPR制定农药残留的ADI值)。由于食品中所研究的化学物质的实际含量很低,而一般毒理学试验的剂量又必须很高,因此在进行危害描述时,就需要根据动物试验的结论对人类的影响进行估计。为了与人体的摄入水平相比,需要把动物试验的数据外推到低得多的剂量,这种剂量-反应关系的外推存在质和量两方面的不确定性;此外,剂量的种属间度量系数也是目前争论很大的问题。致癌物可分为遗传毒性致癌物和非遗传毒性致癌物,前者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引起靶细胞的遗传改变,其主要作用靶是遗传物质,后者作用于非遗传位点,可能导致细胞增殖和/或靶位点的持续性的功能亢进/衰竭。某些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称为啮齿类动物特异性致癌物)在剂量大小不同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致癌或不致癌),相反,遗传毒性致癌物没有这种作用。因此,从原则上讲,非遗传毒性致癌物可以采用阈值方法如NOEL-安全系数法进行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据NOEL或者NOAEL值除以安全系数得出ADI值。目前,安全系数一般选为100,用以估计试验动物与人体、以及人群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遗传毒性致癌物应当采用非阈值法进行管理,一是禁止该种化学物质的商业性使用,二是制定一个极低的可忽略不计的、对健康影响甚微或者社会可

风险评估心得

从我这几天看到的一些网络安全实例及网络安全论坛相关帖子,评估被很多人认为是只是一种形式,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对实际工作无任何效果。即使已经开展了网络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某些单位,评估工作也只是流于形式,仅仅是“为了评估而评估”,没能按照评估要求达到控制风险的最终目的。其实这种看法也司空见惯,毕竟评估本身不足为一项能够立即体现其价值的工作,有人认为与其将有限的财力,精力投入到评估中去,不如直接用于实际建设。这反映了部分人还没有深层次理解网络信息安全风险评估重要性。这时我们应该做的关键任务是:让用户真正理解并且认可我们的工作成绩。因此这阶段建议需要与用户进行深入细致的沟通(需要面对面交流,以达到最佳效果)。我的看法是,随着信息化的深入,信息网络已经逐渐成为各个行业的核心资产,与此同时政府,企业等的网络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问题也突显出来.陕西作为西北地区的快速发展的重要信息化省份,信息技术产品能否保证安全.信息系统是否稳定以及系统运行状态存在怎样的安全风险隐患成为备为关注的问题.而要真正回答这些问题。不能光凭借使用者的良好愿望和基本感觉,必须要有科学、客观和正确的技术评判。我认为通过对网络的信息安全风险进行客观有效的分析评估,依据评估结果为网络系统选择适当的安全措施,则是应对网络信息系统可能发生安全风险的关键一步.陕西省网络与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应起到对我省信息网络安全评估的“导航仪”,“风向标”的作用。 经过前期的学习,现在说起风险评估,我的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风险、资产、影响、威胁、弱点等一连串的术语,这些术语看起来并不难理解,但一旦综合考虑就会象绕口令般组合。比如风险,用ISO/IEC TR 13335-1:1996中的定义可以解释为:特定威胁利用某个(些)资产的弱点,造成资产损失或破坏的潜在可能性。 对于风险评估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阶段: 资产评估(可以远程完成) 系统和业务信息收集 资产列表 资产分类与赋值 资产报告 资产评估的内容并不复杂,在这部份工作中,我觉得重点在于与客户共同进行资产的分类及确定核心资产,对评估工作做一个权衡。因为只有明确资产并做好权衡后才能有效进行后续的威胁与弱点评估,否则容易导致事倍功半。 威胁评估(本地完成) IDS部署搜集威胁源

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

目前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 (1)主观评分法 主观评分法是一种定性描述定量化方法,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等隐性知识。首先根据评价对象选定若干个评价指标,再根据评价项目可能的结果制订出评价标准,聘请若干专家组成专家小组,各专家按评价标准凭借自己的经验给出各指标的评价分值,然后对其进行结集。可采用以下评分方法:①加法评价型。将专家评定的各指标的得分相加求和,按总分表示评价结果。②功效系数法。由各专家对不同的评价指标分别给出不同的功效系数,逐步由多目标转化为单目标,最终得出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③加权评价型。各专家依照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对评价对象中的各项指标给予不同的权重,对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做区别对待。(2)数理统计方法 主要数理统计方法有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聚类分析是根据“物以类聚”的道理将个体或对象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聚类分析使得同一类中的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比其他类的对象的相似性强。主成分分析也称主分量分析,是利用降维的思想,在保证损失很少信息的情况下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的几个综合指标的统计方法。因子分析也是利用降维的思想,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原始变量分组,使得每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而不同组间的变量相关性较低,这样以少数几个因子反映原变量的大部分信息。

(3)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综合评价中,将模糊数学理论和综合评价的基本思路结合起来,称为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是考虑与被评价对象相关的多种因素,以模糊数学为理论基础进行综合评价。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那些不能直接量化的指标在模糊定性评判的基础下进行定量,并且利用汇总求和的方法,即要根据评价者对评价指标体系末级指标的模糊评判信息,运用模糊数学运算方法对评判信息从后向前逐级进行综合,直至得到以隶属度表示的评判结果,并根据隶属度确定被评对象的评定等级。(4)风险值评价法 风险值方法(V承模型)是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风险管理工具。风险值是以货币为单位评价价格波动风险的参数,可从价格变化的累积概率分布中直接求得。VaR模型在对风险进行量化和动态监管方面有突出优势,即只用一个数字就可以明确地表示出供应链面临的全部市场风险。风险值的计算可用随机模拟的蒙特卡罗模拟法,首先需要识别供应链重要的风险因素,选择评价对象价值变化和市场风险因素变化的分布和随机分布,并估计相应的参数。其次,模拟市场风险因素的变化路径,构建未来变化的情景。然后依据市场价格因素的变化,利用定价公式等方法计算产品的价值及变化,以及每一特定情形的期末估计在给定置信度下的VaR。该方法适用于那些无法凭经验决策的问题,但计算量太大,对基础数据要求高,系统成本太高,计算效率难以

煤矿安全风险辨识的及风险评估的方法

一、安全风险辨识的方法 安全风险的辨识即对矿井风险点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结合矿井实际情况采取“经验对照分析法”从“人、机、环”三个方面进行辨识,并最终形成安全风险清单。为了保证辨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辨识过程中需要进行现场访谈、观察、交流、询问、查阅有关资料。 经验对照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的评价对象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方法。 二、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 安全风险评估采用“风险矩阵分析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风险的大小由风险值来衡量,风险值等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的乘积。具体的衡量方式和赋值方法见风险矩阵表。根据风险值的大小,可将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和一般风险,对应是一级、二级和三级,分别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标识。(附件2风险矩阵图表) 三、风险管控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矿井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①可行性;②安全性;③可靠性。 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包括:①工程技术措施;②管理措施;③培训教育措施;④个体防护措施;⑤应急处置措施。

风险的管控:根据风险的分级,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其中,一级风险由矿领导直接监管,二级风险由系统科室直接监管,风险点由所在责任单位总体管控,班组、岗位负责其责任范围内的风险管控;三级风险由责任单位直接监管,班组管控,岗位负责其责任范围内的风险管控,科室管理人员做好监督。 通风队风险辨识的及风险评估的方法 单位:通风队 2017年6月15日

安全风险评估办法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98503 安全风险评估办法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安全风险评估办法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在一个施工现场中,诱发安全事故的因素很多,“安全风险评估”能为全面有效落实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并评估出不同环境或不同时期的安全危险性的重点,加强安全管理,采取宣传教育、行政、技术及监督等措施和手段,推动各阶层员工做好每项安全工作。使施工现场每位员工都能真正重视安全工作,让其了解及掌握基本安全知识,这样,绝大多数安全事故均是可以避免的。这也是安全风险评估的价值所在。 当任何生产经营活动被鉴定为有安全事故危险性时,便应考虑怎样进行评估工作,以简化及减少风险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XXXXX公司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历史版本编制、审核、批准、发布实施、分发信息记录表

一. 风险项目综述 1.企业名称: XXXXX公司 2.企业概况:XXXXX公司是一家致力于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开发与销售、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及技术支持欢迎下载 2

3.ISMS方针:预防为主,共筑信息安全;完善管理,赢得顾客信赖。 4.ISMS范围: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网络安全产品设计/开发,系统集成及服务的信息安全管理。 二. 风险评估目的 为了在考虑控制成本与风险平衡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控制目标和控制方式,将信息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进行本次风险评估。 三. 风险评估日期: 2017-9-10至2017-9-15 四. 评估小组成员 XXXXXXX。 五. 评估方法综述 1、首先由信息安全管理小组牵头组建风险评估小组; 2、通过咨询公司对风险评估小组进行相关培训; 3、根据我们的信息安全方针、范围制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程序,以这个程序作为我们风险评估的依据和方 法; 4、各部门识别所有的业务流程,并根据这些业务流程进行资产识别,对识别的资产进行打分形成重要资产 清单; 5、对每个重要资产进行威胁、脆弱性识别并打分,并以此得到资产的风险等级; 6、根据风险接受准则得出不可接受风险,并根据标准ISO27001:2013的附录A制定相关的风险控制措施; 7、对于可接受的剩余风险向公司领导汇报并得到批准。 六. 风险评估概况 欢迎下载 3

欢迎下载 4 如下: 1. 2017-9-10 ~ 2017-9-10,风险评估培训; 2. 2017-9-11 ~ 2017-9-11,公司评估小组制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程序》,制定系统化的风险评估方法; 3. 2017-9-12 ~ 2017-9-12,本公司各部门识别本部门信息资产,并对信息资产进行等级评定,其中资产分为物理资产、软件资产、数据资产、文档资产、无形资产,服务资产等共六大类; 4. 2017-9-13 ~ 2017-9-13,本公司各部门编写风险评估表,识别信息资产的脆弱性和面临的威胁,评估潜在风险,并在ISMS 工作组内审核; 5. 2017-9-14 ~ 2017-9-14,本公司各部门实施人员、部门领导或其指定的代表人员一起审核风险评估表; 6. 2017-9-15 ~ 2017-9-15,各部门修订风险评估表,识别重大风险,制定控制措施;ISMS 工作组组织审核,并最终汇总形成本报告。 . 七. 风险评估结果统计 本次风险评估情况详见各部门“风险评估表”,其中共识别出资产190个,重要资产115个,信息安全风 险115个,不可接受风险42个.

安全风险评估办法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8821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安全风险评估办法标准 版本

安全风险评估办法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在一个施工现场中,诱发安全事故的因素很多,“安全风险评估”能为全面有效落实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并评估出不同环境或不同时期的安全危险性的重点,加强安全管理,采取宣传教育、行政、技术及监督等措施和手段,推动各阶层员工做好每项安全工作。使施工现场每位员工都能真正重视安全工作,让其了解及掌握基本安全知识,这样,绝大多数安全事故均是可以避免的。这也是安全风险评估的价值所在。 当任何生产经营活动被鉴定为有安全事故危险性时,便应考虑怎样进行评估工作,以简化及减少风险

评估的次数来提高效率。安全风险评估主要由以下3个步骤所组成:识别安全事故的危害、评估危害的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措施及管理。 第一个步骤:识别安全事故的危害 识别危害是安全风险评估的重要部分。若不能完全找出安全事故危害的所在,就没法对每个危害的风险作出评估,并对安全事故危害作出有效的控制。这里简单介绍如何识别安全事故的危害。 危险材料识别一识别哪些东西是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材料,如易燃或爆炸性材料等,找出它们的所在位置和数量,处理的方法是否适当。 (2)危险工序识别一找出所有涉及高空或高温作业、使用或产生易燃材料等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工序,了解企业是否已经制定有关安全施工程序以控制这些存在安全危险的工序,并评估其成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