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武的名人

姓武的名人
姓武的名人

姓武的名人

1、出自姬姓,周平王少子姬武之后。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公元前770年,犬戎入侵西周,周幽王被杀,周的京都也遭破坏。

周幽王的儿子宜臼受申、许、鲁等部分诸侯拥戴,在申即位,后迁到雒邑,历史上称东周。

宜臼就是周平王。

因其手掌上有一武字形状纹路,故被赐为武氏,为周朝大夫,后来他的子孙,因而以武为氏,史称武姓正宗。

是为河南武氏。

2、出自以国名为氏。

据《世本》、《万姓统谱》等资料所载,夏臣武罗被封武罗国,后国亡,其后子孙以国名为氏,称武姓。

3、出自子姓,以祖字或以谥号为氏:①出自商王武丁之后,以祖名为氏。

据《武班碑》所载,为商王武丁之后,以其祖名字为氏。

如汉代武班即是。

②出自春秋时宋武公之后,以谥号为氏。

据《风俗通义》所载,春秋时宋戴公之子司空,死后谥号为武,史称宋武公,其子孙以其祖之谥号为氏,亦称武氏。

是为河南武姓。

4、出自以邑名为氏。

据《风俗通义》所载,汉朝有武强王梁,封地在今河北省武强县,其后代因封地武强简为武氏。

5、出自以武字开头的复姓——武安氏和武疆氏:①出自复姓简化而来,为秦大将白起之后。

战国时,秦将白起因功封为武安君,其后子孙以封爵武安为氏,称武安氏,后简姓武。

②出自周顷王之孙姬满的后裔。

因姬满的后裔曾被封于武疆(今河南省郑州市一带),因而其子孙以封邑名为氏,称武疆氏,后简姓武。

姓武的名人6、出自其他源流。

唐代的冒姓或被赐姓为武姓的:①据《唐书》载:唐贺兰敏武士之嗣,冒姓武。

②唐代傅、左、李诸姓被武则天赐姓武。

7、出自小数民族有武姓或有复姓改汉姓武的:①满族武聂氏、武佳氏、武库登吉氏,鄂温克族吴立西氏汉姓为武。

②京、彝、蒙等族有武姓。

历史上姓武的名人:武臣(?—前208年),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

陈县人。

武士彟(yuē),生于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卒于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字信,并州文水(今属山西)人,唐朝的开国功臣,卓有

政绩的高级官员,女皇武则天的父亲。

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人,是一位女政治家和诗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3岁)。

武宗元,(?-1050)〔北宋〕初名宗道,字总之。

河南白波(今河南孟津)人。

家世业儒,官至虞部员外郎。

工人物、佛道、鬼神,师吴道子法,行笔如流水,神采活动,大抵如写草书,笔术精高。

武元直(公元12世纪)〔金〕号广莫道人,字善夫,《图绘宝鉴》作字善天,北平(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不详。

金章宗完颜璟明昌(1190—1196)时中进士,善画山水,曾画过《雪霁早行图》《巢云霁雪图》《风雨归舟图》《渔樵闲话图》《桃园图》《桃溪图》《秋江罢钓图》等,惜皆散佚。

武伯英,[金]崞县(今山西原平)人。

举进士,官观州同知。

有诗名。

为人多伎巧,山水杂画,新琴和墨,皆极工。

《遗山集》、《图绘宝鉴》武仙(?-1234年),威州(今河北井陉旧威州)人,金末地主武装首领,封建九公之一。

蒙古军侵掠河北时,组织地主武装聚守,被封为威州刺史。

兴定四年(1220年),被封为恒山公。

曾投降蒙古,后复归金国。

金国灭亡后,军队瓦解,逃往泽州途中,被戍兵杀害。

武汉臣,元代戏曲作家。

济南(今属山东)人,生卒年、字号不详。

作杂剧12种,今存《散家财天赐老生儿》、《李素兰风月玉壶春》、《包待制智赚生金阁》3种。

武河清,字禹襄(1812-1880),号廉泉,清代直隶广平府人。

禹襄曾祖静远以武痒生授卫千总职;祖父大勇,弱冠游武摩;父烈,邑摩生。

长兄澄清,举人,官河南舞阳县知县;次兄汝清,进士,官刑部四川司员外郎。

姓武的女明星:武文佳武文佳,是土生土长的贵阳姑娘。

因出演由网络当红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月亮背后》走入观众视线。

演戏的同时,她还从事播音、主持等职业,在中国传媒大学表演系本科经过专业学习后,以其良好的悟性,在短短的几年中积累了不少优秀的作品,演技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再加上她靓丽的外形,真实自然的表演,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

武文佳逐渐成长为一位佳作连连的新人,各地方台热播的电视剧《善良背后》、《将军》及电影《80后》、《床下有人》中出色的表现,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赞扬与认可

武莉武莉,中国内地女演员。

小名武小莉,1976年6月18日出生,167 cm,武术学院91级武术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过硬,实践能力较强,是武术学院较早的一批健将级运动员。

毕业后就职于国家司法部,由于从小对影视表演有较强的兴趣,后又投身于影视界。

先后于赵文卓、吴奇隆等人合作过多部影片,现签约于吴奇隆公司北京稻草熊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2013年武莉在吴奇隆主演的《步步惊情》中饰演乔秘书,在《犀利仁师》中饰演刘二妹。

另,同名的还有教育部职员武莉。

武井咲武井咲(たけいえみ),1993年12月25日,出生于日本爱知县,演员、时装模特。

现属于奥斯卡宣传事务所。

2011年因在电视剧《你教会了我什么最重要》中的出色表演而一举成名。

2012年连续主演《W的悲剧》等三部电视剧,并在《浪客剑心》等三部电影中有上佳表现,是日本备受瞩目的新生代演员;同时也是GUCCI、资生堂彩妆、阿迪达斯、AEON (永旺)、NEC电脑、SEIKO手表(精工)等10余个知名品牌的日本代言人。

其它姓武的女明星:武波、武红、武凤呈等等。

姓武的男明星:武艺武艺,1990年11月3日出生于香港九龙,中国男歌手,演员,主持人。

2009年,以刘扬帆为名在加拿大参加歌唱比赛《K王争霸》,获得加拿大赛区冠军、北美赛区第3名。

2010年,参加湖南卫视《快乐男声》比赛,并获得季军[1]。

2010年9月16日,推出单曲《下雨天》,正式出道。

2012年,发行个人首张唱片《见习爱》并荣获2012年中国内地男歌手销量冠军[2]。

2013年,推出第二张唱片《武艺的异想世界》[3]并获得2013年中国内地歌手销量第三名。

2013年12月12日,武艺自创潮流品牌艺世界在淘宝正式营业,尔后,在2014年3月31日,将艺世界改造为Philip51。

2014年4月,推出个人第二本写真书《别太想我哦东瀛纪行/关东篇》。

武洪武从影以来,武洪武出演过30余部影视剧,导演过10余部电影电视剧作品,其中参演及参与制作的冯小刚电影《集结号》电影《追捕令》电视剧《神医喜来乐》《精卫填海》《少年包青天》《江山美人》《神医大道公》《炼狱》《案发现场》等广为大家熟知,由他导演和制作的《[1]油菜花香》《澳门档案》《[2]特警英雄》《非常假日》《[3]聚客镇》《遥远的拥抱》《上善若水》《你在哪里》等也曾获得百合奖和广电优秀影视剧。

现代都市题材电视剧《[4]80婚约》《90后妈》在北京拍摄制作中。

姓武的名人导演监制电影《聚客镇》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英国万象电影节。

监制导演电影《三搏杀》获[5]戛纳电影节新影人基金奖。

主演电影《集结号》曾获金鸡奖、华表奖以及香港金像奖等。

其它姓武的男明星:武田宽、武满彻、武家麒、武圣基、武玉登、武明、武拉拉、武然等等。

万姓的来源姓万的名人有哪些

万姓的来源_姓万的名人有哪些 万姓历史悠久,名人众多,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下万姓的 来源和姓万的名人有哪些。以下这些百家姓起源对给宝宝起名很 有用哦。 一、来源有五 1、出自姬姓,是以祖父的字作为姓氏。周朝有大夫受封 于芮国(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城南,姬姓诸侯国,公元前640年 为秦所灭),史称芮伯。春秋时,传至芮伯万,曾一度官至周王 朝司徒,但后因芮伯万宠姬太多,便被母亲芮姜赶出国去,住在 魏城(今山西芮城),其子孙以祖父的字“万”为氏。 2、亦出自姬姓,以祖父的字“万”为氏。春秋时,晋国 有大夫毕万,乃毕公高之后,因辅佐晋献公有功,受封于魏(今 山西芮城北,原为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公元前661年被晋献公功灭,把他封给了毕万),又称魏万,其子孙以祖父的字“万”为氏,称万氏。 3、出自他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有鲜卑族复姓叶万氏, 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为汉字单姓万氏。一说代北(泛指汉、晋代郡和唐以后代州以北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山西、河北北部一带。)三字姓万纽于氏改为万氏。 4、周武王因“以万人而服天下”,其后就有人以“万” 为姓氏。 5、古代有弈叶的人,曾居住在阴山北面的万纽于山,他 的后代以居住地为氏,取山名的第一个字“万”作为姓氏。 二、迁徙分布

万姓主要有两个支派,即出自于芮伯万及毕万之后。这 两个支系后成了我国万姓的主要来源,自然,万姓发祥地应在今 山西芮城一带。大致上,早在战国之时,已有万姓迁入山东省境,至汉代以前,万姓乃主要繁衍于山西大部、河南北部及四周地区。汉代,万姓已分布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万姓有以“扶风”、“河南”为其堂号。换言之,主要发源于山西芮城一带万姓,在 后来不久却称盛于今河南北部及陕西关中一带。魏晋南北朝时, 河南一带由于他族改姓万,使得万姓家族的队伍更加庞大,同时,又因北方战乱之故,万姓同其他士族一样,又不得不大举南迁。 早期主要南迁繁衍于今江西、浙江、湖南等省,其后不断向四周 扩展,以至宋代已遍及江南大部分地区。 三、郡望堂号 【堂号】 “顕西堂”:明末万寿祺,万历举人。明亡以后,誓不 降清。穿着儒士的衣服,戴着和尚帽子,往来吴、楚之间,世称“万道人”。他的书房叫“顕西堂”。他和阎尔梅被人称为“徐 州二遗民”。他的著作有《顕西堂集》。 【郡望】 扶风郡: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风, 为三辅之一。三国魏时改为扶风郡,治所在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相当今陕西麟游、乾县以西,秦岭以北地区。西晋移治池 阳(今陕西泾阳西北)。 河南郡:汉高宗二年(公元前205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洛水、 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以北原阳县。

管姓

管姓 1、基本介绍 管[管、筦,读音作guǎn(ㄍㄨㄢˇ)]姓 2、姓氏源流 管(Guǎn)姓源出有: 源流一: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中国姓氏起源》及《广韵》所载,周武王灭商以后建立了周朝,封其三弟叔鲜,史称管叔在管(今河南郑州),建立了管国,让他与蔡叔度一起管理商朝遗民。周武王姬发病逝后,由年幼的周成王姬诵即位,因为周成王当时才十二岁,年纪太小,就由周公和周召公二人辅政。管叔和蔡叔二人不服周公等,认为周公旦的统治不利于周王朝,于是就勾结纣王之子武庚起兵,联合殷商酒族和淮夷民族发动了叛乱,一直到三年后才被周公旦平息,武庚以叛逆之罪被杀,管叔也以叛国之罪被杀,蔡叔被流放。管叔死后,他的后代就用以前他的封邑名称为姓氏,称管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二:系自姬姓,为周穆王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及《风俗通》的记载,周穆王姬满执政时期,将自己的一个庶子分封于原管叔之邑(今河南郑州)。传至春秋时期的管仲,该支家族始显于齐国。管仲,即姬夷吾,公元前?~前645年,卒谥敬,亦名敬仲,颖上人(今安徽颖上),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齐国政治家。管仲原辅佐公子纠,并曾用箭射杀公子小白,公子小白通过装死才逃过一劫,后公子小白抢先回国即位。管仲的后代皆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世代称管氏至今。该支管氏与管叔之后同宗同源。以前的管叔因叛乱被杀,身败名裂,而管仲声

名显赫,德才兼备,又使周穆王支庶管氏一族扬名天下,故而管氏子孙尊奉管仲为管氏的得姓始祖,史称管氏正宗。 源流三: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管钥,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管钥,是西周初期周公旦设置的一种官吏,专职掌管王宫禁城、都城国门的大门钥匙,在各诸侯国,该职责由司城负责。在典籍《周礼·地官》中记载:“管钥,司门掌授管键以启闭国门。谓钥也。” 在管钥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管钥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管氏、钥氏。 源流四:源于匈奴族,出自秦、汉朝时期匈奴民族的冒顿潮尔,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冒顿潮尔,是匈奴民族的一种传统、古老的乐器。“冒顿”,在古匈奴语中是“木头”的意思,而“潮尔”是一种木管三孔吹管乐器的名称,西汉时期汉语译为“胡笳”。在典籍《尔雅·释乐篇》中记述:“大管名”笄音正是潮尔。在冒顿潮尔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汉译“胡笳”、“胡管”为姓氏者,后省称胡氏、管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源于傣族,出自元末明初时期明军将士,属于携姓融入傣族。傣族管氏,祖先原为汉族,根出南京,元末明初跟随沐国公沐英元帅攻打云南廲川王国,之后留西南边疆屯田驻守,与当地的傣族女子通婚,逐渐融入傣族,成为傣族管氏一族。 源流六: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族的社会组织》记载: ⑴.满族喜塔喇氏,亦称奇塔喇氏、喜特勒那氏,满语为Sitara Hala,汉义“指甲”或“插孔雀翎的管”,世居尼雅满山(今辽宁新宾)、蜚优城(今吉林珲春三家子乡高丽城村)、盖吉(今长白山地区)、佛克顺(今辽宁新

管姓的来源,姓管的名人

管姓的来源,姓管的名人 本文是关于管姓的来源,姓管的名人,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管 一姓氏起源 1 来源于周文王的第三子。武王灭商以后建立了周朝,把叔鲜封在管,建立了管国,让他与蔡叔度一起管理商朝遗民。武王死后,由年幼的成王即位,因为成王年纪太小,就由周公旦主持朝政。管叔和蔡叔认为周公旦的统治不利于周王朝,于是联合发动了叛乱,很快就被周公旦平息。管叔于是被杀,管叔死后,他的后代就用以前他的封地名“管”作为姓氏。 2 来源于管仲。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是周穆王的后代,后来在齐国作了宰相,帮助齐桓公治理国家。管仲的后代也姓管,称为管氏。 二迁徙分布管姓的望族居住在平原和晋昌。 三郡望堂号 【郡望】 1 平原:西汉初期设置平原郡。相当于今天的山东省西北部平原县一带。 2 晋阳:本来是春秋时期晋国的都城,后来改为赵国的晋阳邑。汉代的时候在此置县,作为太平郡的治所。在今天的山西省太原市。 【堂号】 匡世堂:春秋时期,管仲为齐桓公的宰相,他帮助齐桓公平定、治理天下。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宰相之一。孔子称赞他“一匡天下”,意思是救了整个天下。 四历史名人 1 管公明:三国时期魏国学者。 2 管仲:名夷吾。春秋时期齐国人,和鲍叔牙是好朋友,他把鲍叔牙认为是自己的知音。后来经过鲍叔牙的推荐到了齐国任宰相,帮助齐桓公建立霸业,他执政四十余年,实行了改革,使齐国不断富强,使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著有《管子》86篇。

3管师复:宋朝诗人,龙泉人。为人讲义气、勇敢,擅长于写诗。宋神宗想要授给他官职他没有接受。称为卧云先生。著作有《白云集》。 4 管道升:元代著名女画家。吴兴人。被封为魏国夫人,也叫做管夫人。善于画梅兰竹,山水也画得很好。她在书法上也很有成就,擅长于书写行楷。 5 管师仁:宋代吏部尚书,龙泉人,进士。作官时政绩颇佳。 6 管宁:三国时期魏国学者,字幼安,朱虚人。游学天下,学问很高。 7 管宁:三国时学者,东汉末,黄巾军起义,他逃避到辽东,聚众讲《诗》、《书》三十年之久。魏文帝想让他当官,他没有答应。明征帝让他出来做官,他又没有同意。著作有《姓氏论》。 8 管及:宋代官吏,全州人。崇宁间,黄庭坚被贬到宜州,当时管及在宜州任职。他不避权势,与黄庭坚交往甚密。黄庭坚于是写了“折桂亭”的牌匾送给他,并且对他说:“你的儿子肯定有登进蔾ao 频摹!焙罄垂涣檠椤? 9管湛:宋代官吏,字定夫,龙泉人。侨居临川。三迁至大理少卿,政绩显赫。著作有《定斋类稿》甲、乙集。

姓名杂谈之名人中罕见的姓氏

姓名杂谈之名人中罕见的姓氏 中国的罕见姓氏有哪些呢?在本文库上面的文章里已经有详细介绍,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国的罕见姓氏里又有什么名人呢! 闾丘露薇现凤凰卫视记者 【闾丘】以居邑为氏,春秋时邾国地名。得姓始祖闾丘婴。宋版百家姓排438位。目前人数非常少,分布也比较散,可能江南地区能找到一些。 句号原名句兆杰著名相声演员、国家一级演员 【句Gōu】古代勾、句通用。历史上名人,此二字通用,可能根据分支不同,勾和句都有。而且无明显偏向。但如今可能已多写作“勾”,因此姓人数不多,很少有“句”姓。该姓来源于少昊氏叔父子重,任职勾芒官,就是管理森林的职位。后以官职为氏。勾、句姓源流较多,基本都读Gōu,包括越王勾践一支。但有一支来源于偻句之地,以居邑为氏,读jù 海岩原名佀海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小说、散文以及剧本创作。 【佀姓sì】来源于华夏八大古姓的姒氏,人数不多。今河北、山东、河南有此姓。 拱玉书男,1957年生。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成员 【拱】南宋皇室赵氏之后,两兄弟为避免追杀,相约改成拱姓。

“一是宋朝百家姓中无此姓,以后有见姓拱者就是一家人;二是要告诫后人宋朝江山是拱手相让给敌人的,要后人记住这个耻辱。” 姒健敏九三学社中央常委、浙大副校长、博导、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浙江大学消化学科博士点、硕士点负责人。 【姒sì】相当古老的姓氏,上古八大姓之一,目前人数不足两千人。分布较广,黑龙江、北京、天津、四川、上海、江苏、浙江等都有此姓。此姓衍生出了很多姓氏,如夏、曾、鲍、巢、扈、谭、夏侯等。蒿俊闵著名足球运动员,司职边前卫,凭借着出众的速度和技术能力多次入选国奥队和国足,目前效力于山东鲁能。 【蒿hāo】以居邑为氏,就是西周王朝都城蒿京。历史书上写着镐京。古代蒿同镐。此姓目前人数排名在1000位之外。山东、河南、四川等有此姓。但蒿姓后代有不少改为高姓。江苏无锡的江阴有高姓就是蒿姓改姓而来。 肇俊哲著名足球队员,前国家队队长,后腰,现效力于辽宁宏远。满族,本是爱新觉罗氏,启字辈。 【肇】满族汉化姓氏,具体可以参考相关资料。貌似东北此姓还不少。 钭江明《时尚先生》杂志主编,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中文系

魏国夫人管氏墓志铭

夫人諱道昇,姓管氏,字仲姬,呉興人也。其先管仲之子孫,自齊避難於呉興,人皆賢之,故其地至今名栖賢。考諱申,字直夫,妣周氏。管公性倜儻,以任俠聞鄉閭。夫人生而聰明過人,公甚竒之,必欲得佳壻。予與公同里閈,公又竒予,以為必貴,故夫人歸於我。至元廿四年,世祖聖徳神功文武皇帝召孟頫赴闕,自布衣擢奉訓大夫,兵部郎中;廿六年,以公事至杭,乃與夫人偕至京師,既而除直集賢同知濟南路總管府;成宗皇帝召入史院,夫人亦俱;余以病辭,同歸呉興;余提舉江淛儒學滿任,遷泰州尹,今上皇帝在春宫,遣使召孟頫除翰林侍讀學士,夫人亦同至闕下,至大三年冬也;明年上即位,特授集賢侍講學士中奉大夫,夫人封呉興郡夫人;皇慶元年請假,歸為先人立碑,夫人亦以管氏無丈夫子,欲命繼,又無其人,乃即故居作管公樓,孝思道院,俾道士奉其考妣,祭祀事見道院記;次年使者荐至,於是夫人復從余入朝;延祐四年,余入翰林為承旨,加封魏國夫人;五年冬,舊所苦脚氣疾作,上遣太醫絡繹胗視;六年増劇,聞於上,得旨還家,四月廿五日發大都,五月十日行至臨清,以疾薨於舟中,年五十八。嗚呼哀哉,余與子雍護柩還呉興。 是嵗[闕]月[闕]日葬徳清縣東衡山之原,禮也。子三人:亮,早卒;雍,奕。女六人。 夫人天姿開朗,徳言容功,靡一不備,翰墨詞章,不學而能,處家事内外整然,嵗時奉祖先祭祀,非有疾必齋明盛服,躬致其嚴,夫族有失身于人者,必贖出之,遇人有不足,必周給之,無所吝,至于待賓客,應世事,無不中禮合度,心信佛法,手書金剛經至數十巻,以施名山名僧,天子命夫人書千文,勅玉工磨玉軸,送祕書監裝池收藏,因又命余書六體,為六巻,雍亦書一巻,且曰:令後世知我朝有善書婦人,且一家皆能書,亦竒事也。又嘗畫墨竹及設色竹圖以進,亦?聖奬,賜内府,上尊酒。嘗謁興聖宫皇太后,命坐,賜食,恩意優渥,受知兩宫,可謂榮矣。 夫人之亡,内外族姻皆為之慟,嘗與余游者,莫不流涕,則夫人之徳可知巳。銘曰: 夫人云亡,夫喪賢婦,子失慈恃,家無内助, 嗚呼夫人,古之列女,仁智賢明,僂指莫數, 翰墨之工,受知聖主,通籍東朝,得謁太母, 婦人之榮,可謂至極,碎璧霣珠,行路嗟惜,

姓邓的名人有哪些

姓邓的名人有哪些 邓世昌:海军名将,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在黄海海战中,虽弹尽舰伤,仍下令加快速度猛撞敌舰吉野,不幸被鱼雷击中,与全舰官兵250人壮烈牺牲。 邓石如:清代杰出书法家、篆刻家,其书法以篆字成就最高。篆刻,突破陈规,自开面目,世称邓派,也称皖派。 邓禹:东汉大臣。明帝即位任太傅,为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邓芝:蜀汉官拜大将军20余年,曾于刘备死后奉使入吴,说服吴蜀结好共抗曹魏。 邓牧:元代思想家。自称三教外人,表示不列入儒、道、佛三教正宗。著有《伯牙琴》一书,幻想恢复尧舜时代君民相安无事的社会。 邓子龙:明代抗倭将领。领水军赴朝鲜,抗击倭寇,杀敌无数。 邓析:春秋战国时郑国大夫,是当时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刑名家、法家先驱。他创办私学,以所作《竹刑》(一部写在竹简上的法律)教人,宣传法治。并且是名辩学的倡始者。 邓姓来源有三 1、出自姒姓(夏的始祖大禹为姒姓)。相传夏朝时帝仲康有子孙封在邓国(今河南邓州一带),邓君的后世子孙就以国为氏,称邓氏。 2、出自子姓(商族的始祖契为子姓)或曼姓。商王武丁封他的叔父(曼季)于邓国曼城,是为曼侯,称曼氏,曼氏后来又改封邓国(此邓国在今河南省孟县的西南),经西周、春秋延续了600多年。西周时,邓国是周朝南方较为重要的一个异姓侯国,但因与楚为敌,于公元前678年被楚国灭掉。邓侯子孙为纪念故国,便纷纷改姓邓,史称邓姓正宗。 3、出自李氏。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第8子李从镒,受封为邓王。公元975年南唐为北宋所灭后,宋太宗下令缉拿南唐宗室,李从镒之子天和出逃,以父亲封地为氏,其后世子孙遂称邓氏。 邓姓迁徙分布 邓姓发源于今河南省境,大举南迁于东晋之时,而播迁入闽、粤则早于汉代。汉代中期,邓况自楚徙居南阳新野。至东汉初,因族人为光武帝刘秀的中兴汉室立下大功及与东汉皇室的亲戚关系,一跃而成为东汉最显赫的家族。但至东汉安帝时,有人诬告邓弘等曾反对立安帝,引起安帝不满,因而使邓氏遭受了一次大的劫难。 此后,南阳邓氏不断外迁,有南至湖南、湖北者,也有西至山西、甘肃者。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有南阳邓叔攸迁至福建宁化石壁乡,后又分支泉州等地。东晋十六国时,中原邓

古代法治人物

管仲 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1]“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1、不法法,则事毋常;法不法,则令不行。 2、凡将举事,令必先出。 3、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被,如百体之从心,

政之所期也。 4、法制不议,则民不相私;刑杀不赦,则民不偷于为善。 5、令重于宝,社稷先于亲戚;法重于民,威权贵于爵禄。 6、令而不行,则令不法也;法而不行,则修令者不审也。 商鞅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1、胜法之务莫急于去奸邪,去奸邪之本莫深于严刑; 2、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 3、背法而治,此任重道远而无牛马,济大川而无舡辑也; 4、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 5、圣人为国者,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 6、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 韩非子 韩非(约前281年-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1、释法而任智,惑乱之道也; 2、以事遇法则行,不遇法则止 3、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4、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 5、君人者释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 徐有功 徐有功:(640年——702年)名宏敏,字有功,唐洛州偃师(今偃师市缑氏镇)人,徐有功是国子监博士徐文远的孙子。青年时期举明经及第。历经蒲州司法参军、司刑(大理)寺丞、

姓沈的名人

姓沈的名人 阅读精选(1): 沉姓 一、寻根溯祖 1、出自姬姓,以国为姓,是黄帝的后裔。沈本是上古国名,最早是夏禹子孙的封国。周初时,武王死后,由年幼的成王即位,周公旦(文王第4子)摄政。三监不服,与武庚(商纣王之子)勾结,联合东方夷族反叛,后被周公旦所灭。季载(文王第10子),为周天子的司空,因平叛有功,后成王将其叔叔季载封于沈国,又名聃国。 季载又称冉季载。聃又写作冉,古时,冉、沈读音相同。春秋时,沈国为蔡国所灭,季载之后逃奔楚国,其后子孙遂以原国名命姓,称沈氏。 2、出自芈姓,是颛顼帝的后裔。春秋时,楚庄王之子公子贞被封在沈邑,其后遂以封邑名命姓,称沈姓。 3、出自少昊金天氏,以国为氏。少昊金天氏裔孙台骀氏之后有人建立沈国,春秋时,为晋国所灭,子孙遂以沈为氏。 二、郡望堂号 【堂号】“梦溪堂”:宋朝时沈括博学能文,累官翰林学士三司使。他对天文、历算、方志、音乐、医药无所不通。他开始制造了浑天仪、景表、浮漏等天文仪器。开创了隙机、浑圆两术和弧矢、割圆术的先河。著有《梦溪笔谈》。沈氏因以“梦溪”为号。

【郡望】吴兴郡:三国时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南、晋义熙初移今吴兴)。相当于此刻浙江省临安、余杭、德清一线西北一带地区,兼有江苏宜兴县地。汝南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省上蔡西南)。相当于此刻河南省颖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区。 阅读精选(2): 历史上: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 沈法兴(?—621年),湖州武康人,隋末唐初割据势力,自称梁王。 沈亚之,字下贤,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工诗善文,唐代文学家。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 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成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 沈家本(1840—1913)清末官吏、法学家。字子淳,别号寄,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历任天津、保定知府,刑部右侍郎、修订法律大臣、大理院正卿、法部右侍郎、资政院副总裁等。

百家姓对联:管姓对联及管姓来历、管姓宗祠联.doc

百家姓对联:管姓对联及管姓来历、管 姓宗祠联 管(guǎn)姓源出姬姓,为周文王之后,以国名为氏。得姓始祖:管仲。春秋时齐国著名政治家。辅佐齐桓公实施改革,他通过通货积财,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竹苞松茂;官惠民安。——此联为鹤顶格嵌管姓“管”字的析字联。 平原郡晋阳郡贤声重望;匡世堂过一堂德政齐名。——全联典出管姓的郡望和堂号。九合诸侯成霸业;三番政绩振家邦。——上联典指春秋初年政治家管仲,他执政四十余年,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有《管子》七十六篇。下联典指宋代官吏管湛。三迁至大理少卿,政绩显著。有《定斋类稿》。吴兴翰墨真名士;魏国夫人女画家。——全联典指元代女画家管道升,字瑶姬,赵孟頫之妻。封魏国夫人,也称管夫人。善翰墨词章。画墨竹兰梅,笔意清绝,书牍行楷,殆与其夫不辨。卫夫人之后,无与俦者。北海精编《姓氏》论;莫言写意《高梁》书。——上联典指三国时学者管宁,北海郡人,著作有《姓氏论》。下联典指当代著名作家管谟业:笔名莫言。作品有《红高梁》《秋千架》《高梁酒》等。开创了一个高密东北乡的艺术世界。莫言小说创作往往借助于象征与写意,表现对世界人生的理知、感觉、理想和愿望。附:平

原世泽;仲父家声。——联典指管氏的郡望。公明神卜;仲父霸功。——佚名撰管姓宗祠联。上联典指三国·管络。下联典指春秋·管仲。九合诸侯匡天下; 三迁少卿宁国邦。——佚名撰管姓宗祠联。上联典指春秋初政治家管仲。下联典指宋代官吏管湛。 管(guǎn)姓源出姬姓,为周文王之后,以国名为氏。得姓始祖:管仲。春秋时齐国著名政治家。辅佐齐桓公实施改革,他通过通货积财,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竹苞松茂;官惠民安。——此联为鹤顶格嵌管姓“管”字的析字联。 平原郡晋阳郡贤声重望;匡世堂过一堂德政齐名。——全联典出管姓的郡望和堂号。九合诸侯成霸业;三番政绩振家邦。——上联典指春秋初年政治家管仲,他执政四十余年,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有《管子》七十六篇。下联典指宋代官吏管湛。三迁至大理少卿,政绩显著。有《定斋类稿》。吴兴翰墨真名士;魏国夫人女画家。——全联典指元代女画家管道升,字瑶姬,赵孟頫之妻。封魏国夫人,也称管夫人。善翰墨词章。画墨竹兰梅,笔意清绝,书牍行楷,殆与其夫不辨。卫夫人之后,无与俦者。北海精编《姓氏》论;莫言写意《高梁》书。——上联典指三国时学者管宁,北海郡人,著作有《姓氏论》。下联典指当代著名作家管谟业:笔名莫言。作品有《红高梁》《秋千架》《高梁酒》等。

封姓的来源,姓封的名人

封姓的来源,姓封的名人 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作者:雷锋(当代优秀 战士烈士)引自《雷锋日记》 封 一、寻根溯祖 1、出自姜姓,是炎帝的后裔。炎帝裔孙名钜,曾为黄帝之师。夏 朝时,封钜的后代于封父(今河南封丘封父亭),为诸侯国,后人曾经称 他为封父,实际上是以地名为人名。周代,封父之国灭亡,其国人分两姓,一为封姓,一为封父姓。 2、北魏时,有复姓是贲氏改姓封,其后世子孙亦称封氏。 二、郡望堂号 【堂号】 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 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作者:华罗庚 "平卢堂":唐朝时封敖历任平卢兴元节度使,平寇有功。皇帝命他 替皇帝写一个《告慰边疆将士》的圣旨。其中两句"伤居尔体(伤虽然在 你们身上),痛在朕躬(但我却亲身感到疼痛)"深得好评。 【郡望】 封氏望出渤海郡。西汉置,在今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湾沿岸一带。治所在浮阳,在今河北省沧县东关。

三、历史名人 封衡:三国时魏国道士。据《后汉书》记载,他入山修道150余年,还乡时,像20多岁的人。著有《养气术》、《隐形法》、《卫生经》等。 封孚:南燕名臣。初仕慕容宝,后入南燕,仕慕容超,外总机事, 内参密谋,谦虚博约。晚节尤伉直。 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 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作者:亚里士多德 封肃:后魏尚书。有文思,博涉经史。著有《还院赋》,其辞甚美。 封隆之:后魏吏部尚书。奇谋妙算,历事五帝,四为侍中,再为吏 部尚书,始终完名,世称博大长者。 我们要真正学到一点东西,就要虚心。譬如一个碗,如果已经装得 满满的,哪怕再有好吃的东西,象海参,鱼翅之类,也装不进去,如果 碗是空的,就能装很多东西。——《雷锋日记》 封常清:唐朝安西节度使。 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 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美)马克·吐温 苻苻姓,本来自于蒲姓。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有氐族领袖蒲 洪(字广孟)率流民起义,后蒲洪先后归附刘聪(匈奴族),刘曜(刘聪之子),石勒(羯族),石虎(石勒之侄),并迁部族于枋头(河南淇县东南),曾帮助十六国中的后赵镇压梁... 冯一、来源有二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昌之后。据《元和姓纂》、《后汉书》等所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后裔毕万,西周时,在晋为大

姓宋的名人

姓宋的名人 阅读精选(1): 宋姓的 第一支源出子姓:周成王时,周公旦平定武庚和三监叛乱之后,把古宋国之地封与微子启之孙稽,为宋公,以奉商祀。微子启为帝乙的庶长子,商纣王之兄,在平定武庚和三监叛乱中立有大功。宋公稽之子宋丁公继位后,宋国南迁到商汤故地商丘,即令河南商丘。前286年,齐国灭宋,子孙遂以国为氏。 第二支源出汉族以外民族的改姓:唐代以前,宋姓的一向比较单纯,直到五代时才有较多非汉族,即五代时湖南西部沅陵地区的辰州蛮酋的宋氏,北宋时西北的西夏国的党项族的宋姓,清朝时满洲八旗姓嵩佳氏族之后的全部改姓宋,组成宋姓的这三支均出自少数民族。唐宋以来,外来民族的不断加入并同化,宋氏家族变得庞大起来。 阅读精选(2): 历史上: 战国时,楚国有辞赋家、《九辩》的作者宋玉。 秦代有燕人宋无忌,以前为秦始皇作仙方,其后有宋义,为楚怀王上将军。 西汉时,宋义之子宋昌,任中尉。 东汉有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宋弘,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宋度,南阳

章陵(今河北北枣阳县南)人宋衷。 晋代有青州(今山东淄博东北临淄镇北)人宋益,敦煌(今属甘肃)人宋矩,沛国人宋处宗。 南北朝时期,宋昌的13世孙宋恭,任前燕河南太守,徙居广平(今河北鸡泽县东南);另有南齐钱唐(今浙江杭州)人宋广之。 宋姓名人除上述者外,还有很多。北魏有敦煌人宋云,曾和惠生同赴西域。唐代,有诗人宋之问; 政治家宋憬,曾在睿宗、玄宗朝两次任宰相,能革除前弊,选拔人才,使百官称职; 还有唐文宗时宰相宋申锡。北宋有文学家、史学家宋祁,其兄宋庠亦为文学家,二人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还有文学家、史地学家宋敏求。 南宋有宋慈,曾任广东、湖南等提点刑狱官,为案着重实地检验,他所编的《洗冤集录》,是世界最早的法医学专著,对法医学的发展起了重大贡献。 明代有文史学家宋濂,书法家宋克,科学家宋应星,文学家、藏书家宋懋澄,李自成的军师宋献策。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名著。清代有诗人宋琬、宋湘,经学家宋翔风。 清朝诗人宋琬,经学家宋翔凤,学者宋恕,维新派宋育仁;民国政府行政院长宋子文,民主革命家宋教仁,抗日名将宋哲元,戏剧家宋春舫;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上将宋时轮,戏剧作家宋之的。 阅读精选(3): 姓宋的男明星

管姓的来源,姓管的名人_百家姓

管姓的来源,姓管的名人 管 一姓氏起源 1 来源于周文王的第三子。武王灭商以后建立了周朝,把叔鲜封在管,建立了管国,让他与蔡叔度一起管理商朝遗民。武王死后,由年幼的成王即位,因为成王年纪太小,就由周公旦主持朝政。管叔和蔡叔认为周公旦的统治不利于周王朝,于是联合发动了叛乱,很快就被周公旦平息。管叔于是被杀,管叔死后,他的后代就用以前他的封地名“管”作为姓氏。 2 来源于管仲。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是周穆王的后代,后来在齐国作了宰相,帮助齐桓公治理国家。管仲的后代也姓管,称为管氏。 二迁徙分布管姓的望族居住在平原和晋昌。 三郡望堂号 【郡望】 1 平原:西汉初期设置平原郡。相当于今天的山东省西北部平原县一带。 2 晋阳:本来是春秋时期晋国的都城,后来改为赵国的晋阳邑。汉代的时候在此置县,作为太平郡的治所。在今天的山西省太原市。 【堂号】 1 / 3

匡世堂:春秋时期,管仲为齐桓公的宰相,他帮助齐桓公平定、治理天下。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宰相之一。孔子称赞他“一匡天下”,意思是救了整个天下。 四历史名人 1 管公明:三国时期魏国学者。 2 管仲:名夷吾。春秋时期齐国人,和鲍叔牙是好朋友,他把鲍叔牙认为是自己的知音。后来经过鲍叔牙的推荐到了齐国任宰相,帮助齐桓公建立霸业,他执政四十余年,实行了改革,使齐国不断富强,使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著有《管子》86篇。 3管师复:宋朝诗人,龙泉人。为人讲义气、勇敢,擅长于写诗。宋神宗想要授给他官职他没有接受。称为卧云先生。著作有《白云集》。 4 管道升:元代著名女画家。吴兴人。被封为魏国夫人,也叫做管夫人。善于画梅兰竹,山水也画得很好。她在书法上也很有成就,擅长于书写行楷。 5 管师仁:宋代吏部尚书,龙泉人,进士。作官时政绩颇佳。 6 管宁:三国时期魏国学者,字幼安,朱虚人。游学天下,学问很高。 7 管宁:三国时学者,东汉末,黄巾军起义,他逃避到辽东,聚众讲《诗》、《书》三十年之久。魏文帝想让他当官,他没有答应。明征帝让他出来做官,他又没有同意。著作有《姓氏论》。 2 / 3

诸城管氏重修族谱原序

诸城管氏重修族谱原序 谱何为而作也,曰为族之不睦,谱即作矣,而族何由睦,曰木有本水有源,虽支分派别,世远季淹,苟有谱可据沿而溯之,稽其始,则兄弟也,稽兄弟之始,则一人之身也。观于此,而情如何不亲,义如何不笃?此睦族所以必当修谱也。犹忆周(注:绍周二支六世椿祖之后)弱冠时,吾父(注:管大武)尝进而命之,曰:‘从来族之不睦,由于无谱,不知系出一本,故也,汝即读书,倘得寸进,即当以此为急务。’周拜而受命,谨志之,不敢忘。至甲子,赖祖父(管得基)训得补弟子员乙丑正月,即携文房四具,并二册。其一为,伯高祖jia(木贾)(注:财神管仲和次子)故天启五季五七誊写疏稿荐亡者,自高祖(注:管椿。泛指六世祖)而上至始祖,间列祖妣姓氏,几百余奉祀者,自曾祖(注:管加禄。泛指七世祖)以下,子、侄、兄、弟、女及婿姓名亦载册内,凡三世几三百名为一册。其一为,甲寅十月睦族合户册,上自曾祖下及孙行,同姓毕集,凡六世,几五百名为一册。余持是假拜节为由,无论贫富贵贱,悉等其堂,逢人而偏问之,得一解即书于册,如是者三年始得大概,亟欲纂辑成谱,以示后人,讵意遭家不造,三十年zhun zhun,备虑百事具废,而修谱一事遂置高阁,去岁壬子,余年七十矣,或谓之曰‘汝承命修谱,而未竟其功,行且老矣,其谓老父何。’余闻言愧恧殊甚。乃捡前所采访,勤加纂辑,起自今年五月至中烁告成,然屈于力,不能付诸剞劂,族之人不我鄙弃,??付梓,则大善矣!,即不然,则各录一册,什袭而藏诸荚si,异日者按谱稽查,莫非共本同源则情亲义笃,孝弟之心油然而生矣。族之睦也,未必不自谱之成基之,岂徒有以对吾父于九泉,而已,载是为序。- 时雍正十一年八月十六日十世孙绍周敬识- *** 诸城《管氏族谱》之序言,今可查者,有三篇,分别是康熙三十七年九月初九日嵋村祖管清作序,雍正十一年八月十六日嵋龛祖管绍周作序,乾隆三十八年九月廿有一日录瞻祖管永猗作序,此为第二篇。-

姓高的名人

姓高的名人 历史上: 高渐离:战国末年时燕人,擅长击筑,燕太子丹派荆轲谋刺秦王政(即秦始皇),到易水送行,他击筑,荆轲和歌。后因在筑内暗藏铅块扑击秦始皇,不中被杀。 高柴(前521—)春秋时期齐文公十八世孙,字子羔,又称子皋、子高、季高、季、季子,少孔子三十岁,齐国人。 高允(390~487)南北朝北魏大臣。字伯恭,渤海(今河北景县)人。历仕郡功曹、中书博士、侍郎,修国记,以经授太子,以修史暴露国恶罪将受极刑,太子营救获免。后拜中书令、封咸阳公。 北齐神武帝高欢(496年-547),鲜卑名名贺六浑,河北景县人,北朝东魏权臣。 北齐显祖文宣皇帝高洋(529-559),字子进,因生于晋阳,一名晋阳乐。南北朝时期北齐政权的开国皇帝。他是东魏权臣、北齐神武皇帝高欢次子、文襄皇帝高澄的同母弟,母亲为娄氏。出生时有异兆,相貌奇特。幼时其貌不扬,沉默寡言,其实大智若愚,聪慧过人,深沉有大度。虽常被兄弟嘲笑或捉弄,但其才能甚得父亲欣赏。在位初期励精图治,但后期却变得暴虐无度,极尽奢侈。 高颖,中国隋代名相。字昭玄,又名敏。今河北景县人。其父高宾是杨坚妻父的僚佐,官至刺史。高颖袭爵武阳县伯,官下大夫。因平齐功,拜开府。 高鹗,清代文学家。字兰墅,一字云士。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汉军镶黄旗内务府人。祖籍铁岭(今属辽宁),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

高适:唐朝诗人,与岑参齐名,并称为”高岑”。其”边塞诗”以描述边塞风光、士兵生活、人民疾苦为资料。代表作有《燕歌行》。 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晚唐名将。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其一生辉煌之起点为866年率军收复交趾,破蛮兵20余万。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 高汝砺:金右丞相,封寿国公。现山西省应县人。曾对纸钞的推行和发展起到必须作用。对金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也起到必须的作用。为人正直。 高克恭(1248—1310),元代画家,字彦敬,号房山,其先回鹘(维吾尔族),籍贯大同(今属山西),居于燕京(今北京市),晚年寓钱塘(今浙江杭州)。官至刑部尚书。善书画,《云横秀岭》、《墨竹石坡》为其代表作。 高迎祥(?~1636年),明末民变首领,一名如岳,陕西安塞人。崇祯元年(1628年)率众起事,自称闯王。 姓高的男明星: 高周元 高周元,可爱的韩国男星。高周元凭借在《复活》、《奇男怪女》、《传闻中的七公主》中的出色演出,赢得韩国2005年度kBS演技大赏新人奖和优秀演技奖。出色的外表,极好的性格和阳光的笑容让他一下成为众多广告商眼中的宝儿,优秀的演技让他拥有了很大的人气。 高鑫 高鑫(1976年12月11日—),又名高泓贤,生于北京,大陆著名男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2000年在电视剧《情深深雨》中出演陆尔豪一角而广为人知。高泓贤本性沉默但工作时显得开朗,喜好书法、芭蕾舞、电子琴、绘画等等,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演艺明星。其影视代表作品包括《情深深雨》、《喜气洋洋猪八戒》、《侬本多情》、《生命因你而美丽》等。

管姓百家姓排名第几_百家姓管姓男孩起名

管姓百家姓排名第几_百家姓管姓男孩起 名 管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四十三位,人口约一百十六万九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73%左右。那么你知道管姓在百家姓中的排名吗?下面给大家整理了管姓百家姓排名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管姓,在中国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姓氏,但也是中国较为古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166位。 管姓主源两支,抑或文王之后,抑或穆王之后,两支均自姬姓,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在西周众多诸侯国中,管国立国早,消亡亦早,管叔鲜被诛,其子孙风流云散,到异地去栖生,时齐鲁富庶,多数子孙播迁山东,亦有南徙安徽、江苏北部和河南东部一带者。春秋时,管姓名人除管仲外,亦有同时代的管至父,亦为齐国人。可见此际管姓仍主要繁衍于山东。西汉时见于史册之管姓有高祖妃管夫人,李陵军侯管敢,燕令管少卿,管姓郡望平原应在秦汉之际形成。东汉时农民军首领管亥,亦为齐人,中常侍管霸,顿丘(今河南省清丰)人管伯,可见此际已有管姓在河南落籍。另东汉初年,有曾任山东副都军务的管思藏自豫章之带源徙居闽地宁阳招贤里羊岗坝(今宁化水茜张坊村)。三国时,北海郡朱虚(今山东省临朐)人管宁,避居辽东三十多年,有子孙留居当地。魏晋南北朝时期,因社会动荡,管姓避乱有西去秦

陇,南及潇湘者。据《管氏宗谱》载:“齐鲁有管仲后裔,秦陇有管纯后裔,湖湘有管修后裔,辽东有管宁后裔。”南北朝时亦有管姓避居江南,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管崇即为晋陵郡(今江苏省常州)人。唐宋之际,管姓在江南繁衍日盛。五代后唐年间,管思藏有后裔真郎,返徙江西带源居住,后其子孙播衍闽、粤、赣各地。宋代词人管鉴,随父仕宦,由龙泉徙居临川(今属江西省)。元时,翰林学士管祎开基河南光山。明初,有光山一支迁往新蔡。同时,管姓作为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天津、江苏、安徽等地。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所载,明清之际管姓进士及第者有五十五人,有三十五名为江苏、江西、浙江人,排除其特有的文化氛围外,说明管姓在此三地分布甚广,另南方还有湖北两名,云南一名。北方则以山东之莒州(五名)、高密(二名),陕西之咸宁(二名)为众。管姓此期的分布由此可见一斑。此际之管姓有渡海赴台,侨居海外者。另有山东之管姓闯关东谋生。如今,管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江苏、山东等省多此姓,二省管姓约占全国汉族管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三。管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九。 管姓的起源源于姬姓,1、出自周文王之子叔鲜,属于以国名为氏。2、周穆王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管钥,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源于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管姓男孩两个字名字起名管浪管淡管真管世管硕管情管

叶姓的来源,姓叶的名人

叶姓的来源,姓叶的名人 导读:本文是关于叶姓的来源,姓叶的名人,希望能帮助到您! 叶 一、寻根溯祖 1、出自芈姓沈氏,为帝颛顼的后代。据史书所载,帝颛顼的后裔陆终有一子名季连,赐姓芈。他的后裔鬻熊很有学问,作过文王的老师。后成王便追封其曾孙熊绎于荆山(今湖北西部)一带建立荆国,定国号为楚。春秋时,楚庄王有一曾孙叫戌,任沈县尹,有称沈尹戌。其后代就有人以沈为姓。沈尹戌后来任楚国左司马,他为人正直,疾恶如仇,深得楚人敬重。楚昭王十八年战死沙场,昭王封他的儿子沈诸梁在叶(今河南叶县南旧城),称为叶公。叶公曾平定白公胜的叛乱以复惠王,有功于楚,得封南阳,更获赐为公,后委其事于子,而退休于叶。其后人便以邑地为姓氏,称为叶氏。由上可见,沈、叶本为同宗。是为河南叶氏。 2、据《姓氏考略》所载,在我国古代的所谓南蛮之中,也有以叶为姓的。如春秋时吴国的叶雄是也。 二、迁徙分布 叶姓始祖沈诸梁,居于春秋时楚国叶地(今河南叶县南),直至终老。秦代叶淑和,迁至长沙任太守;西汉叶宗,在颍川任太守、骠骑将军;47世叶尤,汉太尉,"起于南阳,分为六族";53世叶望,东汉光禄大夫,灵帝时弃官隐居,后于献帝时渡江徙至居阳县(今安徽省当涂县东北);55世叶琚,因任钱塘(今浙江杭州)令而在当地安家,后成为当地望族。57世分为三支:叶游,徙福建宁府建安县;叶愿,徙河南新安;叶俭,苍梧

太守,徙浙江缙云。77世叶逵,自缙云迁湖州(今属浙江);79世叶刚,徙居江苏苏州;82世叶庄,居于汴梁(今河南开封);85世孙叶大经因元兵大举南下,流寓广东梅州曾井,为梅州叶氏始祖,其子孙散居广东、广西、福建的许多地方。福建叶氏主要有两支:一为仙游古濑叶氏。一为漳州莲溪叶氏。自清代康熙末年开始,闽、粤叶氏陆续有移居台湾者,后又有不少人徙居海外,叶调国(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在东汉永建六年(公元131年)曾遣使到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叶调国人有来中国者,也就以"叶"为姓。他们多分布在东汉时南郡边界外。叶姓一支叶日成迁至今河北南皮县叶三拨,现有15-18世后代,分布于沧州,青县,大城,保定等地,叶公日成公墓也由后人供奉,尊为河北一带叶姓始祖。 三、郡望堂号 【堂号】 “崇信堂”:宋朝时有翰林学士叶梦得,在朝廷南渡的时候,任江东安抚使,领兵分据江津,使金兵不得渡江。朝廷升他为观文殿学士,调他担任福建安抚使。他打败金兵50多次,官至崇信节度使。叶姓还以"南阳"为堂号。 【郡望】 南阳郡:战国时秦昭王置郡。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市)。相当于现在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间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间地。 下邳郡:东汉时改临淮郡置国。治所在下邳(今江苏雎宁西北)。南朝宋时改为下邳郡。辖地北至江苏新沂、邳县,南至安徽嘉山,东至江苏涟水、淮安和清江市。 四、历史名人 叶适:宋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在哲学、史学、文学方面都有成

管姓历史名人

管姓历史名人 (来源:中华姓氏网) 管仲:(公元前719- 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今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春秋时期齐国人,和鲍叔牙是好朋友,他把鲍叔牙认为是自己的知音。后来经过鲍叔牙的推荐到了齐国任宰相,帮助齐桓公建立霸业,他执政四十余年,实行了改革,使齐国不断富强,使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著有《管子》86篇。 管仲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也是先秦诸子中法家的代表人物。著有《管子》一书。

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国强兵,重视商业,并因开创国营娼妓制度而曾被中国性服务业供奉为保护神。《战国策》、《国语·齐语》、《史记·管晏列传》、《管子》、《左传》等都有记载他的生活传记,《论语》、北宋苏洵的《管仲论》对管仲的事迹做出了分析和评价。 管宁:三国时学者,北海郡朱虚人。 年轻时游学天下,学问很高。东汉末,黄巾起义,他逃避到辽东,聚众讲《诗》、《书》三

十年之久。后归故里,魏文帝想让他为太中大夫,他没有答应。魏明帝让他出来做光禄勋,他又没有同意。著作有《姓氏论》。 管及:宋代官吏,全州人。 崇宁间,黄庭坚被贬到宜州,当时管及在宜州任职。他不避权势,与黄庭坚交往甚密。黄庭坚于是写了“折桂亭”的牌匾送给他,并且对他说:“你的儿子肯定有登进士科的。”后来果然灵验。 管湛:宋代官吏,字定夫,龙泉人。 管湛侨居临川。三迁至大理少卿,政绩显赫。著作有《定斋类稿》甲、乙集。 管络:三国时魏国平原(今属山东省)人,精通周易,善于占卜,相传所占无不灵验。 管崇:晋陵郡(今江苏省常州)人,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大业九年(613年)率众起义,并推刘元进为主,任尚书仆射,后战死军中。 管鉴:龙泉(今属浙江省)人,宋代官吏、词人。官至广东提刑,权知广州经略安抚使。有《养拙堂词》。 管珍:江苏省武进人,清代画家,字阳复,号松崖。乾隆年间翰林,官至漕运总督。工花鸟,得恽寿平真髓,尤善设色牡丹。有《松崖集》。 管声:浙江省瑞安人,清代书法家。工书,以风韵胜,学欧、赵,有名于当时。 管廷祚:上海嘉定人,清代学者。同治元年举人,工诗,豪饮,善书法,曾任泰州学正。 管公明:三国时期魏国学者。 管师复:宋朝诗人,龙泉(今属浙江省)人。为人讲义气、勇敢,擅长于写诗。宋神宗想要授给他官职他没有接受。称为卧云先生。著作有《白云集》。 管道升:(1262年-1319年5月29日),字仲姬,一字瑶姬,浙江德清茅山(今干山镇茅山村)人,一说华亭(今上海青浦)人,元代著名的女性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

万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分布地区 陕西省长安,河南省洛阳市 历史来源 万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91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三。 「万」源出 万(Wàn)姓源出有六:1.出自姬姓,是以祖父的字作为姓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朝有大夫受封于芮国(在今陕西省大荔县朝邑城南,姬姓诸侯国,公元前640年为秦所灭),史称芮伯。春秋时,传至芮伯万,其子孙以祖父的字万为氏。2.亦出自姬姓,以祖父的字万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毕万,乃毕公高之后,因辅佐晋献公有功,受封于魏(今山西省芮城北,原为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公元前661年被晋献公功灭,把他封给了毕万),又称魏万,其子孙以祖父的字万为氏,称万氏。3.出自他族改姓。据《魏书官氏志》载,南北朝时北魏有鲜卑族复姓叶万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为汉字单姓万氏。5.古代有弈叶的人,曾居住在阴山北面的万纽于山,他的后代以居住地为氏,取山名的第一个字万作为姓氏。6.出自满族老姓汉化,改为此姓的满族老姓包括图们氏、万琉哈氏、舒穆禄氏、瓦色氏,以及加入满族的万氏(汉族、朝鲜族)等。 迁徙分布 春秋时,芮国占今山西、陕西间地,晋国则占山西一带,故早期万姓当发源于山西、陕西省境,此二省亦为后世万姓支系主要源头。汉代以前,万姓有入迁山东者,如战国时有山东人万章,但两发源地仍为万姓主要繁衍生息之地。两汉时期,陕西扶风一带万姓枝繁叶茂,遂有郡望——扶风郡。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战火四起,万姓有避居南方者,此次南迁,奠定了后世万姓盛于南方的基础。另外,北魏迁都洛阳后,随着汉化政策的推行,鲜卑复姓吐万氏改单姓万,并迅速发展壮大,形成又一郡望——河南郡。唐时,浙江、安徽万姓较盛,时有浙江昆山令万齐融;安徽人万敬儒,三世同居,族人所居之所称成孝乡广孝聚。唐代以后,史载万姓名人比比皆是,且多出南方。宋元时期,更朝换代频繁,少数民族辽、金、蒙皆想争霸天下,北方时有战争,致使万姓举族南迁,南方万姓由此陡增,江西、湖北、湖南、天津等地万姓均有万姓散居点。据载,宋有万顷,出江州(今江西省九江);万镇,出平江(今属湖南省);万人杰,出大冶(今属湖北省);元有万邦宁,出宝坻(今属天津市)。明清时期,是历史上万姓最盛阶段,四川、江苏、广东、广西亦有万姓足迹。可见,万姓已涉足于祖国最南端,遂有清代万姓渡海迁播于更广阔之领域。据此期史载万姓名人来看,多出江苏、江西一带,则此区诚为万姓发展最望之地。另,明代万姓作为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于河北、河南、山东、安徽、陕西、北京等地落籍。如今,万姓尤以江西、江苏、湖北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万姓约占全国汉族万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三。万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91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三。 家族名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