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18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资料

(完整版)2018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资料
(完整版)2018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资料

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1.当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确定后。用相同个数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摆出多种不同形状的图

形。无法确定唯一的的立体图形。

2.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摆小正方体,只有一种摆法,可以推断并摆出唯一的立体图形。

3.从一个方向观察正方体,最多能看到正方体的三个面。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1、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a,b就是c的因数,c就是a,b的倍数。

例如:3×6=18,那么3和6就是18的因数,18就是3和6的倍数。

24÷6=4, 那么4和6就是24的因数,24就是4和6的倍数。

2、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说一个数是因数,一个数是倍数,必须说谁是谁的因数,

谁是谁的倍数。

3、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1)列乘法算式找;(看哪两个数相乘的积是要求的数,这两个数

就是这个数的因数。要从自然数1开始,一对一对去找不要遗漏。) (2)列除法算式找。

(这个数除以那些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那么商和除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例: 18的因数有哪几个?

4、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1)列乘法算式找;(用这个数乘以不是0的自然数得到的积就是

这个数的倍数,要从自然数1开始。) (2)列除法算式找。(哪个数除以这个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那么那个数就是这个数的倍数。)

例: 4的倍数有哪些?50以内8的倍数有哪些?

5、倍数和倍的区别:倍可以运用于整数、小数、分数,而倍数只能运用于整数。

例:15是3的5倍,可以说15是3的倍数。1.5是0.3的5倍,不能说1.5是0.3的倍数。

6、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 1 ,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例如:12的最小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

7、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例如:18的最小倍数是()。

8、一个不为0的自然数,既是它本身的最小倍数,又是它本身的最大因数。除1以外的非0

自然数至少有2个因数。

例:一个数的最大的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18,这个数是()。

9、如果两个数都是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和(差)也是这个数的倍数。

例如:14是7的倍数,21是7的倍数。14和21的和也是7的倍数。

64是8的倍数,32是8的倍数。64和32的差也是8的倍数。

10、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

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奇数和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

例:按2的倍数的特征,自然数分成()和()。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奇数是()。

11、个位上是或的数,是5的倍数。

12、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13、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个位上只能是0。同时是2、3、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

只能是0,并且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

例如:(1)同时2、3和5的倍数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

一个三位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这个三位数最小是

14、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15、⑴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叫做质数(素数)。质数只有()个因

数。

⑵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叫做合数。合数至少有()个因数。

⑶1只有一个因数,所以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6、按因数的个数,把非零的自然数分成 1、质数和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是唯一的偶质数。最小的合数是(),

2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

20以内合数有:4、6、8、9、10、12、14、15、16、18、20.

17、质数和合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质数和合数。

18、100以内质数表。

例:10以内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是()。

19、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就是分解质因数。例如:把30分解质因数。

30=2×3×5

例:⑴三个不同质数的积是385,这三个质数的和是多少?

385=5 × 7 × 11

5 + 7 + 11 = 23

⑵小明和弟弟的年龄都是质数,积是65.小明和弟弟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岁?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特殊的长方体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

形,其余四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面分别是上面与下面,左面与右面,前面与后面);长方体有()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组,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有()个顶点。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至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中,相对的棱互相平行,相交的棱互相垂直。

2、正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个面完全相同,正方体有()

条棱,()条棱长度相等,正方体有()个顶点。

3、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 相等 )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是( 特殊 )的长方体。

4、长方体或正方体( 6 )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5、物体所占( 空间 )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6、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cm3 ),立方分米( dm3 )和立方米( m3 )。

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3。

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dm3=1000cm3。

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是1m3。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m3=1000dm3。

7、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实心的物体没有容积。

计量一般物体的体积,就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容积单位升L和毫升ml。 1立方分米=1升,或1 dm3=1L;1立方厘米=1亳升,或1 cm3=1ml。

1升=1000毫升,或1L=1000ml。

容积和体积的异同:

相同点:容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

不同点:体积从外面量物体的长、宽、高,容积从里面量物体的长、宽、高。

练习题:(1)一种小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5dm,宽4dm,高2dm。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2)某运货车,车厢是长方体。从里面量长3m,宽2.5 m,高2m。它的容积是多少立方米?

(3)一种背负式喷雾器,药液箱的容积是14L。如果每分钟喷出药液700ml,喷完一箱药液需

要多少分钟?

(4)一节火车厢,从里面量长13m,宽2.7m,装的煤高1.5m,平均每立方米煤重1.33吨,这

节火车厢里的煤重多少吨?

8、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放入物体后的体积-水的体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例:西红柿放入水中,水位会升高,西红柿的体积( 等于 )水面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练习题:(1)一个量杯里装有200ml的水,当放入一个西红柿后水面上升到350ml,这个西红柿的体积是多少?

(2)一个金鱼缸的底面棱长都是8cm,装有6cm深的水,放入一块珊瑚石后水面上升到7cm,这块珊瑚石的体积是多少?

(3)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从里面量长、宽、高均为2dm,向容器中倒入5.5L水,再把一个苹果放入水中。这时量得容器内的水深是15cm。这个苹果的体积是多少?

9、常用的计算总棱长、表面积、体积的方法:(长、宽、高分别用字母a、b、h表示)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L=(a+b+h)×4

=长×4 +宽×4 +高×4

长=棱长总和÷4-宽-高 a=L÷4-b-h

宽=棱长总和÷4-长-高 b=L÷4-a-h

高=棱长总和÷4-长-宽 h=L÷4-a-b

练习题:

(1)装饰工人要在一座长方体的大厦的外墙顶部的四周和四个墙角装上彩灯线(地面的四边不装)。已知这大厦的外墙的长90m,宽55m,高20m,装饰工人至少需要多长的彩灯线?(2)小买部要做一个长2.2m,宽40cm,高80cm的玻璃柜,现要在柜台的各边都安上角铁,这个柜需要多少米角铁?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L=a×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a=L÷12

长方体的表面积= 2 S=(a×b+a×h+b×h)×2

或 S=2(ab+ah+bh)

练习题:(1)光华街口装了一个新的铁皮邮箱,长50cm,宽40cm,高70cm。做这个邮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铁皮?

(2)学校要粉刷新教室。已知教室的长是8m,宽是6m,高是3m,扣除门窗的面积是11.4m2。如果每平方米要花4元涂料费,粉刷这个教室需要花多少元?

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长×高×2+宽×高×2

S= ab+ 2ah+2bh

练习题:(1)亮亮家要给一个长0.75m,宽0.5m,高1.6m的简易衣柜换布罩,(没有底面)。

至少需要用布多少平方米?

(2)健身中心新建军一个游泳池,该游泳池的长是50m,是宽的2倍,深2.5m。现要在池的四周和底面都帖上瓷砖,共需要帖多少平方米的瓷砖?

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高+宽×高)×2 S=2(ah+bh)

=长×高×2+宽×高×2

练习题:(1)一个长方体的饼干盒,长10cm,宽6cm,高12cm。如果围着它帖一圈商标纸(上下面不帖),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6a2

练习题:一个正方体的礼品盒,棱长1.2dm,包装这个礼品盒至少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

无底(或无盖)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5 S=5a2

练习题:一个金鱼缸的形状是正方体。棱长3dm。制作这个鱼缸至少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鱼缸的上面没有盖)

无底又无盖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4 S=4a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长=体积÷宽÷高 a=V÷b÷h

宽=体积÷长÷高 b=V÷a÷h

高=体积÷长÷宽 h= V÷a÷b

练习题:(1)建筑工地要挖一个长50cm,宽30cm,高50cm的长方体土坑,挖出多少方土?

(1m3简称1方)

(2)公园要修一道长15m,厚24cm,高3m的围墙。如果每立方米用砖525块,这道墙壁一共用砖多少块?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或 V=a3

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a·a·a)

练习题:(1)“六一”儿童节前,全市的小学生代表用棱长3cm的正方体积木在广场中央搭起了一面长6m,高2.7m,厚6cm的奥运心愿墙,算一算这面墙共用了多少块积木?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高=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 h=v÷s

底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高 s= v÷h

长方体的底面积=长×宽正方体的底面积=棱长×棱长

练习题:(1)一根长方体木料,长5m,横截面的面积是0.06m2。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少?

(2)家具厂订购500根方木,每根方木横截面的面积是24dm2,长是3m。这些木料一共是多少方?

(3)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相等,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6dm、

5dm、4dm,那么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分米?它们的体积相等吗?

10、如果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或缩小)a倍,它的表面积就扩大(或缩小)(a2 )

倍,它的体积就扩大(或缩小)(a3 )倍。如: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3倍,它的表面积就扩大(3×3=9)倍,体积就扩大(3×3×3=27)倍。

【单位换算】

高级单位×进率低级单位(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应的位数)

低级单位÷进率高级单位(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

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m3=1方

1立方厘米=1毫升(ml) 1立方米=1000升(L)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 1年=12月大月(31天)有: 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 4\6\9\11月

平年 2月28天, 闰年 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小时=60分 1分=60秒 1小时=3600秒

练习题:

(1)填上适当的数量。

1L=()dm3 1ml=()cm3 4L=()ml

2400cm3=()dm3 3.5dm3=()cm3 700dm3=()m3

1.02m2=()dm2 960dm3=()m3 23dm3=()cm3

36000cm3=()dm3 8.63m2=()dm2 6270cm2=()dm2

7.94m3=()dm3 2090cm3=()dm3 1L=()ml

4800ml=()L 2.4L=()ml 500ml=()L

8.04cm3=()L=()ml 2750cm3=()ml=()L

7.5L=()dm3=()cm3 785ml=()cm3=()dm3

9cm=()dm 79dm=()m 30dm=()m 56 cm2=()dm2

133 dm3= ()m3 53ml=()L

(2)在“——”上填上适当的分数。

25cm= m 36dm2= m2 600g= kg

750ml= L 0.28dm= dm 258cm3= dm3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

叫做单位“1”。(也就是把什么平均分,什么就是单位“1”。)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 分数 )来表示。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例:⑴34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这样的( )份是( )。 它的分母是( ),分数单位是( )。

⑵把9米的绳子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米,每份是这根绳子的( )。

★方法:有单位,份数分之总数,无单位,份数分之一。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除法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号相当于分数线,除数相当于分母。

被除数÷除数= (除数不能为0) 用字母表示:a ÷b=b a (b ≠0) 7÷8=()

() 98=( )÷( )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求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用

( )÷( )=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4、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 真分数 )。真分数小于1。 例

5

2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 假分数 )。

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例 56 和 8

8 带分数是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带分数大于1。例 23

1 5、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可以把假分数化成整数:用分子除以分母。 如:714的分子是14,分母是7,14是7的倍数,所以7

14=( )=2。 6、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做分子,分母不变。

如:3

14=( )=4……2,分子除以分母商是4作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2作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是原来的分母3,所以314=14÷3=3

24。 1等于任何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数。如:33、8

8 带分数化为假分数:用整数乘以分母加分子,得数就是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

整数化为假分数:用整数乘以分母得分子。

例 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215 58 723 950 12

43 2069 7、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

变。

被除数 除数

8、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

因数。

9、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例 求12和16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可以用列举法,筛选法和短除法。

特殊情况:

(1)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较大的数就是它们

的最小公倍数。

(2)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1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它们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公因数都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公因数的倍数。

公倍数都是最小公倍数的倍数,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因数。

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两个质数的互质数:5和7 两个合数的互质数:8和9

一质一合的互质数:7和8

两数互质的特殊情况:

⑴ 1和任何自然数(0除外)互质;⑵、相邻两个自然数(0除外)互质;

⑶、两个质数一定互质;⑷、2和所有奇数互质; ⑸、质数与比它小的合数互质;

10、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互质的两个数所组成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11、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时是根据分

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前后分数的大小不变。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

例 把45

15化成最简分数。 12、比较分数的大小时: 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就大。

13、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通分时是根据分数的

基本性质。通常用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比较合适。

例 把125和8

3通分后再比较大小。 比较约分和通分的异同:

小数化成分数:有限小数可以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是几位小数,就在1

后写几个0作分母,把小数点去掉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分数化成小数:

一般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一般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

特殊情况:

(1)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可以直接去掉分母,看分母后面

有几个0,就在分子中从最后一位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 分母是10、100、1000.的因数,可以化成分母是10、100、

1000...的分数再化成小数.

常用的分数与小数互化:

21=0.5 41=0.25 43=0.75 5

1=0.2 52=0.4 53=0.6 54=0.8 81=0.125 83=0.375 85=0.625 8

7=0.875 把下列的小数化成分数,把分数化成小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 0.4= 0.05= 0.37= 0.45= 0.013=

87 =127 =329 =73 =16

5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

(一)轴对称

1、轴对称: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沿对称轴对折,对应点重合,对应线段重合,对应角重合。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2、学过的轴对称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

3、圆有无数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正方形有4条,等边三角形有3条。等腰梯形有1条,五角星有5条,正六边形有6条。

例 下列图形,能画几条对称轴?

(二)旋转

1、旋转:物体绕某一个点或轴运动,这种现象就是旋转。

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2、生活中的旋转:电风扇、车轮滚动、纸风车、开门、关门、拧开水龙头。

生活中的平移:电梯升降、拉开抽屉、升国旗。

3、长方形绕中点旋转180度与原来重合,正方形绕中点旋转90度与原来重合。等边三角形绕中点旋转120度与原来重合。

4、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只是位置变化;旋转中心是唯一不动的点。

例 1 下边的图形中,( )是由旋转得到的。

例 2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 、平移

B 、旋转

C 、对称

D 、放大

E 、缩小

①钟面上分钟和时针的转动。( ) ②电梯的运动( )

③拍摄照片( ) ④投影幻灯( ) ⑤剪纸蝴蝶( )

(二)欣赏设计

图形变换的基本方法:平移、旋转。

例 请在下面方格中画一个图形,使它的面积是阴影部分面积的2倍。

做一做,画一画。

(1) 画出图A 的另一半,使它

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2)把图B 向右平移5格。

(3)把图C 绕o 点顺时针旋

转90°。

第六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一)同分母分数相加减。 方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结果再约分。如:113+116 = 75—7

2= (二)异分母分数相加减。

方法:分母不同,先通分,把分母变相同,再加减,结果要约分。 如:1613—85 = 31 +5

1 = (三)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整数一样,没有括号的,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例 49—45﹢52 11

21—(41﹢43) 15—65+61 A B C

(四)带分数加减法: 带分数相加减,整数部分加减整数部分,分数部分加减分数部分,再把所得的结果合并起来。例 231﹢331= (五)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在分数加减法中同样适用。 简便计算:52+31+53 41+31+43+32 132—41—43 109—(101+5

2) 43—(65—41) 7—115—116 43—83+4

1 (六)解方程

X -52-72=53 ⅹ-(51+65)=2 41+21-ⅹ=8

3 (七)列式计算

与的和,再加上

,结果是多少? 从的和里减去,差是多少?

从里面减去,差是多少?

有一个数比与的差多

,这个数是多少? 加上减去的差,和是多少?

比减去的差多的数是多少?

(八)解决问题

1. 一个等边三角形,它的一条边长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2. 华英牛奶厂第一季度平均每天产牛奶吨,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平均每天少产吨,第

三季度比第二季度平均每天多生产吨,第三季度平均每天产多少吨?

3. 老师讲课用小时。学生自己练习用小时。其余的时间留给学生复习巩固,已知每节

课是40分钟,学生自己复习巩固用了多少小时?

4. 一根铁丝剪去

后,又剪去,这根铁丝还剩几分之几?

第几分钟 1 2 3 4 5 6 …..

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总数 1 3 7 15 31 63 …...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优点:条形统计图能形象地反映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陈欣和刘云为了参加学校运动会1分钟跳绳比赛,提前10天进行训练,每天测试成绩如下表(单位:次)

成几

姓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陈欣152 155 158 160 157 159 162 165 165 167

刘云153 154 159 155 160 164 158 162 160 165

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陈欣和刘云第一天的成绩相差多少?第10天呢?

(2)陈欣和刘云跳绳的成绩呈现什么变化趋势?谁的进步最大?

(3)你能预测两个人的比赛成绩吗?

(4)你还能发现什么问题?并解决问题。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

方法:把所有物品尽可能平均分成3份,称的次数最少。不能平均分的,也应该使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只相差1.

数目与测试的次数的关系:2~3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1次

4~9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2次

10~27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3次

28~81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4次

82~243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5次

244~729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6次

判断题

1.轴对称就是指轴对称图形。()

分析:轴对称是两个图形。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图形。

2.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分析:可能有多条对称轴。

3.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4.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5.线段是轴对称图形。()

6.因为5×7=35,所以35是倍数,5和7是因数。()

分析: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说一个数是因数,一个数是倍数,必须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7. 1是所有自然数(0除外)的因数。()

8. 因数小,倍数大。()

9. 3的倍数一定是奇数。()

10. 3的倍数一定是6的倍数。()

分析:6和9的倍数一定是3的倍数。3的倍数中有一部分不是6和9的倍数。

11.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

12.一个自然数(0除外)的因数至少有两个。()

分析:1就只有一个因数1.

13.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2. ()分析:0是最小的偶数。

14.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分析:2是质数也是偶数。

15.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分析:2是偶数但是质数。

16.非0自然数除了质数都是合数。()分析: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7.所以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18.两个奇数相加,结果一定是偶数。()

19.相邻两个自然数的积一定是偶数。()

20.长方体最多有两个面完全相同。()

分析:特殊情况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面完全相同。

21.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相等,它们的体积也相等。( )

分析:体积跟长、宽、高有关,与表面积无关,不能比较。

22.棱长是6 cm 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分析:表面积和体积意义不同,不能比较。

2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表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4倍,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8倍. ( )

24.只有棱长是1 cm 的正方体的体积才能是1 cm 3 。( )

分析:一个长、宽、高的乘积是1 cm 3的长方体的体积也是1 cm 3。

25.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 )分析:必须是相邻的体积单位。

26.物体的容积就是物体的体积。( )分析:意义不同。

27.分数不同,分数单位就不同。( ) 分析:分数单位由分母决定,如,53和5

2是不同的分数,但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 28.一根绳子的53比一根绳子的5

2长。( )分析:单位“1”不同,无法确定。 29.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都大于1. ( )分析:等于1是也是假分数。 30. 33

4是带分数。( )分析:带分数是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分数部分必须是真 分数。3

4不是真分数。 31.假分数分子一定大于分母。( )分析:分子等于分母也是假分数。

3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分析:0除外。

33.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小。( )

分析: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

34. 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

分析: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35.一个数的公倍数有无数个。( )分析:一个数不能说有公倍数。

36.把两个不同分子的分数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叫通分。( )

分析:通分是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

37.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有可能相等。( )

38.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只有一个。( )

39. 一组数据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

40. 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可能有两个。( )

分析:数据的个数是双数时,是两个数的平均数。不是有两个众数。

41.因为0.6×2=1.2,所以0.6和2是1.2的因数,1.2是0.6和2的倍数。( )分析:倍数只能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42.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其中至少有一个合数。( )

分析:1、2、3就没有合数。

43.合数的因数个数一定比质数的因数个数多。( )

44.个位上是1、7的数都是质数。( )分析:21和27就是合数。

45.用4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可以拼出一个大正方体。( )分析:8个。

46.正方形有6个面。( )分析:是正方体,不是正方形。

47.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48.体积单位比面积单位大。( )分析:意义不同,不能比较。

49.把一块正方体的橡皮泥捏成长方体,体积不变。( )

50.计量物体的体积要用体积单位。( )

51.表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体积一定相等。( )

分析:体积要由长宽高决定。

52.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体积扩大到原来的27倍。( )

53.如果两个物体的体积相等,那么它们的形状也相同。( )

分析:形状不一定相同。

54.体积单位>面积单位>长度单位。( )

分析:意义不同,不能比较。

55.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容积与体积相等。( )

56.鱼缸的容积是600 m 3 ( )

57.一个木盒的体积是4 dm 3 它能装4 dm 3 的物品。( )

分析:体积从外面量物体的长、宽、高,容积从里面量物体的长、宽、高。

58.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正方形。( )分析: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59.一个茶杯的容积是300L. ( )分析:不符合实际,没有这么大。

60. 计量容积时只能用升或毫升作单位。( )

分析:装的物体是固体时要用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作单位。 61.31变成6

2后,分数的大小和意义不变。( )分析:意义变了。 6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分析:只能是乘或除以0除外的数。

63.与3

1相等的分数有无数个。( ) 64.互质的两个数必须都是质数。( )分析:合数也可以,8和9互质。

65.相邻的两个自然数只有公因数1. ( )

66.两个合数一定不是互质数。( )分析:8和9是合数,8和9就是互质数。

67.最简分数就是真分数。( )分析: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最简分数。

68. 分子和分母是两个不同的质数,这个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

69. 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数。( )分析:有公因数1.

70.两个数的公倍数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

71. 1千克的85和5千克的8

1一样重。( ) 72.21

9能化成有限小数。( ) 分析:约分后是7

3,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7,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73.众数容易受到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 )

分析:平均数容易受到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

74. 1与任意非零自然数都是互质数。( )

75.把一堆沙分成4份,每份是这堆沙的4

1。( )分析:必须是平均分。 76.最大的分数单位是2

1。( ) 77.我们手指甲的体积大约是1 cm 3 。( )

78.众数比中位数大。( )分析:不一定,有时.众数和中位数相等。

79.折线统计图比条形统计图好。( )分析:要看所关心的问题,比较数量的多少用条形统

计图好。比较变化趋势用折线统计图好。

80.因为85>31,所以85的分数单位比3

1的分数单位大。( ) 分析:分数单位以分母来决定,分母大的反而小。

81.18的因数一定比18 的倍数小。( )分析: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相等。

82.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和是奇数。( ) 83.5

3的分子加上3,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也要加上3. ( )分析:分子加上3得6,也就是分子乘以2,那么分母也要乘以2得10,分母就要加上5

84.假分数都大于1,真分数都小于1. ( )分析:假分数是大于1或等于1

85.分子是0的分数无意义。( )分析:分母是0的分数无意义。

86.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

87. a 3

=a ×3( )分析:a ×a ×a

88.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分析: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才是。

89.折线统计图可以反映数量间的增减变化。( )

90.通分和约分的依据都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

91.分数比整数小。( )分析:53

1比5大。 92. 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反映数量间的增减变化。( )

93.体育课上,“向右转”是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 )

94. 1 m 3比m 2大。( )

95.计算体积和计算容积的方法一样。( )

96. 53表示5×3. ( )分析:表示5×5×5

97.一个数越大,它的因数就越多。( )分析:因数多少不是以大小来判断。如;29.

98.要表示奥运会上美国、中国、日本获得金牌的数量可以用条形统计图。( )

99.复式折线统计图一定要有图例,把两组数据区分开。( )

100. 把所有物品尽可能平均分成3份,称的次数最少。不能平均分的,也应该使多的一份与

少的一份只相差1.( )

101. 5是因数,15是倍数。( )

102. 5是15的因数,15是5的倍数。( )

103.一个数的最大因数等于它的最小倍数。( )

104.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

105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 )

106.两个质数的和是偶数。( )

107.两个质数相乘,积是合数。(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笔记整理完整版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1)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沿着的那条对折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3)平移: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 (4)旋转:物体都绕着一个固定的点或一个固定的轴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旋转。(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5)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六边形有6条对称轴,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6) 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 注意: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非0的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如果a 能被b 整除,那么b 是a 的因数,a 是b 的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1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2、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 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最小的奇数是1 偶数: 能被2整除的数,最小的偶数是0 连续的奇数,如1、3、5等,连续偶数如、12、14、16、等,连续的奇数或连续的偶数前后相差2。用字母表示连续的奇数或偶数(a-2)、a 、(a+2) 3、2、3、5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两位数是3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4、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 质数:有且只有两个因数,1和它本身。最小的质数是2 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最小的合数是4 1: 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每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 在自然数中,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只有2。20以内即是奇数又是合数的如9、15等) 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同时是2和5的倍数个位必须是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2.改进熟悉分数的编排,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整数、小数知识一样,分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分数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计算起来也比较

把分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第一段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借助操作直观,使学生对分数有初步的熟悉,虽然也出现了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初步概念,给学生积累一些感性知识在系统认识了小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本册将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在具体安排上,本套教材一方面注意体现《标准》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阐述新的内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继续把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作为空间与图形内容编排的研究重点,在教学内容方面安排了“观察物体(三)”“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的运动(三)”。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册教材教学折线统计图,根据统计内容的调整,将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集中进行编排,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把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思想,并根据折线的变化特点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最新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为之后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奠定感性认识和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而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观察和拼搭等活动,为自己和学生准备好教具与学具。同时在进行观察和拼搭的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因为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切不可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形状。 数学思考: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问题解决: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 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1、轴对称图形沿着对称轴重叠后,图形两边可以完全重合。 2、平形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正(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有一条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360÷对称轴的条数)=度,可以与原来的图形完全重合。 长方形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360÷2=180(度) 正方形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360÷4=90(度) 等腰三角形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360÷1=360(度) 等边(正)三角形方形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360÷3=120(度),形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360÷360=1(度) 半圆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360÷1=360(度)与原来的图形完全重合。 4、我们学过的图形的变换有轴对称、平移、旋转。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1、我们说的因数和倍数指的是整数,不包括0,也不能说小数。 2、因数和倍数是相对的,不能单独说因数和倍数。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有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它最小倍数=它本身。 4、a÷b=c(a、b、c都是整数),我们就可以说,a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a.,a是b的倍数,b是a的因数(例10÷2=5,可以说10能被2整除,2能整除10) 5、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 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的倍数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和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判断奇数和偶数的依据是:是否是2的倍数。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绝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1、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 2、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面。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一、因数和倍数。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余数. 又如整数a能被b整除(a÷b=c),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因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或用除法找。 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自然数。 二、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分为:奇数偶数 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2、3、5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同时是2、3、5的倍数,个位上是0并且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同时是2、3、5的倍数。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两位数是3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三、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 1.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2,3,5,7,11,13,17,19…… 都是质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如4,6,8,9,10,12,14,15,16,18,20,22,26,49……都是合数。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 (1)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不对,因为9是奇数,但不是质数,而是合数。 (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不对,因为2是偶数,但不是合数,是质数。 (3)在1,2,3,4,5,…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不对,因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两个质数的和是偶数。不对,因为2是质数也是偶数,而其他的质数都是奇数,偶数+奇数=奇数。 四、100以内的质数(共 25 个):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 67、71、73、79、83、89、97 五,奇数+奇数=偶数(如:5+7=12 3+5=8 ……) 奇数+偶数=奇数(如:1+4=5 7+2=9 ……) 偶数+偶数=偶数(如:2+4=6 8+6=14 ……) 奇数×奇数=奇数(如:5×7=35 7×9=63 ……) 奇数×偶数=偶数(如:5×8=40 7×8=56 ……) 偶数×偶数=偶数(如: 8×12=96 14×24=336 ……) 六、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那个因数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新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一上学期) 代数初步知识 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 - × ÷ …… ”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 注意:用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 ” 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 ”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5应写成5a 。 (4)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 写成a 3的形式; (5)a 与b 的差写作a-b ,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 、b 时,则应分类,写做a-b 和b-a . 3、几个重要的代数式: (1)a 与b 的平方差是:a 2 -b 2 ; a 与b 差的平方是:(a-b )2 。 (2)若a 、b 、c 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10a+b ;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 (3)若m 、n 是整数,则被5除商m 余n 的数是:5m+n ;偶数是:2n ,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n-1、n 、n+1。 (4)若b >0,则正数是:a 2 +b ,负数是:-a 2 -b ,非负数是:b 2 ,非正数是:-b 2 。 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 a b (a 、b 都是整数且a≠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p 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精编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与教案 执教者:杨菡 年级:五年级 时间:2016·2

目录 一、教学计划 二、课时备课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数学成绩整体不够理想,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的书写状况较差,上课主动听讲、积极大胆发言的个性养成的不够好。从学生的思维能力看,思维的主动性不突出,逻辑能力很差,发散能力较弱。学习困难的学生占有少部分,他们的特点是: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好,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或者说根本就听不懂上课内容,缺乏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要因地制宜,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课堂上安排一些简单的问题专供他们回答,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使后进赶先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观察物体(三)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重点难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 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一节课希望大家积极动手动脑,我们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1.出示教材第2页例1 (1)师:看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我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玩积木的机会(出示课件):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应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老师发现好多小组都在积极尝试多种不同的摆放方法,这种探索精神非常好,有谁愿意到讲台上,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集体的智慧成果? 生摆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生摆 师:电脑出示六种基本摆法,同时指出在这六种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移动,就延伸出了多种摆法。 (2)如果再加一个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展示成果。 (3)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种摆法,你们能尝试着找到一个如何摆放的规律吗?可以讨论。生讨论交流 【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你学会了吗?你还有什么收获呢?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及公式

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公式 一、旋转、平移 时针旋转1小时是30度 二、因数与倍数 1、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a、b就是c得因数,c就是a、b的倍数。 2、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3、奇数与偶数: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偶数:个位是0,2,4,6,8的数。 奇数:个位不是0,2,4,6,8的数。 4、倍数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各位是0,2,4,6,8。 3(或9)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或9)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各位是0,5。 5、质数与合数: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6、奇数与偶数的运算规律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个偶数相加是偶数,奇数个奇数相加是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 7、质因数:如果一个质数是某个数的因数,那么这个质数就是这个数的质因数。 8、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成的方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9、100以内的质数表: 2、 3、 5、 7、 11、 13、17、19 23、29、31、 37、 41、 43、47、53 59、61、67、71、 73、 79、83、89、97 三、长方体的认识、表面积、体积和容积 1. 长方体有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有8个顶点,12条棱,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4条长,4条宽,4条高。 2. 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有8个顶点,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3.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宽高都相等) 4.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5.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6. 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前后面的面积=长×高;左右面的面积=宽×高;上下面的面积=长×宽 7.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2)(??+?+?=h b h a b a S 8. 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9.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266a a a S =??= 10.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 11.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2. 相邻的的体积单位之间的互化: 低级单位 高级单位 (大化小除于进率,小化大乘于进率) 13. 计算物体的体积用体积单位,计算液体、气体的体积一般用容积单位。 14.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a b h h b a =??=V 15.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3a a a a V =??= 16.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Sh h S V =?= 17.正方形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 ×a 长方形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进率 ×进率

最新2017年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1、根据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有多种摆法,无法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2、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休,只有1 种摆法。 3、只要对着原来物体的前面或后面的任意1个正方体添1个正方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就都不变。 4、从正面、左面、上面3个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组物体而画出的图形就是三视图。 5、综合三视图的形状,可以确定出立体图形中小正方体的摆放位置,通常只有一种摆法。 6、由三视图拼摆正方体的方法:俯视图打地基,主视图疯狂盖,左视图拆违章。 7、先摆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摆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确定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8、想象不出来时,用小正方体摆一摆就简单了。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 2、因数、倍数: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例:12÷2=6,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 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 独存在。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最小倍数=它本身 3、2、3、5的倍数特征 1)奇数和偶数的意义: 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①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也就是个位上是1、3、5、7、9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也就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 ②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③奇数、偶数的运算性质: 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大减小) 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2)数的整除特征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1)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活动主题一:《图形的变换》活动主题二:《图案设计》活动主题三:《数学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图案,感觉图形世界的神奇。 教学重点、难点:在操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准备教具:1、挂图;2、方格纸;3、七巧板;4、作图工具 授课时数:约6课时 第一课时(1) 课题:轴对称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实物图。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 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例题1: 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 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 二、课内练习。 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三、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四、练习: 1、课内练习一-----第1、2题。 2、课外作业: 板书设计: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2) 课题:旋转 教学内容:教材第5~5页例3和例题4。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版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1)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2) 第2课时观察物体(2) (4)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6) 第1课时认识因数和倍数 (7) 第2课时一个数因数的求法和一个数倍数的求法 (9) 第3课时2、5的倍数的特征 (11) 第4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 (13) 第5课时练习课 (15) 第6课时质数和合数 (17) 第7课时数的奇偶性 (19)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21) 第1课时长方体的认识 (22) 第2课时正方体的认识 (24) 第3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及计算 (26) 第4课时练习课1 (28) 第5课时练习课2 (30) 第6课时体积和体积单位 (32) 第7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34) 第8课时练习课 (36) 第9课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37) 第10课时容积和容积单位 (39) 第11课时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41) 第12课时整理和复习 (43) 第13课时综合与实践探索图形 (46)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49) 第1课时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50) 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 (53) 第3课时分数与除数的关系的应用 (56) 第4课时真分数和假分数 (58) 第5课时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61) 第6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 (63) 第7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练习课 (67) 第8课时最大公因数 (70) 第9课时最大公因数解决问题 (73)

第10课时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 (75) 第11课时约分练习课 (77) 第12课时最小公倍数 (79) 第13课时最小公倍数解决问题 (82) 第14课时通分 (84) 第15课时通分练习课 (87) 第16课时小数化成分数 (90) 第17课时分数化成小数 (92) 第18课时整理与复习 (94)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 (97) 第1课时旋转的特征 (98) 第2课时方格纸上的图形旋转变换 (100) 第3课时欣赏与设计 (102) 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04) 第1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06) 第2课时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 (108) 第3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 (111) 第4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12) 第5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课 (115) 第6课时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117) 第7课时分数的简便计算 (120) 第8课时解决问题 (121) 第9课时打电话 (123)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127) 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 (128) 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 (131)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 (133) 第1课时简单的找次品问题 (134) 第2课时稍复杂的找次品问题 (137) 第九单元总复习 (139) 第1课时总复习——因数与倍数 (139) 第2课时总复习——分数的性质和意义 (141) 第3课时总复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43) 第4课时总复习——空间与图形 (145) 第5课时总复习——观察物体与统计 (147)

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人教版)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 叫做15的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如把28分解质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18的约数有1、2、3、6、9、18。其中,1、2、3、6是12和1 8的公约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 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 、8、10、12、14、16、18 …… 3的倍数有3、6、9、12、15、18 …… 其中6、12、18……是2、3的公倍数,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的公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小数 1 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 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 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2小数的分类 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例如:0.25 、0.368 都是纯小数。 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例如:3.25 、5.26 都是带小数。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例如:41.7 、25.3 、0.23 都是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新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目录 一、观察物体(三)(2课时) 观察物体 二、因数与倍数(7课时) 1.因数和倍数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合数 三、长方体与正方体(13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整理和复习 探索图形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 2.真分数和假分数 3.分数的基本性质 4.约分 5.通分 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整理和复习 五、图形的运动(三)(3课时) 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打电话 七、折线统计图(3课时) 八、数学广角——找次品(2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1.数与代数 2.空间与图形 3.观察物体与统计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为2课时: 第1课时观察物体(1)1课时 第2课时观察物体(2)1课时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重点难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 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一节课希望大家积极动手动脑,我们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1.出示教材第2页例1 (1)师:看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我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玩积木的机会(出示课件):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教材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时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一、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整理资料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整理资料 一、观察物体(三) 1、根据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还原立体图形,有时候摆法不唯一。 2、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二、因数与倍数 1、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们就说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注意: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 2、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3、奇数与偶数: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偶数:个位是0,2,4,6,8的数。奇数:个位不是0,2,4,6,8的数。 4、倍数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 3(或9)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或9)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5。 5、质数与合数: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6、奇数与偶数的运算规律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个偶数相加是偶数,奇数个奇数相加是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 7、质因数:如果一个质数是某个数的因数,那么这个质数就是这个数的质因数。 8、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方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9、100以内的质数表: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学指导】; 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画图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并要求每位学生要备好直尺等画图工具。 2.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因此,老师要切实组织好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使活动有目的、有秩序的开展,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

地进行观察和操作。注意不要让老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活动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为2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学习内容: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教学重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难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具运用:课件,小正方体积木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 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一节课希望大家积极动手动脑,我们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1.出示教材第2页例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