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面道路标准体系及主要规范介绍

城市地面道路标准体系及主要规范介绍
城市地面道路标准体系及主要规范介绍

主要内容

修订背景

修订概况

主要内容

主要条文解说

.修订背景

《规范》的历程

修订的原因

工程建设的需要

快速路建设的快速发展……连续流交通、主辅路系统、高架道路、地下道路

城市立交设计理念的完善……主辅分流、机非分行、互通、连通、畅通

轨道交通、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综合交通枢纽、多交通方式的衔接

设计理念的创新……公交优先、以人为本、绿色环保、环境景观

设计理念的创新……强调“道路总体空间”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

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再生沥青、透水、降噪、彩色路面

技术类问题

道路分类分级——是类型还是等级?城市规模在分级中如何考虑?

设计车辆——是否增加新类型?

设计速度——增加100km/h 、120km/h?

道路净高——5m、4.5m、3.5m、3m ……?

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评价道路能力的指标?

机动车单车道宽度——3.75m、3.5m、3.25m、3m……?

路面结构设计荷载标准——是否考虑增加新的荷载标准?

道路交叉口类型——分类原则、设计标准?

…………

标准体系的调整

《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根据新的体系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将一本通用规范和若干专用标准代替。

.修订概况编制过程

目的和原则

(一)没有道路中心线的道路,城市道路为每小时公里,公路为每小时公里;

(二)同方向只有条机动车道的道路,城市道路为每小时公里,公里为每小时公里。

第七十八条高速公里应当标明车道的行驶速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公里,最低车速不得低于每小时公里。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型载客汽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公里,其他机动车不得超过每小时公里,摩托车不得超过每小时公里。

同方向有条车道的,左侧车道的最低车速为每小时公里;同方向有条以上车道的,最左侧车道的最低车速为每小时公里,中间车道的最低车速为每小时公里。道路限速标志标明的车速与上述车道行驶车速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道路限速标志标明的车速行驶。

设计速度与管理速度的关系?

车道数和车道位置?

各省市实施情况

最高时速70km/h?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第6.2.2条交叉口内的计算行车速度应按各级道路计算行车速度的倍计算,直行车取大值,转弯车取小值。

第条立体交叉的计算行车速度规定如下:

一、立体交叉直行方向和定向方向计算行车速度。

.分离式、苜蓿叶形、环形立体交叉的直行方向和定向式立体交叉的定向方向的计算行车速度应采用与路段相应等级道路的计算行车速度。.在菱形立体交叉中通过其平面交叉口直行车流的计算行车速度可采用与路段相应等级道路的计算行车速度的倍。

二、匝道计算行车速度见表

匝道计算行车速度()表

问题?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其他车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

优点

价格便宜

操作简单

节约能源

摩托车的、小轿车

占用空间小

私家车的

低噪音

保有量

亿辆

电动自行车——暂不考虑

问题

产品规定

年月日发布了《电动自行车安全通用技术条件》,其中规定最高车速为20km/h”……产品40m ~50m(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

无相应的管理条例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年月日实施)中尚未有相应的管理条例,参照电瓶车的要求,最高限速为15km/h,目前与非机动车共用路权。动力能源电池的污染问题

对非机动车行车安全的影响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 ode f or d esign of u rban r oad e ngineering (2016年版) 2012-01-11发布2012-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修订说明 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5]274号)的要求,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进行修订而成。 本次局部修订依据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道路提出的相关要求,对原有条文中道路分隔带及绿化带宽度、道路横坡坡向、路缘石形式、道路路面以及绿化带入渗及调蓄要求、道路雨水排除原则等相应修改或补充规定。本次局部修订条文合计9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补充了需要在道路绿化带或分隔带中设置低影响开发设施时,绿化带或分隔带的宽度要求,以及各种设施间的设计要求。 2.增加立缘石的类型和布置型式。 3.细化了道路横坡的坡向规定。

4.按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补充道路雨水低影响开发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5.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修订的内容,调整了道路排水采用的暴雨强度的重现期规定。 6.补充了低影响开发设施内植物的种植要求。本规范中下划线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 性条文的解释,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3号楼(市政总院大厦),邮政编码:100082) 本次局部修订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主要审查人员: 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员:和坤玲王晓华杨斌盛国荣

4_5讲第二章城市道路规划设计

第二章城市道路规划设计 第一节复习指导 一.城市道路设计的准备知识 (一)熟悉城市道路的设计原则 1.必须在城市规划,特别是土地使用规划和道路系统规划的指导下进行; 2.要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考虑道路建设的远近结合、分期发展; 3.要求满足交通量在一定规划期的发展要求; 4.综合考虑道路的平面、纵断面线型、横断面布置、道路交叉口、各种道路附属设施、路面类型,满足行人及各种车辆行驶的技术要求; 5.应考虑与道路两侧的城市用地、房屋建筑和各种工程管线设施、街道景观的协调; 6.采用各项技术标准应该经济合理,应避免采用极限标准。 (二)掌握净空与限界 人和车辆在城市道路上通行要占有——定的通行断面,称为净空。为了保证交通的畅通,避免发生交通事故,要求街道和道路构筑物为车辆和行人的通行提供一定的限制性空间,称为限界。 1.行人 净空要求:2.2m;净宽要求:0.75~1.0m。 2.自行车 净空要求:2.2m;净宽要求:1.0m。 3.机动车 小汽车的净空要求为1.6m,公共汽车为3.0m,大货车(载货)为4.0m; 小汽车的净宽要求为2.0m,公共汽车为2.6m,大货车(载货)为3.0m。 4.道路桥洞通行限界 行人和自行车高度限界为2.5m,有时考虑非机动车桥洞在雨天通行公共汽车,其高度限界控制为3.5m; 汽车高度限界为4.5m,超高汽车禁止在桥(洞)下通行。 5.铁路通行限界 高度限界:电力机车为6.5m,蒸汽和燃机车为5.5m。 6.桥下通航净空限界 桥下通航净空限界主要取决于航道等级,并依此决定桥面的高程。 (三)掌握车辆视距与视距限界 1.行车视距 驾驶人员保证交通安全必须保持的最短视线距离称为行车视距。行车视距与机动车制动效率、行车速度和驾驶人员所采取的措施有关。行车视距一般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和超车视距等。 (1)停车视距 停车视距由驾驶人员反应时间车辆行驶距离、车辆制动距离和车辆在障碍物前面停止的安全距离组成。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 ode f or d esign of u rban r oad e ngineering (2016年版) 2012-01-11发布2012-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修订说明 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5]274号)的要求,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进行修订而成。 本次局部修订依据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道路提出的相关要求,对原有条文中道路分隔带及绿化带宽度、道路横坡坡向、路缘石形式、道路路面以及绿化带入渗及调蓄要求、道路雨水排除原则等相应修改或补充规定。本次局部修订条文合计9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补充了需要在道路绿化带或分隔带中设置低影响开发设施时,绿化带或分隔带的宽度要求,以及各种设施间的设计要求。 2.增加立缘石的类型和布置型式。 3.细化了道路横坡的坡向规定。 4.按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补充道路雨水低影响开发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5.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修订的内容,调整了道路排水采用的暴雨强度的重现期规定。 6.补充了低影响开发设施内植物的种植要求。 本规范中下划线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3号楼(市政总院大厦),邮政编码:100082) 本次局部修订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主要审查人员: 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员:和坤玲王晓华杨斌盛国荣 审查人员:张辰包琦玮李俊奇赵锂白伟岚任心欣 5 横断面

城市道路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XX路建设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设单位:秀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建设规模 (5) 第三章场址介绍与建设条件 (9) 第四章工程建设方案 (10) 第五章环境影响评价 (23) 第六章节能方案分析 (24) 第七章项目实施方案及进度计划 (28) 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3) 第九章招标情况 (35) 第十章效益评价 (36) 第十一章社会风险分析 (40) 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 (42)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 XX路建设工程 1.1.2 建设单位 秀有限公司 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内容 1、编制依据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006年)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D50-200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30—200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1998年修订版)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CB50220—95)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研究范围及内容 (1)研究范围 本次编制范围为XX路建设工程 (2)研究内容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通过对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本片区的发展规划、区域交通现状条件及发展趋势、建设条件等方面的深入调查和分析论证,对项目建设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实施可能性等方面取得综合研究结论,为建设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1.1.4 编制原则 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遵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2、符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在城市人口分布和用地布局有较大变动的情况下,随之进行必要的调整,依然能满足需要。 3、结合XX基础设施配套情况,并且考虑到近期和远期相结合,对城市境内城市道路管网进行完善。 4、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既要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又要适合本工程的建设特点。 1.1.5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打造粤东发展极,建设幸福新XX”的核心任务,大力实施“创新驱动、项目带动、强力推动、高端拉动、生态联动”的发展战略,全面启动“空港经济、海港经济”

现行国家标准暖通、给水排水、动力专业图集目录 截止到2017.01.01

暖通空调专业图集 12K101-1 轴流通风机安装 12K101-2 屋顶风机安装 12K101-3 离心通风机安装 12K101-4 混流通风机安装 07K103-1 建筑防排烟及暖通空调防火设计 07K103-2 防排烟系统设备及附件选用与安装 07K104 除尘设备选用与安装 06K105 屋顶自然通风器选用与安装 08K106 工业通风排气罩 93K110-1 风机入口阀 96K110-2 皮带防护罩 96K110-3 电动机防雨罩 15K114 非金属风管制作与安装 13K115 暖通空调风管软连接选用与安装 15K116-1 XZP100消声器选用与制作 14K116-2 XZP200系列消声器选用与制作 14SK116-3 微缝板消声器选用与制作 14K117-1 筒形风帽及附件 14K117-2 伞形风帽 14K117-3 锥形风帽 14K118 空调通风管道的加固 07K120 风阀选用与安装 10K121 风口选用与安装 97K130-1 ZP型片式消声器、ZW型消声弯管 06K131 风管测量孔和检查门 07K133 薄钢板法兰风管制作与安装 08K132 金属、非金属风管支吊架 09CK134 机制玻镁复合板风管制作与安装(参考图集) 07K201 管道阀门选用与安装 03K202 离心式水泵安装 07K203 建筑空调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与安装 13K204 暖通空调水管软连接选用与安装 15K205-1 集气罐制作及安装与自动排气阀的选用 16K205-2 管道过滤器选用与安装 14K206 金属管道补偿设计与选用 14K207 管道、设备防腐蚀设计与施工 16CK208 装配式室内管道支吊架的选用与安装 05K210 采暖空调循环水系统定压 05K232 分(集)水器分汽缸 06K301-1 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选用与安装(新风换气机部分) 06K301-2 空调系统热回收装置选用与安装 94K302 卫生间通风器安装图 07K304 空调机房设计与安装 16K310 空调系统用加湿装置选用与安装 13K312 空气幕选用与安装 15K401-2 单元式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系统设计选用与施工安装96K402-2 散热器及管道安装图 01K403 风机盘管安装(含2003年局部修改版) 12K404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施工安装 05K405 新型散热器选用与安装

机电专业常用规范目录和图集

常用规范目录和图集 标准图集目录 一、给水排水国家标准图集S 序号图集号图集名称备注 102S101矩形给水箱代替S151(一)、92SS117、93S178 298S102卧式水泵隔振及其安装原98S657改号 398S103立式水泵隔振及其安装原95SS658改号 402SS104二次供水消毒设备选用与安装 501SS105常用小型仪表及特种阀门选用安装 602S106中小型冷却塔选用及安装代替90S436(一)、91S436(二) 704S107游泳池附件安装及设备选用 805S108倒流防止器安装 905SS121热水机组选用与安装 1001S122-1RV系列导流型容积水加热器选用及安装代替92S170(一)~(二) 1101S122-2HRV系列导流型半容积式水加热器选用及安装 1201S122-3SV系列弹性管束型半容积式水加热器选用及安装 1301S122-4SI系列弹性管束型半即热式水加热器选用及安装 1401S122-5TBF系列浮动盘管型半容积式水加热器选用及安装 1501S122-6SW、WW系列浮动盘管型半即热式水加热器选用及安装 1601S122-7BFG系列浮动盘管型半容积式水加热器选用及安装 1701S122-8TGT系列浮动盘管型半即热式水加热器选用及安装 1801S122-9SS、NS系列U形管型容积式水加热器选用及安装 1901S122-10DFHRV系列导流浮动盘管型半容积式水加热器选用安装 2001S123贮水罐选用及安装代替89S152;89S153 2101S124自控恒温装置原95S190改号现仅汇入2002年版S1(下)之中 2201S125开水器(炉)选用及安装代替87S157 2301S126住宅用热水器选用及安装 2401S201室外消火栓安装代替88S162 2504S202室内消火栓安装代替99S202 2699S203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代替86S164 2704S204消防专用水泵选用及安装 2898S205消防增压稳压设备选用及安装(隔膜式气压罐)原98S176改号2904S206自动喷水与水喷雾灭火设施安装代替89SS175 3004S301建筑排水设备附件选用安装代替92S220 3101S302雨水斗代替87S348 3292S303医院卫生设备安装现仅汇入2002年版S2(上)之中 3399S304卫生设备安装代替90S342 3401S305小型潜水排污泵选用及安装2003年局部修改版与01S305配合使用 3503S401管道和设备保温代替87S159 3603S402内管道支架及吊架代替S161 3702S403钢制管件代替S311和90S319 3802S404防水套管代替S312

城市道路 市政道路工程设计深度规定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 设计说明书 1.1概述 1.1.1 道路地理位置图 示出道路在地区交通网络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建筑物的概略位置。 1.1.2设计依据 设计委托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的批复意见、相关评审报告、规划、地形等相关资料。 1.1.3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如技术标准、规模有重大变化,应予以论证并履行报批手续。 1.1.4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1.5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 1.1.6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 1.2 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情况 1.1.1道路现状评价 1.2.2现状交通量及技术评价 交通量、车辆组成、路口交通流量与流向特征及路口、路段饱和度等。 1.2.3沿线基本情况 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铁路及地上、地下管线情况。 1.2.4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 如河流设计水位、流速、地下水位、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等。 1.2.5工程场地自然条件 1.3 工程概况 1.2.1工程地点、范围及规模 1.3.2建设期限、分期修建计划 1.3.3规划简况

着重阐述设计道路、立交在规划路网中的性质、功能、位置、走向,相交道路的性质、功能。 1.3.4远期交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荷载等级的确定。 1.3.5主要交叉路口渠化处理方式 如选用立交,需阐明其必要性及选型依据。 1.3.6工程修建的意义 对道路路网的影响,缓减干扰提高车速和服务水平的程度。根据以上内容,阐明工程修建的意义。 1.4 工程设计 1.4.1方案设计思路 1 对规划思路及各项指标进行说明,阐述对规划的理解,分析项目实施的意义。 2 提出主要技术难点与关键技术问题。 3 结合规划提出优化或更改思路,阐述合理性。 1.4.2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 1 列表说明各方案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道路等级、设计年限、设计车速、标准路幅宽度、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最大坡长、最小坡长、凹曲线凸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小净空、交织段长度、设计荷载、抗震设防标准等。对以上指标与规范要求进行对比分析。 2 对设计年限、设计荷载、最小净空、抗震等级结合规范进行说明。 3 对因条件限制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所有非强制性技术指标需特别说明。 1.4.3道路平面设计 1 提出平面布置控制因素,包括用地、道路、管线、轨道、隧道、桥梁、文物、其它构筑物、以及工程费用控制等,分析主要控制因素。 2 阐述各方案平面布置情况,结合以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各方案设计合理性。 1.4.4道路纵断面设计 1 提出纵断面布置控制因素,包括坡度、控制标高、坡长、挖填土方、排水、等,分析主要控制因素。 2 阐述各方案纵断面布置情况,结合以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各方案设计合理性。 1.4.5方案比选

工程规模等级划分表

工程规模等级划分表

————————————————————————————————作者:————————————————————————————————日期:

工程规模等级划分表 一、关于工程建设项目等级划分的说明 1、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按照“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中的规定执行。 2、公路行业建设项目规模划分表 序号建设 项目 计量 单位 大型中型小型 1 公路公路 等级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 三、四级公 路 立交 型式 全苜蓿叶型、双嗽叭 型、枢纽型等独立的互 通式立体交叉桥 2 特大 桥梁预应力混 凝土连续 结构、钢 结构 总长大于1000米,水 深大于15米,单孔跨 径为250米以上的预 应力混凝土连续结构 复杂 结构 主跨250米以上的钢 筋混凝土拱桥、400米 以上的斜拉桥、800米 以上的悬索桥等独立 大桥

3 特大 隧道长度 大于1000米的独立隧 道及区域地质构造复 杂的500-1000米的独 立隧道 4 交通 工程公路 等级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 交通安全设施、监控系 统、通信系统、收费系 统及管理、养护、服务 设施 二级公路的交通 安全设施、收费 系统及管理养护 服务设施 三级、四级 公路的交 通安全设 施、道班房 3、民用建筑工程等级分类表 工程等级 类型 特征 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一般公共建筑单体建 筑面积 8万米2 以上 2万米2-8万 米2 5千米2以上至 2万米2 5千米2及以下 立项 投资 2亿元 以上 4千万元以 上至2亿元 1千万元以上 至4千万元 1千万元及以下 建筑 高度 100米 以上 50米以上 至100米 24米以上 至50米 24米及以下(其中砌体建 筑不得超过抗震规范高度 限值要求) 住宅、层数20层以上12层以上12层及以下(其中砌体建

动力专业废止标准图图集·2012-3-15

动力专业废止图集·2012-3-15 序号图集号图集名称废止文号废止时间替代图集1CR305-1、2卷扬翻斗上煤装置标准所废止1993年12月31日 2R204插板式烟道闸门建设[1994]386号1994年6月18日 3R203圆形风道阀门建设[1996]491号1996年8月20日 4R202方形蝶阀建设[1996]491号1996年8月20日 5CR210-0设计安装说明支架建设[1996]491号1996年8月20日 6CR210-1XZW型直流旋风除尘器(处理 烟气星3300米3/时) 建设[1996]491号1996年8月20日 7CR210-2XZW型直流旋风除尘器(处理 烟气星2500米3/时) 建设[1996]491号1996年8月20日 8CR210-3XZW型直流旋风除尘器(处理 烟气星1750米3/时) 建设[1996]491号1996年8月20日 9CR210-4XZW型直流旋风除尘器(处理 烟气星1500米3/时) 建设[1996]491号1996年8月20日 10CR210-5XZW型直流旋风除尘器(处理 烟气星800米3/时) 建设[1996]491号1996年8月20日 11CR210-6集灰箱V=0.065米3建设[1996]491号1996年8月20日12CR210-7集灰箱V=0.024米3建设[1996]491号1996年8月20日 13CR211-1XLP/G—2型烟气旋风除尘 器(处理烟气量6600米3/时) 建设[1996]491号1996年8月20日 14CR211-2XLP/G—2型烟气旋风除尘 器(处理烟气量13200米3/ 时) 建设[1996]491号1996年8月20日 15CR211-3XLP/G—6型烟气旋风除尘 器(处理烟气量18000米3/ 时) 建设[1996]491号1996年8月20日 16CR211-4XLP/G—10型烟气旋风除尘 器(处理烟气量30000米3/ 时) 建设[1996]491号1996年8月20日 17CR211-5XLP/G型烟气旋风除尘器 (处理烟气量60000米3/时) 建设[1996]491号1996年8月20日 18CR211-6Φ150型翻板式排灰阀建设[1996]491号1996年8月20日19CR205-0双级蜗旋除尘器总册建设[1996]491号1996年8月20日20CR205-1双级蜗旋除尘器,处理烟气量建设[1996]491号1996年8月20日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doc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4]808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上海同济大学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五年一月十四日 1总则 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1.0.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以市区内的交通规划为主,处理好市际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市域范围内的城镇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 1.0.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发挥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1.0.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两个组成部分。 1.0.6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6.1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

1.0.6.2确定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 1.0.6.3确定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 1.0.6.4提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对策; 1.0.6.5提出有关交通发展政策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 1.0.7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7.1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 1.0.7.2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1.0.7.3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运量; 1.0.7.4对网络规划方案作技术经济评估; 1.0.7.5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1.0.8城市客运交通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组成公共交通、个体交通优势互补的多种方式客运网络,减少市民出行时耗。 1.0.9城市货运交通宜向社会化、专业化、集装化的联合运输方式发展。 1.0.1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总则 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urban road engineering (2016年版) 2012-01-11发布2012-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修订说明 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5]274号)的要求,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进行修订而成。 本次局部修订依据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道路提出的相关要求,对原有条文中道路分隔带及绿化带宽度、道路横坡坡向、路缘石形式、道路路面以及绿化带入渗及调蓄要求、道路雨水排除原则等相应修改或补充规定。本次局部修订条文合计9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补充了需要在道路绿化带或分隔带中设置低影响开发设施时,绿化带或分隔带的宽度要求,以及各种设施间的设计要求。 2.增加立缘石的类型和布置型式。 3.细化了道路横坡的坡向规定。 4.按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补充道路雨水低影响开发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5.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修订的内容,调整了道路排水采用的暴雨强度的重现期规定。 6.补充了低影响开发设施内植物的种植要求。 本规范中下划线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北京市市政工程

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3号楼(市政总院大厦),邮政编码:100082) 本次局部修订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主要审查人员: 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员:和坤玲王晓华杨斌盛国荣 审查人员:张辰包琦玮李俊奇赵锂白伟岚任心欣 5 横断面 5.3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 5.3.4 路侧带可由人行道、绿化带、设施带等组成(图5.3.4),路侧带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5.3.4 路侧带 1 人行道宽度必须满足行人安全顺畅通过的要求,并应设置无障碍设施。人行道最小宽度应符合表5.3.4的规定。 表

标准化图集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箱(柜) 标准化配置图集 该系列配电箱(柜)适用于施工现场及户外临时用电,应满足“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一机一闸、一漏一箱”配电及保护的使用要求。配电箱(柜)、开关箱的材质选用、制作工艺、箱内电气元件的选择、配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及建设部“十一五”推广应用技术的规定,产品应通过CCC 认证。配电箱(柜)的壳体采用冷轧钢板制作,防雨、防尘、户外型,采用钢板厚度符合JGJ-2005标准,经久耐用。 一、基本要求 (一)配电箱(柜)的生产制造应符合《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四部分GB7251.4对建筑工地用成套设备(ACS)的特殊要求及《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标准要求。 (二)配电箱(柜)、开关箱安装使用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标准及《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标准化要求。 (三)配电箱(柜)、开关箱应分设N线、PE线端子板,进出线必须通过端子板做可靠连接。N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绝缘;PE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做电

气连接。进出线中的N线必须通过N线端子板连接;PE线必须通过PE线端子板连接。PE线与端子板连接必须采用电气连接,电气连接点的数量应比箱体内回路数量多2个,1个为PE线进箱体的连接点,1个为重复接地的连接点。 (四)电器元件应选用符合GB/14048.2-2001、GB6829以及JGJ46-2005标准的产品,并符合建设部“十一五”推广应用技术要求。 二、总配电箱(柜) 内设400A-630A具有隔离功能的DZ20型透明塑壳断路器作为主开关,分路设置4-8路采用具有隔离功能的DZ20系列160A-250A透明塑壳断路器,配备DZ20L(DZ15L)透明漏电开关或LBM-1系列作为漏电保护装置,使之具有欠压、过载、短路、漏电、断相保护功能,同时配备电度表、电压表、电流表、两组电流互盛器。漏电保护装置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大于30mA.S。最好选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75-15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大于0.1S小于等于0.2S,其动作时间为延时动作型。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1.1 道路几何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1.0.3 在道路设计中应考虑残疾人的使用要求。 2.1.2除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I、II、III。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I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II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III级标准。有特殊情况需变更级别时,应做技术经济论证,报规划审批部门批准。 2.2.1计算行车速度的规定见表2.2.1。当旧路改建有特殊困难,如商业街、文化街等。经技术经济比较认为合理时,可适当降低计算行车速度,但应考虑夜间行车安全。 2.4.1城市道路建筑限界见图2.4.1。顶角抹角宽度应与机动车道侧向净宽一致。最小净高见表2.4.1。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物体侵入。

2.5.1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规定如下:快速路、主干路为20a,次干路为15a;支路为10~15a。(代表年) 2.5.2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规定如下: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碎石路面与沥青贯入式碎(砾)石路面为15a。支路修筑沥青混凝土等高级路面时,可采用10a。 三、沥青表面处治路面为8a。 四、粒料路面为5a。 2.8.1地震区的道路工程及重要的附属构筑物应按国家规定工程所在地区的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设防。 4.3.2快速路应设中间分车带,不得采用双黄线。 4.5.2路侧带各组成部分的宽度确定如下: 一、人行道宽度必须满足行人通行的安全和顺畅。 5.1.3道路的圆曲线半径应采用大于或等于表5.1.3规定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值。 5.1.6圆曲线半径小于表5.1.3中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在圆曲线范围内应设超高。 5.1.9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时,应在圆曲线内侧按表5.1.9的规定加宽。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Code for transport planning on urban road GB 50220-95 3.1.4 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的规划拥有量,大城市应每800-1000人一辆标准车,中、小城市应每1200-1500人一辆标准车。 3.1.5 城市出租汽车规划拥有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大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2辆;小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辆;中等城市可在其间取值。 3.1.7 选择公共交通方式时,应使其客运能力与线路上的客流量相适应。常用的公共交通方式单向客运能力宜符合表的规定。 公共交通方式单向客运能力表 3.2.1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网应综合规划。市区线、近郊线和远郊线应紧密衔接。各线的客运能力应与客流量相协调。线路的走向应与客流的主流向一致;主要客流的集散点应设置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枢纽,方便乘客停车与换乘。 3.2.2 在市中心区规划的公共交通线路网的密度,应达到3-4km/km2;在城市边缘地区应达到km2。 3.2.3 大城市乘客平均换乘系数不应大于;中、小城市不应大于。 3.2.4 公共交通线路非直线系数不应大于。 3.2.5 市区公共汽车与电车主要线路的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交通的线路长度不宜大于40min的行程。

3.3.1 公共交通的站距应符合表的规定。 公共交通站距表 3.3.2 公共交通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得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50%;以500m 半径计算,不得小于90%。 3.3.4 公共交通车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路段上,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应在车辆前进方向迎面错开30m; 在道路平面交叉口和立体交叉口上设置的车站,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并不得大于200m; 长途客运汽车站、火车站、客运码头主要出入口50m范围内应设公共交通车站; 公共交通车站应与快速轨道交通车站换乘。 3.3.6 快速路和主干路及郊区的双车道公路,公共交通停靠站不应占用车行道。停靠站应采用港湾式布置,市区的港湾式停靠站长度。应至少有两个停车位。 3.3.7 公共汽车和电车的首末站应设置在城市道路以外的用地上,每处用地面积可按1000~1400m2计算。有自行车存车换乘的,应另外附加面积。 4.1.3 在城市居民出行总量中,使用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的比值,应控制在表规定的范围内。 不同规模城市的居民使用自行车与公共交通出行量的比值表 4.3.1 自行车道路路面宽度应按车道数的倍数计算,车道数应按自行车高峰小时交通量确定。自行车道路每条车道宽度宜为1m,靠路边的和靠分隔带的一条车道侧向净空宽度

城市道路建设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城市道路建设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关于城市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xx县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 为进一步支持和推动我县城市建设工作,研究探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加快“山水人家、童话世界”城市建设步伐,积极提升城市品位。自8月份以来,县人大财经工委多次到建设局开展调研,通过将近两个月的调研,较为全面地了解了我县城市建设工作的有关情况。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城市建设紧紧围绕“小县大城”发展战略,致力打造“山水家园、童话世界”县域发展品牌,抓统筹、抓特色、抓提升,大力推进城市功能完善、品位提升,城市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乡规划进一步完善。初步构建较为完整的城乡规划体系,完成了新一轮《xx县域总体规划》、《和县城市环卫设施规划》、《xx县城排水规划》等规划和3个建制镇、11个中心村、94个规划保留村的规划编制,初步形成“重点突出、梯次合理、特色鲜明、相互衔接”的城乡一体规划体系。 城市空间不断拓展。构建“四横六纵”道路网和“一轴五园”绿化主框架,形成“一心三区”的发展新格局,城市规划建设用地面积调整到22平方公里,县城建城区面积从2014年的3.6平方公里扩大到的6.2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63%,比2014年增加20个百分点,年均提高4个百分点。 城市功能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建成仙宫大道、新建南路、城西路、城南路东段等城市道路,“四横六纵”道路网初步形成,建成城市道路88km,人均道路面积18.3平方米。建成中山广场、体育馆、新车站、浮云绿廊、浮云溪景观坝和仙宫大道景观带等一批市政设施和绿化景观,绿地面积达到187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32.2%,绿化覆盖率达37%,人均公园面积达12.48平方米。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长垄垃圾填埋场等大型环境卫生设施,建成垃圾中转站11座,新建公厕10座,新增污水收集管网20.5公里,污水处理率达74.6%。完成一批城市夜景亮化工程,城市亮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市管理取得突破。“十一五”期间,通过“门前五包”责任制、“十禁十规范”活动、“四线两点”城市管理、“治旧控新”抓两违、市场化运作、人性化执法和程序化管理等举措的实施,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示范县城和省级生态县,城市形象不断提高。加大环卫保洁力度,先后把18个城郊村和工业园区的生活垃圾列入环卫保洁范围,环卫保洁面积扩大到108万平方米,形成城乡生活垃圾梯级网络化处置格局,初步实现城

暖通专业规范及图集

暖通专业规范及图集 规范: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2002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63-2007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81-2009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 《城镇燃气设计规程》GB50028-2006 《泵站设计规范》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GB50126-2008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2010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91-2010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0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03 《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10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实用设计手册 全国暖通空调及动力专业技术措施 河北标05N图集 国标图集: 05K232分(集)水器分汽缸 07FK01-02防空地下室通风设计图集 CJ/T 228-2006 燃气采暖热水炉 05K102风机安装 06K105屋顶自然通风器选用与安装 通风机安装2002年合订本 K103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和设备附近选用与安装 07K120风阀选用与安装 06K131风管测量孔和检查门 08K132金属、非金属风管支吊架 05K210采暖空调循环水系统定压 07K203建筑空调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及安装 97K130-1ZP型片式消音器、ZW型消声弯管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标准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1) 第一节编制依据 (1) 第二节编制原则 (2) 第二章工程概况 (3) 第一节工程概况 (3) 第二节施工条件 (3) 第三节工程特点 (4) 第三章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5) 第一节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责 (5) 第二节主要职责分工 (7) 第三节组织机构高效运行措施 (10) 第四章施工部署 (12) 第一节施工方针及施工目标 (12) 第二节施工准备 (13) 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 (17) 第一节施工工序和施工段的划分 (17) 第二节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18) 第六章施工平面布置 (19) 第一节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原则 (19) 第二节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9) 第七章资源配备计划 (22) 第一节施工机械配备 (22) 第二节劳动力安排 (23) 第三节材料供应计划 (23) 第八章工程测量 (25) 一、构筑物施工定位放线、测量 (25) 二、轴线及标高控制方法 (25) 三、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方法 (26) 第九章箱涵施工方案 (27) 第一节施工放样 (27) 第二节基坑的开挖 (27) 第三节箱涵的施工一般要求 (27) 第四节涵身的浇注顺序 (29) 第五节箱涵的检验评定 (29) 第六节涵背回填 (29) 第十章排水管网施工方案 (30) 第一节排水管网总体施工方案 (30) 第二节管沟开挖 (30)

第三节钢筋混凝土雨污水管施工 (33) 第四节检查井及雨水井施工 (37) 第五节闭水试验及沟槽回填 (40) 第十一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43) 第一节质量目标 (43) 第二节质量保证体系 (44)

市政道路建设项目报建全流程

. . 区发改委区规划局 区规划局 区规划局区规划局施工许可证 第一步:立项(江苏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1.项目建议书 2.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初步设计及概算 第二步:办理设计方案审批1.已立项的项目需提供立项批文; 2.有涉及政府办文单、批示、会议纪要、论证意见的需一并提供; 3.规划方案2份及包含规划方案cad文件的光盘1张(应包括设计说明 和设计图纸,设计图纸须采用苏州坐标系,以现势地形图为底图,管线工 程还需提供管线探测报告并如实反映现状地下管线的情况,道路工程还需 包含海绵城市设计方案); 4.所有管线类项目需先至燃气公司确认有无燃气管线; 5.涉及相关板块、河流、铁路、高速公路、轨道、管廊、军用光缆等均 需相关单位确认 获取发改 批复 获取规划方案 审定意见书 第三步:办理选址规划意见书1.建设项目报建申请表2份 2.建设项目位置图(有坐 标) 3.经批准的方案 4.申请人统一社会信用代 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授 权委托书、委托代理人身份 证 获取项目规 划意见书 规划设计红 线图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系统备案表 1.建设项目报建申请表2份; 2.项目批准(或核准、备案)文件、环评审定 意见各1份; 3.规划选址意见书、附图及规划条件复印件及 建设项目总平面图; 4.规划红线图8—10份(建设单位、镇建管所、 村委会盖章); 5.申请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身份 证、授权委托书、委托代理人身份证; 建设用地规 划许可证 方案批前公 示 第四步: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第五步: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建设项目报建申请表2份 2.建设项目批准、核准、备案文件 3.施工图2套及光盘1张 4.各专业管线的施工图1套及光盘1张(综合 管线工程提供) 5.市政工程竣工测量委托书1份 6.申请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身份 证、授权委托书、委托代理人身份证 建设工程规 划许可证 施工图设计地质勘探 土地批复 施工、监理 招投标及合 同备案 质监、安监 备案 资金保函、 证明 清单、标底编 制及评审 施工图设 计完成 工程开工 三通一平 施工图审查地勘先期审查

动力专业标准图图集

动力专业图集2012-3-15 1类供热设备及辅助设备的安装 序 号 图集号图集名称价格备注102R110燃气(油)锅炉房工程设计施工图集91.3 205R103热交换站工程设计施工图集59 399R101燃煤锅炉房工程设计施工图集124.3 原99R500 改号 4R111 、油罐(2006年合订本)73 02R112 代替96R311 R112 506R115地源热泵冷热源机房设计与施工29 2类供冷设备及辅助设备的安装 序 图集号图集名称价 备注 号格107R202空调用电制冷机房设计与施工42 206R201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57

序 图集号 号 包含图集: 02R111 :小型立、卧式油罐图集 图集号 图集名称 格 备注 05R502 燃气工程设计施工 47 06R503 动力专业设计常用数据 75 05R501 建筑公用设备专业常用压力管道设计 68 10R504 10K509 暖通动力施工安装图集(一) (水系统) 51 1111 、 R112 :油罐(2006 年合订本) 价 号 1 2 3 4 图集名称 备注 1 08R301 气体站工程设计与施工 68 代替 06R301 10 11 12 图集号 01R409 03R411-1 05R410 05R417-1 06R403 R4( 一) R4( 二) R4( 三) R418-1 2 K507-1 2 07R408 08R419 R4(四) 图集名称 管道穿墙、屋面防水套管 室外热力管道安装(地沟敷设) 热水管道直埋敷设 室内管道支吊架 锅炉房风烟道及附件 动力专业标准图集 (2007年合订本) 动力专业标准图集 合订本) 动力专业标准图集 合订本) 5.5 43 28 68 26 代替R409 水箱制作及管道附件安装 室内热力管道安装 室外热力管道安装 管道与设备绝热(2008年合订本) 蒸汽管道附件 混凝土模块砌体热力管道地沟 165 备注 代替原87SR416-1 代替原95R402 (2006 (2007 动力专业标准图集蒸汽系统附件(2009年合订 95 170 88 28 74 56 08K507-1 08R418-1 代替 98R418 ; 08K507-2 08R418-2 代替 98R4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