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应注意的饮食习惯

潮汕人应注意的饮食习惯
潮汕人应注意的饮食习惯

潮汕人的”噩梦“——食道癌

分类:深度报道, 草根| 2013年03月29日| 暂无评论

这是无情狡诈的刽子手,这是缠绕在潮汕人身上挥之不去的“魔咒”——食道癌。它伴随着人们的恐惧,如阴霾般笼罩着汕头这座城市。

食道癌多发在北方,但在汕头这个并没有充分发病条件的南方城市,每年保守估计都有超过5000例新发的食道癌患者,属于全国六大食道癌高发区之一。

人们揣测这一切的噩梦的来源与潮汕人偏爱的工夫茶息息相关,然而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汕头大学肿瘤医院和所有的医院一样——冷峻、肃静。苍白的墙,惨白的荧光灯,空气里弥漫着浓烈的消毒水的味道,过道因为添加了临时的病床而显得拥挤。这里每年都会有600多例食管癌的病人入院治疗,然而能够完全康复出院的却不到150人。

食道癌是鳞状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食管的疼痛让患者每次的进食都成了一种折磨,而较隐性的发病症状往往让他们错失了最佳的治病时间。在那用纯白床单铺成的病床上,他们在等待重生亦或是死亡。

汕头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五楼,57岁的陈锦梅放完疗后躺在病床上,墙上的液晶电视播放着热闹的广告,他盯着电视,像是在看,又像什么都没看到。

半年前,这位来自揭阳的保洁工人发现自己的喉咙有异样,吃东西的时候总是觉得什么东西堵住了喉咙。他并没有在意,以为是咽喉炎,到当地的小诊所里面看了看,也没发现什么毛病。但没过多久,病情就愈演愈烈,每次进食,都会伴随胸骨处的剧烈疼痛。

疼痛让陈锦梅难以忍受,在家人的规劝下,他决定到市区的正规医院里去瞧一瞧。食管透视、CT,老陈还没来得及心疼这一大笔检查费,便被告知自己得了食道癌。

住院半个月了,陈锦梅还在等待着他的手术通知。由于食道肿瘤位置太高,动手术的风险比较大,可能导致失声。所以医生建议他先接受放疗,等身体各方面符合标准了再动手术。放疗、打点滴、吃药……每天的生活似乎平静地波澜不惊,但是仅仅是接受放化疗就花去的万元医疗费像个大石头沉沉的压在陈锦梅的心里。

八年来,陈锦梅一直在揭东一家铁制餐具工厂当一个保洁工人。他每天5点起床,天还蒙蒙亮之前就赶到工厂,一直待到晚上7点多。家里有一儿一女,他咬紧了牙关努力工作。入院这半个月来,在广州上大学的儿子特定赶回来照顾他。因为家住揭阳,而且要工作,妻子并没有过来,只是每天打一通电话慰问病情。

空闲的时候,陈锦梅最喜欢的消遣就是喝功夫茶。“我爸很喜欢喝功夫茶,一有空就喝,每天都会喝。”站在一旁的儿子无奈地说道。

又浓又烫的工夫茶是潮汕人的最爱。人的食道粘膜只能耐受50℃-60℃的温度,超过这个温度,食道的粘膜就会被烫伤,粘膜细胞遭到破坏,从而诱发肿瘤。然而工夫茶只是食道癌的促使因素,并非主因。

真正致病的杀手是遗传因素和亚硝酸胺的摄入过量。研究表明,潮汕食管癌患者存在2个食管癌易感基因,与同样高发地区——河南拥有相同的易感基因。相关考古资料也显示潮汕人在历史上就是向南迁徙的河南人后裔。咸菜、萝卜干等潮汕人特爱的配菜,含有过量的亚硝酸氨,长期食用,不仅营养不良,还会引起食管病变。

床头的抽屉里还放着好几包未拆封的茶叶,陈锦梅拿起了一包又放下,笑呵呵地说:“住院后就没喝过了,医生说不要喝,那以后就不喝了吧。”

下午四点的探病时间,昏暗的医院走廊里不时会走过几个刚刚手术完的食道癌患者,细长的透明管子缠绕着他们的脖子,向上攀附,通进鼻管。多是一些较大年纪的人,在家人的搀扶下,沉默蹒跚地走着。

走廊尽头的双人病房里,60岁的陈婵珠终于松下了一口气,她已经得到出院的许可,再过

一个星期便可出院。11月,她动了切割食管的手术,现在恢复良好。

手术,是食道癌病人最佳的治疗方式。汕大肿瘤医院的主治医生陈于平表示,三十年以来,只要是早期发现症状,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治愈率可以达到90%以上。切割掉病变的食管,将胃拉长,进行胃咽吻合,将胃吻合于环咽肌平面以上的食管开口。患者就可以彻底摆脱食道癌的纠缠,治愈后可能会有轻微的胃食管反流,腹泻等症状,两年内要定期复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的效果就会越好。

12月末的傍晚,空气里有些寒意,陈婵珠穿着紫红色的狐皮领大衣,松松垮垮的套在身上,露出的干瘦的双手能够清晰的看到血管。谁都不会想到眼前这个瘦削苍白的老太太曾经有140斤的体重。

今年3月,陈婵珠出现咽食哽咽的症状,她和老伴都在医院工作,对疾病比较敏感。老伴准备了十万块,经朋友的介绍,急急带她到广州治疗。广州肿瘤医院研究中心的医生告诉夫妻俩,陈婵珠只是鳞片细菌感染的食道炎,并没有太大问题,手术后一星期便可出院。

陈婵珠做完手术,正逢清明和双休日五天连假,主治医生都放假了,只留下一帮护士在医院值班。术后陈婵珠感到非常的不适,但值班护士却只是跟她说“没事的。”拖了五天后,主治医生回来,才发现陈婵珠食道破裂大出血,还好发现得还算及时,否则性命不保。医生赶紧给她进行第二次手术。两次手术折磨得陈婵珠在一个月内消瘦了二十几斤。“太痛苦了。”这个不会普通话,有些腼腆的老阿姨目光黯淡,喃喃自语。

这场起因只是食道鳞片感染的疾病,花去了这对退休夫妇40万的医疗费。两个夫妇没有太多积蓄,他们的四个孩子经济状况又不好。但昂贵的医疗费用也不能消磨老伴为陈婵珠治病的决心:“付不起也要付啊,要向人家借啊。”

可是病魔并没有就此放过这位退休的护士。两三个月后,陈婵珠咳嗽越来越厉害,甚至会咳出血来。于是她被送进了汕大附属二医院。住了1个星期,用去了1万多钱,却没有任何好转,最后才到离家最近的汕大肿瘤医院。让夫妻两人不断竖拇指称好的是,在汕大肿瘤医院做了手术后,陈婵珠的病一天天好转。

每一次住院,老伴都会陪着陈婵珠。“她以前很贪吃,之前家里的青枣长了一树,她一个人就能吃几十个。结果有一次,不小心把核吞下去了,应该那时就伤了食道。”老伴望着妻子,呵呵笑了起来。

某种意义上,陈婵珠仍然是幸运的,她在早期就发现了病症,为治疗赢得了时间。然而晚期病人远远多过早期的。喉咙干涩、有异物感、有黏痰是食道癌发病的典型症状。但这些症状往往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只是当成普通的咽喉炎进行治疗。

由于食道癌病状的特殊性,肿瘤在生长一段时间后会因为失血而凹陷,患者会感觉在有异物感几天后似乎又恢复正常,但随着肿瘤生长,一段时间后又会重新凸起,这样反复很容易混淆患者的感觉,导致一而再错过治病的时间,等到真正觉得疼痛难忍时,癌细胞已经转移,甚至无法控制了。

早晨七点半是医生惯例的巡房时间,陈于平穿好白大褂,拿着问诊单和笔,走到病房前,轻轻敲开房门,快步到病床前,双手撑在床尾的栏杆上,身体微微前倾,用潮汕话询问病情:“今天会不会咳嗽啊?”“有痰么?”“伤口还会痛么?”

陈于平是放疗科的主任,作为医者,他治疗了一批又一批的食道癌病人,也目睹一场又一场的生死别离。虽然这家医院里早期的食道癌病人有300例,占总数的一半左右,但是陈于平说:“事实上,晚期病人肯定要比早期的多。“有些晚期病人仍然要求进行挽救性手术,但是更多的病人选择放弃,他们可能连放化疗都不愿意做就回家。”

“到这里看病的,多半都不会是有钱人,稍微有点钱的患者,早就跑到广州去看病了。”汕大肿瘤医院医生陈伟健说。食道癌并不是很难治疗的疾病,国家规定的手术和住院费用加起来大概三万多,比起动辄上十万的鼻咽癌,几十万的白血病等,是较低廉的。

汕大肿瘤医院为病人设立了“扶贫基金”,有困难的病人可以申请。然而,申请的最高限额也只有5000元,对那些经济困难的家庭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

一位来自农村的40多岁的大哥,来医院检查后被证实患上了食道癌,医生要求他立即住院进行手术,因为发现得还算早,应该能完全康复。但这位大哥拒绝了,因为他实在拿不出钱来,他说:“等我把柑橘卖完吧。”几个月后大哥回来做手术了,但医生只说了一句“已经有点晚了……”

早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汕头政府有组织医院的医生到乡下各处,进行食道癌的预防宣传,免费为村民们进行检查。但因为资金等问题,这项活动已经取消了。现在只是在“世界抗癌日”那天,医院会组织简单的宣传活动,但收效甚微。

虽然汕大肿瘤医院一直致力于食道癌的研究,但目前还没有突破性的成果。潮汕人要从食道癌这场噩梦醒来,最主要还是要靠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重视疾病传来的小信号。附:食道癌早中晚期病状表现及治疗措施

早期中期晚期

症状可无症状,部分患者有食管异物感,咽食时缓慢或有梗噎感,亦可能表现为吞咽时胸骨后烧灼、针刺样或牵拉痛。下咽困难或完全不能进食,常伴有呕吐、上腹痛、体重减轻等症状。因长期摄食不足或伴有明显的营养不良、消瘦、恶病质;并可出现癌转移、压迫等并发症

治疗措施采用内镜下剥离切除或局部手术切除。手术治疗并配合放疗或化疗。晚期食道癌病人不能进食,采用内镜下支架植入手术。

(记者:林家伊骆梦伊任怡;编辑:张晓婷;指导老师:杨艾俐)

潮汕人饮食特点

潮汕人饮食特点 潮汕人有别具一格的食俗,例如日常特别喜爱吃粥、有以大米粉制作的名目繁多的粿品、喜爱以腌制品为主的佐餐小菜(咸菜、菜脯)以及制作精致的特色小食(蚝烙、肉丸等)。 这些饮食习俗主要是受中原地区、闽越地区的影响而形成的。也有古代百越民族留下的痕迹,比如吃鱼生、吃蛇、吃虫和以前的喜食槟榔等。 潮人清代还有啖槟榔风习,并将它作为待客“礼果”,当代已不复见。据云,啖槟榔有杀菌、去痰、开胃等功用。 潮人的饮食习惯与嗜好,总的说来是:一日三餐,以粥为主主食大米,副食多样水陆鱼菜,腌煮俱爱;讲求新鲜,不避腥味;嗜烟嗜茶,风习长在。近年食俗有些变化,西餐、快餐、早点、自助餐,已成为姑市部分人的时尚。 抽烟以前多抽熟烟丝,较辣,多用木竹旱烟筒,也有用水烟筒的,潮汕人自古以来也非常喜欢吃鱼生,可能也是百越族留下的风俗与日本人一样 经常喝粥,“糜” ·饮食特点:潮汕地理环境和气候,利于捕捞、耕种,水渠交错,大海月环,水产品多,鱼虾甲介,大宗小宗,源源应市,多时可达百种。原野四时常绿,果蔬终年轮番上市,形成饮食丰富多样。 潮人早餐喜吃粥,这可能和潮人处亚热带有关,他们在劳动中多出汗,为体内需要水分平衡,习惯食粥,感到舒适可口。尽管上午要劳动时间较长,也不愿早餐吃干饭。他要家人中间送点心,以补消耗后不足,并可在吃点心时略作休息。这是主要饮食习俗之一。潮人佐餐喜腌制酱菜,如腌咸菜、萝卜干、乌榄、熬橄榄菜,都是农家的经常佐餐杂咸。潮人喜食鲜腥,各菜喜保存原味,不少潮州名菜都是以蒸炖见特色的,如清蒸龙虾、清炖乌耳鳗、清蒸鲩(草)鱼、清炖鲤鱼、炖鳙鱼头配芋等,都是潮人喜吃菜肴,甚至食鱼生、虾生、生蚝等。调味品也喜腥鲜,如鱼汁、鱼露、虾酱等都是沿海地区村庄生活常用品。 外地内脏、鱼头经常不值钱,潮汕人却很喜欢。很多内脏、头脚翅比肉更贵,排骨也比肉贵 潮汕的饮食 潮汕人有别具一格的食俗,例如日常特别喜爱吃粥、有以大米粉制作的名目繁多的粿品、喜爱以腌制品为主的佐餐小菜(咸菜、菜脯)以及制作精致的特色小食(蚝烙、肉丸等)。潮州饮食最为出名的是潮州菜和潮州工夫茶。潮州菜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是由潮汕原来独有的菜式与按潮汕味加工改造了的菜式所构成的一个开放的体系。潮菜较多受闽菜所影响,同时又受到广州菜等外地菜的影响,汇闽粤两家之长,自成一家。制作精细的潮菜菜式中,不仅有着名贵的燕窝、鱼翅、

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各民系性格特点

广府人 前凤凰卫视主持人梁冬(南海人)说:广州人太现实,什么都讲‘着数’,只有有‘着数’的事广府人才会去做。广州人对空头理论不感兴趣,也没有工夫空谈哲理、人生,对政治也不感兴趣。不关心国家大事,不关心世界发展。只顾及自己所属的小圈子,只关心自己的房价和股票。人人都为了钱忙忙碌碌,整日东奔西跑。看重的是效益和价值,不注重形式和外表。表现出更多的功利主义(或工具化)倾向。 “叹”这个词在人们的意识中一般有感叹、叹息之意。而在广州,叹茶,叹花,叹粥, 客家人更留恋华夏故土的情结。以梅州丘姓为例,本为河南郡望族,后因避战乱而南迁,虽曾远涉福建宁化、上杭和广东梅州蕉岭,其后因人多地少,又有不少丘姓后裔再次迁徙,但他们多选择国内其它地广人稀的山区,如湘赣交界的罗霄山脉地区等,甚至向北回迁至陕西等地区,故土依恋情结由此可见一斑。客家有谚云:“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尽管原因有许多,但客家依山为居的历史已经沉积为群体的一种社区意识。客家乡村地区的传统建筑形式主要有方楼、圆楼、府第式的三堂屋和五凤楼、围龙屋等。其特点是:祖堂在上,上下厅堂、主次分明,左右对称,规模宏大,坚固经久,防卫性高,生土建筑,古朴稚拙,少有雕刻,雄浑天然。围内“家累世义居”,“合门百口”,同姓视之为骨肉,透射出魏晋南北朝时中原衣冠士族大家族庄园建筑及其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的传统。客家建筑外墙开窗少,

开窗小,窗台高于人头,其独特风格是客家人经历了与土著对峙和自我封闭阶段的记录,是客家人维系家族宗法制度,增进族内团结和在异乡获得生存安全的心理需要的表现。有学者认为,客家围龙屋前有半圆形的“龙池”,后有半圆形台丘,前者象阴,后者象阳,从外俯瞰围笼屋就如天地环抱于人的“天地浑沌如鸡子,古盘生其中”的意境,表现了丰富深邃的古老的文化哲学精神。客家地区的村落中各姓各宗支宗祠建筑遍布,是客家人散居以后增强族亲凝聚心理的强烈反映,也是客家人门第观念,以郡望自矜,光宗耀祖心理的坦露。客家民居门上的对联常见有:“儒士家风,振奇人品”,“河南世泽,洛水家声”之类,流露出客家人客居他乡,却念念不忘精神家园,自贵与失落感交织的复杂情感。客家人的中原正统的传统儒家思想让客家人在历次朝代更迭地抗争最为激烈,如对蒙古、满清的合法性斗争从未 停止过。 潮汕的潮瓷、木雕、潮绣等著名工艺品以细腻为共同特点,木雕以细腻的刀路著称,潮绣也以精工驰名,潮人种田一年三造,精耕细作犹如绣花,潮汕人性格承吴越人之纤细可见犹存。这也是解放后各地争相向潮州老农学习耕作方法的缘由。他们的这种精细也外延到其 文化性格。

让你了解潮汕人,说说你眼中的潮汕人

潮汕男人 大潮汕的地域、自然环境等决定了它对外渠道的局限性,三面环山面朝大海的地理位置形成了潮汕自身特殊的区域文化,孕育了潮汕男人这一特殊的族群。从客观上来看,潮汕男人是一个很特殊的品种,他浓缩了潮人文化的精华,而潮人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海洋文化和大陆文化的紧密结合,体现在潮汕男人身上就是攘外安内的能力,也就是强烈的本土意识和严重的排它性。对外,他是海洋文化的标准,他拼搏、流动、进取、包揽一切;对内,他是大陆文化的标准,承担家庭重任、孝顺、顾家等等。潮汕男人的特点主要包括: 强烈的家族意识与相对保守的传统观念 潮汕男人从“出花园”(十五岁时举行的成人礼)之日起就开始有成人意识,那就是承担家庭的责任,而这个家庭不仅仅是小家庭,而是一个大家族甚至是一个大姓氏,很多潮汕男人离乡背井打拼,有成就了就会回到家乡兴建祠堂,这就是一个表现。潮汕人保持和传承他们文化传统的主要方式也是通过家族文化的传承。即使是历经战乱和社会的剧烈变动,潮汕的家族关系的结构都没有产生过根本性的变动。而正是这种家族关系对潮汕文化传统的传承经过历史的沉淀最终使其文化形态得以提炼和延续。 但在多元的开放社会下,潮汕原有的这种温情脉脉的宗族关系所引发的负面作用愈显得突出。封闭保守的潮汕文化结构,使潮汕男人有意识地回避与自己不同的东西,外部先进文化的冲击作用会淡化,痛失创新发展机遇。另外,很强的宗族观念及裙带关系,对市场经济之法律法规具有天然的免疫作用,因此,潮汕男人如果无法在反思中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就很难在与其他文化的竞争、碰撞中占据上风,落后也就会成为必然。 对家庭的责任感与对干家务活的不屑 很多潮汕男人在他打算结婚之日起,就已经进入“家长”这一角色,买房子、购置家具、疏通亲戚关系等等,他必须先把这个家弄得稳稳当当的才会考虑把女人娶进来。结了婚之后,他也当仁不让地是一家之主。潮汕男人不管他在外面是什么样的人,他回到家里就还是一个君主,家庭是他的小王国,很多大事都是他在把持,他把一切处理得妥妥贴贴,不给女人一点忧虑。所以,即使他这种把握一切的态度更多的时候表现为一种霸道,女人也能理解并愿意去接受。 很多潮汕男人不干家务活,这也是潮汕男人备受诟病之处,也即其“大男子主义”的具体表现。但是,从文化的角度看,“大男子主义”并不等于养尊处优,它恰好是男人承担家庭大义务的表现,男人不屑于把精力放在家务上,而是更多地用于寻找机遇、赚大钱,目的也是为了养家糊口。如果说具备了这些特点的男人你能说他是不好的男人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大陆文化占了99%,海洋文化只占了1%,而潮汕男人却具备了这两种文化,因此,他是男人中一个特殊的品种。至于他的“好”和“坏”,这是属于文化的范畴,而不具备道德的判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结论,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务实的经商求生之道与诚信经商理念的沦落

广府、潮汕、客家人与河南人母系比较

广府、潮汕、客家人与河南人母系成分的分类比较 作者:baiyueren 下面分析一下华南主要民系和中原人(河南安阳)的线粒体母系遗传方面的异同,数据来自复旦文波的论文。 一、各主要单倍群及其族群对应关系 A*(×A4)和N9a——原苗成分 我写的《N系迁徙与分化》里已说明东亚腹地的A和N9a单倍群主要与原始苗蛮人群有关,从高发区域看,A更像是荆蛮成分,而N9a更像是原苗成分。 从表中看:广府人和客家人A的比例基本为0%,而闽南人为8%,潮汕人为4%,介于两者之间。河南人为10%。说明A单倍群对华南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闽南语系人群中,闽南最多,

潮汕其次。N9a的分币比A要分散些,在客家人中比例最高6%,说明客家人含有一定的原始苗蛮成分。在闽南、潮汕、河南人中比例为3-4%。在广府人中比例最少,仅占1%,应是说明了广府人的来自华中一带的外来母系混杂很少。

B4(B4*/B4a/B4b1)——古百越成分 复旦李辉的论文中已分析过B4a和B4b都是百越民族典型的母系成分。从表中看广府人的B4总体比例高达30%(B4a约15%),其次是闽南人11%(B4a约5%),潮汕、客家、河南人均为6%((B4a约2-4%))。这个统计结果说明,广府人拥有各南方民系中最高比例的百越母系成分。此外闽南人母系中亦有一定的百越成分,从B总体比例和最典型的B4a比例看,闽南人的百越母系成分刚好是广府人的1/3。这与李辉《闽越消失》从父系遗传方面得出的闽越已基本消失的结论不同。

B5(B5a/B5b)——原瑶成分 B5a应是畲瑶民族的标志性成分(虽然比例不一定很高)。B5b的高发中心是江西(见我的《N系》文中的插图),同时在苏鲁豫皖交界地区也占一定比例,因此个人认为很可能是古吴人和淮夷的标志性成分。 上表显示:广府人的B5总体成分最少,仅1%;闽南人和潮汕人分别为3%和5%;客家人和河南人最多,总比例均为10%左右。 广府人和闽南人几乎没有B5a母系成分,潮汕人和河南人的B5a比例也仅有2%,客家人的B5a成分最多,有6%。这与客家人与畲瑶民族历史上长期深度混血的事实是吻合的。 B5b在广府人母系中只占1%,潮汕人和闽南人都是3%。客家人有4%,这与历史上客家人

潮汕人结婚礼仪

潮汕人结婚礼仪 潮州婚俗大抵效古六礼:潮俗称纳采为提亲,问名呼为合婚或合八字,纳吉称为定亲或(扌克)定,纳征呼为送聘、行聘,请期呼为择日、择吉,亲迎呼为迎亲。 提亲提亲,亦称求婚。即由媒人到男方提亲,或由媒人先到男方介绍女方情况,男方认可再到女方提亲。 合八字合八字(合婚),旧俗的合婚有两个环节,双方提亲认可后,即由媒人把女方的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写成庚帖送交男方。三天内若男方家里没有发生意外或不吉祥的事,如碰破碗、锅等,这叫做三日好。有这个好兆头,男方才答应互换庚帖。换了庚帖再各自请人合婚,确认男女双方是相生还是相克,如果相克,婚事只好告吹。当代人崇尚自由恋爱,虽然青年男女早已摆脱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习俗,交换庚帖这一旧俗也已被废弃,但不少人还保留合八字这一环节。定亲合八字择吉后,就进入了定亲阶段,即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定下亲事,也称(扌克) 定。礼物通常是金耳环、金戒指、金项链等金银首饰,还有白糖、面条,这是订婚的信物。女方要有回礼。男女双方都要给亲朋邻里分送糖果饼食,告知亲事已定。 送聘定亲后便行聘礼。行聘,亦称送聘。过去的聘礼,富有人家是金银、彩缎、猪羊、酒果;贫者则是槟榔、鸡酒而已。潮州人把槟榔当作吉祥如意的象征,这是甚有特色的行聘礼物。当代的聘礼包括实物和现金,实物必备四式以上:白糖、面条、大吉(潮州柑)、金银首饰、衣服布料、饼

食等,但不能为奇数,务必偶数。现金也称为聘金,分一份、二份、四份不等,但都是成倍数的。在送聘中,女方要有回礼,即把聘礼中的饼食部分退还,并回赠鸳鸯蕉、桔、猪心等。鸳鸯蕉即并生的香蕉,象征百年偕老,也有招财进宝的意思;桔谐音吉,象征大吉;猪心(一半留在女方)象征同心。双方这时还要用对方礼物中的饼食郑重其事地分赠给亲朋邻里,报告结婚喜事,亲朋邻里也要回赠礼物表示祝贺。送给新娘礼物,这叫送花粉。 择日择日。行聘礼后,男方就要选择结婚的日期,并转告女方,包括通知女方什么时候剪裁结婚礼服,什么时候挽面(开脸,即用线绞去脸上的汗毛),什么时辰沐浴,什么时辰迎娶等。潮州人所选择的时辰大多在深夜里,潮俗保持深夜迎亲的婚俗,实是远古的遗风。在古时候,婚礼总是以昏为期,因此迎亲一定要在黄昏之后,甚至深夜。 迎亲迎亲,这是新郎到女方家迎娶新娘的仪式,也是婚礼中最主要的程序。旧俗迎亲有两种:一种是新郎迎亲,另一种是男方请好命人代迎,当代大多是新郎自己迎亲。在迎亲前前后后整个过程中,女方男方各自要举行一些习俗活动,包括以下几方面: 洗花水临嫁前,新娘要用仙草、石榴花等十二种花草泡水沐浴,浴后穿上五裾齐的上衣,也称上轿衫,意取五福齐全。有些地方的新娘在沐浴后,要坐在浴盆里吃下两颗熟鸡蛋,以祈婚后产育顺利。而且,新娘穿的衣服里里外外都不能缝上袋子,意在不把父母的幸运带走。

潮汕人习俗

日志 转到我空间分享给好友复制网址隐藏签名档小字体 上一篇下一篇返回日志列表 [转] 潮汕地区婚姻家庭观念剖析 转载自林少惠转载于2010年01月15日 00:08 阅读(10) 评论(1) 分类:潮汕风情 举报 提要:潮汕地区地处中国大陆东南部,广东最东端,素有“省尾国角”之称。而且,潮汕地区三面环山,面朝大海,这样一个封闭的地域造就了潮汕人与中原一脉相承又有其独特方面的婚姻家庭观。也正因为潮汕地区的封闭,导致了外人对其的诸多猜测和误解了。写作本文目的便在于使外人更客观更全面地理解潮汕地区的婚姻家庭观,消除误解,客观看待潮汕人的长处与短处。 关键词:潮汕地区潮人婚姻家庭观 一、关于潮汕以及潮人 潮汕地区理论上而言,主要涵盖潮州、汕头、揭阳三市,包括汕尾市某些以潮汕方言为主的地区。潮汕地区地处欧亚大陆东南沿海,太平洋西岸中段,中国大陆东南部,广东省最东端,毗邻福建,北回归线横贯其中,素有“省尾国角”之称。潮汕地区总面积10346平方公里,在秦朝便已设置行政,属南海郡;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年)置潮州,属州郡建制。潮汕方言(简称“潮语”),汉语方言之一,为潮汕地区之母语。由于潮语保留着很多古汉语的发音以及语法特点,所以有学着称之为“语言的活化石”。在粤东本土,大约有1370万人讲潮汕方言。加上港澳台潮籍同胞及海外华侨、华人,估计会讲潮汕话的人口在2000万左右。

潮汕人,简称“潮人”,英文称谓为“Teochew” 。潮人是以“民系”为划分标准,归属于汉人的一个群体。潮汕文化是一种以母语潮汕话以及血缘为基础的群体文化,而非地域文化。所以,潮人所涵盖的范围不仅仅指居住于潮汕本土的潮汕人,而且应当包括海内外的众多潮汕移民。潮人的足迹遍及全球,其中,以潮商最为令世人赞赏,天生为商业而生存,赚取了无尽的财富。华人首富是潮州人李嘉诚;大陆首富是汕头潮阳人黄光裕。著名的《财富》杂志评出的2004年亚洲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袖有三位潮人,分别是排名第三的李嘉诚、排名第11的谢国民和排名22位的罗康瑞。中国青春产业的领军人物、QQ总裁马化腾也是潮人,汕头潮阳人。因此,潮人也被世称为“东方犹太人”。 韩愈夕贬潮州之前,潮人由于三面环山、面朝大海等封闭性的地理环境,与世隔绝,所以性格较野蛮,被鄙称为“六甲荒”。但也正因为这种封闭保守的环境造就了潮人民不畏死、率性而为、情理重于法度、着眼现实等性格特点;进一步造就了与中原文化截然相反的“商农并重”观念。可是,在家庭婚姻方面,潮汕人却严格恪守儒家学说,守护中国的礼教传统,有着严重的家族观念。这其中的利弊,也便是本文将要加以分析的重点所在。 二、潮汕人的婚姻家庭观念剖析

潮汕人嫁娶之当天

潮汕人嫁娶之当天 篇一:潮汕地区婚嫁习俗 《岭南民间文化》期末作业 院级外文学院班级11级英师一班姓名钟泽娟学号20XX020XX08 潮汕地区婚嫁习俗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各地婚嫁习俗都各有所演变,多表现为简化与西化。但大部分潮汕地区在很大程度上仍保持了传统婚礼的习俗。本文主要介绍潮汕地区婚嫁的完整过程、新郎与新娘的习俗以及婚嫁的禁忌习俗。 关键词:潮汕婚嫁新郎新娘禁忌 一、引言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是人的一生中不可忽视的一件大事,它关系着家庭的幸福,家族的和美与人生的完美。在潮汕地区,从开始着手准备一场婚宴到真正的结为夫妻,有很多特色的习俗和禁忌,都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美满婚姻的追求。尽管年轻一辈都倾向于追求现代化的婚礼,但是在潮汕地区的传统婚嫁中,很多远古流传下来的礼俗还被比较完好地保存下来,形成了特色的潮汕婚嫁习俗文化。 二、潮汕地区婚嫁的完整过程 (一)提亲 提亲,即现在所说的“求婚”,由媒人到男方提亲,或由媒人先到男方

介绍女方情况,男方认可再到女方提亲。 (二)合婚 双方提亲认可后,即由媒人把女方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写成庚贴送交男方。三天内若男方家里没有发生意外不吉祥的事,如碰破碗、锅等,这叫“三日好” 。有这个好 兆头,男方才答应互换庚贴。换了庚贴再各自请人占卜合婚,确定男女双方是相生还是相克,也称“合时日”。 (三)定亲 合时日后,就进入定亲的阶段。“定亲”又称“订婚”、“行定”、“食定”,即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定下亲事。礼物通常是一对金耳环或一只金戒指,还有白糖、面条,这是表示订婚的信物。女方在定亲礼时,要给亲朋邻里分送糖果饼食,报知亲事已定。 (四)送聘 定亲之后要行送聘礼。行聘,也称送聘,是比较隆重的礼节,婚书帖式、聘礼等都有严格规定。清以前及民国初的聘礼,富有人家是金银、彩缎、猪羊、酒果,贫家则是槟榔、鸡酒等而已。潮州人把槟榔当作吉祥如意的象征,这是甚有特色的行聘礼物。大多数地方还要送猪肉,俗称“洗屎肉”,以示报答女方父母养育之恩。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除送金银外,还送收音机(电视)、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现在多数是实物和聘金。实物必备四式以上:白糖、面条、大吉(潮州柑)、金银首饰、布料、饼食等,但不能奇数,务必偶数。

潮汕人做生意的头脑

潮汕人经商的传统就是薄利多销,并且将这一简单技巧发挥到极致。潮汕人只要有一点点利润必将货出手。他们比较看重现金流,用他们的方言说就是“百赊不如五十现”。不像其他地方的人,一定要规定自己能赚一定的利润差价才肯出货。 卖电器的北京国美让人以为是北京人开的店,其实在背后操纵的是一个初中没有毕业、18岁就在北京开店的汕头人黄光裕。在零售界须高看一眼的国美,其实是潮汕人将薄利多销的开店技巧发挥到极致的结果。他开始开店发家时利用的其中一个技巧就是平价出货,即国美的电器从厂家进货价是多少,就以多少价出货,一分钱都不加价。但潮汕人做生意从来是不亏本的。虽然国美卖电器不赚钱,但赚了人气。他靠人气赚钱,靠卖小配件像电池、天线、耳机、磁带、机柜什么的利润赚钱,因为顾客一般不太计较这些产品的价格,又是急用,大多愿意一起买。这些小电器的利润都比较高,量一大利润也就很可观。典型的“卖给你的灯,让你买我的油”策略。另外,因为卖的量可观,家电厂家给国美打广告,国美免费赚了广告费,最重要的是厂家有年底销量返点,还是因为量很大,返利也就很可观。 二、低于进货价出货的技巧 我在做保健品深圳公司经理时,常与潮汕人开的批发兼零售店打交道,发现这些潮汕商人经常低于我给他的进货价出货,即我给他们的口服液的价格是21元一盒,他们往往20元甚至更低就卖去了,不是一次两次,而且不是一个两个潮州老板。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很快知道了他们的“伎俩”。后来,好事者的我还同时在学院派的“中国MBA网站”及营销实战派的“中国营销传播网”发了一个帖子,“考考大家:如果一个商家从厂家进货价为20元,它却以19元出货,而且他还能赚钱,你知道其中背后的原因吗?请给出3种以上答案。”结果,学院派的营销朋友们没有几个能完整回答出这种带有中国特色的营销问题;而实战派营销网友中只要是和潮汕商人打过交道的,往往都能知道其中的“奥妙”。 下面是这些潮汕系的店主经常“玩“的经商技巧: (一)利用带货的技巧 我的潮汕批发商是专门做批发下游潮汕小超市与小店的生意的,当时我的产品是保健品中最畅销的,为了吸引他的下游,他经常用我的产品作为诱饵,故意亏本出货,引来更多的小店进货,而小店肯定要进其他高利润产品的,所以总体来说他是赚钱的。而作为零售的技巧手段,故意将一两种最畅销的产品低于成本价销售,造成整个卖场价格便宜,也能带动其他高利润产品的销售。 (二)换货的技巧 这是潮州商人惯用的技巧。我的批发商是深圳最主要的保健品批发商之一,他经常与另外一些深圳大的潮汕系保健品批发商彼此都低价换货,由于他们各自都能从厂家拿到最低的价格,这样他们就通过低价交换在此行业多了几种最低价的产品资源,于是,就有更多的小店到他们的店进货。他们多了一种吸引客户的筹码,就能赚更多的钱。 (三)利用销售返点

潮汕人多地少的历史原因——李汉庭

潮汕人多地少的历史原因 古越鼓励生育政策中原不断移民贫穷让人多生子 李汉庭 潮汕人多地少,很多人是知道的,但究竟严重到什么程度,未必有理性的认识。我在这里举几个数字,让大家对比一下。 中国人多地少,以世界7%的土地养活22%的人口,而潮汕这一问题更为突出。潮汕面积仅为全国千分之一,人口却占十分之九。这就是说。潮汕人均土地为全国的9倍,世界的8倍。这里还不把十多年来大批涌人的非常驻人口计算在内。这样的人口密度,可与超大城市等量齐观。 我想.造成潮汕人生存空间如此狭通,大概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潮州古图南越,为春秋时期越国辖区。当年越王勾践奖励生育的政策长期左右着潮州。越被吴打败,几至亡国。后来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他规定:男女青年到了法定的结婚年龄(男17,女15)不结婚,父母都有罪。而每生一个孩子,按男女奖一只狗或一头猪。勾践相信人多力量大,人口是劳力,亦是兵力。在当时形势下,越所实行的国策确也迅速恢复了国力,为后来灭吴创造了条件。 不要小看勾践这一政策转变的历史影响。越是夏禹的后裔,同样是周天子的诸侯国,所行的应为《周礼》。《礼记·曲礼》规定:”人生10年曰幼.学。20曰弱,冠。30曰壮.有室。40曰强,而仕”。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先后有改革行动,30才结婚40才出仕大概已行不通,但好像没有哪个国家如此大胆,把法定婚龄一下于提前到十几岁。越地远离镐京,勾践敢于公然藐视周礼,带头早婚早育.这当然是“礼崩乐坏”的反映,也是造成后来潮汕人口密集的深层历史原因。 其次,历史上的不断移民。我国黄河流域每当发生战乱与饥馑,便有人民逃难他乡。这类灾民大体有如下走向:冀、鲁人民“闯关东”.晋、陕百姓“走西口”,中原父老则辗转南下。一股穿过南蛤岭到达珠江三角洲,成为广府人;一股驻扎于额、闽、粤交界山区,成为客家人;一股从福建进人潮汕,成为福佬人。由于前有莲花山脉挡道,进退无门,福佬人此后想向外发展,便只有移民海外了。 中原移民早从晋代便开始了,但人数不多,故而一千年前的潮州仍然人烟稀少。唐代潮州总入口仅5万多,辖区还包括整个粤东。宋代人口逐渐增加,尤其是明代,移民大批涌入,潮汕人口已相当可观。清代潮汕入口已过百万大关。 再次.潮汕在历史上特别多灾多难。宋元交替,明清更迭,明代的倭患.百胜的反清复明,日寇的屠杀.近现代若干次国内战争、均以潮汕为战场。此外,自然灾害更为频仍,翻开任何一本方志,什么海啸、地震、强台风,几乎无年无之,每次死人成千上万。还有水、早、蝗虫造成的大饥荒。往往饿殍遍地。还有霍乱、鼠疫等疫病的流行。1939~1943年霍乱,澄海便死亡l万多人。 灾难让人口骤减,但反过来,灾难又刺激了生育的高峰。贫穷让人多生子,多个孩子多双干活的手。天灾入祸让人多生子,更是人类社会奇特的现象。1922年的“八·二”风灾,澄海死亡2.7万人,7万人流离失所。有些乡村只剩下几十入。才几十年过去,现在那里入口变成三四千,涨了上百倍。这种情形,国内外有无数事实可以印证。苏联卫国战争、朝鲜战争,战后男人稀少,反而出现生育高潮。近年的波黑战争,对那几个民族都是毁灭性的打击。青年临上前线,或匆忙结婚,或拼命生孩子.哪怕要造就一群无依无靠的孤儿。任何民族都要顽强地生存下去,不愿被征服,不易被灭绝,越危难越要繁育种群。这种现 象,不能用生理学来解释,只能用人类学和社会学来解释。潮汕的入口便是在灾难中不断上

潮汕的风俗

潮汕的风俗: 春节:潮汕人过年,从腊月廿三就已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方落下帷幕,其间的高潮当是“除夕”和“新年”。祭祖、贴春联、围炉、送压岁钱、守岁、辞岁……这些习俗都要在过年夜(潮汕地区对“除夕”的说法)之前完成。 游神:把老爷请上金膝木雕做成的金壁辉煌的“轿子”,由选定的年轻力壮的青年抬的着,前导抬着“××老爷出巡”、“肃静”、“迴避”等匾额,犹如古代官员出巡。 潮汕民间舞蹈,如英歌舞、车鼓舞、骆驼舞、蜈蚣舞、麒麟舞、鳄鱼舞、白马舞、孔雀舞、鳌鱼舞、双鹅舞、舞鲤鱼、舞九鳄、布马舞、舞狮、舞龙、耍竹龙等,都是游神赛会时的把戏

潮汕锣鼓队:每年正月至二月,各乡各里游神赛会的标旗队,有潮剧戏出人物,有潮乐队,有潮汕锣鼓队,还有茶担。标旗队中穿袍的乡里老大、着唐装的童佬,洋洋大观。晚间,在老爷宫前的戏台上演潮剧,做木偶戏,热闹非凡。有的乡村游神锣鼓队光锣就有36面,有的乡村游神后,连续演大戏。游神时锣鼓声、鞭炮声震耳欲聋;人们的个个喜气洋洋,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这些美妙绝伦的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首悦耳的新年颂歌,它是那么和谐,那么令人心醉。 发“压肚腰”:午夜十二点,新年钟声响起时,家里的长辈则要给小辈们发“压肚腰钱”(利市),已经参加工作的小辈也要封红包孝敬长辈。“送压岁钱是潮汕过年夜习俗中重要

的一项,家里的长辈要给小孩压岁钱,俗语叫‘压肚腰’,意思是孩子们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大人给小孩分发压岁钱的同时,照例还有一番勉励祝福的吉利话。到了睡觉时,将这份礼物名副其实地“压”在孩子们的枕头底下,伴随他们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除夕夜,共迎新的一年到来。

【精品】潮汕人做生意技巧

果你漫步在深圳街头,你会很容易识别潮汕人开的店。 首先,他们的招牌店名一律是中国传统的“诚、昌、达、高"等这些吉祥字的组合,并没有特别新意;潮汕人开的店形象设计一般也不很讲究,他们的店面LOGO(标志)一律是店面名字的拼音字母的组合,很少用英文的,一般也不专门设计;另外,店门口一律功夫茶的摆设,穿着拖鞋守店的老板操一口难懂的潮州话,并且对顾客总是不冷不热的态度。 这些都构成了许多潮汕人开的店面的外在形象特征。 可是,就是这些形象不怎么样的潮汕人开的店,控制了深圳大部分的零售渠道。不仅潮汕人开的商店无孔不入,满街都是,而且深圳主要的批发专业市场,如深圳通信市场,电脑市场等,大都是潮汕人在经营把持。 很多深圳白领们开的店,还有一些大公司开的有着很好形象的正规连锁店,很多时候往往就是竞争不过这些“散兵游勇”。虽然他们心里往往看不上上面所说的形象不怎么好的“潮汕店”,甚至看低这些没有多少文化的潮汕人,因为他们有着普遍的初中没有毕业就经商的传统(所以一写潮汕人的发家史就一定要说某某初中没有毕业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了身价多少个亿,包括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但白领们又不得不佩服这些潮汕人的店比他们的店活得“滋润"多了,赚钱的本领高多了。 潮汕人有哪些开店秘笈呢?

潮汕人开店成功,或者说会开店,首先是源于潮汕人开店经商的传统优势。开店成为潮汕人的一种最基本生活方式。“饿死不打工”是专门针对潮汕人说的,很多潮汕人都是十几岁帮助家里看店做生意,或在乡亲的店里帮忙,很早就学会了经商的本领的。很多潮汕人把开店赚钱作为人生的唯一目的,这种非常现实主义的对生活没有其他幻想的专注心态,以及与生俱来的生意头脑,是十分有利于他们的开店经商成功的。 另外,一个众所周知的优势就是潮汕人的团结与他们特有的相互认同的人际关系,这个优势是其他地方的人无法比拟的。批发渠道很多是潮汕系,零售渠道大多也是潮汕系,他们互相帮衬、互通有无、共同发财,总是能拿到最便宜的货源,开店赚钱比其他的地方人更容易一些,况且他们往往还能吃苦耐劳。但这些因素不说大家也知道,而具体说到不为外人所知的开店赚钱的操作层面的技巧,潮汕人还是有着许多独特的经营手段值得我们借鉴的。来源于北京办公用品网http://www。henglongtai。com 商者无域 “商者无域”,是说潮汕人什么赚钱做什么.表现在开店方面,就是随时准备变化,灵活适应市场.比如说,当一个新楼盘盖起来后,潮汕人会联合起来在一条新街上开一系列店,如装饰材料店、五金店、窗帘店等,针对新房家庭需要,店面服务与产品互相补充,互相带来人气。一两年后,潮汕系们就改头换面,纷纷变为餐厅、药店、发廊等。另外一个体现潮汕人什么赚钱做什么的“商者无域"理念的是,潮汕人把所开的店作为一个“生意信息中心”,潮汕人在店里坐在一起喝功夫茶,他们谈的往往是谁谁谁怎么发财了,哪里又有一个赚钱的买卖机会,

客家人与潮汕人的特性对比

在广东,按照方言的差异,可以将广东本地人群分为说白话(粤语)的广府人、说客家话的客家人和说潮汕话的潮汕人。 在深圳,你进菜市场买菜,那卖菜的十有七、八是潮汕人;而你进政府办事,办公室里那些带“长”字的官员则十有七、八是客家人。 从历史上来看,潮汕人和客家人都曾经是外来的“北佬”。 有研究表明:客家先民早在秦朝时就开始南来。中国史学界历来认为“从中原南迁的汉人称客家”。秦始皇征服岭南百越各族后,“谪徙民五十万戍之”,这五十万中原人大概就是最早的岭南客家人了。秦后还有三次大规模的中原人南迁:第一次是西晋末东晋初的“八王之乱”因避乱而南迁;第二次是因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失败而南逃;第三次是南宋末年因元兵进逼中原而避难。 潮汕人祖先也是秦始皇时候中原汉族迁来的,不过他们先是迁到了福建,后来就有一些迁到了潮汕。因此潮汕人跟闽南人是有着血缘关系的。 现在早已在广东“占地为王”的潮汕人和客家人喜欢用“北佬”来戏称外省人,这颇有点“数典忘宗”的味道了,其实潮汕人和客家人也在背后互称对方为“客家佬”与“潮州佬”的。真是:本是同根生,呼“佬”何太急!呵呵。 虽然同是来源于中原地区,由于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的不同,也造就了潮汕人和客家人不同的性格和生活习俗。 潮汕人来源于闽南那些已学会以捕渔为生的中原人后裔。来到广东后,他们继续以打鱼为业。在茫茫的大海上,渔民必须以生命为代价与大自然的惊涛骇浪抗争才能有所收获,这也锻造出潮汕人敢闯敢于斗狠的性格;而客家人在战乱中逃生到广东后,仍以农耕为生,当时较平坦地带的土地早就被当地族人开垦,为了生存只能蜗居较为偏远的山林。作为“少数民族”的客家人,为了避免和本地族人发生冲突,他们不得不选择忍让和顺从,从而形成了逆来顺受、随遇而安、不与人争强的族群性格。 对于潮汕人来说,出海捕鱼是件风险很大的事情。出于对大海的敬畏,同时也是为了更多的收获和平安而归,他们每次出海前要敬天地拜海神,并形成了很多的禁忌——这种敬畏天地的习俗仍被现在很多潮汕人保留着,让外人觉得他们非常迷信;而客家人在山岭里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心情郁闷和开朗时都可以在深山里吼几嗓子练练山歌(现在研究客家文化的是不能不去听听客家山歌的),自然就“开明”了许多。 古人认为女人的经血是不吉利之物,所以长期出海的捕鱼活动便是“纯爷们”的事儿。那时渔船遇风浪沉没的事件绝不在少数,因而潮汕人必须生育足够多的男丁以保证捕鱼生计的延续。客家人与潮汕人一样,也传承了中原人那种重男轻女的思想,男尊而女卑。但是对于潮汕人开说,如果一个家庭没有了男丁,那就意味着未来他们将失去渔业的主要经济来源,只能依靠耕田和做些小生意维生了,因而他们大有不生出男孩决不罢休之势。直到如今,在潮汕人眼里女儿仍不被称作“孩子”的。而在女人也算作重要劳动力的那个年代,客家人似乎不会象潮汕人那么的执着。 那时候的船工,船主是不发工资的,而是按个各人岗位贡献大小以所捕的海鱼来分配酬劳。这样一来,渔民们上岸后还须把自己份额的鱼到集市上卖,才能换取货币购买生活必需品。因此,那些不能下海的老人、女人和儿童便担当起贩鱼的职责,而且逐步地,他们不仅贩卖自家收获的份鱼,还收购那些家里人手不足人家的份鱼,做起了“二道贩子”,这样自己也从中可以赚点小利。于是,潮汕人的生意经从孩童时代就开始身教了。而在山林里耕种几分薄地的客家人,余粮本来就不多,在大山里种些果蔬、养些家禽、捕些野味、河鱼、砍些柴草、酿些米酒等也就能满足基本的生活所需了。对于油盐酱醋布料等必需的东西用一些农副产品去集市上交换即可,不需要也没有那么多货物拿去大张旗鼓地做生意,所以自古以来客家人从商的能力自然就不如潮汕人。

潮汕人生意经

潮汕人生意经 买卖不算帐,生意难兴旺,不怕不赚钱,就怕货不全, 见人三分笑,客人跑不掉, 算盘打的精,马褂改背心, 不怕生意小,就怕客人少, 做商变行商,财源达三江, 绳捆三遍紧,帐算三遍清, 青货无正价,买卖不同心, 和气客自来,冷语客不买, 消息抓不准,肯定要亏本, 问不烦,挑不厌,生意兴隆客满店, 一样货百样卖,嘴甜似密卖得快, 紧提酒,慢打油,卖菜卖瓜秤抬头, 货畅其流,利无尽头, 本大利宽,薄利多销, 随行就市,水涨船高, 鸡要卖叫,鱼要卖跳。” 商业

农是肌体商是衣,产是源泉销是渠。 十年能读出个秀才,十年练不出个买卖。一年能学成庄稼汉,十年难学成生意人。十年难发庄稼汉,一年能富生意人。 信誉是种子,效益是果实。 人无信用难立,商无信誉难存。 经商信为本,诚召天下客。 创出金字招牌,利润找上门来。 生意经营千条路,谁有信息谁先富。 做生意不懂行,好似瞎子乱撞墙。 炉火不旺不出钢,不懂行情难经商。 下水要知水深浅,买卖要知行情变。 走东行不知西行,贩骡马不知牛羊。 人不离货,船不离舵。 人叫人千声不语,货叫人点头自来。 货好招远客。 人要衣装,货要金装。 货卖堆山。 能藏千年货,才是赚财人。 囤积千日货,自有赚钱时。 不愁店门破,只愁无好货。 有你原货在,不怕客发赖。

不怕不赚钱,就怕货不全。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客多上门生意盛,货不停留利自生。店靠巧人开。 喜脸颜开开饭店,打脸撅嘴看桃园。礼貌待客,和气生财。 百拿不厌,百问不烦。 三分生意七分谈,人无笑脸休开店。外头有个抓钱手,屋里有个聚钱斗。经营不算帐,生意难兴旺。 生姜不老不辣,生意不活不发。 目下一言为定,早晚市价不同。 逢快莫撵,逢慢莫撂。 多做买卖少占本,资金多打几个滚。当用处万金不惜,不当用分文不花。粮食一颗颗成担,钱财一分分上万。忠厚不折本,刻薄难赚钱。 没出汗的钱管不常。 一分利钱吃饱饭,十分利饿死人。重大轻小怕麻烦,生意越做越呆板。大生意怕跌,小生意怕歇。 铁无对本不打,药无十倍不卖。

潮汕人简介演讲稿

潮汕人简介演讲稿 大家好!很高兴能在此为大家做此演讲。由于我来自外省,大家对于我的家乡都还不太了解,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为大家简单介绍下我们潮汕人的历史、潮汕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潮汕人的性格特点。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下我们潮汕人的历史。潮汕人,以前也叫潮州人,韩愈任潮州刺史时,整个潮汕地区都是归潮州管的。潮汕人跟闽南人同一祖先。都是秦始皇时候中原汉族迁来的,先迁到福建,后来就有一些迁到了潮汕。所以潮汕话跟闽南话,台湾话很像。“潮”是水的意思,“汕”是沙子堆成的脊部。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潮汕地区背山向海。汕头是脊部的头,汕尾是脊部的尾,地域上的潮汕指的就是潮汕平原上的汕头,汕尾,潮州,揭阳四个市。其中又包括潮阳(属汕头),普宁(属揭阳)这样的几个县级市。 接下来,我想为大家说说我们潮汕的文化传统。潮汕人被称为中国的第57个少数民族,因为它很好的保存了自己的地区文化。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潮州赫然其中。湘子桥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潮汕民居即俗称的“四点金”和“下山虎”,被民俗专家誉为比北京四合院更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的中国民居模式,潮州菜风靡海内外,潮汕独有的“工夫茶”,继承和发扬了中国茶文化,潮绣是中国几大重要的刺绣之一,潮州陶瓷在唐宋之际已大行其市,目前陶瓷产业仍然是潮汕的支柱产业之一,潮州更有“中国瓷都”之称。潮汕音乐保持并发展了唐宋宫廷音乐的制式,是人们研究古代音乐的不二之选;潮汕戏剧称潮剧,为中国重要的地方剧种之一。还有很多方面的内容,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详细了解一下。 最后,为大家介绍下我们潮汕人的性格特点。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由于潮汕地区靠近大海,所以潮汕的文化是“海”的文化。潮汕人天生就对大海,对远方充满向往。喜欢漂洋过海,闯荡天下,所以潮汕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以珠三角,香港澳门为最集中,其次是东南亚,再有就是美国和西欧。所以广义上的潮汕人指的是一切会讲潮汕话的人。 潮汕人以做生意闻名天下,先于温州人享有“东方犹太人”之称。潮帮,和晋帮,徽帮,是中国的三大商帮。潮帮已经兴旺了五百年而不绝。“饿死不打工”是专门针对潮汕人说的。我们潮汕人出过很多有名的富豪,比如大家所熟悉的李

从数字看潮汕人的感情

从数字看潮汕人的感情 我们平时用的基本数字从零到十共十一个。数字本来没有感情,但是从人们对数字不同程度的喜爱,可以相应地看出人们赋予于上面的感情,时间一长,直接的,说到某个数字,自然而然的,可以看出人们喜欢或者厌恶的感情。 各个地方,由于生活环境与习俗的不同,人们对数字 的喜欢也是各不相同。潮汕依山临海,中原文化来到这里后因为大山而被隔绝封闭,却又因为大海而与外国流通,在这隔绝与流通的独特条件下,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数字审美观点。 就人的感情色彩看,从零到十这十一个数字可以分为 褒义、贬义、中性三种。 一般的,双数为褒义,单数为贬义,当然,其中也有 例外。下面,我们一一道来。 零,应该是中性词。它从讽刺角度看可以说是竹篮打 水一场空,从激励失落者可以说是一切从零开始,东山再起。 一,是个单数,但却是褒义词。它代表着榜首,独占

鳌头。若非有突出的成绩者,不能如此。过去听一些潮汕人在夸赞某人常常跷起大拇指说:“你是‘大曰’!”意思是说,你最厉害了。其中‘大曰’就是第一,估计受省府粤语“第一”的影响。 二,褒义词。表示一双,或者一对。很吉利的数字。在喜庆的日子里经常会用到。例如,春节拜年,一般人都会带上2个柑,称为一对“大吉”。 三,贬义词。潮语有俗语叫“三脚椅子不知摆”,意思是意识不到潜伏着的危机。此外经常说的“三角眼”、“三角六耳”、“三角恋”等都是一些贬义词。 四,是吉利词。因为二为一双,或者一对,四是二的两倍,解释起来就是成双成对。潮语也说“四四好”。顺便提一下,同在一省之内的广州,“四”是贬义词,只是因为“四”与“死”粤语读起来同音。可见地区不同,风俗也跟着有异。 五,虽为单数,却为褒义词。潮人有个习惯,就是在神灵面前供5个柑桔,下面为4个,上面叠1个,样子甚是好看。此外有“五子登魁,十仙庆寿”的吉利典故。 六,吉利词。有“六六大顺”的说法。

潮汕人工商界名单

工商界 中国大陆 马化腾:潮南成田人,腾讯总裁,QQ之父 张静君:普宁燎原人,163创始人,时代财富总裁 李东生:揭西人,TCL总裁 杨贤足:揭阳人,联通董事长、联通总部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政协科技界代表 朱树豪:饶平人,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主席、骏豪地产主席、全国政协常委。 黄光裕:潮阳铜盂人,国美创始人,三登内地首富 黄秀红:潮阳铜盂人,鹏润总裁 朱孟依:丰顺人,合生创展总裁 黄茂如:惠来人,茂业总裁 黄世再:惠来周田人,大中华国际总裁 杨荣明:普宁人,鹰金钱集团、珠江啤酒集团、广药集团董事长 张仲凖:普宁燎原人,多保利、立达总裁 周泽荣:潮南峡山人,侨鑫总裁 黄俊钦:潮南人,新恒基总裁 施少斌:饶平人,佳多宝(王老吉)总裁 李松坚,澄海人,上海电器、名园总裁 陈鸿城,普宁人,金友谊总裁 陈建城,普宁人,中大环保投资总裁 何荣坚:普宁军埠人,中宇控股、群豪男装、英丹服饰总裁。 梁国湛:潮安人,华丰总裁 姚文琛:潮阳人,姚记总裁,上海潮汕商会会长 廖创宾:汕头人,潮宏基总裁 陈鸿成:普宁军埠人,雷伊总裁 赖海民:普宁麒麟人,鸿荣源总裁 杨启昭:揭阳人,榕泰总裁 郑松明:潮阳人,德明投资集团董事长 陈升平:潮阳人,晨光笔业总裁 马兴田:普宁下架山人,康美总裁 杨镇欣:普宁占陇人,高乐玩具总裁 刘武:澄海人,宝供物流总裁 张章笋:潮安人,北京国瑞兴业总裁,商业地产改革家 蔡东青:澄海人,玩具之王,奥飞动漫总裁 周卫群:普宁人,迈四通建材总裁 黄伟鹏:汕头人,西陇化工总裁 卢礼杭:普宁流沙人,雅诺信珠宝总裁 林连登:惠来人,老一辈橡胶大王 高绳之:澄海人,老一辈商业家 林小拙:揭阳人,吉荣总裁 张永标:普宁人,立达总裁 吴开松:东方明珠总裁,深圳市潮商会会长。 陈凯旋:普宁流沙人,立白总裁

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各民系性格特点

广府人 前凤凰卫视主持人梁冬(南海人)说:广州人太现实,什么都讲‘着数’,只有有‘着数’的事广府人才会去做。广州人对空头理论不感兴趣,也没有工夫空谈哲理、人生,对政治也不感兴趣。不关心国家大事,不关心世界发展。只顾及自己所属的小圈子,只关心自己的房价与股票。人人都为了钱忙忙碌碌,整日东奔西跑。瞧重的就是效益与价值,不注重形式与外表。表现出更多的功利主义(或工具化)倾向。 “叹”这个词在人们的意识中一般有感叹、叹息之意。而在广州,叹茶,叹花,叹粥,叹色,叹补,叹歌,叹生猛,叹温泉,叹风水,叹世界。这里的“叹”就是一种享受,一种对生活的热爱。而“叹世界”可以说就是广州人心态的一个最好的表现,反映出广州人享受生活、积极向上、务实过好每一天的生活态度。广州某一酒楼有这样一副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尽甘甜,拿壶酒来。有外省人说,广州人从早到晚都在喝茶。早上有早茶,中午有中午茶,下午有下午茶,晚上有晚茶。确实,广州的茶楼永远都就是那样一种熙熙攘攘、人声喧嚣的景象。“广州人吃在嘴里,上海人穿在身上”不仅仅只就是会吃,讲究吃,更主要的就是敢吃,无论就是海滩上的沙虫、水田中的禾虫、龙虱、还就是缫丝后的蚕蛹、扑灯自投罗网的桂花蝉,或就是害虫地老虎与竹虫,以及蛰人野蜂的幼虫等,均就是广州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林语堂先生认为不仅广州人的饮食嗜好,而且其“有事业心,无忧无虑,挥霍浪费,图进取的性格都源出“在表面的中国文化之下就是吃蛇的土著居民的传统,这显然就是古代南方粤人血统的强烈混合物”。广州人反映在饮食上就是崇尚清淡,原汁原味;在衣着、卧室器物上则素朴从简,广州人衣着随意,自由,个性化强,重在舒适,年轻人求新奇但并不求华饰。木棉花就是广州的市花,木棉树高大挺拔,质朴、苍劲的枝杆上火红的大花争相怒放,花谢过后才就是绿叶的勃勃新发,实用主义显露无疑。 从建筑上瞧,代表广府文化风格的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佛山梁园、广州陈家祠等建筑,汇集了石雕、砖雕、木雕、门画等大量的装饰艺术,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这种精细、浓艳、密实的特点反映了广府人精明、会享受的个性。 客家人 客家人具有浓重的传统观念思想,崇文轻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客家人有这样一首童谣说:“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无老婆”,把发愤读书与结婚成家视为一种因果关系,这种寓于儿歌中的择业意识从小便融入客家人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之中。如古代的斗诗民俗在客家地区较好的保留下来。 客家人更留恋华夏故土的情结。以梅州丘姓为例,本为河南郡望族,后因避战乱而南迁,虽曾远涉福建宁化、上杭与广东梅州蕉岭,其后因人多地少,又有不少丘姓后裔再次迁徙,但她们多选择国内其它地广人稀的山区,如湘赣交界的罗霄山脉地区等,甚至向北回迁至陕西等地区,故土依恋情结由此可见一斑。客家有谚云:“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尽管原因有许多,但客家依山为居的历史已经沉积为群体的一种社区意识。客家乡村地区的传统建筑形式主要有方楼、圆楼、府第式的三堂屋与五凤楼、围龙屋等。其特点就是:祖堂在上,上下厅堂、主次分明,左右对称,规模宏大,坚固经久,防卫性高,生土建筑,古朴稚拙,少有雕刻,雄浑天然。围内“家累世义居”,“合门百口”,同姓视之为骨肉,透射出魏晋南北朝时中原衣冠士族大家族庄园建筑及其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的传统。客家建筑外墙开窗少,开窗小,窗台高于人头,其独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