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可靠性管理分析

配电网可靠性管理分析
配电网可靠性管理分析

目录

引言 (3)

第一章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原因分析 (4)

(一)内部因素 (4)

(二)外部因素 (8)

第二章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技术现状 (9)

第三章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10)

(一)配电网中现存不足问题分析 (10)

(二)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11)

结语 (20)

配电网可靠性管理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各行各业对电力的质和量的需求也逐步提高,在扩大电力规模来提高电力的量的同时,也要注重电力的质。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高低直接反映电力系统的整体水平,是电力的质的体现。本文从技术角度出发,分析了提高供电可靠性的若干技术方法。

关键词:配电网络;供电;可靠性;技术

引言

改革开放的三十余年是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期间人民生产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也随之快速增加。为了满足在电力方面的需求,我国的配电网络规模也在快速的扩大,其自动化程度也在加深。在当前电力大发展的形势下,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地连续运转,给予用户连续供电保障成为了配电网供电的一项基本要求。配电网络供电的可靠性是指配电网络在某一特定阶段内,能够给予用户连续、稳定供电的能力的考征。供电可靠性反映了供电企业电网装备、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综合指标。可靠地供电保障有利于赢取客户的信任和满意度,有助于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所以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技术是当下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第一章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原因分析

供电系统常常会出现断电的情况,我们将这种常见的情况分为两类:第一,临时计划停电和限电的安排,这样的停电是预先安排的情况,属于一个正常的停电,因为有时供电会出现一些例行检修、企业用电申请、临时施工等情况,所以相关部门会提前告知用电用户相关情况,做好停电准备。第二,有故障的停电,这一方面是指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及时向有关调度部门提出申请而停电,这样的停电属于一个故障性的停电。

(一)内部因素

1、线路方面

(1)瓷瓶放电。我们在配电线路上都会配有瓷瓶部件,这个部件长时间的裸露在环境外面,所以经常会收到空气、气体、雨水的破坏和侵蚀,所以长时间下瓷瓶会出现质量上的损坏,降低了绝缘能力,一旦发生阴雨天气,就会产生漏电的情况。

(2)线路非全相运行。由于线路中的某一项部件出现超负荷现状,或者三相开关中有没有闭合的,会造成断线的情况出现,从而造成线路的一个缺相运行。

(3)断线。由于环境气候的不可控制或者是施工时的不恰当,使得我们的线路长时间的负荷和接触外界环境而造成的断线现象。

(4)倒杆。这一方面我们经常也会看见,由于大风大雨、交通事故等相关因素的出现,我们的电线杆经常会倾斜、倒地。

(5)植物生长。由于植物的生长得不到及时的砍伐,使得植物

枝杈接触到了电线,造成与导线安全距离的消失,使得线路接地功能的缺失,造成线路闭合跳闸。

(6)接地。由于倒杆、断线的出现,从而造成了导线掉落到地面、树枝上,而造成接地现象的出现。

(7)开关故障。在电力系统中存在着一个油开关,当这个油开关工作时,由于操作的不当,造成合不上和分不开闸,从而产生开关的故障。

(8)熔断器。由于人员施工不恰当或者设备质量本身的问题,使得在供电之中,由于负荷电力太大或者因为接触不好,而造成了烧毁接点的出现。

2、网架结构

由于我国历史的原因,造成了我国许多地方出现了配电网的网络结构不统一,无法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一旦系统受到故障的影响时,我们不能够立刻及时的处理故障,保持系统的运作正常,从而影响了整个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对于供电用户来说造成了一个很大的影响。

所以我们国家对于配电网结构的最低要求,是在发生故障时,我们能够采取相关措施,及时的处理好故障,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但是要想大力发展供电的可靠性,我们的重点就应该放在配电网的网络结构上,在对网络结构改造的基础上,提高线路的绝缘效果,增加分段开关和电源点,减少故障的发生率,实现整个配电网的网络结构循环。

虽然我们现在正进行着网络结构的改变,但是由于我们历史的原因,在短时间内,我们无法完成这么一个庞大的工程。所以,我们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之上,一方面采取一系列实际可行的技术措施来降低故障率,另一方面加快配电网的网络结构统一改变,这样才能防止由于用电量过大而造成的事故扩大。

供电可靠性评估体系。供电可靠性基本情况统计主要包括:用户、线路基础数据、停电用户和事件运行数据。其中线路基础数据包括:线路长度、用户总数、设备属性和上级电源等一些信息;而停电用户和事件的运行数据主要为:停电开始时间、停电结束时间、停电原因、停电设备以及停电主要原因等。停电原因由故障引起的停电频率主要是与设备故障率有关,而故障停电持续时间长短主要是与故障排除过程时间长短有关;而预设停电引起的停电频率则与停电计划安排有关,停电持续时间长短主要由典型工作持续时间影响着。预安排停电的原因主要是:工程供电接入、供电设备线路检修计划、消除供电存在的缺陷等。因此一片区域供电的可靠性主要是由于各种停电需求而造成的共同影响。解决这些供电问题的顺序一般都是分析原因、诊断原因以及建立供电可靠性基本情况统计的可靠性评估和决策支持体系。以此可以确定为三个步骤:第一,通过统计因各种原因而出现停电的用户户数,对比各用户停电数据间的主要特性以及对此进行现状分析。第二,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影响停电的关键因素,并分析造成用户停电时间和停电区域的规律,最后得出供电可靠性评估结论。第三,对供电可靠性评估结论制定相应政策,通过相关技

术经济论证保证采取的措施切实可行。整个体系的建立对提高供电可靠性指导以及提高用户用电质量指导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年为周期形成动态指导循环,为提高供电企业的供电可靠性做出相关的工作策略。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为了保证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需要对影响其不确定因素进行相应的评估,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保证供电的安全性,保证当地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一)停电原因评估。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将会直接影响到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在现实的运行中可能会因为电网的计划停电、事故停电以及错峰停电等,造成生产生活的不便。通过对停电原因进行分析,可以更好的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一些事故停电有可能会对电网运行造成不利影响,但是比如错峰停电、计划停电等是为了更好的保证电力系统的发展,实现当地或者整个地区用电的协调,能够保证当地电力部门的良好发展。通过对停电因素的优化,可以减少电力运行部门的工作压力,减少地区性用电的不平衡性,最终保证配电网的快速发展。(二)供电可靠性指标。供电的可靠性大小将会直接关系地区发展,关系人民的生产生活。它不仅能够综合体现配电网对用户的供电量,同时也可以保证该网络的安全运行状况。在对供电可靠性进行评估时需要考虑一下指标:RS1、RS2、RS3等。其中RS1是指由于内外部共同原因而造成的停电,RS2则表示不计外部影响的停电,RS3表示不计系统电源不足造成的限电停电。通过对这一系列指标的评估,能够更好的保证评估质量,减少评估错误,进而维护电网的正常运行。提高配电网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利于实现地区用电的稳定,促进社

会经济的发展。3、变电方面。(1)电流互感器经常会出现二次开路的现象,这是因为长时间的暴露在环境之中,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绝缘的老化,造成局部的放电现象。(2)配电室部分的故障主要是由于设备大多在电缆中间接头盒断头短路而造成的。(3)电压互感器的故障主要表现在受潮短路、绝缘老化、局部放电等。(4)配电变压器常会出现绝缘损坏、分接开关的放电、断线、铁芯局部烧毁和短路等。(5)真空断路器和户内10KV少油的主要故障有承载电流的能力差,通过电流时常常会出现发热的现状;操作机械能力差,不能分合闸和据分局合;绝缘能力差,在高工作量时,承受不住电压发出的闪络和击穿等。供电能力。这一点的影响因素,不能某个人或者某个局部的部门能够短时间内解决的,因为他关乎一个电力持续、不间断的输送能力,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

(二)外部因素

1、不可控制的环境因素

这方面主要是指一些自然灾害,比如,雨雪、雷电、地震、洪涝、海啸等人类无法控制其发生时间的灾害。由于这些灾害的发生,造成了电力系统的整个运输电力过程的中断。而且,还是我们不能抗拒和控制的。相关部门只能尽可能的预测灾害来袭的时间,从而做好具体的防患措施,尽量在发生故障时,能及时的进行抢修工作,保证用户和企业的用电标准。

2、设备的例行检修

这个因素是不可避免的,对于设备的检修计划,是提高配电网供

电可靠性的重要依据,在施工之前,都会先对设备进行一个例行检查,对于停电面积大和工作量大的项目和设备,我们应该采取临时供电的方案。在对设备进行检查时,我们应该让人员提前到场就位,做好各项准备的工作,等候设备停电时,立刻协调各部门进行检查、维护,尽快恢复用电。虽然说,检修部分是不可避免的影响因素,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尽量的减少这方面的影响。比如,每年度对于单一的计划检修变成根据具体的设备实际情况来做出相应的变化尝试,这应该说是一种由传统向科学的管理方法的转变。

3、人员因素

人员操作不当、过失都会影响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人员因素主要也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由于外部人员对于供电部门的线路电缆或者是电线杆的破坏,造成了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第二,是由内部人员的具体操作不当,或者是维修设备时引发了一些意外,从而影响了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第二章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技术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民对电力需求的日益增加,国家不断加大对配电网络的投入,使我国配电网络的供电可靠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技术方面的差距。首先,虽然我国配电网结构在不断升级,但还是没有能够做到最优化,很多地方没有因地制宜的选择合理的配电网结构;其次,我国配电自动化程度仍然不高,部分设备仍旧比较落后,不能够满足新阶段的需求,而普遍采用的计划检修方式存在本质

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降低了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再次,我国配电网的故障率仍然较高,主要表现为网路设置不合理以及对供电线路的保护不力等;最后,我国部分电力系统工作人员能力较低,处理相关问题的水平不足,精益求精的意识淡薄,也是制约我国供电可靠性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因素之一。这些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关系到我国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提升速度,从而最终影响到我国经济建设的前进步伐,因此,我们应当努力探索相关技术,提高供电可靠性。(一)配电设备和配电线路故障:配电设备的设计性能、制造和安装的质量;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配电线路的传输容量及裕度;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动作的正确性。(二)配网自动化水平:事故处理自动化程度低,花费时间长,恢复供电慢;人工倒闸,人工数据采集时技术水平与管理手段落后。(三)配电网络结构:配电网络结构布局不合理,供电半径大,供电面广,停电往往是一停一片,一停一线。

第三章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一)配电网中现存不足问题分析

配电网规划建设方面。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配电网是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电能载体,但由于受到传统规划建设理念和投资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在城市电网规划设计中,往往只重视110kV、220kV 等高压等级电网的规划建设和技术升级改造,不注重10kV及以下中低压配电网的规划建设和技术升级改造,导致配电网经常出现电力走廊通道不足、电源布置点用地不匹配等问题,加上市政规划建设支持力度的不够,造成配电网架构、供电范围、供电容量、供电可操作性

等很难满足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供电可靠性大大降低。配电网网架结构方面。由于对10kV及以下配电网技术升级改造和架构优化调整等方面的不重视,配电网线路联络水平普遍较低,转供能力也较差,线路分段数也较少,基本不能满足城市“N-1”供电需求,配电网网架结构相当薄弱,调控能力相当差。配电设备方面。10kV及以下配电网供电导线老化较为严重,很多架空线路已经运行20余年,存在较大的运行风险和安全隐患;城市用电量的急剧增加,10kV供电导线截面已很难满足供电容量需求,更谈不上导线经济截面问题。配电网中供电在线监测、故障查找、故障识别、故障重合闸等自动化装置较为缺乏,基本不具备“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四遥”功能,在线监控智能自动化水平较低,基本不能满足配电网自动化监测、监控、节能经济调度运行的功能需求。

(二)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加大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力度。在进行10kV及以下配电网技术升级改造工程中,努力推广使用供电可靠性较高的高压电缆及绝缘导线。对于走廊狭窄、架空线路难以安全通过的区域,应该优选采用电缆线路;另外,在城镇、林区、以及人群密集区应优先使用架空绝缘导线,以降低配电网运行故障发生率。对于多雷、多雾、空气质量不好等气象条件较差的区域,应该优选棒式绝缘子代替针式绝缘子,从而降低绝缘子击穿故障发生率。要推广使用S13等序列的安全性高、可靠性强、节能经济性大的新型节能配电变压器。要大力依靠先进的科技技术,逐步实现配电网系统中输电、变电、配电设备的在线状态

监测和状态检修,要建立在线检测、红外测温、油温监督等先进的测控体系,通过在线自动监控和分析评估,有效掌握配电网中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水平,为设备状态检修提供重要指导。配置先进的配电监测设备。要配置先进的配电监测设备,随时掌握配电网系统中各元件设备的运行工况状态。有效加强配电网实时运行工况、断路器动作次数、开关状态的监测,加强负荷管理、潮流分析等。另外,配电网中要采取联络开关与切换开关相互配合使用,即当分支线路出现故障后,能够将故障分支从整个系统切除同时将部分失电负荷有效转移到其他供电系统恢复供电,确保非故障线路的供电可靠性和缩短故障线路的停电时间。重视配电网检修维护质量。配电网检修维护质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必须完善检修维护措施制度和加强检修维护措施的落实力度,确保配电网设备具有较高运行稳定性能,降低设备故障率。采取环网供电。对于配电网系统中的重要线路或特殊负荷,可以采取环网供电模式有效提高供电线路的输送能力和供电可靠性高。尤其对城区、停电经济损失较大的重要用户,应全面实现环网供电,确保供电的安全可靠性。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服务质量,应对配电网历年发生的停电原因和时间进行完善系统的分析研究,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制度,有效减少停电次数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供电可靠性数据管理。供电可靠性数据是供电公司制定调控目标、停电检修计划等相关制度决策的重要依据。可靠性数据利用效率的高低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影响非常大。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运行数据,由配电工区

和配调室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收集整理和录入工作。数据录入到管理系统后,则由生技部可靠性管理专责负责对供电事件进行定性判别和检查,并上传给生产副经理进行审核。通过可靠性管理系统,将整个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数据在各部室相关负责人与生产副经理间进行传递共享,使各部门相关负责人针对可靠性分析文件中提出与自己工作内容有关的缺陷和意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分析,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提高供电可靠性数据的利用效率和供电缺陷治理效率,有效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缺陷管理。针对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以配电网工区为中心,结合生产管理系统、检修班、配调室、生技部等相关系统和部门,建立完善的缺陷管理流程体系。故障抢修管理。以95595故障抢修电话系统为基础,制定故障抢修管理体系,缩短故障抢修时间,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通过制定可靠性数据管理流程、缺陷管理流程、故障抢修管理流程等体系,将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管理指标体系进行精益化、精细化、可操作的划分和落实,从现在的线段考核逐步实现每户考核程度,即将所有指标量化和细化到配电网网供电可靠性管理每个岗位人员的具体的业务过程中进行考核,强化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管理力度,确保配电网具有较高供电可靠性和节能经济性。(一)加强配电网的网络构造。通过对于变电站直接的联络加强,实行更换导线和分段控制,从而提高供电能力,实现由于中途停电而造成的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抑制。(二)改革检修制度。对于设备的检修计划,是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重要依据,在施工之前,都会先对设备进行一个例行检查,

这也是影响用户断电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制度进行科学管理的规划,对于停电面积大和工作量大的项目和设备,我们应该采取临时供电的方案。在对设备进行检查时,我们应该让人员提前到场就位,做好各项准备的工作,等候设备停电时,立刻协调各部门进行检查、维护,尽快恢复用电。虽然说,检修部分是不可避免的影响因素,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尽量的减少这方面的影响。比如,每年度对于单一的计划检修变成根据具体的设备实际情况来做出相应的变化尝试,这应该说是一种由传统向科学的管理方法的转变。使用技术先进的设备,提高配电自动化程度。在配电网络当中逐步去除陈旧落后的设备,采用技术先进的设备能够保证低的自身故障率从而在本质上降低配电网发生故障的概率。同时,要全面提高配电网的自动化程度,利用馈线终端智能的筛查、确定电网故障区域等,通过通信网络向主站反馈故障信息,实现故障隔离、恢复供电等功能。不断优化配电网的结构。配电网的网架结构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高低的影响非常大,因地制宜的设计网架结构能够大大提高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所以说,应当改进以往的低效配电模式,对于配电网供电系统中比较重要的线路,应当采取环网配电模式,对重要电力用户实行“双电源”配电方式,当某一线路出现故障或者需要进行检修时,可以使用另外一条线路对用户进行供电,这种供电模式能够切实减少停电时间,确保该地区配电网供电的高可靠性。对某些供电可靠性较低的线路部分,如果不能够彻底更换线路模式,可以在原有线路上对各个分支加装隔离器等装置,通过改造来限制支路故障对主干线

路的影响。此外,需要加大低压配电网技术升级力度,规范该部分配电网的型式和供电半径等,推广使用高压电缆等供电可靠性较高的线缆。定期配电网状态检修,实施带电作业。以前,我国电力系统一直奉行故障检修和计划检修的模式,没有完全意识到检修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重要影响,往往是发生故障后才进行检修或者没有故障仍然被替换掉。计划检修时,很多情况下设备部件并没有出现故障或者损坏,但还是要被替换掉,造成了这部分元件没有“物尽其用”,从而造成了成本的浪费。随着高可靠性、免维修的高性能设备不断地应用到配电网当中,计划检修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适于新阶段的配电网,尤其是这种检修时的停电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刻板的增加了停电时长,从侧面降低了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现阶段全新措施为状态检修,即检修的主要依据为设备的运行状态,在设备快达到使用寿命时进行停运检修。这种检修方式相对于以往的检修方式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从根本上降低了停电次数,提高了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如前所述,我国仍将计划检修作为一种比较常规的检修方式,如果不能改作状态检修方式,可以考虑在条件具备时实行10千伏配电系统的带电检修。带电检修主要针对发电厂的电工设备以及配电线路和设备等,具体操作包括带电测试,带电检查以及带电维修等。带电检修可以在保持供电的前提下对相关对象实施检修,同样减少了停电时间,提高了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采用合理的技术来降低故障率。在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众多因素当中,配电网系统或部件发生故障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除了如前文所述的使用先进设备来降低故障率之外,

还可以从其他技术角度来有效的降低故障率:首先,随着我国电力需求的大大增加,用电负荷密度猛增,造成单相接地故障频发而引起过电压,为生产生活安全带来隐患。因此,应当改为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来尽量避免此种故障,提高供电可靠性;其次,配电网故障的另一个来源是外力的破坏,施工挖掘、交通工具的碾压、甚至某些人为的破坏都会带来故障。所以在配电网系统设置时,应当尽量远离车辆道路,必要时要加装护栏或者警示牌等。而对于人为的破坏,需要加强电网保护力度,提高保护意识,严厉打击此种破坏;最后,应当提高配电网络的绝缘水平,以防止线路过早老化,树木碰线等故障。加强对配电网的运行管理。在实际操作当中,人为因素也是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关键一环。在我国还普遍存在着电力系统员工专业水平不足、工作态度不端正以及管理不到位等现象,这些人为因素确实拉低了供电的可靠性。因此,电力部门应当加强对配电网的运行管理,提高供电可靠性。首先就是加大力度培训相关工作人员,端正其工作态度,提高工作责任心以及专业技术水平,使工作人员称职、尽心尽力的完成工作;其次要建立完善的供电可靠性管理体系,组建专门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专人专管,统一工作准则,避免多部门交叉管理的乱象,切实提高配电网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达到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目的。总结: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国家工业的有序发展。尤其是对重要的电力用户,高可靠性的供电可以保障用户的持续生产活动,具有战略性意义。目前我国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较发达工业国家来讲仍然较低,存在多种

制约因素,因此在实践当中,我们应当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配电网供电系统,努力提高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为人民提供安全、连续、可靠地电力输送。(一)配电设备和配电线路故障:配电设备的设计性能、制造和安装的质量;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配电线路的传输容量及裕度;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动作的正确性。(二)配网自动化水平:事故处理自动化程度低,花费时间长,恢复供电慢;人工倒闸,人工数据采集时技术水平与管理手段落后。(三)配电网络结构:配电网络结构布局不合理,供电半径大,供电面广,停电往往是一停一片,一停一线。完善配电网网架,缩小停电范围。目前配电网的现状是以架空线为主;35kV、10kV、0.4kV电压供电为主;直馈方式为主的“三主”方式,这种传统的陈旧的供电模式,是造成供电技术和可靠率低下的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加上目前城市建筑高层化、生活环境绿化、居民生活小区化的要求,蜘蛛网式的供电网还会给安全和环境带来许多问题。因此,在满足功能的要求下,为保证系统的可靠性,适当增加“功能相同的元件”做后备。从安全可靠、经济优质上考虑配电网的优化,改变陈旧的供电模式,完善配电网结构,实现“手拉手”环网供电,对重要用户实行“双电源”,甚至“三个电源”供电方式。同时,线路供电半径要适中,供电负荷要基本合理。采用先进设备,实现配电网自动化。采用先进设备(自身故障率低),通过通信网络,对配电网进行实时监测,随时掌握网络中各元件的运行工况,故障未发生就能及时消除。实现配电网络自动化,能自动将故障段隔离,非故障段恢复供电,通过选择合理的与本地相适应的综合

自动化系统方案,在实施一整套监控措施的同时,加强对电网实时状态、设备、开关动作次数、负荷管理情况、潮流动向进行采集,实施网络管理,拟定优化方案,提高了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使99.99%的供电可靠率得以实现。另外,隔离开关与切换开关相互配合,可以使由故障造成的部分失电负荷转移到其它系统,恢复供电,从而缩短非故障线路的停电时间。配(供)电管理系统的应用。配电系统计算机监控和信息管理系统不仅能够提高供电可靠性,而且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过去十几年,我国对供电过程的计算机监控和信息管理有了很大的发展。配(供)电管理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可以分为不同的工作领域。在配电系统的各个不同的领域正在发展不同程度的自动化,其总趋势是综合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目前正在研究的配电管理系统是在能量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它是一个以电力系统中配电系统,直至用户控制与管理对象,具备数据采集与监视、负荷管理控制、自动绘图与设备管理、工作顺利管理和网络分析等功能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改革停电检修制度,计划管理停电。从转变观念入手,广泛应用分段停申请等一系列能有效缩短停电时间的新举措,遵循能带电作业的项目不安排停电;几个项目能配合的单项不予停电等停电审批原则,对计划停电实行精细管理和严格控制。目前,停电方式主要有3种:1、计划停电。根据月生产计划工作需要,在月底向调度申请下个月的停电计划;2、临时停电。主要处理故障,临时向调度申请停电;3、夜间停电。对工作量较小,在安全前提下采用夜间检修工作,这样虽然不能提高供电可靠性,但可以减少电量

的损失,还可以得到良好的社会效益。除以上措施外,还需考虑到其它诸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加强线路的维护和管理,以及加速故障探测和修复;提高业务人员技术水平;利用配网自动化手段进行故障管理和加强配电系统配电线路运行管理等,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

结语

提高供电可靠性各个方面的各项重点措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偏废,要成系统地推进。但对供电可靠性水平不同的地区侧重点不同、措施优先级不同。供电企业应在摸清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分层次、分区域,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措施策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较少的投入,快速提升企业的供电可靠性。在供电可靠性指标比较落后的地区,可以重点在综合停电管理、运行管理、配网转供电等方面开展;供电可靠性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企业可以重点在10千伏带电作业、电网结构优化等方面开展;供电可靠性水平较高的企业应重点在配网快速复电、配网自动化建设等方面开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