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质量检测(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质量检测(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质量检测(附答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教学质量检测(附答案)

一、单选题

1.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是()

A. 云贵高原

B. 巴西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东非高原

读图,完成下列2-3题

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形区是()

A. 内蒙古高原

B. 黄土高原

C. 华北平原

D. 东北平原

3.该地形区突出的特征是()

A. 冰川广布

B. 平坦开阔

C. 千沟万壑

D. 沼泽遍布

4.我国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图

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是()

A. B.

C. D.

5.对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B. 泥沙大量堆积在黄河中游河段

C. 耕地面积减少

D. 给黄河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6.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采取的治理措施合理的是()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②鼓励生育,增加劳动力

③将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④大力发展畜牧业.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读“黄河流域略图”和“黄土高原旱涝发生频率统计图”,回答下列7-9题。

7.有关祁连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B. 大致与800mm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C. 属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 大致呈东北一西南走向

8.黄土高原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A. 台风

B. 旱涝

C. 地震

D. 水土流失

9.下列加强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措施中,不合适的是()

A. 缓坡修建梯田

B. 坡脚建挡土坝

C. 植树种草

D. 大面积开垦耕地

10.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塬、墚、峁黄土地貌分布广泛

B. 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

C. 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D. 自然灾害频繁,入地矛盾日益突出读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及该地反坡梯田示意图,回答下列11-12题。

1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①土质疏松②降水稀少③植被覆盖率低④过度放牧⑤缓坡地建梯田

A. 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12.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目的是()

A. 修路采矿

B. 利于耕作

C. 保持水土

D. 修筑窑洞

13.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

A. 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B. 千沟万壑,地表破碎

C. 高山环抱,沙漠广布

D. 雪山连绵,冰川高悬

14.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A. “冰川说”

B. “水成说”

C. “风成说”

D. 火山灰堆积

读“黄土高原地表景观图”,完成下列15-16题。

15.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传统生活方式落后

B. 滥垦滥伐,破坏地表植被

C. 黄土结构疏松,裂隙多

D. 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16.“高原绿了,农民富了”。说明黄土高原治理的根本是()

A. 多施有机肥,改良土壤

B. 在沟里打坝淤地

C. 将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

D. 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17.下列黄土地貌景观中,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是()

A. 黄土峁

B. 黄土塬

C. 黄土梁

D. 黄土川

18.下列风土民情属于黄土高原的有()

A. 信天游

B. 赛龙舟

C. 滑雪橇

D. 赛马节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在改善本区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本区经济是一个重大课题。据此,完成19-20题。

19.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有()

①减少土壤肥力②淤塞河道③破坏农田④生态环境恶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0.黄土高原地区在发展经济方面的优势有()

①自然资源丰富②名胜古迹众多③工业基础雄厚④国家政策、资金扶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

2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其名称是______高原.其地表形态的描述应该为______(沟壑纵横或地形平坦).

(2)图示地区农业生产一般集中在①、②、③、④地中的______地,主要的粮食作物为______(水稻或小麦).

(3)这里由于土质疏松,______季多暴雨,植被______等原因,造成______流失严重.

(4)为保护这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双项选择题)

A.植树造林B.毁林开荒C.陡坡修筑梯田D.缓坡修筑梯田.

22.读“黄土高原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东起①____________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

②____________。

(2)图中数字③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

(3)在黄土高原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C.黄土高原森林资源丰富D.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5)下列行为,符合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___________

A.大力开垦荒地B.大量砍伐森林C.进行生态建设D.过度放牧

(6)下列地理事物,不属于“黄土风情”的是___________

A.窑洞B.信天游C.白羊肚头巾D.京剧

23.读图“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位于长城以南,________(山脉)以西,秦岭以北。其地势特征是_______【单选】

A.南高北低B.西高东低C.平坦开阔D.千沟万壑

(2)在本地区旅游,可能看到最具地域特色的景观是_______【单选】

资料: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河从中游携带的泥沙约有1/4沉积在下游河床,使河床平均每年增高约10厘米。为防止黄河泛滥,人们不得不修筑堤防,最终形成了“地上河”。

(3)在下面框图内横线上填上适当词语表现“地上河”的形成过程。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 ④________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可概括为自然原因的是①和______(填数字序号),人为原因的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

(5)为减少黄土高原加水土流失,应采取的生物措施是_______【单选】A.加大煤炭开采量B.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C.沟谷中建挡土坝D.缓坡地建梯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A 12【答案】C 1

3.【答案】B 1

4.【答案】C 1

5.【答案】B

16【答案】D 17.【答案】D 18.【答案】A 19.【答案】D 20【答案】B

二简答题

21.【答案】

(1)黄土;沟壑纵横;(2)①②;(3)小麦;

(4)夏;稀疏;水土;(5)A;D.

22.【答案】

(1)太行山脉秦岭(2)西安( 3)黄河

(4)C ( 5)C (6)D

23.【答案】

(1)太行山 B (2)A

(3)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植被破坏流速减慢

(4)② ③ (5)B

八年级下册地理北方地区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说课稿(1)

北方地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几个板块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东北三省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之一的北方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是一个以黄土景观为特色的特殊地形区,在教学中要注意区别于其他地形区的特殊性与差异性。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认识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并为今后高中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我所面临的学生是八年级的学生,这一时段的学生对中国的区域地理特别是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及思维深度、发散思维等都有所增加的情况下,学生对本节课有了一定基础,但仍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辅导为主,帮助学生实验,自主学习。 三、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这样的特点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我设置了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范围。 2.了解黄土高原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 3.了解黄土高原黄土的形成原因。 4.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描述黄土高原的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通过实验活动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归纳整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学会辨证思考问题,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以及上述学习目标的分析,我确定了一下重难点。 教学重点: 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本节采用的主要有读图法、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法、探究法等化难为易,让学生易于掌握所学内容。 学法:为了好的指导学生学习,主要采用的有自主探究法、实验法、 师生互动法、生生互动法、小组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为了吸引学生兴趣,上课之前我会播放黄土高原泥塑和《黄土高坡》MV引入,使学生对黄土高原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容易抓住学生思维,进入学习状态。 【新课讲授】 1.文明的摇篮 (1)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引导学生读图描述黄土高原的位置,并简笔绘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及对地理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 (2)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旅游经历或是从影视作品中获得的,说出自己了解“黄土风情”。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习题精选人教版

选择题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A.淮河B.秦岭C.太行山D.大兴安岭 2.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A.冰川B.地震C.风成说D.火山灰堆积 3.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 A.注入的支流众多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C.水流速度快D.流经黄土高原区 4.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旱涝灾害B.台风C.寒潮D.地震 5.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广人稀B.资源缺乏,特缺煤炭 C.人多地少D.生态建设已步入良性循环 6.“五岳”中位于黄土高原的是:() A.泰山B.衡山C.华山D.嵩山 7.黄土高原上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水稻B.油菜C.甘蔗D.小米 8.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的:() A.上游B.中游C.下游D.中下游 9.黄土高原所属的温度带主要是:() A.亚热带B.暖温带C.中温带D.寒温带 10.黄土高原农作物的熟制主要是:() A.一年三熟 B.一年一熟 C.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D.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11.黄土高原的年降水量主要界于:() A.800mm~1600mm B.400mm~800mm C.200mm~400mm

D.200mm以下 12.全国十大旅游景点中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是:() A.秦始皇陵兵马俑B.避暑山庄 C.布达拉宫D.黄山 13.黄土高原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西北地区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D.南方地区 14.黄土高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此地产煤的省份是:() A.黑龙江B.安徽 C.河南D.山西 15.为将黄土高原上山西大同的煤运往东南沿海而被誉为“神州第一线”的铁路线是:()A.大秦线B.京包线 C.陇海线D.哈大线 16.下列省份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的有:() A.安徽B.青海C.山西D.陕西 17.下列城市分布在黄土高原的有:() A.太原B.银川C.石家庄D.合肥 18.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 A.年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B.人类的植树造林活动 C.地表破碎,缺乏植被 D.黄土本身疏松、干燥的特性 19.下列省份中水土流失较严重的有:() A.陕西B.山西C.黑龙江D.西藏自治区 20.被誉为“塞上江南”的两大平原是:() 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 C.宁夏平原D.河套平原 21.下列事物与黄土高原人民生活相关的有:() A.赛龙舟B.秧歌舞 C.面食为主D.青稞酒 22.黄土高原蕴藏量较为丰富的能源资源有:()

黄土高原说课稿(第1课时)

黄土高原说课稿(第1课时)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你们好!我是来自杨柳初级中学郝峰,我校承担并组织实施“十一五”规划课题“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小组合作探究式的研究”。该课题通过了市教研室的结题验收。 该课题研究的重点在于以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和学生学习实情,立足于农村教学中学校存在的硬件不知,教师业务能力不强,学生获取知识面的渠道匮乏等问题,旨在通过课题研究,构建以学案导学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学案:学生学习的方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以及独学、对学、群学的内容和步骤。 导案:教师导学的方案。根据学情,在学案基础上增删教学内容预设导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练案:教师指导学生练习的方案。含达标练习和拓展练习 2、研究思想 20XX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等。“学案导学、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能力,初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从而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未来服务社会的创新品质和创造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素质和能力、开发智力的主要途径。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弱点是没能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学生往往处于消极、被动、受压抑的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既不利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又不利于开发智力和培养创新能力。为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济宁市教研室正在大力的开展学案导学模式的探究,并且,在周围县市区,学案导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们县地理教学也正为改变学生的学生方式,而加以探究和摸索。正是基于考虑,我们选择了该课 题进行实验与研究。 3、研究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多动手、动脑。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构建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格独立、积极自主的一代新人。 4、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小组合作探究”教学的基本框架本课题探究的教学法是在地理学案教学中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先进行科学的分层分组,然后在教师的科学导引下,利用目标明确、层次分明的学案引领学生进行自主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案-新人教版讲解学习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案-新人教 版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 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让学生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 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1.有关课本插图资料。 2.挂图——黄土高原的位置,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图。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有960万 km2的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黄土高原)看一看这是什么地形区,主要地貌有哪些?(黄土高原地貌有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引出新课。 板书: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挂图——黄土高原的位置。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板书: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说课稿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分析、说学情分析、说教法学法分析、说教学过程设计、说板书设计以及说教学反思五个板块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分析 1、说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是选自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是中国地理“认识区域”部分,继东北三省后教材选择讲述的第二个地理区域,是在学生对对中国的区域地理有了一番了解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认识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并为学生日后学习高中地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以及中学生半成熟、半幼稚;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做支柱的心理结构特点,我确定了一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让学生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②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③在地形图上识别本区主要的地形类型。 ④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探讨解决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和干旱的主要措施。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 力 ②通过读图简要描述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 ③运用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措施。通过分析, 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进一步 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认识到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以上教学目标的分析,我确定了一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难点:黄土高原的形成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二、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对中国的区域地理特别是中国的自然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之上,并在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归纳分析能力,探究知识的热情高涨,思维深度、发散思维都有所增加的情况下的进一步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习本节课。 三、说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法,运用PPT课件,辅以读图分析、归纳、讲授法,化简为易,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采用合作探究式,本着提供给学生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目标,以学生实际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的,给学生相对宽松的活动空间,

八年级地理下册 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 新人教版

第3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2.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其成因。 3.认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重要性及其原因。 4.知道黄土高原的由来及解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方法。 5.了解黄土高原对中华民族的意义----文明的摇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及所跨省级行政区。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导致的后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明白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2.认识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培养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点,形成全球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其成因。 教学难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黄土高原的由来。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多媒体。 2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前一课我们学习了“黑土地”的相关知识,今天我们来学习“黄土地”的相关知识。 二、新课讲授 (一)文明的摇篮 1.黄土高原的印象 黄土、千沟万壑、窑洞、白羊肚头巾、信天游 2.黄土高原的范围 3.华夏文明的摇篮 原因:母亲河----黄河的孕育;黄土疏松肥沃,便于耕种;黄土高原曾经林草繁茂,环境宜人。 表现: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渭河平原一带就出现了原始农耕文明;在四五千年前,华夏始祖炎黄二帝在这一带开创了吗华夏文明的先河。 影响:悠久的历史,造就丰富多彩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 (二)风吹来的黄土 1.黄土高原概况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1000—2000米,除一些石质山体外,地表覆盖着深厚的黄土。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一一黄土高原 学习目标 1. 能读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其地理位置的特点和意义。 2. 知道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举例说明“黄土风情”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 关系。 3. 认识塬、梁、岇、川等黄土地貌,了解千沟万壑的地表特征,知道黄土的成因及黄土高 原的形成。 4. 运用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危害,说明黄土高原植被、土质、降水、 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5. 了解黄土高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水土保持的措施,培养正确人地观念。 教学重点 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特征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黄土高原成因、严重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成因、严重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教学用具 PPT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出示黄土高原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引入新课。 【揭示目标】 1. 能读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其地理位置的特点和意义。 2. 知道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举例说明“黄土风情”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 关系。 3. 认识塬、梁、岇、川等黄土地貌,了解千沟万壑的地表特征,知道黄土的成因及黄土高 原的形成。 【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P23— 27,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自学课文,搜集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将重点 内容在书上画记号) 1. 位置范围: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 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一 2. 地形特征: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地表 形成塬、梁、峁、川 等黄土地貌景观 3.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4. 主要河流:黄河 5. 文明摇篮:六七千年前出现原始农耕文明;四五千年前出现华夏文明;革命圣地 6. 黄土风情:窑洞、信天游…… 7. 黄土成因: 【预习反馈】(略) 【合作探究】 一、了解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 ,思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P25活动) 1. 窑洞: 黄—高匣 的 边界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doc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 §8.1-1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主备人潘振江课题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课型传授新知识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教学重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学习难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的成因。教学方法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教具、仪器、课件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挂图教学流 程个案补充【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有960万 km2的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我们生活的地方,处在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黄土高原上。今天我们 §8.1-1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主备人潘振江课题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课型传授新知识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

能、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教学重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学习难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的成因。教学方法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教具、仪器、课件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挂图教学流 程个案补充【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有960万 km2的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我们生活的地方,处在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黄土高原上。今天我们 §8.1-1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主备人潘振江课题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课型传授新知识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

高中地理《黄土高原地区》说课稿

高中地理《黄土高原地区》说课稿 高中地理《黄土高原地区》说课稿范文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属区域篇中的内容,区域地理的学习是建立在祖国篇学习的基础上,由于在祖国篇中许多基本内容都已学过,为了避免教学中的重复,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与兴趣,区域篇主要是对地理知识的综合学习与运用。黄土高原地区在新教材中首次被单独作为一节课列入课程中,而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因此,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有其必要性,同时,又可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来引导认识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本节教材主要从黄土高原地区的概况、地形特征及其成因、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二、说学生 由于本校的学生底子普遍较好,思维比较敏捷,知识面比较宽,所以在教学时,设计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让学生多一些思考、讨论的空间。 三、设计思路 这节课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引为主轴"的思路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通过问题探究的方法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以及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表破碎的重要特征,并学习治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加强

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措施,体验学习的过程和乐趣。 1、教法设计 本节课中主要采用提问的方法为主,辅以读图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 2、学法设计 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多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探究问题;进行师生互动,多一些讨论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 (一)认知与技能 1、在地图上认识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2、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 3、知道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其成因。 4、分析黄土高原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理解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及相关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知识点复 习 知识点 考点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1.范围:东起①太行山、西至②乌鞘岭、南至③秦岭、北抵④长城,跨⑤晋、⑥陕、⑦甘、⑧宁等省区。 2.景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3.成因:风成说认为黄土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考点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1.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因素: 地形:地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 植被: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 黄土性质:结构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人为因素: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 2.后果 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考点三、脆弱的生态环境

1.脆弱表现: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破坏后很难恢复。 2.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旱涝灾害。 考点四、生态建设 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牲畜的数量等。 课后习题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的土地总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其流失面积大约43万平方千米,其中严重流失区约有25万平方千米。这里地面支离破碎,生产条件差,成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彻底治理黄土高原,是我国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完成第4~5题。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A.气候干旱,黄土疏松 B.夏雨集中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 c.千沟万壑 D.人们不合理地利用土地 2.整治黄土高原的中心任务是 A.制止滥垦滥伐

初中地理-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测试题 最新

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习题一、单项选择 1.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A.淮河 B.秦岭 C.太行山 D.大兴安岭 2.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A.冰川 B.地震 C.风成说 D.火山灰堆积 3.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 A.注入的支流众多 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C.水流速度快 D.流经黄土高原区 4.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旱涝灾害 B.台风 C.寒潮 D.地震 5.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广人稀 B.资源缺乏,特缺煤炭 C.人多地少 D.生态建设已步人良性循环 6.“五岳”中位于黄土高原的是:() A.泰山 B.衡山

D.嵩山 7.黄土高原上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水稻 B.油菜 C.甘蔗 D.小米 8.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的:()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中下游 9.黄土高原所属的温度带主要是:() A.亚热带 B.暖温带 C.中温带 D.寒温带 10.黄土高原农作物的熟制主要是:() A.一年三熟 B.一年一熟 C.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D.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11.黄土高原的年降水量主要界于:() A.800mm~1600mm B.400mm~800mm C.200mm~400mm D.200mm以下 12.全国十大旅游景点中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是:()A.秦始皇陵兵马俑 B.避暑山庄 C.布达拉宫

13.黄土高原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南方地区 14.黄土高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此地产煤的省份是:() A.黑龙江 B.安徽 C.河南 D.山西 15.为将黄土高原上山西大同的煤运往东南沿海而被誉为“神州第一线”的铁路线是:()A.大秦线 B.京包线 C.陇海线 D.哈大线 二、双项选择 1.下列省份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的有:() A.安徽 B.青海 C.山西 D.陕西 2.下列城市分布在黄土高原的有:() A.太原 B.银川 C.石家庄 D.合肥 3.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 A.年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B.人类的植树造林活动 C.地表破碎,缺乏植被

地理八年级下册黄土高原说课稿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第1课时)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第一课时。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开发七个方面来介绍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黄土高原》选自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跨省区域,并能够举例说明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使学生认识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学好本节能为今后高中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目标 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2、黄土高原的民俗特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和人为原因,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所造成的后果,知道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形图,简要评价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 3、运用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后果和治理措施。通过分析,要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认识到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教学的重难点 从内容来看,本章的重点是使学生认识所学区域的显著特征,而黄土高原正是由于自然条件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使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最显著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说课稿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说课稿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说课稿范文 这堂课的内容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介绍: 第一方面:课标要求和教材分析; 第二方面:教法分析和学法指导; 第三方面:设计说明; 一、课标要求和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2、教材内容分析 3、教学目标 4、教学重点难点 1、课标要求 地理学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综合性。第二,地域性。它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规律。 课程标准提出了地理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等6个基本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 (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

简要评价。(2)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3)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4)根据资料分析区域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5)举例说明区域环境与发展对生活方式和质量的影响。 2.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黄土高原》编写了三部分内容:(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覆盖区;(2)高原地面破碎、沟壑纵横;(3)生态建设、保持水土。计划安排2课时教学,本节课学习前两部分内容。在第一部分内容里面,学习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黄土来源;在第二部分内容里面,主要学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带来的`危害,以及黄土高原的三种地表景观特征,简单了解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共同的自然特点及其带来的危害,让学生知道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 3.教学目标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考虑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融合性,没有从三方面进行分别表述,而是从教学的层次性出发,把教学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拓展目标。并考虑到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难易程度,对教学内容的次序进行了适当调整。 (一)基本目标 1、读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2、根据课本所给资料,结合生活经验,分析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八年级下册《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 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设计思路 本课以“图表教学”为基础,利用Power point课件提供较大容量的图表文字资料拓展学习空间,同时利用最基本的黑板板图教学,更直观,更能保持知识点与学生思维同步,同时更有效的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技术的完美结合。围绕教材的内容设计能激活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深刻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通过辩论、角色扮演等积极参与的课堂实践活动形式,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准确定位黄土高原在祖国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通过资料学习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教学策略 采用“课堂实践活动”的教学形式,在活动中教会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具准备Power point课件、相应教学视频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第一课时

(二)第二课时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地理下册《xx》知识点复 习 知识点 考点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1.范围:东起①太行山、西至②乌鞘岭、南至③秦岭、北抵④长城,跨 ⑤晋、⑥陕、⑦甘、⑧宁等省区。 2.景观:xx、xx、xx。 3.成因:风成说认为黄土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考点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1.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因素: 地形:地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 植被: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 黄土性质:结构疏松,许多物质xx于水。 人为因素: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 2.后果 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考点三、脆弱的生态环境

1.脆弱表现: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破坏后很难恢复。 2.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旱涝灾害。 考点四、生态建设 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牲畜的数量等。 课后习题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的土地总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其流失面积大约43万平方千米,其中严重流失区约有25万平方千米。这里地面支离破碎,生产条件差,成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彻底治理黄土高原,是我国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完成第4~5题。 1.xx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A.气候干旱,黄土疏松 B.xx集中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 c.千沟万壑 D.人们不合理地利用土地 2.整治xx的中心任务是 A.制止滥垦滥伐 B.开辟梯田,发展农业生产 c.在沟口打坝淤地,不让水土出沟 D.搞好xx 3.下列省区位于xx的是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说课稿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一一黄土高原》,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分析、说学情分析、说教法学法分析、说教学过程设计、说板书设计以及说教学反思五个板块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分析1说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一一黄土高原》是选自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是中国地理“认识区域”部分,继东北三省后教材选择讲述的第二个地理区域,是在学生对对中国的区域地理有了一番了解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认识区域发展与 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并为学生日后学习高中地理打下坚实 的基础。 2、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以及中学生半成熟、半幼稚;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做支柱的心理结构特点,我确定了一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让学生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②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③在地形图上识别本区主要的地形类型。 ④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探讨解决黄土高原水土 流失和干旱的主要措施。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 力 ②通过读图简要描述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 ③运用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措施。通过分析,认识 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 归纳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认识到区域发 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以上教学目标的分析,我确定了一下教学重难点:重点: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难点:黄土高原的形成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二、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对中国的区域地理特别是中国的自然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之上,并在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归纳分析能力,探究知识的热情高涨,思维深度、 发散思维都有所增加的情况下的进一步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给予一 定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习本节课。 三、说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法,运用PPT课件,辅以读图分析、归纳、讲授法,化 简为易,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采用合作探究式,本着提供给学生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目标,以学生实际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的,给学生相对宽松的活动空间,

地理《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范文

地理《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范文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要根据不同的课题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首先对每一个课题的教学内容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地理《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地图分析,初步认识黄土高原地区的特点和意义; 2.结合资料认识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并能举例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关系; 3.掌握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并能解释黄土的成因及黄土高原的形成; 4.学会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危害,进一步了解黄土高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水土流失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阅读、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 2.利用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3.根据资料,分析黄土高原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并认识应对措施; 4.通过课堂活动、课堂练习。增强学习兴趣、落实知识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落实学生对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地理差异观;通过了解黄土风情,增强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爱国情怀;通过区域环境问题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小组合作学习,激活课堂气氛,增强学习的热情,并锻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特征; 2. 水土流失的成因与黄土高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水土保持的措施。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信天游》视频,让学生感受黄土风情,通过视频简单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状况。 讲述:歌词以及视频画面有简单介绍了当地的一些景观,今天我们就一齐走进黄土高原地区,了解该地的位置范围、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地貌特征、环境问题以及措施等,学习任务比较多,希望我们能通过图片结合自己拥有的地理知识,分析学习地理现象。 [讲授新课] 板书:一、文明的摇篮

八年级地理下册 黄土高原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版

自我介绍: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_____号考生。 说课: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__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__________》。首先我 们来进行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_人民教育___出版社出版的《_八年级_地理_书_____》下册第_八_章第__一节。 1、本节课分_2__个部分内容,分别是:__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和严重的水土流失 _________________ 2、本节课是在学习___省内区域___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______跨省区域_____的关键。 3、本节课贯穿了下一节课的______教学,是学生进一步顺利学习黄土高原脆弱生态环境和生态建设____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这条基本上通用) (以上4条,灵活运用,不用全部说上就行。可以参考序言中的句子,主要是说学习本节课的意义。)接下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2、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 4、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能力目标:1、在地形图上,通过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在行政区图上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2、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 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对于教学目标,因为时间短,不一定要分成这三个目标,只要说出3点就行。) 当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并且了解了教学目标之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难点 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难点: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黄土高原练习题

第七单元黄土高原练习 1.下列省级行政区不位于黄土高原的是 ( ) ①甘肃省②湖北省③陕西省④山西省⑤宁夏回族自治区⑥四川省 A.②⑥ B.①② C.③④ D.⑤⑥ 2.黄土高原脆弱的环境主要表现在 ( ) A.黄土高原环境恢复能力相当强 B.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强 C.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D.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对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已经完全满足3.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的主要因素是 ( ) A.冰川侵蚀 B.地壳运动 C.流水侵蚀 D.风力沉积 4.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地形上,这说明 ( ) A.黄土是像下雪一样从天上落下来的 B.黄土是从沙漠里吹来的 C.黄土是河水携带来的 D.黄土是本地岩石风化形成的 5.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是 ( ) A.流入河中的泥沙使下游河床抬高了 B.下游河流地带地面下沉了 C.下游地势过高中 D.人们为了防止洪水将下游其他河流水引走了 6.黄土高原属 ( ) A.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7.自我国西北地区到黄土高原地表物质分布规律,正确的是 ( ) A.戈壁一黄土一沙漠 B.沙漠一黄土一戈壁 C.沙漠一戈壁一黄土 D.黄土一沙漠—戈壁 8.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可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减少污水排放量9.读“黄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⑤省的简称是⑥省的省会是 (2)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E是,位于自治区;黄河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D 是,位于省。 (3)A是山脉,是长江和黄河源头分水岭,B是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C是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其西面是高原,东面是平原10.读“黄土高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③是 (山脉);④是 (山脉); ⑤是 (河流);⑥是 (城市); ⑦是 (城市);⑧是 (城市) (2)图中A是 (省区),该省区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是平原。 (3)图中B是 (省区),该省的东南部属于高原。 (4)图中C是 (省区),该省区的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月份。 (5)图中D是 (省区),该省水土流失现象严重,造成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有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片反映的是高原的地表状况。其地形特点是 (2)黄土高原从温度带看,属于带;从气候类型看,属气候;从季风区看,属于区;从四大区域位置看,位于地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阶梯;从植被看,从向过渡;从地形看,从向、过渡; 从位置看,从向过渡;从干湿地区看,从、向、过渡;从农业看:从向过渡。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水土流失的危害是、、。

黄土高原说课稿

黄土高原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一一黄土高原》第一课时。这一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我主要从说教材、说教学重难点、说学生及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六大部分对本课进行简单的阐述。 、说教材 (一)教学的指导思想: 地理课程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广阔的外延,它应该关注并能够影响学生的生命历程,促进每个孩子的终身学习与未来发展,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 (二)教材简析 黄土高原是中国地理认识区域部分,继东北三省后教材选择的第二个地理区域,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之一的北方地区的重要组成部 分。前一节东三省是一个一行政区域为基础划分的综合地理区域,有事教材讲诉的第一个区域,因而要求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认识区域的地理特征,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而本节介绍的黄土高原则是一个以黄土景观为特色的特殊地形区,在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中许多基本内容都已学过,为了避免教学中的重复,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与兴趣,重点应突出其有别于其他区域的特殊性和差异性。这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认识区域的重要方法。也是以后继续学习区域必不可少的能力。 本节教材分四个标题,即:文明的摇篮(包括黄土文明和黄土风情)、风吹来的黄土(包括黄土景观和黄土地貌)、严重的水土流失(包括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后果)和水土保持。本节教学我主要选取前三个主题从黄土高原地区的概况、成因、生态环境问题三方面进行了讲解与探究。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

2.了解黄土高原的古代文明和“黄土风情”。 3.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4. 了解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原因及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课堂活动归纳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 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认识到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重点: 1.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2.黄土高原黄土的成因。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难点: 黄土高原黄土的成因。 三、说学生学法 学生通过对八年级上学期和北方地区的范围学习,已经储备了一定的知识,如:知道了黄土高原大致的位置并能在地形图上找到。同 时通过对区域地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具备了阅读使用地图、整合资料、分析归纳等能力。通过黄河的学习认识了黄土高原部分地区存在的问题是水土流失,但不清楚为什么会发生水土流失。因此,本节课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学会黄土高原的位置及概况、感受黄土风情;小组论证黄土成因;合作探究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