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青树下的小学优秀获奖教案

最新大青树下的小学优秀获奖教案
最新大青树下的小学优秀获奖教案

大青树下的小学优秀获奖教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引入,介绍资料。

1.(课件出示1)播放音乐(或视频)《爱我中华》片段:

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

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2.引导交流: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请小朋友说说你找到的有关不同民族的图片,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3.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4.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其中一所去看一看。(课件出示2)板书课题:1.大青树下的小学。

5.请大家读题。谁来说说课题该怎么读?我们再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特色呢?让咱们一起走进这所大青树下的

小学,去认识一群少数民族的孩子,去感受这所小学的魅力。

1.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2)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自然段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出示让学生认读。

4.(1)(课件出示3、4)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第一组含有会写字,第二组含有会认字):

早晨绒球花汉族鲜艳服装打扮朗读安静停在粗壮影子坪坝飘扬摔跤凤尾竹洁白

认读形式灵活多样。

师生参与评价,重点强调生字粗、族为平舌音,晨、装、绒、摔为翘舌音;前鼻音汉、艳、扮,后鼻音静、停、扬、凤等。

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学生练读。

(2)有关民族的词语。(课件出示5)

景颇族傣族阿昌族汉族德昂族

注意读准颇、傣、昌、昂的字音。

5.词语我理解

温馨提示:(课件出示6)

理解词语的方法:

1.查字典或词典、联系下文、从理解重点字入手。

2.有的词语应该理解在文中指什么?

3.有的词语不仅要弄清它的意思,还要想一想这个词用在什么场合?

(1)小组交流自己理解的词语。

(2)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说出对应词语。(课件出示7)

①指旌旗随风摆动的样子。( )

②形容色彩华丽。( )

③山间平整的场地。( )

④边防,边境。( )

⑤两人徒手较量,以把对手摔倒为胜的竞技运动。( )

6.生字我会写

(课件出示8:生字田字格课件)

晨绒球汉艳服装扮读静停粗影

(1)识记字形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装、晨:衣、日是形旁,表义;壮、辰是声旁,表音。

加一加:氵+又=汉扌+分=扮讠+卖=读米+且=粗青+争=静丰+色=艳。

换一换:报把扌换成月就是服。

(2)说说本课每个字,提醒大家写时要注意什么?(课件出示9)写好生字四步走:1.说一说。2.看一看。3.写一写。4.对一对。

说一说:整体结构要注意什么。下结构,晨、装窄下宽。

汉、扮、读、停――左右结构,应写得左窄右宽。

艳、服、静、粗――左右结构,应写得左右等宽。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三年级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pptx

设计理念:

1.遵循制定教学目标的标准性原则,以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为依据,制定教学目标。

2.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崔允漷主编,《有效教学》P20)教学过程的中心既不是单纯的学生,也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的辩证法就是,教师和学生是教或学的中心人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朱慕菊主审,《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解读》P219)。所以,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教学的过程应当由一个又一个学生直面任务问题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所构成。

3.达成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的需求,教学目标导向就是以学定教,所有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必须有教学目标依据。

4.强化反馈评价,完善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思维过程调整教学,进行指导,实现顺学而导。

5.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维教学目标,让学生亲历语文学习过程,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全面习得语文素养。

6.落实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一语文课程性质要求,教师教阅读教表达,学生学阅读学表达。

教科书分析:

1.课文属于一篇说明性的文章。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学、下课两个场景和环境一个画面,介绍了一所边疆山区的多民族的大青树下的小学,让我们感受到边疆多民族小学的学习生活的美好。

2.本单元是学生进入第二学段三年级学习的第一个单元,具有过渡性质:会认的字量开始减少,会写的字量开始增加;学阅读和学表达的学习比重增大,这一篇课文的学习,体现了第二学段三年级的这个学习特点。但是,根据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识字与写字仍然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应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和重视,默读的学习掌握仍要进行,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容量、环节等的合理分配组织,注意使用适合的恰当的教学策略,以有效地进行各教学内容的教学。

3.课后思考题: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要求学生通过梳理课文条理,知道课文描写了哪几个场景、画面,然后通过阅读理解在脑海里形成画面,并将画面表述出来。本来,这类思考题从复述角度的学习而言,属于创造性复述,但是在本课的教学中,它仅仅是认识、了解有新鲜感词句的手段策略,所以,仅需把画面用一、两句话表述出来便可。

4.课后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的学习是落实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根据课后和语文园地交流平台提供的例子,有新鲜感的词句是指运用比拟、比照、比喻等等修辞手法的有关词句,使用修饰限定方法写具体形象的有关词句,以及进行细致描述细节的有关词句。而这样的词句,学生读后感到写得生动有趣、具体形象,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能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首先就要认识、了解什么叫做有新鲜感的词句,

然后才能画出,因此,要安排好学习过程。和同学交流属于语感培养的训练,交流应包括两个方面:(1)这些词句表的是什么情,达的是什么意;(2)这些词句是怎样表情达意的。这两方面的交流,则是通过想象画面实现,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决不能陷入单纯的句式知识学习的老路。

5.课后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属于读后感受体会表达的练习,应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了解这所学校是什么样的――对比自己对一般学校的认知,找出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把对比找出的特别之处组织为言语表达出来。

6.课后练习题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体现读写结合的原则,体会课文两个场景的描述是顺利进行说话表达的前提。

6.课文的插图表现的这所学校课的场景,仅为课文内容之一,学生可以运用在第一学段形成的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能力学习了解,从而减轻仅凭文字信息了解内容的量和难度,为学生顺利过渡到第二学段学习提供了帮助。

学情分析:

1.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具有了一定的借助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词语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也具有一定的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了解自然段中心意思的能力;初步能按照要求提取文字信息,回答问题或进行复述;能与同学交流读文后的感想体会,这些都是学习这篇课文的有利条件。

2. 通过两年的识字学习,三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再加从三年级开始,识字教学已从多认少写转

变为多写少认,会认的字学习量减少了,相对而言,识字与写字的教学也就以会写字的学习为重点了,因此,应采用与第一学段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行识字与写字教学。

3.三年级学期开始,语文的学习从以识字与写字为重点,转移到学阅读学表达为重点了,重点的转移,会给三的学生带来学习的不适和困难,为此,学阅读学表达的教学目标更要做好任务分析,设计好达标的步骤,减少学生学习的不适和困难,顺利过渡到第二学段的学习。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坝等10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晨等13个字和早晨等21个词语,并能联系下文理解词义。(制定依据:课后识字写字安排和词语表安排,和课程标准关于学段理解词语的目标要求。)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结合资料袋和插图,一边读一边想想课文描写的画面,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几个画面,是什么样的画面,了解课文内容;能找出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地方的语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边疆多民族小学的学习生活的美好(制定依据: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

3.能按照提示场所和开头,仿照课文,选自己学校一个场景说一说。(制定依据:课后练习。)

4.知道什么样的词句是有新鲜感的,能找出这样的词句和同学交流。。(制定依据: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

重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2、3、4。

难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2、3。

教学准备:

教师:坝等10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不注音),教学PPT。

学生:每人一套坝等10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注:1.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2.学生答案,注意指导符合语法规范;并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设计中不再说明。)

第一课时

一、学习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设计说明:从三年级开始,教科书每单元啊都编排了单元导读,它提示了该单元的课文主题内容和主要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整个单元课文的主题内容,明确主要教学目标,有利于明确学习方向,激发学习兴趣,以及对新课的主题内容把握。)

(一)认识单元导读。(设计说明:单元导读是统编教科书第二学段的一个新编排,学生需要了解其编写意图和功能,才能实现教科书是学生的学本的目的。)

1.初识单元导读。

导语:同学们,新的一个学年学习开始了,我们进入到了第二学段的语文学习了,使用的课本编排有了新的变化,新增了一个板块,我们学习了这个板块,就能了解这个单元课文的主题内容是什么,就能了解到通过这个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要达成哪些主要的教学目标。这个板块的名称叫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1。(PPT出示单元导

读)以后的各个单元,都有这么一个板块,我们叫它为单元导读。那么,这是哪个单元的单元导读呢?(指名回答。预设:这是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读。)你是根据什么做出这个判断的?(继续回答。预设:我是根据面的第一单元判断的。)对了,单元导读首先会提示是第几单元的导读。

2.了解单元导读内容构成,明确第一单元主要教学目标。

(1)导语:(利用PPT进行解说)单元导读除了背景图外,一般会有两段文字,其中的一段告诉我们这个单元课文的主题内容,一段则告诉我们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让我们读读第一单元的导读,看看哪段文字告诉我们这个单元课文的主题内容,哪段文字告诉我们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

个体操作。

(2)反馈指导。

预设:第一段文字告诉我们告诉我们这个单元课文的主题内容,第二段文字告诉我们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

(3)(复习默读要求后)出示任务:默读这两段话,想一想,这个单元课文的主题内容是关于什么的?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4)反馈指导。

预设:

这个单元课文的主题内容是关于校园的(或学校的)。

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两个: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习作的乐趣。

3.小结:对了。这个单元的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写校园的情况或人和

事,主要的学习目标有两个:一是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要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因为这些有新鲜感的词句一般与课文的主题思想有关,与写生动具体有关;一是通过这个单元的习作写作过程,体会习作带给我们的乐趣。

二、激趣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一)激趣导入。

导语: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一年级学期语文的第一课的题目叫什么吗?(指名回答。预设:一年级学期语文的第一课的题目叫《我学了》。)对了。那么,你们还记得那一课告诉我们,我国有多少个民族的小朋友学的呢?(指名回答。预设:我国有56各民族的小朋友学。回答后学生说说知道的少数民族名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的地方好些民族聚居一起,和睦相处。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这么一个地方。是什么地方呢?请看老师的板书。

1.板书课题:1大青树下的小学

2.齐读课题。

(二)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设计说明:一、阅读应该从题目开始,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窗口,透过题目,可以了解到文章的某些东西;二、释题还是一个读写结合点,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给课文起一个恰当的题目的,从而达到能给自己习作起一个恰当题目的目的。)

1.释题。

提问:同学们,读了课题,从课题你们知道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地方?(指名回答。预设课文讲的地方是小学。追问:你从课题中哪个词语知道的?预设:我从课题小学这个词语知道的。)从课题里,你

还了解到关于这所小学的什么信息呢?(指名回答:从课题我还了解到这所小学是在大青树下面的。)

2.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导语:课题也是课文的一个部分,阅读理解要从课题开始。那么,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说的是一所什么样的小学,它与我们的学校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了解了课文内容,就能知道了。

三、指导预习,梳理课文条理。(设计说明:一、课堂进行预习,让所有学生都在同一起跑线起跑,有利于真正实现顺学而导,能有效缩小学生的两极分化。二、第三学段有个重要的教学目标: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要抓住要点,就需要梳理课文条理,概括各部分内容。这虽然是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但是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所以,学习梳理课文条理,学习概括各部分内容(三年级主要是自然段。),是三年级重要的教学目标,要给予安排。再者梳理课文条理,是一项很好的思维训练的语文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理解力、分析力、概括力、抽象力等思维能力都得到锻炼。)

(一)指导预习,粗知课文内容。(设计说明:一、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第二学段一个教学目标,由于几乎每篇课文都应该落实,为免重复啰嗦,没有制定在教学目标中,但要在每一课文的学习中安排落实,尤其是叙事性课文。二、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的外显表现,就是能用六种基本句式表达出来。三、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是阅读教学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既是一个教学目标,也是一个从整体入手的阅读教学策略。)

1.出示预习任务。

(1)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把会认读的字词圈画出来,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准。

(3)思考:课文告诉我们,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小学?

2.反馈指导。

(1)PPT出示会认读的生字词(注音)。通过个别指名检查等方法,指导读准生字读音。

(2)说说哪个生字容易读错,指导读准音难字。预设:扬凤摔。(3)PPT出示会写字词早晨、绒球花、服装、安静、停、粗壮、影子复习认读。

提示:会认读的字词和会写的字词中红色的字,学习完课文,就要求正确书写。

(设计说明:一、第二学段学习的重点已转移到阅读了,因此,识字教学在通过读音教学解决了生字(会认的字)的读音,扫除了阅读障碍,就应该进入阅读的学习,充分利用无意注意来达成正确认读的目标。二、会写的字,除了认写同步的字外,其余的是已经会认读的了。这里复习认读,既是诊断性检测,又是唤起注意的操作,为阅读过程中利用无意注意记认字形做铺垫。三、关于理解会认读的字词义。按照课标的要求,学生如没有产生阅读理解的障碍,就应该视作达成理解的教学目标了。)

3.导语:我们学习了课文会认读的字,复习了会写的字中已经会认

读的字,下面我们继续预习课文。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注意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会读;注意做到标点符号的正确停顿和句子中间的正确停顿。继续思考预习任务3。

个体操作。

4.反馈指导。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是否读准、读通顺,听的同时继续思考预习任务3。

(2)反馈预习任务3,说说从哪些语句中获得此信息。预设: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可爱的小学。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边疆的小学。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多个民族的小学。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山里的小学。

5.出示任务:同桌用简练的一两句话说说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小学,相互提提意见。(评议标准:1.要包含以回答的内容;

2.语句要通顺连贯。)

6.反馈指导。

预设: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边疆的山里的多个民族小学,是一所可爱的小学。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可爱的多个民族小学,是一所边疆山里的小学。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可爱的边疆山里的小学,是一所多个民族的小学。

7.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复习了会写的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朗读了课文,粗知了课文内容。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学习,看看课文是怎样把这所边疆的多民族的可爱的小学写具体的。

(二)学习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要点。

1.导语:要了解课文是怎样把这所边疆的多民族的可爱的小学写具体的,首先就要了解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出示任务:(PPT出示课文插图)默读课文,结合插图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三个内容把这所边疆的多民族的可爱的小学写具体的?请在那个内容开始和结束处标‖。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1)第1自然段一个内容。早晨,各族小学生来到学校学。(2)第2、3自然段一个内容。课了,大家一起朗读课文;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活动。

(3)第4自然段一个内容。这所边疆可爱的小学环境优美。

3.小结:通过大家的交流讨论,我们梳理了课文条理,知道课文写了三个内容,向我们介绍了这所多民族的边疆的可爱的小学:一是早晨,各民族小学生来到学校学;二是课读书下课活动;三是优美的环境。

四、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认识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设计说明:根据教学目标2设计这个教学环节,认识了解有新鲜感的词句,培养语感。)

(一)想象学的画面,初识有新鲜感的词句。

1.导语:我们梳理了课文条理,把握了课文内容要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知识,进行新的练习了。读读第一部分内容,看看围绕着学这个内容,一共写了几句话,用序号表示出来。(指名回答。预设:围绕着学这个内容,一共写了4句话。)

出示任务:(PPT出示资料袋)朗读第一部分内容,对照着资料袋,想一想:在朗读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几个画面?分别由哪些句子形成一个画面的,在句子前标序号。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在朗读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三个画面。

第1个句子是一个画面;第2、3个句子是一个画面;第4个句子是一个画面。

3.出示任务:朗读第1个句子,想一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画面?你是通过句子中的哪些词语形成这个画面的?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4.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

预设:

画面:早晨,从各地走来了多民族的许多小学生。

从山坡,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形成从各地走来的画面;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形成多民族的画面。

5.小结:这个句子,用了三个从相似的结构的词语,和有有有还有让我们一读就在脑海里能形成清楚具体的画面,读起来朗朗口,形成

一定的语势,给我们有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的词句,我们叫它为有新鲜感的词句。

6.导语:我们接着学习这一部分,看看还有没有有新鲜感的词句。出示任务:(PPT出示资料袋)对照着资料袋,分别朗读第2、3个句子和第4个句子,想一想,分别是什么样的画面?你是通过句子中的哪些词语形成这个画面的?

7.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

预设:

画面1:绚丽多彩的学校。

穿戴不同鲜艳的服装绚丽多彩形成绚丽多彩的学校画面。

画面2:同学们来到学校后的进行各种活动。

向打招呼,向问好,向敬礼。形成进行各种活动的画面。

8.小结:除了使用相同词构成的几个相似结构词语的句子可以叫有新鲜感的词句外,进行具体细致描述的词句,同样能让我们一读就在脑海里能形成清楚具体的画面,读起来朗朗口,给我们有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的词句也叫做有新鲜感的词句。

(二)想象读书、活动的画面,再识有新鲜感的词句。

1. 出示任务:(PPT出示课文插图)朗读第二部分内容,观察课文插图,想一想:在朗读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几个画面?分别由哪些句子形成一个画面的,在句子前标序号。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在朗读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三个画面。

从当,当当!到那声音真好听!是一个画面;从这时候到是那样好奇地听着。是一个画面;余下的句子是一个画面。

3.出示任务:(PPT出示课文插图)朗读第二部分内容,观察课文插图,想一想,这三个画面分别是什么样的画面?你是通过句子中的哪些词语形成这三个画面的?

个体操作,四人小组交流。

4.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

预设:

画面1:课了,大家在同一个教室里朗读课文。

当,当当!当,当当!形成了铜钟敲响课钟声的画面,一齐朗读声音真好听形成朗读课文的画面。

画面2:山林里的朋友在安静地听大家朗读课文。

不摇了不叫了停在都在听最有趣的好好奇地听着形成安静听大家朗读课文的画面。

追问:作者把什么当做同学们山林里的朋友了?(指名回答。预设:作者把树枝、鸟儿、蝴蝶和猴子当做同学们山林里的朋友了。)这些山林里的朋友真的会听大家朗读课文吗?(指名回答。预设:这些山林里的朋友不是真的会听大家朗读课文。)那作者为什么说这些山里的朋友都在听好奇地听呢?(指名回答。预设:应为作者把树枝、鸟儿、蝴蝶和猴子当成人了,成了朋友,所以作者说这些山里的朋友都在听好奇地听。)

画面3:下课了,小鸟、松鼠和山狸看大家在大青树下活动。

赶来看热闹形成看大家活动的画面。

5.小结:除了使用相同词构成的几个相似结构词语的句子和进行具

体细致描述的词句,可以叫有新鲜感的词句外,形象地模拟声音和把物当作人来写的词句,同样能让我们一读就在脑海里能形成清楚具体的画面,读起来朗朗口,让我们有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的词句也叫做有新鲜感的词句。

五、小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