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化学必修1课件:第一章第二节第2课时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模块I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四、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物质的量n(mol)= N/N(A) 2.物质的量n(mol)= m/M 3.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 4.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 五、胶体: 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性质: ①丁达尔现象 ②聚沉 ③电泳 ④布朗运动 3.胶体提纯:渗析 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2.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

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 [目标导航] 1.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和分子的基础上认识物质和制备物质的一门科学。2.了解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 3.认识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化学科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1.化学科学的含义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2.化学科学的创造性 (1)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2)创造性的体现 ①发现并提取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质。 ②制造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质。 ③根据需要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具有特殊性质或功能的新物质。 3.化学科学的实用性 (1)农业——合成氨的化工技术解决了人类面临饥饿的问题。 (2)医药——新药物的成功研制,使人类能对抗多种疾病。 (3)信息——以硅及其化合物为原料制成的芯片和光导纤维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请完成下列表格。

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1.古代的化学实践活动 主要有:烧制陶瓷、冶炼金属、酿造酒类、炼制“仙丹”等。 2.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 3.现代化学的发展 (1)现代化学科学的重大成就 例如:放射性元素的发现、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创造新分子的合成化学的崛起、高分子化学的创立、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的开创性研究以及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等。 (2)现代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例如:X射线、原子吸收光谱、紫外线和红外线、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等。 4.化学科学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请完成下列表格 (1)化学科学形成和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

(完整版)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整理版),推荐文档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二、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氯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1.物质的量n 单位-摩尔(mol) ①n= N/N A N:微粒个数N A: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02×1023 mol-1 2.摩尔质量M ②n= m/M m:物质质量 M:摩尔质量,单位g?mol-1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分子)质量。

四、胶体: 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性质:①丁达尔现象②聚沉③电泳 3.胶体提纯:渗析 五、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定义: 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 2.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金属氧化物;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拆: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以化学式形式出现。 下列情况不拆: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氧化物、HCO3-等。 ③删:将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离子符号删去。 ④查:检查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4.离子反应、离子共存问题:反应则不共存,下列离子间不共存: ①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如Ba2+与SO42-;Ag+与Cl-等不共存 ②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H+与CO32-、HCO3-、SO32-等不共存 ③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如H+与ClO-、F-、S2-等弱酸酸根离子不共存; OH-与NH4+等弱碱阳离子不共存; HCO3-与H+、OH-均不共存。 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离子:Fe3+、MnO4-、ClO-、NO3-(H+); 还原性离子:Fe2+、S2-、SO32-、I-等 5、离子检验: NH4+、Fe3+、Fe2+、Mg2+、Al3+、Cu2+ CO32-、SO42-、Cl-、Br-、I-

鲁科版重点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鲁科版重点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作者:————————————————————————————————日期:

高一化学模块I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四、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物质的量n(mol)= N/N(A) 2.物质的量n(mol)= m/M 3.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 4.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 五、胶体: 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性质: ①丁达尔现象 ②聚沉 ③电泳 ④布朗运动 3.胶体提纯:渗析 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2.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教案

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方法】实验、多媒体 【教学过程】 [电脑展示D1] Chemistry ----- What? Where? How? [引言]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情景一:溶洞景观图片(其它图片可以自己收集补充)D2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1节认识化学科学 一、化学的含义和特征 1、化学的含义: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 的自然科学。 2、特征: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3、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化学的形成和发展 1661年,英国,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诞生。 1771年,法国,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 1803年,英国,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 1869年,俄国,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 三、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的存在状态:物质都是有元素组成的,元素在物质中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 存在,在这两种状态下,分别形成单质和化合物。 2、研究物质的顺序:金属非金属→氢化物 ↓↓ 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 碱含氧酸 ↓↓ 盐盐 3、氧化物的酸碱性:

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一、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一)Na 的性质 1、物理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熔点为97.8℃,沸点为882.9℃,密度为0.97g/cm 3。 2、化学性质: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Na +(稳定结构),还原性极强。 (1)与非金属反应:①4Na+O 2====2Na 2O ②2Na+O 2====Na 2O 2 ③2Na+Cl 2====2NaCl ④2Na+S==== Na 2S (2)与水反应:2Na+2H 2O====2NaOH+H 2↑现象:浮:Na 浮在水面上;熔:融化成一 个小球;游:四处游动;响:发出咝咝响声;红:试液变红。 (3)与酸反应:2Na+2HCl====2NaCl+H 2↑ (4)与盐反应:①2Na+2H 2O+CuSO 4====Cu(OH)2↓+Na 2SO 4+H 2↑ ②6Na+6H 2O+2FeCl 3====2Fe(OH)3↓+6NaCl+3H 2↑ ③4Na+TiCl 4(熔融状)高温Ti+4NaCl (5)Na 在空气中的一系列变化: Na ?→?2O Na 2O ??→?O H 2NaOH ???→?O H CO 22,Na 2CO 3·10H 2O ??→?风化 Na 2CO 3 4Na+O 2====2Na 2O → Na 2O+H 2O====2NaOH → 2NaOH+9H 2O+CO 2====Na 2CO 3·10H 2O → Na 2CO 3·10H 2O 风化Na 2CO 3+10H 2O ↑ 3、Na 的保存:钠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4、Na 的用途:钠和钾的合金可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高压钠灯;金属冶炼。 (二)Na 2O 的性质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不可燃。 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Na 2O+H 2O====2NaOH (2)与酸反应:Na 2O+2HCl====2NaCl+H 2O (3)与非金属反应:Na 2O+CO 2====Na 2CO 3 3、Na 2O 的用途:制NaOH ,Na 2CO 3 (三)Na 2O 2的性质 1、物理性质:淡黄色固体。 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2Na 2O 2+2H 2O====4NaOH+O 2↑(放出大量的热) (2)与非金属反应: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放出大量的热) (3)与酸反应:2Na 2O 2+4HCl====4NaCl+2H 2O+O 2↑ 3、Na 2O 2的用途:作供氧剂、漂白剂、强氧化剂 【向NaOH 溶液中通入CO 2气体至过量】:无明显现象,加热溶液后生成气体。 2NaOH+CO 2====Na 2CO 3+H 2O+O 2↑ → 2NaHCO 3加热Na 2CO 3+H 2O+CO 2 ↑ 【向Ca(OH)2溶液中通入CO 2气体至过量】: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消失,加热溶液后生成沉 淀和气体。 Ca(OH)2+CO 2====CaCO 3↓+H 2O → CaCO 3+H 2O+CO 2===Ca(HCO 3)2 → Ca(HCO 3)2加热CaCO 3↓+H 2O+CO 2↑ 点燃 点燃 点燃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模块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下列关于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后剩余的钠粒可放回原试剂瓶中 B.用一般的化学还原法不能制取金属钠 C.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钠存在 D.钠在自然界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取一小块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钠先熔化②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得到浅黄色固体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①③④ 将一块钠投入到盛有煤油和水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煤油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煤油中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煤油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上下跳动 下图A、B、C、D、E、F六种物质中除D为单质外其余均是常见的化合物,E和F的水溶液均呈碱性,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D的化学式A ,B ,D 。 (2)E和F可相互转化,图中己标明F向E转化的关系,请写出E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H2O CO2Na2O2 三、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鲁科版高中化学目录(最新整理)

(鲁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目录 必修一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 1、走进化学科学 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3、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 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2、电解质 3、氧化剂和还原剂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1、碳的多样性 2、氮的循环 3、硫的转化 4、海水中的化学元素 第四章元素与材料世界 1、硅、无机非金属材 2、铝、金属材料 3、复合材料 必修二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第二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 1、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2、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3、化学反应的利用 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1、认识有机化合物 2、石油和煤、重要的烃 3、饮食中的有机化合 4、塑料、橡胶、纤维 选修一 主题一呵护生存环境 1、关注空气质量 2、获取安全的饮用水 3、垃圾的妥善处理与利用 主题二摄取益于健康的食物 1、食物中的营养素 2、平衡膳食 3、我们需要食品添加剂吗 4、正确对待保健食品 主题三合理利用化学能源

1、电池探秘 2、家用燃料的更新 3、汽车燃料清洁化 主题四认识生活中的材料 1、关于衣料的学问 2、走进宝石世界 3、如何选择家居装修 4、金属制品的防护 5、几种高分子材料的 主题五正确使用化学用品 1、装备一个小药箱 2、怎样科学使用卫生 3、选用适宜的化妆品 选修二 主题一空气资源、氨的合成 1、空气分离 2、氨的工业合成 3、氨氧化法制硝酸 主题二海水资源、工业制碱 1、海水淡化与现代水处理技术 2、氯碱生产 3、纯碱制造技术的发展 主题三矿山资源硫酸与无机材料制造 1、“设计”一座硫酸厂 2、陶瓷的烧制 3、金属冶炼和金属材料的保护 主题四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 1、从石油中获取更多的高品质燃油 2、源自石油的化学合成 3、煤的综合利用 主题五生物资源、农产品的化学加工 1、由大豆能制得什么 2、玉米的化学加工 主题六化学·技术·社会 1、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制 2、药物的分子设计与化学合成 3、化学·技术·可持续性发展  选修三 第一章原子结构 1、原子结构模型 2、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第二章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1、共价键模型 2、共价键与分子的立体构型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77593

高一化学 系列之知识清单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一、周期表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依据 横行:电子层数相同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从左到右排列 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从上向下排列 2、结构 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短周期(第1、2、3周期) 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 周期表 长周期(第4、5、6、7周期) 主族7个:ⅠA-ⅦA 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B-ⅦB 第Ⅷ族1个(3个纵行) 零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 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 1、原子结构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个 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展性。 (2)递变性(从锂到铯):①密度逐渐增大(K 反常) ②熔点、沸点逐渐降低 结论: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3、化学性质 (1)相似性: 4Li + O 2 Li 2O 2Na + O 2 Na 2O 2 2 Na + 2H 2O = 2NaOH + H 2↑ 2K + 2H 2O = 2KOH + H 2↑ 2R + 2 H 2O = 2 ROH + H 2 ↑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2)递变性:①与氧气反应越来越容易②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 结论:①金属性逐渐增强②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注: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①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 点燃 点燃 过渡元素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化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 A .一定有23CO - B .一定有+Ag C .一定有24SO - D .无法肯定 2.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1.18 g ?cm —3 ,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5.1%。300 mL 该溶液中 Cl — 离子的物质的量约等于 A .0.37 mol B .0.63 mol C .0.74 mol D .1.5 mol 3.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相同的是 A .5.6L N 2 (标准状况)和11g CO 2 B .10g H 2 和10g O 2 C .9g H 2O 和9mol H 2O D .标准状况下22.4L H 2O 和22.4L N 2 4.下列物质不能.. 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A .FeCl 3 B .CuS C .SiO 2 D .Al 2O 3 5.把过量的CO 2通入下列溶液中,最后仍有白色沉淀的是 A .Na 2SiO 3溶液 B .CaCl 2溶液 C .Ca(OH)2溶液 D .NaOH 溶液 6.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 (NH 4)2SO 4 B. Al(OH)3 C. Na 2SO 4 D. Mg(NO 3)2 7.元素X 的原子核外第三层上有3个电子,元素Y的负二价离子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则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 .XY 2 B .X 2Y C .X 2Y 3 D .X 3Y 2 8。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 .K 2SO 4 === 2K ++SO 4―2 C .C a (N O 3)2 === Ca 2+ +2(NO 3)2- C .B a (O H )2 === Ba 2+ +O H 2- D .A l 2(S O 4)3 === 2A l 3+ +3S O 42― 9.下列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Na +、K +、OH -、Cl - B .Na +、Cu 2+ 、SO -24、OH ― C .Ba 2+ 、Na +、SO -24、Cl - D .Ba 2+、HCO -3、NO -3、H + 任城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

2018-2019年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1《走进化学科学》教案

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 学习目标: 1.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了解化学科学在人类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以及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重、难点: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入]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如何变化的? [投影展示]溶洞景观图片 [问题和思考]为什么溶洞的形态会发生变化? [师生交流与讨论]1、有人进入溶洞搞破坏?2、溶洞里有鬼怪出没?3、溶洞里有使溶洞变化的物质?…… [实验探究]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观察现象;在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记录:

结论:澄清石灰水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时有碳酸钙沉淀生成;当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时,碳酸钙又溶解生成可溶的碳酸氢钙。溶洞形状的变化就是由于溶洞中含有浓度较高的二氧化碳气体的缘故。 [过渡]化学学科是人类在认识世界以及生产生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一门科学。 [板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 推进新课 教学环节一:化学科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板书]一、化学科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投影展示]情景一:探空气球和飞艇 [问题与思考]气球为什么会飞起来?气球中装的是什么? [师生交流与思考] 1、气球中装了气体,气体密度比空气小。2、节日的气球就是用氢气来充气的,飞得很高。3、氢气从那里可以得到,工厂还是实验室?氢气还有其它用途吗?…… [讲解]实验室制取氢气并点燃氢气;工业电解水制取氢气;氢氧焰焊接金属;工业上利用氢气制取盐酸等。 [投影展示]情景二:1、行走中的列车、轮船;2、日常使用的铁锅、铁丁以及其它铁制用品;3、桥梁和机械设备等。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一、周期表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依据 横行:电子层数相同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从左到右排列 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从上向下排列 2、结构 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短周期(第1、2、3周期) 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 周期表 长周期(第4、5、6、7周期) 主族7个:ⅠA-ⅦA 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B-ⅦB 第Ⅷ族1个(3 零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 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 1、原子结构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个 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展性。 (2)递变性(从锂到铯):①密度逐渐增大(K 反常) ②熔点、沸点逐渐降低 结论: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3、化学性质 (1)相似性: (金属锂只有一种氧化物) 4Li + O 2 Li 2O 2Na + O 2 Na 2O 2 2 Na + 2H 2O = 2NaOH + H 2↑ 2K + 2H 2O = 2KOH + H 2↑ 2R + 2 H 2O = 2 ROH + H 2 ↑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2)递变性:①与氧气反应越来越容易②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 点燃 点燃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化学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高一化学 注意事项:2014.11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考生答卷前先将答题纸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务必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l-35.5 Na-23 K-39 Mn-55 Fe-56 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合乎题意) 1.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较快发展,始于 A.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B.中国湿法冶金技术的应用 C.原子—分子论的问世 D.计算机、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紫外可见光光度计等设备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单质,中间是氧化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氯气、次氯酸钠、氯水B.水银、氧化镁、碘化银胶体 C.木炭、二氧化硫、冰和水D.钠、氧化钙、过氧化钠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物质的质量的单位B.氢气的摩尔质量是2g C.1molOH-的质量是17g D.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

4.关于实验室中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硫酸亚铁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 C.在新制氯水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最终呈红色 D.向Ba(OH)2溶液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溶液的导电性变化是弱→强→弱5.下列应用或事实没有体现出胶体的性质的是 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 B.清晨林间透过缕缕阳光 C.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NaOH出现红褐色沉淀 D.向煮熟的豆浆中加入石膏或卤水以生产豆腐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元素被还原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B.Ag+ + Cl-= AgCl↓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一种元素化合价升高时必然有另一种元素化合价降低 D.从0.1L0.1mol/L的H2SO4溶液中取出10mL该溶液,其中H+浓度为0.2mol/L 7.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某溶液时,下列情况会使配制结果偏高的是 A.未冷却即转移、定容 B.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观察液面 D.容量瓶中原来含有少量蒸馏水 8.下列化学变化中,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SO2→H2SO3B.Cl2→NaClO C.Fe→FeCl2D.Na2O2→O2 9.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钡溶液滴入稀硫酸:Ba2++OH-+H++SO42-=BaSO4↓+H2O B.醋酸溶解鸡蛋壳:2H++CaCO3=Ca2++ CO2↑+ H2O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视频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624323133.html,)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视频〕 *篇一: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套教案 第一节 【课程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 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 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 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 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 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准备】 金属镁、氧化铜粉末、活性炭、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浓盐酸、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酒精灯、火柴、试管、胶头滴管、玻璃片、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教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一)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了解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有关周期表的结构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周期表的结构;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有100多种元素组成,这些元素性质不同,有的性质活泼,易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有的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等等。为什么他们性质不同?他们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今天学习元素周期表。 [板书]: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提问]:投影元素周期表,到目前为止人类已发现了多少种元素? [学生回答]:112种,那么元素周期表是谁发现呢? [指导阅读]:门捷列夫图象 [思考与交流]:为什么这个表要称为元素周期表呢?对“周期”是如何理解的。 [学生回答]: [讲解分析]:《现代汉语词典》第1636页解释,“事物在运动、变化的发展过程中,某些特征多次、重复出现,一个过程就是一个周期。”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不是一群乌合之众,而是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按照严格的命令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怎么排列的呢? [讲解分析]: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把当时已发现的60多种元素按其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通过分类归纳,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开创了化学历史新纪元;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 [讲解]: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思考与教流]:1.画出1-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认真分析、观察原子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纵行。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板书]:(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设问]:数一数元素周期表有多少个横行?多少个纵行? [学生回答]:(数后回答)有7个横行,18个纵行。 [教师精讲]:对。我们把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横行称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称作一族。 下面,我们先来认识元素周期表中的横行——周期。 [板书]:1、周期 [教师精讲]: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请大家阅读课本P5的有关内容。在发现原子的组成及结构之后,人们发现,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板书]: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设问]:把不同的元素排在同一个横行即同一个周期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依据为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顺序排列在一个横行里。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 教案(总84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 【重点、难点】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设计全册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走进化学科学》教案 【课程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准备】 金属镁、氧化铜粉末、活性炭、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浓盐酸、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酒精灯、火柴、试管、胶头滴管、玻璃片、药匙、砂纸等 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 [电脑展示] Chemistry ----- What? Where? How? [引言]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一.选择题 1.当不慎有大量Cl2逸出污染周围空气时,可以用浸有某种物质的一定浓度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该物质适宜采用的是( ) A.NaOH B.NaCl C.Ca(OH)2D.Na2CO3 2.储存氯气的钢瓶,为防止腐蚀,装氯气前必须( ) A.清洗干净B.充入惰性气体C.充分干燥D.除去铁锈 3.矿泉水目前已成为人们常用的饮料,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矿泉水出售,为辨别真假,可用下列的一种化学试剂来鉴别,该试剂是( ) A.酚酞试液B.氯化钡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硝酸银溶液 4.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遇强光照射时,会发生爆炸现象,并在瓶口形成( ) A.白烟B.白雾C.白色烟雾D.棕色烟 5.下列物质中只含有Cl2分子的是( ) A.氯水B.液氯C.盐酸D.食盐 6.饱和氯水久置后,溶液中的各种粒子:①Cl2②H2O ③Cl-④HClO ⑤H+减少的是( )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④ 7.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且不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D.氯水放置数天后pH将变小 8.把石蕊试液滴加到新制的氯水中出现的现象是( ) A.溶液变红色B.溶液变蓝色C.溶液变紫色D.溶液先变红后褪色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氯气是黄绿色的,氯离子是无色的 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发出苍白色火焰 C.氯气有毒,新制的氯水有漂白性,而氯离子既无毒也无漂白性 D.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只有在强光照射下才能迅速化合生成氯化氢 10.下列关于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后剩余的钠粒可放回原试剂瓶中 B.用一般的化学还原法不能制取金属钠 C.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钠存在 D.钠在自然界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次氯酸滴在大理石上不会有气泡产生 B.次氯酸显酸性,所以有杀菌漂白作用 C.用自来水养金鱼时,需将水先晒一段时间,然后注入鱼缸中 D.次氯酸与过氧化钠的漂白原理较相似 12.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变质的原因是( ) A.CaCl2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B.Ca(ClO)2易与盐酸反应 C.Ca(ClO)2见光易分解 D.Ca(ClO)2易与空气中的CO2和水作用 13.下列物质在光照时不反应的是( ) A. 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 B. 次氯酸 C. 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 D. 氯水 14.潮湿的氯气、新制的氯水、次氯酸钠及漂白粉的水溶液均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它们均含有( ) A.氯气B.次氯酸C.次氯酸根 D.盐酸 15.将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A.HCl B.K2SO4C.CuCl2D.MgCl2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化学.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高一化学 注意事项:2014.11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考生答卷前先将答题纸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务必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l-35.5 Na-23 K-39 Mn-55 Fe-56 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合乎题意) 1.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较快发展,始于 A.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B.中国湿法冶金技术的应用 C.原子—分子论的问世 D.计算机、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紫外可见光光度计等设备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单质,中间是氧化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氯气、次氯酸钠、氯水B.水银、氧化镁、碘化银胶体 C.木炭、二氧化硫、冰和水D.钠、氧化钙、过氧化钠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物质的质量的单位B.氢气的摩尔质量是2g C.1molOH-的质量是17g D.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

4.关于实验室中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硫酸亚铁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 C.在新制氯水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最终呈红色 D.向Ba(OH)2溶液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溶液的导电性变化是弱→强→弱5.下列应用或事实没有体现出胶体的性质的是 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 B.清晨林间透过缕缕阳光 C.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NaOH出现红褐色沉淀 D.向煮熟的豆浆中加入石膏或卤水以生产豆腐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元素被还原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B.Ag+ + Cl-= AgCl↓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一种元素化合价升高时必然有另一种元素化合价降低 D.从0.1L0.1mol/L的H2SO4溶液中取出10mL该溶液,其中H+浓度为0.2mol/L 7.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某溶液时,下列情况会使配制结果偏高的是 A.未冷却即转移、定容 B.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观察液面 D.容量瓶中原来含有少量蒸馏水 8.下列化学变化中,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SO2→H2SO3B.Cl2→NaClO C.Fe→FeCl2D.Na2O2→O2 9.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钡溶液滴入稀硫酸:Ba2++OH-+H++SO42-=BaSO4↓+H2O B.醋酸溶解鸡蛋壳:2H++CaCO3=Ca2++ CO2↑+ H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