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实验报告

供电实验报告
供电实验报告

实 验 报 告

实验项目名称: 高低压电器认识实验 同组人 实验时间 实验室 自动化综合实验室(K2-314) 指导教师 汤立刚 一、实验目的

熟悉高低压电器、高低压成套配电装置的结构、功能,了解其技术特性。 二、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各种高低压电器设备、高低压成套配电装置。 三、实验原理

(一)高压熔断器

熔断器是常用的一种简单的保护电器。当通过它的电流超过规定值并经过一定的时间后熔体熔化,从而切断电流,对线路及设备进行短路保护或过负荷保护。

1.户内高压熔断器

①RN1和RN2型高压管式熔断器。RNl 及RN2型熔断器结构如图1-1所示,主要由熔管、触座、动作指示器、绝缘子、石英砂填料和底座组成。

图1-1 RNl 及RN2型熔断器结构图

短路电流通过时,并联铜丝熔断产生电弧,电弧在充满石英砂填料的熔管内燃烧,灭弧过程中利用了粗弧分细、长弧切短、狭沟灭弧和冷却灭弧等灭弧方法。 ②XRNT 、XRNP 型高压限流熔断器。XRNT 、XRNP 型高压限流熔断器结构如图1-2所示。

(b )熔管剖面图

(a )外形图

(a)外形图(b)剖面图

图1-2 高压限流熔断器的结构图

熔断器本体主要由瓷质熔管、丝状或片状熔体、高纯度石英砂、瓷芯柱、撞击器等组成。熔断器依靠石英砂对电弧的吸热和游离气体向石英砂间隙扩散的作用进行灭弧,同时可利用冶金效应形成串联电弧,将长弧切短加速灭弧。熔丝熔断时,撞击器迅速弹出, 驱动连锁电器(常用负荷开关)的脱扣器而使开关跳闸或并发出熔断信号。

2、户外高压跌开式熔断器

如图1-3所示为RW4-10(G)型跌落式熔断器结构。

熔断器熔管外层为酚醛纸管或环氧玻璃布管,内套纤维质消弧管,其灭弧原理为:短路电流使熔体熔断,形成电弧,电弧灼烧消弧管内壁,产气纵吹电弧而熄灭。

如图1-4所示为RW10-10F跌开式熔断器。在一般跌开式熔断器的上静触头上加装了一个简单的灭弧室,因而可以带负荷操作,相当于负荷开关。

图1-3RW4-10(G) 型跌落式熔断器图1-4 RW10-10负荷型跌开式熔断器

(二)高压隔离开关

高压隔离开关是一种没有灭弧装置的开关电器,其功能主要是隔离高压电源,以保证对其他电气设备检修工作的安全。图1-5所示为GN8-10高压隔离开关的外形结构图,它的三相闸刀安装在同一底座上,一般用手动操动机构进行操作。

图1-5 GN8-10型高压隔离开关外形

(三)高压负荷开关

高压负荷开关结构上与隔离开关相似,但有简单的灭弧装置,能够带负荷操作。

图1-6为FN12-12户内压气式负荷开关结构图。采用压气式灭弧原理,动触头由导电筒构成,作为活动的气缸,利用气缸与固定的活塞相对运动产生压缩空气,形成强大气流,使电弧迅速熄灭。

图1-6 FN12-12户内压气式负荷开关结构

(四)高压断路器

高压断路器是具有完善的灭弧装置的高压开关电器。用来通断负荷电流;短路故障时,在保护装置作用下自动跳闸。

断路器、真空断路器、压缩空气断路器等。

按采用的灭弧介质分,有油断路器、SF

6

1.高压少油断路器

高压少油断路器主要由灭弧室、触头系统、传动机构和框架组成。图1-7所示是SNl0-10型高压少油断路器的外形结构和油箱内部结构图。

(a)外形结构(b)内部剖面结构

图1-7 SN10-10型少油断路器结构图

工作及灭弧原理如下:合闸时,经操动机构和传动机构将导电杆插入静触头来接通电路。分闸时,导电杆向下运动并离开静触头,产生电弧,使油分解形成封闭气泡,油压迫使逆止阀上升堵住中心孔,电孤在封闭的空间内燃烧。同时,导电杆迅速向下运动,相继打开一、二、三道灭弧沟和纵吹油囊,油气混合物强烈地横吹、纵吹电弧。

2.高压真空断路器

ZN12-10真空断路器主要由真空灭弧室、弹簧操动机构和绝缘支撑件等组成。真空灭弧室由圆盘状的动静触头、屏蔽罩、波纹管屏蔽罩、陶瓷外壳等组成,其结构如图1-8所示。

图1-8 ZN12-10型真空断路器结构图

开断过程:在触头刚分离时,高电场发射和热电发射使触头间产生真空电弧,使金属触头表面产生金属蒸气,金属离子在屏蔽罩内壁上凝聚,以致电弧在自然过零后极短的时间内,触头间隙又恢复了原有的高真空度。

3.六氟化硫(SF

)断路器

6

图1-9所示为LN2-10型高压SF

断路器的结构图。

6

(a)外形图(b)灭弧室结构

图1-9 LN2-10型高压SF6断路器结构图

断路器的静触头和灭弧室中的压气活塞是相对固定的。当跳闸时,装有动触头和绝缘喷嘴的汽缸由断路器的操动机构通过连杆带动离开静触头,使汽缸和活塞产生相对运动来压缩SF

气体并使之通过喷嘴吹出,用吹弧法来迅速熄灭电弧。

6

(五)高压开关柜

高压开关柜是将一、二次设备按一定的线路方案组合而成的一种成套配电设备。

1.固定式高压开关柜

固定式高压开关柜的柜内所有电器部件都固定安装在不能移动的台架上。

图1-10为XGN56-12箱型(户内)交流金属封闭型高压开关柜外形图和内部结构图。该型开关柜柜体骨架由钢板折弯后组装而成,柜内分断路器室、主母线室、电缆室、继电器仪表室等,各隔室由接地良好的隔板相隔。。

(a)外形图(b)内部结构图

图`1-10 XGN56-12箱型开关柜结构图

2. 手车式(移开式)高压开关柜

将某些主要电器设备固定安装在可移动的手车上。当手车上安装的电器设备发生故障或需检修、更换时,随同手车一起移出柜外,再推入同类备用手车,即可恢复供电。

如图1-11所示为KYN28A-12型开关柜的外形结构和内部剖面图。该开关柜完全金属铠装,由金属板分隔成手车室、母线室、电缆式和继电器仪表室,每一单元的金属外壳均独立接地。

(a)外形图(b)内部剖面图

图1-11 KYN28A-12型开关柜的外形结构和内部剖面图

(六)低压一次设备

供配电系统中的低压一次设备种类繁多,有低压熔断器、低压刀开关、低压刀熔开关、低压负荷开关、低压断路器和低压配电屏等。

1、低压熔断器

(1)RM10系列熔断器结构如图1-12所示。当短路电流通过时,熔片窄部先熔断,使熔管内形成几段串联的电弧而易于熄灭;过负荷时,往往在宽窄之间的斜部熔断。

(a)外形图(b)熔片图

图1-12 RM10系列熔断器结构图

(2)有填料密闭管式熔断器。以RT0型为例,其外形及内部结构如图1-13所示。

(a)熔体(b)外形图

图1-13 RT0低压熔断器结构图

RT0熔断器主要由瓷熔管、铜熔体和底座三部分组成,熔管内装石英砂。熔体变截面小孔可使熔体在短路电流通过时熔断,将长弧分割为多段短弧;引燃栅具有等电位作用,使粗弧分细;电弧电流在石英砂中燃烧,形成狭沟灭弧。

2.低压断路器

(1)图1-14为DZ20系列塑料外壳式低压断路器的结构图。其主要特征是,所有部件都安装在一个塑料外壳中,没有裸露的带电部分,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1-14 DZ20型塑料外壳式低压断路器

(2)图1-15是DW15型低压断路器的外形图和内部结构图。由触头系统、操作机构和脱扣器系统组成。灭弧室里采用钢纸板材料和数十片铁片作灭弧栅来加强电弧的熄灭。脱扣系统有过负荷长延时脱扣器、短路瞬时脱扣器、欠电压脱扣器和分励脱扣器等。

图1-15 DW15型低压断路器的外形图和内部结构图

3.低压开关柜

低压开关柜的种类很多,按其结构有固定式和抽屉式两种基本型式。

图1-16和图1-17所示分别为GGD固定式低压开关柜、GCS抽出式低压开关柜(PC

柜)外形图。

图1-16 GGD固定式低压开关柜外形图图1-17 GCS型低压抽出式开关柜外形图

四、实验预习要求

认真预习相关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记住安全注意事项。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在实验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通过拆装、操作,熟悉电器设备结构、原理、工作特性等。

在实验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组织参观工厂、发电厂或变电站,对主接线、变压器及各种电气设备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包括:电厂的生产过程、电厂各主要厂房布置情况、机组运行情况、热力系统类型及构成、升压站主接线、电力设备结构及布置;变电站一次及二次系统;工厂供配电系统的构成等。

六、思考题

1、电弧对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有哪些影响?开关电器中有哪些常用的灭弧方法?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灭弧方法是什么?

2、比较高压断路器、高压负荷开关、高压隔离开关的功能、结构特点,操作时分别应注意哪些事项?

七、实验心得与体会

指导教师批阅及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实 验 报 告

实验项目名称: 继电器的结构和特性实验 同组人 实验时间 实验室 自动化综合实验室(K2-314) 指导教师 汤立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继电器基本分类方法及其结构。

2)熟悉几种常用继电器,如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等的构成原理。

3)学会调整、测量电磁型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计算返回系数。 4)继电器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关系非常密切,测量继电器的基本特性,可对今后做继电保护调试和整定计算打下良好基础。 二、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LHDJZ-Ⅲ型电气自动化及继电保护综合试验台、TQDB-Ⅲ继电保护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仿真培训系统。 三、实验原理

继电器是电力系统常规继电保护的主要元件,它的种类繁多,原理与作用各异。 继电保护中常用的有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阻抗继电器、功率方向继电器、差动继电器等。下面仅就常用的电磁型继电器的构成及原理作简要介绍。

(1)电磁型电流继电器

电磁型继电器的典型代表是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它既是实现电流保护的基本元件,也是反应故障电流增大而自动动作的一种电器。

下面通过对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分析,来说明一般电磁型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图2-1为DL 系列电流继电器的结构图,它由固定触点1、可动触点2、线圈3、铁心4、弹簧5、转动舌片6、止挡7所组成。

当线圈中通过电流I KA 时,铁心中产生磁通Φ ,它 通过由铁心、空气隙和转动舌片组成的磁路,将舌片磁化,产生电磁力F e ,形成一对力偶。由这对力偶所形成

的电磁转矩,将使转动舌片按磁阻减小的方向(即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继电器触点闭合。电磁力F e 与磁通Φ 的 平方成正比,即

分析表明,电磁转矩M e 等于电磁力F e 与转动舌片力臂KA l 的乘积,即

I KA

3

4

Φ

α

5

6 1 2

7

图2-1 DL 系列电流继电器

2

22221KA

KA c

KA KA

KA e e I K I R N l K l F M === (2-1)

式中, K 2 为与磁阻R C 、线圈匝数N KA 和转动舌片力臂l KA 有关的一个系数。 为了使继电器动作(衔铁吸持,触点闭合),它的平均电磁力矩M e 必须大于弹簧及摩擦的反抗力矩之和(M s +M )。所以由式(2-1)得到继电器的动作条件是:

M M I R N K l M S KA C

KA KA e +≥=222

1

(2-2)

能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称为继电器的动作电流,用I OP 表示,在式(2-2)中用I OP 代替I KA 并取等号,移项后得:

KA

S KA

C

OP l K M

M N R I 1+=

(2-3) 从式(2-3)可见,I OP 可用下列方法来调整: (1)改变继电器线圈的匝数N KA ; (2)改变弹簧的反作用力矩Ms ; (3)改变能引起磁阻R C 变化的气隙δ。 继电器的返回条件是:

M I R N l K M M M KA C

KA

KA e S

'+''='+'≥'2

22

2 (2-4)

能使继电器返回的最大电流称为继电器的返回电流,并以I re 表之。在式(2-4)中,用I re 代替I KA 并取等号且移项后得:

()

KA S

KA

C

re l K M M N R I 2

''-''=

(2-5) 返回电流I re 与动作电流I OP 的比值称为返回系数K re ,即K re =I re /I OP 。反应电流增大而动作的继电器I OP >I re ,因而K re <1。对于不同结构的继电器,K re 不相同,且在0.1~0.98这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化。

(2)电磁型电压继电器

电压继电器的线圈是经过电压互感器接入系统电压Us 的,其线圈中的电流为

r

r

r Z U I =

式中:U r —加于继电器线圈上的电压,等于Us /n pT (n pT 为电压互感器的变比);Z r —继电器线圈的阻抗。

继电器的平均电磁力22s r e U K KI F '==,因而它的动作情况取决于系统电压U s 。我

国工厂生产的DY系列电压继电器的结构和DL系列电流继电器相同。它的线圈是用温度系数很小的导线(例如康铜线)制成,且线圈的电阻很大。

DY系列电压继电器分过电压继电器和低电压继电器两种。过电压继电器动作时,衔铁被吸持,返回时,衔铁释放;而低电压继电器则相反,动作时衔铁释放,返回时,衔铁吸持。亦即过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相当于低电压继电器的返回电压;过电压继电器的返回电压相当于低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因而过电压继电器的K re<1;而低电压继电器的K re>1。DY系列电压继电器的优缺点和DL系列电流继电器相同。它们都是触点系统不够完善,在电流较大时,可能发生振动现象。触点容量小不能直接跳闸。

(3)时间继电器特性

时间继电器是用来在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中建立所需要的延时。对时间继电器的要求是时间的准确性,而且动作时间不应随操作电压在运行中可能的波动而改变。

电磁型时间继电器由电磁机构带动一钟表延时机构组成。电磁起动机构采用螺管线圈式结构,线圈可由直流或交流电源供电,但大多由直流电源供电。

其电磁机构与电压继电器相同,区别在于:当它的线圈通电后,其触点须经一定延时才动作,而且加在其线圈上的电压总是时间继电器的额定动作电压。

时间继电器的电磁系统不要求很高的返回系数。因为继电器的返回是由保护装置起动机构将其线圈上的电压全部撤除来完成的。

(4)中间继电器特性

中间继电器的作用是:在继电保护接线中,用以增加触点数量和触点容量,实现必要的延时,以适应保护装置的需要。

它实质上是一种电压继电器,但它的触点数量多且容量大。为保证在操作电源电压降低时中间继电器仍能可靠地动作,因此中间继电器的可靠动作电压只要达到额定电压的70%即可,瞬动式中间继电器的固有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05秒。

(5)信号继电器特性

信号继电器在保护装置中,作为整组装置或个别元件的动作指示器。按电磁原理构成的信号继电器,当线圈通电时,衔铁被吸引,信号掉牌(指示灯亮)且触点闭合。失去电源时,有的需手动复归,有的电动复归。信号继电器有电压起动和电流起动两种。

四、预习要求

认真预习相关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掌握实验的原理及方法,了解实验操作及所用仪器的使用方法,记住安全注意事项。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1、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

电流继电器动作、返回电流值测试实验。 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2-2所示:

图2-2 电流继电器动作电流值测试实验原理图

实验步骤如下:

(1)按图接线,将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整定为1A ,使调压器输出指示为0V ,滑线电阻的滑动触头放在中间位置。

(2)查线路无误后,先合上三相电源开关(对应指示灯亮),再合上单相电源开关和直流电源开关。

(3)慢慢调节调压器使电流表读数缓慢升高,记下继电器刚动作(动作信号灯XD1亮)时的最小电流值,即为动作值。

(4)继电器动作后,再调节调压器使电流值平滑下降,记下继电器返回时(指示灯XD1灭)的最大电流值,即为返回值。

(5)重复步骤(2)至(4),测三组数据。

(6)实验完成后,使调压器输出为0V ,断开所有电源开关。

(7)分别计算动作值和返回值的平均值即为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值和返回电流值。

(8)计算整定值的误差、变差及返回系数。 误差=[ 动作最小值-整定值 ]/整定值

变差=[ 动作最大值-动作最小值 ]/动作平均值 ? 100% 返回系数=返回平均值/动作平均值

表2-1 电流继电器动作值、返回值测试实验数据记录表

动作值/A

返回值/A

1 2 3 平均值

误差 整定值I zd 变差

返回系数

2、电流继电器动作时间测试实验

A

~220V

KA

+

-

TY1

30Ω 5A 2A

电流继电器动作时间测试实验原理图如图2-3所示:

图2-3 电流继电器动作时间测试实验电路原理图

实验步骤如下:

(1)按图接线,将电流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接在多功能表的“输出2”和“公共线”,将开关BK 的一条支路接在多功能表的“输入1”和“公共线”,使调压器输出为0V ,将电流继电器动作值整定为1.2A ,滑线电阻的滑动触头置于其中间位置。

(2)检查线路无误后,先合上三相电源开关,再合上单相电源开关。 (3)打开多功能表电源开关,使用其时间测量功能(对应“时间”指示灯亮),工作方式选择开关置“连续”位置,按“清零”按钮使多功能表显示清零。

(4)慢慢调节调压器使其输出电压匀速升高,使加入继电器的电流为1.2A 。 (5)先拉开刀闸(BK ),复位多功能表,使其显示为零,然后再迅速合上BK ,多功能表显示的时间即为动作时间,将时间测量值记录于表2-2中。

(6)重复步骤(5)的过程,测三组数据,计算平均值,结果填入表2-2中。

表2-2 电流继电器动作时间测试实验数据记录表 I

2.4A

3.0A

3.6A

4.8A

1

2 3 平均 1 2 3 平均 1 2 3 平均 1 2 3 平均 T /ms

(7)先重复步骤(4),使加入继电器的电流分别为3.0A 、3.6A 、4.8A ,再重复步骤(5)和(6),测量此种情况下的继电器动作时间,将实验结果记录于表2-2。

(8)实验完成后,使调压器输出电压为0V ,断开所有电源开关。 (9)分析四种电流情况时读数是否相同,为什么? 3、电压继电器特性实验

电压继电器动作、返回电压值测试实验(以低电压继电器为例)。 低电压继电器动作值测试实验电路原理图如下图2-4所示:

~220V

KA

停止 A

多功能表

启动

TY1

图2-4 低电压继电器动作值测试实验电路原理图

实验步骤如下:

(1)按图接线,检查线路无误后,将低电压继电器的动作值整定为60V ,使调压器的输出电压为0V ,合上三相电源开关和单相电源开关及直流电源开关(对应指示灯亮),这时动作信号灯XD1亮。

(2)调节调压器输出,使其电压从0V 慢慢升高,直至低电压继电器常闭触点打开(XD1熄灭)。

(3)调节调压器使其电压缓慢降低,记下继电器刚动作(动作信号灯XD1刚亮)时的最大电压值,即为动作值,将数据记录于表2-3中。

表2-3 低电压继电器动作值、返回值测试实验数据记录表

动作值/V

返回值/V

1 2 3 平均值

误差 整定值U set 变差

返回系数

(4)继电器动作后,再慢慢调节调压器使其输出电压平滑地升高,记下继电器常闭触点刚打开,XD1刚熄灭时的最小电压值,即为继电器的返回值。

(5)重复步骤(3)和(4),测三组数据。分别计算动作值和返回值的平均值,即为低电压继电器的动作值和返回值。

(6)实验完成后,将调压器输出调为0V ,断开所有电源开关。 (7)计算整定值的误差、变差及返回系数。 4、时间继电器特性测试实验

时间继电器特性测试实验电路原理接线图如图2-5所示:

图2-5 时间继电器动作时间测试实验电路原理图

220V

KT

停止 多功能表

启动

+

~220V

KV

+

TY1

150V

V

实验步骤如下:

(1)按图接好线路,将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接在多功能表的“输入2”和“公共线”,将开关BK的一条支路接在多功能表的“输入1”和“公共线”,调整时间整定值,将静触点时间整定指针对准一刻度中心位置,例如可对准2秒位置。

(2)合上三相电源开关,打开多功能表电源开关,使用其时间测量功能(对应“时间”指示灯亮),使多功能表时间测量工作方式选择开关置“连续”位置,按“清零”按钮使多功能表显示清零。

(3)断开BK开关,合上直流电源开关,再迅速合上BK,采用迅速加压的方法测量动作时间。

(4)重复步骤(2)和(3),测量三次,将测量时间值记录于表2-4中,且第一次动作时间测量不计入测量结果中。

表2-4 时间继电器动作时间测试

整定值 1 2 3 平均误差变差T/ms

(5)实验完成后,断开所有电源开关。

六、思考题

(1)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在结构上有什么异同点?

(2)如何调整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的返回系数?

(3)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

(4)在时间继电器的测试中为何整定后第一次测量的动作时间不计?

七、实验报告

1、根椐实验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继电器特性分析。

2、回答思考题。

指导教师批阅及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电力工程基础实验报告

电力工程基础 实验二:电力系统自动重合闸仿真分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力系统自动重合闸的意义 2、熟悉matlab中电力元件库 3、了解matlab进行电力系统仿真的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 1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 电力系统一般由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和电力负荷构成。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一般是由电力系统元件的数学模型组合构成。MATLAB为电力系统的建模提供了简洁的工具,通过电力系统的电路图绘制,可以自动生成数学模型。 1.1电力系统元件库 启动和退出电力系统元件库 启动电力系统元件库的方法有几种,下面介绍两种最简单的方法。 (1)利用指令窗口(Command Windows)启动:在指令窗口中键入powerlib单击回车,则MATLAB软件中弹出电力系统元件对话框(powerlib) (2)利用开始(Start)导航区启动: 单击开始按钮,选择仿真(Simulink)命令,再选择电力系统仿真命令(SimPowerSystem),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电力系统元件库(Block Library)命令即可 2.电力系统元件库简介 在电力系统元件库对话框中包含了10类库元件,分别是 电源元件(Electrical Sources) 演示教程(Demos)、 线路元件(Elements) 附加元件(Extras) 电力电子元件(Power Electronics)

电机元件(Machines) 电力图形用户接口(Powergui) 连接器元件(Connectors) 电力系统元件库模型(Powelib_models 电路测量仪器(Measurements) 1)电源元件 ●(1)直流电压源元件(DC Voltage Source) ●直流电压源元件在电力系统中可以用来实现一个直流的电压源,如操作电源 等。MATLAB软件提供的直流电源为理想的直流电压源。 ●(2)交流电压源元件(AC Voltage Source) ●交流电压源可以用来实现理想的单相正弦交流电压。 ●(3)交流电流源元件(AC Current Source) ●MATLAB软件提供的交流电流源为一理想电流源 ●(4)受控电压源元件(Controlled Voltage Source) ●MATLAB软件提供的受控电压源是由激励信号源控制的,激励源可以是交流激 励源也可以是直流激励源。 ●(5)受控电流源元件(Controlled Current Source) ●(6)三相电源元件(3-Phase Source) ●三相电源元件是电力系统设计中最常见的电路元件,也是最重要的元件,其 运行特性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三相电源元件提供了带有串联RL支路的三相电源。 ●(7)三相可编程电压源元件(3-Phase Programmable Voltage Source) ●三相可编程电压源是可以对其进行编程的三相电压源,它的幅值、相位、频 率、谐波均可随时间进行变化,应用非常灵活。其主要作用是提供一个幅值、相位、频率、基频分量进行实时变性编程的三相电压源;此外,还可以提供两个谐波分量,作用于基频信号。 2)线路元件 线路元件库包括各种线性网络电路元件和非线性网络电路元件,线路元件共有4类分别是: 支路元件(Elements) 断路器元件(Circuit Breakers) 变压器元件(Transformers) 输配电线路元件(Lines) (1)支路元件(Elements) 支路元件用来实现各种串并联支路或者负载元件,它包括12种元件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一 SCR、GTO、MOSFET、GTR、IGBT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特性。 (2)掌握各器件对触发信号的要求。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 序 型号备注 号 1DJK01 电源控制屏该控制屏包含“三相电源输出”等几个模块。2DJK06 给定及实验器件该挂件包含“二极管”等几个模块。 3DJK07 新器件特性实验 DJK09 单相调压与可调负 4 载 5万用表自备 将电力电子器件(包括SCR、GTO、MOSFET、GTR、IGBT五种)和负载电阻R 串联后接至直流电源的两端,由DJK06上的给定为新器件提供触发电压信号,给定电压从零开始调节,直至器件触发导通,从而可测得在上述过程中器件的V/A特性;图中的电阻R用DJK09 上的可调电阻负载,将两个90Ω的电阻接成串联形式,最大可通过电流为1.3A;直流电压和电流表可从DJK01电源控制屏上获得,五种电力电子器件均在DJK07挂箱上;直流电源从电源控制屏的输出接DJK09上的单相调压器,然后调压器输出接DJK09上整流及滤波电路,从而得到一个输出可以由调压器调节的直流电压源。 实验线路的具体接线如下图所示: 四、实验内容 (1)晶闸管(SCR)特性实验。

(3)功率场效应管(MOSFET)特性实验。

(5)绝缘双极性晶体管(IGBT)特性实验。 五、实验方法 (1)按图3-26接线,首先将晶闸管(SCR)接入主电路,在实验开始时,将DJK06上的给定电位器RP1沿逆时针旋到底,S1拨到“正给定”侧,S2拨到“给定”侧,单相调压器逆时针调到底,DJK09上的可调电阻调到阻值为最大的位置;打开DJK06的电源开关,按下控制屏上的“启动”按钮,然后缓慢调节调压器,同时监视电压表的读数,当直流电压升到40V时,停止调节单相调压器(在以后的其他实验中,均不用调节);调节给定电位器RP1,逐步增加给定电压,监视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当电压表指示接近零(表示管子完全导通),停止调节,记录给定电压U

实验报告册

实验一、实训台电气主接线模拟图的认知 【实验目的】 1.熟悉本实训装置电气主接线模拟图; 2.理解本实训装置电气主接线模拟图的设计理念; 【主要仪器设备】 THSPGC-1型工厂供电技术实训装置 【实验原理】 整个系统模拟图可分为以下两个部分(按电压等级): (1)35kV总降压变电所主接线模拟部分: 此部分采用两路35kV进线,其中一路正常供电,另一路作为备用,两者互为明备用,通过备自投自动切换。在这两路进线的电源侧分别设置了“WL1模拟失电”和“WL2模拟失电”按钮,用于模拟外部电网失电现象。 35kV母线有两路出线,一路送其他分厂,还在该段线路上设置了故障设置按钮,并在此输电线路上装设微机线路保护一台,通过设置线路选择及故障(三相短路)模拟单元,可以完成高压线路的微机继电保护实训内容。另一路经总降变降压为10kV供本部厂区使用。 10kV高压配电所中的进线也有两路:来自35kV总降压变电所的供电线路和从邻近变电站进来的备用电源。这两路进线之间互为暗备用关系。总降变T是按有载调压器设计的,通过有载调压分接头控制单元(模拟按钮、工业触摸屏)实现有载调压。在10kV母线上还接有无功自动补偿装置,母线上并联了4组三角形接法的补偿电容器组,对高压母线的无功进行集中补偿。 当低压负荷的变化导致10kV母线的功率因数低于设定值,通过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单元,实现电容器组的手动、自动补偿功能。除此外在10kV高压配电所的1#和2#母线上还有四路出线:一条线路去一号车间变电所;一条线路去二号车间变电所;一条线路去三号车间变电所;一条线路直接给高压模拟电动机使用,还在高压电动机进口处设置了进线故障(三相短路)并且于电动机供电线路上装设了微机电动机保护装置以及短路故障设置单元,可以完成高压电动机的继电保护实验内容。 该装置还配备微机备自投装置,可以完成进线备投和母联备投等功能。通过操作面板上的按钮和选择开关可以接通和断开线路,进行系统模拟倒闸操作。本装置用一对方形按钮来模拟断路器:当按下面板上的红色按钮时,红色指示灯亮,表示断路器合闸;当按下面板上的绿色按钮时,绿色指示灯亮,表示断路器分闸。用长柄带灯开关模拟隔离开关:当把开关拨至竖直方向时,红色指示灯亮,表示隔离开关处于合闸状态;当把开关逆时针旋转30度,指示灯灭,表示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 【实验/实训/实习步骤】 (1)按照正确顺序启动实训装置:依次合上实训控制柜上的“总电源”、“控制电源Ⅰ”和实训控制屏上的“控制电源Ⅱ”、“进线电源”开关。 (2)把无功补偿方式选择开关拨到自动状态。本节实训要求HSA-531微机线路保护装置、HSA-536微机电动机保护装置中的所有保护全部退出,微机备自投装置设置成应急备投状态。 (3)依次合上实训装置控制屏上的QS111、QS113、QF11、QS115、QF13、QS213、QF21、QS211、QS212、QF22、QS214、QS215、QF24、QS216、QF25给10kVⅠ段母线上的用户供电,接下来依次合上实训装置控制屏上的QS217、QF26、QS218、QF27给10kVⅡ段母线上的用户供电,在装置的控制柜上把电动机启动方式选择开关打到直接位置,然后按下电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电压源、电流源的概念。 2、掌握电源外特性的测试方法。 二、原理及说明 1、电压源是有源元件,可分为理想电压源与实际电压源。理想电压源在一定的电流 范围内,具有很小的电阻,它的输出电压不因负载而改变。而实际电压源的端电压随着电流变化而变化,即它具有一定的内阻值。理想电压源与实际电压源以及它们的伏安特性如图4-1所示(参阅实验一内容)。 2、电流源也分为理想电流源和实际电流源。 理想电流源的电流是恒定的,不因外电路不同而改变。实际电流源的电流与所联接的电路有关。当其端电压增高时,通过外电路的电流要降低,端压越低通过外电路的电 并联来表示。图4-2为两种电流越大。实际电流源可以用一个理想电流源和一个内阻R S 流源的伏安特性。

3、电源的等效变换 一个实际电源,尤其外部特性来讲,可以看成为一个电压源,也可看成为一个电流源。两者是等效的,其中I S=U S/R S或 U S=I S R S 图4-3为等效变换电路,由式中可以看出它可以很方便地把一个参数为U s 和R s 的 电压源变换为一个参数为I s 和R S 的等效电流源。同时可知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两者 之间不存在等效变换的条件。 三、仪器设备 电工实验装置: DG011、 DG053 、 DY04 、 DYO31 四、实验内容 1、理想电流源的伏安特性 1)按图4-4(a)接线,毫安表接线使用电流插孔,R L 使用1KΩ电位器。 2)调节恒流源输出,使I S 为10mA。, 3)按表4-1调整R L 值,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电压表读数变化。将测试结果填入表4-1中。 2、实际电流源的伏安特性 按照图4-4(b)接线,按表4-1调整R L 值,将测试的结果填入表4-1中。

《电力工程基础》实验报告

《电力工程基础》实验报告实验一:供电系统常用设备的了解

一、实验目的 1、认识供电系统各种常用电器设备在供电系统中应用; 2、了解常用电器设备的结构; 3、掌握常用电器设备的功能。 二、实验内容 1、电力变压器的认识 2、互感器的认识 3、熔断器的认识 4、隔离开关的认识 5、负荷开关的认识 6、断路器的认识 7、开关柜的认识

三、实验步骤 1、电力变压器 (1)功能:将电力系统的电能电压升高或降低,以利于电能的合理输送、分配和使用。 (2)型号: (3)结构

图1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图2干式电力变压器 (4)分类 ◇按用途分:有升压和降压变压器; ◇按相数分:有单相和三相变压器; ◇按绕组材料分:有铜绕组和铝绕组变压器; ◇按绕组型式分:有双绕组、三绕组和自耦变压器; ◇按调压方式分:有无载调压和有载调压变压器; ◇按绕组绝缘和冷却方式分:有油浸式、干式和充气式; ◇按容量系列分:有R8系列和R10系列。 2、互感器 (1)功能:互感器是按比例变换电压或电流的设备。互感器的功能是将高电压或大电流按比例变换成标准低电压(100V)或标准小电流(5A或1A,均指额定值),以便实现测量仪表、保护设备及自动控制设备的标准化、小型化。互感器还可用来隔开高电压系统,以保证

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2)型号: 1.1 低压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的型号由字母符号及数字组成,通常表示电流互感器绕组类型、 绝缘种类、 使用场所及电压等级等。字母符号含义如下:第一位字母: L--电流互感器。 第二位字母: M--母线式(穿心式); Q--线圈式; Y--低压式; D--单匝式; F--多匝式; A--穿墙式; R--装入式; C--瓷箱式。 第三位字母: K--塑料外壳式; Z--浇注式; W--户外式;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答案

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原理图如图1-11所示。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由同步检测、锯齿波形成、移相控制、脉冲形成、脉冲放大等环节组成,其工作原理可参见1-3节和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四、实验内容 (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 (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各点波形的观察和分析。 五、预习要求 (1)阅读本教材1-3节及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有关锯齿波同步移相 触发电路的内容,弄清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脉冲初始相位的调整方法。 六、思考题 (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有哪些特点? (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与哪些参数有关? (3)为什么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脉冲移相范围比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要大? 七、实验方法 (1)将DJK01电源控制屏的电源选择开关打到“直流调速”侧,使输出线电压为200V(不能打到“交流调速”侧工作,因为DJK03-1的正常工作电源电压为220V 10%,而“交流调速”侧输出的线电压为240V。如果输入电压超出其标准工作范围,挂件的使用寿命将减少,甚至会导致挂件的损坏。在“DZSZ-1型电机及自动控制实验装置”上使用时,通过操作控制屏左侧的自藕调压器,将输出的线电压调到220V左右,然后才能将电源接入挂件),用两根导线将200V交流电压接到DJK03-1的“外接220V”端,按下“启动”按钮,打开DJK03-1电源开关,这时挂件中所有的触发电路都开始工作,用双踪示波器观察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各观察孔的电压波形。 ①同时观察同步电压和“1”点的电压波形,了解“1”点波形形成的原因。 ②观察“1”、“2”点的电压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点电压波形的关系。 ③调节电位器RP1,观测“2”点锯齿波斜率的变化。 ④观察“3”~“6”点电压波形和输出电压的波形,记下各波形的幅值与宽度,并比较“3”点电压U3和“6”点电压U6的对应关系。 (2)调节触发脉冲的移相范围

工厂供电实训心得体会范文5篇

工厂供电实训心得体会范文5篇 作为一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这次课程实训是很有意义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平时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实际中。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工厂供电实训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精选工厂供电实训心得体会篇一 首先是在于本次的实习,东风发动机有限公司给我们安排上课的工程师,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以及用具体的实例给我们上了几次生动而又具体实在的课程,比如有关“数控改造”的介绍,如下:在这一堂课中,是我们实习的第一堂课,同时也是我听得最好的一堂课。哪个姓赵的工程师,给我们讲解了有关数控改造的发展趋势、数控机械改造的优势、数控改造的市场、数控系统的选择、数控改造的步骤等等,以及用了一个有关数控改造的具体实列给我们讲解有关数控改造。在没有听到这些介绍之前,以自己认为来看,数控改造就是对机械的其中一部分进行改造,但当听到这些介绍后,使自己对于数控改造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就是它不仅仅是对其中的一部分进行改造,同时需要考虑这些改造对机械本身的运行、功能以及它的发展等等,都需要全面的考虑。 其次是在听有关工厂供电的介绍,电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再熟悉不过了,可是真正懂得它和利用它的人却不是很多,这对于我个人而言是深有体会,那是在以前在家里的时候,时不时的看见有的电线着火或是用电器被烧坏,甚至还亲自被电触过。在这次听有关姓张的工程师的讲解,感触很深。如他介绍的有关电力网的知识,这对于我们以后走进工作岗位或是在家里安装电线的时候能有一个很

好指导,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损坏和减少许多危险的隐患。还有就是关于电压的等级以及指标等,这些都对供电有很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介绍有关电在实际中的应用,如电力网的电力选择、高压电力的网的接线图、电压的调整的目的和方法等等,这些都是实际中应该存在和应该了解的。 第三是这次的实习让我见识不少,其中给我影响最深的是这里的工厂建设和每个车间里面的配置,尤其是各个生产流水线上的庞大机器,这些是我在经历了华中科大金工实习后的又一次接触到的,而且这里的各种各样的机器更大,自动化集程度更高,如这里的磨床和以前我所见过的磨床相比,那可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啊,它不光大了很多,更重要的可以自动根据物品的到来进行翻转和加工,然后加工结束后,又自动的将他们送走,还有就是铣床,这里的铣床是在我们以前见过的那些铣床的基础上进行改装过的,而且全部由电脑进行控制,如当需要加工的物品到来时,该铣床会自动将它送到加工部位,然后根据该物品的需要加工的程度自动的进行配料,然后检测,直到达到标准的时候才将他们送出。几乎在每个车间都是这样的,像生产曲轴这个生产流水线,光是这个车间都足足比我们南胡的一个篮球场还要大,里面的设备更是不用说,一根根曲轴由毛胚,刚从处加工的另一个车间运来,然后由吊车将他们一根根的放到下面有轨道的正在运转的铁车上,而后随着铁车的向前的运动而运动,那些曲轴每来到一个加工处,就由机器自动的对它进行调转、钻孔、摸洗,然后又运转到下一个环节,这样后面的曲轴跟着这样的,一直到最后。而他们在整个被加工的过程中,能由人工亲自动手的地方却不是很多,工人真正需要的是在那些重要的部位,如监控处以及各种测量处,有的甚至连测量处都是有机器自动完成,这样不仅节约劳力,更重要的是提高效率,减少误差。

成都理工电力系统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自动化报告 学院: 核技术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1班 学号: 201202060227 姓名: 徐茁夫 指导老师: 罗耀耀 完成时间: 2015年7月6日

填写说明 1、适用于本科生所有的实验报告(印制实验报告册除外); 2、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 3、格式要求: ①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②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2.54cm,左右2.54cm, 页眉1.5cm,页脚1.75cm)。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③具体要求: 题目(二号黑体居中); 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4号宋体); 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4号黑体); 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 第1章××(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 1.1 ×××××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实验一:典型方式下的同步发电机起励实验 一、实验目的 ⒈了解同步发电机的几种起励方式,并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⒉分析不同起励方式下同步发电机起励建压的条件。 二、原理说明 同步发电机的起励方式有三种:恒发电机电压Ug 方式起励、恒励磁电流Ie 方式起励和恒给 定电压UR 方式起励。其中,除了恒UR 方式起励只能在他励方式下有效外,其余两种方式起励 都可以分别在他励和自并励两种励磁方式下进行。 恒Ug 方式起励,现代励磁调节器通常有“设定电压起励”和“跟踪系统电压起励”两种起 励方式。设定电压起励,是指电压设定值由运行人员手动设定,起励后的发电机电压稳定在手动 设定的给定电压水平上;跟踪系统电压起励,是指电压设定值自动跟踪系统电压,人工不能干预, 起励后的发电机电压稳定在与系统电压相同的电压水平上,有效跟踪范围为85%~115%额定电 压;“跟踪系统电压起励”方式是发电机正常发电运行默认的起励方式,可以为准同期并列操作 创造电压条件,而“设定电压起励”方式通常用于励磁系统的调试试验。 恒Ie 方式起励,也是一种用于试验的起励方式,其设定值由程序自动设定,人工不能干预, 起励后的发电机电压一般为20%额定电压左右。 恒UR(控制电压)方式只适用于他励励磁方式,可以做到从零电压或残压开始人工调节逐渐 增加励磁而升压,完成起励建压任务。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常规励磁装置起励建压在第一章实验已做过,此处以微机励磁为主。 ⒈选定实验台上的“励磁方式”为“微机控制”,“励磁电源”为“他励”,微机励磁装置菜 单里的“励磁调节方式”为“恒Ug”和“恒Ug 预定值”为400V。 ⑴参照第一章中的“发电机组起励建压”步骤操作。 ⑵观测控制柜上的“发电机励磁电压”表和“发电机励磁电流”表的指针摆动。 ⒉选定“微机控制”,“自励”,“恒Ug”和“恒Ug 预定值”为400V。 操作步骤同实验1。 ⒊选定“微机控制”,“他励”,“恒Ie”和“恒Ie 预定值”为1400mA。 操作步骤同实验1。 ⒋选定“微机控制”,“自励”,“恒Ie”和“恒Ie 预定值”为1400mA。 操作步骤同实验1。 ⒌选定“微机控制”,“他励”,“恒UR”和“恒UR 预定值”为5000mV。 操作步骤同实验1。 四、实验报告 ⒈比较起励时,自并励和他励的不同。 答:他励直流电机的励磁绕组与电枢绕组无联接关系,而由其他直流电源对励磁绕组供电的直流电机称为他励直流电机,永磁直流电机也可看作他励直流电机。并励直流电机的励磁绕组与电枢绕组相并联,作为并励电动机来说,励磁绕组与电枢共用同一电源,从性能上讲与他励直流电动机相同。他励直流电动机起动时,必须先保证有磁场(即先通励磁电流),而后加电枢电压。否则在加励磁电流之前,电枢中一直为起动电流(或理解为电能只以电枢绕组中热量的形式释放)

VB实验报告 常用控件设计

南京工程学院 电力工程学院 2010/ 2011 学年第 2 学期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VB语言程序设计 实验项目名称常用控件设计 实验学生班级 实验学生姓名 同组学生姓名 实验时间 2011年4月25 日 实验地点电力工程基础实验室 实验报告成绩:评阅教师签字: 年月日 电力工程学院二OO七年制

说明 1. 实验报告为实验的重要考核依据之一,每个实验必须定一份实验报告. 本实验报告原则上要求手写。 2.本实验报告各项内容的具体格式、字数可由指导教师根据实验具体情况提出具体要求。各项内容可另附页,为便于归档,附页尺寸不得大于本实验报告尺寸,并注意粘牢于附页粘贴处。 3. 实验报告封面中的“实验名称”应为实验教学大纲上所列的规范名称,“实验地点”应写出实验室的具体名称。请确认无误后再填写。 4. 实验报告的建议格式为: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三、本次实验内容 (一)实验项目名称(按本次实验各项目填写) 1、原理或接线图 2、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3、实验预习过程中所遇到问题 …… 四、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具体实施步骤、 实验原始数据、计算过程与结果、数据曲线、图表等。具体 格式按指导教师要求) 五、实验结论(主要内容包括本实验小结、实验体会或疑 问等。具体格式按指导教师要求) 5. 实验成绩由实验预习、实验表现、实验报告三部分组成。其中前两项各占总成绩的30%。实验报告成绩依据报告的科学性、全面性、规范性及书写态度综合考核。实验报告采用百分制,占实验总成绩的40%,教师请阅本报告后需签字并给出实验报告百分制成绩。 6. 实验报告需按要求时间以班级为单位交给指导教师,最长时间不得超过两周,实验报告如有明显抄袭者或不交者,实验总评成绩按 0 分记。

电力电子实验报告

电力电子实验报告

————————————————————————————————作者:————————————————————————————————日期:

实验一SCR(单向和双向)特性与触发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晶闸管的基本特性。 2、熟悉晶闸管的触发与吸收电路。 二、实验内容 1、晶闸管的导通与关断条件的验证。 2、晶闸管的触发与吸收电路。 三、实验设备与仪器 1、典型器件及驱动挂箱(DSE01)—DE01单元 2、触发电路挂箱Ⅰ(DST01)—DT02单元 3、触发电路挂箱Ⅰ(DST01)—DT03单元(也可用DG01取代) 4、电源及负载挂箱Ⅰ(DSP01)或“电力电子变换技术挂箱Ⅱa(DSE03)”—DP01单元 5、逆变变压器配件挂箱(DSM08)—电阻负载单元 6、慢扫描双踪示波器、数字万用表等测试仪器 四、实验电路的组成及实验操作 图1-1 晶闸管及其驱动电路

1、晶闸管的导通与关断条件的验证: 晶闸管电路面板布置见图1-1,实验单元提供了一个脉冲变压器作为脉冲隔离及功率驱动,脉冲变压器的二次侧有相同的两组输出,使用时可以任选其一;单元中还提供了一个单向晶闸管和一个双向晶闸管供实验时测试,此外还有一个阻容吸收电路,作为实验附件。打开系统总电源,将系统工作模式设置为“高级应用”。将主电源电压选择开关置于“3”位置,即将主电源相电压设定为220V;将“DT03”单元的钮子开关“S1”拨向上,用导线连接模拟给定输出端子“K”和信号地与“DE01”单元的晶闸管T1的门极和阴极;取主电源“DSM00”单元的一路输出“U”和输出中线“L01”连接到“DP01”单元的交流输入端子“U”和“L01”,交流主电源输出端“AC15V”和“O”分别接至整流桥输入端“AC1”和“AC2”,整流桥输出接滤波电容(“DC+”、“DC-”端分别接“C1”、“C2”端);“DP01”单元直流主电源输出正端“DC+”接“DSM08”单元R1的一端,R1的另一端接“DE01”单元单向可控硅T1的阳极,T1的阴极接“DP01”单元直流主电源输出负端“DC-”。闭合控制电路及挂箱上的电源开关,调节“DT03”单元的电位器“RP2”使“K”点输出电压为“0V”;闭合主电路,用示波器观测T1两端电压;调节“DT03”单元的电位器“RP2”使“K”点电压升高,监测T1的端电压情况,记录使T1由截止变为开通的门极电压值,它正比于通入T1门极的电流I G;T1导通后,反向改变“RP2”使“K”点电压缓慢变回“0V”,同时监测T1的端电压情况。断开主电路、挂箱电源、控制电路。将加在晶闸管和电阻上的主电源换成交流电源,即“AC15V”直接接“R1”一端,T1的阴极直接接“O”;依次闭合控制电路、挂箱电源、主电路。调节“DT03”单元的电位器“RP2”使“K”点电压升高,监测T1的端电压情况;T1导通后,反向改变“RP2”使“K”点电压缓慢变回“0V”,同时监测并记录T1的端电压情况。通过实验结果,参考教材相关章节的内容,分析晶闸管的导通与关断条件。实验完毕,依次断开主电路、挂箱电源、控制电路。 2、晶闸管的触发与吸收电路: 将主电源电压选择开关置于“3”位置,即将主电源相电压设定为220V;用导线连接“DT02”单元输出端子“OUT11”和“OUT12”与“DE01”单元的脉冲变压器输入端“IN1”和“IN2”;取主电源的一路输出“U”和输出中线“L01”连接到“DP01”单元的交流输入端子“U”和“L01”;“DP01”单元的同步信号输出端“A”和“B”连接到锯齿波移相触发电路的同步信号输入端“A”和“B”;将“DE01”的脉冲变压器输出“g1”和“k1”分别接至单向

工厂供电实验报告

工厂供电实验报告 学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班级:学号 2013年11月 实验一发电机组的起动与运转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微机调速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掌握其操作方法。 2.熟悉发电机组中原动机(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特性。 3.掌握发电机组起励建压,并网,解列和停机的操作 二、原理说明 在本实验平台中,原动机采用直流电动机模拟工业现场的汽轮机或水轮机,调速系统用于调整原动机的转速和输出的有功功率,励磁系统用于调整发电机电压和输出的无功功率。 图3-1-1为调速系统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图3-1-2为励磁系统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3-1-1 调速系统原理结构示意图 装于原动机上的编码器将转速信号以脉冲的形式送入THLWT-3型微机调速装置,该装置将转速信号转换成电压,和给定电压一起送入ZKS-15型直流电机调速装置,采用双闭环来调节原动机的电枢电压,最终改变原动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 图3-1-2 励磁系统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发电机出口的三相电压信号送入电量采集模块1,三相电流信号经电流互感器也送入电量采集模块1,信号被处理后,计算结果经485通信口送入微机励磁装置;发电机励磁交流电流部分信号、直流励磁电压信号和直流励磁电流信号送入电量采集模块2,信号被处理后,计算结果经485通信口送入微机励磁装置;微机励磁装置根据计算结果输出控制电压,来调节发电机励磁电流。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发电机组起励建压 ⑴先将实验台的电源插头插入控制柜左侧的大四芯插座(两个大四芯插座可通用)。接着依次打开控制柜的“总电源”、“三相电源”和“单相电源”的电源开关;再打开实验台的“三相电源”和“单相电源”开关。 ⑵将控制柜上的“原动机电源”开关旋到“开”的位置,此时,实验台上的“原动机启动”光字牌点亮,同时,原动机的风机开始运转,发出“呼呼”的声音。 ⑶按下THLWT-3型微机调速装置面板上的“自动/手动”键,选定“自动”方式,开机默认方式为“自动方式”。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第一次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二、三) 一、实验名称实验二KCL与KVL的验证 二、实验目的 1.熟悉Multisim软件的使用; 2.学习实验Multisim软件测量电路中电流电压; 3.验证基尔霍夫定理的正确性。 三、实验原理 KCL为任一时刻,流出某个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流入任一封闭面的电流代数和总等于零。且规定规定:流出节点的电流为正,流入节点的电流为负。 KVL为任一时刻,沿任意回路巡行,所有支路电压降之和为零。且各元件取号按照遇电压降取“+”,遇电压升取“-”的方式。沿顺时针方向绕行电压总和为0。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两点间任一条路径经过的各元件电压降的代数和。 四、实验内容 电路图截图:

1.验证KCL: 以节点2为研究节点,电流表1、3、5的运行结果截图如下: 由截图可知,流入节点2的电流为2.25A,流出节点2 的电流分别为750mA和1.5A。2.25=0.75+1.5。所以,可验证KCL成立。 2.验证KVL: 以左侧的回路为研究对象,运行结果的截图如下:

由截图可知,R3两端电压为22.5V,R1两端电压为7.5V,电压源电压为30V。22.5+7.5-30=0。所以,回路电压为0,所以,可验证KVL成立。 一、实验名称实验三回路法或网孔法求支路电流(电压) 二、实验目的 1.熟悉Multisim软件的使用; 2.学习实验Multisim软件测量电路中电流电压; 3.验证网孔分析法的正确性。 三、实验原理 为减少未知量(方程)的个数,可以假想每个回路中有一个回路电流。若回路电流已求得,则各支路电流可用回路电流线性组合表示。这样即可求得电路的解。回路电流法就是以回路电流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分析电路的方法。网孔电流法就是对平面电路,若以网孔为独立回

《信息检索》实习题目及答案11年

《信息检索》实习题目 一、OPAC检索 1、利用“中图分类法”查找自己所在专业的分类号TH,并记录。再使用书目查 询系统查找该分类下的一本图书,写出该书的书名机械创新设计、作者高志,黄纯颖主编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编、出版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年2010、索书号TH122/825(2)、馆藏复本数3、ISBN号978-7-04-029158-2/CNY、馆藏地自科一库[2楼东部](写一个即可) 2、查找作者姓“李”、索书号为“H31”的图书,记录下检索的结果数量 1314,再在结果中检索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记录下检索结果的 数量7,并写下任一检索结果的作者谢春锦,葛磊,李惠芳编著 、书名现代海关英语、出版社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索书号H31/765、在图书馆中 有效的馆藏地点北京路校区北京路校区书库及馆藏复本数5、可借复本数5。 3、分类号是“TP311.1”的是关于哪方面内容的图书程序设计?写出此类书其中一 种图书的书名高级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作者谢兴生、出版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和索书号。 TP311.13/1292 4、自行熟悉OPAC中“我的图书馆”各项功能,并写出今年所借阅的前两本书的 书名材料力学习题详解:《材料力学·第四版》(刘鸿文主编)理论力学解题方法和技巧,如果可能请进行续借。 二、电子图书检索 1.利用“读秀学术搜索”打开并阅读书名包含“竞争情报”,作者为“王知津” 的图书,写出该书的书名竞争情报”、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2,并从书中查阅竞争情报的概念:为达到竞争目标,合法而合乎职业伦理地搜集竞争对手和竞争环境的信息,并转变为情报的连续的系统化过程。 2.利用“读秀学术搜索”检索二本有关美国前总统的图书,写出图书的书名、 著者、出版社。 白宫领袖美国已故37位总统从政生涯研究【作者】冯祥英著北京市:团结出版社 美国总统全书【作者】(美)威廉·A. 德格雷戈里奥(William A. DeGregorio)著;周凯等译 北京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7 3.利用“读秀学术搜索”找出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图书,写出其中2本图书的书 名、作者和出版社。 《机械制图》蒋淑蓉,范志勇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机械设计》作者:孙志礼主编 4.利用“读秀学术搜索”检索出有关“纳米”的图书有多少种,并从结果中选 择一种图书查找其江苏省图书馆收藏该书情况。255 江苏省 ?苏州大学图书馆 ?东南大学图书馆 ?无锡江南大学图书馆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1

河南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电子实验实训室(2011.9编制) 目录 实验报告一晶闸管的控制特性及作为开关的应用 (1) 实验报告二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 (3) 实验报告三晶闸管单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的调试与分析(电阻负载) (6) 实验报告四晶闸管单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的研究(感性、反电势负载) (8) 实验报告五直流-直流集成电压变换电路的应用与调试 (10)

实验报告一晶闸管的控制特性及作为开关的应用 一、实训目的 1.掌握晶闸管半控型的控制特点。 2.学会晶闸管作为固体开关在路灯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二、晶闸管工作原理和实训电路 1.晶闸管工作原理 晶闸管的控制特性是:在晶闸管的阳极和阴极之间加上一个正向电压(阳极为高电位);在门极与阴极之间再加上一定的电压(称为触发电压),通以一定的电流(称为门极触发电流,这通常由触发电路发给一个触发脉冲来实现),则阳极与阴极间在电压的作用下便会导通。当晶闸管导通后,即使触发脉冲消失,晶闸管仍将继续导通而不会自行关断,只能靠加在阳极和阴极间的电压接近于零,通过的电流小到一定的数值(称为维持电流)以下,晶闸管才会关断,因此晶闸管是一种半控型电力电子元件。 2.晶闸管控制特性测试的实训电路 图1.1晶闸管控制特性测试电路 3.晶闸管作为固体开关在路灯自动控制电路中的应用电路 图1.2路灯自动控制电路 三、实训设备(略,看实验指导书)

四、实训内容与实训步骤(略,看实验指导书) 五、实训报告要求 1.根据对图1.1所示电路测试的结果,写出晶闸管的控制特点。记录BT151晶闸管导通所需的触发电压U G、触发电流I G及导通时的管压降U AK。 2.简述路灯自动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工厂供电实验报告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2014、10、18 实验成绩: 工厂供电一次控制实验 一、实验项目名称 工厂供电一次控制实验 二、实验目得 通过电气一次及二次控制实验,达到加深对工厂电气设备得感性认识,熟悉工厂供电设备构成与运行方式。 三、实验基本原理 根据实际得高压开关柜与利用所学得工厂供电知识,结合主接线电气知识及工厂一次设备得构成,完成工厂供电系统得一次接线图。高压开关柜就是一种高压成套设备,按一定得线路方案将有关一、二次设备组装在柜内,安装在高压配电室内,高压开关柜就是指用于电力系统发电、输电、配电、电能转换与消耗中起通断、控制或保护等作用,高压开关柜按作电压等级在3、6kV~550kV得电器产品。开关柜具有架空进出线、电缆进出线、母线联络等功能。主要适用于发电厂、变电站、石油化工、冶金轧钢、轻工纺织、厂矿企业与住宅小区、高层建筑等各种不同场。高压开关柜由柜体与断路器二大部分组成,柜体由壳体、电器元件(包括绝缘件)、各种机构、二次端子及连线等组成。按断路器安装方式可分为移动式(手车式)与固定式;按安装地点可分为户内式与户外式;按柜体结构可分为金属封闭铠装

式、金属封闭间隔式、金属封闭箱式与敞开式开关柜。常见得高压开关柜产品有KYN28A12、XGN37-12、XGN2-12及GG1A-12等。 高压开关柜得主要组成为进线柜、计量柜、过线柜及变压器控制保护2B等装置。其中进线柜就是高压室得电源线,主要由断路器、隔离开关与电流互感器组成。计量柜就是电能计量柜(箱)得简称,就是对计费电力用户用电计量与管理得专用柜,可分为整体式电能计量柜与分体式电能计量柜,主要由熔断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与断路器组成。过线柜就是连接电源线与用户得通道。 避雷器就是变电站保护设备免遭雷电冲击波袭击得设备。当沿线路传入变电站得雷电冲击波超过避雷器保护水平时,避雷器首先放电,并将雷电流经过良导体安全得引入大地,利用接地装置使雷电压幅值限制在被保护设备雷电冲击水平以下,使电气设备受到保护。其能释放雷电或兼能释放电力系统操作过电压能量,保护电工设备免受瞬时过电压危害,又能截断续流,不致引起系统接地短路。 避雷器有保护间隙、管型避雷器、阀型避雷器(有普通阀型避雷器FS、FZ型与瓷吹阀型避雷器FCD)、氧化锌避雷器,目前主要采用氧化锌避雷器。 四、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主要设备:高压开关柜 耗材:开关、导线、接插件、保险丝、继电器等。 五、实验步骤 1、一次系统:

电力系统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简单电力系统的短路计算 实验人:王新博 学号:20091141003 指导教师:赵宏伟 实验日期:2012-5-4 一、实验目的:掌握用PSCAD进行电力系统短路计算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电力系统三相短路中,元件的参数用次暂态参数代替,画出电路的等值电路,短路电流的计算即相当于稳态短路电流计算。单相接地,两相相间,两相接地短路时的短路电流计算中,采用对称分量法将每相电流分解成正序、负序和零序网路,在每个网络中分别计算各序电流,每种短路类型对应了不同的序网连接方式,形成了不同复合序网,再在复合序网中计算短路电流的有名值。在并且在短路电流计算中,一般只需计算起始次暂态电流的初始值。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图示电力系统, G T 已知:发电机:Sn=60MV A,Xd”=0.16,X2=0.19 ; 变压器:Sn=60MV A,Vs%=10.5 ; 1)试计算f点三相短路,单相接地,两相相间,两相接地短路时的短路电流 有名值。 2)若变压器中性点经30Ω电抗接地,再作1)。 3)数据输入 4)方案定义

5)数据检查 6)作业定义 7)执行计算 8)输出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包括实验数据记录、程序运行结果等) 1、手算过程: 1)、三相短路短路电流有名值(有接地电抗): 2)、三相短路短路电流有名值(无接地电抗): 3)、单相接地短路电流有名值(有接地电抗): 4)、单相接地短路电流有名值(无接地电抗): 5)、两相相间短路电流有名值(有接地电抗): 6)、两相相间短路电流有名值(无接地电抗): 7)、两相接地短路时短路电流有名值(有接地电抗): 8)、两相接地短路时短路电流有名值(无接地电抗): 2、通过PSCAD仿真所得结果为: 1)、三相短路(有接地电抗):

电力电子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MPD-15实验设备《电力电子技术》班级:自动化1405 姓名:KZY 学号:0901140450X 指导老师:XXX

实验一、三相脉冲移相触发电路 1.实验目的:熟悉了解集成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双脉冲形成过程及掌握集成触发电路的 应用。 2.实验内容:集成触发电路的调试及各点波形的观察与分析。 3.实验设备:YB4320A型双线示波器一台;万用表一块;MPD-15实验设备中“模拟量可逆 调速系统”控制大板中的“脉冲触发单元”。 4.实验接线:见图1 图1 该实验接好三根线:即SZ与SZ1,GZ与GND,U GD与U CT连接好就行了。 5.实验步骤: (1)将实验台左下方的三相电源总开关QF1合上;(其它开关和按钮不要动) (2)将模拟挂箱上左边的电源开关拨至“通”位置,此时控制箱便接入了工作电源和三相交流同步电源U sa U sb U sc (注:U sa U sb U sc 与主回路电压:U A16 U B16 U C16相位一致)。 (3)将模拟挂箱上正组脉冲开关拨至“通”位置,此时正组脉冲便接至了正组晶闸管。 (4)用示波器观察U sa U sb U sc孔的相序是否正确,相位是否依次相差120°(注:用示波器的公共端接GND孔,其它两信号探头分别依次检查三个同步信号)。 (5)触发器锯齿波斜率的整定 (6)触发器相位特性整定:

实验二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的组成、研究及其工作原理。 2、研究该电路在不同负载(R、R+L、R+L+VDR)下的工作情况,波形及其特性。 3、掌握晶体管整流电路的试验方法。 二、实验设备 1、YB4320A型双线示波器一台 2、万用表一块 3、模拟量挂箱一个 4、MPD-08试验台主回路 三、实验接线 1、先断开三相电源总开关QF1; 2、触发器单元接线维持实验一线路不变; 3、主回路接线按图5进行。 A N0 图5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虚线部分用导线接好) 四、实验步骤(注意:根据表1中 所对应的Uct数据来调节Uct大小)

工厂供电实验报告书

《供配电技术》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专业: 班级:一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13年12月18 日

前言 为使工厂供电工作很好地为工业生产服务,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本设计在大量收集资料,并对原始资料进行分析后,做出35kV变电所及变电系统电气部分的选择和设计,使其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可靠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优质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 4、经济供电系统的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此外,在供电工作中,又合理地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等关系,既照顾局部的当前的利益,又要有全局观点,顾全大局,适应发展。 按照国家标准GB50052-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9-92 《35~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等的规定,工厂供电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1、遵守规程、执行政策; 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及标准,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包括节约能源,节约有色金属等技术经济政策。 2、安全可靠、先进合理; 做到保障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供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采用效率高、能耗低和性能先进电气产品。 3、近期为主、考虑发展; 根据工作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做到远近结合,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性。 4、全局出发、统筹兼顾。 按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等,合理确定设计方案。工厂供电设计是整个工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厂供电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厂的生产及发展。 关键词:节能配电安全合理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