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复习资料_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

儿童心理学复习资料_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
儿童心理学复习资料_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

儿童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C. 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

2.狭义的心理发展是指()。D个体心理发展

3.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 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

4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B. 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

5 心理发展进程表现为()。D. 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6.普莱尔(W.Preyer)是()的奠基人。B

B. 科学儿童心理学

7 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时间为()年。B

B. 1882

8 11.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标志是()。C

C. 普莱尔于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一书

9 13.在短的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这种研究方式叫()

A. 横断研究

10.在较长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查,以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这种研究方式叫()。B

B. 纵向研究

11 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其特点包括()。A

A. 兼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两方面的优点

12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B B.高尔顿

13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C C.华生

14 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A A.皮亚杰

15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C C. 动作

16 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叫()A A.图式

17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个阶段。C C.4

18 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A

A. 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

19 .客体永久性是指()D

D. 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

20 皮亚杰所说的守恒是指()。B

B. 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不变的

21 艾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个阶段。D D. 8

22 艾里克森划分人格发展阶段的标准是()。B

B. 心理社会危机

23 .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前期(0~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A

A. 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24 37.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后期(2~4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C

C.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25 .艾里克森认为幼儿期(4~7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B

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26 .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A

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27 .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12~18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D

D. 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28 .艾里克森认为成年早期(18~25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C

C.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29 .艾里克森认为成年中期(25~50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D

D. 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30 .艾里克森认为成年后期(50岁以后)的主要发展任务是()。C

C. 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

31.“最近发展区”是指()。C

C. 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32 .婴儿期的年龄范围是()A A. 0岁~1岁

33.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时()。B

B.感觉

34.婴儿感知觉的发展()B B. 是主动的、有选择性的心理过程

35 .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这是()。C C.习惯化

36 .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映又会增强。这是()。

B B.去习惯化

37 视崖是一种研究婴儿()的装置。D D.深度知觉

38 产生深度知觉的年龄是()。B B.6个月

39 婴儿期思维的典型特征是()。A A.直觉行动思维

40.直觉行动思维表现为()。B

B. 思维活动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

41基本上能掌握母语全部发音的年龄时()。D D.3岁左右

42 94.婴儿期笑的发展按顺序分为()等阶段A

A.自发性微笑、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43婴儿出生一两天就有笑的反应,这种笑的反应属于()。B

B.自发性微笑

44 5周至4个月的婴儿对数人与陌生人都可以报以微笑,这种笑的反应属于()

C C.无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

45 4 个月以内的婴儿对熟悉的人比不熟悉的人有更多的微笑,这种笑的反应属于()。

D D.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46 婴儿恐惧可分为()。D

D.本能的恐惧、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怕生、预测性恐惧

47由想象引起的恐惧,如害怕黑暗,害怕“狼外婆”,属于()。D

D.预测性恐惧

48托马斯和切斯把婴儿的气质类型分为()。C

C.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

49()是指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B

B.依恋

50艾斯沃斯将婴儿依恋划分为()等类型。A

A.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

51()是指个人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认识。A

A.自我意识

52幼儿期的年龄范围是()。C

C.3岁~6岁

53()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C C.幼儿期

54幼儿词汇中各类词的比例从高到底依次排列为()。A

A.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55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是()。C C.具体形象思维

56 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表现为()。C

C.从简单、笼统的评价发展到较为具体的评价

57 .延迟满足是指()。B

B.抑制欲望的即时满足,学会等待

58 幼儿期言语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发展()。

A. 口头语言

59 根据动机和目的的关系解释这类现象:为什么有的幼儿争着擦桌子,翻来覆去擦不完?( D )。

D. 他的行为动机和目的不是一致的

60 运用实验室实验法研究幼儿心理时,对幼儿的实验指导语( D )。

D. 应该用简明地语气和肯定的语气

61 3岁孩子做了错事,若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却茫然,这主要是因为( B )。 B. 他在行动前缺乏明确目的

62教师使用“反语”,儿童常常不能理解,说明幼儿理解的特点是( C )。 C. 只能从表面上理解事物

63 进入正在反映的电影厅,几分钟后才能看清物体,这是( A )现象。

A. 视觉适应

64 “视觉悬崖”实验说明了儿童已有了( A )。 A. 距离知觉

65 消极词汇是指()。C C 能理解但不能运用的词汇

66 5岁左右的儿童已能够借助一些小木棍进行简单的算术了,到了小学一年级,就可以摆脱小木棍进行口算,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是( D )。

D 从具体到抽象

67 相对于成人心理的变化,学前儿童心理变化是( A )。

A 不突出的

68通过对双生子的研究说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哪个更大( A )。

A 遗传因素

69 在儿童与成人交往中,对其心理影响最大的是( B )。

B 亲子交往

70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包括( A )。

A. 个体心理的发生、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71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所起的作用(B )。

B. 是有规律可循的

72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常用的实验法的缺陷是( A )。

A. 幼儿在实验室环境中会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使得实验结果有局限性

73 儿童的气质类型对父母亲有较大影响的是(C )。

C. 父母亲对其的教养方式

74 情绪紧张和长期不愉快的儿童,其健康水平也会下降,甚至生理发育延滞,这说明( D )。 D.儿童心理发展对生理成熟的反作用

75 思维发生阶段的主要特点是( A )

A 直观行动性

76 下面几种记忆中,先后出现的顺序是( A )。

A 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语词记忆

77 婴儿能够分辨亲人和陌生人,这符合( A )特性。

A 知觉的恒常性

78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现象主要表现在( B )。

B儿童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79 儿童性格的初步形成期是( B )。

B. 学前期

80 使心理发展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是( C )。

C环境和教育

81 影响儿童心理个别差异的最重要的条件是( B )。

B微观的社会环境

82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最基本的方法是( D )。

D观察法

83 个性积极的源泉是( A )。

A 需要

84 孩子发展各种动作和意志行动的有力的内部力量是( B )。

B 幼儿对意志活动的理解

85 学前儿童言语发生的准备主要表现在( D )。

D 说出词和理解词

86 儿童心理发展变化是( A )。

A. 渐变式

87 皮亚杰认为4-7岁儿童的思维发展处于( D )。

D 直觉思维阶段

88 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表现为( A )。

A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在幼儿期开始萌芽

89 幼儿学会了5+2=7后,不经过进一步学习,不知道2+5=7,说明幼儿( D )。D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90 无意注意的最初形式是( A )。

A 定向性注意

91 从学前儿童心理“量变”到“质变”的表现来看,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是( D )。 D辨证统一的

92 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幼儿也能背诵唐诗,这是( C )。

C. 机械识记

93 儿童的个性主要是在( A )产生的。

A.交往过程中

94 从形式上看,内部言语的特点是( C )。

C. 不发出声音的

95.儿童最先出现的注意是( A )

A.定向性注意

96.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是(A )

A.0—1岁

97..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C )

C.发展的不均衡性

98、根据华生的观点,不属于原始情绪的情绪是( C ) C. 悲

99、平时我们所说的“注视”、“倾听”、“凝神”,主要是说的( C )过程。 C. 注意

100 “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 C )

C. 稳定性的增长

二、多项选择题。

1. 学前儿童的心理研究以研究时间为标准可分为哪几个类型(AD)

A.纵向研究 D.横断研究

2. 3~4岁是学前时期也是幼儿园小班年龄这时期的主要特点是(ABCD )

A.生活范围扩大

B.认识依靠行动

C.情绪作用大

D.爱模仿

3.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重要表现在()BC

A.感知的分化日益细致

B.分析综合水平的提高

C.感知过程的主动性增强

D.感知过程概括化系统化

4. 幼儿的观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那几个方面()ABCD

A.目的性

B.持续性

C.概括性

D.观察方法的完善

5. 从心理物理学角度看,颜色视觉与颜色的哪几种特性有关()ABC

A.明度

B.色调

C.饱和度

D.对比度

6. 据苏联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以下属于幼儿期形成的直觉方法有()BCD A.成人指导 B.直觉认同 C.归入标准 D.塑造模型

7. 幼儿创造想象的发生主要表现为能够独立地从新的角度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具体表现在()AC

A.独立性

B.创造性

C.新颖性

D.夸张性

8. 皮亚杰提出,儿童智慧(思维)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ABC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运算阶段

D.后运算阶段

9. 容易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因素有()ABCD

A.强烈的声音

B.鲜明的颜色

C.生动的形象

D.突然出现的刺激物或事物发生显著变化

10.逻辑思维的进行主要是运用()BD

A.概念

B.判断

C.联想

D.推理

11.儿童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BC

A.主动视觉

B.视觉敏度

C.颜色视觉

D.辨色力

12.当一个真实的物体靠近一个2周岁的婴儿时,婴儿会做出的反应有()ABD

A.睁大眼睛

B.头向后退

C.吓得大哭

D.用手去挡

13.学前儿童在掌握语言过程中,语句逐渐分化,分化过程表现在()BCD

B.表达内容的分化

C.词性的分化

D.结构层次的分化

14.学前儿童语言交际功能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哪两个阶段()AC

A.3岁前

B.4岁前

C.3~6岁

D.4~7岁

15.内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是()AB

A.发音隐蔽

B.语句简略不完整

16.学前期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准备阶段,这种准备应该包括()ACD

A.掌握口语词汇

B.掌握字词的写法

C.掌握语音

D.掌握基本语法和口语表达能力

17. 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哪几个方面()ABC

A.社会化

B.丰富和深刻化

C.自我调节化

D.复杂化

18.以下关于情绪和情感的叙述正确的有()AD

A.情绪是比较简单的体验,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东西

D.情绪比情感有较明显的外部表现

19.华生根据对医院的500多名初生婴儿的观察提出,天生的情绪反应有()BCD

A.喜

B.怕

C.怒

D.爱

20.有的研究认为,幼小儿童产生愤怒的动因有()ABD

A.生理习惯的问题

B.与权威的矛盾问题

C.与环境的问题

D.与人的关系的问题

21.学前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有()ABCD

A.哭

B.笑

C.恐惧

D.依恋

22.有的研究认为,依恋的特点突出表现为()BCD

B. 依恋对象比任何别的人更能抚慰婴儿

C.婴儿更多趋向依恋目标

D当依恋对象在旁时,婴儿较少害怕

23.学前儿童高级情感有()ABD

A.道德感

B.美感

C.成就感

D.理智感

24.儿童有意运动的特点是()BC

A.它是天生就会的,是无条件的反射运动

B.人在完成某一有意运动时,在头脑中预先产生了运动的目的

C.有意运动时后天学会的

D.是被动运动的,它是人没有意识到的

25.幼儿自制发展的表现形式有()AD

A.抗拒诱惑

B.依赖体罚

C.转移注意

D.延迟满足

26.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和幼儿认知及情感的发展密切联系着,其特点有()ABC

A.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

B.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

C.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的限制

D.对评价活动的态度积极

27.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特性有()ABD

A.神经过程的强度

B.神经过程的平衡性

C.神经过程的敏感性

D.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28.学前儿童心里发展的趋势是()BD

B.从不齐全到齐全 D.从凌乱到体系

29.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有()ABCD

A.遗传因素

B.生理成熟

C.环境

D.教育

30.关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条件叙述的正确的有()BCD

B.环境影响遗传物质因素的变化

C.遗传物质及其后的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儿童心里的影响

D.对影响儿童心里发展的客观因素应作具体的和综合的分析

31 幼儿自言自语的形式有哪些()A D

A 游戏语言

B 书面语言

C 内部语言

D 问题语言

32 学前儿童使用简单句有以下哪几种类型()ABCD

A 主谓结构句

B 谓宾结构句

C 主谓宾结构句

D 主谓双宾结构句

33 幼儿掌握数概念包括哪些成分()ABD

A 掌握数的顺序

B 数的实际意义

C 数的运算法则

D 数的组成

34 下面哪些是测量新生儿及幼小婴儿注意的指标()ABCDE

A 觉醒状态

B 习惯化

C 心率变化

D 瞳孔扩大

E 吸吮抑制

35 幼儿的无意想象有哪些特点()BCDE

A 想象的内容很逼真

B 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C 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D 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E 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36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不均衡性表现在下列哪些方面()ABC

A 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均衡

B 不同方面的发展不均衡

C 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

D 不同类型发展的不均衡

37 安斯沃思将儿童依恋行为发展的模式分为哪几种()ACD

A 安全型依恋

B 混合型依恋

C 回避型依恋

D 反抗型依恋

38 儿童概括的发生发展过程可分为以下哪几个阶段()ACD

A 直观的概括

B 间接的概括

C 动作的概括

D 语词的概括

39 儿童最初的想象表现为以下哪些特点()ABC

A 简单的相似联想

B 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

C 没有情节的组合

D 想象出现了有意性 E想象出现了逻辑性

40 皮亚杰认为“感知运动阶段”的特点有哪些()ACD

A 逐渐形成对“客体永久性”的认识

B 逐渐形成有组织的行动

C 逐渐形成有目的的行动

D 逐渐形成各种感官的协调活动

三、简答题

1.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研究时尤其应注意贯彻那些原则?

1客观性原则:(1)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必须考虑到儿童生活的客观条件。

(2)任何结论都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2发展性原则;3教育性原则.

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具体有哪些方法?

答案:1观察法2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教育心理实验法)

3测验法 4间接观察法(调查访问法,问卷法) 5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

3.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有哪些?

答案:学前儿童感知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原始的感知阶段。儿童最初的感知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二)从知觉的概括向定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初生后的一年,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概括,在婴儿认识事物的活动中起主要作用。

(三)掌握感知标准和观察方法阶段。3岁以后,儿童对物体的感知,渐渐和有关概念联系起来。

4.注意对幼小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第一、注意使儿童从环境中接受更多的信息。环境中各种各样的事物构成一个源源不尽的信息流,不断地出现在儿童周围,但是儿童对其中的信息接受的情况大有不同。注意使儿童捕捉到更多的信息。

第二、注意使儿童能够发觉环境的变化,从而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动作,并为应付外来刺激准备新的动作,把精力集中于新的情况。

5.常见的记忆策略包括那几点?

答案:1.反复背诵或自我陈述。年龄较大的幼儿,在识记过程中反复背诵以避免遗忘。有时,边识记边自言自语的说出记忆材料的名称或内容。2.使记忆材料系统化。幼儿中期以后,能

够在记忆过程中自动对记忆此案料加以整理,包括归类,联想等等。3.间接地意义识记。年龄越大的幼儿,还能够对记忆材料进行精心思考,找出材料的组成规律,以帮助记忆。

6.表征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主要作用?

答案:1内化作用。内化是人类心理活动的特点。内化是指外部动作向头脑内部转变的过程。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都是要依靠各种形式的外部动作。在幼儿期,逐渐出现由外部实际的动作向内部心理动作的过渡。在内化过程中,表征起着重要作用。2过渡作用。表征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儿童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表征活动才可能产生思维。表象的二重性特点(既有直观性、也有概括性)也决定了它的过渡性作用。

7.儿童最初的想象,可以说是记忆材料的迁移,表现为哪些特点?

答案:1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2岁儿童的想象,几乎完全重复曾经感知过的情景,只不过是在新的情景下的表现。2简单的相似联想。最初的想象是依靠事物外部的相似性把事物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的。3没有情节的组合。最初的想象只是一种简单的代替,以一物代替另一物。

8.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案:一、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二、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再造性。

三、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9.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案:一、思维方式的变化:1. 直观行动思维;2. 具体形象思维;3. 抽象逻辑思维

二、思维工具的变化:1.思维活动主要依靠动作进行,语言只是行动的总结;2.语言伴随动作进行

3.思维主要依靠语言进行,语言先于动作而出现,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

三、思维活动的变化;四、思维内容的变化。

10.意志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答案:一、意志的发生发展使学前儿童认识过程中的有意性发生和加强。二、意志的发生发展使学前儿童对心理活动的支配调节能力提高。三、意志的发生发展促进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系统的形成。

11.分析个性开始形成(发生)的几个主要标志。

答案:一、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二、心理活动倾向性的形成。三、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

四、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五、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12.从哪几个角度分析学前儿童的能力?

答案:一、运动、操作能力和智力。二、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三、主导能力和非主导能力。

1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案:一、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均衡。(儿童年龄越小,发展的速度越快,这是学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二、不同方面的发展部均衡。(学前期儿童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均衡的发展)。

三、不同儿童的心理发展的不均衡。(不同的学前儿童,虽然年龄不同,心理发展的速度也往往有所差异)。

14.什么是依恋以及依恋的特点?

答案:依恋是指婴儿对某个人或某些人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绪。有的研究者认为,依恋的突出表现有三个特点:一、依恋对象比任何别的人更能抚慰婴儿。二、婴儿更多趋向依恋目标。三、当依恋对象在旁时,婴儿较少害怕。当婴儿害怕时,更容易出现依恋行为,他寻找依恋对象,以取得安全感。

15.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

答案:一、对自己身体的认识。1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2认识自己身体的各部分。3认识自己的整体形象。4意识到身体的内部状态。5名字与身体联系。二、对自己行动的意识。动作的发展是儿童产生对自己行动的意识的前提条件。三、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意识。(比对自己身体和动作的意识更为困难)

16 1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几方面?、

答:第一,个体心理的发生;第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三,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17 3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上?

答:学期儿童注意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注意活动本身性质的变化和注意对象的变化上。

18 4 3-6岁儿童记忆发展特点是什么?

答:3-6岁儿童的记忆发展的特点是:(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2)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4)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以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在最初时期进展最快,以后逐渐缓慢。

19 5儿童思维发展的方式有哪些?他们的含义是什么?

答:儿童思维发展的方式最初使直观行动思维,然后是具体思维,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思维。直观行动思维是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具体形象思维是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逻辑思维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

20 2 简答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概念及其主要表现?

答:儿童心理发展某种特征的形成,在某个时期容易出现,过了这个时期就难以产生,这个称为关键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现象,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21 3 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是指什么?

答:儿童新的最近发展区式指儿童能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儿童能独立表现出的水平一般都低于它在成人指导下所能表现出来的水平。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也是儿童可接受教育程度的重要标志。教师如果利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就可以促进其心理发展。

22什么是实验室实验法?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答:优点:能够严格控制条件,可以重复进行,可以通过特定的仪器探测一些不宜观察到的情况,取得有价值的科学资料。缺点:往往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由此导致所得的结果有一定局限性。

23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是如何表现的。

答:学前儿童的情绪社会化的趋势表现在:(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3)情绪表达的社会化。

24儿童在学前期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的关系

答:学前期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1)第二信号系统紧紧依靠第一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仍占主要地位。(2)第二信号系统对第一信号系统起调节作用,而且这咱调节作用不断加强,表现在,词对随意(有意)运动和随意(有意)行为的调节作用日益加强,用语言指示完成动作,形成暂时联系的困难日渐减少。

25简述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主要阶段

答: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度阶段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

26简述弗洛伊德的学前年龄的人格发展理论

答:弗洛伊德把儿童个性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这些阶段是:

1 口腔期(0~1岁):主要活动是口腔期的活动

2 肛门期(1~3岁):主要人排泄获得快感

3 性器期(3~7):这时期儿童出于好奇心发生对自己性器官的兴趣,性器官成了获得满足的主要来源。

27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包括哪些阶段

答: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阶段有:(1)前言语阶段。它又分为三个小阶段:简单发音阶段,连续音节阶段和学话萌芽阶段。(2)言语发生阶段(1-3岁)。它包括两个小阶段: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和积极说话发展阶段。

28幼儿想象发展的趋势

答: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2)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3)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29成人在幼儿有意注意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帮助幼儿明确注意的目的任务,产生有意注意的动机;第二,用语言组织幼儿的有意注意,成人提出问题,往往能引导幼儿有意注意的方向。

30教育是否属于社会因素?它的特殊性是什么?

教育是儿童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有目的,方向性最强,最有组织地引导儿童心理发展地社会环境,是儿童社会环境中最重要地部分。

四、论述题

1.试述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答案:任务——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应该完成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揭示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第二个任务是解释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的变化。

意义——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既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

1.学前儿童心理学可以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2.学前儿童心理学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实践意义:

1.社会实践的需要时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根源

2.学前儿童心理学必须为实践服务。

2.试述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记忆有助于其他心理过程和心理活动的发展。

1记忆与知觉的发展。记忆是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的,知觉的发展又离不开记忆。知觉中包括着经验的作用。知觉的恒常性和记忆有密切关系。

2记忆与想象、思维的发展。儿童的想象和思维过程都要依靠记忆。正式记忆把知觉和想象、思维联合起来,使儿童能够把知觉到的材料进行想象和思维。

3记忆与语言的发展。儿童学习语言也要依靠记忆。

4记忆与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儿童记忆的发展也影响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通过记忆,儿童对与经验有关的事情发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儿童的情感从而丰富起来。

3.试述幼儿对事物的理解的发展趋势?

答案:1 从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从幼儿对图画和对故事的理解可以看出这种发展趋势)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发展到开始依靠词的说明来理解。(幼儿初期常常依靠具体形象甚至实际行动来理解)

3从对事物比较简单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的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幼儿初期往往只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难以理解事物的内部联系)

4从理解与情感密切联系,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幼儿对事物的情感态度,常常影响到他们对事物的理解)5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常常是固定的或是极端的,不能理解事物的中间状态或相对关系)

4.试述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1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日常生活中,情绪对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作用非常明显。情绪直接导致学前儿童行为,愉快的情绪往往使他们愿意学习,不愉快则导致消极行为。)

2 情绪对学前儿童认识发展的作用。(情绪和认知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之间的互相作用在学前儿童心理过程中,也是有明显的表现。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

3 情绪对意识产生作用。(意识的产生、发展及其复杂组织的形成时情绪的功能。)

4 情绪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儿童情感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日趋稳定。大约5岁以后,情绪的发展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幼儿的情绪已经比较高度的社会化,它们对情绪的调节能力也有所提高。加以幼儿总是守着特定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这些影响经常以系统化的刺激作用于幼儿,幼儿也渐渐的形成了系统化的、稳定的情绪反应。)

5情绪对儿童交往发展的作用。(情绪的外部表现是信息交流的工具之一。它在学前儿童与人交往的活动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5.试述如何看幼儿意志行动的发展?

答案:一、行动目的和动机的发展。1自觉地行动目的开始形成。2.动机和目的关系出现间接化。3.各种动机之间主从关系的逐渐形成。4.优势动机的性质逐渐变化。

二、行动过程中坚持性的发展。1.幼儿的坚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2.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

三、自制的发展。1.抗拒诱惑。2.延迟满足。

6.试述学前儿童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答案:1能力与知识的关系。能力(包括智力)和知识不可分割的彼此联系着,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掌握知识可以促进能力的发展,能力是通过掌握知识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能力是获得知识技能的可能性。能力的形成反过来促进知识技能的掌握。2能力和性格的关系。能力和性格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性格影响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力也会影响人的性格特征,如爱好倾向,自信心等等。大多数情况下,儿童能力和性格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7.试述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趋势。

答案:1从简单到复杂。最初的心理活动知识非常简单的反射活动,以后越来越复杂化,这种发展趋势表现在两个方面:(1)不齐全到齐全。(2)从笼统到分化。

2从具体到抽象。儿童心理活动最初是非常具体的,以后越来越概括化。从认识过程看,最初是感觉过程,以后出现比感觉较为概括化的知觉和表象。

3从被动到主动。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被动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逐渐发展起来。这种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

4从凌乱到体系。儿童心理活动最初是零散混乱的。心理活动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而且非常容易变化。

8.试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

答案:一、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通过遗传,祖先的一些生物特征可以传递给后代。)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提供发展人类心理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第二,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2. 生理成熟。(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为心理发展。生理成熟主要依赖于机体族类遗传的成长程序,有一定规律性。)

二、社会因素。(环境和教育事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儿童周围的客观世界,就是儿童所处的环境。环境氛围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2.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的重要因素。

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互相制约。(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作为自然物质前提的遗传和成熟因素和作为心理反映源泉的社会因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他们之间相互制约着。)

1.遗传决定论。

2.环境决定论。

3.二因素论。

4.相互作用论:第一环境影响遗传物质因素的变化和生理成熟。第二,遗传素质极其后的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9.试述如何正确认识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因素的互相作用?

答案:1充分肯定客观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不论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如何变化,矛盾的双方都是在生理成熟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环境和教育的反映。)

2不可忽视儿童心理的主管因素对客观因素的反作用。(儿童心理本身不但不是消极接受外界的影响,而且还可能反过来对他们发生影响)

(1)儿童心理对生理成熟的反作用。(儿童心理在一定范围对其生理活动及成熟发生影响)。(2)儿童心理对环境的影响。(儿童心理活动部自觉不自觉的影响周围事物。儿童心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更重要表现在对周围成人心理的影响。而成人有时影响儿童心理的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

3主客观因素因素互相作用的循环。(客观因素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儿童心理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客观因素的变化,这种主客观相互作用的循环过程,始终伴随着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

4活动与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相互作用。(儿童心理发展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是在儿童活动中发生的。只有通过活动,外界环境和教育的要求才能成为儿童心理的反映对象,才能转化为儿童的主观心理成分。只有在活动中,儿童的需要才可能产生,新需要和旧水平的内部矛盾运动才能形成。同时,也只有通过活动,儿童才有可能反作用于客观世界。)

10.试述埃里克森对人格发展阶段的基本观点。

答案:1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可以分为八个阶段。2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一个新的主要冲突。冲突时阶段的标志。3每个阶段发展的顺序是不变的,所表明的冲突时先天预定的,是生物成熟的表现。4每个阶段的冲突如果处理的好,儿童能够恰当的对付下一个发展阶段将会遇到的危机和问题;反之,则将产生危机或出现情绪障碍,出现病态。5每个人达到每个阶段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原则上按预定步骤发展,但从一个时期向另一个时期转变的速度和道路可以不同。

11试述幼儿教师应如何感知觉规律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答案: 感知规律主要有适应现象,对比现象,知觉中的背景和对象的关系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运用这些规律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提高活动效果。(1)根据适应现象合理安排好幼儿园的生活制度;(2)合理利用对比现象;(3)对象和背景的关系,如背景与对象的差异,对象的活动性等等。

12试说明思维的发生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答案: (1 ) ①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

②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儿童其它的认识过程发生质变。

③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儿童的情绪、意志和社会性行为得到发展。

④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和意识的出现。

(2)具体说明

13.试具体说明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及其主要特点。

答案:(1)①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②自我评价常常有主观情绪性。

③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的限制。

A 自我评价一般比较笼统,逐渐向比较具体和细致和方向发展

B 从按外部行为的评价,逐渐出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C 较多只根据某个方面或局部进发进行自我评价,以后逐渐能作出比较全面的评价。

(2)具体说明

14运用实验室试验法研究幼儿心理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应考虑以下问题:(1)幼儿实验室的布置,应尽量接近幼儿日常生活环境,同时要避免无关刺激引起被试幼儿的分心。(2)实验可通过游戏等幼儿熟悉的活动进行。(3)实验前要有“预热”,使被试幼儿熟悉环境和主试。(4)对幼儿的指导语要简明和肯定。(5)实验过程应考虑幼儿的生理状态和情绪背景。(6)实验记录应考虑到幼儿表达能力的特点。要准确记录幼儿的原话,对幼儿的非语言表达方式也应记录。

15遗传因素和生物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有哪些影响?

答案: 1.遗传因素的作用:(1)遗传为人类心理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基础;(2)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2.生物因素的作用:(1)生理成熟的程序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2)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物质前提;(3)生理成熟的个别差异是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生理基础。

16社会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有哪些影响

答案: 社会环境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2)宏观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从根本上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3)微观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个别差异的最重要的条件。

17试论正确理解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必要性

答案: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正确理解年龄特征得概念。首先,谈到儿童心理发展要提到年龄特征。年龄事儿童心理发展得一个必要条件,对心理发展有规律性得制约作用。其次,儿童心理年龄特在一定得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儿童心理特征并不是随着年龄增长而自发出现的。最后,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是从许多个别儿童中概括出来的。所以在年龄特征问题上,我们要正确处理一般与个别,典型与多样,本质和非本质的辨正关系。

18分析学前儿童无意想象的特点在生活中的表现。

答案: 无意想象是最简答的想象。幼儿的想象活动主要属于无意想象。它的特点及其表现如下:(1)想象无预定的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4)比想象过程为满足。(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doc

1. 2. 3. 4. 5. 6. 不断积累的过程。 ,把被研究者称为被试。 与年龄偏小。 自然前提。 社会条件。 组成的。 三神方法。 两大类。 电大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2010-05-28 16:20:40) 转载 @1标签:分类:悠西悠随意 浙江电大 学前教育 学前儿童心理学 形成性考核 作业答案 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1 (第1至2章) 姓名学号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4 是研究0-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纵向研究11 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或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3.实证研究法 研究者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最后冲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 4.横|句研究11 在同一个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 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主试 母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年龄偏大 遗传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 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7.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 8.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 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10.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 格等,从而构成个体I'可心理发展的不同。 11.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量法和产品分析法四种。 12.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 1)三、简答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应当如何理解“关键期”的概念? 0 关键期是习性学家洛伦兹1953年提出的重要概念,通常是指某一特性在一个特定的

学前心理学内容

二、名词解释: l )学前儿童心理学 : 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理的发生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2).观察法 :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运用观察法了 解学前儿童 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 动中的表现 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3) .作品分析法 :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 (如手工、图画等 )去了解儿童的心理的方法。 4 ).测验法 : 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 测验主要用于查 明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 ,也可用于了解不同年龄心理发展的差异。 5) .调查访问法:是研究者通过学前儿童的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儿童生活的成人去了解 儿童心理的表现。 6)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体现在 :(l)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2)心理是人脑对客 观现实的反映 ;(3) 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l. 年龄特征 是指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特征。 2. 儿童年龄特征 指儿童所特有的、 不同于成人的特征, 包括儿童生理发育的年龄特征和儿童心理发 展的年龄特征。 3.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 典型的、 本质的心理特征, 是 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也是顺序性和方向性的统一。 4. 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指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 ,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 情况 ,称儿童心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5. 儿童心理发展的危机期 指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 各种表现 ,所以有人把转折期称为危机期。 6.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和最佳期 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 , 形成某种能力、行为比较容易 速的时期。 7.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指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的时期 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方面。 8. 最近发展区:是儿童能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能表现出来的心 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最近发展区大小是心理发展潜能的标志 ,也是可接受教育程度的标 志,在儿童心理发展每一时刻都存在 ,同时又不断变化 ,因人而异。 9. 手眼协调动作: 手眼协调动作 ,指眼睛的视线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 ,手的运动和眼球的运 动协调一致 ,即能抓住看到的东西。 10. 五指分工:指大拇指和其他四肢的动作逐渐分开 于它的发展。 l .注意: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 ,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 积极的、能动的状态 ,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特点。 2.定向性注意 :由婴儿与生俱来的生 理反应 ,主要是由外物的特点引起的 ,又是无意注意的最初形式 ,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占据的地 位日益缩小 ,但不消失。 3.选择性注意 :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注意得多 ,而在同样情况下 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 4. 无意注意 :指没有 ,主要内容包括个体心 ,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 ,包括言语、表情和行为等 ,并根据 ,或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 ,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 ,称儿童心理发展关键时期。 ,活动时采取对立方向 ,坐爬动作有利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试题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10分) 1、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单词句阶段的年龄段是()。 A. 6个月—1岁 B.1岁—1.5岁 C.1.5岁—2岁 D.2岁—3岁 2、()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A.想象 B.思维 C.记忆 D.语言 3、下列属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 A.直接刺激词的反应 B.词的刺激直接反应 C.直接刺激直接反应 D.词的刺激词的反应 4、下列那一时期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 A.婴儿期 B.学前期 C.少年期 D.先学前期 5、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 A. 记得快忘得也快 B.容易混淆 C.语词记忆占优势 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 6、不属于研究学前儿童信息的基本原则的是()。 A.客观性 B.发展性 C.教育性 D.理论性 7、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 A.思维具体形象 B.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C.爱玩、会玩 D.个性初具雏形 8、()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A.记忆 B.想象 C.感知觉 D.思维 9、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A.3岁 B.4岁 C.5岁 D.6岁 10、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 A.顶叶 B.颞叶 C.枕叶 D.额叶 二、填空题(10分) 1、再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_______、图表、________,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2、了解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法_______、排除法、_______、_______。 3、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人脑凭借语言的反映_________之间或者_________之间的肯定或否定性联系的过程。 4、_________岁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 5、_____________是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 6、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化、___________、自我调节化。 三、名词解释(20分) 1、问题言语 2、情绪情感 3、同伴关系 4、能力

学前儿童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C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6岁 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 A横向研究 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B纵向研究 二、填空题 1.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2.我们通常所讲的遗传物质存在于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里,全名叫脱氧核糖核酸,简称 3.在怀孕后的第四周,胚胎第一个形成的就是/神经系统/。 4.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 5.儿童大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强;/第一、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发展等几个方面。 6.新生儿的神经活动,主要在皮层下部位进行。他们利用先天遗传的无条件反射来适应环境。这些基本反射包括/食物反射/和防御反射/抓握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惊跳反射等。 7./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志,也可以笼统地把新生儿时期视为心理发生的时期。 8.大脑皮层机能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兴奋过程中,还表现在抑制过程中。儿童年龄越小,神经的/兴奋过程/比/抑制过程/占优势就越强,兴奋也就特别容易扩散。 9.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10.在儿童条件反射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刺激物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那就是/语词。 11.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皮层机能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皮层机能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12.事实证明,许多先天缺陷并不完全决定于遗传,而往往是由于/胎内环境的危害/与/遗传的某种相互作用/引起的。 13.影响胎内环境的因素主要有/母亲年龄/(育龄)、营养、药物、辐射、健康状况、Rh因子以及情绪和态度等。14.新生儿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15.婴儿从/4个月/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性反应,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 16.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 17.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深度/更敏感,表现出的恐惧也/越少/。 18.有研究表明在出生后/第一周/中,婴儿就具有大小恒常性了。 19.研究表明婴儿(尤其是6个月以前的婴儿)的记忆主要属于/内隐记忆/。 20.婴儿期的记忆主要是/再认/,大约5个月左右,儿童对熟悉对象特点的明显变化,会给予新的注意。 21.婴儿末期回忆开始出现,主要表现是出现/客体永久性/和/延迟模仿/的行为。 22.7个月以后的婴儿能寻找从视野中消失的物体,说明婴儿已经具有了/回忆/。 23年幼的儿童更倾向于/无意识记/随着年龄的增大,幼儿/有意识记/的能力逐步增强 24.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是儿童识记的两种方法。 25.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儿童的思维最初是/直观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思维/。 26.皮亚杰将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27.在感动运动阶段,儿童只能对当前感觉到的事物施以实际的/动作进思维/,于阶段中、晚期,形成物体/永久性意识/,并有了最早期的/内化动作/。 28./前运算阶段/,物体永久性的意识巩固了,动作大量内化。 29.在表象思维的过程中,儿童主要运用/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象征符号)的象征功能和替代作用,在头脑中将事物和/动作内化/。 30.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智慧发展的最重要表现是获得了/守恒性/和/可逆性/的概念。 31./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婴儿通过笑能引起其他人对他作出积极的反应。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练习册》参考答案 主题1

主题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 探寻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胎儿、出生、成熟、直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的特点及规律的科学。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0~6岁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及规律的科学。 二、单项选择题 1.B 2.D 3.D 4.D 5.C 6. B 三、填空题 1.脑 2.客观现实 3.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4.0~6 5.冯特 四、判断题 1.(×) 2.(×) 3.(√) 4.(√) 5.(×) 五、简答题 1.①个体心理的发生。 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③学前儿童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2.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古老,是因为人类探索自己心理现象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了,但由于社会发展的制约,很长时间都不能从科学的角度揭示心理的实质;年轻,是因为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才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学术界把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作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3.心理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①心理是对客观实在的反映 尽管人的心理活动对客观显示的放映不同于镜子和照相机,但是,不论心理活动过程多么复杂,其内容都可以从客观事物中找到源泉。脱离客观现实,个体就不会产生任何心理现象。 ②心理的反映是主观能动的 个体的心理按其内容、源泉和发生的方式来说,是客观的,但客观现象的映象总是在不同个体的大脑中形成,因此又是主观的。个体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简单、被动的复制,而是在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过程中完成的,是对客观现实积极、能动的反映。 六、论述题: 学前儿童心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源于实践的,但同时又会为实践服务。 1.学前儿童心理学源于社会实践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0 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人材培养的问题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这些为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如进化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建立,神经生理学、医学等科学的发展,及录音录像、微电脑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更好地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提供了前提。 2.学前儿童心理学服务于社会实践 第一,学前儿童心理学对于早期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家长如果掌握了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了解了自己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规律,就能使家庭教育向着科学化方向迈进;另一方面,掌握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有利于学前教育工作者科学有效地贯彻教育方针,确定适当的教育内容及方法,正确组织幼儿园的各项活动,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促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与提高。 其次,学前儿童心理学可为一切与学前儿童有关的工作领域服务。学前儿童心理学不仅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其他与学前教育相关的工作,如儿童卫生保健工作、儿童文艺工作、儿童玩具和服装设计工作等,只有在结合了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知识后,才能更好地开展、更具生命力。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填空题1、下列属于幼儿心理发展一般特点的是(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 2、保育员道德品行素质首先表现为完善健全的 (人格) 3、婴幼儿(3-4 岁)时说谎为正常现象。 4、孩子在初入园时所表现出的不适应行为主要是由于(分离焦虑)造成的。 5、幼儿的需要主要有生理的需要、活动的需要、认识的需要、爱的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 等。 6、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是易冲动、(易变 化)、易受感 染和易外露。 7、高级情感主要是指(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 8、婴儿生理性流涎发生的原因是(唾液腺发育完善,唾液分泌旺盛)。

9、婴儿(动作)的发展是指大肌肉和小肌肉动作的发展。 10、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是易冲动、(易变化)、易受感染和易外露。 11、高级情感主要是指理智感、道德感和(情绪)。 12、幼儿的(社会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与同龄伙伴的关系和与成人的关系。 13、幼儿常见的社会行为主要有(反抗、竞争、模仿、学习)等。 14、影响幼儿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先天和后天的 影响、 (遗传和技能的影响)和性格的影响。 15 、记录(个别儿童的情况)的主要内容是记录体弱儿童的身体和活动情况以及个别需要帮助的儿童的情况。 16、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知识,把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是(积极进取,开拓创 新)的基本要求。 17、造成幼儿(吃)的原因除了生理缺陷外,还常常是由于心理原因和幼儿模仿等引起的。

18、(同伴交往)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2)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3)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 19、儿童入学的学习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与态度等(非智力因素)上。 20、幼儿衔接工作主要是培养(入学的适应 性)而非小学化。 21、高级情感主要是指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 22、下列属于幼儿基本情绪的是(快乐)。 23、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知识,把教 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是(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基本要求。 24、造成幼儿(吃)的原因除了生理缺陷外,还常常是由于心理原因和幼儿模仿等引起的。 25、下列属于幼儿基本情绪的是(快乐)。 26、(同伴交往)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 现在(1)可 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2)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3)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 27、儿童入学的学习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学习能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与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相联系的需要是()。 A.社会性需要 B.爱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生理需要 2.幼儿记忆的特点之一是()。 A.形象记忆占优势 B.语词记忆占优势 C.意义记忆用的多 D.机械记忆效果好 3.幼儿在听老师讲《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头脑中会浮现出小女孩的生动形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创造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4.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辩证思维 5.幼儿园老师上课时,一边弹琴,一边组织孩子们按音乐节奏做各种动作,老师的这种注意品质是()。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6.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最早出现的句型是()。 A.电报句 B.单词句 c.联合复合句 D.判断句 7.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之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A.发展的连续性 B.发展的整体性 c.发展的不平衡性 D.发展的高速度 8.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日记等了解儿童心理的方法是()。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9.学前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一般是指()。 A.O~6、7岁 B.O~12岁 C.O~15岁 D.0~18岁 10?儿童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称为()。 A.转折期 B.敏感期 C.危机期

儿童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C)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 8."9岁 B.0—3岁 C.0—6岁 D.0— 13."14岁 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A) 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平行研究 D.实证研究 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B) 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平行研究 D.实证研究 4.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A)。

A.抓握反射 B.吮吸反射 C.转向反射 D.张嘴 5.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A) A.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 B.大脑皮层兴奋机能的发展 C.神经兴奋过程的发展 D.条件反射的出现。 6.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A) A.出生后的下半年起 B.出生后一年 C.出生起 D.出生后两年 7.一般认为,婴儿从(D)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A.生后1个月 B.生后2个月 C.生后3个月 D.生后4个月 8.设置视崖装置以检查儿童深度知觉的心理学家是(A)A.吉布森和福克

B.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福禄贝尔 9.幼儿的记忆以(B)为主。 A.有意记忆 B.无意识记忆 C.再认记忆 D.重复记忆 10."儿童通过多次尝试,通过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在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B)。 A.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C.抽象思维阶段 D.具体思维阶段 11."直觉行动思维直到学龄时期,也仍然是“概念智力”的一个基础,这段话出自(A) A.皮亚杰 B.吉布森和福克 C.维果斯基 D.福禄贝尔 12."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B)进行思考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20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20首页 【教学主要内容】 复习和背读章节重要内容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并运用本章节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 【教学准备】 教案、黑板、粉笔等 【教学后记】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20 次课讲稿

【复习旧课】 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 一、记忆的保持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1.保持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是识记和恢复(再认和再现)的中间环节。 2.保持是一个动态过程。 在保持阶段.知识经验会发生“量”和“质”两方面变化.就“量”而言.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显著表现就是遗忘;就“质”而言.因知识经验、加工组织经验的方式不同,回忆的内容会变化。有的内容变得简略了、概括了.不重要的细节消失了;有的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合理;而有的却变得更加具体、夸张、突出学前儿童年龄小.大脑神经发育不够成熟。知识经验缺乏.更容易变化,忘事。因而对学前儿童记忆保持的要求不能太高,而应实事求是,符合记忆的心理年龄特点,教孩子学习知识,要注意巩固率或识记后的保持率。 二、根据遗忘规律科学地组织复习 (一)遗忘 即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再认或再现时发生错误。有几种情况:不完全遗忘,能再认不能再现;完全遗忘,既不能再现也不能再认;临时性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再现;永久性遗忘,永远不能再认或再现。(二)遗忘的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的揭示了遗忘规律: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快,以后逐渐缓慢,简单说,就是“先快后慢”。 (三)科学地组织复习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方式多样化,多种感官综合运用; 3.利用记忆恢复的规律。幼儿有一种特殊的记忆恢复(回涨)现象。 这就要求我们指导孩子进行科学的分散复习,分散复习不是简单重复,而要使复习方式多样化,做到眼耳手脑并用。正确看待“回涨“现象,利用这一规律组织孩子学习、游戏。 三、排除影响“保持”的因素,科学地安排识记材料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测试题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 1章至第5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关键期 2、遗传决定论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4、幼儿 5、年龄特征 二、判断并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正确打(√)、错误打(×)并改正)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2、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奠基人是普莱尔。() 3、乳儿期是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 4、前运算阶段儿童开始形成客体永久性。() 5、华生主要研究儿童的情绪。() 6、高尔顿是遗传决定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7、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总是向前推进的。() 8、观察目的性差是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之一。() 9、0-1个月是乳儿期。() 10、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11、大班幼儿在游戏中发生争吵,常常是因争夺玩具而产生的。() 12、学前儿童的劳动带有游戏性和娱乐性的特点。() 13、皮亚杰主要研究儿童的个性。() 14、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是从上到下、由近及远、由粗到细。() 15、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个体,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称

横向研究。() 三、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陈鹤琴采用什么方法研究儿童的心理()。 A日记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实验法 2、谁设计了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成熟对发展的影响比学习更重要()。 A格塞尔 B华生 C霍尔 D皮亚杰 3、1-3岁属于哪个年龄阶段()。 A新生儿 B乳儿 C婴儿 D幼儿 4、认为儿童的游戏复演了从原生动物到人的越来越复杂的各个阶段,这是哪种游戏理论的观点()。 A剩余能量理论 B放松理论 C训练或前练习理论 D复演理论 5、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华生 B高尔顿 C皮亚杰 D格塞尔 6、吉布森等人设计的视觉悬崖实验是用来测儿童的() A形状知觉 B大小知觉 C方位知觉 D深度知觉 7、3岁幼儿能分辨的方位是() A上下 B前后 C左右 D以上都行 8、观察力初步形成于() A婴儿 B幼儿 C乳儿 D新生儿 9、儿童行走动作形成的关键年龄是() A 1岁 B 2岁 C 3岁 D 4岁 10、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A从抽象到具体 B从主动到被动 C从简单到复杂 D从成体系到零乱 四、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游戏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 2、简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3、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4、学前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5、如何培养儿童的观察力?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计20分) 1、试述学前儿童手、行走动作的发展。

幼儿学前心理学试卷(附答案)

幼儿学前心理学试卷(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2分,共10分〉 1.心理 2.注意 3.形象记忆 4.再造想象 5.创造性思维 二、填空: (每个空1分,共30分〉 1. 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心理学家( )在( )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应用实验的手段 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才使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 )中分离出来。所以说,心理学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2.心理现象分为( )和( )两大类。前者包括( )、〈〉和( );后者主要是从〈〉、( )和( - .)等方面反映出来。 3.幼儿的活动主要有( )、( )和( ),其中〈〉是主导活动。 4.注意不是〈〉的心理过程,但任何一种()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注意。 5.一个儿童是否患有多动症,仅凭经验是难以正确断定的。对于一个多动的儿童,必须根据生活史、( ) 观察、( )检查、( .)测验等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确定。因此,我们不能轻易地把学前儿童的好动当作多动来对待。 6. ( . )是认识的开端,是获得知识的源泉,是一切心理现象的(),也是个体与()保持平衡的保障。 7.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顺序是先(. )再( )然后是( )。由于幼儿辨别空间方位是以自身为中心辨别过渡 到以其他客体为参照辨别,因此,教师在舞蹈、体育等活动中要做( )示范。 8.记忆过程可以分为( )、( )、( )三个基本环节。 9.言语是(. . )借助( )传递信息、进行交际的过程。 三、解释心理现象:’ (每小题2分,共10分〉 1.有人曾经把黑猩猩与幼儿放在一起抚养训练,但应为黑猩猩不具备人类的遗传素质,最终不可能与 人类的后代一样形成人的心理。() 2.在"抱娃娃"游戏中,开始,参加者把自己当成娃娃的妈妈,耐心地喂饭,但当他转身去拿"饭"时,发 现其他小朋友正在沙坑里搭起一座"小花园",他的注意便一下子转到"小花园飞而走到沙坑去玩 了。() 3.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4.一个幼儿的行为表现明显地属于抑郁质,但神经类型的检查结果是"强、平衡、灵活型”。() 5.有的儿童绘画能力突出,有的儿童动手操作能力较强,还有的儿童能歌善舞,对音乐、韵律特别敏 感……() 四、材料分析题: (每小题5分,共10分) 1. ?学前心理学》的《注意》一章中有这样的描述: “小班幼儿一般只能稳定地集中注意3--5分钟,中 班幼儿可达到10分钟,大班幼儿可延长到10--15 分钟。"试根据这段材料分析,小、中、大班单个〈或一次〉教育活动时间分别应该控制在多长?为什么? 2. ?学前心理学》中有这样的描述:"布卢姆以17岁为发展的最高点,假设其智力为100%,得出各个 年龄儿童智力发展的百分比:一岁,20%; 四岁,50%; 八岁, 80%; 十二岁, 92%; 十七岁, 100%"请您结合实际,谈谈这段材料对我们幼儿教育有什么启示。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一共20分〉 1. 结合实际,谈谈感知觉规律在玩教具制作与使用、环境布置中的应用。 2.联系日常教育活动,谈谈学前儿童性格塑造的意义及途径。 六、论述题: (20分〉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学习《学前心理学》前后有什么不同?

学前儿童心理学

学前儿童心理学辅导 安徽省潜山县教师进修学校王结才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标 ·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理解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 ·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尤其是观察法和实验法。 学前儿童指从出生到上小学之前的婴幼儿,即0-6岁的儿童。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概述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以个体发展为研究重点的发展心理学,可以细分为儿童心理学(以0-17岁的儿童为研究对象)、青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等不同分支学科。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 第一,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学前儿童认知、情感、社会化的发生与发展,对一个人最终形成成熟后的个性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第二,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心理发展是个体在活动中整个反映结构不断改造更新的过程。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充实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体系,保进心理学的发展。 第二,为一切有关儿童的实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个体的心理发展 (一)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 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的物质前提,遗传信息既是人类千百万年来进化的结晶,又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先天基础。 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 我们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物性与社会性是在人的活动中得到统一的,心理的发展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先天程序的展开,也不能机械地归结为后天环境的复写。 (二)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又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的。 (三)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 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一个客观过程,任何一个个体的心理发展都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 (四)关于关键期的概念 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

学前儿童心理学考试重点说课讲解

学前儿童心理学考试 重点

学前儿童心理学 第一章 学前心理学: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0~6、7岁)的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一、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客观性原则 实事求是,避免犯主观性错误 研究需要:广泛地收集资料 全面细致地分析 科学的归纳与概括 ?生态化原则 研究不能脱离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条件。 ?发展性原则 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学前儿童心理。 ?教育性原则 研究应不妨碍并力图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二、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 横断研究:在某一时间点上对比不同主题。 优点:取样方便,短时间内收集大量资料; 缺点:难以了解心理发展的具体进程和特点; 纵向研究:比较长的时间内观察同一主题。

优点:深入了解心理变化的过程; 缺点:难以对大量对象进行研究; 费时较长; 可能出现不可控因素及变化; 三、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 (一)观察法 主要观察策略:1.事件取样策略 观察时间内,观察特定的行为或事件,忽略其他行为。 2. 时间取样策略 观察者在短暂、有规律的时间段内记录某一特定行为或事件。 主要记录方式:1.日记式记录 2.标本记录 3.行为核查表 注意事项:1. 观察前做好准备2. 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3. 观察记录详细、准确 4. 反复多次进行 (二)访谈法 分类:结构式;无结构式;半结构式; 访谈注意事项:1. 预先设计好题目2. 语言具体、态度亲切 3. 注意追问 4. 记录详细、准确 (三)实验法 Eg:视觉悬案实验 1.实验室实验法:在特殊装备的实验室内,采用严格的条件控制进行心理研究 的方法。

优点:结果严谨、准确。 不足:局限性(幼儿心理状态不自然) 2.自然实验法: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等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来 研究儿童心理的变化。 特点:整体情境自然 缺点:无法避免不可控因素。 第二章 一、行为主义的发展理论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等 经典实验: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华生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 发展关键词:刺激、反应、联结、应答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强化二、精神分析的发展理论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等 发展关键词:意识、潜意识、无意识、本我、自我、超我、儿童性心理发展阶段、 个体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三、认知主义的发展理论 代表人物:皮亚杰、布鲁纳等 经典实验:守恒实验、自我中心实验等 发展关键词:主体、客体、同化、顺应、儿童发展阶段 四、社会生态学的发展理论

学前儿童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加以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2.具体形象思维: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 3.记忆策略:是指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4.自传体记忆:是指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 5.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 6.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婴幼儿以依恋行为(如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和跟随等)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7.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称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8.关键期:(见简答题) 9.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10.象征性游戏:通过使用替代物并扮演角色的方式,来模拟社会生活的假装或想象游戏。 二、填空 1.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 2.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的。 3.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4.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5.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三种方法。6.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和(产品分析法)四种。 7.尽力减少环境中的(噪音)是保护儿童听力的重要保障。 8.6、7岁时儿童的脑重约(1280 )克,已基本接近成人脑重的90%。12岁达1400克(即成人脑的平均重量)。 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10.美国心理学家范茨专门用(视觉偏爱)的方法研究了婴儿对形状的辨别和偏好。11.多通道知觉主要指(视觉-听觉)、(视觉-触觉)、(视觉-动觉)之间的联合。12.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13.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直觉行动思维)在先,(具体形象思维)随后,(抽象逻辑思维)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 14.直觉行动思维一方面使儿童的动作(得以协调),一方面把客体从时间和空间上(组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试题71537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试题(6)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10分) 1、新生儿出生时身高约为()。 A.30cm B.40cm C.50cm D.60cm 2、()是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社会关系。 A.同伴关系 B.师生关系 C.交往关系 D.一般关系 3、自我意识萌芽的时间()。 A.5岁 B.4岁 C.3岁 D.2岁 4、()是没有预定的目的,而是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的想象出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5、()是指遗传的生物特征,即天生的解剖生理特点,如身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A.遗传 B.遗传素质 C.生理成熟 D.生理特征 6、美国心理学家()用双生子楼梯的实验,说明了生理成熟对学习技能的前提作用。

A.艾宾浩斯 B.皮亚杰 C.格塞尔 D.埃尔金德 7、3岁儿童已经正确辨别上下方位,4岁能正确辨别前后,5岁部分儿童开始能以()为中心辨别左右。 A.父母 B.同伴 C.自我 D.他人 8、()是依赖事物的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的彼此联系而进行的思维。 A.具体形象思维 B.直观行动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思维 9、()是培养优而正确发音的关键期。 A.2岁 B.3岁 C.4岁 D.5岁 10、()一般指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 A.智力 B.智商 C.想象 D.能力 二、填空题(1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_______________。 2、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学前儿童大脑对_______能动的反映。 3、3岁左右,幼儿已经能够掌握_________个词。 4、记忆的种类按目的分类,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 5、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________、丰富和 深刻化________。 6、___________又叫做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它是指 一个人帮助或者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 倾向。

学前儿童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1.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加以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2.具体形象思维: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3.记忆策略:是指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4.自传体记忆:是指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 5.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 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 6.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婴幼儿以依恋行为(如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和跟随等)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 7.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称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8.关键期:(见简答题) 9.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 程。 10.象征性游戏:通过使用替代物并扮演角色的方式,来模拟社会生活的假装或想象游戏。 二、填空 1.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 2.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的。 3.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 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4.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5.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三种方法。6.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和(产品分析法)四种。7.尽力减少环境中的(噪音)是保护儿童听力的重要保障。 8.6、7 岁时儿童的脑重约(1280 )克,已基本接近成人脑重的90%。12岁达1400 克(即成人脑的平均重量)。 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10.美国心理学家范茨专门用(视觉偏爱)的方法研究了婴儿对形状的辨别和偏好。 11.多通道知觉主要指(视觉-听觉)、(视觉-触觉)、(视觉-动觉)之间的联合。12.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 13.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直觉行动思维)在先,(具体形象思维)随后,(抽 象逻辑思维)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 14.直觉行动思维一方面使儿童的动作(得以协调),一方面把客体从时间和空间上(组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说课稿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说课稿 各位领导、专家: 下午好!我是学前教育与音乐学院教师:范黑龙。今天我说课的课程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我的说课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 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素质水平较高的从事学前教育的专职教师。他们应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他们既能胜任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又能结合幼儿园实际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或其他管理工作。 课程性质 为了实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开设了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课、专业选修课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课程的作用 1.学生通过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本知识,为能胜任幼儿园教育教学,选择适宜的教育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理论依据。 2.激发学生对幼儿的兴趣和感情,以此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发展观,为具有良好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职业道德打下基础。 3.本课程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心理学依据,奠定理论基础。 2.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目标、内容、方法。 能力目标:能根据所学理论分析儿童心理。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能够积极参与科学活动,敢于表现、表达自己的观点。 3.课程的相互关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先修课程为儿童心理学的学习奠定一定理论基础。后续课程有《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游戏》、《幼儿园各领域教育》、《学前儿童文学》等,同时也为学生学习本专业后继课程的提供了心理依据和知识储备。 在专业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中,本课程是学前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群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新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最新全国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当物体触及新生儿手掌心时,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反射属于( ) A.莫罗反射 B.达尔文反射(又称抓握反射) C.巴布金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 2. “成熟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 A.霍尔 B.华生 C.盖塞尔 D.施太伦 3.人们吃过糖以后再吃桔子,会感到桔子很酸,这种现象属于( ) A.感觉适应 B.相继对比 C.同时对比 D.感觉相互作用 4.“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访谈法 C.作品分析法 D.实验法 5.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是( ) A.亲社会行为 B.攻击行为 C.合作行为 D.性别角色行为 6.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和妈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 ) A.转移法 B.自我说服法 C.反思法 D.冷却法 7.认为儿童智力最初是混沌不明晰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种理论属于( ) A.智力分化论 B.智力复合论 C.智力内容变化论 D.智力多元论 8.儿童积极说话发展的阶段指( ) A.1~1岁半(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 B.1岁半~2、3岁 C.2、3~4、5岁 D.4、5~6、7岁 1 / 6

9.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 ) A.动作的作用由小到大,语言的作用由大到小 B.动作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 C.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大到小 D.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小到大 10.儿童想像的萌芽是在( ) A.1岁半~2岁 B.1岁~1岁半 C.2岁~2岁半 D.2岁半~3岁 11.幼儿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效果的比较,是( ) A.意义记忆效果好 B.机械记忆效果好(用得多) C.两者都很好 D.两者都很差 12.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这种现象属于(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主动,自己) C.注意的广度 D.注意的分散(被动,无关刺激引起) 13.学前儿童先会走、跑,后会灵活地使用剪刀,这说明儿童动作发展具有( ) A.整体局部规律 B.首尾规律 C.大小规律 D.近远规律 14.某婴儿生活较有规律,愉快情绪多,情绪反应适中,对新异刺激一般反应积极,较易适应环境。按托马斯·切斯等的气质分类理论,该婴儿的气质属于( ) A.困难抚育型 B.兴奋型 C.起动迟缓型 D.容易抚育型 15.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 A.前运算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原始情绪反应 17.学前儿童心理学 18.选择性注意 19.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2 /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