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之中医治疗经验

不寐之中医治疗经验
不寐之中医治疗经验

不寐之中医治疗经验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不寐之中医治疗经验

【摘要】笔者总结近十年来公开发表在医学期刊上治疗不寐的方剂,归纳成类,并探讨不寐治疗的病证关系问题。

【关键词】不寐;失眠;方剂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431-02 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而这一时期的社会问题对人们的心理生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失眠患者激增。笔者搜集近十年公开发表在期刊上治疗失眠方剂,并总结成4大类。

1疏肝,安神志

刘筱慧[1]运用疏肝安神汤治疗失眠患者48例,柴胡、延胡索、香附、白芍各15克,合欢皮、枣仁、夜交藤、茯苓、牛膝各20克,浮小麦30克,甘草5克。日1剂,水煎服,早晚服用,3-4周后,显效23例,有效20例,无效5例。

郝秀霞[2] 等自拟更年加寐汤治疗不寐46例,组方为柴胡、枳壳、郁金、当归各10克,夜交藤20克,合欢花、百合、熟地、墨旱莲、女贞子各15克,首乌、白芍各12克,日1剂,早晚服,1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痊愈14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5例。

马纯清[3]运用加味逍遥散治疗失眠28例。醋柴胡10克,白芍、当归、茯苓、白术、远志、夜交藤各15克,合欢花12克,柏子仁20克,酸枣仁30克,薄荷5克,炙甘草6克。日1剂,水煎服,分两次服用。14天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痊愈20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2例。

2化痰,安神

唐沙玲[4]治疗不寐自拟安神汤,方用柴胡,石菖蒲,牛膝,白芍,郁金,丹参各10克,钩藤,石决明,生龙骨,苦参,夜交藤各20克,丹参8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9天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内共治疗不寐患者30例,其中21例痊愈,4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

靳建宁[5]等自拟静阳入阴汤治疗失眠36例。酸枣仁30克,丹参30克,牡蛎、半夏各15克,黄连3克,夏枯草、石菖蒲各10克,肉桂5克。日1剂,水煎服,早晚服,10天为1个疗程。2-3个疗程后,治愈36例,好转16例,无效3例。

刘贵成[6]运用清心化痰导眠治疗失眠76例,以法半夏、石菖蒲、合欢花、麦门冬各15克,茯苓、生龙骨、生牡蛎、夜交藤各30克,丹参20克,竹茹9克,枳实12克,陈皮、生姜各10克,生甘草6克。日1剂,早晚服。2个疗程后,痊愈28例,显效23例,有效20例,无效5例。

3补气血,安神志

周红,王斌[7]运用自拟安神汤治疗失眠42例,方用夜交藤、合欢花、茯神、远志、酸枣仁、黄芪、党参、白术、白芍各20克,龙骨、牡蛎、川芎、甘草各15克。日1剂,水煎服,早晚服,7天为1个疗程。治愈31例,有效9例,无效2例。

孙晓萍[8]以归脾汤为基础加减,治疗不寐患者23例。夜交藤、酸枣仁各30克,茯神、黄芪各20克,远志9克,党参、白术、灵芝各15克,当归、龙眼肉各10克,木香4克,大枣5枚,甘草6克。日1剂,水煎服,日2次,20天为1个疗程,1到3个疗程后痊愈9例,有效12例,无效2例。

冯向亮[9]运用加味归脾汤治疗失眠38例,党参、黄芪、茯苓各15g,白术、当归、木香各10克,远志12g,炙甘草8g,肉桂3g,黄连6g,夜交藤、丹参各30克,合欢皮15g,日1剂,早晚服。14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治愈12例,好转22例,未愈44例。

李云鹏[10]自拟养血安神汤治疗失眠30例。以熟地10克,炙黄芪15克,芍药、白术、酸枣仁各12克,党参、当归、茯苓、半夏、陈皮、茯神各9克,远志3克,广木香6克,炙甘草3克组方,日1剂,水煎服,分两次服用。14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治愈11人,显效9人,无效4人。

4化瘀血,安神

刘奇[11]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失眠62例,以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牛膝,当归,生地,枳壳,柴胡,桔梗,甘草各10克,珍珠母,夜交藤,酸枣仁各20克,日1剂,分早晚服用。15天为1个疗程,痊愈39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2例。

张玲军[12]自拟通窍安眠汤治疗失眠160例。方用水蛭10克,赤芍10-30克,桃仁15-20克,红花15-20克,柴胡6克,朱砂(冲兑)克,夜交藤15-30克,酸枣仁15-30克,柏子仁10-20克,百合10-15克,太子参15-30克,沙参10-20克,炙甘草10克。日1剂,水煎服,早晚服用。疗程最短5天,最长25天,治愈112例,有效40例,无效8例。

崔艳茹[13]治疗失眠62例,组方为当归、赤芍、山药、山茱萸、枸杞子各10克,丹参18克,川芎6克,三七15克,熟地20克,茯苓15克,日1剂,水煎服,早晚服。1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治愈34例,好转23例,未愈5例。

讨论:笔者通过搜集不寐中医治疗验方,发现中医对于不寐的治疗方药基本以夜交藤,酸枣仁,合欢花,远志等安神药为基础,再根据兼证加入疏肝降火,化痰理气,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等药物。在临床中若只用上述安神药,不配伍疏肝,化痰,活血,补益药物,治疗效果常常差强人意,而只从兼证入手又效果极其缓慢。有此可窥见,中医治疗要十分注意病证关系,只有以病为核心,又不忽视证,才能使治疗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刘筱慧. 舒肝安神汤治疗失眠症48例临床观察[J]. 湖北中医杂志,2004,26(3):38

[2] 郝秀霞,刘永胜,柳凤兰. 疏肝解郁法治疗更年期不寐疗效观察[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0): 7352-7353

[3] 马纯清. 逍遥散加味治疗更年期不寐疗效观察[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1): 7588-7589

[4] 唐沙玲.安神汤治疗顽固性不寐30例临床分析[J]. 基层园地,2005,11(2):27

[5] 靳建宁,丁来壮,宋红霞.静阳入阴汤治疗不寐36例[J]. 河北中医,2005,27(5):342

[6] 刘贵成,林源.清心化痰导眠汤治疗顽固性不寐76例[J]. 中医中药,2012,19(32): 114-115

[7] 周红,王斌. 安神汤治疗顽固性不寐42例[J].社区中医药,2008,(21):146

[8] 孙晓萍. 归脾汤加减治疗失眠症23例[J]. 光明中医,2009,24(2): 282-283

[9] 冯向亮. 加味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不寐疗效观察[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9,21(3):219

[10] 李云鹏. 自拟养血安神汤治疗失眠30例[J]. 光明中医, 2010,25(11):2051-2052

[11] 刘奇,陈克进,董梦久,田金洲. 活血化瘀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观察[J]. 湖北中医杂志, 2006,28(2):34

[12] 张玲军. 通窍安眠汤治疗顽固性失眠160例[J]. 河南中医, 2010,30(5):475-476

[13] 崔艳茹. 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功能性失眠62例[J]. 吉林中医药, 2010,30(2):140

不寐之中医治疗经验

不寐之中医治疗经验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不寐之中医治疗经验 【摘要】笔者总结近十年来公开发表在医学期刊上治疗不寐的方剂,归纳成类,并探讨不寐治疗的病证关系问题。 【关键词】不寐;失眠;方剂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431-02 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而这一时期的社会问题对人们的心理生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失眠患者激增。笔者搜集近十年公开发表在期刊上治疗失眠方剂,并总结成4大类。 1疏肝,安神志 刘筱慧[1]运用疏肝安神汤治疗失眠患者48例,柴胡、延胡索、香附、白芍各15克,合欢皮、枣仁、夜交藤、茯苓、牛膝各20克,浮小麦30克,甘草5克。日1剂,水煎服,早晚服用,3-4周后,显效23例,有效20例,无效5例。 郝秀霞[2] 等自拟更年加寐汤治疗不寐46例,组方为柴胡、枳壳、郁金、当归各10克,夜交藤20克,合欢花、百合、熟地、墨旱莲、女贞子各15克,首乌、白芍各12克,日1剂,早晚服,1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痊愈14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5例。 马纯清[3]运用加味逍遥散治疗失眠28例。醋柴胡10克,白芍、当归、茯苓、白术、远志、夜交藤各15克,合欢花12克,柏子仁20克,酸枣仁30克,薄荷5克,炙甘草6克。日1剂,水煎服,分两次服用。14天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痊愈20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2例。

2化痰,安神 唐沙玲[4]治疗不寐自拟安神汤,方用柴胡,石菖蒲,牛膝,白芍,郁金,丹参各10克,钩藤,石决明,生龙骨,苦参,夜交藤各20克,丹参8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9天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内共治疗不寐患者30例,其中21例痊愈,4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 靳建宁[5]等自拟静阳入阴汤治疗失眠36例。酸枣仁30克,丹参30克,牡蛎、半夏各15克,黄连3克,夏枯草、石菖蒲各10克,肉桂5克。日1剂,水煎服,早晚服,10天为1个疗程。2-3个疗程后,治愈36例,好转16例,无效3例。 刘贵成[6]运用清心化痰导眠治疗失眠76例,以法半夏、石菖蒲、合欢花、麦门冬各15克,茯苓、生龙骨、生牡蛎、夜交藤各30克,丹参20克,竹茹9克,枳实12克,陈皮、生姜各10克,生甘草6克。日1剂,早晚服。2个疗程后,痊愈28例,显效23例,有效20例,无效5例。 3补气血,安神志 周红,王斌[7]运用自拟安神汤治疗失眠42例,方用夜交藤、合欢花、茯神、远志、酸枣仁、黄芪、党参、白术、白芍各20克,龙骨、牡蛎、川芎、甘草各15克。日1剂,水煎服,早晚服,7天为1个疗程。治愈31例,有效9例,无效2例。 孙晓萍[8]以归脾汤为基础加减,治疗不寐患者23例。夜交藤、酸枣仁各30克,茯神、黄芪各20克,远志9克,党参、白术、灵芝各15克,当归、龙眼肉各10克,木香4克,大枣5枚,甘草6克。日1剂,水煎服,日2次,20天为1个疗程,1到3个疗程后痊愈9例,有效12例,无效2例。

眩晕的中医诊疗心得

眩晕的中医诊疗心得 发表时间:2011-11-02T09:29:40.5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3期供稿作者:杜静思 [导读] 头痛与眩晕病位皆在头部,临床可单独出现,亦可同时并见,应根据何者为主而确立诊断。 杜静思(黑龙江省海员总医院 150020) 【摘要】眩晕是以头晕目眩为主症的中医病证。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目的讨论眩晕的中医诊疗心得。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由于眩晕病机错综复杂,因此必须仔细辨证,分清虚实主次,抓住主要矛盾,按轻重缓急先后施治,或融多种治法于一方之中,务使药证相投,方能不落俗套。其主要的治疗原则是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虚者当滋养肝肾,补益气血,填精生髓。实证当平肝潜阳,清肝泻火,化痰行瘀。 【关键词】眩晕中医诊断治疗 眩晕是以头晕目眩为主症的中医病证。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可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内耳性眩晕,如梅尼埃病、迷路炎、内耳药物中毒、前庭神经元炎、位置性眩晕、晕动病等;脑性眩晕,如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脑病、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锁骨下偷漏综合征等颅内血管陛疾病,某些颅内占位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及变态反应性疾病、癫痫;其他原因的眩晕,如高血压、低血压、阵发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贫血等血液病、中毒性眩晕、眼源性眩晕、头部外伤后眩晕、神经官能症等皆属于此范畴。本证常由肝阳、火夹痰上冲或下元不固,虚风上摇致成。临床医生在诊治过程中应注意询问既往病史、用药史、眩晕发作轻重、减轻或增重的原因,结合四诊所得,明确眩晕的上述不同类型。注意排除肿瘤、严重血液病等。眩晕的诊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6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行业标准》中“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眩晕的诊断标准为: 1.头晕与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仆倒。 2.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急性起病,或反复发作。 4.测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眼球震颤图及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等有助明确诊断。有条件的做CT、MRI检查。 5.应除外肿瘤、严重血液病等。 病证鉴别 1.头痛头痛与眩晕病位皆在头部,临床可单独出现,亦可同时并见,应根据何者为主而确立诊断。如以头晕眼花为主,兼有头痛者,可诊断为眩晕,如头痛甚而兼眩晕者,可诊断为头痛。头痛的病因有外感与内伤的不同,眩晕则以内伤为主。 2.厥证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逆冷,发作后一般常在短时内逐渐苏醒,醒后无偏瘫、失语、口眼喁斜等症状,厥证严重者也可一厥不复而死亡。眩晕发作严重者有欲仆或晕旋仆倒的现象与厥症相似,但一般无昏迷及不省人事的表现。 3.中风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 斜、偏瘫、失语,或不经昏仆而仅以 僻不遂为特征。 4.痫病以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醒后一如常人为特点。 辨证要点 1.辨舌脉,察虚实眩晕病机总不外虚实两端。辨之之法又当以舌、脉最为紧要。一般气血虚者多见舌质淡嫩,脉细弱;肾精不足偏阴虚者,多见舌嫩红少苔,脉弦细数;偏阳虚者,多见舌质胖嫩淡黯,脉沉细、尺弱;湿痰重者,多见舌苔厚滑或浊腻,脉滑;内有瘀血,可见舌质紫黯或舌有瘀斑瘀点,唇黯,脉涩。根据上述舌脉特点,结合患者其他症状表现,仔细分析,则其病机虚实之判断不难确定。 2.辨标本,分缓急眩晕每见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候。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病之本;痰、瘀、风、火,为病之标。痰、瘀、风、火,都各有特点,如风性主动,火性上炎,痰性黏滞,瘀性留著等,都需加以辨识。其中尤以肝风、肝火为病最急,风升火动,两阳相搏,上干清空,证见眩晕、面赤、烦躁、口苦,重者甚至昏仆;脉弦数有力,舌红、苔黄。临床亟应注意,庶免缓不济急,酿成严重后果。 常见证候 1.风寒外袭证眩晕伴兼鼻塞流涕,目眶酸痛,畏寒无汗,骨节酸楚。舌淡或淡红,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2.风热上犯证眩晕伴咽痛、目赤、流涕、发热汗出,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3.风湿蒙蔽证眩晕头重如裹,面部浮肿,四肢骨节肿痛,纳呆胸闷,小便不利,大便或溏,舌淡或淡红,苔白腻,脉濡。 4.少阳邪郁证眩晕,口苦咽干,心烦喜呕,或兼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苔薄,脉弦。 5.肝阳上亢证眩晕,头胀痛,心烦易怒,睡眠不宁,面部潮红,目赤,或兼胁痛,口干苦,舌苔薄干或黄、舌质红,脉弦有力。 6.气血不足证头晕目眩,劳累则甚,气短声低,神疲懒言,面色白光白,唇甲苍白,心悸少寐,纳少体倦,舌淡胖嫩,边有齿印,苔少,或薄白,脉细弱。 7.痰浊上蒙证头晕不爽,如物裹首,胸脘痞闷,恶心泛泛,甚者呕吐痰涎,纳呆,嗜睡,舌体胖,苔白厚腻而润,脉滑或弦滑或濡缓。 8.瘀血阻络证眩晕时作,反复不愈,头痛,唇甲紫黯,伴有健忘,夜寐不安,心悸,精神不振,肌肤甲错,舌质紫或有瘀斑,脉细或细涩。 9.肾虚失养证头晕且空,精伸萎靡,失眠,多梦,健忘,腰膝酸软,神疲乏力,遗精带下,耳鸣齿摇,颧红,咽干,发枯或稀少,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拟定治疗原则 由于眩晕病机错综复杂,因此必须仔细辨证,分清虚实主次,抓住主要矛盾,按轻重缓急先后施治,或融多种治法于一方之中,务使

中医治便秘的十四个偏方

中医治便秘的十四个偏方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以及为了追求美丽身材而滥服减肥药,这些都让便秘缠上年轻女性。她们大多感到腹部胀闷,阵发性腹痛,排便困难,甚至有排便恐惧感。便秘若不及时治疗,会影响美容、导致肥胖、产生体臭、饮食无味、神经衰弱、诱发癌症等。 为什么会便秘? 便秘的主要表现是大便次数减少,间隔时间延长或粪质干燥,排出困难或排出不畅。饮食问题是其中一个多见的因素。 摄入饮食过少,食物成分不当(食物中含多量蛋白质,而碳水化合物、纤维成分少)、饮食习惯、饮食种类的改变、环境变化等因素均可造成肠蠕动功能减弱而引起便秘。也容易造成便秘。 一、中医治便秘小偏方: 1、大黄5-10克,研为粉末,用醋调为稀糊状,置伤湿止痛膏中心,贴双足心涌泉穴,10-15小时后取下,一般用药一次即见效。可清热消积,导滞通便。 2、芒硝5克,研为细末,置伤湿止痛膏中央,外敷双足心涌泉穴处,每日一换,连续3-5天。可清热导滞。 3、生大黄、焦山楂各等量。将二药择净,研为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十克,用米醋或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患儿双足心涌泉穴及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一换,连续3—5天。可清热导滞,消积化食。 4、生大黄、鸡内金各等量,择净研为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10克,用米醋或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及肚脐孔处,包扎固定,每日一换,连续3—5天。可清热导滞,消积化食。 5、连须葱头5个,生姜1块,食盐9克,豆豉10粒。上药共捣成饼状,烘热后贴脐上,胶布固定,良久大便可通。如不通,可再敷。

6、将一把葱捣碎拌成饼状,贴在肚脐中,用热水袋装开水熨葱饼。注意不要造成烫伤。 7、两手中指按压两侧迎香穴(鼻孔两侧凹陷处)5-10分钟,出现酸痛为止,可刺激大肠,治便秘和大便困 8、左手拇指用劲按右手掌心数回,捏大拇指到小指,从指根到指端,一段段捏上再捏下数个来回,每指捏完再重捺掌心,再换右手按左手。眼睛闭着,全神贯注做手指操。坚持半年可见效。 二、中医推荐缓解便秘药膳: 1、南杏炖雪梨 材料:南杏仁15克,雪梨150克,白砂糖50克。 制作:南杏仁浸泡洗净去皮尖,雪梨削皮切粗件,然后将南杏仁、雪梨、白砂糖同放入炖盅内,隔水炖1小时,待凉喝汤吃梨。 功效:宣肺润肠通便(注:糖尿病患者不宜用)。 2、冰糖炖香蕉 原料:香蕉1 只,冰糖20g, 制作:香蕉去皮加冰糖,隔水炖服,每日1-2次,连服数日。 功效:滋阴养血,润燥滑肠。 3、香蕉粥 材料:大米50~100克,香蕉200克,蜂蜜适量。 制作:大米洗净,放沙锅内煮粥,煮至600毫升左右,将香蕉去除外皮切成小段状,放入粥中,并放入蜂蜜,共同煮成粥,待凉后,空腹食用。 功效:清热润肠通便。 4、菠菜芝麻粥 材料:粳米100克,菠菜200克,芝麻50克。 制作:先将粳米洗净放入锅中,煮至米开花时放入菠菜,再煮沸后放入芝麻、盐、味精,空腹时服用。 功效:能润燥通便,养血止血,适用于老年性便秘、痔疮等。

(完整版)眩晕中医诊疗方案(2017优化版)

眩晕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优化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一中医病证部分》(2008年),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周仲英主编,第二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仆倒。 (2)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进加重。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8年)。包括疾病种类有:美尼尔综合征、前庭神经元炎、高血压病、脑动脉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腔隙性脑梗死等。 诊断要点: (1)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感、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位或(和)体位变动而诱发。 (2)眩晕同时或伴有其他脑干等一过性缺血的症状,如眼症(黑蒙、闪光、视物变形、复视等)、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或无力,猝倒、昏厥等。 (3)有轻微脑干损害体征,如角膜和(或)咽部反射减退或消失,调节和(或)辐辏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的眼震以及阳性的病理反射等。 (4)测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有助明确诊断。有条件做CT、MRl或MRA检查。 (5)肿瘤、脑外伤、血液病、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除外。 眩晕程度分级标准 0级:无眩晕发作或发作已停止。 1级:眩晕发作中和过后的日常生活均不受影响。 11级:发作中的日常生活被迫停止,过后很快完全恢复。 Ⅲ级:发作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能自理。 Ⅳ级: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V级:发作过后全部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且需别人帮助。 轻度:0、I级;中度:Il、Ⅲ级;重度:Ⅳ、V级。

不寐之中医治疗经验

不寐之中医治疗经验 【摘要】笔者总结近十年来公开发表在医学期刊上治疗不寐的方剂,归纳成类,并探讨不寐治疗的病证关系问题。 【关键词】不寐;失眠;方剂 【中图分类号】R25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431-02 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而这一时期的社会问题对人们的心理生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失眠患者激增。笔者搜集近十年公开发表在期刊上治疗失眠方剂,并总结成4大类。 1疏肝,安神志 刘筱慧[1]运用疏肝安神汤治疗失眠患者48例,柴胡、延胡索、香附、白芍各15克,合欢皮、枣仁、夜交藤、茯苓、牛膝各20克,浮小麦30克,甘草5克。日1剂,水煎服,早晚服用,3-4周后,显效23例,有效20例,无效5例。 郝秀霞[2] 等自拟更年加寐汤治疗不寐46例,组方为柴胡、枳壳、郁金、当归各10克,夜交藤20克,合欢花、百合、熟地、墨旱莲、女贞子各15克,首乌、白芍各12克,日1剂,早晚服,1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痊愈14

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5例。 马纯清[3]运用加味逍遥散治疗失眠28例。醋柴胡10克,白芍、当归、茯苓、白术、远志、夜交藤各15克,合欢花12克,柏子仁20克,酸枣仁30克,薄荷5克,炙甘草6克。日1剂,水煎服,分两次服用。14天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痊愈20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2例。 2化痰,安神 唐沙玲[4]治疗不寐自拟安神汤,方用柴胡,石菖蒲,牛膝,白芍,郁金,丹参各10克,钩藤,石决明,生龙骨,苦参,夜交藤各20克,丹参8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9天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内共治疗不寐患者30例,其中21例痊愈,4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 靳建宁[5]等自拟静阳入阴汤治疗失眠36例。酸枣仁30克,丹参30克,牡蛎、半夏各15克,黄连3克,夏枯草、石菖蒲各10克,肉桂5克。日1剂,水煎服,早晚服,10天为1个疗程。2-3个疗程后,治愈36例,好转16例,无效3例。 刘贵成[6]运用清心化痰导眠治疗失眠76例,以法半夏、石菖蒲、合欢花、麦门冬各15克,茯苓、生龙骨、生牡蛎、夜交藤各30克,丹参20克,竹茹9克,枳实12克,陈皮、生姜各10克,生甘草6克。日1剂,早晚服。2个疗程后,痊愈28例,显效23例,有效20例,无效5例。

便秘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便秘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便秘系因气阴不足,阳虚寒凝,或燥热内结,痰湿阻滞,使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的,以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大便干结难解,或虽有便意而排出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范围】 西医学中因肠动力减弱、肠道刺激不足引起的便秘,肠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便秘,直肠肛门病变如肛裂、痔疮等引起的便秘,以及药物作用引起的便秘,热病伤阴后的便秘等,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便秘可以作为独立存在的疾病,也可以见于许多疾病病变过程中。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饮食因素过度饮酒,或恣食辛辣肥甘厚味、煎烤之品,以致胃肠积热,津液耗伤,燥热内结于肠道,肠道失于濡润;或食量不足,或进食蔬菜过少,或饮水不足,或经常食用方便食品等,均可使水谷精微化源不足,肠道津液不足。以上因素使大肠津亏而失于濡润,粪便滞留大肠而成便秘。 2.情志因素忧愁思虑,或郁怒伤肝,七情不和,均可使气机郁滞,进而导滞大肠传导失司,粪便滞留大肠,而成便秘;或气郁不解,而化火伤津,肠道失润,无水行舟,故大便干结不行;或气郁导致水津不布,肠道失润,而大便干结,或欲便不出。 3.劳逸过度贪逸嗜卧坐久少动,易致意志消沉,体力下降,脏腑失调,气血郁滞,以致胃肠运动减弱,气机呆滞,大肠传导失职,久则中气暗耗,津液布散失常,气机壅滞,营血不畅,传导失职而为便秘。用脑过度,或积思难解,或长期夜间苦读,可致阴血暗耗,中气受损,血虚则肠道失于濡润,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而成便秘。房劳过度,放纵嗜欲,可致肾精亏损中气耗伤,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精亏则肠道干涩而为便秘。

4.正气亏虚久病之后,或失血,或过用发汗、利小便之法,皆可致阴津受损,血虚津亏则大肠失荣,肠道不润,而排便艰难。或病后阳虚,或素体阳虚或因过用苦寒药物,伐伤阳气,均可致阴寒内盛,滞留于肠道,阳气不运,阴津凝而固结,使津液不行,大肠传导失常致便秘。 二、病机 1.发病本病多见于年老体衰,或久病,或饮食不节嗜食辛辣醇酒者。多缓慢发病。 2.病位在大肠,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与肾、肝、肺三脏关系最为密切。 3.病性为实证、虚证和虚实夹杂证。虚为气虚、阳虚、血虚、津亏、精亏;实为热结、气郁、寒凝。 4.病势初起多为其它脏腑失调而影响大肠致病,久则病势逐渐向大肠发展,大肠传导失常,伤阴耗液,反过来又影响其它脏腑。 5.病机转化初起多为肠道积热,耗伤津液,或七情不和,气机郁滞;病情进一步发展则耗气伤津,形成虚实夹杂;久则气血不足,下元亏损,阳虚阴寒内生,乃成虚证。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排便时间延长,间隔3天以上,粪便干燥坚硬,难以排出,可伴少腹胀急、神倦乏力、胃纳减退等症。 2.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 3.多见于老年、大病久病体弱、体质偏盛偏衰者。 二、鉴别诊断 1.大肠癌粪便形状进行性变细,原有排便正常而近期出现便秘,年龄在45岁以上,粪便表面可见鲜血,或隐血试验持续阳性,肛门指检多可触到结节状坚硬肿块,指尖常染有血迹,直肠

眩晕的中医诊疗方案

市中医院脑病科 眩晕的中医诊疗方案(2009版) 定义:眩晕是指头晕目眩、如坐舟车、不能站立并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疾病,其病因可分为外感六淫和伤。 一诊断 参照五版中医科教材,诊断依据:1 患者自觉头晕目眩,甚或天旋地转如坐舟中。2 检查可见患者站立不稳,不能平衡或见眼球震颤。 3 常伴有耳鸣、恶心、呕吐及听力下降等。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第二版)。 诊断依据: 1 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位或(和)体位变动而诱发。 2 眩晕同时或伴有其他脑干的一过性缺血的症状,如眼症(黑蒙、视物变形、复视等)、肢体麻木无力、猝倒、昏厥等。 3 有轻微脑干损害的体征,如角膜和(或)咽反射减退、调节和(或)辐辏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的眼震以及阳性的病理反射等。 4 测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有助明确诊断。有条件做CT、MRI或MRA检查。 5 应注意除外肿瘤、严重血液病脑梗死、脑出血等所致的眩晕。二中医治疗 证候分型、治法方药 (1)肝阳上亢: 症状:眩晕伴面红目赤,口苦易怒,重者肢麻震颤,眩晕欲仆,头痛,语言不利,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克、钩蘑10克、石决明30克、生牡蛎30克(先煎)、代赭石30克(先煎)、川牛膝10克、益母草10克、黄芩10克、山栀10克、杜仲10克、桑寄生12克、茯神12克。恶心呕吐者加半夏12克、皮6克以降逆止呕,头痛明显者加羚羊角粉3g(冲服)、夏枯草12g以清熄风阳。

中医治疗便秘的秘诀

中医治疗便秘的秘诀 便秘确实是一件烦心事,经常会遇到一些便秘之人。看到他们痛苦的表情,真是让人难过。在现实中,凡是便秘之人,皮肤必定不会很好。面部色斑、粉刺的年轻女子,十之八九有便秘,甚至是严重的便秘。而便秘治好了,脸上的那些斑点都会自然消除掉的。 谈到治便秘,一般都会认为应该吃泻药。什么大黄、芒硝之类的泻药。实际上,中医在诊治过程中,不是依靠表象来断定病因的。而是依据脏腑的辨证关系来做出诊断的。例如:一个病人四天不大便,服用了不少中药西药,都不见效。为此,痛苦不堪。在诊断过程中看见他伴有咳嗽、胸膈满闷,舌象:舌淡苔薄腻,诊其脉象弦滑,便采用治肺之法,采用苏子降气汤加减,用苏子10克、半夏10克、炙甘草8克、桔梗8克、前胡8克、厚朴8克、杏仁8克。服药之后,腹中如有气转,大便即下,畅快淋漓,而且,咳嗽之症亦无。便秘治肺实乃开上窍、通下窍之“提壶揭盖”也。原来,“提壶揭盖”是中医下病上取的巧妙实践。这一实践方法的定名其实是来自生活实际。旧式茶壶上面都有一个盖子,盖子上面都有一个小孔,当壶里面装满了水,用手指将小孔堵住,水就不能从壶嘴里流出来。当手指松开,壶里面的水就可以流出

来。中医形象的认为,人体就像一个大茶壶,肺就是茶壶的盖子,壶嘴就是下窍。当肺的功能失常,则好比盖子的小孔被堵住了,下窍就不通利。因此,最初的“提壶揭盖”是治疗小便不利甚至点滴不出以及水肿之证。后来又依此法治疗大便不通。 为什么治肺可以通调二便,治疗二便秘结?这与肺的功能是密不可分的。先从治肺与大便闭结来解析。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配属、相表里。他们之间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即手太阴肺经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络肺来联系的。因此,大肠的传导功能依赖于肺气的清肃下降。肺气清肃下降,大肠之气随之而降,从而糟粕能下、能出。如果肺失肃降,则大肠之气亦失下降,导致了大便闭结。若肺阴亏虚,津液不布大肠,导致大肠失却滋润,亦可导致便秘,养阴润肺、条畅肺气亦可解除便秘。因此,《医经精义》点明“是以理大便必须调肺气也。” 回归到本义,通过治肺来治小便不通也有深意。中医认为,肺主行水,通调水道,推动水液的输布和排泄。肺气肃降,将机体代谢后的水液下行到肾,经肾和膀胱作用后,生成尿液排除体外,保持小便的通利。如果肺功能失常,行水失职,则水道不通,小便不出。而且,行水失职也使大肠失去水分的润滑,从而影响到大肠的功能,导致便秘。 因此,不论是小便不通利还是大便闭结,常可以在肺上

中医治“不寐”

中医治“不寐” 【观】 王翘楚认为,中医“天人相应”理论是指导当今中医失眠症诊疗的根本理论。由于自然社会环境的改变,当今失眠症主要有五大发病因素,包括体质因素、精神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因素。 每年三月二十一日为世界睡眠日,这一天也恰巧在“春分”节气前后。冬去春来,是自然界的季节变换规律,其与人体的睡眠规律是相关的,中医理论称之为“天人相应”。在中医看来,睡眠疾病不仅仅是单独的疾病,与失眠相关的疾病有一百多种。因此,中医治失眠应从整体进行调理。 王翘楚这一周都很忙,为迎接3月21日世界睡眠日,他所在的上海市中医医院失眠专科医生全体出动,到宁波社区搞义诊,3月21日当天在上海社区开展义诊和科普宣讲。他还在这一天,门诊免半天挂号费,以示对睡眠日的支持。 面对失眠患者,王翘楚并非“就失眠而治失眠”,除了重视失眠症以外,还兼顾其他夹杂症,主张“五脏皆有不寐,当从肝论治”。他从花生枝叶提取物质研制安神药,这一药剂还经课题研究推断为可以预防老年性痴呆。 王翘楚认为,中医“天人相应”理论是指导当今中医

失眠症诊疗的根本理论,“人体内卫气运行与地球、太阳、月亮之间的运行规律是一致的,与十二时辰同步,它与现代人体生物钟的研究不谋而合。因此,阴阳失调是失眠的重要病机,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才能维持自身的阴阳平衡,保持健康体质。” 百余种睡眠疾病 作为失眠专科创始人,王翘楚认为,近20年来,失眠症发病率急剧上升的原因是人类不尊重自然界阴阳消 长规律,长此以往不仅睡眠功能被打乱,甚至引发多种器质性疾病。 王翘楚说,睡眠疾病是以失眠为主症及其相关躯体疾病和其他精神疾病的总称,与失眠相关的疾病有100多种。 曾有一位43岁的葛女士,失眠长达十年之久,伴有糜烂性胃炎,夜里只睡一两个小时,早醒后胃部不适,嗝气反酸,白天头晕心烦,是典型的“胃不和则卧不安”“卧不安则胃不和”。王翘楚将失眠与胃炎共同调治,一个多月后患者能睡六七个小时,胃部不适明显减轻。 还有原患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脑动脉硬化、糖尿病、急慢性肝炎、肾虚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的患者,因心理因素导致病情加重,且伴有失眠症状,如能排除心理因素,其相关疾病也会改善。此外,还有以失眠为主症,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障碍者,以及其他嗜睡、梦

不寐之中医治疗经验

不寐之中医治疗经验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不寐之中医治疗经验 【摘要】笔者总结近十年来公开发表在医学期刊上治疗不寐的方剂,归纳成类,并探讨不寐治疗的病证关系问题。 【关键词】不寐;失眠;方剂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431-02 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而这一时期的社会问题对人们的心理生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失眠患者激增。笔者搜集近十年公开发表在期刊上治疗失眠方剂,并总结成4大类。 1疏肝,安神志 刘筱慧[1]运用疏肝安神汤治疗失眠患者48例,柴胡、延胡索、香附、白芍各15克,合欢皮、枣仁、夜交藤、茯苓、牛膝各20克,浮小麦30克,甘草5克。日1剂,水煎服,早晚服用,3-4周后,显效23例,有效20例,无效5例。 郝秀霞[2] 等自拟更年加寐汤治疗不寐46例,组方为柴胡、枳壳、郁金、当归各10克,夜交藤20克,合欢花、百合、熟地、墨旱莲、女贞子各15克,首乌、白芍各12克,日1剂,早晚服,1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痊愈14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5例。 马纯清[3]运用加味逍遥散治疗失眠28例。醋柴胡10克,白芍、当归、茯苓、白术、远志、夜交藤各15克,合欢花12克,柏子仁20克,酸枣仁30克,薄荷5克,炙甘草6克。日1剂,水煎服,分两次服用。14天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痊愈20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2例。

2化痰,安神 唐沙玲[4]治疗不寐自拟安神汤,方用柴胡,石菖蒲,牛膝,白芍,郁金,丹参各10克,钩藤,石决明,生龙骨,苦参,夜交藤各20克,丹参8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9天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内共治疗不寐患者30例,其中21例痊愈,4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 靳建宁[5]等自拟静阳入阴汤治疗失眠36例。酸枣仁30克,丹参30克,牡蛎、半夏各15克,黄连3克,夏枯草、石菖蒲各10克,肉桂5克。日1剂,水煎服,早晚服,10天为1个疗程。2-3个疗程后,治愈36例,好转16例,无效3例。 刘贵成[6]运用清心化痰导眠治疗失眠76例,以法半夏、石菖蒲、合欢花、麦门冬各15克,茯苓、生龙骨、生牡蛎、夜交藤各30克,丹参20克,竹茹9克,枳实12克,陈皮、生姜各10克,生甘草6克。日1剂,早晚服。2个疗程后,痊愈28例,显效23例,有效20例,无效5例。 3补气血,安神志 周红,王斌[7]运用自拟安神汤治疗失眠42例,方用夜交藤、合欢花、茯神、远志、酸枣仁、黄芪、党参、白术、白芍各20克,龙骨、牡蛎、川芎、甘草各15克。日1剂,水煎服,早晚服,7天为1个疗程。治愈31例,有效9例,无效2例。 孙晓萍[8]以归脾汤为基础加减,治疗不寐患者23例。夜交藤、酸枣仁各30克,茯神、黄芪各20克,远志9克,党参、白术、灵芝各15克,当归、龙眼肉各10克,木香4克,大枣5枚,甘草6克。日1剂,水煎服,日2次,20天为1个疗程,1到3个疗程后痊愈9例,有效12例,无效2例。

便秘中药治疗

便秘中药治疗 便秘 一.实秘 1.肠胃积热 症状: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口臭,心烦不安,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方药:麻子仁丸。 方中大黄、枳实、厚朴通腑泄热,火麻仁、杏仁、白蜜润肠通便,芍药养阴和营。此方泻而不峻,润而不腻,有通腑气而行津液之效。若津液已伤,可加生地、玄参、麦冬以养阴生津;若兼郁怒伤肝,易怒目赤者,加服更衣丸以清肝通便;若燥热不甚,或药后通而不爽者,可用青麟丸以通腑缓下,以免再秘。 本型可用番泻叶3-9g开水泡服,代茶随意饮用。 2.气机郁滞 症状: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畅,肠鸣矢气,腹中胀痛,胸胁满闷,嗳气频作,饮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 治法:顺气导滞。 方药:六磨汤。 方中木香调气,乌药顺气,沉香降气,大黄、槟榔、枳实破气行滞。可加厚朴、香附、柴胡、莱菔子、炙枇杷叶以助理气之功。若气郁日久,郁而化火,可加黄芩、栀子、龙胆草清肝泻火;若气逆呕吐者,可加半夏、旋覆花、代赭石;若七情郁结,忧郁寡言者,加白芍、柴胡、合欢皮疏肝解郁;若跌仆损伤,腹部术后,便秘不通,属气滞血瘀者,可加桃仁、红花、赤芍之类活血化瘀。 3.阴寒积滞 症状: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胁下偏痛,手足不温,呃逆呕吐,舌苔白腻,脉弦紧。治法:温里散寒,通便导滞。 方药:大黄附子汤。 方中附子温毕散寒,大黄荡除积滞,细辛散寒止痛。可加枳实、厚朴、木香助泻下之力,加干姜、小茴香以增散寒之功。 二.虚秘 1.气虚 症状:粪质并不干硬,也有便意,但临厕排便困难,需努挣方出,挣得汗出短气,便后乏力,体质虚弱,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补气润肠,健脾升阳。 方药:黄芪汤。 方中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为方中主药,火麻仁、白蜜润肠通便,陈皮理气。若气虚较甚,可加人参、白术,“中气足则便尿如常”,气虚甚者,可选用红参;若气虚下陷脱肛者,则用补中益气汤;若肺气不足者,可加用生脉散;若日久肾气不足,可用大补元煎。 2.血虚 症状:大便干结,排出困难,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健忘,口唇色淡,脉细。 治法:养血润肠。

眩晕的中医诊疗方案

连云港市中医院脑病科眩晕的中医诊疗方 案(2009 版)定义:眩晕是指头晕目眩、如坐舟车、不能 站立并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疾病,其病因可分为外感六淫和内伤。 一诊断 参照五版中医内科教材,诊断依据:1 患者自觉头晕目眩,甚或天旋地转如坐舟中。2 检查可见患者站立不稳,不能平衡或见眼球震颤。3 常伴有耳鸣、恶心、呕吐及听力下降等。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诊断依据: 1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位或(和)体位变动而诱发。 2眩晕同时或伴有其他脑干的一过性缺血的症状,如眼症(黑蒙、视物变形、复视等)、肢体麻木无力、猝倒、昏厥等。 3有轻微脑干损害的体征,如角膜和(或)咽反射减退、调节和(或)辐辏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的眼震以及阳性的病理反射等。 4测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有助明确诊断。有条件做CT MR或MR 检查。 5应注意除外肿瘤、严重血液病脑梗死、脑出血等所致的眩晕。 二中医治疗证候分型、治法方药 (1)肝阳上亢:症状:眩晕伴面红目赤,口苦易怒,重者肢麻震颤,眩晕欲仆,头痛,语言不利,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克、钩蘑10 克、石决明30克、生牡蛎30克(先煎)、代赭石30克(先煎)、川牛膝10克、益母草10克、黄芩10 克、山栀10克、杜仲10克、桑寄生12克、茯神12 克。恶心呕吐者加半夏12 克、陈皮6 克以降逆止呕,头痛明显者加羚羊角粉3g (冲服)、夏枯草12g以清熄风阳。 中成药:院内制剂镇脑平肝丸。每次6g,每日三次 (2)痰浊中阻: 症状: 眩晕伴头重昏蒙,胸闷乏力,纳呆,或时吐痰涎,苔浊腻,脉滑。 治法:祛痰健脾。

程厚华名中医不寐辨证诊治经验

程厚华名中医不寐辨证诊治经验 发表时间:2017-11-16T11:47:26.11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18期作者:刘民 [导读] 程厚华是安徽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擅长于使用中医药治疗内、妇、儿科疑难杂病。 安徽省广德县中医院安徽广德 242200 摘要:作为安徽省名中医,程厚华擅长采用中医治疗内、妇科、儿科各类疑难杂症,其在不寐诊治中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不寐的病因机制复杂多样,但总隶属阳盛阴衰范畴,在临床诊断中要明确患者症形,依据患者的分型给予辨证治疗,达到安神养血、调肝泻火的目的。 关键词:程厚华;名中医;不寐;临床诊断;辨证治疗 程厚华是安徽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擅长于使用中医药治疗内、妇、儿科疑难杂病,特别在对急慢性乙肝、酒精肝、肝硬化的治疗技术上居本地区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程厚华结合自己多年行一经验,总结了中医诊断治疗不寐的经验,值得学习。 1.不寐的病因机制 中医学将失眠归属于“不寐”范畴,其发病因素复杂多样,古人认为不寐因素主要集中在阴阳消长、阴气虚、邪气盛等多个方面,对现代临床实践仍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不寐”在古代又被称作是“不得眠”、“不得卧”,症状较轻者睡眠困难,睡后容易醒,醒来难以再进入睡眠状态,严重者彻夜不能入眠,长此以往,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 ]。程厚华认为,不寐主要是由于忧思过度、劳伤气血,其病位在心,会累及到患者的五脏六腑。患者心神不安往往容易出现邪气侵扰,进而出现不寐。气结于心、情志所伤、心神不宁及饮食不节等均是不寐的主要诱发因素[ ]。程厚华认为情绪失控可引起心境上的改变,这种改变尤其在情绪不稳时表现的尤为明显,它可以是由某些突发事件引起,如特别的喜事或特别的悲伤、生气等都可导致失眠。这种因突发事件引起的失眠只是一种现象,可能是偶然发生的、暂时的;而更严重的失眠则是长期存在睡不好的现象,他们的情绪持续性地处于低落状态,紧张、害怕、担心、怀疑、愤怒、憎恨、抑郁、焦虑等等情感不仅占据他们白天的感觉器官,而且就连晚上也仍然欲罢不能。 2.不寐的临床诊断 程厚华在诊断不寐症状时,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1)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夜晚难以入眠,久久不能入睡,或间断性觉醒夜间多梦,处于似睡非睡状态,醒后一般不能够再次进入睡眠状态,部分患者甚至彻夜难眠[ ]。(2)睡眠障碍持续2周以上,且每周至少有3次以上上述睡眠障碍;(3)白天精神状态不佳,疲乏困倦,伴随头晕脑胀、心慌心烦等症状,对患者生活、学习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4)其他精神疾病引起的不寐;(5)国际SPIE-GEL量表从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间、睡眠深度等6个方面对患者睡眠质量予以评估,评分>9分可判断为失眠,超过24分为重度失眠症。 3.程厚华名中医对不寐的辨证治疗经验 现代社会人们工作压力、学习压力大,生活及饮食不规律,多伴随肝郁气滞等,不寐发生率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程厚华认为对不寐的治疗应以调整阴阳、消除肝郁、痰火为主。 3.1肝火扰心型 对于肝火扰心症型患者,在治疗时应以调肝泻火,镇心安神为主。此类患者多表现为不寐多梦,甚至存在整夜不寐,患者性情急躁、易暴易怒,多合并头晕、耳鸣、饮食不节等症状。程厚华认为恼怒对患者的肝脏具有严重损害作用,肝郁化火,扰乱心神,进而造成不寐。肝气对胃肠也会产生侵害作用,肝火内扰,患者头痛欲裂、彻夜不能入睡[ ]。在治疗时可以泻火为主,并辅之以镇心安神治疗,切记房中不可过多使用补益药物,避免加重肝郁症状。给予患者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组方为龙胆草、栀子、泽泻、柴胡各15g,生牡蛎、珍珠母、磁石各30g,车前子、当归各10g,黄芩、甘草各6g,该药物能够起到稳定心神、清肝泻火的功效。 3.2痰热扰心型 该类症状患者多伴随胸闷、心烦、头重、目眩等。程厚华认为肝胆不舒、痰热上扰,会导致患者口苦目眩,胃失和降,舌红苔腻,给予患者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组方为半夏、茯苓、枳实、竹茹各15g,陈皮、黄连各10g,珍珠母、磁石各30g,其中茯苓、枳实能够起到健脾化痰的作用,珍珠母能够稳定心神,竹茹可清心降火。对于合并大便不爽、胸闷、苔腻症状患者可重用半夏,和胃降气[ ]。程厚华认为半夏能够帮助入眠。对于存在饮食停滞者可加用鸡内金、焦麦芽等,帮助消导和中。 3.3心脾两虚型 心脾两虚型不寐多见于老年群体,患者多表现为多梦易醒,、头晕乏力、健忘。程厚华认为心脾两虚型不寐多存在营血不足,心神奉养不佳,进而出现不寐,因此治疗要以补益心脾为主。可给予归脾汤加减治疗,组方为党参、白术、当归、黄芩、远志、茯苓、龙眼肉、木香各15g,炙甘草10g,酸枣仁20g,党参、炙甘草能够健脾益气,茯苓、酸枣仁可益脾安神。对于心血不足者可加用熟地黄、白芍药,帮助滋养心血。对于症状严重者加用五味子、合欢皮,安养心神。 3.4心胆气虚型 心胆气虚型不寐主要表现为触事易惊,存在胆怯心理,终日惶恐惕惕、倦怠无力,对于此类患者治疗时以健脾醒脾为主,采用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组方为茯苓、、远志、石菖蒲、川芎各15g,党参、酸枣仁、知母各20g,炙甘草10g。组方中的知母可清热除烦,炙甘草则对心胆易惊具有调节作用。对于惊惕不安患者可加用生牡蛎、生龙骨治疗。 结束语 综上所述,程厚华在中医诊治不寐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认为不寐病因虽多,但均可化为阴阳失交范畴,在治疗时可依据患者症形给予辨证治疗,促进患者症状改善。 参考文献: [1]杜金英,刘大勇,张海鹰. 长期失眠对心电图的影响及相应中医辨证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21(13):1531-1533.

眩晕中医诊疗方案

眩晕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标准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同时结合《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仆倒。 (2)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进加重。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并结合《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06年9月第45卷第9期)有关内容制定。 (1)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感、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位或(和)体位变动而诱发。 (2)眩晕同时或伴有其他脑干等一过性缺血的症状,如眼征(黑蒙、闪光、视物变形、复视等)、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或无力,猝倒、昏厥等。 (3)有轻微脑干损害体征,如角膜和(或)咽部反射减退或消失,调节和(或)辐辏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的眼震以及阳性的病理反射等。 (4)测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有助明确诊断。有条件做头颅CT、MRI或MRA检查。 (5)耳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急性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除外。 (二)证候诊断 1.风痰上扰证:头晕有旋转感或摇晃感、漂浮感,头重如裹,伴有恶心呕吐或恶心欲呕、呕吐痰涎,食少便溏,舌苔白或白腻,脉弦滑。

2.肝火上炎证:头晕且痛,其势较剧,目赤口苦,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寐少多梦,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3.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晄白,爪甲不荣,神疲乏力,心悸少寐,纳差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4.痰瘀阻窍证:眩晕而头重昏蒙,伴胸闷恶心,肢体麻木或刺痛,唇甲紫绀,肌肤甲错,或皮肤如蚁行状,或头痛,舌质暗有瘀斑,苔薄白,脉滑或涩。 5.阴虚阳亢证:头晕目涩,心烦失眠,多梦,面赤,耳鸣,盗汗,手足心热,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细弦。 6.肾精不足证:头晕久发不已,听力减退,耳鸣,少寐健忘,神倦乏力,腰酸膝软,舌红,苔薄,脉弦细。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风痰上扰证 治法:祛风化痰,健脾和胃 (1)推荐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制半夏、白术、天麻、茯苓、生姜、橘红、大枣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灸治疗:取穴风池、足三里、中脘、丰隆等穴,用针刺或艾灸刺激穴位,以平补平泻手法为主,每次留针或艾灸20~30分钟,每日1次,连续治疗10~14天。 (3)饮食疗法:宜食清淡,忌油腻辛辣食物。宜清热化痰醒脑之品,如荷叶、薏苡仁、山楂、白扁豆、薄荷、菊花、决明子等。可选菊花茶、决明子茶等。 2.肝火上炎证 治法:平肝潜阳,清火熄风 (1)推荐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石决明、川牛膝、益母草、黄芩、栀子、杜仲、桑寄生、夜交藤、茯神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刺治疗:取穴太冲、曲池、足三里、中脘、丰隆等穴,用针刺刺激穴位,以泻法为主,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连续治疗10~14天。

六位著名老中医治疗失眠症秘方

一、邹云翔治疗失眠症的验方 1、方名: 清热安眠汤 药物: 全当归9g,生地15g,川芎 2."4g,桃仁9g,红花、黄芩、白蒺藜、蒲黄、龟板、麦冬、竹茹、龙齿、牛膝、夏枯草均为9g,柴胡、枳壳、陈胆星、甘草各3g,山栀6g,黄连 0."9g,酸枣仁12g,火麻仁15g。 功效: 养血行瘀,疏肝泄热。 主治: 失眠。症见失眠通宵不能入睡,烦躁,头昏,后脑及两太阳穴疼痛,口味干苦,大便干结,小溲黄赤,舌苔黄厚,脉弦细。 用法: 水煎服,日1剂。 二、魏善初治疗失眠症的验方 2、方名: 清镇汤 药物: 胡黄连、盐黄柏、旱莲草、竹叶、贝母、龙眼肉、朱茯神、石菖蒲、远志、龙齿、煅牡蛎、黄芪、当归、白芍、熟地、沙参、甘草。 功效:

益气养血,清心泻火,镇静安神。 主治: 失眠症。 用法: 水煎服,日1剂。 三、刘仕昌教授治疗失眠的验方 3、心脾两虚: 常见于老年衰弱、贫血、久病恢复期。症见失眠早醒,饮食减少,疲倦乏力,面色萎黄,心悸,唇淡舌白,脉细弱。治宜益气补血,养血安神。方用归脾汤加减,常用药: 党参、远志、龙眼肉、茯苓、大枣、当归、柏子仁、五味子等。若胸闷、苔腻加木香;便溏加白术;心悸甚者加磁石、丹参。 4、浊阻滞: 平素嗜酒厚味,酿成痰浊,阻滞气机。多见于中老年人患者,血脂高、动脉硬化者。症见失眠多梦,头目眩晕,胸闷,痰多,舌苔腻,脉弦滑等。治宜除痰化浊。方用温胆汤加减,常用药: 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远志、酸枣仁、柏子仁、丹参、夜交藤等。痰多加胆南星、贝母;头痛加白蒺藜、苍耳子。 5、肝气郁结: 妇女多见,尤其是更年期妇女,气血易逆乱,肝气易郁结,症见失眠多梦,头目眩晕,胸胁胀痛,口苦纳呆,或见月经失调,脉弦细等。治宜舒肝解郁,养心宁心。 方用逍遥散加减,常用药:

便秘中医分类及治疗

便秘中医分类及治疗 便秘实际上首先要辩虚实和寒热 和股票一样没有过分的绝招 对症就是绝招 普通的便秘分4类大致是8种 热引起的也叫热秘 主要表现是大便干结肚子发胀疼痛并且伴有口臭口干小便发黄身体发热心烦面红特别喜欢喝水舌苔发红小便是黄色的 这种便秘是热秘适合用麻子仁丸 单方可以用大黄冲服 也可以喝三黄片加重计量 与热对应的就是冷秘 中医治病和辨别股票看易经是一样的分阴阳虚实 那么冷就属阴表现的症状是腹痛拘紧手不能碰肚子拒按手脚发 凉经常伴有呕吐症状大便很硬舌苔发白并且有点腻此时必须温中健脾才会解决这种便秘常用的药物主要是附子大黄细辛可以研磨冲服 临床主要用的是温脾汤加半硫丸成药不好买按照我说的那几味冲服就行 那些症状不见的都有有几个就行 下来就是气秘 主要是大便干结或者不是很干但是想拉拉不出来就是便不爽放屁比较厉害 肚子张的比较厉害疼不想吃饭舌苔薄腻很多人还伴有胸前不舒服的感觉 总觉得堵得慌 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 上面的就是气秘治法主要是顺气导滞 主要用的药物是木香沉香乌药大黄槟榔等 成药是六磨丸 下来还有虚秘 虚秘呢常规分4种 第一种是脾肺气虚虚秘 第二个是血虚亏虚型 第三阴津不足 第四阳虚寒凝 脾肺气虚主要症状是大便并不是十分干有便意但是排便困难 用力排便容易出汗短气便后发力面色发白身体没劲懒得说话舌苔发白 这一类就属于脾肺气虚 主要润肠益气 黄芪对此类便秘效果极佳 代表方是黄芪汤

主要用到的药物黄芪白蜜陈皮 可以加上麻仁 如果是这样的光黄芪蜂蜜泡水效果就很好 血虚亏虚型 的主要症状大便干面色不好看没有血色有头晕目眩的症状 有部分人容易心慌害怕伴有气短 还有健忘等症状同时嘴唇比较颜色淡缺少血色 舌苔少而白 准确的是淡而白 生地当归桃仁效果极佳可以加入麻仁 典型的方子就是润肠丸 有这个成药了 阴津不足 的也是大便干但是大便的形状就和羊粪一样小硬 此类患者形体消瘦经常头晕伴有耳鸣两个颧骨红脾气不好睡眠也不好 容易盗汗 腰腿有部分容易酸软 舌苔少舌头红 主要的药物是玄参生地当归麦冬主要治疗方法是滋阴通便 我们平常生地当归麦冬泡水就可以也不难喝 发甜了 好喝 主要代表方子就是增液汤 最后一种类型的便秘阳虚寒凝 这种情况有时候干有时候不干 有的人干有的人不干 并不是便秘都一定是干的 但是排便困难小便比较多 面色发白 手脚比较凉 肚子冷痛用热水袋付就会好点 或者是膝盖腰部发凉不舒服 舌苔淡发白 老年朋友尤其是男同志一上了50岁阳虚就比较明显 出现的便秘70%的都是这种 我临床上跟我老师看过这类病人不少 主要治法是温阳通便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 这四部没有做完不能开药 实际上很多人都违反了 闻比如说不同的病人味道不同 糖尿病人容易散发烂苹果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