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工程中的眩光及其评价方法

照明工程中的眩光及其评价方法
照明工程中的眩光及其评价方法

照明工程中的眩光及其评价方法

初醒悟

摘要:本文探讨了照明工程中的眩光及其评价,以及降低眩光,提高照明舒适度的方法。

关键词:眩光;照明质量;阈值增量;光幕亮度;眩光评价值

Glare and It’s Evaluation Method for Lighting Engineering

Ray Chu

(Shanghai Ray Lighting Design Office, Shanghai 200233)

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deals with glare and it’s evaluation for lighting engineering, the methods to reduce glare and increase the comfort of lighting.

Keywords:glare; lighting quality; threshold increment; veiling luminance; glare evaluation value.

1 引言

出色的照明设计、先进的照明设备,让我们享受到了照明带给我们的舒适和便利。但眩光(glare)问题,一直是个令人十分头痛的问题。

什么是眩光?为什么会产生眩光?怎样降低、甚至消除眩光呢?

眩光:由于视野中的亮度分布或亮度范围的不适宜,或存在极端的对比,以致引起不舒适的感觉或降低观察细部或目标的能力的视觉现象。[5]眩光是一种不良的视觉现象,它会使人感到刺眼,引起眼睛酸痛、流泪、视力降低,甚至可能会暂时失去视看能力。

眩光使视觉功能降低的机理可以这样来理解:由眩光源发出来的光,在视网膜方向上散射,形成一个明亮的光幕,叠加在清晰的场景像上。这个光幕具有一个等效光幕亮度(equivalent veiling luminance),其作用相当于使背景亮度增加,对比度下降,使人产生眩光感,并且难以看清目标。

图1 人眼与眩光

2 与眩光相关的名词释义

(1)视野(visual field):

眼睛注视一个目标,注视点以外一定空间的物体也能看见,这个空间范围称为视野。视野分水平视野和垂直视野,反映人眼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视认范围。

静态下,双眼水平视野可达160度,垂直视野可达50度。而在运动的车辆中,驾驶员的动视野大小与车速有关。车速越快,注意点向远伸展,视野就越小,周围景物就难以看清楚。

交通心理学研究表明,车速40km/h,水平动视野为100度;车速70km/h,水平动视野为65度;车速100km/h,水平动视野为40度。垂直动视野,即驾驶员视线在垂直方向的视认空间,通常为30度。

受人眼视差和较差照明条件的影响,人眼在暗环境下对颜色的正确分辨能力是很差的。因此,视觉分辨能力取决于物体与其背景在亮度上的差异。一个物体只有在获得一定的亮度对比时才能被看见。

(2)亮度对比C(luminance contrast):

C=⊿L/L b =∣L o-L b∣/L b

式中,⊿L——识别对象亮度与背景亮度之差;

L o——识别对象亮度(cd/m2);

L b——背景亮度(cd/m2)。

亮度对比有“正对比”和“负对比”之分。当物体亮度高于背景亮度时是正对比;当物体亮度低于背景亮度时是负对比。

(3)临界(阈值)对比度C t(threshold contrast):

C t = ⊿L t /L b

式中,⊿L t——临界亮度差,人眼刚能识别目标时目标与背景间的亮度差。

(4)可见度水平VL(Visibility Level):

目标与背景的实际亮度对比度C与临界对比度C t的比值。

VL=C/C t=⊿L /⊿L t

眩光按影响程度分为不舒适眩光和失能眩光。

(5)不舒适眩光(discomfort glare):

是指在视野内使人们的眼睛感觉不舒适的眩光,但并不一定降低视觉对象的可见度。这种眩光也称为心理眩光。

(6)失能眩光(disability glare):

是在视野内使人们的视觉功能有所降低的眩光。它是一种会降低视觉对象的可见度,但并不一定产生不舒适感觉的眩光。

眩光按其形成机理,分直接眩光、干扰眩光、反射眩光、对比眩光。

(7)直接眩光(direct glare):

由视野中,特别是在靠近视线方向存在的发光体所产生的眩光。

(8)干扰眩光(disturbance glare):

当非观看物体方向上存在发光体时,由该发光体引起的眩光。

(9)反射眩光(glare by reflection):

由视野中的反射引起的眩光,特别是在靠近视线方向看见反射像所产生的眩光。

(10)对比眩光(comparison glare):

光环境中存在着过大的亮度对比形成的眩光。

3 眩光的评价方法

到目前为止,针对室内环境、体育场馆、机动车道路等照明场合,人们已经总结出以下四种主要的眩光评价表达式:

3.1 统一眩光值UGR

统一眩光值(unified glare rating)UGR的计算:[5]

式中,L b——背景亮度(cd/m2);

L a——观察者方向每个灯具的亮度(cd/m2);

ω——每个灯具发光部分对观察者眼睛所形成的立体角(sr);

P——每个单独灯具的位置指数。

以上各参数应按下列公式和规定确定:

1)L b=Ei /π

式中,Ei——观察者眼睛方向的间接照度(Lx)。

2)L a =I a/A·cosα

式中,I a——观察者眼睛方向的灯具发光强度(cd);

A·cosα——灯具在观察者眼睛方向的投影面积(m2);

α——灯具表面法线与观察者眼睛方向所夹的角度(°)。

3)ω=A P /r2

式中,A P——灯具发光部件在观察者眼睛方向的表观面积(m2);

r ——灯具发光部件中心到观察者眼睛之间的距离(m)。

4)古斯位置指数P应按图2生成的H/R和T/R的比值由位置指数表确定。

图2 以观察者位置为原点的位置指数坐标

系统(R,T,H),对灯具中心生成H/R和T/R的比值。

统一眩光值UGR的应用条件:

(1)UGR适用于简单的立方体形房间的一般照明装置设计,不适用于采用间接照明和发光天棚的房间;

(2)适用于灯具发光部分对眼睛所形成的立体角为0.1sr>ω>0.0003sr的情况;

(3)同一类灯具为均匀等间距布置;

(4)灯具为双对称配光;

(5)坐姿观测者眼睛的高度通常取 1.2m,站姿观测者眼睛的高度通常取1.5m;

(6)观测位置一般在纵向和横向两面墙的中点,视线水平朝前观测;

(7)房间表面为大约高出地面0.75m的工作面、灯具安装表面以及此两个表面之间的墙面。

3.2 眩光值GR

室外体育场地的眩光值(glare rating)GR的计算:[5]

式中,L v1——由灯具发出的光直接射向眼睛所产生的光幕亮度(cd/m2);

L ve——由环境引起直接入射到眼睛的光所产生的光幕亮度(cd/m2)。

式中的各参数应按下列公式确定:

1)

式中,E eyei——观察者眼睛上的照度,该照度是在视线的垂直面上,由i个光源所产生的照度(Lx);

θi——观察者视线与i个光源入射在眼睛上的方向所形成的角度(°);

n——光源总数。

2)L ve =0.035L av

式中,L av——可看到的水平照射场地的平均亮度(cd/m2)。

L av =E horav· ρ/πΩ0

式中,E horav——照射场地的平均水平照度(Lx);

ρ——漫反射时区域的反射比;

Ω0——1个单位立体角(sr)。

眩光值GR的应用条件:

(1)本计算方法用于常用条件下,满足照度均匀度的室外体育场地的各种照明布灯方式;

(2)用于视线方向低于眼睛高度;

(3)看到的背景是被照场地;

(4)眩光值计算用的观察者位置可采用计算照度用的网格位置,或采用标准的观察者位置;

(5)可按一定数量角度间隔(5°……45°)转动选取一定数量观察方向。GR值与不舒适眩光程度对应关系:

3.3 道路照明眩光评价的阈值增量TI

阈值增量(threshold increment)是失能眩光的度量。表示为存在眩光源时,为了达到同样看清物体的目的,在物体及其背景之间的亮度对比所需要增加的百分比。[6]

阈值增量是将平均路面亮度作为背景亮度。当背景亮度范围为0.05cd/m2< L b <5cd/m2时,TI的计算公式近似为:

TI=65L v/L av0.8(%)

式中,TI—阈值增量(%);

L v—等效光幕亮度(cd/m2),假定观察者总是以与水平线成1°角注视与路轴平行的正前方(即一直注视其前方约86米路面上的一点);

L av—路面平均亮度(cd/m2)。

等效光幕亮度L v的计算公式:

L v=10∑(E eyei/θi2)

式中,E eyei—第i盏灯具在观察者眼中的垂直照度(Lx);

θi—第i盏灯具发光中心与观察者视线之间的夹角(°)。(1.5°< θ <60°)阈值增量TI也可用专用的成像亮度计直接测得。

表1 阈值增量TI与L v及L av之间的关系表单位:%

高等级道路路面平均亮度L av通常是1.0~2.0cd/m2,而阈值增量TI要求在10%以下,所以L av为1.0cd/m2时,等效光幕亮度L v不应大于0.15cd/m2。L av为1.5cd/m2时,等效光幕亮度L v不应大于0.20cd/m2。L av为2.0cd/m2时,等效光幕亮度L v 不应大于0.25cd/m2。

L v是对所有与视看目标夹角成1.5度~60度的灯具的10E eye/θ2求和,在灯具排布,即所有角度θ一定的情形下,E eye越小越好。

3.4 道路照明中的眩光控制等级G

道路照明中,驾驶员所感受到的不舒适眩光,可以用眩光控制等级G来度量。G值与灯具本身的性质及布置情况有关。

影响眩光控制等级G的因素包括:

(1)灯具和光源方面:

1)在C—γ系统中,C=0,γ=80°的绝对光强,即在平行于道路轴线的垂直面内,从灯具的最下点算起,80°方向的光强,即I80。

2)C=0,γ=80°方向的绝对光强与C=0,γ=88°方向的绝对光强的比值,即I80/I88。

3)从灯具垂直正下方起76°方向上所看到的灯具的发光面积,即F。

4)所用光源的颜色系数,以C表示。当使用光源为低压钠灯时,C=0.4;高压钠灯时,C=0.1;高压汞灯时,C=-0.1;其他光源时,C=0。

(2)设施布置方面:

1)平均路面亮度,即L av。

2)水平视线(1.5m)距灯具的高度,即h’。

3)每千米的灯具数量,即p。

这些参数和眩光控制等级G之间有如下关系:[4]

G=13.84-3.31log I80+1.3(log(I80/I88))1/2-0.08log(I80/I88)+1.29log F

+0.97log L av+4.4log h’-1.46log p+C

需要注意的是,上式中的各个参数只适合于下列范围:

50c d≤I80≤7000cd;

1≤I80/I88≤50;

0.007m2≤F≤0.4m2;

0.3cd/m2≤L av≤7cd/m2;

5m≤h’≤20m;

20≤p≤100。

眩光控制等级G与主观评价的关系:

4 眩光控制的策略

从以上诸多眩光评价公式,可以总结出眩光控制策略的方向:

(1)提高视野中的背景亮度,因为眩光值一般与背景亮度成反比。但要通过提升系统照明效率来实现,而不是单纯增加电能消耗。

(2)降低灯具在观察者眼中产生的垂直照度,从而降低眩光源在观察者眼中产生的等效光幕亮度。

(3)尽可能使视看目标与灯具发光面间的夹角增大。这涉及到灯具的合理布置问题。

(4)降低灯具发光面的亮度。

(5)设置科学的截光设施。

5 小结

多数情形下,眩光会对照明效果产生负面影响,甚至直接导致照明设计方案的失败。我们的目标是:寻求既能够合理抑制眩光又可以高效利用光源光通量、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的方案。因此,科学的照明设计就显得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杨春宇,刘锡成. 失能眩光对道路照明安全影响的研究. 《照明工程学报》2007.4

[2] 于连栋等. 失能眩光机理的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8

[3] 李炳华,王玉卿主编. 现代体育场馆照明指南.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

[4] 李铁楠编著.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5] GB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6] CJJ 45-2006.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注:本文发表于《2011年海峡两岸第十八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论文集》,2011.11·贵阳

教学评价分类

教学评价有哪些分类 一、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根据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的不同,一般将教学评价分为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一)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一般指在课程或一个教学阶段结束后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定。这类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确定学生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证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以为确定学生在后继教程中的学习起点,预言学生在后继教程中成功的可能性,以及制订新的教育目标提供依据。 总结性评价着眼于某门课程或某个教学阶段结束后学生学业成绩的全面评定,因而评价的概括水平一般比较高,考试或测验所包括的内容范围也比较广,评价的次数不多,一般是一学期或一学年两、三次。学校中常见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或考查以及毕业会考都属这类评价。(二)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主要指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测定。 形成性评价有点类似于教师按传统习惯使用的非正式考试和单元测验,但它更注重对学习过程的测试,注重利用测量的结果来改进教学,使教学在不断的测评、反馈、修正或改进过程中趋于完善,而不是强调评定学生的成绩等第。正因为形成性评价以获取反馈、改进教学为主要目的,所以这类测试的次数比较频繁,一般在单元教学或新概念、新技能的初步教学完成后进行,测试的概括水平不如总结性评价那样高,每次测试的内容范围较小,主要是单元掌握或学习进步测试。相比较而言,总结性评价侧重于对已完成的教学效果进行确定,属于“回顾式”评价;而形成性评价侧重于教学的改进和不断完善,属于“前瞻式”评价。(三)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指为查明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实施的测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形成一套适合每个学生特点和需要的教学方案,就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状态,发现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等等。教师获取这些情况的方法和途径是多样的,其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的主要用途有三个方面:(1)检查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常在教学前如某课程或某单元开始前进行测验,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教学开始时已具备的知识、技能程度和发展水平。(2)确定对学生的适当安置。通过安置性诊断测验,教师可以对学生学习上的个别差异有较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经过合理调整使教学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要。(3)辨别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诊断性评价,主要是用来确定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及其成因的。 二、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根据评价所依据的不同标准与解释方法,可以将评价分为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常模参照评价是以个体的成绩与同一团体的平均成绩或常模相互比较,从而确定其成绩的适当等级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重视个体在团体内的相对位置和名次,它所衡量的是个体的相对水平,因而又将这类评价称为“相对评价”或“相对评分”。常模参照评价以常模为参照点,常模实际上就是团体测验的平均成绩,以学生个体的成绩与常模比较,就可以确定学生在团体中的位置,知道他的成绩在团体中属于“差”、“中下”、“中上”还是“优”。常模参照评价具有甄选性强的优点,因而可作为分类排队、编班和选材的依据。它的缺点是在排队选优时,对于个人的努力状况及进步的程度不加重视,尤其对于后进者的努力缺少适当

公开课课堂评价的方法和意义

公开课课堂评价的方法和意义 中山大学附属雅宝学校臧启玉老师 公开课是教师进行教学经验、教学技巧交流的有效方式。为了促进本校教学的发展,各学校都要组织一定规模的校内公开课或者示范课。这种方式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整体进步,有利于教学技巧的不断创新。我参加了许多公开课交流的研讨会,收益匪浅,但同时感觉到在对课堂定性评价时许多老师不能对公开课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评价的也不到位。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评价一节课呢?课堂评价是多方面的,我认为最主要的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评价,那就是课堂的知识总量、知识点处理的质量、知识传授的技巧。 下面我结合初一政治《人生难免有挫折》这节公开课来谈一谈如何从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课堂评价。 一、总结课堂知识容量,从“面”上把握课堂教学。 教学活动中信息量的大小与教学效果关系极大。教学活动是传输一定知识的活动,而任何知识都具有一定的信息量。如果一节课知识容量过小,那么教学效果将会很差。 在这节课中,要学习的知识量是很少的,一是要学生意识到人生难免有挫折,另一就是认识到人生挫折产生的原因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和学校因素及个人因素四个方面。那么如何使本节课上的丰富多彩而不显得空洞,这对老师来说是首先要处理好的问题。而在这节公开课中,老师设计先是以〈西游记〉序幕开头让同学们回忆唐僧在取经路上饱经挫折,从而树立挫折意识。然后能过大量的感性材料让同学们展开讨论从而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最后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结束。从整节课的设计上来说,既达到了教学任务而又使课堂丰满,学生在轻松中学到了大量的知识。 把握从“面”上去评价课堂,一要看整节课的设计是不是合理,另一方面要看信息量是否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这两个方面,课堂应该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分析教学重难点的处理质量,评价课堂教学的“点”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点的过程,是先知者传授给后知者的过程。由于知识点的难度不同,那么接受者在接受知识点的困难程度也就不同。对于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的处理质量,是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方面。 这节课中,人生难免有挫折的原因是教学的难点。那么应该怎么样才能使同学们领会这个知识点,在对这个知识点的处理上,教师采取了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让同学展开讨论,比方讲人生产生挫折的自然因素这方面,教师提供了在唐山地震中许多人家破人亡的事例,同学们通过分析后很轻松的领会了知识。 从这一方面进行课堂评价时,一方面要分析教师采取的方法是否真正有利于解决教学难点,另一方面要观察学生是否真正领会了知识点。达到这两个方面,我们说教学是成功的。 三、分析知识传授的技巧,即整节课顺利进行的“线”。 “教无定法”,但是对于具体的教学对象和具体的知识传授,合理的教学方法是知识顺利传授的重要条件。每个教师在分析教学知识的特点后应该去寻找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是优秀的教师应该做到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节课堂教学中,教师成功运用了事例教学法、课件辅助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通过影音课件教学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教师设计问题指导同学们展开讨论,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 以上三点我主要是评价其教学成功之处,当然,每节课堂教学都有其闪光点和灰色之处,所以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既要吸取其成功之处,同时也要分析其灰色点,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去避免类似的失误。

教学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方法 教学是培养人才、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方法及技术对教学过程及预期的一切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以提供信息改进教学和对被评价对象作出某种资格证明。 一、教学评价的方法体系 1.适合各类教学活动的教学评价形式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必然对教学评价的形式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多样性要求,故产生了以下几种基本评价类型的细分形式,即适合各类教学活动的教学评价形式:(1)“教学摸底”型评价。(2)“教学反应”型评价。(3)“教学反馈”型评价。(4)“成果把握”型评价。(5)“认可”型评价。(6)“实态把握”型评价。 教学评价必须是有助于教学活动更有效地开展,因此评价和调节教学活动的结合方式就应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必须根据各类教学活动的特点灵活地加以运用各种评价形式。 2.成绩评价中的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 在制定教学目标的同时制定教学细目标,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目标进行教学;在考核学生过程中,对照目标进行考核。这就是根据已定教学细目标为标准的绝对评价。这种取绝对标准的评价不仅对教师来说具有追求价值,而且对学生来说又具有学习价值。当然,判断一个学生的进步情况时,除了用绝对评价外,还需要用相对评价,这就是把某个学生放到全市乃至全国的学生总体中,看其所处的相对地位。这种取相对标准的评价,对于选拔优秀生、淘汰差生是需要的;对教师了解学生间的差异情况也是有利的。 3.多种水平的形成性评价 评价的目的从某种程度讲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潜力。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某些学科的特点可采用复式教学与评价,即根据复式教学的特点采用多种水平的评价。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生分成的A、B、C不同水平层次的3组情况,在检查学生的到达目标程度时,分别出3套同一内容的不同要求的检查题,让学生在统一时间完成。完成的结果,也许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会得到好成绩,而相反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则会得了个不理想的成绩,或者大家都得到较好成绩。不管什么样的成绩,都不能做A、B、C3组成绩的横向比较(也不能比较),而是让学生把成绩自己作个前后成绩的纵向比较,看是进步还是退步。当然,A、B、C3组的学生并不是恒定的,随着他们学习水平的变化可以随时作调整。 4.个体内差异的评价 当试图判断或解释一个学生的某一方面的进步时,必须将其与该学生的另一些方面相比较,然后作出适当的评价。通过这种个体内的差异的比较而作出的评价,就是个体内差异的评价。教师可以把一个学生的各科学习情况作横向比较,以此了解学生在内容相关程度高的学科中的学习情况,还可以经常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他的智力相比较,以此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努力程度: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他的兴趣爱好相比较,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学科特长。这些做法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其学习潜力。 5.分阶段总结性评价 除了每学期、每学年对学生进行的全面考核,即期终考核和学年总评外,还可以在一定年级段各进行一次学生知识、能力、个性心理特征的总检验。这种总结性评价的内容包括学习方面、思想品德方面、体育卫生方面和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检查的方法、形式各种各样,主要由学校领导和具体职能部门(如教育科学研究室、教导处等)对学生通过听课、考核,召开教师、学生、家长座谈会,参加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以及有关项目的测定。通过这些方法的调查、了解,收集、积累相应的资料,为对学生作出全面、客观的分析、评价提供依据。 6.主要的评价方法及评价工具 教学评价的方法是教学评价的主体为完成教学评价任务所采用的某些工作方法。而教学评价的工

教学中常用的评价方法

教学中常用的评价方法

量规 量规是一种结构化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技术,常以二维表格的形式呈现。量规在信息化教学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运用量规时首先要具有结构化思维,从评估对象中提炼出与评价目标相关的多个指标的详细描述,将原本非结构化的主观性评估任务转化为结构化的级差评估,大大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在表现性评估中,利用量规不仅可以为学习者指明学习方向,同时也可以为不同的评估者提供统一的判断标准。量规从与目标相关的多个方面详细规定评级指标,因而操作性好、准确性高。将量规与作业分析等评价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可以有效降低评价的主观随意性。应用量规,可以由教师评价学生,也可以由学生自评或互评。如果事先公布量规,对学生学习还会起到导向作用。档案袋评价 学生成长记录袋或档案袋(portfolio)是指用以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绩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而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则是指通过对成长记录袋的制作过程和最终结果的分析而进行的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虽然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更多在于教学结果的评价,但是我们讨论认为,其资料记录的过程本身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其操作过程本来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因此我们把它也归入教学过程的评价当中。 档案袋的建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协作的结果。档案袋要想为学生和教师对学习过程作全面评价提供帮助。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上述的各种档案袋评定可以结合起来使用,并不是使用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科目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档案袋评定。

访谈法 一、定义 访谈,就是研究性交谈,是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收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在研究比较复杂的问题时需要向不同类型的人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 适用范围:访谈法收集信息资料是通过研究者与被调查对象面对面直接交谈方式实现的,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访谈广泛适用于教育调查、求职、咨询等,既有事实的调查,也有意见的征询,更多用于个性、个别化研究。 访谈研究法的优点:非常容易和方便可行,引导深入交谈可获得可靠有效的资料;团体访谈,不仅节省时间,而且与会者可放松心情,作较周密的思考后回答问题,相互启发影响,有利于促进问题的深入。 访谈研究法的缺点:样本小,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另外,无法控制被试受主试的种种影响(如角色特点、表情态度、交往方式等)。所以访谈法一般在调查对象较少的情况下采用,且常与问卷法、测验等结合使用。 观察法 一、观察法的意义和特点 观察法是人们为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条件下出现的现象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从观察准备到获得观察结果的全过程的实施,决不是被动、消极的注视,而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通过这一思维过程,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

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及考核办法

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及考核办法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国家课程标准对各学科、各学段的教学要求,及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2、适应性原则:教学方案的设计及其实施过程应能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标,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其它能力。 3、多元性原则: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发展性原则: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发展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评价所得出的结论主要用来进行纵向比较,发现教师变化的轨迹,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积极实践,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知识与技能 1、教学目标 (1)符合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能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对学科的要求,结合教材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适合学生学习实际:能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学科认知水平及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 (3)基本能按教学目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2、学习知识 (1)教师在课堂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能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利用相关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从中去感悟知识、学习知识,并能掌握知识。 (2)改变课堂教学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乐于探究知识的生成、变化和发展。 3、培养技能 (1)能根据学科特点创设形式多样的实践情景,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年龄特点,注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养成。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学过程 (1)学习活动的组织: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精心安排和组织下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教师与学生要共同创造学习环境。教师应紧扣学习主题,有序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实现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目标。 (2)学习方式的引导:课堂能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充分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探索、合作的过程要真实、自然,具有实效。 (3)思维的发展:课堂上的问题设计、实验操作、作业布置等,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助于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及反思意识。

白光LED室内不舒适眩光评估方法研究

白光LED室内不舒适眩光评估方法研究 为验证统一眩光指数(UGR)是否适用于LED光源的不舒适眩光评估,文章对两种不同白光LED灯具,在三个不同高度工作面上进行不舒适眩光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LED照明空间中,不同平面上依据原有评估方法选取的测量点均无法反映相应平面的不舒适眩光程度。通过研究,提出将DIALux软件仿真与UGR测量相结合可以更准确地评估LED照明空间的不舒适眩光程度。 标签:LED照明空间;UGR;不舒适眩光 引言 最佳光照环境可以在不同的场合满足完成的不同任务要求,还能给人带来舒适感和愉悦感,甚至可以提高视觉工效。照明环境的舒适性会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而室内不舒适眩光程度评估是照明舒适性评价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LED发光二极管照明技术发展迅猛,逐步取代白炽灯、荧光灯等传统照明光源应用于各种场所。因LED的发光原理与光色特性不同于传统照明灯具,LED照明存在着光照分布不均匀所形成的眩光,以其为光源所构造的照明环境与白炽灯和荧光灯等传统灯具构造的照明环境有很大的不同。 国家《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规定普通建筑室内不舒适眩光应采用统一眩光指数(UGR)评价[1],而UGR是基于传统光源照明特性得到的。研究表明,对于相同的平均亮度,均匀光分布照明设备和非均匀光分布照明设备的不舒适眩光感受明显不同[2]。目前,国际上尚未形成统一的LED灯具不舒适眩光评估方法[3]。本文研究UGR应用于LED光源不舒适眩光评估的不足并提出修正方案。 1 不舒适眩光评估标准 眩光是一种由于视野中的亮度分布不适当或亮度变化幅度过大,以致引起不舒适感或降低观察物体能力,或两种现象同时出现。根据作用不同,眩光可以分为两种:失能眩光和不舒适眩光,它们常常一起出现但也可以单独出现。其中,与人眼有直接生理关系降低视觉功能的是失能眩光,又名生理眩光;仅带来不舒适感而未降低人眼视觉能力的是不舒适眩光。 室内眩光属于不舒适眩光,对于不舒适眩光的评价,常见的四种方法分别是:统一眩光评价系统(UGR)、英国的眩光指数系统(GI)、美国的视觉不舒适概率系统(VCP)和亮度限制曲线[4-6]。通过对室内照明装置进行实验,将不同评价方法的计算结果与主观评价得到的实验数据相比较,研究人员认为UGR是四种方法中最佳的室内不舒适眩光评估方法[7]。国家《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规定[1]: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常用房间或场所的不舒适眩光应采用

教学设计常用评价用语汇总

教学设计常用评价用语汇总 教学设计评价用语 篇一:教案评价用语教案评价用语 1、该节课教学目标目标清楚明白、具体,易激发兴趣,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练习设计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形式多样,分量与难度适中,学法指导得当,是一节很不错的课。 2、该节课教学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内容主次分明,抓住关键;结构合理,衔接自然紧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符合学段教学要求、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是一节成熟的课。 3、该节课能以旧引新,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和生长点,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能找到教材特点及本课的疑点,并恰当处理,在课堂上设疑问难,引导点拨,是一节很有个性特点的课。 4、本节课各种学习活动设计具体、充分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材施教,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遵循常规但不拘泥,根据学生的差异和特点, 从具体到抽象对教材进行处理,是一节很成功的课。 5、该节课教学过程设计完整有序,既体现知识结构,知识点,又注意突出学生活动设计,体现教学民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课堂结构完整,密度恰当。 6、该节课教学程序设计巧妙,在教学过程中能运用上新颖独特教学方法、言简意胲, 引导点拨学生,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做出的作品图文并貌,有美感,整节课很完美。 7、该节课很有艺术,教学安排清晰有序,科学规范。在教材处理上从具体到抽象,化难为易,以简驾繁突破难点。各环节有详细的练习,科学合理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能力的发展。 8、本节课非常成功,设计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全面培养学生素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理念。教师配以亲切活泼的教态,能较为恰当地运用丰富的表扬手段,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9、该节课教学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内容主次分明,抓住关键;结构合理,衔接自然紧凑,组织严密,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功地教学生“会学”。 10、该节课堂结构层次清楚、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启迪学生思维、解决重点、突出难点。精心设计练习,并在整个教学???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节优秀的课。 11、该节课很有创意,对教材把握透彻、挖掘深入、处理新颖,针对学生基础和学生发展性目标,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条理地将旧知识综合进行运用。

教学评价的类型

教学评价的类型 一、教学评价的分类 教学评价工作是十分复杂的。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不同的类型。 根据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和总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 1. 教学前的准备性评价 准备性评价,又称诊断性评价,是为了使教学适合于学习者的需要和背景而在一门课程和一个学习单元开始之前对教学背景及学习者所具有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条件进行的评估。教学背景主要是指实际教学环境(包括物质条件)及理论基础。准备性评价通常运用所谓的“摸底测验”的方式来进行。通过准备性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是否具备学习某种新科目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或技能,也可以了解在新科目的教学目标中,有哪些知识与技能是学生已经掌握的。涉及内容有: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教学基本要求;学生前一阶段教育中知识的储备总和; 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风格、能力倾向及对本学科的态度; 学生对学校学习生活的态度、身体状况及家庭教育情况等等。应注意是,教师进行诊断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是给学生贴标签,不是要把某些学生编入"慢班"从而降低要求。诊断性评价的目的,是为设计一种可以排除障碍的教学方案,是识别那些高出或低于零点的学生,这样就可把他们分置在最有益的教学序列中。根据这两方面得出的结果,我们就可以检查教学目标是否定得太高或太低;教学内容选择是否恰当,是否适合学生的水平及兴趣;并可根据不同内容和不同特点选择不同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2.教学进行中的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取得更佳的效果而不断进行的评价。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因而可据此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形成性评价常采用非正式考试或单元测验来进行,测验的方式必须考虑单元教学中所有重要的目标。通过形成性评价,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成败情况,获得教学中的连续的反馈,作为教师随时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的参考。 3.教学结束后的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学期末或学年末进行的各科考试、考核都属于这种评价,其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业是否最终达到了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通过总结性评价,教师可以检验本学期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从而判断教学效果的好与坏,是否需要对教学做进一步的改进,以及为制定新的教学目标提供参考。 三种类型的评价比较

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及方法

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及方法 1.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 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我们常说,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变化着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凭借着教学经验,及时地捕捉各种反馈信息,适时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并引导和指导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因此,教学中的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强化改进学生的学习,并为教师提供反馈。 2 .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法 本课程倡导的评价方法有: ●教师观察记录。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描述性评语。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 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

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学生互评。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 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作品评价。将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产生的作品进 行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进行评析。 ●个案分析。教师针对某一学生学习的特殊状况进行跟踪评价, 它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 ●纸笔测试:检查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情况。 比如学生的回答不管好不好都全部鼓励;学生的回答明明很有创意却视而不见;不注重学生的闪光点;评价的方法过于单一,过多的注重量化的结果,忽视评价过程,关注终结性评价等等。这些评价忽视了被评价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方法技能的提高,使被评价者多处于消极被动的评价地位,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影响了学生后续发展。也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提高。我们应当遵循课堂教学的目的与评价方法,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

最新教学评价的方法精选模板

教学评价的方法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 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 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 (课堂、课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即考试与测验。 评价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教学评价的作用: 1、诊断作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可以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它的质量和水平、成效和缺陷。全面客观的评价工作不仅能估计学生的成绩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能解释成绩不良的原因,并找出主要原因。可见教学评价如同身体检查,是对教学进行一次严谨的科学的诊断。 2、激励作用。评价对教师和学生具有监督和强化作用。通过评价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经验和研究都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内,经常进行记录成绩的测验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大的激发作用,可以有效地推动课堂学习。 3、调节作用。评价发出的信息可以使师生知道自己的教和学的情况,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反馈信息修订计划,调整教学的行为,从而有效的工作以达到所规定的目标,这就是评价所发挥的调节作用。 4、教学作用。评价本身也是种教学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将获得长进,智力和品德也有进展。 教学评价的方法:测验、征答、观察提问、作业检查、听课和评课等。 教学评价的要求: 1、明确多次评价的目的和评价对象,以解决评价的方向性问题。 2、明确每次评价的内容,评价的具体目标。 3、明确为评价而准备的条件。

如何评价眩光等级

如何评价眩光等级 (三)眩光限制 在道路照明中,眩光限制也是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眩光可分成2类:①称为失能眩光。它损害视看物体的能力,直接影响到驾驶员觉察物体的可靠性。②称为不舒适眩光,通常引起不舒适感觉和疲劳,直接影响到驾驶员的舒适程度。由于这2类眩光之间的功能关系 尚不清楚,因此需分别予以考虑。 1、失能眩光(生理眩光) 从可见度损失的角度,用失能眩光来评价道路照明设施。 眩光导致觉察(即知觉)能力的损失,是由于光在眼睛里发生散射而造成的,见图4-1。没有眩光时,直接视场里景物的清晰图象聚焦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引起的视感觉与景物的亮度成正比,来自位于直接视场内或靠近直接视场的眩光源的光线在眼睛里不聚焦,而是部分地发生散射。在视网膜方向上的散射会起到光幕作用叠加在清晰的图象上。这层幕可以看作有一等效亮度,其与视网膜方向散射程度成正比。 为了确定总的视感,必须把这种亮度加在景物所产生的亮度上,即视感的总强度取决于2个分量之和:景物亮度和等效光幕亮度。何拉德(Holladay,1972)等人发现等效光幕亮度取决于眩光源在眼睛上产生的照度(Evyv)以及观察方向和从眩光源来的光线入射方向之间的角度(θ)。对道路照明中通常出现的亮度范围以及在1.5~60?范围内的θ,光幕亮 度可用下面经验公式表示(81页有一公式) 式中Lv――等效光幕亮度(cd/O); Evyv――眩光源在观察者眼睛上(在垂直于视线平面上)所产生的照度(lx); θ――视线和来自眩光源的光线入射方向之间的角度; k――比例常数,当θ以度为单位时K=10;当θ以弧度为单位时,K=3×10ˉ³。在实际应用中,视场中往往出现多个眩光源,这时总的等效光幕亮度可由每个眩光源所产生的等效光幕亮度相加而得到,即(82页有一公式) 把等效光幕亮度加在背景亮度和物体亮度两者之上后,有效背景亮度和对比本身均会发生 变化。 1)有效背景亮度增加(82页有一公式) 式中Lb――背景亮度;Lbaff――有效背景亮度。 2)对比减少(82页有一公式) 式中Lo――物体亮度; Co――没有眩光时物体亮度对比; Caff――有眩光时物体的有效亮度对比。 根据图4-2CIE阈值对比曲线,一方面由于背景亮度增加而引起阈值对比减小即对比灵敏度增加,而另一方面对比又减少了。但是,对比灵敏度增加即阈值对比减小的正效应还不足于补偿对比减少的损失。这意味着,没有眩光时一个刚刚可以看见的物体(阈值对比),

小学科学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卷首语 近日里寒风犀利,晨霜凝结,我们仍沉浸在国培学习的浓烈的氛围中,因为这里不仅有我们的良师益友,还是我们收获希望的开心乐园。我们的梦想犹如一片片六角的雪花在空中飞舞染遍漫天的辉煌,冬天的纯净让我们沉醉,满天飞舞的不是雪花,是冬的语言,述说着我们勤奋学习共同研 修的丰采和一朵朵花儿的成长。

重要通知

小学科学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1、探究发现法:探究发现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部联系,找出变化规律的方法,在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的方法。在科学课中,运用探究发现法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探究发现的过程学会发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实验探索法:实验探索法是指教师提出命题或创设若干条件,学生围绕着教师的命题进行假设和实验证明;或者利用教师创设的条件,进行开放性实验,从中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实验探索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假设论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实验探索法的特点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在实验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只是提出命题或创设条件,通过什么样的实验,怎样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探索发现什么,都由学生自己来确定。实验探索法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习实验的方法和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发现的能力。也就是说,把实验作为探索和发现的方法,学生按照提出的命题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寻找答案。在这里,实验过程就成了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重要途径。 3、小组讨论法:小组讨论法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

教学评价的种类

教学评价的种类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以价值判断。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教学评价可以分为以下不同的种类。 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诊断性评价 (1)“诊断”在教学工作中的必要性 医生要袪除患者疾病并提出使患者康复的处方,必须对患者进行仔细的诊断。教学工作也一样,教师要想制订适合每个学生特点和需要的有效

教学策略,也必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知识储备,了解他们的技能和能力水平,了解他们对所要学习的学科的态度和抱负水平,了解引导学生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等。了解学生的手段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测试。不过,教育中的“诊断”涵义较广,它不限于查明、辨认和确定学生的不足和“病症”,它也包括对学生优点和特殊才能的识别。教育诊断的目的不是给学生贴标签,证明其在学业上“能”与“不能”,而是根据诊断结果设计一些依赖或发挥学生长处并补救或克服其短处的活动方式,即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长善救失”,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于可能的范围内获得最大的进步。 对学生的诊断不仅可以单独设计和进行,而且还可以利用以前的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结果来设计和进行。 (2)诊断性评价的作用 学年或课程开始之前的诊断性评价,主要用来确定学生的入学准备程度并对学生进行安置;教学进程中的诊断性评价,则主要用来确定妨碍学生学习的原因。 ①确定学生的入学准备程度学校和教师如果打算使每个学生都喜欢学习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就必须通过诊断性测试和其他方式了解学生的入学准备程度。如果教师能辨别出学生在情感、认知风格、语言及技能方面的缺陷和特点,就可据此确定每个学生的教学起点并采取某些补救性措施,或给学生以情感方面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教学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教育教学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数控专业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摘要新课改强调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根据学生、教师、学校在课程发展中的需要,通过评价激发调动其内在动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提高,以实现自身的价值;通过评价,优化教学过程,夯实学科基础,提高教学质量。因此,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立和完善我专业的学生评价体系,现将讨论结果呈现如下。 关键词:新课改,评价体系,评价方法,改进策略 一、教育教学评价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1.在评价内容上,重学生的评价,轻教师的评价;重结果的评价,轻过程的评价;重知识技能等认知领域的评价,轻情感、个性等非认知领域的评价。 2.在评价的方式和标准上,教育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和标准还是考试和分数,且绝大多数重视的是终结性评价,缺乏对教学过程和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发展过程的形成性评价,评价的权力还是由教师牢牢控制,很少有学生自我评价的形式和过程。 3.在评价的价值取向上,与所谓的“应试教育”时期相比,各个学校已经逐步认识到评价的激励教育功能发挥的重要性,各类激励措施已如雨后春笋,但对评价的选拔功能却“时刻准备着”。 4. 在评价的对象上,“重硬件,轻软件”、“重结果,轻基础”、“重数据,轻潜能”已成为学校评价的“瓶颈”。

5.在评价的主体上,学生、教师只是“带手铐的旅客”,还不善于作为主体积极参与评价;不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活动和学习活动进行反思;不善于自我调控、自我完善和自我修正。 二、教育教学评价方法的改进策略: 教育教学评价对新课改的实施起着导向和监控作用。面对目前的实际,怎样按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去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这涉及到课改目标的落实,关系到课改任务的成败,影响到教师和学生以及学校管理者行为的变化和切身利益。所以,应当重点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 1、评价内容多元化。 学业成绩、考试分数是学生评价的一个指标,而不是全部指标。学生的道德品行、学习态度、方法、策略、能力、品质、心理、身体素质都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不能单纯以分数成绩论高低、评优劣,而要通过各方面指标的综合性评价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这符合人才教育成长规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规律。 2、评价方法多元化。 常用的评价方法除笔试外,还有口试、辩论、答辩、制作活动报告、研究论文、调查报告、问题情境检测、成长记录袋、学习档案等。采用多种方法评价,有利于准确、清晰、客观公平地描述评价对象的发展情况。

眩光值计算

在建筑室内照明中眩光的出现是令人烦恼的问题。眩光乃是一种视觉条件,产生眩光的原因是由于视野内亮度分布不适当或由于亮度的变化幅度太大,或由于空间或时间上存在着极端的对比,以致引起不舒适或降低观察物体的能力,或同时产生这两种现象。 根据眩光对视觉功能的影响,可以分为失能眩光或不舒适眩光。前者引起对于视看物的视觉障碍,在生理上使视觉器官受到影响,因此,有人称它为生理眩光。后者是长期在它的作用下会感觉到不舒适,在心理上产生不良感觉,因此,有人称它为心理眩光。显示器的眩光危害既包括失能眩光,又包括不舒适眩光。 根据眩光形成的方式,还可分为直接眩光、间接眩光、反射眩光等。直接眩光是正在观察物体的方向或接近于这一方向存在发光体时所引起的眩光。间接眩光是不在观察物体方向存在发光体时所引起的眩光。这些眩光时常出现于室内照明中。显示器屏幕光线属于直接眩光、外部光线属于间接眩光或反射眩光(反射在屏幕上后)。 眩光对于生理和心理有严重的危害性,而且对于劳动生产率也有明显的影响。眼睛在视野内遇到非常强烈的光或光不太强而背景很暗,这时会引起可见度降低,以致于难以看到物体;还会引起眼睛流泪、痛疼,甚至眼脸痉挛等,前一效应称为眩目,后一效应称为羞明。此外,眩光还可引起视觉疲劳。(显示器收看内外光线反差危害的主要依据) 眩光对于心理有着明显的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情绪,给人不舒适的感觉。眩光的心理作用要受到个人差别的影响,而且与性别、年龄、环境、职业、习惯等因素有关。 此外,根据国外照明专家的研究结果证明,眩光对劳动生产率也有明显的影响,使劳动生产率下降。 本文着重对国际照明委员会制定的“室内照明的不舒适眩光”——CIE统一眩光值(UGR)予以介绍。 1 CIE关于室内照明的不舒适眩光 1979年以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眩光计算式,但是照明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眩光计算和评价有统一的方法,并可用计算机编排程序。在各国的眩光计算式尚未统一之前,CIE在1975~1979年间,曾探讨在各国的眩光限制系统中可取得一致的计算公式,进而发现北美的计算公式与英国的计算公式有很好的一致性。于1978年南非的艾因霍恩(Ein-horh)在综合各国眩光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可行的数学折衷的公式,在1979年的19届CIE大会上得到与会者的赞同,并要求在其后的实践中加以验证,其公式为: 该公式作为CIE TC3.4的工作成果,并在CIE55号(1983年)出版物中发表。但此公式只是一个过渡性公式,由此公式开发一个实用的眩光评价系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对公式做一些简化。后来的CIE TC3.13认为如下的统一眩光值(UGR)函数式是方便的。

教学评价的分类和功能

①《课标》中的课程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归纳为课程需要关注的三个方面: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人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画成一条数轴,三条数轴在原点交叉,并相互间隔90°,形成空间立体三维直角坐标系。即所谓的“三个维度”,只不过是个“文字游戏”而已!) ②课堂教学目标是:知识、技能、情感。 每一节课中,课堂教学目标有三条左右的具体目标即可。 知识、技能、情感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有时可以各自单独写成一条,更多的是两两合在一起写成一条,或是三三合写成一条。反对本本主义,反对教条主义,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撰写课堂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中,常用“知道”、“了解”、“理解”等词语来表述。 技能目标中,常用“学会”、“掌握”、“熟练掌握”等词语来表述。 情感目标中,常用“体会”、“体验”、“感受”、“认识”等词语来表述。 (见《课标》《教研手册》) 三、教学评价的分类 页脚内容1

由于教学评价是针对教学某一方面的内容或活动展开的,因此,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将教学评价分为以下类型: (一)按评价基准分类,教学评价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自身评价 1.相对评价 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个体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确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 为相对评价而进行的测验一般称为常模参照测验。它的试题取样范围广泛,测验成绩表明了学生学习的相对等级。由于所谓的常模实际上近似学生群体的平均水平,所以这种测验的成绩分布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利用相对评价来了解学生的,总体表现和学生之间的差异或比较不同群体问学习成绩的优劣是相当不错的。它的缺点是基准会随着群体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而易使评价标准偏离教学目标,不能充分反映教学上的优缺点,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2.绝对评价 绝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被称为客观标准。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优劣。评价标准一般是教学大纲以及由此确定的评判细则。 为绝对评价而进行的测验一般称为标准参照测验。它的试题取样就是预先规定的教学目标,测验成绩主要表明教学目标的达到程度,所以这种测验的成绩分布通常是偏态的。低分多高分少,为正偏态;低分少高分多,为负偏态。 页脚内容2

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及方法是什么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而教学中的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 1、评价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自我感受状态 学生在课堂中自我感受是课堂教学评价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其一,评价的结果应该是“给予”。课堂上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发现多提问,那么就应真正给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表现的时间与空间,即使出现一些意外的、甚至荒唐的回答或做法也应宽容学生,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真实的生活。其二,评价的前提是“关爱”。缺乏真爱的表扬与激励只能在课堂上造成师生之间的不和谐与尴尬。学生的心理感受良好,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成功的保障。他们在课堂上的反应、兴趣、注意、热情、评价、关注、交往等等,无不通过学生的心理感受表现出来。当然,教师的眼神、表情、手势这些无声评价也非常重要。课上教师的眼睛务必不断扫视,对专心听讲的学生,教师要用温和的面容,平等的眼神去观望,使学生感到气氛融洽,心态轻松;对走神的同学,教师要用严肃的目光注视,给学生以警示,使之集中精力;对回答问题十分精彩的同学,教师要用喜悦的目光,微笑的面容和赞扬的手势给予表扬;对思考、回答问题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配合语言评价,用热情的眼神、暗示的手势来激励学生,使其能增强自信心。所以,关注学生课堂的自我感受状态,评价才能真正地感动学生,使课堂更加生气盎然。 2、评价应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或与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所以,在教学时我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真正使评价多元化,以此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3、评价应该“尊重”。 课堂评价要承认并善待差异。老师们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差异都应该给予了尊重,学生的表现,不管是精彩还是平凡,不管是个性张扬还是中规中矩,甚至在课堂上瞠目结舌,老师们都给予了同样的关注和珍爱。比如当学生积极举手但起来后又答不出问题时,教师可以轻轻抚摸孩子的头,温柔地说:“如果你还没准备好,就再想想,不过我们都为你的勇气鼓掌!”像这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体验也给予积极的关注,正是课堂评价的一种境界。这样的评价,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4、课堂评价要讲究技术与艺术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除了显性的语言评价之外,还有更多的隐性的非语言评价,它可以是教师的一种手势,一种眼神,一种默许,一种认可,一种赞同,一个微笑……这样的评价,充分地体验了教师尊重学生的体验,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沟通与交往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成长,发展的过程。教学中,我们听得最多的评价是“你真聪明!”“你真棒!”“……”我们看得最多的是,老师们专注地倾听学生的发言;老师们温和的笑容,老师们的鼓励,赞许的眼神,……好的老师像乐队的指挥,她的课堂评价适时调控,为课堂情感推波助澜,积极发挥了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作用。同时激情反馈,给予学生以激励性的评价,学生情感体验充分,使课堂一次次达到高潮。评价,是以对学生真诚的关注为基本点,以激励学生的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