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的建筑物理性能分级表

幕墙的建筑物理性能分级表
幕墙的建筑物理性能分级表

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

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分级: (kpa) GB/T 21086-2007

建筑幕墙开启部分气密性能分级: GB/T 21086-2007

建筑幕墙整体气密性能分级: GB/T 21086-2007

建筑幕墙水密性能分级: GB/T21086-2007

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分级表: GB/T21086-2007

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分级规范标准摘录

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分级标准摘录 1.玻璃幕墙物理性能分级(JG 3035—1996,GB/T15225-94) 表1.1风压变形性分级 注:表中分级值表示在此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幕墙主要受力构件的相对挠度值不应大于L/180,其绝对挠度值在20mm以内。如绝对挠度超过20mm时,以20mm所对应的压力值作为分级值。 表1.2 雨水渗漏性能分级

注:设计时固定部分P值根据风荷载标准值除以2.25所得数据进行确定。可开启部分的等级和固定部分相对应。 表1.3 空气渗透性能分级 表1.4 保温性能分级 注:表中K值为幕墙中固定部分和可开启部分各占面积的加权平均值。 表1.5 隔声性能分级 注:按不同构造单元分类进行隔声测量,然后通过传声量的计算求的整体幕墙的隔声量值。

表 1.6 耐撞击性能分级 注:F 为撞击物体的运动量。 表 1.7 平面内变形性能 注:? =△/h ,式△为层间位移量,h 为层高。 在《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94)中,只列表1~表5,数据与JG3035—1996相同,无表6、表7。 2.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T 18091—2000) 表2.1 幕墙玻璃的光学性能参数

注:1.透射比:从物体透射出的光通量与入射到物体的光通量之比,符号τ; 2.反射比:被物体表面反射的光通量与入射的物体表面的光通量之比,符号ρ。

表2.2紫外线相对含量 注:1.对有紫外线要求场合,幕墙玻璃的紫外线透射比宜小于0.30; 2.对于博物馆,光源透过幕墙玻璃后的紫外线含量应小于75μW/1m。表2.3透视指数 注:Ra光源(D65)透过玻璃后的一般显色指数。

建筑物理试题库+答案(17)

建筑环境物理试题(1)及答案 建筑热工部分(34分) 一、填空(每题3分,共12分) 1、空气的绝对湿度 b反映空气的潮湿程度。(a.能;b.不能) 2、下列各量的单位是:对流换热系数α b ;热阻R a (a.m2K/W;b.W/m2K) 3、太阳赤纬角的变化范围 c a.[0°,90°); b. [0°,90°]; c. [-23°27’, 23°27’] 4、人体正常热平衡是指对流换热约占25%~30%;辐射换热约占45%~50%, 蒸发散热约占25%~30% 二、回答问题(每题3分,共15分) 1、说明室外综合温度的意义 答:室外综合温度是由室外空气温度、太阳辐射当量温度和建筑外表面长波辐射温度三者叠加后综合效果的假想温度 2、说明最小总热阻的定义式中[Δt] 的意义和作用 答:[Δt]为室内空气温度和围护结构内表面间的允许温差。其值大小反映了围护结构保温要求的高低,按[Δt]设计的围护结构可保证内表面不结露,θi不会太低而产生冷辐射。 3、说明露点温度的定义 答:露点温度是空气中水蒸气开始出现凝结的温度 4、保温层放在承重层外有何优缺点? 答:优点:(1)大大降低承重层温度应力的影响 (2)对结构和房间的热稳定性有利 (3)防止保温层产生蒸气凝结 (4)防止产生热桥 (5)有利于旧房改造 缺点:(1)对于大空间和间歇采暖(空调)的建筑不宜 (2)对于保温效果好又有强度施工方便的保温材料难觅 5、说明四种遮阳形式适宜的朝向 答:水平遮阳适宜接近南向的窗口或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区的北向附近窗口 垂直遮阳主要适宜东北、北、西北附近窗口 综合遮阳主要适宜东南、西南附近窗口 挡板遮阳主要适宜东、南向附近窗口 建筑光学部分(33分) 一、术语解释,并按要求回答(每小题2分,共10分) 1、照度:被照面上某微元内光通量的面密度 2、写出光通量的常用单位与符号 光通量的常用单位:流明,lm (1分) 符号:φ(1分) 3、采光系数:室内某一点天空漫射光照度和同一时间的室外无遮挡水平面

柳孝图版建筑物理复习资料

柳孝图版建筑物理 复习资料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柳孝图版建筑物理复习资料 第一份 建筑热工篇第一章室内热环境 1、人体与周围环境的换热方式有对流、辐射和蒸发三种。 2、人体热平衡的影响因素:人体新陈代谢产热量qm,对流换热量qc,辐射换热量qr,人体的蒸发散热量qw 8、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 1)室外气候因素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风降水 2)室内的影响因素:热环境设备的影响;其他设备的影响;人体活动的影响 9、城市区域气候特点: 1)大气透明度较小,削弱了太阳辐射;2)气温较高,形成“热岛效应”;3)风速减小,风向随地而异;4)蒸发减弱、湿度变小;5)雾多、能见度差。 10、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 11、微气候影响因素:地段下垫面,建筑群布局、选用的建筑材料等第二章传热基本知识 1、导热是由温度不同的质点(分子、原子、自由电子)在热运动中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 导热系数:在稳定条件下,1m厚的物体,两侧表面温差为1℃,1h内通过1㎡面积传递的热量。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材质的影响、材料干密度的影响、材料含湿量的影响。 2、对流是由于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互相掺合而传递热能。 对流换热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层流边界层内的换热与流体运动发生的原因、流体运动状况、流体与固体壁面温度差、流体的物性、固体壁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等因素。自然对流换热受迫对流换热 3、辐射热射线的传播过程叫做热辐射,通过热射线传播热能就称为辐射传热。辐射传热特点: 1)在辐射传热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化; 2)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任何中间介质; 3)凡是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一切物体,不论它们的温度高低都在不间断地想外辐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辐射传热是物体之间相互辐射的结果,不受温度高低的影响。 凡能将辐射热全部反射的物体称为绝对白体,能全部吸收的称为绝对黑体,能全部透过的则称为绝对透明体或透热体。吸收系数接近于1的物体近似地当作黑体。 单位时间内在物体单位表面积上辐射的波长从0到∞范围的总能量,称作物体的全辐射本领,通常用E表示,单位为W/㎡。单位时间内在物体单位表面积上辐射的某一波长的能量称为单色辐射本领。 灰体:辐射光谱曲线的形状与黑体辐射光谱曲线的形状相似,且单色辐射本领不仅小鱼黑体同波长的单色辐射本领,两者的比例为不大于1的常数。 选择性辐射体:只能吸收和发射某些波长的辐射能,并且其单色辐射本领总小于同温度黑体同波长的单色辐射本领。 4、平壁稳态传热过程:平壁内表面吸热,平壁材料层导热,平壁外表面散热

附录F 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分级标准

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分级标准摘录 3.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分级,(铝合金门GB/T8478—2003,铝合金窗GB/T8479—2003) 注:1.X·X表示用≥5.0Kpa的具体值,取代分级代号。 在各分级指标值中,门主要受力构件相对挠度:单层、夹层玻璃小于等于L/120;中空玻璃挠度小于等于L/180。 2.分级中括号内的罗马字为86标准。 注:1.XXXX表示用≥700Pa的具体值取代分级代号,适用于热带风暴和台风袭击地区的建筑。 2.分级中括号内的罗马字为86标准。 表3.3空气渗透性能分级(GB/T7107—2002) 注:分级中括号内的罗马字为86标准。

注:分级指标值中括号内数字为87标准。 注:分级中括号内的罗马字为87标准。 4. 建筑外门物理性能分级 表4.2 空气透透性能分级(GB/T 13686—92) 表4.3 雨水渗漏性能分级(GB/T13686—92) 5.塑料门建筑物理性能分级(JG/T 3017—94)

表5.2 空气渗透性能q 注:1.表中数值为压力差10Pa时单位缝长的空气渗透量。 2.空气渗透的合格指标为不小于2.5m3/m·h 2.雨水渗漏性能的最低合格指标为不小于100Pa. 6.塑料窗物理性能分级 6.1塑料悬转窗物理性能分级(JG/T140—2001) 塑料悬转窗包括上悬窗、下悬窗、平开下悬窗、中悬窗、立转窗。 表6.1.1抗风压性能 注:1.表中××表示用≥5.0Kpa的具体数值,取代分级代号。 2. P3值与工程的风荷载标准值Wk相比,应大于Wk,工程的风荷载标准值Wk的确定方法见GBJ50009。 表6.1.2空气渗透性能

(完整word版)第三版(柳孝图)建筑物理复习笔记

建筑热工篇 第一章室内热环境 1、人体与周围环境的换热方式有对流、辐射和蒸发三种。 2、人体热平衡的影响因素:人体新陈代谢产热量qm,对流换热量qc,辐射换热量qr,人体的蒸发散热量qw 8、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 1)室外气候因素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风降水 2)室内的影响因素:热环境设备的影响;其他设备的影响;人体活动的影响 9、城市区域气候特点: 1)大气透明度较小,削弱了太阳辐射;2)气温较高,形成“热岛效应”;3)风速减小,风向随地而异;4)蒸发减弱、湿度变小;5)雾多、能见度差。 10、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 11、微气候影响因素:地段下垫面,建筑群布局、选用的建筑材料等 第二章传热基本知识 1、导热是由温度不同的质点(分子、原子、自由电子)在热运动中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 导热系数:在稳定条件下,1m厚的物体,两侧表面温差为1℃,1h内通过1㎡面积传递的热量。 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材质的影响、材料干密度的影响、材料含湿量的影响。 2、对流是由于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互相掺合而传递热能。 对流换热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层流边界层内的换热与流体运动发生的原因、流体运动状况、流体与固体壁面温度差、流体的物性、固体壁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等因素。 自然对流换热受迫对流换热 3、辐射热射线的传播过程叫做热辐射,通过热射线传播热能就称为辐射传热。 辐射传热特点: 1)在辐射传热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化; 2)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任何中间介质; 3)凡是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一切物体,不论它们的温度高低都在不间断地想外辐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辐射传热是物体之间相互辐射的结果,不受温度高低的影响。 凡能将辐射热全部反射的物体称为绝对白体,能全部吸收的称为绝对黑体,能全部透过的则称为绝对透明体或透热体。吸收系数接近于1的物体近似地当作黑体。 单位时间内在物体单位表面积上辐射的波长从0到∞范围的总能量,称作物体的全辐射本领,通常用E表示,单位为W/㎡。单位时间内在物体单位表面积上辐射的某一波长的能量称为单色辐射本领。 灰体:辐射光谱曲线的形状与黑体辐射光谱曲线的形状相似,且单色辐射本领不仅小鱼黑体同波长的单色辐射本领,两者的比例为不大于1的常数。 选择性辐射体:只能吸收和发射某些波长的辐射能,并且其单色辐射本领总小于同温度黑体同波长的单色辐射本领。 4、平壁稳态传热过程:平壁内表面吸热,平壁材料层导热,平壁外表面散热 5、简谐作用下,材料和维护结构的热性指标:材料蓄热系数,材料层的热惰性指标,材料层表面蓄热系数 6、封闭空气间层的传热特性(1)在建筑维护结构中采用封闭空气间层可以增加热阻,并且材料省,重量轻,是经济技术措施(2)如果构造技术可行,在维护结构中用多个薄的空气间层(3)为了减少空气间层的辐射传热量,可在温度较高一侧的表面涂贴,防止间层结露。 7、建筑传湿,凡是含有水蒸气的空气就是湿空气。湿空气的压力pw等于干空气的分压力pd和水蒸气的分压力p之和 第三章建筑保温 1、建筑保温的途径: 1)建筑体形的设计,应尽量减少外围护结构的总面积。2)围护结构应具有足够的保温性能。3)争取良好的朝向和适当的建筑物间距。4)增强建筑物的密闭性,防止冷风渗透的不利影响。5)避免潮湿、防止壁内产生冷凝。 3、围护结构保温构造形式:1)保温、承重合二为一2)单一轻质保温层;3)复合构造(内保温,外保温,中保温) 4、围护结构的蒸汽渗透当室内、外空气的水蒸气含量不等时,在围护结构的两侧,就存在水蒸气分压力差,水蒸气分子将从压力较高的一侧通过围护结构向较低一侧渗透扩散,这种现象称为蒸汽渗透。 5、防止和控制冷凝的措施 1)防止和控制表面冷凝 正常湿度的采暖房间:围护结构内表面层宜采用蓄热系数较大的材料,利用它蓄存的热量起调节作用,减少出现周期性冷凝的

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分级标准摘录

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分级标准摘录 1、玻璃幕墙物理性能分级(JG 3035—1996,GB/T15225-94) 其绝对挠度值在20mm以内。如绝对挠度超过20mm时,以20mm所对应得压力值作为分级值。 定部分相对应。 在《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94)中,只列表1~表5,数据与JG3035—1996相同,无表6、表7。 2、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T 18091—2000) 表2、1 幕墙玻璃得光学性能参数

2、反射比:被物体表面反射得光通量与入射得物体表面得光通量之比,符号ρ。

2、对于博物馆,光源透过幕墙玻璃后得紫外线含量应小于75μW/1m。 3、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分级,(铝合金门GB/T8478—2003,铝合金窗GB/T8479—2003) 在各分级指标值中,门主要受力构件相对挠度:单层、夹层玻璃小于等于L/120;中空玻璃挠度小于等于L/180。 2、分级中括号内得罗马字为86标准。 2、分级中括号内得罗马字为86标准。 表3、5 空气隔声性能分级(GB/T8485—2002)

4、建筑外门物理性能分级 5 2、空气渗透得合格指标为不小于2、5m3/m·h 2、雨水渗漏性能得最低合格指标为不小于100Pa、

6 6、1塑料悬转窗物理性能分级(JG/T140—2001) 塑料悬转窗包括上悬窗、下悬窗、平开下悬窗、中悬窗、立转窗。 2、 P3值与工程得风荷载标准值Wk相比,应大于Wk,工程得风荷载标准值Wk得确定方法见GBJ50009。 2、表中××××级窗适用于热带风暴与台风袭击地区得建筑。 6、2 一般塑料窗得物理性能分级(JG/T3018—94)

工程建筑物理_柳孝图

柳孝图版建筑物理复习资料 第一份 建筑热工篇 第一章室内热环境 1、人体与周围环境的换热方式有对流、辐射和蒸发三种。 2、人体热平衡的影响因素:人体新陈代谢产热量qm,对流换热量qc,辐射换热量qr,人体的蒸发散热量qw 8。 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 1)室外气候因素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风降水 2)室内的影响因素:热环境设备的影响;其他设备的影响;人体活动的影响 9、城市区域气候特点: 1)大气透明度较小,削弱了太阳辐射;2)气温较高,形成“热岛效应”;3)风速减小,风向随地而异;4)蒸发减弱、湿度变小;5)雾多、能见度差。10、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 11、微气候影响因素:地段下垫面,建筑群布局、选用的建筑材料等 第二章传热基本知识 1、导热是由温度不同的质点(分子、原子、自由电子)在热运动中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 导热系数:在稳定条件下,1m厚的物体,两侧表面温差为1℃,1h内通过1㎡面积传递的热量。

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材质的影响、材料干密度的影响、材料含湿量的影响。 2、对流是由于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互相掺合而传递热能。 对流换热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层流边界层内的换热与流体运动发生的原因、流体运动状况、流体与固体壁面温度差、流体的物性、固体壁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等因素。 对流方式:自然对流换热、受迫对流换热 3、辐射热射线的传播过程叫做热辐射,通过热射线传播热能就称为辐射传热。 辐射传热特点: 1)在辐射传热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化; 2)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任何中间介质; 3)凡是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一切物体,不论它们的温度高低都在不间断地想外辐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辐射传热是物体之间相互辐射的结果,不受温度高低的影响。 凡能将辐射热全部反射的物体称为绝对白体,能全部吸收的称为绝对黑体,能全部透过的则称为绝对透明体或透热体。吸收系数接近于1的物体近似地当作黑体。 单色辐射本领:单位时间内在物体单位表面积上辐射的波长从0到∞范围的总能量,称作物体的全辐射本领,通常用E表示,单位为W/㎡。单位时间内在物体单位表面积上辐射的某一波长的能量称为单色辐射本领。 灰体:辐射光谱曲线的形状与黑体辐射光谱曲线的形状相似,且单色辐射本领不仅小鱼黑体同波长的单色辐射本领,两者的比例为不大于1的常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