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更新德国正规高校名单

教育部更新德国正规高校名单
教育部更新德国正规高校名单

一、基本情况

德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包括综合性大学、高等专业学院、高等师范学院、音乐艺术学院等。

综合性大学, 通常称为Universit?t,以教学和科研为主。这类学校可授予Diplom, Magister Artium 及Doctor学位。

高等专业学院, 通常称为Fachhochschule,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学生经4-5年的专业学习,可取得高等专业学院毕业文凭(Diplom FH)。一些高等专业学院还设置使用英语授课的继续研修阶段课程(Aufbaustudium),学制一年半至2年,毕业后可获得(Master)学位。申请者一般要求具有学士学位或相当水平的学位。高等专业学院无博士学位授予权。

德国大学教学语言主要是德语,对外国学生入学通常都要求通过大学入学德语语言考试(DSH)或德语作为外国语考试(Test Daf)。德国大学很少有语言班,学语言需在私立语言学校学习,学费比较昂贵。个别学校个别专业近年也开设英语教学的国际课程。

德国大学每学年两个学期,分别是10月至第二年2月和4月至7月。

与此前公布的名单相比,此次公布的名单新增28所近年新被承认的院校,同时修正了61所院校的中外文名称。

二、名单

1. 亚琛应用技术大学Aachen FH:Fachhochschule Aachen国立

2. 亚琛工业大学Aachen TH:Rheinisch-Westf?l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Aachen国立

3. 阿伦应用技术大学Aalen H:Hochschule Aalen - Technik und Wirtschaft国立

4. 阿尔布施塔特-锡格马林根应用技术大学Albstadt-Sigmaringen H:Hochschule

Albstadt-Sigmaringen国立

5. 阿兰努斯大学Alfter HfK:Alanus Hochschule私立、国家认可

6. 安贝格-魏登应用技术大学Amberg-Weiden FH:Fachhochschule Amberg-Weiden,Hochschule für Technik und Wirtschaft国立

7. 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Anhalt H:Hochschule Anhalt (FH),Hochschule für angewandte Wissenschaften国立

8. 安斯巴赫应用技术大学Ansbach FH:Fachhochschule Ansbach国立

9. 阿沙芬堡应用技术大学Aschaffenburg FH:Fachhochschule Aschaffenburg国立

10. 奥格斯堡应用技术大学Augsburg H:Hochschule für angewandte Wissenschaften Augsburg国立

11. 奥格斯堡大学Augsburg U:Universit?t Augsburg国立

12. 巴特洪堡应用技术大学Bad Homburg accadisFH:accadis Hochschule Bad Homburg私立、国家认可

13. 巴特洪内夫国际应用技术大学Bad Honnef - Bonn FH:Internationale Fachhochschule Bad Honnef - Bonn私立、国家认可

14. 班贝克大学Bamberg U:Otto-Friedrich-Universit?t Bamberg国立

15. 拜罗伊特大学Bayreuth U:Universit?t Bayreuth国立

16. 柏林爱丽丝-沙罗蒙应用技术大学Berlin ASFH:Alice Salomon Fachhochschule Berlin国立

17. 柏林bbw应用技术大学Berlin bbw:bbw Hochschule - Berlin私立、国家认可

18. 柏林工程艺术大学Berlin BTK:Berliner Technische Kunsthochschule私立、国家认可

19. 柏林欧洲经济学院Berlin ESCP-EAP:ESCP-EAP Europ?ische Wirtschaftshochschule Berlin 私立、国家认可

20. 柏林通讯与设计应用技术大学Berlin FHDesign:Design-Akademie - Hochschule für Kommunikation und Design Berlin私立、国家认可

21. 柏林托若学院Berlin FHTouro:Touro College Berlin私立、国家认可

22. 柏林工程和经济应用技术大学Berlin FHTW:Fachhochschule für Technik und Wirtschaft Berlin 国立

23. 柏林行政管理和司法应用技术大学Berlin FHVR:Fachhochschule für Verwaltung und Rechtspflege Berlin国立

24. 柏林经济应用技术大学Berlin FHW:Fachhochschule für Wirtschaft Berlin国立

25. 柏林自由大学Berlin FU:Freie Universit?t Berlin国立

26. 柏林健康与运动学院Berlin HfGesundheit:Hochschule für Gesundheit und Sport私立、国家认可

27. 柏林音乐学院Berlin HfM:Hochschule für Musik “Hanns Eisler” Berlin国立

28. 柏林表演艺术学院Berlin HfS:Hochschule für Schauspielkunst “Ernst Busch”国立

29. 柏林赫尔梯行政学院Berlin HSoG:Hertie School of Governance私立、国家认可

30. 柏林洪堡大学Berlin HU:Humboldt-Universit?t zu Berlin国立

31. 柏林国际商学院Berlin IBS: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Berlin私立、国家认可

32. 柏林国际行政管理应用技术大学Berlin IFH:Internationale Fachhochschule für Executives Management私立、国家认可

33. 柏林媒体设计学院Berlin MDH:Mediadesign Hochschule für Design und Informatik私立、国家认可

34. 柏林斯泰恩拜斯大学Berlin SHB:Steinbeis-Hochschule-Berlin私立、国家认可

35. 柏林SRH应用技术大学Berlin SRH:SRH Hochschule Berlin私立、国家认可

36. 柏林工程应用技术大学Berlin TFH:Technische Fachhochschule Berlin国立

37. 柏林工业大学Berlin TU:Technische Universit?t Berlin国立

38. 柏林艺术大学Berlin UdK:Universit?t der Künste Berlin国立

39. 柏林设计艺术大学Berlin-Wei?ensee KHB:Kunsthochschule Berlin-Wei?ensee,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国立

40. 比伯拉赫建筑和经济应用技术大学Biberach H:Hochschule Biberach,Hochschule für Bauwesen und Wirtschaft国立

41. 比勒费尔德应用技术大学Bielefeld FH:Fachhochschule Bielefeld国立

42. 比勒费尔德德尔康尼应用技术大学Bielefeld FHDiakonie:Fachhochschule der Diakonie - Diaconia -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Bielefeld私立、国家认可

43. 比勒费尔德中等企业应用技术大学Bielefeld FHM:Fachhochschule des Mittelstandes (FHM)私立、国家认可

44. 比勒费尔德大学Bielefeld U:Universit?t Bielefeld国立

45. 宾根应用技术大学Bingen FH:Fachhochschule Bingen国立

46. 波鸿应用技术大学Bochum H:Hochschule Bochum–Bochum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国立

47. 波鸿工程应用技术大学Bochum TFH:Technische Fachhochschule Georg Agricola für Rohstoff,Energie und Umwelt zu Bochum私立、国家认可

48. 波鸿鲁尔大学Bochum U:Ruhr-Universit?t Bochum国立

49. 波恩储蓄银行财团学院Bonn HSF:Hochschule der Sparkassen-Finanzgruppe,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Bonn GmbH私立、国家认可

50. 波恩-莱茵-锡格应用技术大学Bonn-Rhein-Sieg FH:Fachhochschule Bonn-Rhein-Sieg国立

51. 波恩大学Bonn U:Rheinische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t Bonn国立

52. 勃兰登堡应用技术大学Brandenburg FH:Fachhochschule Brandenburg国立

53. 布伦瑞克造型艺术学院Braunschweig HBK:Hochschule für Bildende Künste Braunschweig国立

54. 布伦瑞克工业大学Braunschweig TU:Technische Universit?t Carolo - Wilhelmina zu Braunschweig国立

55. 布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应用技术大学Braunschweig/Wolfenbüttel FH:Fachhochschule Braunschweig / Wolfenbüttel国立

56. 不来梅应用技术大学Bremen H:Hochschule Bremen国立

57. 不来梅艺术学院Bremen HfK:Hochschule für Künste Bremen国立

58. 不来梅雅格布大学Bremen JU:Jacobs University Bremen私立、国家认可

59. 不来梅大学Bremen U:Universit?t Bremen国立

60. 不来梅哈芬应用技术大学Bremerhaven H:Hochschule Bremerhaven国立

61. 德国布鲁赫萨尔国际大学Bruchsal IU: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in Germany Bruchsal gGmbH

私立、国家认可

62. 欧洲应用技术大学Brühl EUFH:Europ?ische Fachhochschule Rhein/Erft,european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私立、国家认可

63. 21应用技术大学Buxtehude FH:Hochschule 21私立、国家认可

64. 卡尔乌应用技术大学Calw H:SRH Hochschule Calw私立、国家认可

65. 开姆尼茨工业大学Chemnitz TU:Technische Universit?t Chemnitz国立

66. 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Clausthal TU:Technische Universit?t Clausthal国立

67. 科堡霍恩费尔斯应用技术大学Coburg FHHohenfels:Fachhochschule Schloss Hohenfels

68. 科堡应用技术大学Coburg H:Hochschule für angewandte Wissenschaften Coburg国立

69. 科特布斯勃兰登堡工业大学Cottbus TU:Brandenburgische Technische Universit?t Cottbus国立

70. 达姆施塔特应用技术大学Darmstadt H:Hochschule Darmstadt国立

71. 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Darmstadt TU:Technische Universit?t Darmstadt国立

72.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Deggendorf FH:Fachhochschule Deggendorf国立

73. 代特莫尔德音乐学院Detmold HfM:Hochschule für Musik Detmold国立

74. 多特蒙德应用技术大学Dortmund FH:Fachhochschule Dortmund国立

75. 多特蒙德国际管理学院Dortmund ISM:International School of Management ISM Dortmund私立、国家认可

76. 多特蒙德工业大学Dortmund TU:Technische Universit?t Dortmund国立

77. 德累斯顿造型艺术学院Dresden HfBK:Hochschule für Bildende Künste Dresden国立

78. 德累斯顿音乐学院Dresden HfM:Hochschule für Musik “Carl Maria von Weber” Dresden国立

79. 德累斯顿舞蹈学院Dresden HfTanz:Palucca Schule Dresden,Hochschule für Tanz国立

80. 德累斯顿工程和经济应用技术大学Dresden HTW:Hochschule für Technik und Wirtschaft Dresden(FH)国立

81. 德累斯顿工业大学Dresden TU:Technische Universit?t Dresden国立

82.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Duisburg-Essen U:Universit?t Duisburg-Essen国立

83. 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Düsseldorf FH:Fachhochschule Düsseldorf国立

84. 杜塞尔多夫罗伯特-舒曼音乐学院Düsseldorf HfM:Robert-Schumann-Hochschule Düsseldorf 国立

85. 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Düsseldorf KuAk:Kunstakademie Düsseldorf国立

86. 杜塞尔多夫大学Düsseldorf U:Heinrich-Heine-Universit?t Düsseldorf国立

87. 埃伯斯瓦尔德应用技术大学Eberswalde FH:Fachhochschule Eberswalde国立

88. 北方私立应用技术大学Elmshorn FH Nordakademie:Nordakademie-Staatlich anerkannte private Fachhochschule mit dualen Studieng?ngen私立、国家认可

89. 爱尔丁应用技术大学Erding FHM:Fachhochschule für angewandtes Management私立、国家认可

90. 埃尔福特阿达姆-利丝应用技术大学Erfurt Adam-RiesFH:Adam-Ries-Fachhochschule私立、国家认可

91. 埃尔福特应用技术大学Erfurt FH:Fachhochschule Erfurt国立

92. 埃尔福特大学Erfurt U:Universit?t Erfurt国立

93. 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Erlangen-Nürnberg U: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t

Erlangen-Nürnberg国立

94. 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Essen FOM:Fachhochschule für Oekonomie & Management(FOM)- Staatlich anerkannte Fachhochschule für Berufst?tige私立、国家认可

95. 埃森富克旺根音乐学院Essen HfM:Folkwang Hochschule国立

96. 埃斯林根应用技术大学Esslingen H:Hochschule Esslingen国立

97. 弗伦斯堡应用技术大学Flensburg FH:Fachhochschule Flensburg国立

98. 弗伦斯堡大学Flensburg U:Universit?t Flensburg国立

99. 法兰克福应用技术大学Frankfurt am Main FH:Fachhochschule Frankfurt am Main国立

100. 法兰克福Provadis国际管理和技术学院Frankfurt am Main FHProvadis:Provadis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私立、国家认可

101. 法兰克福财经管理大学Frankfurt am Main FSFM:Frankfurt School of Finance & Management 私立、国家认可

102. 法兰克福国立造型艺术学院Frankfurt am Main HfBK:Staatliche Hochschule für Bildende

Künste(St?delschule)Frankfurt am Main国立

103. 法兰克福音乐和表演艺术学院Frankfurt am Main HfM:Hochschule für Musik und Darstellende Kunst Frankfurt am Main国立

104. 法兰克福大学Frankfurt am Main U:Johann Wolfgang Goethe - Universit?t,Frankfurt am Main 国立

105. 奥德河畔法兰克福欧洲大学Frankfurt(Oder)U:Europa-Universit?t Viadrina Frankfurt (Oder)国立

106. 弗赖贝格工业大学Freiberg TUBergAk:Technische Universit?t Bergakademie Freiberg国立

107. 弗赖堡国立音乐学院Freiburg HfM:Staatliche Hochschule für Musik Freiburg im Breisgau国立

108. 弗赖堡师范学院Freiburg PH:P?dagogische Hochschule Freiburg国立

109. 弗赖堡大学Freiburg U:Albert-Ludwigs-Universit?t Freiburg im Breisgau国立

110. 泽佩林大学Friedrichshafen ZU:Zeppelin University - Hochschule zwischen Wirtschaft,Kultur und Politik私立、国家认可

111. 富尔达应用技术大学Fulda H:Hochschule Fulda -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国立

112. 富特旺根应用技术大学Furtwangen FH:Fachhochschule Furtwangen - Informatik, Technik, Wirtschaft, Medien国立

113. 盖尔森基兴应用技术大学Gelsenkirchen FH:Fachhochschule Gelsenkirchen国立

114. 格拉健康应用技术大学Gera FH SRH:Fachhochschule für Gesundheit Gera gGmbH -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私立、国家认可

115. 吉森-弗里德贝格应用技术大学Gie?en-Friedberg FH:Fachhochschule Gie?en-Friedberg国立

116. 吉森大学Gie?en U:Justus-Liebig-Universit?t Gie?en国立

117. 哥廷根私立应用技术大学G?ttingen FH:Private Fachhochschule G?ttingen私立、国家认可

118. 哥廷根大学G?ttingen U:Georg-August-Universit?t G?ttingen国立

119. 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Greifswald U:Ernst-Moritz-Arndt-Universit?t Greifswald国立

120. 巴尔迪克学院Güstrow BC:Baltic College私立、国家认可

121. 德意志联邦银行学院Hachenburg FHBundesbank:Fachhochschule der Deutschen Bundesbank私立、国家认可

122. 哈勒艺术和设计学院Halle HfKuD:Burg Giebichenstein, Hochschule für Kunst und Design Halle国立

123. 哈勒-维腾贝格大学Halle-Wittenberg U:Martin-Luther-Universit?t Halle - Wittenberg国立

124. 汉堡时装设计学院Hamburg AMD:AMD Akademie Mode und Design私立、国家认可

125. 汉堡法学院Hamburg BLS:Bucerius Law School,Hochschule für Rechtswissenschaft私立、国家认可

126. 汉堡-哈尔堡工业大学Hamburg-Harburg TU:Technische Universit?t Hamburg - Harburg国立

127. 汉堡应用技术大学Hamburg HAW:Hochschule für Angewandte Wissenschaften Hamburg国立

128. 汉堡港口城市大学Hamburg HCU:HafenCity Universit?t Hamburg国立

129. 汉堡造型艺术学院Hamburg HfBK:Hochschule für Bildende Künste Hamburg国立

130. 汉堡音乐和戏剧学院Hamburg HfM:Hochschule für Musik und Theater Hamburg国立

131. 汉堡商学院Hamburg HSBA:HSBA Hamburg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私立、国家认可

132. 汉堡国际服务管理商学院Hamburg ISS:IS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of Service Management Hamburg私立、国家认可

133. 汉堡大学Hamburg U:Universit?t Hamburg国立

134. 汉堡联邦国防军大学Hamburg UBw:Helmut-Schmidt-Universit?t/Universit?t der Bundeswehr Hamburg国立

135. 汉姆应用技术大学Hamm FH:SRH Fachhochschule Hamm私立、国家认可

136. 汉诺威应用技术大学Hannover FH:Fachhochschule Hannover国立

137. 汉诺威经济应用技术大学Hannover FHDW:Fachhochschule für die Wirtschaft Hannover私立、国家认可

138. 汉诺威音乐和戏剧学院Hannover HfM:Hochschule für Musik und Theater Hannover国立

139. 汉诺威医学院Hannover MedH:Medizinische Hochschule Hannover(MHH)国立

140. 汉诺威兽医学院Hannover TiHo:Stiftung Tier?rztliche Hochschule Hannover国立

141. 汉诺威大学Hannover U: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Universit?t Hannover国立

142. 哈尔茨应用技术大学Harz H:Hochschule Harz,Hochschule für angewandte Wissenschaften (FH)国立

143. 海德堡应用技术大学Heidelberg H:SRH Hochschule Heidelberg私立、国家认可

144. 海德堡师范大学Heidelberg PH:P?dagogische Hochschule Heidelberg国立

145. 海德堡大学Heidelberg U:Ruprecht-Karls-Universit?t Heidelberg国立

146. 海尔布隆商学院Heilbronn FH hbs:School of Management der heilbronn business school gGmbH私立、国家认可

147. 海尔布隆应用技术大学Heilbronn H:Hochschule Heilbronn,Technik,Wirtschaft,Informatik 国立

148. 希尔德斯海姆大学Hildesheim U:Universit?t Hildesheim国立

149. 希尔德斯海姆/霍尔茨明登/哥廷根应用技术和艺术学院Hildesh./Holzm./G?ttingen FH:Hochschule für angewandte Wissenschaft und Kunst,Fachhochschule Hildesheim / Holzminden /

G?ttingen国立

150. 霍夫应用技术大学Hof H:Hochschule für Angewandte Wissenschaften- Fachhochschule Hof 国立

151. 霍恩海姆大学Hohenheim U:Universit?t Hohenheim国立

152. 欧福应用技术大学Idstein FHFresen:Europa Fachhochschule Fresenius私立、国家认可

153. 伊尔梅瑙工业大学Ilmenau TU:Technische Universit?t Ilmenau国立

154. 英戈尔施塔特应用技术大学Ingolstadt FH:Fachhochschule Ingolstadt国立

155. 伊瑟隆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Iserlohn BiTS:BiTS,Busines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chool gGmbH私立、国家认可

156. 伊斯尼应用技术大学和职业学院Isny FH:Fachhochschule und Berufskollegs NTA - Prof.Dr. Grübler gemein. GmbH私立、国家认可

157. 耶拿应用技术大学Jena FH:Fachhochschule Jena国立

158. 耶拿大学Jena U:Friedrich-Schiller-Universit?t Jena国立

159. 凯撒斯劳滕应用技术大学Kaiserslautern FH:Fachhochschule Kaiserslautern国立

160. 凯撒斯劳滕工业大学Kaiserslautern TU:Technische Universit?t Kaiserslautern国立

161. 卡尔斯鲁厄国立造型艺术学院Karlsruhe AkdBK:Staatliche Akademie der Bildenden Künste Karlsruhe国立

162. 卡尔斯鲁厄工程与经济学院Karlsruhe H:Hochschule Karlsruhe - Technik und Wirtschaft国立

163. 卡尔斯鲁厄国立设计学院Karlsruhe HfGest:Staatliche 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 Karlsruhe 国立

164. 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Karlsruhe HfM:Hochschule für Musik Karlsruhe国立

165. 卡尔斯鲁厄墨尔库儿国际应用技术大学Karlsruhe MerkurFH:Merkur Internationale Fachhochschule Karlsruhe私立、国家认可

166. 卡尔斯鲁厄师范学院Karlsruhe PH:P?dagogische Hochschule Karlsruhe国立

167. 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Karlsruhe U:Universit?t Fridericiana zu Karlsruhe(Technische Hochschule)国立

168. 卡塞尔大学Kassel U:Universit?t Kassel国立

169. 肯普滕应用技术大学Kempten H:Hhochschule für angewandte

Wissenschfaften–Fachhochschule Kempten国立

170. 基尔应用技术大学Kiel FH:Fachhochschule Kiel国立

171. 基尔艺术学院Kiel KuH:Muthesius Kunsthochschule国立

172. 基尔大学Kiel U:Christian-Albrechts-Universit?t zu Kiel国立

173. 科布伦茨应用技术大学Koblenz FH:Fachhochschule Koblenz国立

174. 科布伦茨-兰道大学Koblenz-Landau U:Universit?t Koblenz-Landau国立

175. 科隆德国体育学院K?ln DSHS:Deutsche Sporthochschule K?ln国立

176. 科隆应用技术大学K?ln FH:Fachhochschule K?ln国立

177. 科隆音乐学院K?ln HfM:Hochschule für Musik K?ln国立

178. 科隆媒体艺术学院K?ln KuHMedien:Kunsthochschule für Medien K?ln国立

179. 科隆莱茵应用技术大学K?ln RheinFH:Rheinische Fachhochschule K?ln私立、国家认可

180. 科隆大学K?ln U:Universit?t zu K?ln国立

181. 康斯坦茨应用技术大学Konstanz H:Hochschule Konstanz Technik,Wirtschaft und Gestaltung 国立

182. 康斯坦茨大学Konstanz U:Universit?t Konstanz国立

183. 拉尔科技大学Lahr AKAD-WHL:Wissenschaftliche Hochschule Lahr私立、国家认可

184. 兰茨胡特应用技术大学Landshut FH:Fachhochschule Landshut,Hochschule für Wirtschaft - Sozialwesen - Technik国立

185. 劳西茨应用技术大学Lausitz FH:Fachhochschule Lausitz国立

186. 莱比锡应用技术大学Leipzig AKAD:AKAD Fachhochschule Leipzig私立、国家认可

187. 莱比锡贸易学院Leipzig HandelsH:Handelshochschule Leipzig私立、国家认可

188. 莱比锡平面设计及书籍艺术学院Leipzig HfGuB:Hochschule für Grafik und Buchkunst Leipzig 国立

189. 莱比锡音乐和戏剧学院Leipzig HMT:Hochschule für Musik und Theater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Leipzig国立

190. 莱比锡德国电信应用技术大学Leipzig HTelekom:Hochschule für Telekommunikation Leipzig (FH)私立、国家认可

191. 莱比锡工程、经济和文化学院Leipzig HTWK:Hochschule für Technik,Wirtschaft und Kultur Leipzig(FH)国立

192. 莱比锡大学Leipzig U:Universit?t Leipzig国立

193. 吕贝克应用技术大学Lübeck FH:Fachhochschule Lübeck国立

194. 吕贝克音乐学院Lübeck HfM:Musikhochschule Lübeck国立

195. 吕贝克大学Lübeck U:Universit?t zu Lübeck国立

196. 路德维希堡师范学院Ludwigsburg PH:P?dagogische Hochschule Ludwigsburg国立

197. 路德维希港经济应用技术大学Ludwigshafen FH:Fachhochschule Ludwigshafen,Hochschule für Wirtschaft国立

198. 吕讷堡大学Lüneburg U:Leuphana Universit?t Lüneburg国立

199. 马格德堡-施滕达尔学院Magdeburg-Stendal H:Hochschule Magdeburg-Stendal(FH)国立

200. 马格德堡大学Magdeburg U:Otto-von-Guericke-Universit?t Magdeburg国立

201. 美因兹应用技术大学Mainz FH:Fachhochschule Mainz国立

202. 美因兹大学Mainz U:Johannes Gutenberg-Universit?t Mainz国立

203. 曼海姆应用技术大学Mannheim H:Hochschule Mannheim国立

204. 联邦劳工部应用技术大学Mannheim HdBA:Hochschule der Bundesagentur für Arbeit私立、国家认可

205. 曼海姆国立音乐和表演艺术学院Mannheim HfM:Staatliche Hochschule für Musik und Darstellende Kunst Mannheim国立

206. 曼海姆大学Mannheim U:Universit?t Mannheim国立

207. 马堡大学Marburg U:Philipps-Universit?t Marburg国立

208. 梅泽堡应用技术大学Merseburg FH:Hochschule Merseburg(FH)国立

209. 米特韦达应用技术大学Mittweida H:Hochschule Mittweida(FH),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国立

210. 慕尼黑造型艺术学院München AkdBK:Akademie der Bildenden Künste München国立

211. 慕尼黑传媒应用技术大学München FHM:Macromedia Fachhochschule der Medien私立、国家认可

212. 慕尼黑应用语言学院München FHSprachen:Hochschule für Angewandte Sprachen / Fachhochschule des SDI私立、国家认可

213. 慕尼黑应用技术大学München H:Hochschule für angewandte Wissenschaften –Fachhochschule München国立

214. 慕尼黑影视学院München HFF:Hochschule für Fernsehen und Film München国立

215. 慕尼黑音乐和戏剧学院München HMT:Hochschule für Musik und Theater München国立

216. 慕尼黑商学院München MBS:Munich Business School私立、国家认可

217. 慕尼黑工业大学München TU:Technische Universit?t München国立

218. 慕尼黑大学München U: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t München国立

219. 慕尼黑联邦国防军大学München UBw:Universit?t der Bundeswehr München国立

220. 明斯特应用技术大学Münster FH:Fachhochschule Münster国立

221. 明斯特造型艺术学院Münster KuAk:Kunstakademie Münster,Hochschule für Bildende Künste 国立

222. 明斯特大学Münster U:Westf?lische Wilhelms-Universit?t Münster国立

223. 新勃兰登堡应用技术大学Neubrandenburg H:Hochschule Neubrandenburg国立

224. 新乌尔姆应用技术大学Neu-Ulm FH:Fachhochschule Neu-Ulm国立

225. 下莱茵应用技术大学Niederrhein H:Hochschule Niederrhein国立

226. 北豪森应用技术大学Nordhausen FH:Fachhochschule Nordhausen国立

227. 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Nordhessen FH:DIPLOMA Fachhochschule Nordhessen私立、国家认可

228. 纽伦堡造型艺术学院Nürnberg AkdBK:Akademie der Bildenden Künste Nürnberg国立

229. 纽伦堡应用技术大学Nürnberg H:Georg-Simon-Ohm-Hochschule für angewandte wissenschaften – Fachhochschule Nürnberg国立

230. 纽伦堡音乐学院Nürnberg HfM:Hochschule für Musik Nürnberg国立

231. 尼尔廷根应用技术大学Nürtingen H:Hochschule für Wirtschaft und Umwelt国立

232. 尼尔廷根艺术疗法应用技术大学Nürtingen HKunsttherapie:Hochschule für Kunsttherapie Nürtingen私立、国家认可

233. 厄斯特里希-温克尔欧洲商学院Oestrich-Winkel EBS:European Business School,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chlo? Reichartshausen Oestrich-Winkel私立、国家认可

234. 奥芬巴赫设计学院Offenbach HfGest: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 Offenbach国立

235. 奥芬堡应用技术大学Offenburg H:Hochschule für Technik,Wirtschaft und Medien Offenburg 国立

236. 奥登堡/东弗里斯兰/威廉港应用技术大学Oldenb/Ostfriesl/Wilhelmsh FH:Fachhochschule Oldenburg / Ostfriesland / Wilhelmshaven国立

237. 奥登堡大学Oldenburg U:Carl von Ossietzky Universit?t Oldenburg国立

238. 奥斯纳布吕克应用技术大学Osnabrück FH:Fachhochschule Osnabrück国立

239. 奥斯纳布吕克大学Osnabrück U:Universit?t Osnabrück国立

240. 东威斯特法伦-利普应用技术大学Ostwestfalen-Lippe H:Hochschule Ostwestfalen-Lippe国立

241. 奥特斯贝格自由艺术学院Ottersberg FH Kunst:Freie Kunst-Studienst?tte Ottersberg私立、国家认可

242. 帕德博恩经济应用技术大学Paderborn FHDW:Fachhochschule der Wirtschaft私立、国家认可

243. 帕德博恩大学Paderborn U:Universit?t Paderborn国立

244. 帕绍大学Passau U:Universit?t Passau国立

245. 普福尔茨海姆应用技术大学Pforzheim H:Hochschule Pforzheim - Gestaltung,Technik,Wirtschaft und Recht国立

246. 平讷贝格应用技术大学Pinneberg AKAD:AKAD Fachhochschule Pinneberg私立、国家认可

247. 波茨坦-巴贝尔斯贝格影视学院Potsdam-Babelsberg HFF:Hochschule für Film und Fernsehen “Konrad Wolf” Potsdam-Babelsberg国立

248. 波茨坦应用技术大学Potsdam FH:Fachhochschule Potsdam国立

249. 波茨坦管理和通讯应用技术大学Potsdam FH UMC:University of Management and Communication(FH)私立、国家认可

250. 波茨坦大学Potsdam U:Universit?t Potsdam国立

251. 拉芬斯堡-魏恩加腾应用技术大学Ravensburg-Weingarten FH:Hochschule Ravensburg - Weingarten国立

252. 雷根斯堡应用技术大学Regensburg H:Hhochschule für angewandte Wissenschaften –Fachhochschule Regensburg国立

253. 雷根斯堡大学Regensburg U:Universit?t Regensburg国立

254. 罗伊特林根工程和经济学院Reutlingen HTW:Hochschule Reutlingen,Hochschule für Technik und Wirtschaft国立

255. 里德林根应用技术大学Riedlingen H:SRH Fernhochschule Riedlingen私立、国家认可

256. 罗森海姆应用技术大学Rosenheim H:Hochschule für angewandte Wissenschaften - Fachhochschule Rosenheim国立

257. 罗斯托克音乐和戏剧学院Rostock HMT:Hochschule für Musik und Theater Rostock国立

258. 罗斯托克私立汉莎大学Rostock PHU:Private Hanseuniversit?t Rostock私立、国家认可

259. 罗斯托克大学Rostock U:Universit?t Rostock国立

260. 罗滕堡林业经济学院Rottenburg H:Hochschule für Forstwirtschaft Rottenburg国立

261. 萨尔布吕肯音乐学院Saarbrücken HFM: Hochschule für Musik Saar国立

262. 萨尔兰工程和经济应用技术大学Saarbrücken HTW:Hochschule für Technik und Wirtschaft des Saarlandes国立

263. 萨尔布吕肯大学Saarbrücken U:Universit?t des Saarlandes国立

264. 萨尔造型艺术学院Saar HBK:Hochschule der Bildenden Künste Saar国立

265. 施马卡尔登应用技术大学Schmalkalden FH:Fachhochschule Schmalkalden国立

266. 施瓦本格明德设计学院Schw?bisch Gmünd HGest: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 Schw?bisch Gmünd国立

267. 施瓦本格明德师范学院Schw?bisch Gmünd PH:P?dagogische Hochschule Schw?bisch Gmünd 国立

268. 施瓦本哈尔设计应用技术大学Schw?bisch Hall FHGest:Fachhochschule Schw?bisch Hall,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私立、国家认可

269. 齐根大学Siegen U:Universit?t Siegen国立

270. 施派尔德国管理学大学Speyer DHV:Deutsche Hochschule für Verwaltungswissenschaften

Speyer国立

271. 施特拉尔松德应用技术大学Stralsund FH:Fachhochschule Stralsund国立

272. 斯图加特应用技术大学Stuttgart AKAD:AKAD Fachhochschule Stuttgart私立、国家认可

273. 斯图加特国立造型艺术学院Stuttgart AkdBK:Staatliche Akademie der Bildenden Künste Stuttgart国立

274. 斯图加特工程应用技术大学Stuttgart H:Hochschule für Technik Stuttgart国立

275. 斯图加特传媒学院Stuttgart HdM:Hochschule der Medien Stuttgart国立

276. 斯图加特国立音乐和表演艺术学院Stuttgart HfM:Staatliche Hochschule für Musik und Darstellende Kunst Stuttgart国立

277. 斯图加特设计学院Stuttgart MerzAk:Merz Akademie,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 Stuttgart

私立、国家认可

278. 斯图加特大学Stuttgart U:Universit?t Stuttgart国立

279. 西南法伦应用技术大学Südwestfalen FH:Fachhochschule Südwestfalen国立

280. 特里尔应用技术大学Trier FH:Fachhochschule Trier,Hochschule für Technik,Wirtschaft und Gestaltung国立

281. 特里尔大学Trier U:Universit?t Trier国立

282. 特罗辛根国立音乐学院Trossingen HfM:Staatliche Hochschule für Musik Trossingen国立283. 蒂宾根大学Tübingen U:Eberhard-Karls-Universit?t Tübingen国立

284. 乌尔姆应用技术大学Ulm H:Hochschule Ulm Technik,Informatik und Medien国立

285. 乌尔姆大学Ulm U:Universit?t Ulm国立

286. 法伦达尔WHU管理学院Vallendar WHU:WHU - Otto Beisheim School of Management私立、国家认可

287. 费希塔/迪普霍尔茨经济和技术私立应用技术大学Vechta/Diepholz FHWT:Private Fachhochschule für Wirtschaft und Technik Vechta/Diepholz私立、国家认可

288. 费希塔大学Vechta H:Hochschule Vechta国立

289. 韦德尔应用技术大学Wedel FH:Fachhochschule Wedel私立、国家认可

290. 魏恩施蒂芬应用技术大学Weihenstephan FH:Fachhochschule Weihenstephan国立

291. 魏耳海姆-比尔波罗嫩学院Weilheim-Bierbronnen GSA:Gustav-Siewerth-Akademie私立、国家认可

292. 魏玛李斯特音乐学院Weimar HfM:Hochschule für Musik Franz Liszt Weimar国立

293. 魏玛大学Weimar U:Bauhaus-Universit?t Weimar国立

294. 魏恩加腾师范学院Weingarten PH:P?dagogische Hochschule Weingarten国立

295. 西海岸应用技术大学Westküste FH:Fachhochschule Westküste,Hochschule für Wirtschaft und Technik国立

296. 威斯巴登应用技术大学Wiesbaden FH:Fachhochschule Wiesbaden国立

297. 维尔道工程应用技术大学Wildau TFH:Technische Fachhochschule Wildau国立

298. 维斯马应用技术大学Wismar H:Hochschule Wismar,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usiness and Design国立

299. 维滕/黑尔德克私立大学Witten/Herdecke U:Private Universit?t Witten / Herdecke gGmbH

私立、国家认可

300. 沃尔姆斯应用技术大学Worms FH:Fachhochschule Worms国立

301. 伍珀塔尔大学Wuppertal U:Bergische Universit?t Wuppertal国立

302. 维尔茨堡音乐学院Würzburg HfM:Hochschule für Musik Würzburg国立

303. 维尔茨堡-施韦因富特应用技术大学Würzburg-Schweinfurt FH:Fachhochschule Würzburg –Schweinfurt国立

304. 维尔茨堡大学Würzburg U:Julius-Maximilians-Universit?t Würzburg国立

305. 齐陶/格利茨应用技术大学Zittau/G?rlitz H:Hochschule Zittau/G?rlitz(FH)国立

306. 齐陶国际大学Zittau IHI:Internationales Hochschulinstitut Zittau(IHI)国立

307. 茨维考西萨克森应用技术大学Zwickau H:Wests?chsische Hochschule Zwickau(FH)国立

关于落实《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

关于落实《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 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落实学校党委提出的2012年度工作任务,提高实践育人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落实《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方案。 一、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指导思想 我校加强实践育工作人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为契机,以不断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目标,以系统设计实践育人教育教学体系为前提,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为重点、以开展系列实践育人活动为载体,以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和搭建各类实践平台为依托,以创新实践育人方法途径为基础,以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为保障,实施全程、全面、全体培养,稳步提高实践育人质量。 二、推进实践育人工作的原则 (一)坚持价值引领的原则 在推进实践育人的过程中,要把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作为推进实践育人工作的首要任务,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实践育人工作全过程;引导大学生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将个人成就和社会责任相结合,自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坚持系统设计的原则 在设计实践育人教育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要区分不同类型实践育人形式,系统制定具体工作规划,分类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确保实践育人工作全面展开。 (三)坚持普遍参与的原则 在推进实践育人的过程中,结合我校办学特点、专业特点,在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使实践育人工作体系面向最广大的普通大学生来设计,力争做到普遍适用、普遍参加、普遍评价,要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有参加实践的机会。

部分非俄罗斯科学和高等教育部所属高校名单

Подведомственные вузы Россвязи:??Московски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вязи и информатики?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телекоммуникаций им. проф. М.А. Бонч-Бруевича? ??Поволж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телекоммуникаций и информатики? ??Сибир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телекоммуникаций и информатики? ?Северо-Кавказский филиал ?Московски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вязи и информатики? ?Волго-Вятский филиал ?Московски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вязи и информатики? ?Хабаров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инфокоммуникаций (филиал) ?Сибир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телекоммуникаций и информатики? ?Уральски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связи (филиал) ?Сибир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телекоммуникаций и информатики? ?Бурят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инфокоммуникаций ?Сибир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телекоммуникаций и информатики? ?Оренбургский филиал ?Поволж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телекоммуникаций и информатики? Подведомственные вузы Росжелдора: Сибир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утей сообщения (СГУПС) Ом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утей сообщения (ОмГУПС) Иркут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утей сообщения (ИрГУПС) Дальневосточны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утей сообщения (ДВГУПС) 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утей сообщения Императора Александра I (ПГУПС) Самар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утей сообщения (СамГУПС)

原中央各部委部属高校名单以及排名

原各部属高校名单以及排名(2010修订版) 1998年后教育体制改革,原国务院许多部委所属高校或被教育部收编,或下放至各省,部委学校快成历史名词。为纪念部委学校特推出原部委学校排行版。- 原航空航天部高校排名:- 哈尔滨工业大学-【985】【2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5】【211】 西北工业大学-【985】【21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 南昌航空学院-(南昌航空大学) 沈阳航空学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原兵器部高校排名:- 北京理工大学-【985】【211】

南京理工大学【211】-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长春理工大学)- 华北工学院(中北大学)(太原机械学院)- 西安工业学院-(西安工业大学) 沈阳工业学院(沈阳理工大学)- 重庆工学院(重庆理工大学)- 原电子工业部高校排名:- 电子科技大学-【985】【2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11】 杭州电子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现合并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原地质部高校排名:-

中国地质大学-【211】 长春地质学院(合并入吉林大学【985】【211】) 成都地质学院(成都理工大学)- 西安地质学院(更名为西安工程学院,现并入长安大学【211】)-河北地质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 原纺织部高校排名:- 东华大学-【211】 天津纺织工学院(天津工业大学)- 苏州丝绸工学院(合并入苏州大学【211】)- 西北纺织工学院(西安工程科技学院)- 浙江丝绸工学院(浙江理工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 郑州纺织工学院(中原工学院)-

高校通讯录

高校通讯录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序号 院校名称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网址地址/邮政编码 1.北京大学★北京市颐和园路5号 100871 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市定福庄南里1号100024 3.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市西土城路4号 100088 4.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平乐园100号 100022 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市学院路37号 100083 6.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北三环东路15号 100029 7.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上园村3号 100044 8.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市学院路30号 100083 9.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5号 100081 10.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清华东路35号 100083 11.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100875 12.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市中关村北大街 100084 13.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市西三环北路2号 100081 14.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西土城路10号 100876 15.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市学院路15号 100083 16.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北三环东路11号 100029 17.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惠新东街12号 100029 18.清华大学★北京市清华园1号 100084 19.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朝阳门外金台里2号 100026 20.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05号 100037 21.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市北三环西路11号 100088 22.外交学院★北京市展览路24号 100037 23.中国地质大学(北 京)★北京市学院路29号100083 24.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清华东路17号 100083

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

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保障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办学效益,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高等学校实验室(包括各种操作、训练室),是隶属学校或依托学校管理,从事实验教学或科学研究、生产试验、技术开发的教学或科研实体。 第三条高等学校的实验室,必须努力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根据需要与可能,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生产试验和技术开发工作,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 第四条实验室的建设,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合理设置。要做到建筑设施、仪器设备、技术队伍与科学管理协调发展,提高投资效益。 第二章任务 第五条根据学校教学计划承担实验教学任务。实验室要完善实验指导书、实验教材等教学资料,安排实验指导人员,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第六条努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验室应当吸收科学和教学的新成果,更新实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七条根据承担的科研任务,积极开展科学实验工作。努力提高实验技术,完善技术条件和工作环境,以保障高效率、高水平地完成科学实验任务。 第八条实验室在保证完成教学或科研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和技术开发,开展学术、技术交流活动。 第九条完成仪器设备的管理、维修、计量及标定工作,使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开展实验装置的研究和自制工作。 第十条严格执行实验室工作的各项规范,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第三章建设 第十一条高等学校实验室的设置,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有稳定的学科发展方向和饱满的实验教学或科研、技术开发等项任务; (二)有符合实验技术工作要求的房舍、设施及环境; (三)有足够数量、配套的仪器设备; (四)有合格的实验室主任和一定数量的专职工作人员; (五)有科学的工作规范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实验室建设、调整与撤销,必须经学校正式批准。依托在高等学校中的部门开放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调整与撤销,要经过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三条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规划,要纳人学校及事业总体发规划,要考虑环境、设施、仪器设备、人员结构。经费投入等综合配套因素,按照立项、论证、实施、监督、竣工、验收、效益考核等“项目管理”办法的程序,由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归口,全面规划。 第十四条实验室的建设要按计划进行。其中,房舍、设施及大型设备要依据规划的方案纳人学校基本建设计划;一般仪器设备和运行、维修费要纳入学校财务计划;工作人员的配备与结构调整要纳人学校人事计划。

中央部委直属高校名单

中央部委直属高校名单 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75所) 北京市(24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招生办) 上海市(8所):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江苏省(7所):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江南大学(招生办) 湖北省(7所):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陕西省(5所):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招生办) 四川省(4所):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山东省(3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天津市(2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吉林省(2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广东省(2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辽宁省(2所):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湖南省(2所):中南大学(招生办)湖南大学(招生办) 重庆市(2所):重庆大学西南大学 黑龙江(1所):东北林业大学 安徽省(1所):合肥工业大学 浙江省(1所):浙江大学 甘肃省(1所):兰州大学 福建省(1所):厦门大学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直属高等学校(2所) 福建省(1所):华侨大学 广东省(1所):暨南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高等学校(7所) 北京市(2所):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省(2所):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黑龙江(2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教育部属高校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 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75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管理一批高等学校(简称“教育部直属高校”),目的是在探索改革上先走一步,在提高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方面发挥示范作用,经过世纪之交全国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一批实力较强、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校划归教育部管理(75所)。20世纪末,经过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我国高校形成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新体制,我国高校划分为中央部属高校、地方省属高校,而“全国重点大学”提法目前已不再使用。 中文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 简称:“教育部直属高校”“直属高校” 创办时间:20世纪末(全国高校体制调整)学校类型:中央部属高校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校属性:985、211、111、珠峰计划 现任校长: 32所副部级校长、43所正厅级校 长 所属地区:75所全国分布(部分省、直辖市)院士:439人 科学研究:863、973、10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1](简称“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教育部直属高校”)[2]是中央部属高校较大的一个系列, 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校徽)(19张) 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75所) 教育部直属管理一批高等学校,目的是在探索改革上先走一步,在提高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经过世纪之交全国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一批实力较强、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校划归教育部管理,目前总数为75所。 建国以来国家历次所确定的全国重点大学多为目前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是中央部门直属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沿革 “全国重点大学”的由来,要追溯到上世纪50—60年代。 1959年,当时国家下发的有关文件中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

教育部关于直属高校基本建设管理规定

教育部关于直属高校基本建设管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教育部直属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直属高校”)基本建设管理,规范校园建设行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直属高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用于教育部对直属高校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基本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和校园建设规划的管理。 第三条教育部是直属高校基本建设的主管部门。负责指导校园建设规划的编制;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概算、竣工财务决算等的审批;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计划、年度基建投资计划的汇编和执行监督;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组织重要项目的绩效评价等工作。 第四条直属高校是校园建设的责任主体。负责本校校园建设规划的编制,建设项目的立项论证和申报,年度基建投资计划的编制,项目建设资金的筹措和使用,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竣工验收和财务决算,校园固定资产管理等工作;并根据需要开展项目绩效评价。

第五条直属高校必须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坚持先规划论证、后设计施工。不得未批先建,严禁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 第二章校园建设规划 第六条直属高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国家有关法规、规范、标准及城市区域规划,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事业发展战略,及时编制和修订校园建设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校园规划”),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讨论通过并报地方规划部门批准后实施。校园规划应具有前瞻性、稳定性和权威性,不得随意变更。校园规划是开展校园基本建设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是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 第七条直属高校应注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建设。校园规划应体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校园资源统筹使用、生态环境和校园历史文化妥善保护等要求,力求做到以人为本、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备、统筹兼顾、建设有序,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 第八条校园规划应由符合资质要求的勘察设计机构负责编制,应充分组织专家论证并广泛听取主管部门、地方规划部门及校内师生员工的意见。经批准的校园规划应及时报教育部备案。校园规划修编工作应严格按照规划编制的有关程序进行,并重新报批和备案。

2017全国高校按23个层次划分详细名单

2017 全国高校按 23 个层次划分详细名单 2017-07-05 日前,教育部发布《全国高等学校名单》 截至 2017 年 5 月 31 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 普通高等学校 2631 所(含独立学院 265 所 ),成人高等学校 层次。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高等院校的 23 个层次 划分。高校层次划分 39 所 985 高校,可分为四层其中北京 拥有 8 所 985 院校,排名第一 ;上海拥有 4 所 985 院 校,紧 随其后;而陕西、湖南则以拥有 3 所985 院校,位 居第三 ;江 苏、山东、四川、天津、湖北、辽宁和广东各拥有 2 所,排 名第四 ;剩下浙江、吉林、甘肃、黑龙江、安徽、重庆、福 建 各拥有 1 所 985 院校。 第一层世界一流大学, 北京大学和清 华大学,它们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两所大学,多项办学指标 都居全国大学榜首。但是很明显,报考这两所学校的考生必 属于这个层次。第二层是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包括北京理工 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 通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技 术大学等 9 所学校。仅就本科生培养质量来看,上述 9 所大 学基本上处于同一个水平。因此,分数略低于清华北大的考 生,应争取被这 9所大学录取。第三层是 985 一期工程大学, 2914 所,其中: 283 所。综合考虑学校实力,可以把全国院校分为 三个

须具备很强的实力。中国科学院大学虽然不在985 之列,也

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除了前两个层次的 23 所大学。 985 期工程大学名单第四层是 985 二期工程大学, 包括国防科 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5 所大学。 211 高校分层 211 大学:北 京 26 所,江苏 11 所,上海 10 所,陕西 8 所,湖北 7 所, 四川 5 所,黑龙江、辽宁、广东、湖南各 4 所,天津、吉林、 安徽、山东各 3 所,重庆、河北、新疆各 2 所,其他省份各 1 所。第五层是部级 211 一期工程, 包括北京交通大学等 所学校。第六层是部级 211 二期工程,包括东北林业大学等 8 所学校。 第七层是省级 211 一期工程, 包括安徽大学等 23 所学校。第八层是省级 211 二期工程,是郑州大学。第九层 是省级 211 三期工程,包括海南大学等 5 所学校。重点建设、 省部共建高校第十层指教育部以前确定的全国重点建设的 高校,现在其地位已经逐渐被 211 工程取替,以前是全国重 点大学现在不是 211 工程大学的学校目前包括大庆石油学院 西部地区无教育部直属高校的 12 个省(区)各共建 1 所地方高 校的省 (区)部共建规划。国家考虑集中有限资源,在中西部 高等教育相对不发达的地区尽快建设一批符合区域建设需 要的、办学水平较高的大学。教育部将对这些共建高校的改 革和发展给予更多关注与政策扶持。比如处于中部内陆区位 的学技术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 37 等 10 所学校。第 层省部共建高校,即教育部分别与中

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对比和评价

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对比和评价 实力排行: 第一等: 1.北京师范大学 2.华东师范大学 (PS:这两所师范大学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无与伦比的经济实力称雄无可争议,另外又头顶“985” 的光环) 第二等: 3.华中师范大学 4.东北师范大学 5.陕西师范大学 6.西南大学 (PS:这四所大学都是雄霸一方的师范大学,为该区域培养了大批教育优秀教师和教育干部,应该说实力相当,谁强点谁弱点无非是多了或者少几个非师范专业而已,单论师范教育可以说是各有千秋, 各有所长) 社会评价: 北京师范大学“大”,北京师范大学作为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前身,中国师范大学的元老,又加上坐拥天子脚下,得天时。学科门类众多,名师荟萃,如果单从学校性质来说,北师大本应该归于综合类大学,殊不知偌大一个“师范大学”,如今又有多少人走上了教师岗位,可以说北师大已经不是培养教师 的主阵地,实属“挂羊头卖狗肉”之嫌 华东师范大学“洋”,华东师大地处上海,中国的金融中心,自然是不缺钱的,得地利。其培养的毕业生当教师的比例和北师大差不多,所以也基本不属于“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冷”,东北师范大学在地处东北三省的吉林长春,自然很“冷”,但是东北师范大学在业界评价不错,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以其专业思想巩固、基础知识宽厚、教育素质高、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功扎实受到社会广泛欢迎和好评,在基础教育这块儿享有较高声誉,地冷人不"冷",有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业界上流传这样一句玩笑话“东北师大是因为东北人会"忽悠"的缘故” 华中师范大学“中”,华中师范大学位于武汉,在六所师大中处于不靠前不落后状况,所谓“人有我有,人无我无”,比较懂得韬光养晦,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生比较灵活,不出头,不落后,懂得人情事故, 做事比较圆滑,故称其谓“中”。 陕西师范大学“土”,陕西师范大学地处西安,文化古都,也是中国“没落城市”,但是文化氛围浓厚,陕西师范大学毕业生给人刻板,沉稳,严谨,敦厚,做事中规中矩,稳扎稳打,基础扎实,大多数能够常年扎根基础教育,有点“不思进取”的感觉,也许是受到千年古都文化的熏陶的原因吧,对其评价 “土”不为过。 西南大学“偏”,西南大学也就是西南师范大学,在重庆人们把它称为“稀烂大学”,也许是对它是由原来的西南农业大学和西南师范大学合并而来的一种调侃吧,调侃其不伦不类,不知道该称其是综合大学还是什么?但是在重庆的教育界人们更愿意称她为“西师”,因为在重庆中小学的校长领导十个有八个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足可见西南大学的实力。但地处山城重庆,位于祖国的大西南,地理位置上

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

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 教干字011号 为了加强高等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教师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有计划的安排教师工作,合理计算教师的编制,切实保证教学、科研任务的完成,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教师工作量包括:教学工作量(含教学法研究工作量)、科学研究工作量、实验室建设工作量等。教师全年工作量,按每天8小时,每周5天,每年暂按42周计算,应为1680小时(待校历确定后,按校历周数计算教师全年工作量)。 高等学校应贯彻教学为主的原则。首先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要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实验室和教材建设、培养和提高师资等项工作。全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一般应占全校教师工作量的三分之二左右。 第二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注:下列的“计划学时”是指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时,1学时以1小时计。) 1. 讲课(包括备课、上课、课外辅导)的工作量; 教授、副教授: 讲课工作量=计划学时×(4~5) 开新课工作量=计划学时×(5~7) 重复班工作量=计划学时×3×班数 讲师: 讲课工作量=计划学时×(5~6) 开新课工作量=计划学时×(6~8) 重复班工作量=计划学时×3×班数 需要助教讲课或助讲,可按讲师工作量的高限计算。 (注:大班讲课超过一百二十人,工作量增加百分之十) 文科的某些课程(包括公共政治课),更新内容较多的章节,其教学工作量可按开新课计算。 专任课外辅导工作量=计划学时×3;重复班工作量=计划学时×班数。 (注:专任课外辅导,是指某些教师只担任课程的辅导工作而不担任讲授工作。)

2. 公共外语课的工作量=计划学时×(3~4)×班数。 (注:公共外语课的工作量,包括备课、上课、课外答疑及批改作业。公共外语课每班为四十人左右)。 3. 体育课的工作量=计划学时×(3~4);重复班工作量=计划学时×2×班数。 辅导校体育代表队,每小时以1.5小时计算;辅导群众性体育群众活动,可按核准的实际小时计。 4. 辅导课、习题课、课堂讨论、批改作业的工作量: 辅导课、习题课工作量=计划学时×4;重复班工作量=计划学时×2×班数。 (注:习题课每班学生为四十人左右) 课堂讨论工作量=计划学时×5;重复班工作量=计划学时×2×班数。 (注:习题课和课堂讨论的工作量,包括备课、上课、听课、课外辅导。) 批改作业工作量=核准的批改份数×(1/12~1/4)小时。 5. 实验课(包括上课、备课、课外辅导)的工作量=计划学时×(3~5);重复班工作量=计划学时×2×组数。 (注:每组学生十五人左右。) 批改实验报告工作量=核准的批改份数×(1/10~1/3)小时。 6. 批改中文、外文写作课作业的工作量=(1/2~1)小时×核准的批改份数。 7. 指导实习、社会调查的工作量=(计划天数+教学准备天数)×(8~9)小时;其中野外作业天数×(9~10)小时。 (注:指导实习和社会调查的工作量,包括批改实习报告和调查报告。) 8. 指导课程设计的工作量=计划学时×(4~5);学年论文的工作量=计划学时(1/4~1/6)小时×学生人数。 9.制图课讲课部分的工作量,按本办法第二条第1项计算;其练习部分的工作量,按本办法第二条第4项计算。 10.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工作量: 教授、副教授工作量=计划周数×(5~7)×学生人数; 讲师工作量=计划周数×(6~8)×学生人数。 (注:指导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工作量,包括选课、答辩及有关工作。毕

北京高校通讯录

序号院校名称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网址地址/邮政编码1.北京大学★北京市颐和园路5号 100871 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市定福庄南里1号100024 3.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市西土城路4号 100088 4.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平乐园100号 100022 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市学院路37号 100083 6.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北三环东路15号 100029 7.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上园村3号 100044 8.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市学院路30号 100083 9.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5号 100081 10.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清华东路35号 100083 11.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100875 12.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市中关村北大街 100084 13.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市西三环北路2号 100081 14.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西土城路10号 100876 15.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市学院路15号 100083 16.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北三环东路11号 100029 17.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惠新东街12号 100029 18.清华大学★北京市清华园1号 100084 19.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朝阳门外金台里2号 100026 20.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05号 100037 21.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市北三环西路11号 100088 22.外交学院★北京市展览路24号

100037 2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市学院路29号100083 24.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清华东路17号 100083 25.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中关村大街59号 100872 26.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花家地南街8号 100102 27.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市东棉花胡同39号 100710 28.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市鲍家街43号 100031 29.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市玉泉路(甲)19号 100049 30.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德胜门外朱辛庄 102206 31.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市晋元庄路5号 100041 32.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市樱花东街甲2号 100029 33.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市阜成路33号 100037 34.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原北京机械工业学 院)北京市清河小营东路12号100085 35.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1号 100044 36.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北京市皂君庙甲4号 100081 37.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市西直门外文兴街2号 100044 38.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 院北京市花家地街19号100102 39.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市北四环东路97号 100101 40.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 院北京市北四环东路99号100101 41.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 院北京市延静东里甲3号100025 42.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 理学院北京市北土城西路197号100083 43.北京农学院北京市朱辛庄北农路7号 102206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 教发[2004]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推进,原国家教委1996年发布实施的《核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办学条件标准》和《“红”、“黄”牌高等学校办学条件标准》(教计[1996]154号)已不再适应当前普通高等学校发展的需要。为此,在委托有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充分征求有关教育管理部门和部分高等学校意见的基础上,对上述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现将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以下简称《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主要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核定年度招生规模,确定限制、停止招生普通高等学校,并对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条件进行监测。《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发布实施,有利于加强宏观管理,逐步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有利于促进办学条件改善和保证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二、各地、各部门和各普通高等学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以及本《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要求,合理确定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以维护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保证普通高等教育基本的教学质量和规格。 三、根据指标的用途及其重要性,新修订的《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⒈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包括生师比、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这些指标是衡量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核定年度招生规模的重要依据。 ⒉监测办学条件指标:包括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宿舍面积、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生均年进书量。这些指标是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补充,为全面分析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和引进社会监督机制提供依据。同时这些指标还可反映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改善、更新情况,对提高教学质量和高等学校信息化程度等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四、限制招生、暂停招生普通高等学校的确定: ⒈凡有一项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低于限制招生规定要求的学校即给予限制招生(黄牌)的警示,以维持基本办学条件不再下滑,并促进其尽快改善办学条件。限制招生的学校其招生规模不得超过当年毕业生数。 ⒉凡有两项或两项以上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低于限制招生规定要求,或连续三年被确定为黄牌的学校即为暂停招生(红牌)学校。暂停招生学校当年不得安排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计划。 五、请各地、各部门将本通知及《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尽快转发至所属普通高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 见》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现就《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 号)(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的课程设置 (一)本科课程设置 4门必修课: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原理”)3学分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简称“概论”) 6学分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2学分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3学分 另外,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 (二)专科课程设置 2门必修课: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学分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 (三)本、专科学生都要开设“形势与政策”课,本科2学分,专科1学分。有关具体要求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规定执行。 (四)民办高等学校和中外合作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按照本规定执行。 (五)成人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参照本规定执行。 (六)研究生(包括硕士生、博士生)的课程设置,另行通知。 二、本科、专科必修课程的基本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课程设置实施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时间安排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实施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要严格按照《意见》和本方案实施。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考虑本科、专科教学的特点和内容要求,充分考虑新课程设置方案与师资队伍、原有课程的衔接,从当前实际出发,着眼于教学秩序的稳定,按照整体推进、分类指导,先试点、后推广,突出重点、逐步过渡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做好实施工作。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设置方案,从2005级学生开始,在中宣部、教育部的领导下进行试点;从2006级学生开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普遍实施。除试点学校外,2005级(含2005级)以前的学生,仍按照“98方案”开设相关课程。 成人高等学校、民办高等学校和中外合作高等学校的本科、专科同类课程的开设时间可参照上述相关规定执行。 研究生(包括硕士生、博士生)的课程设置在没有作出新安排前,仍按照“9 8方案”开设相关课程。 四、教材编写、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和学科建设 做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实施工作,必须把教材建设、教学研

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名单

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名单 北京(21所)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化工管理干部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广播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北方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附属中等专业学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 天津(2所) 南开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外贸学院) 天津大学 辽宁(2所)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东北大学、黄金学院) 吉林(2所) 吉林大学(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 黑龙江(1所) 东北林业大学 上海市(8所) 复旦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科大学)

同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铁道大学<上海铁道学院、上海铁道医学院>、上海城建学院、上海建材学院、上海铁道大学附属卫校)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农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中国纺织大学、上海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玻璃搪瓷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教育学院、上海第二教育学院、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江苏(7所)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南京地质学校) 江南大学(无锡轻工大学、电光源材料研究所) 河海大学(河海大学、常州水电机械制造职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安徽(2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学院) 浙江(1所)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 福建(1所) 厦门大学 山东(3所) 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湖北(7所) 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武汉科技职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工业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大学、中南政法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 教技[2012]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充分发挥高校在自身科研管理与监督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推动高校科技体制改革,促进高校科研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完善科研管理体系,增强科学管理能力 1.强化学校管理责任。学校是科研项目管理的责任主体,应认真履行法人职责。要转变观念,扭转科研项目管理“重争取、轻管理”的倾向,以保障科研活动健康顺利开展作为科研管理与监督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申请立项和过程管理并重、服务支撑与管理监督并重的原则,建立健全过程管理制度,完善涵盖校、院(系)、项目负责人的分级管理体制;监督项目严格执行国家管理规定,提供相应支撑服务,组织开展科研管理工作的指导、宣传、培训,加强对各级行政领导科研管理绩效考核。各高校主要负责人要将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切实做好统筹协调。 2.强化管理部门职责与协同。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是一项政策性、系统性强的工作,涉及校内多部门。学校要统筹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形成多部门协同、分级管理的机制,明确学校科研、财务、人事、资产、档案、纪检监察和审计等职能部门和院(系)以及项目负责人的权责,强化院(系、所)和国家认定的各类研究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等二级单位管理,加强分工与合作,将责任落到实处,形成“统一领导、协同合作、责任到人”的管理机制。 3.严格规范项目负责人的责权。项目负责人对科研项目实施负有直接责任,要按照国家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和项目合同(任务书)要求开展科学研究和使用经费,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科学规范管理。要确保项目研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经费支出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并对科研成果的真实性承担相应责任,自觉接受国家有关部门和学校的监督和检查。 4.健全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学校要在严格遵守国家各级各类科研计划管理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结合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不同特点和管理要求,强化对纵向和横向各类科研项目的管理责任。经费来源性质属于中央或地方财政资金,属于纵向项目,经费来源性质属于社会资金,属于横向项目。对纵向项目要严格按照国家各类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对横向项目要严格按照合同(协议)执行,并纳入学校统一管理,保障国家、学校、委托方和科研人员的合法权益。同时,结合科研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逐步完善涉及学校科研活动全过程及人财物各方面的管理办法、制度以及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最终形成既有利于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又具约束力,界限分明、程序规范、简洁易行、覆盖纵向横向项目的分级分类管理制度体系。 二、加强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保障科研任务顺利实施 5.组织做好项目申报的指导。学校应面向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自身优势特色,集成校内、校外优势资源,遴选、推荐基础好、水平高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项目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计划项目。要综合考虑申请人和研究团队科研项目执行能力,加强统筹协调,扭转重申报、轻质量的现象。指导和协助科研人员科学规范地做好项目申请书、经费预算书、合同(协议)等编制和签订工作,完善和规范项目推荐申报程序,确保申报项目研究的质量和材料的真实性。

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本科就业率排行.

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本科就业率排行2015-02-10 近日,2014年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行出炉,该排行根据教育部直属高校发布的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整理得来,其就业率包含了就业和升学两个指标。位居榜首是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位居61位,山东大学以93.91%的就业率位居69位,中国海洋大学位居73位。 纵观排行榜,一些顶尖学府的排名并不突出,清华大学排第15,复旦大学第24,浙江大学第36,中国人民大学第38,北京大学则排第42位。一些行业类院校反而抢眼,中国药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占据了前三甲位置。 榜单显示,共有74所高校就业率在90%以上;就业率在95%以上的'有52所,占了三分之二强;只有兰州大学不到90%。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每所高校发布的就业率截止时间并不一致,有些7月份截止,有些到12月31日才截止,这可能对最终排名造成影响,本排行仅供参考。 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2014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行名次大学本科生就业率1中国药科大学99.59% 2北京邮电大学99.54% 3东北师范大学99.25% 4天津大学99.01% 4中国矿业大学99.01% 6东南大学98.69% 7南京大学 98.58% 8对外经济贸易大学98.54% 9中国矿业大学(北京)98.47% 10北京外国语大学98.34% 11华南理工大学98.30% 12北京交通大学98.18% 13北京师范大学98.08% 14华中科技大学97.96% 15清华大学97.90% 16北京化工大学97.85% 17东华大学97.72% 18华北电力大学97.50% 19吉林大学97.47% 20南京农业大学97.31% 2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97.18% 2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97.15% 23西安交通大学97.09% 24复旦大学97.04% 24江南大学97.04% 26同济大学96.99% 27中国政法大学96.84% 28上海交通大学96.76% 29西南交通大学96.70% 30北京科技大学96.64% 31合肥工业大学96.56% 32四川大学96.54% 32西南大学96.54% 34上海财经大学96.52% 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