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 第七章 2人际知觉

人际关系心理学 第七章 2人际知觉
人际关系心理学 第七章 2人际知觉

人际知觉

第一节人际的非言语沟通

一、脸部表情

二、目光接触

三、身体语言

非言语线索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们总是通过自我表现来提高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通过控制自己的非言语行为,来引起其他人的有利反应。非言语线索在人际交往中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辨别说谎话的人。

第二节对人的归因理论

一、海德的通俗心理学

二、相应推论理论

三、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

四、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

五、控制源理论

一、海德的通俗心理学

归因的理论化是从海德(F.Heider.l958)开始的。海德的兴趣在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发现什么是原因,什么是结果的。他认为,人们有两种强烈的需要:一种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另一种是控制环境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两种需要,就要预测人们将怎样行动。就一般的人而言,都或多或少能够做到这一点。所以海德认为每一个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个理论就叫通俗心理学。

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为了判断人们会怎样行动,我们需要形成对他们个性、动机、

情绪、态度等的判断。同样,为了预见和控制我们的环境,我们也需要对其他人这些心理倾向作出判断。

我们怎样作出因果关系的归因呢?海德认为我们使用一条叫“不

变原则”。

我们都假定,任何一种行为都是由许多原因结合造成的,于是,我们在寻找在不同的条件下,一个特定的原因和一个特定的结果之间的关系。如果一个特定的原因和一个特定的结果在许多不同的情景下都互相联系在一起,如果在那个原因不存在的情况下,结果也没有产生,我们就会把这个结果归因于这个原因,这就叫作“不变原则”。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找到关键原因

对因果关系的大部分认知中,核心问题在于某一特定的行为或事件归因于内在状态还是归因于外在力量。

归因于内在状态,称为内在归因。内在状态指行动者的人格、品质、动机、情绪、心境、态度、能力等。

归因于外在力量的,称为外在归因。外在力量指对于行动者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例如周围环境、其他人的行为、提供的奖励或惩罚、运气、任务难度等。

对此,海德认为,行动是由人的力和环境的力相互作用而成,如果个人的因素强于环境的因素,会作出内在归因,如果环境因素强于个人的因素,会作出外在归因。

二、相应推论理论

该理论由琼斯(E·E.Jones)和戴维斯(K·E·Davis)于1956年提出。一般说来,我们根据行为等特殊信息来推论出相应的个人心理倾向性同这个人的外在行为相符合相一致的程度。很明显,为了有把握地把一些稳定的心理倾向归于其他人,一个观察者总是力图作出相应的推论。两者相一致、相适应的程度越大,我们作出归因的信心就越大。所以相应的程度和我们作出归因的信心密切相关。

也许有人以为从一个人的外在行为推知他的内在动机、特性等是一个简单的事,不幸的是,由于下述两个因素,事情就变得复杂起来了。

第一,生活在社会上的人是复杂的,其他人常常使我们产生误解,

有时甚至故意隐瞒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的真正特征或真实动机,如果我们不谨慎仔细的话,仅根据外在行为,我们还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第二,更为重要的是,其他人的行为常常受到不受他们自己控制的外在因素所制约,而不只受到他们的内在状态或心理倾向性所制约,这样,用他们的外在行为来推论自然要使我们误人歧途。

在许多场合下,我们还是能成功地归因的。我们怎么样完成这一过程呢?

(一)非共同效果

按照相应推论理论,根据人们的外在行为进行精确的归因,之所以成功,部分是因为我们注重于某些行动,这些行动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信息,特别是那些独特的、非共同的效果----- 这种效果不能由其他因素产生。这样做的优点是我们能对这些独特行为后面的动机形成一个明确的思想。人们常常根据非共同性的效果,来进行相应的推论。

(二)社会赞许性

决定相应推论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一个行动的社会赞许性,或叫符合社会要求的程度。我们常常注意那些与通常行为方式相反的、尤其那种不是社会所希望的行为。

琼斯等人在1961年比较了与一个人的角色相一致的行为和不一致的行为的效果。他们说,一般来讲,与一个角色相反的行为同与角色一致的行为相比,前者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有关内在心理倾向性的信息。

社会希望性和非共同效果这两个概念可综合为一个一般的归因原则,称为“折扣原则” 。该原则是说,“特定的原因产生特定的结果的作用将会由于其他可能的原因而削弱。”不仅是社会希望性,如角色期望,而且由于非共同效果的数目增多,使一个特定原因在解释内在心理倾向的作用上打了折扣。

三、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

凯利(K·Kelly,1967,1971)提出了对人们行为进行归因的体系。他提出了三个基本维度。这三个维度是我们要对一个行为的意义作出推

论时必须考虑的。

第一个维度称为实体的特异性,是指某个人对不同的刺激或不同的事件作出相同反应的程度。如果某个人对范围广泛的刺激都作同样的反应,那么,实体的特异性就是低的。相反,如果只对某个刺激作出特定的反应,而对于其他许多刺激都没有作出类似的反应,那么,实体的特异性就是高的。

第二个维度是一致性反应,是指其他人对这个实体者都这样反应的程度,即反应是否是一个一致性的反应。如果只有这个人对这个实体作出了这样的反应,而其他人没有这样做,那么一致性程度是低的。相反,如果该人对这个实体作出了这样的反应,而其他人也这么做,那么,一致性程度就是高的。

第三个维度是一贯性,是指个体对于这种刺激在其他的时间和其他的场合下以同样方式反应的程度。如果该个体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下都作出这样的反应,那么一贯性程度就是高的。相反,在不同的时间内,或有不同的场合下对同一刺激作出了不同的反应,那么,一贯性就是低的。

在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中,提出了协变原则。他认为人们在归因中三个维度在协同变化。因此他的模型叫作归因的三维学说,也称立方论。

凯利的模型认为,在实体的特异性和一致性低,而一贯性高这种条件下,我们更可能把一个人的行为归于内在原因。相反,在实体的特异性、一致性、一贯性都高的情况下,我们更可能把一个人的行为归于外在原因。而在一致性高,实体的特异性低,一贯性低的情况下,我们往往把行为的原因归于偶然的环境或情景因素。

四、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

归因类别中,有一种特殊形式的归因就是在成功或失败体验中的归因。

如,数学考试中一位同学的成绩较好,有人说:他运气好,恰巧准备到那些考试题“。另有人说:”你说什么?他是他们组里最好的学生。“第

三个人解释说,”这一次成功既不能归于运气好,也不能归于他的能力,而是他为了对付这次考试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第四个人说:”唉,毕竟这次考试是容易的嘛。“

这四种可能的归因,就是韦纳(B·Weiner)、弗里兹(I·Frieze,)等人在1971年提出的理论中所叙述的成功和失败之后的归因类型。

韦纳等人提出了一个包括两个步骤的过程。第一,观察者必须决定归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即决定控制源(locus of control)。在这方面,他把凯利的理论作为判断的基础。第二,进行了那种归因之后,观察者还必须决定成功或失败是稳定地发生的还是不稳定地发生的。

那位同学还能考得这样好吗?或者,他经常考得这么好吗?

只有当内在一外在的归因以及稳定一不稳定的归因作出之后,关于成功或失败的归因才能最后作出。

可见,韦纳等人在同意海德所提出的把原因划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这一维度的同时,还提出了另一个重要维度,这就是有关稳定和不稳定的稳定性维度。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知道,原因是不是行动者的内在心理倾向或外在客体比较持久的特征。有些外在原因相当稳定。

表6-1所知觉的成就行为的决定因素分类表

控制源

内在的外在的

稳定的能力任务难度

不稳定的努力运气

我们能够判断那位同学考得好:

因为他确实好,能力强(稳定的内在归因);

因为考试容易(稳定,外在归因) --- 他能够在考试中一次再次地成功;

因为他作出了努力(一种不稳定的内在归因) ----- 他不能一次

再次地成功,成绩好是由于他这次极为努力的结果;

因为运气(一种不稳定的,外在归因) ----- 他不能无数次地成功,他所准备得好的内容,恰巧考到了,这是运气。

韦纳和弗里兹(1973)对这个归因理论进行了检验。他们告诉被试一个假想的人在工作任务中体验到的成功或失败。还告诉被试这个人在类似的任务中成功或失败的情况以及其他人在这个任务上的成功或失败的百分比。这样,韦纳和弗里兹就建立了使被试能进行内在归因和外在归因的条件(回忆一下凯利的理论)。然后让被试知道,行动者不止一次做了这个工作。一半被试被告知他已成功过了,另一半被试则被告知他已失败过了。被试把这个假想的人最近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什么呢?

答案肯定了韦纳理论的预见。

现在的成绩与以前的成绩不一致(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和与其他人成绩不同,则归因于努力(成功了,是由于他工作格外努力;失败了,他没有作很大的努力)。

现在的成绩与这个人的过去所取得的成绩相一致并且与其他人的成绩也相同,则归因于任务困难程度(成功归于任务容易;失败归于任务困难)。

现在的成绩与这个人过去所取得的成绩相一致但与其他人的成绩不一致,则归因于能力(成功归于能力强;失败归于能力弱)。

按照上述这种分类进行归因,我们可以看出归因的后果,即作出了什么样的归因会影响到对未来的预测,也会影响到归因者的未来行为。

五、控制源理论

控制源理论是由罗特(J.B.Rotter,1966)对心理控制源进行研究并发展起来的归因理论。心理控制源被认为是有关个人性格或行为与事件结局之间关系的泛化性期待。

罗特认为,对于行为的积极的和消极的强化来源,人们所抱的期望是不同的。某些人把他们自己看成是有能力控制强化的事件是否产

生,这些人被称为“内控者”(internal) ;还有一些人认为强化的事件不是由自己控制的,而是由运气、机遇,以及其他人等等这些外在因素所控制,这些人被称为“外控者”(external) 。

对控制源概念,人们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控制源既影响了人们对发生在他们周围的事件是如何知觉的,又影响了人们对其他人的经验如何作出解释。

研究指出,控制源影响了对经验的知觉,如政治信仰、成就行为、对疾病和住院的反应、学习以及侵犯行为等等。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内控性一外控性是因果归因的一个基本维度。

第三节对人的归因偏见

一、行为中心偏见一一“行为” 吞没“场”

海德曾指出,对他人的知觉常常太多地根据行为,而不大根据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关系来作出。他把这种现象称作“行为”吞没“场”,也有人把这种偏见称作“基本的归因错误”。

一位学生迟到了,进教室时,他把笔记和书本都掉在地上,当他要捡起时,又滑倒了,并打破了眼镜。你看到这种情况会怎么想呢?

分析结果:

一般来说,人们往往会认为他这个人粗枝大叶、莽莽撞撞,甚至笨头笨脑。这种归因是不是准确呢?也许他因为帮助一位老人穿过马路,又搀扶他回家,所以迟到了;掉落了笔记和书是因为这些都是用塑料作封面的,本身就很滑溜;跌倒在地是因为外面天下雨,鞋底和地板是湿的。

但是人们常常不注意这些因素。我们有一种强烈的倾向,用行动者的内在心理特征来解释行为的原因而忽视影响行为的环境因素。也就是说,我们知觉他人之所以这样行动是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而不是认为有许多情景因素在影响他的行为。

产生这种归因偏见的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社会规范对我们归因的影响,这种社会规范是人们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其他的社会规范还有像考察一个人是个什么样的,应该“听其言,观其行”,因而就专注于对方本身的行为,忽略了情景因素的作用。

第二个原因是,当我们观察另一个人的行为时,他的行为成了注意的中心,而行动发生时的情景成了背景,因此行为与背景相比,变得更为突出。

二、显著性偏见

对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了另一种归因时可能产生的偏见。有人指出,人们常常利用他们最容易获得的刺激来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或任务。一个刺激(一个事件或关于另一个人的信息)越容易被某个人获得,这个刺激越有可能被他用来影响答案,即被他加工而影响反应。同样,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一个人或情景的易利用性会成为因果归因的关键。

三、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

如前所述,凯利的归因模型认为,实体的特异性、一致性、一贯性的信息在归因时应该受到同等的重视。这三种信息在作归因时没有一种比另一种更有价值。然而研究表明,人们往往忽视一致性反应的信息,即对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当某个人作出了一种反应时,人们在对此作归因的过程中,不大注意其他人如何反应。与这个现象相一致的是,人们不重视基础概率的信息。

卡内曼(D·Kahneman)和特沃斯基(A·Tvversky)1973年曾作过一个研究。让被试阅读一个人的简介,例如,杰克45岁,是四个孩子的父亲,有抱负但行事保守、谨慎。他的大部分业余时间是做木工、学数学,对政治不感兴趣。然后要被试说出杰克是一个工程师还是律师。在一个条件下,对被试讲,杰克是70个律师和30个工程师中的一个;在另一条件下,对被试讲,杰克是30个律师和70个工程师中的一个。按概率的规律,在前一种条件下,杰克是律师的可能性较大;在后一种条件下,杰克是工程师的可能性较大。然而,不管杰克是来自于哪一个群体,被试肯定他是一名工程师,因为他个人的特点看起来像一名工程师。

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产生的原因,

一是基础概率信息的抽象性。人们喜欢相当具体的、生动的、比较独特的事情,而往往忽视非常抽象的、空洞的、统计类型的信息。事情的直接信息比较生动,对人富有刺激,因此可以引起更多的注意。

二是人们认为直接信息要比抽象信息更可信。因此过分使用了独特的、具体的和生动的经验,把它赋予了普遍的意义,而对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

了解人们在他人行动的归因中所产生的偏见,有益于纠正这类偏见。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告诫我们,考察一个人的行为时要放在特定的情景下,并要结合大家的反应,多听取大家的意见。总之,要辩证地全面地看待人们的表现,切忌犯主观主义的错误。

第四节归因理论的应用

一、心理健康

我们在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中了解到,人们具有的许多问题明显地取决于他们对消极事件的解释,而不在于消极事件本身,因此如何解释消极事件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在问题出于归因的情况下,归因训练对心理健康是有帮助的。

归因训练的一个办法是引导个体改变对失败因果的知觉,把稳定的、内在的原因改变到外在的、不稳定的原因。对消极事件的内在归因会降低自尊,但是外在归因,即把原因置于个人之外,不会消极地影响自尊。

归因训练的另一个方法是引导个体把原因归于可控的、不稳定的、内在的因素,如努力。

有一个研究是对担心学业成绩的一年级大学生作的归因治疗。这些学生由于刚进大学,不大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因此在一年级的成绩不理想。实验人员告诉学生说,在大学的分数实际上是相当不稳定的。在四年学习期间明显地可以获得很大的改进。接着让

学生看录像,录像上老生证明了他们自已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结果表明,与没有接受这类信息的学生相比,接受这类信息的被试很少退学;在二年级时,平均成绩实际上提高了,在以后研究生考试项目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同时,实验组较对照组的学生更可能坚持不懈。可见,使学生知道成绩是不稳定的,第一年的成绩差对他们将来不是一锤定音,那么,提高成绩是完全可能的。

上述研究强调的是稳定性维度,我们也可以利用可控制性维度。

在一个研究中,以儿童作为被试。这些儿童对失败表现出长期的极端不良的反应。在归因治疗的几个阶段中,给所有儿童做算术题。一半儿童只收到成功的反馈,主试鼓励孩子对此作内在归因。另一半被试既有成功的又有失败的经验,主试特别鼓励这些儿童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足,这是一种内在的、可控的和不稳定的因素。在随后的阶段里,当两个组的儿童再次失败,发现唯有曾教育他们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足的儿童能坚持下去;相反,在治疗阶段只有成功体验的学生失败后表现出成绩下降。

二、绩效评价

在这里归因所起的作用,一是它影响了管理人员对下属的评定;二是影响了他们对下属提供的反馈;三是影响了管理人员对下属不良绩效原因的结论;四是影响了管理人员对纠正这些不良绩效所采取的措施。

杜根(K·w·Dugan)1989年做了一个模拟实验来考察归因对绩效评价的影响。

他让商学院学生各自扮演管理人员或下属进行绩效评价的会谈。在会谈中,他们讨论下属的绩效,然后管理人员对下属的将来工资作出决定。在会谈之前,主试给所有扮演下属被试的信息表明,他们的绩效相对低下,其原因在于工作任务的困难。给予管理人员被试的信息也同样,只是一半管理人员被试所获得的信息是绩效低下出自于下属缺乏努力,另一半所获得的信息是绩效低下出自于下属缺乏能力。对于会谈的录像进行分析,看看被试行为是否受到所扮演角色和有关下属绩效低下信息的原因所影响。除此,在会谈之前和之后,所有被试都评定下属绩效由于缺乏能力、缺乏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以及其他原因的程度。

正如所预期的那样,有关下属绩效低下背后的原因的信息影响了许多指标。首先,管理人员对于由于缺乏努力的下属要比由于缺乏能力的下属,提高工资的程度较小。也就是说,管理人员对于缺乏能力而绩效低下要比缺乏努力而绩效低下,更愿意原谅。

第二,讨论强烈地受到提供给管理人员的信息所影响。当管理人员得知下属的低下绩效来自于缺乏能力,管理人员更愿意进行负起讨论的责任和指导下属,相应地,下属采取恭敬听命的姿态。而当管理人员;得知低下绩效来自于缺乏努力,会采取解决问题的讨论方式,并不采取高高在上的方式,而是更愿意听取下属的意见,结果产生了双向沟通,双方达成对绩效低下的原因的一致意见。根据研究结果,杜根认为,当管理人员把绩效低下归于下属缺乏努力,他们会采取混合式的但主要是理性的方式与下属交往,并作出努力来帮助他们改进绩效。

另一方面,当管理人员把下属的绩效归于不是下属控制的因素,则会加较少的工资。可见,对于下属管理人员这两种决策,均强烈地受到管理人员归因的影响。在绩效评价中,由于归因而会出现偏见。所以,许多研究表明了归因在员工绩效评价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归因的研究对于如何改进绩效评价,消除评价中的偏见,增进人际关系具有现实意义。

三、冲突

许多研究证明了在影响冲突的多种因素中,归因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在组织情景中,冲突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事人的归因。

举一个最近研究的例子,有一个影响冲突的因素称为“身不由己”。“身不由己”指的是,从事某种引起对方不满、具有冲突性质的行动的个体会把这种行动归因于自己不可控的原因。研究人员认为,如果对方相信行动是身不由己的,那么引起对方的愤怒和报复倾向就会减弱。相反,如果对方认为不是这回事,那么,“身不由己”策略就会增加冲突。

在一则研究中,让被试扮演大型组织中的管理人员角色,与另一个人(实际上是实验人员的助手)协商预算分配问题。助手采取强硬的立场,要求得到预算金额的80%,并在协商中只肯作两次很小的让步。实验条件有两个,即外在归因一诚实,外在归因一不诚实,并在这两个条件下,助手重复说他“身不由己”,例如,“我没有办法,是我的部门领导叫我这么干的。”为了在实验情景作操作助手诚实这个变量,被试收到助手的所属部门对助手谈判指示的信息。在外在归因一诚实条件下,信息表明助手是诚实的,部门领导指示他在谈判中采取强硬的立场。在外在归因一不诚实条件下,信息表明助手撒谎,部门领导指示他采取调解的立场,应该作出许多让步。在协商结束时,要被试判断助手行为背后的原因,并且要指出与这个人将来解决冲突时采用何种方式。

结果,正如所预计的那样,在外在归因一不诚实条件下,要比外在归因一诚实条件下,被试有着更强烈的倾向来采取竞争性的方法与助手解决将来的冲突。总之,被试对于对方滥用“身不由己”策略会作出相当消极的反应。

这个实验说明,在组织中,认为有必要采取对抗行为的个体,应当仔细地考虑一下其他人对这些行为会作出什么样的归因。同时该研究也说明了在影响行为方面,归因要比引起冲突的行动本身更为重要。

思考题

1、人际的非言语沟通方式主要有哪一些?它们对人际交往有何意义?

2、什么是归因?在人际知觉中,有哪些主要的归因理论?它们各自的理论观点是什么?试比较这些主要的归因理论。

3、在人际知觉中,有哪几种常见的归因偏见?了解这些偏见对我们有何启发意义?

智慧树知道网课《人际关系心理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1分) 拉森(https://www.360docs.net/doc/63456355.html,rson)等人对人们时间利用的研究表明,人们在将近____的非睡眠时间中都是与他人在一起的。() A. 四分之三 B. 三分之二 C. 四分之二 D. 四分之一 2 【判断题】(2分) 从衣食住行,到对他人风度、行为方式、工作方法,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风俗、习惯、礼仪等,都存在着模仿。() A. 错 B. 对

3 【判断题】(2分) 在暗示中,刺激是被控制的,对暗示者来说,虽然通常是以含蓄的和间接的方式,但一般都是无意识的。() A. 对 B. 错 4 【判断题】(2分) 个体处于困难情境且缺乏社会支持时,往往不太容易受暗示。() A. 错 B. 对 5 【判断题】(2分) 被暗示者如果独立性差,缺乏自信心,知识水平低,那么暗示效果就明显;被暗示者的年龄、性别与暗示的效果也有关系,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暗示,一般男性比女性易受暗示。() A. 对

B. 错 第二章测试 1 【单选题】(10分) 印度狼孩卡玛拉的故事说明,人是___,人生活在人类社会中,离开了人类社会,人就无法正常生活,人的思维、语言和行为能力就会受到限制。() A. 自然人 B. 生物人 C. 动物人 D. 社会人 2 【单选题】(10分) 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如果一个人学会了___,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不管你的职务是什么,你都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走完了85%左右的行程,而在取得自己的幸福方面,已经有了99%的把握。() A.

一项专业技能 B. 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 C. 广博的知识 D. 如何与他人打交道 3 【单选题】(10分) 心理学大师荣格认为,想要获得幸福感(Happiness),人类的头脑里需要5种必备的基本要素,分别是: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健康;______;从艺术与自然中感知美的能力;一定的生活水准和令人满意的工作。一种能够成功地用来应对世事变迁的哲学或宗教的视角。() A. 良好的人际和亲密关系 B. 良好的道德品质 C.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D. 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4 【单选题】(10分)

人际交往心理学1

第一章 1、人际交往的概念: 指人与他人之间在心理与行为上的互动,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在内心、情感方面的全部交往。它是以研究人际交往为对象,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人际交往的发生、发展、构成及表现的规律。 2.人际交往的心理结构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分为知、情、意三层结构 (1)人际认知,是指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的相互认知,即通过彼此相互感知、识别、理解而建立的一种心理联系。包括自我认知、对他人的认知、对人际关系的认知三个方面(2)人际情感,是指人际交往中各自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绪、情感体验。(3)人际行为,是指双方在相互交往过程中的外在行为的综合体现,它包括人们的仪容仪表、服饰打扮、言谈举止、礼仪礼节等。 3.人际交往的类型 人际交往类型归纳为八种:主从型、合作型、竞争型、主从-竞争型、主从—合作型、竞争-合作型、主从—合作型、无规则型。 按人际交往的心理倾向性来划分:大致可分为主从型、合作型、竞争型 按人际交往的目的性质来划分,可分为情感型、功利型、混合性交往 按人际交往的联结纽带来分,可分为血缘、地缘型、业缘、趣缘型 4.马斯洛五种血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级别最低 安全需要。同样属于低级的需求 爱和归属的需要。属於较高层次的需求。 尊重的需要。属於较高层次的需求,如:成就。 自我实现需要。 5.人际交往的功能 一、身心保健功能。 二、知识信息功能。 三、自我认知功能。 四、社会化功能。 第二章 1.人际沟通概念 沟通,指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如眉目传情表达爱意)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

达感情和需要等信息交流的过程,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沟通能使群体内部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彼此协调,相互统一。 人际沟通(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也叫信息交流,指的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交流思想、感情和知识等信息的过程。 2.人际沟通的类型 一、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根据沟通的组织渠道,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1.正式沟通是指通过一定的组织结构和渠道所进行的有明确目的的人际沟通。 2.非正式沟通是指正式渠道以外的信息交流和意见、情感沟通。 二、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根据是否借助一定的中介进行沟通,分为直接和间接沟通。 1.直接沟通是指双方面对面地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系统传递信息、交流意见、交流思想感情。 2.间接沟通是需要经过中介环节(如中间人、中介物等)才能实现的人际沟通。 三、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根据沟通使用符号媒介划分 (一)语言沟通。 1.口语沟通。 2.书面沟通(人际交往的书面表达,写作能力写作技巧) 二)非语言沟通(解读沟通对象的身体语言)。 1、定义。非语言沟通即除语言沟通之外的各种人际沟通方式,包括形体语言、空间距离、衣着打扮等,又叫身体语言沟通。在人际沟通中,人们大量应用非语言符号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态度兴趣和思想观念。 2、非语言沟通的类型 (1)目光:(2)表情:(3)动作:(4)姿势:(5)空间距离:(6)修饰: 【非语言沟通的类型】 简述题: ◆1.倾听的艺术 人际沟通是一种双向的行为,我们在说的同时,必须去倾听别人的说。但在现实中人们往往善于高谈阔论、侃侃而谈,却忽视了倾听的生要性。听实际上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哈尔·博伊尔指出,现在没有一个人愿意听别人讲话,好的听众拥有广阔的市场。那么什么是倾听?如何倾听呢? 倾听:是指用耳听、用眼观察、用嘴提问、用脑思考、用心灵感受。它是收集和筛选信息的关键,直接影响所获得信息数量和性质 1.专注地倾听。 (1)在沟通过程中,学会排除干扰。 (2)关注说话内容。 (3)听清全部内容。人在说话时每分钟说多少个字,播音员语速是多少?耳及脑对语言反应速度与语速的关系? (4)捕捉要点。 2.移情地倾听。 3.公正地倾听。 (1)要区别话语中的观点与事实。 (2)要控制自己的感情,以免曲解对方的话语。

人际关系心理学 第六章 1社交态度

社交态度 第一节社交态度概述 第二节社交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第三节社交偏见 第一节社交态度概述 一、社交态度的概念 社交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稳定的评价性心理倾向。它是人在后天活动和人际交往的基础上形成和学到的,并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它影响着人们对事物、对别人及对各种活动的定向选择,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1.社交态度与日常用语中的态度 日常用语中的态度通常指一个人的体态和口气等物理准备状态,往往可以直接观察到。 而社交态度是一种心理倾向性,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进行推测。 2.社交态度与情感 社交态度与情感都具有心理倾向性,其区别主要有: (1)社会评价性不同 (2)自身稳定性不同 (3)对象指向性不同 (4)内在驱动性不同 (5)自我意识性不同 3.社交态度与意见

意见是人们对事物客观状况的认识或概念,是人们从独特视角看事物时获得的印象。 4.社交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按照自己所理解的重要性,对事物进行评价与抉择的标准。 它对行为的作用是通过影响态度实现的;态度是在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针对具体对象的评价性心理倾向。 二、社交态度的构成成分 态度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成分构成: 1.认知成分 认知成分是构成态度的基础,指人们对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客体的认知、观念、意向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认知往往带有评价的意味,表达着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好与恶、赞成或反对等。 2.情感成分 情感成分是构成态度的动力,指人们对一定态度对象的情感评定和内心体验。 态度的情感反应往往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因此以情感反应表现出的态度反应是兼具认知与情感因素的综合性反应。 3.意向成分 意向成分是构成态度的内隐行为,或者说是行为的准备状态。指人们对一定态度对象的行为倾向。这种行为倾向可以通过“意动效应”证实。 三、社交态度的特征 态度是个体的一种内在的、有组织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 名词解释 1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与1965年提出来的,这样理论旨在社会比较中探讨个人所做的贡献与他所得到的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一种理论。他侧重于研究公平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因此,这种理论也称做社会比较理论,是前诉的社会交换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2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思汀格)提出的。主要研究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我们总试图使认识彼此之间一致起来,否则就产生认知冲突。解决这个冲突的过程,就是态度改变的过程。 3人际印象:就是在人们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他人的印象。也就是指,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中和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4社会助长作用:指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可以促进行为效率的提高。 5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利于他人的行为。 6社会测量法:又称社交测量法,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 7登门拜访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8身体语言:既身体的姿势、位置和动作所表现出来的非语言线索,他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他人的多种有用的信息。 9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行为和心理的主动掌握,他是人所特有的,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 10旁观者效应: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 11人际关系: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12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景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中蕴涵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 13通俗心理学:海得认为每一个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个理论就叫做通俗心理学。该学说的关键是;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心理倾向的能力。 14自我实现:指的是个人潜能获得最充分的发挥。字人际关系方面,是指融洽良好的、积极的人际交往,恰当、完美、令人向往的人际关系。 15遵从:是由于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 16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17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象征性交换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米德。 18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指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大体上的印象后,往往会以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计他所有的特征和特点19行动者与观察者偏见:指行动者与观察者在归因时存在着区别,这种区别主要在于我们往往会把自己我行为归因与外在的或情景的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与内在的原因。 21平均模式:该模式认为,知觉者是通过把所有的单个特质的评估的值平均起来形成的一个总的印象 22去个性化:指出在群体中的个体不是以个人的方式来行动而是融化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别的一种状态。群体中的去个性化程度将会极大的影响群体的遵从程度。 23定型: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都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 24影象管理: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影象的过程。 25定势:观察者以持续一贯,相同的方式知觉不同的人们或事物的心理倾向。 26自我障碍:个体为保护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而采取的一种策略。 17时尚: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或一个群体中普遍流行的,被大多数所效仿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 28心境:持久的、微弱的、非特意性的情绪状态。 29人际吸引;又称人际魅力,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表现和亲和的对象。 30冲突:个体或群体彼此知觉到对方阻挠或要阻挠自身利益的实现所 1

人际交往心理学

第一章 1>人际交往得概念: 指人与她人之间在心理与行为上得互动,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在内心、情感方面得全部交往。它就是以研究人际交往为对象,从心理学得角度探讨人际交往得发生、发展、构成及表现得规律. 2、人际交往得心理结构 一般来说,人得心理分为知、情、意三层结构 (1)人际认知,就是指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得相互认知,即通过彼此粕互感知、识别.理解而建立得一种心理联系.包括自我认知.对她人得认知.对人际关系得认知三个方面 (2)人际情感,就是指人际交往中各自得需要就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得情绪、情感体脸。⑶人际行为,就是指双方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得外在行为得综合体现,它包括人们得仪容仪表、服饰打扮.言谈举止、礼仪礼节等。 3、人际交往得类型 人际交往类型归纳为八种:主从型、合作型、竞争型、主从一竞争型.主从一合作型、竞争一合作型、主从一合作型.无规则型。 按人际支往得心理倾向性来划分;大致可分为主从型.合作型.竞争型 按人际交往得目得性质来划分,可分为情感型、功利型、混合性交往 按人际交往得联结纽带来分,可分为血缘、地缘型、业缘、趣缘型 4、马斯洛五种血需要层次理论 ' 淳我实现需埶 /尊重需要\ " 社交需要\ / 安全需要\ / 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级别最低 安全需要。同样属于低级得需求 爱与归属得需要。属於较离层次得需求。尊重得需要。属於较高层次得需求,如:成就。自我实现需要。 5.人际交往得功能 一、身心保健功能。 二、知识信息功能。 三、自我认知功能。 四、社会化功能。第二章 1.人际沟通概念 沟通,指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如眉目传情表达爱意)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与需要等信息交流得过程,包括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沟通能使群体内部个体之间与群体之间在认知.情感与行为上披此协调,相互统一. 人际沟通(interpersonal muni cat ion)也叫信息交流,指得就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在共同

第八章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第八章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在于人际关系的适应。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与寂寞,身心健康就受到损害。为了健康、愉快,为了事业成功,为了个性完善,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为了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成长进步,当代大学生要学会与他人相处,建立并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就必须了解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含义、特点及类型,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并克服人际交往中的障碍,学习一些优化人际关系的技巧。 一、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这是人们彼此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心理上和社会上的联系。人际关系是静态表述,人际交往是动态表述。人际关系有哪些特点和类型,当代大学生中的人际关系状况如何,我们为什么要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我们学会与他人相处首先要了解的问题。 1.人际关系的特点及类型 人际关系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际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的一切方面,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显然,我们的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中所指的人际关系不是这种从社会学角度进行概括的广义概念,而是从心理学角度概括的狭义定义。狭义的人际关系指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通过交往形成的彼此之间比较稳定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它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中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协调性等心理方面联系的程度。人际关系是对这种心理关系的静态描述,而人际交往则是对这种心理关系的动态描述。人们只有通过人际交往才能建立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好坏反映着人们心理差距的大小,它又是从人际交往过程中反映出来的。 人际关系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心理成分构成。认知是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基础。大学生相互交往是双方作为信息对象的相互作用,并引起相互间的感知、理解、判断和评价,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果。情感因素在这种认知结果的基础上发生的主体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状态和体验、情绪的敏感性、对人际关系的满足程度等。在人际关系中,认知起到了唤起情感、控制和改变情感的作用,对人际关系起着调节作用。情感是人际关系的重要调节因素。行为成分是交往双方外显的行为表现,如语言、眼神、手势、举止、风度、表情等表现个性和传达信息的行为要素,它是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的交往手段与形式。认知、情感和行为是人际关系中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心理因素。一般来说,由于人际关系不同,对人的认知和理解、情绪体验以及各种行为会有所不同,而它们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彼此的人际关系。而且在不同的人际关系形成中,它们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例如,在家庭关系中情感的成分特别突出,在工作群体中认识成分较为主要,而在各项服务性行业中的人际关系中动作成分则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人际关系的三种心理成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而其中情绪的成分即对人的亲近、喜爱、相互间的吸引力的大小是人际关系的突出特征。 人际关系以人们的需要为基础。需要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动力,人际关系主要反映了人

2020智慧树,知到《图说人际关系心理》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 智慧树,知到《图说人际关系心理》 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图说人际关系心理》章节测试答案见 面课:你的世界因我而精彩:激励篇 1 、问题:在第3次见面课中,PPT呈现的文字中,是否有以下陈述?人生之幸,莫过于被人信任。 选项: A: 对 B: 错 答案: 【对】 2 、问题:在第3次见面课中,PPT呈现的文字中,是否有以下陈述?现实生活中不能成为大侠,但在游戏里却可以通过时间、次数的积累和他人的帮助成为绝世英雄。这一点将很多人推进沉迷网游的深渊。 选项: A: 对 B: 错 答案: 【对】 3 、问题:在第3次见面课中,PPT呈现的文字中,是否有以下陈述?如果你跟一个人聊天,那个人一直喋喋不休地说自己的事

情,不在乎别人的感受,这是很让人反感的。 选项: A: 对 B: 错 答案: 【对】 4 、问题:在第3次见面课中,PPT呈现的文字中,是否有以下陈述?世上只有藤缠树,世上哪有树缠藤。 选项: A: 对 B: 错 答案: 【对】 5 、问题:在第3次见面课中,PPT呈现的文字中,是否有以下陈述?碰见美女都会毕恭毕敬,即使不知道是妲己还是昭君。 选项: A: 对 B: 错 答案: 【对】 见面课:招聘:言行藏大道 1 、问题:在第2次见面课中,PPT呈现的文字中,是否有以下陈述?教火鸡爬树,不如请松鼠。 选项:

A: 对 B: 错 答案: 【错】 2 、问题:在第2次见面课中,PPT呈现的文字中,是否有以下陈述?面试官最喜欢怎么样的求职者? 选项: A: 对 B: 错 答案: 【对】 3 、问题:在第2次见面课中,PPT呈现的文字中,是否有以下陈述?自我介绍如何才能更加有吸引力? 选项: A: 对 B: 错 答案: 【对】 4 、问题:在第2次见面课中,PPT呈现的文字中,是否有以下陈述?新颖的回答和诚实质朴的回答,哪个更受考官青睐? 选项: A: 对

人际交往心理学试题

人际交往心理学选修课课后练习,第一部分,自己搜集的,不标准,请斟酌下载! 1、特点: 1、交往对象的广泛性与多样性。人际交往的具体对象可以是任何事物,即一方可以“出售”所有形式的事物,另一方可以用所有形式的事物进行“支付”,只要这些事物含有对方所需要的使用价值。特殊情况下,如果人“出售”的是含有负使用价值的事物,那么他将得到“回报”的也是含有负使用价值的事物。 2、交往内容的模糊性和多变性。人际交往的内容一般比较模糊而且复杂多变。例如,人与人在生活上的相互关心与体贴,在精神上的相互鼓励与安慰,在工作上的相互支持与帮助等。 3、交往程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人际交往活动一般没有严格的规定程序,都是根据双方的具体需要来灵活确定,主要以便利、快捷、高效为原则。军事战争、外交活动、政治渗透、文化交流、思想沟通等都是人际交往的具体形式,有着复杂多样的运行程序。 4、交往时间的异步性和持久性。人际交往可以跨越较大的的时间距离,即一方在做出“贡献”后,往往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到“回报”。 5、交往约束力的宽泛性。规范人际交往行为的约束力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力量,既有强度大、启动快、作用时间短的军事暴力,也有强度小、启动慢、作用时间长的文化感染力和道德规范约束力。 6、交往主体的宽泛性。人际交往可以发生在亲戚、邻居、同事、朋友(或敌人)、家庭成员甚至陌生人之间,其交往规模往往取决于两者关系的亲疏远近、信任程度以及两者利益互补性的强弱。人类最基本、最显著、最深刻、最广泛、最重要的人际交往是夫妻交往,其次就是父母子女交往。 功能: 1.获得信息功能 一个人直接从书本上学得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即使是皓首穷经、学富五车,与浩瀚的知识海洋相比,也只能是沧海一粟而已。但是通过社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后,人就能以各种方式迅速地获得信息。人际交往比之于书本获得信息有内容更广泛、渠道更直接、速度更迅速等特点。 2.自知、知人功能 自知之明,即有成熟的自我意识。人的自我意识并不是自然地成熟的,而是通过交往,在与别人的相互作用中逐渐成熟起来的。首先,人是以他人为镜,在与别人的比较中认识自己的。其次,人还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来认识自己的形象。 除了要“自知”外,还要“知人”。人际交往范围越大,接触的人越多,也就越能了解更多人的品行。人生的许多经验,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 3.自我表现功能 人总是希望别人了解自己、理解自己、信任自己。只有扩大交往范围,在更大的范围内表现自己,别人才可以了解你的为人、你的性格、你的学识、你的才能。 4.人际协调功能 作为一个现代人,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学会善于与人合作。要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调动各方面的智慧。要想做到这一点,就不能离开人际交往。 5.社会化功能 青少年在与家人、同伴的交往中,积累社会生活经验,学到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态度、伦理道德规范等,逐步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意识到集体和社会的存在,意识到自我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责任,学会与人平等相处和竞争,养成遵守法律及道德规范的习惯,从而自立于社会,取得社会认可,成为

第一篇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

人际关系心理学讲授提纲(部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的理解: 从狭义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它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 结论: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解释: 第一,人际关系主要注意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 第二,人际关系是由一系列心理成分构成的。它既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也有行为成分。 第三,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积极地进行交往,是建立、巩固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2、人际关系包含成分: 一是认知成分,反映个体对人际关系状况的认知和理解,是人际知觉的结果,是理性条件; 二是情感成分,是对交往的评价态度,是关系双方在情感上满意的程度和亲疏关系,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三是行为成分,是双方实际交往的外在表现和结果,即能表现个性的一切外在行为。 (二)什么是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科学分支。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与人关系的各种社会心理现象,包括魅力、遵从、侵犯和亲社会行为、社会交换、社会比较、社会纠葛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协作和竞争、公平和公正等。 研究范围: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性质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关于行为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人际关系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是社会现实需要的结果,也是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社会变化加剧对心理学提出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既包括正向的发展(人际关系的优化),也包括负向的发展(人际关系的恶化)。 一、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一)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智慧树知到《图说人际关系心理》2020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1、由于处于当事人或傍观者位置的不同,人们往往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有比较大的差异。答案:√ 2、我们的行为应该在自己内在的态度和别人对自己的期望之间取得平衡 答案:√ 3、作弊者倾向于高估作弊行为的发生率。 答案:√ 4、一般来说,了解越少,偏见越多。 答案:√ 5、人不可能完全公正、客观地反应客观世界。 答案:√ 6、人的行为的原因,既可能是基于内在的动力,也可能是因为外在环境的压力。 答案:√ 7、由于处于当事人或傍观者位置的不同,人们往往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有比较大的差异。答案:√ 8、在“基本归因错误”中,当事人通常更多进行内归因,旁观者常常更多做外归因。 答案:X 9、心理学研究发现,个性比环境对个体行为的预测效度更好。 答案:√ 10、《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包括: A、人与人行为的个体差异 B、人如何解读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

C、人与人如何相互影响 D、人的认知特点是如何误导我们的 答案:BCD 第一章测试 1、每个人的观点、偏好和心境都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 答案:√ 2、公开表达反对态度后,“从”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答案:√ 3、从众的两个主要原因是:信息性影响和规范性影响。 答案:√ 4、好人有时候也会干坏事。 答案:√ 5、心理学研究表明,集体决策总是优于个人决策。 答案:X 6、不通过奖惩或竞争,就不可能影响对方。 答案:X 7、群体中的个体与单独的个体,行为表现往往有较大的差异答案:√ 8、群体成员间相互接触,往往会极化已有的观点和行为。答案:√ 9、当个体绩效容易识别时,就会发生社会懈怠现象。 答案:X

10、在团队工作情景下,如果个人业绩难以被清晰地辨别出来,就可能产生社会懈怠现象。答案:√ 第二章测试 1、人的行为总是建立在自己的态度的基础上。 答案:X 2、人倾向于喜欢在愉悦时见到的人或物,不喜欢在难受时见到的人或物。 答案:√ 3、一般父母对最小的孩子关照更多,往往导致产生“百姓爱幺儿”的现象。 答案:√ 4、“越来之不易越珍惜”,心理学理论认同这种说法。 答案:√ 5、随着视频材料的增多,我们越来越不需要阅读文字了。 答案:X 6、在现实生活或工作中,给别人洗脑是不可能的。 答案:X 7、洗脑的基本方法有: A、晓之以理 B、动之以情 C、导之以行 D、胡搅蛮缠 答案:ABC 8、人的判断和决策,会受到自己情绪的强烈影响。

人际关系心理学 第六章 2社交技巧

社交技巧 第一节建立交往关系的技巧 一、善于观察别人 通过“口头语”推断 通过“笑式”推断 通过衣着色彩推断 通过体态姿势推断 通过“涂鸦”推断 通过“吃相”推断 二、展现自身魅力 加强心理修养 扩展兴趣爱好 提高社交能力 重视第一印象 三、创造交往机会 1.乐观对待人生 2.表现真实自我 3.扩大活动范围 4.留意观察他人 四、主动与人交往 1.学会对人微笑 2.注视对方眼晴 3.有意求助他人 4.增强自身信心 第二节加深情感联系的技巧

一、诚以待人 1.关注对方的兴趣 2.倾听对方的谈话 3.称赞对方的长处 4.记挂对方的好处 二、严于律己 1.不要指责别人 2.不要隐瞒过失 3.不要以己度人 4.不要人云亦云 三、双向交流 1.经常互致问候 2.适当表达亲昵 3.主动暴露隐秘 4.保守对方秘密 四、共同维护 1.以真诚去播种 2.以热情去浇灌 3.以原则去培养 4.以谅解去护理 第三节弥补情感裂痕的技巧 一、人际关系破裂的过程 1.分歧阶段 2.收敛阶段 3.冷漠阶段 4.逃避阶段 5.终止阶段

二、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一)按内容属性分类 1.生理因素 2.社会因素 3.心理因素 4.文化因素 (二)按主客观性 1.客观因素 年龄差别 社会制约 职业局限 阶层差异 2.主观因素 (1)认识分歧 (2)消极情感 (3)不良性格 三、人际关系调适原则 1.平等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事业性原则 4.情感性原则 四、人际关系调适方法 1.感受性训练 2.角色扮演 3.人际沟通 沟通的主动性 沟通的注意水平

沟通信息的充分水平 心理自测 社交能力测量 下列各题是否符合你的情况,请按很符合、符合、不符合、很不符合评价,并分别在A、B、C、D上划勾。 1.我很容易交上新朋友ABCD 2.我在与陌生人谈话时,常不知如何开头。 ABCD 3.我交朋友常常由别人引见ABCD 4.我喜欢参加群体活动ABCD 5.我能很好地体会别人的心情ABCD 6.我常能准确猜出别人为什么高兴或不高兴。ABCD 7.我不轻易评论别人。ABCD 8.好多人都不讨人喜欢。ABCD 9.初次打交道不应信任别人ABCD 10.人只应与对自己有利的人交友ABCD 11.我很容易同别人见面熟ABCD 12.在社交场合,我可以很投入地与大家快乐。 ABCD 13.一个人外出时,我常不知如何排解孤 独。ABCD 14.我不喜欢常有人打扰ABCD 15.我常忘记答应别人要做的事情ABCD 计分方法 1 2-3 4-7 8-10 11-1 2 13-15 A 4 1 4 1 4 1 B 3 2 3 2 3 2 C 2 3 2 3 2 3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20053482038253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 人际关系: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主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包含三种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性质:是一门关于行动的科学。更为重要的是,人际关系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它同哲学、美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传播学、教育学科和行为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 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社会网络层次:生产关系,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和客观社会关系是同时产生的,人际关系一开始就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影响,社会关系存在于人际关系中。 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 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注意阶段:由零接触过渡过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 接触阶段: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此时开始建立初步的心理联系。 融合阶段: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 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朱迪·C·皮尔逊《如何交际》 冷漠阶段、疏远阶段、终止阶段。 人际关系行为模式(莱维特) 圆形传递:优点是提高全体成员的士气,调动他们的积极,使群体中各个成员都能产生满意感,群策群力解决面临的复杂问题。缺点是解决问

人际交往心理学

从心理学角度浅析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摘要:我们都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必然的,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新兴力量,处理好人际交往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心理学上,人际交往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从动态的角度说,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品交换,从静态的角度说,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已经形成起来的关系,即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等。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提升大学生校园生活学习的幸福感,同时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为进一步社会化作必要的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作用 1、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理论,他把人类的需要想阶梯一样由低级到高级按序排列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其中交往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类所独有的。交往需要就是指一个人想要和他人接触、交流,最终成为伙伴的需要,它是马斯洛需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交往需要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尤为强烈。善长交往的人,能够通过人际交往收获更多。只有在交往中,我们才能不断扩大自己的社会生活范围,接触更多的人,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从而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合理定位自己,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从而发展、完善自己。一个人与人交往越多,生活经验越丰富,接触的方面越广泛,对自己的了解和评价就会更客观、全面。同时,人只有不断的参与社会实践,才能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发展自己的思考能力。现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不敢交往、不愿交往、不善交往,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如果长期缺乏交往,过于自我封闭,或常有不正常的交往,都会产生心理问题,严重的会导致个性变态,极不利于个体自身发展。 2、人际交往促进大学生社会化 人是处在社会大环境中的人,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每个人的生活都与他人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人际交往是不可或缺的。人要想在社会中生活,就必须适应社会环境,学习社会

人际关系心理学_名词解释

第1章——第12章名词解释 第一章: 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 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本质上,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 3、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第二章: 1、人际特质:心理学家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 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 2、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 论观。符号相互作用论重视语言符号在交往中的作用,强调对他人行为倾向的预测、估计,要求人们按照自己在交往活动中所担任的角色来行事,并注重行为效果的反馈。3、自我呈现论:是人们运用多种策略控制和反馈自己外在印象的理论。自我呈现也可称为 印象管理。是在戈夫曼以及其他人广泛研究基础上形成的观点。它属于社会相互作用理论中的一种,主要阐述人际交往中的自我暴露问题。 4、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这种理论旨在社会比较中探讨个人所作的 贡献与他所得到的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一种理论。它侧重于研究公平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因此,这个理论也称为社会比较理论,是社会交换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5、归因:是一个观察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6、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的一组理论。它侧重于对人的活动因果关 系进行分析。人们通过这种理论来理解、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些环境而出现的行动,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人际关系的目的。 7、通俗心理学:是海德提出来的,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 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是由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就叫作通俗心理学。 8、社会测量法:又称为社交测量法。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 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提示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的好感、反感、冷漠等情感关系。 第三章: 1、态度:是人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2、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来的,该理论主要研究认知各元素之间的 关系。费斯汀格认为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有三种:认知无关、认知协调、认知失调。该理论认为人们会由于认知失调而体验到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态,各个认知元素之间的失调程序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不一致的认知数、协调的认知数、重要性。 3、参与活动法:参与活动要求人们通过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人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 体现出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从而改变。 4、登门拜访:是一种转变的方法。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 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5、团体规定论: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它认为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 效改变人们的态度。这样,我们可以利用群体的纪委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1)

. 浙江省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符号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其思想由他学生整理成 一书。 2.人际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修茨认为人们有三种不同类型的需要,即包容的需要、 和。 3.态度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有功能理论、和。 4.影响自我表现的主要因素有情景因素,和。 5.相应推论理论由和于1956年提出的。 6.贝姆于年提出了理论。 7.群体理论注重于群体施加于个人身上的压力,代表人物是和 等人。 8.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主要有和。 9.相等理论属于的变式,该理论认为人们往往是以代价和 的相等来衡量人际关系的。 10.研究合作与冲突的情景类型有二种,即和。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 题1分,共10分) 1.需要层次论属人际关系理论中的( )。 A.人际特质理论 B.人际激励理论 C.人际交往理论 D.期望理论 2.“睡眠者效应”是指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 )。 A.增强 B.减弱 C.不变 D.波动 3.教师期望导致学生行为的改变,这是印象形成中( )所致的结果。 A.晕轮效应 B.定型 C.新近效应 D.自我实现预言 4.在实体的特异性和一致性低,而一贯性高这种条件下,我们更可能把一个人的行为归于( )。 A.外在原因 B.偶然环境 C.内在原因 D.情景因素 5.在沙赫特和辛格的实验中,最为愤怒存在于( )条件中。 A.肾上腺素—告知—愤怒 B.肾上腺素—忽略—愤怒 C.安慰剂—愤怒 D.肾上腺素—忽略—欣快 6.自我控制属于自我结构中的( )成份。 A.认知 B.情感 C.评价 D.意志 7.智力较差,较多自卑感的人容易遵从,这是( )的观点。

人际交往心理学汇总精选

●第一章 人际关系 ●Interpersonal relation ●人是社会性动物,在社会中,人们为了满足生存发展的多种需要,几乎每天都要与 他人交往,建立各种联系。 ●人际关系是多门学科关注的研究领域。 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 ●(一)人际关系的界定 ●(二)人际关系的内在结构 ●(一) ●广义含义: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及社会关系。具体包括: 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伦理关系、心理关系等等。 ●狭义含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通过相互交往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关系,或称心 理距离。 ●本课所说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狭义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 ●人际关系属于社会关系的范畴 ●人际关系渗透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 ● 人际关系与公共关系 ●主体不同、对象不同、运作不同、作用不同 ●两者相互交融、相互渗透 人际关系的特性 ●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实质是人与人的心理距离 ●亲疏主要取决于人际心理距离的远近 ●在人与人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二)人际关系的内在结构 ●人的心理的三层结构 ●知:认知系统 ●情:动力系统 ●意:控制系统 ●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 ●人际认知、人际情感、人际行为 人际认知 ●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的相互认知。即彼此相互感知、识别、理解而建立的一种 心理联系。 ●“自我暴露”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知之深,爱之切” 人际情感 ●指人际交往中各自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绪、情感体验。 ●人际情感是人际关系的核心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人际行为 ●指双方在相互交谈过程中的外在行为的综合体现。 ●包括:仪容仪表、服饰打扮、言谈举止、礼仪礼节 ●人际行为是人际关系的调节杠杆 二、人际关系的基础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指影响人际关系亲疏远近的决定因素 ●需要说(马克思) ●交换说(霍斯曼·莱维特) ●需要的分类(马斯洛) 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感情过程 ●意志过程 关系金字塔 杰尔·厄卡夫,维利·伍德(美) (一)良好的人际关系行程和发展过程 ●一、奥尔特曼和泰勒: ●认知定向 ●情感探索 ●感情交流 ●稳定交往 (一)良好的人际关系行程和发展过程 ●莱温格和斯诺克 ●注意时期: ●确认时期: ●融合时期: ●稳固时期: ●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 (二)人际关系恶化的心理过程 ●人际关系的的负向发展 ●朱迪·C ·皮尔逊:连我名字也不知道的人知道我名字的人 喜欢我的人 对我友好的人 尊重我的人 看重与我关系的人

最新发展心理学第八章《青少年大的发展和人际关系发展》教案

发展心理学第八章《青少年大的发展和人际关系发展》教案

发展心理学 第八章《青少年道德发展和人际交往发展》教案 10心理 20101105996 魏洋指导老师:牡丹 第一讲 教学课题:青少年道德发展 教学要求: 1)学生掌握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基础理论; 2)了解青少年道德发展的阶段; 3)了解青少年道德推理的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理解青少年道德发展的阶段特点,并掌握青少年道德推理的影响因素。 教学过程: (一)、首先,为大家播放了事先准备好的PPT《内心深处的震撼》。内容为一些“社会热点画面”,目的在于唤起大家的思考,引发大家情感的泄露。(二)、复习: 提问:在学习幼儿、小学儿童道德发展时,他们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理论?(三)、故事导入 以一个简短的小故事开头,以对话的形式为大家呈现出属于青少年时期两个不同阶段的青少年的道德观。 (四)讲授新课 1 学习有关青少年道德发展的理论(只选取其中重要理论):

2 1. 服从与惩罚定向 2. 利己主义定向(“对我有何益处?”) 水平二(习俗) 3. 人际和谐与一致 (好孩子定向) 4. 维护权威与社会秩序定向(法律与秩序定向)水平三(后习俗) 5. 社会契约定向 6. 普遍伦理原则(原则与良心定向)】; 3)对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中提到的“对偶故事法”和科尔伯格道德理论的中蕴含的“两难故事法”进行简单(案例)的讲解。 2 理解有关青少年道德发展的理论(提出其理论的优点和不足) 外在的道德法则主观动机 他律道德自律道德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的特征 自身之外的价值标准主观价值 这与人的认知发展水平相吻合 不足:低估了个体道德能力忽视了个体的差异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的阶段特征

《人际关系心理学》判断题

《人际关系心理学》判断题8与听众类似的沟通者比与听众不类似的沟通者传递的信息更有说服力。第一章绪论9、听众的态度越极端,越容易接受不同的观点。(×)1、在人际关系三个相互联系的心理成分中,情感因素是最重要的成分(√ )10、私下保留的态度比公开表达过的态度更容易改变。(√)2、夫妻关系不属于人际关系的范畴。(×)第四章行动与态度3、梅奥对人际关系结构方面做了重要研究。( ×) 1、个体认知之间的大部分关系是认知无关。(√ )4、期望理论是亚当斯提出来的。( ×) 2、认知失调程度随着认知之间的差异程度的加大而减少。(× ) 5、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3、一个人的认知失调程度与协调性认知数成正比,与不一致的认知数成反比。6、人际关系受生产关系的制约。(√ )( ×) 7、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研究的对象,而意识形态的关系不是社会关系研究的范畴。4、行为可以改变态度。(√ )(× ) 5、为完成行为而提供的诱因与将要发生的态度改变的程度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反8、要研究人际关系,应该把人际关系放到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 )的关系。(√ ) 9、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新型的人际关系。(√ ) 6、在从事与自己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时,自愿选择比强迫服从更会产生认知失调。10、人际关系研究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7、人们会对经过努力达到的目标更喜欢、评价更高,这是基于决策后失调的研1、霍桑实验发现,组织中既有正式组织,也有非正式组织。(√)究,(× )2、要发挥个体的创造性,提高积极性,可以采取的最好的人际沟通模式是圆式交8、人在决策后会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