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中国古代的丧礼程式

第十二章 中国古代的丧礼程式
第十二章 中国古代的丧礼程式

第十二章中国古代的丧礼程式

目的要求:掌握奔丧、吊丧、丧事中的礼节、与丧葬有关的节日及活动、民间丧葬迷信和禁忌

教学重点:吊丧、民间的丧葬迷信和禁忌

教学难点:民间的丧葬迷信和禁忌

教学方法:讲授与实践结合

教学过程:

古代繁琐的丧礼程式中所体现的原则,一是“孝”,二是“敬”。现按后世较通行的初终、敛、殡、出殡、下葬的五步骤分述如下。

第一节初终

古时,人临终称作属纩。属,放置;纩,新丝絮。置新丝絮于病危者的口鼻上,用以确定是否死亡,故后世以“属纩”作为临终的代称。这相当于现在的死亡验定。

招魂仪式后,再次察看死者口鼻前的丝棉,并摸其心脏脉搏,如确已死亡,就着手正式办丧事。易服,准备丧服。然后向亲友、邻居报丧,称“讣告”。讣告的文化含义深远。旧时丧俗,人死后要用纸或布巾覆其脸上,俗称覆面纸。其起源已不可考。

第二节殓

古人死后,因为被理解为到另一个世界去生活,因而要为死者沐浴。沐为洗头,浴为洗身。合称之,即给死者搞卫生,包括修胡须、剪指甲等。民间称为“抹尸”。然后入殓。殓通敛,为死者穿衣以及入棺。殓分为小殓、大殓。小殓是给死者穿裹衣衾。大殓,将死者入棺椁,在小殓的次日。入敛的衣服、鞋袜、帽均为特制,且冠以“寿”字,此外还有寿器、寿宫云。

殓,依官爵的高下尊卑或家庭财力各有差。小殓时,有三、五、七套,最多九套,均取单数;质地麻、棉或绸缎,为官者则穿戴官服官帽等,以显富贵。大殓时,民间多取石灰、木炭于棺中以防潮;并相应放置一些死者生前常用之物陪葬,供死者在“彼岸”使用。富贵者还用椁(棺外之棺),并在棺中或棺、椁之间大量放置金银珠玉等财物陪葬。

殓时还有“饭含”礼仪。它因尊卑贵贱而异。饭含的具体规定各代有损益。饭含表明,中国人历来是一个重吃喝的民族。

第三节殡

一、殡的礼仪规定

入殓后,要有一段时间的停柩待葬,称为殡。首先亲属要换丧服。旧俗,大殓之后,亲属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穿戴不同的丧服,谓“成服”。殡的时间因死者的社会地位各异。殡的地点也因人而异。有停于室内的,也有临时专搭的房子,殡处为“殡宫”。殡的方位也有规定。夏人殡于东阶。中国人的房子大体是坐北朝南,殡于东阶,即面对着房子,灵柩摆在房子的右侧。也有想将丧礼办得隆重而又暂时无钱,于是久殡者。

殡开始,丧家就须着手选坟地(包括葬日),曰“卜宅兆”。春秋战国后,周“礼崩”,豫凶事也渐时兴起来,包括准备丧葬用物和选择、建筑墓地。

二、殡期间的悼念活动

殡期间,要进行悼念、超度、守灵之类的活动,丧事作为一类“社会活动”主要在这一阶段。

丧家在住宅前搭灵棚、置帷帐、设灵堂,灵堂的正上方高挂死者遗像,下书一个斗大的“奠”或“悼”之类字。左右各一长条幅,上书悼念一类挽联。殡期间有娱乐活动,诸如演戏、吹拉弹唱,或僧或道,越热闹就越有体面。通常来的人极多,帮忙做事的、看热闹的、发表高论的、指手画脚的、无事闲逛的等,不一而足。

当然,丧家也有人情“收入”,旧称赙赠。《礼记. 既夕礼》:“知死者赠,知生者赙。”

赙,以财物帮助生者;赠,以奠品吊祭死者。合称之,则指以财物帮助丧家办理丧事。明、清又称奠仪。法赙,即官府对去世官员家属的例赙,不论死者家庭贫富与否。著之于国家法典,故曰法赙,后世相沿。有官员家属由此而制产业者。这是在官府法赙以外,又受之于同僚,以为亡者妻室儿女的生活费,资至千万,乃至成为一笔不小的家产。现在,国家对职工、官员的去世也有一笔安葬费,或出面组织丧事,即古赙赠之遗制。历来,一些有权势的人物,借给自己的父母办丧事,大收奠仪而获巨额财富者不乏其人,同时这也给那些攀附之徒提供了一次最妥帖的机会。因而,这刺激了一些“特殊人物”对丧事的兴趣,从而对社会的隆丧厚葬起了推波促澜的作用。

前来吊祭者,多是在灵堂上对着灵柩磕几个头,给丧主送一点赙赠就算完。但死者若是极有身份,前来吊祭者亦有单独致祭的,他们带有祭文,郑重其事,边念祭文边行祭祀之礼。

三、殡的高潮:辞灵仪式

出殡前的一天(即殡的最后一天)晚,丧家整夜不能睡,谓之“伴宿”,或伴夜、坐夜、守灵等。明日将要诀别,孝子贤孙以及亲戚朋友守灵以示最后一次相聚,并含有勿使死者孤独之意。晚饭后,要举行“辞灵”仪式,南方叫“做道场”(中国北方受佛教影响较深,南方受道教影响较深,于此名词亦可观之)。丧家延请僧、道之人前来念经超度亡灵,并请乐队前来吹吹打打,以壮声威。届时,乐队的奏乐声,唱祭者拖着粗重的长腔,亲属的哭喊声(凡直系后辈均抢地而哭),鞭炮声,此起彼伏,交相呼应,以示生死诀别之艰难悲痛,并无可奈何地热热闹闹地送亲人登仙境,以此将整个殡礼推向高潮。

伴宿中,各地风俗稍异,其具体活动也各有差别。旧时,有的地方还有“跳丧”活动。“辞灵”仪式(或“做道场”)的主持者是祭师,或曰主祭,他的职责就是将丧事办得有声有色,轰轰烈烈,并由此受到一致的称赞。

殡期间,每夜都有亲友、故旧守灵。灵堂内的供桌上燃有一盏小油灯,须时时加油,不使熄灭,一直到出殡时不再加油,任其自灭,号为“长明灯”(或长眠灯)。

整个殡礼都体现了儒家“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孝道精神。这本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但由于过份追求外在的热闹,沉湎于炫耀自己特殊的社会地位,因而时常被推向了反面,成为矫情的、虚伪的形式主义,所谓“礼多情变态”。中国人是一个形式主义的、爱面子的、爱热闹的民族,丧礼就是一个最好的注脚。

第四节出殡(送葬)

丧礼的最后高潮是出殡,或启殡,民间称送葬。清晨,丧家拆灵堂,约齐出殡人等。正式出殡一般在上午八、九点,所谓“辰时发引”。

西周丧礼对出殡已有规定。如执绋有等级规定。实际上,灵柩一般是人抬着的,以示郑重(如果路程很远,则配上马或牛车)。抬杠者的人数依棺椁大小轻重以及丧主是否要刻意摆场面而定。

中国古代送殡时,挽绋者要唱挽歌,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至唐以后,挽歌仍非常盛行。由于挽歌是出殡的一个重要内容,因而当时已有了从事这一职业的“挽歌郎”。现在南方许多地方,辞灵仪式时兴“唱夜歌”,它是固定的曲子,可以自己临时编词,其内容多为回顾死者一生如何辛勤度日、怀念父母养育儿女的艰难苦楚,也有调侃或骂人的。

现在,民间送殡,时辰一到,主持者一声高喝“起杠”(也有叫“起轿”等),就算是送殡的开始。随之鞭炮齐鸣,乐声和哭声又响成一片。长孝子着白孝服,捧亡父或母遗像居于出殡行列之先;尔后按血缘关系的亲疏、长幼、贵贱关系排列,最后是街邻左右;乐队居中或居后。农村旧俗有灵柩先在房前屋后绕三周,以示辞别,然后浩浩荡荡开拔。灵柩经过之地,亲友沿途设奠祭祀,曰“路祭”,也称道祭。这里,再解释本章前面殡时期中的几个礼仪。

朝祖,即朝拜祖庙。陈器,这里,“器”指明器,即陈列明器。其中有自家备的和别人送的,此时都要摆列出来。

第五节下葬及葬后(居丧)礼仪

至墓地,墓穴早已挖好。按周礼,出殡和下葬前还要祭祀。

遣奠,遣即送,奠即祭。古代称将葬时的祭奠。即是说,殡时已行了脯醢之祭;出殡前再行遣奠,葬后,将祭品带回去,再祭。后世,出殡前和到墓地后的下葬前都由僧、道之人进行一些祭祀,现在同样如此,如出殡时和下葬前的烧纸、孝子瞌头等均为遣奠遗制。

下葬,是生者对人生、死亡的体验以及对死者的感情接受最深刻的考验的时刻:生离死别就在眼前,人生最后的归宿就在眼下的穴中,棺木入于黄土,亡故亲人将不复存在,一种莫大的悲哀和茫然乃至各种复杂的感情将会从心中升腾而起。通常,墓地是一片哭声。

但从周礼的丧礼传统来说,此时丧事并未结束,接下来的是居丧守制三年。于三年中,还有一系列的礼仪,它们也属于丧礼的范畴,兹略述如下:

祭后土:后土,对大地的尊称。也指土(地)神,并引伸为祭祀土地神的社坛。下棺入土后,便祭后土,向土地神致歉意,有“拜码头”的意思。

题虞主:虞主,虞祭时所用的神主,亦简称主。上书死者名讳。即后世所称的“牌位”,用桑木(或柘木)制成,民间多称“祖宗灵牌子”。

反哭:反同返。安葬后,丧主捧神主归而哭。

虞祭:既葬当日而祭,有安神之意。虞者,忧虑也。等级不同,虞祭的次数各异。现在,民间送完葬归来,也在家中亡父或亡母的牌位前摆几道菜或果品,燃三根香烛,磕三个头,可视为古虞祭遗制。

卒哭:三月后的祭礼,其意义在使丧主停止无休止的悲哀哭泣。卒者,完毕、终止也。后世一般在丧后第一百天行卒哭之祭,故现在的许多民俗学辞书多以“百日之祭”来解释卒日。

小祥:父母死后一周年的祭礼曰小样。它是服丧期间的一次较大的祭礼,祭后可解除部分丧服并改善一些生活。

大祥:父母死后两周年的祭礼。

覃(dàn)祭:大祥的当月即覃祭,此后停止居丧, 全部恢复正常生活,故“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

毫无疑问,这一套繁琐的礼仪不经过专门的训练是难以操作的。全部做下来,足可以将人弄得浑浑噩噩,“敦厚纯朴”,成“谦谦君子”矣。古于此,我们可以领略到儒家对所继承的周文化丧礼的重视程度,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社会治理。

思考题:

1、什么叫居丧守制?在中国古代,它有哪些行为规范?

2、什么叫“夺情起复”?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的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选修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一课,在黄老师的教导下,我对中国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有了初步的了解,艺术素养与艺术鉴赏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这次选修课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其实在我选择选修课的时候只是为了修够我所需的学分,并不太在意学的是什么。我本人是所谓的没有音乐细胞的人,对于音乐的了解仅仅局限在对音乐的兴趣上,认为好听就听,而不能对其有深刻的认识,如音乐中所包含的感情,展现了什么样的意境,富含什么样的寓意等,那是我们无法体会出来的。 之所以会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也算是一种巧合吧。谁知,竟由一开始的硬着头皮来上课,到盼着每周三的晚上来上课,最后,课程将结束时,竟飘飘然,感觉自己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似乎也可以尝试着去理解音乐,触摸音乐。 大千世界最不能缺少的是声音,而声音中最美妙的是音乐。音乐是世界上所有声音的诠释,是社会生活的调味剂。没有音乐世界将枯燥乏味,生活也将死气沉沉,没有活力。因此音乐丰富我们的生活,陶冶了我们的情操。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使我对音乐的观点有了新的改变。通过对音乐鉴赏课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音乐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而且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选中国民族音乐鉴赏课之前,我认为音乐只是用来听的。其实不然,音乐的功能不只是这些,所谓的音乐,广义上来说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就是音乐。它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它能用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

中国古代宗教剖析

中国古代宗教 教学重点难点:宗教理论,远古宗教,道教的产生与发展,原始佛教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儒学的宗教色彩和宗教功能 第一节中国远古宗教 一、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宗教一词源于拉丁文religare,有“联系”之意。故宗教本义,是指某种被神秘化了的超自然力量。宗教最主要特征之一,是人对某种超自然力量(人格化)的盲目信仰和崇拜。 它的前提,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把人类同自然界和动物界区别开来,这本身是一种文化发展的结果,因此,从这角度说,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更遑论它与各种文化现象所结下的不解之缘。 宗教就其起源而言,是人赋予的,是人想象的产物,由此可以说,凡教必本于心。我们在《绪论》中说,电闪雷鸣并非文化,但当原始人将其想象为神灵的显现(意志或命令),则为文化现象。同样,月亮不是文化现象,但当我们过中秋节,赏着月亮,想着亲人的时候,就是文化现象了。宗教也是如此。 从词源学上来说,佛教以佛所说为“教”,佛弟子所说为“宗”,“宗”为“教”的分派,合称为“宗教”。它本指佛教的教理,现泛称对神道的信仰。 二、中国远古宗教 对中国人而言,礼与道为一种情、一种意,此情此意在人之心。西方一神,教会组织是一种法、一种力。中国不尚法,不尚力,故若中国无宗教。然而,中国多神,所亲所敬便尊为神,礼生于其中。对于神,古人既恐惧,又盼得到恩赐。 中国以自然神崇拜和鬼魂崇拜最为盛行,这些属于自然宗教。 1、所谓自然崇拜,就是把诸如日月星辰、风云雷雨乃至名山大川等自然现象神化,进而把它作为一种超自然力量加以崇拜,祈求其保护和赐福。

其中,日神崇拜为最盛(日神在中国古代诸天神中享有“群神之首”的地位),也颇盛行月神崇拜(猎人昼伏夜出,捕捉猎物,需依赖于月光),另外还有山神崇拜(古代天子封禅,对泰山和嵩山多有封祭)、河神崇拜和蛇神崇拜(可扩大为生肖崇拜)。三代以后,更发展为对于至上神——天帝的崇拜。天帝崇拜,是自然神崇拜的最高阶段,也是与世俗帝王的产生相对应的。 2、鬼魂崇拜。中国古代,魂指心之灵,魄指体之能。鬼魂崇拜其理论依据是“灵魂不死”说。肉体与灵魂的的二元论,再加上不能解释做梦与生死等现象以及对于死亡的恐惧,故灵魂或鬼魂成为崇拜对象,再进而转变为对自己祖先鬼魂或本部落首领鬼魂的崇拜。演化出祖先崇拜(民间祭祖,如清明节),这是鬼魂崇拜的最高阶段。 以下是中国古代的人为宗教。 第二节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道教的主要思想渊源有三:一是中国古代的鬼魂崇拜;二是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三是秦汉时期的黄老道(崇奉清静无为、延年益寿)。另外可补充的是,还有:1、古代的民间巫术(沟通人神之间感情的人有巫、祝、卜。巫有男有女,男称“觋”xí,女称“巫”;祝是负责宗教祭祀的礼仪者;卜是决疑难断吉凶的人。先人们有了疾病,便请巫觋祈神画符驱鬼;要预知未来,便请卜者钻龟刻甲决断;要祈求丰收,便请巫觋以歌舞取悦鬼神;死了亲人,便请巫觋安抚亡灵,使它重新获得生命。可见,巫术的总类繁多,有祭祀、有歌舞、有诅祝、有占卜、有画符等等,这些神道巫术都被后来的道教承袭下来,成为道教特有的仪式和方法,即斋醮jiao、诅祝和符菉);2、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阴阳说早在春秋时代就已产生,当时先民们在对自然现象的思考中,把成双成对的现象归纳为阴阳;因为日暖月寒、昼热夜冷,于是又得出了阳具有热、阴具有寒的性质。然后又把阴阳理论扩展到自然、社会领域,以阴阳来看待世间的万事万物。道教吸收了阴阳思想,在其经典、教义中无处不讲阴阳,甚至道教的标志都是神秘的“阴阳鱼”。五行之说早在西周时就产生了,先民们认为是金木水火土这五材构成了世界,战国时齐人邹衍将之与仁义礼智信无常、青赤白黄黑五色等相配,用来解释人世间的变化,提出五行相生相克论,认为五行与五色、五种味道、五种音阶、人的五脏甚至王朝更替都一一对应,自然、社会、人是随着五行的交替而变化,这样,整个世界就被描绘成一幅由金木水火土排列组合成的循环运转的大图画。道教在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中国文化概论》是江西师范大学通识教育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列的课程。 本课程以学习和研究中华民族数千年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为目的,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提高人文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从而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和联系 该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涉及中国历史、地理、经济、政治、语言、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宗教、哲学等诸多领域,因为“文化”的内涵包罗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方方面面。因此本课程是对中国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语言学等课程的概括与总结,尤其注重中国文化的特点的分析与总结。 三、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主要应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地和科学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准确而深刻地认识中华民族、认识中国的国情,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新的先进文化。 四、课程的教学媒体构成与主要内容 1、文字教材:《中国文化概论》,国家教委推荐教材,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音像教材:与本课程相关的录音带或录像带,如“中国文学”、“中国古代史”等课程的录音、录像,经典作品录像等。 3、辅助教材:文、史、哲各类相关著作。 五、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及教法建议 1、教学重点(*)与难点(△)

“文化”的内涵,△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政治结构,*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2、教学法建议 由于本课程的内容博大精深,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宽,所以必须强调要大量阅读文史哲等方面的书籍;在教学时尽量采用讨论,分析与总结的方法,采取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方法,将典型事例与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将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结合起来。 六、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1、由于课时有限而课程的内容较多(包括绪论近二十章),一定要掌握和突出重点。 2、注意与已学过的课程相联系,如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的课程,力求达到融会贯通。 七、教学总课时、学分及考核方式 本课程课内学时为36课时,2学分。平时成绩为总成绩的20%,期末采用开卷考试,占总成绩的80%。 八、各章节教学进度及安排 绪论(2课时) 掌握“文化”的内涵与界说,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认识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了解学习方法。 上编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2课时) 认识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理解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2课时) 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特点,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及形态,研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掌握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2课时)

中国丧葬的民俗

丧葬的民俗 第一节:丧葬民俗概述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法则,死亡与诞生一样是人生中的大事。丧葬民俗就是人们如何对待死者离去的灵魂和怎样处理他的尸体的方式方法。 远古时代,人们对死尚无认识和理解,因此弃尸而去,置之不理。至母系氏族公社早期开始有了灵魂的概念从而产生了原始的丧葬民俗,进而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丧葬礼俗。我国古代《周礼》、《仪礼》、《礼记》等典籍对我国古代的丧葬民俗有着详细的记载,数千年来一直沿袭无大变。 (一)主要的葬法 1、土葬:世界各民族普遍采用的一种葬式,又称埋葬。汉族自古以来实行土葬。它与农 业社会定居的生产生活方式关系密切。寓意入土为安。 2、火葬:是以火焚尸,将骨灰储于盒(坛、缸、瓮等)内。古代盛行于羌族、藏族、女 真族等少数民族。因民族不同,火葬仪式、方式各不相同。四川、云南大小凉山彝族火葬时,凶死者骨灰予以扬弃,正常死亡者的骨灰用土稍加掩埋。拉祜族火葬时,将死者及其生前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一起火化。普米族则先将尸体放进四方形棺中抬到火葬场,用斧劈开,把尸体置于放有蜂蜜和酥油的“柴房”中火化,后收骨灰送往高山的骨灰洞中。建国后,由于丧葬制度的改革,在大中城市中,火葬已日益普遍。与人们崇拜火神,寓意走向光明。 3、水葬:我国康藏地区和沿海地我古有水葬之俗,此葬法污染水源,故行之甚少。 4、天葬:包括鸟葬、树葬、风葬等。中国藏族普遍采用的一种葬俗,至今仍保留。 (二)葬式:指安置尸体体位、姿势的方式方法。各民族基于不同的信仰观念,有不同的习俗。 (三)葬制:单身制、夫妻合葬、家族聚葬、公墓聚葬、按等级而葬(是古代礼制的重要内容、事死如事生)。 第二节中国的丧葬民俗 一、汉族的丧葬民俗 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汉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礼隆重,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 殓,就是给尸体穿衣下棺。人初死入殓前要给死者招魂、沐浴。殓分小殓和大殓两步。小殓是给尸体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丝绸,有的皇族用玉衣。大殓是把尸体装进棺材。棺材称“寿材”,男棺刻有“寿”字,女棺刻有“福”字,有的则刻以“福禄寿”三字的合写体。小殓时还要把米放在死者口中,富庶人家含璧、珠等,皇族含玉,近代则含一银元,均称之为“饭含”。大殓时往往随殓一些物品,一般人有衣、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富庶人家及皇族随葬物品繁多且贵重。 殡,就是入殓后停柩于殡宫,殡期长短不一,少则3日,多则30天,主要由奔丧者而定。古代多停棺3个月而葬,至多达7个月。汉族传统习俗,父母死亡,儿女必奔丧,否则为不孝。而亲朋好友将来哀悼祭奠死者,称之为“吊丧”或“吊唁”。奔丧者均要丧服。古代汉族丧服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织麻五种,称为“五服”,用粗、细不同的麻布制成,按亲疏关系不同而穿不同的丧服,称为“披麻戴孝”。近代多用白布做丧服。现代城市一般兴胸佩白花,臂戴黑纱。 葬,就是掩埋死者遗体,即棺木入土。旧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风水、择坟地,谓“择吉地”。送葬又叫出殡。送葬时,古代汉族一般是“孝子”在前执绋,挽柩者唱挽歌。挽歌到近、现代演变为哀乐。亲朋好友写挽词或挽联送葬,到近、现代又演变成送花圈,花圈上写挽联。

最新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部分 1、民间歌曲(名词解释) 2、劳动号子的双重作用(名词解释) 3、劳动号子一领众和的歌唱方式 4、田秧山歌:又叫“田秧歌”“田歌”“秧歌”“薅草歌”,以山歌体裁为主,又常使用号子和 小调的体裁因素。 5、小调:汉族民歌体裁分类的一种,又称小曲、俗曲,是民歌中更为“艺术化”的形式,另 一方面,由于小调传唱方面的复杂性,也使小调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复杂性。 6、无锡景调:汉族民歌时调的一种,兼有抒情(南方)和叙事(北方)的性能。 7、民间舞蹈音乐:综合民歌、器乐、说唱、和戏曲等民间音乐因素,与诗歌、舞蹈紧密结合 的传统音乐体裁形式。 8、百戏:汉魏之际,流传于民间、官方筵席、仪典的各类民间舞蹈、音乐、杂技、幻术、武 术、滑稽表演等 9、花鼓舞:狭义:安徽凤阳花鼓,广义:南方的安徽花鼓灯,湖南地花鼓,江西夹湖花鼓。 10、秧歌:汉族歌舞主要形式一种,音乐可分为器乐和声乐两类,器乐主要用于大肠舞蹈, 声乐主要用于小场民歌与小戏演出。 11、木卡姆歌舞:其一是像麦西热普那样,作为大型声乐器乐套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二 是像多朗木卡姆那样,自身便是一个风格较为单纯的民间歌舞组曲。 12、成相篇:战国时期,荀子,注意名称 13、变文:是说唱音乐正式形成的标志。 14、P226-P227 15、P230-P231 16、乐种(名词解释) 17、八音:根据乐器制作材料,称为“八音”,其八类金、石、土、木、革、丝、匏、竹代表性乐器:“金”如编钟。“石如磬。“土”如“埙”“革”如鼓。“丝”如琴、瑟等。 “竹”如笛子“匏”指用葫芦制成的乐器,如笙、竽。“木”指木制的乐器,如(木兄)音zhu四声、(吾攵)音yu二声。 18、曾侯乙编钟:64件(钮钟19件,甬钟45件),楚王送腹钟1件P232 第二部分 1、花儿会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众多民族 2、劳动号子典型的歌唱方式是一领众和 3、汉族山歌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 4、在小调类民歌中,时调艺术形式发展的最为规范和成熟 5、花鼓调《凤阳花鼓》又称为:《凤阳歌》 6、玩调是云南省沧源县佤族民间的风习性多声部舞歌 7、十二木卡姆是由琼拉克曼、达斯坦、麦西热普三部分组成的大型歌舞套曲 8、京剧老生三杰是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

中国古代的宗教

中国古代的宗教 一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 ?道教的内涵: 1.以老子之“道”为最高信仰、以长生成仙为终极追求的中国本土宗教。 2.道教教团组织的正式创立于东汉后期,创教人为张道陵天师。 3.教义:老子的《道德经》,倡导尊道贵德、抱朴守真、清静无为 ?“道”的内涵: 1.无形无象,是孕育天地万物的本源。 2.道散则为气,聚则为神。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 ?宗教的内涵: 1.有特定的宗教教义, 2.有宗教的创始人,以及膜拜的对象 3.有宗教的教职制度和社会组织 (一)道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1.东汉中后期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为道教产生提供了土壤。 2.汉代统治思想的宗教化,也为道教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 ?董仲舒的宗天神学与谶纬之学 黄老学派 ?“黄”,指的是传说中的黄帝,“老”,指的是春秋末期的老子; ?它是在先秦时期的一个道家派别,尊黄帝、老聃为本学派的创始人,以“黄老之言” 为学派的指导思想。 ?既讲道德,又主刑名;既崇尚无为,又推崇法治,带有很明显的道法结合的性质。 谶纬之学 ?“谶”是由巫师、方士编造的,所谓传达天意,预示吉凶的政治预言, ?纬,就是纬书,以附会儒家经典,来预言人事吉凶为内容 ?“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 (二)道教产生的思想渊源 1.道家思想 2.原始崇拜,周代形成了一个由天神、人鬼、地祗组合成的神灵系统 3.神仙信仰 如“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又如“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 再如“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风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方仙道”:把神仙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相融合 ?主要流行于战国时期燕齐列国的上层社会 此外,道教还汲取了儒家的伦理纲常思想,受到易经和墨家学说的影响;佛教比较完备的教理教义、组织形式和修持方法,也为道教提供了一个效法的样板。杂而多端 (三)古代道教的发展历程

简述中国丧礼风俗

简述中国丧礼风俗 丧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极其特殊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仪式。有关葬礼的风俗习惯,各地各族大不相同,受宗教信仰以及经济状况的影响,自远古时代我国产生过土葬、火葬、水葬、天葬(鸟葬)、崖葬、悬棺葬、塔葬、海葬、树葬、花葬等多种形式。现今中国汉族人民中,主要存在土葬和火葬两种葬礼风俗。 中国自古便流行土葬,因传统,死后要留全尸,所以人们通常会选择土葬,《周礼》规定“众生必死,死必归土”,中国的夏、殷等朝代都是采用土葬。虽有各式各样风俗习惯的产生,但土葬仍是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中国人主要的丧葬方式。通常人死后亲属会将死者生前惯用的物品与死者一同埋葬,并同时附加上一些饰品等,目的是为了让逝者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富足,这为后世留存下了大量的文物,土葬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礼仪宏大而繁琐,远古时期人类丧葬极为简单,不建立坟墓,也没有礼仪和祭祀,仅仅是简单的尸体埋葬,这从远古时期出土的墓葬非常简陋可以看出。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适应统治阶级和礼教思想的需要,丧葬方式日益繁杂;迷信观念日益浓厚,形成了独特的土葬礼仪,商代盛行厚葬,不仅殉葬品奢侈,并迫使大量奴隶殉葬。西周时,墓葬大小、棺椁层数、随葬品的种类及多省,都按礼制作了规定。战国中晚期,又产生了以国君为中心的陵墓制度,秦始皇陵于即位后即开始营建,规模巨大。汉代盛兴选择风水的墓地之说,以人殉葬之俗语基本废止,随藜(lí)则以陶器、漆器为主。至三国、魏晋南北朝,渐演变为薄葬。自春秋时开始,出现在墓上封土建坟丘的习俗,汉代以下普遍行之。土葬要求“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以礼厚葬。“棺椁必重,衣食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要求的葬礼规模足够宏大。汉族人民重视土葬,实行土葬,与悠久的农业文明息息相关,儒家思想认为死者入土是人的必然归宿,《周礼》中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入土为安这种传统的土葬观念至今对人们仍有一定的影响,造成农村地区土葬仍然占有很大的比例,成为推行殡葬改革的一大障碍。封建社会,土葬最能表现阶级和等级的差别。雄伟的墓体及其它附属建筑、各种贵重的陪葬品、宏大的仪式,无不彰显着墓主的高贵与威严,极大地满足了宗法政治的需要。实行土葬,以棺盛尸,掘土为墓,埋棺其中,堆坟立碑。殡葬仪式繁杂,规模盛大,并有浓厚迷信色彩。丧葬仪式程序大致如下:小殓:为尸体净身整容,穿上寿衣。这个步骤要尽早,甚至有时在断气之前就进行。因为过几个小时,由于肌肉细胞死亡,会出现称为尸僵的四肢僵硬现象,影响穿寿衣。寿衣不能用皮质,因传统认为这样死者会转世成动物。寿衣(丧服)多采用中国传统服装。 报丧:正式通知远近各处的亲友死亡时间、情况和葬礼安排。经常有严格的形势和顺序规定。 奔丧:亲友携带礼品、礼金、挽联、花圈等从外地来参加葬礼。 停灵:又称暂厝(c uò),将尸体在灵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来奔丧的亲友;同时有助于确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灵堂可为家中房间、临时搭制的灵棚、或殡仪馆的专用房间。灵堂内设悼念条幅、死者遗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蜡烛、纸钱等。另外,在暂时不能正式安葬死者的情况下,将棺材寄放在寺庙等地,等待未来下葬,也可称作停灵。 守灵:停灵期间,已在场的亲友,特别是死者的晚辈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的尸体,接受奔丧者的吊唁。在整个葬礼期间,死者亲近的晚辈(称为孝子/孝女)

中国传统殡葬观探论

刘冲 (赤峰学院图书馆, 内蒙古赤峰 024000) 摘要:殡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是民众的道德追求和价值观念的反映。在中国传统殡葬观念中,厚葬与薄葬交织更替,构成了中国传统殡葬文化的两条主线。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殡葬与殡葬文化不可或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殡葬习俗人文化特征,逐渐与现代文明日相融合。 关键词:传统文化;殡葬;殡葬观念;殡葬改革 中图分类号:K89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2-0127-02 殡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殊的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人们在殡葬观念上以及具体的殡葬行为方式上,一直沿袭着传统的殡葬观念(以儒家、墨家为主),并且厚葬与薄葬交织更替,使中国的殡葬习俗成为文明传承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一、殡与殡葬 殡葬,即殡殓埋葬。周制:利用“属纩”方法确认亲人生命终结,次日举行“小殓”仪式,即在卧室为死者净身着寿衣。第三天举行“大殓”仪式,即在堂前东阶上(即主位)进行入棺仪式。亡人入殓后要停柩待葬,迁柩于西阶(客位),即“殡”。《礼记·檀弓上》记载,“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周人殡于西阶之上”[1]。《说文》:“死在棺,将迁葬柩,宾遇之。”[2]停柩待葬期间要举行一系列社会性活动以表达人们对于死者的感情。“殡”还可以理解为“埋葬”,如《荀子·礼论》:“三月之殡。”此处的“殡”就有“埋葬”的意思[3]。“葬”有“藏”的意思,如《礼记·檀弓上》:“国子高曰: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是故衣足以饰身,棺周于衣,椁周于棺,土周于椁……。”[4]狭义的殡葬一般指的是处理死者遗体的方法和对死者的哀悼形式,包括发讣告、向遗体告别、开追悼会、致悼词、送花圈挽联、出殡送葬、安葬等一系列的丧葬事项。 殡葬活动并不是从人类之初就有的。在原始社会初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人们的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尚处于萌芽状态。“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其颡有泚,睨而不视”[5],这种比较原始的埋葬方式,谈不上殡葬。大约从旧石器时代中期开始,人们对待死者便由无意识的处理转变为有意识的安葬,殡葬观念逐步形成。当时的殡葬非常简陋,人死后用荒草包裹好后,埋入土中即可,不用棺椁,不起坟堆,无任何标志。 真正意义上的殡葬活动和是在人类进入氏族社会以后由于“灵魂不灭”观念的产生而产生的。考古发掘证明,在当时的遗址中,对死者遗体有了“化妆”处理(如将遗体染色),死者有了随葬品。这说明氏族社会的人们开始对血缘关系有了认同,对死者的遗体有了保护意识,对祖先有了追念意识。“死在棺,将迁葬柩,宾遇之”[6],当人们通过一系列的社会性活动来对待死者时,殡葬就具有了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也就产生了殡葬伦理观念。 最早的职业殡葬始于西周,当时从事殡葬工作的人是国家一级的官吏“冢大夫”和“墓大夫”。汉代皇帝指派官员来“典丧事”,东汉时已经有了专门制造棺椁的机构,北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载,洛阳“市北有慈孝、奉终二里,里内之人以卖棺槨为业,赁輀车为事” [7]。不过当时的殡葬比较简单,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位来操作。殡葬的进一步专业化和火葬与佛教在中国的流行有关。佛教传入中国后,火葬很快得到汉族人认可,寺庙承担殡葬事宜,僧人诵经,为死者超度灵魂。“焚尸之所”,就是寺庙经营的火葬场。由于佛教的日益传播,丧葬活动在民间推广开来。 二、殡葬观念的发展 殡葬文化是传统文明中特殊的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人们在殡葬观念上一直承袭着儒、墨两家的两种殡葬观念。儒家所倡导的“礼”和“孝”,构成了整个中国传统殡葬观念的基本内核,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厚葬的殡葬观,深深影响了后世的中国普通民众。孔子主张“慎终追

论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戏曲音乐要素_王赫

当代戏剧 戏曲音乐 钢琴传入中国已有百余年历史,在中国优秀钢琴作曲家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中,将西方钢琴技术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不断吸取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创作出大量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地域风情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特别是将西方钢琴技艺与中国戏曲音乐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钢琴艺术。这种中西结合的艺术形式不仅拓展了钢琴在中国的发展空间,为钢琴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艺术平台,也为这件西洋乐器注入了新的艺术生命,使更多的中国听众熟悉和喜爱。本文通过总结作曲家创作的中国戏曲风格的钢琴音乐作品,归纳出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戏曲音乐三要素,它们分别为: 一、以戏曲音调为创作要素 我国戏曲音乐具有相对独立的、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戏曲音乐是整个戏曲综合艺术中区分不同剧种的明确标志。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吸取了众多戏曲的曲牌音乐,创作出许多优秀的钢琴作品。 昆曲。集南北两曲系统之大成。南曲流丽悠远,婉转缠绵、柔漫悠远;北曲跌宕起伏、宽宏大气、豪放恣意。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原来北曲的特性渐渐被溶化成为 “南曲化”的演唱风格。而南北曲的相辅相成,使音乐尽可能完美地服从戏剧剧情内容的需要。丁善德先生创作的钢琴曲《序曲三首》第三首《降G大调序曲》中的主题,就是来自于昆曲《玉簪记·琴挑》中生旦轮唱的音调。春龙创作的钢琴小品《幸福的童年》同样采用了昆曲音调。 京剧。由“西皮”“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和昆曲曲牌。曲调十分丰富且变化无穷。“西皮”腔节奏紧凑、旋律起伏较大,曲调高亢。给人以婉转流畅如行云流水之感;“二黄”腔旋律色彩暗淡、凝重,给人以沉重、悲凉之感。江文也《断章小品十六 首》,其中的第十一首“午后胡琴”是由京剧的“二黄”音调变形而来。张朝教授创作的《变奏曲》是用京剧音乐和现代音乐的混合来体现传统与现代相交织的中大型变奏曲,乐曲中既饱含了对中国传统京剧效果的模拟,又充满现代人对传统的感悟。 豫剧。豫剧唱腔极具口语化,吐字清晰、行腔流畅。豫剧音乐丰富多彩,曲调流畅,节奏鲜明,文场柔和舒畅,武场炽烈劲切,艺术风格豪迈激越。不仅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而且地方特色浓郁、质朴通俗。作曲家王建中根据传统唢呐曲改编的钢琴曲《百鸟朝凤》乐曲中第二段的音乐取材于豫剧。春龙创作的四首儿童钢琴小品《友谊之舞》《儿时的梦》《木兰女子》《丰收儿歌》都是采用豫剧特性音调创作而成。 粤剧。粤剧的基本声腔为“梆簧”,用方言演唱,并吸收、融合了地方的民歌小曲。取各家之长,自成风格;既与传统的戏曲文化一脉相承,又具有浓郁的岭南文化特色。曲调不仅潇洒典雅、韵味醇浓,而且感情细腻、荡气回肠。陈培勋创作的钢琴曲《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卖杂货》《思春》都成功运用了粤剧音调元素。 秦腔。唱腔宽音大嗓,直起直落。既有浑厚深沉、悲壮高昂、 慷慨激越的风格,同时又兼有缠绵悱恻、细腻柔和、 轻快活泼的特点,凄切委婉、优美动听,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朱晓宇创作的《戏曲组曲》中第二乐章《秦腔风格》小快板,主题采自于典型的秦腔唱腔。春龙创作的《丰收》《豪放的少年》同样采用了秦腔的音调元素。 二、以戏曲结构体式为创作要素 对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戏曲中常用的“板腔体”和“曲牌体”。“板腔体”以某一曲调为基础,通过速度、节拍、节奏、宫调、旋律等要素的变化,在旋律、曲体上采用扩充和紧缩的手法,从而逐 论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戏曲音乐要素 王 赫 38

中国古代宗教文化

中国古代宗教文化 宗教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传统社会的精神支柱之一,影响到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远古时期,随着原始文明的出现,中国产生了以自然崇拜为特征的原始宗教。夏商周三代出现了等级化的宗法制民族宗教,并延续至清末。秦汉时期,佛教和道教开始出现。道教诞生于中国本土,它表现出了中华民族传统信仰的特征,但也吸收了佛教的思想。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与儒学、道教相互排斥有相互借鉴的过程中,逐渐是实现了中国化,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基督教在唐代、元代、明代、清代曾传入中国,但直到近代,它才在中国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唐代以来,伊斯兰教东渐,伴随着大量的阿拉伯商人进入中国,对中国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由多民族融合而成,中国传统文化中融会了多民族文化。儒道思想是中国人吸收外来文化的重要文化心理背景,它自信又从容,愿意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并加以融会,使外来文化带上越来越多的中国色彩,能够被中国人所接受。中国社会现在的五大宗教,除道教为本土宗教外,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从国外传入而后成为中国人的重要信仰,这表明,中国对各种不同的宗教信仰,包括外来宗教,具有相当宽容的社会氛围,各个宗教在中国都可以正常存在和发展。 宗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支柱之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德、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例如,佛教道德通过佛典、书籍、绘画、戏曲等形式传播到民间,渗透到习俗中,对于净化人心、稳定社会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国穆斯林是在中外经济与文化交往中形成的,近代基督教的传入,沟通了中国文化与欧美文化,传教士带来了西方的宗教、科学技术和人文学术成果,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伊斯兰教与经济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他们在内外商贸活动中成绩显著;民族矛盾往往通过宗教问题表现出来,宗教问题处理的好坏也会影响到民族关系。 中国的传统宗教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民间对神灵的崇拜具有很强的功利性,政治家和思想家对宗教也是看中道德教化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1

中国传统殡葬伦理思想

中国传统殡葬伦理思想 中国传统殡葬伦理思想中国传统殡葬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中国传统殡葬伦理?简单地说,主要是指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与殡葬有关的伦理道德。具体地说,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殡葬道德观念、殡葬道德原则和死亡观的总和。在时间上,大体是从先秦至清未的历史时期。中国殡葬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历史是延续的,殡葬伦理是传承的,对中国传统殡葬伦理思想进行回顾,将有助于我们确立现代殡葬伦理思想。 在中国哲学史上,道德问题是哲学思考的重点,儒家学派是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其伦理思想占有十分突出重要的地位,儒家殡葬伦理思想在中国传统殡葬伦理中也占据首要地位。 第一节儒家的殡葬伦理思想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注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

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这一概括基本反映了儒学以仁义道德“助人君明教化”的基本特征。 儒学的伦理特征从儒家创始人孔子就表现出来。孔子不多谈“天道”,而重视“人道”。他继承西周以来重人事、德治的“人道”传统,总结春秋以来伦理思想发展的成果,建立了仁与礼相结合包括孝悌、智、勇、信、义等道德范畴体系,并引导出“为政以德”的德政论。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具有哲学意义的中庸思想,也是从伦理道德意义上提出的。他说: “中庸之为德,甚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以下凡引《论语》,只注篇名。)因此严格说,孔子是一个伦理学家;我国伦理思想以儒家论理为主干。因而孔子也就成为中国伦理思想的奠基人。 孔子之后,儒家分为八派,“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士之儒,有漆雕士之儒,有仲良士之儒,有乐正氏之儒。”(《韩非子·显学》)八派之中,只有孟子和荀子的蓍作流传于世,因而成为孔子之后儒家最大的两大派别。 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

2020年郑州大学672中国传统音乐考研专业课考试大纲(含参考书目)

2020年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中国传统音乐》考试大纲 一、学科性质、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中国传统音乐”是以本民族固有方法、形式创造的具有民族形态特征的音乐,其中既包括历史上产生并相世沿袭的古代音乐形式和内容,也包括当代中国人创作的具有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作品。中国传统音乐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具有体系的规律和特点,在律制、音阶、宫调等基本乐学和乐学理论以及哲学基础、文化传统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体系建构。 《中国传统音乐》考试大纲是对掌握中国传统音乐内容的宏观的主旨把握,它要求考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相关内容和范畴进行有基本的认知并对一定内容有清楚的了解。由于中国传统音乐复杂的面貌特征,考生既要关注传统音乐的时代性,如先秦时期“钟磬乐舞”、隋唐“九部乐”“十部乐”、宋代说唱、明清戏曲音乐,也要了解传统音乐的地域性特征,如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还要学习一些具有民族性的重要的音乐内容,如“花儿”“木卡姆”等。传统音乐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音乐文学、音乐美学、音乐艺术管理、音乐声学、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治疗学、钢琴教育研究、声乐教育研究、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等专业方向学生的重要基础理论。 二、考试形式 硕士研究生入学生物化学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试卷结构(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问答题、乐谱题 三、考试内容 《中国传统音乐》考试内容不仅考察对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范畴、方法、属性等理论的掌 命题学院(盖章): 音乐学院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672 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含参考书目清单) 第 1 页

古代文化常识《中国古代主要宗教概述》

中国古代主要宗教概述 内容摘要:宗教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就是感到不能支配自己命运的人们,崇拜异己力量,寻求命运依托和精神归宿的自我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行为。 主题词:宗教标志经典 宗教是人类精神之梦——费尔巴哈 宗教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就是感到不能支配自己命运的人们,崇拜异己力量,寻求命运依托和精神归宿的自我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行为。据统计,全世界宗教徒占总人口的3/5以上。然而,中国从来没有陷入这种狂热中,始终没有被宗教化,中华民族以博大的胸怀,兼容了许多外来文化。世界三大宗教都能在中国立足,并且经改造后,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佛教 佛教是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创建于古印度,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广泛传播于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过与中国本土文化互相排斥、互相吸纳的过程后,最终与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本土文化融合为一,并形成完全中国化了的佛教,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佛教的创立

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社会通行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它把人们分为四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在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婆罗门阶层为强化严格的等级制度,对各个种姓的社会地位、应有的权利以及生活方式,都做了严格的规定,激起了吠舍和首陀罗的仇恨,也使刹帝利不满。共同的利益使当时印度社会的后三个等级团结在一起。争夺政治权利的斗争,使他们需要一种新的思想武器——佛教就这样产生了。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姓乔达摩,名悉达多。他出身于刹帝利种族,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由于对人生存的各种疑惑和苦恼,29岁时释迦牟尼毅然抛弃王子的高贵地位,离别妻儿,到深山旷野参访名师、修持学道,以求解脱人类的痛苦。35岁时他发觉苦行并不是解脱之路,于是弃而菩提伽耶的一棵菩提树下打坐,据说经过七天七夜冥思苦想,终于大彻大悟而成道 至此以后,为了使他的思想和学说能让别人理解和接受,开始了长达45年之久的传教活动,其间,他陆续收下了500名大弟子,组成了传教僧团,并奠定了佛教的基本教义。 (二)佛教的基本理论 佛教的基本理论,是逐渐形成的,核心是宣扬人生充满着苦,而只有信佛才能找到摆脱苦得道路 佛教的经典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包括经藏、律藏、论藏,又被称为“三藏经”或“大藏经”。其中,经藏是释迦牟尼说法的言论汇集,律藏是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汇集,论藏是对经文的解释。

丧礼必备

丧礼必备 葬礼的准备工作 中国传统葬礼 中国传统葬礼的主色调为白色和黄色,故亦有白事之称,与红事(喜事)相对。随死者的信仰和经济情况,整个过程中经常伴有有关的佛教、道教或风水仪式。 其主要过程有: 小殓:为尸体净身整容,穿上寿衣。这个步骤要尽早,甚至有时在断气之前就进行。因为过几个小时,由于肌肉细胞死亡,会出现称为尸僵的四肢僵硬现象,影响穿寿衣。寿衣不能用皮质,因传统认为这样死者会转世成动物。 报丧:正式通知远近各处的亲友死亡时间、情况和葬礼安排。经常有严格的形势和顺序规定。奔丧:亲友携带礼品、礼金、挽联、花圈等从外地来参加葬礼。 停灵:又称暂厝,将尸体在灵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来奔丧的亲友;同时有助于确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灵堂可为家中房间、临时搭制的灵棚、或殡仪馆的专用房间。灵堂内设悼念条幅、死者遗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蜡烛、纸钱等。另外,在暂时不能正式安葬死者的情况下,将棺材寄放在寺庙等地,等待未来下葬,也可称作停灵。 守灵:停灵期间,已在场的亲友,特别是死者的晚辈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接受奔丧者的吊唁。在整个葬礼期间,死者亲近的晚辈(称为孝子/孝女)穿不缝边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绳或麻绳,脚穿草鞋,称为孝服。 大殓:当着家属的面,将死者移入铺有褥子的棺材,盖上被子,钉上钉子封棺。富裕的人家可能用内棺和放置随葬品的外棺两层。 出殡和下葬: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出殡开始的标志是孝子将一个瓦盆摔碎,称为“摔盆儿”。由孝子执“引魂幡”带队,有乐队吹打,沿途散发纸钱到墓地。下葬仪式有风水师协助。 烧七:下葬后,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还有类似的叫魂、烧纸钱等活动,称为“做七”。第四十九天的仪式称为“断七”,为正式葬礼部分的结束。 守孝:按儒教的传统,孝子应该守护在父母墓的周围三年,期间避免娱乐、饮酒食肉、夫妻同房等。 牌位:家人用香烛祭品供奉写有死者名字的牌位。 囿年:就是死者一周年。 三年:就是死者第二个周年。三年后,就可以给故者扫墓了。 扫墓:亲友于清明节及冬至、春节期间修理、打扫墓地。 设某人享年81岁,男性,军人出身,子孙满堂。 更衣,着军装,穿寿鞋。身盖黄绸,面蒙白绸巾。 衣服上的纽扣要全部剪掉,用布带将衣服系好,但不能打“死结” 初步整容:五官复位,口内置金元

论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乐理

论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乐理 摘要:由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理论没有得到系统性地梳理和没有形成体系,因此,没有在学校里进行系统传授,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乐理的知识是欠缺和陌生的。要使用通俗易懂、大众化的语言解释古代乐学理论。要深入对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声、律、调、拍、腔、谱、器、体”等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乐学宫调理论 对于每一个学习音乐的人来说,首先要学习和接触的课程,以及需要掌握的知识,应该是“基本乐理”。由于在我国音乐艺术类的院校里所讲授的“基本乐理”课程中,几乎都是西洋音乐的乐理知识,并不讲授中国的传统音乐乐理内容。而且,迄今为止,也还没有哪一所音乐艺术院校,系统开设过中国传统音乐基本乐理这门课程。所以,我们的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乐理知识比较欠缺和陌生。虽然,在西洋乐理课程中也加进了“民族调式”、“工尺谱简介”、“中国古代乐律常识”等章节内容;在中国音乐史的课程中也要触及到一些中国律学、乐学方面的问题,中国音乐史方面的老师们也要讲述一些诸如:十二律、三分损益、五度相生、古音阶、新音阶、清商音阶、五声音阶、七声音阶、八十四调、燕乐二十八调等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但是,由于在我国的近现代音乐教育中,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理论并没有得到系统性地梳理和没有形成体系,也没有在学校里进行传授,因此,不要说学生,就是一些先生们对此类中的许多问题也不是了解得十分透彻。而且,中国音乐史课程中所讲述的这方面的内容,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更有一带而过、不了了之的现象。所以.就是所谓的专业音乐研究者,也只有在“自修”中去探索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方面的问题。这样一来,社会中的一般音乐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也就更无从知晓中国传统音乐乐理方面 的“高深学问”。这样的状态,当然妨碍了国民对我们自己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和认识,阻碍了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那么,出现“校正我们的耳朵”去欣赏“好听的”西洋音乐的现象,也就成为自然而然、不足为怪的事情了。 但是,我们知道,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的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史,都有自己包括音乐文化在内的文化和传统。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绵延不断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凝聚了民族的精神意识;形成了自己对文化的追求意识和整体认识,以及创造文化气韵、意境、风骨、神貌的各种艺术手段。传统的音乐文化更是璀璨耀

初试科目考试大纲-911中国传统音乐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911中国传统音乐 适用专业: 045111学科教学(音乐)(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专题综述;专题论述等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略。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一)综论 1、中国传统音乐的概念界定。 2、中国传统音乐的属性(传承性与习惯性、社会性与民俗性、稳定性与变易性)。 3、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基础。 ①中和之美 ②写意特征 4、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态特征(三律并用的律制、五声性旋法和三种音阶并存、节奏、节拍的散整结合和慢、中、快的发展规律)。 5、以“音腔”为基础的音乐结构层次和以“渐变”为特点的结构原则(以“音腔”为基础的音乐结构层次、以“渐变”为特点的结构原则、音高的定量和时值的定性相结合的多种记谱法、音响表现形式的单音性)。 (二)民间歌曲 1、概述 ①民间歌曲的定义。 ②民歌的性质;创作、传承及演变的特点。 ③民歌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④民歌的社会功用。

⑤民歌的历史发展脉络。 2、汉族民歌的体裁类型 ①什么是“体裁”;民歌体裁的形成;汉族民歌体裁分类的现状;汉族民歌体裁分类的依据。 ②号子——劳动号子的定义;双重功用;劳动号子歌唱中的领、和与劳动中指挥者、劳动大众的关系;劳动号子的主要种类;劳动号子音乐的艺术特征等。 ③山歌——山歌的定义;分类;主要歌种及不同山歌类别的特点;山歌音乐的艺术特征等。 ④小调——小调的分类;主要种类的特点;小调音乐的艺术特征;重要的乐段体裁类型等。 3、少数民族民歌的代表种类 ①我国少数民族概况——我国的民族及分布;语言特点;社会经济结构;宗教信仰等。 ②少数民族民歌品种的体裁风格、与劳动和生活的关系,音乐特点等。 ③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 我国有多声部民歌的主要民族;多声部民歌产生和应用的场合;织体类型等。 (三)民间舞蹈音乐 1、民间舞蹈的定义。 2、民间舞蹈的性质;主要的类型。 3、民间舞蹈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4、民间舞蹈的社会功用;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区别。 5、民间舞蹈的历史发展脉络。 6、汉族民间歌舞音乐的代表种类(秧歌、花灯、采茶、花鼓、二人台等舞种的流行地域、表演形式、音乐基本特点等)。 7、少数民族民间歌舞和乐舞的代表种类(维吾尔族的赛乃姆和十二木卡姆中的歌舞音乐、藏族的堆谐和囊玛、朝鲜族的长鼓舞和农乐舞、蒙古族安代、景颇族刀舞、佤族玩调、傣族象脚鼓舞、西南少数民族芦笙舞等舞种的表演形式、与劳动和生活的关系,以及音乐特点)。 8、我国民间舞蹈音乐的艺术特点。 (四)说唱音乐 1、说唱音乐的定义。 2、说唱音乐的性质;主要分类。 3、说唱音乐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4、说唱音乐的社会功能。 5、说唱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 6、说唱音乐的艺术形式。 7、说唱音乐的表演形式、艺术特点、使用韵部、唱腔结构类型等。 8、汉族说唱音乐的代表曲种(福建锦歌、山东琴书、四川清音、单弦牌子曲、河南坠子、京韵大鼓、苏州弹词、金华道情、绍兴莲花落、温州鼓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