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异常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异常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异常心理学引言:为什么学习异常心理学?

1、异常心理学知识对于任何职业和群体的人都具有实用价值,特别是今后从事于心理学专业和社会工作专业的人员。

2、异常心理学知识对于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都有帮助。

●识别

●预防

●矫正

第一章

本章的主要内容

一、异常心理学及其有关概念

二、正常与异常的界定标准

三、异常心理学的简要历史

四、异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异常心理学及其有关概念

(一)异常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正常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异常心理学是研究异常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又称为变态心理学。研究对象:异常心理活动;

研究内容:(1)研究异常心理现象的判断标准;

(2)研究异常心理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

(3)研究引起异常心理现象的原因;

(4)研究各种异常心理活动的预防、矫正及治疗的方法。

(二)异常心理学与相关学科关系

1、普通心理学与异常心理学

2、医学心理学与异常心理学

3、精神病学与异常心理学

4、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三)一些易混淆的概念

1、一般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

2、心理障碍与精神障碍

3、神经病与精神病

4、精神病性症状与非精神病性症状

1、一般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

心理异常按照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一般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一般心理问题:也称心理失衡,是轻微的心理异常,是正常心理活动中局部异常状态,它通常不存在心理状态的病理性变化,具有明显的偶发性和暂时性,常由一定的情景所诱发。在脱离诱发情景时,个体的心理活动则可完全正常。

心理障碍:也称心理缺陷,是心理异常的一种表现类型,是心理状态的病理性变化,具有明显的持久性和特异性,与一定的情景无必然联系。它包括轻性的心理障碍和重性的心理障碍。前者是比较严重的心理异常,是指非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如焦虑性障碍、癔症、人格障碍和性心理障碍等;后者是严重的心理异常,一般是指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

2、心理障碍与精神障碍

两者含义等同,前者更多地反映了从心理学角度对异常现象的研究与理解,而后者则更偏重医学或精神病学的视角。

只不过,当我们采用“心理障碍”一词时则更多的是指轻性的心理障碍,如神经症或焦虑障碍;当我们采用“精神障碍”一词时则更多的是指重性的心理障碍,如精神分裂症。

3、神经病与精神病

神经病:是指大脑、脊髓与周围神经所发生的器质性病变,如中风后的偏瘫与失语、癫痫发作时的抽搐、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面瘫等,都属于神经系统疾病,简称为神经病。

精神病:是指重性的心理障碍,一般是指具有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包括器质性精神障碍和功能性精神障碍两大类。前者是指由脑器质性病变所致的精神障碍,如老年痴呆,这一类障碍是因神经系统的损伤导致了异常的心理与行为;后者是指不是由器质性病变所致的精神障碍。

4、精神病性症状与非精神病性症状

精神病性症状:是指精神病所特有的一类症状,主要指严重意识障碍、幻觉、妄想和思维逻辑障碍等。

非精神病性症状:即除精神病性症状以往的各种心理症状,亦可称之为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如神经症、人格障碍和智力低下,以及焦虑、恐惧、强迫、疲劳等。

判断是否精神病的标准:

(1)主客观世界不统一;

(2)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3)缺乏症状的自知力:个体有严重意识障碍、幻觉、妄想和思维逻辑障碍等精神病性的症状,但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没有自知力,没有主动求医的行为。

二、正常与异常的界定标准

统计学标准

社会接受程度与适应性

功能性(心理功能失调)

感受性(痛苦)

一致性和稳定性

三、异常心理学的简要历史

(一)史前社会邪灵驱魔术

(二)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希波克拉底和盖伦:生理解释体液说

(三)中世纪鬼神论驱魔术

(四)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运动时期吉尔神庙疯人院疯人塔

(五)20世纪早期

体因性观点:克雷丕林器质性的病变生物医学

心因性观点:弗洛伊德内心冲突自由联想、梦的分析、催眠

(六)目前的趋势

药物治疗心理门诊

社区健康中心、家庭服务中心以及其他社会服务机构

对异常心理的解释:邪灵---生理解释---心理解释---社会解释----生理、心理、社会因素

对异常心理人群的治疗:驱魔---医学治疗---其他心理治疗

对异常心理人群的管理:囚禁---收容---解放精神病人的运动---心理卫生运动(心理诊所)四、异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个案法:是对某一案例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以达到全面了解情况、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的目的,并力图找到治疗干预的切入点及一般性的、对其他案例具有指导意义的一种研究方法。

个案材料的来源可以是患者的自述,或家属、朋友等他人的报告。

收集的资料除个人的一般资料如个体的家庭、成长的历史、早期的生活环境、重要生活事件、家庭生活与人际关系情况、学习或工作情况、患病的历史及发展情况以及个人报告、日记、他人印象描述等。

(二)观察法:是由研究者直接观察并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活动,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

(三)调查法:是通过在一定范围内的调查了解情况,以达到更为客观、全面的掌握资料的目的,是通过访谈或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

(四)测验法:这是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如测验量表和评定量表),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作出测定、鉴别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五)相关研究法:是考察两个变量间是否有联系的一种研究方法与统计技术。如脑与行为的关系

(六)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即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主要是用于探讨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二章异常心理学理论模型

一、生理学模型

(一)生物学的解释

1、遗传与心理异常

调查双生子的精神病“同病率”问题,发现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显著高于异卵双生子的同病率。

“寄养”研究表明寄养的精神病人的子女患病率比正常人的子女高得多。

实验数据表明,遗传因素在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智力障碍、老年痴呆以及其他心理障碍重起着重要作用。

2、脑结构与心理异常

额叶功能与运动、判断、预见性及情绪有关,受损后的表现包括随意运动、语言表达和精神活动几个方面都会表现出异常。

顶叶是感觉整合中心,有调控运动和躯体感觉的功能。顶叶受损后患者可能出现失读,即视觉无障碍,但不能理解曾经认识的文字的意义。

颞叶控制听觉和部分视觉加工系统,位于此区的听感觉语言中枢受损可导致患者听力正常,但听不懂他人讲话的意思;颞叶外侧面受损可能出现错觉、听幻觉、梦样状态、重复言语;颞叶海马受损可出现严重记忆障碍、情绪及行为改变;颞叶内侧面受损可能出现冲动性行为、自动症等。

枕叶控制视觉的分辩和记忆,受损可能出现皮质性失明、视觉性失认即见到以前见过的物体不认识、不能认识对侧视野的物体。

此外,边缘脑又称边缘系统,包括海马、杏仁核、扣带回、下丘脑等。边缘系统与进食、生殖、逃跑和战斗反应以及相关的情绪、记忆有关。

3、神经生化与心理异常

与心理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的几种神经递质有:

(1)乙酰胆碱:有研究表明,脑内乙酰胆碱浓度异常可引起运动、本能行为、情绪、学习与记忆及睡眠障碍,乙酰胆碱不足会出现认知损害。现在最常用的一种改善认知的药物就是胆碱酶抑制剂。

(2)多巴胺:有研究表明,多巴胺广泛参与情绪和思维等心理活动。精神病学的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和成瘾障碍多与多巴胺系统功能改变有密切关系。

(3)去甲肾上腺素:有研究表明,在面临危险、遇到应激事件时,去甲肾上腺素参与“战斗或逃跑”反应,起着加快心率、升高血压、警觉性升高的作用。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不足会导致抑郁症,去甲肾上腺素系统活动增强会出现躁狂症状。

(4)5-羟色胺(血清素):血清素对于我们正常思考和对环境信息进行加工有重要作用。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都有可能与大脑的血清素功能不足有关。现在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就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5)谷氨酸:是脑组织含量最多又最活跃的氨基酸,是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有研究认为阿尔茨海默病、精神分裂症都与兴奋性氨基酸受体过度激活有关。

(6)γ-氨基丁酸: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它主要的功能是缓解焦虑,抑制一些行为和情绪。安定类药物和中枢性肌肉松弛剂都是通过γ-氨基丁酸受体发挥抗焦虑、镇静和肌肉松弛的作用。

二、心理学模型

(一)心理动力学模型

提出生本能、死本能、力比多、潜意识等概念。

1、意识层次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2、人格结构论:本我、自我、超我

3、性心理发展阶段学说: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性征期

4、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

●精神分析理论创始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

●代表著作有《梦的解析》、《性学三论》、《日常生活精神病理学》、《图腾与禁忌》等。(二)行为模型

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代表人物:巴甫洛夫、华生

经典条件作用中所建立刺激-反应联结(如习得律、泛化律),可用以解释恐惧症、惊恐发作、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焦虑性障碍的成因。

此外,经典条件作用中的消退法则,也可用来做为矫正学生偏差行为之用。

2、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

斯金纳特别强调“强化”这个概念,他认为强化是一个客观中性的概念,指的是在条件作用中,凡能使个体操作性反应的概率增加的一切刺激和事件。(凡是能够增加某种反应概率的刺激都可以称为强化物)。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认为人的异常心理是由于受到不恰当的强化的结果。

3、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班杜拉

理论观点:他认为人类的大量行为不需要强化或直接的体验,而是通过对榜样或示范者的观察而习得的,榜样的示范作用可以造成观察学习者的行为抑制、去抑制和情绪激活的作用:榜样受到惩罚,与之相似的行为就会受到抑制;榜样从事某一禁止或不安全的活动而未产生不良后果时,观察者的抑制也会解除;看到榜样进行可怕的活动而没有可怕的结果时,观察者的防御行为也受到削弱,恐惧情绪会下降,随之态度也会发生变化。

(三)认知模型

代表人物:艾里斯、贝克

1、艾里斯的ABC理论

导致患者情绪障碍和不良行为反应的根本因素是患者自身对外界所发生事件不合理的解释和看法,即不合理信念,而非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的。A是诱发性生活事件,B是指内在的信念,C是指情绪和行为后果。对同一诱发事件,不同信念导致不同的结果。

如果B是合理、现实的,那么由此产生的情绪和行为也是适应的,否则不合理的信念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和行为。

●A(Activating event):引发情绪波动的诱发事件;

●B(Belief):对事件的想法和信念;

●C(Consequence):情绪反应和后果;

●D(Disputing):用合理信念驳斥、对抗;

●E(Effects):达到新效果。

常见的不合理信念:

灾难化(糟糕之极)

绝对化(自我中心)

以偏概全(过分概括化)

2、贝克的认知疗法与抑郁症

核心内容:思想和信念是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的出发点,而思想和观点则来源于行为者本人对于周围世界的解释、想法和认知模式。

贝克认为,不利的早期经验如失败、拒绝,会导致个体发展期失败和拒绝的消极图式,这些图式在被相关的应激性生活事件激活之前,是潜意识的。一旦被激活,它们会使个体一直消极地思考,这样就产生了抑郁症。抑郁症不是情绪障碍,首先是认知障碍,是他们长期的消极思维模式所造成的。

(四)人本主义模型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

病因:个体具有的指向健康和个人成长的自然倾向受到了阻碍或歪曲,无法发挥作为人所具

有潜能。

治疗:消除心理异常的关键就是要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互相尊重的关系,并创造一种真诚相待、相互谅解的良好氛围。罗杰斯提出了来访者中心疗法,强调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坚持治疗的关键不是技术,而是治疗者的态度和治疗关系的建立。

三、社会文化模型

(一)家庭对异常心理的影响

家庭的结构、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的教育方式、家庭的经济状况以及父母的性格等因素都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家庭治疗

(二)社会因素对异常心理的影响

重大的生活事件、日常生活困扰、工作有关的应激及生存环境的突发性变化等。

社会文化模型的贡献在于指出了社会文化因素在心理异常中的重要作用,提醒心理和社会工作者注意社会文化因素对心理障碍的诊断与治疗的可能影响,从而为全面认识心理障碍、更加准确地诊断和更加合理地预防与治疗精神疾病提供指导。然而,社会文化因素只可能是造成和维持心理障碍的诸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

四、生理-心理-社会模型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健康和疾病的本质有了深刻的理解,逐渐认识到心理障碍不是单一因素所造成的,任何心理异常现象的产生都是生物、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出现了生理-心理-社会整合模型。

第三章异常心理的评估与诊断

一、异常心理学的评估

(一)异常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

异常心理评估一般包括评估准备、资料搜集和分析总结三个大的阶段,具体可以分解成六个步骤:

1、确定评估内容

2、确立评估目标

3、选择参照标准

4、收集评估资料

5、分析和解释评估资料

6、报告评估结果

2、确立评估目标

异常心理评估的目标一般包括诊断、筛查、预测和进程评价。诊断是对被评估者的问题进行一个恰当的分类,并判定问题的严重程度,以便于心理健康工作者制订治疗方案;筛查是指筛查出具有某一特定特征的人群,预测是指预测被评估者未来某个时期的行为,进程评价是指评估被评估者心理或行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3、选择参照标准

在明确评估内容和评估目标之后,评估者还需要选择参照标准,即将被评估者的评估结果与哪一标准相比较。通常,参照的标准包括常模参照标准、自身参照标准和专业标准。

常模参照标准:将被评估者的评估结果,与常模群体的一般情况相比较。

自身参照标准:将被评估者的评估结果,与其在不同时间段或不同情境中的评估结果相比较。

专业标准:将被评估者的评估结果,与精神卫生领域的相关诊断标准相比较。

(二)异常心理评估的基本方法

1、临床访谈:是临床心理工作者通过访谈收集被评估者当前与过去的行为表现、态度、情

感、生活经历和当前问题的发展过程等信息。

访谈根据内容可以分为最初访谈、收集个案资料的访谈和诊断性访谈。

收集个案资料的访谈需要了解和收集的信息资料包括:

(1)症状、病史和相关因素

(2)生理健康和神经系统状况

(3)心理社会因素

诊断性访谈的重点是检查心理症状,按照精神状况检查要求进行访谈。

2、行为观察:评估者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被评估者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以推测其人格特征以及可能会存在的问题。观察的内容主要包括:

(1)外表和行为

(2)言语和思维

(3)情绪

(4)动作行为

3、心理测量:是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以心理测验为工具,对人的心理进行评估的过程。心理测验是心理评估的主要工具,一个好的心理测验需要具备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并且测验的实施、计分和结果解释都必须标准化。

用于临床实践的心理测验主要有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神经心理测验和临床评定量表。

智力测验:(1)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2)韦氏智力测验;(3)瑞文推理测验

人格测验:(1)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2)人格投射测验如洛夏墨迹测验、主观统觉测验。

神经心理测验:是一组用于评估个体脑功能的测验,如评估个体的感知觉、记忆、注意、思维等。

临床评定量表:是异常心理评估中常用的方法,主要用于评估个体是否存在某些心理行为症状,以及严重程度如何。常见的临床评定量表有症状自评量表(90项症状清单,SCL-90)、抑郁/焦虑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PS)。

二、异常心理学的诊断与分类

(一)异常心理的诊断

心理诊断是指临床心理工作者根据相关诊断标准,如CCMD-3,来判断异常心理程度与性质,以对患者的症状做出总的“概括性分类”的过程。

诊断一般包括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两个过程。临床心理工作者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一般会了解患者目前的症状表现,采集病史和进行精神检查等,必要时还进行相关的生理检查。随后,临床心理工作者会对收集到的各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相关的诊断标准,搜索可能的诊断,建立诊断、排除与鉴别诊断。

(二)精神障碍的分类与常用诊断标准

1、精神障碍的分类法

精神障碍的分类是指将复杂的精神现象,根据拟定的标准分门别类。(1)病因学分类法:按照各自精神障碍的发生原因,尤其是生物学的病理改变为依据来分门别类。(2)症状学分类法:大部分功能性精神障碍因病因不明,只能按照表现出的症状进行分类。

2、现有精神障碍的常用诊断标准

ICD-10 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

DSM-IV 美国精神病协会编制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

CCMD-3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诊断标准是将不同疾病的症状表现按照不同的组合形式,以条理化形式列出的一种标准化的条目。

诊断标准包括内涵标准和排除标准两个部分。内涵标准又包括症状学指标、病情严重程度指标、功能损害指标、病期指标、病因学指标等。

CCMD-3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1、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分裂症另有规定:

(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

(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

(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

(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谬的妄想;

(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

(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

(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

(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2、严重程度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3、病程标准:

(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程度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

(2)若同时符合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的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不能满足心境障碍的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4、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尚未缓解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若又罹患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

按照上述标准,某个特定的病人必须满足具有两项或以上在其诊断标准中列出的症状,同时满足严重程度标准、病程标准和排除标准,才可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如某项标准没有达到,例如其病程不足来一个月,而其他各项均已满足,仍不能给予精神分裂症的判断。(三)精神障碍诊断与分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当临床心理工作者对一位患者的问题做出了诊断,就意味着患者的身上贴了某个标签。对一些患者来说,他就有可能会有消极的暗示,并逐渐表现出这一标签所赋予的行为模式。此外,即使诊断非常清楚,有助于对个体进行有效的治疗和干预,诊断仍有可能使被贴上某种标签的人受到周围人的歧视。因此,我们在对某个人的障碍进行探讨时,不仅要对其障碍进行定义,而且要关注我们所面对的人,关注那些引起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焦虑性障碍

一、概述

(一)焦虑的概念

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

适度焦虑有利于个体更好地适应环境,但是,焦虑程度过高,或持续时间过长又会给个体带来许多负面后果。

正常与异常焦虑 P69

(二)焦虑的分类

1、根据焦虑的来源:

现实焦虑:是指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实际危险产生一种无特定指向的不愉快体验。这种情境充满了真实的、客观的危险。

神经症性焦虑:源于本我,当本我冲动快接近于意识时,自我感受到的焦虑。人们体验到的焦虑,其原因不是外界的危险事物,而是意识到自己本能冲动有可能导致某种危险。

道德性焦虑:源于本我和超我的冲突,也称为超我焦虑。超我建立之后,人们就可能体验到现实需要和超我命令之间冲突引起的焦虑。

2、根据焦虑的表现形式: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

前者指焦虑是一种病理状态,持续时间较短,焦虑程度较重,植物性神经功能失调较显著。它往往与个体关注的生活情景有关;后者是指从幼年时期开始逐渐形成的一种人格特质,这种人自幼显示出焦虑倾向,且持续终生。

(三)焦虑性障碍的研究历史和类型

1、焦虑性障碍的研究历史

2、焦虑性障碍的类型

在DSM-IV中,焦虑性障碍是指过分地、没有理由地担忧为主要症状的一类心理障碍,它包括恐怖症、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主要类型(APA,2000)。在CCMD-3中,神经症被定义为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它包括了一下几种类型: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和其他神经症(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2001)。

神经症的特点

(1)强烈的心理冲突,自知力完整。

(2)精神痛苦。

(3)持久性。

(4)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

(5)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

二、广泛性焦虑障碍

案例:

患者,男,是一名32岁的工程师。近来他常常感到心里发慌,无缘无故地紧张而害怕。他心里想的几乎都是担忧的事情,如害怕上班迟到、担心被解雇、怕和同事之间关系处理不好,等等。他诉说每时每刻都感到全身酸痛,肌肉紧张。这种状况让他如此的苦恼,以至于难以入睡,无法正常工作,身体健康状况也不佳。

(一)概述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是以持久显著的紧张不安,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兴奋和过分警觉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焦虑障碍。表现为对日常生活事件和想法的持续担忧和焦虑,多数时候是没有明确对象的莫名恐惧和担心。患者能认识到这一想法和担忧是不必要的、不合理的,但无法通过主观意识控制。慢性、持续以及难以控制的担忧是其核心特征。

(二)广泛性焦虑障碍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主要包括焦虑性预期和躯体症状两部分。焦虑性预期主要表现为不断地为一些生活或工作中的琐事感到担忧,较常见的是担心自己或家人生病或发生意外,异常地担心经济状况,或过分地担心工作或社会能力。躯体症状是多变的,主要表现为自主神经症状、运动性不安、睡眠障碍,包括心慌、胸闷、气急、头晕、头痛、出汗、尿频、肌肉紧张、注意力不集中、坐立不安、情绪易激惹、警觉性增高、容易疲劳、不易入睡,入睡后意醒,常伴有噩梦、夜惊、醒后恐惧等。

2、诊断标准

根据CCMD-3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症状标准:(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2)以持续的原发性焦虑症状为主,并符合

下列2项:①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②伴有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6个月

排除标准:(1)排除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冠心病等躯体疾病的继发性焦虑;(2)排除兴奋药物、催眠镇静药物,或抗焦虑药的戒断反应,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神经衰弱、躁狂症、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等伴发的焦虑。

三、惊恐障碍

(一)概述

惊恐障碍(PD),是以惊恐发作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焦虑障碍。患者常反复出现心悸、出汗、震颤等自主神经症状,伴有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害怕产生不幸后果。呈急性起病,10分钟症状达到高峰,一般发作不超过1小时,症状可自行缓解。患者的惊恐发作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境,具有不可预测性。

(二)惊恐障碍的惊恐发作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惊恐发作常常以突如其来的恐惧和担心开始,发作前常常没有丝毫迹象,也没有明确的诱因。发作时有明显的、严重的自主神经症状,患者感到心慌、心悸、胸闷、呼吸浅快、透不过气来、窒息感、头昏头晕、躯体感觉异常(四肢、口唇周围发麻、发冷、发热等)、尿急、颤抖、恶心等。惊恐发作时常有过度换气症状,会严重地诱发或加重惊恐发作的症状。在早期阶段,发作时患者会有明显的认知症状,比如濒死感、失控感,认为自己“要疯掉了”、“要崩溃了”、“要不行了”、“要死过去了”。在惊恐发作中的患者一般竭力想逃离发作的情境,以期望惊恐停止,或者寻找帮助以防止崩溃或发疯。发作一般持续几分钟到半小时,长时间的发作很少见。发作过后,患者会有软弱无力、头重脚轻、想睡觉等感觉。发作间歇期仍心有余悸,担心下次发作(预期性焦虑)很常见。反复发作的患者虽然知道每次发作后自己都安然无恙,但发作时强烈的恐惧体验仍会让患者出现濒死感、失控感。

2、诊断标准

根据CCMD-3惊恐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症状标准:(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2)惊恐发作需符合下列4项:①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特定情境,发作不可预测;②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

③发作时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恐惧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④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

严重标准: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病程标准:在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或在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

排除标准:(1)排除躯体疾病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嗜铬细胞瘤、甲亢或自发性低血糖等继发的惊恐发作;(2)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如恐惧症、抑郁症或躯体形式障碍等继发的惊恐发作。

四、恐惧症

恐惧症,是以特定事物或处境表现出过分和不合理的恐惧情绪反应和回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焦虑性障碍。临床特点包括:(1)对某些事物或情境有过分的恐惧;(2)发作时伴有自主神经过度活动;(3)对恐惧对象有预期焦虑和回避行为(在预计可能会遇到恐惧的客体或情境时便感到紧张不安);(4)知道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不合理的,但无法控制。

根据CCMD-3恐惧症的诊断标准如下:(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2)以恐惧为主,须符合以下4项:①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②发作

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③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④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3)对恐惧情境和事物的回避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4)排除焦虑症、分裂症、疑病症

(一)场所恐惧症

1、概述

场所恐惧症,也称广场恐惧症,患者所恐惧的对象为某种特定的场所或环境。

2、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害怕在难以逃避或得不到帮助的情境中出现惊恐发作或惊恐发作样的症状。这些害怕的情境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1)独自离家;(2)单独一人;(3)离开家后身处无助、无法逃离的地方。第三种情境最常见有害怕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比如公共汽车、地铁、火车、飞机以及轮船等;害怕在人多拥挤的地方,比如大商场、超市、影剧院。严重的病例患者不敢一个人出门,必须有人陪同。即使有人陪同,患者也不敢冒出门远行的危险。

根据CCMD-3场所恐惧症的诊断标准如下:(1)符合恐怖症的诊断标准;(2)害怕对象主要为某些特定环境,如广场、闭室、黑暗场所、拥挤的场所、交通工具(如拥挤的船舱、火车车厢)等,其关键临床特征之一是过分担心处于上述情境时没有即刻能用的出口;(3)排除其他恐惧障碍。

(二)社交恐惧症

1、概述

社交恐惧症,是指对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中产生的持久的、不合理的、强烈的惧怕体验和回避行为。

2、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社交恐惧症的核心恐惧是害怕在别人面前自己的表现让自己尴尬和羞辱;伴有各种躯体症状如脸红、出汗、口干以及肌肉僵硬等。另外,社交恐惧症患者还存在一些认知症状,如过分的自我关注,关于自己社交表现的消极评价,对自己在社交场合中的举止要求过高,贬低自己并过高地评价其他人在社交中的表现。

根据CCMD-3社交恐惧症的诊断标准如下:(1)符合恐怖症的诊断标准;(2)害怕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如公共场所进食或说话、聚会、开会或怕自己做出一些难堪的行为等)和人际接触(如在公共场合与人接触、怕与他人目光对视或怕在与人群相对时被人审视等);(3)常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4)排除其他恐惧障碍。

(三)特定恐惧症

1、概述

特定恐惧症是指对特定事物或情境的不合理的恐惧。特定恐惧症有五种类型:

(1)动物恐怖症,通常是狗、猫、老鼠、蛇、昆虫等。

(2)自然环境恐惧症,包括风、水、雷电、风暴、黑暗、污物、高处

(3)各种情境恐惧症,如桥、飞机、电梯、隧道等

(4)比较特殊的恐惧症,如血、注射和伤口恐怖症等

2、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特定恐惧症的特征是对一种事物或情境有持续的不合理的害怕和回避。它包括三种主要的成分,即对可能要面对恐惧性刺激所引起的预期性焦虑、恐惧和为了减轻焦虑的回避行为。恐惧的对象往往是一种特定的事物或情境。

根据CCMD-3场特定恐惧症的诊断标准如下:(1)符合恐怖症的诊断标准;(2)害怕对象是场所恐惧和社交恐惧未包括的特定物体或情境,如动物、高处、黑暗、雷电、鲜血、外伤、打针、手术或尖锐锋利物品等;(3)排除其他恐惧障碍。

五、强迫症

(一)概述

强迫症是以不能为主观意志所控制的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和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焦虑性障碍。它是一种具有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且冲突强烈,虽力图克制但又无力摆脱特点的神经症。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强迫症状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1、强迫观念:是以刻板形式反复进入患者意识领域的思想、表象或冲动意向。

(1)强迫思维

(2)强迫表象

(3)强迫意向

2、强迫动作:是为阻止或降低焦虑和痛苦而反复出现的刻板行为或动作。

(1)强迫检查。

(2)强迫洗涤。

(3)强迫询问。

(4)强迫性仪式行为。

(5)强迫整理。

(6)强迫性迟缓。

根据CCMD-3强迫症的诊断标准如下:

症状标准:(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并以强迫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①以强迫思想为主,包括强迫观念、回忆或表象,强迫性对立观念、穷思竭虑、害怕丧失自控能力等。②以强迫行为为主,包括反复洗涤、核对、检查或询问等;③上述的混合形式。(2)病人称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强加的。(3)强迫症状反复出现,病人认为没有意义,并感到不快,甚至痛苦,因此试图抵抗,但不能奏效。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

排除标准:(1)排除其他精神障碍的继发性强迫症状,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或恐惧症;(2)排除脑器质性疾病特别是基底节病变的继发性强迫症状。

焦虑性障碍的常见治疗

(一)药物治疗

(二)心理治疗

1、行为疗法

(1)放松疗法

(2)系统脱敏法

(3)暴露疗法

(4)厌恶疗法

(5)惊恐控制治疗

(6)思维阻断疗法

2、认知疗法

3、认知行为疗法

4、森田疗法

(2)系统脱敏法

脱敏,就是脱离、消除过敏的意思。该疗法可用于治疗求助者对特定事件、人、物体的恐惧和焦虑。是指当学生对某种事物、人和环境产生过敏的反应时,辅导员可以在人身上发

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或人等不在产生敏感反应。基本原理是: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或恐惧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

大致程序如下:进行全身松弛训练,放松身体各部位;建立焦虑刺激强度等级层次,由当事人想象或面对从最恶劣的情境到最轻微焦虑的情境;焦虑刺激想象与松弛训练活动相配合,让学生作肌肉放松,然后想象从焦虑刺激的最轻微等级开始逐步提高,直到最高也不出现焦虑反应为止。若在某一级出现了焦虑紧张,就应退回到较轻的一级,重新进行或暂停。(3)冲击疗法

也叫暴露法、满灌法,是用来治疗恐惧和其他负性情绪反应的一类行为治疗方法。冲击法一开始时就让当事人进入最使他感到焦虑或恐惧的情境中,或采用想象,或观看电影、录像,或直接进入真实的情境,使当事人接受各种不同形式的焦虑恐惧刺激,同时不允许求助的当事者采取闭眼睛、哭喊、堵耳朵等逃避行为。在反复的刺激下,当事人因焦虑恐惧而出现心跳加快,呼吸困难,面色发白,四肢发冷等反应,但当事人最担心的可怕灾难却始终没有发生,这样最后焦虑和恐惧的反应也就相应减轻或消退了。

系统脱敏法与冲击疗法的区别:

联系:都是用来治疗焦虑和恐惧等负性情绪反应的行为疗法。

区别:前者是建立焦虑或恐怖等级,由低到到高逐级脱敏;后者是一下子直接暴露在焦虑或恐怖的情境当中而不采取任何缓解恐惧的行为。

(4)厌恶疗法

是指运用惩罚性、厌恶性的刺激,通过直接的呈现或间接的想象,以消除或减少某种适应不良行为的方法。它的一般原理是,把令人厌恶的刺激,如电击、呕吐、语言斥责、想象等,与当事人的某种不良行为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条件反射,以对抗原有的不良行为,进而消除这种不良行为。厌恶法可采用电击、药物、想象等方法。在使用厌恶法时要注意,因为它是一种惩罚的方法,辅导者使用前应征得对方同意。厌恶疗法对于强迫症、物质成瘾的治疗有很大的效果。

2、认知疗法

找出消极或适应不良的思维模式;挑战这种消极的思维模式;用积极的或者更为有益的想法代替消极想法。

3、认知行为疗法

对于惊恐障碍的治疗可以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让患者学习惊恐的认知模型;

第二阶段,包括三个部分:(1)通过放松训练降低面对压力的生理唤醒;(2)通过认知重建改变惊恐发作时的不合理认知,同时采用放松等应对策略。(3)通过行为实践控制惊恐症状。

4、森田疗法

该疗法对强迫观念有效而不适应于强迫行为。治疗中要求患者接受强迫观念,任凭强迫观念出现,而用积极、有益的活动取代强迫行为。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森田疗法的精髓。即患者对强迫观念采取任其出现、任其存在的态度,忍受痛苦,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且要主动、积极行动,越是出现强迫观念越要进行有意义的活动。

第五章创伤后应激障碍

一、应激的概念

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人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物性反应,如肌肉紧张度、血压、心率、呼吸以及腺体活动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加拿大学者汉斯?塞里把这种变化称为“适应性综合症”,并指出这种适应性综合症包括动员、抵抗和衰竭三个阶段。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一)概述

PTSD是指在遭遇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事件后延迟出现或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以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持续的警觉性增高、持续的回避为主要特点。

一般在创伤事件之后数天到6个月内发病,也有些人可能延迟1月甚至数年后才出现症状,病程多持续1月以上,可以长达数月或数年。

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创伤事件:严重的自然灾害

突发性威胁生存的事件

人为创伤性事件

意外事故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1)闯入性创伤体验复现

(2)回避与情感麻木

(3)持续性的警觉增高

创伤性应激障碍(PTSD)

急性PTSD——症状的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小于3个月

慢性PTSD——症状的持续时间大于3个月,甚至可持续终生

延迟PTSD——症状开始于创伤性事件发生6个月或数年后

根据CCMD-3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症状标准:

(1)遭受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或处境;

(2)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病理性重现),并至少有下列一项:①不由自主地回想受打击的经历;②反复出现有创伤性内容的恶梦;③反复发生错觉、幻觉;④反复发生触景生情的精神痛苦,如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或周年日等情况下会感到异常痛苦和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悸、出汗、面色苍白等。

(3)持续的警觉性增高,至少有下列一项:①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②易激惹;③集中注意困难;④过分地担惊受怕。(3)对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情境的回避,至少有下列两项:①极力不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人和事;②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避免到会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③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淡;④兴趣爱好范围变窄,但对与创伤经历无关的某些活动仍有兴趣:⑤选择性遗忘;⑥对未来失去希望和信心。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精神障碍延迟发生(即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数月后,罕见延迟半年以上才发生),符合病症标准至少已有3个月。

排除标准:排除情感性精神障碍、其他应激障碍、情感性障碍、神经症、躯体形式障碍等。(三)治疗

暴露疗法

认知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

第六章心境障碍

一、心境障碍概述

心境是指人比较微弱而长时间持续存在的情绪状态。

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是指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

通常伴有相应的认知、行为、心理生理学等方面的改变或紊乱;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病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但部分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二、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与类型

一般来说,只出现抑郁或只出现躁狂的患者被认为是单相心境障碍,因为他们的情绪保持在抑郁-躁狂连续体的一极上。由于单相躁狂极少见,几乎所有患者患单相心境障碍都是单相抑郁。抑郁和躁狂交替出现的个体被认为是患有双相心境障碍。

(一)抑郁障碍

抑郁障碍是心境障碍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它以明显的情绪低落为特征,并广泛存在生理及社会方面的各种症状。

(1)典型症状

抑郁情绪(三无:无助、无望、无用)

兴趣与快感丧失

易疲劳

(2)附加症状

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

不合理的自责、过分的罪恶感

反复出现自伤、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思维能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食欲下降、体重减退

性欲减退或丧失

其他非特异性躯体症状

躯体症状群:

睡眠障碍

食欲紊乱

性功能减退

精力丧失

晨重夜轻

非特异性躯体症状

2、诊断标准

症状学标准:

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4项:(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2)精力减退、疲乏感;(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4)自我评价低、自责或有内疚感;(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9)性欲减退。

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病程标准:

(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2周;(2)可存在某些分裂症症状,但不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排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

3、临床分型

根据有无社会功能受损和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可分为:

轻性抑郁症或轻抑郁

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

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

复发性抑郁症

(二)躁狂发作与双相障碍

1、躁狂发作临床表现

2、躁狂发作诊断标准

3、躁狂发作临床分型

4、双相心境障碍

1、躁狂发作临床表现

情绪高涨或易激惹

思维奔逸

言语和行为增多

伴随症状:睡眠需要减少,感觉精力充沛;性功能亢进,行为鲁莽;轻躁狂患者可

能保持一定的自知力,而躁狂患者一般自知力不全;精神病性症状。

2、躁狂发作诊断标准

症状学标准:

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并至少有下列3项:(1)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2)语量增多;(3)思维奔逸、联想加快;(4)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5)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变计划和活动;(6)鲁莽行为;(7)睡眠需要减少;(8)性欲亢进。

严重标准:

严重损害社会功能,或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

病程标准:

(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周;(2)可存在某些分裂症症状,但不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

排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

3、躁狂发作临床分型

躁狂发作时大多自知力丧失。根据有无社会功能受损和精神病性症状,躁狂症可分为:轻性躁狂症或轻躁狂

无精神病性症状躁狂症

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症

4、双相心境障碍

指躁狂和抑郁反复轮流发作或同时混合发作。反复轮流发作时指目前为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以前有相反的抑郁发作或躁狂发作;同时混合发作是指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在大部分时间里症状都很突出,且至少已持续2周。

(三)持续性心境障碍

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心境高涨或低落,但不符合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的症状标准,或者持续存在心境低落,但不符合任何一型抑郁发作标准,其无躁狂症状。

恶劣心境:持续存在心境低落,但不符合任何一型抑郁发作症状标准,同时无躁狂症状。

病程至少已2年,其间很少有持续两个月的心境正常间歇期,通常一次心境正常间歇期为数天至数周。

环形心境障碍:情感高涨与低落反复交替出现,但程度较轻,其均不符合躁狂或抑郁发作时的诊断标准。病程至少已经2年,其间可有数月心境正常间歇期。

第七章转换与分离性障碍(癔症)

一、概述

癔症是一种以分离障碍(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CCMD-3称为癔症性精神障碍)和转换障碍(在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冲突时产生的不快心情,以转化成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CCMD-3称为癔症性躯体障碍)为主的精神障碍。

自1980年,DSM-III取消了神经症(neurosis)这个疾病名称。同时取消了“癔症”这个疾病单元,改为转换和分离障碍。

二、转换障碍

转换障碍也称癔症性躯体障碍,通常是指身体机能发生障碍,包括运动障碍如瘫痪、抽搐等,感觉障碍如失明、失音、失聪等,以及躯体化障碍如腹部不适、反胃、呕吐、心动过速等,但经过细致而认真的检查却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

●对症状漠不关心

●一般发生在大的应激事件之后,快而突然

●如果症状是选择性的,就有可能是转换障碍

●转换障碍的病人是能够正常行使功能的

三、分离障碍

分离障碍也称癔症性精神障碍。该型起病原因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是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作用于易感个性引起的一组病症。常见的分离障碍有:

●分离性遗忘

●分离性漫游

●分离性身份障碍

●癔症性精神病:情感爆发;伴有幻觉和妄想

分离性遗忘:

患者没有脑器质性损害,而对自己经历的重大事件突然失去记忆;被遗忘的事件往往与精神创伤有关,并非由于偶然原因面想不起来。如果只限于某一时间内发生的事件不能回忆,称“局限型遗忘”或选择性遗忘;对以往全部生活失去记忆者称为“广泛型遗忘”,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分离性漫游:

患者突然从家中或工作场所出走,此时意识范围缩小,但日常的基本生活(如饮食起居)能力和简单的社会接触(如购票、乘车、问路等)依然保持;有的患者忘却了自己既往的经历,而以新的身份出现,他人不能看出其言行和外表有明显异常;历时几十分钟甚至几十天,清醒之后对病中经过不能完全回忆。

分离性身份障碍:

患者突然失去对自己往事的全部记忆,对自己原来的身份不能识别,以另一种身份进行日常社会活动,可表现为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表现为两种或两种以上明显不同的人格,各有其记忆、爱好和行为方式,完全独立,交替出现。

其他癔症性精神障碍,除以上类型癔症性精神障碍外,临床上还可见到以下特殊类型:

●情感爆发

●人格解体

●癔症性木僵状态

●癔症性假性痴呆

癔症的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1)有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并至少有下列1项综合症:①癔症性遗忘;

②癔症性漫游;③癔症性身份障碍(癔症性多重人格);④癔症性精神病;⑤癔症性运

动和感觉障碍;⑥其他癔症形式。(2)没有可解释上述症状的躯体疾病证据。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起病与应激事件之间有明确联系,病程多反复迁延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如癫痫性精神障碍)、心因性精神障碍、诈病

补充:癔症集体发作

又称为流行性癔症,是癔症的特殊形式。在集体场合下,例如学校中,一人患癔症以后,周围人目睹发病情况,由于对疾病不了解,产生恐惧紧张心理,或受到不科学解释的影响,更加重了精神负担,一些人相继出现相同的症状。

四、癔症的病因

遗传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

个体性格特征(癔病性格):①情感丰富;②暗示性强;③自我中心;④富于幻想

童年创伤经历:如遭受精神虐待、躯体或性摧残

重大生活事件:使患者感到委屈、气愤、自责、紧张、恐惧等精神刺激或重大生活

事件

五、癔症的治疗

心理治疗:暗示治疗、催眠等

物理治疗:电针或针刺

第八章人格障碍

一、人格障碍的概述

什么是人格?

人格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一组特质,并在行为和情绪上表现一定的特点。

●整体性

●独特性

●稳定性

DSM-IV诊断体系指出,人格障碍是“稳固的、适应不良的,能引起明显的功能性损害或主观痛苦”。

PD的概念和特点(DSM-IV)

A、明显偏离了患者所在文化所应有的持久的内心体验和行为类型。

B.这种持久的类型是不可变的,并且涉及个人和社交场合的很多方面。

C.这种持久的类型导致临床上明显的痛苦烦恼,或在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缺损。

D.这种类型在长时间内是相当稳定不变的,至少可以追溯到青少年或早期成年时。

E .这种行为类型不可能归于其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后果。

F.这种行为类型并非由于某种物质(例如某种滥用药物,治疗药品),或一般躯体情况所致之直接性生理性效应。

二、人格障碍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DSM-IV将10种人格障碍划分为3大类群

A类群:行为古怪、奇异、孤僻

B类群:戏剧化、情感强烈、不稳定

C类群:紧张、焦虑或回避

(一)A簇人格障碍

1、偏执型人格障碍

病态地对他人的不信任和怀疑

对人际环境的高度警觉

2、分裂样人格障碍

明显的离群索居

情感冷漠,快乐感缺乏

对社会关系缺乏兴趣

喜欢机械或抽象任务

3、分裂型人格障碍

古怪的感受和想法

古怪的行为举止和装束

社交冷漠

(二)B簇人格障碍

1、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对他人的权益忽视或侵害的模式。

违反基本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行为倾向

冷酷及缺乏建立积极人际关系的能力

难于控制自己的冲动

2、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核心特征是在人际关系、自我意象、情绪等多方面表现出来的不稳定特点,以及因难于控制的冲动而导致许多极端的行为问题。“混乱而不稳定”

知、情、意多方面的不稳定

真实或想象的被抛弃恐惧,常感到空虚感

频繁的自我伤害性行为。

3、表演型人格障碍:又称“癔病人格障碍”

引人注意,情绪、行为表现戏剧化

高度的暗示性和幻想性

高度自我中心,对他人缺乏同理心

4、自恋型人格障碍:

对自恋的过度要求

对他人缺乏同情和关心

二者不同之处在于癔症型人格的人性格外向、热情,而自恋型人格的人性格内向、冷漠。(三)C簇人格障碍

1、回避型人格障碍

因对批评的过度敏感而导致的人际焦虑

人际恐惧与回避

回避型人格障碍与社交恐惧症有很大的重叠

2、依赖型人格障碍:以过度的被照顾需求,以及因此而造成的患者过分顺从与黏人行为为特点。

因对分离的过度恐惧而导致的社交焦虑

对他人或照顾者的过度依赖

3、强迫型人格障碍:是一组对秩序、完美以及控制的先占观念为特点的人格障碍。

完整word版,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 详细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 1、发展心理学(背):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到衰老、死亡的生命全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1)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的研究多集中在人格方面。 弗洛伊德修订了自己早期把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和无意识的这种二分法而引入了自我、本我、超我的人格结构。 ①本我 本我:本我是原始本能的自然表现,在人格中最难接近而又最有力的部分,类似于“无意识”的概念,遵守“快乐原则” 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本我可能闯入梦境。 ②自我 自我: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本我与现实世界的中介,遵守“现实原则”,属于意识结构部分, 随着儿童长大,他们发现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要考虑后果和现实经验,这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是自我。 ③超我 超我: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超我遵守“道德原则”,部分属于潜意识部分属于意识 前者是超我中惩罚性、消极性和批判性的部分,告诉个体不能违背良心;后者是由积极的雄心、理想构成的,是抽象的东西,使个体为之奋斗。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超我和自我都是人格的控制系统,但自我控制的是本我的盲目的激情以保持机体免受损害;而超我则有是非标准,它不仅力图使本我延迟得到满足,而且可能使本我完全不能获得满足。超我与本我有其对立的一面。 (2)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师承于安娜·弗洛伊德的艾里克森,提出了人的八个发展阶段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自我的过程在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 名词解释: 积极强化作用: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增进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作用 消极强化作用:由于一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反应的概率的作用 (3)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①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结果而进行学习(名词解释) 观察学习的强化可以是三种,即: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观察学习过程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注意、保持、复现、动机 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苏联的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的实质: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质变的过程) 心理发展与教学:①最近发展区思想 最近发展区:(名解) 维果茨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要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是在指导的情况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②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 种,是心理学与应用学的交叉学科。 2、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研究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 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6、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 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7、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 变化。 8、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9、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2)青年初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0、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11、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2、2岁时口头语言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关键期。 1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 感知运动(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具备了可逆思维 1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5、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自主敢对羞耻感与怀疑(2-3)主动敢对内疚感(4-5)勤奋敢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1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18、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3岁)到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21、学生间的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威特金)、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性。 22、世界上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23、性格: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24、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性与顺存性)。 25、学习的实质:(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6、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1)人类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心理活动 1.心理学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2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指性格、能力等。 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3.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1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 ○2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的开展心理影厂的调试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二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 (1) 神经系统的结构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脑的反射活动是人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 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才能得到的知识技能、经验

《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幼儿教育学与幼儿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二.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 三.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1903年美国的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四.1913-1914年,他又将书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学大纲》,这一著作标志着作为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 的产生。提出了“学习个别差异理论” 五.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好奇心、兴趣是激发幼儿学习的主要动力 六.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行为主义-教学控制、认知主义、构建主义 七.幼儿教育心理学以心理学为基础,研究幼儿学习和有效教学的各种问题的学科 八.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三大变量★:幼儿学习者、幼儿教育者、环境与教学 九.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期1700s-1940s/1950s 1.法国-卢梭《爱弥儿》——“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宣言” 2.德国-福禄贝尔——最早研究幼儿心理的先驱者之一;1840年第一所幼儿园;为幼儿专门设计了一 套玩具“恩物”;“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 3.意大利-蒙台梭利——“儿童之家”;《吸收性心智》;“蒙台梭利教学法” (二)初创期1960s-1980s (选)★ 1.直接教学方案——贝雷特、英格曼(行为主义)——早期补偿教育 2.认知主义教育方案——“奥苏贝尔方案” 3.建构主义教育方案——凯米.德芙里斯、海伊.斯科普 (三)发展期1980s-现在 第二章学习理论 一、美国,华生《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 ....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二、斯金纳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 第三章幼儿学习心理概述 一. 1.学习是由练习带来的经验而产生的 2.学习需要过程 3.幼儿行为的变化并非必然意味着学习的发生 二.使幼儿因经验而引起的思维、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等持久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因成 熟或是某种原因而导致的暂时性的改变 三.脑科学研究表明,有“学习关键期”。1岁儿童能学会辨认物体的数量、大小、形状、颜色和方位。2-3 岁是个体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6岁是儿童图像视觉辨认、形状知觉形成的最佳期。5-5岁半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5-6岁是儿童词汇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四.脑功能的单侧优势可以影响儿童的个性和学习方式 五.美国的斯佩里提出:左半球是进行抽象和逻辑思维的中枢,右半球是处理表象,进行了具体思维、形象 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中枢 六.幼儿的学习障碍:1.学习困难 2.多动症 七.学习困难:儿童智力正常,但因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引起学业失败

认知心理学考试重点+笔记整理2017.01

第一章绪论 一、信息加工的一般原理 感受器→加工器→记忆系统→加工器→效应器 二、对认知心理学的实质的理解: 实质: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关心的是人脑的心理功能、而不考虑它的物质基础。 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 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 三、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快速的信息加工 观察法:“出声思考”形式的观察法: 较慢的加工 计算机模拟:两者皆宜(适用于快速/慢速的信息加工过程) (一)反应时实验: 1、减法反应时实验:荷兰的生理学家唐德斯(Donders,1868) 实验逻辑:安排两种反应时作业,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应用:确定某个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可以从两种反应时的差数来判断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复杂任务-简单任务=复杂部分的认知过程 减法反应时小结: 1. 前提:认知过程是系列加工的。 2. 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3. 对于一些复杂的认知过程,要明确区分出不同的加工阶段还存在一些困难。 2、相加因素法实验 该方法是减法反应时实验的延伸,最初由斯腾伯格(Sternberg,1966-1969)发展出来。 斯腾伯格认为:完成一项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是每个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时间总和, 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时间的因素,那么单独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时间的变化。 实验逻辑: 如果两个不同的实验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某一个特定的加工阶段。 相反,如果两个不同的实验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存在交互作用),那么这两个因素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 应用: 通过对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的分析,分离出不同的加工阶段。 相加因素法实验小结: 1. 如减法反应时的前提,认知过程必须是系列加工的。 2. 能否应用可相加的和相互作用的效应来确认加工阶段的不同,有研究者对此持怀疑态度。 3、开窗实验 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 字母转换实验: 一种比较典型的“开窗”实验方法。它可以较清晰地反应在进行字母转换的信息加工过程中,信息加工所经历的各个阶段,而且计算出该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开窗实验的特点: 1)当前的认知活动包含了不同的认知阶段,这些阶段是系列进行的。 2)每一阶段的开始和结束都可以通过外显的指标显示出来。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1.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的心理》,标志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3.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以研究实践为标准,可以分为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以研究范围为标准,可以分为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以研究课题为标准,可以分为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双生子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说明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如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试验。跨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早期隔离或剥夺试验,是研究环境对心理发展作用的方法之一。 4.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日记发或传记法是一种长期而全面地观察。 5.实验室试验法在研究出生头几个月的婴儿时广泛运用,如吉布森为研婴儿的深度知觉设计的视崖实验。 6.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如“绘人测验”。 7.婴儿期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也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先学前期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是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的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期,又有人称作第一个反抗期或危机期。幼儿期是心理活动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 8.新生儿(0-1个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适应新生活而展开的,柔弱、娇嫩是新生儿解剖生理上的特点,他们依靠各种无条件反射来适应新生活。如:吮吸反射、觅食反射、怀抱反射、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眨眼反射等等。9.条件反射的出现就是心理的发生。最早出现的自然条件反射,是对喂奶姿势的吮吸反射。 10.视觉和听觉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 11.4-5个月,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了,它是用手的动作区有目的的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是儿童的收成为认识器官和劳动器官的开端。眼手(视触)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够抓住东西。 12.5-6个月的孩子开始认生。6-12个月,五指分工出现。 13.母子之间的交往,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首要条件。新生儿末期,明显的交往行为——“天真活跃反应”出现了。 14.人类特有的语言、想象和思维活动,是在2岁左右形成的。 15.4-5岁是坚持性行为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大约2岁左右,孩子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其突出的表现在独立行动的愿望很强烈。 16.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2岁以前儿童依靠感知觉认识世界。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分析综合水平的提高和感知过程主动性的增强上。 17.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视觉敏度的发展和颜色视觉的发展。新生儿相当于具有20/150的视力,也就是说新生儿在20英尺处才能看到视

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心理学资料 第一章 1.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的心理机制,并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规律效能,最终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全面发展的一门学科。 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动机管理,动机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起点和前提;认知管理,认知是人们获得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情绪管理,情绪的劳动与管理、应激管理、员工卷入等;行为管理,良好的行为是一切心理管理的最终目标;组织管理,包括组织概述、组织士气和气氛、组织变革与发展等。 3.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区别: 1)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管理心理学着重研究行为背后潜在的心理活动规律,而组织行为学重点探讨行为特点和规律本身,把人的外显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已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管理心理学侧重于本源学的研究,而组织行为学则侧重于现象学的研究 2)理论基础不同 管理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其理论源泉主要是心理学; 组织行为学作为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来源更加多样化,

如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等3)形成的背景不同 管理心理学:1912,美籍德国的闵斯特伯格出版《心理学与工作效率》,首先正式把心理学应用到工业管理中;1958,美国的利维特正式提出“管理心理学”这一术语,使管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由行为科学发展而来,是行为科学与组织管理相结合而形成的分支学科。20世纪60年代,形成跨众多学科的研究领域。 4.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联系 1)心理与行为密切相关:一方面,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组织行为学在研究人的行为时,必然会涉及行为背后的潜在心理机制;另一方面,心里是一种内隐的活动,管理心理学在探索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时,也需要通过观察人的外部行为来达到推断内部过程的目的。 2)研究内容上的联系,二者在研究的总体框架上无大地差别,其基本内容皆为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个体、群体、领导、组织等方面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只是对同一问题的研究视角和出发点不同而已。 3.研究目的上的联系:目的基本相同,通过对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心理机制的探索,揭示有个规律,不断促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持续提高工作绩效与管理效能,最终实现组织好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心理学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与内容 五要素三内容 五要素:学生(谁);教师(谁);教学内容(讲授什么);教学媒体(通过什么);教学环境(在…下)三要素:学习过程教学内容评价、反思过程 第二单元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史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裴斯泰洛齐(瑞士)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化”之思想。 2、赫尔巴特(德国)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此科学基础即心理学。 3、乌申斯基(俄国) 1868年《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奠基人” 4、卡普捷列夫(俄国)1877年《教育心理学》——世界上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之著作5、桑代克(美国) 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913-1914年,该书扩为三卷本,所以,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二、发展时期(20年代-50年代末) 20年代-30年代: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 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 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 1908年代,房东岳翻译了日本小原又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三、成熟时期(60年代-70年代末) 60年代: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罗杰斯——人体主义思潮,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 70年代:奥苏伯(贝)尔(Ausubel)——有意义学习;加涅——对人类的学习进行了系统分类;计算机辅助学习(CAI)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1994年【美】布鲁纳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第三单元教育心理学研究原则和方法 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look):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这种方法叫观察法或自然观察法。(例:出水香炉) (二)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叫实验法。 实验室试验: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 自然实验:又称现场试验,试验在正常情况下进行。 (三)心理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四)调查法:就某个或某些问题要求许多被调查者回答以对某一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书面调查:又称问卷法 口头调查:又称访谈法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单元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Life-span 生命全程发展 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①连续性与阶段性(量变&质变) (1)胎儿期(-10个月~0岁) (2)新生儿(0岁~1个月) (3)乳儿期(1个月~1岁) (4)婴儿期(1-3岁) (5)幼儿期(3-6岁) (6)童年期(6-12岁) (7)少年期(12-15岁) (8)青年期(15-18岁) (9)成年期(18-25/35岁) (10)中年期(25/35-50/60岁) (11)老年期(50/60-入土) ②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可逆&不可逾越) ★③不平衡性(关键期-CP: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康拉德?洛(劳)伦兹(Konrad Lorenz)提出关键期(印刻印象) ④差异性(于予与何诛?) 第二单元心理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常出选择) 维果斯基的“最优发展区”(常出名词解释) 1、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或认知发展阶段论) 同化:质没变,量变 顺应:质变量也变 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嘴的吮吸,手的抚弄】 ②前运算阶段(2~7岁)【泛灵论、不可逆性、我

最新心理学考试知识点整理

1、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况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 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 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定势,也叫心向,指的是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 这种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对于学习迁移既 有可能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起阻碍作用。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缺乏 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 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 和怎么做的问题,因此也称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 2、社会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 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 中角色、地位、权利、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 3、形式训练说,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人的心灵由意志、记忆、思维、推理等官 能组成。心灵的各种官能是各自分开的实体, 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各种官能可以像肌肉 一样通过练习来增强力量。 4、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对学生期望、期待、 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人格品质的 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发生变化, 产生了偏爱的心理和情感,从而使学生心理与 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促进了预期期望效果的达成。 5、自我效能感,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 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6、遗忘的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在学习 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 一旦排除了干扰,记忆就可以恢复。 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 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7、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 个人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 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 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8、消极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 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9、理想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 发对将来的我的希望,也即对想象中的 我的认识。理想自我是个体想要达到的 完善的形象,是个人追求的目标。 10、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 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 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完整word版)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二部分心理学 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2. 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2)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3)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3. 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4.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5.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6. 巴普洛夫第一信号活动: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望梅生津”,人和动物共有。 第二信号活动: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谈虎色变”“望梅止渴”,人类特有的。 7.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产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是心理学的第一个理论学派,创始人为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他主张用实验的方法来分析人的心理结构,因此,他的流派被称“构造主义心理学”。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产生于十九世纪末,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该学派强调心理学要研究意识的功能,因而被称为“机能主义心理学”。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并在世界各国产生很大反响。华生认为:意识是玄妙的不可捉摸的,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而应该研究可观察的行为,主张行为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因此他的流派被称为“行为主义心理学”。 四、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 1912年诞生于德国,首创人是韦特海默,代表人物有苛勒、考夫卡。“格式塔”是从德文而来,意思是完形或整体。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强调从事物的整体来研究心理。 五、精神分析学派 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于1900年创立。他提出要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自由联想、释梦)来寻找病人疾病的根源,重视无意识研究。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和思想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既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第一势力)机械的环境决定论,又反对精神分析学(心理学的第二势力)本能的生物还原论,故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强调这是理解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出发点。 七、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中新兴的一种思潮。早期的认知心理学是以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20世纪20—30年代,皮亚杰建立了“发生认识论”,促进了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于1967年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从计算机信息加工的角度研究人的内部心理活动规律,认为要了解人的行为,必须研究它的内部心理活动,重视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简而言之,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对知识的获得、贮存、提取和应用的过程。 8.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9. 注意的分类: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窗外的歌声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学习、听课 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盲打”、织毛衣不用看 三者关系:紧密联系、协同活动。有意注意可以发展为有意后注意,而无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意注意。 10.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教师考编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精心整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基本内涵 研究对象&内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同时又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具体来说包括: a.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b.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d.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第二节发展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是1877年出版的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该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教育心理学由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桑代克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成熟时期:学科体系基本形成(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第三节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要遵循客观性、系统性、教育性、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一、个体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一)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简答题 1. 连续性与阶段性。 2. 定向性与顺序性。 3. 不平衡性。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劳伦兹首先 提出了关键期的概念) 4. 差异性。 (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填空题 1.童年期。 2.少年期。也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填空题 3.青年初期。 二、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知识点

心理学 一、填空题(有15空,共15分) 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P22 2、高等教育心理学史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P27 3、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这是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客观性)原则。P35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避免违背教育的原则和规律,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这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教育性)原则。P35 5、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必须来源于高等教育实践,它的研究成果也必须能够付诸于高等教育实践,这是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P35 6、典型的教学风格有两种形式,即(学生中心的教学风格)和(教师中心的教学风格)的教学风格。P46 7、教师的领导方式包括强硬专断(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型)四种类型。P46 8、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可以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P51 9、反思包括对于活动的反思、(活动中的反思)和(为活动的反思)三种类型。P58 10、教学反思分为具体经验阶段、(观察与分析阶段)、(重新概括阶段)和(积极的验证阶段)四个环节。P59 11、研究者提出了四种反思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实际讨论)和(行动研究)。P61 12、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P82 13、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这是(负强化),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这是(惩罚)。P97 14、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用(正强化)手段来塑造学生的良性行为,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消极行为,而应慎重地对待惩罚。P97 15、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P101 16、奥苏伯尔认为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P103 17、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P112 18、动机具有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P112 19、成就动机的三个组成部分通常随着年龄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而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P113 20、根据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把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两种类型。这是唯一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动机分类反思。P116 21、阿特金森将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两个部分。P122 22、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和(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三个维度。P123 23、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需要。P124 24、最早有关学习迁移现象的系统假说是(形式训练说),它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P142 25、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对学习迁移会产生直接影响,它们是认知结构的(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实质性的内容特征)(学生个人的知识的组织特征)和(它的巩固性)。P145 26、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现)三个环节。P178 27、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贮)和(提取)的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 2、教育心理学研究范围: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包括五要素:学生(学习主体)、教师(指导地位)、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学媒体(载体,表现形式)、教学环境(物质和社会)三过程:学习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3、作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发展状况: 初创时期(20 世纪20 年代以前)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后又发展为《教育心理大纲》:奠定了教心发展的基础,西方教心的名称和体系确立。 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 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成熟时期(20 世纪60 年代到70 年代末)正在形成 完善时期(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廖世承《教育心理学》:我国第一本、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2、阶段特征 少年期(11、12 岁到14、15岁)初中阶段,半成熟、半幼稚。 青年期(14、15 岁到17、18岁)高中阶段 3、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关键期:2岁—口头语言发展;4岁- 形状知觉形成;4-5 岁- 学习书面语言 5、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皮亚杰) 感知运动阶段(0-2 岁):感觉和动作分化前运算阶段(2-7 ):语言出现和发展 具体运算阶段(7-11):抽象概念,逻辑推理 形式运算阶段(11-15):命题之间关系,假设- 演绎推理,抽象逻辑思维,可逆与补偿,思维的灵活性。 5、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关于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过渡状态) 6、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7、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 8、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专制型、放纵型、民主型);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9、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是让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10、自我意识的发展:生理自我(最原始,3 岁);社会自我(少年期);心理自我 11、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12、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 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差异表现:场独立(自己内部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与场依存(外部参照)沉思型与冲动型(反应时间与精确性)辐合型(辐合思维,唯一正解)与发散型(发散思维,非唯一正解) 13、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 比纳量表(S-B 量表)比纳,西蒙,推孟 14、韦克斯勒量表 15、智力: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精编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整理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总结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2.构造主义者认为心理是由不同的元素构成,代表人物是冯特(实验法)。 3.机能主义者认为心理学应研究心理的功能、机能,代表人物:詹姆斯(意识 流)。 4.行为主义者认为心理学应研究可观察、可操作的行为,强调S-R联结。 5.完形主义者(格式塔)认为心理是一个完形,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6.佛罗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 7.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科学的教育心理学诞生。 8.教师职业角色意识形成的过程: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角色信念阶 段。 9.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使学生朝向期望的方向去发展。 10.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11.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 习、并列结合学习。 12.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的基本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13.知识学习的三个过程:知识获取、知识保持、提取和应用。 14.桑代克用“形状直觉”理论支持了相同元素说。 15.柯勒用“纸下觅食”实验支持了关系转换说,批判了相同元素说。 16.贾德用“水下打靶”实验支持了经验泛化说。 17.知识的分类:陈述性知识(表征方式为命题、命题网络、图式)和程 序性知识(表征方式为产生式)

18.知识的获得:知识的直观、知识的概括。 19.重复、抄写、画线、记笔记属于复述认知策略;口诀记忆法、谐音记 忆法、做笔记属于精细加工策略;列提纲、画图属于组织策略。 20.记忆按内容分为五种:形象、情景、语词逻辑、动作记忆;按时间长 短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长时记忆。 21.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是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 22.皮亚杰用“三山实验”说明了幼儿自我中心阶段。 23.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24.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依存——认同——内化。 25.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 26.刺激控制教学模式基于强化理论;科学探究教学模式基于认知发展学 习理论;现行组织者教学模式基于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27.服从与从众的区别在于是否为压迫性的。 二、名词解释题 1.学习:就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凭借经验而形成的相对持久,稳定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化。 2.人格:又叫个性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4.从众: 在群体压力之下,个体放弃原有的观点和行为和群众保持一致的现象。 5.记忆: 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应。 6.心理学: 研究人的心理,行为,规律的学科。

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二部分心理学 1、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得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2)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3)意志过程:意志行动得心理过程。 3、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4、心理就是脑得机能,脑就是心理得器官。人得心理得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得反映。 5、神经系统就是心理活动得主要物质基础。神经系统得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6、巴普洛夫第一信号活动: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得条件反射系统。“望梅生津”,人与动物共有。 第二信号活动: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得条件反射系统。“谈虎色变”“望梅止渴”,人类特有得。 7、心理学得主要流派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产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就是心理学得第一个理论学派,创始人为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她主张用实验得方法来分析人得心理结构,因此,她得流派被称“构造主义心理学”。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产生于十九世纪末,创始人就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该学派强调心理学要研究意识得功能,因而被称为“机能主义心理学”。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并在世界各国产生很大反响。华生认为:意识就是玄妙得不可捉摸得,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而应该研究可观察得行为,主张行为就是“刺激-反应”得联结,因此她得流派被称为“行为主义心理学”。 四、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 1912年诞生于德国,首创人就是韦特海默,代表人物有苛勒、考夫卡。“格式塔”就是从德文而来,意思就是完形或整体。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对事物得认识具有整体性,“整体大于部分之与”,强调从事物得整体来研究心理。五、精神分析学派 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于1900年创立。她提出要用精神分析得方法(自由联想、释梦)来寻找病人疾病得根源,重视无意识研究。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产生与发展起来得一种心理学思潮与思想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既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得第一势力)机械得环境决定论,又反对精神分析学(心理学得第二势力)本能得生物还原论,故被称为西方心理学得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人得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得支配,具有个人发展得潜能,强调这就是理解人得心理与行为得出发点。七、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就是现代心理学中新兴得一种思潮。早期得认知心理学就是以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20世纪20—30年代,皮亚杰建立了“发生认识论”,促进了认知心理学得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于1967年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从计算机信息加工得角度研究人得内部心理活动规律,认为要了解人得行为,必须研究它得内部心理活动,重视内部心理过程得研究。简而言之,认知心理学就是研究人们对知识得获得、贮存、提取与应用得过程。 8、注意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得指向与集中。 注意得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注意得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与监督功能。 9、注意得分类: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得,也不需要意志努力得注意。窗外得歌声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得,并需要意志努力得注意。学习、听课 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目得,但不需要意志努力得注意。“盲打”、织毛衣不用瞧 三者关系:紧密联系、协同活动。有意注意可以发展为有意后注意,而无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意注意。 10、注意得品质:注意得广度、注意得稳定性、注意得分配、注意得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