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双流中学2021年高三上学期周练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四川省双流中学2021年高三上学期周练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四川省双流中学2021年高三上学期周练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双流中学高2022级高三上学期文综周练(一)

文科综合-历史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旧时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

A.分封制的长期存在 B.官僚政治的弊端

C.中央集权的削弱 D.行政效率的低下

25.隋唐时期每个行业的行会有共同的行规和行神。行会的首要任务是协调与其他行业尤其是

与官府之间的关系,如交纳税收、组织应役等,行会不限制行内成员的经营方式。材料说明行会的主要作用是( )

A.限制了行业内部存在的不良竞争B.推动了政府抑制工商业政策的实施

C.确保本行业在手工业中的领先地位D.发挥了政府管理私营手工业的职能

26.唐初,各州遍置常平仓,以国有钱本贱时收桑、贵时出粜,平抑粮价。唐代宗时,刘晏竭力加

以改革完善,“丰则贵籴、歉则贱粜”。刘晏被害后,政府全面实行官销制度。这说明唐朝时期( )

A.私商资本增殖困难 B.厉行重农抑商政策

C.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D.以民为本重视民生

27.南宋文人耐得翁在其游记《都城纪胜》中记录南宋临安城:“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内亦有不当行而借名

之者,如酒行、食饭行是也。”由此记载可知( )

A.南宋城市经济仍受政府管理 B.城市行会组织最早出现在南宋

C.医疗行业比餐饮业地位显著 D.临安城内已经形成地域性商帮

28.明人宋应星说:“(缙绅)稍有羡金,必牢藏,为终身与子孙之计。其在今日有钱闲著者,惟恐子息不生,耽耽访问故宦之家,子孙产存而金尽者,与行商坐贾有能而可信者,终朝俵放,以冀子钱”。从中可以看出()

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B.缙绅借款无资格限制

C.通货膨胀使货币贬值

D.商业资本渐趋于活跃

29.在清朝145个出任军机大臣的人当中,满人有72人,汉人有64人,另有3个汉军旗人,6

个蒙古人。在军机大臣之下是32个章京——16个汉人和16个满人,他们轮流值班,一半值昼班,另一半值夜班,负责日常管理和文牍事务。材料说明( )

A.汉人与满人实现权力平衡 B.汉人能进入中央政府核心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D.官员权力与皇帝的亲疏成正比

30.“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流行于西汉思想界,北宋初期,“天

地君亲师”的表达方式正式出现。明朝后期以来,民间广为流行崇奉、祭祀“天地君亲师”。清雍正初年,第一次以帝王和国家的名义,确定“天地君亲师”的次序。这一演变反映了( )

A.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日益巩固 B.专制集权的发展强化

C.传统社会价值体系的逐渐确立D.大一统国家不断壮大

31.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是直接为国家的治理服务的,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功用,而不是注重探索其原理和原因,因而形成了“但言其当然,而不言其所以然”的学术倾向。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都有官方印记 B.没有理性思维 C.长期领先世界 D.强调实用价值

32.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

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据此可知,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差异明显 B.中西方传统文化不同

C.启蒙及现代化的原动力不同 D.中西方政治制度不同

33.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

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

A.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 B.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

C.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

D.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

34.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得稍有赢余,即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

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民国初年,这种社会现象较诸其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变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A.促进了市场繁荣 B.有利于普及西装

C.淡化了传统等级D.交际活动增加

35.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如下表,其专业设置( )

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简表

——据1904年《奏定大学堂章程》A.标志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 B.体现维新派的政治诉求

C.以中体西用为办学思想 D.有利于巩固清朝统治

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明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一个原因在于地理方面。它的西南面和西面,乃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东面,是直到近代方能逾越的太平洋;北面和西北面,则为沙漠和大草原,它们起着很大的保护作用……中国从一开始起,就能供养很可观的人口……如此巨大无比的人力资源,使中国人能够不管事态发展如何,始终保持自己的特点……还有中国的农业生活方式。农业是中国社会的基础;土地是否适宜耕种这一点,确定了中国文明的分布范围……中国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种书面语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各地区的中国人,尽管各自操的方言不同,但都懂得这种书面语……与共同的书面语有关的,是非凡的国家考试制度。这种考试制度最初是综合性的,后来渐渐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儒家学说为中国和东亚大部分地区提供了儒家生活方式的准则,并做了合理说明,在长达二千年多年的时间里,它一直充当中国文明的基础……但到19世纪中叶,这一形势发生了突然而剧烈的变化。

材料二19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中国进行了痛

苦的自我反省、重新评价和重新组织……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19世纪末,中国人所翻译的自然科学、尤其是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在数量上超过了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20世纪初后者超越了前者……统治地位的士大夫阶层的傲慢和自满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越来越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外国商业扩大到中国内地,促进了中国商人阶级的发展,他们不久就接管了西方商品的销售。这些新的经济领导人往往是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他们不喜欢欧洲的统治,也不太喜欢北京反动的帝国朝廷,正是他们提供了促进革命的民族主义运动的动力,这一运动在20世纪初发展起来。第一次排外运动由沿海城市发动,推翻满清王朝的1911年革命也爆发在这些城市里,所有这些都不是偶然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①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文明保持连续性的原因。(12分)

②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评述外来冲击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3分)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有学者在研究中国20世纪初的历史时指出,面对列强的侵略奴役和中国自身的黑暗落后,中国既有对民族和国家的保护要求,即救亡;也有对民主、自由、平等意识培养的要求,即启蒙。并就救亡与启蒙二者关系作出了如下基本判断:一、启蒙与救亡二者相互促进;二、救亡压倒了启蒙。

——摘编自李泽厚《近代中国思想史论》

请运用20世纪初中国历史的相关史实,对上述基本论断进行论证探讨。(说明:可以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也可以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论断。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43.(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摘编自周艳常《试论汉武帝时期的币制改革》

(1)根据材料,比较汉武帝前三次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第四次币制改革的影响。(7分)

?历史

40.(25分)

(1)原因:①相对隔绝的地理环境;②众多的人口或人力资源;③自给自足的农业生活方式;④统一的文字;⑤完善的科举制或考试制度;⑥儒家文化的影响。(每点2分)

(2)影响: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被中断,部分知识分子改变传统思想观念,效仿西方文明。(3分)

经济:学习西方技术,创办近代企业,推动工业化进程;(2分)

政治:出现新的社会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掀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或改革,促进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 (2分)

思想文化:翻译西方书籍从以自然科学为主到以社会科学为主,传播民主科学思想。(2分)

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和交流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2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是外力冲击和内部动因共同作用的结果。(2分)

41.(12分)

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

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9~5分)

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

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43.(15分)

(1)不同原因:①第一次:中央政府掌控的铜矿资源缺乏,钱贱物贵,“三铢”币难以通行;(2分)。②第二次:民间私铸、盗铸钱币屡禁不止,货币真假难辨; (2分)③第三次:白金币值昂贵,皮币流通不便,新“三铢”郡国私铸,弊端难除。(2分)

共同原因:发行货币存在质量、流通等问题。(2分)

(2)影响:①实现货币统一,打击了私铸、盗铸钱币现象;(2分)②消弱地方实力,加强中央集权;(2分)③强化“抑商”政策,不利于商业的发展。(3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