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福铁路铜陵长江大桥工程概况

合福铁路铜陵长江大桥工程概况

合福铁路铜陵长江大桥工程概况

铜陵长江大桥全长约51km,为新建合肥至福州客运专线铁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由中铁大桥局施工的HFZQ-3标段长16.719km,合同中标价37亿元,是铜陵长江大桥的主要组成部分,由部分北引桥、跨江主桥和南引桥组成。引桥采用24m和32m铁路标准简支梁+现浇连续梁(跨大堤和河流)等结构形式。跨江主桥为公铁两用大桥,大桥下层为设计时速250km/h合福铁路双线和160km/h合庐铜铁路双线共四线铁路,上层为设计时速100km/h六车道高速公路。

铜陵长江大桥跨江主桥长1920m,为两塔五跨钢桁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90m+240m+630m+240m+90m,主跨630m,单孔双向通航。主墩编号为1#~6#墩,其中3#主塔墩采用圆端沉井基础,下端平面尺寸为62.4m×38.4m,顶端平面尺寸为64m×40m,沉井总高度68m,上部为18m高度68m,上部为18m高钢筋混凝土沉井,下部为50m高钢沉井,总重约5000吨,竖向分六节在工厂制造,现场整节段组拼接高,通过定位船定位后吸泥下沉;沉井底面位于细圆砾土层,沉入覆盖层约35m。4#主塔墩采用55根φ2.8m钻孔灌注桩基础,梅花状布置,桩长101米,桩尖位于微风化泥质粉砂岩;承台平面尺寸66m×45.6m,厚7m。主塔为菱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面以上呈倒“Y”形,塔高220 m。主梁为板桁结合钢桁梁,桁间距2×17.1m,节间长15m,桁高15.5m。斜拉索为扇形三索面布置,采用钢绞线斜拉索,斜拉索共228根。铁路桥面系采用正交异性钢板桥面,局部采用正交异性钢箱桥面,公路桥面系采用正交异性钢板桥面。

最新合福客专安徽段轨枕埋入式高速道岔施工方案823

合福客专安徽段轨枕埋入式高速道岔施工方案2013823

新建铁路合肥至福州安徽段 客运专线站前一标 合福铁路轨枕埋入式高速道岔施工方案 项目总工: 项目经理: 中铁四局集团 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一标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三年七月十三日 新建铁路合肥至福州安徽段 客运专线站前一标

合福铁路轨枕埋入式高速道岔施工方案 文件编号: 版本号: A 修改状态:1 发放编号: 编制: 复核: 审核: 批准: 有效状态: 中铁四局集团 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一标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三年七月十三日 目录

1、编制依据、编制原则、编制范围 (5) 1.1编制依据 (5) 1.2编制原则 (5) 1.3编制范围 (6) 2、工程概况 (6) 2.1工程概述 (6) 2.2主要工程数量 (6) 2.3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及措施 (7) 2.3.1主要重点、难点 (7) 2.3.2针对本工程重点、难点采取的措施 (8) 3、总体施工组织 (8) 3.1施工部署规划 (8) 3.2施工队伍的来源 (8) 3.3主要相关工程规划及布置 (8) 4、施工进度安排 (10) 4.1施工进度安排原则 (10) 4.2总体施工进度安排 (11) 5、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12) 5.1总体施工方案 (12) 5.2高速道岔施工方法及流程 (14) 5.2.1道岔区基标测量 (14)

5.2.2道岔厂内组装及验收 (15) 5.2.3道岔运输 (15) 5.2.4起重、吊装 (15) 5.2.5道岔区底座混凝土施工 (16) 5.2.6绑孔道床板底层钢筋网、绝缘处理 (16) 5.2.7岔枕、岔轨拼装及联接 (16) 5.2.8道岔轨排初步定位、联接 (17) 5.2.9安装支撑调整装置 (17) 5.2.10道岔一次精调 (18) 5.2.11道床板钢筋安装及绝缘测试 (19) 5.2.12道岔电务转换设备检测、调试、拆除 (19) 5.2.13道床板混凝土模板安装 (20) 5.2.14道岔二次精调 (21) 5.2.15道床板混凝土浇筑施工 (22) 5.2.16道岔线性整治 (24) 5.2.17道岔钢轨焊接与锁定 (24) 6、主要材料及机械设备配制 (28) 1、主要机械设备 (28) 7、施队伍部署及任务划分 (29) 7.1劳动力进场及任务划分 (29) 7.2劳动力管理 (29) 7.3劳动力配备计划 (29)

合福铁路淝河特大桥上跨高速(90+180+90m)连续梁拱拱肋混凝土注浆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及范围 (2) 1.1编制依据 (2) 1.2编制范围 (2) 2工程概况 (2) 2.1简介 (2) 2.2结构设计概况 (3) 2.3主要技术标准 (3) 2.4自然条件 (4) 2.5交通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工期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主要工程数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3拱部总体施工方案.. (4) 4顶推专项施工方案 (4) 4.1 顶推滑道设计 (5) 4.2拱脚预紧张拉......................................................................................................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千斤顶的选配......................................................................................................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顶推前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顶推过程防风......................................................................................................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顶推施工前贝雷梁加固...................................................................................... 错误!未定义书签。 4.7顶推过程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8拱肋调整.............................................................................................................. 错误!未定义书签。 4.9顶推过程中应力监测及线性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0拱座混凝土浇筑:............................................................................................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拆除临时拱座.................................................................................................... 错误!未定义书签。5资源配备. (10) 5.1 组织机构 (10) 5.2人员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周转材料配置 (12) 5.4 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6各项保障措施.. (13) 6.1安全保证措施 (13) 6.2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5) 7安全应急预案 (15) 7.1编制目的 (15) 7.2编制依据 (15) 7.3危险源分析 (15) 7.4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16) 7.5 应急预案 (17) 7.6应急响应 (19) 7.7应急终止 (21) 7.8应急物质及装备 (22) 7.9附件 (21) 急救医院线路图: (21) 8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检算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附图 (21)

芜湖长江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工程

芜湖长江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备采购及安装调试 技术规格书 招标人:芜湖长江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招标机构:安徽省招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2014年04月

目录 1工程描述 (1) 1.1概述 (1) 1.1.1范围 (1) 1.1.2工程项目概况 (1) 1.1.3合同范围 (1) 1.1.4分界面 (2) 1.2规定的竣工期限 (4) 1.3现场详述 (4) 1.3.1指定区域(大临设施区域) (4) 1.3.2临时性施工区域 (4) 1.3.3工程定位资料 (5) 1.3.4土建工程进展情况 (5) 1.4同时进行的合同 (5) 1.5由业主提供的材料 (5) 2基本要求 (6) 2.1说明 (6) 2.2工作范围 (6) 2.3交货期 (7) 2.4技术资格 (7) 2.5专利 (7) 2.6产品标准规范 (7) 2.6.1条例 (7) 2.6.2参照标准 (7) 2.6.3参考标准缩写 (7) 2.7合同文件和图纸的提交 (8) 2.7.1合同文件 (8) 2.7.2业主提供的招标图纸 (8) 2.7.3承包人需提交的技术文件和图纸 (8) 2.7.4提交和签署的时间 (10) 2.7.5临时工程设计 (11) 2.7.6设计变更 (11) 2.7.7施工组织设计 (11) 2.7.8承包人的竣工图和竣工资料 (11) 2.7.9操作维修手册 (12) 2.8材料 (12) 2.8.1概述 (12) 2.8.2样品 (13) 2.8.3材料生产商和供应商的测试证明书 (13) 2.8.4承包人对试验所承担的责任 (13)

合福一标蚌福联络线营业线施工汇报材料样本

中铁四局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一标 蚌福联络线营业线施工汇报材料 中铁四局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一标项目经理部 12月12日

一、工程概况: 中铁四局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一标从合蚌合福设计分界点HBDK124+000开始, 标段终点DK32+058。本标段由合福蚌福联络线(HBDK124+000-HBDK148+135)和合福铁路区间正线( DK1+250-DK32+058) 两部分组成。 蚌福联络线从合肥北站西侧引出,上跨合武绕行线后折向西, 沿既有线南侧过桃花店站后利用既有线至合肥西站; 合肥西站改建成宁西场和合福场分离, 蚌福联络线出合肥西站后继续南行至合宁高速公路北侧, 向东经匡河景观带接至合肥南站。在合宁高速南侧新设桃花镇线路, 将既有宁西、合九三条线路改造成两线引入合肥西站宁西场。 其中涉及营业线施工部分主要有: 蒙城北路特大桥上跨徐底下枢纽7个门式墩及上部架梁、上跨药品专用线连续梁; 桃花店站改; 药品专用线及十八公里专用线改造; 合肥西站改; 新建合九线路所; 合九线路所至桃花店间三线并两线改造等。 二、现场施工进展情况: 蚌福联络线临近营业线施工方案、蒙城北路特大桥上跨徐底下枢纽7个门式墩下部结构施工方案、东流路桥边跨改造施工方案已经过路局批准, 每月按照路局计划正常施工。涉及桃花店站改、合肥西站改、新建合九线路所相关工程施工方案已经过路局站段预审, 计划本月报路局评审, 相关站改工程待方案经过路局评审后再按程序启动。 三、工期计划 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一标 8月15日开工, 计划 4月铺轨, 3月竣工。其中蚌福联络线营业线部分工期计划为: 蒙城北路特大桥上跨徐底下枢纽7个门式墩计划 5月完成、 6月架梁经过; 上跨药品专用线连续梁计划 11月开始施工, 5月完成。 药品专用线 11月改造完成。 18公里专用线 4月改建完成。

铁道工程概论

第一章 1、铁路基本建设程序: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验交投产、后评估 第二章 1、轨道由钢轨、轨枕、道床、道岔、联结零件及防爬设备等组成。 2、钢轨功用:引导机车车辆的车轮前进,承受车轮的巨大压力,并将所承受的荷载传布给轨枕、道床及路基。同时钢轨必须为车轮提供连续、平顺和阻力最小的滚动表面。 3、我国钢轨类型:75 Kg/m、60 Kg/m、50 Kg/m、43 Kg/m。 4、我国有缝钢轨标准长度:12.5米和25米,对于75Kg/m的钢轨只有25米一种。 5.接头的连接形式按相对轨枕分:悬空式和承垫式。按相对接头位置分:相对式和错位式。 6、我国采用(相对悬空式)。 7、钢轨伤损采用两位数编号进行分类:十位数代表伤损的位置和状态,各位数代表造成损伤的原因。 8、钢轨磨耗主要是指小半径曲线上钢轨的侧面磨耗和波形磨耗。 9、对钢轨表面伤损的及时整治包括磨修和焊修。 10、轨枕的作用:承受来自钢轨的各项压力并弹性的传布于道床,有效地保持轨道的几何形位特别是规矩和方向,轨枕有必要的 坚固性、弹性和耐久性,并便于固定钢轨,有抵抗横向和纵向变形的能力。

11、轨枕的分类:1)按铺设方法分为横向轨枕、纵向轨枕、短轨;2)按其材质分为木枕、混凝土枕、钢枕、混凝土宽枕; 12、混凝土枕按其结构形式:整体式、组合式、半枕式。按配筋方式分为普通钢混枕和预应力混凝土枕。我国采用整体式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枕。 13、轨枕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哪些? 1)、截面为梯形,上窄下宽。节省混凝土用量,渐少自重,便于脱模。2)、枕轨底面两侧为梯形,中间为矩形,两端有较大的道床支持面积,以提高轨枕在道床的横向阻力。3)、防止枕中截面出现过大负弯矩。4)满足减少到床压力和便于捣固两方面的要求。5)、钢筋的重心线位置对混凝土施加的预应力形成有利的偏心距防止裂缝的形成和扩展。 14、我国轨枕类型分为Ⅰ、Ⅱ、Ⅲ三种。 15、我国铁路,木枕每公里最多1920根,混凝土枕1840根;最少每公里1440根。轨枕极差每公里80根 16、我国采用斜坡支撑双头对称型夹片,简称双头是夹片。 17、道床的功能:(1)承受来自轨枕的压力并均匀的传递到路基面上。(2)提供轨道的纵横向阻力,保持轨道的稳定。(3)提供轨道弹性,减缓和吸收轮轨的冲击和振动。(4)提供良好的排水性,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及减小路基病害(5)便欲轨道养护维修,校正线路的平纵断面。 18、道砟应具有以下性能:质地坚韧,有弹性,不易压碎和捣碎;排

京沪高铁工程概况

京沪高铁工程概况 历经十几年讨论、总投资2200亿元的京沪高速铁路或在2007年内正式开工,预计在2010年完成,到时候、人们乘坐京沪高速列车,从北京到上海只要五个小时。京沪高速铁路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投资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项工程,也是我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正线全长约1318公里,与既有京沪铁路的走向大体并行,全线为新建双线,设计时速350公里,初期运营时速300公里,共设置21个客运车站。该项工程预计5年左右完成,2010年投入运营。 桥梁长度约1140km,占正线长度86.5%;隧道长度约16km,占正线长度1.2%;路基长度162km,占正线长度12.3%;全线铺设无碴约1268正线公里,占线路长度的96.2%。有碴轨道约50正线公里,占线路长度的3.8%。全线用地总计5000hm2(不包括北京南站、北京动车段、大胜关桥及相关工程)。 京沪高速铁路将全线铺设无缝线路和无碴轨道,铁路线路、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等基础设施采取多种减振、降噪、低能耗、少电磁干扰的环保措施,全线实行防灾安全实时监控,运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动力分散型电动车组,由集行车控制、调度指挥、信息管理和设备监测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统一指挥,以确保实现高速度、高密度、高舒适性、大能力、强兼容、高正点率、高安全性的现代化旅客运输。 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实现道口的全立交和线路的全封闭,既方便沿线群众、车辆通行,又可确保高速列车运行安全。全线优先采用以桥代路方式,以最大限度节约东部地区十分宝贵的土地资源。 总体设计 京沪高速铁路位于中国华北和华东地区,两端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域,全线纵贯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和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所经区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6.5%,人口占全国地26.7%,人口100万以上城市11个,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43.3%,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地区,也是中国客货运输最繁忙、增长潜力巨大的交通走廊。沿线以平原为主,局部为低山丘陵区,经过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北京—济南属冀鲁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地势为两端高、中间低,团泊洼一带为全线最低处;济南—徐州属鲁中南低山丘陵及丘间平原,地形起伏较大,泰安段为全线海拔最高的区段;徐州—上海线路主要通过黄淮、长江三角洲平原区,局部(蚌埠—丹阳)通过阶地垄岗、低山丘陵。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主要是软土、松软土分布广泛,尤其是武清—沧州松软土、丹阳—上海软土,埋深变化大,软土层厚、强度低,工程性质差。设计最高运行时速350km,初期运营时速300km,列车最小追踪间隔按3min设计。预计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后,列车以时速350km运行,北京南—上海虹桥站全程运行时间为3h58min;以时速300km运行,运行时间为4h37min;以时速200km运行,运行时间为6h52min。年客运输送能力双向达到1.6亿人次。 线路走向 线路走向与既有京沪铁路大体平行,正线全长约1318km,较既有京沪线缩短约140km。线路自北京南站西端引出,沿既有京山线,经天津新设华苑站并与天津西站间修建联络线连接;向南沿京沪高速公路,在京沪高速公路黄河桥下游3km处跨黄河,在济南市西侧新设济南高速站;向南沿京福高速公路东侧南行,在徐州市东部新设徐州高速站;于蚌埠新淮河铁路桥下游1.2km处跨淮河设新蚌埠站,过滁河,在南京长江大桥上游20km的大胜关越长江后新设南京南站,东行经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终到上海虹桥站。天津、济南、徐州、蚌埠、南京、上海等枢纽地区通过修建联络线引入既有站。 车站设置 北京南、新廊坊、天津西、华苑、新沧州、新德州、新济南、新泰安、新曲阜、新枣庄、新徐州、新宿州、新蚌埠、青岗、新滁州、南京南、新镇江、新常州、新无锡、新苏州、新昆山、上海虹桥 设北京、上海2个动车段,济南、南京南、虹桥3处动车组运用所;20个固定设施保养点;通信、信号、信息系统、牵引供电等站后设备。 预计2010年建成投入运营。 北京南站:按13台24线布置,其中设京津城际(四台7线)、京沪高速(6台12线)及普速兼市郊(3台5线)共3个车场。 天津西站:从杨村取直通过南北两条联络线引入,其中北侧联络线预留条件。天津—天津西地下直径线及

上海振华重工沪通长江大桥制造验收规则详解

沪通长江大桥HTQ-1标钢桁梁GL02包钢梁制造验收规则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沪通铁路沪通长江大桥GL02包项目经理部

2014年11月

0.前言 本规则以《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 10212-2009)及沪通长江大桥制造合同文件及设计文件为依据,吸收了我国多年来铁路钢桥制造的成功经验和科研成果,参考了一些国内大桥的制造标准并结合本桥的结构特点而制定。 本规则正文共分为八章: ——1:总则; ——2:定义; ——3:材料; ——4:制造; ——5:验收; ——6:包装、存放及运输; ——7:工地连接; ——8:高强度螺栓管理及施工。 本规则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则附录H为提示性附录。

目录 0.前言 (1) 1 总则 (1) 1.1 适用范围 (1) 1.2 引用的规范及标准 (1) 2 定义 (3) 3 材料 (4) 3.1 一般规定 (4) 3.2 钢材 (4) 3.3 焊接材料 (5) 3.4 圆柱头焊钉、高强度螺栓连接副 (5) 3.5 涂装材料 (5) 4 制造 (6) 4.1 一般规定 (6) 4.2 钢板预处理 (6) 4.3 切割 (6) 4.4 零件矫正和弯曲 (8) 4.5 边缘加工 (9) 4.6 制孔 (10) 4.7 杆件组装 (11) 4.8 焊接 (14) 4.9 杆件矫正 (22) 4.10 试装 (24) 4.11 防腐涂装 (26) 5 验收 (29) 5.1 一般规定 (29) 5.2 出厂文件 (31) 6 包装、存放及运输 (32) 6.1 包装 (32) 6.2 存放及发运 (32) 7 工地焊接 (33) 7.1 范围 (33) 7.2 工地拼装焊接前的准备工作 (33) 7.3 工地焊接 (33) 8 高强度螺栓管理及施工 (34) 8.1 高强度螺栓管理 (34) 8.2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施工 (34) 附录A(规范性附录)钢材供货技术条件 (38) 附录B(规范性附录)原材料复验规程 (41)

合福铁路无砟轨道交底材料_安徽公司

新建铁路 合福线 合肥至福州段 施工图 安徽段无砟轨道设计交底资料 工程设计资质证书 综合甲级 A142000037 工程勘察证书 综合类甲级 170010-kj 2013年3月 武 汉

新建铁路 合福线 合肥至福州段 施工图 安徽段无砟轨道设计交底资料编写:合福铁路总体组轨道专业 2013年3月武汉

目录 一、设计依据 (1) 二、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 (1) 三、交底范围及施工图完成情况 (2) 四、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 (4) (一)概述 (4) (二)路基CRTS I无砟轨道结构设计 (5) (三)桥梁CRTS I无砟轨道结构设计 (11) (四)隧道内CRTS I无砟轨道结构设计 (18) (五)主要建筑材料 (21) (六)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要求 (25) 五、CRTS II 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 (31) (一)路基上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 (31) (二)桥上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 (40) (三)底座纵连施工流程 (53) (四)隧道内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 (74) (五)布板及轨道板打磨 (79) (六)施工中常见问题 (84) (七)CRTS II型板式无砟轨道相关规范 (89) 六、无砟道岔设计 (91) (一)桥上BWG18号板式道岔 (91) (二)路基上BWG 18号轨枕埋入式道岔 (100) (三)桥梁上BWG 18号轨枕埋入式道岔 (105) (四)其它道岔说明 (112) 七、与无砟轨道设计施工相关的问题 (112) 八、有关说明 (121)

一、设计依据 1.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关于新建合肥至福州铁路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10】189号)的审查意见。 2.《关于新建合肥至福州铁路修改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12]994号) 3.《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 10621-2009) 二、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 1.审查意见 根据铁道部鉴定中心《关于新建合肥至福州铁路修改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12]994号)的审查意见如下: 线下工程及轨道 ○1根据本项目的功能定位,结合现场实施情况,本线区间曲线超高按250公里/小时均衡速度设置超高,并在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设置完成。 ○2本线正线主要采用无砟轨道型式,其中合肥南至铜陵长江大桥(不含)采用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DK1+250~DK87+600),铜陵长江大桥(不含主跨部分)至福州站前采用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 DK87+600~DK805+853),铜陵长江大桥主跨部分(DK129+755~DK131+662 )采用有砟轨道,引入福州站地段(DK805+853~DK811+611) 采用有砟轨道。 位于双块式无砟轨道地段的车站岔区采用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型式。 ○3新建蚌福联络线蒙城北路特大桥(HBDK124+OO0~HBDK129+410)用采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HBDK129+410~HBDK140+420段利用既有线范围仍采用有砟轨道型式;HBDK140+420~HBDK148+200段采用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 ○4新建铜陵、上饶地区联络线采用有砟轨道,轨道标准按相应速度目标值选定。 2.执行情况 合福铁路施工图设计严格按上述审查意见进行施工图设计。同时,在铺设CRTS II型地段,桥上无砟道岔采用板式道岔,路基上无砟道岔采用轨枕埋入式道岔。

兰新铁路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本段DK734+400.00~DK800+469.2段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玉门市境内,地势平坦,线路所经之处多为戈壁。地形,地貌:本段线路走形于祁连山北麓洪积区,地形平坦开阔,毗邻连霍高速和既有的兰新铁路,交通较为便利。 施工范围内涉及地层:工点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洪积砾沙,细圆砾土,粗圆砾土,粉质黏土,粉砂,细砂,砾砂。第四系中更新统粉质黏土,粉土,粉砂,细砂,中沙,粗砂,砾砂,细圆砾土,粗圆砾土。第四系全新统粉土,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砾砂,细圆砾土,人工填土,沙质黄土。第三系泥岩,砂岩。 工点范围内无地表水,局部冲沟有季节性流水,本次勘察25米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 二.路基工程的特点、特殊性 本段起讫里程:DK734+400.00-DK800+500.00,其中DK741+261-DK785+000为断链段,实际工程全长22.361km,地基处理措施为冲击碾压,强夯,CFG桩。 管段地处第四系上更新统洪积砾沙,细圆砾土及粗圆砾土分布地区,为确保路基工后沉降≤15mm,地基处理和路基工后沉降控制即沙类地基沉降变形估算及监测为本项目的又一重点。 施工工期紧、质量标准要求高、施工技术新、施工难度大是本工程的突出特点。兰新铁路客运专线是西部地区唯一一条高速度目标值的客运专线。工程设计标准高、技术新,工后沉降≤15mm;主要承重结构物的使用寿命要确保满足100年要求,主体工程质量要实现“零缺陷”,并满足高速、重载列车开行的高安全性和舒适度的要求。 三、分阶段工期施工监控 一、开工前

1.测量监理工程师应认真阅读设计文件,了解全线纵坡、超高、加宽路段的设置情况。 2.审核成包人的测量成果资料,其内容应包括:承包人在开工前进行的导线、中线的复测,水准点的复测与增设,导线点的加密,横断面(每50m一个断面)复测。 3.现场监理工程师核准测量成果,承包人应按图纸要求,现场设置路基用地界桩和坡脚、路堑堑顶、截水沟、边沟、护坡道、弃土场等放入具体位置装,报现场监理复查。 4.每一分区场层顶由测量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承包人进行的恢复中桩进行核查。 二、施工阶段 1.每50m打控制桩测定清表范围,清除基地表层植被,挖除树 根开挖两侧排水沟,清除场内杂物。 2.清表施工时应使清除后的场地平整,压实,排水系统良好。 3.清表施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清表30cm。(保护试桩区域内的 桩头)第二次清表20cm。 4.清表首先用推土机清除浮土,之后再用平地机平整场地。最后 用压路机进行压实。 5.场地压实分4次进行,静压一遍,振动压实一遍,再静压一遍, 最后振压一遍。 6.检查沿线是否有隐蔽的水井、坟坑或洞穴,若有,必须督促承 包人认真回填夯实。 三、冲击碾压 (一)施工顺序 刮平场地压路机碾压洒水第一次冲击碾压(五遍)推土机推平击坑平地机刮平第二次冲击碾压(五遍)推土机推平击坑平地机刮平 (二)施工方法 1.对施工场地进行碾压整平,保证施工场地的平整密实,确保冲

喜吟沪苏通长江公铁两用特大桥建成通车(图文)

七律·喜吟沪苏通长江公铁两用特大桥建成通车 ●张荣生

万里长江入海宽,曾教老辈足违南。廿年规画挥风雨,六载施工驾舰船。多少艰难凶化吉,一朝奇迹梦成圆。

四通八达北三角, 从此跻身上广圈! (2020-07-06,上午,于南通市德民花苑。)

注释: 1.解题,诗为2020年7月1日上午10点,建筑工期达6年之久的、特别巨大的跨越长江桥梁工程——沪苏通长江公铁两用特大桥,举行建成通车仪式。其时,生玲前往海安市看望帅哥-申嫂,正在专程旅行途中。于海安火车站站前广场搭乘市内公交车,年轻的驾驶员兀自带着掩抑不住的热情洋溢,向包括笔者在内的车内乘客,絮叨不绝地讲说刚才从车载江苏交通广播电台聆听现场直播得知的通车典礼盛况,一边强调该工程对于包括海安在内的苏中、苏北地区沟通与全球特大都市上海之间的经济交往、人文联系的伟大价值和深远意义。笔者对该工程早有关注,几年前,曾经跟随江苏省如皋中学1967届初中部初三(1)班老同学周志成、王扬生、周其华,前往大桥工程江北施工现场实地参观,自那为始,时常惦记着,日夜巴望其早日建成,竣工通车。抚今思昔,展望未来,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不但在中国桥梁史上,尤其在南通-苏中-苏北的交通发展史上,实在是具有“划时代”的重要价值,“里程碑”的重要意义。其在经济、人文、国防上的价值和意义,任凭怎样估量,都不为过分!欣闻喜讯,激动无已,口占有作,录稿成诗。

2.首联,谓南通地区是江苏、乃至全国的“经济发达地区”,在“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之中,第一项与第三项与市外各地差异小,唯有第二项,兼得其“背反”两面,即:在水利上获益于长江,旱涝保收;而在交通上则受制于长江,迂回绕远。(按:古代以水路交通为主,南通尚称便捷,州名于是而得;随着经济社会事业迅猛发展进步,空航便捷而荷载小,水运价廉而速度慢,故而现当代交通运输以陆路为主,尤以高速公路、城际铁路为代步工具,则南通市在陆路上“向南不通”的矛盾日益突出。人老几辈,官连数茬,日夜盼其改善,比大旱之望甘霖,如久雨而思艳阳。)入海宽,指长江入海段的宽度,最宽处在南通的狼五山(狼山居中,东为剑山、军山,西为马鞍山、黄泥山)一带,与对岸的常熟虞山之间,相隔约8-9公里。教,此处根据诗律平仄规格,读音jiāo(交),义同“叫”;典型例句,如唐人白居易《长恨歌》:“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载蘅塘退士编《唐诗三百首》卷三,中华书局1959年9月新1版,第15页)又如近人毛泽东《七律·到韶山》:“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载《毛泽东诗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12月北京第1版,第96页)。违,避开。

铁路工程建设工作总结

铁路工程建设工作总结 我部承担施工的**铁路第8合同段,是亚行贷款项目,实行菲迪克条款管理,工程造价较低,环境条件艰苦,施工困难较。为了确保工程按期完工,兑现合同承诺,我们在施工生产全过程中,围绕“建设一项优质工程,培养一批优秀干部,积累一套先进经验”的目标,通过打造一流的项目部,积极开展以“工程优质,干部优秀”为主题的“双优”工作活动。促进了项目管理,提高了工程质量,提升了队伍素质,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把质量创优作为项目管理的着眼点 施工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主要看其创造的品牌和经济效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程质量的优劣,决定着施工企业的生存。企业创造不出优质产品,就会失去竞争力,就会失去市场。因此,我们项目部一组建,就把全面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作为项目管理的宗旨确定了下来,就全方位开展创“双优”活动作为落实这一宗旨的具体行动。 一是以“双优”工作为切入点,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络。项目部、下属10个工区都成立了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各班组设立了质检员,并制订了质量管理制度。为切实加强质量管理和监督工作,实行旁站监理和值班公示制度。同时,把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和教育结合起来,

使家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制定了项目创优规划和目标,使“工程优质”形成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和准则。二是以风险共担为结合点,努力调动家的积极性。面对工程造价低、施工困难的情况,我们认识到,“工程优质,干部优秀”与经济效益之间的互存、互动性。工程开工后,我们实行了全员风险抵押金制度,使人人风险共担。根据每个人承担责任小,分别以2万元、1.5万元、1万元、8千元作为风险抵押金,每月工资发放50%,另50%作为风险抵押金,待工程结束后达到目标的给予返还,并按规定予以奖励,如达不到目标,发生安全质量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将没收风险抵押金。极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了责任感和危机感,人人工作都敢较真,敢于拉下面子,杜绝了在施工过程中敷衍了事、偷工减料的现象,确保了施工任务的完成和工程质量的提高。三是以落实责任为重点,不断提高施工质量。为了解决单价低与工程质量的问题,我们在落实工作责任中,强化责任管理,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和任务,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对所做的工作负责,想方设法做好本职工作。一方面制定了《项目员工考核办法》,每月进行工作绩效考核,兑现奖惩;另一方面把工作的重心放到现场服务和监督上,把着力点放到加强现场管理上。这样既有利于现场施工人员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又有利于质量管理的落实。在管理中,严格按设计标准施工,严格过程控制和验收程序。坚持图纸会审,做好技术交底;项目部编制创优计划,定期召开质量会议,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组织相关人员到相邻标段观摩学习,使家统一了思想、开阔了视野、掌握了施工技能和方法。同时,我们定期

沪通铁路长江大桥地质勘查钻探完成_

苏州日报/2011年/6月/10日/第A11版 大城内外 沪通铁路长江大桥地质勘查钻探完成 驻张家港首席记者王乐飞通讯员邱德春 本报讯(驻张家港首席记者王乐飞通讯员邱德春)6月7日上午,随着第182个水下钻孔勘探作业的顺利结束,历时9个月的沪通铁路大桥水下地质勘查钻探工程按期圆满完成,为大桥正式施工建设提供了保障。 沪通铁路长江大桥北接南通九圩港,南接张家港十三圩,是鲁东苏北与上海、苏南、浙东地区间最便捷的铁路运输通道,也是长三角地区快速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桥全长11.07公里,其中跨江部分长5.3公里。面对钻探工程施工水域通航环境及水流条件复杂、工程量大、施工船舶多、作业时间长的特点,张家港海事局提前介入,超前谋划,多措并举服务施工作业,受到了作业单位的赞赏。 沪通铁路长江大桥施工水域横跨长江浏海沙等多个水道,其中地质勘查作业占用了张家港仅有的两个锚地之一——通沙海轮锚地,上游又紧临张家港越洋等多个危化品码头,给长江水上安全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该局监管处、指挥中心等相关部门提前与施工单位协调,就大桥建设前期的桥墩钻探工程施工方案进行了优化,健全应急措施,并多次组织探讨了大桥施工期间的水上安全监管措施,起草了沪通铁路大桥施工期间水上安全监督内部管理规定,明确了不同施工阶段现场监管和安全维护要求,确保现场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鉴于大桥建设施工的前期钻探工程将占用三分之一的通沙海轮锚地,影响大型海轮的安全锚泊,该局积极研究施工作业对锚泊船的影响,科学划分锚泊水域,并主动对外发布公告,提前通知相关的船舶单位、代理单位和码头单位,将施工作业对锚泊和过往船舶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张家港港是全国内河首座2亿吨大港,年到港船舶直逼20万艘次,过境船舶超百万艘,面对“超时限、超负荷、超强度”工作,为确保大桥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该局专门抽调了12名工作人员建立了十三圩基地,基地成立以来,所有工作人员未发生一起因主观原因无法出航的情况,应急出航参与搜救、排险、调查事故达一百多次。 第1页共1页

芜湖长江公路二桥主桥设计研究

芜湖长江公路二桥主桥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04T11:35:15.44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作者:梅应华1 窦巍2 [导读] 根据桥梁抗震及抗风分析[8~10],本桥设置横向阻尼约束体系能够有效减小结构在风荷载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且能适应塔梁顺桥向的位移变化。 (1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2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摘要:芜湖长江公路二桥主桥为(100+308+806+308+100)m的五跨连续分肢柱式塔四索面全漂浮体系分离式钢箱梁斜拉桥,该桥主梁纵向采用漂浮体系。全桥采用了新技术,主梁采用弧形底板流线形分离式钢箱梁,桥塔采用了新型分肢柱式塔,斜拉索研发了同向回转锚索技术,并首次采用了新型斜置式粘滞阻尼器,结构新颖、创新性强,为超大跨径斜拉桥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斜拉桥;分肢柱式塔;四索面;分离式钢箱梁;同向回转锚索系统;桩基础 1 引言 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及接线是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四纵八横”中“纵二”(徐州~蚌埠~合肥~芜湖~黄山)的一段,是连接安徽省长江两岸的又一条快速通道。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处在芜湖长江大桥和铜陵公铁两用大桥之间,上游距离铜陵公铁两用大桥约24公里,下游距离芜湖长江大桥约34公里。 项目起于无为县石涧镇,接规划中的北沿江高速公路,终于繁昌县峨山镇,接已经建成的沪渝(南沿江)高速公路,路线全长55.512公里,北岸接线长20.782公里,南岸接线长20.748公里,跨江主引桥长13.982公里,主桥方案为100+308+806+308+100m五跨柱式塔分离钢箱梁四索面斜拉桥,全漂浮体系,桥面全宽33m,塔高262.48m,主桥长1622m,具体见图1。超大跨径斜拉桥结构体系及受力性能复杂,抗风和抗震等动力性能对结构设计至关重要,各种非线性问题突出,桥梁结构设计复杂[1~3]。 图1 芜湖二桥主桥总体布置图 2 索塔设计 索塔为新型分肢柱式塔(如图2所示),矩形断面,空心结构,总高262.48m。塔柱断面横向宽8~18.5m,纵向宽7.25~15m,中、下塔柱透空。上塔柱底设18m高隔室,下横梁为12×8m矩形断面,塔底箱形防撞底连内设一字隔墙。索塔外侧连续变倒角,由底部开始渐增为塔顶的3.15m×2.65m。上塔柱接近菱形,不仅降低了截面风阻效应,更是适应了鞍座锚索设计。上塔柱底设18m高隔室,下横梁为 12×8m矩形断面,塔底箱形防撞底连内设一字隔墙。承台为厚8m、直径39m的整体圆形承台,下设30根直径3m的钻孔桩,梅花形布置。 芜湖长江公路二桥桥位恰是渡江战役打响第一枪的地方,由此“渡江”和“远航”成为大桥工程设计的美学主题,主导了主桥景观的造型构思。设计过程中创造性的提出分肢柱式塔,整体受力性能好,视觉通透,加上人字形、船帆、桅杆等丰富的景观元素,刚劲不失柔美,雄壮不失纤细。索塔外侧连续变倒角,上塔柱接近菱形,不仅降低了截面风阻效应,更是适应了鞍座锚索设计。 3 主梁设计 主梁为扁平弧形底板分离钢箱,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总宽53m(不含风嘴及斜拉索检修道),中线处梁高3.5m。箱梁标准段每3.2m设一道横隔板。53m宽主梁由双18m宽单箱和中间17m宽透空带组成,具体见图3。 顶钢板厚度由16mm,在锚拉板内外侧2m范围内设置20mm的刚度过渡。顶板局部刚度增强,桥面工作状态改善。小而刚的分离钢箱梁采用16m索距、4m隔板间距、16mm顶板,形成了相互支持的优势组合。18m(不含风嘴)宽较小的梁体,有利于采用弧形底板,更好地抵抗平面外曲屈,且抗风性能更为优越。 采用四索面分离钢箱梁,由四索面分为两个半幅,再以横梁居中连接,横向刚度大,解决了横梁跨距过长、承载过大、结构复杂的问题,改善了结构横向受力。拉索索力由四索面沿梁横向分配,减小了锚具及索力,避免了局部锚索应力过大,也降低了梁内剪力流。采用分离钢箱梁能够与分肢柱式塔构成整体优势。主梁抗风性能好,采用弧形底板,改进了主梁断面气动性,以降低风阻系数,在已建大跨度

第号合福铁路闽赣段无砟轨道缺陷整治方案研讨会议纪要

第号合福铁路闽赣段无砟轨道缺陷整治方案研讨会议纪要

————————————————————————————————作者:————————————————————————————————日期: 2

京福闽赣铁路客专公司会议纪 要 (132 ) 合福铁路闽赣段无砟轨道缺陷整治方案 研讨会议纪要 (二○一四年十一月二十日) 2014年11月8日,由京福闽赣公司组织,在福州召开了合福铁路闽赣段无砟轨道缺陷整治方案研讨会。会议邀请了铁科院、北京交大、中南大学、南昌铁路局专家,南昌铁路局工务处、南昌西工务段、铁四院、铁二院及各施工、监理单位一并参加会议。现将会议内容纪要如下: 一、无砟轨道裂纹整治按照会议形成的专家意见根据《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铁运[2012]83号)及设 - 3 - / 7

计院《无砟轨道裂纹建议处理方案》进行处理。 二、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铁运[2012]83号)中没有处理依据的无砟轨道其他缺陷,由指挥部组织设计、施工单位进行现场调研,并对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设计单位提出专题解决方案。 三、《合福铁路闽赣段无砟轨道缺陷整治方案研讨会专家意见》和《无砟轨道裂纹建议处理方案》详见附件。 四、参加人员名单 北京交通大学:蔡小培 中南大学:戴公连魏丽敏元强 铁科院:姜子清 南昌铁路局工管所:谢宏 京福闽赣公司:刘来明饶惠明周晓涛杨永前张艺瀚京福闽赣公司上饶指挥部:钟亮根 京福闽赣公司南平指挥部:戴天荣 南昌铁路局工务处:李琤 南昌西工务段:邱坚钢吴琛 铁四院:孙立韩志刚 铁二院:殷明旻 监理Ⅰ标:向杰 监理Ⅱ标:钟红军 - 4 - / 7

山西中南部铁路安泽段工程概况

线路自瓦塘站引出,经临县、柳林、蒲县、洪洞至长治,弓I入京广线汤阴东站,利用既有汤台铁路并增建第二线,经梁山、东平至辛泰铁路范镇站,经莱芜北、巨峰南至日照南站,线路全长1260公里,其中新建线路1089公里,利用既有线增建二线171公里。配套建设与苛瓦铁路、南同浦铁路、太焦铁路、京广铁路、京九铁路、京沪铁路的联络线114公里。本项目衔接南北主要铁路干线,东至山东日照港口,形成了石太-石德-胶济铁路、邯长-邯济-胶济铁路、侯月-新菏兖日铁路间的一条新的“西煤东运”的能源运输动脉,也是我国东西向路网干线铁路之一,有利于推进山西中南部地区煤炭资源开发,确保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有利于构建山西中南部地区新的煤炭外运和日照港集疏运通道、增强区域铁路网的机动性;有利于密切山西、河南、山东三省区域经济协作,加快沿线社会经济发展。 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瓦塘至汤阴9标段,线路起点DK378+340终点为 DK416+25(其中长链421.332m),标段全长38.33km。其中路基6.4km,桥梁4.3km/21 座(其中特大桥1座、大桥12座、中桥7座、小桥1座),隧道26.227km/12座。标段工点详见表1.2.1-1。 表1.2.1-1 本标段工点表

(1) 线路等级:国铁I级;

(2) 正线数目:双线; (3) 限制坡度:瓦塘?汤阴东6/13%。; ⑷速度目标值:120km/h; (5) 最小曲线半径:一般1200m 困难800m \ (6) 牵引种类:电力; (7) 机车类型:客车SS9,货车SS系列、HXD系列; (8) 牵引质量:5000t,部分10000t ; (9) 到发线有效长:1050m部分1700m \ (10) 闭塞类型:自动闭塞。 1.2.3.1. 地形地貌 线路依次穿越了黄土高原的丘陵及低山区、吕梁山脉的中低山区、临汾盆地、太行-太岳山构造侵蚀山地(沁潞高原)、豫北太行山山前冲积倾斜平原等地貌单元。横穿的主要山脉有吕梁山、太岳山、太行山。黄土高原的丘陵及低山区,以黄土梁、峁和深切冲沟为主;吕梁山、太岳山和太行山区地形起伏强烈,河谷地段沟深壁陡,其间两大河流汾河和沁河两岸分别为临汾盆地、长治盆地,地形平缓;太行山山前倾斜平原,地形起伏小,局部出露残丘。沿线总体上地势西高东低,太岳山脉为黄河水系与海河水系的分水岭。吕梁山为本段最高点,地面高程为1555m豫北太行山山前洪 积倾斜平原最低点,地面高程约80m 1.2.3.2. 工程地质 (1) 地层岩性 沿线地层出露较齐全,除泥盆系、志留系地层缺失外,其余各时代地层均有出露。黄土高原的丘陵及低山区:新生界第四系新黄土、老黄土、砂及卵砾石,第三系 黏土和粉质黏土、半胶结砾岩,下伏中生界砂岩、页岩、泥岩及煤层。 吕梁山、太岳山、太行山低中山区、临汾盆地、长治盆地:盆地、河谷区和山前堆积新生界新黄土、老黄土和第三系粉质黏土、泥岩;山区出露中生界、古生界、元古界、太古界岩层及燕山期侵入岩,其中石炭系太原组单层煤最厚达6m本溪组有蜂 窝状山西式铁矿,奥陶系中统有膏溶角砾岩。 太行山山前倾斜平原:覆盖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倾斜平原分布新黄土、黏性土夹角砾土,第三系黏性土、砂岩、粘土岩。豫北鲁西冲积平原上部地层夹软土透镜体。 (2) 地质构造 沿线经过山地和平原,线路经过的地区地质构造复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