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古诗词赏析训练附答案

.能正确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情感。
概括古诗词的大意,能描绘出古诗词所描述的意境。
能联系与古诗词有关的背景资料对古诗词做出自己的评价。
注意诗体与风格,品味古诗词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体味作者的情感态度,能说出自己对古诗词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的体会。
.会品析古诗词的语言、写作技法。
从遣词用语、修辞方面揣摩、推敲、理解古诗词中的重点词语、诗句的含义。
从作者的语言风格、运用技巧中,品味古诗词在语言中所寄寓的深意。
从用韵、节奏、音调等方面去诵读,品味古诗词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

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感知诗词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看题材。题材往往决定诗词的主要内容和主题。如:田园诗多写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由的追求、对恬淡闲

2)抓题目。诗词的题目往往是诗词内容的高度概括。如朱熹的《观书有感》,一看题目就知道这首诗是写诗人读书

3)析词义。因为诗词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所以必须调动文言文以及相关历史知识的积累,逐步揣摩关键词语的

4)联背景。有些诗词,仅仅从字面意义去理解还难以真正把握其内容,这时,便要借助对背景的分析。如:读《石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结合背景,把握诗词的情感。这里的背景,一指诗词反映的广阔社会现实,二指诗人的人生经历。如李白的《行
,就写于他试图施展自己经国济世的宏愿,但又受到排挤,找不到政治出路之时,表现了内心的愁苦。
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感情。诗眼是解读诗词主旨的一把钥匙,阅读诗词,如果能抓住诗眼,就容易体会诗人

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诗人总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自然山川、风花雪月等意象中。如白居易的《钱


(栏)干:思念、寂寞、离愁。武器:

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用典就是运用古籍中的轶事、趣闻、寓言、传说人物或有出处的诗句来以古比今,
·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就以魏尚自喻,表达渴望受重用之情。



1(2015·成都)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思”到了在春风吹绿柳枝的时节,水面腾起淡绿色的烟雾,如能得到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定

(2015·南充)阅读古诗《竹里馆》,完成下面题目。





此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解答此类题时,需要结合诗歌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

全诗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和怡然自得的心境。

.语言赏析
抓关键词。主要从动词、形

容词、色彩词、特殊词(叠词、拟声词)入手,品味赏析。
描述画面。描述画面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诗词,抓住诗词中的主要景物;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忠实于诗词原意的

体会意境。结合诗句的意象,领悟诗人所绘之景与所抒之情融合后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概括诗词意境的常见词

把握情感。体会诗句中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观点或表明的志向等。
领悟哲理。品味诗句,悟出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把握语言风格。①清新自然,晓畅易懂。代表人物:山水田园诗人。②平实质朴: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

.技法赏析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定 义 作 用 例句及出处
古汉语中常称之为“比”。“比者,以此物
”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先说其他事物,再说要说
托物起兴,引起下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
)
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说的事物。可部分代全
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把物当作人来写叫拟人,
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更形象生动。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
把内容紧密相连、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
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用多个意象组合来渲染某种氛围。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
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
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长歌行》)
先提出问题,再回答问
开头设问,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蜀相》)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突出、鲜明地表现事物。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

长。(《秋浦歌》)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相同的词语或句子多次
一咏三叹,增强节奏感和音韵美;前后呼应,加深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
(《诗
·秦风·蒹葭》)
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
避免词语单调重复;用语简洁、含蓄而凝练,言简意丰。 同句互文: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 邻句互文: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运用前人典故在作品中
表达含蓄,意味丰富。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
前一句结尾的词语作为

文气贯通,表达感情严谨周密,富有音乐美。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诗》)
把具有明显差异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
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鹧鸪天·代人赋》)


(2)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描写按对象分,有人物描写(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环境描写(自然环
)和场面描写(动景、静景)。按详略分,有细描和白描。按方法分,实写、虚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





,更显其“静”。


(2015·潍坊)阅读《山房春事》(其二),回答问题。
(其二)
唐]岑参
①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①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


本题是对诗歌的表现手法及相应的表达效果的考查,综合而言就是对诗歌的技法赏析能力的考查。
“不知”将“庭树”进行了人格化的描写,这是拟人化的表现手法;“春来发花”本是春季的一乐景,却是
“庭树不知人去尽”的情况下“发”出的供人欣赏的花,用乐景来反衬哀情。而且本诗是一首吊古之作,诗人所要

运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和反衬的表现手法。写庭树不知人去尽,依然繁花盛开,用乐景反衬哀情,


课内古诗词鉴赏
一)饮 酒(其五)

二)钱塘湖春行

三)破阵子 为陈同甫


四)山坡羊 潼关怀古

五)过零丁洋

六)江城子 密州出猎

七)春望

三、怀乡思友 (八)天净沙 秋思 (九)次北固山下 王湾 (十)水调歌头 苏轼 四、赠友送别
(十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十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十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十四)望岳

十五)赤壁

十六)己亥杂诗

十七)行路难(其一)

十八)观沧海

十九)使至塞上

二十)渔家傲 秋思

二十一)白雪歌送武判



课外古诗词鉴赏
一)(2015·黄梅六校联考)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



.“嫩水新生尚露沙”写出了小河怎样的特点?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下面对诗歌的鉴赏不贴切的一项是( )
.就全诗来看,作者采用了倒装的写法:先写景,再写“渡”。
.诗中写出了花、叶红绿相映的无限生机。
.“隔江一片好人家”一句中既包括了自然界的客观景物,也融入

了作者的主观感情。
.这首诗营造了热闹而优美的境界。
二)(2015·黄冈4月调考)江上秋夜

②翻叶动秋声。

①道潜,字参寥,杭州于潜(今浙江临安)人。俗姓何,本名昙潜,赐号妙总大师。自幼出家。与苏轼、

.本诗描写了时间从______到______,天气由______转______的变化过程,层次分明地烘托出江上秋夜静谧的气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全诗四句四景,分别选择最适宜的角度表现了阴雨、风起、风停及将晴时分的月色,一句一景,合成一幅完整

.首句写阴雨笼罩中的苍江到晚来还没见晴,这句是从细处着笔;第二句由梧叶翻卷的声息暗示了风一起雨将停

.第三句“断”字是“停”的意思。“断”字与上句“井梧翻叶”相应,写风的一起一止,概括了风声由小到大,

.末句作者准确地抓住了浮云将散而未散的这一瞬间,表现出月亮将要钻出云层的动态,烘托出半夜风雨之后天

三)(2015·济宁)湘南即事




.《湘南即事》共四句,每句七字,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______。诗中所写的季节应为______。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四)(2015·黄州中学二模)归次汉中境上





.下面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作者途中所见景物很多,但这里只选了“云栈”和“屏山”,这样高度的概括,表现了他的精练特色。
.此诗中间两联的描写,使读者既看到了汉中川原雄伟壮阔的地理形势,也看到了诗人深谋远虑的战略思想。
.“孤臣”指留在边关与金人战斗的大臣。
.诗人在描述汉中地理形势之后,接着又对金人的军事力量作了描绘。“遗虏孱孱宁远略”,认为像这样兵力不

.找出诗中诗人情感变化的词语。并说说整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五)夜泊钱塘



.诗歌颈联“迸”“入”两字精妙传神,请选择其中一个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第二联。


六)(2015·杭州二模)秋思


①快,剪得秋光入卷来。

①并刀:并州出产的剪刀。并,即并州,东汉州名。古时并州以产剪刀著名。
.诗中的哪些景物体现了秋天的特点?

.诗歌三、四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请加以赏析。

三、
七)(2016·预测)淮上与友人别



.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这首诗歌的第一句交代了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和地点。
.那依依袅袅的柳丝,蒙蒙渺渺的杨花唤起了诗人一层层浪迹天涯、不堪羁旅的愁思。
.“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刻画到了极致。
.从“君向潇湘我向秦”一句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歌的第三句,写“风笛”和“离亭”有何作用?


八)送友人





.诗中的“孤蓬”喻指题目中的“______”。
.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中的“浮云”“落日”的意象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试作赏析。


九)(2016·预测)孤雁




.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尾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



.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2015·北京模拟)丰乐亭游春①(其一)



①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三年。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上,距醉翁亭不远,

.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春时节丰乐亭周围的景色,诗中的“______”字集中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诗歌的开头两句写了绿树、山鸟、晴风、落花等景物,体现了丰乐亭春光明媚的特点。
.第三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鸟语花飞,生动表现出春光的活泼迷人、充满生机。
.第四句用夸张手法说酒醒春已归,感叹春天的短暂,暗含着诗人浓厚的惜春之意。
.全诗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的旷达情怀和与民同乐的阔大胸襟。
十一)(2015·黄冈)闻洮西捷报①

②,诏赐天池八尺龙③。
④朝驰玉关⑤塞

,捷书夜到甘泉宫⑥。
⑦,已觉谈笑无西戎⑧。
⑨不见天颜⑩喜,但惊草木回春容。
①指元丰四年种谔(北宋将领)指挥的米脂大捷,米脂在山西洮河之西,故称洮西。②是说将士身材像佛

.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首联采用夸张的手法,以“一丈佛”“八尺龙”极力渲染了将士的威风和朝廷抗敌的决心。
.颔联中“朝”“夜”对举,夸张地写出了王师的威风,突出了战争胜利之迅速。

.颈联想象奇特,极具浪漫豪放之风。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却宛若在前线一样,亲历了将士们的艰辛劳作与御敌

.尾联寓情于景,诗人是说听到这样大快人心的消息,他却无法见到皇帝的笑颜,只能在盎然的春色中暗自神伤。
.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十二)(2016·预测)军城早秋



.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三、四两句写出了诗中这位将军怎样的形象特点?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唐?王维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宋?苏轼

!
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梨花的哪些特点?

2)诗人见“东南一株雪”而“惆怅”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复,主张改“梨花淡白”
。你同意他的主张吗?为什么?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有关问题。
北宋?宋祁


1)“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其中的“闹”用得尤为精妙,为什么?

2)下阕即景抒情,“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北宋?王安石

tá ):闯进门来。

闼,小门。
(1)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

2)“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唐?王建

1) 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

2)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作简要分析。
答:
3)《全唐诗》录入此诗,“落”字作“在”字,请你说说,是“落”好是“在”好,为什么?


4)简要解释“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
答:
5)第二句中的“冷”字有何作用?
答:
6)作者是如何表达别离之情、思聚之念的?
答:
、阅读下列一首唐诗,对诗的内容、语言、表达技艺作简要的阐释。
唐?李益


:①外弟:表弟。②沧海: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③巴陵:现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面的一首词,按要求回答。
唐?李王旬

1)这首词所要表现的主旨是 。
2)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在本词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回答。(2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


1)这首词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或“上元节”、“灯节”、“元夜”、“元夕”)

2)全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唐?岑 参

1)这首诗从体裁上看是七言绝句(或绝句),押的韵是 。
2)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
3)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4)请简析本诗的构思之妙。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唐?张渭

1)首句中的“ ”一语所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并与下文的雪字前后呼应。
2)从全诗看,“梅”的开放是在什么时候?简述推断的根据。
答:
(3)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试谈谈你的看法。

5)“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两句语言质朴,但着无尽的意蕴。请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其后问题。
唐?严维


(1)简析严维诗三、四两句的意境。(60字左右)

2)诗中的“寒鸦飞尽水悠悠”是怎样将诗人的感情表达得含蓄动人的?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柳 北宋?曾巩

1)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文意也可通。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些?请简述理由。

3)分析诗中“倚”字的艺术效果。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此诗的首联与颈联写景,诗人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
2)尾联连用两个典故,诗人将 比做 ,又将 比做 ,表达了诗人 。
3)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4)简析颔联、尾联的人物形象特点。

5)全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

诗,然后回答问题。
北宋?欧阳修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楼 北宋?曾 巩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1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李 凝 幽 居 唐?贾岛




1)“僧敲月下门”句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宋?方泽

1)诗人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前后两层意思是否相悖?这样写妙在何处?(3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意 北宋?苏舜钦


1)此诗以“夏意”为标题,着眼点在“意”,写诗人于炎热盛夏中的一种心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

2)这首诗写出了盛夏小院幽静的特点。诗中体现“幽静”的词语有 、 。除了“幽静”之外,诗人笔下的夏日


3)“时一声”的“流莺”与这种心境是否和谐?为什么?

4)诗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创造了优美的意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庆全庵桃花 宋?谢枋得


1)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3分)

2)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2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唐?刘长卿


1)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诗人的处境如何?

2)读这首诗可以体会到诗人怀着怎样的心境?
答: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相关问题
宋?陈与义

1)从诗的内容看,作者最喜欢在什么时候赏竹?

2)此时之竹呈现出什么样的景致?

3)这样的景致为什么特别值得赏玩?
答:
、如梦令 宋?严蕊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1)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

2)请就这首宋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

24、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宋?郑域


1)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2)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

、阅读词《菩萨蛮》。分析这首词在表现“江南好”这一主题时的艺术特点。
唐?韦庄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以下题目。
唐?杜荀鹤

1)这首诗刻画“小松”形象,借以象征出身低微的士人的精神,同时也批评“时人”的 。
2)对“小松”形象的塑造,第一句的 字显示其蓬勃的生命力,第二句的 字写出其锐不可挡的发展势

3)二、四句的“凌云”含意各有不同,前者指 ,后者指 。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第一二句生动地刻画山小松由小而大,发展变化的情景。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出”是

.第三句由描写转入议论,讽刺社会上的一些小人见风使舵,前倨后恭,趋炎附势,溜须拍马的时弊。
.诗人自身微寒,才华山众,却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于深草里的“小松”,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由于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练传神,描写和议论,抒情和哲理,达到了有机统一。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以下题目。
北宋?王安石

(bēi):池。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一说“北陂”是地名,在江宁。

1)这首诗所写的 是一个很关键的字眼,正因为环境如此,它才可以即使也能够逃过的 、 厄运。
2)“身影妖娆各占春”中的“妖娆”的意思是指杏花的 。诗歌的三、四句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在诗中是通过 、

3)这首诗通过对 的描写,赞美杏花的优秀品格,表现了作者身处

污浊官场,始终坚持改革的政治理想。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首句点出北陂杏花不同于他处杏花的环境特点,“春水绕”三字是全诗的关键,后边的诗句便从这三字来生出。
.第二句描绘临水杏花的姿态:花傍水生,朵朵妖娆:影投水面,摇曳多姿。岸中花,水中影,相互映衬,都占有明

.第三句中的“雪”字,形象精妙,不仅写出杏花的颜色,而且给人以明亮、高洁的感受。杏花志洁行芳,品格不俗,

.第四句中“碾成尘”与“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现了诗人宁愿被“碾成尘”也要保持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表现了北陂杏花的品格。下列诗句的写法和所咏花的品格与此相似的一项是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过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唐?陈子昂





29、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下列题目。
唐?顾 况

chēn):嫌怨。
1)三、四句中写了山农“ ”、“ ”这两个劳动场面。
2)作者在这首诗中,写出了山村环境怎样的美?请你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题目。
宋?孙觌

1)说说诗中使用“湿”字的好处。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列问题。
近代?雷震

bēī):水岸。 ②漪:水波纹。 ③腔:曲调。
1)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2分)


2分)

、赏析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宋?周敦颐


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

、赏析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唐?李冶


1)“离人无语月无声”这句诗勾勒出怎样的环境气氛?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南宋?林景熙


“数”的艺术效果。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北宋?欧阳修

1)根据诗歌提供的信息,说说诗中描绘的春景的特点。

2)联系全诗内容,分析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唐?马戴


1)这首诗是作者日落时分遥望家乡所作,请直接找出诗中表达情感的句子。

2)试说说首联中“千里”与“片时”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唐?元稹


【注释】①本诗作于元和十年春元稹从被贬地奉召还京途中。②书:信。这里指元稹的好友李复言和白居易的书信。
(1)诗歌前两句都是通过叙事来抒情,其中第一句对第二句起到了 作用。
2)景语皆情语,第四句以景语收住全篇。请用自己的话,对此句加以描述。
答:
、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

1)这首边塞诗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塞风情画,抒发了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其感情基调如何?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唐?白居易

1)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2)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唐?李商隐


1)写出首句中“斗”字的妙用。

2)钱钟书先生对此诗末句中“游丝”这一意象的评价说“著墨无多,神韵特远”,你同意他的评价吗?为什么?请


、江村即事 唐?司空曙

1)题目中的“事”在全诗中指的是什么?

(2)有人说“不系船”是全诗关键,请简要说明理由。




.能正确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情感。
概括古诗词的大意,能描绘出古诗词所描述的意境。
能联系与古诗词有关的背景资料对古诗词做出自己的评价。
注意诗体与风格,品味古诗词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体味作者的情感态度,能说出自己对古诗词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的体会。
.会品析古诗词的语言、写作技

法。
从遣词用语、修辞方面揣摩、推敲、理解古诗词中的重点词语、诗句的含义。
从作者的语言风格、运用技巧中,品味古诗词在语言中所寄寓的深意。
从用韵、节奏、音调等方面去诵读,品味古诗词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

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感知诗词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看题材。题材往往决定诗词的主要内容和主题。如:田园诗多写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由的追求、对恬淡闲

2)抓题目。诗词的题目往往是诗词内容的高度概括。如朱熹的《观书有感》,一看题目就知道这首诗是写诗人读书

3)析词义。因为诗词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所以必须调动文言文以及相关历史知识的积累,逐步揣摩关键词语的

4)联背景。有些诗词,仅仅从字面意义去理解还难以真正把握其内容,这时,便要借助对背景的分析。如:读《石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结合背景,把握诗词的情感。这里的背景,一指诗词反映的广阔社会现实,二指诗人的人生经历。如李白的《行
,就写于他试图施展自己经国济世的宏愿,但又受到排挤,找不到政治出路之时,表现了内心的愁苦。
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感情。诗眼是解读诗词主旨的一把钥匙,阅读诗词,如果能抓住诗眼,就容易体会诗人

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诗人总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自然山川、风花雪月等意象中。如白居易的《钱


(栏)干:思念、寂寞、离愁。武器:

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用典就是运用古籍中的轶事、趣闻、寓言、传说人物或有出处的诗句来以古比今,
·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就以魏尚自喻,表达渴望受重用之情。



1(2015·成都)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思”到了在春风吹绿柳枝的时节,水面腾起淡绿色的烟雾,如能得到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定

(2015·南充)阅读古诗《竹里馆》,完成下面题目。





此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解答此类题时,需要结合诗歌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

全诗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和怡然自得的心境。

.语言赏析
抓关键词。主要从动词、形容词、色彩词、特殊词(叠词、拟声词)入手,品味赏析。
描述画面。描述画面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诗词,抓住诗词中的主要景物;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忠实于诗词原意的

体会意境。结合诗句的意象,领悟诗人所绘之景与所抒之情融合后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概括诗词意境的常见词

把握情感。体会诗句中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观点或表明

的志向等。
领悟哲理。品味诗句,悟出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把握语言风格。①清新自然,晓畅易懂。代表人物:山水田园诗人。②平实质朴: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


.技法赏析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定 义 作 用 例句及出处
古汉语中常称之为“比”。“比者,以此物
”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先说其他事物,再说要说
托物起兴,引起下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
)
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说的事物。可部分代全
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把物当作人来写叫拟人,
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更形象生动。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
把内容紧密相连、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
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用多个意象组合来渲染某种氛围。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
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
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长歌行》)
先提出问题,再回答问
开头设问,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蜀相》)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
突出、鲜明地表现事物。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相同的词语或句子多次
一咏三叹,增强节奏感和音韵美;前后呼应,加深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
(《诗
·秦风·蒹葭》)
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
避免词语单调重复;用语简洁、含蓄而凝练,言简意丰。 同句互文: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 邻句互文: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运用前人典故在作品中
表达含蓄,意味丰富。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
前一句结尾的词语作为
文气贯通,表达感情严谨周密,富有音乐美。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诗》)
把具有明显差异和对立
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鹧鸪天·代

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人赋》)
(2)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
(借景抒

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描写按对象分,有人物描写(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环境描写(自然环
)和场面描写(动景、静景)。按详略分,有细描和白描。按方法分,实写、虚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





,更显其“静”。


(2015·潍坊)阅读《山房春事》(其二),回答问题。
(其二)
唐]岑参
①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①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


本题是对诗歌的表现手法及相应的表达效果的考查,综合而言就是对诗歌的技法赏析能力的考查。
“不知”将“庭树”进行了人格化的描写,这是拟人化的表现手法;“春来发花”本是春季的一乐景,却是
“庭树不知人去尽”的情况下“发”出的供人欣赏的花,用乐景来反衬哀情。而且本诗是一首吊古之作,诗人所要


运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和反衬的表现手法。写庭树不知人去尽,依然繁花盛开,用乐景反衬哀情,

课内古诗词鉴赏
一)饮 酒(其五)

二)钱塘湖春行

三)破阵子 为陈同甫


四)山坡羊 潼关怀古

五)过零丁洋

六)江城子 密州出猎

七)春望

三、怀乡思友 (八)天净沙 秋思 (九)次北固山下 王湾 (十)水调歌头 苏轼 四、赠友送别 (十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十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十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十四)望岳

十五)赤壁

十六)己亥杂诗

十七)行路难(其一)

十八)观沧海

十九)使至塞上

二十)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二十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课外古诗词鉴赏
一)(2015·黄梅六校联考)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



.“嫩水新生尚露沙”写出了小河怎样的特点?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一、
.下面对诗歌的鉴赏不贴切的一项是( )
.就全诗来看,作者采用了倒装的写法:先写景,再写“渡”。
.诗中写出了花、叶红绿相映的无限生机。
.“隔江一片好人家”一句中既包括了自然界的客观景物,也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
.这首诗营造了热闹而优美的境界。
一)1.示例:河水清澈,流速缓慢,河中有的地方水很浅,露出了细沙。诗人用“嫩”“新生”形容
(意对即可) 2.D
二)(2015·黄冈4月调考)江上秋夜

②翻叶动秋声。

①道潜,字参寥,杭州于潜(今浙江临安)人。俗姓何,本名昙潜,赐号妙总大师。自幼出

.本诗描写了时间从______到______,天气由______转______的变化过程,层次分明地烘托出江上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全诗四句四景,分别选择最适宜的角度表现了阴雨、风起、风停及将晴时分的月色,一句一景,

.首句写阴雨笼罩中的苍江到晚来还没见晴,这句是从细处着笔;第二句由梧叶翻卷的声息暗示了

.第三句“断”字是“停”的意思。“断”字与上句“井梧翻叶”相应,写风的一起一止,概括了

.末句作者准确地抓住了浮云将散而未散的这一瞬间,表现出月亮将要钻出云层的动态,烘托出半

二)1.傍晚 夜半 阴雨 晴 2.B

三)(2015·济宁)湘南即事



.《湘南即事》共四句,每句七字,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______。诗中所写的季节应为______。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四)(2015·黄州中学二模)归次汉中境上





.下面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作者途中所见景物很多,但这里只选了“云栈”和“屏山”,这样高度的概括,表现了他的精练特

.此诗中间两联的描写,使读者既看到了汉中川原雄伟壮阔的地理形势,也看到了诗人深谋远虑的

.“孤臣”指留在边关与金人战斗的大臣。
.诗人在描述汉中地理形势之后,接着又对金人的军事力量作了描绘。“遗虏孱孱宁远略”,认为

.找出诗中诗人情感变化的词语。并说说整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三)1.绝句(或:七言绝句) 秋季(或:深秋) 2.示例:表达了作者一心想为国效力但又报国无门的忧

四)1.C 2.示例:喜、忧、恨。抒发了诗人渴望光复国土的心愿。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未能收复中原的

五)夜泊钱塘




.诗歌颈联“迸”“入”两字精妙传神,请选择其中一个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第二联。


六)(2015·杭州二模)秋思


①快,剪得秋光入卷来。
①并刀:并州出产的剪刀。并,即并州,东汉州名。古时并州以产剪刀著名。
.诗中的哪些景物体现了秋天的特点?

.诗歌三、四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

请加以赏析。

三、
五)1.示例:“迸”在诗中用以形容树叶凋落之态。“迸”字显示了力量,突显了自己离愁的沉重。(或:
“迸”字为去声,发音气促而低沉,让人觉得树叶离开母体有一种强力所致,不是自然落叶,
)“入”字,形容出乡愁和江水
2.示例:第二
“孤灯”与“一雁”相对,摇曳的灯火恰如诗人漂泊不定的旅途,失群的孤雁恰如诗人孤独

六)1.示例:以富有代表性的典型景物,如乌桕、菊花、鸿雁、高天等,生动明快地描绘出一幅有声
2.示例:以“并刀”比喻“诗情”,一个“剪”字,锤炼精当,充分表现了

七)(2016·预测)淮上与友人别



.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这首诗歌的第一句交代了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和地点。
.那依依袅袅的柳丝,蒙蒙渺渺的杨花唤起了诗人一层层浪迹天涯、不堪羁旅的愁思。
.“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刻画到了极致。
.从“君向潇湘我向秦”一句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歌的第三句,写“风笛”和“离亭”有何作用?


八)送友人





.诗中的“孤蓬”喻指题目中的“______”。
.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中的“浮云”“落日”的意象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试作赏析。



七)1.D 2.示例:“风笛”与“离亭”具有特殊的意蕴(或“是象征别离的意象”),能烘托诗人别离

八)1.友人 2.示例:“浮云”象征友人行踪不定,“落日”则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3.

九)(2016·预测)孤雁



.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尾联为例,分析其



.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2015·北京模拟)丰乐亭游春①(其一)




①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

州知州的第三年。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上,距醉

.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春时节丰乐亭周围的景色,诗中的“______”字集中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诗歌的开头两句写了绿树、山鸟、晴风、落花等景物,体现了丰乐亭春光明媚的特点。
.第三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鸟语花飞,生动表现出春光的活泼迷人、充满生机。
.第四句用夸张手法说酒醒春已归,感叹春天的短暂,暗含着诗人浓厚的惜春之意。
.全诗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的旷达情怀和与民同乐的阔大胸襟。

九)1.示例: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鸦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用野鸦的无忧无虑、
(或:使用了陪
) 2.示例: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

(十)1.暮 醉 2.D
十一)(2015·黄冈)闻洮西捷报①

②,诏赐天池八尺龙③。
④朝驰玉关⑤塞,捷书夜到甘泉宫⑥。
⑦,已觉谈笑无西戎⑧。
⑨不见天颜⑩喜,但惊草木回春容。
①指元丰四年种谔(北宋将领)指挥的米脂大捷,米脂在山西洮河之西,故称洮西。②是说

.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首联采用夸张的手法,以“一丈佛”“八尺龙”极力渲染了将士的威风和朝廷抗敌的决心。
.颔联中“朝”“夜”对举,夸张地写出了王师的威风,突出了战争胜利之迅速。
.颈联想象奇特,极具浪漫豪放之风。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却宛若在前线一样,亲历了将士们的艰

.尾联寓情于景,诗人是说听到这样大快人心的消息,他却无法见到皇帝的笑颜,只能在盎然的春

.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十二)(2016·预测)军城早秋



.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三、四两句写出了诗中这位将军怎样的形象特点?


(十一)1.D 2.示例:不计较个人得失,渴望国家强盛,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主义情感。
(十二)1.示例:渲染了一种阴沉肃穆的气氛;明写景物,暗写外敌入侵,战云密布。 2.示例:对战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唐?王维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案:(1)①天色已晚。②下起细雨。(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①

扣“晚钟鸣上苑”或诗中“朝”、
1分。思路不清楚,语
酌情扣分) (2)①盼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
②清早就已经打开层层的屋门;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
(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三点可分别扣“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和颔联作答。思路不

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宋?苏轼

!
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梨花的哪些特点?

2)诗人见“东南一株雪”而“惆怅”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复,主张改
。你同意他的主张吗?为什么?

答案:(1)写出了梨花雪白,花开繁茂的特点。(2) 感伤春光易逝、慨叹人生短促(3分。意思对即可。
答到这一点的给1分。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如寄之慨。答到这一点的给2分。只摘抄“人
1分。)不能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漫”。(1分)如果改首句为“桃花烂

,“花满城”就当属桃花,那么一、二句即咏桃花,不仅与题目无关,而且与咏梨花的…惆怅东栏一株
(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答案:①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
,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
,因此诗人说它“无情”。(3分,答出“六朝如梦鸟空啼”,而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种物
,表述流畅连贯即可,错别字、病句酌情扣分。) ②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
(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有关问题。
北宋?宋祁


1)“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其中的“闹”用得尤为精妙,为什么?

2)下阕即景抒情,“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用一“闹”字,夸张地描绘出红杏花盛开怒放,绚丽鲜艳,热烈

如火,唤起人们的无限联想,
(意思对即可)(2)拟人手法。作者把斜阳当做朋友,举酒相劝,
(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北宋?王安石

tá ):闯进门来。闼,小门。
(1)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

2)“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1)庭前优美的自然风景 热爱田园生活、热爱自然 (2)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写
,“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点明拟人具体内容,1分)化静为动,
(2分)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
(2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唐?王建

1) 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

当时诗人孤独无眠,

2)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作简要分析。
答:
“在望月的

3)《全唐诗》录入此诗,“落”字作“在”字,请你说说,是“落”好是“在”好,为什么?

“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在”字相

4)简要解释“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
答:
普天之下,有谁不望月思乡,不知今晚的秋思落在谁的一边.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
,表现手法委婉蕴藉。
5)第二句中的“冷”字有何作用?
答:
答:“冷”字既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
6)作者是如何表达别离之情、思聚之念的?
答:

、阅读下列一首唐诗,对诗的内容、语言、表达技艺作简要的阐释。
唐?李益


:①外弟:表弟。②沧海: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③巴陵:现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


(1)这是一首写表兄弟因乱离阔别之后,忽然相逢又匆匆别离之诗。初问姓氏,心已惊疑,待知姓
(2)全诗采用白描手法;(3)以凝炼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