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化投资

数量化投资
数量化投资

数量化投资

继岁首年代嘉实量化基金成立后,中海量化策略基金也于6月19日顺利停止募集,初次募集16.46亿元,两只基金均采取国际风行的数量化投资办法。算上2004年发行的光大年夜保德信量化核心基金和2005年发行的上投摩根阿尔法基金,至此我国共有4只公募量化基金。

从本质上看,数量化投资理念将金融理论、数量化统计分析技巧与投资者的定性分析和断定有机地结合在一路作为研究对象,将投资思惟经由过程具体指标、参数的设计表如今模型中,并据此对市场进行不带任何主不雅情感的跟踪分析,借助于计算机强大年夜的数据处理才能来进行资产设备、股票选择、机会选择以及仓位控制等,以包管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现收益最大年夜化。

数量化投资与传统的定性投资办法比拟,雷同点是,二者都致力于建立克服市场、产生超额收益的投资组合;不合点是,定性投资办法侧重对上市公司的调研、基金经理小我的经验及其对市场的主不雅断定,而量化投资治理则加倍强调数据的分析和应用,以先辈的数学统计技巧和模型替代工资主不雅断定。所以,与传统的定性分析办法比拟,数量化投资办法能更为理性、客不雅地分析和筛选股票,避免投资的盲目性和有时性,以及主不雅熟悉的局限性,它能更有效地控制非体系性风险及一些工资身分导致的风险。

作为数量化投资理念的领航者,BGI(巴克莱全球投资)于1978年创建了全球第一只数量化投资策略基金。经由逾30年的成长,数量化投资如今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投资人的广泛承认。特别是2005年以来,跟着计算机技巧的飞速成长,数量化投资基金已逐渐变成一个主流的偏向。据统计,今朝在美国零售市场发行的主动型股票基金中,数量化投资基金已占据了16%的市场份额,而在竞争激烈的机构投资市场,量化投资则获得了更多的存眷,以BGI、SSGA(道富全球)和GSAM(高盛国际)为首的一大年夜批以数量化投资为核心竞争力的机构已成为资产治理公司中的领头羊,BGI更以14000亿美元的范围,高居全球资产治理范围之首。

同时,数量化投资理念也培养了一大年夜批卓有成效的基金经理.个中,詹姆斯·西蒙斯最具有代表性,他创造了由数学家成为“最赚钱基金经理”的神话。西蒙斯将他的数学理论背景奇妙应用于股票投资实战中,借助数学统计理论和计算模型,其所治理的大年夜奖章基金,从1989年到2006年的17年间,平均年收益率达到了38.5%,而股神巴菲特以前20年的平均年回报率为20%。更为神奇的是,在1998年俄罗斯债券危机、2001年高科技股泡沫危机以及2007年的次贷危机中,很多曾经有名遐迩的对冲基金经理都走向式微,但西蒙斯治理的大年夜奖章基金却在几回金融危机中都表示得异常坚挺!从1988年成立到1999年12月大年夜奖章基金总共获得2478.6%的净回报率,事迹可谓“鹤立鸡群”,跨越第二名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一倍,而同期的标准普尔指数仅有9.6%。即使在次贷危机周全爆发的2007年,该基金的回报率仍高达85%。西蒙斯也是以被誉为“最赚钱基金经理”、“最聪慧亿万财主”。其实西蒙斯的成功依附于他的数学背景,他就是靠数学模型和电脑治理着本身旗下的基金,即用数学模型捕获市场机会,由电脑做出交易决定计划。他称本身为“模型师长教师”,依附量化的模型对象,而非较多的主不雅断定,西蒙斯也为投资人创造了惊人的回报。

实际上,数量化投资方法正慢慢被国内机构投资者承认,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开端应用数量化模型进行选股和资产设备,甚至据此进行择时交易和仓位控制。跟着我国A股市场有效性的赓续进步,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新型投资机制和对象的推出,交易轨制和衍生品市场的慢慢建立和完美,数量化投资理念将会大年夜有效武之地。

数量化投资技巧在基金中的应用

作者:好买基金研究中间来源:好买理财 2009年10月30日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Bloomberg和Lipper的定义比拟较较广义,只是强调在投资的过程中应用数量化办法;而Investopedia和Profitfund的定义相对狭义,除了强调投资过程中应用数量化办法外,还强调投资决定计划是定量化的。好买认为在投资过程中应用数量化办法的基金即为量化基金。

一、估值与选股

资产设备指资产类别选择、投资组合中各类资产的设备比例以及对这些混淆伙产进行及时治理。资产设备一般包含两大年夜类别、三大年夜层次,两大年夜类别为计谋资产设备和战术/动态资产设备,三大年夜层次为全球资产设备、大年夜类资产设备和行业风格设备。资产设备的重要办法及模型如下:

计谋资产设备针对当前市场前提,在较长的时光周期内控制投资风险,使得经久风险调剂后收益最大年夜化。战术资产设备平日在相对较短的时光周期内,针对某种具体的市场状况制订最优设备策略,应用市场短期波念头会获取超额收益。是以,战术资产设备是在经久计谋设备的过程中针对市场变更制订的短期设备策略,二者互相弥补。计谋资产设备为将来较长时光内的投资活动建立营业基准,战术资产设备经由过程主动把握投资机会恰当偏离计谋资产设备基准,获取超额收益。

三、股价猜测

股价的可猜测性与有效市场假说密切相干。假如有效市场假说成立,股价就反应了所有相干的信息,价格变更屈从随机游走,股价的猜测就毫无意义,而我国的股市远未达到有效市场阶段,是以股价时光序列不是序列无关,而是序列相干的,即汗青数据对股价的形成起感化,是以可以经由过程对汗青信息的分析来猜测股价。

主流的股价猜测模型有灰色猜测模型、神经收集猜测模型和支撑向量机猜测模型(SVM)。灰色猜测模型对股价的短期变更有很强的猜测才能,近年成长起来的灰色猜测模型包含GM (1, 1)模型、灰色新陈代谢模型和灰色马尔可夫模型。人工神经收集模型具有巨量并行性、存储分布性、构造可变性、高度非线性和自组织性等特点,且可以切近亲近任何持续函数,今朝在金融分析和猜测方面已有广泛的应用,后果较好。支撑向量机模型在解决小样本、非线性及高维模式辨认问题中有很多优势,且构造简单,具有全局优化性和较好的泛化才能,比神经收集有更好的拟合度。

四、绩效评估

作为集合投资、风险分散、专业化治理、变现性强等特点的投资产品,基金的事迹固然受到投资者的存眷,但要对基金有一个周全的评价,则须要考量基金事迹更改背后的形成原因、基金回报的来源等身分,绩效评估可以或许在这方面供给较好的视角与办法,风险调剂收益、择时/股才能、事迹归因分析、事迹持续性及Fama的事迹分化等指标和办法可从不合的角度对基金的绩效进行评估。

五、基于行动金融学的投资策略

六、法度榜样化交易与算法交易策略

期货市场量化技巧及本土化前景

杨宏亮:践行量化投资中国化

“量化投资与基于根本面的价值投资在投资的本源上是一样的,都是基于优势的研究、断定及决定计划。套用一位国外相干范畴专家的话说,二者的差别仅在于:价值投资控制了一大年夜片,抓住了一点点,量化投资控制了一点点,抓住了一大年夜片。当然,基于小我的懂得,量化投资与价值投资在办法上以及在一些市场状况的把握上也会有较大年夜的不合。”宝盈基金金融工程部总监杨宏亮欲望经由过程更精细化、更有规律性的量化投资,积极预感机会与风险,为持有人供给可持续的事迹表示。

杨宏亮措辞不紧不慢,很沉稳。他认为市场的波动有可测与弗成测的周期与阶段,但市场状况的轮回来去是最为肯定的规律,是以,在估值的大年夜背景下,捕获市场状况的改变以及个股特点的改变是可以实现的。

杨宏亮带领的金融工程团队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经由过程量化投资模型打造断定市场状况的帮助指标对象。

说易行难,因为量化投资这套水货不克不及拿来就用,而是须要根植于精确的投资理念,引入全新的中国因子,这对于中国所有的量化投资基金都是个挑衅。杨宏亮在宝盈基金的这

三年,恰是践行量化投资中国化的三年。

在国内量化投资中抢占先机

近两年,量化投资在国内慢慢热了起来。但整体上来看,中国的量化投资在范围和理念上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将来存在着很大年夜的成长空间。杨宏亮告诉记者,宝盈基金为量化投资做了长时光的预备,其金融工程团队进行体系量化研究长达3年。别的,宝盈基金经由过程构建基于Oracle的数据库平台,与其他国表里有名数据供给商合作,进行海量数据的清洗、整顿,实施量化分析的高效、精确、完全,为宝盈基金的数量化研究和投资供给了坚实的硬件支撑。

“宝盈金融工程部已经形成了多个相对完美的量化投资策略,在汗青考验中表示优胜,并且在近一年的实盘模仿中表示优胜。”杨宏亮很自负地说。

在量化投资的起步阶段,市场上似乎对量化基金仍然持不雅望立场。杨宏亮认为今朝国内量化基金数量很少,不具有代表意义,但假如以国外基金的成长情况来看,可以看到量化投资的明显优势,比如西蒙斯的文艺中兴20年年化收益率高达34%。

此外,杨宏亮留意到现行的量化投资主如果以量化选股模型为主,纯真的选股模型存在必定的阑珊期,“就是说市场适应模型的时刻异常有效,但假如不匹配,仍然沿用旧的市场状况权重来选股的话,这就是平日所说的阑珊期,投资后果可能并不睬想。”在宝盈基金金融工程部的研究中,他们也会跟踪经由过程某种方法选出市场表示临时很强的股票,发明在不合的市场状况下其表示差别很大年夜。

基于这种不雅察,杨宏亮告诉记者,解决这种情况要分两个步调,一是量化投资策略的设计必须内嵌资产设备环节,作为策略设计的计谋背景,然后再在这个前提下成长选股模型、统计套利等。二是要承认市场永远是对的。这也是杨宏亮的根本不雅点,“量化投资必须要适应市场的状况。”假如基金量化投资持续跑输市场的时光比较长,那么其策略肯定就有问题。这时刻必须有一个再评估的过程,评估原有量化投资策略所根植的投资理念是否仍然实用。假如不实用,必须摈弃;假如实用,那么可以根据新的市场情况优化各项因子的权重。

构建中国特点的量化模型

量化投资是水货,拿到中国来,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厉害。是不是海外的模型拿到中国来就不实用呢?杨宏亮说,量化模型的制订起重要有响应的投资理念作为背景,其次应引入有国内特点的因子。

“除了要有精确的投资理念外,国内量化投资的成长可以引进海外成功的流程和体系,

再应用中国特点的因子,构建出合适中国市场状况的量化投资模型。”杨宏亮说。在他看来,量化投资的整套体系流程不管是放在蓬勃国度照样在成长中国度都可以实用,但因子不合,出来的量化模型天然也大年夜不一样。要让量化投资在中国获获成功,除了要有精确的投资理念外,就必定要更多地找到适应中国市场的因子。

在构建模型的时刻,杨宏亮地点的金融工程部细微不雅察中国市场与海外市场的各类异同。中国市场与海外雷同的方面很多,比如中美两国M1与市场的相干性均要大年夜于GDP 与指数的相干性;从经久来看,小盘股均会跑赢大年夜盘股等。但不合的方面也不少,如中国市场的趋势性比较明显,一旦形成趋势,持续的时光、幅度要强于国外,这时刻动量的指标须要重点存眷。美林的投资时钟拿到中国也有很大年夜的不肯定性,中国的行业相干性太高,同涨同跌,机械地应用海外的投资时钟理论,会让投资者大年夜跌眼镜。一位QFII人士的投资经历让杨宏亮对中国的行业相干性过高印象深刻。这位QFII在2008年的下跌中,按照海外的投资道理,选择中国的花费等防御性品种规避风险,但没想到根本行不通,刚开端没怎么跌,后来补跌,下跌幅度根本不比那些周期性品种少。

“关键不是市场成熟与否的问题,而是每个市场都有特定特点。”杨宏亮说,量化投资最重要的就是去捕获这些特定特点,而不是用国外数据直接建立一个模型拿到国内来用。

2010年灵活策略会更适应市况

站在2010年的岁首,市场人士充斥了迷茫,感到不肯定性太多,在这种担心的氛围中,市场已经跌破3000点。而在这种不肯定性的氛围中,宝盈基金金融工程部该若何制订2010年的量化模型呢?

每个量化模型都邑有一个对市场状况断定的帮助环节,是以,2010年不合的量化投资策略会有极为不合的表示,在资产设备环节做得好的量化模型才能最后胜出。

杨宏亮认为,本年的市场存在两种抵触:一是经济在慢慢清醒,企业盈利在上升,而各国刺激政策正在退出。这应当是市场的大年夜背景,反应到量化模型上,估计会是一个整体上均衡、阶段性机会与风险较大年夜的市场状况,大年夜小盘、价值与成长等不合特点的股票也会迎来响应阶段的机会与风险。

杨宏亮的量化投资的出发点是宏不雅面。他起首建立一个全球宏不雅经济模型,然后再建立国内的宏不雅经济模型,把中国股市放在全球的经济体系中来不雅察。“从时光序列上来讲,可能找不到有规律的器械,但假如把它算作一种市场状况来看,就会发明市场状况的转换是有规律的。然后根据市场状况的断定响应调剂资产设备的策略,再加上响应比较合理的选股模型。”他断定,从整体上来讲,中国经济有足够的弹性,经久可以持谨慎乐不雅的立场,“但在2010年存在潜在政策风险的前提下,中性而灵活的策略会更为适应市况。”

名次名称最新涨幅

114.48 2.04%

2 4.84 1.68%

324.19 1.21%

411.850.85%

522.900.75%

名次名称最新跌幅

114.77-3.21%

29.38-2.49%

38.50-2.41%

420.67-1.99%

5 4.45-1.98%

名次名称最新涨幅

133.62 2.31%

215.63 2.22%

312.34 1.40%

48.100.50%

5 5.600.18%

名次名称最新跌幅

128.95-2.69%

217.70-1.61%

321.41-1.47%

49.28-1.38%

510.18-1.07%

名次名称最新涨幅

119.30 6.98% 221.05 2.04% 314.90 1.57% 432.28 1.16%

533.27 1.12%名次名称最新跌幅

119.04-4.37%

230.46-3.91%

312.07-2.11%

423.83-2.10%

513.00-1.74%

浅谈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发展的利弊 摘要: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虽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但也面临着其带来的一系列新的社会经济问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发展利弊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都逐渐地被卷入全球经济大循环中。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技术、劳动力、自然资源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按照更优方式的重新配置。强势国家因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市场而受益,弱势国家则可能丧失原来支配的资源和市场而被边缘化。【1】所以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有利的,它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也给国际经济贸易理论创新带来了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也有一定问题,发展不平衡仍然存在。目前经济全球化引起世界更多国家的关注,下面是我对经济全球化的利弊的一些认识。 首先先以中国加入WTO后的变化为例。2002年中国加入WTO前进出口同比增幅仅7.5%,从2002年加入起中国外贸猛然提速。2002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21.8%,2003年增长37.1%,2004年1~10月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1.8%,预计全年外贸总额将突破1.1万亿美元大官,将超过日本成为仅词语美、德两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2003年全球进出口商品贸易总额 为15.2万亿美元,其中美国为13%,德国为9%,中国不到6%,2004年中国将达7%左右。按照近3年的增长速度或稍低一点,在今后几年中,中国将在贸易总额上超过德国,在出口总额上超过美国,2010年后不久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这一预测是建立在中国 经济又很高的外贸依存度至上的,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将占GDP的70%,远远高出美国、日本、巴西、印度、俄罗斯等大国,日本对外贸易占GDP的最高年份之有36%。【2】再从电信市场来说,中国的电信企业重组,形成了新的电信竞争,老百姓也从中受益不少,五年前的电话初装费就是几千块,电话在家庭的普及率还不太高,现在一般农村家庭都可以装电话。移动电话的普及率在世界上也可以说是普及率较高的国家。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到8.19亿户,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28.3%和33.9%;互联网上网 人数达1.23亿,其中宽带上网人数达到7700万。争取到2010年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0亿户,互联网用户达到2亿户。中国是世界上通信领域最大的市场,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服务最大的市场,并且逐渐超越美国,成为宽带用户最多的国家。【3】 由此可见,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全球化的根本动力,而且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包含中国在内的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然而我们都知道,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中国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也增多了中国需要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也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企业造成了严重冲击。【4】 毕竟经济全球化之后受到伤害的依然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就拿我们中国来说,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杨益在去年举行的第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上说,截至14年11月初,全球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了101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超过116 亿美元,这是2002年以来,我国年度遭受贸易调查首次突破100起大关。除了显性的贸易保护外,发达国家开始利用技术、气候、碳关税等实施隐性贸易保护的意图也更加明显。【5】

我国金融国际化的思考汇总

我国金融国际化的思考 [ 06-02-02 16:08:00 ] 作者:佚名编辑:studa9ngns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走向世界是大势所趋。金融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同时作为管理商品经济的一个基本手段,必然要随正逐步走向世界的中国经济一道走向世界。 一、金融国际化内涵 所谓金融国际化就是指金融活动超越国界,从局部地区性的传统业务活动发展为全球性的创新性的业务活动。其具体内容包括:金融机构的国际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金融业务的国际化,金融资产和收益的国际化等方面。 1.金融机构国际化是指一国的金融业在海外广设分支机构,开展金融业务,形成信息灵敏,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金融机构网络。在对等的条件下,允许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本国,开放本国金融市场。 2.金融市场国际化指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联成一体,使国内金融市场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使国内资金在更广阔的市场上优化配置,同时吸收利用国外资金,参与国际资金大循环。 3.金融业务国际化指国内金融业务向外进一步延伸和发展,从传统的地区性业务,如存款、放款、投资,只不过其规模、性质和对象已有显著差异。4.金融资产和收益的国际化指一国的金融业在海外的资产及所获得的收益,占其整个资产和收益的比重达到一定规模,成为一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有了国际金融业的某些特色。 二、我国金融国际化进程 金融国际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要实现与世界市场经济接轨的唯一途径就是实现改革开放政策、实行国际化经营。国际贸易、生产国际化的迅速发展必然要求金融机构为其提供出口融资、贷款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提供相应的服务。三资企业日渐增多,外汇业务增多也要求国内金融业务与国际金融市场联为一体,因此要求加速金融国际化进程,做到既经营人民币业务,又经营外汇业务,既经营国内业务,又经营国际业务遵循国际惯例办事,扩大对外联系与交往,积极参与国际市场。 我国从70年代末,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进行了经济金融体制改革。这项改革通过行政力量,快速地以金融立法和管理条例的方式,建立一个以中央银行为主体,地方银行、外资银行和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为辅助的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很好地成为金融国际化的基础。 1. 金融机构国际化进程 1) 我国陆续加入一些国际金融组织,如我国先后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亚洲开发银行的会员。世界银行1993年给中国贷款3.2亿美元,1995年又向中国实施的第七个铁路计划提供4亿美元的贷款。亚洲开发银行对华投资项目已达39个,总金额达40亿美元。我国农业银行参加了亚太地区农贷学会和国际农业信贷联合会,加强农业信贷业务的国际联系。国时我国与外国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组织的联系在不断加强,与许多外国银行建立了代理关系,以便更好开展国际业务,为经济国际化服务。 2) 我国金融机构在海外已设立了一些分支机构。仅中国银行在海外10多个国家、地区建立了400多家机构,1992年2月,英国《银行家》首次公布全球最

浅论经济金融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一)

浅论经济金融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一) 摘要:经济全球化不仅是市场规模的量的扩大和积累,更是各国经济的质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也必然带来金融全球化。仅仅从全球金融市场联为一体的角度,或者从国内金融机构走向国际、按国际惯例开展业务的角度来认识金融全球化是不全面的,金融全球化至少应包括货币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和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国际化。经济、金融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但其间又充满着激烈的矛盾和斗争。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 金融全球化是金融自由化和放宽金融管制的必然结果。它由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所主导,由跨国金融机构担任运行主角,其发展建立在金融各类市场融合的基础上,并紧密依托于多种科技化的创新。今后国际的金融体系将进一步自由化,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跨国金融机构业务综合化、网络化,金融业的竞争更趋激烈,威胁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阴影依然在全球徘徊。 20世纪最后10年国内外理论界和决策者谈论得最多的话题之一是经济、金融全球化,诸如经济、金融全球化发生的原因,对各国和整个世界经济、金融带来的影响、机遇和挑战,以及面对这一形势各国和各微观经济主体应采取的对策,等等。在此基础上,人们又进一步预计在新世纪或新千年各国经济、金融必将进一步融合,甚至一体化。以上这些无疑是正确的;然而,我们认为,对经济、金融全球化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 在分析经济金融全球化本质的基础上,对全球化与民族化、全球化与自主化、全球化与跨国公司、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和国际惯例、全球化与贫困化、全球化与第三世界等问题进行了多方面分析、揭露和论证,指出西方掩盖全球化本质的主流理论在国内泛滥,我们既要积极参与利用资本主义全球化,为我所用,发展民族经济,壮大自己;又要必须坚持民族化、自主化(国产化),这应该成为经济金融工作的指导思想,我国金融机构首要任务必须要扶持技术、品牌国产化,以赢得在全球化中取胜。 不少学者只宣传经济金融全球化、一体化、国际化等等,说全球化是一个自然的、不可逆转的历史过程,而忽视在全球化的同时,还存在民族化的另一种基本趋势。不能否认,推动当代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是同资本主义发展到“全球化”最新阶段的巨大作用的结果。但与此同时,不能忽视世界是有众多的有主权的民族国家组成,资本所追求的全球性垄断与民族国家的主权之间,是相互尖锐对立的,它们所决定的“全球化”趋势与“民族化”趋势,是世界经济这一矛盾运动的两个方面,全球化趋势越强,民族化问题也随之越突出。因此,我们在重视研究、适应和利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同时,也必须要重视研究各国民族国家主权、民族经济金融的发展和经济金融的安全。我国是一个寻求经济金融现代化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参与经济金融全球化的目的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繁荣与富强,这是第一位的。因为,其一是任何一个大国都不会放弃对资源的控制,听任外国资本对本国资源的任意配组和利用。波兰的国有银行已被外国资本所控制,外国资本家将波兰银行筹集的资金调往国外,使波兰的企业得不到信贷扶持,这是一个令人清醒的前车之鉴。其二是在世界现实生活中,最大的福利单位仍然是民族国家,而不是全球,因为世界尚未大同。在参与世界经济金融竞争中,如果本国银行不重点扶持提高本国民族经济的竞争力,这是舍本逐末,颠倒了主次,最终会导致民族经济被淘汰出局,就不可避免地使本国人民的福利受到根本性的损害。西方发达国家大肆宣扬全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经济的影响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经济的 影响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机遇。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给我国经济带来挑战。如今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发挥优势,规避风险,应对挑战,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策略比较优势 经济全球化不仅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波动和政治不稳定。近年来,墨西哥、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的金融危机及其政治动荡,就是有力的佐证。其代价之惨痛、教训之深刻,足当引以为鉴。经济全球化已经叩开中国的大门,在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之同时,也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产生了威胁和影响。我们必须正视挑战,探索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社会政治稳定与发展的规律和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世界交往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一种客观的自然历史进程,不断地表现出日益“超越民族国家”的特性。但在实践中资本主义主导了经济全球化,试图按照其面目改造整个世界,使之完全走向“全球资本主义化”。这种双重性质决定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同时具有推动与阻碍的双重影响。它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冲击,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挑战。其格局总起来看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是挑战大于机遇。这不仅体现在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挑战上,更集中地体现在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定与发展的挑战上。 首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挑战,直接地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其次,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形成了根本性的威胁。第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提出了挑战。总之,经济全球化已经把中国和世界联系成为

量化投资基础学习知识入门基础

量化投资基础入门(一) 讲起量化投资,就不得不提华尔街的传奇人物——詹姆斯·西蒙斯(James Simons)。 这位慧眼独具的投资巨擘,有着一份足以支撑其赫赫名声的光鲜履历:20岁时获得学士学位;23岁时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毕业;24岁时成为哈佛大学数学系最年轻的教授;37岁时与 中国数学家陈省身联合发表了著名论文《典型群和几何不变式》,并开创了著名的陈—西蒙斯理论;40岁时运用基本面分析法设立了自己的私人投资基金;43岁时与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家勒费尔(Henry Laufer)重新开发了交易策略并由此从基本面分析转向数量分析;45岁时正式成立了文艺复兴科技公司,最终笑傲江湖,成为勇执牛耳的投资霸主。 这段看似青云直上的成名之路,再次为世人印证了一个道理——当代的技术创新,其实大多源自跨越学科的资源整合,而非从无到有的发明创造。具体说来,即使睿智如西蒙斯,在最初之时,他也没有直接想到运用量化方法投资,而是和众多投资者一样着眼于外汇市场,但野心勃勃的西蒙斯并不甘于只是简单因循传统的投资策略。随着经验的不断累积,他开始思考,为何不运用他最为熟悉的数学方法来搭建投资模型,从而能够科学精准地预测货币市场的走势变动?这一大胆的跨学科尝试,最终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走向。

通过将数学理论巧妙融合到投资的实战之中,西蒙斯从一个天资卓越的数学家摇身一变,成为了投资界中首屈一指的“模型先生”。由其运作的大奖章基金(Medallion)在1989-2009的二十年间,平均年收益率为35%,若算上44%的收益提成,则该基金实际的年化收益率可高达60%,比同期标普500指数年均回报率高出20多个百分点,即使相较金融大鳄索罗斯和股神巴菲特的操盘表现,也要遥遥领先十几个百分点。最为难能可贵的是,纵然是在次贷危机全面爆发的2008年,该基金的投资回报率仍可稳稳保持在80%左右的惊人水准。西蒙斯通过将数学模型和投资策略相结合,逐步走上神坛,开创了由他扛旗的量化时代,他的骤富神话更让世人对于量化投资有了最为直观而浅显的认识:这能赚钱,而且能赚很多钱。 “文艺复兴”的能否真的“复兴”? 但金融行业瞬息万变,老天也没有一味垂青这位叱咤风云的“模型先生”。自2012年以来,由西蒙斯掌印的文艺复兴科技公司可谓祸事不断,厄运缠身。其麾下的“文艺复兴机构期货基金”(RIFF)在2011年仅实现盈利率增长1.84%,到2012年,更是破天荒的亏损了3.17%,这一亏损幅度甚至超过了同年巴克莱CTA指数的平均降幅(1.59%)。RIFF主要通过全球范围的期货和远期交易来实现绝对收益,虽属于文艺复兴公司旗下规模较小的基金产品,但作为公司的明星”印钞机“,其回报率竟会一下暴跌至行业平均水平,难免让众人始料不及。到2012年底,RIFF 的

关于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思考

关于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思考 内容摘要:中国加入WT0,意味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程度将不断加强,所面临的国外金融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这就要求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也必须紧跟国际金融业的发展步伐,将混业经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在我国实行混业经营还存在着一些障碍,尤其是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不甚完善为实行混业经营带来了一些难度。关键词:WTO 分业经营混业经营金融监管商业银行 一、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定义: 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是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的业务互相渗透、交叉,而不仅仅局限于自身分营业务的范围。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浪潮的不断高涨,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趋向。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都实行混业经营的国际大环境下,中国作为为数不多的坚持分业经营的国家之一,同时又面临着加入WTO的现实状况,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应该成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最终选择和历史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进行金融业混业经验的背景: 在2003年内已经进行了两次的《商业银行法》修正草案审议中,因为事关混业经营壁垒能否打破,该法第43条的修改情况一直备受关注。已实施逾8年的《商业银行法》在第43条规定:商业银行“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在2003年10月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

对该法律进行的二次审议中,第43条的第二款被修改为“商业银行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这一修改在立法界中引发了争论。有观点认为,对商业银行投资行为开口子,势必导致商业银行积极争取投资权,增加金融风险。更多的观点则认为,法律的修改应有前瞻性,在法律中为混业经营留下余地,允许商业银行适当扩大经营范围,对于商业银行脱离困境以及整个金融业改革,有益无害。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于2001年11月13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统一规制本身就是不同法域下的法律理念、价值、规则的融合,从这一意义上说,金融“入世”,就是金融法律的“入世”。WTO下的《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对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开放及其立法提出了新的法律性要求,加入WTO后,我国的银行市场开放将是全方位的。金融市场国际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在金融开放的条件下,外资银行机构不断进入,不仅会改变中国现有的金融机构,还会使现有的金融运行规则发生变化。由于内部和外部的原因都要求作为WTO新成员国的中国在各方面作出相应的改革创新,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国际化市场环境。2003年12月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的修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管法》的出台,以及2003年4月28日银监会的挂牌成立无疑都是中国政府对金融领域的有效改革创新。新修改的商业银行法借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制定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增加了对商业银行加强监管的内容,同时对有关条文作出修改,以适应当前商业

金融全球化的影响

浅谈金融全球化的影响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进程,不仅给各国带来了经济腾飞的大好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隐患。金融全球化也可以说是金融自由化和一体化,促进了资本的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同时也增加了全球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金融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要合理利用,面对金融全球化趋势,我们国家应该认真研究,未雨绸缪,加快改革发展,趋利避害,迎接挑战。 关键词:金融全球化积极影响负面影响 正文:

金融全球化是指金融业跨国发展,金融活动按全球同一规则运行,同质的金融资产价格趋于等同,巨额国际资本通过金融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运转,从而形成全球一体化的趋势。 现代经济飞速发展,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金融领域的跨国活动也在以汹涌澎湃之势迅猛发展。金融全球化不仅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成为最为敏感的一个环节。金融全球化促使资金在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一方面使欧美等国的金融中心得以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获得了大量急需的经济发展启动资金。可以说,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全球化的推动。 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与国际经济交往的日益密切是分不开的。这种趋势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产生这一趋势的原因主要有金融管制放松所带来的影响;现代电子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创新的影响;投资主体的变化等等。 众所周知,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金融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世界各国利弊兼而有之,风险与机遇始终相伴。 金融全球化它具有积极的影响。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同时又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将经济全球化推向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综观几十年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金融全球化从整体上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的发展,带来了众多的利益。 首先金融全球化促进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配置。资金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它的不断发展以及资本跨国界流动的增加,使有限的资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合理的分配,在世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起到了及时调剂资金余缺的作用。金融全球化促进资金在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一方面使欧美等国的金融中心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获得了大量急需的经济发展启动资金,带动了地区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增长。历史已经证明,国际资本流动带来的要素转移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金融全球化还促进了国际投资和贸易的迅速发展。金融全球化消除了国际资本流动的障碍,并且极大地压缩了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时空限制,使国际资本流动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瞬间完成,资金的迅速、方便调拨,资金交易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为投融

金融全球化与中国金融的应对策略(1)

金融全球化与中国金融的应对策略 在人类进入新千年之际,金融全球化的浪潮正席卷世界,形成引人注目的经济景观和潮流。作为一种趋势,金融全球化一方面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另一方面,也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形成严峻的挑战。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金融业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此时,我们该如何进行金融体制的塑造,最大限度地利用金融全球化的机遇,并将金融风险控制到最小,是一个非常紧迫的现实问题。 一、金融全球化及其二元效应分析 (一)金融全球化的特点。 金融全球化是指金融主体所从事的金融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和深化的过程。它主要表现为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发达国家及跨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这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金融资本雄厚,金融体系成熟;调控手段完备,基础服务设施完善;以发达国家为基地的跨国金融机构规模庞大,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与之对应,全球金融规则也主要来自发达国家,这些规则总体上有利于其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利益最大化。第二,信息技术的

发展,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技术通道。当代发达的电子计算机技术为全球性金融活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货币的普及,网络银行和网上交易将突破国界在全球铺开,全球金融市场越来越被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金融市场的同质性进一步提高。第三,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适应新技术条件下竞争的需要,同时亦为规避限制性法规和风险,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率先出现金融创新活动。这既包括制度的创新,又包括工具的创新,例如信用制度的创新、股权衍生工具的创新等等。在金融创新的推动下,一方面融资证券化趋势大大加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新的金融风险和不确定性。第四,金融资本规模不断扩大,短期游资与长期资本并存。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随着参与全球化的金融主体越来越多,全球金融资本不断扩大。在这其中,既有长期投资的资本,也有短期投机的资本。目前,在全球市场中出入的国际投机资本大约有7.2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每年GDP总和的20%。应该说,长期资本的投入有利于一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而短期游资的逐利和投机,则易引发一国的金融动荡。 (二)金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产生的二元效应。 金融全球化在对各国经济和金融的影响中,同时具有正负两种效应。出于研究的需要,在这里我们着重分析它对发展中国家的双重影响。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金融全球化的正效应体现为:第一,金融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从国际市场引入外资。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发展比较落后,普遍面临着资金短缺的矛盾。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拓展,

中信证券——量化投资策略特征

量化投资策略特征 量化投资注重数理分析与逻辑推导,不依赖主观判定形成交易决策,当模型思想来源于投资者市场体会,基于历史数据所作的几率统计,也可以是技术指标,甚至基本面分析,只要能形成一定数理逻辑并得到市场验证即可作为量化投资策略。 量化投资是指将投资理念或市场洞见转化为数学模型,并依据历史数据对模型进行测实验证,总结收益-风险特性以及相关参数,最后通过运算机技术实现自主化交易的投资方法。量化投资主要运用在具有高流动性与历史数据丰盛的金融投资市场,就期货市场而言,既可以在商品类品种也可以在股指等金融类品种上进行。 总的来说,一个完整的量化投资策略具备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具有特定的定量分析策略。量化投资是基于一定的市场逻辑或依据历史数据作出的几率统计,形成特定的数学模型用以分析和评判市场表现,进而形成交易策略,这与当前大多数分析师所采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很大区别。量化投资注重数理分析与逻辑推导,不依赖体会主义和主观判定形成交易决策,当然其模型思想仍旧是来源于投资者的市场体会,这种来源可以是基于历史数据所作的几率统计,也可以是一些技术指标,甚至可以是来源于基本面分析,只要能形成一定数理逻辑并得到市场验证即可作为量化投资策略。 二是绩效具有可追溯性。量化投资是基于特定的交易模型,可以用历史数据输入模型进行绩效检测,从而运算出交易策略的胜算率、期望收益与风险度等,并且可以根据这些检测值来预判模型未来的收益表现。相反基于体会主义的主观交易方法无法通过历史数据进行合理的检测,不具有可追溯性,也无法对以后的交易行为进行合理的预估。 三是具有极高的纪律性,量化投资是依据经过历史验证的模型进行分析和交易,从而规避了主观判定带来的局限,而在具体操作上大多采用运算机程序实现自动化交易,不会呈现主观交易中经常会呈现的人性弱点。 四是在信息处置上具有主观交易不可比拟的优势。当前金融投资品种非常丰盛,以国内商品期货市场为例,品种已经超过二十个,加上每个品种有数份合约同时交易,可供选择的标的组合可以达到成百上千个,倘若再考虑海外商品市场以及金融类市场,信息将更是几何倍递增,处置如此海量的数据,显然依赖数学模型与运算机程序处置的量化投资比传统交易方法效率更高。 从特性上看,量化投资相较主观交易方法具有许多优势,所以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诞生以来受到很多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的追捧。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主流的交易方法之一,包含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等在内的

我国金融国际化的思考

我国金融国际化的思考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走向世界是大势所趋。金融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同时作为管理商品经济的一个基本手段,必然要随正逐步走向世界的中国经济一道走向世界。 一、金融国际化内涵 所谓金融国际化就是指金融活动超越国界,从局部地区性的传统业务活动发展为全球性的创新性的业务活动。其具体内容包括:金融机构的国际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金融业务的国际化,金融资产和收益的国际化等方面。 1.金融机构国际化是指一国的金融业在海外广设分支机构,开展金融业务,形成信息灵敏,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金融机构网络。在对等的条件下,允许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本国,开放本国金融市场。 2.金融市场国际化指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联成一体,使国内金融市场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使国内资金在更广阔的市场上优化配置,同时吸收利用国外资金,参与国际资金大循环。 3.金融业务国际化指国内金融业务向外进一步延伸和发展,从传统的地区性业务,如存款、放款、投资,只不过其规模、性质和对象已有显著差异。 4.金融资产和收益的国际化指一国的金融业在海外的资产及所获得的收益,占其整个资产和收益的比重达到一定规模,成为一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有了国际金融业的某些特色。 二、我国金融国际化进程

金融国际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要实现与世界市场经济接轨的唯一途径就是实现改革开放政策、实行国际化经营。国际贸易、生产国际化的迅速发展必然要求金融机构为其提供出口融资、贷款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提供相应的服务。三资企业日渐增多,外汇业务增多也要求国内金融业务与国际金融市场联为一体,因此要求加速金融国际化进程,做到既经营人民币业务,又经营外汇业务,既经营国内业务,又经营国际业务遵循国际惯例办事,扩大对外联系与交往,积极参与国际市场。 我国从70年代末,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进行了经济金融体制改革。这项改革通过行政力量,快速地以金融立法和管理条例的方式,建立一个以中央银行为主体,地方银行、外资银行和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为辅助的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很好地成为金融国际化的基础。 1.金融机构国际化进程 1)我国陆续加入一些国际金融组织,如我国先后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亚洲开发银行的会员。世界银行1993年给中国贷款3.2亿美元,1995年又向中国实施的第七个铁路计划提供4亿美元的贷款。亚洲开发银行对华投资项目已达39个,总金额达40亿美元。我国农业银行参加了亚太地区农贷学会和国际农业信贷联合会,加强农业信贷业务的国际联系。国时我国与外国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组织的联系在不断加强,与许多外国银行建立了代理关系,以便更好开展国际业务,为经济国际化服务。

我对金融全球化的个人看法

个人对金融全球化的浅析 首先,我们在课上通过老师先是了解了金融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分别是: 1.金融机构的全球化。 2.资本流动的全球化。 3.金融市场的全球化。 4.金融监管的全球化。 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了金融全球化的背景,发达国家在70年代初遭到了二次能源危机冲击,战后“黄金30年”结束,发达国家进入了“滞胀”阶段,重点是生产过剩,特别是制造业生产过剩,劳动生产率下降,资本利润率下降,资本贬值。可以说,金融全球化是由于资本的过剩积累促进而来的,成为了推动金融全球化的主要动力。 再者我想总结下促成金融全球化的条件,第一我认为是发达国家以及跨国金融机构处于其主导地位。具体变现在发达国家的金融资本雄厚,金融结构更加完善,而且跨国金融机构是以发达国家为基础的,为发达国家的金融全球化提供了更大的动力。第二,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金融全球化注入了强大力量。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网上银行等等的日趋成熟,使得资本在全球金

融市场上全面铺开。第三就是金融创新,例如,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衍生品的创新,信用制度的创新。 众所周知的是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占有着金融全球化的主导地位,发达国家是金融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但是也不能说金融全球化对我国是只弊无利的事情,对发展中国家也是具有双重影响。 首先,通过金融全球化,我国可以吸收来自国际的资金。由于流入更多的资金,弥补了我国的资金缺口,加快了工业化进程,为我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以及人力资源。其次,金融全球化为我国带来了更多的金融运作经验,加步提高了我国的金融效率。但是,与此同时,也对我国有很多负面影响。我国的金融行业起步晚,相比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距离,所以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和挑战,且我国的金融创新缺乏,在各领域发展不均衡。中国金融业的监管存在突出问题。 李金德 201341161 金融学院

提升上海金融国际化水平的思考

提升上海金融国际化水平的思考 叶耀明1 张云慧2 王 胜3 (1、2.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0092) (3.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200002) 内容摘要:上海金融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至关重要。本 文通过运用金融国际化相关评价指标,衡量了上海金融国际化水平,分析了制约上海金融 国际化水平的原因,对于提升上海金融国际化水平的提出了相关建议与路径选择。 关键词:金融国际化水平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309(2009)11-0097-010 收稿日期:2009-08-10 上海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金融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尤为关键,这是金融中心发展的方向与循迹的路径。虽然上海的金融市场体系日渐完备,门类齐全、功能完备的金融机构和要素市场的集聚效应日显突出,金融生态环境位居全国前列,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人才纷至沓来,且近期已率先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上海已成为国内重要的金融服务中心并正在向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目标稳步前进,但是与国际知名的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上海金融发展仍存在市场化国际化水平偏低等问题。因此,如何进一步理解金融发展国际化的内涵及评价指标,衡量评价上海金融发展的国际化水平以及究其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关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对于有效提升上海金融发展的国际化水平,积极推进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有着重要的政策价值与实际意义。 一、关于金融国际化及相关评价指标的理解 国内外学者对金融国际化内涵都做过不同程度的研究,虽然尚未形成共识但都已较好地梳理出各自脉络。刘明志(2009)探讨了金融业三个国际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夏建伟、陈理飞(2004)认为金融国际化是指一个国家金融活动日益跨跃国界,与各国金融活动逐渐融合的过程;赵延河、齐兰(2006)从推力的角度认为金融国际化可概括为信用活动从内引和外推不同方向进行的国际性延展以及与之相伴的国际货币的跨境流动和货币兑换,表现为一国金融机构、业务、市场、监管和货币等多方面的国际化。张幼文(2008)指出,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化水平是金融中心发展的方向,也是路径。王益锋(2006)和何建文、敖雪(2008)等学者也就金融国际化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界定概念。 既有研究表明,金融国际化可以概括为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自身经济实力的提升、金融活动的日益繁盛,逐步将本国本地区内进行的金融业务活动拓展至他国,乃至全球的过程。这当中具体包括货币、金融业务、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金融人才、金融资金流动等多个方面的国际化进程,具体可以理解为: 97

有关全球化的一些思考

有关全球化的一些思考 博士1班魏海涛13820232 一、全球化现象 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 全球化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讲,从物质形态看,全球化是指货物与资本的越境流动,经历了跨国化、局部的国际化以及全球化这几个发展阶段。货物与资本的跨国流动是全球化的最初形态。在此过程中,出现了相应的地区性、国际性的经济管理组织与经济实体,以及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精神力量的跨国交流、碰撞、冲突与融合。 总的来看,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为科技、经济、政治、法治、管理、组织、文化、思想观念、人际交往、国际关系十个方面的全球化。 什么是全球化? 全球化是个进程,指的是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流动冲破区域和国界的束缚,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生活。全球化还包括人员的跨国界流动。人的流动是物质和精神流动最高程度的综合。 抛开技术进步因素,全球化是资本的全球化,亦是关于资本之“主义”的全球化,即利润至上观的全球化——马克思在150年前就讨论了全球化的这个本质。除了战争时期,资本在全球范围里疯狂地追逐利润,每天24小时,从不疲倦。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全球化体现为市场经济体系在全世界的扩张。其他一切方面的全球化,包括国际化的共产主义运动,都从资本全球化衍生而来。若世界市场的扩张是必然的,全球化也是必然的。既然全球化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生活,人们当然希望拥有自己鲜明的立场。全球化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不同的事情在不同的空间和不同的时间里能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四类变量无限多。既然人们无法预知所有的变量,只好依赖意识形态决定自己的立场。 我们正在经历空前的全球化? “日不落”帝国时代的全球化比美利坚时代逊色吗?如果麦当劳、肯德基能体现全球化,中餐馆可是在上上个世纪就在世界各地登陆了,如今其普及程度远非美国快餐能比。我怀疑,今天的全球化被迅速膨胀的“新闻界”给夸张了。 眼下的全球化主要是通讯技术的飞速进步引起的,交通技术并没有飞跃的进步。自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以轮船、铁路、汽车和飞机为代表的交通技术出现了质的飞跃,人员和物资的国际交流呈几何级数增长。那个时候移民是容易的,入境管理并不严格,护照也可有可无。美洲就是在那个时代开始住满移民,中国人就是从那时开始改穿西式服装,改用西式笔墨,扛洋枪、住洋房、用洋火、使洋钉,以及下南洋、闯西洋、赴东洋。 即便是资本流动,旧时代恐怕也未必差得远。100年前就有很多中国人在外国人开办的银行里存钱、取钱、借钱。那时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资本输出被列宁看成传统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据说,今天的全球化体现为惊人规模的“金融资本”流动。每天全世界有1万多亿美元在世界金融市场上进行赌博投机,每年全球“热钱”高达400万亿美元。可那又能说明什么呢?当今的国际贸易量才8万亿美元。国际金融赌博能影响地球每个角落的生活?资本是经济的三要素之一,其根本意义在于促进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的效率。可是,用于国际赌博的“资本”促进多少效率呢?全球化的脊梁是工业和商业资本,不是“赌博资本”。 电力的使用,广播的兴起,电话的出现,新闻出版的普及,乃至后来的电视时代,上述任何一种通讯技术

关于商业银行引进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49218259.html, 关于商业银行引进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思考 作者:张楠 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3年第11期 摘要:我国商业银行迈向国际化道路已成为战略推动的重点之一。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开拓国际金融市场,融入世界经济环境,中国的商业银行必须要拥有多层次的具有国际业务能力、国际化视野、国际文化背景的专业人才,而只有通过全面、专业、长久的引进培养该类人才,提高商业银行人才保有度,才能保障商业银行走向国际化道路的高效通畅。 本文通过介绍当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对于引进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相关管理策略,总结一些发展中遇到的共同困境,并最终探讨式地提出了“决策流程为基础,招聘需求要清楚,文化环境需相辅”的三点核心举措和“选、用、育、留”四个方面来加强国际化人才在商业银行的价值作用。 关键词:商业银行引进培养国际化人才核心举措 在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规模快速发展的今天,伴随着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资本运作及资产管理水平的稳步推进,银行金融业实力得以逐步增强,走上国际化发展的道路已成为银行金融业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预先谋划、优先发展,重点培养建设一批熟悉国际金融事务,掌握国际规则的国际化人才队伍,为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提供较好的人才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已经成为战略推动的重中之重。 当前,全国80%以上的银行、保险、证券和基金公司都将其业务总部和研发中心设在北京,在长不过1700米的北京金融街,现驻扎着1000余家金融机构,共雇佣3万余金融人才掌控着全国65%的金融资产。这些金融人才多少是“国际化人才”?如何培养、发挥国际化人才的优势能力,为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战略发展提供支持?如何使该类人才认可并逐渐融入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是当前商业银行发展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国际化人才的概念 在讨论国际化人才之前,有必要对国际化人才和人才国际化两个概念做出清晰的界定,避免歧义。国际化人才指具有国际道德与职业操守,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或技能,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平,通晓国际惯例和规则,能够在跨文化环境中把握机遇,为商业银行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人。人才国际化则是一种趋势,是人才队伍的活动范围逐步从区域性、内向空间型向国际性、全球化空间的转变过程。同时从政策角度上看,人才国际化已经上升为一种人才战略,旨在通过引进、培育、提升等手段,提高现有人才队伍的国际化程度,通过国际化过程的带动与传播,促进整个商业银行迈向国际化。

关于经济全球化问题的辩证思考

关于经济全球化问题的辩证思考 作者:蔡迎春…文章来源: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点击数:3229 更新时间:2003-5-26 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客观趋势和无法回避的现实。特别是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不仅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也迎来了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新时代。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坚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作全面思考。 一、用联系的观点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形成和性质 经济全球化,一般说来,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出现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跨国流动和配置的客观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中,国际分工与国际合作是两个最基本的经济因素。国际分工始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和16、17世纪开始的家庭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过渡。随着18世纪的工业革命建立起机器大工业、国际社会开始出现了工业国和农业国的初步分工。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内部由于工业的发展,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和各个部门、单位之间的联系日益加深,最终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以此为后盾,西方各国开始向世界其他地区拓展,将亚非拉国家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使它们变成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从而导致了工业国和农业国的国际分工最终形成。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由于各国、各地区间的经济互补性越来越大,相互贸易和经济往来日益频繁、国际合作得到加强,逐步形成了以西方国家为中心的世界市场。19世纪末20世纪初,黄金作为世界货币地位的确立,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而进入20世纪后,资本主义国家为利用不发达国家廉价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获得高额利润,将剥削亚非拉积累起来的大量资本输出国外,形成了世界货币。从此,国际经济联系成为世界最经常发生的国际交往手段,世界在共同的需要下联结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经济体系。 尽管在二战以后,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曾一度形成以美国为首的以美元为中心、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为组织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以前苏联为首的以卢布为中心、以经互会为组织的苏东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并且双方互相对峙、互不往来。但这两个体系的对立和互不联系,本身就是脱离了二战以后随着生产和交换国际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世界经济已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一现实,违背了国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这一格局以80年代末经互会解散而解体,各国经济重新融入完整的世界经济体系。特别是人类在20世纪90年代迎来了以信息技术革命为特征的新的产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为国际经济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也迎来了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新时代。 可见,生产力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形成的市场经济,开放性是其客观的要求和内在属性。它不仅要求在国内市场,而且要求在国际市场这一更大的空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与自由流动,以达到

数量化投资

数量化投资

数量化投资 继年初嘉实量化基金成立后,中海量化策略基金也于6月19日顺利结束募集,首次募集16.46亿元,两只基金均采用国际流行的数量化投资方法。算上2004年发行的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基金和2005年发行的上投摩根阿尔法基金,至此我国共有4只公募量化基金。 从本质上看,数量化投资理念将金融理论、数量化统计分析技术与投资者的定性分析和判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作为研究工具,将投资思想通过具体指标、参数的设计体现在模型中,并据此对市场进行不带任何主观情绪的跟踪分析,借助于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来进行资产配置、股票选择、时机选择以及仓位控制等,以保证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现收益最大化。 数量化投资与传统的定性投资方法相比,相同点是,二者都致力于建立战胜市场、产生超额收益的投资组合;不同点是,定性投资方法侧重对上市公司的调研、基金经理个人的经验及其对

市场的主观判断,而量化投资管理则更加强调数据的分析和应用,以先进的数学统计技术和模型替代人为主观判断。所以,与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相比,数量化投资方法能更为理性、客观地分析和筛选股票,避免投资的盲目性和偶然性,以及主观认识的局限性,它能更有效地控制非系统性风险及一些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 作为数量化投资理念的领航者,BGI(巴克莱全球投资)于1978年创立了全球第一只数量化投资策略基金。经过逾30年的发展,数量化投资如今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投资人的广泛认可。特别是2005年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量化投资基金已逐渐变成一个主流的方向。据统计,目前在美国零售市场发行的主动型股票基金中,数量化投资基金已占据了16%的市场份额,而在竞争激烈的机构投资市场,量化投资则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以BGI、SSGA(道富环球)和GSAM(高盛国际)为首的一大批以数量化投资为核心竞争力的机构已成为资产管理公司中的领头羊,BGI更以14000亿美元的规模,高居全球资产管理规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