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二作业本:第3章 基因的本质答案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作业本:第3章 基因的本质答案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作业本:第3章 基因的本质答案

第3章基因的本质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B[[解析]]该实验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相对自然界所有生物来说的,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A项错误。要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蛋白质,才能知道到底是DNA进入细胞,还是蛋白质进入细胞,所以B项正确,D项错误。培养噬菌体应该用活细胞,所以C项错误。

2.B[[解析]]格里菲思并未把S型细菌中的成分分离开来,所以不能说明S型细菌中的哪种成分使得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只能说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故B项符合题意。

3.C[[解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 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所以该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②①④③。

4.D[[解析]]重组病毒丙的核酸来自乙病毒,则新一代病毒的性状与乙病毒相同。

5.C[[解析]]格里菲思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A项错误。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中存在一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B项错误。艾弗里实验中,单独用蛋白质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项正确。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但是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因为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对其是否能起到遗传作用,不确定,故D项错误。

6.C[[解析]]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①错误;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②错误;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推测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有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艾弗里的肺

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③正确;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表明DNA是遗传物质,④正确;沃森和克里克根据DNA的X光衍射图谱推算出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⑤错误。

7.D[[解析]]除了少数病毒以RNA为遗传物质外,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NA是绝大多数生物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所以其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并非因为其含量多,故选D项。

8.B[[解析]]给小鼠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不死亡是因为S型细菌的蛋白质加热后变性,A项错误。给小鼠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活的R型细菌,由于R型活细菌在S型细菌的DNA的作用下转化成S型活细菌,导致小鼠死亡,因此从死亡的小鼠体内可分离出活的S 型细菌,B项正确。用32P 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长时间保温后,细菌破裂释放出噬菌体,导致上清液的放射性增大,C项错误。由于蛋白质和DNA中都有O和C,所以不能用14C和18O 分别标记蛋白质和DNA,D项错误。

9.B[[解析]]在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将S型菌的DNA和R型菌混合加入培养基中,R型菌能在培养基中大量增殖;S型菌的DNA能将部分R型菌转化为S型菌,S型菌也能在培养基中大量增殖,所以曲线都呈上升趋势。

10.A[[解析]]磷元素主要存在于DNA的磷酸分子中,即图中的①处,故32P所在部位为①;硫元素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即图中的④中,故35S所在部位为④,A项正确。

11.(1)S型细菌中的某种物质(转化因子)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

(2)①加入提取出的S型细菌的DNA和DNA酶对照

②A、C两组培养装置中未出现S型菌菌落,B组培养装置中出现S型菌菌落

③完整性

(3)设法把DNA与蛋白质等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它们的作用

[[解析]](1)通过本小题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S型细菌中的某种物质(转化因子)能使R型细菌

转化成S型细菌。(2)①第二步:在C组中加入提取出的S型细菌的DNA和DNA酶,A组所起的作用是对照。第三步:将R型细菌分别接种到三组培养基上。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②预测实验结果:由于A组中没有加任何提取物,C组中的DNA分子被水解,所以A、C组中未出现S型菌菌落;由于B组中加入了提取出的S型细菌的DNA,所以B组培养基中出现S型菌菌落。③得出实验结论:DNA分子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NA结构要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此转化过程。(3)艾弗里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等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它们的作用。

12.(1)31P和32P①用含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②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即可得到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

(2)RNA是遗传物质

(3)D组不正确,因为DNA被DNA酶水解后,失去活性,所以无荚膜菌不会转化为有荚膜菌,因此小鼠不会死亡

(4)DNA是遗传物质

[[解析]](1)要对噬菌体进行同位素标记需先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侵染被标记的大肠杆菌。(2)若将材料1中的噬菌体、大肠杆菌换成HIV与人体T细胞,且会出现相同结果,则可证明RNA是HIV的遗传物质。(3)材料2的D组中,有荚膜菌的DNA+DNA酶+无荚膜菌混合培养,并不会出现有荚膜菌,所以注射后,小鼠不会死亡。(4)两个材料共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13.Ⅰ.(1)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

(2)大肠杆菌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

Ⅱ.(1)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示踪法)

(2)噬菌体已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大肠杆菌内,上清液中只含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3)①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被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②是未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

(4)DNA是遗传物质

(5)不能DNA和蛋白质中都含有N

[[解析]]Ⅰ.(1)题述实验是用35S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结果放射性主要集中在上清液,说明蛋白质外壳未进入细菌体内。(2)T2噬菌体是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的病毒,所以要用大肠杆菌来培养。

Ⅱ.(1)该实验采用的是同位素标记法。(2)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原因是噬菌体已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大肠杆菌内,经过搅拌离心后,上清液中只含噬菌体蛋白质外壳。(3)这组实验中,上清液中有放射性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保温时间过长,大肠杆菌裂解死亡,子代噬菌体经过离心后到达上清液中,使得上清液有了放射性;另一个是保温时间太短,有的噬菌体的DNA还没注入大肠杆菌,就离心到了上清液中。(4)该实验结果说明DNA是遗传物质。(5)N是DNA和蛋白质共有的元素,不能用来标记DNA或者蛋白质。

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

1.B[[解析]]分析图示可知,A表示脱氧核糖,B表示脱氧核苷酸,C表示蛋白质,D表示染色体。

2.C[[解析]]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A项正确。DNA分子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B项正确,C项错误。DNA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D项正确。

3.D[[解析]] Watson和Crick构建的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说明DNA的双螺旋结构可以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DNA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并且DNA分子骨架内侧4种碱基排列而成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储存了大量的遗传信息,故③④正确。

4.C[[解析]] 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A、B项错误。由磷酸基团在脱氧核糖上连接的位置可判断,C项正确,D项错误。

5.B[[解析]]双链DNA分子中的碱基遵循A与T配对、C与G配对的配对原则,因此双链DNA 分子中A+C=T+G=50%。由题意知,双链DNA分子中,A=20%,所以C=50%-20%=30%。

6.B[[解析]]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碱基对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有2个氢键,胞嘧啶与鸟嘌呤之间有3个氢键,则DNA中胞嘧啶与鸟嘌呤的含量越多,DNA的结构越稳定,其越可能来自生活在高温环境中的嗜热菌。含胸腺嘧啶32%的样品,其胞嘧啶含量为18%,则胞嘧啶和鸟嘌呤的总含量为18%×2=36%。含腺嘌呤17%的样品,其胞嘧啶含量为33%,则胞嘧啶和鸟嘌呤的总含量为33%×2=66%。含腺嘌呤30%的样品,其胞嘧啶含量为20%,则胞嘧啶和鸟嘌呤的总含量为20%×2=40%。含胞嘧啶15%的样品,其胞嘧啶和鸟嘌呤的总含量为15%×2=30%。

7.D[[解析]]该DNA分子含有四种碱基,且A与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G与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因此与⑤有关的碱基对一定是A—T,与③有关的碱基对一定是G—C,但无法确定③⑤具体是哪一种碱基。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①中特有的元素是P,③中特有的元素是N,而C并不是②所特有的,③中也含有C。

8.D[[解析]]已知该DNA分子中A+T占整个DNA分子碱基总数的48%,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可知A=T=24%,则C=G=50%-24%=26%。又已知一条链(α)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7%,即G1=27%,在双链DNA分子中,G=,则G2=25%。

9.D[[解析]]每个脱氧核苷酸中脱氧核糖数=磷酸数=碱基数,因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是14个,故最多只能搭建出14个脱氧核苷酸。设可搭建的DNA片段有n碱基对,按提供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是14个计算,则有14=n×2+(n-1)×2,得n=4。

10.D[[解析]]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G∶C=1∶2∶3∶4,则另一条链中相应碱基的比例为2∶1∶4∶3,DNA分子中相应碱基的比例为3∶3∶7∶7,故选D项。

11.C[[解析]]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所以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①正确;碱基对中A和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

间有3个氢键,则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2n+(m-2n)/2×3=(3m-2n)/2,②正确;双链DNA中,A=T=n,则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③正确;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则A=T=n,则C=G=(m-2n)/2,④错误。

12.C[[解析]]烟草花叶病毒属于RNA病毒,只含有RNA一种核酸,因此其所含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不一定相同。HIV属于RNA病毒,只含有RNA一种核酸,因此其所含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不一定相同。T2噬菌体属于DNA病毒,只含有DNA一种核酸,其所含嘌呤总数应与嘧啶总数相等,这与题干信息不符。果蝇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因此其所含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不一定相同。

13.A[[解析]]在双链DNA分子中,两个互补碱基之和占DNA分子碱基的比例与占每一条链的比例相同,因此在一条链中G和C之和占34%,A与T之和占66%,由于该链中T和C分别占32%和18%,因此A和G分别占该链的比例为34%和16%,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的比例等于另一条链中A和G的比例,故A项正确。

14.(1)脱氧核苷酸

(2)磷酸(基团)脱氧核糖碱基对

(3)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相等

(4)2

[[解析]](1)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即图中5。(2)图中1为磷酸,2为脱氧核糖,6为碱基对。(3)图中8为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在双链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总是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配对,因此嘌呤碱基数等于嘧啶碱基数。

(4)图中共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15.Ⅰ.(1)1/m两条互补链中的该碱基比例互为倒数

(2)1在整个DNA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等于嘧啶碱基之和

Ⅱ.(3)n(4)n

(5)在整个DNA分子中,(A+T)/(G+C)的值与任意一条链上的该比值相同。

[[解析]]Ⅰ.(1)设DNA的两条链分别为a链和b链,其中a链为已知链,则b链为互补链。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双链DNA分子中有如下关系:A a=T b,A b=T a,G a=C b,G b=C a,所以(A a+G a)/(T a+C a)=(T b+C b)/(A b+G b)=m,其互补链中(A b+G b)/(T b+C b)=1/m,即“两条互补链中的该碱基比例互为倒数”。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可按以下简图形式“直观地”求解。即:

由图可知,两条链“上、下”对应的碱基数相等,故互补链中,(T+C)/(A+G)=m,则(A+G)/(T+C)=1/m。

(2)在双链DNA分子中,由于A=T,G=C,所以(A+G)/(T+C)=1,即“整个双链DNA分子中的嘌呤碱基之和等于嘧啶碱基之和”。Ⅱ.(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整个DNA分子中有A a+T a=T b+A b,G a+C a=C b+G b,所以有(A a+T a)/(G a+C a)=(A b+T b)/(G b+C b)=n。(4)整个DNA分子中,A a=T b,A b=T a,G a=C b,G b=C a,所以有(A+T)/(G+C)=[(A a+A b)+(T a+T b)]/[(G a+G b)+(C a+C b)]=2(A a+T a)/2(G a+C a)=n。(5)根据(3)和(4)可知,在整个DNA分子中,(A+T)/(G+C)的值与该DNA分子任意一条链上的该比值相同。

16.(1)碱基对脱氧核糖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氢键

(2)反向双螺旋(3)26%

[[解析]](1)从图中看出,1为碱基对,3为脱氧核糖,7为氢键,5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从图甲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的方向是反向的,从图乙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相互缠绕成双螺旋结构。(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一条链中鸟嘌呤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9%,则另一条链中胞嘧啶占29%,而另一条链中鸟嘌呤占19%,由此可知,DNA分子中G+C 数量在双链中占29%+19%=48%,则整个DNA分子中A+T占100%-48%=52%,腺嘌呤A在整个DNA分子中所占的碱基比例为26%。

第3节DNA的复制

1.C[[解析]]细胞分裂中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C项错误,A、B、D项正确。

2.C[[解析]]由于是半保留复制,最终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会分配到子代的两个DNA中,A 项正确。15N标记的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5次后DNA分子数目为25=32(个),只含有14N的DNA分子为25-2=30(个),只含有14N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15/16,B项正确。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DNA分子中含有40个腺嘌呤,复制5次需要腺嘌呤的数量为(25-1)×40=1240(个),C项错误。复制第5次时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为(25-24)×40=640(个),D项正确。

3.C[[解析]]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而不是在全部解旋之后才开始碱基配对,A项错误。解旋后分别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B项错误。在复制过程中需要的条件有模板(DNA的双链)、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和能量(ATP 水解提供)等,C项正确。在解旋酶的作用下DNA解旋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D项错误。

4.D[[解析]]如果亲代DNA分子双链均以白色表示,以灰色表示第一次复制出的DNA子链,则复制一次获得的2个DNA分子都各含有1条白色链和1条灰色链,以黑色表示第二次复制出的DNA子链,则第二次复制形成的4个DNA分子都含有黑色链,其中2个DNA分子含有白色链,2个DNA分子含有灰色链。

5.C[[解析]]子一代DNA是15N-14N DNA,所以应为②,A项正确。DNA分子复制两次,产生4个DNA分子,其中2个都是14N-14N DNA,2个为15N-14N DNA,所以子二代DNA应为①,B项正确。DNA分子复制三次,产生8个DNA分子,其中6个都是14N-14N DNA,2个为15N-14N DNA,所以子三代DNA应为③,而不是④,C项错误。亲代的DNA都是15N-15N DNA,所以应为⑤,D 项正确。

6.C[[解析]]DNA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而间期主要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DNA复制后,DNA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数目增加,而染色体数目并不加倍。

7.B[[解析]] DNA分子复制时,作用于①氢键的酶是解旋酶,A项错误。由题意知,DNA分子中A+T占碱基总数的34%,则C+G占66%,DNA分子中G=C=5000×2×66%÷2=3300(个),该DNA分子复制2次相当于增加3个DNA分子,需要的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是3300×3=9900(个),B 项正确。②是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不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C项错误。由题图可知,该DNA 分子中的两条链一条含有15N,一条含有14N,若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2次,形成的4个DNA分子中,只有一个含有15N,即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1/4,D项错误。8.C[[解析]]将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用3H标记,让其在不含3H的环境中连续复制a次,在形成的DNA分子中,含有3H的DNA分子有1个,则含3H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1/2a。

9.D[[解析]] 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1次,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均用15N进行标记,将一个精原细胞放在含14N的环境里培养,则产生的每个子代DNA分子的两条链中,一条含有的是15N,另外一条含有的是14N,所以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全部都含有15N标记的DNA分子。

10.B[[解析]]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形成的子代DNA分子和亲代相同。该DNA分子连续复制n次后,消耗的周围环境中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个数是(2n-1)×200=3000(个),解得n=4,所以该DNA分子已复制4次。

11.A[[解析]]将含14N的一个细菌,转移到含重氮(15N)环境中培养相当于复制一轮的时间,由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所形成的子代中每个DNA分子都是中间型;再放回原环境中培养相当于连续复制两轮的时间后,总共形成8个子代DNA分子,而带15N标记的DNA链只有两条,所以子代有1/4中间型、3/4轻氮型,A项正确。

12.A[[解析]]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可知,分裂产生的细胞中染色体中的DNA的两条链中只有一条

含有放射性。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共用一个着丝点的两条染色单体的两个DNA分子中,只有一个DNA的一条链被标记,也就是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染色单体被标记。

13.(1)42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2)细胞核拟核

(3)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4)DNA分子的复制是双向进行的边解旋边复制

(5)4009000

[[解析]](1)由图甲看出,DNA分子中有A、T、C、G 4种碱基,每条链一端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两条链的方向相反且平行。同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的相邻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2)图乙为DNA的复制,在真核细胞中该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为细胞核,在原核细胞中该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为拟核。(3)图乙的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该过程需要的催化剂是解旋酶和DNA聚合酶。(4)由题图可知,DNA分子复制具有双向复制和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5)设G的含量为X个,A的含量为Y个,则DNA中X+Y=1000,3X+2Y=2400,可求出X为400,Y为600,即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为400个,复制4次,共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4-1)×600=9000(个)。

14.(1)半保留复制(2)解旋DNA聚合

(3)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4)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和磷酸氢键碱基互补配对

[[解析]](1)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即子代DNA保留了一条母链。(2)由图示知,A酶是解旋酶,破坏了DNA分子中两条链间的氢键,使DNA分子解开螺旋;B酶催化DNA子链的合成,为DNA聚合酶。(3)图甲为DNA复制,可发生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

体中。(4)图乙中4为胸腺嘧啶,5为脱氧核糖,6为磷酸,三者构成的7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15.(1)轻(14N/14N)重(15N/15N)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复制

(2)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或分散复制

(3)一条中密度带一条轻密度带中、轻半保留复制分散复制

[[解析]]从题目中的图示可知,深色为亲代DNA的脱氧核苷酸链(母链),浅色为新形成的子代DNA的脱氧核苷酸链(子链)。因此全保留复制后得到的两个DNA分子,一个是原来的两条母链重新形成的亲代DNA分子,一个是两条子链形成的子代DNA分子;半保留复制后得到的每个子代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母链,一条链为子链;分散复制后得到的子代DNA分子的每条单链都是由母链片段和子链片段间隔连接而成的。

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C[[解析]]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等组成,DNA上有基因和非基因片段,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B[[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中还有非基因片段,故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不相同;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是平行的;生物体内的每个DNA上含有许多个基因,故DNA分子数与基因数不相同;每个基因都具有特定的碱基序列,其长度不相同。

3.D[[解析]]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等组成的,所以d>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a>b,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所以b>c,即d>a>b>c。

4.D[[解析]]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导致DNA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碱基与脱氧核糖只是脱氧核苷酸的一部分;4种碱基之间的配对方式只有2种,即A-T和G-C;DNA分子的空间结构大多数呈现出双螺旋;碱基对排列顺序的不同导致了DNA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

5.A[[解析]]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6.C[[解析]]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未复制时)或两个DNA(复制后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前),每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A项正确。染色体是DNA和基因的主要载体,因而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复制、分离、组合、传递),B、D项正确。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不能说染色体是遗传物质,C项错误。

7.C[[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指基因能控制或决定生物的某种性状,即通过转录形成信使RNA,进而翻译成一定的蛋白质,体现生物某一方面的生命活动(性状)。一个基因并不只是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位置,而是控制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8.B[[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基因不在染色体上;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

9.A[[解析]]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两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A 项错误。基因一般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B 项正确。基因的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且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也决定了基因的特异性,C项正确。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且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D项正确。

10.B[[解析]]该DNA片段中含有A、T、C、G 4种碱基;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由多个脱氧核苷酸组成的;染色体位于细胞核内,所以白眼基因也位于细胞核内。

11.C[[解析]]正常小鼠吃一定量的高脂肪食物会变得肥胖,而具有HMIGIC基因缺陷的小鼠吃同样多的高脂肪食物,体重仍保持正常,这说明肥胖由基因控制,从而得出基因能够控制性状,具有遗传效应。

12.A[[解析]]不同DNA分子在结构上的差别在于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A项错误。双链DNA 分子中脱氧核苷酸都是成对的,所以碱基数、磷酸数和脱氧核糖数都是偶数,B项正确。细胞核内的DNA为链状结构,拟核内的DNA为环状结构,C项正确。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有DNA和RNA,但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或RNA,D项正确。

13.D[[解析]] 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千变万化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中基因的多样性,A 项正确。DNA分子中碱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中基因的特异性,B项正确。组成DNA的碱基有A、T、C、G四种,且A与T配对,C与G配对,因此一个含2000个碱基的DNA分子,其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1000种,C项正确。人体内控制β-珠蛋白合成的基因,其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特定的,排列方式只有1种,D项错误。

14.A[[解析]]人的白细胞的DNA上含有全部遗传信息,A项正确。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B项错误。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的DNA相同,但是同种个体间的DNA一般是不同的,C项错误。DNA分子的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若碱基排列顺序不同,则其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D 项错误。

15.D[[解析]] 50个脱氧核苷酸构成的DNA分子中有25个碱基对,共有排列方式425种,由此说明碱基(或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的多样性,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16.C[[解析]]某DNA分子中碱基G的比例为25%,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DNA分子中碱基C的比例也为25%,而基因只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不能确定该DNA上某基因中碱基C的比例。

17.C[[解析]]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A项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上含有多个基因,B项正确。当有染色单体时,一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C项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取决于脱氧核苷酸特定的排列顺序,D项正确。

18.构成基因的基本单位即4种脱氧核苷酸是相同的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9.(1)b DN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a染色体基因在a上呈线性排列

(3)c是b的基本组成单位d、e、f

(4)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解析]]从图示看出,a、b、c分别是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 和蛋白质,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都是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的。DNA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0.(1)蛋白质含氮碱基脱氧核糖

(2)1∶11∶2很多成百上千(3)1 2

(4)E(或脱氧核苷酸;或F;或碱基;或碱基对)

(5)D(或基因)E(或脱氧核苷酸)

[[解析]](1)由于A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因此由题干分析可知,B是蛋白质,C 是DNA,D由脱氧核苷酸组成且构成DNA,所以D为基因,F是含氮碱基,G是脱氧核糖。(2)DNA 未复制时,1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DNA复制后,着丝点分裂前,1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 分子,所以1个A与C有1∶1和1∶2两种比例关系;每个C含有很多个D(基因),每个D中可以有成百上千个E。(3)在E构成的链中间,与1分子G相连接的有1分子的F和2分子的H。

(4)遗传信息是D中E(或脱氧核苷酸;或F;或碱基;或碱基对)的排列顺序。(5)生物的性状主要通过A上的D(或基因)传递给后代,实际上是通过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来传递遗传信息的。

21.(1)一段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都能控制一定的生物性状

(2)其内部的遗传信息即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或数目不同

(3)片段B中的碱基序列不携带遗传信息,不具有遗传效应

(4)大于(5)基因间区B

[[解析]]片段A和C之所以能称为基因,是因为它们都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都能控制一定的生物性状;不同的基因,其内部的遗传信息即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或数目不同;片段B 为基因间区,说明片段B中的碱基序列不携带遗传信息,不具有遗传效应;一般情况下,在一个

DNA分子中类似于B的片段长度要大于类似于A的片段长度;在人类染色体DNA不表达的片段中有一部分是串联重复的序列,它们在个体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这种短序列应该位于图中的基因间区B。

基础排查训练(三)

一、(1)×(2)√(3)×(4)√(5)√(6)√(7)×(8)√(9)√(10)×(11)√(12)√(13)√

(14)×(15)√(16)√

[[解析]](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存在转化因子,但不能证明遗传物质是什么。(3)两个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7)沃森和克里克只是构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并没有利用显微镜观察到DNA双螺旋结构。(10)DNA分子中所含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每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和脱氧核糖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14)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二、1.C[[解析]]DNA分子复制时,分别以亲代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子链,A、B项错误。半保留复制是指新合成的每一个子代DNA分子中都保留了亲代DNA分子中的一条母链,C项正确,D项错误。

2.C[[解析]]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T2噬菌体侵染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即可得到32P标记的噬菌体,A项错误。实验中应用已被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B 项错误。若此次实验上清液中出现了大量放射性,原因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C项正确。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D项错误。

3.C[[解析]]①是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项正确。③是染色体,化学成分主要包括①DNA 和②蛋白质,B项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则一个①上含有许多个基因,C项错误。一条③上通常含有1个DNA分子,复制后含有2个DNA分子,D项正确。

4.D[[解析]]②和①(或⑨)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A项错误。②③⑨构

成胞嘧啶脱氧核苷酸,B项错误。碱基对C—G中有3个氢键,C—G比例越大,DNA分子越稳定,C 项错误。看图可知,DNA分子一条链上相邻的两个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D项正确。

5.C[[解析]]a个噬菌体的DNA双链均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则被标记的DNA单链有2a条。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而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且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所以含有放射性标记的子代噬菌体共有2a个。细菌破裂释放出b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有2a个,所占比例为。

6.B[[解析]]由题意可知,该DNA分子中,A=T=10 000×20%=2000(个),C=G=10 000×30%=3000(个),则含有的氢键数为2000×2+3000×3=1.3×104(个);1个DNA复制3次形成8个子代DNA分子,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3000×7=2.1×104(个);子代DNA分子中含有32P的单链数与含有31P的单链数之比为1∶7;子代DNA分子中含有32P的分子数与只含有31P的分子数之比为2∶6=1∶3。

7.D[[解析]] 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A项正确。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但需要消耗ATP,B项正确。合成两条子链的方向是相反的,C项正确。DNA在复制过程中是边解旋边复制的,D项错误。

8.B[[解析]]染色体经过复制,基因数目也随之加倍,故每个四分体上的等位基因含有4个。若这2对等位基因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和4个绿色荧光点,A项错误,B项正确。若这2对等位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或4个绿色荧光点,C、D项错误。

三、9.(1)能生存能生存死亡能生存

(2)致病的肺炎双球菌的DNA(3)DNA

(4)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解析]](1)无荚膜的肺炎双球菌无毒性,故C组老鼠能生存;将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的DNA放入D后促使无荚膜的肺炎双球菌转化为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故D组老鼠不能生存(死亡)。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故E组老鼠能生存。(2)从(1)中得知,不致病的肺炎双球菌接受了致病的肺炎双球菌的DNA后,使其遗传特性发生了改变。(3)蛋白质的合成受DNA控制。(4)由实验可知,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10.(1)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2)磷酸和脱氧核糖

(3)反向平行含氮碱基

(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5)一个含有32P标记的双链DNA分子经半保留复制后,标记的两条单链只能分配到两个噬菌体的双链DNA分子中,因此在得到的n个噬菌体中只有2个带有标记

[[解析]](1)由题图可知,1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形成的。(3)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若以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该DNA,则放射性物质位于含氮碱基中。(4)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5)由于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一个含有32P标记的双链DNA分子经半保留复制后,标记的两条单链只能分配到两个噬菌体的双链DNA分子中,因此在得到的n个噬菌体中只有2个带有标记。

11.(1)31P31P和32P(2)A B D(3)0∶1∶1

(4)半保留复制遗传特性(5)6000

[[解析]](1)由两条均含31P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是轻DNA,离心后在试管的上层;由一条含31P、另一条含32P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是中DNA,离心后在试管的中层;由两条均含32P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是重DNA,离心后在试管的下层。(2)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G0代

细胞中的DNA全部是轻DNA,离心后所有的DNA分子都在上层,如试管A所示。G1代细胞中的DNA是以G0代细胞中的DNA为模板,以含32P 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形成的,全部为中DNA,离心后在试管的中层,如试管B所示。G2代的DNA分子中,有一半DNA分子是一条链含31P,另一条链含32P,为中DNA;另外一半DNA分子的两条链全含32P,是重DNA,离心后,有一半的DNA分子在中层,另一半在下层,如试管D所示。(3)如上分析,G2代轻DNA没有,中DNA与重DNA数量相等。(4)由细胞的代数及DNA分子中同位素P的含量可知,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这对维持物种遗传特性的稳定有重要意义。(5)由题干“原第一世代DNA分子中共有14 000个脱氧核苷酸,且(A+T)/(G+C)=2/5”可推知(A+T)/(A+T+G+C)=2/(2+5),A=T,则T占碱基总数的1/7,即一个DNA分子中含有2000个T。培养到第三世代,DNA复制2次,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故虽然产生4个子代DNA分子,但是相当于新合成4-1=3(个)DNA分子,所以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2000×3=6000(个)。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作业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大兴区高一物理作业:班级姓名

答案: 1、D(点拨:从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来看,已知的求解位移的途径有两种:(1)位移公式

20at 21t v s +=;(2)平均速度公式t s v =,即t v s =由位移公式20at 2 1 t v s +=可知,t 时间内 位移由v 0与a 两者决定,因而ABC 都不可能得出谁大、谁小的结论,而由平均速度和位移的 关系s=vt 则可判断.所以D 正确) 2、A(点拨:本题可有多种解法,如用平均速度法,即t v s =,则甲甲t 2v s 0= ,乙乙t 2 v s 0=,由乙 甲乙 甲t t s s = 得:s 乙=9m,故A 正确) 3、A(点拨:此题作图象法较为简洁,如图所示,要乙车追上甲车,则要 它们位移相等.即:面积S △OAB =S OACD ,所以,由三角形相似可知追上甲车时,乙车速度为2v) 4、20;1.6(点拨: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前ts,2ts,3ts,…,nts 的位移之比为1:4:9:…:n 2) 5、5;40 6、12.5;15;1.5 7、1440m(点拨:设飞机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到离开地面升空过程中滑行的距离为s 1,速度由0变到v 1=80m/s,加速度a=4.0m/s 2,则由 1121 s 2a v =得,800m 2a v s 121 1==飞机从v 1=80m/s 做匀减速运动到静 止的过程中滑行的距离为观,加速度a 2=-5.0m/s 2,则由222 122s 2a v v =-, 得2 2 1 2222a v v s -=,则跑道长度至少要为s=s 1+s 2=1440m) 8、:(1)略(2)20s(3)50m/s(点拨:设汽车速度v=90km/h=25m/s,行驶t 的时间被截获,警车加速度a=2.5m/s 2,追上超速车时的速度为v′,则截获时:20s s 5 .2252a 2v t at 21vt 2=?==?=,v ′=at=2.5×20m/s=50m/s)

笔记(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高中生物_必修二_基因的本质 1.肺炎双球菌最初的转化实验结果说明() A.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 B.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转化的因子 C.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蛋白质 D.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在DNA分子中,两条链之间的两个脱氧核苷酸相互连接的部位是() A.碱基B.磷酸C.脱氧核酸D.任一部位 3.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 A.是DNA母链的片段B.和DNA母链之一完全相同 C.和DNA母链相同,但T被U所代替D.和DNA母链稍有不同 4.下列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连接正确的是() 5.DNA分子在细胞什么时期能够自我复制() A.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B.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C.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D.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6.下图表示核苷酸的结构组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代表磷酸,b为五碳糖,c为含氮碱基B.DNA的b有一种 C.DNA的c有一种D.DNA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的双链结构 7.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的依据是() A.染色体能被碱性染料着色 B.染色体能变细变长 C.它能复制,并在前后代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D.DNA主要分布于染色体上 8.噬菌体侵染细菌繁殖形成的子代噬菌体() A.含有细菌的氨基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 B.含有细菌的核苷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 C.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不含有细菌的氨基酸 D.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不含有细菌的核苷酸 9.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 + G)︰(T + C)= 2.5,则 DNA 双链中(A + G)︰(T + C)的比值A.0.25 B.0.4 C.1 D.2.5 10.下述关于双链DNA分子的一些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一条链中A和T的数量相等,则互补链中A和T的数量也相等B.一条链中G为C的2倍,则互补链中G为C的0.5倍 C.一条链中A︰T︰G︰C = 1︰2︰3︰4,则互补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为2︰1︰4︰3 D.一条链的G︰T = 1︰2,则互补链的C︰A = 2︰1 11.一个双链DNA分子中含有胸腺嘧啶的数量是胞嘧啶的1.5倍,现测得腺嘌呤数量为1 800个,则组成该DNA的脱氧核苷酸有() A.6 000个B.4 500个C.6 400个D.7 200个 12.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然后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形成的第一代噬菌体中() A.含32P和35S B.不含32P和35S C.含32P,不含35S D.含35S,不含32P 13.有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DNA分子为第一代,经过两次复制得到的第三代DNA 分子的脱氧核苷酸链中与原来第一代DNA分子一条链的碱基序列相同的有 A.1条B.2条C.3条D.4条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4章 第1节

第四章第1节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 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 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实际值 D.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解析]样方法中接近于正方形的区域采用五点取样法,长方形的区域采用等距取样法;古树木数量较少,一般采用实地计数的方法,蛇的种群密度的调查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获得的调查数据是一个近似值,而不是一个精确值;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可以对农林害虫进行监测和预报,对渔业捕捞强度进行确定等,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2.现阶段我国出现了大量“421型”家庭(4个老人+1对夫妇+1个孩子),“二孩政策”于2016年元旦正式实施,下列有关“二孩政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可适当缓解目前我国性别比例的严重失衡 B.可适当提高我国人口出生率,减缓人口老龄化趋势 C.可适当改变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 D.可适当降低我国人口死亡率 [解析]“二孩政策”的出台旨在提高出生率,并没有降低死亡率。 3.(北京卷)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4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7个10 m×10 m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中设有均匀分布的25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在开始实验后的第1天和第85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见表。 处理区小蚂蚁出现率的变化(%) 定时灌溉不驱走大蚂蚁增加35 驱走大蚂蚁增加70 不灌溉不驱走大蚂蚁减少10 驱走大蚂蚁减少2 A.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18:4.1.1 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第12课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1.有3个核酸分子,经分析共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4条多核苷酸链,它们的组成是() A.一个DNA分子,两个RNA分子 B.两个DNA分子,一个RNA分子 C.三个DNA分子 D.三个RNA分子 [解析]3个核酸分子共有5种碱基,这说明在这3个核酸分子当中,既有DNA 又有RNA,所以C和D不正确。由题意可知3个核酸分子共有4条多核苷酸链,5种碱基,8种核苷酸,则最多只有一个DNA分子。 [答案] A 2.在人体中由A、T、C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 A.2种 B.4种 C.5种 D.8种 [解析]碱基A可形成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两种,碱基C也可以形成两种核苷酸,T只能形成脱氧核苷酸。所以A、T、C共可参与构成5种核苷酸。[答案] C 3.下列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些生物中的RNA具有催化功能 B.转运RNA上的碱基只有三个 C.mRNA与tRNA在核糖体上发生配对

D.RNA也可以作为某些生物的遗传物质 [解析]tRNA是运载氨基酸的工具,是RNA中的一种,与其他种类RNA一样,是单链结构,属于生物大分子,并非只有三个碱基,tRNA在某些部分配对并扭曲成双螺旋状,它的平面形状如三叶草的叶形,其中有三个碱基与mRNA 上的密码子配对,称为反密码子。 [答案] B 4.如图所示为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必需的两种物质(甲、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信息位于甲上 B.乙由三个碱基组成 C.甲的合成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 D.乙可以转运多种氨基酸 [解析]由图可知,甲为mRNA,遗传信息位于DNA上,A错误;乙为tRNA,tRNA是由一条单链的RNA通过折叠形成的,由多个碱基组成,B错误;mRNA 是在RNA聚合酶催化作用下,由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C正确;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D错误。 [答案] C 5.如图为细胞核中某真核细胞基因进行转录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物理必修一浙江省高中新课程作业本答案.

物理必修一浙江省高中新课程作业本答案.txt精神失常的疯子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正常的疯子!高中新课程作业本物理必修1 答案与提示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CD 2.B 3.C 4.云地面船岸 5.BC 6.D 7.A 8.2km-3km0 东59.C10.(1)2025152(2)东偏北45°方向作图略11.略 二、时间和位移 1.AC 2.AD 3.A 4.BC 5.BC 6.C 7.ACABOD 8.60m图略 9.6mx轴正方向4mx轴正方向20m10.C11.路程900m位移500m500m 12.中心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相等边缘上一点路程大于位移大小13.(1)路程(2)位移大小思考略 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CD 2.B 3.C 4.3m/s53m/s2 5m/s 5.0 6.AC 7.CD 8.D 9.CD10.ABC11.路程为100m位移0平均速度为012.不同1463km是路程而非位移从地图上量出两地长度,再由比例尺算出直线距离约1080km,v=1080/14≈71km/h 13.从图中量出车运动路程与车长的线段长,按比例算出实际位移为13 5m,v≈13 50 4m/s=33 8m/s121km/h>80km/h,超速 五、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C 2.BD 3.B 4.D 5.飞机火车小球 6.9 8m/s2竖直向下 7.D 8.AB9.1 50-1 510.C11.509m/s2-6m/s2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2.5 2m/s213.略 第一章复习题 1.A 2.D 3.CD 4.ACD 5.BD 6.D 7.ABC 8.D 9.A10.200m11.t20~t1和t2~t312.左0 30 8513.(1)第3秒末(2)40m向上 (3)5m向下(4)-35m125m14.路程为80m位移大小为10m,方向向左15.12m/s≤v乙≤20 6m/s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ABD 2.D 3.ACD 4.BCD 5.C 6.B 7.匀加速直线匀速直线匀减速直线向东向东向东 8.53-39.200m/s210.7 2s11.(1)如图所示 (2)2m/s2(3)2m/s2,相同(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C 2.B 3.B 4.C 5.D 6.C 7.6 8.29.110.7 9s25 3m/s11.(1)8m(2)72m(3)有,求“面积” 12.(1)69 4s(2)2 9km(3)429 8s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1.AB 2.B 3.C 4.C 5.0 128 6.18 7.5 8.16 9.制动时速度(km/h)反应距离(m)制动距离(m)停车总距离(m)405 6813 612016 77288 710.(1)2 5×106m/s2(2)0 11m(3)0 128m11.(1)12m/s(2)180m 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 1.D 2.ABC 3.D 4.BD 5.B 6.BD 7.AB 8.1250m9.425010.(1)t1=10st2=15s(舍去)(2)v=1m/s(3)x=4 4m11.(1)如右图(2)58m12.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教学提纲

高中生物_必修二_基因的本质 1.肺炎双球菌最初的转化实验结果说明()A.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 B.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转化的因子C.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蛋白质 D.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在DNA分子中,两条链之间的两个脱氧核苷酸相互连接的部位是() A.碱基B.磷酸 C.脱氧核酸D.任一部位3.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A.是DNA母链的片段B.和DNA母链之一完全相同C.和DNA母链相同,但T被U所代替 D.和DNA母链稍有不同 4.下列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连接正确的是() 5.DNA分子在细胞什么时期能够自我复制()A.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 B.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 C.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D.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6.下图表示核苷酸的结构组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a代表磷酸,b为五碳糖,c为含氮碱基B.DNA的b有一种 C.DNA的c有一种 D.DNA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的双链结构 7.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的依据是()A.染色体能被碱性染料着色 B.染色体能变细变长C.它能复制,并在前后代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D.DNA主要分布于染色体上 8.噬菌体侵染细菌繁殖形成的子代噬菌体()A.含有细菌的氨基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B.含有细菌的核苷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C.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不含有细菌的氨基酸D.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不含有细菌的核苷酸9.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 + G)︰(T + C)= 2.5,则 DNA 双链中(A + G)︰(T + C)的比值是() A.0.25 B.0.4 C.1 D.2.5 10.下述关于双链DNA分子的一些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一条链中A和T的数量相等,则互补链中A和T的数量也相等B.一条链中G为C的2倍,则互补链中G为C 的0.5倍 C.一条链中A︰T︰G︰C = 1︰2︰3︰4,则互补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为2︰1︰4︰3 D.一条链的G︰T = 1︰2,则互补链的C︰A = 2︰1 11.一个双链DNA分子中含有胸腺嘧啶的数量是胞嘧啶的1.5倍,现测得腺嘌呤数量为1 800个,则组成该DNA 的脱氧核苷酸有() A.6 000个B.4 500个C.6 400个D.7 200个12.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然后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形成的第一代噬菌体中() A.含32P和35S B.不含32P和35S C.含32P,不含35S D.含35S,不含32P 13.有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DNA分子为第一代,经过两次复制得到的第三代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链中与原来第一代DNA分子一条链的碱基序列相同的有A.1条B.2条C.3条D.4条14.如果用同位素32P标记某一噬菌体内的双链DNA分子,然后让其侵入大肠杆菌内繁殖,最后释放出400个后代,则其后代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应占总数的() A.1 % B.2 % C.0.5 % D.50 % 15.在双链DNA分子中,有关四种碱基的关系,下列等式中错误的是() A.C/T=G/SB.A/T=G/C C.A+T = G+CD.A+G = T+C 4.下列对肺炎双球菌和T2噬菌体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 A.T2噬菌体可寄生在乳酸菌体内 B.T2噬菌体头部和尾部的外壳都由蛋白质构成 C.R型细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 D.S型细菌可使人和小鼠患肺炎死亡 6.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 B.真核细胞的DNA都以染色体为载体 C.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D.遗传物质在亲子代之间传递性状 7.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 A.是DNA母链的片段B.和DNA母链之一完全相同C.和DNA母链相同,但T被U所代替D.和DNA母链稍有不同8.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具决定意义的步骤是 ( ) A.子代噬菌体的组装、释放 B.细菌提供条件,合成噬菌体DNA、蛋白质C.亲代噬菌体DNA在细菌内多次复制D.亲代噬菌体将DNA注入细菌细胞内 9.原核细胞基因的非编码区的组成情况是 A.能转录形成信使RNA 的DNA 序列 B.编码区上游和编码区下游的DNA 序列 C.基因的全部碱基序列 D.信使RNA上的密码子组成12.一段多核苷酸链中的碱基组成为:35%的A、20%的C、35%的G、10%的T。它是一段[ ] A.双链DNA B.单链DNA C.双链RNA D.单链RNA 13.下列不是DNA复制条件的是() A.解旋酶、聚合酶B.脱氧核苷酸 C.DNA模板和能量D.逆转录酶 14.如果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两个DNA分子都用15N标记,并只供给精原细胞含14N的原料,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含15N、14N标记的DNA 分子的精子所占比例依次为( ) A.100%、0 B.50%、50% C.50%、100% D.100%、100% 15.假如某大肠杆菌含14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若将其长期培养在含15N的培养基中,便得到含15N的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含15N的大肠杆菌再培养在含14N的培养基中,那么,子二代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A.(a+b)/2 B.(3a+b)/4 C.(2a+3b)/2 D.(a+3b)/4 16.注射后能使小白鼠因患败血病而死亡的是()A.R型肺炎双球菌 B.加热杀死后的R型肺炎双球菌C.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 D.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细菌混合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C.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 D.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 18.某双链DNA分子的碱基中,腺嘌呤的分子数占30%,那么鸟嘌呤的分子数占 A.10% B.20% C.60% D.70% 19.某种DNA分子中,胸腺嘧啶数占全部碱基的23.8%,则腺嘌呤数与胞嘧啶数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 A.23.8% B.26.2% C.50% D.76.2%

第四章 基因与基因组学(答案)

第四章基因与基因组学(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DNA分子复制过程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亲代DNA分子双股链拆开,形成两条模板链 B.新合成的子链和模板链的碱基互补配对 C.复制后新形成的两条子代DNA分子的碱基顺序与亲代的DNA分子完全相同 D. 以ATP、UTP、CTP、GTP和TDP为合成原料 E.半不连续复制 *2.建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是: A.Mendel B.Morgan C.Hooke D.Watson and Crick E.Sthleiden and Schwann *3.下列哪个不属于基因的功能? A.携带遗传信息 B.传递遗传信息 C.决定性状 D.自我复制 E.基因突变 4.DNA分子中核苷酸顺序的变化可构成突变,突变的机制一般不包括: A.颠换 B.内复制 C.转换 D.碱基缺失或插入 E.不等交换 5.下列哪一种结构与割(断)裂基因的组成和功能的关系最小? A.外显子 B.内含子 C.TATA框 D.冈崎片段 E.倒位重复顺序 *6.在一段DNA片段中发生何种变动,可引起移码突变? A.碱基的转换 B.碱基的颠换 C.不等交换 D.一个碱基对的插入或缺失 E.3个或3的倍数的碱基对插入或缺失 7.从转录起始点到转录终止点之间的DNA片段称为一个: A.基因 B.转录单位 C.原初转录本 D.核内异质RNA E.操纵子 8.在DNA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引物是; A.DNA B.RNA C.tRNA D.mRNA E.rRNA 9.下列哪一项不是DNA自我复制所必需的条件? A.解旋酶 B.DNA多聚酶 C.RNA引物 D. ATP、GTP、CTP和TTP及能量 E.限制性内切酶 10.引起DNA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的因素是 A.羟胺 B.亚硝酸 C.5-溴尿嘧啶 D.吖啶类 E.紫外线 11.引起DNA发生移码突变的因素是 A.焦宁类 B.羟胺 C.甲醛 D.亚硝酸 E.5-溴尿嘧啶 12.引起DNA分子断裂而导致DNA片段重排的因素 A.紫外线 B.电离辐射 C.焦宁类 D.亚硝酸 E.甲醛 13.可以引起DNA上核苷酸烷化并导致复制时错误配对的因素 A.紫外线 B.电离辐射 C.焦宁类 D.亚硝酸 E.甲醛 14.诱导DNA分子中核苷酸脱氨基的因素 A.紫外线 B.电离辐射 C.焦宁类 D.亚硝酸 E.甲醛 15.由脱氧三核苷酸串联重复扩增而引起疾病的突变为 A.移码突变 B.动态突变 C.片段突变 D.转换 E.颠换 16.在突变点后所有密码子发生移位的突变为 A.移码突变 B.动态突变 C.片段突变 D.转换 E.颠换 *17.异类碱基之间发生替换的突变为 A.移码突变 B.动态突变 C.片段突变 D.转换 E.颠换 18.染色体结构畸变属于 A.移码突变 B.动态突变 C.片段突变 D.转换 E.颠换 *19.由于突变使编码密码子形成终止密码,此突变为 A.错义突变 B.无义突变 C.终止密码突变 D.移码突变 E.同义突变 *20.不改变氨基酸编码的基因突变为 A.同义突变 B.错义突变 C.无义突变 D.终止密码突变 E.移码突变 21.可以通过分子构象改变而导致与不同碱基配对的化学物质为 A.羟胺 B.亚硝酸 C.烷化剂 D.5-溴尿嘧啶 E.焦宁类 *22.属于转换的碱基替换为 A.A和C B.A和T C.T和C D.G和T E.G和C *23.属于颠换的碱基替换为 A.G和T B.A和G C.T和C D.C和U E.T和U (二)多项选择题

地理作业本必修三【高中新课程作业本地理必修1答案】

地理作业本必修三【高中新课程作业本地 理必修1答案】 高中新课程作业本地理必修1 向国生向国生第四节水循环和 洋流1.D 2.(1)蒸发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水汽输送蒸腾下 渗降水(2)地表径流、下渗、蒸发、降水。 3.C 4.D 5.A 6.(1)①⑤②⑥(2)日本暖流西风漂流(3)寒暖(4) 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基地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在南半 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 洋环流呈长逆时针方向流动。7.(1)略(2)低A处沿岸有寒流经过,并等受冬季风的影响,B处为沿岸有暖流经过(3)处在千岛寒 流仍处和日本暖流的交汇处沿岸为上升流(4)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同时沿岸又有寒流流往(5)北大西洋暖流8.在山区,由于流水的侵蚀造成了沟谷、峡谷等地貌,在河流长江流域地区,河流带来的河水大量沉积,形成了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等 地貌。例如,华北平原的形成就是汾河、海河等河川带来的泥沙堆积 而成的。9.航线①利用了东北信风西南风和加那利寒流,一路顺风顺流;航线②利用了亲潮东北信风和北赤道暖流,一路顺风顺流;航线 ③利用了借助于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洋流,一路顺风顺流。单元练习 1.A 2.C 3.B 4.A 5.B 6.C 7.B 8.C 9.B 10.B 11.A 12.B 13.D 14.B 15.A 16.A 17.C 18.B 19.A 20.B 21.A 22.C 23.A 24.C 25.B26.(1)A (2)冷锋(3)冷锋过境,当地屡受 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晴天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损失的热量多,易出现霜冻。(4)烟气进一步增强了大气逆辐射,起到防冻作用。27.(1)水汽输送地表径流(2)E (3)向斜背斜山岭 谷地背斜尾端受张力作用,容易被外力侵蚀28.(1)热力环流(2)右左(3)几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而后开始发热,空气膨胀上升, 低处形成低气压,高处形成高气压;冰块处气温较低,空气冷却下沉,低处形成高气压,高处形成低气压。这样,同一水平面气压出现明显 的差异,空气就由高压处流向低压处,因此纸片A向右偏动,纸片B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作业本:第4章 基础排查训练(四)

基础排查训练(四) [第4章] 一、判断题 (1)tRNA、rRNA和mRNA都是基因转录的产物。() (2)mRNA上有多少个密码子就有多少个tRNA与之对应。() (3)基因的转录需要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参与。() (4)翻译过程中tRNA和运载的氨基酸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结合。() (5)亲子代遗传信息的表达均是通过翻译过程实现的。() (6)朊病毒是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来繁殖的。() (7)线粒体中基因的遗传不满足孟德尔遗传定律。() (8)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9)tRNA的反密码子携带了决定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 (10)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 (11)一种性状只能由一种基因控制。() (12)乳酸菌的遗传信息传递都发生在生物大分子间。() (13)HIV的遗传信息传递中只有A与U的配对,不存在A与T的配对。() (14)细胞只要含有某种酶的基因,就会有相应的酶合成。() (15)DNA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16)一个含n个碱基的DNA 分子,转录的mRNA 分子的碱基数是n/2个。() 二、选择题 ?大肠杆菌的某生命活动中具有下列图示的碱基配对行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X链—A—T—C—G— |||| Y链—U—A—G—C— 图J4-1 ①表示DNA复制过程 ②图中共有5种碱基

③表示DNA转录过程 ④图中共有8种核苷酸 ⑤图中的A代表同一种核苷酸 ⑥若X链中的碱基改变,则密码子一定改变 ⑦若Y链中的碱基改变,则氨基酸一定改变 A.③④⑤⑦ B.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⑦ D.①③⑤⑥ ?[2017·成都龙泉二中高二月考]图J4-2是高等生物多聚核糖体合成肽链的过程,有关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J4-2 A.该图表示翻译过程,图中核糖体从左向右移动 B.多聚核糖体合成的多条肽链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上互不相同 C.若合成某条肽链时脱去了100个水分子,则该肽链中至少含有102个氧原子 D.细胞中核糖体越多,合成一条肽链所需时间越短 ?图J4-3为中心法则部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图J4-3 A.过程1、2一般发生在RNA病毒体内 B.过程1、3、5一般发生在肿瘤病毒的体内 C.过程2、3、4发生在具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 D.过程1~5不可能同时发生在同一个细胞内 ?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遗传信息只存在于DNA分子中 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C.原核生物的DNA上不存在密码子,密码子只存在于mRNA上 D.正常生物细胞内,既能发生DNA转录形成RNA,也能发生RNA逆转录形成DNA ?如图J4-4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表达和基因的本质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三、四章试卷 姓名班级座位号 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叙述中属于该实验不能证实的是() A.DNA能进行自我复制 B.DNA能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C.DNA能控制生物体的性状遗传 D.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2.以下不能作为遗传物质的特点的是() A.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B.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C.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D.能直接表现或反映出生物体的各种性状 3.下列关于染色体与DNA关系的叙述,确切的是() A.染色体、DNA都是遗传物质 B.DNA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C.不同生物中,染色体上具有的DNA数量不同 D.DNA在细胞中全部存在于染色体上 4.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在形成子代噬菌体时,用来作模板物质的是 A.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B.细菌内的蛋白质 C.噬菌体的DNA分子 D.细菌内的DNA分子

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是() A.吸附→注入→组装→合成→释放 B.注入→吸附→组装→合成→释放 C.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D.注入→吸附→合成→组装→释放 6.最能说明染色体是DNA的载体的事实是() A.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B.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C.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的一级结构 D.染色体的遗传动态引起DNA数量变化 7.用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做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入细菌体内的成分中() A.含35S B.含32P C.含35S和32P D.不含35S和32P 8.DNA完全水解(彻底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四种脱氧核苷酸 B.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C.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D.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9.有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的结构中有一个腺嘌呤,则它的其他组成应是() A.三个磷酸、三个脱氧核糖、一个胸腺嘧啶 B.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一个胞嘧啶 C.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一个胸腺嘧啶 D.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一个尿嘧啶

基因突变与疾病

第九章基因突变与疾病 基因(gene)是DNA分子上一段具有遗传功能的核苷酸序列,是细胞内遗传物质的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基因具有如下特征:①基因能自我复制。一个基因随DNA的复制而成为两个相同的基因。②基因决定性状。DNA上某一结构基因经转录和翻译,决定某种酶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表现出某一性状。③基因能发生突变。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基因可发生突变,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分化的分子基础,也是某些疾病的基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第一节基因突变的概念和原因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是指DNA分子上核苷酸序列或数目发生改变。由一个或一对碱基发生改变引起核苷酸序列改变所致的突变,称为点突变(point mutation);把核苷酸数目改变的基因突变称为缺失性或插入性突变(deletional and insertionar mutation)。基因突变后在原有位置上出现的新基因,称为突变基因(mutant gene)。基因突变后变为和原来基因不同的等位基因,从而导致了基因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且能自我复制,代代相传。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殖细胞,也可发生在体细胞。发生在生殖细胞的基因突变可通过受精卵将突变的遗传信息传给下一代,并在子代所有细胞中都存在这种改变。由于子代生殖细胞的遗传性状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故可代代相传。发生于有性生殖生物体细胞的基因突变不会传递给子代,但可传给由突变细胞分裂所形成的各代子细胞群,在局部形成突变细胞群体。通常认为肿瘤就是体细胞突变的结果。 基因突变的原因很多,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自发性损伤 大量的突变属于自发突变,可能与DNA复制过程中碱基配对出现误差有关。通常DNA复制时碱基配对总有一定的误配率,但一般均可通过DNA损伤的修复酶快速修正。如果少数误配碱基未被纠正或诸多修复酶某一种发生偏差,则碱基误配率就会增高,导致DNA分子的自发性损伤。 二、诱变剂的作用 诱变剂(mutagen)是外源诱发突变的因素,它们的种类繁多,主要有: (一)物理因素 如紫外线、电离辐射等。大剂量紫外线照射可引起DNA主链上相邻的两个嘧啶碱以共价键相结合。生成嘧啶二聚体,相邻两个T、相邻两个C或C与T 之间均可形成二聚体,但最容易形成的二聚体是胸苷酸二聚体(thyminedimerTT )。由于紫外线对体细胞DNA的损伤,从而可以诱发许多皮肤细胞突变导致皮肤癌。电离辐射对DNA的损伤有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前者系电离辐射穿透生物组织时,其辐射能量向组织传递,引起细胞内大分子物质吸收能量而激发电离,导致DNA理化性质的改变或损伤;后者系电离辐射通过扩散的离子及自由基使能量被生物分子所吸收导致DNA损伤。生物组织中的水 经辐射电离后可产生大量稳定的、高活性的自由基及H 2O 2 等。这些自由基与活 性氧与生物大分子作用不但可引起DNA损伤,而且也能引起脂质和生物膜的损伤及蛋白质和酶结构与功能的异常。电离辐射使DNA损伤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碱基破坏脱落与脱氧戊糖分解。②DNA链断裂。③DNA交联或DNA-蛋白质交联。 (二)化学因素 如某些化工原料和产品、工业排放物、汽车尾气、农药、食品防腐剂和添加剂等均具有致突变作用。目前已检出的致突变化合物已达6万余种。现择下列常见化学诱变剂说明对DNA损伤的机制。

高中生物经典【必修三】能量流动单选作业题

作业题 姓名: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科学家发现,深海冷泉生态系统(最深可达9000多米)具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极高的生物密度等特点,其能量的输入主要依靠()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动物的同化作用 C.原核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D.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2.调查发现某种蜣螂提高了“生活品位”,不仅吃粪便,还取食蜈蚣、千足虫等。与普通蜣螂相比,这种蜣螂前足较卷曲,便于捕猎,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内脏。由此得不出的结论是() A.从进化的角度看,这种蜣螂与普通蜣螂存在生殖隔离 B.从生态系统成分看,这种蜣螂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 C.与普通蜣螂相比较,这种蜣螂类型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与普通蜣螂相比较,这种蜣螂种群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3.某湖泊的水中以及小鱼、大鱼、鱼鹰体内的DDT含量分别为3×10-12、5×10-7、2×10-5、2.5×10-5单位。这种现象称为: A.富营养化B.环境污染C.生物放大D.食物链 4.下列叙述与下图所示模型不相符的是() A.若x表示种群数量,则①可以代表出生率或迁入率 B.若x表示环境中的碳元素,则①可能代表光合作用 C.若x表示捕食链中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则①代表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 D.若x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①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 5.下列与生态系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寄生生物的存在会影响被寄生生物的生存,从而降低生物多样性 B.食物链的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用于生物自身有机物的合成 C.森林植物分层分布,下层光照较弱,生长于下层的植物定向变异为喜阴植物D.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既发生在生物之间,也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6.下列各组生物中,全部是生产者的一组是() A.海带、梨树、酵母菌B.蘑菇、水绵、洋葱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同步作业16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含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十六) ………学业达标练……… 1.央视一则报道称,孕妇防辐射服不仅不能防辐射,反而会聚集辐射。辐射对人体危害很大,可能导致基因变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都是由辐射引起的 B.环境引发的变异可能为可遗传变异 C.辐射能导致人体遗传物质发生定向变异 D.基因突变可能造成某个基因的缺失 [答案] B [解析]引起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的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A项错误;如果环境引发了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改变,就成了可遗传的变异,B项正确;辐射能导致人体遗传物质发生不定向改变,C项错误;基因突变会导致基因内部分子结构的改变,不会导致某个基因的缺失,D项错误。 2.下列细胞中最不容易发生基因突变的是() A.正在分裂的蛙红细胞 B.人神经细胞 C.正在分裂的精原细胞 D.豌豆根尖的分生区细胞 [答案] B

[解析]人神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分裂,DNA不进行复制,不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3.依据中心法则,若基因发生突变后,相应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则该基因的变化是() A.基因发生断裂 B.基因发生多个碱基增添 C.基因发生碱基替换 D.基因发生多个碱基缺失 [答案] C [解析]A项,基因发生断裂会造成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数目变少,故错误;B项,基因发生多个碱基增添,一般会造成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数目增多,也有可能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数目减少,两种情况下氨基酸序列均会改变,故错误;C项,基因发生碱基替换,因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相应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可能不变,故正确;D项,基因发生多个碱基缺失,相应的蛋白质氨基酸数目一般会减少,故错误。 4.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后基因位置关系没有改变 B.体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一定不能遗传给后代 C.基因突变大多是有害的,无法作为进化的原材料 D.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的位置 [答案] A

高一物理必修一作业本答案

高中新课程作业本物理必修1 答案与提示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CD 2.B 3.C 4.云地面船岸 5.BC 6.D 7.A 8.2km-3km0 东59.C10.(1)2025152(2)东偏北45°方向作图略11.略 二、时间和位移 1.AC 2.AD 3.A 4.BC 5.BC 6.C 7.ACABOD 8.60m图略 9.6mx轴正方向4mx轴正方向20m10.C11.路程900m位移500m500m 12.中心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相等边缘上一点路程大于位移大小13.(1)路程(2)位移大小思考略 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CD 2.B 3.C 4.3m/s53m/s2 5m/s 5.0 6.AC 7.CD 8.D 9.CD10.ABC11.路程为100m位移0平均速度为012.不同1463km是路程而非位移从地图上量出两地长度,再由比例尺算出直线距离约 1080km,v=1080/14≈71km/h 13.从图中量出车运动路程与车长的线段长,按比例算出实际位移为13 5m,v≈13 50 4m/s=33 8m/s121km/h>80km/h,超速 五、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C 2.BD 3.B 4.D 5.飞机火车小球 6.9 8m/s2竖直向下 7.D 8.AB9.1 50-1 510.C11.509m/s2-6m/s2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2.5 2m/s213.略 第一章复习题 1.A 2.D 3.CD 4.ACD 5.BD 6.D 7.ABC 8.D 9.A10.200m11.t20~t1和t2~t312.左0 30 8513.(1)第3秒末(2)40m向上 (3)5m向下(4)-35m125m14.路程为80m位移大小为10m,方向向左15.12m/s≤v 乙≤20 6m/s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ABD 2.D 3.ACD 4.BCD 5.C 6.B 7.匀加速直线匀速直线匀减速直线向东向东向东 8.53-39.200m/s210.7 2s11.(1)如图所示 (2)2m/s2(3)2m/s2,相同(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C 2.B 3.B 4.C 5.D 6.C 7.6 8.29.110.7 9s25 3m/s11.(1)8m(2)72m(3)有,求“面积” 12.(1)69 4s(2)2 9km(3)429 8s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1.AB 2.B 3.C 4.C 5.0 128 6.18 7.5 8.16 9.制动时速度(km/h)反应距离(m)制动距离(m)停车总距离(m)405 6813 612016 77288 710.(1)2 5×106m/s2(2)0 11m(3)0 128m11.(1)12m/s(2)180m 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 1.D 2.ABC 3.D 4.BD 5.B 6.BD 7.AB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测试题及答案

第3章基因的本质 一、选择题 1.肺炎双球菌最初的转化实验结果说明() A.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 B.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转化的因子 C.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蛋白质 D.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在DNA分子中,两条链之间的两个脱氧核苷酸相互连接的部位是()A.碱基B.磷酸C.脱氧核酸D.任一部位3.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 A.是DNA母链的片段B.和DNA母链之一完全相同 C.和DNA母链相同,但T被U所代替D.和DNA母链稍有不同 4.下列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连接正确的是() 5.DNA分子在细胞什么时期能够自我复制() A.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 B.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 C.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D.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6.下图表示核苷酸的结构组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代表磷酸,b为五碳糖,c为含氮碱基 B.DNA的b有一种 C.DNA的c有一种 D.DNA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的双链结构 7.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的依据是() A.染色体能被碱性染料着色

B.染色体能变细变长 C.它能复制,并在前后代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D.DNA主要分布于染色体上 8.噬菌体侵染细菌繁殖形成的子代噬菌体() A.含有细菌的氨基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 B.含有细菌的核苷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 C.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不含有细菌的氨基酸 D.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不含有细菌的核苷酸 9.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 + G)︰(T + C)= 2.5,则DNA 双链中(A + G)︰(T + C)的比值是() A.0.25 B.0.4 C.1 D.2.5 10.下述关于双链DNA分子的一些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一条链中A和T的数量相等,则互补链中A和T的数量也相等 B.一条链中G为C的2倍,则互补链中G为C的0.5倍 C.一条链中A︰T︰G︰C = 1︰2︰3︰4,则互补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为2︰1︰4︰3 D.一条链的G︰T = 1︰2,则互补链的C︰A = 2︰1 11.一个双链DNA分子中含有胸腺嘧啶的数量是胞嘧啶的1.5倍,现测得腺嘌呤数量为1 800个,则组成该DNA的脱氧核苷酸有() A.6 000个B.4 500个C.6 400个D.7 200个 12.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然后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形成的第一代噬菌体中() A.含32P和35S B.不含32P和35S C.含32P,不含35S D.含35S,不含32P 13.有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DNA分子为第一代,经过两次复制得到的第三代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链中与原来第一代DNA分子一条链的碱基序列相同的有()A.1条B.2条C.3条D.4条 14.如果用同位素32P标记某一噬菌体内的双链DNA分子,然后让其侵入大肠杆菌内繁殖,最后释放出400个后代,则其后代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应占总数的()A.1 % B.2 % C.0.5 % D.50 % 15.在双链DNA分子中,有关四种碱基的关系,下列等式中错误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