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官印制度

宋朝官印制度
宋朝官印制度

宋朝官印制度

宋朝官印制度

中国古代官印制度发展到宋代,已十分成熟和完备。国家设置了专门的铸印机构——少府监和文思院,并且制定了诸如牌印制度、知印制度等严密的管理措施,在官印的形制上,背款的出现和叠篆的使用,为以后金元各代所沿袭,影响深远。

宋朝官印制度-构成

宋宣抚处置使司随军审计司印

宋代官印是由宝、印、记三部分构成的。帝、后及太子印称“宝”,各级军事、行政机构印称“印”,其属吏及诸军将校印称“记”、“朱记”。宝宋代制宝比较复杂,除太祖所受“皇帝承天受命之宝”和“皇帝神宝”为后周所制外,每位皇帝继位,都纷纷刻制御宝,仅北宋九帝,就制宝三十余枚。宋太祖登基后,“又制‘大宋受命之宝’。至太宗,又别制‘承天受命之宝’。是后,诸帝嗣服,皆自为一宝,以‘皇帝恭膺天命之宝’为文”。至宋徽宗时,其仿效唐制,刻制了皇帝八宝,即镇国宝(文曰“承天福延万亿永元极”)、受命宝(文曰“受命于天,即寿永昌”)、

“皇帝之宝”、“皇帝信宝”、“皇帝行宝”、“天子之宝”、“天子信宝”和“天子行宝”。政和七年,徽宗又制一宝,文曰“范围天地,幽赞神明,保合太和,万寿无疆”,号为定命宝,合前面八宝共为九宝,以合“乾元用九之数”。南宋时,“凡中兴御府所藏玉宝十有一,金宝三,八宝皆高宗皇帝作”。高宗所作八宝,则完全是仿制徽宗八宝。除皇帝制宝外,宋代皇后、妃子、太子也皆有宝。

宋朝官印制度

宋代官僚机构设置重叠,形成了数量庞大的官僚统治集团。这样也使宋代的官印数量大为增加。从诸王、中书门下、枢密院、宣徽院、三司、尚书省诸司到节度使、观察使以及州、府、军、监、县都有官印。一些受朝廷临时委任的官员,“其奉使出入,或本局无印者,皆给奉使印”。此外,还有一些机构和官员不断请求铸印。如“枢密院承旨,本吏人名,太平兴国以翰林杨守一为之,加‘都’字。后复用吏。熙宁三年,复以李绶充副都承旨。未几,又请铸印,诏只许印在院,以‘枢密都承旨印’为文”。到南宋时,“由内外官有请于朝,则铸给焉”。官印的颁发已较为泛滥了。

记记与朱记应起于唐代,现有唐代“大毛村记”和“蕃汉都指挥记”等可以佐证。但在唐代这种用法还不多见,到宋代才被广泛地用于下级官吏的印中。《宋史?舆服志》载:“又有朱记,

以给京城及外处职司及诸军将校等,其制长一寸七分,广一寸六分。”到了南宋时,“监司、州县长官曰印,僚属曰记。又下无记者,止令本道给以木朱记,文大方寸”(注:《宋史?舆服志》,中华书局,1977年。)。其实,据《宋史?地理志》记载,宋廷只在北宋初年,曾使用过道一级的行政区划,后即改为路,直到南宋末年。但宋人沿袭唐朝的习惯,在言语中仍将路称之为道。这样,文中“止令本道给以木朱记”一句,就较为容易理解了。这说明在南宋,路一级的机构是有权给属吏颁发木朱记的。

宋朝官印制度-分期

北宋威武左第二十三指挥第二都朱记故宫博物馆

由铸造及使用情况看,宋代官印大致可分为创建、规范和涣散三个时期。创建期建隆元年至开宝九年,为整个太祖朝。这一时期,国家刚刚建立,外有南唐、后蜀、北汉等强敌林立,内有藩镇拥兵自重。朝廷的燃眉之急是消灭割据势力,稳定时局,统一国家,还不可能分出太多的精力去关注典章制度。所以,无论是皇帝的御宝,还是各级官署的印记,都主要是沿用五代的旧物,自制的宝印还很少。宋太祖除“传周广顺中所造二宝”外,仅制一枚“大宋受命之宝”和三印。到乾德三年,才因“旧印五代所铸,篆刻非工”,下诏重铸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使印等,但由于数量很少,我们至今尚未

发现一件这一时期的宝印实物。太祖所铸“天下合同之印”、“御前之印”、“书诏之印”三印称印而不称宝,是与以后皇帝制宝相违背的。所以,太宗继位后很快就将三印改铸为宝。这一现象应视为这一时期制度尚未完备的表现。规范期太平兴国元年至靖康二年。这一时期,国家政治趋于稳定,除晚期外,没有大的社会动荡。印制上的突出特点是形成了皇帝八宝制度;各级机构的印记完全摒弃了五代旧印,改铸了新印;制度建全,形制规范。北宋朝廷在基本完成了统一大业之后,开始着手大规模整肃军队,给禁兵各军正式命名新的番号。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太平兴国二年正月,宋太宗继位仅三个月,即“诏以美名易禁军旧号,铁骑曰日骑,控鹤曰天武,龙[捷]曰龙卫,虎捷曰神卫”。有了新的、正式的番号之后,诸军将校印记的铸造工作才得以相继展开。

近年来所面世的数十枚宋代军印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在这一时期铸造的。如1952年10月于内蒙古宁城县辽中京大名城遗址出土的“神卫左第一军第二指挥第二都朱记”,以及开封市博物馆征集的“虎翼右第一军第三指挥第四都记”。行政机构印记的铸造,也应是同步进行的,只是这类印记出土的数量较少,不及军印多罢了。

嘉兴府金山防海水军统领印(宋)

涣散期建炎元年至祥兴二年,实际是整个南宋时期。这一时期,经过靖康之难,南宋小朝廷偏安东南一隅,宋金、宋元

战争连绵不断。战乱使原有的典章制度废驰了,印制也开始涣散,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其一是由于巨大的社会动荡,使官印的管理和使用出现了混乱。“南渡之后,有司印多亡失,彼遗此得,各自收用。”“然州县沿循,或以县佐而用东南将印,以掾曹而用司寇旧章,名既不正,弊亦难防。”这种情况在宋代被称为“假借”。假借之风盛行,使有关部门深感不安,立陈改变这一现状。“乾道二年,礼部请郡县假借印记者,悉毁而更铸。”“绍熙元年,礼部待郎言:‘请令有司制州县官合用印记,旧印非所当用者,毁之。’”,但实际收效并不显著。

其二是官印的形制出现了新变化。南宋初年,所铸官印印文上,往往加上了“行在”二字,或冠年号,以与北宋旧印相区别。关于年号印,瞿中溶著《集古官印考》中曾记载,乾隆四十八年,瓜州疏浚河道,于河心沉船中,发现“建炎谏官之印”、“建炎宿州军资库记”、“建炎宿州州院朱记”等六方宋印,其中五方均冠有建炎年号。又如“宁宗嘉定十四年,山东郊顺,铸……泰安军及‘京东安抚使’、‘马步军总管’、‘京东河北镇抚节制大使’印,并冠以‘嘉定’二字”。至于印文中所加“行在”二字的问题,《文献通考》记绍兴四年,“权户部侍郎王俣言……请度支、金仓部、太府、司农寺各铸印。以‘行在所’或‘巡幸某印’为文……其他部要一切印记,都省依此施行。诏印文添‘行在所’字”。有人认为,这当是南宋朝廷在建炎、绍兴年间

的权宜之计,并未长期执行,所铸印记也不多。

其三是会子印的出现。《宋史?舆服志》记载:“成都府钱引,每界以铜朱记给之。行在都茶场会子库,每界给印二十五:国用印三钮,各以‘三省户房国用司会子印’为文;检察印五钮,各以‘提领会子库检察印’为文;库印五钮,各以‘会子库印造

会子印’为文;合同印十二钮,内一贯文二钮,各以‘会子库一贯文合同印’为文;五百文、二百文准此。”将官印用于纸币,这当是中国印史和货币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宋代印制中的一个创举,值得更深入地研究。现在,我们尚能看到的“壹贯背合同”印,即上文提及的“合同印”之一种。实物与文献记载情况不同,说明当时会子印也有多种,即使是“合同印”也可

能会因不同“界”而印文有所不同。

宋朝官印制度-管理与使用

壹貫背合同-宋

通常所说的官印,其实应分为职印与官司印两种基本形式。职印是指以官职名称为印章文字的官印,一官一印,并颁发给官员个人佩带。官司印是指以府衙名称为印章文字的官印,官司印不授于官员个人,但由官员执掌、保管,一官离任后,继任官员继续使用。隋唐时,官司印已开始盛行,至宋代则完全确立了官司印的地位。虽然还有以职印形式出现的官印,如“(元丰)四年,诏三省印,银铸金涂,‘给事中印’为门下

外省之印,‘舍人印’为中书外省之印”(注:《文献通考?王礼考》,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但也完全是按照官司印的制度使用的。因此,宋代除继承了隋唐以来对官司印的一些管理办法以外,最终形成了自己对官印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其一,国家设置了专门的铸印机构——少府监和文思院《宋史?职官志》载:在宋代,“凡车辇、饬器、印记之造,则少府监、文思院隶焉”。但具体到北宋时期,“凡进御器玩、后妃服饰、雕文错彩工巧之事,分隶文思院,后苑造作所,本监但掌造门戟、神衣、旌节,郊庙诸坛祭玉、法物,铸牌印朱记……”当时文思院隶属于少府监,是其下属五院之一,铸造印记是由少府监直接负责的,并不归文思院。但到了高宗“绍兴三年,诏少府监并归文思院”。之后,文思院就继少府监成为国家专门的铸印机构了。从现有的实物看,至少是在真宗咸平年之后所铸官印的背款上,基本上都刻有“少府监铸”。南宋官印上大多刻有“文思院铸”。这应是少府监、文思院作为铸印机构最直接的证据。在浙江省博物馆,藏有一方“宣抚处置使司随军审计司印”,是当年疏浚西湖时发现的。其背款刻“建炎四年二月宣抚处置使司行府铸”,显然不合乎宋代印制,对于这一情况,可有两种解释:一是南宋初年,时局动荡,政令不行,个别机构擅自越权为下属铸印。二是因统一铸印不便,朝廷允许一些机构暂时便宜行事的结果。这类印数量不多,具体情况还需进一步研究。

此外,少府监、文思院除直接从事官印的铸造外,还负责制定官印的形制。《宋史?职官志》记载“元丰官制行,始置监、少监、丞、主簿各一人。监掌百工伎巧之政令,少监为之贰,丞参领之。凡乘舆服御、宝册、符印、旌节、度量权衡之制,舆夫祭祀、朝会展采备物,皆率其属以供焉。”这所谓的符印等物“之制”具体到官印上来,指的就是官印的形制。实际上,早在元丰改制以前,少府监就一直担负着这项职能。王文盛是少府监的篆文官,他于仁宗景期间曾两次上书,议定官印的形制。在第二次上书时他说:“旧例亲王、中书印各方二寸一分,枢密、宣徽、三司、尚书省、开封府方二寸,节度使寸九分,节度观察留后、观察使寸八分半,防御、团练使、转运州、县印,寸八分。凡印,各上下七分,皆阔寸六分,虽各有差降,而无令式以纪其数。”仁宗肯定了他的建议,“绍从其言,著于令”。这应当是少府监负责制定宋代官印形制最为明确的记载。在南宋,少府监这一职能被文思院承袭。

其二,由礼部负责官印的管理《宋史?职官志》载:“礼部掌国之礼乐、祭祀、朝会、宴飨、学校、贡举之政令。……若印记、图书、表疏之事,皆掌焉。”其实,宋代的礼部对官印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对新印的颁发、废印的收缴和销毁。“神宗熙宁五年,诏内外官洞官合赐牌印,并令少府监铸造,送礼部给付。”礼部成为代表国家,给各级官员颁发印记的部门。宋代的官印虽为铜铸,但是由于一些衙门公务十分繁忙,官

印磨损得快,竟需每年更换一颗新印。“唐印文如丝发,今印文如筋,开封府、三司印文尤粗,犹且岁易,以此可见事之繁剧也。”再加上一些机构撤并和人为损坏,宋代各级机构每年报废大量的官印。而这些废印,各衙门是不能善自处理的,必须上交礼部。所以宋敏求在《春明退朝录》中说:“予治平初,同判尚书礼部,掌诸路纳到废印极多,率皆无用。”最后他借鉴唐朝的办法,建议“今之废印,宜准故事碎之。”这是英宗治平年间的事,当时废印只是上交礼部保存,而未做处理,但到了宋神宗时,已有了销毁印的记录了。“(元丰)六年,旧制贡院专掌贡举,其印曰‘礼部贡举之印’,以废贡院,事归礼部,别铸‘礼部贡举之印’。”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防止官吏盗用旧印,产生奸弊,所以《宋史?舆服志》神宗元丰六年十二月“诏自今臣僚所授印,亡殁并赐随葬,不即随葬因而行用者,论如律”的记载,当是不准确的,最起码这一诏令没有实行施行。

另外,从建国后数十年的考古发掘情况看,宋代官印或为当时战败者所遗弃,或为战胜者所缴获,多出土于古代遗址或江河湖泊之中,而在大量宋墓中,仅发现几枚私印而已,至今尚未见到一枚官印。这种现象也可以作为否

北宋时期税务官员征税使用的铜印

认宋代有赐官印随葬的一个佐证。

其三,主要的管理制度1.牌印制度为了适应官司印的特点,

宋代借鉴唐代的办法,制有铜牌,与官印同时颁发给官员,这样就使“诸王、节度、观察使、州、府、军、监、县印,皆有铜牌……刻文云‘牌出印入,印出牌入’”。至于具体情况,我们可参见胡三省于《资治通鉴?唐僖宗中和四年》“并牌印皆没不反”下注曰:“至唐始置职印(即官司印——引者注),任其职者,传而用之。其印盛之以匣,当官者置之卧内,别为一牌,使吏掌之,以谨出入,印出而牌入,牌出则印入,故谓之牌印。”这就是说,官印平时由官员本人负责保管,牌由有关属吏持有,须钤印时,由属吏向官员交牌拿印,用完后,再交印将牌拿回。

2.知印制度宋代衙署往往有多人为主官,因而出现主官轮流“知印”的新情况。如宋代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参知政事为副相,设政事堂于禁中,作为其议事办公机构。故《宋史?职官志一》记载:“宋承唐制,以同平章事为真相之任,无常员;有二人,则分日知印。”参知政事“仍令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宋初宰相虽有多人,但只指定二人分别轮流执掌中书之印。参知政事初设时职位较低,无权执掌中书之印,也不在政事堂议事。直到至道元年,才“诏宰相与参政轮班知印,同升政事堂”。

元丰改制后,废除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职,以尚书省的副长官左、右仆射为宰相,左、右丞管理省务,并任执政(另二执政为门下、中书二省侍郎各一人),这样,左、右丞即“掌

参议大政,通治省事,以贰令、仆射之职。仆射轮日当笔,遇假故,则以丞权当笔、知印”。左、右丞就成为在假日权代左、右仆射执掌相印的实权人物。宋代之所以这样严格规定“知印”与“不知印”之分,一是为了防止官员,主要是宰相一人掌印,大权独揽;二是为了明确职责,防止官吏盗用官印,产生弊端。可以说“知印”制是对唐代牌印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和发展,并为以后各代所沿用、继承。

3.临时给印制度宋代对临时受朝廷之命出使外国的官员,无论原有无官印,都颁发奉使印,作为奉使出入的凭证。如包拯在庆历五年时,就曾以监察御史的身份,任贺契丹正旦使,持奉使印,出使契丹。到了神宗熙宁四年,对颁发奉使印作了更详细的规定:“诏中外奉使,除文臣两省、武臣横行以上,不以职务紧慢,余官如使外国,接送伴体量安抚制勘之类,给奉使印,余给铜记,以奉使朱记为名。”至此,对那些职位较低的官员,不再颁发奉使印,只给奉使朱记。到了南宋,继续沿用这一办法,“或衔命出境者,以奉使印给之,复命则纳于有司”。“后以朝命出州县者,亦如之。新进士置团司,

亦假奉使印,结局还之,此常制也。”这样,奉使印的使用范围被扩展了,不但“衔命出境者”可持奉使印,临时奉命出巡

州县的官员也被授于奉使印,连新科进士也可借用奉使印了。

4.御宝的管理北宋长期都是由“门下省主乘舆八宝”,后在宋

徽宗崇宁五年,尚书省“请置符宝郎四员,隶门下省,二员以

中人充,掌宝于禁中。……内符宝郎奉宝出以授外符宝郎,外符宝郎从宝行于禁卫之内,朝则分进于御坐之前”。内外四位符宝郎,相互内外,互为牵制,以加强御宝出纳使用的监督与管理。高宗绍兴十六年又重新制作了八宝,藏之于御府,由入内内侍省掌管。

其四,复杂的钤印方法宋代不仅有严密的官印管理制度,在钤印时,也有许多复杂的规定和惯例要遵循,有时连内行人也搞不明白。大中祥符五年,真宗皇帝在阅览河西节度使、许州知州石普的奏状时,发现石普用的是许州观察使印,不解其意,经宰相王旦的详细解释,才弄清了其中的缘由。

宋代的钤印是很有讲究的。首先是皇帝的用宝制度,其八宝中“镇国宝、受命宝不常用,惟封禅则用之;皇帝之宝,答邻国书则用之;皇帝行宝,降御札则用之;皇帝信宝,赐邻国书及物则用之;天子之宝,答外国书则用之;天子行宝,封册则用之;天子信宝,举大兵则用之”。具体到用宝程序,也有明确规定,“应合用宝,外符宝郎具奏,请内符宝郎御前请宝,印讫,付外符宝郎承受”。一般的官司印,钤印时也有严格的规定。如上文提及的石普,他一人持有节度使、观察使和知许州三印。“节度使在本镇,兵仗则节度判官、掌书记、推官书状,用节度印;田赋则观察判官、支使、推官书状,用观察印;符刺属县,则本使判书,用州印。……石普独书奏章,当用河西节度使印。”如此复杂,难怪连皇帝老子也弄

不清楚了。

但是,若是两个衙门共同办理一件事务时,反而较为简单,行文时只钤用级别较高衙门的官印。如《宋史?职官志》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院在中书之北,印有‘东院’、‘西院’之文,共为一院,但行东院印。”在宋代以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独掌军机大事,中书不得参与。“庆历中,二边用兵,知制诰富弼建言,边事系国安危,不当专委枢密。仁宗以为然,即诏中书同议。”此即是上文东、西院“共为一院”之意,实际上是中书与枢密院共同商议,处理军国大事。如果两院共同签署文件时,只钤用中书印而不用枢密院印。与此大致相同的是宣徽院有南院、北院之分。“南院资望比北院颇优,然皆通掌,止用南院印……”

宋朝官印制度-形制

保捷弟一佰三弟六指揮使朱記-宋

宋代官印的形制是隋唐以来官印形制的总结和发展,它在纽式、款识、文字风格等方面出现的新形式、新特点,是中国古代官印形制成熟的标记,并为以后各代所沿用仿效。

质料宋代官印的一大特点就是质料的简单化。在宋代,除皇帝御宝有用玉、用金之别外,其他官印基本上为铜铸。“秦以前以金、玉、银为方寸玺,秦以来天子独称玺,又以玉,群

下莫得用。”所以,以玉制玺,成为帝王们的专利。宋代皇帝的御宝也是以玉质为主,金质的较少。太祖制有三方金印,即“天下合用之印”、“御前之印”、“书诏之印”,太宗将其改铸为宝时,仍为金质。其他各朝,也只有真宗封禅所用“天下同文之宝”为金铸。八宝则皆为玉宝。

南宋时,高宗皇帝制有十一枚玉宝(含八宝)而仅铸有三枚金宝。皇后、皇太后、皇太妃、皇太子之宝皆为金铸,只有真宗刘皇后和英宗高皇后曾垂帘听政,其“皇太后宝”和“太皇太后之宝”为玉质。“绍兴七年……礼官言国朝礼制,诸后谥宝,曾垂帘听政者则用玉,余则比金用。”至于一般官印的质料更为单一,“宋因唐制,诸司皆用铜印”。区别仅在于诸王及中书门下、枢密院、宣徽院、三司、节度使、观察使印涂金,其余各级官印皆不涂金。但这是宋初的制度,到了元丰年间,神宗改革官制,将原政事堂的职权分属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三省恢复了实际地位和职权。为显示三省与枢密院的特殊地位,“元丰四年,诏三省印,银铸金涂”。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述:“旧制,中书、枢密院、三司使印并涂金。近制,三省、枢密院印,用银为之,涂金,余皆铸铜而已。”从此直到南宋时期,三省和枢密院印皆用银铸。此外,南宋时,一些地位较低的府吏,还发有木朱记。

尺寸宋代官印的另一特点是印面加大,且官职越大,官印越

大,二者成正比例关系。“宋制,天子之宝皆用玉,篆文,广四寸九分,厚一寸二分,填以金,盘龙钮。”这应是宋代皇帝御宝的通制。但特例有两个,一是真宗所制“皇帝恭膺天命之宝”,因用于封禅,不合常制,仅方一寸二分;二是徽宗制定命宝,文曰:“范围天地,幽赞神明,保合太和,万寿无疆”,是八宝后所制九宝,故方九寸。真宗刘后和英宗高后,因其特殊地位,其宝尺寸也与皇帝御宝相同。另外,据《宋史?舆服志》记载:“后宝用金,方二寸四分”,太子宝“方二寸,厚五寸”,均有定制。诸王及中书门下印,方二寸一分,枢密院、宣徽院、三司、尚书省诸司印方二寸,节度使印方一寸九分,其余各机构官印均方一寸八分。朱记“其制长一寸七分,广一寸六分”。

从各地现存宋代官印实物看,至今尚未发现一方御宝及高级机构官印,所见均为中下级机构官印,如“宜州管下羁縻都黎县印”,边长5.5厘米;“东南路第十二副将之印”,边长5.5厘米。其大小应与宋代一般机构官印的尺寸大体相当。从现在出土较多的宋代记与朱记实物测量,其边长大致在5至5.5厘米之间,与记载也基本吻合。

钮式宋代官印的第三个特点是钮式的单一化。除宝的钮式较为多样外,其他各级官印均为长方钮,或称为橛钮、块钮、矩形钮等。

汉魏时期官印,无论何种钮式,均有穿銎用以系授带,以供

官吏随身佩带。隋唐时,由于官司印盛行,官员不再随身佩带官印,但印钮上的穿銎仍被保留了下来。到宋代,穿銎已不复存在。与以前的各代相比,这是宋代钮式的一个典型特征。宋代皇帝御宝均为盘龙钮,只有徽宗所制镇国宝和定命宝为螭钮;刘、高二皇后宝也为龙钮;

嘉兴府驻劄殿前司金山水军第二將印——宋

皇后和皇太子宝为龟钮。

书体关于宋代的印文书体历来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多年来意见相左,至今尚无定论。但是近些年有些文章将宋代官印书体通体称为九叠篆,也似为不妥。按《宋史?舆服志六》记载:“乾德三年,太祖诏重铸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使印。先是,旧印五代所铸,篆刻非工。及得蜀中铸印官祝温柔,自言其祖思言,唐礼部铸印官,世习缪篆,即《汉书?艺文志》所谓‘屈曲缠绕,以模印章’者也。……自是,台、省、寺、监及开封府、兴元伊印,悉令温柔重改铸焉。”由此看来,当时人们确实将“屈曲缠绕”形式的书体称为“缪篆”。有的学者为了将它与汉代的缪篆相区分,承认其演化与发展的新特点,而将其称之为“后期缪篆”,南、北宋的大多数官印即是这种书体铸造的。

但是,叠篆也确实起自于宋代。徽宗“大观元年,又得玉工,用元丰年中玉琢天子、皇帝六玺,叠篆”。因此,至少是从北宋末年起,叠篆就应该已被用于铸造官印了,我们现在所能

看到的“内府图书之印”,应是最好的物证。叠篆使印文布满了印面,其字屈曲缠绕,不宜辨识,在普通人的心中,显得更加神秘而又威严。其后,屈曲缠绕更甚,终于在金、元时,发展成了九叠篆。此外,小篆和楷书也偶被用于官印书体。款识宋初,官印背款仅刻“××年×月铸”。大约从真宗朝开始,背款上加刻了铸印机构的名称,即刻为“××年少府监铸”,南宋时又改为“××年文思院铸”。印钮上或印背上端还刻有一个“上”字,以防钤印时用反。这是宋代官印背款的一般形式。上文提到,南宋初有一段印制混乱时期,一些机构越权铸印,有的还将自己的名称刻在了印背。另外,还有一些封爵印,如“弋阳开国”,印(边长5.3厘米),印背无款。这种印数量不多,形制较为特殊。

宋朝官制一览

职官:太师、太傅、太保、左/右丞相、少师,少傅,少保 爵:王 从一品: 职官:枢密使、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爵:嗣王、郡王、国公 正二品: 职官: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太尉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镇国大将军 爵:开国郡公 勋:上柱国 从二品: 职官:签书枢密院事、观文殿大学士、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御史大夫、六部尚书、左右金吾卫/左右卫上将军、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州牧、殿前都指挥使、节度使 爵:开国县公 勋:柱国 正三品: 职官:观文殿学士、翰林/资政/保和殿大学士、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资政/保和/端明殿学士、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学士、枢密直学士、左右散骑常侍、权六曹尚书 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武散官: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勋:上护军 从三品: 职官: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直学士、御史中丞、开封尹、尚书列曹侍郎、诸卫上将军、太子宾客/詹事 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 武散官:云麾将军、归德将军 爵:开国侯 勋:护军 正四品: 职官: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宗正卿、秘书监、诸卫大将军、殿前副都指挥使、承宣使文散官:正奉大夫、中奉大夫 武散官:忠武将军、壮武将军

勋:上轻车都尉 从四品: 职官:保和殿/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侍制、左右谏议大夫、权六曹侍郎、国子祭酒、少府/将作监、诸卫将军 文散官:太中大夫、中大夫 武散官:宣威将军、明威将军 勋:轻车都尉 正五品: 职官:马/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观察使、通侍/正侍/宣正/履正/协忠/中侍大夫 文散官:中散大夫、朝奉大夫 武散官:定远将军、宁远将军 爵:开国子 勋:上骑都尉 从五品: 职官:太常/宗正少卿、秘书少监、内客省使、延福宫使、景福殿使、枢密都承旨、中亮/中卫/翊卫/亲卫大夫、殿前马/步军都虞候、防御使、捧日/天武/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团练使、诸州刺史、驸马都尉 文散官:朝散大夫、朝请大夫 武散官:游骑将军、游击将军 爵:开国男 勋:骑都尉 正六品: 职官:集英殿修撰、左右司郎中、国子司业、军器监、都水使者、内侍省都知/副都知、宣庆/宣政/昭宣使、拱卫/左武/右武大夫、内侍省押班、枢密承旨/副承旨 文散官:朝奉郎、承直郎 武散官:昭武校尉、昭武副尉 勋:骁骑尉 从六品: 职官:起居郎、起居舍人、侍御史、左右司员外郎、右文殿/秘阁修撰、开封少尹、开封府判官/推官、少府/将作/军器少监、和安/成和/成安大夫、陵台令 文散官:奉直郎、通直郎 武散官:振威校尉、振威副尉 勋:飞骑尉 正七品: 职官:殿中侍御史、左右司谏、侍讲、直龙图/天章/宝文阁、枢密副承旨、武功至武翼大夫、成全/平和/保安大夫、翰林良医、赤县令 文散官:朝请郎、宣德郎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第6课北宋的政治 内容标准 内容要点: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认知提示:理解重文轻武与中央集权强化的关系。 解读:北宋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走向完善的一个重要时期。经过北宋一系列政治制度的改革,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武将擅权、军阀割据和地方豪强割据等顽疾被革除,中国在世界上率先建立起文官制度,促进了社会安定,有利于国家统一。同时,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还促进了宋代科技文化的繁荣。但是,这些新的措施也带来了诸如官僚机构臃肿、财政负担沉重、军队战斗力弱等社会弊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北宋的建立,列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分析政治上的重文轻武给北宋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识读《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北宋形势图(1111 年)》与相关文献,从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 通过阅读课本及有关史料,列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认识北宋政治重文轻武特点的形成及其影响。 通过讲述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历史故事再现历史、感悟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所带来的利与弊,客观认识历史问题,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经验教训。 教学重点:赵匡胤改革的措施;重文轻武政策导致的后果 教学难点:赵匡胤集权措施的结果和影响。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出示赵匡胤黄袍加身图片,问题:这位黄袍加身做了皇帝的人是谁?(赵匡胤)显示后人对赵匡胤的评价,提出问题:赵匡胤到底是怎样当上皇帝的?他称帝后如何通知他的王朝呢? 二、出示目标,初步感知 1、1、了解赵匡胤建立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等基本史实。 2、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具体表现。 3、了解赵匡胤政治上重文轻武给北宋带来的历史影响。 三、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一)北宋的建立 1、学生列举北宋建立的时间、都城、开国君主 2、教师讲解赵匡胤黄袍加身的过程,激发学生兴趣,为后面学习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奠定基础。 赵匡胤本来是周世宗手下得力大将,跟随周世宗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周世宗在世的时候,十分信任赵匡胤,派他做禁军统帅,官名叫殿前都点检。禁军是后周一支最精锐的部队。 世宗一死,军权落在赵匡胤手里。公元960年春节,后周朝廷正在举行朝见大礼的时候,忽然接到边境送来的紧急战报,说北汉国主和辽朝联合,出兵攻打后周边境。大臣们慌作一团,后来由范质、王溥作主,派赵匡胤带兵抵抗。在陈桥驿赵匡胤的部下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件黄袍,七手八脚地被在赵匡胤身上。大伙跪倒在地上磕了几个头,高呼“万岁”,就这样,赵匡胤就做了皇帝。这段历史,多为后人津津乐道,还成为一个成语“黄袍加身”。 3、补充介绍太祖长拳,激发学生兴趣。 4、观察比较《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和《北宋形势图(1111 年)》,引导学生认识到:北宋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背景(原因):观察五代十国的更迭表,结合旧知,思考:五代十国有些什么特点? 政局动荡不安,王朝个个短命。政权均为武将纂位夺权。 2、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 材料一由皇帝直接统辖禁军,收回禁军统帅权,分割兵权;设立枢密院,使“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二者互相牵制,皇帝直接掌握了兵权;利用更戍法,使“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以此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即兵将分离局面;实行“守内虚外”“内外相维”政策,使全国军队屯驻两半,一半京师,一半各地,以此均衡京城驻军与外地驻军的兵力配置。

祖宗之法与宋朝制度

一、防弊之政:赵宋“祖宗家法”的核心内容 循守“祖宗家法”:赵宋突出的历史现象两宋时期,对于“祖宗之法”的重视与强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讨论宋代中央集权的活力与僵滞、各层级权力结构的分立与集中、“守内虚外”格局的展开、文武制衡关系的形成、官僚机制运作过程中上下左右的维系,乃至赵宋王朝的兴与衰如此等等,处处都会遇到所谓“祖宗之法”的问题。宋代政治史中诸多事端的纽结正在于此。离开对于“祖宗之法”的深切认识,则难以真正透过表层问题,揭开宋代政治史之奥秘;同时也难以真正把握宋代制度史之精髓。 (一)“祖宗之法”的形成:从太祖到真宗 (二)对于“祖宗之法”的理解与诠释 自三代以后,唯本朝百三十年中外无事,盖由祖宗所立家法最善。大防本朝祖宗家法,自三代以还盖未之有,由汉以下皆不及也。范祖禹 宋三百年间,其家法严,故吕、武之变不生于肘腋;其国体顺,故莽、卓之祸不作于朝廷。陈邦瞻盖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政治之纯出于士大夫之手者,惟宋为然。故惟宋无女主、外戚、宗室、强藩之祸,宦寺虽为祸而亦不多。吕颐浩:臣尝见太祖皇帝与赵 普论事书数百通,其一有云: “朕与卿定祸乱以取天下,所创法度,子孙若能谨守,虽百世可也。” 加强中央集权 中央:控御禁军兵权,二府制衡 地方:收藩镇行政、财政、军政权 稍夺其权:置文臣知州、通判;罢支郡 制其钱谷:改变过去节度使把持地方财政,以大量 财物留使、留州之现象;各州财赋除留必需之经费 外一律上缴,由中央财政机构三司统一管理。 收其精兵:全国精锐部队悉集于禁军,禁军的布置采 取“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策略,二十余万禁 军之中,京师附近驻扎十余万,地方分驻十余万。 防弊之政:赵宋“祖宗之法”的核心内容 宋太宗即位诏书: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 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 守内虚外:国家若无内患,必有外忧;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为之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焉。帝王合当用心于此。 奉行成规”真宗即位制书:“先朝庶政,尽有成规,务在遵 行,不敢失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一仁宗乾兴元年登极赦:“夙侍圣颜,备承宝训,凡百机务,尽有成规,谨当奉行,不敢失坠。”英宗嘉祐八年即位诏:“夙奉圣颜,备闻圣训,在于庶政,悉有成规,惟谨奉行,罔敢废失。” 祖宗之法”的提出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二《太尉文正王公神道碑铭》:是时(按指景德后期)契丹初请盟,赵德明亦纳誓约,愿守河西故地,二边兵罢不用,真宗遂欲以无事治天下。公以谓宋兴三世,祖宗之法具在,故其为相务行故事,慎所改作。进退能否,赏罚必当。真宗久而益信之,所言无不听。真宗朝是北宋许多制度的定型期。此时正当北宋王朝自开创向守成转型的时期,皇帝和参与决策的士大夫们都感受到沉重的压力。在这种情形下,遵循“祖宗法度”(“祖宗典故”),提供着一条被共同接受的出路,希望以此防范过失,对国家政治体制行使有效制约。

隋朝宋朝法律制度

一、《开皇律》的主要成就 (一)体例 《开皇律》总结以往的立法成果,以《北齐律》为基础,调整了篇目内容,确定了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等12篇体例,共500条。中国古代刑法典的篇目体例经过从简到繁、从繁到简的发展过程,《开皇律》的12篇标志着这一过程的完成,显示了中国古代立法技术的进步与成熟。“刑网简要,疏而不失”的12篇体例为后来的唐律所沿用。 (二)内容 1.《开皇律》删除了前代的残酷刑罚,把刑罚定型为笞、杖、徒、流、死五刑。其中笞刑从笞十至笞五十,杖刑从杖六十至杖一百,各分五等;徒刑从一年至三年五等,各以半年相差;流刑从一千里至二千里三等,各以五百里相差;死刑为绞、斩两种。封建五刑制度自此正式确立,并一直沿用至清末。 2.《开皇律》在北齐“重罪十条”基础上正式确立“十恶”罪名。“十恶”是指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十种最严重的犯罪行为。 3.《开皇律》还进一步完善“八议”和“官当”制度。“八议”是对

亲、故、贤、能、功、贵、勤、宾八种人犯罪,须按特别程序认定,并依法减免处罚。“官当”是指官员犯罪至徒刑、流刑者,可以官品抵折刑罚,并因所犯私罪、公罪有所区别。“八议”和“官当”制度的完善,使得封建特权法得到进一步发展,走向系统化和固定化。 一、立法概况 《宋刑统》 宋太祖建隆初年由窦仪等人,主持修律。至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宋刑统》修成,经太祖批准,“模印颁行”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首先,《宋刑统》在结构内容上沿袭《唐律疏议》,但在12篇律下分213门,所谓“门”,就是将调整大体同一类社会关系的律文汇编为一个单元。其次,律后附有唐中期以后至宋初的敕文。《宋刑统》在体例上取法于唐末五代的《大中刑统》和《大周刑统》,成为一部综合性的封建成文法典。宋代后期,法律形式和内容虽有变化,但它作为国家基本性法典,“终宋之世,用之不改”。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第6课北宋的政治 【导读】北宋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走向完善的一个重要时期。经过北宋一系列政治制度的改革,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武将擅权、军阀割据和地方豪强割据等顽疾被革除,中国在世界上率先建立起文官制度,促进了社会安定,有利于国家统一。同时,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还促进了宋代科技文化的繁荣。但是,这些新的措施也带来了诸如官僚机构臃肿、财政负担沉重、军队战斗力减弱等社会弊端。本课主要学习两个子目的内容: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和重文轻武的政策。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是本课的核心,重文轻武既是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延伸,也是其结果。 一、北宋的建立和统一 1、北宋的建立: 年,后周大将(宋太祖)发动“陈桥驿兵变”,改国号为,都城在。 2、结束分裂: ①、背景:宋朝建立时,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已出现统一的趋势。 ②、方针:依照的统一方针。 ③、结果: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 【注意】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其统治区只有中原和南方广大地区,不是全国统一政权。那时北方有辽、西有吐蕃、西南有大理等,是几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积极影响: 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大大加强。使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极影响: ①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滥,财政开支庞大。②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③地方上财政困难。 ④给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1、目的:为防止唐末以来_______________的弊端重现 2、形成: 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3、表现: (1)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2)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①内容: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②作用: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4.影响: 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宋朝文官制度 (修复的)

从历史找寻未来 ——浅论宋朝文官制度及对我国精简行政机构的启示 摘要 宋代的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政治内核——文官制度十分发达,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峰。宋代自从建国,皇帝就倡议与士大夫治天下,以致朝野的政治气氛相当开明。宋代形成了“士大夫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建立起了“尚文抑武”的文官制度。本文从科举制度、设官分职和文官制度的得失三个方面来论述宋朝的文官制度。“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通过对宋朝文官制度的论述,结合我国当前行政机构过于庞大的现状,为行政机构精简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宋朝的科举制度设官分职文官制度的得失有益启示及建议Abstract Song dynasty is a political system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in future generations, its political core - the civil service system was developed to reach the peak of China's feudal society.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Song Dynasty, the emperor on the initiative to rule the world with the literati, so that the political atmosphere in the open opposition. Song form a "scholar of democracy," the basic principles, established a "Shang Wen, Martial," the civil service system. From the So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set up sub-level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Song Zhaowen three aspects of the system to discuss the pros and cons. "Look into history to the rise and fall," the system by Song Zhaowen official discourse, combin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administrative bodies too large for the streamlining of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to provide some useful suggestions . Keywords The imperial system Established sub-level officials Pros and cons of civil service Useful insights and recommendations 正文 宋朝的文官制度,在借鉴前朝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为维护宋朝的

2019-2020年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云南省红河州2014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2019-2020年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综 历史试题含答案 24.中国近代史学家夏曾佑说:“智莫大于知。何以能知?据往辜以为推而已矣。故史学者,人所不可无之学也。”他强调的是 A.历史规律的存在 B.历史循环论思想 C.历史进化论思想 D.历史学的功能 25.《旧唐书·崔融传》记载:“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货往,昧旦永日”。该材料说明唐朝 A.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水陆交通 B.重视发展国内商业却忽略海外贸易 C.发达的交通有力地促进了货物流通D.交通的发展促进海外贸易繁荣26. 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 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C.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 D.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 27.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邦本C.民贵君 轻D.天下为公 28. 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国家政策的影响 C.元朝的高压统治D.科考功名的需要 29. 近代驻英公使郭嵩焘《使西纪程》写道:“三代有道之圣人,非西洋所能及也。即我朝圣祖之仁圣,求之西洋一千八百七十八年中,无有能庶几者。圣人以一身为天下任劳,而西洋以公之臣庶。一生之圣德不能常也,文、武、成、康,四圣相承,不及百年,而臣庶之推衍无穷,愈久而人文愈盛。”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靠圣人治国不能代代常有 B.西方靠“民众自治”可以长久C.否定清朝的政治制度 D.中国“三代之政”不如西方民主政治 30. 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 年后消失,1978 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B.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 D. 企业热衷产品直销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四中华文明的成熟——宋元1第1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课后达标检测(含

第1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邢台质检)宋太祖想任命赵普为相,但在颁发任命诏书时碰到了程序上的麻烦,诏书必须有宰相的副署才能生效。而当时宰相已辞职,宋太祖想代替宰相在诏书上副署,赵普却说“此有司职耳,非帝王事也”。此事反映了( ) A.宰相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B.宋代皇权受到极大的削弱 C.官僚政治传统影响君主行为 D.宋初皇权被相权基本架空 解析:选C。从材料“在颁发任命诏书时碰到了程序上的麻烦”“诏书必须有宰相的副署才能生效”“此有司职耳,非帝王事也”中可以看出,宋朝皇权受到官僚政治传统的影响,故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合当时史实,皆排除。 2.(2019·豫南豫北名校精英联赛)宋代宰相吕蒙正曾说:“中书、枢密院,自来难处之地。唐末帝王,专委臣下,致多缺失,兼家族罕有保全。今陛下躬决万几,臣下止于奉行圣旨,臣尝与同列等言,实知荣幸。”这说明( ) A.唐末帝王不顾大臣安危 B.宋代中央集权加强 C.藩镇割据削弱唐末皇权 D.宋代君主专制强化 解析:选D。据材料“中书、枢密院,自来难处之地……今陛下躬决万几,臣下止于奉行圣旨,臣尝与同列等言,实知荣幸”可以得出宋代君主专制强化,故D项正确;唐末帝王不顾大臣安危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材料说的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而不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关于藩镇割据的信息,故C项错误。 3.(2019·湖南师大附中模拟)宋太祖定下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家法。以后历代皇帝坚持“与士大夫治天下”,以致“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由此可知宋代( ) A.确立了“以文治国”的统治方略 B.结束了“重文轻武”的五代风尚 C.形成了“以儒立国”的正统思想 D.出现了“积弱积贫”的社会状况 解析:选A。根据题干中“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与“与士大夫治天下”,再联系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可知,宋代确立了“以文治国”的统治方略,故A项正确;宋

2020浙江高考历史二轮课后作业: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

课后作业(一)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1.西周初年,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于殷商旧地,建立卫国,管理殷民七族;周公之子伯禽受封于奄国故地,建立鲁国,管辖殷民六族;成王之弟叔虞受封于唐国故地,统治夏墟。这一举措的目的是() A.防止宗族内部产生利益纠纷 B.联合旧贵族扩大统治基础 C.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巩固统治 D.促进民族交流与文化认同 解析:选C。根据材料“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于殷商旧地……管理殷民七族;周公之子伯禽受封于奄国故地……管辖殷民六族;成王之弟叔虞受封于唐国故地,统治夏墟”可知,周分封同姓亲族到各地,以维护其统治,故选C项;根据材料“管理殷民七族……管辖殷民六族……统治夏墟”可知,其目的是管理地方,排除A项;根据材料“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于殷商旧地……周公之子伯禽受封于奄国故地……成王之弟叔虞受封于唐国故地”可知,受封的是同姓的亲族,排除B项;根据材料“管理殷民七族……管辖殷民六族……统治夏墟”可知,其目的是管理地方,而非促进民族交流与文化认同,排除D项。 2.《史记》载:“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材料旨在说明() A.周代分封先代贵族以维护统治秩序 B.周初统治尚不稳固,分封制受到冲击 C.西周初期中央集权雏形已开始出现 D.宗法秩序受到冲击,周天子权威衰落 解析:选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材料中的通假字“畔”通“叛”。材料中周初出现与周王室对立的叛军势力,这表明周初政治统治尚不稳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分封制受到冲击和挑战,B项正确。 3.下面分别是商、周疆域简图。该图表明当时() A.中央集权统治不断完善 B.早期华夏文化核心区形成

宋代治安之巨献:王安石创建保甲

宋代治安之巨献:王安石创建保甲 公元10至13世纪的宋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人民生活水平之高,在当时世界上无出其右者。但偏偏宋代又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时代,如何维护地方治安,是宋代300年一直探索的问题,保甲就是宋代最为伟大的贡献之一。 1、养兵百万,处处无兵 维护地方治安,不仅需要物质上和制度上的保障,更重要的是需要人力。在中国古代,军队一直是保障国家安全和维护社会治安的主力。宋代自建立之后,是很重视军队的建设的。据研究,在王安石变法前的北宋前六任皇帝时期,宋代总兵力分别是378000、666000、912000、1410000、110000、1070000人1,兵力几乎增长了3倍。养兵的费用,据宋仁宗时熟悉中央财政状况的蔡襄的说法,占到了全国总收入的60-70%2。但养兵百万的宋代,却出现了“处处无兵”警备地方的怪事。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春夏之交,京东路沂州在接连几年的蝗灾之后,又遭遇百年大旱,粮价飞涨,路有饿殍。但沂州官府依旧不放松赋税的催收。饥民忍无可忍,冲进官府,抢夺粮食财物。宋仁宗急令巡检使朱进带领“捉贼虎翼卒”前往镇压。但虎翼卒大多出身贫民和流民,训练和纪律本就不强,平日里饷钱又常被军官克扣,因此,不堪忍受皮鞭、棍棒催赶下的急行军,在军卒王伦的领导下,揭竿而起。王伦兵变的人数不多,但影响很大。史料记载,王伦挥师南下扬州,行程千里,沿途“盗贼”纷纷加入,如入无人之地。之所以如此,当时欧阳修给皇帝的上书中认为与兵制有关。“今自京发兵,则道远不及;外处就拨,则处处无兵”。镇压王伦兵变,如果自京师调兵,需要长途行军,时间上来不及;如从外地调兵,则外地又无兵警卫,顾此失彼,处处无兵3。 其实,欧阳修的总结,固然没有错,但他没有也不可能看到更深层次的原因。养兵百万、处处无兵,总的根源在于宋代皇权的加强。960年,赵匡胤黄桥兵变,黄袍加身,成为宋代开国皇帝。为防止他人效法,赵匡胤就采取多种措施以加强皇权,巩固赵家天下。不幸,这些被奉为“赵氏家法”的措施,却导致了宋代的三大危机。 一是财政危机。宋代皇帝采取分化事权以使百官互相牵制、恩荫为官拉拢官僚阶层、大兴科举拉拢读书人等方式加强皇帝集权,导致“冗官;为防止社会经济大发展导致的大规模流民对皇权的冲击,宋代大规模招募流民入伍,导致“冗兵”;而“冗官”、“冗兵”,再加上以丰厚的财富、俸禄优待将领、官僚,大大加剧了财政负担,导致“冗费”。 二是社会危机。宋代彻底停止了汉唐时期给农民授田的制度,又不限制土地买卖、兼并,富者有田无税,贫者负担沉重,导致农民流离失所,暴动频繁,盗贼遍地。 三是边地危机。宋代为防范武将,实行更戍法,导致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大批招募流民入伍,缺乏必要的训练和纪律约束;兼之财政危机军费无保障;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无力应对边患。 在上述的王伦兵变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三大危机的影响。例如:为什么面对蝗灾、大旱,沂州官府不敢采取减免赋税徭役的传统措施?因为财政危机下不敢减免。为什么“捉贼虎翼卒”主要是由流民构成?因为社会危机下流离失所的农民太多。为什么本是去“捉贼”的“虎翼卒”会兵变?因为财政危机下军费无保障,训练、纪律无保障,兵饷被克扣。为什么镇压王伦兵变需要外地调兵?因为边地危机下军队集中到了京畿和边地。因此,三大危机的相互交织,使得宋代基层秩序乱象呈现,王伦兵变就是典型的事例。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军队维护地方治安的模式,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1程民生.宋代兵力部署考察.史学集刊.2009,(5),66-81. 2蔡象.端明集卷22,”论兵十事”条. 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第6册,卷142,庆历三年八月辛亥条,3419 - 3420.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一、本单元知识结构】 早期政治制度得特点 元:中央;地方 专制强化的影响 【二、本单元主干知识梳理】 1、简述西周分封制的概念、目的、内容和作用? (1)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扩展周的统治范围; (2)内容:①以都城为中心的附近区域被称为王畿,是周王直接驻地;②同姓亲族(主体):分封到富庶之处,战略要地;物资,人口等;③异姓诸侯国:功臣、姻亲与亲族相似;殷商旧族强制迁徙;同时,分封了一些殷商降族,还恢复了一些被商灭掉的古国; (3)作用:积极:①“授土”“授民”,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②臣属关系更加明确,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③诸侯对下属进行分封,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消极:但后来随着血缘关系疏远形成分裂割据的隐患 2、简述宗法制的核心和特点?宗法制发挥了什么作用? (1)核心:嫡长子继承制;特点: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 (2)作用:①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属亲疏,确立起一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②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3、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①分封制是西周巩固政权的重大政治措施,加强了王室和诸侯国之间的政治联系;②宗法制是与分封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以血缘、姻亲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宗法和政权合二为一;③礼乐制度是为维系宗法分封制度制定了的一套完整、严格的等级礼仪制度,作为各级贵族必须遵从的生活准则,谁也不得逾越;④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相连,反映了周朝政治制度的成熟;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宗法制与分封制之间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4、简述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严格的等级制度;②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③早期的政治制度有继承性和发展性,对后世政治 早期政治制度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封建社会的 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集权 制度确立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专制皇权 不断加强 秦 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始皇帝的来历) 中央:三公九卿制 选拔考核官吏的制度 影响 地方:郡县制 秦律 分封制 商:内外服联盟 宗法制 周 三省六部制的演变:隋唐;宋;元 表现 明:废丞相;设内阁 清:设军机处 汉 中央:建中朝 设刺史 宋 收精兵 地方 削实权 制钱谷 推恩王侯子弟 中央:二府三司制 地方: 特点

宋朝官制一览

宋朝官制一览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职官:太师、太傅、太保、左/右丞相、少师,少傅,少保 爵:王 从一品: 职官:枢密使、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爵:嗣王、郡王、国公 正二品: 职官: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太尉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镇国大将军 爵:开国郡公 勋:上柱国 从二品: 职官:签书枢密院事、观文殿大学士、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御史大夫、六部尚书、左右金吾卫/左右卫上将军、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州牧、殿前都指挥使、节度使 爵:开国县公 勋:柱国 正三品: 职官:观文殿学士、翰林/资政/保和殿大学士、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资政/保和/端明殿学士、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学士、枢密直学士、左右散骑常侍、权六曹尚书 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武散官: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勋:上护军 从三品: 职官: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直学士、御史中丞、开封尹、尚书列曹侍郎、诸卫上将军、太子宾客/詹事 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 武散官:云麾将军、归德将军 爵:开国侯 勋:护军 正四品: 职官: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宗正卿、秘书监、诸卫大将军、殿前副都指挥使、承宣使文散官:正奉大夫、中奉大夫 武散官:忠武将军、壮武将军

勋:上轻车都尉 从四品: 职官:保和殿/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侍制、左右谏议大夫、权六曹侍郎、国子祭酒、少府/将作监、诸卫将军 文散官:太中大夫、中大夫 武散官:宣威将军、明威将军 勋:轻车都尉 正五品: 职官:马/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观察使、通侍/正侍/宣正/履正/协忠/中侍大夫 文散官:中散大夫、朝奉大夫 武散官:定远将军、宁远将军 爵:开国子 勋:上骑都尉 从五品: 职官:太常/宗正少卿、秘书少监、内客省使、延福宫使、景福殿使、枢密都承旨、中亮/中卫/翊卫/亲卫大夫、殿前马/步军都虞候、防御使、捧日/天武/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团练使、诸州刺史、驸马都尉 文散官:朝散大夫、朝请大夫 武散官:游骑将军、游击将军 爵:开国男 勋:骑都尉 正六品: 职官:集英殿修撰、左右司郎中、国子司业、军器监、都水使者、内侍省都知/副都知、宣庆/宣政/昭宣使、拱卫/左武/右武大夫、内侍省押班、枢密承旨/副承旨 文散官:朝奉郎、承直郎 武散官:昭武校尉、昭武副尉 勋:骁骑尉 从六品: 职官:起居郎、起居舍人、侍御史、左右司员外郎、右文殿/秘阁修撰、开封少尹、开封府判官/推官、少府/将作/军器少监、和安/成和/成安大夫、陵台令 文散官:奉直郎、通直郎 武散官:振威校尉、振威副尉 勋:飞骑尉 正七品: 职官:殿中侍御史、左右司谏、侍讲、直龙图/天章/宝文阁、枢密副承旨、武功至武翼大夫、成全/平和/保安大夫、翰林良医、赤县令 文散官:朝请郎、宣德郎

浅析北宋的兵役制度

浅析北宋的兵役制度 摘要 关键词 参考文献 1.《嵩山文集》卷1 2.《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长编》卷2建隆二年七月 4.《宋会要籍稿职官》 5.《文献通考》卷152 总结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宋代兵役制度的看法,大体可以分为三点,首先北宋养兵的目的不是为了打仗,其次北宋不得不养兵,再者北宋养了大批军队却从不看重。先分析一下北宋养兵的目的,不是养兵为了打仗是为了什么呢?赵匡胤曾对赵普说过:“吾家之事,唯养兵可为百代之利。盖凶年荒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变生,有叛兵而无叛民。”1.?同时,他也想用使“天下旷悍失职之徒,皆为良民之卫矣”。由此可见,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为了防止农民起义的爆发。他想通过招募饥民和“无赖“入军的方法来消除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达到稳定政权的目的。这是其一。同时,赵匡胤又不得不养兵,当时北宋与辽国之间还是十分紧张的,北宋不敢和辽国打仗,生怕战败后自己退到黄河边使得国本动摇。出于这种考虑,北宋养兵也就不能打仗了。 再来说说北宋不得不养兵的事。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他开国后将都城选在了开封。就国防观念上来说,开封相当于一片裸漏在黄河边的平地,国防相当差。对于宋太祖没有将都城选在西安,建在洛阳这两个相对放守较好的地方,其实他也有自己的苦衷,因为“当时国防线早经残破,燕云失地未复,他不得不养兵。养病要粮食,而当时的军粮,也已要全靠长江流域给养”“为要节省一点粮运费用,所以迁就建都在开封。宋太祖当时也讲过,将来国家太平,国都还是要西迁的”2?既然都城地理位置不好,那么当然就需要有充足的兵力随时准备抵御外患了。 北宋“冗兵”,照理来说军队的地位应该很高,但是恰恰相反,北宋对兵极其的不看重,甚至处于一种打压的态势。为了避免北宋成为继五代之后第六个短命王朝,赵匡胤一开始就实行“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措施。3?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就发生在这时。同时宋太祖还设立的三衙的殿前都指挥使、马军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来率领禁军,但是,这三衙的长官却让资望浅的官员充任,这让皇帝拥有了总领禁军的权力。宋太祖因袭了枢密院的制度,让文官来统领武官,“凡天下兵籍、武官选授及军师卒戍之政令,悉归枢密院。”4?这一做法使主帅和枢密院相互牵制,牵制了将领。不仅如此,在禁军中,赵匡胤还用了“更戍法”,达到了“兵无常帅,帅无常师”5?的目的,牢牢地控制了禁军。张其凡曾说过:“宋朝兵制,处处透着一个‘防字’,分散兵权,提防将帅,钳制士兵,严加防范,以免危及国家政权。由此,形成了猜忌和压制武将的惯例。”可见,宋太祖对自己的军队疑心重重,在这样的体制中,宋太祖会不“看重”兵也就很正常了。 纵观历史长线,宋太祖时期兵役制度确确实实给宋朝带来过好处。首先要提一提的是宋太祖所采取的募兵法,这个方法相当聪明,它将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有害力量,包括农民、流浪汉各种“危险”因素转化维护统治的军事力量,巩固了北宋政权的稳定。其次是“先南后北”的作战方针,这种战略先易后难,实为稳妥之策。到了宋太宗时期,除了燕云等地被辽所占据,安史之乱以来延续了二百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基本已经结束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又一次在中国出现,大大促进了宋朝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宋朝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四第1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作业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邢台质检)宋太祖想任命赵普为相,但在颁发任命诏书时碰到了程序上的麻烦,诏书必须有宰相的副署才能生效。而当时宰相已辞职,宋太祖想代替宰相在诏书上副署,赵普却说“此有司职耳,非帝王事也”。此事反映了() A.宰相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B.宋代皇权受到极大的削弱 C.官僚政治传统影响君主行为 D.宋初皇权被相权基本架空 解析:选C。从材料“在颁发任命诏书时碰到了程序上的麻烦”“诏书必须有宰相的副署才能生效”“此有司职耳,非帝王事也”中可以看出,宋朝皇权受到官僚政治传统的影响,故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合当时史实,皆排除。 2.(2019·豫南豫北名校精英联赛)宋代宰相吕蒙正曾说:“中书、枢密院,自来难处之地。唐末帝王,专委臣下,致多缺失,兼家族罕有保全。今陛下躬决万几,臣下止于奉行圣旨,臣尝与同列等言,实知荣幸。”这说明() A.唐末帝王不顾大臣安危 B.宋代中央集权加强 C.藩镇割据削弱唐末皇权 D.宋代君主专制强化 解析:选D。据材料“中书、枢密院,自来难处之地……今陛下躬决万几,臣下止于奉行圣旨,臣尝与同列等言,实知荣幸”可以得出宋代君主专制强化,故D项正确;唐末帝王不顾大臣安危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材料说的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而不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关于藩镇割据的信息,故C项错误。 3.(2019·湖南师大附中模拟)宋太祖定下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家法。以后历代皇帝坚持“与士大夫治天下”,以致“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由此可知宋代() A.确立了“以文治国”的统治方略 B.结束了“重文轻武”的五代风尚 C.形成了“以儒立国”的正统思想 D.出现了“积弱积贫”的社会状况

宋朝二府三司制度

宋朝二府三司制度: “二府”为枢密院、政事堂;“三司”为度支、户部、盐铁。 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以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和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共同行使行政领导权,并称为“二府”,为当时最高国务机关。二府制的特点就是文武分权。宋代设“中书门下”掌握实权,但仅有民政权,设于内堂,称政事堂,是中央的行政机构,长官为宰相,为了限制宰相的权力,又另设副宰相“参知政事”与宰相共同议政,使宰相不能专权。宋初把均实行政权从宰相的手中分出来,设立枢密院,掌握全国军事。枢密院和宰相的政事堂并立“对掌大权”,号称“二府”。枢密使和宰相的职权平等,凡军机要务,宰相无权过问。二者一文一武,互不通气,分别向皇帝奏事。皇帝利用两者之间的异同,直接控制军权和政权。二府是宋朝在唐朝政事堂的基础上所作的改进,使得政权和军事权的分离,另外又将财政大权从宰相手中分割出来而设置了三司:度支、户部、盐铁掌管全国的财政,长官是三司使,亦称“计相”。这些措施使得军、政、财三权分立,互不统属,从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官名。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与支调。三国时期,曹魏军屯的编制,以营为生产单位,其上为度支都尉、度支校尉、度支中郞将。度支中郞将亦隶于大司农。魏文帝设度支尚书寺,晋及南朝宋、齐、北朝北魏、北齐均设度支尚书,领度支、金部、仓部、起部四曹。隋初沿之。文帝开皇三年改称民部,为六部尚书之一。唐初避太宗李世民讳,改民部为户部,下有度支郎中。至宋代,度支使与户部使、盐铁使,总领全国财赋,合称三司使。 度支命名下设有副使、判官等。元明不设三司,事权归于户部。《宋书. 百官志上》:“魏世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五曹尚书。晋初有吏部、三公、客曹、驾部、屯田、度支六曹尚书......江左则有祠部、吏部、左民、度支、五兵,合为五曹尚书。”《旧唐书.职官志二》:“[户部]其属有四:一曰户部,二曰度支,三曰金部,四曰仓部。”又“度支 郎中一员,从五品上......掌判天下租赋多少之数,物产丰约之宜,水陆通途之利。每岁计其所出而度其所用,转运征敛送纳,皆准程而节其迟 速。”《新唐书.杜佑传》:“历金部郎中,为水陆转运使,改度支兼和 籴使。”参见“三司使。”参阅《通典.职官五.户部尚书》。 1、原意是量入为出。旧指管理财政收支的官。 2、指财政。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宋朝有意开始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的封建帝王是() A.宋太祖 B.唐太宗 C.宋钦宗 D.宋高宗 2、北宋初年出现了“兵不识将,将不专兵”的局面,军队战斗力大为削弱。造成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是统治者( ) A.实行养兵政策 B.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C.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D.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3、辽、宋、西夏之间时战时和,下列对发生的这些战与和的说法错误的的是() A.北宋送给西夏“岁币” B.北宋对西夏称臣 C.签订停战协议后双方撤军,各守疆界 D.北宋送给辽“岁币” 4、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对宋辽、宋夏之间的“议和”进行比较后,下列哪一项不是 ..它们的共同点( ) A.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5、明朝人在词中感慨岳飞的遭遇:“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岳飞抗金胜利后达成了澶渊之盟②宋高宗害怕自身的统治受到威胁 ③秦桧以谋反罪害死了岳飞④岳飞的遭遇受到后世的同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两宋时期,中原王朝与契丹、党项、女真族实现和平相处的主要途径是( ) A.战争 B.议和 C.和亲 D.册封 7、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终完成是在() A.南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8、如果你生活在宋代,你可能会遇到的情况是( ) ①使用交子买东西②吃上太湖流域的大米③盖棉被睡觉④用上景德镇的瓷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9、成吉思汗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下列内容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是( ) ①统一蒙古各部②建立蒙古政权③灭亡南宋④定国号为元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0、1206年,我国土地上并立的政权主要有( ) A.北宋、辽、西夏、金 B.南宋、辽、西夏、金 C.南宋、西夏、金、元 D.南宋、西夏、金、蒙古 11、元朝时,专门负责管理藏族地区行政事务的机构是( ) 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宣政院 D.澎湖巡检司 12、“自封建(注:分封)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材料中所涉及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 ①分封制②郡县制③三省六部制④行省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海上丝绸之路在哪一个朝代进入鼎盛时期() A.元朝 B.清朝 C.明朝 D.宋朝 14、王弘力在书中写道:“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下列关于“瓦子”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出现在宋代繁华都城 B.市民阶层扩大的产物 C.供人们娱乐的场所 D.市民买卖交易的店铺 15、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下列政治制度或科技成果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有( ) ①造纸术②行省制③活字印刷④分封制 A.②①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③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在科举的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的范围,名额也成倍增长,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举制度迅速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2)分析宋代科举制度发展带来的影响。 17、契丹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民族。让我们一起来追寻这个民族的历史。 活动一历史溯源 (1)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契丹政权直接相关的有( ) ①达成澶渊之盟②强占幽云十六州③文成公主入吐蕃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活动二历史再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