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苏联超深井简单介绍

[VIP专享]苏联超深井简单介绍
[VIP专享]苏联超深井简单介绍

苏联超深井简单介绍

编者按:前苏联时期曾经钻探过一些超深井进行地质研究。本集介绍的照片为前苏联最深的超深井的钻探过程。该井位于科拉半岛,钻探深度达到了12,262米。在钻探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这是继苏联空间站、深海勘探船之后的第三大科研成果,一直是俄罗斯科学家的骄傲。

勘探工作于1970年5月24日开始。成千上万的科研人员中只有极少数的科学家得以到现场参加此项研究工作。所有参加此项钻探工作的人员均分得了一套莫斯科的公寓房,工作期间的月工资水平达到大学教授一年的年薪。钻井现场成立了十六个实验室对岩心进行研究。整个研究计划是在前苏联地质部长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

科拉超深井的钻探工作终止于1994年。到1983年,该井的钻探深度已经达到了12000米,为此,决定停止进一步钻进。最后的262米是在1983-1993年间进行的,花了整整十年。停止钻进的官方理由是经费不足,而内部人员透露,真正的原因是井内有一些超自然的现象出现。钻井技术人员向记者保证,根本不存在经费问题;由于有“妖魔”从井底出来,钻探工作不得不停止进行。

人类向自己脚底下探索要远难于向头顶上探索,人类已经可以到达太阳系的边沿,但很难打一个超过三千米深的深井。超过三千米深以后往往会出现一些难以置信的奇怪现象,钻头会融化到地下某些非常热的物质中,虽然钻头的熔点几乎等于太阳表面的温度,有时候钻头被坠了下去,拉出来的只剩下钢丝绳。更可怕的是,人们会听到从钻孔中传出来的嚎叫声以及尖叫声,这种现象根本无法用科学来进行解释。

1970年代人们已经获取了月球的地面岩芯样品。经分析后科学家发现这些样品的组成与地球三千米深的岩芯样品的组成非常相似。就好象月球是从科拉半岛三千米地层深处蹦出来的一样。

当钻探的深度到达接近13000米时,从钻井中传出来了奇怪的声音。由于对这种奇怪的现象感到好奇,研究人员向井中放入了一个耐热的话筒;同时还放入了其它类型的传感器,录下了非常奇怪的象“人的吼声”一样的声音。但是在现场的人们发誓说,听到的声音就像地狱中罪人的呼叫;随后,突然听到一声自然界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强烈爆炸声。自此之后数天里再也听不到任何声响,现场研究人员回忆说。

整个钻探计划所花费的经费与其获得成果相比是微乎其微的。当钻探深度达到9500米时,钻头钻进了一个含有黄金和钻石的地层。取出的岩芯经分析表明,金含量居然高达80克/吨。要知道金含量达到4克/吨的金矿层就具有商业开采价值,地球表层中很少能找到金含量超过10克/吨的矿层,相比之下这里几乎是金子的宝藏。

所以说,即便那里是地狱,我们也值得花费终身的精力往下继续钻探,那里确实是一个镶满了黄金和宝石的罪人的宝库。

苏联兴亡史

对苏联解体的一些看法 当我怀着好奇的心开始学习《苏联兴亡史》这门课的时候,我发现这段对于我而言比较陌生的历史十分有趣,它见证了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开花结果真正地掌握了政权,并且发扬光大,让世界的各个角落都飘起红色旗帜。随着学习的深入,我看到了各种卑鄙的暗杀、可笑的现象、无奈的结果。最终,课程随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解体而结束。课程虽然结束了,但我们的思考不能结束,我们要分析原因,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能让悲剧发生在我们伟大的祖国。 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很多,有各种解释和学说。作为一个只学习了一个短学期的学生,我只能就我所学习查阅到的知识资料对苏联解体说一说我的看法。 苏联是在戈尔巴乔夫手上解体的。戈尔巴乔夫1985年3月11日,苏共中央非常全会上被选举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他一上台就努力推行经济体系的改革,他指出:“改革社会关系的体系,首先是经济体系,指的是人类自身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劳动的物质条件和精神面貌。”可见当时的苏联由于经济体系种种弊端,经济状况已经很差了,百姓生活水平不行,国家危机重重。戈尔巴乔夫在这个非常困难的形式下上台执政,他没有选择,必须改革。在4月23日苏共中央全会上,戈尔巴乔夫发言,确定了要加强改革必须先强化管理,从党和国家的干部、体系等管理上下功夫。我认为这种做法、这个方向是正确的。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磨刀不误砍柴功”。如果党和政

府的管理体系一片混乱,上令下不行,那么领导人不论作出多么正确的决策,对于国家都是枉然,因为根本就执行不了。而当时的苏联我想就是这样的,长期的思想上的镇压、特权主义、腐败的官僚体系等等。最后,这次会议总结是要“言行一致,高度的主动精神和责任心,对自己、对同志要严格要求”。 随后,改革一步步开始。在那时的苏联,酗酒现象已经十分严重,严重到对一个民族对一个国家产生了危害,所以必须管理治理!于是,在5月16日,戈尔巴乔夫开始了对酗酒现象的治理,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发布了关于加强同酗酒作斗争的命令。“命令”对酗酒并影响工作者进行了经济和政治上的处罚,还加强了酒来源的管理。我看到了一份关于莫斯科居民酗酒的统计资料,统计结果是相当惊人的,在所考察的人口中,因酗酒进过防治所的有14.1%,进过醒酒所的有66.6%,因酗酒叫过救护车的有19.8%,在1964~1982年期间,苏联酗酒人口比例增加,每人每年消耗酒精量居然达到了10升,简直就是触目惊心啊。然而,由于改革方法不对,过于激进,导致了禁酒的失败。从禁酒的失败上可以看出,戈尔巴乔夫缺乏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领导人的能力。俄罗斯民族酗酒是千百年的传统,怎能说禁就禁,更不能如此激烈,戈尔巴乔夫一开始就关闭伏特加酒厂、取缔酒类商店、摧毁葡萄园,给予酗酒毁灭性的打击,可是却不管这样做的后果。他没有从根本的思想教育入手,又一开始就过激地禁酒,这样导致人民异常激烈地反抗。一方面私酒开始泛滥,质量和制作过程不合格的私酒导致不少人工业酒精中毒伤亡,另一方面,本来就不振的经济雪

高二历史俄国(苏联)知识点

高二历史俄国(苏联)知识点 二战后在苏联的帮助下,有12个欧亚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50年代,领导社会主义国家形成社会主义阵营(除南斯拉夫外)。应对美国冷战。今日的俄罗斯成为促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小编在这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二历史俄国(苏联)知识点 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1年改革 1.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市场狭小,劳动力缺乏); 2.主要内容: ①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 ②农奴必须赎买份地。 3.评价: ①性质: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变了社会性质) ②进步性:废除了农奴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 ③局限性: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1.经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但仍落后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2.政治:沙皇专制 3.对外: ①19世纪末强租旅顺、大连,把长城以北划为势力范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19041905年为争夺东北发生的日俄战争,惨遭失败;1912年策动外蒙古独立; ②在欧洲与英、法结成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对抗。 ③1917年退出战争。 4.思想:列宁主义的诞生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17年十月革命 (一)背景 1.沙皇专制阻碍俄国社会发展; 2.一战使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二)过程:由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 1.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二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三)巩固政权的措施 背景: 内:地主、资产阶级发动叛乱; 外:协约国武装干涉 1.政治: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 2.外交: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战争(停战、割地、赔款)

苏联卫国战争勋章介绍

卫国战争勋章介绍 前苏联一级二级卫国战争勋章历史与荣誉的记录。前苏联是二战时期为数不多的使用真金白银制作勋章、奖章的国家,这种不计成本的做法恰恰是对将士们鲜血与战功的激励与肯定。该章925银制(含银92.5%) 前苏联国家法定“莫斯科造币厂”铸造。一级编号2338688,二级编号4588633 1942年4月10日,斯大林委托苏联工农红军后方首长赫鲁廖夫将军研究向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战斗中表现突出的军人授予勋章的

方案,最初定名为“军事英勇”勋章。艺术家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德米特里耶夫(勇敢奖章、战功奖章的图案设计者)及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库兹涅佐夫(后来也设计了“胜利”勋章的图案)积极参与了该勋章图案的设计。由于时间紧,两人分别于4月12日和18日就提交了设计稿,经研究最后采用了库兹涅佐夫设计的图案,并经过修改后定稿,勋章名称亦最终定名为卫国战争勋章。5月20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发布命令设立该勋章。 这种勋章直径45毫米,图案为一颗放射光芒的金色锤子镰刀红星军徽,红星中锤子镰刀外围有一圈白底金字,上面写着代表勋章名称的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ВОЙНА “卫国战争”字样,一把战刀和一支步枪在红星的后面以红星为中心相互交叉着。图案寓意勋章获得者在保卫苏联的伟大卫国战争中拿起武器奋起杀敌,建立了光荣的功绩。勋章以红星军徽放射出的光芒线的颜色来区分等级,呈现金色的为一级,而二级的则是银色。 下面介绍一下这种勋章的颁发历史。 1942年6月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发布命令,将首批卫国战争勋章授予在哈尔科夫方向战斗中立功的炮兵军人。其中一级勋章授予克里克利大尉、副指导员斯塔岑科和斯米尔诺夫上士。克里克利大尉领导他的队伍在战斗中共消灭了32辆德军坦克,最后在医院因伤势过重而牺牲。但直到1971年6月12日,编号为第312368号的一级卫国战争勋章才交给了克里克利大尉的家属手中,而编号为第1号一级卫国战争勋章则授予了1942年8月25日牺牲的指导员

苏联解体的历史反思

苏联解体的历史反思 选择字号:大中小本文共阅读83 次更新时间:2014-11-19 21:37:32 进入专题:苏联解体● 梁柱吴恩远曹长盛安启念 1991年12月25日,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的苏联国旗颓然跌落,三色旗随后升起。苏共亡党是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最惨痛的历史教训,苏联在没有外敌入侵和自然灾难的情况下顷刻土崩瓦解,“红旗落地”铸就了一个大国的苦难,也留下了巨大的历史谜团。认真总结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铭记20世纪遗留下的这一沉痛的政治遗产,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重新走向复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对话人 梁柱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教授 吴恩远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 曹长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安启念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戈尔巴乔夫说,在他上台之际,国内并不存在特别尖锐的矛盾,国际上也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消灭苏联。他承认,苏联垮台完全是由于改革者自身的错误造成的。 吴恩远:在苏联解体20余年之际,人们对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分析仍然存在较大分歧,其焦点在于,一些人坚持认为存在70余年的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或称苏联

模式、斯大林模式等)“由于弊病太多,已走入死胡同”,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主因;戈尔巴乔夫的责任仅仅是次要因素。 毫无疑问,苏联模式存在重大弊端:高度集中的政治管理体制严重束缚了人民群众的参政议政积极性;单一经济结构和管理体制极大消融了企业改革创新能力和生产活力;思想领域的保守、僵化和教条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发展丧失生命力……不改革、不克服自身弊端就没有出路。然而,实际上任何体制、任何模式如果不发展、不变革都会没有出路。“苏联体制弊端”与“苏联解体”之间并无必然逻辑联系,关键在于苏联模式能否发扬成绩纠正错误。 任何事物自身都存在“肯定”和“否定”两种因素,当时的苏联体制同样还有巨大优势的一面。由经济学家阿巴尔金主编、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出版的《苏联经济史》是重新评价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权威著作。该书没有回避苏联体制的弊端,但同时指出:“毫无争议,苏联在自己的存在时期在经济发展速度上没有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苏联在经济和军事政治范畴成为世界第二强国,在航天、核能方面成为第一大国。它发展了自己的能源经济潜能,建立了结构最发达的统一的能源体制。苏联的基础科学、教育体制和干部培养体制客观上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该书得出结论:“苏联社会体制、苏联模式的垮台不是必然的”。 这不仅是俄罗斯权威经济学家的观点。苏联解体后的多次俄罗斯民意调查表明:70%以上的俄罗斯人认为苏联解体不存在必然性,是完全可以防止的。甚至戈尔巴乔夫本人也不认可“苏联体制弊端导致苏联解体”的观点。2010年3月27日,戈尔巴乔夫说,在他上台之际,国内并不存在特别尖锐的矛盾,国际上也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消灭苏联。他承认,苏联垮台完全是由于改革者自身的错误造成的。 安启念:苏共亡党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未能成功地进行改革,这是全部问题的关键。赫鲁晓夫最先发动改革,但他为人鲁莽,改革过于随意,准备不足,不讲策略,很快失败。勃列日涅夫反对改革,因循守旧,失去了改革斯大林模式、创新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机遇,使各种问题不断积累,日益严重。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执行了错误的方针,导致国家解体,共产党下台。历史地看,苏联共产党要么反对改革,要么沿着错误的方向改革。在苏共亡党的问题上,应当负责任的不仅是戈尔巴乔夫,还有勃列日涅夫、赫鲁晓夫以及那些反对改革的人。 党的指导思想改变,放弃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地位,放任意识形态多元化,理想信念缺失,是苏共覆亡至关重要的原因。

苏联解体的误解 解密档案中的历史真相

苏联解体的误解解密档案中的历史真相 苏联解体的误解 ——从解密档案中寻求历史真相作者:特约记者黄军甫 采访嘉宾:华东师大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沈志华 时间:2011年12月 黄军甫:12月25日是苏联解体20周年,国内各界对此都很关心。您是国际著名冷战史、苏联史专家,此时此刻一定感慨良多吧。沈志华:是的,作为一个苏联历史研究者,特别是一个理想主义时代的亲历者,每每想到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便有一种异常复杂的情感油然而生。当年听到苏联解体的消息时,我就想,一个存在93年的老党、74年的大国,怎么说没就没啦,并且事先似乎没有任何征兆。现在通过看一些材料得知,苏联解体的事,连中央情报局都没有任何感觉。黄:看您的书也好,和您交流也好,感觉您有一个基本观点:一种历史,只有让它离去一定时间,我们才能科学地研究它,完整、全面地把握它。那么,苏联解体已经20年了,东欧剧变更是过去20多年了,现在应该可以对一些问题作比较清晰和准确把握的时候了吧?沈:黑格尔有一句名言:智慧的猫头鹰到黄昏才起飞。研究历史必须要以原始资料为基础,这是对史学家的起码要求。第一是当年的公开报道;第二是外国学者的著

作。但是,这两种材料都无法构成历史叙事的主体,还有后来的一些当事人回忆,都是第二位的。那么,核心的史料是什么?原始档案。不过,档案有一个解密期的问题。目前比较开放的是东欧各国的档案,特别是涉及原来执政党的文献,几乎全部都解密了。所以,现在确实是研究苏联、东欧剧变原因的大好时期。历史学家应该也完全可以加入对这一问题的讨论。黄:过几天就是苏联解体的纪念日,这几天俄罗斯又因杜马选举闹出许多事情,所以,虽然20年过去了,国人对我们这个北方邻居的兴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浓。不过,对于学术界和政界来讲,最感兴趣的问题恐怕还是苏联解体的原因。多数人认为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基本上就两个原因:其一是美国搞和平演变的结果,其二是戈尔巴乔夫背叛社会主义的结果。沈: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直到今天,还有许多人仍旧把苏联解体这个十分复杂的现象归咎于你提到的两个原因。这两点是不是原因?当然是。但它们恰恰是所有原因中最表面的、最浅层次的原因。熟悉马列主义和苏联历史的人都知道,共产党人是要埋葬资本主义的,是要搞世界革命的。因此,苏联和美国的斗争,或明或暗、或文或武,你死我活,世人皆知。但为什么人家没败你败啦?是你自己有问题。这就是毛泽东讲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另外,把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归咎于戈尔巴乔夫的背叛更是荒唐。马克思

俄国苏联历史大事年表

俄国苏联历史大事年表 1547年1月19日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俄国第一个沙皇。俄国沙皇的历史从此开始。 1682----1725年彼得一世在位。 1689年中俄缔结《尼布楚条约》,这是俄中两国签订的第一个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条约。 1713年彼得一世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到彼得堡。 1721年俄国从此开始称为俄罗斯帝国。 1812年拿破仑侵俄失败。 1825年12月14日十二月党人起义。 1853----1856年克里木战争。 1856年签订《巴黎条约》,结束了克里木战争。

1858年俄、美、英、法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瑗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0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为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1年2月19日农奴制改革 1864 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1881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1883年普列汉诺夫在日内瓦建立第一个俄国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 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组织“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 1900年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出现了布尔什维主义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1905年1月9日“流血的星期日”。第一次俄国革命开始。日俄战争 1914年俄国参加第一世界大战。彼得堡改称彼得格勒。 1917年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存 1917年列宁四月提纲 1917年七月流血事件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握的政权——苏维埃政府诞生了!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在随后的几年里,通过残酷的内战击败了白军和协约国的干涉。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1年3月,新经济政策,

前苏联及俄罗斯发明说明书的类型介绍

前苏联及俄罗斯发明说明书的类型及法律特征 严笑卫 1991年和1992年在前苏联和俄罗斯联邦发明保护领域通过了两部具有根本性转变的法律,从而导致前苏联和俄罗斯的专利文献在名称、组成和内容上发生重大变化。 自1931年至1991年7月1日以前,前苏联对发明实行发明人证书及专利的所谓“双轨制”保护并采取完全审查制。因此,发明说明书具体划分有以下4种形式: 1.授予发明人证书的发明说明书,文献类型标识代码为 A1。 2.授予补充发明人证书的发明说明书,文献类型标识代码为 A2。 3.授予专利证书的发明说明书,文献类型标识代码为 A3。 4.授予补充专利证书的发明说明书,文献类型标识代码为 A4。 1991年7月1日“前苏联发明法”生效。正是这部法结束了历时60年的“双轨制”保护制度,采用国际通行的单一专利制度。在实施该法的过渡时期,对要求授予发明人证书的申请规定为:1991年7月1日尚在审查过程中的发明人证书申请,或对申请已做出授予发明人证书决定的,以及在1991年7月1日已授予发明人证书有效期自申请提交之日未满20年的,前苏联专利局根据发明人与申请人共同提交的书面请求授予专利权。属于最后这种情况,即根据发明人证书剩余有效期转换的专利,原有的文献号编排顺序不变,也不再出版转换后的说明书全文。只是在《发明》公报的“转换为专利的发明人证书”通告栏中公布这些专利文献号码清单。转换的专利号共有6689件,其中3981件在1992年的公报中通告,2708件于1993年通告。对在1991年7月1日还未授予发明人证书的申请,将专利权授予前苏联国家发明基金会。这类专利共有100余件。法律还规定,在1992年7月1日前未提交上述书面请求的原已颁发的发明人证书仍然有效。对要求授予专利的申请规定为:1991年7月1日前已授予的发明专利,有效期尚未届满的视为根据“苏联发明法”授予的专利。 随着1991年12月26日前苏联的解体,统一的发明保护领域被打破。1992年10月14日俄罗斯专利法的生效使一度混乱的俄罗斯专利制度变得井然有序。该法继承发扬了“苏联发明法”的立法思想,对发明仍然采用单一专利制度并实行早期公开、延迟审查制,专利有效期自申请到专利局之日起20年。 根据俄专利法,对发明采取两级公布制。受理的申请经形审合格后自达到专利局之日起满18个月即行公布。但只在《发明》公报中刊登基本著录项目、文摘、附图或图式,以申

俄罗斯的风俗习惯介绍

俄罗斯留学须知俄罗斯的风俗习惯。俄罗斯的风俗习惯是很特别的。在俄罗斯留学的期间我学会了很多的那里风俗习惯。着实让我受益匪浅。 被邀请做客,或者过年,过节,过生日时,赠送鲜花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切不可送双数花朵,一般以三只,七只,九只都可以,送双数花朵是被认为送葬礼时给死人准备的。另外,送给年纪大的女士要送鲜艳一点的,比如玫瑰红或者大红色,显的有活力。而送年轻姑娘,一般选择比较浅色花,粉色,黄色等等表示纯洁。但情人节玫瑰一定要是红色的最好。 俄罗斯人大部分信奉东正教,去一些不完全属于旅游开放的教堂,女士需要戴头巾,男士则需脱帽。不管你是不是信奉东正教。 买东西自觉排队,加塞会被认为是没教养的行为。另外,在公共场切实不可大声喧哗,否则会遭白眼。上车应该主动给老年人让座位,否则他们也会主动让你站起来,然后心安理得的坐下。 跟不是很熟悉的俄罗斯人聊天时,尽量不要谈一些关于苏联解体,斯大林,还有车臣领土的归属等问题。 除快餐店外,一般在饭店或者餐厅里就餐时都要给小费,因为,服务人员的大部分收入都是来自小费。视你对服务小姐的满意程度多少不等,一般是餐费的10-15%左右。 在俄罗斯基本上很少有砍价的时候,尤其是在国营大型商店,除了在商品上注明的折扣或者优惠外,基本上价格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在跳蚤市场里可以砍价,但是幅度不大,一般转上两三家摊位价格基本上就能很了解商品的价格了。 360教育集团说,俄罗斯人见面以握手礼为主,特别好的朋友久别重逢,会用拥抱和亲吻。一般是拥抱后互相亲吻脸颊三次,先右再左再右。与陌生女士相见,不要主动握手,更不能过分亲热。除非对方主动跟你握手,可以说两句赞美女士年轻漂亮的话,一定会得到对方的好感。 在剧院看演出,不论是芭蕾舞还是歌剧对于俄罗斯人来说都是生活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去这样的场合,要着正装。并且绝不可以迟到。演出开始后切不可交头接耳或者吃东西,更不能接听电话。否则会被请出去的。 您和你不可以乱用。一般对长辈或者老师都要称呼“您(вы)”,还有在街上遇到的陌生人时不论多大年岁,为表示尊重都称您。只有比较熟悉的朋友或者家里的兄弟姐妹才称“你(ты)”。 在民宅里租房子住的时候,一般不要把聚会开的太晚,十一点以后就不可以放音乐或者高声说话了。否则邻居就要来敲你家的门了。另外尽量不要在十点以后再给人家打电话,否则会显的很不礼貌。租住有房东的房子时,请同学来家里玩最好经过房东同意。而且不能乱动房东的东西。做饭最好跟房东商量好,把时间错开,省的到时候抢厨房用。另外,在家一般不要做一些油烟很大的油爆菜,因为,俄罗斯大部分家庭的厨房里是没有抽油烟机的,搞的家里很脏就不太好了。

苏联演变教训与启示

苏联演变之后,苏联现今已成为一个历史概念。然而,苏联作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个在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国家,一个首先实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大峡谷”工程并积累了70多年的正反实践经验的国家.一个先后经过二次模式转换过程并在最后—次改革中失去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它所提供的关于苏联模式社会义体制的改革和演变的无比丰富的历史材料,将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功的珍贵财富。本文在上述各章中从不同角度对这些历史经验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分析,我们在思想理论上可以从中得到这样—一些启示,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跨越卡夫丁峡谷是一个史无的例的复杂工程 马克思一生主要是以西欧发达资本主义为研究对象,而他的理论就是建立在这种研究基础之上。他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发生,而且这种革命带有世界性质,将会同时发生。然而,马

克思对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社会发展的道 路也进行认真探讨。在这个问题上,他首先破除了把他的理论教条化的做法,反对把他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 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 马克思针对俄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在—定条件下.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大峡谷”,而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们一切肯定成果,过渡到社会主义。在这里,马克思提出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的西方无产阶级的支持。在这种支持下俄国革命政权吸取资本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创造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条件。第二个条件是:利用俄国农村公社马克思在1881年给查苏利奇封信的草稿中谈到.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新生的支点他认为,如果俄国革命在适当的时刻发生,如果它能把自己的一切力量集中起来以保证农村公社的自由发展,那么,农村公社就会很快地变为俄国社会复兴的团素,变为使俄国比共他还处在资本主义制度压迫下的国家优越的因素③。由此可见,

苏联国家机关介绍专集

国国家安全委员会KGB全面介绍 说起KGB还要从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政治警察局“沙皇禁卫军”说起,它是由一个登上俄罗斯宝座的莫斯科大公伊凡雷帝于1565年创建的。黑色的装束,黑色的坐骑,系在马鞍下的狗头和狼尾扫帚,象征着六千禁卫军的使命;“嗅出并消灭叛徒!”这也许就是“KGB”的始祖。 真正意义上的KGB前身是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伟大的列宁同志感到国内反对派的势力很强大,在19 17.12.19他又获悉国家公务员要进行总罢工。 于是他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专门机构"来解决这一问题。就这样“全俄肃反委员会”简称“契卡”如一把利剑,横空出世了。在以后的几十年间几经演变,最后更名为现在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简称“KGB”。不过可能连列宁同志自己也没想到,这个组织会发展的如此庞大,而且可以说是臭名昭著。一提起“KGB”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恐怖;暗杀;颠覆;美人计....... KGB名称变革: 1917·12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 1922·2国家政治保卫局1923·7国家政治保卫总局1934·7国家安全总局1941·2国家安全总局19 41·7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1943·4国家安全总局1946·3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1947·10-1951·11国家安全部1953·3内务部1954·3国家安全委员会(KGB) KGB的历任头目: 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于1917-1926年间创立了“全俄肃反委员会”,简称“契卡”并担任领导。 捷尔任斯基:这位同志于1877出生在波兰一地主知识分子家庭原来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神父,后来在中学其间接触到了马克思义,并痴迷于此。数十年痴心不改此位同志精通多国语言,在革命其间,曾在监狱里渡过了11个春秋。几乎每隔几年就要进去一回真可谓“又红又专”。也怪不得伟大的列宁同志想到让他来组建“契卡”。他的威望只是在斯大林时期才有所减弱,因为斯大林同志也是一个搞情报的老手。:-<他的死一直就是KGB的经典传说。在他去世的前三个小时还在发表言辞激烈的演讲。1926.7.20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因心肌梗塞去世了。 其它头头: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叶诺夫在职时间:1936-38 离职原因:解雇 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在职时间: 1938-41, 1941-43, 1953 离职原因:解雇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得罗波夫在职时间: 1967-82 离职原因:提升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又一次心血来潮,把此前默默无闻的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和国家安全局局长弗拉基米尔·普京推上了俄罗斯政坛的前台。这位苏联时代克格勃派往德国的特工人员成为继普里马科夫和斯捷帕申之后,第三位克格勃出身的俄罗斯总理。

俄罗斯历史概况

俄罗斯历史概况 基辅罗斯(862年至1242年) 早在公元1世纪,在中、东欧的第聂伯河、奥得河、维斯瓦河及布格河流域便住着了斯拉夫人。至6世纪,斯拉夫人分为东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东斯拉夫人分布在第聂伯河中、上游,奥卡河、伏尔加河上游,西德维纳河一带,成为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及乌克兰人的祖先。到了公元7、8世纪,东斯拉夫人有两个准国家组织,以基辅为中心的库雅巴及以诺夫哥罗德为中心的斯拉维亚。862年,由于斯拉维落亚各部落为争夺权力而内战不休,使各部精疲力尽,于是商议寻找一位王公来治理各部,裁决纠纷。在他们眼中,住在北欧斯堪的纳维亚的瓦良格人(即罗斯人)精明能干,秩序井然,于是邀请瓦良格人首领留里克当他们大公。留里克王朝由此开始。879年,留里克身亡,大公之位由奥列格接掌。奥列格认为诺夫哥罗德地势偏僻,不利发展,觊觎南方的基辅。882年他率兵南下,首先占领了斯摩棱斯克和柳别奇,然后南下基辅。奥列格定都基辅,称为“诸罗斯城市之母”。之后,他继续征克周围的部落,将东斯拉夫人部落的斯洛文人、克里维奇人、德列弗利安人、谢维利安人、拉迪米奇人以及非斯拉夫人的麦里亚人、维西人和楚得人置于控制之下,这样便形成了一个以基辅为中心的国家,史称基辅罗斯。 1223年蒙古军队在拔都汗的带领下侦查基辅罗斯,罗斯各大公与长期的仇敌钦察人组成联盟,在卡尔卡河岸与汗国侦查军队交锋。由于罗斯各公国大公对蒙古汗国不了解,再加上内部不合,被包围后歼灭,5位大公阵亡。随后蒙古军与1237年击破弗尔季米尔公国首 府弗尔季米尔,经过各公国境内折回补给,又在1239年重新侵略罗斯过境,在1240年占领基辅,代表着蒙古240年统治的开始。 弗拉基米尔大公(1157年至1389年) 俄罗斯人被蒙古人打败后,被分割为三部分.西北方的诺夫哥罗德,南方的乌克兰,中,东北部森林区的罗斯公国,诺夫哥罗德独立,但是要缴纳重税,乌克兰被金帐汗直接管理,俄罗斯公国需定期到萨莱可汗大帐叩头领取汗敕,缴税和提供兵源,是严格的封臣关系,俄罗斯法理上没有自己的政府,其最高统治者是蒙古大汗。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蒙古大汗实际上干预了俄罗斯和钦察汗国的事务,蒙古人是间接统治,因为俄罗斯未统一,政治上维持分裂状态。如派人治理,耗时费力。在征税上最初派八思哈,后来改为任命一位弗拉基米尔大公,全体公国也要服从,这么是俄罗斯在政治上联合起来的最早尝试,使大公听从莫斯科公国,汗使王公听命于他们所爱戴的大公。使罗斯统一位全俄罗斯大公,随着金帐汗控制越来越松,莫斯科在1378年打了一次胜仗,但是在1382年受到脱脱迷失入侵,再过100年,罗斯独立。俄罗斯在别儿迪别分裂为东俄与西俄,出现两个俄国是因为立陶宛的入侵,金帐汗无力干涉。俄罗斯后来再分裂成乌克兰,白俄罗斯。 莫斯科大公国(1263年至1547年)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若干历史思考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若干历史思考 内容摘要: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东欧剧变,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顷刻覆亡。这个重大的历史演变不是发生在战争年代,也不是政治反对派直接的诱导,而是在和平的改革进程中领导人自行解散了苏共,停止了苏联的存在。此时正值戈尔巴乔夫执政,苏联危机四伏,政治经济体制僵化,经济陷入危机,民族矛盾激化,意识形态混乱,改革势在必行。戈氏试图通过经济上的改革以完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可是之后改革的重点转移到了政治领域,同时改革的方向也发生了变化,直至推行出一条背反马克思主义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引发了政治,经济,民族及意识形态危机。究其根本是苏共内部出现了问题,思想政治路线发生了质的变化;干部组织工作涣散,严重影响到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党风干群关系削弱了党的威信,最终导致苏共从内部垮台,苏联解体。这一历史事件教训深刻,中共引以为戒,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特别加强党的建设,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势下,时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更好更快地发展。关键词:苏联解体,苏共,党建 20世纪最震撼人心的重大历史政治事件就是苏联的演变和解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有着2240多万平方公里的横跨欧亚两洲疆域辽阔的大国、强国,在没有外敌入侵等客观因素的情况下,土崩瓦解。这个历史教训有其深刻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也出现过向“文化大革命”的政治上的偏离,但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并未发生根本动摇,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历届领导集团提出诸如“三个代表”及“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思想,时刻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思想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干部组织工作,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确保社会主义国家更快更好的发展。多年来,维系苏联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联盟的基础,不仅仅是经济、军事、外交上的相互联系和依赖,且更重要的是统一的政治基础。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戈氏的改革破坏的维系这个民族的政治基础,苏共在苏联这个超级大国的统治地位受到极大削弱,最终垮台,直接导致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终至解体,东欧剧变。 一.戈尔巴乔夫与苏共错误的政治思想路线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之际,如何确定党的政治思想路线,使之符合苏联国情,是一个十分困难和复杂的事情。戈氏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渐发生了偏移,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他在苏共27大上具体阐述了:政治上的“民主化”和“公开化”的思想,反复强调“争取加速发展,这意味着进一步发扬民主……扩大党的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公开性”。①p270这样没有阶级的“民主化”“公开性”,起先就削弱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戈氏一开始就从思想上把“民主化”“公开性”推向极端。众所周知,民主作为上层建筑,是由一定经济基础决定的,是一个历史的阶级的范畴,有其鲜明的阶级内容。“民主化”与“公开性”的提出,最初是针对旧体制权力高度集中的弊端有一定作用,但随着无节制、无限制的推广,使“民主”这个口号丧失其应有之义,并为各种反共反社会主义实力之声打开了方便之门,为各种攻击苏维埃社会主义制度、全盘否定社会主义历史的言论打开绿灯,为公众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游行、示威、罢工等活动提供了条件。在1988年苏共19次全国代表会议之前,各类组织,其中大部分是反共的政治组织,已达到3万个,最早引起联盟国家危机的波罗的海三国要求脱离苏联的政治性集会也开始举行。①p270无限制、无节制的“民主”与“公开”,实则是为各种势力滋生提供了温润的土壤。这只是戈氏改革触及到政治改革的第一步,苏共的领导地位受到很大削弱。紧接着戈氏在经济改革中受阻,他认为是党已成为改革的阻力,将矛头指向了党的政治思想路线。经过1988年苏共第19次代表大会和1990年苏共二月、三月全会,到苏共第28次代表大会,苏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的政治路线。“人道的民主的社

世界历史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练习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选择题 1.1928年后,苏联为实现工业化重点发展的是() A.农业B.重工业C.轻工业 D.商业 2.苏联的成立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苏联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时间和标志是()A.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B.1922年苏联成立 C.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D.1937年农业集体化 3.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是在() A.十月革命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苏联成立后 D.两个五年计划后 4.苏联新经济政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A.把大型工矿企业交给国家经营 B.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C.实行全国电气化 D.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5.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 A.1919年 B.1921年 C.1928年 D.1933年 6.苏联基本上完成农业集体化的时间是() A.1928年 B.1933年 C.1937年 D.1945年 7.苏维埃国家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时间是() A.十月革命胜利后的1918年 B.内战结束后的1921年 C.苏联成立时的1922年 D.列宁逝世后的1924年 8.1940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的是()

A.德国 B.英国C.法国 D.苏联 9.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建立的时间是() A.1917年 B.1919年 C.1920年 D.1922年 10.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首先加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国家有() ①白俄罗斯②哈萨克③立陶宛④俄罗斯联邦⑤乌克兰⑥外高加索联邦 A.①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⑥ D.②④⑤⑥ 11.在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以后,苏俄进入了和平建设的时期,此时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颁布新宪法 C.恢复经济 D.开展外交工作 12.下列关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国家 B.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 C是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方针 D.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13.1922年,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成立了苏联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当时加入联盟的有、、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14.在全国基本实现和的基础上,1936年,苏联通过了,宣布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 15.1924年,逝世后,苏联人民在的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 1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时说:“共产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1)斯大林为什么要重点发展重工业? (2)这种政策对苏联以后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苏联(俄罗斯)外交政策及其对外关系简介

苏联(俄罗斯)外交政策及其对外关系简介 一外交政策 (一)斯大林时期的外交政策(1945-1953):一是巩固苏联的外交成果和扩大苏联的势力范围,二是应对美国和西方发动的冷战。总体呈现一种谨慎的防御政策。 背景:二战后,苏联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独大,成为全球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实力大为增强,想要灭掉社会主义。来自美国为代表的垄断资本主义制度欲建立全球霸权秩序核对社会主义的压迫和敌视。 斯大林的外交政策:起初与西方基本合作解决问题,后来转到应对西方冷战。 评价:评价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外交,最大的标准是他时否有利于工人阶级的解放和殖民地任命的解放,是否有利益维护和壮大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从这个角度看,斯大林反击冷战的压力和攻击,,维护了苏联社会主义政权和支援了中国在内的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赭石最主要的方面,他的外交政策中的犯下许多的大党主意扩张主义和侵略他国的霸权主意错误是第二位的。 (二)赫鲁晓夫时期的外交政策(1953-1964) 背景:冷战长时期进行,苏联经济和军事上很感吃力,人民生活改善受到影响,内部出现希望与西方和平共处的声音。苏联的政权基本稳固,外部战争消灭的可能已经消失。 外交政策:和平共处路线&核外交。 评价:赫鲁晓夫的外交以冒险主义开始,以空想主义结束,目的是为同美国争霸。导致内外混乱,是外交的一系列失败对苏联威望的打击和对苏联人民信心挫伤的结果。 (三)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外交政策(1964-1982) 背景:六十年代中期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苏联在这一时期经济迅速法杖。军事力量和武器力量超美国。 外交路线:主动的强势外交。(苏攻美守) 评价:苏联成为在冷战中实例上升最快,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地位,坚持了社会主义事业,订立了一系列裁军减核及其他的一系列的协议,有助于缓和国际局势。 (四)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夫时期的外交政策 (五)戈尔巴乔夫时期的外交政策(1985上台) 新思维外交:改革,致苏联解体。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俄文原档目录(第一卷) №04180 斯大林致托洛茨基的电报(1920年3月21日) №04181 奥尔忠尼启则致契切林的电报(1920年4月23日) №04182 奥尔忠尼启则、基洛夫致列宁的电报(1920年5月4日) №04183 奥尔忠尼启则致列宁、斯大林的电报(1920年5月4日) №04184 奥尔忠尼启则致列宁、斯大林的报告(不早于1920年5月4日) №04185 奥尔忠尼启则致列宁和斯大林的电报(1920年5月8日) №04186 契切林给奥尔忠尼启则的电报(1920年5月11日) №04187 奥尔忠尼启则致卡拉汉、列宁、斯大林的电报(1920年5月24日) №04188 托洛茨基致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电报(1920年5月26日) №04189 拉斯科尔尼科夫致托洛茨基、列宁、契切林的电报(1920年6月7日) №04190 契切林致奥尔忠尼启则的电报(1920年6月19日) №04192 契切林致俄共(布)中央政治局的信(1920年6月22日) №04191 契切林致俄共(布)中央政治局的信(1920年6月22日) №04194 契切林致俄共(布)中央政治局的信(1920年6月28日) №04195 托洛茨基致斯大林、列宁、加米涅夫的电报(1920年7月3日) №04196 契切林致克列斯京斯基的信(1920年7月5日)

№04197 斯大林致列宁的电报(1920年7月13日) №04198 温什里希特致列宁的信(1920年7月15日) №04199 奥尔忠尼启则致列宁、契切林、斯大林的电报(1920年7月16日) №04200 斯大林致伏罗希洛夫的电报(1920年7月22日) №04201 斯大林致伏罗希洛夫、布琼尼的电报(1920年7月23日) №04202 斯大林致列宁的电报(1920年7月24日) №04203 斯大林致托洛茨基的电报(1920年7月26日) №04213 卡拉汉致俄共(布)中央委员会的信(1920年9月9日) №04217 柯秀尔致奥尔忠尼启则的信(1920年11月13日) №04218 奥尔忠尼启则致斯大林的电报(1920年11月22日) №04219 奥尔忠尼启则致列宁、斯大林的电报(1920年11月29日) №04220 纳扎列江与奥尔忠尼启则通过直通线路谈话记录(不早于1920年11月30日) №04221 奥尔忠尼启则通过直通线路向斯大林、列宁、契切林的报告(1920年12月4日) №04222 舍因曼致契切林、斯大林、奥尔忠尼启则的电报(1920年12月6日) №04223 奥尔忠尼启则致斯大林的电报(1920年12月8日) №04224 奥尔忠尼启则致斯大林的电报(1920年12月9日) №04225 奥尔忠尼启则致列宁、斯大林的电报(1920年12月12日) №04226 奥尔忠尼启则致列宁的电报(1920年12月15日)

对建国初学习苏联经验的历史回顾和思考

对建国初学习苏联经验的历史回顾和思考 摘要:新中国建立之初,缘于历史的过程和政治、经济条件,实行了向当时的苏联“一边倒”的政策。有一种看法认为,建国初学习苏联经验使我们少走不少弯路;有一种看法却相反,对建国初期学习苏联经验持全盘否定态度,把它看作是我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战略性“失误”,甚至视为经济建设“左”的错误之根源。总结和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即把我们所研究的问题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本文从学习苏联经验的历史原因开始分析,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回顾及系统分析,得出理性思考。关键词:苏联经验;历史回顾;思考 Historical Review and Deliberation of the Emulation of Soviet Union in Early Foundation Abstract:In new China of its early days,we pursued the policy of learning from the Soviet Union because of historic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asons.Someone views that good experience can be applied saving many twists and turns along the road.But someone objects to the view with the reason that this kind of learning lacks of reality and foundation.We must study history from a Marxist viewpoint on the long period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after summing up both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through hard exploration.This essay starts from the historical reasons of the learning,and then come up with the rational thought from system review and analysis. Keywords: Soviet Union Experience;Historical Review;Thought

苏联俄罗斯125mm坦克炮弹药简介

苏联俄罗斯125mm坦克炮弹药简介 随着70年代T-64的大量装备,苏联/俄罗斯125mm坦克炮一度引起了西方阵营的恐慌,从T-72到T-80、T-90再到T-14,俄罗斯陆军的主力装备始终是125mm坦克炮,海湾战争中糟糕的表现使用125mm主炮饱受病诟,125mm弹药是否可以抗衡西方主战坦克,我们来系统的介绍一下苏联/俄罗斯125mm坦克炮弹药的发展历程。本文谢绝非授权转载。苏联/俄罗斯2A46 125mm坦克炮弹药主要分为三类,从左到右依次是APFSDS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HE高爆榴弹、HEAT-FS尾翼稳定破甲弹,由于125mm主炮采用分装弹药,每一发炮弹分为弹头和主发射药筒两部分。一、APFSDS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弹头不同于其他两种弹头,由于APFSDS是动能弹,所以弹头上带辅助装药,以提高炮口动能,弹体外部采用可燃桶。 APFSDS弹体基本结构是3片式弹托和5片式尾翼,弹托主要特点是结构非常简单,弹托质量小,脱壳容易,缺点是弹体在内弹道只有一个可靠支点,出口颤动大,射击精度不好,另外同口径尾翼容易划伤膛内表面,125mm APFSDS的后期型号专门对此进行了改进。 BM-9 弹头,与T-62使用的115毫米BM-3弹头从结构上看来几乎完全相同,稳定尾翼的数量从6降至5片,弹芯为钢

制,弹体为钝头,以便防止跳弹,头部有钢板制成的风帽已降低空气阻力,弹尾带曳光管,击发后显示红色轨迹2至3秒。 BM-12弹头,弹头嵌入碳化钨合金穿甲块(红色部分)。穿甲块长为71毫米,直径为20毫米。穿甲块前部有相对较软的金属为阻尼块(黄色部分),阻尼块是为了防止在不利的入射角度下发生跳弹。 BM-15弹头,是BM-12的改进版本,拥有同样71毫米长、直径20毫米的碳化钨合金的穿甲块。在阻尼块尺寸为20毫米长,直径20毫米。苏联后期主要用于出口。 BM-15弹芯结构,黄色为风帽,橙色为阻尼块,红色为碳化钨合金的穿甲块,蓝色为钢套。 BM-17弹头,是一个简化的出口版本,相对于BM-15穿甲性能较差。弹体取消了穿甲块。阻尼块尺寸放大至50毫米长,直径30毫米,以补偿较低的穿透能力。该型号曾大量出口。 BM-22 弹头,在BM-15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改进,在穿甲块的前部,尺寸88×27毫米大尺寸的改进型阻尼块,产生的转正效果仍然是不能令人满意。较大的弹丸质量导致初速略有下降,但仍具有较强的穿透力。的BM-22所携带的辅助装药采用3Sh52主发射药筒使用的12/7 V A发射药,发射药截面上有7个小孔。BM-22是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大量装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