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湿地规划解析.

西溪湿地规划解析.
西溪湿地规划解析.

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

第一章:序言——案例筛选理由

大黄堡湿地位于京津发展轴上的武清区,是京津之间一处重要的生态湿地资源。该湿地具备地域广阔、水量丰沛、景观优美、交通便利等特性,大黄堡湿地公园的科学建设、合理发展对京津地区之间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同样属于典型的位于城市边缘的次生态城市湿地。近年来该湿地的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先进经验引起了极大关注。项目的科学规划、成功运营,在很好的保护了湿地环境的同时为杭州的旅游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拉动作用。

该项目在湿地条件等各方面上的相似度上与大黄堡项目十分接近,且发展较为成功。因此,经过考察研究,我们决定选取杭州西溪湿地作为湿地公园优秀案例。

在此次案例分析中我们将在前三章详细阐述项目各期期发展概况的同时,在第四章对西溪湿地在湿地开发模式及尺度、湿地公园规划及开发方案、湿地保护与旅游产业开发和谐发展、周边建设控制规划等四方面的成功经验予以剖析总结,为日后大黄堡湿地公园的开发规划提供借鉴依据。

第二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概况

(一)概况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为罕见的城中次

生湿地。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

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约为11.64平方公

里为保护区范围,共分三期建设,总投资88.4亿元人民

币,建设期六年。

在保护区界线以外为外围保护地带,东至紫金港,南至

老和山麓,西至绕城公路西侧绿带,北至余杭塘河,用

地面积15.7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以外的周边景区

控制区,主要涉及五常乡、闲林镇的两湿地水网区域,

用地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

的城中次生湿地。其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

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

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二)地理位置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文一西路、文二

西路、天目山路、绕城高速、02省道、杭徽高速等主干

道所架构起来的密集交通网络,让西溪板块四通八达,

驱车5分钟之内即可进入杭州城区,从古墩路沿文一西

路向西至五常港河不到5公里。

(三)周边环境

西溪湿地为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距离杭州市中心仅5

分钟车程,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区域自古文人雅士汇

聚,周边仓前高校园区、浙江大学主校区等高校聚集。

受西溪湿地公园开发的带动,目前该区域已成为杭州新

的低密度高档住宅特点区域。在西溪湿地辐射区内政府

实施严格的开发控制政策,使西溪周边楼盘有着鲜明的

“低密度、低容积率、高绿化率”的特色。(后续章节

将针对周边房地产发展状况做进一步详尽分析。)

区域所拥有的人文、环境、交通、高尚居住环境等方面

优势在杭州乃至全国均首屈一指。

(四)总体布局

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二期)、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一期)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三期)。

5

6

(五)开发周期安排

西溪湿地保护区规划总面积11.64平方公里。西溪湿地

综合保护工程,共分三期。

一期:3.46平方公里,2003年8月,西溪湿地综合保护

工程正式启动,2005年5月1日正式开放;

二期(东区):4.89平方公里,2006年5月18日正式启

动,2007年10月1日实现有限开园,2007年底基本建

三期(西区):工程涉及五常范围内的3.353平方公里,

2007年1月《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三期工程控制性详

规》得到市政府正式批复同意。2008年5月1日实现

有限开园,2008年10月基本建成,2009年5月开园;

二、规划方案

(一)湿地公园一期

一期保护工程约为3.46平方公里,总投资15亿元。主要包括生态保护区1.71平方公里,生态恢复区1.54平

方公里,历史遗存保护0.074平方公里,服务设施区0.136平方公里。详见下图:

8

(二)湿地公园二期

二期工程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西路,东接紫金港西侧绿化带,西侧与湿地公园一期(3.46平方公里)范围及湿地公园余杭区块的东界相邻。规划总用地面积约4.89平方公里,总投资30亿元人民币。

规划布局

根据总体规划,西溪湿地公园二期涵盖了湿地生态保护区、民俗文化展示区、曲水庵湿地景观区等。规划功能结构形态为“一堤三区”。“一堤”即花蒋堤特色景观带;“三区”即湿地生态保护区、民俗文化展示区、曲水庵湿地景观区。

花蒋堤特色景观带:花蒋路位于二期范围的中心地带,是衔接东西两个

湿地生态区的景观带,全长2.3公里。景观带内将

建设河渚古街、西溪民俗博物馆、水街水市、企业

会所、俱乐部、休闲度假配套设施等。

生态保护区:位于花蒋路东侧,保育现有的池塘、林地、植被、

河汊港湾,拆迁农居,整合水系,在部分农居拆迁

地贯通或开挖水面,创造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形

成各类生物的栖息地。该区域将成为国际湿地研究

中心、科研科普基地,是展示及研究西溪湿地生态

系统的重要区块。不对外开放,仅针对科考人员及

特殊人群。

民俗文化展示区:位于花蒋路北段两侧,整合现有农居,降低建筑密

度,营造良好的湿地农(渔)耕生态环境,恢复西溪

湿地的历史及民俗文化景点。建立与生态旅游相适

应的配套服务设施,全面展示西溪湿地独特的民俗

文化风情,开展湿地生态休闲度假活动。

曲水庵湿地景观区:位于花蒋路南段西侧,整合现有农居,大幅降低建

筑密度,恢复西溪湿地的历史文化景点,如交芦庵、

厉杭二公祠、曲水八景等,恢复种植传统湿地植物,

以历史文化和湿地景观为主题。展示和研究西溪湿

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湿地景观。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规划用地面积(西湖区区块):4.89平方公里。

其中:

-“三区”

湿地生态保护区:约2.3平方公里;

民俗文化保护区:约1.96平方公里;

曲水庵湿地景观区:约0.28平方公里(一期已建1.12平方公里);

-“一堤”

花蒋堤特色景观带:

用地面积:约0.35平方公里;

宽度:15-250米不等;

花蒋堤长度:约2.3公里。

建筑容积率:约0.025。

(一)湿地公园三期(西区)

西溪湿地公园(西区)规划面积3.15平方公里,投资总额43.14亿元人民币。

作为开发及投资力度最大的区域,三期分为西溪五常民俗文化村、农耕文化体验村、西溪艺术集合村和湿地大众休憩村四大功能区块。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三期以绕城公路为界,北、南两侧分别为文二西路、五常大道,东侧衔接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民俗文化区、秋雪庵湿地文化区等。

三期范围内包括五常街道五常、友谊两个社区,共计23个自然村(组),加上部分配套发展区块和农居安置区块。三期工程涉及农户1800多户,常住人口近7000人,是拆迁量最大的一期工程。

规划布局

规划结构:一带、两片、多点

“一带”是指以五常港为轴,分为西片与东片,西片为体现水乡风情、五常文化的“水乡溯源”,东片为体现农耕、渔耕文化的“河渚觅渡”。“多点”是指在西片范围内根据现状、旅游需要设置的多个景点及旅游服务点。

-西片:水乡溯源

西片节点之一:田园风光

位于西区北侧、文二西路以南地块。本节点以优美的

田园风光与树木、渔塘为景观基调,以满足游人观光

游览、劳作实践、自助旅游等需求。

西片节点之二:五常风情

五常风情之民俗村:位于荆源路与绕城辅道交

会处。对本区块的建筑按传统西溪民居样式为

基础进行改造,加强建筑空间的组合。村内以

满足旅游服务为主要功能,设民俗馆、戏台、

擂台、五常兵器陈列、武术表演等反映五常民

俗文化的特色内容。村口设入口广场、牌坊,

附设停车场,形成西溪湿地公园的西大门。

五常风情之洪园:洪园位于民俗村东北、五常

港西岸,是三期主要的文化内涵。洪园规划以

“洪园十景”的恢复为基础,结合园林建有宗祠、

洪府、书院(藏书楼)、戏台等建筑。

五常风情之龙舟竞渡:位于五常港原浜口桥地

段,其南北两端分别为洪园与观音庵,可利用

河道的长度约450米,本段也是五常港河道整

治的重点地段。五常龙舟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

独特性,每年的龙舟比赛就在浜口桥一带。因

此可将龙舟竞渡作为反映五常风情的重要文化

素材加以体现。

西片节点之三:回龙农苑

位于场地的最高端、龙舌嘴及西溪名园北侧。

龙舌嘴的改造,包括建筑形象色彩的统一整治,

可改造为家庭旅游接待点,以特色农家餐饮为

主要内容。建设停车场、游客服务点等旅游配

套设施,结合龙舌嘴村的改造,建特色餐饮街。

五常港以东部分,可辟为度假野营地,以休闲

度假为主要内容。

-东片:河渚觅渡

东片规划重点是与湿地公园核心保护区块(秋雪庵湿地文化区)的密切融合。区块内农居点全部外迁,拆除的建筑用地可利用为果林、菜地及其他绿化。规划考虑区块内设置零星散落布局的乡村建筑,主要沿五常港龙舟竞渡一线,满足节庆活动观看龙舟比赛的要求。

通过局部水塘的串联、沟通,既满足地块内部水上交通的环线组织,形成开合有序的水上游线,又保证与西溪湿地公园其他功能区块的交通联系。

河渚觅渡区块在文化内涵上,重点体现农耕文化、渔耕文化,体现乡村郊区的诗境、画境。

第三章:项目投资收益分析

一、成本构成

(一)总体投资

西溪湿地占地11.4平方公里,总投资预计88.14亿元。

一期

一期工程占地2.63平方公里,投资15亿元。

二期

二期湿地公园的面积将增加4.89平方公里,总体投资超

过30亿元。

三期

三期工程占地面积3.15平方公里,预计总投资43.14亿

元。

其中三期工程直接费用20.6亿元,其中“前府后园”式

的洪园、五常民俗村、西溪名园、风情水街、秋雪庵湿

地文化区等工程费用合计8.22亿元,多层(高层)公寓

安置10.03亿元;征地拆迁费用17.64亿元;建设管理

费及其他1.715亿元;基本预备费3.196亿元。(二)拆迁安置

西溪湿地拆迁规模较大,三期回迁户共涉及2600户,安

置约18000余人,回迁安置面积共达300万平方米。

一期

西溪湿地农转居多层公寓一期(蒋村花园和西溪花园一

期)回迁户涉及王家桥、包建村、周家村、深潭口村、

三深村和东岳等,共有747户,安置3370余人,共计交

房1642套住宅,其中蒋村花园为962套,西溪花园为

680套,回迁安置面积共达16.8万平方米。

二期

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二期综合保护工程需征用土地7500

余亩,配套项目需征用约1600余亩,需拆迁农户约1836

户、企事业53家,拆迁总面积约83万平方米,涉及蒋

村乡11个村(社区),

三期

西溪湿地三期工程作为拆迁力度最大的一期工程,加上

工程配套发展区块和农居安置区块,共涉及农户1701

户,常住人口近7000人。规划建设动迁农户安置的多高

层公寓共有6处,总建筑面积将达到200万平方米,建

成后可安置2万人。

原三期湿地范围内79万多平方米的民居、企业等建筑被

拆除,还绿还塘;50年以上历史的历史建筑则“应保尽

保”,修复、改造建筑12.95万平方米,再现了高庄宸迹、

河渚听曲、曲水寻梅等人文景观。

二、收益分析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报告》

结果显示,西溪湿地国家公园每年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

功能总价值为11.32亿元/年。

其中,西溪湿地纯生态物质生产价值占据比例较小,只

有0.26%,仅体现了西溪湿地的生态价值;其次是西溪

湿地的旅游价值,达到了37.64%;由于西溪湿地本身及

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西溪湿地对提升周边土地价值的

贡献最大,达到了46.61%,即每年5.23亿元。

西溪湿地的建设的收益主要体现在周边土地价值的提升

方面,随着湿地环境及交通的不断改善,周边土地及房

地产市场价格迅速增长。2003年湿地改造之前,周边大

华西溪风情一期排屋推出,均价仅4000元/平方米。至2008

年3月,西溪风情一期排屋,二手房市场上至少每平方米

在22000元左右。2008年年初开盘的西溪蝶园成交均价超

过2万元/平方米。排屋部分,包括平层大宅,开盘价格则

都超过3万元/平方米,留庄的成交均价达到33000元/平

方米以上。

第四章:总结:案例可借鉴经验

一、城市湿地开发模式及尺度借鉴

湿地公园,按照《国际湿地公约》的要求,即在保护的

前提下进行适度的科学利用,通过适度科学利用实现更

好的保护。对其利用必须是科学合理的,是在其环境负

荷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同时也应该是必须的。

国际湿地中国办事处主任陈克林作为一名国际湿地专

家,先后考察过英国、日本、美国等世界上许多国家的

湿地。他考察西溪湿地后认为,有着1800多年人为干预

的历史,属于次生态自然湿地,它与青藏高原上的很多

原生态湿地完全不同。也正因为这样,西溪不适合成立

“自然保护区”,而更适合走“湿地公园”的发展之路。

“湿地公园”既不同于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一般意义

上的公园,它兼有保护、科研、教育、旅游观光等功能。

陈先生认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肯定能在发挥湿地的三

大效应即生态效应、社会效应、可持续利用效应上为全

国作出示范。陈克林先生特别强调,“保护与合理利用一

定是相结合的,中国湿地种类多、分布广、区域面积大,

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拿出极大的

一笔资金进行完全的原生态保护”。纯生态保护合理利用

的关键在管理,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就要考虑利用的

问题。杭州是一个世界知名的旅游城市,它在资源的保

护和利用、游客的管理、污水的处理等诸多方面,都有

充足的经验。

杭州很好的处理好了西溪保护与合理利用之间的关系,

做全国在湿地保护与利用方面的典范。为大黄蒲湿地公

园的建设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京津两个超大城市连接线

上的大黄蒲湿地与西溪湿地同样属于罕见的城市次生态

湿地公园类型,无论是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及生态环境

条件上,完全可以借鉴西溪湿地的成功经验,将大黄蒲

湿地建设成为大首都地区“既不同于自然保护区,也不

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公园,兼有保护、科研、教育、旅游

观光等功能的国际一流水准的城市湿地公园。”

二、规划及开发方案可借鉴经验总结

(一)西溪湿地公园配套设施

西溪湿地在公园配套设施建设上,在把握量的控制的前

提下,建设高标准、高技术、高效率、生态型和节约型

的基础设施共享系统,以满足既定功能需求为原则。(二)配套设施的选址

以不破坏现状生态环境为原则,应选择在现状农居集中

的区块,规划定位在深潭口村、龙章村、董家湾一带,

同时与民俗展示相结合。

(三)业态功能布局

符合西溪湿地公园的定位目标,打造杭州独特的生态旅

游精品,除合理的商业配套外,还应配套建设部分高品

质的生态休闲设施,具体可以会馆、企业总部、主题沙

龙、创作基地等形式推向市场,以院落组团的形式布置

在花蒋路两侧及龙章村、董家湾一带,以达到提升杭州

旅游品质的目的。

(四)生态维护及开发尺度控制

生态是西溪湿地公园的命脉。西溪湿地二期部分区域因

农居过分密集布局,且基础设施未配套,大量污水直接

排入水体,其生态系统已达到临界状态,在二期工程中

生态修复工作任重道远,其工程难度压力乃至超过一期,

总结经验教训,对生态修复做如下规划:

(1)拆迁梳理农居,大幅度降低区域建筑密度,其容积率应控制在0.025范围内,最大限度的降低环境生态负荷,为其生态

修复打下好良好基础。

(2)配套相应的基础设施,以期在最短的时间里恢复其良好生镜,以提高其自我维持,自我循环能力。

(3)按湿地生态群落调整配置植物,从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群类意义配置物种群落,建立良好稳定的的生

物群落。

(4)合理沟通水面,建立一个良好的水环境,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自我循环能力。

(5)在花蒋路东侧湿地生态保护区内,保留保护原有的鱼塘形态,利用道路及建筑拆迁的区块营建相对较大水面,以展示湿地形

态的多样性,体现湿地生态保护区的示范性与样板性。(五)功能片区划分

批复明确西溪湿地保护范围划为三个层次,即保护区范

围、外围保护地带、周边景区控制区。整体布局按照上

述三个层次划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二期)、中

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一期)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

育区(三期)。

一期与二期以深潭港为界,应在总体规划的统一指导下,

在商业配套、基础设施配套上统一协调,避免投资的重

复、工程的反复,景观风格上应协调统一。一期核心区

通过门票合理限制游人量,二期为公共开放区,在各入

口区合理安全控制游人量,一期二期的分隔以水岸河道

为主,以不影响自然景观方便管理为原则。

(六)拆迁安置原则

如前所述,由于西溪湿地三期以民俗文化为旅游特色,

因此拆迁秉承能搬则搬,但保留部分原住民。这点上,

西溪三期不同于西溪一期。其规划认为,“为延续西溪湿

地千年文脉,突出文化的保护,塑造各功能区块的差异

性,在满足生态保护要求的前提下,保留一部分具有真

实感、原生性的水乡村落是有必要的。”

由此,规划内农居建筑分为三种类型:搬迁型、控制型

和聚居型。

搬迁型农居主要集中在五常港沿线及以东的“河渚觅渡”

部分,通过农居点的外迁,使本区块与西溪湿地的核心

区块密切融合。

控制型农居则集中在沿绕城辅道以东、五常港以西范围

内,以农居整治、环境整合为主,将使沿绕城辅道的农

居点在空间形态上聚散有序、依水而居。

聚居型农居指荆源路沿线的农居,应向辅道与荆源路交

汇处聚居,形成五常民俗村,搬迁留下的空余地段用于

组织荆源路沿线的空间开合变化。

(七)绿色交通规划

西溪湿地主要的游览交通工具将是舟楫。规划中的风景

区主干道花三路为7米宽。在深潭口、龙章、源谊三处

构筑一条电瓶车环线,可通过小型机动车,其余景点均

不考虑通达机动车,而通过舟楫解决其交通游览功能。

三、湿地公园保护与旅游产业开发和谐发展经验借鉴

(一)水主题旅游与湿地保护相结合的成功经验

关于西溪湿地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西溪湿地建设的调查报告 一期工程涉及的650户农民的房屋被拆除。政府对宅基地未做任何补偿,因拆迁补偿问题,村民与当地政府也是纠纷不断。一些农民上访,曾被当地警方以各种罪名拘留。据不完全统计,被拘留的农民超过14人,拘留时间最长者达一个月。 文件要求蒋村乡所有机关干部“如实填报”在征地拆迁范围内的亲戚,并要求在三天内做好该亲戚的工作,确保房屋拆迁的“及时丈量、评估、签约”,如未能完成,“将停止单位工作”,并给予“相关行政处分直至辞退处理”。 这份文件被当地农民称为有“株连九族”之功 农民称: “对坚持不搬的人家,从2005年上半年起,政府断了电,村民没办法抽水种地,稻田都荒了。现在全村房屋大多已经拆掉了。”这些农民世代耕种和居住的土地,目前市场价至少每亩500万元以上,但政府的征地成本只有不到10万元,不及土地市场价的2%因动迁不力而被辞退的西湖区蒋村乡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干部周玉法说: “我们家的房子原来是550平方米,政府说有200多平方米是违章建筑,只按300平方米给了补偿。安置房也只补了225平方米,没有做到…拆一补一?。” 是否符合法规 农民反映,“撤村建居”和集中居住并没有征求过农民的意见,也没有召开村民大会讨论 05年3月4日,国务院法制办、国土资源部等专门针对《〈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第五项发出解释意见,重申“不得以征地为目的搞撤村建居”;并明确指出: 只有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逐渐被依法征收,并全部转为城市居民后,才能对农民集体剩余的少量土地转为国有

杭州市政府理由是,“农民高层公寓用地已经通过国土资源部审批”。但是,有土地法律学者认为,由于西溪农民并不符合撤村建居的条件,上述文件自然不应成为当地政府征用农地和强制拆迁农民房屋的依据;同时,征地和拆迁发生在2004年上半年,而上述审批却是一年后的事情,岂能将此审批“追溯”为征地和拆迁的依据 湿地公园真相 目前负责湿地公园经营的是上海一家民营公司,叫“中静实业”。农民抱怨说: “早先我们在家门口自己搞旅游,政府看我们搞得好了,就来和我们争利了。”一些当地人士也质疑: 目前商业化的湿地公园运作模式,究竟有利于保护湿地,还是恰恰相反? 浙江大学周复多教授说,目前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区一期工程范围内,已经兴建了 3."6万平方米的建筑,包括王家蚪品味酒店、泊庵垂钓会所、小上海会议酒店、百家溇国际会议中心、烟水鱼庄、国际水疗中心以及六星级水上度假酒店区等旅游设施 《财经·经济全局》杂志记者常红晓杨海鹏实习记者于达维杭州报道(财经供网易深度冲击波专稿) 一位旅游规划专家称,其中这个百家溇国际会议中心,原本是想做成一个“水上娱乐中心”,后来遭到专家的激烈反对而更改了方案。“可是,几个月后到现场,我们吓一跳,还是建成了一个超豪华的国际会议中心,与周围格调甚不协调。” 冬日明媚的阳光普照大地,温暖宜人。在浙江省杭州市西郊的一个居住小区,47岁的农妇蒋明芝晒着太阳和邻居闲聊。 “往年这个时候,也是农闲,但我们可以照料鱼塘,收柿子。”蒋明芝对《财经》记者说。

西溪湿地运营模式分析

西溪湿地运营模式分析 植物景观设计教研室 日18月09年2014 第一部分西溪湿地概况 西溪湿地国家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距离杭州西湖五公里,在杭州天目山路延伸段,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也是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西溪湿地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水道如巷、河汊如网、鱼塘栉比如鳞、诸岛棋布,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 西溪湿地国家公园,占地面积约11.5平方公里,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西溪集生态湿地、城市湿地、文化湿地于一身,堪称中

国湿地第一园,西溪湿地以独特的风光和生态,形成了极富吸引力的一种湿地景观旅游资源。 第二部分西溪湿地的投入与产出 投入分析: 西溪湿地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二期)、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一期)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三期)。西溪湿地目前已经完成总投资约90亿的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一期、二期、三期工程,湿地保护建设和生态旅游开发已全面实施。 一期保护工程约为3.46平方公里,总投资15亿元。 二期工程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西路,东接紫金港西侧绿化带,西侧与湿地公园一期(3.46平方公里)范围及湿地公园余杭区块的东界相邻。规划总用地面积约4.89平方公里,总投资30亿元人民币。 三期西溪湿地公园(西区)规划面积3.15平方公里,投资总额43.14亿元人民币。其中三期工程直接费用20.6亿元,其中“前府后园”式的洪园、五常民俗村、西溪名园、风情水街、秋雪庵 湿地文化区等工程费用合计8.22亿元,多层(高层)公寓安置10.03亿元;征地拆迁费用17.64亿元;建设管理费及其他1.715亿元;基本预备费3.196亿元。 产出分析: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报告》结果显示,西溪湿地国家公园每年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1.32亿元/年。 其中,西溪湿地纯生态物质生产价值占据比例较小,只有0.26%,仅体现了西溪湿地的生态价值;其次是西溪湿地的旅游价值,达到了37.64%;由于西溪湿地本身及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西溪 湿地对提升周边土地价值的贡献最大,达到了46.61%,即每年5.23亿元。 西溪湿地的建设的收益主要体现在周边土地价值的提升方面,随着湿地环境及交通的不断改善,周边土地及房地产市场价格迅速增长。2003年湿地改造之前,周边大华西溪风情一期排屋推出,均价仅4000元/平方米。至2008年3月,西溪风情一期排屋,二手房市场上至少每平方米在22000元左右。2008年年初开盘的西溪蝶园成交均价超过2万元/平方米。排屋部分,包括平层大宅,开盘价格则都超过3万元/平方米,留庄的成交均价达到33000元/平方米以上。 生态经济能值投入产出比较: 根据《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04 ~ 2010)》和调查资料, 湿地公园建立之前, 西溪湿地生态经济系统每年能值总投入为1.71 ×10sej, 相当于1.85 ×10US$。619 其中农业和渔业养殖的投入资金为1.48 ×10US$ ;环境投入3.43 ×10sej, 相当于18 6 3.71 ×10US$。湿地公园建立之后, 环境投入不变,由于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等投 5 入大量资金, 使经济投入增加为2.62 ×10US$ , 每年能值总投入增加到原来的1.6倍。6 产出方面, 湿地公园建立之前, 系统能值总产出为1.14 ×10sej, 相当于1.23 ×10US7 20 $ , 服务功能产出能值最大, 环境总产出是经济产出的3倍。其中, 经济收入来源于芦苇、水稻、淡水鱼、竹林和柿树等农副产品, 为3.08 ×10US$ ;芦苇、水稻、柿树产生的系 6 统有机物质积累为1.98 ×10sej;西溪湿地具有丰富的动植物和水生生物资源, 在大气组18分调节、环境净化、水文调节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能值产出为8.99 ×10US$。建立湿地公园以后, 系统能值总产出是原来的1.9倍, 服务功能产出能值仍占最 6 大比例, 环境总产出与经济产出的比例提高到7∶1。其中, 通过发展湿地旅游实现经营收入 2.90 ×10US$ ;由于芦苇、竹林等得到补种, 且不再收获用于市场交换, 而是作为有机 6 物质贮存在系统中, 系统的有机物质积累增加为3.05 ×10sej, 比原系统增加0.5倍;由18 于池塘、河汊、港湾等生态环境得到修复, 水质明显改善, 湿地生物栖息地得到保护, 维管束植物、鱼类及水系动物、鸟类等种类增加, 同时, 湿地环境监测、国家湿地公园示范项目研究等科研活动、科普教育广泛开展,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能值产出增加到2.04 ×10US$ , 7

西溪湿地规划解析

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 第一章:序言——案例筛选理由 大黄堡湿地位于京津发展轴上的武清区,是京津之间一处重要的生态湿地资源。该湿地具备地域广阔、水量丰沛、景观优美、交通便利等特性,大黄堡湿地公园的科学建设、合理发展对京津地区之间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同样属于典型的位于城市边缘的次生态城市湿地。近年来该湿地的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先进经验引起了极大关注。项目的科学规划、成功运营,在很好的保护了湿地环境的同时为杭州的旅游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拉动作用。 该项目在湿地条件等各方面上的相似度上与大黄堡项目十分接近,且发展较为成功。因此,经过考察研究,我们决定选取杭州西溪湿地作为湿地公园优秀案例。 在此次案例分析中我们将在前三章详细阐述项目各期期发展概况的同时,在第四章对西溪湿地在湿地开发模式及尺度、湿地公园规划及开发方案、湿地保护与旅游产业开发和谐发展、周边建设控制规划等四方面的成功经验予以剖析总结,为日后大黄堡湿地公园的开发规划提供借鉴依据。 第二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概况 (一)概况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为罕见的城中次

生湿地。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约为11.64平方公里为保护区范围,共分三期建设,总投资亿元人民币,建设期六年。 在保护区界线以外为外围保护地带,东至紫金港,南至老和山麓,西至绕城公路西侧绿带,北至余杭塘河,用地面积15.7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以外的周边景区控制区,主要涉及五常乡、闲林镇的两湿地水网区域,用地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其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湿地规划解析

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西溪湿地 第一章:序言——案例筛选理由 大黄堡湿地位于京津发展轴上的武清区,是京津之间一处重要的生态湿地资源。该湿地具备地域广阔、水量丰沛、景观优美、交通便利等特性,大黄堡湿地公园的科学建设、合理发展对京津地区之间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市区西部,同样属于典型的位于城市边缘的次生态城市湿地。近年来该湿地的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先进经验引起了极大关注。项目的科学规划、成功运营,在很好的保护了湿地环境的同时为的旅游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拉动作用。 该项目在湿地条件等各方面上的相似度上与大黄堡项目十分接近,且发展较为成功。因此,经过考察研究,我们决定选取西溪湿地作为湿地公园优秀案例。 在此次案例分析中我们将在前三章详细阐述项目各期期发展概况的同时,在第四章对西溪湿地在湿地开发模式及尺度、湿地公园规划及开发方案、湿地保护与旅游产业开发和谐发展、周边建设控制规划等四方面的成功经验予以剖析总结,为日后大黄堡湿地公园的开发规划提供借鉴依据。 第二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概况 (一)概况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市区西部,为罕见的城中次生湿 地。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沿山 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约为11.64平方公里为 保护区围,共分三期建设,总投资88.4亿元人民币,建 设期六年。 在保护区界线以外为外围保护地带,东至紫金港,南至 老和山麓,西至绕城公路西侧绿带,北至余杭塘河,用 地面积15.7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以外的周边景区 控制区,主要涉及五常乡、闲林镇的两湿地水网区域, 用地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 的城中次生湿地。其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 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三西”,是目前国第

西溪湿地规划解

西溪湿地规划解

————————————————————————————————作者:————————————————————————————————日期:

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 第一章:序言——案例筛选理由 大黄堡湿地位于京津发展轴上的武清区,是京津之间一处重要的生态湿地资源。该湿地具备地域广阔、水量丰沛、景观优美、交通便利等特性,大黄堡湿地公园的科学建设、合理发展对京津地区之间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同样属于典型的位于城市边缘的次生态城市湿地。近年来该湿地的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先进经验引起了极大关注。项目的科学规划、成功运营,在很好的保护了湿地环境的同时为杭州的旅游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拉动作用。 该项目在湿地条件等各方面上的相似度上与大黄堡项目十分接近,且发展较为成功。因此,经过考察研究,我们决定选取杭州西溪湿地作为湿地公园优秀案例。 在此次案例分析中我们将在前三章详细阐述项目各期期发展概况的同时,在第四章对西溪湿地在湿地开发模式及尺度、湿地公园规划及开发方案、湿地保护与旅游产业开发和谐发展、周边建设控制规划等四方面的成功经验予以剖析总结,为日后大黄堡湿地公园的开发规划提供借鉴依据。 第二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概况 (一)概况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为罕见的城中次 生湿地。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 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约为11.64平方公 里为保护区范围,共分三期建设,总投资88.4亿元人民 币,建设期六年。 在保护区界线以外为外围保护地带,东至紫金港,南至 老和山麓,西至绕城公路西侧绿带,北至余杭塘河,用 地面积15.7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以外的周边景区 控制区,主要涉及五常乡、闲林镇的两湿地水网区域, 用地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 的城中次生湿地。其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 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

浅析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

上海杉达学院 学科学期论文 论文题目:浅析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学生姓名:沈敏华 专业年级:07届旅游管理 指导教师:张媛 2010年 5 月 6 日

目录: 一、绪论 二、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 三、杭州西溪湿地开发中存在问题 四、杭州西溪湿地资源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五、杭州西溪湿地的发展前景 六、结论 七、参考文献

浅析杭州西溪湿地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 一.绪论 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自2004年一期工程开始至现在的三期工程,开发遵循科学保护,规划先行;以民为本,妥善安臵;生态优先,最小干预的开发原则。2005年2月,西溪湿地被命名为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林业局同意杭州市正式开展湿地公园的保护和管理。国家林业部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严旬对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建设好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对于全面加强西溪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系统生态特点和基本功能,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 本文介绍了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阐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对西溪湿地的开发对策与建议,对西溪湿地的发展前景作展望。 本文是作者仅凭自己的学习水平做的报告,仅代表个人观点。希望对研究西溪湿地的学者有所帮助。 二.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2 (一)西溪湿地简介 西溪湿地位于杭州西北,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明清时期,西溪已是一个著名风景区,与杭州西湖、西冷并称为“杭州三西”,享有“副西湖”的美称。西溪湿地作为全国大中城市中唯一的城市湿地,水资源、多种植被和水生动物资源保存完好,2007年2月份,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二)西溪湿地规划目标 湿地公园发展规划总目标为:全面加强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保持和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效益,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其造福当代、惠及子孙。 1、与西溪湿地公园各区块和谐共生、互利互依,促进公园的整体性; 2、在具有自然生态美感的景观基调下,加强个性文化、原生文化的挖掘,延续其历史人文脉络; 3、完善与湿地功能相适应的基础设施; 4、促进湿地范围内及周边区域的经济转型与发展,塑造人地和谐的典型示范区 (三)西溪湿地基本规划原则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承担着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生态旅游四大任务,其规划建设目标是合理平衡这四大任务,提出适合的自 1百度,https://www.360docs.net/doc/6515373800.html,/view/79820.htm?fr=ala0_1,2010.4.28 2余杭新闻,https://www.360docs.net/doc/6515373800.html,/class/class_43/articles/94608.html, 2010.4.28

浅析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

上海杉达学院学科学期论文 论文题目:浅析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 学生姓名:沈敏华 专业年级: 07届旅游管理 指导教师:张媛 2010年 5 月 6 日 目录: 一、绪论 二、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 三、杭州西溪湿地开发中存在问题 四、杭州西溪湿地资源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五、杭州西溪湿地的发展前景 六、结论 七、参考文献 浅析杭州西溪湿地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 一.绪论 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自2004年一期工程开始至现在的三期工程,开发遵循科学保护,规划先行;以民为本,妥善安置;生态优先,最小干预的开发原则。2005年2月,西溪湿地被命名为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国家

林业局同意杭州市正式开展湿地公园的保护和管理。国家林业部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严旬对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建设好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对于全面加强西溪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系统生态特点和基本功能,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 本文介绍了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阐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对西溪湿地的开发对策与建议,对西溪湿地的发展前景作展望。 本文是作者仅凭自己的学习水平做的报告,仅代表个人观点。希望对研究西溪湿地的学者有所帮助。 二.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2(一)西溪湿地简介 西溪湿地位于杭州西北,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明清时期,西溪已是一个着名风景区,与杭州西湖、西冷并称为“杭州三西”,享有“副西湖”的美称。西溪湿地作为全国大中城市中唯一的城市湿地,水资源、多种植被和水生动物资源保存完好,2007年2月份,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二)西溪湿地规划目标 湿地公园发展规划总目标为:全面加强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保持和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效益,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其造福当代、惠及子孙。 1、与西溪湿地公园各区块和谐共生、互利互依,促进公园的整体性; 2、在具有自然生态美感的景观基调下,加强个性文化、原生文化的挖掘,延续其历史人文脉络; 1百度,, 2余杭新闻,,

西溪湿地旅游现状调查

杭州西溪湿地旅游现状调查 一.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 (一)西溪湿地简介 西溪湿地位于杭州西北,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明清时期,西溪已是一个著名风景区,与杭州西湖、西冷并称为“杭州三西”,享有“副西湖”的美称。西溪湿地作为全国大中城市中唯一的城市湿地,水资源、多种植被和水生动物资源保存完好,2007年2月份,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二)西溪湿地规划目标 湿地公园发展规划总目标为:全面加强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保持和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效益,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其造福当代、惠及子孙。 1、与西溪湿地公园各区块和谐共生、互利互依,促进公园的整体性; 2、在具有自然生态美感的景观基调下,加强个性文化、原生文化的挖掘,延续其历史人文脉络; 3、完善与湿地功能相适应的基础设施; 4、促进湿地范围内及周边区域的经济转型与发展,塑造人地和谐的典型示范区 (三)西溪湿地基本规划原则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承担着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生态旅游四大任务,其规划建设目标是合理平衡这四大任务,提出适合的自我健全目标和社会作用目标。 1.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湿地具有保持水土、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湿地公园的建设中,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2.最小干预原则 西溪湿地历经了上千年的发展,是湿地生态体系与人类农耕、渔耕文化交合演替而形成,具有非常突出的独特性。在湿地公园的建设中将尊重这一特性,尊重湿地自然生态的演替过程,尊重人类在西溪湿地上千年的渔耕文化、农耕文化的历史积淀。湿地的建设坚持最小干预原则。 3.修旧如旧原则 西溪历经了上千年的人文积淀。现在遗存的庵堂、古民居、古桥、河埠及诗词碑刻,是西溪历史发展的见证,在本次建设中应予保留、维护、修缮。坚持修旧如旧原则,不仅是指建筑物、构筑物,同时广义上泛指原生湿地环境、湿地景观的修复与营建。 4.注重文化原则 西溪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在历史上曾是中国词人圣地。文人雅客的种种痕

浅析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

浅析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上海杉达学院学科学期论文论文题目:浅析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 学生姓名:沈敏华 专业年级: 07届旅游管理 指导教师:张媛 2010年 5 月 6 日 目录: 一、绪论 二、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 三、杭州西溪湿地开发中存在问题 四、杭州西溪湿地资源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五、杭州西溪湿地的发展前景 六、结论 七、参考文献 浅析杭州西溪湿地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 一.绪论 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自2004年一期工程开始至现在的三期工程,开发遵循科学保护,规划先行;以民为本,妥善安置;生态优先,最小干预的开发原则。2005年2月,西溪湿地被命名为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林业局同意杭州市正式开展湿地公园的保护和管理。国家林业部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严旬对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建设好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对于全面加强西溪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系统生态特点和基本功能,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 1

本文介绍了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阐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对西溪湿地的开发对策与建议,对西溪湿地的发展前景作展望。 本文是作者仅凭自己的学习水平做的报告,仅代表个人观点。希望对研究西溪湿地的学者有所帮助。 二.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2(一)西溪湿地简介 西溪湿地位于杭州西北,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明清时期,西溪已是一个着名风景区,与杭州西湖、西冷并称为“杭州三西”,享有“副西湖”的美称。西溪湿地作为全国大中城市中唯一的城市湿地,水资源、多种植被和水生动物资源保存完好,2007年2月份,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二)西溪湿地规划目标 湿地公园发展规划总目标为:全面加强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保持和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效益,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其造福当代、惠及子孙。 1、与西溪湿地公园各区块和谐共生、互利互依,促进公园的整体性; 2、在具有自然生态美感的景观基调下,加强个性文化、原生文化的挖掘,延续其历史人文脉络; 3、完善与湿地功能相适应的基础设施; 4、促进湿地范围内及周边区域的经济转型与发展,塑造人地和谐的典型示范区 (三)西溪湿地基本规划原则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承担着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生态旅游四大任务,其规划建设目标是合理平衡这四大任务,提出适合的自我健全目标和社会作用目标。 1.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湿地具有保持水土、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湿地公园的建设中,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2.最小干预原则 西溪湿地历经了上千年的发展,是湿地生态体系与人类农耕、渔耕文化交合演替而形成,具有非常突出的独特性。在湿地公园的建设中将尊重这一特性,尊重湿地自然生态的演替过程,尊重人类在西溪湿地上千年的渔耕文化、农耕文化的历史积淀。湿地的建设坚持最小干预原则。 3.修旧如旧原则 西溪历经了上千年的人文积淀。现在遗存的庵堂、古民居、古桥、河埠及诗词碑刻,是西溪历史发展的见证,在本次建设中应予保留、维护、修缮。坚持修旧如旧原则,不仅是指建筑物、构筑物,同时广义上泛指原生湿地环境、湿地景观的修复与营建。 4.注重文化原则 西溪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在历史上曾是中国词人圣地。文人雅客的种种痕迹触手可及,她也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文化,世人称之为“最后的江南水乡”。因为具有丰富浓厚的宗教文化、佛道文化、社会文化等资源,又被称为“文化西溪”。在湿地公园的建设中,文化性是必须注重与突出的。 2

杭州西溪湿地调查报告例文(基础版)

杭州西溪湿地调查报告例文(基础版) Example of Xixi Wetland investigation report in Hangzhou (Bas ic Edition)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杭州西溪湿地调查报告例文(基础版) 前言: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从东晋被发现,唐宋发展,到明清全盛,及至民国衰落,解放后废弃,有关西溪湿地,已经成为近期的热门话题。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西溪风景区在过去是仅次于西湖风景区的杭州市第二大风景区,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已有1000多年历史。 调查内容浙江杭州西溪湿地作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湿地受到许多人的瞩目。但湿地现状却令人担忧。千百年来,西溪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和湿地生态过程的长期交互作用下,形成了以大水面和多鱼塘为主体的人工湿地,体现着较为独特的人工湿地生态学特征。尤其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在西溪湿地内的活动更加频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西溪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体现在:

一、西溪湿地的面积在逐渐减少 随着城市发展,西溪湿地面积从历史上的60多平方公里,逐渐缩小到现在规划保护的10.08平方公里。 二、西溪湿地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由于基础设施配套的不完善,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垃圾、生活污水严重影响和破坏了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养猪污染,养猪曾是西溪湿地所处的蒋村乡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20xx年全乡有养猪户415户,生猪累计存栏25000余头(按照林水部门的测算,1头猪的污染是1个人的污染的7倍),养猪收入占蒋村农业总产值近70%。 三、湿地监管机制不健全 蒋村乡管理体制变更,以及特殊的地理条件,导致湿地内农居管理相对比较薄弱,矛盾比较突出。如果一味地采取只堵不疏的办法,长期下去,西溪保护与开发的代价将更大。据测算,每推迟一年实施保护,成本将增加超过亿元。 四、传统文脉逐渐消退

西溪湿地公园案例分析

西溪湿地公园 西溪湿地公园位于杭州西北,总面积10.08平方公里,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绝”,是罕见的城市中的次生湿地。该公园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创新采用“湿地公园”保护模式:2003年,杭州市下决心启动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采取了不同于湿地保护区和城市公园的“湿地公园”开发模式。西溪湿地被定为全国首个湿地公园试点,相应确立了“积极保护”的思路,在尊重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科学、适度的人为干预,有助于西溪湿地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以“湿地公园”的模式来实现湿地保护,这在我国还是全新尝试与探索。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与公园的有机结合体,既有湿地的特性,又有公园的性质,与湿地自然保护区以及一般的城市公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历史文化保护、民俗文化延续:西溪不仅自然风光秀美,而且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多位皇帝及苏轼、唐寅、郁达夫、徐志摩等历代文人曾来此寓居题咏,还是一片文化湿地。在开发过程中,像秋雪庵、烟水渔庄等庵堂别墅之类的重点文化遗迹,在科学论证基础上适量恢复。秋雪庵保护区和曲水庵保护区内将分别恢复"秋雪八景"、"曲水八景",复种西溪传统植被,使蒋村历史文化在现。围绕西溪湿地留下的众多历史文化遗存,也将得到挖掘和展示。同时,选择部分世代居住在此的农户,迁回西溪湿地内,并组织农民耕种、养鱼,既保留了“活着”的农耕湿地文化,也可以承担旅游展示和服务功能。民俗文化游览区以拓展西溪民俗文化为主题,使龙舟竞渡、古街集市等"灯火依旧"。 承担湿地文化教育和普及等社会功能:西溪湿地公园还是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现有科普教育站点六处,每周辟出一天“免费开放日”。另外,中国湿地博物馆设计方案已经出台,围绕着中国湿地博物馆,今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将努力打造“科普西溪”,进一步提升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和展示功能,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湿地科普、研究和展示中心。 借鉴意义:积极保护、适度开发、生态与文化融合、科普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