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问题汇总

技术问题汇总
技术问题汇总

这里给您简单说一下选择隔膜需关注的一些参数:

1> 孔隙率、透气度以及孔径分布,测试设备为压汞仪、透气度测试仪;

2> 收缩率,分长度和宽度两个方向,一般是90度烘烤4小时,可以注意一下干法膜和湿法膜的收缩特性;

3> 厚度,这个不用说,你设计时需要选择的,千分尺或者测厚仪;

4> 材质,通过DSC测试;

5> 面密度,称量法,很多厂家根据这个计算孔隙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6> 穿刺强度,仅为参考指标,很多厂家的隔膜都能满足要求,除非特别烂的那种;

7> 其他的一些关注点这里就不多说了,譬如:外观、针眼、白点、盲点、均匀性之类的,很多厂家都用暗箱光源来检测;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抽测一些SEM,看看膜的均匀性和孔的形态,比较直观。

配料的最佳效果的确认需要检测,检测的项目有:固含量、细度、颗粒度分布、粘度、外观等;有条件的可以照SEM来确认整体的均匀状况。混料体系目前来讲分油系和水系,主要是从所用溶剂来区分的;水系所用溶剂为去离子水,油系一般常用溶剂为NMP。

国产膜和国外膜各有优势和劣势,国产膜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低;劣势就是在质量上,质量表现在一致性上,一致性包含厚度、孔径、孔分布、瑕疵点等。国内隔膜厂家的现状:1> 厚度30um以上的产品比较多,但是大多数成孔都不均匀,大部分孔都拉裂了,我对国内大部分厂家的隔膜都做过评估,欣喜的发现国产膜也有做的非常好的(不知道有没有意外),国产膜有一家的均匀性超过了日本UBE,值得庆幸;

2> 薄的(如20,16um)都还不成熟,有些厂家在做技术攻关,希望能有好产品出来,支持民族产业。

隔膜对电池性能影响主要有如下方面:

1> 制程中,主要影响短路和低压;其次还有吸液性能;

2> 电性能方面,主要影响内阻、倍率性能;

3> 好的隔膜还会改善整个电池的安全性能。

高压实体系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来改善电解液的吸收:

1> 电解液优化:现在有一种添加剂可以降低界面张力,增加极片对电解液的吸收;还可以选用低粘度的配方

2> 工艺优化:可以在注液后增加高温静置,预化后也增加高温静置;

3> 化成优化:可以在化成时多增加几个小电流循环,稳定SEI膜,改善循环;

4> 配方优化:高压实体系所用的导电剂一般比较少,可以选用比表面积大些的导电剂,增加吸液率改善导电性,从而改善循环。

和切去旅行请教楼主一个问题:对在聚烯烃隔膜表面涂覆陶瓷材料有没有研究啊??现在哪家公司在这个领域做得好?

答:表面涂覆的最多的陶瓷类材料应该属于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钛以及二氧化硅吧;我知道的工艺比较成熟的应该是ATL,很早就开始涂覆隔膜了。另外,国外的隔膜厂家也有直接把陶瓷类材料应用于隔膜里面的,比较耐高温,比如东然,他们已经将隔膜的耐温值提升到了200多度。

我的情况是这样的,我需要了解不同的电池类型需要的隔膜性能侧重点是那些?具体怎么判断?A.高容量电池对隔膜的要求时什么,最侧重于隔膜的哪个性能?B.高倍率电池对隔膜的要求时什么,最侧重于隔膜的哪个性能?C.动力电池和电动自行车对隔膜的要求时什么,最侧重于隔膜的哪个性能?D.普通低端锂离子电池呢?

答:隔膜在整个电池中起的电子绝缘和离子导通功能,所以选择什么样的隔膜,就要看您所关注的是哪个性能,关注倍率,那么离子导通就要强,但是要牺牲一些绝缘的功能;不关注倍率,那么就侧重于电子绝缘的功能。所有的隔膜都需要满足如下一些性能:

1> 成本越低越好;

2> 一致性要好;

3> 制程中短路低压越少越好;

4> 耐温值,抗氧化能力越高越好;

5> 吸液值越高越好。

高容电池隔膜侧重于吸液性,孔隙率可以小一些,厚度要薄一些;

高倍率电池对孔隙率和透气度要求较高,需要较合理的孔径分布,本人有份隔膜的发明专利专门针对高倍率隔膜,有空可以搜索看看;

动力和电动自行车比较侧重安全性能,所以要求隔膜厚度要厚一些,孔隙率要小一些,而对于HEV或者PEV的隔膜则孔隙率不能太小,否则不适合倍率放电;

普通低端的电池就是成本问题了,成本越低越好,但是孔隙率还是要小一些,要不然引起组装不好就得不偿失了。

其他问题还需要论坛的友人进行补充。

本人有幸看到了国外厂家的电解液生产流程,发现在其添加剂中有SN和ADD两种材料,查了很多资料,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材料,请问见多识广的楼主,是否知道答案。另外,现在在锂电池电解液的工艺流程设计上,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比如说溶剂,溶质和添加剂在加入混合罐的时间上是否有先后,混合罐一般采用什么搅拌器形式。请楼主推荐几本关于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的生产工艺设备的好书。谢谢了。

答:SN是丁二氰吧,ADD倒是不清楚是什么,丁二氰的功能应该是提高电解液的耐氧化性,通常用于高电压体系,改善电极循环。

至于电解液的混合工艺,按照本人的理解,一般是先将溶剂混合均匀,再添加锂盐,添加剂一般都是最后加入。设备和工艺的书网上很多,你可以搜索一下。

本人非常想了解高压电解液的发展情况,比如现在有没有能在4.5V甚至以上表现稳定的电解液?耐高压的添加剂有哪些?如果要寻找这方面的添加剂有没有一些方法或者理论指导

(就是如何入手)?据我所了解,一些腈类,砜类,含氟类的添加剂能提高这方面的性能,不知道楼主有没有这方面的资料,如果有配方当然更好啦!本人邮箱:非常感谢,请赐教答:按照我所了解的,目前国内高电压的技术水平只能维持在4.35V,再高的都还不是很成熟,听说某家大厂在研究4.6V的体系,在中试了,添加了特殊的添加剂。耐高压的添加剂主要是氰类、砜类等,还有就是高浓度的电解质也可以很好的耐高压。高电压的文献资料我倒是有一些,已经发到您的邮箱了,请查收

楼主您好,我想问下负极材料天然石墨它的粒度、密度、比表面积、碳量、球形度和各微量元数、硫、铁、绿离子、硫酸根等和各微量元数,在电池中它们起什么作用,比如粒度、密度、比表面积大与小,微量元数多与少,它们相应对电池那部分起作用?新手请多多指点,我的邮箱()

答:衡量负极材料性能有很多指标,您说的包含了一大部分,如:粒度、振实密度、真密度、比表面积、晶格参数、表面形貌、克容量、灰分、杂质等。不同锂电池的应用领域,对应选择的参数是不一样的,请合理选择。灰分及杂质等越少越好,除非有特殊用途的元素。

楼主你好,我想了解下正负极各个材料在混料过程中以何种加料顺序才能让粉料充分的混合??谢谢答:以油系为例,一般的方法是先溶胶,再逐步加入含量少的导电剂,再加活性物质,最后加入一些消泡剂等;混合均匀要看您的搅拌机以及搅拌参数设置,包括:搅拌时间、搅拌转速、搅拌温度等;另外,国外为了达到最佳的搅拌效果,往往都采用高粘度搅拌,您可以尝试一下。

高人,我想问一下国内做锰酸锂/钛酸锂及三元/钛酸锂电池的有没有不胀气的。对钛酸锂胀气问题的改进关键在电解液还是材料本身?还是其它因素?谢谢答:钛酸锂由于其本身的缺陷,所以钛酸锂做成后有两大缺陷,高的比表面积以及纳米级的粒径,这两点大家都知道意味着什么,高的吸水性及高的反应活性。所以,钛酸锂类电池在经过高温高压存储后往往都会胀气。国内有些厂研究这个比较多,能够做到85度烘烤4小时候不胀气,涉及到别家的

机密,所以,简单提一下解决办法,有二:电解液配方改善和化成工艺改善。

我想问一下设计电池的时候一般都说负极过量3% 在哪里体现啊?电池严重析锂都有哪些可能性啊我们已经排除了压实和设计的问题电解液和注液的环境也都没有问题请高人解答谢谢答:负极过量才3%啊,那太少了吧,负极过量体现在面密度上,我们都用CB值来衡量,CB也就是cell balance的缩写,一般该值在1.08—1.12左右。电池严重析锂,析锂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局部严重?均匀的雾状?没有表述清楚。从你的提问初步判断,贵司的负极余量设计有问题!

高人啊我也想了解一下关于高温型电解液、倍率型电解液以及高压型电解液的配方

还有我们在负极涂布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漏箔和有针孔的现象我想问一下这是制浆的问题还是材料本事的问题都有哪些可能性啊学习中谢谢高人。

答:前一半忽略。

漏箔和针孔主要的原因是浆料在基体上的流动性不好,可以降低一些粘度试试,还请关注一下基体的清洁程度。

请问楼主:

1、较锂离子而言这么多缺陷,那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现实选择镍氢是否更为现实些?

2、目前国内的科力远的电池在国内处于什么水平?

3、最近购买了松下的镍氢电池工厂,松下的动力电池在什么水平?

答:1、这位朋友提的问题比较难于回答,一个行业选择性问题本来就是难于抉择的,我们在大力推崇锂离子电池的时候,很多厂家或者车厂也在用镍氢电池做汽车电池,两者各有优缺点,相对于锂离子电池而言,镍氢电池的缺点如下:工作电压低、能量密度低、自放电率高;所以,选择什么要看大家各自的高见了。

2、科力远本人也比较关注,好像一直是生产镍氢电池以及镍氢电池材料的厂家,镍氢这一块在国内算比较好的企业了,但是在镍氢电池应用于汽车这一块确实研究了3年却还没有订

单,仅是送给车厂测试阶段;他们2007年就想上锂电项目,但是进一步的消息也没有了;

3、2011年2月科力远确实是以4000万的价格收购了松下在华的一家子公司,这家公司也是生产镍氢车载电池用的设备、配件等,这也是科力远进军镍氢EV的一大动作。

高人,咨询一下,现在的纳米碳酸铁锂,听说是未来的技术趋势,循环是使用次数也大大提高,是这样的吗?这个会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吗?请问,磷酸铁锂和碳酸铁锂有什么异同,性能和工艺有什么区别,另外纳米磷酸铁锂不是现在在炒吗?性能能那么明显的体现吗?还请能不吝指教,谢谢。

答:纳米碳酸铁锂目前也只是一个概念,一种材料从提出到产业化最起码也得5年,所以,还请您持观望态度;

纳米磷酸铁锂做成纳米的目的只是为了解决其导电(导电子和离子)性能以及稍微改善低温性能,但是还是不能从根本上弥补磷酸铁锂的缺陷:高温铁溶解、批次间的一次性问题以及应用专利问题。

您好。我是武汉无线飞翔科技有限公司的。我总是主要是做极片在线检测的。我想请教一下,目前国内针对动力锂电池极片检测,除了使用人工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检测方式?谢谢您!答:极片在线检测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

1> 制程中的毛刺,需要用到光学显微镜,一般好点的厂家都是自动化了;

2> 涂布出来和滚压后极片的厚度,主要是千分尺;

3> 涂布出来极片的均匀性,一般是电子扫描显微镜;

4> 有些厂家还测试膜片的电阻,,主要是镀金的膜片电阻测试仪。

另外就是极片的尺寸之类的。

CB代表负极容量/正极容量

请教个实在的问题,不同的正极材料,钴酸锂、锰酸锂、三元、铁锂,这些材料在设计电池需要的cell balance和压实范围是多少?做容量和做动力压实肯定不一样,有时候在做混料

(就是参混)cell balance和压实都是按照参混的比例计算吗?如有不方便发我邮箱也行,,,,,能深入了解不胜感激。

答:这个问题太笼统了,钴酸锂的压实可以从3.5到4.3都有,锰酸锂一般都在3.2左右,三元在3.5左右,铁锂在2.2左右。CB值一般在1.08—1.12,CB的计算是按照单位面积的活性物质的容量来计算的,和你的压实啊、怎么混啊根本没关系,只要算单位面积的活性物质的就好了

Dzf詪安靜您好,我是主做高倍率的,但是还一直在做隔膜实验。最近总是出现低压,高内阻等问题!!很频繁了。不知能否给些好的建议,能否发些高倍率体系的资料给我,谢谢。答:高倍率电池用的隔膜比较特殊,一般具有高孔隙率和小的透气度,所以在做隔膜实验的时候一定要关注这两个指标,不能为了追求倍率而放弃制程中的问题。倍率好的隔膜,制程中的问题也会很多,短路、低压等,所以选择隔膜需要慎重。至于高内阻问题,如果其他因素都可以排除,仅是由隔膜引起的话,那你们的隔膜供应太差了,请务必制定一个你所用隔膜的标准,关键指标还是孔隙率和透气度。祝你好运,选到一款适合您而且稳定的隔膜您好!我想问问锰酸锂电池正极用水性粘结剂,压实一般多大?然后还有正极水性涂布的话,极片厚度反弹一般都在5um,能有什么办法减少这个反弹呢?谢谢回答!答:这个要看您用的是哪一款锰酸锂以及配方loading怎样,不同的锰酸锂压实密度会有波动,如果采用水系的话要稍微比油系低一些。一般水系的水平也就是在3.0左右。反弹主要是由极片内部的应力引起的,所以需要尽可能的消除由辊压引起的内部应力,消除的方法如下,仅供参考:

1> 采用两次冷压,中间搁置或者烘烤一段时间;

2> 设计避免,给其反弹的余量,允许反弹;

3> 有些厂家还尝试过冷压一遍后用溶剂浸泡、烘烤,然后再压。

回复barry_tt的帖子

請教個問題

我們實驗室正極製漿採用聚四氟乙烯罐子和瑪瑙珠在球磨機上混合球磨的方式。有時塗片會發現有小顆粒,這是不是沒有混勻?塗好烘乾的片子經過輥壓機輥壓之後能看到不平(有的地方很光,有地地方沒有光澤),這樣主要是由於混料不勻還是塗片不勻造成的?

由於學校條件限制,我們只能使用手工塗片的方式,樓主有沒有什麽建議可以給我?

不勝感激郵箱:

答:按照您这样的现象,的确是混料极度不均匀;建议您从以下几个方面试着改善:

1> 适当的加长搅拌时间,尤其是比较难分散物质的搅拌时间;

2> 将配方中的所有物质分批加入,对于量大的物质应该采取少量多次加入;

3> 如果资金允许,可以申请一些小型的搅拌转子,这样效果会好些;

4> 涂布之前最好过滤,将大颗粒或者团聚的颗粒过滤掉。

压实密度

压实密度(compacted density)

一. 定义:

压实密度的计算公式:压实密度=面密度/材料的厚度

在锂离子电池设计过程中,压实密度=面密度/(极片碾压后的厚度—集流体厚度) ,单位:g/cm3

压实密度分为:负极压实密度Anode density(或称为阳极压实密度)和正极压实密度Cathode density(或称为阴极压实密度)。

二. 原理:

锂离子动力电池在制作过程中,压实密度对电池性能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实验证明,压实密度与片比容量,效率,内阻,以及电池循环性能有密切的关系。找出最佳压实密度对电池设计很重要。一般来说,压实密度越大,电池的容量就能做的越高,所以压实密度也被看做材料能量密度的参考指标之一。压实密度不光和颗粒的大小、密度有关系,还和粒子的级配有关系,压实密度大的一般都有很好的粒子正态分布。可以认为,工艺条件一定的条件下,压实密度越大,电池的容量越高。

实验得出以下结论:合适的正极压实密度可以增大电池的放电容量,减小内阻,减小极化损失,延长电池的循环寿命,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利用率。在压实密度过大或过小时,不利于锂离子的嵌入嵌出。

现在常用的正极材料(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等)和负极材料(人造石墨、天然石墨、复合石墨等),由于材质不同,压实密度也有较大的差别。

三. 其它

在其它工程项目,如如填土、路基等相关计算中也经常会提及这个名词。

压实越大好,还是越小好?两者之间关系是怎么样的?

理论上讲压实越大越好。但实际上压实的大小取决于你对电池性能的定位。压实很大,通常容量会比较高,但倍率性能不会很好,同样压实不高,容量不会很好,但倍率性能会很好。当然这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什么东西都不能过了,一味的追求压实即压实过大也会对电池性能有影响譬如电解液很难浸透吸附。压实过小也会有影响比如掉料极片过厚等等。这些也是我在论坛上学习总结的一点点,希望能帮到你

LZ确实知识面极广,佩服佩服!有两个问题想请教一下LZ,盼不吝指教

1:现在一些常见的导电剂种类及其大致的导电网络构架原理

2:高倍率电池(铁锂,30C以上)主要通过哪些途径来进一步提升性能

答:1> 导电剂有纳米级的导电碳如SP、石墨类的导电剂如KS系列、碳纳米管CNT、碳纤维如VGCF、还有乙炔碳黑等。这些都是靠接触来导电,只不过有些是靠点接触,而有些是靠线接触如VGCF,只要是从其形状来决定的。另外,不同的导电剂,其电阻率是不一样的,有资料显示,碳纳米管的导电性能最好,但是其和VGCF一样,存在分散难的问题。

2> 提升倍率性能请从以下方面考虑:

a、降低面密度;

b、增加导电剂的量;

c、采用离子电导很高的电解液,也就是盐浓度调高,介电常数高的溶剂等。

我想了解下如何使化成时的不可逆容量最小化,以及设计化成时注意点,另外做电池时如何使材料的压实最大,通过减少导电剂的含量?做电池时面密度是不是越小越好?

答:1> 不可逆容量主要是形成了表面保护膜以及结构的缺陷损失,所以,从这个原因考虑,要减小不可逆容量得从材料本身着手,譬如:减少材料的比表面积,改善烧结条件使材料表面更均匀,结构以及晶格要稳定等等,材料制作方面我不是很熟,仅从原理上解答;

2> 如果材料定了的话,想增加材料的压实得从配方上考虑,尽量减少辅助材料的量,还可以通过不同粒径的材料混合,以达到更大的振实密度,之前的帖子有回复这个问题;

3> 对于电性能来讲,面密度确实是越小越好,但是要考虑整个电池的综合性能,例如:能量密度,面密度小了能量密度很难做上去;成本,面密度小了,相同的容量需要的成本要高很多;等等。要看您对电池综合性能的评估。

请教大侠三个问题:

1、电解液中各种添加剂的作用是什么?如PC、VC、PS、BP、苯乙酮等,其作用机理是什么?

图纸上的技术要求汇总

图纸上的技术要求汇总

图纸技术要求 一、一般技术要求 制件去除表面氧化皮; 制件不得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去除毛刺飞边; 锐角倒钝; 未注倒角均为0.5×45%%d; 未注越程槽均为1.2×0.3; 表面平整无毛刺; 二、未注公差技术要求(金属件)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0.5; 三、表面处理技术要求 表面镀白(黑)锌处理; 表面喷漆(喷塑)处理; 表面发黑处理; 表面电泳处理; 表面镀铬处理; 表面抛光处理; 表面滚花,直纹(网纹)m=0.4 GB/T 6403.3; 四、热处理技术要求 制件氮化450-480HV; 制件毛坯须调质处理220-260HB; 制件调质处理30-35HRC; 制件高频淬火45~50HRC; 制件渗碳处理,深度>0.1; 制件进行高温回火处理; 制件整体淬火40-45HRC; 五、铸件技术要求 1、压铸件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未注倒角均为0.5×45%%d; 未注壁厚2.5;未注筋板1.5~2; 未注过渡圆角R0.5-R2;未注脱模斜度≤1%%d; 制件饱满光洁、无气孔、缩松、裂纹、夹渣、缺料等缺陷; 各脱模顶料推杆压痕均应低于该制件表面0.2; 制件要求符合GB/T 15114《铝合金压铸件》标准规定; 表面喷漆(喷塑)处理,不得污染到已加工表面; 加工表面在表面处理后加工,加工后涂油保护; 未注尺寸参照三维造型; 制件表面处理及其它要求按客户定; 2、砂型铸造技术要求

整复类手法的基本技术要求

一、整复类手法的基本技术要求 由于关节软组织的保护作用,特别是在病理状况,错缝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多呈痉挛、紧张状态,给手法操作带来一定难度,如果野蛮操作,也会因之造成危险。因此,为了保证手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整复类手法的操作应符合稳、准、巧、快的基本技术要求。(一)稳 是对整复类手法安全性方面的要求,强调在施行手法整复时,首先要考虑到安全问题,它包括排除整复手法的禁忌症和具体手法的选择应用两个方面。就手法操作本身而言,应做到平稳自然、因势利导、避免生硬粗暴。一般来说,某一个关节可以通过多种手法来实现整复目的,可根据具体病情、患者适宜的体位,以及手法的特异性作用而选择安全性相对高的手法,不能过分依赖单一的扳法。此外,也不可一味追求手法整复时“咔哒”声的出现,它并不是判断手法整复成败的唯一标准。 (二)准 是对整复类手法有效性方面的要求,强调进行关节整复时,一定要有针对性。首先必须具有明确的手法应用指标,即明确诊断,做到手法与病症相合;其次,在手法操作过程中,定位要准确,如施行拔伸类手法时,通过变换拔伸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可以使应力更好地集中于要整复地关节部位,而在施行脊柱旋转扳法时,则可以通过改变脊柱屈伸和旋转的角度、以及手指的支点位置,使应力集中于需要整复的关节部位。 (三) 巧 是对整复类手法施力方面的要求,强调运用巧力,以柔克刚,即所谓“四两拨千斤”,不可使用蛮力、暴力。从力学角度分析,大多数整复类手法是运用了杠杆原理,因此,在施行关节整复类手法时,力的支点选择和力的组合运用十分重要,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体位下的灵活变化,要尽可能地借患者自身之力以完成手法的操作,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巧”的技术要求。正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所说:“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四) 快 是对整复类手法发力方面的要求,强调发力时要疾发疾收。首先,需要对发力时机做出判断,它主要依靠手下的感觉,一般在关节活动到极限位置而又没有明显阻力的时候发力;其次,术者无论采用哪一个部位发力,一般都是运用自身机理的等长收缩方式进行,即所谓的“寸劲”,极少有形体和关节大幅度的运动;另外,需要对发力时间和力的大小进行控制,不能过大过小。 以上4个方面的技术要求应贯穿于每一个整复手法操作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手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松解类手法的基本技术要求 松解类手法的种类较多,每一种手法都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但一般认为均必须符合持久、有力、均匀、柔和的基本技术要求,从而达到深透的作用效果。 (一)持久 是指手法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持久操作足够时间而不变形,保持动作的连贯性。因为不少推拿手法在临床应用时,需要操作较长的时间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如果缺乏持久性,势必影响疗效。 (二)有力 是指手法必须具备一定力量、功力和技巧力。力量是基础,功力和技巧力需要通过功法训练和手法联系才能获得。在力的运用上须根据治疗对象、施治部位、病症虚实而灵活掌握。其基本原则是既保证治疗效果,又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三)均匀 一方面指手法的操作必须具有一定的节律性,不可时快时慢;另一方面指手法的作用力在一

(完整版)机械图纸技术要求汇总

图纸技术要求汇总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医疗产品机械零件设计图纸的技术要求编写和使用规范。 2.图纸技术要求的编制要求 2.1图纸技术要求编制的一般内容: ?几何精度:尺寸精度,表面结构、形位公差、结构要素; ?加工、装配和工艺要求:是指为保证产品质量而提出的工艺要求; ?理化参数:是指对材料的成分、组织和性能方面的要求; ?产品性能及检测要求:是指使用及调试方面的要求; ?其他要求; 2.2机械图样的技术要求编制的内容: ?对材料、毛坯、热处理的要求(如电磁参数、化学成分、湿度、硬度要求等); ?视图中难以表达的尺寸公差、形状和表面粗糙度等; ?对有关结构要素的统一要求(如圆角、倒角、尺寸等); ?对零部件表面质量的要求(如涂层、镀层等); ?对间隙、过盈及个别结构要素的特殊要求; ?对校准、调整及密封的要求; ?对产品零部件的性能和质量的要求(如噪声、耐振性、动平衡、制动及安全等); ?试验条件和方法;

图纸技术要求汇总 (1) 2. 图纸技术要求的编制要求 (2) 2.1图纸技术要求编制的一般内容: (2) 2.2机械图样的技术要求编制的内容: (2) 零件技术要求: (5)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5) 第二部分:模具零件要求 (5) 第三部分:外观要求 (7) 第四部分:各类型零件具体要求 (7) 第五部分:其他要求 (8) 各类零件具体要求: (8) 塑料件: (8) 压铸件: (9) 钣金件 (11) 橡胶件 (12) 机械加工件 (12) 其他特殊件: (13) 标签: (13) 弹簧: (14) 螺纹紧固件: (15) 电路板: (15) 装配件技术要求: (16) 第六部分:包装,标贴, (18) 产品包装箱(瓦楞牛皮纸箱)图纸技术要求 (18) 产品铭牌图纸技术要求 (19) 商标图纸技术要求 (19) 标贴件(如各类标贴、招贴、免检标志、名牌标志、整机出厂清单等)图纸技术要求 (20) 标贴件(PC材料)(如各类标贴、铭牌等)图纸技术要求 (20)

农村低压电力网的基本技术要求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村低压电力网的差不多技术要求,适用于380V及以下农村电力网的设计、安装、运行及检修。对用电有专门要求的农村电力用户应执行其他相关标准。 各级电力治理部门从事农电的工作人员、电力企业从事农电的工作人员、农村电力网中用户单位的电气工作人员应熟悉并执行本标准。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

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l2527—1990 《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 GBl3955—1992 《漏电爱护器安装和运行》 GB50173—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4623—1994 《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 GB6829—1995 《剩余电流淌作爱护器的一般要求》 GB/T6915—1986 《高原电力电容器》 GB/T773—1993 《低压绝缘子瓷件技术条件》 GB/T1386.1—1997《低压电力线路绝缘子第1部分:低压架空电力线路绝缘子》 GB/T16934—1997 《电能计量柜》 GB/T6916—1997 《湿热带电力电容器》 GB/T1179一1999 《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

GB/T17886.1—1999 《标称电压1k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非自愈式并联电容器,第一部分:总则—性能试验~安全要求—安装和运行导则》 GB/T11032—200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J63—1990 《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GBJ149—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601—1996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602—1996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 JB2171—85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农用直埋铝芯塑料绝缘塑料护套电线》 JB7113—93 《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JB7115—93 《低压无功就地补偿装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第8号令《供电营业规则》1996年10月8日

机械制图工程图技术要求综合汇总

机械制图工程图技术要求综合汇总 一、机械零件常用技术要求: 1、锐角倒钝、去除毛刺飞边。 2、零件去除氧化皮。 3、未注圆角半径R5。 4、未注倒角均为2×45°。 5、未注形状公差应符合GB1184-80的要求。 6、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0.5mm。 7、零件加工表面上,不应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8、精加工后的零件摆放时不得直接放在地面上,应采取必要的支撑、保护措施。加工面不允许有锈蛀和影响性能、寿命或外观的磕碰、划伤等缺陷。 9、加工的螺纹表面不允许有黑皮、磕碰、乱扣和毛刺等缺陷。 二、铸件技术要求: 1、铸件表面上不允许有冷隔、裂纹、缩孔和穿透性缺陷及严重的残缺类缺陷(如欠铸、机械损伤等)。 2、铸件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非加工表面上的浇冒口应清理与铸件表面齐平。 3、对错型、凸台铸偏等应予以修正,达到圆滑过渡,一保证外观质量。 4、铸件非加工表面上的铸字和标志应清晰可辨,位置和字体应符合图样要求。 5、铸件非加工表面的粗糙度,砂型铸造R,不大于50μm。 6、铸件应清除浇冒口、飞刺等。非加工表面上的浇冒口残留量要铲平、磨光,达到表面质量要求。 7、铸件上的型砂、芯砂和芯骨应清除干净。 8、铸件有倾斜的部位、其尺寸公差带应沿倾斜面对称配置。 9、铸件上的型砂、芯砂、芯骨、多肉、粘沙等应铲磨平整,清理干净。 10、铸件公差带对称于毛坯铸件基本尺寸配置。 11、铸件非加工表面的皱褶,深度小于2mm,间距应大于100mm。 12、机器产品铸件的非加工表面均需喷丸处理或滚筒处理,达到清洁度Sa2 1/2级的要求。 13、经喷丸或手工除锈的待涂表面与涂底漆的时间间隔不得多于6h。 14、铸件表面应平整,浇口、毛刺、粘砂等应清除干净。 15、铸件不允许存在有损于使用的冷隔、裂纹、孔洞等铸造缺陷。 16、所有需要进行涂装的钢铁制件表面在涂漆前,必须将铁锈、氧化皮、油脂、灰尘、泥土、盐和污物等除去。 17、除锈前,先用有机溶剂、碱液、乳化剂、蒸汽等除去钢铁制件表面的油脂、污垢。 18、铸件必须进行水韧处理。 19、铆接件相互接触的表面,在连接前必须涂厚度为30~40μm防锈漆。搭接边缘应用油漆、腻子或粘接剂封闭。由于加工或焊接损坏的底漆,要重新涂装。 20、每个钢锭的水口、冒口应有足够的切除量,一以保证锻件无缩孔和严重的偏折。 三、热处理要求: 1、经调质处理,HRC50~55。 2、零件进行高频淬火,350~370℃回火,HRC40~45。 3、渗碳深度0.3mm。

高清视频会议基本技术要求

一、技术要求 第1.1节概述 MCU要求 1.1.1MCU应符合H.323和H.320标准及SIP协议,支持H.323 V4以上版本。 1.1.2MCU应采用整机一体化的体系结构,为保证系统的高度稳定性,MCU的操作系统必须 为嵌入式操作系统,MTBF不小于100000小时。 1.1.3MCU采用中文WEB管理界面,采用图形化控制界面。无需安装客户端软件,只需要 通过帐号就可以实现对于MCU会议管理及系统配置的所有操作。 1.1.4MCU支持高清晰分辨率,可支持30帧/秒的H.264 HD(1280×720)活动视频编码协 议。 1.1.5MCU具备H.264HD视频编码,同时支持H.263、H.263+视频编码,H.263、H.264协 议的速率应达到2M。 1.1.6MCU能在同一个会议中接入标清(CIF、4CIF)及720P高清视频终端,不能降低高清 终端分辨率及声音及图像质量。 1.1.7MCU具备H.239高清(720P)双流协议,可以实现全网的双流会议,并且双流会议时 不降低会议容量。 1.1.8MCU支持终端以128Kbps/s-4Mbps/s速率接入,投标方应明确设备所支持的用户速 率范围。 1.1.9容量 1)考虑到系统可靠性、系统处理能力及今后的扩展性,MCU应至少具有24个2Mbps 速率以上终端的接入能力,能够同时召开多组会议。 1.1.10音频指标 1)投标方应说明支持的音频编码,语音编解码应符合ITU-T G.711、G.722、G.722.1 和 G.728等建议。支持MPEG-4 AAC/LC的宽频声音,如果有高于上述标准的编解 码技术请详细说明。 2)投标方需给出MCU会议中同时混音的数量。混音数量不能低于4方。 3)具有自动唇音同步,误差应不可察觉,音频视频相对延迟小于40ms。 4)多个会议同时召开的时候,各个会议的声音互不影响。 1.1.11视频指标 1)视频编码应支持H.263、H.263+、H.264建议,各编码速率要求达到4M。 2)图像分辨率:支持QCIF、CIF、4CIF,HD(720P)。 3)在图像带宽上,要求在384Kb/s速率时达到25帧CIF连续运动图像,512Mbp时达 到30帧/秒连续的DVD画质,在1Mbps以上带宽时达到30帧/秒连续的720P高清质

图纸上的技术要求汇总知识分享

图纸上的技术要求汇 总

图纸技术要求 一、一般技术要求 制件去除表面氧化皮; 制件不得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去除毛刺飞边; 锐角倒钝; 未注倒角均为0.5×45%%d; 未注越程槽均为1.2×0.3; 表面平整无毛刺; 二、未注公差技术要求(金属件)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0.5; 三、表面处理技术要求 表面镀白(黑)锌处理; 表面喷漆(喷塑)处理; 表面发黑处理; 表面电泳处理; 表面镀铬处理; 表面抛光处理; 表面滚花,直纹(网纹)m=0.4 GB/T 6403.3; 四、热处理技术要求

制件氮化450-480HV; 制件毛坯须调质处理220-260HB; 制件调质处理30-35HRC; 制件高频淬火45~50HRC; 制件渗碳处理,深度>0.1; 制件进行高温回火处理; 制件整体淬火40-45HRC; 五、铸件技术要求 1、压铸件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未注倒角均为0.5×45%%d; 未注壁厚2.5;未注筋板1.5~2; 未注过渡圆角R0.5-R2;未注脱模斜度≤1%%d; 制件饱满光洁、无气孔、缩松、裂纹、夹渣、缺料等缺陷; 各脱模顶料推杆压痕均应低于该制件表面0.2; 制件要求符合GB/T 15114《铝合金压铸件》标准规定; 表面喷漆(喷塑)处理,不得污染到已加工表面; 加工表面在表面处理后加工,加工后涂油保护; 未注尺寸参照三维造型; 制件表面处理及其它要求按客户定; 2、砂型铸造技术要求

标准线技术标准新汇总

标准线技术标准 要实现大准铁路五年运量再翻番的奋斗目标,工务段提出“利用3-5年的时间将大准线打造成神华集团的样板线路,甚至全国铁路的样板”。结合神华集团提出的“全国学神华,神华怎么办”和“找差距、抓整改、促提升”活动,同时积极响应大准铁路公司“全力打造中国一流本质安全型铁路”的号召,就工务部分标准线的建设提出以下技术标准: 一、轨道标准 1、大准正线重车线采用跨区间无缝线路75kg/m全长淬火钢轨,空车线采用跨区间无缝线路60kg/m全长淬火钢轨,曲线地段钢轨采用PG4耐磨轨;点南间、点联线全部更换为全区间无缝线路60kg/m全长淬火钢轨;到发线采用25m长60kg/m钢轨,其它站线采用25m长50kg/m钢轨。 2、正线轨枕采用Ⅲ型混凝土轨枕,每公里铺设1667根;到发线采用新Ⅱ型混凝土轨枕,每公里铺设1600根;其它站线采用Ⅱ型混凝土轨枕,每公里铺设1440根。 3、道砟为一级道砟。 4、正线道床断面为顶宽3.5m(半径小于800m另加宽0.1m),砟肩堆高0.15m,道床厚度石质路基为0.3m,土质路基,双层为0.5m,单层为0.35m,填料为级配碎石的路基,道床厚度为0.3m,道床边坡坡度为1:1.75;站线道床

断面为顶宽2.9m,厚度为0.2m,边坡坡度为1:1.50。 5、道床边坡坡脚、砟肩和路肩一条线,棱角分明。路肩及路基边坡至用地界处不得有飞砟弃物。区间双线地段线间距为4m时,两线间除按无缝线路道床加宽、堆高外用石砟填平。 6、道口全部实现平改立,站内平过道全部更换为橡胶铺面板。 7、备轨 ①直线、R≥800m的曲线地段,6.25m和12.5m的钢轨每公里各备1根,25m的标准轨每公里各备1根; ②R<800m的曲线地段,6.25m和12.5m的钢轨每条曲线各备3根,25m 的标准轨每条曲线各备1根; ③直线地段全部备新轨,曲线地段适当备部分磨耗轨; ④区间正线备用轨存放标准为25m标轨用4个0.5m长的枕木做支垫,(固定位置)12.5m及以下长度钢轨用2个0.5m长的枕木做支垫。 8、轨道加强设备: ①轨距杆安装。450m<R≤600m曲线时,按8根/25m安设,400m≤R≤450m时,按10根/25m安设。应全线安设绝缘轨距杆。 ②曲线地锚拉杆安装。对于R≤600m的曲线安装曲线地锚拉杆,相邻地锚桩距离为:圆曲线每10米一根、缓和曲线每5米一根,位置对应计划正矢点。曲线地锚拉杆应安装在曲线下股一侧。

维修技术标准汇总

维修技术标准汇总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维修技术标准维修技术标准反映了主要设备装置的性能构造;主要设备装置的劣化倾向、异常状态等维修特性;主要设备装置的维修技术管理值,是主要设备装置零部件的维修标准。 维修技术标准包括通用维修技术标准和专用维修技术标准。通用维修技术标准规定了用于许多通用设备标准零部件的普通标准值,而专用维修技术标准则规定了专用设备的固有维修标准。电气、仪表设备通用部分较多。如电机定期测定标准,变压器绝缘电阻值等。 维修技术标准主要记录着:设备、装置名称、部位简图、零件名称、材质、维修标准(包括图纸尺寸、图纸间隙、劣化极限许容量)、点检方法、点检周期、更换或修理周期和检修方面的特别事项等。维修技术标准是设备维修标准的基础,它反映设备设计者的思想,是编制点检标准、给油脂标准、维修作业标准的技术依据,其编写的难度也很大。 维修技术标准中,最关键的是维修技术管理值的确定、在初期其制订的依据如下: 1、制造厂家提供的设备使用说明书。它体现了设计者的设计思想。 2、参考国内外同类设备或使用性质相类似设备的维修技术管理值。它体现了设备管理人员的经验和水平。 维修技术标准通常是由各生产厂点检作业区选派有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起草编制。先设定保证安全运行的数据,经过一段时间(通常是3-5年)的生产实践,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根据生产量、设备运行工况及维修状况、备品备件质量与使用实

际情况,对维修技术管理值进行相应的修订、以趋向完善合理,便于进行科学管理。即用最少的维修费用、获得最佳的经济效果。 一、机械部分 (一)齿轮 1、齿侧间隙。 (1)安装间隙 齿轮侧间隙,是指一对啮合齿轮的非工作表面,沿法线方向的距离,一对安装的啮合齿轮必须留有齿侧间隙,以补偿齿轮由于制造与安装的精度公差,以及传递载荷时的弹性变形和由于受温度影响的变形,并可贮存一定量的润滑油,以改善齿轮表面的润滑状态。通常齿轮的侧间隙在确保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越小越好,在制造时是根据齿轮所使用要求的精度等级来设计的。 齿轮标准保证侧间隙是基本的侧间隙规范。对于冶金机械设备的闭式传动采用D C,对于开式传动则采用较大侧隙D e,可根据表4-2、表4-3、表4-4查取。 表4-2圆柱齿轮的保证侧间隙 表4-3 圆锥齿轮的保证侧间隙

GB15703隔爆型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15703-1995隔爆型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隔爆型电机型式和分类、技术要求、检验规则以及标志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用途的隔爆型电机。各种用途的隔爆型电机如有本标准未规定的附加要求时,应在该种电机的标准中作补充规定。 某些用途的隔爆型电机,如对本标准的条款有特殊要求时,应在该种电机的标准中作特殊规定。 本标准未作规定者应符合GB3836.2和GB755的规定。 2 引用标准 GB3836.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 GB3836.2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隔爆型电气设备“d” GB3836.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增安型电气设备“e” GB755—87 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4942.1—85 电机外壳防护分级 GB531—83 橡胶邵尔式A型硬度试验方法 GB1410—89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绝缘电阻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的试验方法GB2423.4—8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B 12351—90 热带型旋转电机环境技术要求 GB 11020—89 测定固体电气绝缘材料暴露在引燃源后燃烧性能的试验方法 GB 2900.25—82 电工名词术语电机 GB 2900.35—83 电工名词术语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3 型式和分类 3.1 隔爆型电机类别、级别及温度组别 3.1.1 隔爆电机分为Ⅰ类和Ⅱ类 a.Ⅰ类:煤矿用电机; b.Ⅱ类:工厂用电机。 3.1.2 隔爆型电机的级别,对Ⅱ类隔爆型电机按其适用于爆炸气体混合物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分为A、B、C三级。 3.1.3 隔爆型电机的温度组别是根据电机允许最高表面温度而分组的。 a.Ⅰ类电机表面可能堆积粉尘时,允许最高表面温度为150℃;不会堆积或采取措施可防止堆积粉尘时,则允许最高表面温度为450℃。 b.Ⅱ类电机按其最高表面温度分为T1~T6六组,其各组允许最高表面温度见表1。 表1

景观设计的工程专业技术标准强条汇总

景观设计的工程技术标准强条汇总 2007年5月21日发布的国标GB 50420-2007《城市绿地设计规范》是全国第一部完整针对景观行业系统性的设计规范。在该国标发布并执行之前,国家没有关于景观设计的专项法规标准,但相关行业的法规和标准中涉及景观内容的方面也有许多,景观行业都是依据和参照其它相关行业关于景观设计方面的要求进行设计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于2000年9月18日发布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之“城市建设部分”与“城市规划部分”相关篇章,对《公园设计规范》C JJ 48-92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 82-99的强制性条文做了汇总。笔者现将新发布的《城市绿地设计规范》中的强条加入,与《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相关景观设计的强制性条文罗列如下,以利于指导各景观设计者今后的工作。 一、《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 50420-2007 3.0.8城市绿地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必须原地保留。 3.0.10 城市开放绿地的出入口、主要道路、主要建筑等应进行无障碍设计, 并与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连接。 3.0.11地震烈度6度以上(含6度)的地区,城市开放绿地必须结合绿地布 局设置专用防灾、救灾设施和避难场地。 3.0.12城市绿地中涉及游人安全处必须设置相应警示标识。 4.0.5 在改造地形填挖土方时,应避让基地内的古树名木,并留足保护范 围(树冠投影外3~8m),应有良好的排水条件,且不得随意更改树木根 颈处的地形标高。 4.0.6 绿地内山坡、谷地等地形必须保持稳定。当土坡超过土壤安息角呈不稳定时,必须采用挡土墙、护坡等技术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或滑 坡。 4.0.7 土山推置高度应与堆置范围相适应,并应做承载力计算,防止土山位移、滑坡或大幅度沉降而破坏周边环境。 4.0.11城市开放绿地内,水体岸边2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m;当达 不到此要求时,必须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4.0.12未经处理或处理未达标的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不得排入绿地水体。在 污染区及其邻近地区不得设置水体。 5.0.12 儿童游乐区严禁配置有毒、有刺等易对儿童造成伤害的植物。 6.2.4不设护栏的桥梁、亲水平台等临水岸边,必须设置宽2.00m以 上的水下安全区,其水深不得超过0.70m 。汀步两侧水深不得超过 0.50m。 6.2.5通游船的桥梁,其桥底与常水位之间的净空不应小于1.50m。 7.1.2动物笼舍、温室等特种园林建筑设计,必须满足动物和植物的生 态习性要求,同时还应满足游人观赏视觉和人身安全要求,并满足管 理人员人身安全及操作方便的要求。 7.5.3 景观水体必须采用过滤、循环、净化、充氧等技术措施,保持水质洁 净。与游人接触的喷泉不得使用再生水。

企业发展技术需求与难题

企业发展技术需求与难题 1、公司年产60万吨/甲醇装置气化工段汽提塔汽提效果差,在系统满负荷运行的情况下,变换凝液汽提效果较差,汽提后的凝液氨氮含量、PH含量均较高,对系统水质影响较大,给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需求相关技术解决该问题。 2、需求解决年产60万吨/甲醇装置气化工段气化炉激冷室液位偏低问题。 3、对现有甲醇产品进行下游产品的开发。 4、需求高家堡矿井智能监测体系的建设, 实现矿井灾審防治“监测-治理-检验”的综合监测体系建设。 5、矸石综合绿色利用成套装备与技术。 6、采煤机摇臂壳体加工修复及加工过程中的找正问题。 7、如何减少富凯可调速型液力偶合器轴端漏油的情况。 8、《自动化样品制备机组》互联网远程诊断系统。 9、耐磨硬质耐高温粘结技术。 10、绿色压敏电阻器用陶瓷材料及产业化,产品受到设备老化、技术水平高等两面影响,需要对产品工艺一致性进行改造,特别是配方改进方面需要突破。 11、航空子午线轮胎轮廊形状设计及优化。 12、航空子午线充气外缘尺寸预测。 13、航空子午线带束层结构参数设计及优化。

14、针对航空子午线轮胎高速性能的尼龙冠带层设计。 15、航空子午线轮胎接地印痕预测及轮胎与地面的接触压力分布。 16、橡胶和骨架结构受力变形特征分析。 17、针对地热井水溶氦气的提纯技术。 18、计算机仿真和有限元分析技术在橡胶密封制品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专家讲座或者培训)。 19、国外橡胶材料老化寿命研究最新进展及其方法介绍(专家讲座或咨询)。 20、橡胶产品减震效果提升。 21、耐老化性能提升,可使用2.5-3年。 22、高性能水性涂料用分散体和乳液的研究技术。 23、大型检测设备有限,需外检且要检测周期较短 24、0.26布强力提升,BWT260高硅氧布已有多年的生产历史,但生产过程中会出现成品布强度的波动, 公司为此耗费了大的人力,物力与资金。公司为解决此问题对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至今为止,这种情况仍时有发生,故希望与相关单位合作,对此问题调查分析,解决这一难题。 25、新成分高硅氧侵润剂难题,新成分高硅氧原丝退解对季节温度变化很敏感,由于没有合适的浸润剂配方,每年5-8 月份,环境温度高的时候,高硅氧原丝发粘,退解时耐磨

通用技术要求内容

第一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1、系统架构要求 系统需采用分布式架构设计; 系统需采用C/S(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与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混合架构; 重任务批量数据处理用客户端软件(C/S),录入、查询及轻量报表使用浏览器(B/S); 系统采用IIS + Microsoft SQL Server/Oracle架构; 系统可以分布式部署:需要将服务器进行分离部署,需要将Web Server和Database Server分布部署;同时,要求系统可以根据用户量的增大而扩充服务器数量; 需要支持负载均衡的服务器部署; 2、软件架构要求: 系统需要采用模块化的架构设计; 部分功能模块可以根据用户的情况选择使用或者不使用; 3、系统安全性要求: 系统需要分布式部署,即:Web Server和Database Server部署在两台或多台服务器上,以保证系统的安全; 对于系统的对外出口(指将Web & Database看成一体,然后对外),要求只有80端口,不得开发其他端口; 系统需要支持TCP/IP、SSL传输协议,可以实现连路层的加密传输。 4、其它要求: 1.系统架构中各层应采用成熟的、符合技术标准服务器、中间件、数据库产品。 2.系统应保证Windows客户端的正常使用。 3.实现与其它部门业务管理系统间的数据共享,以确保全校相关数据的一致性和准 确性; 4.所涉及到的信息编码必须遵循有关信息编码规; 5.必须实现与现有数据整合(支持数据的迁入迁出)。 6.必须实现数据交换平台的接口,使系统可以通过数据交换平台与其它部门交换信 息。 7.系统应提供符合中文使用习惯的操作界面,所有与用户相关的信息都必须用中文 显示。 8.系统支持在线并发量:1000;

常用技术要求

一、机械零件常用技术要求: 1、锐角倒钝、去除毛刺飞边。 2、零件去除氧化皮。 3、未注圆角半径R5。 4、未注倒角均为2×45°。 5、未注形状公差应符合GB1184-80的要求。 6、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0.5mm。 7、零件加工表面上,不应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8、精加工后的零件摆放时不得直接放在地面上,应采取必要的支撑、保护措施。加工面不允许有锈蛀和影响性能、寿命或外观的磕碰、划伤等缺陷。 9、加工的螺纹表面不允许有黑皮、磕碰、乱扣和毛刺等缺陷。 二、铸件技术要求: 1、铸件表面上不允许有冷隔、裂纹、缩孔和穿透性缺陷及严重的残缺类缺陷(如欠铸、机械损伤等)。 2、铸件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非加工表面上的浇冒口应清理与铸件表面齐平。 3、对错型、凸台铸偏等应予以修正,达到圆滑过渡,一保证外观质量。 4、铸件非加工表面上的铸字和标志应清晰可辨,位置和字体应符合图样要求。 5、铸件非加工表面的粗糙度,砂型铸造R,不大于50μm。 6、铸件应清除浇冒口、飞刺等。非加工表面上的浇冒口残留量要铲平、磨光,达到表面质量要求。 7、铸件上的型砂、芯砂和芯骨应清除干净。 8、铸件有倾斜的部位、其尺寸公差带应沿倾斜面对称配置。 9、铸件上的型砂、芯砂、芯骨、多肉、粘沙等应铲磨平整,清理干净。 10、铸件公差带对称于毛坯铸件基本尺寸配置。 11、铸件非加工表面的皱褶,深度小于2mm,间距应大于100mm。 12、机器产品铸件的非加工表面均需喷丸处理或滚筒处理,达到清洁度Sa2 1/2级的要求。 13、经喷丸或手工除锈的待涂表面与涂底漆的时间间隔不得多于6h。 14、铸件表面应平整,浇口、毛刺、粘砂等应清除干净。 15、铸件不允许存在有损于使用的冷隔、裂纹、孔洞等铸造缺陷。 16、所有需要进行涂装的钢铁制件表面在涂漆前,必须将铁锈、氧化皮、油脂、灰尘、泥土、盐和污物等除去。 17、除锈前,先用有机溶剂、碱液、乳化剂、蒸汽等除去钢铁制件表面的油脂、污垢。 18、铸件必须进行水韧处理。 19、铆接件相互接触的表面,在连接前必须涂厚度为30~40μm防锈漆。搭接边缘应用油漆、腻子或粘接剂封闭。由于加工或焊接损坏的底漆,要重新涂装。 20、每个钢锭的水口、冒口应有足够的切除量,一以保证锻件无缩孔和严重的偏折。

烤漆件基本技术要求

烤漆件基本技术要求-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烤漆的技术要求 一、烤漆的缺陷术语 1、缺漆:涂层表面存在局部漏漆现象 2、露底:涂层表面能够见到基体材料色泽的现象 3、脱落:涂层表面出现漆膜或涂层剥落的现象 4、生锈:涂层表面出现锈点锈斑现象 5、裂纹:涂层表面出现断裂纹路的现象 6、起泡:涂层表面出现鼓泡的现象 7、流痕:涂层表面出现流淌痕迹的现象 8、麻点:涂层表面因水油等异物影响,致使涂层不能均匀附着,产生抽缩形式泡疤,而 呈现凹坑的现象 9、针孔:漆膜表面呈现针状小孔的现象 10、杂漆(发花):漆膜出现颜色不一致的现象 11、颗粒:漆膜表面附着颗粒状物质的现象 12、碰划伤:漆膜表面受外力碰伤而呈现划伤或剥离的现象 13、橘皮:漆膜表面呈现橘皮状纹路和现象 14、起皱:漆膜表面呈现凹凸不平且不规则线状折皱的现象 二、外观区域划分 1、主观面:正常状态下能直接看到的表面 2、非主观面:正常状态下不能直接看到的表面 3、隐蔽面:正常状态下其它零部件的装配接合面或被其它零部件遮挡或覆盖的表面 三、漆膜技术参数要求及检查方法 1、表面外观 A、不能有明显影响外观的如拉伤、缺料等坯件及打磨缺陷 B 2 漆膜颜色按公司指定的颜色进行封样后的样板,对比烤漆的相应颜色,要求无明显色差。用有效色板与工件重叠1/4面积,在自然光下与眼睛距离300mm成120°,色板要求每年更新一次。

3、漆膜附着力 A、漆膜附着力要求达到划格法1级,见表二: 方法:用刀片以20-50mm/s和的切割速度划切漆膜为1mmX1mm的小方格,划完后用小毛刷沿方格的对角线方向刷5次,然后用封口胶带沿45°方向贴附,从漆膜垂 直方向迅速撕离,再观察漆膜脱落现象。 B、特殊情况下,对格阵部位用胶带进行撒拉,胶带用力撒去后,要求无底漆脱落且面 4 试验方法:将样件清洗干净,除去油污,用剃须刀在有效面上刻出十字架形状的刻痕,刻至露出金属基体为止,用连续法按烤漆件48小时、喷塑件240小时进行标准盐 水喷雾试验,然后取出,水洗完毕后,在室内放置2小时,用12mm宽度透明胶 带或同类胶带,完全贴在十字架的印痕上,并快速撒下,检查沿刻痕单侧3mm 共计6mm以外的生成物,不能有气泡、掉漆、涂层软化,失光等现象。 5、漆膜硬度 A、普通漆层硬度达到中华绘图铅笔H以上。 B、高温漆层硬度达到中华绘图铅笔HB以上。 检查方法:手握指定硬度铅笔,与被测部位成45°角,以3mm/s的速度在同一位置用力推5次,擦掉铅笔笔迹后,查看有无明显划痕,无明显划痕即表示漆膜硬度大 于铅笔硬度,漆膜硬度合格。 6、漆膜厚度 A、漆膜的厚度要求为干膜总漆膜厚度,包括底漆、面漆、清漆的总漆膜厚度。 B、淋膜厚度要求:普通烤漆:50~80μm, 高温烤漆:30~50μm。 7、耐油性 A、放置在汽油中,浸泡12小时,无起泡、脱落,晾干后,硬度在HB以上。 B、未浸泡的烤漆件,用棉纱浸汽油水来回擦4次,不允许掉漆。

屏蔽室建设技术标准汇总

屏蔽室建设技术标准 (一)、招标范围: 本项目屏蔽机房位于省委2号楼一层,机房区面积约49平方米,机房高度 3米。包括楼体安全加固、屏蔽机房壳体制作及屏蔽机房内装饰、机房电气、机房专用空调、机房防雷系统、机房门禁系统、机房消防系统、机房视频监控系统、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制作安装等。 (二)、功能要求及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2.1总体设计原则 屏蔽机房设计要求综合考虑楼体承重、建筑物装饰学、电工学、环境保护、安全防范技术、暖通净化技术、计算机专业、弱电控制专业、消防专业、电磁辐射等综合学科因素,本着满足美观实用、经济合理和易于管理的设计原则,能够满 足未来五到十年左右的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能够满足交换机、服务器、存储系统 等安全可靠运行的环境,满足国家有关标准和安全保密的要求,做到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2.2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业标准: l、建设单位对业务用屏蔽机房建设与管理的要求 2、《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3、《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8、《计算机站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 9、《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9 10、《通讯机房静电防护通则》YD/T754—95 11、《环境电磁卫生标准》GB9175—88 12、《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 13、《电子计算机房施工和验收规范》(SJ/T30003-93) 14、《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BJ79-85) 15、《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O243-97) 1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1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 18、《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TJ34-7950222-95) 19、室内装饰工程质量规范(QB-1838-93) 2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21、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 22、《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

旋挖桩技术标准汇总

旋挖灌注工程桩施工技术要求 (1)施工参数及场地平整 施工前应进行管线调查后,清除施工场地地面以下2米以内的障碍物,不能清除的做好保护措施,然后整平、夯实,铺垫好进入施工区域的道路;同时合理布置施工机械、输送管路和电力线路位置,确保施工场地的“三通一平”。 (2)桩位放线 工程开工前,根据施工图纸上的轴线及桩位布置情况,在场地内建立测量控制网,然后依据控制网测放各桩位中心点。在定孔位时,根据设计提供的桩位平面图,每一个桩孔均要求用全站仪定位,并设可靠的桩位中心标志。桩位偏差不得大于100mm。按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采用全站仪对各桩点的位置进行准确放样,并及时对钻孔标高的放样进行复核。采用换手法放线自检合格后报同监理及设计人员共同验线,确认无误签字认可后进行下一步施工工作。 (3)桩机就位 根据设计要求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先平整场地、清除杂物、换除软土、夯打密实。在进行场地清理后,进行测量放样,将桩位放出,埋设十字保护桩,并做好桩位复测,记录放样数据备案;施工便道应与钻孔位置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影响孔壁稳定;施工场地为旱地而且在施工期间地下水位在原地面以下时,应将场地平整夯实,清除杂物;钻机底盘不宜直接置于不坚实的填土上,以免产生不均匀沉陷;钻机的安置应考虑钻孔施工中孔口出土清运的方便。液压多功能旋挖钻机就位时与平面最大倾角不超过4°,现场地面

钻机平台处必需碾压密实。进行桩位放样,将钻机行驶到要施工的孔位,调整桅杆角度,操作卷扬机,将钻头中心与钻孔中心对准,并放入孔内,调整钻机垂直度参数,使钻杆垂直,同时稍微提升钻具,确保钻头环刀自由浮动孔内。 (4)护筒埋设 钢护筒埋置深度以能隔开流塑状地层为主要原则。具体埋置深度还应满足计算结果,且有安全系数,根据水文地质条件、护筒内泥浆容重和施工情况等通过计算确定。钢护筒分节加工,顶部和底部各1m范围作加强箍。每节护筒连接采用坡口焊,以减少护筒振埋时的阻力。钢护筒运至施工现场后,质监人员须对钢护筒的直径、圆度和焊接质量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护筒埋设工作是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开端,护筒平面位置与竖直度准确与否,护筒周围和护筒底脚是否紧密、不透水,对成孔、成桩的质量都有重大的影响。 护筒选用比桩孔直径大100~200mm的钢护筒,护筒用厚度为6~8mm 的钢板卷制,其下口应坐落在稳固地层。护筒顶部高出地面200mm左右,周围用粘土夯实。 为增加刚度防止变形,在护筒上、下端口和中部外侧各焊一道加劲肋。 桩位确定后应埋设孔口钢护筒。埋设护筒前应在垂直交叉方向打四个木桩,以便随时复测桩位,复测方法为十字交叉法。护筒长度1.2~1.5m,地质较差的部位应埋设5m以上的长护筒,护筒壁厚以6~8mm为宜。护筒入孔定位后(以测量仪器测定为准),在护筒周围对称、均匀地填充最佳含水量的粘土并分层夯实,达到最佳密实度,防止窜、漏浆。夯填时防止护筒偏

CAD技术要求汇总一般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汇总一般技术要求 1、零件去除氧化皮。 2.零件加工表面上,不应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3.去除毛刺飞边。 热处理要求 1.经调质处理,HRC50~55。 2.零件进行高频淬火,350~370℃回火,HRC40~45。 3.渗碳深度0.3mm。 4.进行高温时效处理。 公差要求 1.未注形状公差应符合GB1184-80的要求。 2.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0.5mm。 3.铸件公差带对称于毛坯铸件基本尺寸配置。 零件棱角 1.未注圆角半径R5。 2.未注倒角均为2×45°。 3.锐角/尖角/锐边倒钝。 装配要求 1.各密封件装配前必须浸透油。 2.装配滚动轴承允许采用机油加热进行热装,油的温度不得超过100℃。 3.齿轮装配后,齿面的接触斑点和侧隙应符合GB10095和GB11365的规定。 4.装配液压系统时允许使用密封填料或密封胶,但应防止进入系统中。 5.进入装配的零件及部件(包括外购件、外协件),均必须具有检验部门的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 6.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油污、着色剂和灰尘等。 7.装配前应对零、部件的主要配合尺寸,特别是过盈配合尺寸及相关精度进行复查。 8.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允许磕、碰、划伤和锈蚀。 9.螺钉、螺栓和螺母紧固时,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的旋具和扳手。紧固后螺钉槽、螺母和螺钉、螺栓头部不得损坏。 10.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必须采用力矩扳手,并按规定的拧紧力矩紧固。 11.同一零件用多件螺钉(螺栓)紧固时,各螺钉(螺栓)需交叉、对称、逐步、均匀拧紧。 12.圆锥销装配时应与孔应进行涂色检查,其接触率不应小于配合长度的60%,并应均匀分布。 13.平键与轴上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不得有间隙。 14.花键装配同时接触的齿面数不少于2/3,接触率在键齿的长度和高度方向不得低于50%。 15.滑动配合的平键(或花键)装配后,相配件移动自如,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 16.粘接后应清除流出的多余粘接剂。 17.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不准有卡住现象。 18.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应接触良好,用涂色检查时,与轴承座在对称于中心线120°、与轴承盖在对称于中心线90°的范围内应均匀接触。在上述范围内用塞尺检查时,0.03mm的塞尺不得塞入外圈宽度的1/3。 19.轴承外圈装配后与定位端轴承盖端面应接触均匀。 20.滚动轴承装好后用手转动应灵活、平稳。

有关技术参数和施工基本要求(精)

有关技术参数和施工基本要求 附件1:主要设备技术规格和技术参数基本要求 1.空调主机设备基本要求:采用风冷螺杆式热泵机组;建议使用4台设备并联使用;单台制冷量407kw(不允许负偏差);冷媒:R407C 或R134A;制冷、制热工况:冷水进/出水温度:12°/7°C,环境温度35°C;热水进/出水温度:40°C/45°C,环境温度7°C。 2.空调主机性能参数基本要求: 2.1运行环境温度要求:制冷时环境温度在15℃~+43℃, 制热时 环境温度在-15℃~+15℃。 2.2主要规格与要求: 压缩机部分: (1).每台机组应有至少2台压缩机,以增大负荷调节幅度;压缩机采用国际知名品牌螺杆式压缩机,整机与压缩机品牌必须一致。(2).压缩机内部采用压差回油,简化结构。 (4).压缩机需有柜体保护,不能裸露在外。 (5).电机冷却方式:制冷剂冷却。 (6).压缩机驱动方式:直接驱动。 (7).压缩机结构:半封闭或者全封闭式。 (8)标准工况下,压缩机COP值:≧3 机组部分:

(1)机组负载调节采用无级调节功能。 (2)机组的大修周期需在7年以上,以减少管理维修费用。 (3)水侧换热器采用壳管式热交换器并配有水侧过滤器,为知名品牌,空气侧热交换器采用倒M布置。 (4)机组必须配备如下保护装置:高压保护开关、低压保护开关、压缩机过热保护、冻结保护、过电流继电器(压缩机)、过电流继电器(风机)、欠相及反相保护、压缩机排气过热保护、可熔阀、安全阀。机组提供水泵连锁以及联动的接口,机组应采用智能除霜系统,须根据蒸发压力、室外温度、上次除霜时间、冷媒温度综合判断。机组提供水泵连锁以及联动的接口。可选配液晶遥控器对机组进行集中控制,除常规启停等基本操作外,还可实现水温设定、运转模式切换、除霜循坏设定。防冻保护措施及机组采取防护、防腐措施。 另可显示室外温度、水温设定温度、冷媒高低压压力、异常代码、吐出气体温度、出入口水温、集中控制状态等机组运行状况。 (5)说明机组零部件品牌、产地。招标方选择或推荐以下部件品牌: 3.空调主机降噪基本要求: 空调主机室外位置地处渝州宾馆和国宾上院小区附近,要求室外主机正常运行时噪音全天时段不得超过国家和重庆市的规定标准。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